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师范类学生

2024-05-19

民族院校师范类学生(共12篇)

民族院校师范类学生 篇1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大学生余暇时间增多, 余暇健身作为余暇时间参与活动中受人们关注的一种活动, 因此, 大学生体育锻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 提高其体育活动能力。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具有自主性, 在大学生体育锻炼过程中有更多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解决, 在某些方面甚至达不到大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在新形势下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 关系着今后大学生身心健康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研究

一、师范类大学生体育锻炼在大学生生活中的地位以及作用和影响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准和达到的高度, 一定程度上可以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建设的规模和层次上折射出来。体育涌动的本质在于增强人们的体魄与展示人体的力与美。体育锻炼能带来健美的身体, 端庄的仪表, 矫健敏捷的身体, 充满活力的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从而产生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和追求。要想具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超凡的体能、潇洒的风度, 就要奋发学习, 刻苦锻炼, 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大学生体育锻炼在培养学生的身体能力素质方面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身体健康。2.减缓心理压力。3.实践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师范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作用和现状以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1. 师范类大学生体育锻炼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1) 积极正确引导大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活动, 有利于和谐校园素质教育的实现。 (2) 积极正确地引导大学生体育锻炼活动, 有利于师范类学院和谐校园育人氛围的形成。

2. 师范类大学生体育锻炼活动的现状。

经过调查发现, 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主体动机是积极健康的, 但是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频度、强度较低, 兴趣单一。发现主体运动项目以跑步、篮球、足球、羽毛球、健美操等为主。体育锻炼的目的以缓解压力为主。

3. 师范类大学生体育锻炼建设中的不和谐表现和原因。

(1) 师范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建设发展和重要性缺少正确的认识, 对体育锻炼活动缺少必要的指导和认识。 (2) 体育锻炼活动经费的不足;场地受限制;专业指导教师缺乏。 (3) 体育锻炼活动缺乏创新, 活动形式单一。

三、解决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问题的对策

1. 加大经费投入和场地设施。

学生体育锻炼活动中经常出现“经费缺”“场地少”等局面, 阻碍了学生体育锻炼活动的健康发展。所以, 要实现培养师范类学院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 就应适当增加体育锻炼设备和设施经费的投入。一方面给予活动场地、活动条件等硬件方面一定的支持, 为能正常的开展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将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发展归入学院的发展规划中, 尽量为体育锻炼活动提供场地, 解决体育锻炼活动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在体育锻炼经费上加大投入, 设立专项的体育锻炼活动经费单独列支。同时积极开展体育方面的比赛活动, 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2. 配全配强指导教师, 营造和谐的体育心理氛围, 激发学生体育学习锻炼兴趣。

要使学生能愉快地学习就要使课堂中教与学的过程成为一个愉快的活动过程。因此就必须在这个过程中挖掘其快乐的潜力。以前在体育教学中的准备部分不外乎慢跑、徒手操, 久而久之、学生感到厌烦。我们可以采用在音乐伴奏下来完成动作, 比如第二套中学生广播操《时代在召唤》、《青春的旋律》, 健美操或武术, 以及运用组织法的游戏, 让学生在快乐中练习, 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把握体育教学的特点及规律, 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因此说高等体育教育必须突出实用性, 即在教学活动中始终以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为出发点, 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 讲明体育科学对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国家建设、个人成长的作用和他们之间的有机联系, 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成就感。学生的成就感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是一剂良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是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练习运动技能得到提高, 其中也包括运动知识和健身知识的获得等。相反, 如果在教学中忽视运动技能的提高, 总是在简单重复低水平的运动技术动作, 就会使学生丧失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上有成就感, 就会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 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有自己赶超的目标和继续学习的动力。如能帮助所有的学生获得这种成就感, 树立这样的学习信心, 他们便有动力克服体育学习中的困难, 获得克服生理、心理惰性后的成功感, 自然而然会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

总之, 独立学院的学生社团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期间将牵涉到诸多方面的因素。随着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校园文化日趋繁荣, 学生社团也日渐活跃, 成为校园先进文化的代表。当然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只有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 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社团健康、有序、和谐地发展!

民族院校师范类学生 篇2

数字化的师范教育“梦工厂”

做为学生,我们希望年长的老师像慈祥的长者爱护我们,年轻的老师活力四射,最好还可以又酷又帅,既美丽又有魅力,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如果有一天,我们自己也可以变成这样的一位受欢迎的“麻辣”教师,是不是也很不错?

师范教育,通俗地讲,就是培养教师及教育研究人员的教育。它就像一座巨大的梦想工厂,让同学从讲台下走到黑板前,从莘莘学子变成了默默耕耘的老师,变成了孩子们心中敬爱的、充满力量的人。对这座庞大的“梦工厂”,还是得先从掌握关键词开始。一百多所师范院校

全国共有一百多所高等师范院校,其中师范大学37所,师范学院88所,师专70所。这些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分布各个省份的师范院校,一年又一年为“太阳底下崇高的事业”输送着新鲜血液。

2个大格局

目前我国的师范教育体系是以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为主、综合性高校办师范为辅的开放大格局。综合性大学办师范教育主要有二类:一类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如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等,她们享有业内的贵族血统。另一类是是为追求学科门类更齐全,而在原有院系基础上再增设师范类专业或教育学院的综合性大学,如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技术)学院、深圳大学的师范学院等。

另外,还有一些这样的综合性高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与别的院校共同合并后组建而成的综合性大学,如:西南师范与西南农大合并而成的西南大学。4个层次

全国师范院校按照学校属性分,主要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指的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现为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第二层次则为各省属重点高等师范院校,如云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第三层次为各省属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如盐城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等,及综合性大学中招收师范生的高校;第四层次为各地(市)属师范专科学校。40厘米的距离

从讲台下到讲台上,短短的距离还不到40厘米,一个步长而已,很多人跨出这一步可能连1秒钟都不需要。然而,要实现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能够真正站上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却要经历至少4年1460个日夜的锤炼和经受住百十万就业大军的洗礼。

当不当得成老师,这是个问题

从2004年起,全国很多省市的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都已经陆续取消了“包分配”这一计划政

策。2005年开始,师范生已经全部完全放开,双向选择,一律通过市场自主择业。其中包括允许“可以不当老师”。各地区为保证本地师范生就业而形成的就业壁垒正在被逐步打破,“师范生基本不愁工作”的历史即将结束。浙江省2006届师范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举行时,省内近万名师范类毕业生争抢6000个教师岗位,竞争十分激烈。

根据现行的教师资格证制度,师范生毕业后并不能立刻成为教师,必须先通过教育局严格的笔试和面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而非师范生也能来参与教师资格证考试竞争,对师范生就业造成直接压力,未来几年师范生的就业形式会更加严峻。

教师门槛越来越高,进去不容易

近两年社会对教师的总体需求量增加,教师待遇不断得到提高,因此不少师范毕业生对就业形式过于乐观,就业期望值过高,非经济发达地区、重点高中不去。

其实,除了不少专业相当紧缺的农村和贫困地区外,大城市、重点中学对新进教师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大专院校是师范生择业的首选单位,但是这些单位招聘要求很高,很多师专都要求招收本科以上学历、英语通过国家六级、计算机通过国家二级者。中学也要求招收名牌院校、专业成绩优秀、本科以上学历、英语通过国家四级、普通话测试达到国家二级乙等以上的优秀师范生。而且因专业不同,其市场需求冷热存在很大差异。从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来看,文科类传统的语文、英语科的毕业生需求量较大,其它专业像美术、音乐、体育都要得很少。还有就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因此,不少中小学校在招聘时更倾向于接受男性师范生。当教师,门槛是越来越高了。

找到最合适的位置,燃烧激情

不论师范专业还是非师范专业学生,大学4年之后,总是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就业压力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俗话说“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如果一心想教书育人实现梦想,那么师范类的同学,在4年的大学学习中,要有意识的促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日后找工作早作准备。一旦面临择业,就要解放思想,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想法,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先找到一个起点。

民族院校师范类学生 篇3

关键词:教师素质;师德;教学能力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所需求的人才。培养实用型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高职院校中也有师范类的学生,他们与理工类的学生不太一样,既要有过硬的教育技能,对本专业的知识也要掌握得当,并且还要有钻研精神,这就要求学生们应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针对这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笔者认为应该先从提高教师素质入手,以教师素质带动学生素质,从而提高教育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一、教师素质的构成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大学本科院校的研究性教育,它属于技能型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在知识理论和科研方面可能没有本科学生那么全面和精湛,但是动手能力必须比本科院校的学生强,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要求高职教师必须具有特殊的教师素质,这些素质主要体现在个性品质、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等三个方面。首先,为师者应当有高尚师德,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其次,必须精通业务,以专业成长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再者,在教学上,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并且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够教育好学生,做到有教无类。只有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知识丰富、爱岗敬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职师范类教育的生源大多是通过高中的综合教育,高考失利的学生,其中不乏单科能力较强、其他学科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据笔者这几年教学实践所得的情况分析,这类学生主要存在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高,以及自信心不强等问题。而他们中大部分在毕业之后却将成为新一代的教师,教授小学或者初中的课程,他们要做的是提高中小学生学习兴趣,对中小学生进行培养,为他们进一步学习该门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师范类学生自身存在基础薄弱、兴趣不高的问题,那以后将无法胜任他们的工作。另外,因为现在就业竞争难度加大,并且这些毕业生即将面对的竞争对手是来自于(重点)大学本科的毕业生,而本科院校毕业生拥有相当的优势:知识比较全面、理论知识比较系统,因此也比较自信。在本科毕业生面前,大专院校的学生总会感觉“低人一等”,不够自信。

三、教师素质的提高途径

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群体,高职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特殊的教师素质,这些素质主要体现在个性品质、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等三个方面。只有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知识丰富、爱岗敬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1.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高尚的师德,要做到为人师表、爱岗敬业、诲人不倦、有教无类。

