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类物流人才

2024-09-29

高职类物流人才(精选12篇)

高职类物流人才 篇1

0 引言

当前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和造就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应用型的高级实用人才,而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为竞争的核心。企业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校企联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本质需要和必由之路,也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依托,职业教育能否培养出现代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企业所关心的,而企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又是职业教育所关心的。

高职院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是国际职业教育界公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其显著特点就是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学习和实践的相结合,实现教育与工作的结合,从而达到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是实现多方共赢的重要手段。对学校而言,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使学生就业更有保障,就能保证生源稳定的同时,吸引到大量优秀的学生。对企业而言,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减少了培训成本和适应岗位的时间成本,同时学生实习时还能为企业创造一定的效益。对学生而言,毕业后能顺利找到对应自己专业的工作,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1 校企合作发展模式探讨

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因素有时代文化背景、经济环境、国家体制及行业发展形势等,这是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研究视角中得出的共同结论。针对我国现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吸取各国校企合作模式的成功经验,从我国高职院校路桥类专业实际情况出发,寻求适合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一种有效运行机制,是实现校企合作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正处于过渡时期。从行政管理机制方面来看,要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支持,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要更新观念,着眼于未来,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1.1 毕业实习企业学生互选模式

这是目前学校普遍采用的方式。学生毕业实习时,没有固定的实习单位和对象内容,通过学校邀请各家单位进校,进行现场招聘,供需双方见面,相互选择,确定实习单位后,再明确实习的目标和任务,进而决定考核的办法。这种方法可操作性强,灵活机动,学校压力小,学校、企业和学生都有一定的选择权,相对积极性高,但也存在相关单位招不到实习生的问题和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的问题。这就要结合其他方法作补充,用其他合作企业作为后备。这种方法,实习与就业紧密联系,深受多方欢迎,很多学生通过实习既培养训练了能力,又找到了工作单位。企业可以依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决定是否录用,学校对学生就业工作有了一个提前量,工作起来有针对性。这样就有效缓解了合作企业实习岗位的不足,弥补了大量实习生实习的不足,如南京交院路桥工程系学期末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的2010年实习生双选会,经事先邀请及企业主动联系,有一百多家单位进场,实习生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有多家以前笔者熟悉的单位联系要实习生,都无法找到足够数量学生满足他们的要求。根据计划和实习总体情况,学校按专业统一安排是否中途返校,这样的实习企业不一定就是原有的合作企业,因此,范围广,影响大,与就业联系紧密,受到各方拥护。

1.2 专家咨询模式

学校成立顾问委员会或专业指导委员会,由校内专家、本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并定期召开咨询会议,研究和探讨有关学院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安排,结合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从而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及其授课内容,按人才市场需求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对企业专家要选聘那些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工作热情,对教育和培养人才比较积极的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最好为有一定的知名度和高级职称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并且给与适当的报酬和荣誉。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展活动要有一定的年度计划和保障措施,并且对每次会议或活动要认真作好记录和总结,以防走过场,流于形式。

1.3 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

为了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仅靠高校自身条件和努力还远远不够,必须大力倡导和广泛争取企业和政府的积极参与支持。校企合作委员会是高校与企业合作并为企业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为供需双方紧密合作、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直接面向需求培养人才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该委员会旨在学校与企业合作,研究技术发展趋向和高新技术在行业及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促进科技成果尽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企业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人才培养及员工培训作出贡献,通过加强与社会特别是国内外企业界的联系,获悉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信息,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建设的支持,促进教学和科研体制改革,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快职业教育建设步伐。

校企合作委员会下设理事会,理事会由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常务理事单位和理事单位组成。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探讨校企合作重要事宜。在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通过系统地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成长创造了优良的环境和条件,较好地解决了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出现的一系列矛盾。

校企合作委员会为会员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内容包括:(1)高校帮助合作单位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本领域研究动态和先进科技成果,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研究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定期发送学校收集整理的国内外企业界经济与技术发展的有关信息资料,学校科研现状的报告,成果汇编以及由学校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学术部门、实验(实训)室和研究中心提供的有关资料。(3)建立校企科技协作网,会员单位享有查询网上全部信息最高权限和优先发布相关信息的权利。(4)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讲座、培训服务,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科技成果转换平台。(5)优先向学校毕业生介绍会员单位情况及人才需求信息,优先推荐毕业生到会员单位就业。

1.4 资源共享模式

由于受财力制约,配置昂贵的设备对学校来讲是一难题,所以学校可组织学生进厂实习,利用企业设备资源,在完成毕业实习任务的同时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企业也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对员工进行深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同时还能借助院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研制新产品、开发新技术以及设备的技术改造等,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资源优化整合方式开展的校企合作使校企双方获得最大化利益,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高质高效培养服务经济建设技能人才的良好途径,也是现今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出路所在,如成立职教集团,既加强校企之间资源共享,又实现学校之间资源共享。学校也可接受企事业单位资助,在校内建立适当的实训基地。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省交通运输厅质监局合作,2008年在校内建立基桩检测培训基地,在作为全省桥梁检测大赛比赛场地之后,已为全国和省内进行了数期的培训考核工作,在平时空闲的时候,可以直接在现场实训教学。

1.5 短期工作型实习模式

针对目前高校在校学生“出校门进校门”,对社会和企业的现状缺乏了解,积极鼓励和推荐学生利用寒暑假去企业打工,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寒暑假期时间短期工作型实习模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广泛征求本行业企业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到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对路桥类专业人才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针对路桥企业较难招聘到动手能力强、专业素质高、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神的人才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的形势,前些年探索将假期短期工作型实习模式推广应用到毕业实习过程中,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以就业为导向的短期工作型专业实习模式。例如,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确定了多种类型的教学模式,现在在时间上分:分别制定了“2.25+0.75”、“2+1”、“2+0.25+0.25+0.5”、“2.5+0.5”等人才培养模式,为实施“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工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与多家企业建立培训基地关系。

1.6 订单式人才培养

订单式培养,就是根据企业生产岗位的需求,设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量体裁衣地培养人才,这种培养方式既解决了企业技能人才的短缺问题,又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培养了一大批既有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以班级为单位的整体大批量订单式培养方式,目前是比较成功的一种做法。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工学交替多循环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学院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目前每个专业群都有“订单式”培养项目。路桥类专业有与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合作开办“北京铁研班”,与江苏东南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东南班”,与柳工集团合作开办“柳工班”,与江苏沪宁钢机有限公司合作开办“沪宁钢机班”等。培养过程中,学院与用人单位共同设置课程、制订教学大纲,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学院还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开展职工继续教育、行业准入培训、岗位培训等,2009年培训15000人次。

1.7 其他方式

充分灵活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拘泥于本行业、本专业,重视学生先就业,就好业。要有兼容并包的思想,就算是学生改行,从事与本专业没有太大联系的岗位,也能允许其通过一定特殊的考核方式,完成其顶岗实习的要求。

稳定学生就业渠道,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尝试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欢迎,企业、学校、毕业生三方都比较满意。只有在推进校企合作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制度,才能推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工作不断深入。

2 积极实行校企合作的措施

2.1 社会评价监督机制

发达国家一般采取社会参与评价的方式监控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如德国职业教育实施“双元制”模式,坚持以企业培训为主、学校教学为辅的原则,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双方共同担负人才培养任务,国家出台法律保证其实施,其培养目标为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高级职业人员,教学或课程安排分为两个阶段,在两个学习阶段均实行严格的国家考试。美国由工程技术评估委员会制定评估标准,加拿大由合作教育协会制定标准,澳大利亚和英国由行业协会制定培训计划和标准,日本则是企业直接办学培养所需高技能人才。以社会监控为手段,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发达国家中的专业协会或专业团体已担当起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责任,形成了学校对教学质量负责,企业和社会专业团体等提供专业指导和知识更新,充满活力、职责分明、内外统一、相互促进和约束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2.2 职业的导向性

路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及其职业能力的要求不同于其他的行业,相对比较集中,如测量、试验、设计、施工及造价等,不会象有些行业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许多知识架构、能力体系需重新构建和实行。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培养目标的要求,及时加强职业能力的整合,办学思想由传统的学科本位向就业导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以实践教学和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使毕业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为企业创造效益,也能使自己顺利毕业。

经济发达国家在高职教育中,都非常注重实践教学和课程的职业功能性。如德国一般用近2/3时间在企业培训,英国的工读交替的“三明治”课程等,侧重理论和实践教学交替进行。

2.3 以政府立法为保障

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国外职业教育比我国相对完善,许多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尤其在职业教育保障立法方面,有不少有益的启示。美国政府在1982年制定了《职业训练合作法》,1988年又颁布了《美国经济竞争力强化教育、训练法》,1990年的《珀金斯职业教育法》。德国在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是最基本的职业教育法律,其中包括了很多针对企业参与培训的法规,随后又有《职业教育促进法》、《企业基本法》、《实践训练师资格条例》、《青年劳动保护法》等。而日本设有专门组织机构,如产学恳谈会,负责将企业界对人才需求反映给学校,加强产学合作。

中国的职业教育立法不断完善。20世纪90年代,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实行“三改一补'政策的推动下,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大量应用性人才的需要,一大批专科学校、成人高校、中专和部分本科院校相关系部申办改制成高职学院。1996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发展方针等做出了规定,在法律上保障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仍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的规范。职业教育工作者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富于创新的探讨成为我职业教育立法的现实基础。我国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动职业教育转变办学模式”。教育部2006年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这些要求对于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专业和课程体系改革,建立合理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 结语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动态发展过程,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完善自身效能,高质高效培养服务经济建设技能人才的良好途径,也是现今职业教育向纵深不断发展的出路所在。

参考文献

[1]曾令奇.美、法、德、日高等教育职业化概况及对我国高教改革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2]胡友好.高职路桥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172-174.

