语言类人才(精选10篇)
语言类人才 篇1
一.引言
语言产业是以语言文字作为加工处理的对象, 生产各种语言产品或提供各种语言服务的的产业形态, 如新东方的英语培训及奥运会、世博会的各语种翻 译等, 横跨语言学和经济学两大领域。语言的需求会导致语言产品的消费, 从而产生语言经济 行为, 而语言经济行为达到一定的规模就形成了语言产业。目前较为典型的语言产业形态主要 包括:语言培训业、语言出版业、语言翻译业、语言艺术业等。
江苏省的语言产业已有一定的发展, 且省内高校众多, 新型产业居多, 具有语言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和优势。但数据显示近几年省内高校语言类毕业生就业率比较低;在麦可思 (My COS) 2013年的就业报告中语言类专业被亮红牌和黄牌, 这一形势要求我们有必要对语言产业发展与语言类人才需求关系展开研究。
二.语言产业研究回顾
从经济学的视角诠释语言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尔沙克于1965年就指出了语言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 即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20世纪五六十 年代之后, 许多经济学家借助人力资本理论和相应的教育经济理论进一步阐释语言, 认为语言技能是一种人力资本, 个人的语言习得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以及收入水平, 这些理论成果对美国、英国等国制定语言政策提供了参考 , 如GRE、IELTS等语言考试是留学门槛准入的重要尺度。
“语言产业”在我国很早就进入语言经济学者的研究视野。结合我国语言业态的发展状况。2008年, 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成立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7》发表对我国的语言经济研究和语言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大影响。2012年, 贺宏志等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语言产业著作———《语言产业导论》, 把与语言资源有关的、分散的产业要素聚集起来, 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语言产业并推动语言产业的发展。
三.江苏省语言产业发展和语言类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江苏省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其产值2012年占全国10.2%, 占全省经济生产总值43.6% (江苏统计年鉴2013) , 新兴产业居多。但语言产业目前还是处于开始阶段, 产业链包括了笔译、口译、语言技术工具的开发、语言 教学、培训等。根据江苏企业信息网统计, 近几年省内语言服务企业注册数量和注册资金也大幅增加, 这些都表明语言产业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1.语言教育服务市场
1) 语言考试、出国培训
江苏是一个教育水平整体靠前的大省, 并且和其它国 家在教育、经济上的交流非常活跃。省内出国学习和就业的人数每年都呈递增趋势, 他们对语言考试和出国培训的需求量大;同时省内高校大学生在就业时对外语非常看重, 他们对外语考试培训特别是大学英语四、六级培训的需求量也很大;另外由于省内外资企业较多, 很多求职者或在职员工也都有外语培训的需求。因此各种语言培训机构包括新东方、昂立等在江苏特别是省会南京发展迅速, 教育培训类的语言人才也处于急需中。
2) 少儿英语培训
江苏教育资源丰富, 但同时人口众多竞争压力很大。以省会南京为例, 学生从小在学习上有很大的竞争压力, 小孩很小就接受各种培训尤其是英语, 家长对孩子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从目前的培训市场 现状来看, 少儿英语培训还是一块非常火热的天地, 一方面要求更多的英语教师, 另一方面急需开拓相应的英语教材市场, 这些也对语言类人才提出了需求。
2.语言翻译服务市场
近年来, 江苏对外交流和合作日益加大, 经济、旅游、文化等各行各业迅猛发展, 翻译不可缺少, 很多翻译企业应运而生。在整个翻译行业发展过程中, 市场对翻译人才的渴求也 非常强烈, 随着江苏特别是南京招商引资力度加大, 外资企业纷纷 进入, 翻译人才需求明显增多。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翻译人才需求日渐增长, 另一方面翻译不仅要语言功底要过硬, 还要有熟悉各行业、各领域的知识, 而当前应聘的很多毕业生不能满足要求, 这就使得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在某种程度上脱离。
另外, 随着亚青会、青奥会的召开, 南京带动整个江苏在国际社会上知名度不断提升, 很多小语种国家在经济上和江苏的合作将会日益紧密。因此, 小语种翻译在江苏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及前景, 这类的翻译人才也将处于急需中。
3.语言平台服务市场
语言平台服务市场是指依托网络技术平台建立起来的一种网络语言服务, 如机器翻译软件产业、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软件 产业、以及语言测试等, 其中还包括外语语料库和题库的建设。如科大讯飞在语音合成、语 音识别、口语评测、等多项技术上拥有国际领先的成果, 并且在国内语音技术市场占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 这充分说明语言支持服务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江苏高校众多, 在语言学习、语言测试和语音识别方面有很大的市场, 而这一领域针对专门的语言类人才也将有很大的需求。
四.对策与建议
语言产业发展和语言类人才需求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 这要求高校和政府部门紧密配合, 相互协调, 形成语言类人才培养模式和语言产业优化模型的整体思路。
(一) 学校和产业间的双向对接激励机制
语言类教育与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成正比, 市场开始对语言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挑战。很多的高校开始研究并逐步优化自己的语言类专业结构, 以满足当前语言产业化的需求,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专业结构对接产业集群布局
高校可以根据语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布局语言类专业, 按照语言类人才需求结构变化和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加来优化专业结构。如速录员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在有些高校里出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现英语专业与民航专业的有机结合、英语专业与经贸专业的相互融合开设了英语 (国际贸易) 和英语 (民航业务) 两个本科方向专业;南京财经大学把英语专业 (国际商务) 建成了该校特色专业;东南大学则把汉语专业分成了对外汉语、新闻学、戏剧影视等专业。
2.校企互动满足语言类人才需求
高校要发挥自身的特色, 加强校企合作与产学结合, 与企业互助互利, 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增强学生实践环节, 针对语言类专业实践环节薄弱 的问题, 改善实践环境, 提高学生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另一方面, 语言类复合型语言类人才必须依靠复合型教师来培养, 要建立以薪酬为主体的多重激励机制引导教师潜心教学并参与实践活动 , 同时展开跨专业、跨领域研究以了解产业动态和人才结构需求结构。
(二) 政府层面的“双向对接的协调机制”
1.重视语言经济学研究及其成果的普及
政府要树立语言经济、语言产业的观念。语言的学习、服务以及相关的成果及其应用可以作为产业来发展, 有可能为经济生产总值增长起到很大的贡献, 并起到扩大就业面、增加财 政收入、提高人力资本价值的作用, 而只有准确的理解区域内语言产业发展基础和潜力, 重视语言经济学研究及其成果, 才能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语言产业发展规划。
2.建立语言消费定期调查统计机制
地方政府应该与学术机构联合建立语言消费定期调查机制和统计指标体系, 对语言消费展开科学有效的调查, 清晰地界定语言产业各种业态, 对于社会个体与群体的消费行为和消费需求进行有效判断, 对语言行业发展情况、发展趋势及其所面临的问题等进行分析, 既有利于企业把握语言产业的发展趋势, 也指引了语言类人才培养方向。
五.结语
本文对江苏省语言产业自发的、分散的相关业态进行研究, 涉及到翻译、培训等领域语言产业的发展, 同时对相应的人才结构和需求进行了分析, 对二者展开了相关性研究;并同时提出了从政府和高校层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虽然目前江苏省语言产业发展和语言类人才需求并没完全对应, 但从长远来看 , 随着社会、政府和高校的共同努力, 语言产业的迅速发展和语言类人才的高效培养将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陈鹏.语言产业的基本概念及要素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12 (3) .
[2]贺宏志, 陈鹏.语言产业导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李宇明.中国语言规划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4]王红成.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试验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教学) , 2013 (12) .
[5]王红成.元认知策略指导下的写作教学试验研究[J].疯狂英语 (教师版) , 2014 (3) .
[6]徐大明.有关语言经济的七个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5) .
