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师范类

2024-09-23

高职师范类(精选12篇)

高职师范类 篇1

在如今的高职师范类学校中,钢琴已然成为了音乐教育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究其原因不外乎钢琴的实用性和广泛性。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生代大学生必然会对高职师范类学校中的钢琴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采用教学方法,提高钢琴教学质量成为了高校老师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在这里,本文就对高职师范类钢琴教学做一些探讨。

一、高职师范类院校钢琴教学现状

1.高职师范类院校针对学生的教学目的不明确。钢琴教学作为音乐系综合教学大纲中的一部分,如今无法与其他专业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特别是在学生的学习和演奏方面,高职师范类院校的教学目标定位模糊,非常不明确,需要积极借鉴其他专业音乐院校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2.高职师范类院校钢琴教学的教学重点不突出。因为受到音乐系综合基础教育和钢琴专业教学师资力量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了学生钢琴学习的受教程度。那么如何在短暂的受教阶段掌握钢琴的弹奏技巧、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成为了高职师范类院校的一个教学难题。

3.高职师范类院校钢琴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采用理工科专业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实行音乐教学是不科学的,这样反而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在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切实的教学进度安排,盲目的安排教学钢琴曲目,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钢琴演奏考核方式过于机械、单一,使得学生无法掌握钢琴的基本技能,最终可能会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且知识面窄, 钢琴技能生疏等情况的发生。

二、高职师范类院校提高钢琴教学效率探讨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音乐思维。“只有热爱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了责任感。”所以老师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引导,进而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 只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事物才能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钢琴教学老师一定要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对其施教,让枯燥的钢琴理论知识讲解变得生动有趣,让千百遍乏味的钢琴曲目练习充满趣味性。当然,钢琴的教学效果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钢琴技巧,弹奏出几首好的音乐曲目,更是要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理解钢琴曲目作品中的内涵, 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音乐嗅觉,启发出学生的音乐思维,便于以后学生的钢琴事业发展和钢琴音乐创造。

2.分析学生情况,集体教学和分层次教学集合展开。不同阶段的思维能力、反应程度会随身体机能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虽然在高职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年龄大体相同,但是其以前音乐素质的培养和不同程度的钢琴学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所以,老师要尽可能的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天赋,不要一味地对学生进行钢琴基本技术教育,一味地增大曲目练习难度,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情况。老师要做到掌握学生情况,集体教学和分层次穿插展开教学。首先钢琴的集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技术差异,“量体裁衣”,展开单独辅导和教育。这样集体教学和分层次教学穿插着进行,更能体现钢琴教育的技术性和实践性, 帮助学生快速发展,快速提高,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3.根据社会需求,不断优化知识教学体系。高职师范类院校钢琴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掌握钢琴演奏技能,满足社会对其的需求。 所以,在学校对学生展开钢琴教学时要考虑当下社会的需求以及音乐教学的发展趋势,从而不断梳理知识,优化教学体系。如今的钢琴教学不仅仅是单独地教育学生进行重复式的演奏,而是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进行立体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技能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能力,让学生从钢琴教学中感受学习、训练、应用的发展,进行对作品的分析、模仿到自身的独立演奏甚至进行作品创作的本质提高。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调整钢琴教学体系,将钢琴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及现状,钢琴演奏的技巧、风格、钢琴语言,社会音乐的发展动态、钢琴音乐的发展局势纳入其中,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教学。

4.灵活运用钢琴教学方法展开教学。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几点,在对学生展开钢琴教学时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也尤其重要。教学方法众多,它不仅仅是教师展开钢琴教学的手段,更是与学生互动的工具。整个教学过程要以素质教育为原则,钢琴教育为目的,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教学。同时要辅助以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让老师的钢琴教学课堂更加生动,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

总之,随着目前音乐教育的兴起,高职师范类院校中的钢琴教学变得广受关注,而且钢琴教学的发展也将会变得越来越宽阔。所以,高职师范类院校就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钢琴教学,不断的采用新的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钢琴教学。同时,积极启发引导学生的音乐思维,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院校的钢琴教学效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钢琴人才。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和社会娱乐的发展,社会对钢琴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钢琴教学的发展空间也日益变大。在这里,本文就对高职师范类院校如何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钢琴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钢琴的弹奏技法、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职,师范,钢琴教学

高职师范类 篇2

我在漳县四族中学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实习,在此校我担任七年级五班的英语和八年级四班的历史。本学期总共二十周,十一周进行了期中考试,四族中学和武当中学、盐井中学进行评比,在此我对自己所带的二个科目进行分析。我带的七五班总人数58人,英语及格人数45人,及格率为百分之七十八,平均分为89.6。四族中学整体平均分为88.7,我带的七五班的英语平均分高出1.6分。八年级总共51人,历史及格了32人,与平行班持平,在平均分和及格率方面都比武当中学和盐井中学高。

在这一学期的任教过程中,我的感受颇深,当我初次来到这个学校,起点为零,首先是自己身份的转变,我突然从一个学生变成一位老师,我就首先应该学会如何很好的过渡。其次是如何授课,面对58位学生,我对他们一无所知,这也就意味着我必须深入的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很好的和学生相互配合,再就是对这个科目的重、难点的把握,面对课本,虽然所有的内容自己非常的懂,可是如何用最好的方法让学生听懂并且深刻的领会以及如何很好的使用,在这些方面都是对一个老师的要求。并且在一些授课内容的先后顺序上都会有一定的认识。我感觉在这一学期的实习授课中,让我感受最为深刻的是如何上好一堂课。一堂优质课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而且你所准备的材料和这个课文的主题贴切,你所设置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很好的练习你所设置的重点。并且我认为课堂指令使用的恰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学期的指教不仅

锻炼了我的生活方面的一些能力,而且与其他老师的相处当中,我也学会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其中最让我感触深的是作为一教师的辛苦与不易,学校安排的支教给了我们一个真正扮演一名教师的机会,让我们踏入社会,站在讲台上身临其境的感受老师的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在学校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的理论,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你真正的作了一名教师,你才会更加深刻的体会作为老师的含辛茹苦。我所在的漳县四族中学在全县排名前三,该学校八学生抓地非常的紧。学生在六点二十全部到校,从七年级到九年级都上晚自习,从六点二十到九点半老师都进行指导。在这个学校老师的工作量非常的大,我自己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最后一点就是学生,这里的学生都是农村孩子,每个班上大约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学生都是住校生,学生学习条件较为艰苦,可是他们勤学节俭,淳朴善良。他们对老师非常的尊重,基本都能做到尊师和爱师。我认为作为老师不仅教会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做人,我们不仅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当学生痛苦、迷惘、沮丧、偏激、受难和孤独时我们应给予安慰和鼓励。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我期中考试的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做个总结,本次期中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顾忌到后进生的学习状况。第二:对于英语中的完型填空给学生的练习太少了,对八年级历史学生的督促力度还不够,以致于一些学生的成绩偏差。第三:学生不喜欢动脑筋,都喜欢死记硬背,以至于在一些比较灵活的题目上失分。以上是对这次期中

考试的工作总结。在授课中,我认为能够把握班上大部分的学生,没有两级分化现象的出现,并且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心,在课堂上能按照计划完成所讲的内容。但仍存在不足,对于有些语法把握的不是很好。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还不够。有些问题的设置以及讲解不够全面、到位。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花更多的时间备课,使课堂内容丰富。第二:认真落实学生的背诵情况。第三:多去听别的老师的课,从中汲取经验,以便来改进自己的课。并且对课堂的管理要严格和有趣,让学生多动手和多动嘴,让所有的学生加入到课堂中来。而不是满堂灌的教育模式,多设置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勤奋思考的号习惯,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的成绩固然重要,我们在教会他们知识的同时,也应当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并且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通过对声音、语言、眼睛、表情、行为、学识、脾气、个性、心灵、气质、灵魂和人生这十二项的不断改善,相信我们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

