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美术教育

2024-07-16

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精选12篇)

师范院校美术教育 篇1

当前,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呈现出多元办学模式。以现有高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和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正在形成。美术学的学科建设在培养目标、指导理念、运作机制、评价方式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如何规范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 以保证人才质量, 这对美术学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1]我国高校通识教育遭遇的困境根源在于对通识教育概念的误读, 通识教育的内涵包括了理念、制度与课程三个维度。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都以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 培养德才兼备、知识广博、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为宗旨。

高等师范院校的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发展, 是知识广度上的拓展, 也是知识深度上的挖掘。所有美术学科的基础是形体与色彩, 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油画、国画、设计、动画等专业方向。因此风景写生是高等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色彩训练课程, 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风景写生, 能使学生系统掌握户外写生的多种表现形式, 使其具备形成自我风格的能力和基本艺术素质。

一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风景写生教学的培养理念

色彩风景是美术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本着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的目的, 把风景写生课和平时的画室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对接, 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对画室教学中所学的东西进行重新领悟, 深化对色彩语言的认识, 提高透视学的运用能力, 使学生对色彩、色调、画面的分割构成、画面节奏、韵味与意境等有所了解与掌握, 为学生向绘画及设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詹建俊在中国油画学会工作会议上说:“20世纪中国油画的课题是向西方绘画学习。”这句话涵盖了20世纪中国学院派油画教学的状况。汪明强先生认为2l世纪中国油画家的任务不仅需要吸收和借鉴西方油画的精华, 而且还肩负创造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油画语言的任务。在风景写生教学中, 需要转变思维、更新理念、勇于创新, 敢于进行不同艺术表现样式的尝试, 从而形成积极、互动的教学状态。因此, 风景写生教学有必要进行改革和调整, 以适应当前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1专业教师应该转变传统观念, 调整知识结构。以往有的教师往往偏重于技巧的研究, 忽略文化素养的积累和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 这种长期以来传统的重技巧轻理论的错误观念需要转变。教师应注重自我文化学养的提升, 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调整知识结构, 在风景写生教学中应该系统阐释语言因素与风格的关系。现当代艺术样式不断变化, 绘画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 在这种状况下, 学生在写生过程中要么一味跟随老师的绘画样式走, 要么盲目追求所谓的自我个性与风格, 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确的。因此, 教师应对绘画语言与风格的关系多进行系统阐释。

在风景写生教学过程中, 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一是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画面结构与构图在外光写生训练中的重要作用。构图是具体的形式, 也是一件作品形式美的集中体现。在写生过程中要大胆进行尝试, 寻找全新的构图样式, 使其既符合视觉审美要求又具有独特性;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笔触和肌理来表现客观物象。不同的笔触与肌理变化会产生不同的视觉美感, 绘画的过程是一个用肌理和笔触来具体表现的过程。在写生中要研究笔触与肌理的运用, 在遵守基本规律的前提下, 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三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观察色彩, 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变化规律, 运用色彩规律来更好地表现客观世界。虽然不同的学生对色彩有不同的偏爱, 使色彩表现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 但所有不同的偏爱离不开色彩的基本规律。因此, 在教学中老师既要传授色彩的基本规律, 同时还要擅于发现和挖掘不同学生对色彩独有的感觉特性。

2借鉴康定斯基的色彩分析法, 提炼线和色的组合。从康定斯基到包豪斯之后, 开创了自己的基础课程: (1) 自然的分析与研究; (2) 分析性绘画。包豪斯的学生马克思·比尔 (Max Bill) 回忆了教学的情景:“整个班里的学生不是在单纯地‘构图’, 而是在‘分析’事物, 不是讲授艺术, 而是训练看待事物的角度。”[2]这就是体现一种“内在需要原则”, 表达艺术家所要传达的精神, 康定斯基对图画的分析性教学, 使学生把握了隐藏在物体之间的构成关系。此外, 在高年级的色彩课上, 他还指导学生研究色彩与形体的关系。对于自己的艺术创作, 康定斯基在1911年出版的《论艺术的精神》中指出了他的创作灵感的三个来源, 同时也表明了他的艺术创作的三个时期。 (1) 外在世界的直接印象, 这称之为“印象”; (2) 对内在特性、非物质世界的表现, 很大程度是无意识的、自发的, 称之为“即兴”; (3) 对逐渐形成的内在感情的表现, 它经过反复的甚至吹毛求疵的检验、加工, 称之为“构成”。理智、意识和目的在这里起主导作用。[3]

二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风景写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课程理论家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中, 第一个便是确立课程目标, 并具有先行意义, 目标确立的基本依据———学生、知识和社会因素是相对稳定的方面 (当然其具体内容也在不断地转型变化) , 目标的确立与表述是可变性很大与更需讨论的方面。[4]

l观察和体验———对象视觉化的确立。优秀画家所作的写生画不是自然的翻版, 而是来自对自然的思考和体验。一幅好的风景画, 是作者对繁冗杂乱的自然景物进行选择, 找出典型形象, 通过取舍、移景、概括来重新组织画面, 它渗透着作者主观的审美情趣。构图的基本法则概括起来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风景画中包括了近、中、远三个层次, 远景虚朦, 近景可细微深入也可简略。为了能使中心突出、主体明确, 必须有宾主之分。画面只能有一个中心, 但它不是以占据画面地位的大小而定, 而是以选择什么题材、表达什么内容而定。

2临摹与写生相结合。经过必要的临摹获得了一定的绘画技艺之后, 再让学生到室外进行写生, 初学风景写生, 不宜选过于复杂的景物, 应该先选有近景、中景、远景的平远风景进行写生, 这可以更快地明确地平线在画面中的地位与作用, 了解色彩由于空间距离关系所产生的变化等等规律。课程论专家指出:“在课程目标上, 过去强调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现在更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5]因此, 应更关注对学生情感、审美等的训练。

三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风景写生教学的创新

在风景写生课程中, 如何让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学生选择的专业相协调, 或能对以后的设计专业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过渡的作用, 针对于此, 笔者对教学方案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想象力在风景写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西方油画风景中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星月夜》《奥韦尔教堂》, 高更的《热带植物》《有猪和马的风景画》等杰出的风景作品, 绝对不是简单地对现实物象的仿造, 想象在这些作品中起着一种“充满智慧的领导作用”。在每一幅绘画作品的创造过程中, 我们常看到的总有那么一些成分说不清楚来自何处, 但是又总让人觉得它们是来自生活。这种现象之所以产生, 实际上就是想象的产物。

2肯定学生的个性审美倾向。冈布里奇在《艺术与幻觉》的开篇中就对美术学院人体写生课和埃及人惯用的艺术处理手法进行比较研究, 暗示学院写生教学方式的弊端, 埃及人并非采用这种方式, 而是以不同的方式感知自然, 却创造了伟大的艺术。怎样才能在保证学生打好扎实基本功的同时, 通过写生课教学的多种方式, 再结合学生个性审美倾向的差异性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呢?充分认识写生课教学方式和学生个性审美倾向的内在联系, 对美术学科的专业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个性, 在心理学中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当代大学生所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性, 比如生存方式、审美习惯、审美能力等, 他们认识、选择、把握的审美对象也不尽相同。学生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 怀着习惯、求同、探究心理或求异心理, 选择他感兴趣的某些对象或对象的某些方面, 在大脑中形成各异的兴奋中心, 激发创造性灵感。

课程理论研究者认为, 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 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 选择课程要素, 这些课程要素包括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等。”[6]因此, 针对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风景写生课程的目标, 以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为目的, 将几种方法相结合, 实现表现技巧与空间意识训练的结合, 实现对知识进行先行体验与提高操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 (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 (试行) [J].中国美术教育, 2005 (3) .

[2]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大师和学生们[M].陈江峰译.北京:艺术与设计杂志社, 2003:194.

[3]尹定邦.现代构成艺术100年[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0:61.

[4]邬烈炎.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 2001:35.

[5]顾明远.课程改革的事迹回顾与瞻望[J].教育研究, 2000 (7) :23.

[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191.

