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共12篇)
教师对学生的批评 篇1
摘要:如果说表扬是抚慰灵魂的阳光, 那么“批评”就是照耀灵魂的镜子, 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恰当的表扬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百倍, 而朋友提醒式的“批评”则如和风细雨般荡涤人的心灵, 叫人甘愿敞开心扉、诚心接受。文章就教师对学生的“批评”与“惩罚”展开论述。
关键词:教师,学生,“批评”,“惩罚”
如果说表扬是抚慰灵魂的阳光, 那么“批评”就是照耀灵魂的镜子, 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 恰当的表扬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百倍, 而朋友提醒式的“批评”则如和风细雨般荡涤人的心灵, 叫人甘愿敞开心扉、诚心接受。
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容易走入 “批评”的“ 误区”, 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学生听不进自己的批评劝告, 甚至采用过激的方法进行处罚也收效甚微, 以至最终弃之不顾, 放任自流。 其实原因并非全在学生身上, 有时与教师的“批评”方式不当, 教育缺乏艺术性有很大关系。 教师对学生若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 则会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造超一堵无形的墙, 把教师和学生隔离开来。 学生会时时、事事、处处时教师设防, 把教师对自己的“批评”教育当做故意刁难和过不去, 从而产生一种逃避、不满、厌烦、冷漠的心态。这种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 会严重阻碍和影响教育效果, 甚至会产生负效应。
有学者认为:过度的严厉会造成恐惧, 过分的温和会有失威严。 因此, 聪明的教师不会严酷得使人憎恶, 也不会温和得让人胆大妄为。 “批评”学生一定要讲究艺术, 把握好尺度。
案例分析:
高2017届1班高二上期, 女生302寝室晚上12点左右讲话, 被生活老师发现并报告年级。这也是该寝室第三次违纪。 第二天, 四名女生主动到班主任办公室承认错误。 其中, 学生甲是三次的发起者并且是讲话的主要责任人。 班主任强压怒火听违纪过程, 对四位同学作了严厉批评。 最后, 将学生甲留下来再进行更为严厉的训斥, 并作了取消住校资格两周的处罚。 该生系单亲家庭, 属内向型, 与家长关系不太融洽, 苦苦哀求不要取消, 但并未如愿。 取消的一个星期精神萎靡不振。 成绩一落千丈, 见到我就躲避。我发现苗头不对, 立即找她谈话。 先对其所犯错误给予分析,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最后, 认真倾听她心中的苦恼。 通过交谈也发现了很多优点, 借此机会给予鼓励。同时对她能接受班规“惩罚”表示感谢。 第二天见到我很开心地打招呼, 学习也非常起劲, 成绩直线上升。
中国青年报报载, 36岁的辛洪梅从自己供职的济南市一所私立学校辞去了教职。 原因是这所学校对老师提出了种种“苛刻”的要求 — ——除了一般学校的普遍要求以外, 该校还特别要求老师:1.不准批评孩子;2.不准变相地批评孩子;3.不准向家长说孩子的坏话。
谁犯了错, 谁就应该受到“惩罚”, 任何人都应该对自己行为负责, 学生也不能例外;对学生的错误采取纵容态度, 更加不利于学生成长。 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社会, 长大可能成为各种人才。 在学校阶段, 用适当的“惩罚”手段让学生知道, 哪些事能做, 哪些事不能做, 这也是学校应当肩负的责任。
从法律上讲, 没有一部法律规定教师不能“惩罚”学生。 其实, 惩戒权是教师用于惩处违反学校学习生活规范的学生的权力, 针对的是学生违反规范的行为, 是基于教师职业地位而拥有的一种强制性权力, 它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权力, 是维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秩序、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权力, 也是教师职业权利之一。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学生是未成年人, 他们犯的错误是成长过程中的错误, 教师对学生的“惩罚”应以“关心学生、谋求学生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要让学生知道, “惩罚”是为自己好, 自己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其次, “惩罚”要适度。 我们应该把握“是否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这样一个度。 不能把“惩罚”变成“体罚和变相体罚”。 在恰当的场合, 根据学生错误的大小、学生个体的差异, 施以训斥、批评、压制爱好、故意忽略等不同的“惩罚”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一味激励、赏识所不能代替的。 但如果“惩罚”超出了必要的限度, 那么即使不是“体罚和变相体罚”, 也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 同样是不可取的。
最后, “惩罚”要“因材施罚”。 有的学生被教师当众批评, 离家出走了;有的学生被教师当众羞辱, 知耻后勇, 取得了成功。 同样的“惩罚”, 结果却大不一样。 因此, 教师在“惩罚”前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及其可能会对 “惩罚” 作出的反应及其后果,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偏差;使用千人一面的“惩罚”方式, 结果只能是对某些学生造成刺激而对另一些则如同隔靴搔痒。或许有人质疑这样做有悖公平, 但公平不是不顾对象 “一刀切”, 只要我们的“惩罚”能以“关心学生、谋求学生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既“不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又达到惩戒的目的, 就不能说不公平。
对高2017届1班的管理, 我的理念是:“培养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班集体, 让学生共同维护这一集体的荣誉, 共同维护这一美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事实证明, 借助有效的班规实现“批评”与“惩罚”, 使学生明白了纪律约束对自己的好处, 从而自觉遵守达到教育目的。
教师对学生的批评 篇2
爱的力量
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关爱学生,力为一个“人师”。“师爱”,是教师对学生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教师应该爱每一位学生,不管大小强弱,甚至不管学生的品行优劣,教师都应该付出爱心,一视同仁。教育,如果充满着爱,即使是冰冻的感情也能融化,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情感,能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力量,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所以爱的批评的基础,如果你教育一个学生完全出自你对他的爱,这就是适当的批评。对症下药
1.当代的学生不迷信权威,也不固步自封。他们敢于肯定自己,也敢于否定自己,勇于探索,崇尚民主,崇尚自我;他们视野开阔,具有全球意识,平等意识极强。他们绝不会因为你是师长就会尊重你,接受你的批评所以首先教师要认真教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丰富师识本领,提高师艺技能。这样你才会得到他们的尊重。其次批评时要晓之以理,批评处罚的目的在于抑制并消除学生的不良行为,矫正不良的认识结构。因此,在对学生施以批评处罚时,必须在深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要讲明所要处罚行为的危害性,必要时可让其亲身体验自己所犯错误和过失产生的不良后果,使其明白自己行为错在哪里,促使学生思想斗争,使其心服口服,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反之会让他们有抵触的情绪。
2.当代的学生自尊心极强。他们生活在比较宽松的社会和家庭氛围中,这使他们的自尊心较以往的中学生要强;同时,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自主意识的觉醒,使他们的自尊心极强,极渴望成人尊重他们。所以在批评时要考虑他们的自尊心。注重批评的场合和言语,避免在公众场合下批评学生。选择合适的时机。语言不要带有讽刺性和侮辱性。不要打击学生。这样会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影响其以后的身心健康。