教师的人品,无不体现在其言谈举止中,在日常的教学中,这种“身教”会慢慢地被学生所吸收,因此,教师的自身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行,教师的形象更是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高尚的人格去熏陶学生、引导学生。作为教师,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品行和学习负责任,是教师爱岗敬业最直接的表现。教师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做到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耐心为学生讲解、指导学生学习。

言传不如身教,要培养新一代的教师,只有教师们做好本分,兢兢业业,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学生才能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和影响下成为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好老师。

2.及时充电,提高知识水平。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学生,高职高专的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现代教育是终身的教育,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更应该是受教育者,应该时时为自己“充充电”,不断超越自己,教师的继续教育就是很好的策略。

而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喜欢知识渊博的教师,因为知识面较广的教师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往往比较全面,也比较新颖,并且能够在教学中旁征博引,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开拓学生的眼界,丰富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当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包括教学和研究水平更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因素。高职高专的教师现阶段面对从“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们加强专业修养,了解、学习本学科的发展动向,更要学习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教师知识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的多方位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竞争力。

3.提高教学能力。在当今社会需求的推动下,整个社会和教育体系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仅靠过去“教鞭加粉笔”的那一套是绝对行不通的,笔者认为,当前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在以下两点进行提高。

(1)创新教学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如果仍然拿主流教育的方法去要求他们肯定行不通。针对这群学生,就得首先在调动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方面下功夫。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出发,引导他们走向课本的知识,再从课本走向实践。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教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创新,千篇一律的教法只会使学生更加厌烦,如果在每一堂课都能给学生一些小惊喜,那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到时候再顺理成章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学好他们该学的知识。

(2)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研究发现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可以包括以下方面:①计划与准备;②课堂的组织与管理;③教材的呈现,这个过程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核心;④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⑤评估学生的进步;⑥反省与评价。简单来说,可以归纳为:①教师对教材和教辅材料的驾驭能力;②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③对教学效果的評估和反省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拿到课程教材后要详细分析教材。根据教学需要,掌握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达到驾驭教材的目的:一方面要分析教材涉及哪些技能与能力,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再处理,合理利用教材,分重点和次重点培养学生相应的技能和能力。在科学技术以及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也可以发挥网络优势把市场最前沿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适当补充教学内容。

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和反应等方面随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并能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在课堂上密切注视学生的反应,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时准备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言语与非言语的沟通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这方面应努力以自己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学生,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并保持对自己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敏感性和批判性,一发现沟通过程中的问题,就立即想办法纠正;教师教学的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他们能力的发展速度与水平上,因此,教师需要认真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采用各种方法评估学生的进步程度,以便于改进自己的教学;一个阶段的课上完后,教师需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于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等。

四、小 结

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教书先生,是下一代的灵魂工程师,作为他们的老师,师范专业的教师任重而道远,因为教师的素質将决定学生的素质,教师的教育方法也会被他们所沿用,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将借由他们这样一个中介,不断地传承,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影响新一代教育的关键因素,是走向良性循环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的教师,尤其是教育类师范类的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并以此熏陶学生,使他们有动力、有能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冯知岭.浅谈高职教师素质的提高[J].科技创新导报,

2011,(27).

[2] 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

[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8,(1).

[3] 梁明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三题[J].卫生职业教育,2011,

(2).

[4] 苗蕴玉.职业院校教师培养策略创新性研究[J].职教论

坛,2010,(25).

[5] 钱海燕,季建华.从香港的职业教育看高职教育改革中的

观念转变[J].科技向导,2011,(35).

Shallow Negotiate Higher Vocational Normal Universitie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CHEN Ying-zhi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ims at training practical application-type talents for the market. Students of norm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trained to be teachers of primary school or middle school, which requires higher comprehensive quality to their teachers. This essay aims to discuss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who are guiding their students to be good teachers after their graduation.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eachers' morality; teaching abilities

收稿日期:2012-07-15

民族院校师范类学生 篇4

一、师范生的整体养成素质现状

1.热爱学习, 热爱生活, 追求进步, 但有些学生自律性较差。在很多师范类院校里都可以看到晨读的学生, 以及学生在教室里刻苦努力的情景, 他们为的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能更好地适应激烈竞争社会, 能为社会祖国多作一些贡献。这是师范类院校很多学生的思想认识, 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 认为考上大学后就万事大吉了, 也就放弃了拼搏精神。其具体表现就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没有理想, 同时对自己也缺乏自信心, 存在悲观情绪、缺少钻研精神, 学习纪律自由涣散;上课迟到、早退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还有些学生似乎对什么课程都不感兴趣, 缺课、逃课去上网或逛街。这些学生, 既不会合理安排时间, 在做事情上又缺乏自制力。如果学校对此不进行重视, 也不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的话, 这种现象可能会不断蔓延, 以至于成为师范类学生的一种群体习惯或者集体形象“标签”, 这对其自身、家庭、社会都是不利的。

2.关注生态环境, 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但日常环保实践还有待于提高。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 以及我国的生态环境的不断被破坏, 学生对此也有强烈的希望祖国的生态环境能够改善的美好愿意, 甚至在一些师范类院校中出现了一些提倡环境保护的社团, 有些学生还在教学楼或宿舍里安放了环保桶, 让学生们放置废旧电池, 以行动为国家的环保事来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有些学生乱扔乱丢废纸、餐盒、电池等。有些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缺乏应有的尊敬、爱心和同情心。有些学生折树枝、摘花等行为, 有些学生破坏学校的建设设施、教学设备等。

3.在网络时代, 学生们普遍都认为网络道德是很重要的, 但在其实际的网络行为中, 又表现为网络道德的内化程度不够, 网络道德的行为也有所欠缺。就目前来说, 网络世界是青年人主宰的天下。网络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延伸, 所以也应该遵守信息道德规范, 也就是要在平时的网络信息的交流与利用中要做到自觉遵守知识产权、抵制信息犯罪等内容, 这也是网络时代所特有的社会道德[2]。大多数的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在进行网络交流与活动时, 能够遵守一般的网络道德规范。可还是有一些学生由于对网络道德的认识程度不够, 认为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 不需要遵守日常的行为规范, 导致其在进行网络活动往往不严格遵守相关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法规规范, 出现沉迷于网络暴力、色情信息中而不能自拔的现象, 甚至有些学生滑入了网络犯罪之中。

4.学生们也认同应该诚信做人与做事, 并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但在日常的社会意识和诚信意识上还是有不足。总体而言, 师范类的学生对传统美德还是非常认同的, 并深恶痛绝社会上存在着的一些腐败现象。积极参加学校中以及社会上的一些公益活动, 如在为地震灾区捐款、城市志愿者活动、义务献血等活动中都能看到学生们积极踊跃的身影, 他们也在活动中表现出师范生所具备的良好的修养与常识, 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广泛的好评与赞誉。但也存在着有少部分学生不遵守秩序, 在公共场合抽烟、随地吐痰, 乱丢杂物, 在食堂打饭不排队等现象。

二、促进师范类学生养成教育的措施

1.美化校园教育环境。

通常环境是指围绕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作为培养教育类专门人才的师范类院校, 更应该优化环境以构筑养成教育的绿色空间。通过打造优雅的校园环境来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氛围。师范类院校应该从校园的基础建设规划入手, 从大到学校的每一个建筑物, 小到校园里每一处都要进行认真严谨的景观设计, 既要注重美观、整洁, 同时也要体现“师范”的特色来, 让人处处感到文化的气息;从精神层面看, 校风校训的提炼以及宣传栏、校报、校刊, 还有广播站, 这些校内的媒体, 都应该体现“师范类”的特征, 即培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摇篮, 在进行一些校园里的人或事进行报道或宣传时, 应广泛同步地宣传, 以扩大影响面, 增强号召力和示范力, 以此鼓舞和激励其他的学生也积极进取、不懈追求。通过对校园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打造, 使身处校园里的人都能感到处处有景致、处处有寓意, 使学生深受这种深厚文化积淀的影响, 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得到某种启迪, 有所感知、感悟, 做到明理与践行。

2.教师要率先垂范。

在师范类学校中,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左右着学生的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养成。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教学中的任何一个过程都不能马虎, 不能因为自己已经是有很多年教龄的、经验丰富的教师, 就对教学持无所谓的态度, 而是应该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教学任务, 研究教材里的理论和观点, 寻找相关的材料, 以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前去设计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设计如何将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问题贯穿于教学之中, 同时对教学活动实施的具体效果也要进行关注。以严谨的教学教风影响着学生, 让其将来走向教师的岗位, 也能传承这种教风教态。

教师还要做到以德立教、以身立教, 做到德识统一。如果师范类学生看到教师的言行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要求有所不同, 学生就会认为规范是些空洞而无用的东西, 甚至带有欺骗性, 那只是让学生去执行的东西, 自己根本没有必要执行。如果师范类学校教育出的学生普遍带有这种认识的话, 将对我国的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所以教师无论是在平时教学实践活动中, 还是在日常行为中, 都要注意自身的言行, 以规范的礼仪行为去影响学生, 感染学生,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和启迪。

三、注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训练

1.从一入校就开始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对于师范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阶段, 重在培养文明的个人军训开始, 通过军训, 可以让学生从中学到一些书本上的东西, 以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勇气, 以及不向困难低头、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 可以对低年级开设一些课程来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

2.对于高年级的学生, 主要培养他们的竞争生存能力。

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更应该培养的是他们走向社会后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及培养他们对社会的适应、应变和处世能力, 同时也要加强学生们树立乐业、敬业、勤业的正确思想和敬岗爱业的职业道德。

3.要强调行为训练的长期性, 持之以恒。

养成教育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完成的事, 师生对此都要有耐性, 坚持不懈, 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而在激发学生接受训练之时, 要注意的是在训练中增强“趣味”性, 使其具有灵活性与游戏性, 把原本枯燥的说教训练变成一种让学生很愉快的心理体验[3]。如在要求师范类学生有规范的仪表时, 可以把外校的一些学生上课或平时的坐姿、站姿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们看, 让学生对照, 想想自己平时是不是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纠正。一个良好的坐姿与站姿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示范作用, 所以培养师范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很重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认为养成教育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使养成教育更有实效性。

四、健全养成教育的组织与机制

师范类院还应从制定出一系列规章制度入手, 这些规章制度内容要涵盖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使其成为学校养成教育的可靠保障。由于各学年的养成教育的侧重点、要求、内容、措施都会有所不同, 所以要把养成教育融入到在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中, 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管理, 这将促使学生在一个正常的教育秩序、生活秩序中, 保证育人工作的正常进行, 这也是培养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手段。

在师范类院校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养训练过程中, 还要强调的是要与当前的社会环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当前的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 注重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心理潜能, 通过言传身教、严格训练、活动影响等手段, 鼓励大学生对社会现实以及道德现状进行批判性思考, 促使大学生形成良性自我教育。

摘要:养成教育主是要通过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养成意识, 以达到培养其主体能动性和主体人格的目的, 使其在教育实践中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成为道德实践活动的自觉践行者。师范类院校培养的学生素质如何, 将会对未来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就更要注重加强养成教育的培养。

关键词:促进,师范类院校,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春魁.养成教育的含义、特点、功能及本质[J].邢台学院学报, 2004, (2) :19.

