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学风特点(精选5篇)
民族院校学风特点 篇1
1 当前部分院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1.1 学习目的不明,学习积极性不高
目标是激励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学习目的不明,学习积极性也就不高。从某些学生现状看,主要表现在:一是高中期间不少学生把考上大学作为唯一的目标,一旦进入大学,取得学籍,便如进了保险箱,失去了勤奋学习的内在动力。二是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不能较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很多学生刚从紧张的高中生活一下进入到相对宽松的大学生活,思想上一下放松下来,不能迅速实现角色转换,反而容易受周围环境,如一个寝室、一个团体的风气的影响,盲目地追求自由生活,过度地放任自我,导致出现厌学、贪玩的结果。三是不少学生受市场经济和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片面重视眼前利益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对大学生产生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不少学生纷纷走出校门,通过做家教、兼职等来赚钱,这需要耗费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势必会影响学习效果。
1.2 学习方法不当
学风欠佳,同学生学习方法不当也有很大的关系。学习方法不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还停留在中学的经验水平上,对大学的学习规律缺乏理性认识,依赖于教师的“灌输”,依赖于死记硬背。二是有些学生不能正确的把握连续性时间和间断性时间。连续性时间一般指课余“整块”时间;间断性时间指“零碎”时间。不少学生不善于抓住平时“点滴”时间,让间断性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流逝。三是有些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自学能力,忽视教师课堂授课。在自学中满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结果试题深化后便无从下手,望题兴叹。
1.3 少数教师忽视自身建设
部分院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教师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少数教师忽视自身建设,在学生中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具体表现在:一是少数教师只管“授业”不管“传道”,只重教书,不重育人,认为“传道”和“育人”是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管理干部的事。二是少数教师不能因材施教。有的教师只按照自己想象的教学对象进行教学,不去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没有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必然导致教与学的脱节,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热情。三是少数教师缺乏敬业精神,教学不认真。有的教师将教学效果不好归因于学生素质差;有的教师考试把关不严,评卷给“人情分”;还有的教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将主要精力放在“副业”上等。这些都在学生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对加强学风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2.1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对学生而言,学风的好与不好与其志向、爱好、兴趣直接相关。一个始终有着追求目标的人,其学习的动力、精力的投入是有保证的;相反,一个胸无大志、无所追求的人,让他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明确学习目标,从而增强学习动力。
2.2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大学生的学习方法与中学生的学习方法相比,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简单的仿效和灌输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反而会削弱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我们必须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一旦方法得当,学生在学习中就会事半功倍,效率就会提高,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自然也会随之增强,学风自然也会随之改进。
2.3 必须建立良好的“考风”
无数的办学治校的经验证明,没好良好的考风,就没有良好的学风。一方面,要严格考场纪律。一旦少数学生钻了考场纪律不严的空子,采用弄虚作假的手段,取得了虚高的成绩,无疑会对其他学生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从而严重影响整所院校的风气和氛围。另一方面,要坚决制止不及格学生考后求情走“捷径”,教师在评卷时要自觉杜绝“人情分”。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制订严厉的措施对考风加以规范和约束。
2.4 严格奖惩机制
奖励和处分是进行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的手段之一。二者对学生都有很大的教育作用。对学习勤奋,成绩优异的学生,要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奖励,以此激励其他学生。反之,对一些学习态度不端正、遵规守纪不好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教育,必要时予以适当的处分。充分发挥奖惩机制的导向作用,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2.5 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环境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现代心理学证明,在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可见,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利于学生学习,而且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2.6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以培训、进修、交流等机制,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从而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课堂上,教师要以丰富的知识和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和素质带动院校学风建设。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探讨 篇2
摘要:良好的学风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由于高职类院校在学生质量方面与一般大学有较大的差距,必须进行学风建设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良好的氛围。但学风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一般高职院校在进行学风建设时,由于教学思想陈旧或者管理不到位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成为制约此类院校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作者从事高职教育工作多年对此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供高职教育者作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风建设 问题原因 探索分析
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它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正是因为具有过硬的技能知识,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然而高职类院校学生的质量相对较差、教学资源较少,学校只能借助于学风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促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并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1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1.1 对学风建设的意义不够明确 高职院校在师资力量和学生质量方面,与一般高校有很大的差距。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增强竞争力,一些高职院校把重点放在了学生的专业课教育方面,希望在市场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但是这种教育思维过于单一,学生不是机械设备可以无限的运转,没有良好的学习风气、单凭老师的苦口婆心式教育是不能打动学生的,他们只会产生厌学心理而不是在学习氛围的带动下,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