学院:天水师范学院二级学院:外国语学院班级:英语09级7班姓名:曹娟

高职师范类 篇3

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差异会在日常教学中慢慢显现出来。在中小学教学中,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教师的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促使教学正常开展,学校应有意识地对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比较。

1.教学观念方面。

师范类教师往往比较重视教学观念,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考虑教学观念的科学性。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教学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下,师范类教师比较关注素质教育的要求,而非师范类教师则不太关注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一差异导致了教师对教学观念的理解不同。

由此可见,相比非师范类教师,师范类教师更加重视教学观念,更愿意学习新的教学理念。

2.教学效率方面。

教学效率方面的差异是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教学能力差异的重要体现。师范类教师往往基础扎实,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较高,因此在教学中,师范类教师的教学效率会比较高。

3.时间把握方面。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师范类教师对教学时间的把握更为精准。师范类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往往会事先进行细致的计划,并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有效调控,严格执行,因而师范类教师组织的活动一般不会出现不受控制的情况。虽然非师范类教师也学习过专业理论,但总体来说他们对理论的掌握并不扎实,执行能力也有待提高。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非师范类教师对时间的掌握不够精准,可能会出现不受控制的情况。

4.训练方式方面。

师范类教师受到过专门的训练,因此他们对训练方式的选择会更加准确,对训练时机的选择会更加科学。

5.活动组织方式方面。

师范类教师组织活动的方式更为灵活和有效,而非师范类教师组织活动的方式则比较呆板。实际教学过程复杂多变,如果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思想、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就会受到负面影响。

6.教学实践方面。

相对来说,师范类教师的实践经验更为丰富,这主要是因为师范类教师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会有计划地进行实践。这些实践经验对教师的教学有巨大的帮助作用。非师范类教师虽然能够通过其他途径建立扎实的理论体系,但是却无法进行充分的实践,因而实践经验有待提高。

实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实践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获得认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所以,从实践方面来看,师范类教师比非师范类教师更有优势。但这也并不是绝对的,有些非师范类教师的实践经验也非常丰富。

高职师范类 篇4

新办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构建科学的

实践教学体系应秉承的理念

实践教学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原则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师资是新办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 毫无疑问, 其实践教学内容的取舍与体系的建构也应建于这个基点之上。但作为大多从传统的中师升格改制而来的高职师范类专业, 其人才培养目标既与传统的中师有别, 也不同于其他高师院校, 与高职工科类专业差别则更为显著。因此, 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规划与实施应紧扣培养优秀师资这个总体目标, 同时着力在遵循“共性”的基础上凸显“特色”。

实践教学坚持办学适应社会发展的原则我国已经提出创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未来的教师更应具有创新的品质。因此, 新办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也应不断开拓渠道, 丰富形式,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创新的精神与实践的能力。

实践教学沟通理论与实践的原则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重视理论的讲授, 轻视乃至忽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研究表明, 人类的知识可以分为公共知识与个人知识。真正指导教师教学行为的是其个人知识, 但教师的个人知识不一定是理性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知识, 这就需要将公共知识转化为教师的个人知识。实践教学以实践取向、行为取向的课程安排则有效地架设了两者之间的桥梁,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效沟通。

新办高职院校构建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措施

实践教学体系就是指在师范教育中, 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有目的、有组织地突出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 使学生所学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内化为良好的教育教学素质, 进而转化为合格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的系统化的师范课程与教育模式。笔者认为, 新办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该由基础性实践、专业性实践和创造性实践三大模块构成。

基础性实践教学基础性实践教学主要安排在一至二年级, 这个环节主要包括军事训练、生产劳动和基于课程教学进行的实践性锻炼。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对刚入校的新生有必要进行军训, 军事训练可占1学分, 劳动课也应纳入教学计划。此外, 由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因此,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渗透到每门课程、每个教师的教学之中。专任教师应该结合各自的课程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课堂讲授、问题讨论、案例分析、小论文、研究性学习、课下阅读、课后辅导和网上答疑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使各课程教学蕴涵实践教学的因素。

专业性实践教学专业性实践是专门化的、制度化的实践教学阶段。这个阶段高职院校应为每个学生建立专业成长档案袋, 以记录学生的专业发展轨迹。此环节包括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案例教学、顶岗实习等。 (1)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笔字”、班主任技能、课堂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多方面的职业技能都是合格教师所必须养成的。高职院校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师范生进行长期、专门的训练, 并且经常性地举行师范生职业技能大赛以创设氛围、进行激励。同时, 微格教学对学生的这些职业技能训练也具有重要意义。 (2) 案例教学。从广义上讲,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境的描述,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教育原理、观点与方法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作为沟通现实教育世界与大学生学习世界的桥梁, 无疑可促使师范生更快地适应工作情境的挑战。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一方面可以要求所有教师学习研究案例教学法, 提高编写教育案例、组织实施教育案例的能力, 改革既有的课程施教方法, 在所教课程中恰当运用案例教学。另一方面要组织专门的案例教学活动, 搜集、精选典型的教育案例, 构建专门的教育教学电子案例库, 实现校内资源共享。 (3) 顶岗实习。首先是深度合作。借助政府平台, 高职院校与顶岗实习基地结成战略联盟, 进行深度合作。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将在实习期间顶替基地某个教师的教学岗位, 而被顶岗的教师期间将到高职院校参加脱产的专业发展培训。其次是全方位实习。实习生将有长达半年的时间全方位实习, 包括备课、教学设计、听课、试教、评课、课后辅导、批改作业等教学环节, 也有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进行日常班级管理、开展班团活动、转化学生不良思想倾向等班主任实习工作, 还包括协助顶岗实习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基础教育调查研究等等。再次是零距离就业。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下, 高职院校应该把实习与就业紧密联系起来。可以采取生源地实习、生源地就业的战略, 让学生在实习期间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实现就业;同时, 通过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实习, 学生在实习学校大展身手, 一展才情, 也会得到实习学校的认可, 从而实现就业。高职院校应为每个师范生建立专业发展档案袋, 将学生的代表性教案、实习总结、实习反思总结、听课记录本、教师专业潜质发展反思记录、专业调查报告、实习的考核结果等文字性材料都一一归档, 作为师范生专业发展轨迹的佐证。

创造性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主要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 (设计) 、大学生创新杯、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大学生科研立项等方式来进行创造性实践教学。 (1) 研究性学习。实践证明, 继续沿用传统中师的教学方式, 难以很好地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难以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因此, 学习方法的创新更显得重要。通过研究性学习, 学生可以养成科学探究的精神与能力。 (2) 研究方法的传授与锻炼。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应该把《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系统传授科学研究方法。同时, 教师应该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撰写课程论文、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大学生“创新杯”、大学生科研立项等都是增强学生研究意识, 提高研究能力的好途径。 (3) 正规化的论文创作训练。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应高度重视学生学年论文, 尤其是毕业论文的写作。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是师范生知识累积、创造精神、研究能力的重要锻炼与检阅。学生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的写作实行导师制, 论题的选择与论证、材料的收集与典型化、理论假设的提出与验证等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都由科研能力强, 指导经验丰富的教师加以引导, 确保学生通过严格的教育研究训练, 为其专业发展夯实基础。