3.中学生对个性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强烈渴望拥有鲜明的个性。他们渴望在各项活动中一试身手,施展才华,培养性格,证明自己,渴望步入为之魂牵梦萦的科学宝库或艺术天堂。所以在批评时要讲求方法。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去教育批评。注意根据其特点,引导学生发展。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发现其特长。不要以偏概全。妄下结论,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
论“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 篇3
关键词:教育、批评、引导
【分类号】G635.1
一、讲求批评的原则
1、 公正性
客观公正是教师批评学生的最基本原则。有些教师对有同样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时,往往不能一视同仁;对成绩优效的学生非常偏爱,偶尔有缺点也是高抬贵手;对后进生重罚,特别是哪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更是厉声斥责;对与自己有关系的子女“手下留情”对与自己没有关系的学生严加批评;声色俱历……久而久之;师生之间就会形成一层心里隔阂,从而降低了批评本应有的教育功能。人们对公平程度的判断,主要是通过自己与他人的社会比较而得出的。因此,要使有过失的学生接受批评教育,教师一定要深入实际,了解事实,调查情况,在批评前对学生所犯错误的前因后果做出全面的了解和分析,通过研究分析后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
2、 及时性
学生一旦犯了错误,教师在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要立即提出批评。及时批评能使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得到控制,并能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而批评不及时,则不能使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控制。而且还可能使这种不良行为在班集体内蔓延开来,造成更大的危害。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如果针对第一个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进行严肃的批评,其他学生不遵守纪律的动机或行为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反之,如果教师迁就第一个破坏课堂纪律行为的学生,那些其他学生就会模仿第一个学生的行为,使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蔓延开来。所以教师遇到违反纪律的学生要及时处理,以免留下后患。
3、 针对性
批评学生要有针对性,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部分学生犯了错误,如果教师在讲台上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全班学生都批评一通,那么没有犯错误的学生会产生厌烦,甚至有抵触的情绪,而真正犯错误的学生却因为老师的批评没有针对到自己而感到无所谓,因为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因此,教师在批评时应做到有的放失,要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做到批评有针对性。
4、 教育性
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单纯的批评难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对有过失的学生进行批评时,老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既要对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加以批评,又要使学生今后不犯类似的错误,通过老师的分析,使学生有改正错误的表现,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学校为了美化校园,作出了规定,摘一朵花罚款1元。有的学生摘了一朵花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叫学生交1元的罚金。学生掏了2元交给老师,随手摘了一朵花,并对老师说:“不要找钱了”。老师非常生气,如果老师在罚款的同时,向学生讲清美化校园的意义和摘花的错误所在,学生就不会摘第二朵花了。因此,老师的批评绝不能简单从事,要不道理说清楚,让学生明白,从而使批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讲求批评的方式
1、 语言委婉含蓄
如果遇到犯错误的学生或者是学生很让老师生气,老师可能大声训斥学生,或者有粗暴的行为对待学生。可见老师的批评方式粗鲁,只能从表面压服学生,不能彻底解决学生所犯的错误,不能使学生改正错误,相反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破坏师生之间的良好情感。因此老师批评学生学生时,要理智地把握住自己的情绪,尽量考虑批评的时间、场合,设身处地为接受批评的学生着想,尽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尽量用委婉含蓄的语言说明学生所犯的错误,用真情感化他们,使他们产生自我批评的意识和改正错误的动机,从而达到批评的目的
2、 刚柔相济
刚柔相济是指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里特征来进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可以以刚制柔,也可以以柔克刚,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批评方式。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他们的心里往往比较复杂。因为做错了事,受到了同学的责怪,产生了自卑感,有时甚至产生“破灌破摔”的想法。而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的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谅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在批评时即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情感,尊重他們的自尊心,做到刚柔相济。
3、 注重正面引导
教师如果只把批评的重点放在“错”的地方,而未给受批评的学生指明“对的”应是如何,那么学生听了批评后不会有任何行动,这样的批评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批评应该注重正面引导。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批评时不仅要指出学生的错误,更要告诉学生怎样改正错误,那么,教师就应该给予关心和体贴,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当学生犯了错误,通过教育认识了错误,并能接受教师的指点,努力改正错误,教师要及时加以赞许,恰当的给予表扬,从而达到批评的目的。
三、讲求批评后的关注
批评是一剂苦药,有时是一剂学生不得不服的苦药。这挤苦药虽然包容了老师许多的良苦用心和无奈心情,但有时这苦心并不一定能为学生体察到,怨恨、误解、抵触等情绪有时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此,教师不应该把批评的结束当作教育的结束,而应该在批评学生后讲求批评后的关注。
1、 关注情绪的变化,防止过激的行为
个别情绪不稳的同学受到严厉的批评后,可能会做出逃学、出走、破坏、报复等过激行为。因此教师批评学生之后要留心观察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例如,个别谈话、说明利弊,疏通思想,求得信任或抓住时机给予适当的表扬,挽回“影响”以振作学生的精神。
2、 注意安抚技巧,消除感情隔阂
学生受批评后往往与教师有一个心里疏远期,就像一道伤口,让它自然愈合,需要较长时间,如果教师注意安抚的技巧,积极地工作,“愈合期”就会大大缩短。所以批评后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安抚。比如在适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方法向学生说明为什么要批评和为什么要这样批评,以消除师生感情上的隔阂。如果确属教师批评有误或批评过火,教师还应该坦诚地向学生表示歉意,以求得学生的谅解。
3、 关注改正错误情况,获取最佳教育效果