高考诗歌鉴赏:语言类 篇2
(2006年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名师指津】
鉴赏诗歌语言主要指判断语言风格、领会用词妙处及把握诗歌的音韵特点等。近年考查的重点落在词语品鉴上,如找诗歌的“诗眼”,分析某词的作用,等等。语言风格的考查也有所体现,但考得比较简单;诗词的音韵特点的考查就更少了。答题要领如下:
⑴分析“诗眼”要抓住词语在句子和整首诗中的作用来进行,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章”,也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看它是不是诗歌的代表性意象,是否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是否表明了诗歌的主旨。
⑵寻找某联中用得巧妙的词语,这些词一般为动词或形容词,也要注意一些特殊性的词语,如叠词、拟声词等。
⑶分析词语的妙处:①从词语本身的特点入手,分析该词语在创设的意境和塑造的形象上的作用,如准确、传神、富有情味等。②留心该词语在句中是否活用,理解其在句中的意思。③分析修辞的作用,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的作用。④组织答案时,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强调其妙处,如“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等。
⑷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一要结合意境;二要注意用词;三要准确使用术语,如平淡、清新、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练等。
词语的妙处主要会体现在词语的词性在诗歌结构、思想内容上的特点以及词语在表达技巧(景与景的关系、修辞格、写作手法等)上的特点等。其答题思路是: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理解词语的词性作用——分析词语的修辞——分析词语在诗歌内容、结构上的作用——分析词语在诗歌中心表达上的作用或作者的情感。
上面这个典例的具体解题步骤如下:①分析词语词性。词语的词性体现词语的意义、作用。如“带”字,动词,形象感强。②分析词语修辞。不同的修辞方法体现出词语表达意义的不同特点。③分析词语作用。词语在内容、结构上的作用能明确地表达词语的妙处。④分析词语体现的诗歌思想。词语在内容上表现出来的意义与诗歌体现的中心思想的关系。
参考答案:“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解题密码】
高考对于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其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鉴赏诗歌语言,品味个中滋味,主要有以下三条“通道”:
1. 体会语言的风格特色。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人称李白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便是一种清新美);有的绚丽多彩,有的质朴无华;有的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2. 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
分析修辞的手法,就是分析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古代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双关、互文等(详见“高考诗歌鉴赏:技巧类”)。
比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综合运用设问、比喻两种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绵长久远的愁思。又如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的“晴”谐音“情”,属于双关。再如李清照《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人采用设问和借代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的惜别和留恋。
3. 评析炼字炼句的作用。
古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炼句,以使传神动人。阅读古代诗歌,评析炼字炼句技巧和作用,有助于深入体会诗歌丰富的内蕴。可以做做以下三种“功课”:
(1)咀嚼“题眼”。
所谓“题眼”,就是指诗歌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发现并评析“题眼”,可以帮助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题中“闻笛”二字便是“题眼”,所以全诗四句中的前三句全用来写笛声,把读者引到一个美妙的音乐境界中来,直到最后一句才透露了诗人的本意。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喜”便是题眼。八句诗中虽然未用一个“喜”字,但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喜”意。
(2)品读“诗眼”。
优秀的作品中,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叶圣陶先生说过:“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起来似乎浅近,但确是最基本的。”古人十分注重炼字,“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古诗语言是凝练含蓄、耐人寻味的。读诗就得咀嚼把握诗中的关键字眼,比如“僧敲月下门”的“敲”,“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它们的妙处早已为人称道。又如唐代王维《过香积寺》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的孤寂幽静。再如李清照《醉花阴》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写出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自怜的性格情态,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3)玩味俗词。
王安石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确,优秀的古代诗歌遣词用语准确精练,许多看似寻常的字眼在诗人笔下却有着丰富的内涵。考生若能体会寻常词语的丰富内涵,便是一种卓越的鉴赏能力。特别对诗歌中的细节描写不能忽视。比如赵师秀《约客》中“闲敲棋子落灯花”的细节,一个普普通通的“敲”字,便传神地表达出客人久久不至时焦躁不安的情绪。
【误区警示】
1. 切忌强加修辞手法,无中生有。2.切忌脱离诗歌意境,而孤立地分析某个字词。3.切忌泛泛而谈,只用“准确”“传神”等词概括,不进行具体鉴赏分析。
例如:(2011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骤 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⑴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⑵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夏日急雨的写景诗。首联写夏雨将至未至,忽而已至。“泼浓墨”写色,“翩车轴”喻声。颔联用多种比喻写风雨之势。“怒涛”“卷”,借潮水之汹涌比喻雨势汹涌。以“鸣瀑”喻军声,又以“军声”喻风雨之声,“鸣”“吼”突出声音之大。“骤晴”写夏日阴晴瞬变的奇观,同时呼应标题“骤”;“山又绿”写雨洗之后山色更加翠绿,“又”字写牧童怨雨骤来忽而又停的惊喜心情;“绿”写牧童欣赏雨后山色的愉悦心情。
有的考生可能会从修辞手法上作答,这本无可非议。但是,你把“卷”“吼”两个词都看作拟人修辞就错了。因为,“比拟”修辞包括“拟人”(把物当人来写,赋予人的动作特征和思想感情)和“拟物”(把人当物来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写,或把抽象的情感当作具体的事物来写,赋予物的基本特征)。小学里只讲“拟人”修辞,中学里才讲“比拟”修辞,但仍然有许多学生不懂得“拟物”修辞。因而常常把“拟物”混同于“拟人”。本诗中的“卷”“吼”顶多算作“拟物”,而非“拟人”。
参考答案:⑴“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⑵“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相关链接】
古代诗歌常见语言风格比较
1. 朴素与绮丽
绮丽诗风的语言特点:绮错、婉媚、浮华、艳丽、纤巧。
朴素诗风的语言特点:清淡质朴、洗练畅达、不事雕琢、言简意深。
2. 直白与含蓄
直白诗风比起一般的朴素诗风,更显朴素、平淡。诗人在诗歌中运用了近乎口语的语言,并且有的诗还融入了俗语俚词、民歌之类,所以这种诗又被称为白话诗(近乎打油诗)。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浅易如话、素朴真率、通俗凝练。
含蓄诗风中所惯用的多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等手法。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委婉、蕴藉、精练、耐人寻味,但也不失朴素之风。
3. 沉郁与豪迈
在众多诗人中,有愤世嫉俗者,有报国无门者,有屡试不第者,有屡遭贬谪者,有为民请命、哀叹民生者,他们的诗作表达自我的哀怨,切中社会现实,反映阶级现象。代表诗人如杜甫、韩愈、李商隐等。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沉郁苍凉,节奏舒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且近于生活(多用俗语和对话)。如杜甫的《兵车行》中“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等句利用俗语,增加了诗歌的真实性。
豪迈诗风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包括唐代的边塞诗),这类诗歌语言特点往往与诗人的心胸抱负有很大的关系。诗人们或因生活在盛世政治清明时期,受到美好山河的熏陶,心怀满腔热情;或因仕途失意,便把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出路;或因国难当头而主动请缨效死疆场。所以在他们所写的诗歌中充满豪言壮语,显示一种豪情。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铿锵有力、笔力豪健、节奏明快、音调高昂。
语言迁移在语言类教学中的研究 篇3
一、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分析
通常而言, 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众多, 既有来自学习者自身的内因, 也有来自外部的原因。其中的内因实际上就是学习者个体因素, 其包括学习者的年龄、认知基础、动机、交际水平和认知能力等内容。而外部因素则主要包括学习者的性别、学习教材、授课教师、民族、文化差异以及课堂、家庭与学校环境等内容。下面从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来就其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
( 一) 语言因素
理论上来讲, 影响语言迁移效果的语言因素主要是指语言水平。所谓的语言水平实际上主要包括学习人员的母语和目标语的水平, 其均会影响语言迁移的效果。针对母语水平而言, 如果母语水平越高, 那么语言的正迁移效果就越高。这主要是由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势必会在其掌握母语之后, 那么已经掌握的母语势必会影响目标语的学习。
( 二) 非语言因素
非语言因素主要包括学习者年龄、个性、学习动机、语言距离、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社会背景等因素, 下面就这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
( 1) 学习者年龄因素。由于随着学习者年龄的增长, 他们所受母语的影响也就越大, 进而会影响母语向目标语学习方向的迁移效果。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 在某种特定情况下, 少年以及成年人的语言习得效果要高于儿童, 尤其是在语法学习方面。
( 2) 学习者个性因素。学习者的个性在语言习得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常而言, 如果学习人员不熟悉目标语的结构, 那么个性比较胆怯的学习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感, 进而会影响母语的迁移效果。
( 3) 学习动机因素。学习动机是指语言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动力因素, 也是激励学习人员自身的内在驱动力。学习动机实际上就是学习人员朝着某个学习目标而持续努力的学习欲望, 其可以促使学习者更高效地学习目标语。
( 4) 语言距离因素。所谓的语言距离实际上就是指学习者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联系程度, 同时也指学习者的心理人员的心理语言距离。如果二者之间的距离比较小, 那么可以更好地促进母语向目标语的正迁移, 增强学习效果, 反之则会增加学习者学习的难度, 降低他们的学习效果。
( 5) 学习策略因素。学习策略是指学习人员为了实现某种学习效果而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 比如补偿策略、记忆策略、社会策略和情感策略等。通常而言, 适当的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语言技能, 促进母语向目标语的正迁移, 增强语言学习效率和质量。
( 6) 社会背景因素。除了上述几个因素外, 语言学习者的社会背景也会影响语言迁移的效果。具体的社会背景因素主要包括教育培训、社会特权和文化等。其中的教育培训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的正向迁移。如果教师可以对比分析母语与目标语二者之间的差异性, 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实现语言的正迁移, 避免负迁移问题的发生; 社会特权主要是指学习者自身对于目标语学习地位与母语地位之间的高低, 比如他们如果认为目标语比母语的重要性高, 那么就会在心理层次上拒绝目标语的发音和表达方式, 进而影响目标语的学习效果。
二、提升语言迁移质量的策略分析
( 一) 重视语音模仿学习
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语的过程中, 应该加强语言模仿学习, 尽量让多接触一些比较真实的语言材料, 比如学习者可以模仿跟读目标语国家所出版的各种音乐作品和电影作品等教材。通过模仿练习, 学习者可以更加合理地掌握目标语的发音节奏、弱读、句子重音等技巧。通过使学习者反复模仿和跟读目标语, 则可以使学习者逐步养成对目标语语调和语流的敏感度, 同时也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目标语的重读和弱读规律, 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 二) 加大语言输入量
正所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习者只有具备大量的语言输入才可能有更加高效的输出, 所以学习者通过长时间浸泡在目标语的环境里可以使其逐步对目标语产生语感。如果学习者仅仅依靠目标语教材来进行学习, 那么相应的语言输入量也自然非常匮乏。
( 三) 积极参加语言交际活动
除了按照目标语教材进行学习外, 学习者还要尽量多参加一些语言交际活动, 使学习者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去大胆地用目标语去进行沟通和交流, 增强他们灵活运用目标语言的运动能力。比如演讲比赛、故事大赛、角色扮演、话剧以及诗歌朗诵等均是良好的语言训练活动。经过长时间的训练, 学习着会逐步掌握正确的目标语发音方法, 从而有利于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 语言迁移在语言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在确保学习者学习质量的基础上, 大大提升学习的效率, 同时也可以完善学习者的语言结构, 提升他们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重点就影响语言迁移效果的因素及其在语言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究, 以期更好地利用语言迁移来指导语言类教学的开展。
摘要:长久以来, 语言迁徙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 但是随着语言迁移研究的深入, 人们逐渐发现其应用的合理性和高效性。特别是其在语言类教学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扩展学生的思维, 促使学生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有效衔接, 大大提升学生语言类知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 对于语言迁移在语言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入手, 就其在语言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语言习得,语言迁移,策略
参考文献
[1]高阳.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现象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11 (2) :300-301.