[3]罗国生.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2):11-12.

[4]安雪晶.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3):3-4

高职类物流人才 篇2

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支柱之一,机械制造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素质和整体素质不够高,这也成为许多企业拒绝他们的重要原因。高职院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论文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支柱之一,机械制造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素质和整体素质不够高,这也成为许多企业拒绝他们的重要原因。高职院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机械类专业人才,成为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亟须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专业性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了给社会的某一个单一的职业培养专业性的技术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2.应用性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为了给社会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它是面向特定的某一职业或职业群体的,相比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它更注重学生在以后社会中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对理论知识的`教学,一般都停留在“必需、够用”的阶段,高职院校也是以应用为目的来构建的。

3.实践性

高职院校相对于普通高等学校来说,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从高职院校的课业安排就可以看出,专业实践课程所占比例远大于文化课程,上实验课和进行实习的时间在教学时间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高职院校也把培养“零距离”上岗人才作为学校的教学目的。

4.职业性

高职院校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和职业需要的人才,职业定向教育是其基本特征。高职院校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意愿,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引导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有利条件。

二、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现代教育理念的树立

现在中国的教育正在与世界接轨,教育理念的冲突也随之而来。首先要改变学历教育的思想,不能有学历歧视的思想。现在很多人都认为高职学历不如本科学历,许多企业入职也只对本科学生开放,导致许多学生不愿意去高职学校上学。所以必须改变这种错误的学历歧视思想。其次,要改变知识灌输的教育理念,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观念。要改变传统的认为教育就是知识继承的教育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社会传送创新人才。最后,要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教育不能只是一味地给学生传输知识,教会他们怎么做事,教育最主要的是教给学生怎么做人,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道德的学生。

2.符合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课程体系的建立

要想培养出专业的人才,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构建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新的教学体系,按照“以人为本”和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优化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目前,高职院校按照职业需要设立了不同的教育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要自行选课,这一模式打破了学校安排上什么课,学生就上什么课的状况,为学生提供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更为有效的学习模式。

3.特色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的构建

高职学校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它是为培养专业人才设立的学校,它的教学构造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文化知识,也就基本知识、理论,进行高知识含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二是职业能力的教育,主要进行专业技能教育,强调实际性和应用性。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根据高职学校教育的特点,要将特色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高职机械类专业要对知识进行严格挑选,只教给学生必须的知识,只要足够学生使用就可以了,并不要求学生在专业文化知识上达到“高、精、尖”的效果。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老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践能力考虑,着重发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上岗就业能力,并且要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总之,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经过高职机械类教育者的不懈努力与不断探索实践,进行不断的完善。只要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育工作者不断坚持,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一定会日趋完善,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高职类物流人才 篇3

关键词:广西;高职院校;水利;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核心能力

中国分类号:G718.5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建一个专业、办一个实体、创一个品牌”—水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893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12%,居全国第5位,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752万千瓦,占全国水力资源总量的2.6%,居全国第8位,随着近些年水利水电建设的加快发展,亟需大量掌握水利水电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广西当前水利类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如何构建完善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重中之重。

一、人才需求背景

根据广西勘察设计网及广西建设协会网资料统计,目前在桂注册的水利类施工企业28家;水利类勘测设计企业59家;水利类监理公司53家;水利类管理企业有368家。近年来,水利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范围广,岗位与专业对口率高,学生就业质量好。另外水利类专业的毕业生专业适应性广,岗位迁移性强,可以从事道路工程、建筑工程、港口码头等行业的施工和管理工作,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专业办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水利建设的快速发展,关键在人才。据统计,全区水利系统共有中专以上学历1.9万人,仅占职工总人数的32.7%,學历层次偏低,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制约了水利行业的建设和发展。根据广西“十二五”水利水电行业建设和发展规划对专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等第一线专业技术岗位上,未来若干年每年需要约1000人的水利水电建设高端技能人才,同时,根据以上统计,在广西注册的设计、施工、监理和工程管理事企业共五百多家,按平均每年需要2~3人计算,未来广西平均每年需补充水利类专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约1000~1500人。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人才需求的情况看,广西高职院校水利类专业培养目标是工程施工员、设计技术员、项目预算员和监理员等。因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优化工学交替的”双通道、三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深度融合,突出培养“水利工程施工、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职业核心能力。

三、人才培养方案内容

为了实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依据人才培养要求,在全面分析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的基础上,以达到胜任职业工作所要求的能力为目标,根据行业特点,按照职业群集课程模式,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重构。

(1)“职业基本素质”培养

将职业素质的养成贯穿于三年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在专业课教学中带入职业素质养成教育,通过校内实训场模拟仿真性的实训演习,将企业的管理模式引入到实习实训管理与教学中,在教学中用企业文化熏陶感染学生,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使其具备应有的职业技能,同时结合实践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在校内外实践实习活动中进行相关的职业行为实践训练,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体现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通过实践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独立意识、吃苦意识、竞争意识、抗挫折意识等,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2)“职业基本技能”培养

利用校内实训场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条件,实施“工学交替多循环” 培养模式,包括技能课程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循环、技能训练与生产性实习的循环、学校和企业不同学习环境的循环,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材料员、测量员等岗位专业能力的要求,主要完成校内外的单项技能训练和实习。采取“项目教学”和“现场教学”的教学组织模式,使学生具有工程绘图、建筑材料检测、结构设计、水力计算以及土工基础分析等基本技能。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学生基本满足企业材料检测、工程测量等岗位的工作要求,形成高技能型人才“初成品”。

(3)“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依托高职院校下属设计所、广西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和广西水电工程局等企业优势,围绕着以“水利工程施工、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实施项目化教学、现场教学、范例教学等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水利工程现场施工、工程项目进度和管理、工程质量管理以及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等核心能力,同时通过“课证融合课程”训练,满足行业企业施工员、材料员、资料员、造价员、资料员的技能要求。学生经过改内容的学习,构成专业高端技能人才“成品”。

(4)“职业能力提升和拓展”培养

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角度出发,针对广西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的需要,水利行业需要大量掌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程、防洪工程治理等工作需求的能力,开设《水工监测》及实训、《节水灌溉工程》、《防汛抢险及堤防安全管理》等职业技能提升课程;根据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在需求,结合现代水利的新热点领域,开设《中小型病险水库安全评价》、《水生态保护》、《水环境与水危机》等职业技能拓展课程。第六学期安排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及管理现场顶岗实习。采取企业、专业双导师制度,实行校企共育,学生零距离接受工程生产实践锻炼,培养其适应社会、适应岗位群需求的综合业务素质。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职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为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四、结语

通过以上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完善,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构建突出以“水利工程施工、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把广西高职院校水利类专业建设成为紧贴行业企业发展,行、企、校深度融合的培养服务水利建设和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基地和水利技术人才能力提升及终身教育的基地。

参考文献

[1]檀丽丽.浅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9

[2]广西勘察设计网,广西建设协会网.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勘察设计注册单位名录[R].2012

高职类物流人才 篇4

1 我国电力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据统计, 当前我国共有17所电力类职业技术学院, 设置了涉电类学科专业的大专院校百余所, 多年来, 电力类高职院校为电力企业培养了大批生产一线需要的专门人才。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转变, 电力高等职业院校均从高等专科学历教育步入大众化职业技术教育, 就业形式由计划分配变成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因此, 电力行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企业需求的多元化做出适当调整和改革。

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结合电力行业的特征, 电力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依托电力行业, 面向市场需求, 培养企业需要的具有一般综合素质和行业特有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由此可见, 电力类高职院校在遵循素质本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思路的同时, 还应该重点培养电力行业所需要的一些特有素质, 比如说培养学生的安全素质以防范行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等等。通过这些技能和素质的培养, 使得电力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够成为适应电力行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技型应用能人才。

