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共8篇)
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 篇1
语文教师要着重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作者:刘辉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19期 “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传统的教法和学法。学生通过朗读,可以更具体地学到艺术语言的表达技巧,丰富词汇,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另外,朗读也是养成正确发音习惯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朗读,可以把普通话说得更好,提高运用普通话交流思想的能力。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可以知道:学文章要“读”,学作文更应该“读”。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阅读能力很低,比如读破句子,错别字多,声调不准,缺乏感情,等等,因此,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1.语气流利,感情鲜明
朗读教学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准确地掌握标准读音和朗读要领,流畅而正确地读出各种句式的不同语气,用普通话进行朗读,做到句读清楚,语气流利,感情鲜明。学会一些基本的朗读技巧,如字音、停顿、速度、语调、语气等,力求准确、流利、有感情,让听者清楚明白。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朗读的训练和指导,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2.课前预读,做到熟读生巧
在上每一课前,先让学生试着朗读,让学生自由放声地朗读,达到整体感知课文,并且人人参与,做到读得正确、流利。因此,在上课前要求学生查字典,扫清阅读障碍,在朗读训练过程中,教师发挥指导作用,不直接参与其中,只对课文加以点拨,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学会批注,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我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就直接让学生站在教室前面朗读,且每个小组都派一名学生,再抽调5名学生当评委,对台上的4名学生打分,最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除以评委人数,就是该同学的最后得分,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实践中达到了良好效果,营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3.安排好停顿
首先是语法停顿,即根据语句的语法结构所作的停顿。定语较长时,距中心语远的定语后要停顿;状语较长时,状语后要停顿;宾语、补语较长时,宾语、补语之前要停顿;主语和谓语之间要作适当停顿。
其次是逻辑停顿,又叫强调停顿。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特殊含义,可以在语法停顿的基础上变化停顿的时间,或者在无语法停顿的地方适当停顿,从而表示出词组、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再次是结构停顿,即表示文章的段落、层次等次的停顿。停顿的时间长短是段落长于句群,句群长于句子。停顿的等级根据停顿的时间可分为5级。一级停顿是题目与正文、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停顿,一般停三拍;二级停顿是句号、冒号所表示的停顿,一般停两拍;三级停顿是分号所表示的停顿,一般以停一拍到一拍半为宜;四级停顿是逗号所表示的停顿,一般为一拍;五级停顿是顿号所表示的停顿,是最短的停顿,大体上是半拍。
适当停顿可使朗读者适当地换气,恰当地控制语速,更好地表达感情,可使听者更清晰地理解朗读的内容,受到更强烈的感染。4.教师常示范朗读,创设情境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常常以动情的朗读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课文。学生喜欢上我的语文课,我更愿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认为,每一篇课文,不是都必须使用专家的录音磁带,教师必须具备范读的基本功。教师范读得好,不仅对学生有示范作用,而且对学生有激励作用。我以为,教师具有个性特点的朗读,会对学生产生难以估计的良好影响。如文言文,尽管大多数学生普通话比较准确,但能读出一点文言味道的实在很少。而教师的范读能够体现朗读的某一方面特定要求,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文言文的味道和气息。在教《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名篇时,我课下花了大量时间自己朗读,尤其是经典段落,反复朗读,读出重音、节奏、韵律、感情、意境等,再给学生范读。此外,我认为初中学生更需要老师的范读,他们形象思维强,善于模仿,记忆力强,只要老师范读得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就会朗读得“有滋有味”,朗读出“成果”。5.加强文言文、诗歌的朗读背诵
文言文与口语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在教文言文时,更要重视朗读和背诵的训练。特别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文言文的起始阶段,要让他们学会断句,掌握背诵的技巧,才能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在教《两则》《孙权劝学》等文言文时,针对不同的要求,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先是读准字音和句读,然后读出轻重和语气,再读出一点文言文的味道,分角色读出人物的情感和态度,最后进行研究性阅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质疑,在读中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我努力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或指导,或评点,或示范,或领读。学生熟读以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背诵。背诵时,有的学生往往丢三落四,教师要帮助他们抓住每段概括性的关键性词语,连成“链条”;或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理清脉络等帮助记忆。
另外,诗歌教学更要花较多的时间,通过表情范读、反复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诗歌巧妙的艺术构思,强烈的感情色彩,优美的意境,等等,理解诗歌的内在思想意义。6.加强初中语文经典诵读教学
诵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中之重的地位。在教会学生认识和掌握基本诵读方法的同时,增强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语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我以古诗文诵读为突破口,进行初中语文诵读教育研究,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目的,让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古诗文熏染学生的精神,从而丰厚他们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品性灵气。篇二:如何对朗读进行评价
如何对朗读进行评价
《新课标》中说: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可从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朗读的评价要以内容的理解、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不能为了朗读而朗读,不能让学生过分摇头晃脑、夸张表演、拿腔作调。朗读要提倡自然,还原人物话语里的情态,入乎文,入乎心,入乎情,像说话一样自然而然。
评价有两个功能:一是激励功能,二是导向功能。所以评价要有激励性、针对性、指导性。由此看来,评价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的过程,是学生找出自己与训练目标的差距信息的过程,更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过程
一、赏识评价,让学生敢读
高年级课文篇幅较长,一些孩子认字慢,再加上农村孩子不喜欢朗读,课上没时间读,课下不能自主朗读,所以读起文章来磕磕巴巴,多字少字,甚至部分孩子惧怕朗读,连最起码的单独起立面对大家大声朗读的勇气都没有。从这些孩子的发展出发,我们教师需要用发展与欣赏的眼光来肯定与激励学生,适时、适当的激励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树立自信。有一次,我外出上公开课,用的是别的学校的学生,不巧点中了一名胆小又基础不好的孩子,孩子畏畏缩缩地读着,不是念错字就是加字、丢字。这时我不急不躁,不断提醒鼓励,短短的一句话孩子反复了四次总算不出差错地读完,其他孩子都认为他读得很糟,可我却说:“你们没有发现嘛,这位小朋友不怕困难,反复了四次,坚持自己读正确,多认真的孩子!这一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老师巧妙地换个角度变贬为褒,一是委婉地提醒学生读错了一定要自己认真读正确,同时对孩子又是一种鼓励。结果被夸的孩子参与热情陡增,举起的小手一度高过前面孩子的头顶。
二、诱导评价,让学生爱读
小学生由于朗读的少,语感、朗读节奏感都需要培养,孩子在朗读中出现漏个字、加个字的现象也是难免的。这时,教师可以指名让其他学生再读,可以这么说:“谁能一字不差的读下来?”这时,原来读的这个孩子就会知道自己读错字了。可有时孩子们的朗读错误百出,或是对朗读材料明显处理不当,教师如果 也一味地夸“棒!”“好!”就是不负责任;若是见孩子的表现与自己的要求相差甚远,教师干脆用“谁再来”的方法另请高明,频繁地换学生,直至找到高手,才啧啧称赞,这也是不可取的。好的老师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做到引而不发。一位老师上《桂林山水》,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漓江水的美。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她说:“你读得很响亮,可老师还没欣赏到漓江水的静、清、绿呢!”第二个学生有进步了,她评道:“呀,这下,我看到漓江的水了!它是那么的静、清、绿,好美啊。”多聪明的老师!特意把最能表现漓江水的语句依着学生的样子重复朗读一次,像是模仿又像是示范,实际在强化朗读要领。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诱导下,每个学生都能心领意会,读得趣味盎然。评价切忌急切性,有的老师赶时间,对学生的朗读草草评价或是不评价。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巧妙的评价。如:读《索溪峪的野》一文中读写山具有惊险美的句子时,我这样评价“你能把这里的山读得再惊险些吗?”学生听了,马上意识到自己读得感情不到位,应该更进一步读出山的惊险。然后,我让一组学生进行比赛,挑战朗读,直到把感情读得淋漓尽致。