1.2 教育方式不够科学合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教育应该从知识和素质两方面进行教育,只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动机才能让学生能够踏实的学习。一些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过于强化了老师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再加上一些老师上完课就走,没有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沟通,使教学过于单调、无味甚至冷漠,不利于学生加强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对学校老师的感情;还有一些学校考核的标准比较陈旧,以试卷上的分数作为评定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学生就会为了在考试中得高分无所不用其极,其中作弊、考试前突击以及与老师拉关系等事情经常发生,而学校也是根据这些试卷上的分数发放奖学金,结果不利于学校思想教育水平的提高,也助长了不良学风的滋生。
1.3 社会习气充斥着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社会上的一些企业有很强的适应性,他们学习阶段的专业技能对这些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学校老师也鼓励学生多与社会进行接触,导致学校的教学与社会部分,学生在身心没有发育成熟的时候,很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诱惑的影响,养成了许多不良的社会习气,使得院校高职教育越来越脱离自己的发展轨道。
2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2.1 大力开展学风建设活动 学风是学校、老师、学生共同形成的一种学习风尚,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思维和价值取向,学风的形成脱离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真正的实现,因此学校要重视学风的建设。首先,大力宣传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从心底里对学风建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经常开办学风建设的活动或者主题班会,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学风建设的活动中来,亲身的参与胜过无数次的理论说教,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对他们人生品质的一种锤炼。再次,对学生强调国家、社会发展的严峻形势,培养他们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的精神,不仅以知识技能来谋生,也能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刻为了国家、民族的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师资力量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学风建设必备的物质基础。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要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一方面他们用丰富的知识和超高的技能水平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真正学到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老师高尚的品质也能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让他们以老师为榜样自觉学习并提升自身的素养。其次,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一方面教育教学设备要跟上教育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实践操作的设备要满足学生的要求,另一方面校园环境要进行美化,让学生有良好的心情进行学习。
2.3 规范社会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来往 高职院校是学生与社会接触的纽带,学生有必要与社会上的企业进行交往,但是对于正常的学生实践活动可以提供便利的条件,否则就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监管,尤其是企业到学校开展的商业活动更是要严令限制,尽量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纯净的学习氛围;而对于一些文化企业之间的交流活动,则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见世面,这也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精神上触动等等。
3 结束语
学风是一个学校最强的竞争点,具有良好的学习风气才能使学生增加知识、提高技能、具备优良的品质。目前高职类院校在学风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通过明确学风建设的意义,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加强思想素质教育等方法,对学生的成才、成长,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壮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贾新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
[2]郭南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3(5).
[3]顾艳霞,蒋丽芬,王林.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难点及对策[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4]庄宗兰.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探讨[J].读写算(教研版),2012(12).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初探 篇3
一、注重学生心理与团队建设
1. 社会的飞速发展, 促使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复杂, 高
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面对于环境和专业学习的适用性, 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性等问题显然是非常迷茫的。因此, 在实践中积极创建大学生心理社团, 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学风建设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时代、专业、年级和生源的学生都有其心理的特殊性。通过组织培养大学生心理观察员、建立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站、定期开展心理沙龙、心理健康讲座等社团活动, 可以广泛及时地了解和排除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 有效缓解专职心理教师人手不足的困境, 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 加强学生团队建设, 以良好班风促学风。
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工作团队对于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优秀团队的灵魂。我们通过党建教育、党群学习座谈、党团联席交流等活动形式, 向学生传授党的政治理论基础, 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其道德修养。同时, 积极推进党、团、群干部晋升与发展平台的创建, 从而推动整个班级形成求知上进、生动活泼、团结互助、争先创优的良好班风。 (2) 知识教育是培养团队的基础。系统的学习专业文化和人文科学, 培养学生养成开放式的兼收并蓄的学习习惯。作为优秀的学生团队, 在广大学生中想要发挥“标杆”作用就要克服工作任务重学、习时间紧等困难,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 这样才能得到同学的认可和尊重。 (3)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团队建设的关键。学生团队工作能力的锻炼、特别是干部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已成为素质教育中的突出环节。让优秀学生在不同岗位上发挥自己的特长, 展示各方面的才能, 逐渐做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 (4)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团队建设的基础。在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培养优秀学生团队的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广阔的胸怀、团结协作的品质、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应激能力和自我适应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形成良好、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