师范院校美术教育 篇2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师范院校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有效教学手段,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兴趣、素养以及水平,为他们今后教书育人做足准备。

[关键词]师范院校;数学教育

相较于初、高中数学,大学数学的内容更加深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深度和缜密度;加之,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学校的上课模式同高中有很大的区别,如:课堂时长由40分钟变为近2个小时、上课时间以及教室不固定……使得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出现一时难以适应的情况。这时,我们数学教师就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教学内容和方式,借此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的课堂学习中,让他们从根本上体会到学习数学带来的乐趣,同时,教师还需要践行数学教学本质,从课程内容中提炼出的思想、方法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他们真正从实质上掌握数学知识,并促使其实现灵活应用。

一、巧用数学史料,让学生体会数学之美

数学史是几千年来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数学家都喜欢研究它的发展历程,如:国内有名的专家李文林编著的《数学史概论》、梁宗巨的《世界数学史简编》,国外的则有WilliamDunham编写的《JourneythroughGenius:TheGreatTheoremsofMathematics》(中文译名:天才引导的历程:数学中的伟大定理)。这些人不仅从历史角度讲述每一项数学定理的猜想、证明过程,而且还从专业的角度剖析研究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以及遇到的问题,对后人研究数学知识以及避免出现前人的错误提供了参考。既然能从数学史料研究中获取如此之多的好处,那么,作为一名大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给学生们引入一些相关内容。这样一来,首先,能够转换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从长时间紧张的听课状态中得到短暂休息;其次,能让学生从众多数学家的身上学习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坚韧品质;最后,通过“文”与“数”的结合,更容易让学生逐渐体会到数学之美。如:我曾给学生介绍过波恩哈德黎曼的故事,学生不但从中认识了什么是黎曼几何,即椭圆几何,而且通过了解黎曼研究椭圆的方法和其不服输的探索精神,体会到了数学的方法美以及思想美。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让学生享受数学之趣

“多元化”意即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手段等,是相对于传统教育所提出的教学理念。虽然近年来一直提倡教学改革,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能盲目跟随,还需要根据学情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大学数学课堂很多时候是以大班的形式面向近百位学生进行授课,一些理工类的学校甚至人数更多,因此,多数教师便一直采用“讲述式”的教学方式,这不仅减少了教师同学生之间的互动活动,阻止了“教”与“学”的有效沟通、交流,而且学生更容易产生疲劳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相应下降。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大学教师应该适宜地采用一些多元化的授课手段,首先要让学生爱上数学,只有对它有足够的热情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其次,面向师范类学生的教学更加需要让他们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哪些手段来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为其今后参加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例如:我在课堂上增设讨论环节,列举一些函数实例让学生讨论它们的连续性和间断点,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并锻炼大学生用语言表达数学逻辑问题的能力。如此一来,我发现学生比之前更爱交流,对一些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也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逐渐感受到了数学课堂带给自身的乐趣,同时这对学生今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三、融入数学思想,让学生领会数学之本

让学生正确认识并掌握数学思想是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精髓以及本质,高等师范类院校的大学生在参加工作岗位后多数以教师的身份为中小学生们进行教学,他们只有对所学专业建立正确的学科认识,才能更好的培育下一代学生,因此,在大学阶段,我们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们进行数学相关思想的教学。例如:在讲授“数列的极限”这部分内容时,我以数列一般项xn=1/(n+1)为例,让学生讨论当数列的项趋向于无穷时(即:n→∞)对应项的值是否能够无限接近于某一个确定的数,他们很快得出这个趋近值为0。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知道了项是无穷、无限的,而最后的趋近值为0,又是有穷、有限的,从而帮助其自身理解有穷与无穷、有限与无限的思想。总而言之,师范类大学数学的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数学知识,培养他们对学的乐趣,提升其专业素养,还要让大学生们从中体会到教学质量和水平对学生学科学习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而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教师所担负的育人、育才使命。

参考文献:

[1]王海鸿.高等职业院校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策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5(8):120-122.

师范院校继续教育改革的创新 篇3

观念创新可以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和体制创新,目前我国教育市场对外开放的速度加快,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继续教育要谋求实现跨越式发展首先必须创新观念,探索教育培训市场发展规律,对传统的继续教育体系进行改造和创新,确立与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树立“知识传授、知识创新、知识物化为一体”的现代教育职能观,树立以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统一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人才观,树立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现代教育发展观,树立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服务观。

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和继续教育重要依托的师范院校,不能将教育任务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方面,而要进一步树立终身教育思想,改变“一次性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旧观念,把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继续教育要创新,首先取决于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处处都体现出较高的创造性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必然直接影响学生创造性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增强。因此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提高教师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作为教师,应对其所教学科有较深的造诣。教师在知识背景和学科结构上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与先进的策略和技术、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等几个层面做到融会贯通,要时刻注意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师范院校的继续教育改革,培训模式要创新

我国在师范院校继续教育方面一直存在着培训观念滞后,培训模式单一,方法手段传统的特点,实际操作中没有划分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不同培训方式,我们认为应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地来选择最佳的教师培训的模式,走多元化的继续教育发展之路,如:以解决教学中具体问题为目标,以任职学校为基础的“校本模式”: 以新课程培训和新岗位知识技能训练为目标的“基地模式”;以专题研究为目标的“研究中心模式”,以学历提升为目标的“高校模式”;以自我进修为目标的“远程模式”:以提升社会参与能力为目标的“社区模式”:以国际交流与合作为目标的“国际模式”等。以上七种模式初步构成了师范院校继续教育的培训体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校本模式是主体,基地模式是基础,研究中心模式是重心,社区模式是背景,远程模式是辅助,高校模式是主导,国际模式是发展,他们各有侧重,互相联系,紧密配合,共同促进师范院校继续教育体系的正常运行。

四、师范院校的繼续教育改革,课程设置要创新

目前,众多师范院校在开展继续教育中所开设的课程,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模式陈旧,缺乏个性且与实践脱节。因此,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就成了当务之急。

首先,课程设置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要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采取不同的课程设置,区别对待,以满足各类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同时在课程设置中,如何保证所开设的课程确实能给受教教师以启迪,如何使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际工作,即如何使课程设置具有指导性与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在培养教师中区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是必要的,但区分不等于截然分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们必须遵守的一条原则。理论课程中以理论阐述为主,但必须有实践案例相佐;实践课程以实际操作为主,但必须要印证理论,向理论观点提升。要以理论课程促进实践课程的开展,以实践课程促进理论课程的拓宽和升华,虚实结合才能达到最优化。

其次,课程体系结构要调整。在师范院校继续教育需要的基础上,我们要改变学历教育中以学科知识体系结构为主的课程结构,创建以教育教学中课程问题为中心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这种模块化的课程结构,给继续教育机构以极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参加培训的在职教师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不同模块组合教学,以使课程有针对性,同时也可以保证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系统性。

再次,课程内容要重组。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的目标偏重于培养学科专业型的教师,因此相应的课程结构是单一学科纵深发展型的课程结构,没有体现出教学工作的专业特点。我们认为,受训教师的继续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的更新,这是促进在职教师积极投身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投身于素质教育的重要前导性内容。二是职业道德教育。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准则,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三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技术对开展活动课程、研究型学习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都极有好处,也是切实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一个有力保证。四是知识技能的扩充与提高。由于教师的工作特点,他们的知识和能力不但不容易更新,相反特别容易老化和萎缩。这与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经济生活不断变化的状况是背道而驰的。

五、师范院校的继续教育改革,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要创新

2003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覆盖全国城乡的教师教育网络体系,共建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现代远程网络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远程教学形式,也是我国师范院校发展继续教育的趋势。

师范院校开展的远程网络教学,第一,更适合于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教学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区域的任何一台网络终端随时入网学习,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行安排学习计划,随时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并能及时得到解答,第二,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目前师范院校继续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函授教学,课堂面授、广播电视教学等主要形式。而网络教学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最优秀的教师、采用最好的最新的教材进行个别教学,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并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做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第三,能及时获得新知识。教师充分利用因特网丰富的信息资源,随时补充、修改教学内容,开设最新的课程或讲座,使学生能从网上及时获得最新、最急需的知识;第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网上学习非常灵活主动。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自定时间、自定地点、自定内容、自定进度的自主学习,学习内容与学生需要密切联系,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使师范院校继续教育的改革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六、师范院校的继续教育改革,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师范院校继续教育评估体系和评估机制是继续教育的一个基本环节,是继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有关信息,从而有效保障教学质量,促进师范院校继续教育健康有序发展。评估包括对继续教育工作本身的评估和对受教育者的考核,它是继续教育过程中掌握教育动态、驾驭教育过程、调整教育方案、优化教育结构、保证教育目标实现、提高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要进行全面评估。如评估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否能胜任继续教育教学活动,教案是否规范;教学内容是否适应社会、学校实际需要,课程设置是否与当地经济发展要求相符合;教材是否能真正体现学以致用的培训目标;受训教师是否认可学校的教学效果等等。同时应建立受训教师质量跟踪制度,及时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训内容、教学方法等。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师范院校美术教育 篇4

一、改革艺术院校招生考试制度和办法

增加艺术知识理论考试项目, 恰当处理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比例, 重视艺术院校对生源素质的要求, 其中思想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都很重要, 往往成为影响学生发展前途的决定因素。目前许多艺术院校对文化成绩已有高度重视, 招生时纷纷提高文化成绩比例。艺术理论考试问题有人认为有文化成绩要求就没必要了, 其实它是艺术专业基本素质之一, 不可忽视。艺术专业绝不仅仅是技术专业, 尤其是艺术教育专业, 更是远在技术层次之上的复杂综合性专业。艺术教育专业如果只有一个技术层面, 是无法适应社会教育需求的。传统艺术教育欠缺在这里, 教育改革依然亏在这里, 我们的全民教育就会跌在这里!同时, 即便是专业技能也由于扩招、就业等诸多原因, 考生整体水平很低, 中小学十几年的艺术教育荒废了, 三个月专业训练能指望什么!