三、恰当评价,让学生掌握技巧
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朗读的态度,朗读的内容,朗读的声音,朗读的技巧,朗读的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要准确得体,切忌模糊。如“你读得真棒”,“太好了”等等,这样的评价不具体,教师应对学生的朗读情况具体说说好在哪儿,有哪些不足之处。因此,学生读后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具体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并且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个地方需改进。“你读得很流利,速度放慢些情感就能更好地表达”。“你读得很认真,如果能在课后用这样的态度多练几遍,相信你会读得非常流利”;“你把小女孩的可怜和作者对小女孩的同情的语气读出来了,如果能把字音读准就更好了”。这样的评价语,对朗读技巧作精确分析,学生练起来有章可依,朗读能力会逐渐提高。也正是这些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使学生对自己的朗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一次次练习中扬长避短,所以很快就有了进步。在对待学生失败的朗读时,绝不可用生硬的语言一口否定,教师要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这样不但避免了学生的尴尬,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学生在纠正了错误的同时,还会更有信心的投入学习。
四、多元评价,让学生多读多悟
朗读评价有很大的局限性。受时间、空间的制约,每一个体被评价的机会有限。因而我们要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除了老师、同学外,还可以是学生本人、家长等。课堂上我们不妨多让学生作自我评价,自信的学生会说自己读得不错,那就得让他再道道理由,这样学生势必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果认为自己读得不好,就给他机会再读,或是让他与前面读得好的同学作比较评价后再读。也可以让学生下去找自己的伙伴读,或是在合作小组中读,互相评一评、议一议。朗读有听众、有评价,在这样轻松、自由的能表现自我、能够与同伴们交流的空间里,学生的朗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厚。学生评价他人、被他人评价的机会增多,受评价的空间增大,多读多悟无疑会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五、个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由于自身的素质、家庭条件、生活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感悟的角度不同,对朗读的处理也各有千秋。我们在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感受,鼓励学生自我理解。如:学生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时,一个同学想到久征的战士好久都没回家了,战争让很多家庭不能团聚,非常痛恨战争,所以读得愤慨;这时一同学说:“战争不能胜利,战士们久征未归,晚上望着月亮思念家乡,应该读出渴望回家,渴望见到亲人的情感。这两个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人物的感情,对同一个句子读出了不同的感情。每一种朗读处理都是不同感情的体现。这时,我分别用“战争给人们带来了苦难,真是令人愤慨”;“你能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表达自己的见解,令人钦佩”一一作了评价。施以个性化的评价,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促使每位学生全力投入,尽情发挥,取得进步。
总之,教师的评价要准确得体,生动丰富,机智巧妙,诙谐幽默,独特创新,教师应注重评价学生朗读的方法,通过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篇三:小学生读《王二小》有感及教师评语
读《王二小》有感
看完这个故事,我被勇敢的王二小深深地感动了。他小小年纪都不怕敌人的凶恶,为了保护乡亲们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像王二小这样的英雄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现在的学习和生活中,虽然不会再像王二小他们一样流血牺牲,但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我要像王二小一样,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让爸爸、妈妈、老师不为我操心,成为一个敢作敢当的人,长大后将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
评语:
用词准确,句子通顺,语言流畅。写出了读《王二小》后的内心感受,有所得。篇四:阅读评价
阅读评价,指导朗读的“魔术棒”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评价语言的魅力,以真诚的激励,幽默的点化,个性的点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潜能。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朗读; 阅读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91-001
一、评价语言充满真诚的激励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能艺术地评价学生。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在教学中,教师应讲究激励的艺术,不失时机地、极有分寸地运用精彩的教学语言去赞赏学生,刺激学生的内在需要,诱发学习潜能,促使学生智力发展和情感升华。比如有位教师在上《将相和》一课时,当学生充满激情地朗读蔺相如的话时,教师是这样评价学生的:“好一个有勇有谋、胆略过人的蔺相如!”“哦,秦王听了你的话,也畏缩了。”学生听了兴趣盎然。一
次在上《请求》一课,学生朗读的感情非常真挚、感人。教师情不自禁地鼓掌,眼带微笑,说:“不光是你妈妈听了会感动,老师也为你自豪,你的朗读太感人了!”教师出乎意料但又合乎情理的评价激起了学生一阵热烈的掌声。从此,这些学生就喜欢上了朗读,语文阅读水平提高得很快。
二、评价语言充满个性的点评
于漪老师早就大声疾呼:“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卓越的人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对于文本都有着不同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感情朗读作为学生对文章情感内省的一种外现形式,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带上了个性色彩。在朗读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个性。
如在教《游园不值》时,我让学生自读古诗,就“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而言,有人把“小”字读得十分明显,又轻又短,有人把“久”字读得十分明显,又长又重。
师:你能谈谈为什么那样读“小”吗? 生1:我想叶绍翁肯定没有和园子主人事先约好,冒昧地去敲门,不好意思使劲敲,也说明他是个有礼貌的人,所以那样读。
师:好。你体会到了作者的为人,很有道理。你又为什么那样读“久”呢? 生2:因为诗人乘兴而去,肯定兴致勃勃,不料却吃了闭门羹。他耐心地敲了很长时间也没人开门,当然有点遗憾、扫兴。
多么富有诗意的见解,多么生动的表述啊!这是学生的话,是学
生感受到的话,是学生易于接受的话。我们常给学生讲要“有感情”,感情到底是什么,学生看不见,也摸不着。而此刻,他们似乎有了一种默契,一种灵感,一下找到了朗读的“诀窍”。把评价的权利让给学生,也会有精彩的结果。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事物的复杂性、学生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是不同的,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展示不同层面、不同个性的学生多元化朗读水平,尊重理解,允许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从知识的理解、方法的掌握、情感的渗透等几方面进行评价,把这些评价应用于自己平时的阅读教学实践中,促使每位学生朗读时全力投入,尽情发挥,取得进步。
三、评价语言充满幽默的点化
在课堂上,教师幽默生动的阅读评价语言,以笑为外壳,赋予丰富的内涵,以其睿智的语言,扣开儿童丰富多彩的世界,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它使学生在笑声中欣然接受意见。如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指导学生朗读《小稻秧历险记》中的“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一句时,是这样引导读书的:
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有气无力了。生:(声音大,速度快)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你没完。(学生笑)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强,要么我的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喷洒一下。说完,于老师又朝该生身上“嗤嗤”地喷了几下。(生大笑)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学生喘着气读)
师:我听到你喘气了,但是声音仍然很大,说话的声音这么大,能算完了吗?(学生笑)生:(小声地断断续续地)完了??我们??都??喘不气来了。师:好,掌声鼓励!这就是“有气无力”啊!