二、健全学风培养机制, 倡导诚信、养成教育
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 是最根本的道德原则、规范和品质, 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根基, 是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关键环节。
1. 加强诚信建设必须在教育上下功夫。
高职院校诚信教育应有计划、有组织地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育目标要明确。
2. 诚实守信, 重在实践, 贵在养成。
从实践中逐渐养成诚信的品质是解决学生诚信问题的根本方法。
3. 制度保证是培养学生诚信的有效措施。
从制度与规范两大环节着手, 形成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
4. 作为一种道德规范, 诚信教育应强管理求实效。
充分发挥“自律与他律”等多重约束作用, 从而促进尊重诚信、鄙视失信等良好风气的形成。
三、推崇校园寝室文化建设, 促进学风建设发展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结构中, 全国生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 因此在住宿学生中推进寝室文化建设、塑造文明和谐风貌成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又一重要因素。以“制度为基础, 文化为载体”, 将“寝室文化”打造成为学风建设工作平台中的重要内容, 紧密围绕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引导和规范学生在寝室生活中的行为举止, 建立、健全住宿学生档案制度, 将学生住宿表现情况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大学生思想政治考核等测试评审对接。广泛开展大学生“文明寝室”、“学习型寝室”、“免检寝室”系列的评比活动, 对自律能力不强、学习习惯差、学习主动性严重不足的学生, 通过发挥制度约束、监督, 氛围激励的推动作用, 帮助学生克服、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为更好的学习创造条件。
四、增强学生自我认知, 以职业意识训练与规划指导贯穿学风建设始终
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对于其培养对象而言, 如何帮助学生立足岗位规划人生, 对推进学风建设的整个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确定职业发展生涯, 其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规划者的人生事业发展效率。对于高职学生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系统且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职业指导体系, 通过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在自我评估、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检索自己必须达到的目标、可以达到的目标, 充分挖掘自身潜力, 使学生完成学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 能够正确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
浅议军队院校学风建设 篇4
【关键词】学风;现状;对策
学风是指一个群体在具体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态度与进取程度的综合表现及所形成的群体性行为。学风是最具渗透性的一种教育影响,是学院的精神风貌, 是对学员有启迪、感化作用的教育环境和组织氛围。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对学员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个人修养等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是军队院校提高军事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军队院校办学水平的体现。
一、军队院校学风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军队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院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多数学员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累知识充实自己,但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和市场经济大气候的影响下,也存在着意志消沉、专业思想淡薄、学习态度不积极、不思进取者。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良好学风的形成,从宏观因素上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军队院校由于其特殊性,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完全不需要学员担心,与地方院校毕业生面临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一部分学员考入军校带有较强的功利思想。这些人进入院校后,仅把上学当作获得文凭的“途径”,为的是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学习和训练中,这样的人自然不可能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也就不会把院校作为提高个人修养、强化自身素质、掌握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地方,日常的行为就表现出得过且过,只要能够毕业并分配工作就完事大吉的心态。尤其有一部分士官学员,上学只是为“镀金”,根本不需要担心工作问题,因此很多学员不求上进。
(二)学校系统的影响
优良学风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诸方面教育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因此, 学风建设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有一个全方位的支持系统。军队院校在学风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学风建设的整体效果。例如:学院各部门对学风建设没有总体规划;各部门或院系各自规划多,整体协调少;学风建设工作部署多,检查推进少。此外,在优良学风形成的过程中,文化和价值对学风具有约束作用。有些院校尚未建立起文化和价值层面的约束机制,学员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学院管理层面也给教员和学员的学习与科研赋予了更多的功利色彩,等等。
(三)自身因素影响
军队院校部分学员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一些学员出于对军人职业的崇拜,报考军队院校,但入校后发现军人并不神秘,职业自豪感随之降低,甚至后悔当初的选择;第二,报考军队院校并非本人意愿,只是考虑未来的就业因素或被迫尊从父母之命,学非所愿、学非所长,其学习的原动力不足;第三,目前很多学员受到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过分追求“自由”,这与军队院校严格的管理相冲突;第四,很多学员觉得理论知识没有用,目光不够长远,以是否“有用”作为学习知识有用与否的标准,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求知欲和钻研精神,创新意识淡薄。以上这些现象直接影响着学风建设。
二、加强军队院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坚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既是军队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学风建设的要求。一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坚定不移地以党的先进创新理论教育学员,强化学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确保学员经得起政治风浪的考验。二是加强专业教育。学风也是一种传统,从学员入学开始,就可以组织进行专业特色、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学术讲座、军队实习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教育,使学员不断加深对本专业理论与实践的了解,增强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坚定专业学习的决心和信心。
(二)建立合理支持体系
学风建设需要学院内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因此,必须构建学风建设的全面支持体系。
1.用学院的制度规范学风建设
制度是加强学风建设的保证,它规范着学员的行为方式。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员的言行,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应按制度严肃处理学员中的各种不良行为,既要耐心教育,又要严肃处理。
2.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