[2]邢国忠.把大学生养成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3) :24.

民族院校师范类学生 篇5

摘要:师范类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方面存在众多矛盾,如庞杂的理论体系与相当紧缩的课时之间的矛盾、学生所需要的实践应用性与专业课程的理论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与经济学本身要求之间的矛盾等。另外,课程教学方面也存在种种弊端,如教师缺乏实际经验、教学方法手段单

一、考核方式不合理等等。因而,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当然,改革必须根据课程的详细内容和具体时间合理安排课程,变革教学的模式及方法,优化考核的方式。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 教学改革 师范类院校

21世纪,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发展迅猛,一个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必须具备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宽阔全面的专业知识以及积极的创新精神。师范类经济学专业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全面型、实践型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发展以及课程教学弊端的显露,经济学专业的课程改革已是迫在眉睫。经济学课程改革意义非凡,首先,它能改善现如今学生对课程学习积极性低下的情况,能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学课程对自身实践的指导作用;其次,经济学课程改革能够帮助经济学教学模式的规范,教学队伍的完善,同时,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日益更新,它能帮助经济学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再则,它有助于教师教学手段的调整,教学经验的丰富,更能使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与经济学自身的要求接轨;最后,它也为其他专业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可以参照的范本。

一、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矛盾与弊端

当下,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也日趋丰富,日趋完善,经济学专业的课程内容难免落后于社会的步伐,一旦调整不及时,课程教学中的矛盾、弊端便会逐渐浮出水面。

1.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的矛盾

经济学是一门涵盖庞大理论体系的学科,他严谨规范且随着社会变化动态发展,其内容是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中。当然,随着内容的扩充,必然会产生众多分支,如发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社会经济学等。从学派上来讲,又包含重农学派,李嘉图学派,剑桥学派,供给面学派等。而就分类而言,又可以把它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及经济学为基础的经济学具有较强的逻辑联系,其中,微观经济学尤为显著。以往的教学改革中,经济学的理论学时一再遭到压缩,面对这种压缩,不同的教师处理方法自然不同,譬如,有的教师偏重于宏观,有的教师却倾向于微观,这也就造成多个不同的教学偏向。面对如此错综复杂,说法不一的经济学课程,学生自然会觉得无从下手,困惑不解,更不用说如何去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到了最后考试来临,面对一个毫无系统性可言的经济学,学生也只能对着一个个罗列而出的知识点努力记忆。显然,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经济学思维的培养和方法的掌握,也使教学效果降到了最低。所以说,庞大复杂的课程理论体系与相对压缩的课时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也是亟待解决!

经济学专业有一显著特征,那就是实践性强,其实,从各大师范类院校培养人才的宗旨便可了解,许多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的确,现如今的许多独立本科院校,尤其是师范类的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强调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从一开始,他们便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抱着一个很高的期望值。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很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努力参加各类实践,这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他们重实务性课程而轻理论性课程的倾向。然而,事实上,经济学是一门对理论性要求极高的学科,你没有数学推导、图形分析等一些基础理论知识,也难以在实践中做到灵活创新,同时也有一些诸如国际贸易、货币银行重要的等课程知识,没有它们作为基础,你更难以在实践中应用自如!当然,不得不承认,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过程是乏味的,在原本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就不高的条件下,更有不少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不过关,教学呆板,方法单一,自然而然地,学生听完会觉得索然无味,不少学生甚至萌生出好像理论在实践中并没有什么用处的想法。没有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作伴,后续课程的成绩只会是越来越差。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缺乏理论支持的人才又怎么能被称作为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其实,学生需求的强应用性与课程的强理论性本不会成为一组矛盾,或许只要稍加引导,二者变能够互补互助,相互协调。

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需求的提高,各个师范类院校也在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做出了一定的革新,专业培养人才的方案在经过不断的修正调整中已渐趋完善。许多学校为了学生专业课程的实践运用能力最大程度的提高以及全面型人才培养的顺利实施,在精简理论课程的同时,也大都将经济学课程如同基础课程一般提前开展。综合各大院校经济学课程的开设时间来看,就商科而言,一般都是在第二或第三学期开设,当然,具体专业课程的时间各不统一。然而,相比于社科类的课程,拿数理分析举例,它是经济学中一种相当重要的分析方法,因为它涉及到高等数学中微积分的知识,所以就要求学生在修习这门课程之前,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数学基础,否则,计算的过程必定会让学生焦头烂额,进而使经济学的课程受到严重的影响。不过,事实上,你会发现,许多院校的这种调整刚好陷入了这种尴尬的境地,进而造成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与经济学课程自身要求之间的矛盾,对于这种“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做法,具体效果着实难以说明。

2.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学课程建设学要不断更新,不断创新,一味的固守陈旧只会导致腐败,现如今的师范类院校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教学弊端,诸如教学方式手段单一,教学经验匮乏,课程结构不合理及考核方式不合理等等,这些弊端的存在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更是深深地削弱了教学效果。

很多教师在经济学实务课程中一味的按照传统模式授课,即老师传授知识点,学生以笔记的形式记下,再辅加练习题的训练。这种照本宣科的方式,单调至极,学生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被压制,更遑论是对课程培养兴趣之类的话语。不错,的确是有很多高校引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不过这难道不是只相当于改变了黑板的形式,由固定黑板到可移动黑板而已,其实质并没有改变。经济学中的许多课程,譬如国际贸易,就是对实际操作要求很高,只是靠理论知识的灌输,练习题目的训练,学生难以在脑中形成具体可观的认识。眼下的课程教学只能迫使学生死记硬背课程中罗列而出的知识点,令学生成为一个熟练的做题机器,或许他们能够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但一旦走入工作岗位,他们那缺乏灵活贯通的理论很难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现在许多师范类院校经济学专业的教师都是毕业后留校或者是从其他学校毕业后被分配过来的,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理论知识非常丰富,但是这种并非从实际工作经历拓宽丰富的理论,连他们自己都不太清楚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的效果,谈何给学生一个清晰地认识。因而,许多教师在经济学课程的教授中对于实践部分内容的把握显得力不从心,往往会导致重理论而略实践的结果。例如国际贸易的各种单证,如果授课教师没有亲手操作过,就不可能让学生了解到填写、制作过程中所需注意的事项。不得不说,以这种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方式,很难培养出真正尖端的应用型人才。

如今市面上经济学课程的参考教材很多,但是,很多教材编写者为了保持教材知识体系的逻辑严密,通常以大段的篇幅介绍理论知识,就是关于实践教学的模式内容,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空泛之谈。当今世界,经济形势飞速变化,许多新政策、新理论接踵而出,而往往,这些政策、理论实行一段时间才会被收录到教材当中去,这就导致在教学中,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大打折扣,时效性也大大降低。教师如果只是按照教材内容埋头苦讲,而不关注社会实际的变化,那么步入社会的学生将会觉得难以适从,对理论内容更会失去信心。

大多数师范类院校的经济学专业都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即由教师根据教材或授课内容命题考卷,其实,这种方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公平,毕竟,经济学课程中有许多实践性要求很高的环节,其实际操作本领并不能通过一张考卷所能展示的,最多能反映的就是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但对知识的理解、把握、运用能力又如何能显示呢?

二、经济学课程专业改革的必要性 1.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现在各个师范类院校中,经济学专业无疑是个热门。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是关于经济发展的科学。现代经济学以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基石,历经了20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包含众多专业方向,如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在各垂直领域得到应用,指导着人类创造财富。他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和应用前景,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熟悉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等。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发展,然而,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不断伴随着新的问题出现,这就要求经济理论的补充解释。改革开放之后,人才市场的需求急功近利,应用经济学吸引了更多的关注,而理论经济学的建设发展一再遭到排挤压缩,理论经济学的课程数目也随之不断减少,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也是毫无进展。,这种情况下,理论经济学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局面也随之出现。众所周知,在整个经济学科中,理论经济学犹如一幢大厦的根基,它是一切的基础。试想,没有扎实深厚的理论经济学基础,又如何去指导改革开放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呢?而理论经济学的繁荣又与师范类院校经济学专业的教育密不可分,这就从客观上要求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慎重,眼下,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矛盾重重,弊端显露,改革的步伐更需加快。

三、经济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措施 1.摆脱教材依赖,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师范类院校师资力量强大,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一方面,提倡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在讲授具体理论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参照社会存在的具体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解剖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课余练习同样可以以案例剖析的形式代替传统的习题填空,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感悟。课堂上,可以给学生留出部分时间进行讨论交流。时刻关注一些常见的或者是最新的国际法规,在第一时间传授给学生,并在课堂上帮助其透彻分析。一些对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强的环节,除了花费时间进行理论教授外,更得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实践教学上。譬如,讲授国际贸易单证实务时,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仿真模拟操作或者是安排学生在实际工作现场进行训练。师范类院校是最接近教育本质的学校,其教学内容的灵活安排理当走在现代院校的前列