于老师在开始时没有正面评价学生的朗读,好像只是和学生开了个玩笑。也正是他那幽默的言语,使学生逐步了解了什么是“有气无力”。其实,他的高妙之处恰在于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悟”的过程。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对“有气无力”的感悟比简单的字面理解有了本质的飞跃——知其意,悟其形,察其味。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了其思维的发展。又如教学《海底世界》时,教师让学生读课文中写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的文字,一个女生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有的学生捂着嘴偷偷地笑了,那女生红着脸坐下,教师走到她身边,微笑说:“唉哟,糟糕,海底的小动物们都让你吓跑了!”女孩听后笑容绽放,摇头晃脑,绘声绘色地读了起来,刚读完,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句善意风趣的话,犹如沁人心脾的春风,抚慰了学生紧张焦灼的心灵,从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评读是促进学生语感发展、提高朗读水平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优化、丰富自己的评价语,教师充满魅力的阅读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住学生。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并最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只要教师们牢牢把握住这根“阅读评价的魔术棒”,学生的朗读定会“如鱼得水,如虎添翼”!篇五:浅谈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应用doc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途征
祁阳县龙山办事处百花完小 谢碧媛(2015年祁阳县中小学优秀论文评比活动的参评论文)“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不是没有道理,这充分说明教师在对孩子讲话时应该慎重。如果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导向的激励作用,对学生(转载于: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语)的进步是不可估量的。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尤其重要,它是沟通师生情感、智慧、兴趣、态度的桥梁,对课堂的效果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充满魅力的评价语言会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可以使每一节课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
其实,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常常是:“是的”、“正确”、“你真棒”、“不错”、“好极了”、“答得很好”、“是吗”等,这些评价语言不仅过于单
一、笼统,而且缺乏针对性与激励性。好在哪儿,不足在哪儿,从教师的评价中很难找到答案,更无法让学生从中获得启迪,很难进一步打开思路。我们常听小学生嘴巴上的一句口头禅:“这是我们老师说的。”在小学生心中老师的话就是真理,就是“圣旨”,可见老师的话在小学生心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及时”、“恰如其分”的评价可以给学生以动力,给学生以智慧,给学生以启迪。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科学运用“评价”这根杠杆给学生以鼓励,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从小培养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独创性。在我长期从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课堂评价语言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途征一:真诚而有激励性是教师评价语言的“催化剂”
回答问题遇到卡壳时,可以给予这样的鼓励:“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孩子!”这些富有激励性的话语能让孩子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殷切希望,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途征二:准确而有针对性是教师评价语言的“灵魂”
“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与其花费很多时间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思去发掘学生的优点,并以此激励他,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滋味。评价语应该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存在的缺点,语言要简洁、不模糊,对于要强调的地方要讲得清楚,让学生听得明白。语言的简洁、准确性是评价语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语就没有了生命力,无论你说得如何生动,如何有吸引力,都是苍白无力的。所以教师评价语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既不能一味地肯定,也不能一味地批评,通过教师的评价,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对的,哪是错的,错在何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对所有学生的表现都进行评价,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与众不同的表现、洞察学生思想情绪变化,有针对性地运用评价语言,以达到“因材施言”的教育效果。曾经听一位三年级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这样进行评价:“你读得正确、流利,但不够自信,若声音再响亮一点就更好了。”“读课文姿势应大方,别弯着腰驼着背呀!”“这句话读得不够流利,再试一次,老师相信你能读得更好。”“你读得非常响亮,如果速度再放慢些,并掌握语气,一定更好!”这些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使学生知道了朗读的基本要求:快慢适度、富有节奏、态度大方、语言流畅,同时也明白了只有多练习,朗读水平才会提高。“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真正意义上的评价语言,就需要教师关注课堂上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恰如其分的描述;既要肯定学生的成功与进步,又要及时鲜明地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错误,让学生清醒、正确地认识自我,进而主动改进自我,完善自我,促进自身发展。
途征三:和谐幽默,欢声笑语是教师评价语言的“最高境界” “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课堂上,学生常常会陷入困境,如读错音、写错字、答错话等,老师的批评只会让学生更加尴尬,甚至无所适从。这时候,教师的幽默评价传达着体谅和关怀,是帮助学生“走出尴尬”的好办法。有时因气候炎热或刚过完节假日,学生上课不专心,课堂纪律不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唤起学生注意力,达到婉转批评,促其改正缺点的目的。例如,若发现有学生东张西望,可提醒他小心!眼珠掉了可不好找!曾经听过一节课,一个学生在朗诵课文时候出现了几处错字,老师并没有直接批评,而是说,xx同学,看我们很乏味,她给我们设置了小障碍,有几处小错误留给我们。如此一来,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老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学生又不会反感,可谓两全其美。富于变化,幽默有趣,这样能更好地调节课堂的气氛,激起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想听,爱听,百听不厌,更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以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使自己的评价语言风趣幽默而充满爱心,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完美境界。途征四:体态丰富,谢绝单一是教师评价语言的“试金石”
教师在运用口头评价的同时,配以自己丰富的体态语,也会起到“点石成金”的评价效果。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诚挚的目光,都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唤醒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课堂气氛显得活泼、融洽。例如:当学生有独特见解时,老师在口头表扬的同时竖起一个大拇指,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赞赏;当学生搞小动作时,老师适时给他一个提醒的眼神或皱眉微微摇头,就可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比大声的斥责更有效;当学生回答不出或答错问题时,教师给以宽容的一笑,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从容地思考回答;当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完课文时,老师报以热情的掌声,这能让学生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当学生回答问题非常有趣,引起笑声时,老师也和大家一起笑,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倍感亲切。从老师这亲切多样的体态语言中,学生感受到了关爱;感受到了赞赏;更感受到那无声的动力,这一切将激励学生不断探索知识殿堂的奥秘。评价的语言要富于变化,不能千篇一律,没有哪句评价语言是放之四海皆适的,而我们教师却容易忽视这一点,一句太好了一句很好就能走遍天下,对待所有的学生吗?答曰非也,评价应体现教师的因材施评;教师评价的语言应该机智更应该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试想有哪个学生愿意接受不真诚的评价?