批评的目的是促使学生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所以教师在批评结束后要有意识地对被批评的学生进行观察、辅导,对他们的进步及时表扬,从而使他们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健康的心里和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品质行为。
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 篇4
一、先倾听, 再言声, 体现对学生的理解
当学生行为上出现错误时, 他们自己往往觉察不到, 教师这时如果冒然批评, 学生的抵触情绪就特别大。如果教师心平气和地先认真地倾听, 这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又缓和了紧张的气氛, 更便于了解事实真相, 然后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批评时, 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比如, 有甲、乙两个同学, 因为甲同学背地里骂乙同学, 乙同学便打了甲同学一拳, 甲同学便找教师论理。教师应先仔细倾听双方的陈述, 然后再对双方的行为分别进行指正, 由于教师给学生充分地说理机会, 对学生的批评效果就会比较好。
二、先“扬”再“抑”, 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对小学生, 如果在批评之前先对其好的行为进行一番表扬, “逆耳”就会变成“顺耳”;教师在学生“心情舒畅”时指出其缺点或不足, 学生一般就会乐于接受教师的观点, 易于引起自身的反思, 促其尽快改过自新。在批评之前, 教师如果先对学生的优点充分肯定 (如学习认真、不耻下问、讲究卫生等) , 给学生一个愉悦的心境, 然后再提出其自私自利的缺点, 让他知道若能改正自己的缺点, 就会拥有更多的朋友, 生活学习就会更加愉快。这样做, 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并不是批评他, 而是真心实意想帮助他、为他好, 从而对教师充满感激, 也易于改正自己的缺点。
三、换位思考, 体现对学生的公平
当对多位犯错误学生进行批评时, 还要让每位学生换位思考, 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 自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从而积极认真去改正。比如, 有一位学生因捡塑料瓶卖废品而常遭到同学们的嘲笑, 教师切记不要板着脸对学生痛批, 而是心平气和地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被同学们嘲笑了, 说出各自的感受。同学们很自然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达到“此时无批胜有批”的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批评 篇5
一、自我批评
1、政策理论水平不够高,理论学习不够,政策水平不高。
2、先锋意识不强,不能用先进言行影响和带动群众。工作中缺乏争先创优意识和拼搏创新精神,学习和钻研政治理论及专业知识没有一定的高度。
3、全局意识不够强。有时做事情、干工作只从自身出发,对一些关系发展全局的工作铺排理解不透彻,没有起到积极的协调联动作用。
二、针对这些问题的整改措施: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坚持两学一做,积极向组织内的党员同志学习取经,共同进步。
2、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师生成功,学校发展、社会满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不管平时的教学业务,多么的忙,都要静下心来,挤出时间来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
3、树立全局意识,坚持创新精神。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学会善于总结和观察,从大局出发,统筹兼顾,提高开拓创新意识。
三、相互批评
1、我对**(副校长)提出批评:
你对工作认真负责,但是你魄力不足,还需要对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
2、我对**(工会主席)提出批评
浅谈教师在批评中激励学生 篇6
【关键词】教师; 批评;激励学生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著名作家毕淑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语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来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这则故事十分形象地告诉我们,在运用表扬和批评时,一定要讲究方法和艺术,注重效果。表扬和批评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方式手段,目的在于调动积极性,激发上进心。表扬和批评相辅相成。从正反两个方面,作用于目标对象,催人奋进叫人争先。表扬好比是热敷,批评就像冰水,彼此的温度不相同,但都是疗伤治痛的手段。批评往往能使人清醒,凛然一怔,深刻地反省自己的过失,发奋向上,赶超先进。表扬则像温暖宜人的沐浴,使人血脉贲张,意气风发,勃兴向上。
批评和表扬一样,属于激励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为了限制、制止或纠正某些不正确的行为。然而,批评确是一种相当难以运用的工作方法。犹如在别人心身上动手术,出偏差就会伤人,甚至会置人于死地。教师应努力研究批评这门艺术,并成功运用它。
相信下面这个案例对教师提高自己的批评艺术会有启发。
会考前的一次课堂上,我自信地、声情并茂地讲着课,同学们认真地听讲,我心情特别愉快。我含着笑环视着这些可爱的孩子,心想:“会考肯定会打一个大胜仗。”忽然,我的眼睛定格在小姚身上,咦,此时小姚正在一张纸条上匆忙地写着什么?我走近他,小姚这时候也看着我,并且看到了我正在走近他,他一愣,立刻回过神来,赶忙把桌上的纸条揉成团往嘴里送,又觉得不妥,然后紧紧地捏在了手里。这个同学的一系列动作让我觉得十分惊奇,因为我相信,当时我的表情仍是微笑的,是什么让他有如此剧烈的反应呢?我想纸条上肯定写了什么不能让大家知道的东西。“把纸条给我。”我心平气和地说。小姚看了我一眼开始用力撕那纸团,可一下子撕不破,急得涨红了脸。“把纸条给我。”我心平气和地说。小姚又看了我一眼,僵持了一会儿。看实在抝不过我,终于犹犹豫豫地把纸团放在我的手上。我铺开一看,只见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桑桑,上次我借你的韩寒的书好看吗?如果你还想看的话,过几天我再送你一本。”旁边还画着一颗心。当然心上还插着一支丘比特的箭。我哑然失笑,这孩子怎么办?批评?责备?不过,男孩子跟女孩子之间本来就是相互吸引的,让他们自生自灭吧。正在思忖中,有个俗称“拉登”的调皮鬼小罗却在一旁喊道:“刘老师,念念吧。”有一些同学也开始附和着。我清楚地看见小姚狠狠地白了小罗一眼,把头低下。“好啊。”我继续说:“小姚写了一首诗:梅花香自苦寒来。”小姚狐疑地看了我一眼。我继续说:“小姚不惜花费上课时间来告诫自己努力学习,这难道不是一种自相矛盾吗?”我声音里表现出的责备让所有的学生沉默。但我还是看到了小姚感激的眼神。
之后,小姚愿意跟我接近了,也常把心事讲给我听。我常想,当时,我要是如实地读出了他纸条上所写的内容,这个孩子说不定会恨我,他也必然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成为其他同学取笑的对象,说不定他会逆反,说不定会因此而自卑、堕落……我庆幸我选择了另外一种方法,并且获得了他的尊敬。
新课程下,在有的课堂上一度表扬之声泛滥,仿佛没有了批评,其实,我们的教学,表扬与批评缺一不可。作为教师,既不要吝啬表扬,也不要放弃批评;既要学会表扬,又要学会批评,尽力使学生常常处于阳光之中,让批评也可以是甜的,批评也可以激励人的。
在批评教育学生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批评的艺术。
1.批评要客观公正,有所针对。
客观公正是教师对学生作出评价的最基本要求。有时教师心情不好,或者对某学生有偏见,就直接用非常刺耳的语言去批评学生,让学生觉得教师可怕,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客观公正的标准。
2.批评要委婉含蓄,有所顾忌。
含蓄,自古以来被称为有君子风度的人的标准。那么,教师与学生之间亦应如此。学生毕竟是学生,有错误难免。因此,教师批评学生时,要理智地把握自己的情绪,不要三句不离骂字,甚至大打出手,给孩子造成紧张恐惧。教师应含蓄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委婉地提出要求。
3.批评要适时适度,切记唠叨。
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宽松活跃型为最好,而很少选择唠叨型。这有力地说明学生讨厌教师唠叨,那么教师选择了唠叨,就意味着这要从心理上和学生对立。因此,明智的老师不随便去批评学生,选择适当的时候,用文明的语言恰当地进行谈心,聪明的学生便会心领神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尊重学生,注重场合。