[2]李海华.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综述[J].教育, 2015, 15 (12) :68-69.
[3]李小龙.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现象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 2015, 22 (9) :65-67.
琢磨论述类文本的语言“风度” 篇4
正如宋朝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所说“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不同季节的山有不同的风貌,给人不同的感受。与此相似,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也往往因其个性而不同,不同文体的文章,其语言风格的侧重点更是不同。张寿康主编的《文章学概论》指出,议论文对语言的要求侧重于准确鲜明。但在论述类文本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写作教学中,其语言风格还应注重气势,注重凝练。
1.准确严密
日本的空海大师在《文镜秘府论》这样写道:“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首次,阶梯之有依也。”论述类文章的准确严密尤其体现在整篇构思上,韩愈的《师说》严格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布局,通过三组对比重点展示为什么要从师学习,相当于分解“为什么”,得出三个分论点。全文结构严整,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有很强的针对性。为了使文章准确严密,论述类文章还往往注意每一个段落的层次构思,为了改变学生“一个材料加一句小结”的层次模式,相信有很多老师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一再强调最基本的段落结构模式:观点(分论点)+观点阐述+论据+分析+结论。
论述类文章的准确严密,还体现在说理方法的运用上。《报任安书》中的“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借助权威典型的事例,运用枚举、归纳的论证方法得出结论,给人以准确严密感。鲁迅的《拿来主义》用“有些人”和尼采的类比来揭示“送去主义”的荒谬和危害;荀子《劝学》中充分运用对比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师说》中事实与理论相结合论证怎样择师学习,都有这样的效果。
论述类文章的准确严密,还体现在语句的表达上。很多句子为突出其表述的准确严密往往运用长句,有很多修饰成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绪论》中有这样的句子:结果没有使我失望,我经常获得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的知识,虽然不完备,却能给研究提供最良好和最安全的指导。其中的“经常”表现了成功的次数多,但并不是每一次,表述非常严密。“虽然不完备”,则反映实验有收获但还有待于改进,表现了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作者行文的准确严密。
2.气势恢宏
布局严谨,思路清晰,文章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可使文章文气畅通、气势磅礴。如2011年广东省满分作文《回到原点》,作者先援引麦哲伦和小鱼逆流的事实引出论点——回到原点,然后分解展开,分别围绕“回到原点,是对自我的深刻透视;是对未来的深刻展望;是对生命的思考”三个维度,进行有针对性的、逐层深入的论证。选用了汉武帝、卢梭、李娜、勾践、史铁生等古今中外的典型素材,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的确,优秀的论述类文章往往内容充实不泛泛而谈,丰富的事例素材,有权威性的理论素材,既展示了作者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深厚的阅读积淀,更使文章具有一种毋庸置疑不容辩驳的说服力,增加了文章的气势。
3.情感鲜明
论述类文章鲜明的情感倾向往往体现在论点上,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鲜明集中。文章的语言也要有鲜明的情感,高明的作者总是充分运用讽刺反语幽默等手段,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拿来主义》中,鲁迅以“丰富”“大度”来讽刺送去主义者,用“孱头”“昏蛋”“废物”来直斥对待文物遗产的各种错误做法。《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他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一个“拂”字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马克思对敌人指责的不在意,对敌人的蔑视。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的结尾部分,运用排比句,充分展示了梦想实现后的美景,从而真诚热烈的讴歌了自由的可贵。
4.简洁凝练
论述类文本的语言要力求简洁凝练,既体现在素材的裁剪上,也体现在引述素材时多用概述上。《东周列国志》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卫国牧牛人宁戚趁管仲外出时,击牛角而不停高歌“浩浩乎白水”,管仲不知其意。回府后,与其妾聊起此事,其妾告诉管仲古代有《白水》一诗,诗曰“浩浩白水,鯈鯈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国家未定,从我焉如” 。宁戚歌“浩浩乎白水”实有取仕之意。如果在论证“要敢于创造自我发展的良机”则主要剪取前半部分,要论证“不要忽视普通人的才智”,则主要剪取后半部分,也就是说素材的剪取,往往是选择最适合证明论点的那一部分。
而在材料的引述上,一般不需要具体的描述,细节的刻画,而只要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交代清楚事件的梗概即可。如果是一些人尽皆知的热点素材,可以用要点的概括,甚至是关键词的罗列。如2011年河北省高考优秀作文《呼唤诚信》中的一段文字:
但诚信的缺失事件一次次进入我们的视线。从诈捐门到学术抄袭,从李一的“水下密气”到双汇瘦肉精,层出不穷,晃了我们的眼,伤了众人的心。
二、琢磨语言风度的途径
1.朗读内品
杜牧曾说,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意和气的地位正是借助辞采章句来凸显的,而且不同的文体往往具有不同特色的“兵卫”。很多老师在上文言文、诗歌鉴赏以及散文阅读课时,是非常注重朗读的,当然主要是为把握文意、揣摩感情或营造氛围服务的,很少有自觉地借助朗读来体会不同文体的语言风格。诗歌语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散文语言的辞采美,论述类文本语言的气势美,通过个体朗读或集体朗读完全能够清晰地体会到,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运用朗读这一有效手段,真正做到“把语文还给语文”。同时,大量的朗读,也给学生写作中的不同文体语言风格的把握和模仿提供了可能。
2.点评外化
通过朗读,很多学生能够感觉到文本的语言魅力和语言风度,但往往只停留在“意会”的层面,而且往往是非常短暂的。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学会点评,除了词句含义、思想情感、写作技法及效果外,还要点评语言特色,让上面对于语言的“意会”,清晰地外化为“言传”,这既是对语言风格的深入鉴赏,也是对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训练。
3.比较辨析
论述类文章的语言风格应该怎样?很多学生不清楚,说不出。闻一多说过,一切的价值都在比较上看出来。只有通过比较,不同文体的语言风格,甚至同一文体的多种风格才能较为清晰的凸显出来。特级教师蔡明在《蔡明讲语文》一书中提到,他在教《议论文语言的概括性》一课时,就让学生比较江苏27岁沈姑娘看《还珠格格》入迷以至于精神分裂的叙述性材料和京城因热卖《学习的革命》而冒出众多“革命”的书的论述性材料,通过比较让学生感性地意识到,前者重在叙事,借助形象思维,客观具体地介绍情况,重在以事感人;后者重在说理,借助抽象思维,概括事实,点明根源、实质和危害,重在表明作者看法,重在以理服人,语言高度概括。
4.模仿学习
刘坡公《学诗百法》中提到,唐朝的和尚皎然说写诗有三偷:其上偷势,其次偷意,最下者偷语。所谓的“偷语”就是抄袭或是化用别人的诗句,“偷意”就是参考别人的立意,“偷势”就是学习借鉴别人文章的那种气势及所用的写作手法,皎然认为这三者中,以学习借鉴别人的“势”最为上乘。皎然的“三偷”涉及到了学习模仿的重要性及途径,在写作实践中,我们不妨鼓励学生细心揣摩教材中论述类文本的某些经典语段进行“偷势”。比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中运用排比段来解说自己的梦想内容,展示梦想的实现,不但形式上整齐,而且气势磅礴很有震撼力,我们可以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模仿拟写排比句段。当然,在立足教材,充分用足教材的基础上,还应该不断扩大阅读范围,选用更多的模仿对象。
5.充实资源
苏教版教材的一个明显不足是过于侧重文章主题的深刻,人文情感的渗透,忽视了语法、文体等语文工具性的一面,除去文言文,即使标准宽泛些,论述类文章也只有十来篇。而且,那些文章都是一些名家的变式的论述文,学习鉴赏乃至于模仿那些文章,对于连议论文最基本的范式和要求都不太明了的学生来说,大有“还不会走却要他跑”的犯难。相较而言,粤教版教材选修15——《论述文选读》,则比较注重论述类文本的系统、全面的学习。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多种途径,积极认真地建设符合本校学生实际需求的校本课程资源。吸收其他版本教材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篇目,通过网络或《语文月刊》等语文专业刊物收集部分可以模仿学习的优秀的高考作文,教师积极下水为学生量身定造一些例文,都是有效途径。当然,从学生的习作中挑选一些中规中矩的文章,师生一起修改成范例,以之为榜样,更能起到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鉴赏论述类文本的要求为“把握观点与材料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在写作上,则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可见,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不能忽视对论述性文本语言的体悟学习。
叶圣陶说:“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语言是出声的思想,思想与语言是合二为一的。”我们在学习论述类文本时,既要汲取思想营养,也要学习写作技巧,分析鉴赏语言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教学更有深度和高度,才能让学生的议论文写得有轩昂的气度和翩翩的风度。
语言类人才 篇5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需求分析
大学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 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更是肩负着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崇高使命。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0-2020) 年》 中提出了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 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一、人才培养差异化发展需要分类培养