总之,新课堂中的评价语言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无地放矢,不是信口开河„„而是一种爱,一种温存与睿智,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
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 篇2
一、创设情境, 披文入境地读
“情境教学法”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种方式, 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教者的范读能创设意境, 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状态。 如在教学《再见了, 亲人》这课时, 课文距离时代久远, 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 播放抗美援朝战场上, 中朝两国人民在依依惜别的乐曲中, 血浓于水的感人画面。 我入情入境地朗读, 读出了大娘的热忱, 小金花的勇敢, 大嫂的视死如归, 读出了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感激之情。 学生如身临其境, 完全沉浸在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难舍难分的感情之中。 与此同时, 指导学生在体会人物情感的基础上, 分角色朗读, 这种“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学生在诵读中很容易理解, 体会得很深刻。
二、激发兴趣, 声情并茂地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模仿性极强, 尤其是向师性。 教师精彩的范读,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其积极性, 使学生从中领略语气、语调, 想象到表情, 可以视其人, 闻其声, 从而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感情基调。 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 》一文, 我在哀乐声中沉痛地范读着课文, 如泣如诉, 学生听后很容易产生共鸣, 明确了课文主要内容:通过人民群众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灵车的感人一幕, 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总理的爱戴与思念之情。 把握了课文的感情基调是沉痛的, 语速是舒缓的。 “通过诵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欲望一下子产生, 学生便能很好地诵读课文, 从而展示自己朗读的水平。
三、培养语感, 绘声绘色地读
“语感”即对课文语言文字内容的正确理解和感悟。 有了丰富的语感, 才能读得有感情, 读出感觉, 读出味道, 读出情趣。 在语文教学中, 教者要充分利用语言的特点, 发挥语言的感染作用, 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绘声绘色、形神兼备地范读, 能很好地强化训练学生的语感, 把课文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憎情感直接传递给学生。 聆听着教者精彩的范读, 学生能受到强烈的熏陶, 进入课文意境, 感悟语言的魅力。
四、强化理解, 选择重点读
课文中的有些重点段落, 往往需要学生反复朗读, 才能真正强化理解其中的内涵, 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 此时, 教者的示范朗读能起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作者情感的作用。 最近, 我听了一节由我校郝校长执教的《落花生》一课, 对课文揭示文章主旨的重点段 (最后一段) 指导非常到位。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快速找出文章点明中心的一个自然段, 自由读, 思考:这段父亲寄予了我们怎样的思想? 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在学生试读不理想时, 郝老师范读。 缓慢的语速读出了父亲话语的深沉、严肃, 读时突出了重读的字及停顿, 再让学生闭目想象:秋天的一个夜晚, 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 品尝着花生, 听着父亲亲切教诲的场面。 之后, 老师带头大声读, 学生小声读, 如临其境, 读得真切。 最后, 放手让学生读, 学生读得投入, 品出了“味道”之后, 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就容易理解了。
另外, 对于一些特殊句式, 如文中的排比句、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等, 重点指导学生读,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 在学生品读、感悟了榕树的大、美、绿的特点之后, 重点指导学生品读本段最后一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教师深情、精彩地范读后, 让学生投入地读, 要求: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读出情、读出味, 读出作者对大榕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读后, 同桌、小组内、指名进行展示读。 读中学生真正领会到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从中体验到了朗读的甜头。 范读、指导特殊句式, 有助于学生掌握句子的朗读技巧, 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五、培养习惯, 教给读的方法
学生阅读内容读得是否流利, 能否读出感情, 从中品出情、品出味, 朗读的习惯很关键。 教师在范读时, 教给学生好的读书方法:如使用普通话、注意词句连贯、把握文中角色的语气、内容的语速、语调等, 再加以精彩的范读。 这样, 学生明确了方法, 在范读中很容易掌握了读书技巧, 自己读中体会, 日积月累, 朗读水平便会提高。 同时, 良好的读书习惯也会养成。
优化教师课堂朗读评价语的策略 篇3
关键词:朗读评价语;问题;优化;策略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朗读是文字的活态,是训练语感的途径,是学生表达的演练,是语言的积累。”好的朗读能起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促悟等作用。而学生“读”的能力的提高,与教师的评价息息相关。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没有“淘汰”的理念,努力历练好自己的朗读评价语,使它成为一根点石成金的食指,使自己成为一位朗读的“导师”。
要优化课堂朗读评价语,首先得搞清它存在的问题。
一、朗读评价语存在的问题
1.评价语单一和不实
现在,我们的课堂朗读评价仍以教师评价为主。“好”“不错”“有感情”这些单一缺乏感情和针对性的评价语,不会跟学生的心里产生共鸣,不能起到鼓励的作用。有些教师,学生读得不怎么样,却夸大其词,犯评价不实的错误。
案例:一位教师在听一个女生读完全文后,虽然她读得并不怎么样,但这位教师就急着评价道:这位女生读得真好,你们想像她那样读吗?学生虽茫然,但也只好顺着教师的意思读。可以想象,这一遍的读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2.表扬泛滥
新课改后,提倡学生主体观,部分教师一味迎合学生的喜好,过分地使用鼓励性评价。“好极了”“你真了不起”之类的表扬声成了教师的口头禅。这样轻而易举得到的表扬,学生不明其因,刚开始可能还“乐在其中”,后来可能就变得麻木,承受挫折的能力下降,误导了学生,朗读的培养目标难以达到。
3.含混不清
课堂朗读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情况,发挥评价的矫正、指导功能,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和发展。要有所提高,学生须明确改进的方向。有些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够,或自身朗读水平不高,对于学生不同的朗读,不知道从什么方面进行评价指导,要么就用一个“万能”的“好”字一律带过,要么评价为“读得很棒”或“还需努力”之类的。究竟好不好,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应该怎样去读呢?这种指向不清的含糊评价,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那么怎样针对问题,优化教师的课堂朗读评价语呢?