新办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新办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努力构建一个较为科学的、完善的、制度化的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标志着其实践教学已经开始走出经验化的摸索阶段, 对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将会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有利于学生专业意识的增强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搭设起了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之间的桥梁, 使实践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毕业前夕的教育实习, 而是架构了一种贯彻整个求学过程的全方位、多渠道的专业熏陶体系。在这种氛围下, 学生对“我将是谁”的职业意识将会有明显的增强, 对“我将何为”的职业效能感将会产生自我认同。这样, 学生的专业意识也将进一步增强。

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落实, 旨在大幅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比如通过专门训练, 学生的语言表达将更加准确、规范、优美;学生将能够制作出精美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微格教学, 学生的课堂导入、口语表达、教学板书、组织教学等教学技能将会有大幅度提高。案例教学、顶岗实习、实习反思活动的开展, 有利于学生对具体的教学情境、管理情境产生自我效能感。学生的教学能力、教育事物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对社会的理解与体验的能力也将得到增强。

有利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质的飞跃随着教师专业化的来临, 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教师教育的总体趋向。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把创造性实践教学作为整个体系的重头戏, 通过教育科研方法的系统传授、各类性质论文的撰写训练、多种科研活动的组织开展等专门化的训练, 达到增强学生的研究意识, 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的目的, 实现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质的飞跃。

摘要:新办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秉承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发展、沟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等原则。完整、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由基础性实践、专业性实践、创造性实践三大模块构成。从效度的角度看, 这个体系的构建将有利于学生专业意识的增强、专业技能的提高、实现科研创新能力质的飞跃。

关键词:基础性实践,专业性实践,创造性实践

参考文献

[1]罗三桂.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9) .

[2]孟繁英.对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考[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0, (3) .

师范类实习总结 篇5

姓名:xxxxxx 班级:xxxxxx 学号:xxxxxx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划上一个句号,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朋友、同学的大力支持下,收获累累,尤其是今年下学期三个月的实习,令我感触颇多。

首先,在我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在大学课堂没有经历过,也没有学过的东西。以前总认为自己的有很强的亲和力,做每件事都很自信,但在一次讲课中,我用讲授法并结合实际的事例给学生上课,刚开始学生还听得津津有味,可到后面有部分学生已经听得有气无力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仔细分析了原因,发现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太过于单一。课堂应该充分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认识到学生对讨论活动比较感兴趣。在之后的教学活动中,我改进了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对我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分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得我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其次,怎样上好每一节课,是整个实习过程的重点。刚开始的两个星期的任务是听课和自己进行试讲工作。在听课前,认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听课时,认真做好笔记,注意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思想及与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注意学生的反应,吸收老师的优点。同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想想老师为什么这样讲。在正式上讲台前我还进行了多次试讲。为了克服上讲台时的紧张,不断的进行试讲。同时在本子上把自己上课讲的话都写一遍,作好充分的准备。在准备教案前,认真阅读教材,按自己的思路写出教案,经过老师的指导,对教案做出一定的修改,做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准确、教学过程完整。

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研究 篇6

关键词: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实践教学

中国分类号:G65

实践教学是教育类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都具有理論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加强实践教学已成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关键环节。

一、实践教学及理念

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是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1]实践教学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补充和拓展,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教学侧重基本理论、原理、规律等理论知识的传授、具有抽象特性,易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2]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地域性强、开放性大、制约因素多、教学环境复杂、可控性较差,因而,不少师范院校的实践教学存在着形式化、随意化、实效性弱化的偏向。因此,要切实提高师范院校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促成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就必须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品,是一个不需要严格规划的教学环节。然而,随着对实践教学认识的不断深入,显而易见,实践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整体教学的成败。实践教学基于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在实践教学中,“知”与“行”统一,学问与德行并重,既注重内在思想、理论素质的提升,又关注外在行动的展示,以自学、独立研究为主,采取答疑、对话形式进行教学。[3]实践教学理念在师范教育中,努力贡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通过课程编制和教学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突出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使所学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固化为良好的教育教学素质,进而转化为合格教师应具有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的系统化的师范课程与教育模式。

二、基于实践教学理念的教育类课程反思

(一)教育类课程设置相对不合理,重视学术性,轻视师范性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不少师范院校盲目向综合性高校发展,“去师范化“倾向严重,极大影响师范生教学能力发展。体现在教育类课程上,即是重视学术性,轻师范性。目前,大部分师范院校的师范生,甚至部属师范大学的师范生,他们的培养目标就是学生考研,因此就忽视了教育类课程的作用,学生只有在考研失利的情况下才去任教,这样就必然导致其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教师的角色。

另外,师范院校虽然有师范与非师范专业,但是在前两年,他们开设的学科课程大同小异,从第三年开始才分开培养,师范生才有机会接触教育类课程,甚至有的师范院校的二级学院,如西南大学,本科前两年不分专业,这就使得学生不便确定自己的目标。[4]

(二)实践教学时间短、形式和内容单一,教学技能训练环节薄弱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积累教学实践知识的重要一环。从目前师范院校的教育 实习情况来看,一是时间过短,基本上是一次性的、终结性的教育实习,且安排在全学程的最后,利用6—8周的时间集中进行实习,但实际上很多学生真正在学校实习的时间只有4—6周。二是形式单一,主要采取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两种形式。[5]三是内容简单,部分师范院校的教育见习仅仅要求师范生到中学观摩课堂教学,回来讨论一下就完结,对于见习的目的、见习的内容、见习的要求则鲜有问津。在实习的过程中,只能让实习生讲几节课,配合班主任做一点工作,较好的还可能主持一次主题班会或团、队活动,而深入细致地做中学生的思想工作,全面掌握教材、研究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家访等等,根本无法落到实处。而有的实习生甚至连实习班主任的机会都没有,仅仅在中学完成高师院校规定的教学实习任务。时间短、形式和内容单一,加上前期准备不足,后期缺少反馈、巩固,这样很难使实习生通过一次性的实习对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及教师职业有一个全面的接触和了解,难以使师范迅速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教育教学技能。

(三)实践教学基地较少,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实践教学基地是承担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师范生向教师转型的物质场所保障。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一方面有利于师范院校的教师组织教育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基地学校的指导教师熟悉师范生的情况,有效地加以指导。[6]当前,师范院校实习基地较少,并且与学校距离较远。以河南省为例,截止2013年,全省共有14所师范院校(或以师范类专业为主),其中仅有7所师范院校开办附属中小学校,开办2所以上(含2所)附属中小学校仅有3所师范院校,分别是河南师范大学3所(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各1所),信阳师范学院2所(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各1所),郑州师范学院6所(附属中学4所,附属小学2所)。

(四)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实践教学评价是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具有积极的作用。[7]评价本身具有激励和反馈功能,通过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评价,让学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激励他们更好地加强技能训练。然而,目前师范院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一般侧重于终结性评价,忽略了形成性评价。评价过程中认识不到位、机制不健全、标准不统一、评价不全面问题较多存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不利于评价功能的发挥。

三、基于实践教学理念的教育类课程构想

(一)优化课程设置,实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统一

从广义上说,学术性是指教师所教学科的专业性,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师范性是指教师的教育专业性,解决“如何教”的问题。[8]学术性决定着教师的知识结构,而师范性则决定着教师的技能结构,二者决定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水平。师范教育要兼顾学术性和师范性,现代教师必须即是学者又是教育家,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在增加教育类课程比例的基础上,要实现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统一。比如,除了开设和改造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育技术和教育实习等教育类课程外,要增加选修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技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方法、西方教育理论等课程。endprint