教员负有教书育人、行为示范和课堂管理的责任。为此,教员要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做优良学风的表率;要潜心教学,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志趣; 要为学员负责,严格课堂管理,规范课堂秩序,严肃课堂纪律,使课堂教学成为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并对学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3.发挥学员队重要的管理作用
要利用学员队对学员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学员队是学员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队干部要经常深入寝室,加强与学员的沟通和联系,了解学员的困难和要求,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要加强对学员学习方法的引导,增强学习自觉性,从而培养学员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学风。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1.制定学风建设的评估奖励制度
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可行的评估奖励方案,对在学风建设中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通过鼓励先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学风建设的步伐。
2.努力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
要注意发现和大力宣传干部和学员中的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充分利用电教和网络等校内媒体,宣传学风建设的经验和成果。
(四)以实践推动学风建设
军队工作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学员生活、学习在相对封闭的校园内永远也无法感知纷繁复杂的工作实际。因此,军队院校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计划、有组织地积极推动各个层面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员切身感觉到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同时,学员在实践中,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和了解自身的不足,在学习过程中将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也就有了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参考文献:
[1]杜清. 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J] . 常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 4) .
[2]林乐海. 关于部队院校学风、教风建设的思考[ J] . 跨世纪, 2008, 16( 10) .
[3]李恩广. 浅谈高校学风建设. 黑龙江科技信息[ J] . 2008( 9) .
[4]胡国荣,李元清.教风建设与学风建设互动新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5,(21).
[5]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林正范. 大学心理学[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
[7]王利群.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05,(9).
[8]柯灵,胡国珍.关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8(02):71.
加强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 篇5
一、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要以育人为根本任务, 实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加强宣传教育为前提, 以狠抓学习纪律和考级考证为切入点, 以制度规范和严格管理为着力点,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办学水平为落脚点, 坚持教育、管理和服务相结合, 培养“勤学、苦练、健康、向上”的优良学风。
2. 学风建设的目标可设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目标。初级阶段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调动学习积极性, 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来, 逐步树立热爱学习、全面学习的观念, 基本杜绝考试作弊、作业抄袭、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高级阶段要不断巩固良好学风,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树立起自觉学习、诚信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 全面形成“勤学、苦练、健康、向上”的优良学风, 促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1. 学习目标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激发学生学习原动力, 使广大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形成优良学风的重要意义, 认识到学好知识不仅是为自己今后谋生打基础, 也是将来为社会做贡献的前提条件, 从而以实际行动投入到学院优良学风建设活动中。
2. 学习适应性教育。
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了解所学专业方向和专业要求。通过学习经验交流会和学习竞赛活动, 培养新生在学习上的竞争意识和紧迫感。积极宣传落实各级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制度, 引导、鼓励学生刻苦学习, 立志成才。
3. 学习纪律教育。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培养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杜绝旷课、迟到、上课开小差等不良现象。加强考风考纪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严格考试纪律, 形成自觉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良好习惯。
4. 学习能力培养。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会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 积极主动地学习, 学会抓住重点, 多思多问。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水平和能力, 提高学习效果。
5. 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教育。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教育, 并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 让他们了解就业形势, 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和设计职业生涯, 调整自己的学习, 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6. 素质教育和素质拓展。
通过举办体现专业特点的各种学术报告会、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会、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 开展文艺、体育、科技等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多途径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机会及场所,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长学生才干, 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增强学习效果,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措施
1.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学校各系部、各部门都应把学风建设当做关系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 当做自已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自觉对学生进行学风教育, 学风管理, 形成上下协调, 人人有责, 群策群力, 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 开展师德建设, 以教风促学风。