2.变革教学手段、方法

现代高校教育方法丰富多变,而作为教育底蕴最为深厚的师范类院校,其经济学课程教育方式的创新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变教学方法。从高中过渡到大学,一开始,学生的新鲜感强,积极性高,不过随着他们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降低,随之学习效率降低,学习下成绩下降。所以,最好在一开始就抓住他们的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理。譬如,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启发式”、“提要式”、“游戏式“等方法,可以让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竞争。而对于一些浅显易懂的内容,可以采取学生自学、课堂展示、教师归纳的方法,化被动为主动,提高他们自学的兴趣和能力。第二,注重联系社会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重课程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经济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课堂上,用经济学的一些理论阐述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及事例,便能激发学生的的好奇心。譬如,将当前我国CPI持续高企同通货膨胀和宏观经济联系起来,并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努力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去解释身边的一些案例,这样才能把书本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师范类院校教学方式的革新应处于一个不断创新,时刻优化的状态,而经济学专业更是可以吸取其他专业的优秀经验,在与生活联系的的同时,也要注重其多元性。

3.创新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直是各大高校所头疼的问题,而经济学专业各种理论法律知识繁杂,因而在这个问题上体现的尤为彻底。依我看来,课程考核绝不仅仅是考察学生能否填出考卷上的知识点,考核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运用能力的提高与否,知识能否把握运用。因此,应该减少闭卷考试的形式,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分组,以ppt形式讲解,并给小组打分,或者采用师生问答的模式。只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且能检测出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那就可以采用。教育资源丰富的师范类院校是可以说是教育界的摇篮,作为其中极为热门的经济学专业,在所有专业中应起到先锋带头作用,对于上述的考核方式可以进行逐一尝试。

4.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

师范类院校在我国的设置历史最为悠久,传统意义上的师范学校主要是指培养各类师资力量的高等院校,但就现代意义来讲,师范类院校不仅担负着培养高水平的师资使命,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更被赋予了一种全新意义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的标识。因而,面对经济学专业课程中的矛盾,弊端,师范类院校拥有更雄厚的师资力量,更应首当其冲,坚定改革,革新教学中的纰漏。教师在课堂上扮演一个传播人的角色,一个空有满腹理论却不能与实际结合的教师是不称职的。对于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缺乏的问题,可以进行以下举措。第一,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外出进修,对于经济学实践课程中的教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同行进行经验共享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第二,选派教师到企业实习,参与企业的运作能够将教师脑中的理论最大化的与实际接轨,让他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感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第三,学校可以建立实训基地,他能帮助教师学生进行仿真模拟操作,这能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积累实践经验。教师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的恰当与否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只要能使教师的实践经验提升,使他们在教学中能够更加灵活,那么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将会变得事半功倍,因而,改革中要将教师教学经验的提高作为重中之重。

结语:现如今,国内国际的经济形式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作为经济人才培养摇篮的师范类院校,更要认清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然后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改革,改革中要大胆创新,不能固守陈旧,更要对症下药,一针见血。

参考文献:

民族院校师范类学生 篇6

摘要 自我国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以来,高校在推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校在科研及训练上的优势显现出来。然而,随着运动训练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招生院校的增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建设上出现了运动员竞技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我国师范类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调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我国师范类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师范院校 运动队 发展

一、前言

我国师范类院校开设运动训练专业目的之一是想能够通过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来建设自己的高水平运动队伍,然而,在我国师范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开设以来,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或者说我国师范类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并没有在全国级别或全国以上级别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二、我国师范类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

(一)运动员运动等级较低

从表1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师范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入学时的运动等级,国际健将人数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平均才达0.1%。运动健将所占的比例也很少,平均为2.4%。一级运动员在五年内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由2006年的15.6%降低到2010年的10.3%,五年来下降了五个百分点。

国家规定,招收运动训练专业的院校招收的学生中,具备一级或一级以上称号运动等级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得低于招生总人数的15%。但通过近五年我国师范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招收的学生中可以看出,五年来一级运动员所占的比例在逐渐下降,五年来平均仅为13.5%。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比例。

(二)专业教练员缺乏。

我国师范类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缺乏专业教练员,如今我国师范类院校高水平运动队中教练员大多为体育院系教师,他们在课余时间组织指导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以及比赛。虽说这些教师有的有过专业训练或比赛的经历,但他们中大多数没有过专业执教经历,在训练和比赛中缺乏经验,这也是制约我国师范类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一大因素。

(三)举国体制的制约

国家规定,在国家注册过的运动员不得参加大学生比赛,而未注册的运动员又不得参加全国性质的比赛。在举国体制模式以及在竞赛制度的限制下,使得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运动员注册、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的参赛资格以及运动员的流动等问题上面临着难关。在诸多限制下,使得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建设以及发展上也面临着诸多障碍,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以及高水平运动队在发展我国竞技体育中的作用无法显现。

三、我国师范类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对策研究

(一)制度层面

在现如今的举国体制当中,这种培养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我国在短时间内培养了大量的优秀运动员,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培养体系,创造了我国竞技体育突破性发展的奇迹。但在这种模式下,使的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以及队员未来的走向颇为迷茫。李元伟等专家认为:产生举国体制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举国体制赖以生存的社会大环境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在其他国家当中,高校是国家竞技体育的中坚力量,高水平运动员大多出自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因此,国家在制度上应对我国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少一些约束,为其提供广阔的舞台。

(二)引入优秀教练员

清华大学在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中之所以独树一帜,是因为其优良的教练员队伍,清华大学实行了教练员聘任社会化,对运动员进行科学化训练。因此,在我国师范类院校当中,高水平运动队可借鉴清华大学这一模式,聘请优秀教练员对高水平运动队进行执教,让本校高水平运动队向着更高的水平迈进。

(三)发展优势项目,增加竞争力

在我国师范类院校招生以及在访谈过程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师范类院校在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过程中,是想让各个项目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但在师范类院校现有的资源下,想要得到全面发展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国师范类院校在建设高水平运动队中要想增加其竞争力,要实施优势项目战略,集中资源,发展其优势项目,建立高水平培养平台。这样才能因此更多优秀运动员、教练员进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当中,从而能高起点、高目标建立一支高水平运动队伍。

四、结论

我国师范类院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在建设自己的高水平运动队过程中在人才上首先要有高水平运动员,其次是高水平的教练员。在建设上要集中资源建立自己的优势项目,增强项目上的竞争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因此,在招生制度上以及国家制度上改革都能对我国师范类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突出高校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超英.论竞技体育的发展与运动系的培养目标[J].武汉体院学报.1993.1:26-30.

民族院校师范类学生 篇7

笔者浏览了2000年至2010年这10年间上海外国大学创办的《外语界》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创办《外语教学与研究》这两大外语类核心期刊,发现其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学习方法、教材编写、测试等方面的研究所占篇幅最多。而且都很据规律性。研究过此方面的专家如胡壮麟(2004)、刘润清(2002,2003)、张绍杰(2003)、戴炜栋(2001)、崔岭(2005)、贾国栋(2006)、蔡基刚(2002,2003,2005,2007,2010)等。鉴于此方面讨论的呼声,笔者结合实际情况,从师资力量、教师工作量、教师科研、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及使用等四个方面客观展示了陕西一所地方师范类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真实画面。以期为全国的大学英语改革提供一个视角窗口。

1 师资力量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夏纪梅在2000年到2001年期间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部分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展开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76份,被调查的人中硕士学位的人只占22.9%。另外根据梅德明对44所大学、447份有效问卷的调查,62.25%的教师教龄低于5年,60.88%的是助教,65%的是大学本科。然而笔者本次就陕西一所地方师范类院校的调查显示:以2010年至2011学年第一学期学期为例,承担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总数为58人,其中教授0人,占0%;副教授11人,占19%;讲师18人,占31%;助教26人,占45%;见习3人,占5%;硕士学历17人,占29%;本科学历41人,占71%。43%教师教龄低于5年。可见,陕西这所地方师范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整体质量等同或者略高于夏和梅的调查,即国家平均水平。

2 教师工作量

据全国大学英语指导委员会统计,目前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130,另据研究者称,有的大学师生比约为1:222。大多院校教师周课时量保持在16到18学时。笔者本次调查显示:2010年至2011年学年第一学期该地方师范类院校教师人均授课周学时为13.37,但大部分讲师、助教的人均周课时量都高于16学时,有的教师周课时量甚至达到24学时。师生比例为1:145.7。可见这一陕西地方师范类院校的调查结果更突出了师生严重失调,教师超负荷工作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近年来的连续扩招更是让教师们忙碌不堪。超负荷运转使得教师身心疲惫,无暇顾科研及创新。

3 教师科研

大学教师的职责要求大学教师不仅要培养高等人才,也应该引导着科学研究的方向。据笔者对该校的调查:完全没有撰写过科学研究论文和不知如何写的人有15人,占26%;完全没有编写过教材和不知道如何编写的有55人,占95%;完全没有参加过更没有主持过教学科研项目的有40人,占69%;不知道如何申请也不会写课题论证的有45人,占77%;未采用过量化研究方法的有48人,占83%。这一结果恰好佐证了“中国外语教师总体上本来就有训练不足的弱点,公外教师尤其如此(周流溪,2003)”这一论点。鉴于上面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部分年轻教师所写论文均为教学经验总结,不能从理论的层面高瞻远瞩,宏观指导。但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有进修、提高、搞科研的愿望。然而这一愿望只是停留在愿望的层面,未能付诸实践。原因如下:其一,由于工作强度高使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从事科研;其二,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教师也没有外出进修的机会。鉴于这一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周流溪(2003)教授指出:“在暂时无法外出进修的情况下,单位内部是否能考虑采取稍为灵活一点的工作安排呢?可以考虑:若某人已连续几年满工作量甚至超过工作量,而他现在又有一个自我进修或科研的计划,那么就不妨审查其计划,在一段时间内减少一点工作量,使他得以实现其计划中的近期目标”。还望地方师范类院校灵活掌握政策,给教师提高空间。毕竟外语是终身学习,要提高学生水平,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提高。