二、坚定师范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信念, 走民族艺术教育独立自主道路

师范院校要不要, 教育专业办不办, 素质教育如何做, 如何成就民族艺术教育, 这几个问题一直是现今中国教育界争议的问题。改革开放仿佛就是向欧美学习, 因此有些人晕了头, 社会环境变了, 政治经济科技环境变了, 生活环境变了, 教育环境也因而改变, 教育怎么办?不管你是办师范院校培养专门教育人才, 还是向日本美国那样院校毕业以后再培养教育技能, 都必须解决思想文化专业素质和教育技能问题, 而这个问题绝不是那么简单, 教师是身心灵魂的工程师, 社会文明的播种者和传承者, 一个国家民族乃至社会人类的兴衰也许跟这些人就密切相关, 因此, 切不可简单粗暴的进行教育改革, 尤其提防丢掉自己的灵魂精华而引进别人的脂粉衣饰, 最后害得自己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不伦不类。千古中华文化与文明, 美国日本是没有的, 我们的艺术, 我们的教育, 也应是美国日本没有的, 这样, 我们才能赶上和超过他们。

三、重视师范教育全面素质的要求和训练, 重视学生艺术史论、美学理论、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践训练。

这方面新世纪以前的师范院校已有一些成功经验, 仿佛改革至今反而淡忘了, 因此整理如下:

1. 坚持文化理论教育与专业素质、技能教育两条腿走路。

有失偏颇将成为本专业的瘸子。这里涉及思想文化基础 (如马克思主义、大学语文等) 、教育理论基础 (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 、艺术理论基础 (如中外艺术史论、美学理论、专业技法理论) 和艺术技能实践 (如素描、色彩、绘画、设计等) 。理论是实践的有效保证, 只有充分加强理论修养, 才能保证实践的有效性和深刻性, 促进实践的成熟。同时, 教师职业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 是专业的需要更是教育的需要, 没有理论水平只能是技工, 是无法从事教育工作的。

2. 营建师范素质教育环境, 重视教育教学技能训练。

师范素质形式上主要包括思想文化、情感态度、形象举止、语言表达、组织能力、才艺水平, 教育教学技能包括教育教学组织实践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育实践能力。这种素质才能, 仅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实现的, 因此需要院校营造特定的环境氛围, 组织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校园活动来解决, 表面上看, 这些活动是看热闹, 让学生玩, 其实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素质能力, 如讨论会、交流会、课外团体、演讲会、答辩会、演唱会、文艺表演等, 对学生师范素质训练都十分有效。

关于教育教学技能训练更是教育专业之必修, 但有的院校缺乏有效组织实践, 或流于形式或放任自流而没有实际成效, 直接影响了专业人才素质能力, 难以适应以后的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前提下, 实施教育技能训练, 至少有如下三个环节:即教育见习、试教训练、教育实习, 这些工作还不能停留表面, 须有严密组织和妥善管理, 要有资深师范教师教育诱导和组织实施。展开见习计划、见习实录、见习报告、见习讨论交流;试教要有专任教师组织实施, 开展教案研讨、课堂分析、能力训练等专题项目;教育实习不仅要求严密组织, 还要有名师带队, 反复学习实践, 不仅是把学生交给实习学校和跟班老师, 还要由带队教师当着一门实践课程组织学习训练, 更不可放任自流, 让学生自行实习, 一两个月后带回一张纸就了事。现今许多师范院校将教育实践最后环节和最重要环节的教育实习交由学生自行完成, 且不说学生能有多大收获, 就连有没有参加实习都无法控制。学生本来素质和能力就不够, 再此一误, 怎能适应今后的教学工作, 也难怪用人单位很不信任师范院校毕业生。据笔者调查, 有的学校第二个环节也没有, 再加上第三个环节的放任自流, 相当于三个环节都没有, 加上学生师范教育素质能力欠缺, 这样的毕业生如何充实教师队伍?找不到工作还好, 一旦不小心混进教育大军, 其后果难以想象!

四、辨证处理艺术和教育的关系

艺术概念是非常宽泛的, 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并可能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叛逆性特征;而教育则是理性、科学性、社会性、历史时代和民族性极强的社会事业, 是不允许像特定时期的艺术那样纷繁和叛逆的。因此, 如何正确处理艺术教育专业中艺术和教育的关系就非常必要。既要强调本专业的艺术特征, 加强学生美术专业技能和创作能力训练, 重视艺术思想的深刻性和活跃性, 又要重视教育思想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因此在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训练中要有适度控制, 着眼于本质的、基本的、传统的、历史的、时代的、民族的艺术主流。同时也要避免教育的空洞性和保守性, 是艺术专业感性的教育教学, 而不是枯燥的说教, 因此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主流专业技能和专业功底。

五、专业技能实践教育中重视艺术理论的渗透和艺术规律的理解探索, 重视艺术实践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关于美术专业技能训练, 美术教育专业通常有素描、色彩、油画、版画、设计等课程, 其训练内容和教学形式通常分为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两种模式, 即专业院校重基本功和创作能力训练, 师范院校重理解性技能训练。但目前师范院校由于诸多原因, 既不能强化专业基本功和创作能力训练, 也不能强化理解性技能训练, 而出现专业训练弱势, 我将它称为“放任式随意操作”, 其结果是既失去传统技能支撑, 也失去创新能力成果, 甚至认识理解、思想意识都淡得近乎苍白。学生只知道动手, 却没

儿童美术教育的思考

张婷婷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儿童美术教育应该依据儿童的心智成长需要、儿童成长发展的综合性特点, 有效地与美术教育活动结合。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儿童发展;美术活动

儿童美术教育模式中, 容易忽视美术活动的特点与儿童发展过程的成长变化特征有效的应对, 忽视了针对儿童的美术教育主要任务是心智能力培养的综合性美术教育的特点。人们习惯于把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指定为推进素质教育, 注重培养审美能力, 强调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的学习, 提高美术素养和掌握美术文化, 这显然忽视了美术活动独有的思维发展的视觉教育意义, 阻碍了儿童的认知能力与其他能力的相互作用, 从而被大的艺术教育意义所覆盖, 降低了美术活动的特点与儿童成长过程综合性发展变化的有效支持。

儿童发展的特点

儿童处在成长发展最初端, 这意味着儿童的心智能力还不健全, 能力的发展还不成熟, 所以他们的成长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过程。

在儿童的成长发展过程中, 需要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情绪发展的共同相互作用。生理发展, 指身体上的发展变化, 如大脑的发育成熟、运动机能的发展等。认知的发展, 指思维、智力等发展变化。社会情绪的发展指个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变化, 以及个性的发展等。为了论述的清楚, 在这里把三个发展过程划分来说明, 实际三者密不可分, 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儿童成长发展。

设想儿童在周围的环境中游戏活动时, 这些活动需要感知的参与, 同时进行逻辑思维的认知, 还需要有同步的运动。这正是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必然因素相互作用的体现, 相反, 这种相互作用也必需在儿童直接参与活动中才能实现。

游戏为这种直接参与形式提供了近乎完美的环境。

儿童对游戏的需要

游戏活动是儿童的本能需要。首先, 是基本的身体活动需要和安全需要。这满足儿童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最基本的信任。其次, 在信任下, 会出现不信任, 会产生不稳定因素, 使儿童产生兴趣和好奇感, 以想象、创造的冲动去理解和影响环境。最后, 是了解自己和社会的关系。这些儿童内部的需要正是儿童游戏动机行为得以产生的前提和背景。各种需要和动机相互交织作用引发了儿童进行游戏。

儿童的需要本身就是一种成长的需要, 发展的需要, 游戏成为满足这种需要的基本途径。帕普利等人曾这样描述过:“儿童在游戏中成长。他们学习如何使用肌肉;他们发展视觉与运动协调的能力, 他们还发展控制自己身体的意识。儿童在游戏中学习, 他们发现世界是什么样的, 他自己是什么样的。”就此看

有认识, 也从来不去认识、思考、探索, 学生没有思考、探索、学习、继承、创新的意识和习惯, 不懂得学习, 又岂会懂得创造!不懂得继承, 又岂会创新, 就连最基本的理解也没有!