2 电力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校企合作问题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职业教育要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为关键,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鼓励校企合作、顶岗培养, 推动工学结合,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双证书”制度、“双师型”教师队伍、基础能力建设以及毕业生就业创业等工作, 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1]“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办学方针, 这也是所有高职教育者的共识。

纵观各大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状况, 不难发现, 真正的校企合作难以实现,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企业缺乏合作主动性

针对用人单位的重点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在校企合作办学中, 企业缺乏积极主动性, 有些企业甚至不愿参与, 使得校企合作成为职业院校一厢情愿的单相思;即使有些企业意识到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但顾虑重重, 害怕接受学生顶岗生产或实习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尽量避免此类合作。因此便产生一种怪现象:一方面, 企业不断向政府提出技能型人才短缺已经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 表现出对高职教育的静观其变, 不能根据企业岗位需求主动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

同时, 由于部分企业过分追求利益的短期化, 认为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投入是直接的, 收益却是间接的。特别是民营企业, 多半是把追求近期经济利益放在首位, 并未将技能人才培养纳入发展战略。因此, 在政府还没有明确规定企业必须承担培养技能人才的任务之前, 企业认为培养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事, 与自己关系不大, 更不会积极主动寻求合作, 企业希望政府为职业教育买单, 摊薄企业人才资源成本。

(2) 高职院校和学生方面原因

在与企业的合作办学中, 高职院校容易着重于自身利益考虑, 忽略企业利益, 其实若将校企合作的利益重点放在企业上, 将会创造更多价值、开拓互利互赢的校企合作局面。

课题小组开展的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研显示: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合作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心理素质差, 缺少吃苦耐劳精神, 适应能力差, 跟不上岗位要求等。这表明电力类高职院校在将实践教学放在首位的同时, 更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学。而对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 大多数学生建议学校多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

(3) 合作方式同质化

电力类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方式趋于同质化, 大家相互拷贝固化的合作模式, 缺乏联系自身实际情况, 符合自身特点的合作新模式。行业办学是电力类高职院校的突出优势, 对于校企合作而言, 应把行业企业需求摆在首位, 寻找符合企业特色同时又兼顾院校自身现状与需求的合作模式。例如, 成立由电力企业高级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将计划打造的专业与现有知名企业合作, 以企业的品牌命名专业, 打造名牌专业;与企业共同定制人才培养计划等。

2.2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 它具有很强的职业定向性。因此, 学校应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从职业岗位群出发, 进行职业分析, 了解构成职业岗位工作的主要内容, 明确支撑其职业或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结合本地区的经济特点及学校师资、办学条件等资源来优化整合, 设置满足市场需求, 以学生为本, 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课程体系。

当前电力类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创新传统的课程结构, 结合行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在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构建中做到纵向、横向课程的交叉渗透, 补充更新课程内容, 而不仅仅是在现行课程之外增设新的课程。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实现零距离就业、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技能应用型高级人才, 这也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职教育备受企业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高职教育在逐渐蓬勃发展, 但其教育教学质量及社会认可度与理想状态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大部分电力类高职院校还沿袭着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法, 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满堂灌”形式, 虽然教学容量大, 能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但不适应高职学生发展的需要。

2.3 师资队伍问题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目前,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在数量、年龄、结构、素质等方面存在种种问题, 下面笔者谈谈电力类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

(1) 数量要求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要求, 生师比18∶1为合格, 16∶1为优秀。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高专生师比为201, 一些新建院校生师比甚至达到30∶1, 可见教师总体数量不足。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工作量处于超负荷状态, 教师无暇学习提高、更新知识, 最终会严重影响学校教学质量。

(2) 年龄分布

当前, 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多于老年教师, 35岁以下的教师占大多数。诚然, 青年教师可以为学校注入新鲜血液, 带来生机, 可是实践能力的不足以及工作经验的缺乏都是青年教师的弱点所在,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职后培训要提供更多的机会, 以拓展其职业发展的空间。

(3) 师资结构

《江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中师资队伍建设专任教师结构的优秀等级标准要求: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到35%;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近三年来毕业的新教师均参加过岗位培训, 并获得省教师资格培训合格证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70%。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与此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师资结构不仅反映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能力素质, 它还反映了现有师资队伍能否支撑起一个专业的开办、教学以及科研。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建立一支合理的师资梯队, 由符合高职教育特征要求的不同师资层次的梯队人员按比例组成群集, 形成正态的职称分布, 这样师资队伍结构才能趋于合理, 才能保障高职教育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4) “双师”结构

教育部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条件中提出,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应达到60%以上。“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的大小是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结构指标, 也是现在各高职院校对教师培养的一个共同目标。根据教育部的界定, “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教师是指既具有教师系列职称 (中级以上) 及基本素质和能力, 又具有相应的专业系列职称 (中级以上) 或具有相应的专业实践和科技开发能力与素质的专任教师。因此, 立足于引进和培训现有教师向“双师型”转变是优化电力类高职教师师资队伍的两条重要途径。

(5) 知识结构方面

按照国家要求高职教师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应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5%以上, 而当前高职院校的现状是本科学历的教师居多。其实,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社区学院、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的专职教师中, 硕士以上学历已占到80%以上;德国和法国的高校教师, 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早在1998年, 我国台湾省的专科学校近1.1万名教师中,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就已超过81%, 其中10.4%具有博士学位[2]。诚然, 学历高并不意味着能力强、素质高, 但更加丰富饱满的知识结构体系却是素质的表现之一, 也是形成更高素质的基础, 高学历者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 养成了一种宝贵的自我学习能力———以知识为本, 拥有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所以, 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师资结构形成经验对于现阶段的我国高职院校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6) 能力结构方面

鉴于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 高职教师首要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实践课教师在教授学生推销技巧前, 应该有做销售人员的经验, 结合自身的推销体会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国外高职院校教师的培养一般要花5-10年的时间, 而我国目前高职院校中的青年教师基本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成为教师。当然, 目前我国在建的100所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为职业院校师资能力结构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为“双师型”教师的转变和培养给予了大力支持。

2.4 就业模式问题

高职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加之最近金融危机的影响, 高职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就业模式是影响高职生就业的重要方面。目前高职教育的产学研形式单一而封闭, 就业模式未能与校企合作进行有效整合, 高职生就业较为被动。另外,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就业模式的一成不变, 未能跟上时代变更的步伐, 适应市场需求, 更是直接影响到了高职生的就业。因此, 高职院校急需调整就业模式, 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寻找切合时代背景, 紧密联系市场需求的新型就业模式。

3 适应电力行业改革, 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温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继续加强职业教育, 以就业为目标, 整合教育资源, 改进教育方式, 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整合教育资源, 改进教学方式, 这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改革创新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整合教育资源包括多种形式, 最主要的是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改进教学方式也包括多方面内容, 最主要的是实行工学结合。这两点的核心是一个, 就是推动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 实行校企合作。

通过校企合作, 可以解决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实习设施, 可以使学生获得直接的职业实践经验、与用人单位一致的管理经验、明确的职业定向以及一定的顶岗实习收入, 从而解决了职业学校设备、设施缺乏, 学生实习难、就业难的问题。反过来, 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劳动者, 节省企业日常运营开支, 解决目前经常提及的民工荒、技工荒问题, 满足企业职工迫切需要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 使职业学校成为既是学校又是企业的生产型学校, 使企业成为既是学校又是企业的学习型企业, 在社会上形成一举多得、互利共赢的关系。

电力类高职院校既承担着为电力行业改革发展培养后备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使命, 也担负着为电力行业职工提升学历、培训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当今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和科技的发展;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同样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扶持。因此, 企业和学校联手, 实现校企双赢, 具有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袁仁贵在教育部2010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chinaews.com.cn/edu/news/2010/02-10/2118380.shtml.