(二)拓宽实践教学时间、形式和内容,强化教学技能的训练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践教学时间与形式都不够充足,如美国,实践教学形式分为模拟实习、早期实地经验、教学实习等,且实践时间达到75—100天;英国实践教学更是达到24周,主要是到实习基地集中实习;法国通过连续性教育实践,时间为486学时(占两年时间的25.7%);德国的教育实践每一周四个学时,另外还有两年的教育见习,结合教育课程的实践活动进行顶岗教育实习。[8]因此,我国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不应只是一次终结性的教育实习,而应该是一种贯穿整个学程的教育实习。在实践教学内容上,让学生充当课堂教师的助手,代理班主任,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辅导个别学生或学生小组,批改学生作业,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教学过程,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将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活动贯穿学生整个大学学程的始终,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沿,而且促进学生提前進入教师角色。

(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推进与中小学的互惠关系

参照国外发达国家教育类课程改革经验,师范院校应首先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关门办学、唯我独尊的办学观念,主动加强与中小学和基础教育机构的联系和交流,尤其是师范院校附近的中小学,应建立长期的实践教学合作意向。师范院校可以为实践教学基地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服务和辅导,可以提供师资培训、设备的使用及图书的借阅等服务和帮助,师范院校教师可以和实践基地的教师开展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如课题立项、互开讲座等。总之,要不拘一格、全力推进师范院校与实践基地、中小学的互惠、合作关系,开创共赢的局面。

(四)建立多元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实践教学评价,不但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还仅仅是教师的主观评价,因此,要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学生自我评价、团队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让学生自己了解自己的实践水平,了解自己的教学优缺点,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改变实践教学结构,改善实践教学环节,否则所有的教育类课程改革都是无根无源,最后也无的放矢;团队评价能促使学生清晰的确定自己是团队中的某一环节,而且不是可有可无可以滥竽充数的一环。只有把团队合作上升到考评的高度,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否则团队仅是凑在一起又毫无凝聚力的若干人。教师评价是学生实践教学成绩的主要来源,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出勤率,积极性,专业精神等给出整合成绩,此外,教师评价还结合实践基地评价。这样,学生自我评价、团队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可以相对客观、全面作出评价,并调动学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成有信.十国师范教育和教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8-10.

[2]高悌.新世纪高师课程的研究与实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77.

[3]赖志群.高等师范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3.

[4]李阳.我国高校本科实践教学及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5]刘敏.关于实践教学理念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0):49.

[6]刘琳,刘志新,吴忠强.高校教学质量模糊评价体系及实践[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29(3):417.

[7]王大钊.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新探[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02)154.

高职师范类 篇7

英语专业师范类高职生是未来小学、幼儿园英语教师, 因此纯正的英语发音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发音的正确清晰, 是师范生英语口语的第一关。生活在中文环境里的人, 要准确掌握一门外语的发音, 需要经过一个刻意追求的过程。要多听录音, 学会模仿。模仿时要大声模仿, 清清楚楚, 一板一眼, 口型要到位, 不妨“勉强”一些, “夸大”一些, 像京剧道白那样“过分”地咬准。其次要仔细模仿。优美的语音、语调不是短期模仿所能达到的, 对于有英国英语基础的人学说美国英语是如此, 对于习惯于说汉语的人学说英语更是如此。

二、注意句型

掌握句型的要求, 使其不但在大脑“储存”足够句型, 而且要在使用时灵活“调取”。英语中有许多与特定场景、气氛等相应的特定句型。用这些句型可以表达建议、请求、命令、安慰、指责、兴奋、愤怒等不同要求和情感。这类句型都很短, 大都是简单句, 都能表达出各种情形下的各种说法。掌握句型的方法是背诵。背诵五十条句子, 你的口语会好起来, 再背五十条句子, 你的口语会上一个台阶;如果再继续背诵五十条句子, 你的口语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三、及时复述

复述方法有:一是阅读后复述。阅读后复述就是在阅读完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后, 用自己的语言来表示文中的内容。你可以在复述时使用文中的某些内容, 但应尽量避免完全背诵。二是听磁带或看影片后复述, 这种方法既练听力又练口语表达能力, 采用此种方法训练时, 最好使用磁带或影片中的原话来复述, 可以较准确的矫正自己的语音和语调, 体味地道的英语口语。

刚开始复述时, 因语言表达能力、技巧等方面的原因, 往往复述接近于背诵, 但在基础逐渐打牢后, 就会慢慢放开, 由“死”到“活”, 复述可有越来越大的灵活性, 如改变句子结构, 转换表达方法。

四、设计日常口语会话情景, 训练日常口语会话

学生要熟练掌握日常口语会话, 就必须掌握范围广阔的, 基本得当的日常用语, 以服务于交际目的。如怎样表示问候、怎样表示喜爱与厌恶, 求助与提供帮助, 失望与遗憾、抱怨与说服, 怎么发出与接受邀请, 如何谈论家庭、工作、求学、性格及业余爱好等。这些问题看似简单, 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及语言的差异, 好多学生不知如何应付这些问题。例如:在教“How to complain”和“How to persuade”这一单元时, 我先把表达如何抱怨和如何说服的句子列在黑板上:

A.I am afraid I’ve a complaint to made.

B.I’m not at all satisfied with (the service) .

C.Really, I’m fed up with your (carelessness) .

D.For God’s sake, could you keep silent for a while?

E.I just don’t see why we shouldn’t have a try.

F.Perhaps you should think it over before you decide.

G.Please let me tell you the reason.

H.Are you sure that you won’t reconsider the proposal?

给学生提供若干个与抱怨和说服有关的situations。

A.You want to return a pair of new pants because you found a hole in them.

B.Ask a waitress to bring you water with ice because the water she gave you is warm.

C.Convince your friend that she needs to get to the hospital because you think she has broken her arm.

D.You friend is deciding whether or not to buy a new CD, convince him he should.

让学生根据情景, 编成对话, 反复实践, 直到娴熟。

五、开展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可吸引大批学生参加英语交际活动。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教师可在学校开展以下课外活动:

1. 英语讲演赛

学校英语组可以举办“英语演讲赛”, 每学期一次或每年一次。各年级统一用一个主题。先由各班进行预赛, 选出一名优秀代表参加校级竞赛。学校分年级评奖, 选出优胜者参加市级竞赛。

2. 英语短剧表演赛

可以举办全校“英语短剧”表演赛。各班必须选送一个内容健康、表演时间为5~10分钟的节目, 形式可以是小品、幽默、笑话等。分年级评奖,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我曾经经历过的一次班会上, 我选了几位同学进行一个英语表演, 然后让同学谈论其中反映的问题, 学生的兴趣非常高。

3. 请外籍教师或国外友人来校讲座

我国中学生很少接触外国人, 而我们学英语必须有一定的语言环境,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尽量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环境。建议学校邀请一些加拿大、新西兰、美国的教师及友好人士来学校讲学。传授一些外国的风俗或日常生活习惯礼仪, 大多同学都会有兴趣了解的。很多学生也会很想借此机会用英语与外宾面对面交谈, 体会一下学英语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好处, 这样也能够增强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综上所述, 要想提高师范类高职生的口语水平, 必抓的一项工作是要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 让其“金口常开”, 形成浓浓的学习英语的氛围, 即英语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上。

摘要:英语口语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随着中学英语新教材的推广使用, 英语教学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如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深化思维, 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 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成为英语口语教学必须完成的中心任务。

关键词:师范类高职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春洞.外语教育语言学.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中学外语教学.中国人大出版社, 1998.