因此, 在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教学训练中, 要重视技法理论体系教学和理解性技能训练, 引导学生懂得和自主探索造型规律和表现规律, 学习传统技法, 倡导在理论指导下和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国画、油画、版画等课程训练中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内容、形式和技法的关系, 强化技法理论体系, 学习传统技法, 引导艺术个性和艺术创新。切不可不加认识、分析、思考和探索的来, 游戏与儿童成长中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情绪发展关系密切。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媒介。儿童的成长发展离不开游戏活动。

美术活动为这种综合性因素的相互作用发展提供了支持。

美术活动的特点

美术的性质不仅是所谓的造型、图示表达等, 更重要的是一种综合性活动。游戏和美术活动是相通的, 美术本身就是游戏, 是虚拟的, 这种特征正适合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行为特征告诉我们, 他们对一切事物产生好奇, 看待事物时不是定性的, 儿童在认知和逻辑建构之前, 是用各种尝试、虚构来认知。他们思维特点就是幻想和想象。儿童的这种认知特点恰好也是视觉艺术的行为特征, 即想象、虚构, 视觉思维可以创造想象出来的东西, 通过美术活动表现出来。美术活动为儿童这种爱幻想和想象的思维特征提供了实践场所。美术教育的灵活性和实践性特点在儿童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借用美术媒介的活动中, 儿童不是为了画画而画。绘画时, 儿童不但要使用视知觉, 还需感知的参与, 还要同时进行视觉逻辑思维协调, 用逻辑思维进行图像的整理, 还需要同步的生理机能运动, 绘画时孩子注意力都集中在肌肉的运动的知、感觉上, 整个肢体在运动的同时, 纸上留下肢体运动产生的线条, 这种运动痕迹展现在孩子面前, 展现了他们的表达, 与此同时行为活动也会影响到脑的发展。在表达的同时, 展现出的图像, 影响到了儿童对产生形象的感知和秩序感的经验效应, 既逻辑主次感的发展。所以说美术能提供媒介, 来感知理解未知。因为美术活动独特的视觉教育意义, 不是我们的认为仅是感知模式。在美术活动中, 不只是看或画的行为, 实际它是典型的思维教育模式。儿童在看的同时, 思维活动也在发展。阿恩海姆指出, 视知觉是与思维同时发生的, 是视觉思维模式。看就是思维过程, 在看的同时, 就有了主次的逻辑思维理解。也就是说, 孩子在看的同时信息就已经在处理、转化和把握。所以, 美术活动中, 儿童的生理、认知和社会情绪共同得到发展, 相反, 参与美术活动, 也需要孩子的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 生理机能的成熟, 及社会情绪的经验积累。

美术活动就是一种高级游戏, 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是全面综合的发展, 在热情中运用他们的心智能力, 从而全身心的投入锻炼。

参考文献

[1]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丁海东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儿童发展【美】约翰·桑特洛克著桑标王荣译上海人们出版社[3]美术学科教育学常锐伦唐斌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4]视觉思维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师范院校美术教育 篇5

摘要: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学高身正、敬业德广的人民教师的重任,抓好养成教育,对于师范院校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针对该校养成教育的模式,探索养成教育的特点和方法以及对师范院校养成教育的启示,进而促使师范院校大力加强养成教育。

关键词:养成教育 模式方法特点启示

一、围绕“三个一”抓教育――引领养成

(一)围绕一个核心,狠抓学生常规教育

师范院校以培养大学生道德养成为核心,体现教育的本位价值,落实一系列常规教育措施:一是坚持二十多年的一周一会的主题教育传统不动摇;二是坚持多年的升国旗教育不动摇;三是坚持专业思想教育不动摇;四是坚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党校团校的教育阵地作用,引领学生的政治追求和道德养成;五是坚持通过建立诚信档案、诚信考场,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六是坚持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引领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政治信念。

(二)围绕一个重点,狠抓新生系列教育

学校以角色转换为重点,落实新生系列教育:将新生教育“课程化”,开设入学教育系列讲座,强化新生爱校、爱系、爱专业的.思想;将新生教育“活动化”,开展一系列新生活动,增强新生自律意识、培养新生良好的体育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将新生军训“目标化”,通过军训提升学生早操质量、规范宿舍内务整理、提高学生校规校纪意识,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

(三)围绕一个中心,狠抓毕业生系列教育

学校以艰苦奋斗教育为中心,开展毕业生教育系列教育:开展毕业生文明教育,引导毕业生遵章守纪,文明离校;开展就业观教育,请优秀校友回校作报告,引导毕业树立献身“三区”基础教育的就业取向和艰苦奋斗的思想;开展毕业生演讲赛、毕业生师范技能大赛等活动,展示毕业生养成教育的成果,激发低年级同学积极进取;开展“我为母校留纪念”活动,通过毕业生为母校“植一棵树”、“提一个建议”、“做一件好事”等活动,增强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恩意识。

二、围绕“一个重点”抓管理――规范养成

(一)健全机制,保障养成

一是建立了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委员会为主导、系(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为主体、学校其他部门密切配合的养成教育管理机制,把养成教育作为加强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贯穿于教学、管理和服务各个环节。二是明确职责,广泛参与。确保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各项措施责任到人、工作到位。三是抓好队伍,夯实基础。学校一方面抓好政工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在养成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把养成教育作为加强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落实到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另一方面,学校建立了由校学生会牵头、各系院学生会参与的学生自律委员会,为养成教育的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制度约束,强化养成

学校完善养成教育的制度体系,强化养成教育:《学生文明行为基本准则》《学生日常管理‘五要十不’规范》等制度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学生早晚自习的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违纪处分管理规定》《学生宿舍管理规定》等制度整治学生违纪行为,促进学生遵章守纪习惯的养成。这些制度渗透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使养成教育的基本要求具体化、制度化。

(三)自我管理,促进养成

大学生是养成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观念上,该校强调自我发展的养成教育,在教育行为上,学校坚持对学生“三自”能力的培养:一是自律自控,自我管理。二是自省自觉,自我教育。三是自理自持,自我服务。教室、公区、实验室都由学生自己扫除;学生寝室每天由自己整理;学生参加食堂义务帮厨;每年安排一周的劳动课,让学生参与各种公益劳动等,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关心集体、献身校园建设的良好思想。

(四)常规管理,规范养成

师范院校美术教育 篇6

摘 要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和综合实践课。体育专业教育实习是体育专业学生根据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任务和要求,通过参加实践活动,以获得独立工作能力所进行的一种教育过程。本文主要对教育实习的作用、特点、内容进行梳理与概括,以期为体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师范 体育教育 实习

教育实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师范生直接进入教育教学第一线,面对中学生的实际开展工作,在思想、业务能力等多方面得到锻炼,对确保师范生的培养规格具有特殊的作用。

一、教育实习的作用

(一)教育实习有利于师范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专业思想的巩固

教育实习是实现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目标在政治思想上的要求,巩固师范生的专业思想,增强他们从师任教的职业心理和职业道德的极其有效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实习的实践环节,可以进一步加深师范生对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坚定从师任教的职业观念和信念。大多数实习生在实习结束时,都深有感触地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二)通过教育實习使师范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技能

实习不仅使实习生对几年来学习和掌握的书本知识、运动技能和教学原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运用和巩固,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独立从事教育工作的能力。例如,许多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之初,进行试讲、试教时,声音小、心跳快、调动队伍不自如、下达口令不果断、讲授时抓不住重点,这些都使实习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在实习中自觉地锻炼自己,培养自己,才能闯好实习关。

二、体育教育实习的特点

不同的学科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了解体育专业的特点,按照体育特点的要求进行实践活动,有利于教育实习行动的顺利开展。体育专业教育实习的出发点和归宿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是以传道授业为宗旨,所以对于体育教育实习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概括。

(一)鲜明的师范性

体育教育实习的师范性是由我国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师范院校要坚持为初等和中等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这就从根本上规定了体育教育实习的师范性。师范生应具有教师的德行品质,才能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才能逐步树立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形象和权威。当然,实习生刚刚进入准教师的岗位,不可能马上达到上述要求,也不能把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立刻转变为教育、教学能力,因为这种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为了加速这种转变,就必须加强突出体育教育实习的师范性。强化体育师范性的教学因素,就要狠抓“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四会”(会说、会做、会教、会写),“五功”(口令、表述、队列、仪表、演示)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和掌握。

(二)实施的复杂性

体育教育实习的复杂性是指它的组织管理工作过程比较复杂。这是因为体育课程教学基本是在空间较大的运动场上,教学过程表现为运动的形式。因此,教师不仅要考虑场地和器材安排与教学的对应性是否适宜,同时也要考虑活动场地的变换、组织纪律以及运动时的安全。这些因素使得体育课程的实施较之其他课程增添了许多变数和难度。

(三)内容的综合性

体育教育实习是一项内容综合而又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体现在实习目的任务的综合性,实习效果评价的综合性。其中实习内容的综合性更为突出,实习生除了主要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还要实践组织大量的课外体育锻炼、运动竞赛、维修场地器材等活动。这就要求体育教育专业的实习生具有多方面的、坚实的综合知识和能力,以利于完成各项实习任务。