本文基于河海大学这一水利类专门性大学开展论述。 除少数公办综合性大学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外, 绝大多数专门性大学都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同的培养目标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 并且要解决市场人才供需过程中的结构矛盾, 对于专门性大学来说需要实施差异化发展的战略来适应人才市场及自身的需求和变化。
这种差异化发展战略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另辟新径开设新专业或者新的专业方向;二是重新制定培养模式培养原专业的学生。 由于受到中国高校专业目录和教育行政部门对专业审批的限制, 重新开设一门新的专业或者寻求一个新的专业方向困难重重, 难以突破。 同时, 由于受到这些限制, 高校在新专业的设置和建设上顾虑重重。 因此, 对于专门性大学来说, 要想实现差异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只能从培养模式的重新制定寻找突破口, 用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模式来体现人才培养的差异性, 从而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进而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竞争力。
二、人才分类理论说明必须分类培养
当今社会对人才进行了分类, 一类是学术性人才, 主要从事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工作;另一类是应用型人才, 主要从事应用前者的研究成果为社会直接谋取利益的工作。 作为专门性大学, 河海大学水利类土木类硕士研究生中大多数人是属于应用型人才。 但是他们在职务内涵、承担的工作任务上各有不同, 有的人主要负责项目的设计和规划, 有的人负责水利类相关产品的生产、建造和安装等, 还有的人负责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因此,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时候还需要进一步细分, 如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 这三种类型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同的侧重点, 如技能型人才在培养的时候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对于机械或者工具的使用能力等方面, 这是有别于工程型人才的。 但随着社会发展的复杂化和综合化, 应用型人才所细分的这三个类型还存在着交叉重叠。 例如, 作为工程师不仅仅需要对项目进行设计和规划, 还需要懂得一部分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 否则他的设计容易与现实脱轨。 因此, 在水利类土木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面需要进行分类培养, 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不同的培养方式, 以适应他们未来的职业需求。
三、市场迫切需求专门性人才
当前, 我国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的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使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大量的企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更好的理论和更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能够把技术进步转化为工艺流程、把宏观决策转化为微观管理。 这种人才既要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 又要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不仅有较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工作的能力, 还应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而来自企业的调研却表明, 此类高层次技术人才严重匮乏。
因此, 随着社会的不断推进和发展, 国际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已经被当今社会和高校作为学生培养的目标。 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在人才市场的需求度很高, 容易获得社会较高的认可度, 对于自身来说也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前途。 许多高校, 特别是专门性大学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包括人才培养的途径、模式等方面。对于河海大学水利类土木类硕士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必然的趋势, 不仅停留在表层的、非系统性的尝试, 更是要形成科学的“ 分类培养、因材施教”有效机制, 从而满足社会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更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俊龙, 张天保.基于学生差异化发展的人才分类培养体系的设计和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 2012 (10) .
[2]夏建国.基于人才分类理论审视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5) .
风貌类新闻作品视听语言分析 篇6
“岩松看××”是央视在2005年起推出的一档反映不同国家地区风土人情, 同时也具有很强新闻价值的电视风貌类作品。节目因为广泛而客观地反映不同社会的各个侧面, 在观众中取得了广泛好评, 也因此得以延续下去。从2005年推出的“岩松看台湾”, 到2007年的“岩松看日本”、“岩松看香港”再到“2009年岩松看美国”, 每个专题都能够很好地把新闻价值和典型事件联系起来, 完整而相对客观地展现不同国家、地域的社会风貌, 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力。
“岩松看台湾”特别节目从2005年7月11日开播到7月29日结束, 每天一期。报道分为《台湾印象》和《台湾人物》两部分。《台湾印象》以主持人白岩松的台湾真实体验为主线进行现场报道, 行程走遍台北、台中、高雄、台南以及著名风景区恳丁, 向观众朋友全面展示台湾社会城市建设、人文风情、文化景观、生活状态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将带给您一次鲜活、真实、丰富的台湾之旅。《台湾人物》则一网打尽台湾政界、商界、文化界名人, 为观众朋友带来深刻生动的独家专访。
一、选题策划中的新闻价值
1.“连宋行”增加了“岩松看台湾”的重要性
2005年5月连战、宋楚瑜分别访问大陆, 胡锦涛接见并举行会谈。领导人的和平会晤, 带来了两岸交流的新局面。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 央视《东方时空》作为首家踏入台湾领土的官方媒体, 被寄予了很大的期待。这种期待既来自于国家, 也来自于人民。两岸由于长时间的交往处于闭塞的状态, 观众对台湾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理。而当时双方的交流长期处于不平衡的局面:大量台商来到大陆做生意, 可大陆同胞却很少有机会来到台湾。这样一种不对等的交流越发让大陆居民对台湾充满了期待。“岩松看台湾”恰恰是利用了这样一个契机, 用自己11天的所见所闻满足千百万大陆人对台湾的好奇。
2. 台风“海棠”来袭和悍匪张锡铭落网凸显新闻时效性
正当白岩松团队在台湾采访时, 台风“海棠”席卷了整个台湾岛。面对突发事件, 他们第一时间和东森电视台做连线, 在台北和高雄报道了这场近五年来台湾经历的最大的一次台风以及当地民众的生活情况。
2005年7月14日台湾警方抓捕了赫赫有名的悍匪张锡铭。该人从1998年开始就多次绑架勒索并与警方武力交火, 多次躲过警察追捕, 此次终于在台中落网。“岩松看台湾”也借此机会回顾了整个抓捕行动, 并通过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 让大陆观众认识了这位在台湾罪大恶极的人物, 同时再次传递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法制观念。
3. 两岸本身在自然、社会环境的类似性使得新闻报道融入贴近性
两岸虽然在意识形态和政治环境上有所差异, 但台湾在地理、文化等方面都与大陆无二。这也让报道的贴近性成为可能。
二、采访对象的选择反映“台湾印象”
在台湾停留的十一天中, 白岩松团队采访了十位台湾人物, 同时也和东森主播卢秀芳一起参观了台湾的大街小巷, 体味当地风土人情。从人物选择上来说可谓是“十人十面”:连战、宋楚瑜作为台湾地区政治领袖对两岸浓浓的乡情;高金素梅作为台湾原住民的代表积极地为少数民族争取权益;“塑胶大王”王永庆怀着一颗仁心经营台塑集团;陈文茜从曾经的民进党文宣部主任到彻底与之决裂, 成为一名针砭时弊的时事评论家;蒋经国之子蒋孝严谈自己与父亲的岁月;济慈基金会创始人证严上人谈感恩以及文学界泰斗级大师余光中和柏杨。这些人物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展现了台湾社会的多元面貌。
三、将观点融入客观平衡的报道中
风貌类作品需要客观地呈现当地社会的原生态环境。然而, 不带任何倾向的报道在现实操作中很难实现。因此如何把观点寓于客观报道中成为了这类作品的重要考验。“岩松看台湾”就有一系列积极的探索。比如在第一集台湾初印象之初到台湾里, 他就用自己乘机经历告诉大家两岸的交通是多么的不方便——“大陆与台湾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长达十个小时的飞行既是一种时间的浪费, 也是经济效益的低下。再比如介绍台北的101大楼, 岩松和秀芳就一同探讨了这么高的建筑到底是台湾人的骄傲还是一种负担。再比如当介绍台湾书店时, 节目以24小时营业的诚品书店为视角, 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个热爱阅读的台湾人, 佩服和赞叹油然而生。
结语
正如岩松在台湾采访时说的, 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用耳朵去听, 用鼻子去闻, 用嘴去品尝, 为大家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台湾。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既要利用好视听媒介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优越性, 充分地调动观众的五官认识世界, 还要把握新闻作品的一般特征, 体现出新闻价值和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明华、徐鸿、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
[2]刘燕.《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创作要点评析》.新闻世界.2012.10
“春晚”对语言类节目的影响 篇7
春晚是一个合家团圆的欢乐节日, 所以春晚的节目属性必然是欢乐和喜庆的。在这样的背景下, 语言类节目便首当其冲被观众所接受。春晚中的语言类节目一直是观众最关注的话题。春晚30年中, 语言类节目总时长为190993秒, 是所有类型节目中时间最长的一类节目, 所占比例达到41%。语言类节目的比例最高值在1997年, 达到了52%, 占据了半壁江山。[1]
一、春晚推动语言类节目的发展
随着文化和媒体的不断发展, 各种文娱消遣不断出现, 语言类节目在观众中的受欢迎程度不断被稀释。除了各种晚会外, 语言类节目很难再像过去成为人们消遣娱乐的主菜, 而春晚则就自然而然成为语言类节目最好的舞台。