物流类:物流、助理电子简历 篇5

物流类:物流、助理电子简历模板

个人基本简历  
简历编号:   更新日期: -12-11 无照片
姓 名: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广东省 身材: 168 cm?56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2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物流类:物流、助理、
工作年限: 0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1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鑫荣懋起止年月:2009-07 ~ 2009-11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仓管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绿色世纪起止年月:2009-02 ~ 2009-06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储备干部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鑫荣懋起止年月:2009-07 ~ 2009-11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仓管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绿色世纪起止年月:2009-02 ~ 2009-06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储备干部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日期: 2009-07-01
所学专业一: 物流管理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09 2009-07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物流管理 大学专科  
-09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营销 营销员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09 2009-07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物流管理 大学专科  
-09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营销 营销员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良好 粤语水平: 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有着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一颗负责的心,善于沟通,敢于承担。
 
详细个人自传
  月薪要求:1500元以上

 

希望工作地区:海珠、天河

 

高职类物流人才 篇6

关键词:涉农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新世纪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是关键。如何针对“三农”问题,有效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创业型“领头羊”,以带动广大农民克服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信息农业等,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区域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赋予涉农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涉农类专业近年来不断探索与践行以创业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使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根据区域人才培养需求,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2009年,在进行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明确要求把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确立了“宽基础、活模块、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园林技术、畜牧兽医两专业本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学以致用为原则,分别构建了“五阶递进、学用交融”、“三年三循环”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第5学期,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与发展规划,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可持续发展。

二、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回乡创业的梦想与激情

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强弱将会是影响学习成败的关键性因素。针对部分学生“学农但不爱农”,引导学生树立以服务“三农”为荣、“在基层也可以干一番事业”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为抓手,每年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娄底农业局、林业局、人社局领导以讲座形式向学生宣讲国家支农扶农政策及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等,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创业欲望与激情,点燃创业思维火花[1];同时,不定期邀请企业家特别是农林行业成功创业人士走进校园走上讲坛,向学生介绍他们的创业过程、创业体会及经验教训,以通过企业家零距离现身说法打消学生在心理上对创业的畏惧感与神秘感,体会企业家们切身的创业历程与可贵的创业精神,分享他们们成功后的喜悦,以增强创业勇气和信心。

三、调整课程结构体系,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基本环节和主渠道。课程体系设置上我们按照“三通一特”、“三同二优”模式来安排[2]。“三通一特”即公共选修课全院打通,通识公共基础课按专业大类打通,专业基础课按专业类群打通,专业核心课开出特色。“三同二优”即公共选修课全院各专业学时标准相同,通识公共基础课同学科门类学时标准相同,专业基础课同专业类群学时标准相同,专业核心课设置求优求精,实践教学环节设置要求优质合理。《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农业企业管理》等创业教育课程作为通识公共素质课模块基本内容之一,置于与思想政治教育课、文化素质教育课同等重要的地位,对所有涉农专业大类开设,旨在使学生正确处理好成才与择业、就业与创业的关系以及懂得一些必要的农业企业管理知识。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精英式创业教育,开设《创办你的企业(SYB)》创业培训班,同时开设创业心理学、社交礼仪、投资理财等公共选修课,给学生储备足够的创业知识技能和培养良好的创业素质。

四、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适应创业型人才培养需要

为使教学内容能够紧密契合生产实际,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力争把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每年寒暑假,专业教师都有轮流安排下企业实践与参加师资培训,三年一轮回,走出去亲临生产一线,开展实际岗位任务调研并对工作任务进行归类,以便科学合理设计教学强化训练任务或项目。同时学校也鼓励与鞭策教师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要培养创业型人才,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彻底摒弃“满堂灌”的基本原则,针对不同课程的特征与性质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如在《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等采用现场教学与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到现场去直观接触,以调动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技术》这类实践性综合性强的课程,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来组织。

五、打造开放式实践教学基地,提供创业实战平台

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最好途径就是打造创业实战体验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创业意志品质,训练创业技能等。我们校内实训基地采用学校出场地、企业出资金设备的模式“引企入院”,建成融“技能教学、技术培训、创业体验、职业技能鉴定”四大功能于一体;校外实训基地率先在全国实施“院村合作”,目前与娄星区小碧乡十字村(湘村黑猪养殖基地)、双峰县印塘乡铁马山村(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湘中黑牛养殖基地)、市开发区大埠桥办事处中阳村(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土猪、土鸡、经济动植物养殖)等全面开展了合作。这些开放式实践教学基地的打造,为学生全过程积累创业实战经验提供良好平台,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创造良好条件。

娄底职院涉农类专业从2009年开始推行融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于一体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表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使学生获得了较好的专业技能,学生综合素质也大大提高,成功创业的学生也逐年增加。

参考文献:

论政法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篇7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高职教育不是职业培训,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偏离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应该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以适应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为目标, 在人才培养中始终坚持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统一, 注意三个方面的结合与协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协调,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协调,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 使培养目标真正得以实现。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 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 对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学制及教学过程等诸要素的组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 以教学改革为核心, 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 注重提高质量, 努力办出特色。力争经过几年努力, 形成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高水平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要根据社会实情、政策实情、学校实情等以上诸因素进行优化设计组合, 寻求一个较理想的符合现实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政法类高职院校, 如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如果没有自己的过硬专业, 如果没有自己的名师……一句话, 如果没有创下自己的品牌, 那么, 学校的生存就必然存在着问题, 更不用说是未来。对于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高职教育不是搞职业培训, 因此, 高职教育不应该偏离培养目标。其次, 在实验实训上, 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实训基地, 如果一味模仿工科职业院校, 那无疑是削足适履。第三, 加强学研结合。第四, 广泛开辟第二、第三课堂, 形成素质教育的“活动类课程”体系。

二、产学研、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理论

近几年, “产学研”这三个字成了高职院校的“圣经”, “产学研”理论实际上是来之于“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理论, 所谓“双元制”指的是以德国为代表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 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这样, 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 毕业就能很快地顶岗工作, 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 曾被誉为德国经济振兴的“秘密武器”。那么, 从政法类高职的角度, 如果理解这三个字, “产”字, 是工厂进行生产的意思, 政法类院校如果寻求与生产厂家的契合, 无论是理论还是现实, 恐怕很难找到突破。从市场的角度, 高职院校生产两种产品, 一是学生, 二是和普通院校一样, 也应该出科研“产品”。舍弃“产”字, 剩下“学研”二字, 依然可以大有作为。

三、CBE与TAFE模式

从世界成熟的经验出发, 还有两种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 即CBE模式和TAFE模式, CBE模式是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基础, 它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 确定能力目标。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 制定能力分解表 (课程开发表) , 以这些能力为目标, 设置课程, 组织教学内容, 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TAFE模式是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国家框架体系下以产业为推动力量的, 政府、行业与学校相结合,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的、与中学和大学进行有效衔接的、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看出, 后两者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与政法类高职院校存在某些相合之处, 那么, 我们只能以CBE和TAFE作为参考和借鉴来规划政法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CBE职业教育模式近几年在美国和加拿大被广泛普及, 特别是在社区教育中成绩斐然。这种教育模式的理念是:“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所必须的全部能力。”这里所说的能力, 应该做广义理解, 至少应该有以下内容:一是培养目标要求下的知识;二是上文提到的六大素养。三是学习的心境, 指动机、动力、经验、历练、是一个情感领域、活动领域;四是反馈, 即老师和学生都要懂得评价、用评估的量化指标来对教和学进行评估。TAFE学院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 实践第一。TAFE各学院设有实践课和理论课, 但以实践课为主。没有现成的教材是TAFE教学模式的另一特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训专业都是根据地方经济、社会需求、行业需要等设置的, 考试一般为现场实际操作。评估者根据其效度、速度、操作中的应变能力等进行全面审核和评估, 所以评估过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在澳洲, TAFE在继续教育领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另外, 我们在定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 应该顾忌教育的价值价值取向问题, 这是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首要问题。理解和把握教学改革所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 对于构建教学改革的价值坐标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当今我国教学改革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是突出人本位、强调基础性、彰显大众化、重视信息化和注重国际化。

四、政法类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上述CBE和TAFE两种模式中, 我们可以抽取到以下合理因素:项目教学;目标定位学习;以实际能力为基础, 以实际表现为依据;职业综合能力;因材施教;在规划政法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之前, 首先要对以下几个要素进行科学定位。第一, 正确定位学院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及发展格局。第二, 正确定位学院的服务区域。第三, 正确定位学院的人才培养层次。第四, 正确定位本区域社会需求。首先, 高职教育属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以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为已任。但是, 前文提到, 政法类高职与“技术、技能”似乎不存在太多的契合, 那么, 我们只能在法律专业水平、法学素养、经管人才方面寻求突破。所谓学院的服务区域是指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以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为例, 以“立足北京、服务政法、提供面向与法律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作为自己的区域定位和区域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层次上, 政法类高职的目标不宜定的过高, 仍以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为例, 其人才培养目标既实际又非常的合理:以应用法律教育为主, 突出“立德明法、重能强技”人才培养特色, 重点培养从事法律辅助性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和基层法律实务人才。在分析的基础上, 政法类高职院校在发展方向、目标和格局上应该这样定位:面向基层、服务和管理一线岗位, 适应我国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既具有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并受到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 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协调发展, 能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业务中的与本学科相关的问题, 培养适用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实用型“专门人才”。

通过以上研读, 科学和理性的政法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包括下列内容:

以上内容体现的是专业方向多元化、课程体系多元化、教学方法多元化和教学评价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路径, 也就与高等法律职业教育培养法律辅助类人才的社会多元化需求相适用, 法律辅助人员的工作有法庭书记员、法律助理、律师助理、司法秘书、行政司法官、法警等。在国外, 这类人才必须接受两年制 (最低层次为大专) 的职业教育, 才能从事法律辅助职业。属于这类高等职业教育的机构有美国的社区大学、法国的大学技术学院、德国的专科大学、日本的短期大学等。因此, 我国政法类高职院校目前存在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五、结束语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的重技能、轻人文的问题, 这不符合新时代的人才教育观。并且,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逐步确立, 法律人才日益成为全社会通用人才, 工业、农业、财税、金融、贸易、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各行业迫切需要大批各类层次的法律人才, 为法科生提供了大量的用武之地, 那么, 挑战与机遇并存, 作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应具备与时俱进的思维, 在施教过程中根据形势和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特别应该经常分析专业困境, 为自己培养的学生探求就业出路, 寻求学生就业渠道的多元化。如此, 在“开放办学, 平等教育, 民主管理, 主动服务”等大方向的基础上, 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和和人才培养模式, 那么, 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沈燕燕.浅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长沙大学学报, 2011, (6) .