(四)操作的实践性

体育事业的实践操作性是体育教育实习的特殊特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第一性的,实践是获得知识、增长才干、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径,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实践操作掌握有关的专业理论,基础技术动作和技能。但是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学习,进一步了解和理解专业教育的特点,去研究与进一步掌握教材,深入体验教师职能的本质。

三、教育实习行动内容

(一)教学工作实习

体育实践课教学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听课、评议课备课、编写教案、试讲以及实际教学。体育理论课教学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备课、编写教案、试讲、试教、听课、评议课。教育实习是师范学生初次进行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没有任何经验,这就需要高校和中学双方指导教师细心指导和严格把关,对内容的安排、方法的选择、器械的使用、学生活动的设计、甚至提问问题的设计、讲解的语言、动作的示范、学生的整队等都要给予详细的指导。因此,实习生上课之前必须试讲,双方指导教师提出意见进行修改,合格后,双方指导教师在教案上签字才能上课。并且,教案一经指导教师签字后,自己不能随意修改,需要修改必须与指导教师商量。

(二)指导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在实践中与体育课紧密配合,通过学生的自主性体育活动,学生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培养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评价体育实践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四、结语

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学校体育的教学工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广大体育专业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了解这些变化的内容和实质并进行亲身体验,对将来能够较快地适应工作要求,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为使实习能够顺利进行,取得实效,在进入实习之前明确体育教育实习的目的、任务、意义、作用和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崔金伟,刘玲,王高宣等.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2):5-8.

师范院校美术教育 篇7

为探寻新的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模式,研究组设计了一套关于师范院校与实习基地小学如何合作共建的调查问卷。问卷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发给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实践基地小学的领导和实习指导教师,开展不记名网络问卷调查。2013年发出470份问卷,收回210份,收回率为44. 7% ; 2014年发出325份问卷,收回115份,收回率为35. 4% ,总收回率为40. 1% 。根据调查结果与实践情况分析,研究组认为,有效开展新的小学教育实践基地模式建设,需要建设“共赢式”的新教育实践模式,要取得实习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向外搭建外围教育实践平台

1. 寻求政策支持

教育问题是千丝万缕的全民问题,是社会各方面的共同责任。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教育系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不是一个单位的教育,而是全社会的教育。在开展实践基地建设前,师范院校首先与地方政府进行联系,地方政府的参与可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获得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能更好地调动各方建设的积极性,可使基地的使用更加有效,发展更为稳定。师范院校是“未来教师”的培养摇篮,中小学是这些教师的需求方,双方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一种供需关系,为双方的沟通及合作提供了基础。因此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存在广泛的合作需求与合作空间,教育实习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合作方式。教育实习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环节,教育实习工作的好坏,将影响实习的效果,影响未来教师的培养质量,甚至影响到地区乃至国家的基础教育质量。政府应该把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工作置于大教育系统中加以引导和支持,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和支持师范院校的实习工作,同时奖励接收师范院校实习生的一线学校。此外,政府最好能制定相应政策,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做铺垫。

2. 落实资金支持

目前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实习经费为生均160元/学期,此外,实习过程中该校实习费用的支出还包括实习指导费、实习管理费、搬运费、耗材费等,实习经费明显不足。接收实习生的小学,需给实习生提供吃、住和办公等相关条件设备,这些经费支出并没有在每年政府给小学教育教学的经费拨款计划内,因此,在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过程中,经费配给问题较为紧迫。

政府如能每年下拨一定的专款支持师范生实习工作, 用于改善小学教学场地条件,或增加更换教学设备,或给予指导教师指导工作补贴等,这样小学在配合师范院校完成实习工作的同时,学校的相关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也得到了改善。这将有效激发小学与师范院校合作的积极性,也会增加小学教师对实习工作的支持热情。

3. 开创就业支持

目前师专院校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如果政府能在实习基地学校给优秀实习生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 将会极大地鼓舞实习生的实习工作热情,特别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实习生将会努力争取难得的机会,而作为实习基地的小学则会更加负责任地培养其后备力量。

二、向内创新院校与小学的有效合作机制

除寻求政府支持以促进师范院校与实习基地小学的合作外,师范院校也要从自身出发建立有效机制,以确保两者间的合作得以稳定、长久。基于此,本研究组认为在教育实践理念和实践上皆需有所改进。

首先,双方应将互惠互利作为实践基地建设的理念。 当前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所实施的各种实习模式中, 与接收实习小学构成协作型的合作关系。协作型合作通常是一种个体间的联系( 诸如咨询) ,属于短期项目; 或是一种一方给予,另一方接受的服务传递,通常很少为互惠性质。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被动地配合Q师专完成实习工作,由于没有获得显性的利益,小学往往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和改进教育实习工作的实施,这样的合作肯定不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基地,需更新校方合作理念,突出小学在教育实习及教师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赋予小学及其教师平等权力参与教育实习的各环节工作。同时签定合作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及其所获得的利益,使双方的合作关系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更加稳定持久。如该师范院校在获得小学实习条件支持的同时,可以允许小学同享本校的图书资源、优先帮其培训在职教师,双方在小学课程改革、研究等科研领域中达成合作伙伴关系等,互惠互利的实践理念有效地促进师范实践基地建设的发展。

其次,建立统一的实习管理机构。一直以来,该师范院校每年都成立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而作为二级单位的各院系也相应建立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组长及成员均为该师专领导、教师或辅导员等。小学在接收该师专的实习工作后也临时安排给相关指导教师,然而在实习过程中由于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不隶属Q师专的实习领导小组,在管理中容易出现脱节,影响实习效果。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有高达54. 5% 的小学领导和教师认为“共同组建管理队伍,共同负责建设事宜”是师范院校和基地小学共同建好实践基地、积极合作的首要环节。因此,要建立统一的实习管理机构,机构成员由政府分管部门( 如教育厅、教育局等部门) 领导、师范院校和小学实习基地领导及教师组成。明确成员的职责,并且每位成员均受实习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再次,制定统一管理规定。目前该师专制定的相关实习管理规定,包括每年制定的实习计划,都是该师专单方所为,其提出的要求也只是针对本校的实习带队教师( 或指导教师) 和实习生等相关人员,小学往往没有参加实习管理和计划的制定,因此小学不了解具体的实习目标和要求,小学实习指导教师只能凭着感觉指导实习生,而且小学实习指导教师不受任何规定的约束,指导实习生仅凭本人的责任心和良心,实习很难达到良好效果。有47. 5% 的小学指导教师在问卷调查中选择了“高校应提前与实践单位商议,共同制定见习、实习计划,再行实施”,可见小学实习指导教师也有共同参与制定见习、实习计划的愿望。由此看来,在成立了统一的实习管理机构后,应在实习前由实习领导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实习管理规定,并在实习过程中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管理规定须明确师范院校和小学实习基地及其实习指导教师的权利、义务和要求等。为保证良好的实习质量,高校和实践单位应联合组建指导力量,共同对见习、实习生开展实习指导和管理工作,从问卷反馈看,这一点得到了高达45% 的小学一线教师的认同。 因此,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应注意分别在师范院校和小学中遴选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校自身的师资情况,尽量选出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师德高尚、责任心强的教师参加实习指导工作,并组织开展关于实习指导内容、要求等的集中培训,颁发实习指导合格证书和聘任书,按照指导工作量计课酬。在评聘职称上,实习指导教师可根据参加指导的次数( 一届为一次) 获得积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且师范院校和小学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要明确,避免产生矛盾冲突。

最后,搭建共同交流平台。近几年在该师专实习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与小学的交流极为有限,多为实习前期联系实习安排和实习结束前双方相关领导的礼节性见面,双方的实习指导教师极少交流,甚至没有交流。小学教师在双方交流方面的愿望较强烈,在问卷调查回收数据中,有60% 的人认为 “要提高实践单位工作积极性,高校和实践单位之间应经常开展教研活动,加强双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可见,加强双方教师的交流,对于实践基地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师范院校和小学间主要是缺少一个合适的交流平台,实习管理领导小组应做好设计,每年都要明确规划出双方学校相关领导和指导教师的交流次数、时间、内容等。也可以规定,以师范院校牵头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建立网络交流平台,比如实习专题网页等。内容设计可包括: 实习管理文件、实习动态、实习理论研究、课堂教学反思( 小学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生供稿,且要求实习生每人必写,由双方学校指导教师评语) 等栏目,使指导教师和实习生都有机会谈自己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习心得。

师范院校美术教育 篇8

一、树立多元音乐文化意识, 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民族音乐作为一种民族文化, 是我国独特的存在, 同时其在世界多元文化序列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新课标下,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学中要着重克服“欧洲中心论”的教育观点, 而应该树立弘扬我国民族音乐的特色, 树立民族音乐风格, 确立其在多元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这点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经历了众多历史大潮而始终屹立于世界音乐文化顶端可以看出。另外, 继承和弘扬我国音乐文化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 通过音乐的宣传和引用有利于提高我国全体国民的文化素养, 同时也可以使我国的音乐文化走向世界。因此,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需要重视民族音乐教育, 以生动、鲜活的民族音乐感染世界, 比如不同地区的学生均会歌唱属于自己区域的家乡歌曲等, 同事也可以在高等师范院校开设专门的民族音乐课程, 从而不断促进民族音乐的普及和推广。