4 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及使用

该校大学英语总学分为16学分。从大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四个学期逐步完成一级到四级的学习。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开设在基础阶段即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四个学期。该校对大一新生采取了每周6学时,大二学生每周4学时的方案。这些学时涵盖大学英语读写,听力,泛读,综合训练等教程的统一教学。本科学生所使用大学英语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一至四册;专科学生使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教材内容都很新颖,充实。然部分教材对学生来说只是一种摆设。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为例,教师课堂以读写教程为主,根本无暇顾及听说教程、泛读教程以及综合训练。地方师范类院校大部分生源来源于农村,相对贫穷,很多学生没有电脑,对于听说教程,虽然很好,很适合学生,碟片内容生动形象,可是学生无法投入使用。全校语音实验室又极为有限,不能满足全校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正常使用。所以,除了读写教程以外,其它教程就变成了学生用钱买来的舍不得扔掉又无法使用的“垃圾”或“废纸”。

5 结语

民族院校师范类学生 篇8

一、招生定位导致生源专业基础素质不同

招生定位的不同, 俗称“生源不同”。从根本上讲, 造成两类院校钢琴教学模式存在不同的最源头的因素是在艺术类招生考试中针对所报生源的考查要求和标准不同。报考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的考生, 在考试时应具备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是一专多能, 也就是说考生的专业素质应尽可能地多样性一点, 器乐、声乐、舞蹈等艺术类的技能越全面越好, 当然, 在全面的基础上, 如果有一两项的专业技能更加的突出一些, 水平更高一些, 相对于其他考生来说, 自然就有了更高的竞争力。但是, 没有全面的音乐素质做基础, 只有一项专业技能的考生, 即使是这一项专业技能的水平再突出, 在师范类音乐考试的招生中也是不占优势, 甚至是没有竞争力的。而在音乐类专业院校的招生考试中, 其对考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则恰恰相反, 即越专越好, 水平越高就越有优势、越有竞争力。即使你有再多的专业技能在身, 但没有一样是较为突出和高水平的, 那最终进入音乐类专业院校学习深造的机会也是十分渺茫的。因此, 以钢琴专业为例, 招生定位的不同直接导致了考生在进入这两类院校进行专业学习的时候, 其钢琴演奏水平的基础大不相同。师范类院校学生的钢琴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有些甚至是没有丝毫的钢琴演奏基本训练, 而进入音乐类院校学习的钢琴专业的学生, 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钢琴专业演奏训练, 有些甚至是已经在专业的钢琴演奏领域具有了相当高的水平。因此, 招生定位导致的生源基础不同是这两类院校的学生在入学后的钢琴教学模式上具有根本区别的本质原因。

二、培养方向带来的授课模式不同

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方向是为中小学或是大中专提供普通音乐课教学的师资力量, 而音乐类院校钢琴专业的教学是为了给社会提供和培养更多的钢琴专业演奏人才, 因此, 钢琴专业的教学在这两类不同的院校中其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的模式均不尽相同。在师范类音乐专业的教学中, 钢琴课的教学是所有音乐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也就是说, 无论你是以什么样的专业技能考入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的, 你都要开始学习和具备钢琴演奏的专业技能。这就使得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模式必定是大课式的, 集体性的, 因为它首先应体现的是普及性而非专业性, 在大课教授的同时, 老师亦可以根据学生入学时的钢琴演奏水平的不同大体分为几个小组, 以便于更好的因材施教的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和内容。相反, 音乐类院校的钢琴专业课教学则是以一对一的小课教学模式为主, 因为音乐类院校的培养方向是为社会提供高精尖的优秀的钢琴演奏人才, 这样的要求就需要负责专业教学的每一位导师精心的努力和悉心的栽培才有可能开花结果, 每一位学生入学的专业水平, 自身所具备的先天音乐素质, 其可挖掘的艺术潜力以及扬长避短的发展方向, 都是导师在针对每一位进入专业院校学习的学生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时需要综合考量的, 真正是体现到了量身定做, 因此, 只有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才能充分的落实对每一位学生的培养。另外, 培养方向的不同也使得这两类院校的钢琴课使用教材有着很大的区别。师范类音乐专业的钢琴课教学内容以适合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学习需要的专门教材为主, 老师也会适当的补充其它有益于学生练习和提高的相关教材作为补充, 但最主要的还是突出教材的综合性。而音乐类艺术院校的钢琴课教学则以钢琴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和学习的内容为依据, 教材的选择上会更多的突出其专业性, 不同年代、不同作曲家、不同音乐风格以及不同形式作品的教材, 都是音乐类院校钢琴专业学生所必须选用和涉及的, 有些时候老师还会根据演出和专业比赛的需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从专门类的教材当中选择一部分舞台演出效果好, 技术性突出的作品作为储备。

三、就业方向的不同促使学生专业学习的内容不同

师范类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最终毕业时的就业选择方向大多是以中小学或是各单位的群众性的文体活动部门为目标, 因此其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往往是偏向中小学学生的特点或是群众性的特点, 具体到钢琴的教学内容, 在初步的钢琴演奏能力得以建立以后, 老师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更加侧重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普及性而非高难度高演奏技巧的内容的训练。并且, 在具体的钢琴曲目和作品的选择上, 师范类音乐专业的学生应更多地涉猎一些旋律性和歌唱性较强的曲目练习, 并且应该在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上侧重培养钢琴伴奏能力的提高, 因为在日后的实际职业需要中, 钢琴的演奏能力更多的是会体现在为演唱者的伴奏能力上, 并且要适应不同种的伴奏需求, 比如说在中小学的音乐课教学中, 给孩子们的演唱曲目进行简单的伴奏, 在各种文艺活动中, 给各类相关的声乐演唱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正谱伴奏, 以及在特殊需要时随时能够根据调性的改变提供即兴伴奏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师范类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钢琴课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和提高, 并且不断的实践和应用才能实现的, 因此, 师范类高校音乐专业的钢琴课教学应本着这一原则和目标进行相关的课程设置和内容的调整。而音乐类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在最终毕业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 大多数时候面对的是专业演出团体, 艺术剧院、歌舞剧院以及培养钢琴专业学生的音乐院校, 这就要求音乐类院校的钢琴专业学生在校的专业学习, 应更多的侧重于钢琴演奏水平的提高和以演奏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整体音乐素质的培养, 其钢琴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大量的钢琴演奏技巧训练以不断提高其自身的钢琴演奏能力, 还要包含大量的钢琴演奏作品的积累, 舞台演奏的礼仪与形式, 并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更多地参与各类相关的专业演出和比赛, 以提高自己的综合演奏能力。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应更全面的进行各种钢琴音乐作品的筛选和学习, 为将来培养出专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钢琴演奏人才做好充分的储备。此外, 为适应学生对部分大型钢琴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音乐类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在钢琴主课的学习之外, 还必须深层次的学习和声、曲式、作品分析以及相关的钢琴艺术史, 中西方音乐史、甚至是部分钢琴家的自传或是后人对他们的总结性的评论, 这些相关课程的学习, 对音乐类院校钢琴专业学生的钢琴演奏综合素养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动漫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

焦凤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四川汶川623002)

摘要: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 伴随动漫业成为我国大力扶持的绿色新兴产业, 动漫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 而本专科院校动漫毕业生失业率却节节攀高。随着全国高等专科学校集体升本的潮流与改制的形式下,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高等专科院校动漫专业, 提高毕业生质量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是本文探索的重点。

关键词:民族地区;动漫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课题“以动漫艺术作为羌族文化视觉传达形式研究” (课题编号:201010007)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 伴随动漫业成为我国大力扶持的绿色新兴产业, 动漫园区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动画制作年产量逐年递增。随之带来的巨大人才需求量也刺激了动漫教育培养业的发展与壮大。各类高等院校纷纷开设动画专业, 培养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截至2009年, 我国开设动漫专业的本专科院校达到1279所, 动漫相关专业达到1877个, 每年走向社会的毕业生数以万计。而据中国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发布的最新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 动画专业本专科毕业生的失业率2010年排名第一, 自2008年以来, 该专业连续3次入围“失业率最高专业前十名”, 这不能不说是对高等教育的极大讽刺。

高等院校承担着我国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教育责任, 动画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带来的是岗位和技术的细分化, 据央视统计, 2004年上半年我国有151家电视台播出动画片, 保守估计每家电视台平均每天播出20分钟, 以20%首播来计算, 那么中国动画片

四、两类院校钢琴教学现状的比较

随着社会进步的不断开放性发展以及培养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 目前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的钢琴课教学和音乐类院校的钢琴专业教学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融合和互补。比如, 在对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的钢琴师资人才培养上, 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面对中小学或是大中专的师资需求, 各类艺术中专、艺术高中、甚至是各类综合性大学的音乐学院的师资培养, 也已经成为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钢琴师资培养的一部分, 因此, 高水平高质量的钢琴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已经成为目前师范类院校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并且随着全民音乐素质的不断提高, 很多报考师范类和音乐类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都是从很小就开始接受专业正规的钢琴演奏技能的训练, 等到面临大学的专业选择时, 大部分的考生已经具备了相对来讲比较专业的钢琴演奏技术能力, 因此, 整个师范类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起点, 已经从最初的普及提升至选拔的层面, 为了不使钢琴演奏专业水平较高的学生被埋没或是耽误, 师范类院校也开始逐步建立起适应这一部分学生的教学体系, 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提供更适合的平台和机会。与此相同, 音乐院校的钢琴专业教学也开始更多地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培养, 而不仅仅局限于对自身小专业领域的学习, 这样, 对学生在未来适应社会的更广泛地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同时, 对于更多的有突出发展潜质的钢琴专业的学生, 音乐类院校的钢琴专业课教学也开始更多地走出校门、国门的需求量将在13万分钟左右。高产量与高需求的配合下, 动漫产业既需要擅长艺术创造的精英又需要数量庞大的、具有较高技能的熟练制作人才。这就迫使我们对当前动漫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的方向和渠道进行研究、调整拓宽。