有的教师常用挖苦、刻薄、极易损伤学生自尊心的话批评学生。这样,被批评的学生就会产生仇视的思想和自卑的心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所以批评学生时要尊重学生,不要讽刺挖苦,更不要恶语伤人。学生犯了错误,有的老师不分场合,便在全班公开点名批评,结果,被批评的学生中,有的学生再也抬不起头来,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批评的场合恰当与否,关系到批评的效果的好坏。教师应根据学生犯错误的性质、程度和学生的性格、脾气选择适当的场合开展批评,给学生创造认识和改进错误的良好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批评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受批评的学生心服口服。
浅谈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 篇7
一、常用“和风细雨”式的批评
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是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因此, 教师的批评也要以此为目的, 循循善诱。批评不是为了发泄教师心中的不满和怒气, 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 而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净化学生的身心。因此, 批评要像和风细雨一样润物无声, 使学生感到温暖和爱心。归纳起来, 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批评方法。
1.用表扬代替批评
每一个人都会有缺点和错误, 学生当然也不例外。在学习和生活中,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缺点和错误。但是, 面对错误, 学生不喜欢听教师喋喋不休的批评和教导, 因此, 教师如果转变方式, 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 学生就会接受教师的教导, 这样效果会更好。
2.建议性的批评
这是指教师在指正学生的失误时, 是站在平等位置, 民主地和学生商量、讨论。一般的做法是教师以商量问题的态度, 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与学生交谈时, 平心静气, 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气氛, 使学生打消顾虑, 与教师配合, 达到圆满解决问题的目的。
3.暗示性的批评
这种批评是来自于一种暗示, 是指在批评过程中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神态、动作等对失误的学生进行暗示、提醒, 这种批评方式主要适用于心细、敏感、自尊心强、能知错就改的学生。只要老师稍稍给予指责信号, 略作点拨, 他们就会立即改正错误。
二、巧用“暴风骤雨”式的批评
思想品德教育是改造人的思想、净化人的心灵的工作, 教育者要和风细雨, 循循善诱。但是, 说服教育不是万能的, 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如果一味地和风细雨, 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只作过分地宽容, 而缺少严肃认真地批评, 则容易给学生造成教师软弱可欺的错觉。这样学生往往不敬畏教师, 教师的真诚帮助, 热心开导就会付诸东流。因此, 教师一方面耐心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 让学生在思想上和感情上接受教师的批评, 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晓以利害, 提出要求, 限期改正。遇到一些特殊事件, 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 当对方执有类似大吵大闹情况发生的时候, 正确地采取某种强硬措施, 进行暴风骤雨式的批评, 给犯错学生施加强大的心理刺激, 让当事者猛然醒悟, 从而使其产生一种心理震慑作用, 迫使其头脑冷静下来思考问题、认识问题, 就会为顺利地进行品德教育开辟道路, 能收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 在采取暴风骤雨式的批评时, 一定要把握分寸, 决不能滥用, 更不能把它视为灵丹妙药,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采取暴风骤雨式的批评不是扣大帽子, 上纲上线, 而是要建立在说理的基础上, 以理服人, 才能让人真服。但必须要给被教育者一定的强刺激, 使其头脑猛醒。
2.采取暴风骤雨式的批评, 既要考虑眼前起到的作用, 更要考虑以后造成的后果。要把握时机, 因人而宜, 适可而止, 尽量避免与学生发生直接冲突, 而使自己进退两难。
3.采取暴风骤雨式的批评应同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程度相适应, 不能一味地采取暴风骤雨式的批评, 要严禁借一般事情侮辱学生的人格或采用体罚手段, 这样只会起相反的作用。
4.采取暴风骤雨式的批评必须有集体舆论的支持。有时明明学生错了, 还坚持不认错, 有些学生也认为他做得对, 这时心理震慑的效果就不大。面对这种情况, 应该先做大多数学生的思想工作, 使犯错误的学生心理上感到孤立, 然后进行暴风骤雨式的批评才能见效。在思想品德教育中, 采取暴风骤雨式的批评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 当犯错的学生冷静下来, 教师的谈心、沟通工作一定要跟上,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起到品德教育的作用。
三、做好善后工作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都是把批评看作贬义的。”所以听到批评时, 心里总是不舒服, 哪怕是最正确的批评, 有时也会使批评者和被批评者产生隔阂、矛盾甚至怨恨。但是, 在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 教师要想方设法减少这样的不好影响, 那就要求我们努力做好后面的善后工作。进行这种个别谈话时, 态度一定要诚恳, 要以理服人, 在人格上要平等相待。一句话, 要使学生从心里感到你确实是在关心他的进步, 是在为他着想。如果通过交谈, 发现你的批评与事实不符, 使被批评者蒙受了不白之冤, 你就应该立即向他当面道歉, 为他“平反”。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千万不能因为怕麻烦而忽视了这种批评的善后工作。事实证明, 做不做这种善后工作, 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浅谈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 篇8
一、把握批评时机
有句俗话说得好: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批评学生时, 急于求成或者过于迟缓就会错失大好时机。在一般情况下, 当学生犯了错误, 老师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不要拖拖拉拉。如果等过了一段时间, 学生几乎已经把自己所犯的错误忘记的时候, 老师再去秋后算账, 拿以前的事情来批评教育学生, 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太小心眼, 老是喜欢翻旧账。这样老师的批评不仅起不了什么作用, 反而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不好的情感, 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 这不是一个高明教师的做法。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 老师还一味的循规蹈矩, 也达不到批评应有的效果。有些同学在做某些事情时, 即使这件事情是错误的 ( 可能学生自己没意识到是错误的) , 也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 下了很大决心的, 需要很大勇气才有所行动的。事情做好了, 学生情绪很兴奋。如果在这种情况下, 老师就要从容镇定, 不要立即批评学生, “硬碰硬”只能使事情闹僵。等学生的情绪稳定, 恢复理智的时候, 再来与学生沟通、交流, 这样老师的批评教育工作就能顺利展开。