二、更新高师音乐教育观念, 改变音乐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 大多数院校大都喜欢采取“欧化式”音乐教学方式, 即便是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课时设置等方面也均按照“欧化式”音乐教学来进行规划和设计, 这极大制约了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因此, 在新课标下, 高等师范院校必须要转变音乐教育观念, 彻底改变与音乐专业院校采取相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错误观念, 从课程设置、课时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变革, 从而逐渐扭转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重西轻中”的音乐教学思想和观念, 也可以避免音乐教学过度局限于技术层面。

另外,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需要加强学生音乐教育能力的培养, 在音乐理论、器乐以及声乐等相关音乐课程方面重点增加一些与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 从而不断向学生灌输民族音乐相关的知识和概念, 同时音乐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比较中西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 使他们深切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作为一名合格的基层音乐教育者, 就必须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的真谛和精髓, 并熟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的有效手段, 同时需要促使学生在了解民族音乐的过程中逐渐爱上民族音乐, 从而促使他们自主参与到民族音乐的学习和宣传中来。

三、强化课程计划设置, 调整教学内容

正如上述所述, 当前民族音乐教育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所占的比例有限, 所以开展的课时也比较少。因此, 为了加大民族音乐教育的力度, 相关教育部门需要根据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具体的开展情况来采取合理的管理办法或者指定相关的管理政策来对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进行行政干预的硬性管理方式, 从而使音乐教育可以应对当前教育对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标准, 确保民族音乐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可以占据一席之地, 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高等师范院校还需要适当调整音乐教学内容, 比如在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的教学中, 需要加强音阶理论和民族调式的教学力度等。这种将与民族风格相关的曲目或歌曲渗透到视唱练耳训练中可以在提高学生视唱技能的同时, 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民族词汇, 深化他们对于民族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民族音乐创作能力;在和声训练的过程中, 通过加强和声配置以及民族调式的训练和分析, 有助于学生熟悉和掌握民族和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在歌曲做法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加强民族曲式写作教学和民族曲式内容教学, 从而不断强化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知识的记忆;在键盘和和声的音乐教学过程中, 需要加入民族风格创作曲目的学习, 还需要加强民歌改编等学习内容。另外, 除了讲解西欧式音乐教学中的“ABA”单三部曲式的充分、展开和对比外, 还需要加入我国民族音乐的联曲体、循环体和多段体等曲式结构。

四、重视民族音乐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长期受到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影响, 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极不平衡, 主要以音乐理论、声乐和钢琴教师为主, 而民族音乐教师的人数极其有限。很多高等师范院校会象征性的引进2-3名民族音乐教师, 也有的高等院校根本没有配有专门的民族音乐教师。而民族音乐教师的匮乏直接制约着民族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所以加强民族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等师范院校民族音乐教育质量的关键。而就具体构建民族音乐师资队伍的策略而言, 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1) 积极引进校外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专业教师; (2) 在校内选取具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到高校进行民族音乐的专门学习, 使他们具备较高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 可以查阅相关民族音乐文献, 从而不断提高他们在民族音乐方面的教学能力; (3) 在高等师范院校内设立专门的“民族音乐教研室”, 提倡教研科研等等。

总之,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如何传承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以及变革民族音乐课程, 使其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是当前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师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提高民族音乐教育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的质量, 我们必须要树立树立多元音乐文化意识, 更新音乐教育观念, 调整音乐教学计划和内容, 同时还要重视民族音乐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宏雄.民族音乐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宝贵资源[J].湘南学院学报, 2012 (4) .

[2]殷莹, 戴彧.试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J].大众文艺, 2013 (13) .

师范院校美术教育 篇9

关键词:双语教育,政策,教学,课程

“西北地区各民族大杂居, 小聚居, 聚居中有杂居, 杂居中有聚居。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的交往中, 形成了西北民族地区普遍的双语现象、多语现象”[1]。这种语言现象呼唤民族教育中双语教育系统的形成, 这也是符合少数民族愿望的。西北地区双语教育的需求对西北师范院校的教师职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一、双语教育的内涵

目前在国内学术界中, 对“双语”含义的认识, 还不一致。笔者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在面对双语问题时我们不光要看到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交互使用现象,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交互使用发现语言背后的东西, 也就是双语制度和双语问题。

本次研究从双语教育的研究角度主要是加强少数民族与主流民族间交流的双语教育, 即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双语教学。

在我国因为少数民族分布地域广阔, 分布类型不同, 双语教学的模式也会有所不同。当然这也不是死板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不是一个地域分布类型只能对应一种教学模式。“双语教学的模式设计、选择与民族居住、分布的特点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2]。我国这种复杂的民族居住特点决定了职前教师双语教育和培养的高难度和复杂性。

二、双语教育的相关政策

1954年中国第一部《宪法》中指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 由此可见, 在中国, 各民族语言是相互平等的。1980年《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中规定, 在学好本民族语言的同时兼学汉语。后来又陆陆续续颁布了《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家民委高等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等。

这些政策法规的颁布表明了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语言的高度尊重和保护, 同时用与时俱进的战略性眼光保障了双语甚至是多语教育事业能够顺利高效的开展下去。但是通过梳理我们也不难发现, 关于职前教师培养中双语教学环节的法律法规几乎没有, 在源头上不利于保证高校双语师资培养的有效开展。

三、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双语教学

(一) 职前教师教育的双语教学现状

我国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义务教育法》这两项法案中都明确要求在民族学校中进行双语教学。从建国到现在双语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促进了民族融合, 但还是有很多人提出了一些较为极端的看法, 他们认为学习民族语言用处不大, 不能解决招工、升学、就业等问题, 认为只有学习汉语才有前途, 因而不愿将子女送入双语班学习, 对双语教学持观望态度, 不积极支持[3]。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甚至步入了大学校门之后, 由于民族属性和地域属性以及学生的汉语知识储备诸方面的局限性, 直接导致了学生汉语理解基础和书面表达能力环节的薄弱。另外因为一些政治因素, 在师生关系上把握起来有难度。

调查中发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不会采用双语教学, 原因一是除汉语以外没有掌握其他民族的语言;原因二是他们认为没有必要设计双语教学环节。首先, 学生的母语没有问题, 而且能来上大学汉语还是有基础的, 就算汉语基础不好, 通过一年的预科学习, 汉语水平也会有所提高。其次, 汉语是主流语言, 学好更有利于将来从教。教师在教学环节中传授双语教学思想, 主要还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有所涉及也是教学内容要求的。有的因为所教科目是学科教学, 有的因为教学内容或课题内容涉及少数民族, 用少数民族的语言或文化举例更有说服力。但通过学生访谈我们也了解到, 个别少数民族地区来的学生需要经过一个语言适应的过程。

(二) 职前教师教育中双语教学面临的挑战

1. 对少数民族语言思想认识上的差异。这主要

是对少数民族语言价值上的判断, 其中有这么几种看法:一是认为汉语是主流语言, 学好汉语更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的生存和发展。二是认为只有学好了汉语回去才能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三是语言跟其他事物一样都是要发展的, 也是会优胜劣汰的, 所以很多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汉化了。四是开设双语教学不利于汉语的学习而且会耽误学业进度。2.缺乏语言生态环境。在学校中, 毕竟主流语言是汉语, 同学、教师之间都在使用汉语交流、教学以及学业评价, 缺乏一个统一的语言文化教育生态环境。3.开展双语教育的理念与技术表达缺失。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双语教学的关注很低, 缺乏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传授。4.双语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不完善。缺乏合格、稳定的双语教师, 双语教育自然也就成了无源之水。5.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单一。应该对双语学校和非双语学校在评价时有所区别, 否则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教师教双语、学生学双语的积极性, 从而影响双语教育的顺利实施。6.教师的选拔机制须规范。在引进担任双语教学的教师队伍时, 要有一套严格的选拔机制, 否则无人监督, 不能考量出师资队伍的优劣, 要在制度上为教师职前培养把关。

(三) 对职前教师教育中双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1. 要转变担任师资培养高校任课教师以及学生