一、民族化需求与民族地区高等专科院校的尴尬处境

在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就明确要求:“加强少年儿童影视片的创作生产, 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 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特点, 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动画片系列。”

这一文件精神为我国动漫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坚持走民族化的道路。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 我国的动画产业要在世界动画范围内有一席之地必须融入中国元素, 而艺术创意和产业机制相结合才能使传统元素成功实现动漫产业效益。民族地区高校有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 如:藏族的宗教文化、民俗建筑文化和英雄人物;羌族大型史诗中描述羌族迁徙的《羌戈大战》《木姐珠和斗安珠》《白石崇拜》等;彝族的神话巫术故事、舞蹈文化、服饰文化等等, 这些文化资源都可以在融合到动漫教学中。在教学中找准传统文化和年轻人的共鸣, 发掘其中的时代特征, 是成为民族元素动漫化的关键, 融入新的话题、新的思维是成为动漫创意的源头。

从产业的角度看动画制片由前期策划、中期制作、后期合成三部分组成。前后两头需要具有较高文化和艺术修养的创作人才, 而中间部分则更需要要的是责任心强、动手能力强的制作人才。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动画制作大国为了降低制作成本, 向我国发送了大量的动画中间制作部分外包。因此中期制作加工是我

或者是把国内外知名的钢琴演奏家和钢琴教育家引进到学校里来为学生们提供更多面对高水平专业人士的机会, 授课的模式也以传统的教室模式逐步的扩展为公开课、大师班、讲座、国内外交流访学以及更多的由课堂走向舞台。

综上所述, 师范类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与音乐类院校钢琴专业的教学从本质上说还是有培养方向的不同, 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 各类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不断扩大, 师范类高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与音乐类院校的钢琴专业教学又呈现出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趋势, 比如, 目前很多专业类的音乐院校在招生方向上的定位, 已经从单一的音乐表演类专业衍生出音乐教育类的表演专业, 而师范类院校的招生目标也已经从单一的音乐教育方向发展出音乐表演类的分支, 因此, 过分的夸大和偏执的否定这两类院校钢琴课教学存在的差异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摘要:文章主要是以师范类院校和音乐类院校钢琴课教学的不同为主旨, 从招生定位、培养目标、就业方向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加以分析, 以期读者对于这两类院校钢琴课教学存在的不同及现状有一个清晰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音乐类,师范类,钢琴教学,不同

参考文献

[1].宋杨.关于高校音乐教学中钢琴教学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 (01)

[2].张凯.高等师范音乐学院钢琴表演专业教学探索与实践.《艺术研究》2012年8月

高等师范类院校体育课程评价综述 篇9

随着教育系统的改变,作为子系统的体育也将随着改变,但许多年来,在体育学范畴内,关于体育学科课程评价的研究成果甚少,笔者查阅了关于体育学科课程评价方向的论文和著作,研究成果甚少。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完整的新的评价体系应该应孕而生。

1 概念界定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过程中,把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体育学科是教育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因此,对于体育课程评价的许多指标是基本围绕教育学科进行的。从文献调查结果来看,并没有体育课程评价专门的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对于体育学科课程评价并没有完整和统一的概念,而对于体育课程评价崔伟认为它是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对体育课程及其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1]。李艳翎指出体育课程评价是通过系统的收集(体育)课程设计、(体育)课程组织实施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体育)课程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2]。笔者以体育学科课程评价为关键词,通过CNKI等检索工具进行了收索,并无相关研究。换之用体育课程评价作为关键词检索,发现很多研究主要是从体育教学、体育课程学生评价、体育学习、体育效果等方面进行定义和研究的,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论著中表达了对体育课程评价的理解。还有学者认为体育课程评价是在系统地、科学地全面收集、整理和处理、分析体育教育信息的基础上,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体育课程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

2 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是课程评价的重点,明确评价对象才能正确地对体育课程进行评价。在体育课程评价概念中,将评价对象表述为“课程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潘雯雯在《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现状研究及几点建议》中指出:“重于课内体育技能,理论和身体素质的考核加强对学生体育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评价,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评价的范围”[3]。姚蕾认为应该是“课程编制(内容选择、组织、实施等)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课程决策与管理成效的评价”[4]。“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等3方面进行评价”[5]。从前辈专家们的研究中不难发现,体育课程评价主要集中在学生的评价、学习效果的评价上,在课程本身上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因此,在评价对象上并没有统一的研究成果和标准。

3 评价方法

体育课程评价的方法较多:“送审法、会议法、面谈法、问卷法、观察法”[6];“量化评价法、质性评价法”[7];“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8];“两个方面的有效结合:二是硬性指标(定量指标)与软性指标(定性指标)相结合;一是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9];“体育课程评价要超越目标取向走向过程与主体取向的评价;体育课程评价主体要由单一的直线式走向多方互动;克服评价对象窄化现象、倡导评价对象的多元化;重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有机结合”[10]。从资料查阅来看,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有借鉴国外的,国内的大部分泛泛而谈,无法实际操作,导致目前用于体育课程评价的方法并不合适。因此,对于从事此方面研究的体育工作者来说是任重道远。

4 评价模式与体系

课程评价的依据是课程标准。目前对于课程评价标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测量内容与教师教学内容的联系;(2)测量次数或频度的非偶然性;(3)课程教学的反馈以及测验手段的调整。评价标准的确立应该朝向有利于增进学生身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同时有的学者提出建立评价体系如“摒弃终结性评价,建构过程以评价为主,自我评价为辅的新型课程评价模式;建立‘121’课程目标体系加强课外锻炼评价;建立学生个人档案,体现学生个体差异性,对学生运动技能和素质进行纵向比较和评价;以终身体育为立足点,培养学生的体育观”[11]。评价标准是是判断体育课程价值的关键所在,而目前的研究在课程评价体系(标准)上并没有完全清楚,在部分内容上出现重复,因此评价过程和结果也就出现了误差,必须分清区别,才能构建更加明确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5 课程质量评价

从评价指标来看,作为特殊学科的体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主要是以技术实践教学为主,从课程教学的整个结构来看,主要包括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对于教学准备的评价主要是依据教案的编写和课前的准备;对于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依据教学过程中教师精神状态、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组织、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及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运动负荷的合理性等;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课堂中的参与度、师生关系的融洽度、课堂气氛的活跃度等。

从评价人员来看,由于工作范围和工作量大,因此,评价人员主要由学生、同行专家、教师自评和督导评价组成,根据权重分来合理分配各个部分的比例。

6 该类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目前该类研究的整理,发现以下方面应该引起以后研究专家的注意。

6 . 1 关于体育课程评价概念的界定

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对于体育课程评价的概念并没有达成共识。不同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定义。为了更准确地对体育课程进行评价,关键的问题在于界定体育课程评价的概念,理解其内涵。

6 . 2 关于体育课程评价对象的确定

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体育课程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在教师和学生身上,在课程本身上的研究较少。离开体育课程本身来谈课程评价是不能充分反映课程评价本身的,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更多的是要关注体育课程本身的研究问题。

6 . 3 关于体育学科课程评价方法的选择

目前关于体育课程评价的方法较多,基本是各自成体系,各种评价方法之间没有形成联系。

6 . 4 关于体育学科课程评价模式与体系的构建

通过文章的阅读发现,目前关于体育课程评价模式的研究成果基本没有,这应该是我国体育课程评价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评价体系也是各门各派独城体系,不利于体育课程评价的完善。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药借鉴其他学科的评价模式来改进和完善体育课程评价模式,促进体育课程评价模式的发展。

6 . 5 关于课程质量的评价

课程质量是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课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课程效果,因此,对于课程质量的评价也是体育课程评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关于体育课程质量的评价研究主要是在评价指标和评价人员方面。对于体育课程质量的评价基本依据其他学科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人员组成也有共性,只是在权重比例上稍有不同。根据体育学科的特殊性,选择适合体育学科的评价指标,对于体育课程评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由于课程评价的复杂性、广泛性和多样性,目前在体育学科课程评价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较少。随着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未来的体育课程评价研究中应加大力度、广度和深度,注重基础理论研究。

摘要: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监控和导向作用,通过对目前课程评价论文的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方面的问题:不同的学者对于体育课程评价的概念界定不统一;课程评价对象不确定;评价方法借鉴多,实际操作性不合适;无统一评价模式,评价体系各成体系无联系;课程质量评价下评价人员方面有共性,但在指标上略显不同。

师范类院校计算机教学之浅见 篇10

1.激发学生主体作用,帮助学生进入学习境地

师范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对这些准教师的培养,就是要在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激发他们的生命价值过程中不断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和鲜活的思想情感。计算机教学枯燥无味,更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运用自身的组织和引导者的功能角色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此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教学的学习境地之中。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主体作用,帮助学生进入学习境地,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内驱动力,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1)注重保护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让学生始终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体;(2)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氛围,鼓励学生在积极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提高;(3)尊重学生的学习情感需要,要求学生以对未来高度负责任的学习意识参与课程的学习,促进他们知识和技能的内化生成;(4)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有信心学习。

例如,在学习Internet基础知识,掌握在Internet上查询信息、处理信息和发布信息的基本内容时,针对学生在平时就经常上网的习惯,教师可通过布置思考题目预习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要求学生通过查阅网络资源的方式来完成:(1)Internet的基本信息及其特征;(2)Internet的运用意义;(3)怎样有效防止病毒。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电子邮件使用、网页制作及发布),掌握网络教学的几种基本模式,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

2.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多元化学习思维

在教学中,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一方面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能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思维模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这种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增强体验,找到励,从而消除因可能回答不出问题而产业的害羞和畏惧心理。教师不应该用手指直指学生、直呼其名,更不应该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讥讽和蔑视。