二、把握好批评与指责的界限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学生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老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也是在所难免的。批评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 怎样才能让学生真心的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就需要老师做出一定的努力了。老师的批评是真诚、从容的, 旨在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让学生受到思想上的教育。所以, 批评一定要注意语气和方式, 把握好尺度, 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
批评注意语气要和蔼适度, 不能让学生有被斥责的感觉。老师的每句话, 都应有撼动学生心灵的力量。这会使学生压抑的心情变得轻松, 畏惧的心跳变得平静。学生只有觉的老师理解、宽容自己, 才会对老师主动忏悔, 主动认错。如若不加思考, 横眉怒目地加以指责, 最多也只会让学生产生不满、心生讨厌,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三、注意批评的场合
人都是有尊严的, 相对来讲, 学生的自尊心或虚荣就显得强一些。当老师发现学生某种错误的举动或言行时, 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批评的场合。很多老师喜欢在办公地点批评学生, 其实这是批评学生最不理想的地方。有的老师喜欢在教室批评学生, 这样做也是不合适的。这些做法有时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使学生感到尴尬、难堪, 导致学生意志消沉、厌学情绪滋生。
批评学生较好的办法就是老师私下找学生, 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批评教育。这样学生会觉得自尊和面子受到保护, 批评教育的目的不仅能很好地实现, 而且还能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感激之情, 从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也有利于老师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四、把握批评的原则
( 一) 地位平等
人人生而平等, 学生和老师一样也是人, 都具有人的权利、价值与尊严。老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然而, 在“尊师重道”的今天, 老师往往会不自觉的流露出优越感, 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学生发号施令、指手画脚。尤其是在学生犯错时, 不管老师说的对与错, 老师说的话就是真理, 不能有异议、不可违背。学生有苦不敢言、有理不敢辩。作为老师, 要充分理解、尊重和爱护学生, 让学生自由的表现自己, 畅所欲言, 这是师生平等的最低标准。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尊重、爱护, 有助于老师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 二) 一视同仁
一视同仁是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关键。老师不能因为学生的相貌、性格、成绩、日常表现等方面的不同而对他们区别对待。应该一视同仁的对待, 不应对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有一丝丝的偏袒。但是对于大多数教师, 这个道理他们都明白, 但做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容易。对于成绩好、日常表现又好的学生, 老师想说讨厌不容易; 对于成绩差、调皮任性的学生, 老师想说爱你不容易。这种情况下, 同是犯错误, 对于好学生, 老师总是比较宽容理解, 找各种理由去说服自己帮他们开脱; 对于坏学生, 老师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 总会觉得他们是故意的, 常常小题大做, 各种批评各种检讨。作为一名老师, 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 帮助学生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这样才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 三) 以理服人
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伤害学生, 而是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知道自己做错了是很重要的, 而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怎么错以及怎么做能避免这些错误是最有价值的。很多学生在犯错误受到老师批评后, 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为什么错, 这样的批评是失败的。在大多情况下, 很多教师在批评学生时没有把充足的理由和重要的道理讲给学生, 反而让学生自己去反思、感悟, 以至于学生产生排斥心理, 屡教不改。批评教育的本质就是以理服人, 如果没有足够的道理支撑, 方法再多, 再好使也无济于事。教师在批评学生时, 一定要讲明白道理, 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批评。
五、正确把握批评的方式
如同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 每个同学都是独一无二, 不可替代的。那么就不存在“四海之内皆准”的批评方式。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 有不同的性格、兴趣、爱好等。那么批评方式方法应因人而异, 灵活多样。一是直接式批评。即开门见山, 一针见血。这种方式适用于性格开朗、思想基础较好者; 二是递进式批评。批评时讲究层次性, 逐步输出批评信息。这种批评适用于缺点毛病较多, 自尊心较强者。三是参照式批评。即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 烘托出批评内容, 使批评者在与其他人的对比之下, 感到某种压力, 促使其自我反省。这种方式适用生活阅历浅, 盲目性大, 容易使感化者接受。四是商讨式批评。通过共同探讨某一个问题, 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这种方式适用于思想敏锐, 又有一定理论基础者。五是触动式批评。这种批评措辞尖锐, 态度严肃。这种方式对于那些平时大大咧咧, 什么都不在乎或不肯轻易承认错误者比较适应。
六、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
树怕剥皮, 人怕伤心。批评是一味苦药, 但却是学生不得不服的药。这味苦药包含了老师多少望生成才的良苦用心以及无奈与辛酸。但这样的良苦用心又有多少能被学生所察觉、所接受, 反倒是因为这味苦药伤了不少同学的心。
一些同学被老师批评过后, 往往会不同程度的对老师存在不满、误解、怨恨、抵触等消极的情绪。轻则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故意与老师做对、逃学厌学; 重则出走、报复甚至轻生等等。要想消除批评带来的副作用, 就需要老师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 随时观察被批评学生的情绪和言行, 及时纠正学生的极端思想, 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并进行有意识地沟通与辅导。当学生取得进步, 哪怕是小小的进步时, 要对学生进行表扬, 帮助学生重树自信。当然, 如果由于老师的过失使学生受到委屈或老师批评过激, 老师要及时向学生道歉, 取得学生的谅解。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 不仅能使老师的批评教育取得好的效果, 而且也有利于帮助和监督学生, 学生在接受老师的批评后, 改正自己的错误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做好善后工作是老师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
七、结语
批评有法, 而无定法。批评要注意艺术性, 就好像在黄连外面涂上了一层蜂蜜, 做到良药不苦口既能达到改正学生不良的言行和习惯, 让学生在阳光下健康、茁壮的成长, 又能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指正, 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 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总之, 批评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是值得老师们去学习、去探讨的艺术。
摘要:批评, 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要想使批评达到一定的效果, 老师必须要深入分析和了解学生, 掌握批评的艺术。
关键词:教师,学生,批评,艺术
参考文献
[1]陈明霞.班主任批评学生需把握三个原则[J].教育艺术, 2009.