二、优化教师课堂朗读评价语的策略
1.因材施“评”,发挥朗读评价语的针对性
这里的“材”不仅指不同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年级差异、能力差异、性格差异等,还指不同类型的文章以及教学的不同环节。
(1)针对年级差异评。可根据各学段的阶段目标,有所侧重。低段重在评价学生音是否读准了,声音是否洪亮,是否读通了;中高段逐步提高要求,评价学生朗读的语气,是否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感受有感情地表达出来等。
(2)针对学生能力、性格差异评。可在评价语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要求。对胆小、朗读能力又差的学生,鼓励他们要读准字音,声音响亮,给予更多的切合实际的表扬,让他们树立自信;对大胆但粗心的学生,要求他们读准确,通过一定的朗读技巧训练,细心地朗读表达;对于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重点评价是否读出自己的体会,是否读出文本特点等,并给以更高要求的提升建议。
(3)针对不同文体特征来评。如,《夜莺之歌》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在与德军对话中,小夜莺必须表现得特别天真、可爱,那么朗读时语调就要上扬,语速要稍快。评价时就要抓住这一点,评价学生的朗读是否体现了当时的情景,表现了人物性格。如,这样评价:“从你的朗读声中,我们听不到一点慌张,而语调是那么欢快,真是一只沉着的夜莺。”文言文,就要有针对性地评价朗读是否停顿得当、抑扬顿挫等。
2.雪中送炭,发挥朗读评价语的指导性
孔子说:“不悱不启,不愤不发。”当学生在朗读中存在问题时,教师要善于雪中送炭,给予学生可操作的指导性评价。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春天的手,温暖轻柔”时,学生读得字正腔圆,声音洪亮。教师评价道:“你每个字都读准了,而且声音响亮,大家都听得清清楚楚。但你读得更像夏天的手,火辣辣的,重重的,声音能温柔点吗?再试试。”
3.真诚赏识,发挥朗读评价语的鼓励性
孙双金老师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要细心地发现学生朗读的优点和进步,评价时我们就应该用真诚的眼光看着学生,用准确的、适度夸张的鼓励性语言赞美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积极、更自信地参与到朗读中来。
例如,当一个平时不敢举手朗读的学生朗读后,教师称赞道:“今天,你终于战胜你心里的那个胆小鬼了,读得挺不错嘛,继续加油!”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执教绘本创作课《我爸爸》时,课堂上不时传来教师爽朗的笑声,在学生充分个性朗读时,窦老师四次让学生送给别人或自己掌声。教师的赏识,让学生热情高涨,让朗读评价语的鼓励作用发挥到极致。
但鼓励性评价语缺乏真诚,不真实时,学生是收不到真诚关爱的“信号”的。
4.灵活创新,发挥朗读评价语的多变性
“单调、重复是造成一个人疲劳,大脑皮层抑制的重要原因。”为了课堂朗读评价更有效,我们在课前一般都要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预设。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善于捕捉生成的契机,灵活使用评价语,做到语言丰富,形式多样。
朗读评价一般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几种方式。这几种方式可灵活地互相补充。如,课堂一般是师评生,在教师范读后,我们可以请学生来评价一下教师的朗读,偶尔也可来个自我评价。为营造轻松和谐的评价氛围,我在班上常采用生生目光对视,直接用对话形式进行的生生互评。例如,一生朗读完毕,教师点名另一生。师:“听完他的朗读,你想对他说点什么?”生根据座位,自己转身相对而立,采用第一和第二人称进行对话交流。先说值得肯定或学习的地方,再指出不足之处。这样的评价学生自己没有师生对话的压力,往往能畅所欲言,既提高了彼此的朗读水平,又增进了学生间的友情。一举两得。
除了变化评价方式之外,我们还要注重创新。如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的变化、用词的变化、加手势表情等。例如,我在教学《春风吹》一课时,一个学生大声地读完课题,但未能体会春风应该是轻柔的时,教师及时评价并做方法指引:“你读准了,但春风是这么‘厉害’的吗?你再想想,还可以怎么读?”“真不错,这样轻轻地读,让老师也感觉到春风的温柔了!”
5.贴近生活,发挥朗读评价语的幽默性
贴近生活、幽默风趣的评价语言是调节师生情绪、打破课堂枯燥局面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之一。这样的评价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
我曾有幸听了几位名师的课。台北教育大学附设实验小学王慧棻老师在教学《山和海的故事》时,课堂上的朗读评价语生活化、幽默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什么“亲爱的”“小帅哥”“小美女”等称呼,让下面听课的老师恍惚在欣赏一集台湾偶像剧。课中,一次学生一口气读完一句话,师评价道:“读完100分,给你95分,为什么差5分?看好了,这儿有个逗号要停顿。可见你们都有认真锻炼身体,都不用换气。可朗读不能这样哟,亲爱的,再来一次,好吗?”学生先是疑惑不解,而后会心一笑,这样有趣的评语谁会不接受呢?
当然,每个教师的性格都不一样,朗读评价时所用语言的风格也不一样。但这类贴近生活、幽默风趣的评价语确实有着非一般的魔力。
总之,朗读——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朗读评价是提高学生朗读兴趣的助推器。表扬好的,学生知道前进的目标;提示问题,学生知道努力的方向。优化好朗读评价语吧,让我们当好学生的朗读“导师”。
参考文献:
[1]张华毓,胡兰.我们的朗读课堂[M].长春出版社,2010-04.
[2]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6.
[3]歐阳芬.做专业的教师: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12.
数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 篇4
山西省静乐县致远中学教师
巩靖赟
一 赞赏式:对学生表示由衷地赞美和赏识。
我忍不住要多看两遍,真好!2 你真棒!最近学得真棒!
喜欢你独特的思维,喜欢你爱思考!4 祝贺你每次都考一百二十分!5 就这样做下去,孩子!6 喜欢你的认真劲儿!
你努力,你收获,你勤奋,你成功!8 我发现你的成绩又提高了!
今天我太高兴了,因为看到了你的作业!10 喜欢你的书写格式,规范工整而逻辑严密。推荐给大家!
二 肯定式:对学生的作业或作业中的某方面表示关注和肯定。
这一次做得不错,再努力些就会更棒!2 孩子,你在努力!我能感觉到!3 这就是耕耘后的收获!4 这段时间学习状态很好!5 有进步啦!
孩子,我喜欢你的进步,为你高兴!7 字迹美观,页面整洁!8 这么端正的作业,一定下了很大功夫!9 作业挺多,你还能写这么好,这就叫坚持!10 我知道你昨天生病了,没想到作业还能做这么好!
三 批评式:直接点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促其改正。
学习退步,我会注意你!2 你没有认真完成!3 放松要求了吧……
为什么总有算错的题?我等待你的回答!5 这不是你的水平!
认真做了吗?我喜欢你上次的作业!7 骄兵必败!
你的朋友们快超过你啦,还不努力!9 后面没有前面认真,“持之以恒”!
不可以对自己降低要求!因为你能做到更好!
四 激励式:激发和鼓励学生,使其奋发!
加油!超过别人!2 放飞梦想,突破渴望!3 让大伙儿看到更出色的你!4 相信你能做得更好!5 加油!加油!加油!!
对,希望你更专注些,再把目标定得高些!7 你很认真,继续努力吧!你会做得更好!8 下次要拿第一哦!
一切皆有可能,你的努力也一定能收获成功!10 老师相信你,你也要相信自己,能写得更好!
五 说理式:通过说明道理,帮助其战胜困难,转变学习状态。
失败乃成功之母,别泄气!2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对自己的要求有多高,就能达到多高的水平!4 你的汗水不会白流,你的努力也不会白费!5 别人能做到的,你也能!
不要辜负老师和家长对你的希望啊!7 你是全班同学的榜样,你觉得该怎么做? 8 作业是巩固知识的必要途径,必须用心完成!9 从容面对失败,就有超越自己的底气!10 孩子,懂得珍惜就会拥有更多!
六 导行式:直接指导学生行为,帮助其学习进步。1 看看你同桌的作业,他的格式更美观!
数字和字母的大小相同,图形规范的画,你能做到,加油!3 再加把劲!
不要叹息时间的消逝,要热情而执著地抓住它!5 要结合自己上课的感受灵活选择解题方法。6 把你的作业和××同学的交流,你们都会有收获!
试着看一些课外例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我觉得你需要这些知识!
选择一些综合题的例题,对你的书写过程会有好处!9 如果像上次的作业那样做,我会更欣赏你的耐心!10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吧?
七 指导式: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书写过程不完整!