走动的姿态不仅是教师精神状态或风度的表现,而且有传递教学信息的意义和作用。如果一个教师一节课始终站在讲台上授课,课堂会显得单调而又沉闷。而教师若能适当地在教室内走动,课堂气氛就会变得轻松,能够促进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密切师生关系,加强师生课堂上的感情交流。例如,在提出问题时,教师若走下讲台,在学生中间提问,则会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和他们共同探讨、共同参与的和谐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生上机练习时,教师应当徐步而行,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进行个别辅导,对做得较好的学生,应用手轻拍他的肩膀,对他点点头,以示表扬和鼓励。比如在适合自己学习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多元化学习思维,以下几方面不可忽视:(1)注重知识的呈现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能够深入体味其中的学习过程;(2)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激情和兴趣,鼓励学生能够深入课堂进行学习;(3)注重多样化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中提高学习的正确思维能力;(4)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方法来表达学习成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精神。

例如,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完成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过程;其次是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像Windows操作系统、Word、Powerpoint、多媒体技术基础、网络应用、Excel等方面的学习,建议学生利用实践活动课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让学生能够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最后建议学生就自己的学习理解进行多元化的表达,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习习惯。

3.突出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提高运用技能

计算机课程教学特点告诉我们,理论知识需要实践操作中予以实现。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理论知识,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内化生成,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

突出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提高运用技能,根本的方法就是增加一些实践性的课程,如课件制作等,课件制作必须揉合进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学原理和心理学原理,符合教师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并不是只要会操作使用这些软件就行了,而这无疑是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强项。教师应构建适合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的选修课程内容。让学生们各取所需,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这也是学生所期盼的内容。

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可按照考核的要求进行安排。以实验作业为考核依据;应用实践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以课程设计为考核依据,根据学生对课题完成的程度、设计的效果和创造能力进行评分。在考核过程中,我们应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综合测试,以此提高考试的客观性、标准性、公正性。构建合理的考核体系,强调实践性是师范学校实施计算机教学策略的重要保障。这样的教学更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总之,在师范类计算机教学中,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提问学生Modem的作用时,我用手势做出传输的波浪线,激发学生回忆起Modem是用来信息传送过程中数/模转化的。

总之,教学语言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学语言表面上看是口才问题,实质上是教师学识与修养的问题。正如人们常说的:文如其人,言如其人。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根据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采用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引人入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科学的思维,深化理智,强化教学内容,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菊如,陈春荣,谢云,邹花香.课堂教学艺术[M].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中学计算机教学探索

(通辽实验中学,内蒙古通辽

摘要:计算机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因其需注重实践这一特点,目前的中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只有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学以致用”。

关键词:中学计算机教学教师学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课程已成为各中学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成为中学课程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学计算机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对中学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先进的、适当的计算机教育方法在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学生计算机素质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1.当前中学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纵观各种计算机教育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外塑”,忽略“引发”;注重“圈养”,忽略“放生”;多采取“包办”为主,少进行“自主”教育。因此,虽然在短时期的考试中学生成绩不错,但是却给学生增加了很多的困惑与迷惘。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道表象而不知内涵,知道知识点却不知如何应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这种教育模式虽然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却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可以说是计算机教育的失败。

2.计算机教学探索

(1)提高教师素质。计算机教师要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所以信息时代的社会需求对具体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自身要完成一次教学到终身教学的转变。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是知识更新快,所以教师必须随时了解当前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除了具备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外,教师还需要有比较深厚的人文修养,让自己和学生充分了解和应用计算机这种特殊的文化意识,这样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才不会停留在枯燥的内容讲解中。

(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网络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形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利用最好的学校、教师、课程和图书馆进行学习而不必受时间、地点和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为了适应教学的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完成教育观念的转变,把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转变到以学为中心的方式上来。其次,要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无论对教学内容的考虑还是教学方式都有新的要求。在内容上,我们应该充分考虑计算机基础的实用性。怎样让学生乐意学然后能主动使用?

在完成计算机文化的普及上如何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获取需要的信息,增强自身的再学习能力?为了达到这些教学目的,教师就需要在内容的把握上好好地思考和选择。同时,教育理论的发展也给我们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教学不再是“填鸭式”,而是开放、以人为本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怎样让学生充分地掌握和应用计算机的方法和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为提高学生的未来教学业务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能力?在知识的传递中如何成功地使用信息工具?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应该从学生出发,选择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

(3)培养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的,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延续性,对某个事情的“好奇”心理不能称为兴趣。学生有兴趣表现在他们有主动了解、积极探索的愿望,不惜时间,不怕困难,可以集中较长时间注意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把握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其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关键。大量的调查表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只是对“电脑”本身的兴趣,他们的目的在于玩游戏、聊天等,而对老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却觉得枯燥无味。因此,就出现了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却不喜欢信息技术老师的现象。针对这种教学现象,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对“电脑”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应教会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初次接触某一应用软件,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就够了,不要要求学生一下子学得很深。在以后的进一步的教学中,肯定会遇到新的运用要求,学生就会感兴趣,自己便会主动地深入学习,这就是“学以致用”了。

(4)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品尝艰辛和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中学计算机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上机实践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在上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许多学生不清楚或不理解的问题,通过上机操作可迎刃而解。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总是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解决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在有目的的情况下,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并不等于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就要求教师要有新观点。并且在组织学生上机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设计一些连续的作业,有目的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在课余时间设计一些大型的、有一定难度的作业,这样能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计算机课程作为中学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可发展空间是非常广阔的。教师要让学生深入理解该课程学习的意义,让他们在学习中始终保持一份学习的热情与新鲜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开设该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肖兴宇.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M].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出版社,2007.

[2]王士凤.中学计算机教学之我见[M].科技资讯,2009.33

参考文献

[1]汤颖,余文芳.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J].计算机时代,2006,(6).

[2]李海成.师范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几点经验[J].考试周刊,2009,(28).

[3]吴文娜.谈师范院校计算机课程内容的设置[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2).

民族院校师范类学生 篇11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 师范院校 教育类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李尚明(1956- ),男,陕西平利人,安康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论、学校管理研究。(陕西 安康 725000)

[中图分类号]G65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4-0140-02

教师是一种双专业职业:一是学科专业(中文、数学、物理等);二是师范专业,主要通过教育类课程的学习与教育实习来实行。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人为地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教师的学术性不单是某一种学科的专业化水平,而是学科与师范的高度统一。由于人们对师范性与学术性关系的片面理解,作为教师专业性标志的核心——教育类课程一直是一个弱点,不但课时数少,并且内容结构、功能定位等方面都远不能适应专业化的要求。随着全社会对教师专业化的普遍要求与广泛认可,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中的“教育专业”即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将会得到改善和加强。

一、课时数将会增加,“教育专业性”将会受到重视

传统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对教师的专业性培养必然以知识的量作为其“专业”要求,也最容易成为学术性的主要标志。现代教育更强调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也是现代教育的四个支柱 ①。因此,教师的专业性更集中地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技能和艺术上,这必然使得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注重教育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教育类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比例增高。有资料表明,在世界各国师范教育中,教师专业训练的课程一般是由学科教育、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三部分组成的,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分别是:德国85%、10%和5%,埃及65%、30%、5%;美国63%、25%、12%,法国学科教育占75%~89%,教育理论和实践占12%~25%,印度为75%、8%、15%,中国为90%~92%、5%~6%、3%~4% 。可见,发达国家已使学科教育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比例基本持平,足见他们对教育类课程的重视及他们对教师专业性的科学理解。而我国只将教育理论和实践控制在10%左右,差距之大,足见观念之落后。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许多有识之士就已意识到这种差距,并作出了积极的改革尝试,比如湖南师大突出了职业技能训练,八个学期均有教师职业训练的内容,并探索性地编写了训练教材。1992年,原国家教委下发了教师司[1992]39号文件,要求各高等师范院校试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明确提出:学校各级领导要把加强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来抓。根据文件精神,各校在课程比例调整、校园文化活动中培养教师专业理念等方面都作了大胆尝试,通过加强教育类课程理论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性。

二、专业教育年限延长并终身化

什么是专业?在国际教育界较为流行的是利伯曼定义的“专业”概念,他列出了“专业”应同时具备八条标准 ②,其中第三条标准是“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普遍实行教师的非定向培养,即先在综合大学接受四年学科教育,再在教育学院或教育系接受一年的教育专业训练,然后实习一年后方可上岗。也就是说,教师职前必须受过六年以上的高等教育,比其他职业受教育年限要长一至两年。其原因在于教师的专业实际上是双专业,为了保障其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唯一方法就是延长受训年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师范教育学制都是四年,1954年,教育类科目占总学时的20%,而到了1994年,则仅占9%。20世纪末,各师范院校在加强师范性的背景下延长了受教育年限的学制改革,主要有四种模式,即“4+0”模式、“4+2”模式、“4+3”模式和嫁接模式。这四种模式的共同特点是:第一,延长学制,延长部分主要是加强教育类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第二,将学科教育与教育理论和技能培训分段进行或者采用主辅修制,使专业教育更全面、扎实;第三,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专业思想和意识更牢固;第四,教师的学历普遍提高。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除了职前培养以外还有教师的职后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指出:“大多数国家的师范教育虽然仍把重点放在教师的前期培养上,教师的在职培训或进修在最近30年显得日益重要。某些国家在使用‘继续教育’一词。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同其他职业一样,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自己的知识、技巧和技能。”③教师继续教育已普遍成为各国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种手段和制度。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目标的专业化和学者化、教育内容的科学化和全面化、形式的多样化和灵活化、培训手段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主要特点。与过去教师培训只重学历提高的做法不同的是,现在更侧重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与职前教育不同的是专业成熟程度的提升和教育科研水平培养,而职前教育则侧重于最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训练。我国教育硕士的试点工作则是把教师职后教育中的学历教育与专业提高有机统一的一种新尝试。