1. 春晚与语言类节目是相互影响的。
语言类节目是春晚中最大的亮点, 而语言类节目尤其是小品更是从春晚中成长壮大起来的。
小品最早是演艺界考试学员艺术素质和基本功的面试项目, 一般由录取单位老师现场出题, 应试者当场表演。1983年,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80班的一个观察生活练习《买花生仁的姑娘》, 作为一个戏剧小品被搬上了春节联欢晚会, 岳红、高倩、丛珊、曹力诸明星们朴实的表演, 诙谐幽默的风格赢得了观众、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从此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有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小品”。
由于春节联欢晚会的媒介, 小品作为不可或缺的独立的节目参与到演出中。其活泼、诙谐的表演形式倍受观众的喜爱。如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吃面》, 其滑稽、幽默的形象动作获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赏和认可, 并直接引发了春晚舞台上的小品表演风潮, 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意义。受其影响, 随后, 严顺开、赵丽蓉、宋丹丹、巩汉林、赵本山、范伟、高秀敏、黄宏、郭达、郭冬临.等等一大批小品明星脱颖而出, 小品这个新的演艺形式空前火暴, 它的题材也空前丰富, 小品反映社会现象的深度、广度及其表演形式也愈趋多样化。从此小品成为文艺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独特的。
2. 春晚对语言类节目尤其是相声的历史传承性。
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 相声开始逐渐式微, 新段子越来越少, 脍炙人口的更是凤毛麟角, 而且内容中讽刺时政的内容也日益罕见, 老式的纯娱乐风格相声开始逐渐占据绝对主流地位。在此同时, 包括许多知名演员在内的相声演员离开了相声舞台转而从事其他工作, 可是新人中能接班的却不多。相声的地位逐渐为繁荣的小品所取代。而春晚则为相声的传播提供了渠道, 像马季、姜昆、冯巩等著名相声演员都是在春晚中被后人所熟知的。
由于春晚这一广阔的舞台, 不仅成就了一批著名的作品, 更产生了一批著名的相声搭档。在上世纪90年代最著名的搭档之一冯巩和牛群就是很好的代表, 他们的作品如《灭鼠轶事》《亚运之最》《拍卖》《办晚会》《最差先生》《点子公司》《明天会更好》《坐享其成》《瞧这俩爹》等相声在当年引起相当大的反响, 被观众所热捧, 至今仍作为经典相声不断在各大电视台重播。其他著名搭档侯耀文石富宽、姜昆李文华、姜昆唐杰忠等等, 也在观众心中留下了相当美好和深刻的印象。
虽然最近两年相声在春晚的舞台数量越来越少, 而且缺少像过去那样引起轰动的作品。但是春晚依旧没有放弃相声这个中国的传统曲艺节目, 更在不断创新, 给相声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让相声能够不断发展下去,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曲艺。
二、春晚一定程度阻碍语言类节目的发展
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春晚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成为除夕夜唯一的年夜饭。观众对春晚语言类节目的期望值和要求不断升高, 对春晚语言类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期望越大, 也就意味着失望越大。所以在人们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 春晚的语言类节目也越来越收到观众诟病。在这个压力下, 2012年的春晚仅仅保留了7个语言类节目, 较往年大大的减少。也因此造成了语言类节目在观众心目中的低潮。春晚也无奈地成为了阻碍语言类节目发展的原因之一。
除了观众审美趣味发生改变之外,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春晚节目严苛的审查制度。龙年春晚后, 赵本山接受媒体采访的一段话, 揭示了春晚审查制度对语言类节目一些程度上的阻碍。赵本山称“中央电视台的审查制度永远是这样, 观众都笑翻了, 就他们的脸是青的……长期以来, 我们办了这样一个晚会, 就为了给13亿人带来快乐, 但这几个经营快乐的人他不快乐, 你说这晚会能好吗。你想一下, 他们不快乐, 但他们紧张, 总怕不好看, 还不懂, 然后提了一堆不懂的意见。一个节目, 第一次演, 大家看了都说‘不错’‘好’, 第二次演, (演员) 就开始听, ‘这个点为什么 (审查的人) 没乐’, 回头这个地方就给删了, 第三次演, 下面的人还不乐?没办法乐, 他 (审查的人) 都把节目背下来了, 回头这个节目就给毙了。”[2]
而春晚自身无法摆脱的自身优越感和央视不可捍动的独尊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在80后90后的自由思想有所冲突, 引起作为现今观观众活力主体的80、90后在一定程度上的反感。而这一部分观众的流失, 对于语言类节目的发展和延续产生了致命性的威胁。
三、春晚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网络迅速的发展, 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造成了人和人之间距离不断拉大。但是在除夕夜这个合家团圆的日子, 人们最大的期望还是能有一个关注点让大家聚集在一起、一起笑、一起唱、一起跳。所以春晚这台传统晚会还是肩负着艰巨的任务, 所以春晚如何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春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一点就是, 春晚要放下过去三十年一家独大的优越定位, 放下固步自封, 走平民路线, 真正从观众——老百姓的欣赏方向去做一道丰盛的“年夜大餐”。
春晚的审查制度的改善也是重中之重, 摒除繁琐的审查制
《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喜剧情怀与人文关怀
李京艳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北京100000)
摘要:光线影业出品, 徐峥首次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于2012年12月12日公映。影片自上映以来受到观众极力追捧, 被赞为“年度最好笑喜剧”, 上映5天票房突破3亿, 创造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 截止2013年1月1日, 《泰囧》上映21天累计票房达10亿人民币, 观影人次超过3000万人次 (创纪录) , 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过10亿元的华语电影。 (1) 《泰囧》能取得这样好的票房成绩与影片整体的高质量密不可分, 尤其体现了主创人员的喜剧情怀和人文关怀。本文将从电影的喜剧情怀与人文关怀的角度, 分析《人再囧途之泰囧》的成功之道。
关键词:泰囧;喜剧;喜剧情怀;人文关怀
在2012年末的贺岁档期, 中国的各大电影院线上杀出了一匹“黑马”, 这就是《人再囧途之泰囧》 (以下简称《泰囧》) 。这部贺岁喜剧从12月12日第一天上映开始, 便不断改写中国电影市场的历史纪录, 上映第一周夺得首周的单日票房冠军、周末华语片冠军, 全周收获3.1亿元, 刷新国产片单周票房纪录, 观众数达1175万, 超过《泰坦尼克号3D》首周的1050万, 创下单周观众总数新高。第二周又以3.744亿刷新自己刚创下的纪录, 同时超过《变形金刚3》的3.62亿, 成为次周最高票房纪录的保持者。截至2013年1月1日, 《泰囧》累计票房已突破10亿, 创造出有史以来华语电影的单片最高票房, 而《泰囧》仍在热映中, 书写新纪录的奇迹还在继续。 (2)
《泰囧》的制作资金仅仅3000万, 在现在大手笔、大制作的电影市场, 可谓小成本电影。这部电影在短时期内创造出如此的票房神话, 不得不让人惊叹, 发人深思。其细致的喜剧叙事技巧和深切的人文关怀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跳出肤浅的娱乐化的喜剧情怀
年关岁末, 最吸引观众眼球的无疑是喜剧类的“爆米花电影”。好的喜剧电影可以让观众开开心心的来, 坐在电影院笑得前仰后合, 再欢欢乐乐的离开, 一扫一年的辛苦与疲惫。《泰囧》无疑就是这样一部喜剧电影。
《泰囧》讲述的是商业精英徐朗 (徐铮饰演) 花费五年时间研制成功了“油霸”, 一旦拿到公司老板的授权, 将会带来几个亿的收益。而他的大学同学也是现在的同事高博 (黄渤饰演) 对于如何开发“油霸”跟徐朗产生了分歧, 他们同时到达泰国都希望尽早找到大老板拿到授权。徐朗在飞机上遇到了“阳光快乐2B
度, 从语言类节目的初衷出发, 以让观众欢乐出发, 让语言类节目具有更多活力。
春晚应该重视当下的观众主体80、90后的存在, 更新春晚语言类节目的主要血液, 让更多的年轻人登上春晚的舞台, 让年轻人用自己的语言向他们的同伴们带来欢乐, 而不是让存在代沟的老一辈鹦鹉学舌地去说不属于他们的“网络语言”, 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
春晚更应该保护传统语言类节目的风采, 传统的经典不论到什么时候都在闪闪发光。不能在寻求新发展的途中, 慢慢让传统青年”王宝 (王宝强饰演) , 王宝在北京卖葱油饼, 到泰国是为了实现生病母亲的愿望——和范冰冰度蜜月。这三个人在泰国相遇, 展开了一场“囧”态百出的神奇之旅。
“娱乐性”是喜剧的重要特点, 观众的“笑”则是评判一部喜剧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几乎所有看过《泰囧》的观众都是从头笑到尾, 《泰囧》之所以“可笑”, 进而达到娱乐观众的目的, 主要是因为建构了好的故事情节和语言文字。
(一) 层层推进的故事情节
心理学指出, 需求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 有机体对客观事物的需要。人们不仅对信息的数量, 还对信息的质量提出了特定的要求, 其中, 对信息质量的要求, 既受生活的直接需要的制约, 又由受众的心理机制所决定, 并受这种机制制约。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机制主要有求知、求新、求同、求异、求趣、求美等六种。受众在接受电影信息时也有同样的心理需求。 (3) 《泰囧》正是符合了观众的这些心理需求才吸引观众, 得到观众的认可。
在《泰囧》中我们看到, 研究再生能源的“精英”徐朗遇到了做葱油饼的“草根”王宝。一个到泰国为了拿授权书发财, 另一个为了帮生病的母亲实现愿望;一个严肃认真, 一个个性十足;一个步步为营, 一个天真烂漫……二人的身份地位和人生追求有巨大的不同, 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在泰国因为徐朗丢了护照, 王宝没带钱包被迫同行。再加上对于“油霸”争夺的第三者——高博的推波助澜, 笑料百出。但是《泰囧》是有意味的喜剧, 它平实, 不脱离现实生活, 没有无厘头与恶搞, 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再现。这在主创人员对于电影的结构和情境创作中有突出的体现。
黑格尔在《美学》中曾对戏剧情境做出过这样的界定:情境就是指若干个人在一起因为性格、目的、利益的矛盾而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与冲突, 并由此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泰囧》中的人物纠葛就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自然而然的展开。作者把三个性格各异的男人放在一起, 他们各自有自己的目的和利益, 通过一系列的巧合, 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电影中, 徐朗想看自己所要寻找的寺庙的照片, 王宝却在无意之中制造了一系列麻烦:在飞机上让徐朗关机、把徐朗手机下载的图片删掉、把徐朗的上网卡丢掉、给徐朗的电脑浇水、把地图让高博抢走……这一切的麻烦虽然是作者刻意安排的, 但由于故事结构的层层推进, 没有