建立优化教师队伍和规范教风的有效机制, 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和引导作用, 使“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成为教师自觉行为。全体教师要不断学习,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方法, 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3. 加强教育引导,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认真贯彻落实“以生为本, 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从教育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的角度主动适应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求, 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 为学生提供思想、心理、学业、职业、就业、创业等方面的辅导和咨询;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计算机等基本技能等级考试和各类专业技能等级、相关职业资格考试。进一步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各环节工作, 为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提供优良服务。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在学风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4. 加强课堂管理, 严格学习纪律。
采取有力措施, 规范化管理, 做好教学巡视检查工作, 落实听课制度, 定期对课堂和自习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加强教学纪律管理, 认真做好学生出勤考核和形成性环节的记录并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班级要加强学生上课管理和自修管理, 严格考勤制度。要充分发挥班委会、学生干部作用, 自觉维护课堂纪律。对违反考核纪律的学生要给予教育和警示, 严重违纪的学生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5. 严格考试纪律, 加强考风建设。
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学习和严格执行考试制度, 完善考试管理制度, 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制止考试作弊行为, 确保考试公平和公正。加大对考试违纪、作弊和恶意缺考的学生的处理力度。改革单一的考试形式, 从科学的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 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 注重对学习全过程的评价和对学生全方位的考查, 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与考试。
6. 加强学生公寓管理, 开展学习型公寓建设。
加强公寓的教育管理力度 (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夜不归宿、晚归、睡懒觉、不按时就寝等情况的掌握和管理) , 推进党员和发展对象示范宿舍和文明宿舍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学生党团组织、自我教育组织进公寓的有效途径和机制, 发挥学生组织在学生公寓管理和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在学生公寓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建立公寓晚自修制度, 实行夜间住宿点名制度, 开展学习型公寓建设, 全面促进学风建设。
7. 树立先进典型,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发挥先进典型在学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奖学金和各种评优制度, 完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综合测评指标对学生培养的导向作用, 在公开、公正、公平基础上, 认真做好各项奖惩工作, 大力推进以班级为基础, 以典型为示范的优良学风班集体的创建活动。开展“优良学风班级”、“学风建设活动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 加强对学生集体的管理和激励。认真做好“优秀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各类学习能手、标兵 (如英语学习能手、标兵等) 的评比活动, 树立勤奋学习、学习创优的学生典型, 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 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风气。
8. 优化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结合专业特点, 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活动。积极在学生社团建设中突出学风建设, 加强品牌社团建设, 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 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 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 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从加强学生社团内涵建设入手, 提高学生社团的层次, 将学生课余生活引导到社团活动中去, 丰富学生知识, 拓展学生素质, 提高学生能力。积极邀请社会知名专家、行业名人和优秀校友来校举办各类报告会、座谈会及举办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竞赛等活动, 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投身社会的激情, 进而推动学风建设。
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保障
1. 加强领导, 齐抓共管, 全员参与学风建设。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 统筹安排和协调全校学风建设的有关工作。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任组长, 成员包括党办、学工部 (学生处) 、工会、团委、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科研处和各系等部门负责人。各系成立系级学风建设工作组, 建立学风建设有效保障机制, 督促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到学风建设中去, 坚持以教风带学风, 以管理育学风, 以服务助学风, 以典型促学风, 以环境促学风, 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2. 建立学风建设责任制, 明确学风建设的责任。
学院各职能部门和各系高度重视学风建设, 把学风建设作为经常性重要工作纳入整体工作计划, 常抓不懈。各系领导亲自抓学风建设, 负责本系学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实施;辅导员、班主任把学风建设工作作为一项最基本的职责, 确实负起责任;各级团学组织、班委会、团支部自觉参与到学风建设, 成为学风建设的主力军;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同时, 学院建立了学风建设的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 对学风建设先进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不履行学风建设职责的单位和个人, 给予通报批评, 并与相关考核评比挂钩。
3. 建立“学风建设月”制度, 推动和促进学风建设。
学院每年设“学风建设月”制度, 在活动月期间, 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系集中力量开展学风建设活动, 层层发动, 大力宣传, 营造学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召开各级动员大会, 总结成绩, 表扬先进, 整治突出学风问题, 加强和落实各项措施, 把学风建设推向新的阶段。同时, 及时总结学风建设月中成功做法和经验, 并贯穿到全年的学风建设之中, 形成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不断深化学校学风建设, 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不仅是学校学生工作的重点, 更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 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 一所高职院校良好学风是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形成的, 需要坚持不懈, 长抓不停。
参考文献
[1]单红丹.高校学风建设的研究现状述论[J].中国水运, 2008, (6) .
【民族院校学风特点】推荐阅读:
军队院校学风建设09-11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09-24
三本院校学风建设06-26
医学院校学风建设10-27
大专院校学风建设11-04
艺术院校学风建设论文09-25
浅谈高职院校学风建设09-02
论武警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10-14
民族高职院校07-16
民族院校德育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