三、教育类课程的目标与功能的重新定位

纵观我国教育类课程,特别是各级师范院校开设普通教育学,其目标和功能非常明确——使未来的教师如何教?即培养学生围绕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活动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技能。以教学为中心实质上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只有教师的教,没有学生的学;以教为中心,又实质上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智力、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类课程是与传统教育一脉相承的“教授学”,它对传统社会的师承型人才培养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与现代教育却是格格不入,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教育的发展。

现代教育是指与现代信息社会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现代教育体制是非形式化、开放化、全民化、终身化,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贯穿于所有时空;现代教育环境是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与此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就是教育的民主化和学生中心。很显然,传统的教育类课程的功能和目标定位已根本不能适应需要,其体系、学科语言、侧重点都必须作相应的修正。

近几年,我国教育理论界出现了空前的焦虑:一是学生普遍不愿补习教育类课程(实际上是大而空的教育学),学生、甚至教师怀疑该学科是不是科学;二是教育理论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从而否认理论的指导作用。面对这种焦虑,教育理论工作者有人伤感有人悲观也有人开始了元研究,兴起了“元教育学”,出现了不少文章和专著。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坐在书斋中构建教育学的逻辑体系,试图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教育学体系,却不愿从时代发展与进步角度反思教育理论的滞后。近几年,在一些师范院校,一方面作为公共必修课的教育学学生并没有真修,而一些教育类课程的分支学科如教育技术学、教学设计、网络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选修科目的教学和讲座却异常火爆。这不就是问题的症结吗?这些新的分支学科的突出特点是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育思想现代化,即更重视现代教育环境中的交互式学习,切中了时代的脉搏,更贴近了教育实践。因此,传统的大教育学必须从根本上改革,这种改革已在进行之中。

四、话语多元化

纵观现有的师范专业技能训练,更多的是如何板书、如何语言表达、如何当班主任等传统教师的专业技能。且不说这些技能能否在短时间内就具备,即使具备,他们毕业之后也会发现面对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生“网虫”等新概念而束手无策。毕业之时,就是被淘汰之日,他们不得不从头学起。技术上得从头学,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上也得重新调整。因此,传统教育类课程的理念与技能已严重滞后,必须重新构建与现代教育实践相适应的新的学科体系和价值标准。

而教育类课程理论问题更多,特别是研究话语的过度理性和抽象化。作为理论研究,话语有四个层面,即应有的事态(价值取向)、逻辑上可能存在的事态、客观存在的事实和可行抉择。前两种是“应然”状态,即应当如何,属价值判断;后两种是“实然”状态,即事实情况如何,属事实判断。“以往教育学的陈述,存在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混淆,特别是以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的现象,甚至在教育研究中还存在以一定时期的价值取向剪裁历史上的教育事实的现象;简单罗列事实而缺乏逻辑论证,陈述当然的规范而不顾可行性之类的现象也屡见不鲜。”④翻开任何一本教育学,都离不开各种规律、原则、方法等应当如何如何,离不开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学制、教育目的等理想的状态描述,却鲜有在实际状况中是什么样、在实践中应当怎样做的切实可行的话语材料。

五、“大教育学”的终结

我国师范院校的教育类课程的实施主要体现在教育学的学习上,这是前苏联的做法。它试图通过教育学的学习,使学生既要掌握教育的基本原理,又要掌握教育的方针、政策,还要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内容包括四大块:教育原理、教学论、德育论、学校管理。教育学大而全,什么都想顾,但什么也顾不了。“大教育学”已不堪重负。

西方国家则没有像我国这一大而全的教育学,即使前苏联在未解体前也早已改变了“大教育学”的做法。现在西方国家教师职前培养的教育类课程主要有基础学科(学校卫生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等)、方法论学科(科研技术、实验教育学、比较教育等)、对教育的分析研究(学校行政、评估、视听手段、学科教学法、学业职业方向指导、职业教育)和对教育的整体研究(教育史、教育理论、交流、矫正教育学等)。在职教师进修则强调培训内容科学化(现代高科技知识、基本教学技能、教育科研、课堂和学生管理、人际关系和日常管理等)和全面化(满足不同进修目的的教师需要)。⑤ 显然,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科目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很有针对性的。

华中师大在实行“4+2”或“3+3”人才培养模式时,也为教师职前教育类课程列出了四大系列课程:教育学与学科教育论、心理学与心理辅导、现代教育技术、教育见习与实习。有人建议北京师范大学在实行“4+2”模式时,开设以下五组教育类课程:A组:德育论、课程论、教学论、学科教学论、教育管理;B组: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与心理咨询;C组:教师伦理学、教育技术、教育科研方法;D组:中外教育史与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政治学与教育法学;E组:特级教师讲座,教育见习与实习等。

“大教育学”的局面已被打破,这对提高我国教师的素质与专业水平无疑是一个突破。

[注释]

①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②筑波大学教育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钟启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③母小勇,谢安邦.论教育硕士专业课程目标和取向[J].教育研究,2002(1).

④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⑤吴宏梅.基础教育比较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辛涛,申继亮,林崇德.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6).

浅谈师范类院校声乐教学的体会 篇12

一、必须教授学生正确的、科学的歌唱方法

规范的科学的发声方法是歌唱的基础,是歌唱的先决条件,是歌唱者要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正因为我们的学生将来也将从事中小学的歌唱教学,所以他们必须掌握正确的科学的歌唱方法。

为了达到科学准确的发声方法,就要对每一项声音技巧明确它的规范要求。人体的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咬字器官这四大器官,是歌唱发声中的主要功能系统。我们通过正确地运用和控制气息,把声音送到已建立的发声管道和共鸣腔体中,从而形成优美动听的歌声。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歌唱的基础和动力。吸气时要口鼻同时张开深吸气,呼气时则保持吸气的状态,同时腰腹于两肋用力控制,有节制的缓慢呼出。气息是源动力,声带是发声器官。发声时力是来源于气息的,气息支持喉头放松,而我们的喉咙本身是不主动发力的。否则,如果为了追求音量喉咙用蛮力则会造成声音挤而僵。长期不正确的使用喉音还会损坏我们的嗓子,造成咽喉炎症肿痛。共鸣腔的打开,则有助于我们扩大和美化声音,获得优美的音色。另外,所谓“字正”才能“腔圆”,在此基础上配合正确的咬字吐字方法,才能更加完整地完成歌曲的演唱。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是音乐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无论你是什么专业的音乐生都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我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都对自己本专业的技能课非常有兴趣,而对乐理、视唱等音乐素养理论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这就造成了自己专业上相应的问题。例如,声乐专业学生的跑调问题,有很多并不是因为发声方法错误受音域限制造成的,而是因为学生的听音能力差、音准差,唱跑了调还意识不到。还有的学生甚至不能自己识谱,学歌曲要靠老师一句句的教。那么,试问如何完成将来工作后的教学任务?音准、节奏尚且无法拿捏准确又何谈歌曲的艺术表现力?这时你即使有着再好的歌唱方法也无用武之地。所以,提高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行视唱听音练习等乐感的培养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为了更好地处理作品,表现歌曲情感,要求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乐记》中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以声传情,以情带声”一直是歌唱者所追求的,而声情并茂却不是一日之功。在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的基础上,演唱者还必须刻苦钻研,提高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对作品的诠释和表达。

声乐作品的演唱过程,其实也是对这个作品的二度创作。同样的一首作品由于演唱者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及演唱水平不同,演唱出的效果也会不同。演唱者要想充分地表现作品的思想内涵及艺术上的处理,得到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就需要在歌唱和训练的过程中利用所掌握的歌唱技术去准确地表现情感。

演唱者要通过自身的情感去体验、感受,深入地观察、分析作品。研究歌曲作品所提供的素材,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歌曲意境、和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要仔细研究歌谱,分析曲式的结构、调式调性,掌握好作品的基本节奏、速度变化和感情记号等。再合理地运用声乐的各种演唱方法和技巧表达给听众。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声情并茂”的歌唱,才能更深刻地诠释作品。

要做到这些只提高音乐方面的素养是远远不够的,它还要求我们了解历史、政治等自然及社会科学。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多听、多看、多想、多练。多听各种类型的音乐,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勤思考问题,善于主动学习,多尝试各种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作品演唱。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全方位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些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自身的演唱及表现作品的能力,而且还为大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帮助学生处理作品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四、丰富学生舞台经验,培养学生组织课外声乐活动的能力

师范学校音乐系的学生将来都会成为各个中小学的文艺骨干力量。除了日常的音乐课堂教学以外,还要有组织各种文艺活动的能力。不仅自己要做到上台能演,还要辅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演出。有了扎实的声乐基本功,有了处理作品的能力,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演出的要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唱的非常好,但是一上台就两腿发抖、手心出汗。什么“呼吸、位置、共鸣”都忘了。喉咙紧、气息提,声音是颤抖的。有的甚至会忘了歌词,唱不下去。

要想改变这样的状况就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心态。演出前自我调整,放下负担,鼓励自己一定能够成功。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做深呼吸的气息练习和简单的发声练习,让身体进入歌唱状态。上台后把情绪完全融入到要演唱的作品中去,不要想台下坐了什么人,高音怎么上之类的问题。演唱技巧的问题应该放在平时下功夫,而上台时就应该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作品的表达上。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在平时的演出实践中不断地加以锻炼和培养。所以应该尽量给学生提供演出的机会。当然“艺高人胆大”,扎实的基本功是这一切的基础。

另外,还要注意舞台上的台风。表现作品时不仅需要好的声音来歌唱还需要配合正确优美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教师要及时的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舞台习惯,如弯腰、仰头、扯衣角等。这样,将来他们在辅导学生时也会注意到这些问题并及时纠正,达到理想的舞台效果。

学生正确的歌唱表现作品和让学生能够自己处理并且再次教授作品的双重任务。我们要及时地总结和分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既可以完成课堂歌唱教学,又可以组织课外声乐活动,成为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石惟正.声乐教学法[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6.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J].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3]刘朗.声乐教育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上一篇:“分层异步”思想下一篇:高职导游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