面目全非, 这也是观众越来越流失的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 春晚对于语言类节目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 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语言类节目的发展至关重要。
摘要:“春晚“三十年, 语言类节目由衰到盛由盛到衰起起伏伏, 两者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春晚对于语言类节目的发展存在着关键性的影响。
关键词:春晚,语言类节目,发展,影响
参考文献
[1]网易娱乐, http://ent.163.com/12/0201/07/7P5MIMDG00031GVS.html
世界语言类高校发展趋势研究 篇8
就各国主要的语言类高校数量来看, 目前中国有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近20所语言类高校;日本有东京外国语大学、京都外国语大学、 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等9所语言类高校;韩国有韩国外国语大学、釜山外国语大学等5所语言类高校;俄罗斯有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皮亚季戈尔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等10余所语言类高校;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缅甸、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也有各自的语言类高校。
除这些地区之外, 在西欧和其他区域也有少量的语言类高校分布。 如西欧的法国和德国各有1所, 分别是法国的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1795年建立) 和德国的慕尼黑应用语言学院 (1997年建立) 。 但此类语言类高校更多是出于西方国家研究东西方语言文化而建立的, 属于特殊情况, 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一、世界语言类高校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 20世纪以前:世界语言类高校的萌芽期
19世纪下半叶, 西方国家向外发起了殖民侵略运动。这时的亚洲各国要么完全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 要么不断地被西方国家入侵, 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这些被殖民的国家开始建立了第一批语言学习机构。 如这一时期在江户幕府统治下的日本被资本主义国家强迫开关, 出于与列强“打交道”的需要, 于1856年设立了“蕃书调所”, 这是日本历史上最早学习和研究外国语言的机构, 同时也是政府的翻译中心。 中国清政府自1862年始, 先后设立了京师同文馆 (1862年) 、 上海广方言馆 (1863年) 和广州同文馆 (1864年) , 这些均是早期培养与国外沟通所需翻译人才的机构。 如上海广方言馆的办学目的是培养“既知书明理又精通外语的翻译人才”[1]。 这是中国第一批外国语专科学校。 严格来讲, 这一时期的语言机构还不是语言类高校, 只能算作语言类高校的萌芽。 以后的很多高校和语言类高校正是由这些语言学习机构演化而来。如日本的“蕃书调所”最后演变成为东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的京师同文馆后来并入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又发展成为北京大学。
(二) 20世纪初到二战前:世界语言类高校的起步期
这一时期, 出于革命斗争和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很多国家的语言类高校开始真正建立起来。 前苏联国家 (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传统西方国家落后, 又处于东西方沟通交流的桥梁地带, 出于与东西方交流学习的需要, 开始建立了一批语言类高校。 尤其是十月革命胜利后, 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领导下, 苏俄的语言类高校发展迅速:1917年, 下诺夫哥罗德外国语言与外国文学高级培训班成立, 后发展成为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1930年, 莫斯科新语言学院成立, 后发展成为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1939年成立皮亚季戈尔斯克国立师范学院, 后发展成为皮亚季戈尔斯克国立语言大学。 而在亚洲, 1921年, 日本大阪的实业家林蝶子女士捐资建立了大阪外国语学校, 目的在于“培育国际型人才”, 该所学校后来演变成为著名的大阪外国语大学1。这一时期成立的高校, 后来大都发展成为各自国内著名的公立语言类高校。
(三) 二战后的15年:世界语言类高校的发展期
这一时期成立的语言类高校数量最多, 这与当时不断急剧变化的世界政治格局有关。 二战后, 日本成为战败国, 出于国内经济复苏、维持国内秩序、学习西方的需要, 日本在随后的几年建立了一批外国语学校:1945年, 关西外国语学校成立, 后发展成为关西外国语大学;同年, 长崎外国语学校成立, 后来成为长崎外国语大学;1946年, 创办了“神户市外事专门学校”, 后发展成为神户市外国语大学;1947年, 京都外国语学校成立, 后发展成为京都外国语大学。 韩国语言类高校的建立起源于朝鲜战争之后, 分别是1954年建立的韩国外国语大学、1959年建立的圣昌学园 (后发展成为釜山外国语大学) 。 前苏联时期, 1948年白俄罗斯明斯克国立外语师范学院成立, 后发展成为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同年, 乌克兰国家外国语师范学院成立, 后来发展成为基辅国立语言大学。 这时的中国也分别于1941年设立了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 (后发展成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1949年设立了上海俄文学校 (后发展成为上海外国语大学) 、 1950年设立了西南军区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 (后发展成为四川外国语大学) 和1952年设立了西北俄文专科学校 (后发展成为西安外国语大学) 。 20世纪50年代, 南亚、东南亚各国的语言类高校也纷纷建立, 并多少带有战争的印记。 1955年, 刚刚取得抗法战争胜利的越南, 建立了越南学社外语学校 (后发展成为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语大学) ;1959年又成立了越南河内外语大学 (后发展成为越南河内大学) 。 1958年, 印度建立了英语中心研究所, 后发展成为印度中央外国语大学。
(四) 20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语言类高校的繁荣期
20世纪60年代以后, 出于国内外经济发展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的需要, 世界各国语言类高校的建立和发展进入了繁荣期。 中国在这个时候, 集中建立了一批语言类高校:1962年6月, 建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 (后发展成为北京语言大学) ; 1964年, 建立了大连日语专科学校 (后发展成为大连外国语大学) 、秦皇岛外语专科学校 (后发展成为天津外国语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965年7月, 建立了广州外国语学院 (1995年6月, 与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合并组建成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这一时期外语类高校密集成立的现象, 反映了新中国外交事业与国内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的迫切需求。 20世纪70年代, 巴基斯坦在1970年创办了国立现代语言学院, 主要为军队、外交部门等国家重要机构培养特殊语言人才, 后来发展成为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 1973年, 前苏联的普希金俄语学院成立, 后来发展成为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87年, 日本的神田外国语大学建立;1988年, 日本的名古屋外国语大学建立。 1994年, 越南的胡志明市外语与计算机大学建立。 1996年, 俄罗斯的涅瓦语言与文化学院建立。 2000年, 韩国的大邱外国语大学建立;2005年, 韩国的庆北外国语大学建立。 此时的中国, 除了传统语言类高校纷纷升格更名为大学之外, 还新建了一批语言类高校, 如浙江外国语学院 (2010年) 、安徽外国语学院 (2011年) 、广西外国语学院 (2011年) 等。
二、世界语言类高校的发展特征分析
(一) 语言专业数量不断增加, 开设的语种范围不断扩大
经过一百多年的建立和发展, 世界语言类高校的语言专业数量不断增加, 开设的语种范围不断扩大大多数高校已经由刚成立时的几个语言专业, 增加到了现在的几十个语言专业, 涵盖了世界上的大多数主要语种。 如中国的语言类高校中, 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了58个语言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开设25个语言专业, 其他语言类高校开设的语言专业一般在10余个。 日本的语言类高校中, 开设语言专业最多的是东京外国语大学和大阪外国语大学, 均为25个。韩国的韩国外国语大学开设有27个语言专业, 釜山外国语大学开设有16个语言专业。越南河内大学 (原河内外语大学) 有17个语言专业, 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语大学有10个语言专业。 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有27个语言专业。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开设了17个欧洲语言和亚洲语言专业, 而且还开设了一些独联体国家语言和波罗的海国家的语言课程。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有16个语言专业。 乌克兰的基辅国立语言大学有17个语言专业, 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欧洲语言以及6种东方语言:汉语、日语、韩语、土耳其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可以说, 这些主要的语言类大学所开设的语言专业, 基本已经涵盖了世界上的主要语种, 覆盖的范围相当大。而且, 不少语言类高校还建立了各种语言资源库和战略人才储备库, 培养的人才除了满足各自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之外, 大多是为国家培养各类非通用语人才, 属于国家人才战略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除语言专业外语, 非语言专业数量不断增加