高职师范类 篇8

笔者浏览了2000年至2010年这10年间上海外国大学创办的《外语界》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创办《外语教学与研究》这两大外语类核心期刊,发现其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学习方法、教材编写、测试等方面的研究所占篇幅最多。而且都很据规律性。研究过此方面的专家如胡壮麟(2004)、刘润清(2002,2003)、张绍杰(2003)、戴炜栋(2001)、崔岭(2005)、贾国栋(2006)、蔡基刚(2002,2003,2005,2007,2010)等。鉴于此方面讨论的呼声,笔者结合实际情况,从师资力量、教师工作量、教师科研、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及使用等四个方面客观展示了陕西一所地方师范类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真实画面。以期为全国的大学英语改革提供一个视角窗口。

1 师资力量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夏纪梅在2000年到2001年期间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部分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展开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76份,被调查的人中硕士学位的人只占22.9%。另外根据梅德明对44所大学、447份有效问卷的调查,62.25%的教师教龄低于5年,60.88%的是助教,65%的是大学本科。然而笔者本次就陕西一所地方师范类院校的调查显示:以2010年至2011学年第一学期学期为例,承担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总数为58人,其中教授0人,占0%;副教授11人,占19%;讲师18人,占31%;助教26人,占45%;见习3人,占5%;硕士学历17人,占29%;本科学历41人,占71%。43%教师教龄低于5年。可见,陕西这所地方师范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整体质量等同或者略高于夏和梅的调查,即国家平均水平。

2 教师工作量

据全国大学英语指导委员会统计,目前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130,另据研究者称,有的大学师生比约为1:222。大多院校教师周课时量保持在16到18学时。笔者本次调查显示:2010年至2011年学年第一学期该地方师范类院校教师人均授课周学时为13.37,但大部分讲师、助教的人均周课时量都高于16学时,有的教师周课时量甚至达到24学时。师生比例为1:145.7。可见这一陕西地方师范类院校的调查结果更突出了师生严重失调,教师超负荷工作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近年来的连续扩招更是让教师们忙碌不堪。超负荷运转使得教师身心疲惫,无暇顾科研及创新。

3 教师科研

大学教师的职责要求大学教师不仅要培养高等人才,也应该引导着科学研究的方向。据笔者对该校的调查:完全没有撰写过科学研究论文和不知如何写的人有15人,占26%;完全没有编写过教材和不知道如何编写的有55人,占95%;完全没有参加过更没有主持过教学科研项目的有40人,占69%;不知道如何申请也不会写课题论证的有45人,占77%;未采用过量化研究方法的有48人,占83%。这一结果恰好佐证了“中国外语教师总体上本来就有训练不足的弱点,公外教师尤其如此(周流溪,2003)”这一论点。鉴于上面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部分年轻教师所写论文均为教学经验总结,不能从理论的层面高瞻远瞩,宏观指导。但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有进修、提高、搞科研的愿望。然而这一愿望只是停留在愿望的层面,未能付诸实践。原因如下:其一,由于工作强度高使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从事科研;其二,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教师也没有外出进修的机会。鉴于这一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周流溪(2003)教授指出:“在暂时无法外出进修的情况下,单位内部是否能考虑采取稍为灵活一点的工作安排呢?可以考虑:若某人已连续几年满工作量甚至超过工作量,而他现在又有一个自我进修或科研的计划,那么就不妨审查其计划,在一段时间内减少一点工作量,使他得以实现其计划中的近期目标”。还望地方师范类院校灵活掌握政策,给教师提高空间。毕竟外语是终身学习,要提高学生水平,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提高。

4 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及使用

该校大学英语总学分为16学分。从大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四个学期逐步完成一级到四级的学习。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开设在基础阶段即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四个学期。该校对大一新生采取了每周6学时,大二学生每周4学时的方案。这些学时涵盖大学英语读写,听力,泛读,综合训练等教程的统一教学。本科学生所使用大学英语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一至四册;专科学生使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教材内容都很新颖,充实。然部分教材对学生来说只是一种摆设。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为例,教师课堂以读写教程为主,根本无暇顾及听说教程、泛读教程以及综合训练。地方师范类院校大部分生源来源于农村,相对贫穷,很多学生没有电脑,对于听说教程,虽然很好,很适合学生,碟片内容生动形象,可是学生无法投入使用。全校语音实验室又极为有限,不能满足全校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正常使用。所以,除了读写教程以外,其它教程就变成了学生用钱买来的舍不得扔掉又无法使用的“垃圾”或“废纸”。

5 结语

高职师范类 篇9

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根据国家的需求进行专业创新和专业结构调整, 建设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教学课程体系, 以顺应对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家政策的调整, 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随之调整, 结合学院的整体优势, 找准定位, 办出特色学院, 充分发挥师范院校文理基础学科强的优势。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其自身要求, 文中基于师范类院校电类人才培养进行探讨分析, 这对于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等人才培养改进方案具有一定得参考价值。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内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教授的是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相关方面的基础知识, 培养具有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各种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使其能够很好的投入到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要建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首先要对当前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市场进行相关调研活动, 结合岗位的实际情况来制订人才培养计划, 并采用恰当的培养方案, 进而为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方案是培养目标实现的手段, 专业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设计与方法等均是培养计划的实施方式。对于电类行业而言, 在培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过程中, 要着眼于实际岗位, 理论知识要充足, 对于时下新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要重点进行教授;在实践方面, 要为学员们提供一个模拟真实工作岗位的环境, 根据真实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将教学方法贯穿于实践中, 从而逐步提升学员的各项技能, 包括:设计、开发、维修以及服务等方面。专业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团队的建设, 同时也是人才培养效果提升的重要环节。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 教学团队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教学创新, 包括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资源的整合、专业与课程体系的修改, 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与素质等。所以, 提高教学团队在知识水平、项目实践和教学研究方面的能力十分重要, 优秀的教学团队是保证人才培养效果的关键。

三、社会需要导向的电类人才培养

(一) 制定社会需要导向全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 我国培养的电类人才主要包括以下三类:学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以及应用型人才。第一类人才通常拥有较高的学历 (本科或研究生) , 侧重于学术上的交流;第二类人才大部分毕业于高职高专等院校, 他们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侧重于实操;第三类人才是当前电类行业最为稀缺的, 其学历多为本科, 他们具备传统的理论知识, 对于时下新技术可以很快的接受, 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因此, 对于这种情况需要重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出多个领域的复合型技术与管理人才, 如:系统运行、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电子电气产品开发以及经济管理等, 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来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这就需要学员们加强理论知识与系统专业的学习, 能够针对当前市场情况进行独立的思考和研究。

(二) 改善人才培养教学计划体系

人才培养工程系统性较强, 要培养具有较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才, 这就需要我们制订一个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一步, 人才培养要以社会与行业需求为前提, 要适应行业的发展, 因此学校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 并在注重基础性与实践性的前提下, 尽量使能力与知识体系这两者良好的结合在一起。要以实际需求为中心, 摒弃单一、呆板的教学方式, 适时的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修改。建立一个现代化教学体系, 其中融合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综合素质教学等, 从而实现高校的多元化发展。

1. 教学计划和内容需要满足社会需求。

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比较重要, 所学知识与技能不能在一踏入社会就已经用不上了, 因此教学内容一定要符合市场发展需求, 内容不要过于繁杂。在教学时, 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与探索的环境, 并采取学生为主, 老师为辅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时要有创新精神与意识。