[2]汪正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偏向及矫正.职教论坛, 2007, (7) .

[3]张智.关于构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当代教育论坛 (管理研究) , 2011, (2) .

[4]钟勇为.我国大学教学改革取向的基本特征.教育学术, 2009, (8) .

[5]霍宪丹.法学教育的一个基本前提——试析法律职业的特殊性.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6, (1) .

高职类物流人才 篇8

1概念

通常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高职教育理念下, 以社会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 依托自身可利用的办学条件, 在特定时限内, 为学生达到职业人才要求所预设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较为稳定的施行模式, 主要解决高职教育“培养什么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问题。

1.2基本特征

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多年来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结合畜牧产业的发展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2.1多样性。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教育多样性的前提, 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 面向社会, 不同动物养殖场、饲料兽药生产加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规格、类型不一。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专业特点, 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 构建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适应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需要。

1.2.2实践性。

畜牧业属于第一产业, 其生产性与技术性较强, 培养的毕业生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与行业联系密切, 加强与企业合作, 建立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 吸纳优质教学资源, 采用理实结合、工学结合的形式,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消化知识, 提升技能, 学会工作, 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1.2.3基层性。

职业教育面向行业, 面向生产, 面向基层, 应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学生, 其工作地点和服务对象多数是远离城镇的养殖场和乡村养殖农户。

1.2.4职业性。

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一线技能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职业道德, 明确培养目标, 针对学生特点, 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1.2.5时代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高等职业教育要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自觉承担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的责任, 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 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及时充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 寻求适合畜牧兽医类高职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路径。

2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架构

人才培养目标和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并符合其质量规格而建立的。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分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 经过认真分析和反思总结, 认为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应构建“校企合作, 双元互动”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双元互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在2010年全国召开的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以‘四个合作’为主线,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推进机制体制创新,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的精神, 并经过探索实践而提出来的。这一模式从人才培养的定位、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途径等方面都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 也符合畜牧业生产实际以及学院的实际办学情况。经过探索与实践, 初步形成了具有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特征的人才培养途径。

2.1科学合理地调整设置专业专业

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构成要素, 直接影响招生、培养、就业和教育质量评估, 大专业、多方向的专业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畜牧兽医类专业的调整与设置应在市场调研基础上, 与行业专家一道认真分析、准确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依据畜牧业内部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以及行业技术领域内岗位群整合, 针对学校的办学条件, 改造调整畜牧兽医类专业, 注重专业口径与专业方向的设计, 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方向, 形成以畜牧、水产、饲料、兽药、加工产业的生产实际为需要的专业结构体系, 既要考虑学生今后职业的迁移和工作方向的转移, 又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多样性。专业方向使专业具有不同的侧重面, 既可充分利用专业内部共享课程、师资、实训条件等资源, 又有利于教学建设与规范管理, 同时也能满足就业岗位与市场变化的需要。

2.2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

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 它包括知识、能力及素质培养的目标, 可将其分解为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合理定位应趋向于地方化、行业化和基层化。应通过走访行业内的企事业单位, 与从业人员座谈, 密切与企业的合作, 以就业为导向, 以市场分割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为依据, 遵循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行业性和高技能性, 找准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在区域经济和畜牧行业发展中的位置, 科学合理地进行定位, 使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得到全面发展, 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 适应畜牧业生产、管理、销售及服务第一线的需要, 应具有畜牧兽医类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操作技能, 能胜任生产、管理、销售及服务等岗位的工作。

2.3以专业技能为切入点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

决定专业的基本架构, 是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质性要素, 是体现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 课程体系设计应注重各课程与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制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标准, 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 让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使人才培养的质量更贴近行业的实际需要, 以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校企合作, 双元互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构建是畜牧兽医类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为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多样化的人才需要, 应根据毕业生就业去向、就业岗位转移与职业发展, 确定专业培养方向与专业技能, 以专业技能为切入点构建课程体系, 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 搭建课程结构。按照就业岗位应具备的素质、知识与能力要求, 建立动物养殖、疾病诊治、技术营销、生产管理等知识为主线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应按照职业活动的实践需求优化重组, 体现以职业为中心,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实践活动为纽带的特点, 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 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程、职业方向拓展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五部分。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尺度。专业课程应注重针对性与实用性, 应将专业技能和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采用模块化课程进行职业方向培养, 让学生在一年级挖掘出职业乐趣, 期待成为毕业生;二年级建立职业认同感, 渴望成为从业者;三年级形成职业归属感, 立志成为行业和企业接班人。

2.4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具体表现形式, 它是知识与劳动的结合, 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结合。

畜牧兽医类专业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 经历了三个阶段:一阶段是与多家农牧企业组建了“订单培养班”, 实行订单培养, 该种形式针对性强, 用人企业到学校为学生作专题讲座与宣传, 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习实训场所并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践活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需拓展加深。二阶段是加强行业与企业的联系, 与企业共建教学科研与就业基地, 双方共同投入, 在校内和企业分别建校内外教学实训科研基地, 有效整合并共享校企双方的优质教学资源, 达到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目的, 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三阶段选择重点发展且有一定合作基础的现代畜牧企业共建猪产业学院, 成立“专业学院理事会”, 共同组建教学团队, 共同完成教育教学, 共享教育教学资源, 共同考核评价学生, 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此阶段进一步探索了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实现了校企紧密合作, 创新了校企合作的机制体制, 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 增强了办学活力。

3深化“校企合作, 双元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与企业共同作为育人的主体, 彼此深度交融, 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如何深化“校企合作, 双元互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发挥企业与学校各自应有的功能作用。首先应解决企业经营活动与学校教学活动之间的矛盾, 以调动企业与学校共育人才的热情与主动性, 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确保职业教育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是企业生产工作的进展与学校教学内容的进度安排不一致的情况下, 应处理好“产教结合”与“工学交替”中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的转换关系, 保证工学结合、理实结合和产教结合的顺利实施, 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得到有效锻炼, 以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

4小结

高职类物流人才 篇9

一、专业职业岗位群的确定

“就业为导向”的前提必须是了解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才能对课程体系做导向设置进而制定出教学计划。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专业人才需求做了广泛的调查[2],参与方有专业老师、在校本专业学生和第三方行业咨询机构。调查结果结合国际货运流程分析得到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基本岗位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四大岗位:国际货运揽货员、国际货运操作员、国际货运单证员、国际货运客户服务员;衍生岗位为国际物流企业、国际速递公司、集装箱租赁公司、码头有限公司、海关监管仓库企业、报关单位和报检单位的主要岗位、进出口企业的货运、跟单和报关、报检岗位、负责箱管和拖运的人员等。

二、岗位群素质能力的提炼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简介》中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培养目标的描述为:“培养具有国际货运管理及报关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从事报关与国际货运业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3]本研究同时对该培养目标作修正。

“素质为本位”其实就是职业的养成教育,根据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归纳职业素质要求如下:

(1)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诚信意识,服务意识及沟通技巧;

(3)实干、创新、创业的精神;

(4)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

(5)独立思考、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质疑精神;

(6)遵纪守法精神,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管理能力;

(7)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外语与计算机知识。

“能力为核心”表达了作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职业能力是课程设置的中心。笔者认为Murphy&Poist的BLM模型[4]是物流人才能力全谱系的表达方式,它不适合具体物流专业的能力定位,更不适合高职高专物流专业的能力定位。本研究中笔者不采用问卷调查而是分析招聘广告的岗位要求和物流公司的人才结构。本经验假设借鉴了光学的RGB三基色原理。综合以上提炼出来的岗位群素质能力,笔者把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修正为:

培养具有正确就业心态、直面挫折的心理素质、有良好职业操守,适应加入WTO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中国对“大通关、大经贸、大物流”的要求,具有实干、创新和创业精神,具备必需的国际商贸基础知识与实务知识,掌握报关、报检技能,熟悉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企业第一线高等职业人才。