你应该推理的更严密些!加油!3 方法可以更简单些!
尝试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思考一下,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5 在拓展创新题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些!6 图形要规范的画,不要用手潦草画。
我想,你作业的时间分配可能需要调整,我们可以商量一下。8 眼到,心到,手到。你能做到!9 沉住气,看清楚,算准确!你能做到!10 图新右边画,推理格式上下要对齐。
八 谈心式:与学生交流思想,增进情感,促进学习的内驱力。
给自己一个笑脸,你会发现,生活,完全不一样。2 今天我看到你做题时专注的神情,被你感动!你从第一页翻起,便会看到自己的进步!
孩子,老师发现你这两天有点灰心,别泄气,你能行!4 我相信自己的学生,你也要相信自己,你能行!5 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让我感动!6 太喜欢你的思维了,计算简单而又易理解!7 你让我送给他一个微笑,对吗?孩子。8 鼓励,对你很重要,我记住了!谢谢你!9 你能感觉到老师对你的期待吗?
用你的努力,给我一个鼓励,让我们一起冲!
九 总结式:针对学生的作业内容、形式,进行总结。
你的解题思维告诉我,用眼睛和心灵发现世界,我们就仿佛比别人多活了很多年。
学会数学可以使人更加明智,你做得好呀!
一个公式,解决了这么难的一个题,今天我又明白了学习的乐趣。
做得多好呀,一道“复杂题”,动动手操作简单完成!5 特殊值法,有助思维,你做得好!
勤奋地学习,获得成功,你做到了,我很高兴!7 是的,有时,逆向思维也能给人很大的启发!8 数学与其他学科紧密相连,其乐无穷!9 做得好,你是这样想的吗?做一只鹰!10 “马上做”而不是“慢慢来”,你说得对!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 篇5
西达屯小学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评价可说是无处不在,在如今如何准确有效的进行评价已经成为老师们炙手可热的话题,在过去我们往往重视的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终端性评价,而忽略课堂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没有充分发挥评价应有的导向和激励性功能。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成为了教师的重点,其中笔者认为选择合理的评价手段就是重中之重,而激励性评价正是评价手段非常有效的一部分。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动力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实上,教师具有的素质中最重要的就是评价学生的能力。
一、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性
学习动力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学习的各种能量,是制约学习效果的基本心理变量,更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所在。正是由于学习动力的作用,学生能表现出渴望求知的迫切愿望、主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正日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但新时期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已逐渐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如何调动新时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动力,对于学校来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积极性表现为一种态度一种行为。而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动力。因此,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要的是评价学生形成学习动力。学校的教育活动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评价学生要靠教师自觉、主动和富于创造性的劳动;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以及教学能力的提高又有赖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予以激励。
二、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形成学习动力
如何评价学生形成学习动力,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方法。一般来说,教师评价学生形成学习动力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利用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从而形成学习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 理论对我们从事教育的教师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是有需求的动物,其需求取决于他得到的东西,只有尚未满足的需求才能影响行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有适度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要让学生不满足现状,要让学生明白如果不继续努力学习并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就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将来毕业后也不能在市场经济社会里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力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习动力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内在的心理动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方面下功夫,要形成以主动、质疑、创造为主旋律的课堂教学特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知、情、意的心理活动,把知识教育、动力教育、智能教育融为一体。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课堂教学:
1.创造条件,激发学习兴奋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手段和措施来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其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和需要,从而产生主动、积极、兴奋的学习心向。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采用情境性诱导、情感性诱导、认知性诱导来激发学习兴奋点。情境性诱导是利用或创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各种情境来激发学习的需要和愿望。教师的形象、教室的布置、教具的陈列与运用等都可巧妙地运用于课堂情境中,达到引发学生知觉好奇、激发学生探究心理。情感性诱导是教师用友善、亲切、诙谐等情感特征构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诱导课堂学习心向,激发学习兴趣。认知性诱导是在新课开始时将先前的知识或后续内容联系起来,找出新旧知识的相似点与联系性,形成一条认知链,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有心理准备,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愿望。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勇于质疑和自主探究。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使用“发现”、“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以引导寻找问题——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解决问题——效果评价来组织教学过程。以“探究性学习”组织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拓宽延伸,积累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知识内容系统化、条理化与层次化,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组织程度和系统化程度。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训练和实际问题,达到应用知识的目的,同时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从而深化知、情、意的心理活动,形成学习动力。
(三)运用目标激励方法,促使学生形成 学习动力
列宁曾指出:“目标是方向,是灯塔”。生理学家与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曾发现:在雪地里长时间走路会得雪盲症,使眼睛暂时失明,而它的原因并不是强光的刺激,而是眼睛长时间捕捉不到任何目标而使视觉神经系统麻痹造成的,克服的办法就是在前进的路途上不断地投出一个个深色的包作为视觉的目标。这个实验说明了目的性对于人类的心理活动与人的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时注意“投出一个个深色的包”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使每个学生个个攻破直至达到最终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目的。运用目标激励方法,要注意目标设置的合理性。也就是说所设置的目标经过努力后要能达到,达到后还有下一个目标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四)运用赏识教育,促使学生形成学习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我们教师如果用欣赏的眼光去肯定学生,就会使学生在这种欣赏的目光下,重新认识自己,心中产生一种向上的信念,从而有助于学生成功成才。那么我们教师如何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呢?