对双语教学的认识, 应该对我国目前少数民族多, 多数少数民族人口所处地域欠发达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 不能以汉语是主流文化的姿态, 轻视在基础教育中对双语教学的需求, 从而忽视对师范生进行双语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表达。2.高校应该为学生营造民族语言的使用环境, 例如可以开展像“藏语角”、“维语角”这样推广民族语言交流的活动。3.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需要高等院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首先, 目前“双语教学中, 既懂汉语又懂少数民族语言, 既有具体教学经验, 又有语言学及文学修养的人实在是寥若晨星”[4]。其次, 教学语言的转换难度大。要培养合格的双语教师, 必须使其“民汉兼通”,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承担师资培养的高校来说必须把好民族语言和汉语两道关, 而且要保证其能够熟练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4.将双语教学与教育科研紧密结合。教育理论工作者要与学校教师密切合作, 切实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积累经验提高水平。5.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对于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 师范类高校要结合周围的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进行多种模式和类型的民汉双语师资培养。6.建立相应的严格师资队伍建设制度, 从源头上为双语教师职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四、职前教师教育的双语课程

(一) 职前教师教育中双语课程的现状

因为各师范院校培养任务的不同, 不是所有师范院校都开设双语课程。有些院校以前在民族班有过开设双语课程的尝试。后来因为该校教学观念的与时俱进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部门以及学生家长对自身汉语学习重要性的重视, 所以后来这样的双语教学没有进行下去。国内现在虽然在逐步重视双语课程的开发, 但是所做的工作和研究还是不够, 所以在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开设双语课程还是有困难的。

(二) 职前教师教育中双语课程面临的挑战

综观关于民族教育课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1.开设的课程更多的以主体民族为对象的内容体系, 一些知识要点在语言表述上会出现困难, 在进行双语教学时可能会出现很难在少数民族语言中选到合适的词来表述某个术语的情况。2.对少数民族的基础研究匮乏, 给双语教学课程教材的编写带来了难度。3.师资不足, 在高校很难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再加之, 中国有56个民族, 少数民族语言丰富, 对双语教学课程的开发也提出了一个很高的挑战。

(三) 对职前教师教育中双语课程存在问题的对策

1. 高校不仅承担师资的培养及培训工作, 同时担

负起对少数民族儿童的学习心理、学习特点进行研究的重担, 丰富民族教学的基础性研究, 这样才能反哺师资培养, 有利于培养出合格的双语教师。2.重视隐蔽课程的重要性。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观念仅仅体现在几门课程的设计中远远不够, 在所有课程以及整个教育阶段中都应该有所体现和内容上的丰富。另外, 应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中都有所反映, 例如:图书资料的选购、课外活动的安排、学校部门的组建、管理制度和学业评价制度的制定等等。3.开设尽可能多种语言的少数民族语言或文化选修课程, 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根据个人需要、就业意向与兴趣, 灵活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语言, 丰富对此民族的认识与了解。4.课程应该有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社会意识和自我意识。要使所有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和社会上他们同时属于许多群体, 群体的特征与个体的独特性并不矛盾。另外, “双语课程要帮助学生理解并欣赏他们的家庭背景与传统文化, 建立民族自豪感。学生和家长能互相分享他们在学校或社会上成功的体验和荣耀, 将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民族群体在一个国家中的意义”[5]。

职前教师教育中开设双语教育在部分师范高校中是有必要的, 但教学要怎样开展, 课程要怎样设置还需要建立在对少数民族儿童的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基础研究之上。师范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培养少数民族语言环境尤其是文化环境, 这样可以为汉族学生了解民族文化打开一个窗口, 也对双语教育的开设有所帮助。不是学习了少数民族语言就等同开设了双语教育,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彼此的文化, 在以后走上有双语教学需求的中小学岗位后可以更快地融入当地文化,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 才能知道怎样寻找适合的途径传授学生知识, 才更有利于日后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嘉毅, 吕国光.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94.

[2]王鉴.论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模式[J].贵州民族研究 (季刊) , 1999, (1) .

[3]卢霞.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任重而道远[J].文教资料, 2007, (9) .

[4]孟凡丽.我国民族教育课程研究:回顾与前瞻[J].贵州民族研究, 2002, (4) .

谈师范院校的素质教育 篇10

一、重视师范院校的素质教育重在转变观念

思想观念上失之毫厘, 行为效果上就会谬以千里。而新教育观念的建立, 必须对旧教育模式进行深刻的剖析。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跟上时代的脚步, 顺应时代的需要, 使之具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旧的教育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素质教育是指面向未来的教育, 它的起点是现在, 目标是未来。旧教育模式主要是指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在人才的选拔上具有片面性。应试教育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出一小批尖子生, 这些尖子生虽然文化考试成绩很优秀, 但是, 它忽视了学生德、智、体及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核。这种选拔模式无法评价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生丧失了探索和创造思维能力;第二个方面是应试教育是“主智式”教育, 它极大地削弱了学校的教化功能, 使学生在人格和个性方面发展畸形, 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素质教育是顺应时代又超越时代的教育。因此, 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它既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要, 又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对未来多变的社会生活有较强的适应性。同时, 素质教育能够走在学生身心发展的前面, 塑造他们的未来。学生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是教师引导下社会化的过程, 教育工作者还要更新教育观念, 热爱自己的事业, 提高自身素质, 唤醒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这种能力将为学生享受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二、素质教育指向未来的特性决定着师范院校素质教育要有更高要求

(一)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对做好素质教育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没有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变革, 搞不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中的三个要素是指知识、能力、素质。在师范院校的教育中, 必须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 将对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赋予新的要求, 对现行的课程设置、教育方式、方法等都提出新的要求, 对教师和学生也都要有不同阶段的要求。教师要在新教育观念的指导下, 更新知识结构, 认真研究教学内容, 把握好知识的准确性, 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 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发展个性能力的关系。教师还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 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 素质教育是一项整体教育工程

如果把素质教育仅仅看成是教师的分内工作实在是大错特错了。由于师范院校的发展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所以大部分师范院校的素质教育只停留在表面、口头上, 缺乏足够的重视, 更谈不上落实。人为地删减、压缩素质教育课程的学时, 教师的积极性难以得到正常发挥。因此, 要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中, 本着增强学生适应性, 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思想, 大力开展适合师范生特点的各项活动, 在拓展学生人文知识结构中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 专门将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过程列入学生在校得分, 制定相关的条例, 通过政策引导, 将学生的随机行为规范为程序操作。

(三)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手段获取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知识, 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的优秀教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网络时代已经到来,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成为我们素质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师范院校的教师必须让在校学生利用现代化网络来学习, 获取知识, 培养其道德情操, 以适应未来时代的发展, 具备未来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四)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师范教育的根本、灵魂

“德为师之本, 师者须德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 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更是负担着德育教育的工作, 所以要加强对师范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 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教育他们热爱祖国, 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和文化, 孝敬父母、吃苦耐劳、乐于奉献。

总之, 师范院校的学生肩负着我们祖国未来的使命, 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师范院校的主导作用, 通过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 努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适应未来需要的优秀人民教师。

摘要:师范院校的素质教育重在观念的改变, 它的特性决定着对师范院校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必须有所改变, 同时还要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手段培养出适应未来需求的教师。

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初探 篇11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美术教育 初探

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职业教育也取得显著的发展。而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运而生。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与普通高校的美术教育并没有明显的区分,教师仍然延续过去那种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来进行教学,只是一味地专注于学生的美术技巧和美术素养的提高,而忽视了将美术教学与职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让学生过于沉浸在艺术殿堂的世界里,而忽视了职业技巧的学习和提高。这种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往往使得学生很难和市场的现实需求相适合,也不利于其职业的发展。因此,探析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就成为当前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一、转变美术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一直沿用过去传统的普通高校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偏重学生的美术基础和艺术素养的训练和提升,都是以将学生培养成画家或艺术家为教学目标的。而从实际情况来说,这种教育模式显然与高职院校培养职业技术性人才的目标不相符合。因此,改革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首先应该加强实用性教育。要将美术教学与市场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美术基础技能和艺术素养的教学,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有意识地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素养。

二、加强提升学生艺术表现能力的技巧训练

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是以培养美术技术人才为目的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相比其他高校美术教育注重艺术性的特点,高职院校更看重的是美术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和社会性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要尽量压缩美术基础训练课程,对素描、色彩等基础训练的课程教学要有所压缩,而是要加强学生在速写、素描、水彩等方面快速训练和领悟能力。加强学生快速设计、反映的能力训练。在美术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学生对对象的快速感知和反应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去对事物进行分析和快速造型。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在艺术设计方面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提早体验到社会实践中的行业竞争和发展模式,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为追求艺术而学习的定式思维。

要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除了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认识,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维之外,还要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变和创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在课堂作品训练上,可以设定一些特定的结构和设计模式,有意识地引入市场或行业的需求,市场上对人物作品的一般需求、对艺术设计的组合需求等,都可以体现在课堂作业的布置中,加强各种形式的造型训练,还要在这些训练中加入特定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要求。在这些实践性的课堂教学训练中,除了要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注意将创作目标意识、创作心理等情感因素引入到作品的创意和设计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和意识,逐步增强学生的表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开发和拓展。