三、单元课程的开发

“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意味在课程开发上必然是上图的逆向设计法,课程设计指向是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而不是学科研究的需要。高职高专教育目的不为学生进一步从事学科研究做准备,而是为学生从事某职业岗位群做准备,具有很强的职业定向特征。以下结合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对本专业三大职业能力——国际货代、报关、报检职业能力作详细分析来推导专业单元课程。

1. 从职业能力要求到专业课程要求

从职业岗位推导职业能力要求,职业能力可细分为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从职业能力要求推导出专业任务要求;再从专业任务要求推导出专业课程要求,从而确定整合课程。

2. 从职业素质要求到素质课程要求

职业素质要求由职业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综合素质要求构成。Murphy&Poist在他们的BLM模型中把我们总结的职业素质归为商业技能和管理技能的一部分。职业关键能力要求和基本素质、综合素质要求有重叠的地方,准确地说这三者要严格区分是不可能的。我们认为在“就业导向”的建设思想下,称之为职业素质课更为合理。

3. 课程群的确定

课程体系分为两个课程段:职业素质课、职业能力课。每个课程段又分别分成四个课程群。课程体系确定如下:

职业能力课分成四个课程群

(1)基本能力课程群(灰色)

(2)国际货代课程群(红色)

(3)报关课程群(绿色)

(4)报检课程群(蓝色)

职业素质课分成四个课程群

(1)基本素质课程群(灰色)

(2)语言沟通课程群(红色)

(3)数量统计课程群(绿色)

(4)综合素质课程群(蓝色)

在上述整体课程体系结构框架确定后,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将结构框架中的学习课程按照单元课程范型进行分类。课程范型的依据是课程分析的结果和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

四、课程体系的形成和学生学习负荷的均衡

教学甘特图把课程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横轴表示课程的长度,除第一学期为17周外,其余都为18周;纵轴表示课程的宽度,表示其周课时数。经过学生学习负荷平衡,我们得到如下的结果,其中第一学期到第三学期每学期课程门数为8门,周课时分别为26、26、27;第四学期到第五学期每学期课程门数为6门,周课时分别为24、10。

整体课程框架体现出横向职业能力培养的递进过程和纵向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链路分布数目,并清楚地通过三基色色域变化标示出专业有几条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链路。

五、教学媒体(教学包)的选择和课程体系的师资配套

教学计划的实施有赖于教学环境分析,内部教学环境分析即是分析可供使用的教学资源如:物流专业老师、物流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课程建设的现状、学生的知识基础等等。内部教学环境现状分析有利于预测教学计划实施遇到的困难,为下一步课程体系和教学团队的调整提供必要的依据。外部教学环境分析是在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基础上进行的,要分析专业职业岗位群所服务广东省地区经济、岗位需求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综合教学环境的动态分析则是对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对教学改革、师资培训、课程建设等提出要求。总之,物流类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一个环境分析和执行试错的过程,是动态的纠偏过程,是滚动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5]鲍洁.课程改革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EB/OL].http://jwc.zjwchc.com/xtuploadfile/3.ppt.

[2]杨鹏强.南华工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2004~2005)[R].广州:南华工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3]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秘书处编.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南[M].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8.

浅谈福建省高职纺织类人才的培养 篇10

纺织印染业是福建省 (以下简称我省) 的传统行业, 近几年来已发展为我省主导产业, 年工业总产值上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已培育多个, 在我省及各地市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 其中, 泉州为全省最大的染整工业基地, 共有印染企业三百多家, 而规模企业有二百多家。厦门、长乐、三明、南平、莆田等地在近二十年中染整企业亦蓬勃发展, 规模企业届近二百家。据统计, 目前, 我国的纺织印染企业还处于中、低端产品生产阶段, 大约有百分之八十的企业生产中低档产品, 百分之六的企业生产低档产品, 仅有百分之十的企业生产高档产品。与此同时, 对纺织染整行业而言, 人才紧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提升纺织染整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随着近几年纺织印染行业的快速发展, 对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需求量不断增大, 企业除对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非常需要外, 对熟悉生产一线情况的人员也特别需要。而我们纺织染整技术和纺织染整产品要向高档次、精加工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必定要有一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生产、管理、技术和营销队伍。

因此, 要满足我省对纺织染整技术人才的需求, 提高染整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培养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的染整专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以及培养面向染整生产、管理第一线所需的具有良好实践技能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 对福建省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纺织类技术人才培养基本原则

立足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以实训基地为突破口, 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借助企业、实训基地的力量, 增强学生实践技能, 并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 使学生所学知识与最新技术保持同步。

根据国内及福建省印染业发展现状和人才市场需求, 结合对企业和毕业生调查分析及研究基础, 总结以往教育和教学经验, 从产业需求分析入手, 立足高职教育发展方向,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宗旨”的办学理念, 纺织染整专业教学培养方案着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与实际操作能力。

1.1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基础,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方案

强化能力为本位, 体现在人才规格上, 应把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 兼顾“人”的全面发展, 即人的体力、智力、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运用。强调塑造技术型、技能型人才, 将“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 并倡导以“能力为本”为核心的培养模式, 培养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或动手能力, 完成职业任务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如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 以及在技术应用领域中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

1.2 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 以就业为导向制定教学方案

社会人才市场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讲究“适用”、“效率”和“效益”, 要求应职人员职业能力强, 上岗快。因此高职教育发展方向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宗旨”的办学理念, 全力提高教育与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根据企业用人进行“订单”教育与培训, 并根据人才市场需求, 调整专业方向, 确定培养规模, 制定准确的课程定位和以品牌为案例的教学模式。

1.3 加强实践教学, 突出职业技能特色, 实行双证书教育

实践教学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主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 实践证明,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非易事, 需要依托完善培养方案来实现。在教学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 应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并重, 进一步完善实训设施, 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以满足教学实训的要求。并根据今后将从事的职业和自身的特长, 参加国家有关考试, 获得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改革创新的观念和方式, 实施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双向融通, 构建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之间的桥梁。

1.4 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 构建灵活开放的课程体系

坚持教育以人为本, 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手段和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兴趣爱好, 为学生提供适应人才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资源。教学也应进一步解放思想, 打破学科体系, 更新教学内容, 扩大知识的科技含量, 突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个性差异选择更能适合自已发展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1.5 适应纺织企业技术发展, 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要关注我国纺织行业的最新技术发展, 通过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和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弊端。要结合专业要求, 在扎实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及时了解、掌握本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及相关技能, 实现专业教学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1.6 以学生为中心, 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要根据各地经济技术的发展情况,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及兴趣,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 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空间, 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 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采用模块式课程结构和弹性学习制度满足企业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课程和教学项目, 不仅要适应职业院校的学历教育, 而且要适应在职人员更新知识和技能的需要。

总而言之, 本学科本专业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具备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素养, 掌握纺织染整工艺的基本理论和加工方法, 熟悉纺织印染工艺流程及其设备使用的人才。他们能从事纺织印染生产、工艺设计、技术管理、产品的品质检测监控和新产品的开发等工作。

2 纺织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工学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道路, 是我院染整实验中心教学方向的基本定位。近年来, 染整实验中心根据自身实际, 扬长避短, 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高职纺织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见图1。

纺织实验中心实践教学改革要以围绕着将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相结合为出发点, 通过对实践课程体系的整合, 开放实验室、企业顶岗实训等一系列的措施, 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目标,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3 纺织类专业技术人才技能的培养

纺织染整专业技术人才技能的培养, 要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和职业技能四方面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对学生进行应用技能的全面培养。

3.1 基本技能实践训练

按实验类型分块, 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实行“三层次”教学法, 教学进程是从简单到复杂, 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是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第一层次是基础性实验, 主要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和良好的习惯;第二层次是应用篇, 主要培养学生的工艺应用、染化料检验、产品质量检验和打小样的能力;第三层次是提高篇, 主要为学生进行创新实验提供素材,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主。

3.2 专业技能实践训练

在进行专业技能实践训练时走开放实验室的道路, 将这些实验项目上网供学生自由选择, 实验兴趣小组由学生自由组合 (可不分专业、不分年级) , 实验课外进行, 时间与实验指导教师协商确定, 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按照要求完成实验, 并写出实验报告或论文。通过开放式的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使之形成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突出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的特点。

3.3 综合技能实践训练

在专业技能实践训练中完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 开设“研究型的实验项目”, 吸引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参与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或参与课外的科研活动;在进一步开扩视野, 丰富“第二课堂”活动的同时, 也起到“以学促研”的作用, 并且和学校开展的“大学生创新活动”融为一体。

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 像福建省高等职业学生服装设计与制作、福建省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服装设计技能竞赛、福建省高职学生技能竞赛非专业计算机技能竞赛、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服装设计与制作和全国纺织服装类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面料设计大赛等等, 通过这些竞赛载体, 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综合技能实践训练方面, 坚持走校企共建的道路, 发展校外实践基地, 构建“实训—就业”平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学院依托特有的行业背景, 构建了校外“实训—就业”平台。学生在实训中做到“五个合一”, 即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理论、实践合一;育人、就业合一。通过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学生可以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 提高动手能力, 同时也可以规范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顺利就业。