2. 提高教学方法促进教师的角色转变。

一直以来, 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向导的角色, 单一的说教形象难以改变。因此在培养新型人才时, 要对当前的课程教学进行适当的修改。教师应纠正传统单一的教学理念, 对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 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使教学模式与能力培养良好的结合在一起。

3. 能力培养为导向。

在教学方法方面, 建议采用以下四种方式: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以及研究式。传统的课堂教育以灌输为主, 应转变为以引导为主, 强调能力的培养才是关键;此外, 教师还应结合学生自身情况以及行业发展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 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4. 项目基础的教学模式。

新教学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进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可作为一个研究课题, 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其中, 从而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

(三) 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设计与发展

对于应用型人才而言, 除了要掌握最基础的理论知识之外, 动手实践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要将培养实践能力作为主要方向。在实行教学方案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将设计、试验以及实践等作为教学重点, 重点展现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能力。在安排他们进行实践的过程中, 应结合专业的特性采取逐步深入的教学模式。当基础理论已经形成时, 应分阶段来培养学生的技术、专项以及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尽量将教学理论与实践良好的融合在一起。

1. 教学体系创新。

对于电子工程学科而言, 若要培养好应用型人才, 那么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要做一些更改, 教学体系需进行多层次的划分。第一, 教学方式应将基础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部分实验教学可借助专业课或实践课来实现, 同时, 较为形式的理论教学则可摒弃一部分;第二, 要适当的培养骨干型人才, 对于成绩突出的学生, 要鼓励其独立思考和研发, 进而激发其创新能力。

2. 社团帮助导向。

对于子工程学科而言, 学生们可自行组织建立一个本专业的协会社团, 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如电子或电气控制设计比赛、相关专业讲座等活动均可由该社团来组织举办。

四、结语

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人才的定位和学生就业方向。于此同时, 专业的建设、教师的发展都需要以人才培养为导向。当前所有高校都不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师范类院校由于当前国家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在借鉴各大学办学模式的基础上, 更要结合文科院校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寻求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磨玉峰, 王文辉.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02) :224-225.

[2]李娟娟.工科院校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质量保障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 2007, (01) :61-63.

[3]梁方正.当前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会计之友 (下旬刊) , 2007, (10) :53-54.

[4]王存文, 张秀兰, 张珩, 胡中功, 杨艺虹, 欧阳琼.制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多角度研究[J].药学教育, 2010, (05) :8-11.

[5]韩力, 曾祥仁.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05) :78-79.

[6]刘超英, 高浩其, 徐挺, 车金如.艺科交融创执并举——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08, (07) :45-47.

[7]秦祖泽, 陈意军, 黄绍平.应用型本科电类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04) :85-87, 91.

高职师范类 篇10

一、招生定位导致生源专业基础素质不同

招生定位的不同, 俗称“生源不同”。从根本上讲, 造成两类院校钢琴教学模式存在不同的最源头的因素是在艺术类招生考试中针对所报生源的考查要求和标准不同。报考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的考生, 在考试时应具备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是一专多能, 也就是说考生的专业素质应尽可能地多样性一点, 器乐、声乐、舞蹈等艺术类的技能越全面越好, 当然, 在全面的基础上, 如果有一两项的专业技能更加的突出一些, 水平更高一些, 相对于其他考生来说, 自然就有了更高的竞争力。但是, 没有全面的音乐素质做基础, 只有一项专业技能的考生, 即使是这一项专业技能的水平再突出, 在师范类音乐考试的招生中也是不占优势, 甚至是没有竞争力的。而在音乐类专业院校的招生考试中, 其对考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则恰恰相反, 即越专越好, 水平越高就越有优势、越有竞争力。即使你有再多的专业技能在身, 但没有一样是较为突出和高水平的, 那最终进入音乐类专业院校学习深造的机会也是十分渺茫的。因此, 以钢琴专业为例, 招生定位的不同直接导致了考生在进入这两类院校进行专业学习的时候, 其钢琴演奏水平的基础大不相同。师范类院校学生的钢琴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有些甚至是没有丝毫的钢琴演奏基本训练, 而进入音乐类院校学习的钢琴专业的学生, 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钢琴专业演奏训练, 有些甚至是已经在专业的钢琴演奏领域具有了相当高的水平。因此, 招生定位导致的生源基础不同是这两类院校的学生在入学后的钢琴教学模式上具有根本区别的本质原因。

二、培养方向带来的授课模式不同

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方向是为中小学或是大中专提供普通音乐课教学的师资力量, 而音乐类院校钢琴专业的教学是为了给社会提供和培养更多的钢琴专业演奏人才, 因此, 钢琴专业的教学在这两类不同的院校中其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的模式均不尽相同。在师范类音乐专业的教学中, 钢琴课的教学是所有音乐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也就是说, 无论你是以什么样的专业技能考入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的, 你都要开始学习和具备钢琴演奏的专业技能。这就使得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模式必定是大课式的, 集体性的, 因为它首先应体现的是普及性而非专业性, 在大课教授的同时, 老师亦可以根据学生入学时的钢琴演奏水平的不同大体分为几个小组, 以便于更好的因材施教的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和内容。相反, 音乐类院校的钢琴专业课教学则是以一对一的小课教学模式为主, 因为音乐类院校的培养方向是为社会提供高精尖的优秀的钢琴演奏人才, 这样的要求就需要负责专业教学的每一位导师精心的努力和悉心的栽培才有可能开花结果, 每一位学生入学的专业水平, 自身所具备的先天音乐素质, 其可挖掘的艺术潜力以及扬长避短的发展方向, 都是导师在针对每一位进入专业院校学习的学生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时需要综合考量的, 真正是体现到了量身定做, 因此, 只有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才能充分的落实对每一位学生的培养。另外, 培养方向的不同也使得这两类院校的钢琴课使用教材有着很大的区别。师范类音乐专业的钢琴课教学内容以适合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学习需要的专门教材为主, 老师也会适当的补充其它有益于学生练习和提高的相关教材作为补充, 但最主要的还是突出教材的综合性。而音乐类艺术院校的钢琴课教学则以钢琴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和学习的内容为依据, 教材的选择上会更多的突出其专业性, 不同年代、不同作曲家、不同音乐风格以及不同形式作品的教材, 都是音乐类院校钢琴专业学生所必须选用和涉及的, 有些时候老师还会根据演出和专业比赛的需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从专门类的教材当中选择一部分舞台演出效果好, 技术性突出的作品作为储备。