语言类高校的学科布局仍以语言文学为传统优势学科, 但顺应世界各国发展战略和国际经济形势需要, 语言类高校在不断增加语言专业数量的同时, 也不断开设了一系列非语言专业。世界范围内的语言类高校所开设的非语言专业主要集中在经济、 法律、外交、国际关系、翻译、新闻等专业。 如中国的北外和上外除了语言专业外, 均开设了法学、外交、新闻、翻译、 经贸、金融等专业;韩国的韩国外国语大学和釜山外国语大学均开设了法学、外交学、经济学等专业;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和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也都开设了经济、法学、国际关系等专业。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国的语言类高校也大抵如此。总的来说, 语言类高校开设的非语言专业大都有如下特征:一是非语言专业是语言专业的有机延伸, 如翻译、 商务英语等专业;二是新建专业与语言专业有密切联系, 如传播学、外交学、国际关系等专业;三是新建专业虽然与语言关系不大, 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会突出语言能力培养特色, 如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 都可以融入语言培养特色。如乌克兰的基辅国立语言大学要求法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2门外语;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在应用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关系与国际法领域也远近闻名, 实现了非语言学科与语言学科的良好结合。
(三)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首先, 从学生数量上来看, 中国的语言类高校除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之外, 其他的语言类高校基本上都已经超过了万人规模。韩国的韩国外国语大学在校学生人数是1.8万人, 釜山外国语大学也接近万人。 越南河内大学 (原河内外语大学) 更是达到了2.2万名学生的规模。 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乌克兰的基辅国立语言大学等高校, 也有数千人的学生规模。 但总的来讲, 外语类高校的学生规模与其他类型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相比, 还是偏小的。其次, 从专业类别和数量来看, 语言类高校的专业类别大都早已突破了语言类专业的局限, 语言专业和非语言专业共同发展, 语言类高校开设的专业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开设71个本科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开设38个本科专业。 韩国外国语大学的首尔校区就有30多个本科专业。 巴基斯坦现代国立语言大学有近40个本科专业。可见, 语言类高校的专业数量都已经相当丰富。最后, 从学校空间规模上看, 语言类高校也在不断扩大空间规模。如国内的语言类高校大都有新校区, 为学校未来扩大办学规模提供了空间。 韩国外国语大学的规模庞大, 拥有首尔和龙仁两个校区, 开始了语言类高校在两个城市办学的实践。 印度中央外国语大学拥有海德拉巴、勒克瑙和西隆三个校区, 而且未来还计划在印度各地建立5个新校区。其他语言类高校的办学规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
(四) 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定位不断提高
纵观历史发展, 世界范围内语言类高校的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定位都在不断提高。 首先, 从办学层次来看, 语言类高校在最开始阶段都是比较基础的办学层次, 大多数都是培养外语沟通和翻译人才的专科性质的学校。后来随着学科数量的增加和学生数量的增多, 逐渐发展成为教学型高校。再往后, 语言类高校就逐渐开始承担部分研究功能, 尤其是外语学科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 部分语言类高校发展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 总的来讲, 当前的语言类高校中教学研究型大学居多, 如中国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 都已经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 印度的中央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和皮亚季戈尔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等高校, 也已经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其次, 从人才培养定位来看, 语言类高校培养的人才, 刚开始时基本是培养工具性的翻译人才, 现在逐渐发展成为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复语型的高端国际化人才。 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培养“有国际视野, 通晓国际规则, 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有社会责任感的国际化人才”。 韩国的釜山外国语大学注重培养“德才兼备、兼具探索精神和良好专业素养的国际性人才”等。
三、世界语言类高校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 建设多学科大学, 甚至是综合性大学, 是语言类高校的发展方向
多科性大学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语言类高校的一种常态分布。 一般而言, 多科性大学至少覆盖3个以上的学科门类, 并且能在这些覆盖的门类中授予学士学位, 优势学科还可以授予硕士、博士学位。除日本的关西外国语大学、神田外国语大学, 俄罗斯的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等少数高校外, 世界范围内的语言类高校大都已经建设成为多科性大学。值得注意的是, 部分语言类高校的学科门类已经相当齐全, 而且已经覆盖了大多数学科门类, 拥有人文社科类专业和自然科学类专业。这一类高校已经开始建设成为综合性大学。如创立于1954年的韩国外国语大学, 成立之初仅有英、法、德、汉、俄等5个系,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该校以语言学科为辐射源, 不断增设管理学、 经济学、法学等学科, 1980年, 又强化了理工科专业学科体系。如今, 韩国外国语大学的专业覆盖了人文、 社科、自然、工程各个领域, 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学, 被认为是韩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之一。 东京外国语大学也努力朝着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不断拓宽领域, 积极引进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方面的优秀人才”[2]。 但总体而言, 很多语言类高校还不具备建设成为综合性大学的条件。不可否认, 未来一段时期内, 会有个别语言类高校, 通过新建学科专业, 或者通过院校合并的方式, 发展成为新的综合性大学。
(二) 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 甚至研究型大学, 是语言类高校的办学层次需要
如前所述, 从办学层次而言,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语言类高校大多处在教学研究型大学阶段。多数语言类高校都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 强调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并举, 强调发挥传统学科的优势和新建学科的特色。很多语言类高校开始将研究功能放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全世界范围内, 部分语言类高校的科研能力很强, 如中国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日本的东京外国语大学和大阪外国语大学, 韩国的韩国外国语大学和釜山外国语大学, 印度的中央外国语大学, 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等高校, 在语言、外国文学、外交学、国际关系等研究领域, 均处在各自国内的领先水平, 培养的研究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研究型大学应以研究为导向, 以培养研究生为主, 建有研究生院, 拥有的博士点不少于20个, 并且一级学科博士点不应少于10个, 每年授予博士学位不应少于100人等[3]。 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语言类高校距离这一标准还有差距。虽然大多数语言类高校仍将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 但可以肯定的是, 在不久的将来, 语言类高校中的佼佼者有可能建设成为研究型大学。
(三) 坚持办学特色是语言类高校的立校之本
作为特色型大学的一种, 办学特色是语言类高校的立校之本。越是在高等教育和语言类高校蓬勃发展的时代, 强化办学特色就变得愈加重要。 当前高校中有一种同质化的办学趋势, 很多高校都朝着大而全的方向发展,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目标整齐划一。在这个过程中, 很容易丧失学校原有的特色。 语言类高校主要依靠语言类学科的语言优势特色, 将拓展的新学科和语言学科紧密联系, 突出新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外语特色。同时, 除培养传统语言人才外, 继续加大非通用语人才培养, 加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等对语言类高校而言, 特色化的办学方向只能加强, 要将办学特色作为语言类高校的招牌。纵观世界范围内发展态势较好的语言类高校, 无论是多科性的语言类高校, 还是已经成为综合性大学的语言类高校, 都将特色化办学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如在日本的语言类高校中, 东京外国语大学以亚洲语言方面的综合实力突出著称, 而大阪外国语大学则更专注北欧及非洲语言学科。国内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都突出非通用语语种群和非通用语平台建设, 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致力打造国内最强的外语学科与经贸学科融合体系。
(四) 新建语言类高校不断涌现, 是语言类高校不断壮大的新生力量
近年来, 世界范围内新建立的外语类高校不断增加, 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以来, 这种趋势愈发明显。 如中国很多新的语言类高校都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建立或升格而成的, 主要有以下7所: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2003年)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2008年) 、浙江外国语学院 (2010年) 、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2011年) 、 安徽外国语学院 (2011年) 、 广西外国语学院 (2011年) 、河北外国语学院 (2012年) 。国外新建立的语言类高校包括前文中提到的韩国的大邱外国语大学 (2000年) 和庆北外国语大学 (2005年) , 都是近些年建立的, 且发展都比较快。 如庆北外国语大学紧跟韩国经济社会需求, 已经开设了本科、硕士、博士等专业课程。可以说, 语言类高校未来的发展, 主要任务是强化特色、提高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 新建立的语言类高校则要立足学科发展, 创新特色, 不断积累自身发展经验和参与高校竞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娅玲.中国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79.