3.4 职业技能实践训练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表明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对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高度重视, 把实践摆在了整个教育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 也是就业市场的客观要求。通过借鉴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理念并参照职业院校学技能训练的模式, 结合课程内容和就业市场, 构建了人才培养特色的纺织染整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从而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达到职业技能实践训练的目的。

4 结语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将“具有适用的理论、实用的技能、创新的思维、良好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魂”确定为人才培养目标, 重点在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意识”和“高技能”塑造上下功夫, 精心塑造“诚信敬业爱岗, 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精湛操作技艺, 能够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手脑结合型高技能人才”。

以省、部委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 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产业结构调整, 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要求, 纺织类高校和企业应坚持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 依托现有教育资源, 使社会广泛参与, 按市场化规律运作, 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真正达到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地实现高素质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摘要:根据我国及福建省纺织印染业发展现状和人才市场需求, 结合近年来纺织类实习生的情况, 提出了纺织类技术人才培养基本原则和基本模式, 指出了纺织类技术人才的培养, 要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和职业技能四方面进行全面培养。纺织类高校和企业应坚持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 依托现有教育资源, 使社会广泛参与, 按市场化规律运作, 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真正达到高起点、高水平和高效益;实现高素质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高职类物流人才 篇11

【摘 要】在校企协同发展视域下,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对学院所处广西柳州市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设置、校企协同培育制造类人才等方面探讨了校企协同下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策略。

【关键词】校企协同发展 制造类专业 人才培养 就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C-0187-02

校企协同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服务社会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和科研相结合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与就业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集中反映在人才战略、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这些为两者合作培养人才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探索校企协同视域下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策略已成为校企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概述

(一)外部环境

《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教产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的职业教育模式”。因此,实现校企协同发展是顺应职业教育发展内在规律的表现。通过构建企业、行业、学校共同参与的制造类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进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教育与推动职业教育深入改革的有效途径。为提升高校就业率,不仅要在人才培养数量上实现提升,更应在人才质量上实现提升,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人才培养与就业的问题。

(二)内部环境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广西柳州市。柳州是国内唯一一座拥有四大汽车公司整车生产线的城市,是中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交汇处,也是中国西南、中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近年来,柳州为打造中国—东盟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以成熟的汽车产业基地为依托,逐步扩大汽车产业规模,推进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柳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发展优势,努力打造一个服务西南,乃至东南亚地区的“中国—东盟汽车城”和区域性汽车制造中心。汽车工业制造基地大环境下,形成对制造类人才的巨大需求,而如何能够满足产业对制造类人才需求,扩大人才规模,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产业发展与人才相匹配已成为关系企业与学校协同发展的重要问题。

校企协同共建“一主多元”办学平台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机制。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制造类专业应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训顶岗设置等多方面与企业加强合作,与该专业学生就业相互影响关联、互相推进,促进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

二、校企协同育人,促进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的作用

(一)使人才培养目标紧贴社会需求

人才培养以岗位能力需求培养为目标,更加紧贴社会需求。在校企协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定,共同建立培育人才所需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共同参与专业设置以及课程体系开发,强化校企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育具备逻辑、思维、创新、合作、表达等能力的现代社会亟需的应用型人才。

以企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实战演练、业界专家指导等教学方式,培育制造类人才实战能力,将制造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发展动态真切的反映到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体现在人才培育目标中,实现高职院校制造类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有机结合。

(二)促进社校企“三赢”

校企协同发展在促进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的同时能够促进社会、学校、企业的三方共赢。校企协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将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流程等相关实践知识引入大学课堂,扩充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实习与就业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的一体化。校企协同培养平台实现全过程协同培养,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建实验室、合作开发课程等深化校企的联盟关系,实现社会、学校和企业三方共赢。具体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是校企协同培育社会亟需人才,有助于带动人才就业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二是校企协同培育优秀的现代化人才,有助于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校企共同培育人才,企业在先期就把岗位要求、企业文化植入到学生平时的教学当中,当学生进入就业岗位,便能很快的适应企业的要求,真正的实现就业“零距离”,企业获得大量高素质的制造类人才,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求。

三、校企协同发展下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策略

(一)推进课程改革,优化课程配置,培育学生实践能力

从制造类专业课程设置上,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立足当前本校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企业需求之间衔接不足的现实问题,紧贴区域发展趋势,考虑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等,通过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首先,推动课程体系改革。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制造业相关课程建设与改革,并对课程实施进行监管,确保课程教学质量、课程的设置符合行业的需求,使课程体系契合制造行业需求,满足制造行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

其次,优化制造类专业课程配置。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共同开发制造类专业基础上,应合理对课程进行配置,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专业技能与岗位核心能力相结合,保证制造类专业课程的针对性。通过课程的改革,可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让其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加深对专业基础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提升高职院校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提升制造类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使之能够切实运用到工作实践之中,服务于企业。

(二)校企协同培养制造类专业人才

学校和企业通过深层次的协同合作,培育社会所需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可以有效提升校企协同质量。校企通过联合开发课程,协商择优选择授课教师,并采用双导师制度进行毕业设计考核。具体如下:

1.校企协同开发课程

企业依据发展需求参与高职院校制造类专业课程教学建设、教学计划制定以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通过校企成立课程开发小组,协同改革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制定制造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手段等,确保制造行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在课程的每一个环节得到体现。

2.校企共同实施制造类课程教学,实现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可以安排学生在企业车间进行制造类课程学习,并由企业指派专人负责学生的教学工作。可以向学生介绍制造行业的发展动态、最新技术等,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之间的有效的、无缝的对接,提升高职院校制造类人才的培育水平,减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对人才需求之间的不适应。此外,也可以组织开展制造类专业相关技能竞赛,聘请企业人才参与指导,充分提升制造类专业人才的实践水平和创新水平。

3.学生毕业设计采用双导师制

在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行校内和校外的双导师制度,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学生参与到企业真实的技术改革和研究项目当中,以此作为毕业设计的来源或课题实践,以真实的实践提升学术的能力,实现所学与所做的零距离对接。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保证学生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

总之,实现高职院校制造类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有助于促进产学研结合的落实,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缓解人才与市场需求间脱节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肖咏桦.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2

高职类物流人才 篇12

1.1 高职商贸类人才的企业需求

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和国际金融危机的行业洗牌,我国贸易行业的结构在不断调整与优化。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业信息化风暴的冲击,使我国商贸企业对于一线应用型贸易人才的需求日趋关注。以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为例,2015年度75%的电子商务企业存在人才缺口,每个月都有招聘需求的企业占36%,招聘工作一直处于常态化状态。

不仅人才需求的数量缺口持续存在,而且商贸类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也对人才质量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要求。我们在企业走访与调研中发现,对高职商贸类人才有需求的企业一般具有三个特征:一是集中在中小型二线城市,二是企业自身规模有限,三是注重实践经验与技能应用。由于地缘特征和实践技能偏好,这批企业在自身初创期和成长期都会将高职商贸类人才作为自身用人的首选。

1.2 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现阶段商贸类人才的供求矛盾体现为企业、高职院校和毕业生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迫切需要毕业生的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毕业生期望就职的企业又进不去。一方面,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校内教育没有实现有效的同步,导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较大偏差;另一方面,毕业生家庭条件的不断提升,导致自身对未来职业预期的高估。

2 高职商贸类人才的培养定位与量规

2.1 我国高职商贸类人才培养的定位

我国20世纪80年代,为配合中小企业对贸易从业人员的需求,开始在专科教育层次培养基层贸易人员。参照2003年教育部制定的《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在该目录的财经大类下,设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国际商务等专业,在719所高职院中开设了相关专业。

我国高职教育的主旨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在查阅了多所高职院校的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后,我们发现尽管表达方式略有不同,但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目标高度一致,都强调了职业素质和基本技能。

由此可见,高职商贸类人才的培养与输出应该是有基础且乐观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2.2 人才质量的量规差异

高职院校对于人才输出质量的评价源于校方视角下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标准,企业对人才的质量评价往往基于实际的工作态度与绩效。两者在本质上并不矛盾,都体现了对个体——人的评价,区别是场景不同、动机不同。企业更在意个体结果与集体成就的关联度,而校方更关注个体的变化与成长。

简单地说,企业和校方都关注学生个体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但企业关注前者更多,校方关注后者更多。基本技能通常易于考核和度量,但基本素质上升到职业素养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塑造。企业尤其是属于第三产业的商贸类企业在选用人才时,特别关注对象的职业素养。