三、就业方向的不同促使学生专业学习的内容不同

师范类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最终毕业时的就业选择方向大多是以中小学或是各单位的群众性的文体活动部门为目标, 因此其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往往是偏向中小学学生的特点或是群众性的特点, 具体到钢琴的教学内容, 在初步的钢琴演奏能力得以建立以后, 老师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更加侧重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普及性而非高难度高演奏技巧的内容的训练。并且, 在具体的钢琴曲目和作品的选择上, 师范类音乐专业的学生应更多地涉猎一些旋律性和歌唱性较强的曲目练习, 并且应该在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上侧重培养钢琴伴奏能力的提高, 因为在日后的实际职业需要中, 钢琴的演奏能力更多的是会体现在为演唱者的伴奏能力上, 并且要适应不同种的伴奏需求, 比如说在中小学的音乐课教学中, 给孩子们的演唱曲目进行简单的伴奏, 在各种文艺活动中, 给各类相关的声乐演唱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正谱伴奏, 以及在特殊需要时随时能够根据调性的改变提供即兴伴奏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师范类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钢琴课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和提高, 并且不断的实践和应用才能实现的, 因此, 师范类高校音乐专业的钢琴课教学应本着这一原则和目标进行相关的课程设置和内容的调整。而音乐类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在最终毕业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 大多数时候面对的是专业演出团体, 艺术剧院、歌舞剧院以及培养钢琴专业学生的音乐院校, 这就要求音乐类院校的钢琴专业学生在校的专业学习, 应更多的侧重于钢琴演奏水平的提高和以演奏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整体音乐素质的培养, 其钢琴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大量的钢琴演奏技巧训练以不断提高其自身的钢琴演奏能力, 还要包含大量的钢琴演奏作品的积累, 舞台演奏的礼仪与形式, 并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更多地参与各类相关的专业演出和比赛, 以提高自己的综合演奏能力。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应更全面的进行各种钢琴音乐作品的筛选和学习, 为将来培养出专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钢琴演奏人才做好充分的储备。此外, 为适应学生对部分大型钢琴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音乐类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在钢琴主课的学习之外, 还必须深层次的学习和声、曲式、作品分析以及相关的钢琴艺术史, 中西方音乐史、甚至是部分钢琴家的自传或是后人对他们的总结性的评论, 这些相关课程的学习, 对音乐类院校钢琴专业学生的钢琴演奏综合素养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动漫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

焦凤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四川汶川623002)

摘要: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 伴随动漫业成为我国大力扶持的绿色新兴产业, 动漫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 而本专科院校动漫毕业生失业率却节节攀高。随着全国高等专科学校集体升本的潮流与改制的形式下,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高等专科院校动漫专业, 提高毕业生质量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是本文探索的重点。

关键词:民族地区;动漫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课题“以动漫艺术作为羌族文化视觉传达形式研究” (课题编号:201010007)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 伴随动漫业成为我国大力扶持的绿色新兴产业, 动漫园区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动画制作年产量逐年递增。随之带来的巨大人才需求量也刺激了动漫教育培养业的发展与壮大。各类高等院校纷纷开设动画专业, 培养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截至2009年, 我国开设动漫专业的本专科院校达到1279所, 动漫相关专业达到1877个, 每年走向社会的毕业生数以万计。而据中国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发布的最新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 动画专业本专科毕业生的失业率2010年排名第一, 自2008年以来, 该专业连续3次入围“失业率最高专业前十名”, 这不能不说是对高等教育的极大讽刺。

高等院校承担着我国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教育责任, 动画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带来的是岗位和技术的细分化, 据央视统计, 2004年上半年我国有151家电视台播出动画片, 保守估计每家电视台平均每天播出20分钟, 以20%首播来计算, 那么中国动画片

四、两类院校钢琴教学现状的比较

随着社会进步的不断开放性发展以及培养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 目前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的钢琴课教学和音乐类院校的钢琴专业教学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融合和互补。比如, 在对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的钢琴师资人才培养上, 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面对中小学或是大中专的师资需求, 各类艺术中专、艺术高中、甚至是各类综合性大学的音乐学院的师资培养, 也已经成为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钢琴师资培养的一部分, 因此, 高水平高质量的钢琴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已经成为目前师范类院校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并且随着全民音乐素质的不断提高, 很多报考师范类和音乐类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都是从很小就开始接受专业正规的钢琴演奏技能的训练, 等到面临大学的专业选择时, 大部分的考生已经具备了相对来讲比较专业的钢琴演奏技术能力, 因此, 整个师范类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起点, 已经从最初的普及提升至选拔的层面, 为了不使钢琴演奏专业水平较高的学生被埋没或是耽误, 师范类院校也开始逐步建立起适应这一部分学生的教学体系, 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提供更适合的平台和机会。与此相同, 音乐院校的钢琴专业教学也开始更多地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培养, 而不仅仅局限于对自身小专业领域的学习, 这样, 对学生在未来适应社会的更广泛地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同时, 对于更多的有突出发展潜质的钢琴专业的学生, 音乐类院校的钢琴专业课教学也开始更多地走出校门、国门的需求量将在13万分钟左右。高产量与高需求的配合下, 动漫产业既需要擅长艺术创造的精英又需要数量庞大的、具有较高技能的熟练制作人才。这就迫使我们对当前动漫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的方向和渠道进行研究、调整拓宽。

一、民族化需求与民族地区高等专科院校的尴尬处境

在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就明确要求:“加强少年儿童影视片的创作生产, 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 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特点, 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动画片系列。”

这一文件精神为我国动漫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坚持走民族化的道路。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 我国的动画产业要在世界动画范围内有一席之地必须融入中国元素, 而艺术创意和产业机制相结合才能使传统元素成功实现动漫产业效益。民族地区高校有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 如:藏族的宗教文化、民俗建筑文化和英雄人物;羌族大型史诗中描述羌族迁徙的《羌戈大战》《木姐珠和斗安珠》《白石崇拜》等;彝族的神话巫术故事、舞蹈文化、服饰文化等等, 这些文化资源都可以在融合到动漫教学中。在教学中找准传统文化和年轻人的共鸣, 发掘其中的时代特征, 是成为民族元素动漫化的关键, 融入新的话题、新的思维是成为动漫创意的源头。

从产业的角度看动画制片由前期策划、中期制作、后期合成三部分组成。前后两头需要具有较高文化和艺术修养的创作人才, 而中间部分则更需要要的是责任心强、动手能力强的制作人才。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动画制作大国为了降低制作成本, 向我国发送了大量的动画中间制作部分外包。因此中期制作加工是我

或者是把国内外知名的钢琴演奏家和钢琴教育家引进到学校里来为学生们提供更多面对高水平专业人士的机会, 授课的模式也以传统的教室模式逐步的扩展为公开课、大师班、讲座、国内外交流访学以及更多的由课堂走向舞台。

综上所述, 师范类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与音乐类院校钢琴专业的教学从本质上说还是有培养方向的不同, 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 各类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不断扩大, 师范类高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与音乐类院校的钢琴专业教学又呈现出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趋势, 比如, 目前很多专业类的音乐院校在招生方向上的定位, 已经从单一的音乐表演类专业衍生出音乐教育类的表演专业, 而师范类院校的招生目标也已经从单一的音乐教育方向发展出音乐表演类的分支, 因此, 过分的夸大和偏执的否定这两类院校钢琴课教学存在的差异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摘要:文章主要是以师范类院校和音乐类院校钢琴课教学的不同为主旨, 从招生定位、培养目标、就业方向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加以分析, 以期读者对于这两类院校钢琴课教学存在的不同及现状有一个清晰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音乐类,师范类,钢琴教学,不同

参考文献

[1].宋杨.关于高校音乐教学中钢琴教学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 (01)

[2].张凯.高等师范音乐学院钢琴表演专业教学探索与实践.《艺术研究》2012年8月

师范类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报告 篇11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学校“教学质量建设年”工程深入开展,进一步了解我院师范类毕业生的具体状况,主动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总体评价,进一步密切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全面收集毕业生对我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二调查内容

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院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以准确数据反馈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及对我院人才培养方式的评价,了解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及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的总体评价和要求,以及对学校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主要包括毕业生基本情况和毕业生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满意情况两大类。以淮阴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2000年到2010年毕业的师范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31份,有效卷回收率为68.73%。