[2]纪微.班主任如何批评学生[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3]周丽宏.论班主任的批评艺术[J].中国教师, 2009
[4]曹春玲.批评教育的艺术[J].吉林教育, 2014.
[5]王秀华.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
[6]李小毛, 范金长.略论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7]董嫒燕.让学生乐意接受你的批评—浅谈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J].科教文汇, 2010.
浅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艺术 篇9
巧用目光, 无声胜有声: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人的眼神表情变化作用于人的视觉, 对人的心理产生种种暗示, 它比声音先一步在听者心中形成视觉形象, 从而对声音语言起到铺垫、强调或替代作用。例如:当学生在课堂能够积极发言时, 老师向她投去肯定、赞许的目光;当同学们在课堂上做小动作, 不专心听讲时, 老师示意严厉的目光, 警告、暗示。那位同学不好意思地红着脸, 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从而振作精神认真听讲。老师的目光潜移默化的感化着同学们, 而且效果十分理想, 这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
语言幽默, 魅力无穷:幽默、含蓄的批评是一种曲线教育艺术, 它在批评过程中, 使用含有哲理的故事、双关语、形象的比喻、情景等, 缓解批评的紧张情绪, 启发批评者相互之间的感情交流, 使批评能有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幽默、含蓄的批评在于启发、调动被批评对象积极思考。它以幽默、含蓄的方式点中批评对象的要害之处, 含而不露, 令人回味无穷。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诚实的孩子》。文中讲到列宁和他的表姐妹在玩游戏捉迷藏时, 列宁不小心打碎了花瓶, 姑妈问是谁打碎的, 列宁撒谎说不知道。姑妈幽默地说, 那一定是花瓶自己不小心掉下来的。列宁听后红了脸。姑妈幽默的语言使列宁认识到错误, 于是, 他写信向姑妈承认了错误。这种风趣幽默的教育方法, 既使孩子不失自尊, 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这也正是批评艺术的魅力所在。
注意环境, 恰如其分:批评学生最好不要在公共场合进 (另的行上外行, 接, 为以第在屡免12当见伤4前不害页的鲜学) 社, 生会如的风果自气对尊下这心, 类, 对现即党象使员不需行严要使加, 民禁也主止要权, 在利必一打然些击会方`报影面复响有所注意。实施批评的这种教育手段, 在不同的环境中, 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 比如集会, 最好采取无声的批评方式, 千万不要厉声呵斥, 那样做只能取得相反的效果, 学生会以为老师有意使他丢人, 而对老师耿耿于怀;无论温和的批评或严厉的批评, 最好采取与人谈心的方式进行, 尽量避开人群集中的地方, 因为人越多学生思想压力越大, 会使批评失去应有的作用;如果在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学生犯了必须立即纠正的错误, 那就先尽力制止学生所出现的错误, 事后再个别谈心, 以取得学生谅解, 并巩固批评的效果。
在时间选择上, 除必要时教师需当时就应对学生的错误言行能予批评外, 一般情况下, 教师应克制自己, “冷却”一段时间后再心平气和地批评教育学生, 效果会更好。可见, 选择恰当的批评时间能更好地启发教育学生。
因人而异, 方法灵活: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 他们的性格特点大不相同。所以教师要根据各个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批评教育方法。
对于性格内向、敏感, 善于思索的学生, 教师可采用暗示、提问等方式启发学生, 使他们认识到错误之所在。对于性格急躁、反应快的学生, 可以采用商量讨论问题的口吻和态度, 提出带有责备的意见供学生考虑自省。对于自尊心特别强, 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 老师应把批评信息分散零句、按顺序、按轻重之分逐步传递过来, 使学生边反省边接受教育。
总之, 批评要从关爱学生, 有利于学生的目的出发才能表现老师的人格魅力, 而教师也需具备高超的育人艺术和高尚的情操。
学笅笅XX��嫚嫚�
浅谈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艺术 篇10
一、批评要坚持原则, 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班主任不能对学生有偏见, 特别是奖惩方面更要公平。例如, 有个学习较好的学生和一个“学困生”同时迟到, 有的班主任可能会对那个学习较好的学生说:“这次原谅你, 以后注意点!”而对那个“学困生”说:“怎么回事!学习不好还要迟到?好好写个检查!”这样天壤之别的批评, 助长了“好学生”的坏习惯, 压抑了“学困生”的上进心, 导致其产生逆反思想, 甚至记恨教师, 最终没有达到批评目的。其实, 不管平时这两个学生的表现如何, 既然都是迟到, 就应该受到同样的批评与警告。学生的心理是敏感的, 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因此, 对他们更要注意批评的公正性, 做到一视同仁。
二、批评要关爱学生, 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我还清楚地记得, 自己班里有一位学生李X, 小时候父母就离异了, 一直跟着奶奶生活, 没有父爱和母爱的他, 性格孤僻, 喜欢拿别人的东西。有一次他偷了同学新买的MP4, 被同学检举。这时, 我并没有马上批评他, 而是等到第二天, 我抛开班主任的身份, 像一个知心姐姐与他进行交谈, 谈家庭、生活、学习, 之后把谈话提高到认知层面, 让他思索別人对偷窃者的观感, 深刻认识偷窃行为的危害性。我还从家里拿了一台闲置的MP4送给他, 他热泪盈眶地说:“老师, 我错了, 我会牢记您的教诲。”他感受到了老师既严肃又不失关爱的教育, 后来再也没有令我失望, 他升上重点高中还考上大学, 工作后还走上领导岗位。因此, 这种渗透着慈母般的关爱之情的批评, 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批评非常尊重他的意见, 这样才能填平“问题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鸿沟, 清除他们的戒备心理, 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三、批评要宽容以待, 用人格和魅力感染学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批评是班主任常用的教育手段, 而宽容更容易让我们走近学生, 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批评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处理事情, 从而使他们健康成长。记得有一天下午, 伴随清脆的上课铃, 我走进教室, 第一眼就看到地面上有很多杂物, 有的学生还和同伴们谈笑风生, 这一幕让我“血压上升、眼冒怒火”。我紧绷着脸走到他们身旁, 可看着孩子们纯洁无瑕的笑脸, 我的心忽然被震撼了, 他们正如一株株小苗, 需要爱的灌溉和疏导。这时, 怒火在我心中渐渐熄灭, 带着一个宽容的微笑走上讲台, 例行的师生问好后, 我亲切地对他们说:“在上课前想请大家帮老师一个忙好吗?”学生们用疑惑的眼光注视着我。“地面上的杂物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学习环境, 现在我请大家帮我把它们请到它们应该去的地方, 好吗?”孩子们带着微笑和我快速地完成了任务。这节课, 我和同学们依然和以往一样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度过。
四、其他需要注意的几点