首先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欣赏学生。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接触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欣赏学生的主要舞台。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经常说“谁还有问题,请站起来说”,“谁还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不错,真棒,你还可以做得更好”,“其实你什么都能做好”“我相信你能完成”等等。通过这样一些活动,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课堂上发言踊跃、探讨积极、敢于争论、敢于质疑。总之,课堂上学生一个正确的回答,一个巧妙的解题,一个新颖的提问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欣赏。其次教师 应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学生。批阅作业、写评语、谈心、个别辅导等等都是教师评价学生的主要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热爱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要能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教师对学生的赞赏、鼓励、期望等积极情感态度都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学习动力。最后,欣赏学生要适度。“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可能没有过错,更不要说正在成长的学生。因此,我们教师要注意欣赏学生不能过度,要正确客观地分析学生,要根据真实需要对学生进行表扬或鼓励。既不能一味信奉“不打不成才”,也不能形成“好学生是夸出来的”错觉。一般而言,对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要多肯定、多表扬,批评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要留有余地;而对自我效能感较高、易满足的学生要适当控制表扬,要多提新要求,发现缺点和错误时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
(五)运用典型评价方法,促使学生形成学习动力
所谓典型评价,就是用突出的、典型的人和事对学生评价的办法。典型可包括正面和反面的典型,反面的典型具有反面教材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引以为戒。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让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把在社会上比较成功的优秀毕业生和本专业的名人介绍给同学们,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习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 篇6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韩 玮
泰山中学 周 军
内容提要:教师对学生的消极评价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业失败和心理问题。教育者应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评价效果所具有的两面性,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通过自己的育人能力。
关键词:积极心理 消极评价 负面影响 改正策略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是教师重要的工作内容,又是重要的教育手段,是教师的一项教育教学基本功。对学生中肯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有些教师却习惯于否定性的语言评价学生,认为不用刺激点的语言,学生感觉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事实上这种评价不仅起不到教师期望的教育作用,还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尤其对性情敏感的学生影响就更大。
李海(化名),初中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一直较好,一次数学课上,有一道练习题没有做出来,老师当者全班同学训斥他:“这道题都做不出来,你还想考重点呢!”敏感的李海在这之后就蔫了,跟谁也不讲话,总是担心别人议论他,不久出现了幻听症状,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一、教师对消极评价的表现
教师否定的概括评价学生。有些教师仅用分数一把尺子量学生,往往忽略成绩偏差的学生的优点,把成绩差泛化为“没出息”、“双差生”。当学生做错题或行为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耐烦的甩一句:“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你还能干点什么!”“你无可救药了”!类似的评价直接针对学生本人,就好比医生宣布病人患了绝症一样,给学生强烈的心理暗示,严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
教师对学生否定性提起,公开的评判或诋毁学生。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例如,老师公开的告戒同学,“不要和某某同学在一起”等,这些不理智的评价毫无疑问的会通过一定的途径、在一定范围内传播,引起学生反感和敌对,甚至仇视学校和社会。
二、教师对学生消极性评价的负面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师否定性评价对学生影响的机制是这样的:首先,教师否定性的评价会刺激学生,使学生产生失望、反感甚至愤怒的情绪,但由于教师的权威所在,逐渐地被学生潜意识所接受,并出现与教师评价的方向一致的行为,师生间的消极互动就此产生。具体的说,教师对学生否定性评价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对学生消极评价导致学生学业失败。石磊(化名),小学时曾当过班里的学习委员、体育委员,三年级就在《作文周刊》上发表了两篇作文,父母对其有过很高的期望。三年级下学期,随父母转学到了某市一所学校。刚转过学,一次代数作业出错较多,老师当着其他同学说,你根本就跟不上,留级吧。石磊选择了留级,但他的代数成绩从此再也没有好过。
教师对学生消极评价导致学生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表现为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认为自己笨,不是读书的料,感到自己对学习结果无法控制,无论自己怎样努力都是徒劳,因而产生对成功的无望,从而放弃努力,或在外部环境的逼迫下进行毫无效率的被动学习。教师对学生消极评价还会导致同伴的消极评价和歧视,影响学生的归属感,造成厌学,严重的还会产生旷课、逃学等学习上的退避行为。上学对他们来说不仅毫无乐趣可言,简直就是一种痛苦,导致成长中更多的困难。
2、教师对学生消极评价导致学生心理问题
学生特别看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并作为自我认定的主要依据,因此,学生对教师的言行特别敏感,往往教师关注的就会得到强化。老师赏识性的评价,对学生会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相反,老师一句贬低性或侮辱性的评价,就像是一个魔咒紧随着学生,伤害着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处于弱势群体的学生,有些因为受到否定而疏远老师,有些则心存戒虑,处处提防,自我封闭,变得压抑、沉闷、抑郁、恐慌,导致人格的扭曲。某些学生因此所造成的心理创伤,终生都会隐隐作痛,在一定的情景中或诱因作用下形成心理障碍。
三、教师对学生消极评价的改造策略。
作为教育者应清醒的意识到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巨大影响,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评价效果所具有的两面性,权衡利弊,理智而谨慎的评价学生。
(一)培养教师的职业良心,激发教师成长的内驱力。
“教育是一种高度自觉的劳动,教师的工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职业良心”1。教师职业良心的内容表现为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义务上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一是追求卓越。教师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每个人的成长过程 1 曲洪志:《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第198页)
都无法重新来过。所以,教师应当是不断追求卓越的人。在工作中,教师不能仅停留在“问心无愧”上,而更要注重教育行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效果。从教育效果上说,职业良心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负责,要尽全力取得最佳的育人效果。如果做不到,就是某种意义上的玩忽职守,就应该受到职业良心的谴责。
二是自觉反思。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从教工作中,在实际纷繁复杂的工作情景中,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保证教育没有失误、行为没有偏差,也就不能避免或轻或重的对学生造成伤害,如果没有对学生负责的虔诚的职业良心和高度的职业自觉性,这种失误会一次次复制,伤害会扩大和加剧。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年提出一道公式:经验+反思=成长2。教师要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增强对教师行为的效果的预见性,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因此,严于反思,不断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性,是改造教师不良行为的有效途径。
(二)注重教师学习,增强教师自我更新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绝大部分教师主观上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尽心竭力的。但是,现代社会发展转型与教师个体转变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要回归育人为本,然而,部分教师仍处在学生管理者和校正者的角色定位,面对当代中学生复杂的个性发展需要,部分教师明显地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有部分教师职业倦怠,对学生提不起兴趣,已经不胜任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因此,教师必须是终身学习者,及时自我更新。
一是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端正教育价值观、教育主体观、学生成才观,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只有观念变了,看待学生的眼光才会改变。有些教师仅凭考试分数差就简单的下结论,某学生不是学习的料,其实学习质量的评价应是多元化、多角度的评价。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8种智力,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每个学生都具有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发展潜力,只要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教育,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二是学习和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积极心理学强调每个人的积极力量,每个人都有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能力;以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做 2吴卫东、骆伯巍:“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评论》,2001(1)
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固有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积极思维得到积极结果,消极思维得到消极结果。在积极思维指导下,教师积极主动心态不仅会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还可以影响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全的人格;通过向学生传递积极的观点,引导学生走向成功。要求教师评价学生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积极的方面出发,评价内容具体、中肯,尽量少用空泛的“好”或“坏”等价值判断性的词语概括。特别是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就事论事,切忌用结论性的语言否定学生的人格。
(三)及时调适与维护,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比常人更好的心理素质,这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然而,教师职业同时又是压力较高的职业,意味着教师是心理问题高发群体。所以作为一位教师必须有较强的自我保健意识,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才会成为一个好教师。