四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1工作的稳定与工资收入情况

98.25%的毕业生换岗次数在两次以内,其中有57.52%的毕业生从未换过岗位;94.08%的毕业生年薪在2万以上,其中有83.71%的毕业生年薪在4万以上。这一数据符合师范类毕业生工作稳定,年薪水平较高的特点。

2工作与所学专业的联系与对岗位的态度

77.1%毕业生对现在工作岗位比较满意,这说明了绝大部分师范类毕业生从事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工作,并且喜欢现在的工作;有一部分毕业生毕业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学的专业“关系不大”。由表1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换过岗,反映了我院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同时也反映了“编制热”这一社会现象。

(二)毕业生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满意情况

1课程设置与技能培养

有80%的毕业生对学校课程设置持满意以上态度。超过70%的毕业生对学校的实践教学;80.1%的毕业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课堂教学效果“满意”或“非常满意”,尤其是教师的教学态度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持满意态度的人达到了87.1%,其中近五成毕业生选择非常满意,体现了学校课程的安排设置科学合理,教师师德好,对课堂纪律非常重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教育实践和就业教育的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

2服务与管理

超过75%毕业生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工作,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选择“满意”或“非常满意”。毕业生对学校的就业服务满意率为71.3%,这说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

3文化与风气

毕业生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和校园风气的满意度均在82%以上;绝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学校学习风气好,这说明了学校非常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与校园风气的引领,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的理念得到了广大毕业生的认可。

五对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1突出师范特色,培养优质师资

高校师范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我院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定位上应当更加突出师范教育特色,坚持面向基础教育,努力为江苏培养优质的师资。近年来,我国的教师培养渠道趋于多元化,一些综合性大学也兼顾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学校要保持自己在教师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强化学生教师基本功的训练,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整体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2加强知识技能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的科学管理

师范类的学生不仅要系统的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掌握教学实践的技巧。

调查结果表明,我们在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所欠缺。要加强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培养,就必须从这些方面去考虑。首先,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要增加关于学生知识技能培养的所占比重,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为主。其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必须增加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十分肯定实践动手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部分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实践机会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发展。再者,就是在管理方面,要注重科学的管理方法,要立足学生,立足实际,从实践中去摸索最适合学生的管理方法。

3注重校园文化的的建设和校园风气的引领

毕业生对学校在校园文化和校园风气两个方面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校园的文化建设和风气引领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崇学的氛围。学校在平时应当多鼓励同学进行早读、晨练等一些活动,对学生宿舍的环境卫生进行定期的检查。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情感,人际沟通等方面的培养。为以后走上教师岗位做必要的准备。

4加强就业教育和指导

师范类公共外语教学的探究 篇12

一、师范类公共外语学习的态度

对于这个问题, 学生和老师的意见有很大不同。首先, 大多数师范类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或出于对英语的排斥没有选择外语系; 或出于对自己英语成绩和学习能力的不自信而讨厌外语学习。在他们眼中, 外语是没有用的学科, 是最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学科, 是和自己所学专业毫无关系的学科。只有少部分师范类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对英语不排斥, 甚至有个别学生认为学习外语是有一定用处的。但是, 这部分学生碍于所能获得的师资力量、外语学习资源、语言使用环境的不足, 逐渐降低了对外语学习的积极性, 出现了吃“高中老本”的现象。其次, 对于教授非英语专业的老师来说, 学生语言基础的薄弱, 对外语学习的排斥, 对非专业学科的不重视, 使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回应与互动, 从而出现敷衍教学的恶性循环现象。

二、师范类公共外语学习的重要性

1.适应时代的要求

现代化的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全方位的, 这个全方位不仅体现在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上, 更多体现在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上。其中, 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众多的企业, 从之前的外企到现如今的国企和私企, 都很重视雇员的外语水平。尽管在校学生认为英语的学习对于专业水平的提高没有什么直接帮助, 但是随着国与国之间交流的密度越来越大, 英语无论是在专业知识的获取上, 还是在公司或部门之间的交流上, 都将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要想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英语的学习必须从学生阶段抓起。

2.适应教学的要求

师范类院校与其他普通或综合型院校有所不同, 其培养的是教学类的专业型人才。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大多在毕业后将走上教学工作岗位, 担任教书育人的重任。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现今新课程体系下对于教师的要求也不再只是专注于本学科, 而是要求教师对各科的知识融会贯通, 立体性、综合性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分析。就单一学科来说, 专业性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讲可能会枯燥一些, 但是如果老师能够从各科的角度将其联系起来, 综合性地分析现象、问题, 学生的理解会提升一个高度。比如, 如果初中政治老师在讲解经济全球化时, 举例“可口可乐公司”是一家跨国的大公司, 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引进了这个公司的产品, 并且每个人都听得懂“cocacola”的含义, 那么学生在听到政治老师能准确、清晰地读出“cocacola”这个单词的时候, 一定会佩服老师的综合素质。

3.院校综合素质的体现

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素质是整个学院综合素质的体现方式之一。近年来, 众多大学生口语大赛、外语风采大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各种比赛的获奖者中不乏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这是对于学生所在院校外语教学水平的一种肯定和赞扬, 会对学院将来的招生以至于发展产生良好影响。

三、师范类公共外语学习的现状和水平

1.现状研究调查

基于师范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态度, 现将调查结果显示如下:a.学生的外语学习积极性不高, 对于大纲所选的材料兴趣不高, 对于大纲外的知识, 如新闻、娱乐信息较感兴趣, 尤其喜欢老师上课时播放的外国电影。b.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较差, 其中尤其以音体美三个专业为甚。这三个专业由于艺考的特殊性, 学生的文化功底较弱, 对教材的依赖和教师的服从性不高, 经常要求老师讲讲课外知识, 或讲解最简单的句子结构和语法知识。例如, 美术系大一的新生要求老师放弃讲解课本, 建议老师从26个字母讲起。音乐系学生要求老师带着大家读读单词部分就足够。而体育系学生则大多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 索性逃课或打游戏。这些造成了英语教学在非英语专业中不好推广和难以取得相应的效果。

2.外语学习水平分析

师范类非外语系学生作为一个广大存在的群体, 其外语学习的水平很有代表性。成绩优异的学生表现为阅读能力较强和写作水平稳定, 即在做传统的阅读理解题型时, 能较为准确地寻得答案的出处;在命题写作时, 能进行框架式或填空式的发挥。但是由于语言学习环境的限制, 其听力和口语能力较弱, 发音不太准确, 写作水平不能自由发挥, 仅能按照所给的模板进行背诵及框架式写作。成绩中等的学生则仅仅能在阅读上得到一定分数, 在写作上勉强完成, 如果遇到听力题, 则全军覆没, 口语是哑巴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无论是听说读写都存在很大问题, 其与优等学生的差距也相当大。在做这个课题调查时, 曾研究取样我校计算机系和园林系两个同年级的英语期末成绩, 两个班的授课老师、教学进度、期末试题均完全一样, 但是成绩出现了巨大差异。园林系的学生期末均分在90分以上, 而计算机系的学生期末均分在40分以下。据代课老师反映, 园林系的学生入校成绩高, 上课状态好, 作业完成情况佳, 课上的单词听写成绩也均在90以上, 学习劲头足, 呈现了比学赶超的状况。而计算机系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情况, 是由于学生入学成绩差, 对英语学习排斥, 上课状态不佳, 众多学生在上课时不听讲或走神, 不完成作业, 上课的单词听写经常不交卷, 恶性循环导致几乎全班学生都放弃了英语的学习。

上一篇:化工分离方法的选择下一篇:非惩罚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