三、美术教育的内容要密切联系市场需求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拥有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复合型高技术人才。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很好地弥补了普通高等院校美术教育在社会实践教学方面的空缺。以实践性为主要特点的高职美术教育教学活动,要彻底改变那种重视艺术展现、不重视实践需求的教学模式。在平常的课堂实践教学中,要将美术基础知识与社会实践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艺术创作思维。积极扩展教学内容,将课堂作为小型的社会实践课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职业思维来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去面对实践中遇到的困难,逐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同学生一起思考和分析,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和方式,并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深刻地剖析案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或者通过小组竞争等方式,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钻研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竞争,锻炼学生的抗压能力,并增强学生实践经验的累计。此外,为了方便学生的实践学习,学校要加强硬件方面的支持和投入,按照美术教学的需求,建立各种试验教室,设计室、制作教室、机械加工教室等,还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画材和工具等。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实践学习过程中去。

四、学校要把产、学、研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除了要加强学校实践教育之外,还要积极创造多种条件,让学生真正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将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生产中。学校要将“产、学、研”单个環节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能接触社会生产、接触不断发展着的市场。学生只有真实地经历过行业的生产发展,才能真正起到检验自身能力的作用,从自身的检验中去发现问题,再将问题带回到学习中,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取长补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要将产、学、研密切地结合起来,就需要将学校教学与社会企业的生产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学校要选择一些适合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和岗位,让学生在企业这个生产实践平台上,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专业技能。这是学校、学生和企业之间达成的某一种平衡,三者都能从中获益,可谓一举多得。此外,高职院校如果能够设立自己的美术研发产业,让美术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地参与其中,通过特定的项目来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同时又能增加学校美术产业的经济效益。此外,学校还能根据美术产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实践学习,及时地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和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更轻松、更有针对性地学习。这样一来,更加方便高职院校培养更符合标准的美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志文.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改革浅论[J].美与时代(中).2011(01).

[2]苏志强.高职美术课程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9).

化学污染与师范院校环境保护教育 篇12

一化学污染对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危害

化学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与污染物本身的性质、浓度以及污染途径和方式有关。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急性危害

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环境, 使得暴露在其中的人群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不良反应、急性中毒, 甚至死亡等。例如在英国多次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美国的洛杉矶、东京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米糠油多氯联苯污染事件等。1984年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的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 造成12.5万人中毒, 6495人死亡, 5万多人终身受害等等。环境污染的急性作用显现较快, 影响明显, 易于引起人们的重视。

2慢性危害

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环境, 小剂量长期作用于人体至一定程度, 可以产生慢性中毒。环境中的某些污染物, 含量虽微, 却可通过食物链以千倍或万倍以上的浓度在生物体内富集。人在这种受污染环境中生活数月、数年后可逐渐引起机体的慢性中毒, 影响机体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的功能变化, 使人群中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慢性危害常常并不引人注意, 而是日积月累, 缓慢地进行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一旦觉察, 往往己为时过晚。如日本流行的“骨痛病”、“水俣病”, 都是这方面的突出例证。

二环境保护教育的目的

目前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搞好环境保护, 必须抓好环境保护教育工作, 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环境保护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向人们提供一些知识, 以便其在开发资源以满足人类当前和未来的物质、文化需要时, 可以对所有由此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有所觉察和预见, 并在开发活动中对此加以考虑, 从而对这些资源的利用有一个崭新的认识。第二, 环境教育还应促进人们对环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有所认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使得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发达的经济也为保护环境提供了物质条件, 这是环境与经济统一的一面;另一方面, 大力发展经济, 特别是工业的高速发展, 必然会使工业产生的“三废”增多, 从而加大对环境的压力, 降低人们生活的质量, 并且, 对环境资源的掠夺性开发虽然能使经济得到短期的高速发展, 但这种发展是有害于人类的, 因此, 我们应该认清环境与经济的这种辩证关系, 它实质上也就是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这是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第三, 环境保护教育还应该使人们认清经济、政治和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人类所面临的很多环境问题都是全球性的, 某个环境问题可能会对多个国家甚至全球产生影响, 例如温室效应、酸雨等, 它们的解决毫无疑问地会牵涉到政治因素。因此, 认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在环境领域合作的重要性, 从这种意义上讲, 环境保护教育在建立改善环境的国际秩序方面,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 环境保护教育应该使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能意识到自己对保护环境所应负的责任。环境保护教育对象的广泛性, 决定了它的这一目的。要使人们明白, 任何个人和团体的活动都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从而意识到自己在保护环境与改善环境中的责任。

三我国环境保护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环境保护, 教育为本。”30多年来, 在教育、环保等部门的努力下, 我国的环境保护教育已初步形成一个多层次和多形式的环境保护教育体系。一是专业教育。一些普通高校、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了环境类的专业;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一些专业开设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为环保事业输送了大量科技管理人才。二是岗位专业培训。面对环境系统不少人员专业面窄、知识老化等情况, 开展成人环境保护教育, 通过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学历教育等工作, 提高了环保干部的素质。三是全日制学校的普及教育。在普通中小学中, 强调把环境科学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 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近年来, 也有不少地方开展课外环境保护教育活动, 通过讲座、竞赛、论文、夏令营等形式, 吸引了中小学生的参与。四是社会教育。环保部门通过举办学习班等形式, 对企业领导和职工进行环境教育, 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应该说, 我国的环境保护教育取得了不少成绩, 特别是专业教育方面, 形成了一套多层次人才结构培养体系。但是, 不难看到, 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 我们的环境保护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

1环境保护教育面窄

环境保护教育具有全民性的特点, 每一个国民, 都应该对环境负有责任。由于体制原因, 我国教育或环保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做一些工作, 广大人民群众不能有效地接受到有关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一些发达国家的公众有较高的环境意识, 是因为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接受了环境保护教育。

2宜传力度不够

环境保护教育具有全程性的特点, 即每个人, 从出生到死亡都要随时接受环境保护教育, 各种公共媒介都负有宣传责任。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无论从宣传的广度与力度上都显得较薄弱。世界上公众环保素质高的国家, 其政府都不遗余力地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电影、展览等新闻宣传媒体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3决策层和领导者缺乏重视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环境保护, 很多人往往以为只是环保部门的责任, 在企业中, 厂长经理也只注意经济效益, 很少考虑生态效益。所以应当提高领导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落实领导责任。

四师范院校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意义

1师范院校的环境保护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人才素质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身体、文化、道德、心理等素质外, 环境意识应是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而公民环境意识的提高, 其中最主要一部分靠的是教师的传授, 教师在讲授本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使他们能正确处理和对待生产生活中有关的环境问题, 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师范院校中的环境保护教育有助于环境教育体系的完善

中国的环保大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就是能否建立起完善的环境保护教育体系。环境保护教育分为三部分,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其中学校教育的任务最重, 如学校的环境保护教育能搞好,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就能随之很快提高, 而学校教育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素质。环境保护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环境保护专业知识和环境教育的教学技能, 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渗透相关知识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进而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师范院校的环境保护教育, 对整个环境保护教育体系的完善有重要作用。

3教师是环境保护教育的中坚力量

高师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各级各类教师的专门机构。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是哪一代人的事, 它是人类社会繁衍生息的永恒主题, 需要人们持续不断地为之努力奋斗。就目前的情况看, 环境保护教育的重点是广大青少年, 而实施环境保护教育的主战场又在大中小学。在中小学校教育中, 占主导地位的中小学教师有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是中小学搞好环境保护教育的关键。高等师范院校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高度重视师范教育在实施环境保护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4化学教育是普及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与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中学化学教师自觉地寓环境教育于化学教育之中, 提高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树立环境道德, 已成为中学化学教育的新内容。高师化学系承担着培养面向中等教育化学教师的重任, 学生将来大部分将走向中学或其他相应的教育岗位, 通过他们的教育将会影响一批又一批未来的化学及科技人才。

中学化学教师应有较扎实的环保知识, 这就要求在高师化学教育中增设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课程, 如环境化学、环保化工等, 讲授环保的意义、污染的危害性、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及其防治、工业废物的处理、现代环保新技术新方法等, 把当今人们最关心的环境保护、能源问题等引入教学计划之中, 这样既开拓了化学专业学生的知识面, 又教给了学生与化学专业相关的环境科学知识与技能, 以便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很好地对中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使他们把保护环境的行为变为自觉的行动, 珍视环境与资源。

总之, 环境保护教育是百年大计,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 才有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在师范院校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意义尤为重大, 它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全面提高未来公民的环保素养, 推动我国的环保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向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陈荣悌, 赵广华.化学污染——破坏环境的元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3]陈践, 朱青山, 赵由才.环境教育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同济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6 (2) :42-46.

[4]邹淑珍.高等院校加强环境教育的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 2007 (4) :39-40.

[5]张超兰.推广环境保护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J].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1) :167-168.

上一篇:游戏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下一篇:牛皮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