(1) 批评要选好时机。例如遇到学生之间吵架之类事件时, 当事人常常会失去理智, 这时, 不能“急于求成”对其批评, 或大动肝火。而应先让学生冷静下来, 对错误有一定认识后再进行批评教育, 学生更容易接受。又如早晨不要轻易批评学生, 会影响他们一天的情绪, 从而产生不良影响。
(2) 批评要注意场合。一般来说, 对于那些性格倔强的学生, 可在教室里进行批评, 借助班干和同学的力量来引导、帮助, 这样更利于及时改正错误;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或涉及个人隐私的事情, 一般不宜公共场合批评, 应该以单独谈心的方式进行交流和开导。
(3) 批评要把握好度。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 可用眼神、手势或幽默性的语言等来暗示自己所要阐述的观点和道理, 摆脱学生尴尬的处境, 消除他们紧张的心理, 使他们在笑中明白道理, 从而改正错误;对于性格倔强的学生, 不可正面冲突, 一争高低, 而应根据其“吃软不吃硬”的性格特点, 对其耐心批评教育, 必要时班主任可退让一下。
(4) 要做好批评的后续工作。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批评教育后, 切不可认为已经万事大吉, 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变化漠然置之。应及时了解情况, 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清除与他们的隔阂和误解, 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 防止自残等过激行为发生。
总之, 教育有法, 教无定法。学生的行为习惯每天都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 班主任只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特点, 创造性地运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征服和感化学生, 相信我们的教育效果会越来越好的。
参考文献
[1]李明江.批评的艺术——班主任工作漫谈[J].科教文汇 (上半月) , 2006 (10) .
教师对学生的批评 篇11
关键词:批评;实事求是;不同气质;独特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0
批评是班主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武器,一般说来批评都是通过自我批评來实现的。所以,班主任在运用这一武器时,必须通过恰如其分的批评,引起学生内心深深的自我谴责,从而,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到差距,改正错误。然而,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的批评必须是有理有节、有度,否则也就不可能达到目的批评的效果和教育的目的。那么,如何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呢?
一、批评要实事求是
班主任的批评首先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对于学生的错误在没有充分准确的把握之前,决不能轻易地批评,更不能捕风捉影。否则会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刺伤学生的自尊心,或者在同学中引起相互猜疑。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求班主任在批评时不要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然而,有的班主任由于思维定势的原因,在批评时往往容易从主观臆断和好恶印象出发。好的学生犯错误,班主任往往容易忽略,或者只轻描淡写地说几句。而较差的学生犯错误,班主任往往容易过分粗暴,或者未弄清原委、批评失当。这样往往达不到批评效果,同时又给学生留下了一个班主任不公平的印象,影响了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使思想工作增加难度。好学生和坏学生同犯错误时,班主任要一碗水端平,一样地批评他们。但在个别谈话时,班主任就要因人而异。根据每个人的品德及个性状况,对好的学生要提出更高要求,对较差的学生要耐心地做思想工作,使他们体会到你的出自爱,你是在为他们前途和发展着想,让他们体会到你殷切期望。
二、根据不同气质,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
我们知道,人的气质各不相同。因此,班主任运用批评这一武器时,一定要因人而异。也就是要根据学生气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对性格开朗、坦率的学生,如果班主任委婉地去批评他,可能会使他感到班主任不信任他,他会表现不耐烦,对这种人,一般可采用直接批评方式,讲明错误的性质,危害以及改正的办法。直接批评有严厉、深刻、直接的特点,正是这种类型的学生所能接受的。
对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一般可采用暗示批评和交换式批评。暗示式批评是用暗示或提醒的语言来点化学生,使犯有错误的学生默认自己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这种批评较少点名,较含蓄,以防损害学生的自尊心,避免对立情绪,交换式批评对这类学生也适合。这种人很敏感,且接受能力强,班主任在批评这种类型的学生时不妨提出"假如你是班主任,你怎样看这个问题?"一类的问题,促使他站在批评者的位置来思考问题,使之翻然悔悟,欣然接受批评。
对自卑感严重、失去自信心的学生,班主任在运用批评武器时应多方面考虑。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勉励式批评和对比式批评。就是说班主任在批评这类学生前,先表扬他的优点或长处,再指出其不足,这样能使被批评的学生增强勇气和信心,重新建立起希望,振作起精神。
对心胸狭窄、疑心大、对班主任有戒心和对立情绪的学生,一般可采用温婉式、商讨式及自责式批评。就是说,班主任在批评这类学生时,口气要温和委婉,要以情动人,让他感到你是出自对他的关心,使他在心理上产生内疚感,从而愉快地接受批评,或者是用自我责备的口吻。如"我没有很好地帮助你的学习"之类的话语,主动承担责任,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使之心甘情愿地解剖自己。对这类学生还可以用商讨式的批评,即用商谈的形式,目的地在于消除学生的对抗心理,使被批评的学生处于心平气和的状态,以扣开学生的思想大门。
而对那些爱面子,自尊心强的学生,班主任可采用渐进式的批评。就是先谈现象,后点实质和危害,将批评信息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输给对方,让受批评的学生有一个接受批评的过程。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气氛中,逐渐地认识问题的性质和危害。
三、批评的独特方式
有时激愤或温婉的言词能达到批评的目的,有时批评不需要更多的语言,或者无声胜有声。记得有一次,我班的一个学生因为一件小事,对某个老师产生了误解,并且背后对这位老师大骂脏话,这让老师极为伤心。很多人主张严厉批评和处罚这位学生。但我没有这样做。我找到了这位学生,沉默了一会说:"你的事,我都知道了,你回去想一想,咱们明天再交换一下意见"。原以为会遭到严厉批评的他,听到老师这样的话,简直无地自容。从此以后他用行动证明了他的转变。用沉默来感染学生,用沉默引起学生深深的内疚和自责,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学会批评——谈教师的批评艺术 篇12
一、批评的前提是尊重和关爱学生
批评是一剂苦口的良药, 这剂良药要发挥疗效必须以“爱”和“尊重”为前提。
现在的学生, 无论大小, 自尊心都特别强。学生犯了错误, 教师批评的度很难把握:说深了, 怕伤害学生, 给学生心理造成负面影响;说浅了, 又怕学生认识不到错误的严重性, 说了等于白说。那么如何做到一语中的, 切实能打动学生呢?这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总结, 不断摸索。总的来说只要教师以尊重、爱护学生为出发点, 平时多和学生接触, 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心灵, 并在批评学生时注意一下尺度, 学生还是能接受的, 要切忌暴怒之下的口不择言!