鉴于此,应把好教师职业的入口,将师范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放在师范教育的重要位臵,培养他们的情感智力,使他们面向社会时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面对学生时有一份真诚的爱心。如果他们能在开始就进入良性互动,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那么,将有助于他们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教师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特殊职业群体,应注意开放和接纳自己,做到与人为善,积极主动的与人交往,以有利于良好的人际互动。对于有严重心理疾病或人格障碍,不适合教师工作的,要予以转岗或辞退。
参考文献:
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 篇7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因而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中最重要的工作。
1. 教师不作任何评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我设计制作的“教师评价对学生影响的研究”调查问卷第四题是“课堂上你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经过认真思考并回答后,老师未做任何评价,你的感受是什么”。被调查学生中,有51.5%的同学很想让老师肯定他,有35%的同学希望老师鼓励他。数据说明:如果教师对学生不作任何评价,也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生常会将此视为对自己的否定、藐视、忽略,缺少评价会导致学生丧失自信心,失去努力的目标,认为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在心理上产生了跟老师相抵触的情绪。
2. 教师否定评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某些教师在评价时犯有“印象病”,用老眼光看学生,抱有较深的成见和偏见,也就是存在心理学上所说的“晕轮效应”;还有的教师以一己亲疏好恶为评价尺度,甚至借评价显示个人权威,给学生穿“小鞋”,发泄私愤。这样的评价,只能引起学生的对抗情绪、逆反心理。这种不公正的评价行为,必然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不平等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将对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产生疏离作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否定性评价时,要以尊重鼓励为前提,努力发挥激励功能。
3. 教师笼统性评价对学生的影响
在实际的课堂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问题本身,而忽视了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的思维过程。课堂上,我们常见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后,老师就以简单的“对”“不对”“好”“很好”进行评价。特别是教师想要的答案学生没有按照预设回答时,就急忙找其他同学回答,没有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问“你是怎么想的”,没有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4. 教师评价语言不当对学生的影响
我们常见老师指责学生:“人家能学好,你为什么不能学好?”类似语言评价一个学生,即埋怨学生笨,恶语伤人。这种把失败归因于学生内在不可控因素的做法,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归因理论研究表明:当把失败归因于内在的不可控因素(如智商)时,会导致无助感和不愉快情绪;而将成功归因于内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程度)时,就会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和产生愉快的情绪。因此,教师应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使学生树立这样的信念:学习成绩好坏首先取决于努力,其次才是能力。
二、关于作业评价方面
作业评价存在的问题有:(1)过分关注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往往用同一个标准(正确答案)来衡量不同的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也即忽视了对情感态度的评价,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更容易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2)评价方式单一。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常见的就是“√”“×”、分数,或者是“阅”加日期,或者是“优、良、中、差”等评价方式。教师在作业评价时,缺乏鼓励性的语言。我设计的“教师评价对学生影响的研究”调查问卷第三题是“你希望老师怎么评价你的作业”。78.6%的同学都选择了“鼓励性的语言”这个选项。因此,教师在评价中更应该注重激励性语言的使用。教师常常没有把作业批改上升到作业评价的高度,往往把作业批改当成一件简单的、机械的劳动,作业批改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固有模式。学生在作业中发现的错误得不到及时修改和指导,学生的作业被发回后也只是关心作业的等级,对造成错误的原因不加分析,对成功的经验也不总结。实际上,我们在批改作业时可以加上一些特殊符号(如画一个笑脸)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也可以在作业批改中加上一些评价语言,如“你的字写得真漂亮,如果计算再认真一点就更好了”“通过批改你的作业,老师看到你付出了很多,你一定会成功的”等等。这样的评价拉近了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爱,也更易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关于期末评语
学期结束,孩子们都会收到学习成绩单。家长除了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外,最重要的莫过于成绩单上教师对孩子的总结评语了。这段评语,是孩子一学期以来在学校表现的“文字说明”,成绩单因此成了许多家长脸上的晴雨表,老师的一段温馨评语或许能成为学生和家长永久的珍藏。因此,一定要让个性化评语张扬学生的个性。班上学生多,老师工作忙,评语难免单调雷同。这就要求老师们每天抽空记下孩子们的表现和自己的感想,日积月累最终形成期末评语。教师要对“顽皮”“粗心”“好学”等不同学生下不同的评语。这样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更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成长成才。
教师的评语,或用建议的方式,或用朋友般的亲切语言指出学生身上的不足。从这些充满温馨评语的成绩单上,学生更能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接受老师的谆谆教诲,从而更好地成长成才。
摘要:对学生的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评价学生方面,存在诸如评价方式单一、没有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影响认识不到位等问题。文章从课堂即时评价、作业评价、期末评价三角度重新认识评价的作用和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促进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
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 篇8
關键词:教师;学生;评价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其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完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根据《决定》,校本课程应运而生。我校在州教育局、省教育厅的领导与关心支持下,定为全省学校课程开发示范校。我们充分利用当地优厚的民族文化资源,设置了《小学剪纸》课程。淡化课程的学科性,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实践条件,创设创新情境,成为我校校本课程的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的重点。在此,形成了对教师、学生的全面评价。
一、校本课程中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的档案袋的评价制度。
教师的隐形因素(对职业的耐心、对学生的爱心、对教育的忠心)作评价。
建立教师师德档案袋包含内容如下:
1.撰写论文(论文包括学术论文、学科论文、教学管理论文、新课改思考、校本课程新观点等)、计划(工作计划、教研计划、图书计划、学习计划)、总结(工作总结、教学研究总结、图书心得总结、学习总结)、课件(参赛课件、讲座课件、专业课件、校本课件、梦想课程课件)、案例(教学案例、实践活动课案例)、作业批语(总结批语的创新点)、成绩(教研成果、教学成绩、各类获奖);
2.课程纲要(三级课程规划);
3.学生德育实施记录(方案、落实、实效);
4.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校园安全、食品安全、生理卫生安全教育,交往安全教育等);
5.随笔(新课改理念、教育研究、教学创新等);
6.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表、家长对教师评价表、同事互评表、校领导评价表等。
二、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
1.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学生在课程中的角色及时地给以肯定。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给学生一个客观的评价。
(1)学生要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学习和各项活动及各种竞赛。
(2)正确对待并协助老师做好课程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善起来,更不可能很快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关键是行动。知识只有在亲身经历中才能获得,因此,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习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贯彻课改精神、激发和培养师生自主开发课程的兴趣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将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作用,让藏族文化与传统文化全面融合,为祖国培养出全面的新型人才。
2.以课程带给学生的喜悦程度、知识技能,结合学生对课程的接受能力为重要评价指标;将学生的参与能力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
三、建立尊重、激励、多元的师生评价体系
1.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对师生的评价,我们采用了过程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如,《小学剪纸》,教师将平日学生在实践中做的作品别用优、良、达标评价,期末将平日的表现加以综合,进行等级评价。除此以外,还采用了活动课参与、智力竞赛等阶段性评价。另外,建立了个人作品档案夹,以创新作品为重点,随时评价学生。
2.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评价学生。任课教师通过家长会、家访卡,让家长与教师一同评价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家长就能管好自己的孩子。
校本课程给了学校充分的空间,把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与校本课程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供了有力保障。校本课程本身在实施的过程中充满了交流、反馈、反省、修改。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注重了课内外结合,多带学生亲自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但限于我校实际情况,师资情况,可供参考的系统资料太少,可供学生活动的场所太少等情况,做好校本开发还存在很多困难。相信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很多困难会迎刃而解,校本课程也必将逐步完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在学校课程的评价体系中,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应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完善评价制度,客观地、科学地实现评价,推动学校课程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门秀萍,等.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开明出版社,2003-05.
(作者单位 甘肃省夏河县藏族中学)
【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推荐阅读:
哈佛大学学生对课程及任课教师的评价06-15
教师对学生个人评价范文07-14
学生家长对教师评价表07-13
学生对任课教师评价表08-11
各班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评价09-30
教师对学生的批评11-06
学生评价教师的做法07-06
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语07-04
教师对高考学生的寄语06-11
教师对学生的奋斗评语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