[2]杨学义.世界语言类高校纵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183.
叙述类作文语言形象生动四法 篇9
一、准确用词,生动描绘
叙事类作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避免使用抽象概括的语言,尽量选用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等来进行叙事描写。
示例①,早晨,暖融融的太阳放射出金灿灿的光芒,树上的鸟儿欢快地唱着动听的歌,树下的水哗啦啦地笑着流向远方。
示例②,每一颗树的树干都扭曲着,如同剽悍的弓箭手拉开强劲的弓弩,绷开一身赤铜色凸起饱绽的肌肉。
示例①选用动词“放射”“唱”“笑”“流”、形容词“暖融融”“金灿灿”“欢快”“动听”,生动地描绘了事物的具体形象。示例②选用生动形象的动词“扭曲”“绷开”、形容词“赤铜色”“凸起饱绽”,形象地展示了胡杨的力量之美。上述示例的描写形象生动,其关键的原因在于描述时能准确选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因此说,语言生动形象的第一种方法是准确用词。
二、善用修辞,形象表达
善用修辞是使作文语言有文采的重要手段,写作中能成功地运用修辞手段,文章就会辞采华茂,摇曳多姿。而最常用、最易用、最出彩的修辞手法,当属比喻、比拟和排比。
示例①,歌声像小溪,像轻风,像白云,穿过树林,掠过村庄,飘过山岗,一直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示例②,每一颗树的树干都扭曲着,如同剽悍的弓箭手拉开强劲的弓弩,绷开一身赤铜色凸起饱绽的肌肉。
示例③,人生处世,有时,沉默是一种睿智;有时,沉默是一种豁达;有时,沉默是一种涵养;有时,沉默是一种洒脱;有时,沉默是一种洁身自好;有时,沉默是一种顾全大局。
示例①在通过动词描写渲染的同时,借助于恰切的比喻“小溪”“轻风”“白云”,形象丰富地描写了歌声的悠扬动听。示例②“绷开……肌肉”赋予了胡杨以人的性格,形象地展示胡杨的力量之美。示例③排比手法的运用,表达了对“沉默”丰富内涵的充分理解。从上述示例可见,善用修辞手法可使作文形象丰富,文辞华美。因此说,语言生动形象的第二种方法是善用修辞。
三、巧用名句,精炼表达
叙述类作文写作中如能恰当巧妙地运用名句,也能增加作文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的文采。
示例①,寂寞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寂寞是真正的孤独者“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坦荡,寂寞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悠闲,寂寞更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与高尚。
示例②,不经历苦寒,怎会有梅花扑鼻的芳香,不经历磨砺,怎会有宝剑无敌的锋芒。
示例①原封不动地引用了名句,属直接引用,示例②取原句之意,保留原句关键词,为我所用地对原句做了变换,为间接引用。两种引用异曲同工,增添了篇章的文采。巧用名句,既可展示自己丰富的文学积累,充实作文内容,又能增加作文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的文采。因此说,语言生动形象的第三种方法是巧用名句。
四、借用形象,丰富表达
叙事类作文写作时还可以运用联想,把抽象的认识和感悟借助于具体可感的形象表达出来,这样可以化虚为实,让表达既丰富充实又形象生动。
示例①,替精炼的黄金镀金,替百合花上油彩,把香水洒在紫罗兰上。(莎士比亚)
示例②,让草原上的草儿更绿、花儿更红、姑娘的笑容更灿烂。
示例①莎士比亚天才地借助了“替黄金镀金”“替百合花上油彩”“把香水洒在紫罗兰上”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表达了“这完全是多此一举”这一概括的意思,表达更形象丰富。示例②作者借助“草儿更绿”“花儿更红”“姑娘的笑容更灿烂”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表达了“生活更美好”这一抽象的意思,表达显然更形象生动。从上述示例可见,借用形象可使表达形象生动,丰富充实。因此说,叙述类作文中语言生动形象的第四种方法是借助形象。
如何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 篇10
一、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1. 现状
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主要是通过高校设立的经济管理学等专业, 来实现对经济发展中需要的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 据有关统计显示, 当前我国高校中的经济管理类学生达到了15%以上, 绝对是高校中最大比重的专业, 拥有大量的经管类学生基数, 此外, 大多数高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一味地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 对于实践方面没有很好地进行拓展与训练, 使得培养出来的经济管理类学生不举备很好地实践管理技能, 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 这也更进一步加剧了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2. 未来的发展要求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未来社会的发展必将是科技知识引领的时代, 作为未来的发展人才, 经济管理类人才必须全方位完善自身的素质, 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能应对不断发展进步的科技等, 要懂得相关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 并能有效将其与实践相结合, 方便自己对信息的获取和棘手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动态, 及时掌控发展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 进行有效地整合和利用。
未来社会的发展中, 经管类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将由被动服从向主动创造方向过渡, 是一个积极发挥个人自主性和自觉性的时代, 并最终实现人性化管理, 除此之外, 未来的知识社会将更加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需要人才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等, 并在不断地生活学习及工作中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预测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等等, 进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适应快速发展社会的要求[1]。
二、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措施
1. 校校协同, 为资源共享架桥
当前社会的发展中, 知识快速增长和飞速传播, 而作为促成这一发展的最重要场所, 高校有着义不容辞的生产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义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义务, 我国的现代高校应积极开展“校校协同”, 首先应开展校际间的专业协作组建设, 通过建立一定规模的电子商务圈等, 积极推动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高校的能动性集思广益, 多组织承办一些专业方面的讨论演讲, 促进校际间的的互动和讨论, 实现对电子商务方案的解决目的, 电子商务问题的解决, 促进校级合作, 提高经管类学生的专业素质;其次, 应建设经济管理实验室, 经过建立一定的经管示范试验中心来吸收其他高校的相关经管经验, 促成各大高校间的共同交流与发展, 为经管类学生提供仿真的实验室, 进行实践,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 使得各大高校经管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最后, 高校之间也应大力推行跨校专业辅修这一措施, 校校合作的高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或是选取合作高校的特色专业进行学选修, 高校也应积极敞开选修之门, 并制定相应的学分制度, 选修的学生达到一定的要求可以颁发相应的专业辅修证书, 推动校校合作和经管类学生的共同发展, 进而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校资源的更合理、更高效使用。
2. 校企协同, 为实践教学助力
在高校进行经管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更应积极利用企业这一有效地训练基地和实践基地, 积极促成校企的合作, 使得校企各取所需, 各尽所长, 在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 实现各自优势的发挥和劣势的互补, 共同促进现代化经管类人才的培养, 实现校企目标的同时更高层次地实现社会效益。
校企协同发展时, 应当建立一定的协议, 并根据校企协议成立相应的经管类发展项目, 进行签订协议的具体运作, 发挥高校学生理论知识的优势和企业推广应用的优势, 共同研究实施和发展, 实现既定的协议及成果, 在这方面, 东华大学与IBM公司的合作是最经典和成功的案例, 具体的协同内容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精心设计方面, 东华大学开设了多门与IBM技术相关的课程, 促成了学生与实际企业管理的接轨, 实现了理论知识与企业发展的有效结合;其次, 是与课程体系建设相匹配, 在这一合作方面, 东华大学派出30名教授级副教授等组成的师资队伍, 进入到IBM公司进行相关培训, 使得东华大学经管类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了大幅的提升;再次, 组织学生进行IBM全球专业认证的项目, 经过对组织的学生进行培训, 让其进入项目中实现实际操作, 积累了大量经管类经验;最后, IBM公司与东华大学共建了教学平台, 根据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动手及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 建立了校企合作下的课程体系, 和一整套的电子商务创新实验环境, 促进学生的发展, 使得企业作为“第二课堂”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2]。
除上述措施外, 在进行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方面, 也可以进行国际协同, 为跨国交流铺路等方式来进行, 加强交流学习, 注重实验与实践, 为学生的成才铺就一条宽阔的大道, 创造更好的条件, 推动我国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现代化的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高校、企业以及社会等组织的积极参与, 通过校校合作以及校企合作等等方式, 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最终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推动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苗雨君, 陈红梅, 齐秀辉.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34) :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