3 企业视角下高职商贸类人才的教育供给侧缺失

3.1 职业素养缺失

由图1、图2可知,在受访企业中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中仅次“薪资福利问题”的“自身抗压能力问题”占比32%,受访企业最看重的商贸类人才素质指标是“责任心”,该指标比排名第二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高出8%,占比48%。

在高职院校现行教育重点关注的是素质教育而非企业所需求的素养教育。

在校内素质教育多数还停留在既定的课程和各种设定好的竞赛活动上,参与活动方式存在两种现象:一是全员参与,埋没个体;二是个体参与,埋没多数。在看似平等公正的机会面前,得到锻炼的其实永远是少数,更为遗憾的是即便得到锻炼的同学对于相关课程和活动的本义并不理解,也认识不到活动与自己成长的关联。同时,挫折教育的缺位,也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信心,少有坚持,工作过程中岗位多有波动。在校内缺乏有效的素养培养方式,我们并未清楚地认识到,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和能力,混淆了素质与素养的概念,简单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思想教育,并未将专业教育与之真正结合。

3.2 职业规划

我们在校内进行学生职业路径规划的指导时,通常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负责,将招生就业与职业规划相结合可以方便地开展工作,但在指导内容的把握上往往存在偏差。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有正式且直接地与老师面对面沟通职业类话题的机会,在职业目标的理解和路径的设计与规划上缺乏有效共识。从时效性的角度来看,这项工作也应该是一项长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工作,学生从入学建立概念,到专业课学习确立方向,再到毕业结合自身特征做出选择,每个阶段都需要有效地指引。目标感的缺失是学生成长的障碍之一。如果高职院校能够依托大量有效地市场调研,在商贸类人才的职业规划上看得更远一些,学生的就业效果就会有非常明显的提升。

3.3 企业适配

高职院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上有许多指标要求,这些指标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在社会资源的制约下会不同程度地对毕业生的就业采取速配方式。这一方式显现了我国人才市场发育的不成熟、市场主体的不清晰和运行机制的不科学,就业市场没有为高职院校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从而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单一且不通畅。“速配”伴随着主体间的不适应和相互间认知上的现实反差,直接表现的结果就是“错配”。

4 教育供给侧的反思与改进

4.1 从企业需求理解商贸类人才的职业素养

素质教育关注人生理上原有的特征、事物的本质和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是一个自然人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素养指的是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应具备的素质与修养,在素质的概念上大为扩展,涉及思想、文化、业务和身心等多个方面。其中业务和身心素养,尤其被企业所关注,因为企业往往认为这是导致员工高流失率的根本原因。

具体来说,企业关注的毕业生素养集中在品格和能力两个方面。

在品格方面,自信、客观和务实是商贸类企业对所用人才品格上的一个共性要求。服务型业务自身的复杂性要求员工具备良好的品格。该类企业每天需要面对不同类型的客户与业务,很多事务需要靠较长时间的积累和经验来完成,因此能否时刻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较为关键。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企业所看重的这种相对自然的心理状态是需要不断磨练的,因为企业寄希望于毕业生能尽快地进入工作角色,在这一自然状态下对事务的接受程度和知识的吸收效果是最优的。从学校到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化,需要毕业生们具备一种适时归零的心态。

在能力方面,企业特别关注毕业生的沟通能力。客观地说,校内的专业教育很难真正与市场需求相匹配,虽然我们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各种模式。从企业的视角看,他们青睐沟通能力强的毕业生,原因很多,一是会沟通的同学容易接触到客户,在交流中客户会教我们该如何去更好地开展业务;二是积极地沟通往往意味着学生会给企业较为主动的阶段性工作回应与证明,方便地让企业更好的识别个体在企业中的定位与作用;三是有效的沟通往往是在良好的心态下所产生的灵活性表达,这让企业感受到学生有良好的工作心态,并能灵活地待人接物是非常必要的。

值得借鉴的是,我们有很多关注职业素养的院校,开始关注和提倡自己的素养教育,比如台湾科技大学的“八大素养”和“5L国民”概念。

4.2 以大数据辅助职业规划

DT时代(Data Technology,数据技术时代)基于大数据的毕业生管理与职业启蒙教育是院校职业规划的关键。历年庞大的毕业生数据信息和海量的企业社会数据,将与教育行业的历史权威统计数据形成优势互补。大数据将成为院校的“观象台”,以毕业生群体长期产生的海量真实数据来刻画实时、准确的“区域经济画像”,可以为院校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第一手科学依据。

具体来说,学生的职业路径规划科学与否的验证方法就是与企业的适配性。从这一点上看,企业对职业路径规划的理解相对更加具体和狭窄,而院校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时是否能将其纳为自己的子集是关键。这里有两种情形,一是校内的职业路径规划指导与企业的现实需求不符,两者之间没有交集;二是校内的职业路径规划指导与企业的现实需求部分相符,两者之间存在交集。前者人才培养完全背离市场需求,后者会让学生迷茫。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商贸类人才的职业规划路径较为简单,通常的模式是“业务——管理”。他们要求毕业生有良好的探究能力、明确的目标和持续的工作意愿。良好的探究能力是毕业生职业化程度的一个直接体现,你的问题直接暴露了你的能力水平;目标明确才能清楚地让企业知道是否接纳和如何培养你;持续工作的意愿,直接决定了企业在你身上的投入。

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上一直存在一种错觉,毕业生离校后与校方再无“瓜葛”。其实不然,毕业生是高职院校宝贵的资源。例如五年前一些高职院校就开始谋划将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小量多批次地输入到中小港口城市有跨境业务的贸易企业,经过几年积淀,校企合作深入有序。这点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做过很多探索和实践,比如台湾地区的致理科技大学就强调商科人才在培养时,校方采用的是终身导师制。

实践证明,历年将毕业生数据进行有效地分类与分析并据此适当修正现行教育,非常必要,同时也是有价值的。

4.3 使用“RLAV”模型进行企业评级

商贸类人才在向企业输送时,面临的问题相对其他专业较多,因为这类人才的普适性强、流动性大。企业都希望获得院校最好的学生,商贸类企业更希望在高职院校收获性价比最高的商贸类毕业生。如何实现校企人才供求方面的有效对接,一直是困扰双方的一个难题。

总体来说,现阶段校方在用人企业的甄别和适配性评价上存在缺失,校方需要对招聘企业做适当的评估甄别,并进行企业与专业、企业与个体学生的适配性考量。

在充分调研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企业实际,创新性地提出了“RLAV”模型,该模型主要用来进行用人企业评级。对于一家用人企业,我们可以有四个重要的“指标性”描述,分别是:企业在产业链中所处位置与行业认可度,企业所在的地理位置,企业为员工提供的职业成长路径与薪资待遇,企业内部文化、价值取向与工作氛围。简言之,RLAV模型由行业口碑(Reputation)、地理位置(Location)、成长空间(Advancement)和内部活力(Vitality)组成(见图3)。

图图33““RRLLAAVV””模模型型

从企业的视角来看,他们迫切需要优质人才,这一需求得以实现的前提是能让自己在最好的毕业生们面前脱颖而出。这一项工作如果单靠企业来完成往往效果大打折扣,亟须校方的公信力做背书。

校方可以基于RLAV模型,简单有效地从企业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考察企业的实际情况。

第一步获取,从了解企业在行业中的概况入手,细致分析企业在产业链中的所处位置,行业口碑的好坏,对该企业有一个基本认知,重点考察行业(企业)与专业的匹配度。

第二步选择,针对毕业生群体的家庭所在地和关于今后求职地的意向,考察企业的地理位置是否适合。地理位置不匹配通常是企业员工流失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步画像,从企业对员工培养的基本制度、模式和薪资待遇对企业进行“画像”型描述。这里,企业中员工的职业路径是毕业生较为关注的,直接关系到他们对这份职业是否适合自己的基本判断。

第四步细描,获取企业一些文化层面的基本信息,比如价值观、工作氛围等,这些软条件对毕业生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初涉社会的他们通常都需要一个有活力、有激情和相对包容的工作环境。

R LAV模型的四个指标性描述在具体实施时,依次参照R—L—A—V四步,由表及里,一步一步深入了解企业、评价企业。这一过程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可以较好地实现企业对学生所进行的一次非正式无损伤的“自然淘汰”,这是一种基于毕业生自身的自我筛选。显然,只有基于供求双方充分认知这一基础上的相互选择,才是有效和长久的。

5 结语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一直有着自己的标准和考量,优质的毕业生也一直被企业所青睐。如何让最合适的毕业生选择到最合适的企业一直是一个业内难题。本文尝试从企业关注的职业素养、职业规划与企业评级三个方面,给校方的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提出创新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张明洲.海峡两岸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比较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20).

[2]赵婕.浅析如何培养大学生可雇用技能以提高就业质量[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6).

[3]程欣.英国高校商贸类人才能力培养及经验借鉴[J].对外经贸,2015(11).

上一篇:终止妊娠下一篇:实现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