俗话说:好话一句暖三春。充满智慧的“好话”, 往往会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妙用。对一个屡教不改、多次犯错的学生, 教师若把他视为“不可雕的朽木”, 一批评就训斥, 把他说得一无是处, 这样势必事与愿违, 导致其破罐子破摔, 与教师“冷战”到底。倘若我们能从这样的学生身上发现些闪光点, 以此为突破口, 就能制造友好的气氛, 使学生的情绪安稳、平静下来。这种状态下再进行批评教育, 效果自然就会好很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批评一位淘气的男学生时, 发现他早已经在等候, 就掏出一块糖对他说:“这是奖励你的, 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摸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 我不让你打同学, 你立即住手, 说明很尊重我。”男学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 陶先生又说:“据了解, 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 说明你有正义感。”接着掏出第三块糖给他, 这时男生哭了, 说:“校长, 我错了, 同学再不对, 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 再奖你一块, 咱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可见, 在批评学生前, 给学生充分的肯定, 让他们从批评中看到老师的诚心和爱心、看到自己的错误, 这样他们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 才会有信心改正错误。
二、批评尽量不当着其他学生的面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认识并改正错误, 但人都是要面子的, 更不愿意自己的隐私暴露在别人面前, 所以, 不论教师的批评如何正确, 只要有第三者在场, 便容易令被批评者产生怨恨、反感的情绪, 使他们觉得自尊心受损, 颜面尽失。
不少教师习惯在课堂上批评学生, 认为课堂上人多, 批评具有威慑力。有这样一名学生, 他人聪明, 学习成绩也不错, 但就是管不住自己, 上课爱讲话。教师想使他全面发展, 于是就经常当众批评他的缺点, 结果引起了他情感上的对立, 缺点不但未改, 自觉性反而更差, 成绩也一落千丈。相反, 有一名差生, 学生成绩差, 还是一伙小淘气的头儿。教师私下找他谈心, 先指出他说话算数、有能力、有威信等长处后, 对他说:“如果你不仅仅是团结那几个哥们儿, 而是团结全班同学, 在全班同学中树立威信就好了。”结果, 那次谈话后, 他竟判若两人, 带领“小淘气们”在班上做好事, 积极上进, 后来被同学们选为班干部。所以, 批评学生一定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场合和方式, 最好要在私底下单独面对面进行, 切忌在课堂上当众批评学生。
那么, 学生在课堂上犯错就不管不问吗?当然不是, 及时纠正在课堂上犯错的学生是非常必要的, 但不宜直接批评, 而是可采用眼神暗示、声调调控、走动告诫等方式。这样既能制止犯错学生继续犯错, 又能使绝大多数学生浑然不觉, 从而照顾到犯错学生的颜面, 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出错较为严重, 或有的问题不宜当堂处理, 教师则可以利用课余时间, 采用灵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如和学生在校园里一边散步一边谈心等。在这样的情境下, 学生心里不会有什么压力, 对教师也不会有戒备之心。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中批评教育学生, 责备的话应是诚恳的, 是充满关爱的, 或非常忧虑的, 学生从中会感受到教师在爱护自己, 对自己有诚意, 也就能诚恳地接受教师的批评。
三、批评还要讲究刚柔相济
批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俗话说,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对经常犯错的学生, 可以给予严厉的训斥, 但对偶尔犯错的学生或学生细微的违纪行为, 可以用微笑、眼神等暗示学生。这实际上就是动之以情的批评法, 常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譬如, 学生上课迟到一两分钟, 或上课时思想开了小差, 这时, 教师对其微微一笑, 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不对, 并能告诫自己:老师注意到了, 下次千万别重犯。
一般来说, 对女同学用刚, 则有震撼力, 对男同学用柔, 则能化解顽石。但需要注意的是:刚与柔的使用均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前提, 在平时既要讲原则, 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 又要讲感情, 尊重他们的自尊心。美国著名的管理家雅柯卡说过:“表扬可以印成文件, 而批评打个电话就行了。”这就是说, 含蓄而不张扬的批评有时比那种电闪雷鸣式的批评效果会更好。
四、开展批评可以恰当使用生动、幽默的语言
当学生犯了错或出现某种不良倾向时,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相关的生动故事, 来启发学生认识错误及其可怕后果。如可以通过讲述名人的奋斗史, 使那些遇到挫折的学生热爱生活, 重新振作起来;通过讲述“浪子回头”的故事, 使那些犯了错误而破罐子破摔的学生改过自新……好的故事可以挽救一个人, 教师如果善于用故事感化学生, 就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推荐阅读:
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语07-04
教师对高考学生的寄语06-11
教师对学生的奋斗评语08-18
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10-02
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语10-27
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帮助08-27
新教师对学生的自我介绍07-01
教师对不同资质学生的评语09-05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稿10-15
美国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非常平等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