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院校学风建设(精选12篇)
大专院校学风建设 篇1
1 当前部分院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1.1 学习目的不明,学习积极性不高
目标是激励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学习目的不明,学习积极性也就不高。从某些学生现状看,主要表现在:一是高中期间不少学生把考上大学作为唯一的目标,一旦进入大学,取得学籍,便如进了保险箱,失去了勤奋学习的内在动力。二是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不能较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很多学生刚从紧张的高中生活一下进入到相对宽松的大学生活,思想上一下放松下来,不能迅速实现角色转换,反而容易受周围环境,如一个寝室、一个团体的风气的影响,盲目地追求自由生活,过度地放任自我,导致出现厌学、贪玩的结果。三是不少学生受市场经济和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片面重视眼前利益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对大学生产生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不少学生纷纷走出校门,通过做家教、兼职等来赚钱,这需要耗费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势必会影响学习效果。
1.2 学习方法不当
学风欠佳,同学生学习方法不当也有很大的关系。学习方法不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还停留在中学的经验水平上,对大学的学习规律缺乏理性认识,依赖于教师的“灌输”,依赖于死记硬背。二是有些学生不能正确的把握连续性时间和间断性时间。连续性时间一般指课余“整块”时间;间断性时间指“零碎”时间。不少学生不善于抓住平时“点滴”时间,让间断性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流逝。三是有些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自学能力,忽视教师课堂授课。在自学中满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结果试题深化后便无从下手,望题兴叹。
1.3 少数教师忽视自身建设
部分院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教师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少数教师忽视自身建设,在学生中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具体表现在:一是少数教师只管“授业”不管“传道”,只重教书,不重育人,认为“传道”和“育人”是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管理干部的事。二是少数教师不能因材施教。有的教师只按照自己想象的教学对象进行教学,不去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没有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必然导致教与学的脱节,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热情。三是少数教师缺乏敬业精神,教学不认真。有的教师将教学效果不好归因于学生素质差;有的教师考试把关不严,评卷给“人情分”;还有的教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将主要精力放在“副业”上等。这些都在学生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对加强学风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2.1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对学生而言,学风的好与不好与其志向、爱好、兴趣直接相关。一个始终有着追求目标的人,其学习的动力、精力的投入是有保证的;相反,一个胸无大志、无所追求的人,让他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明确学习目标,从而增强学习动力。
2.2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大学生的学习方法与中学生的学习方法相比,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简单的仿效和灌输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反而会削弱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我们必须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一旦方法得当,学生在学习中就会事半功倍,效率就会提高,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自然也会随之增强,学风自然也会随之改进。
2.3 必须建立良好的“考风”
无数的办学治校的经验证明,没好良好的考风,就没有良好的学风。一方面,要严格考场纪律。一旦少数学生钻了考场纪律不严的空子,采用弄虚作假的手段,取得了虚高的成绩,无疑会对其他学生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从而严重影响整所院校的风气和氛围。另一方面,要坚决制止不及格学生考后求情走“捷径”,教师在评卷时要自觉杜绝“人情分”。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制订严厉的措施对考风加以规范和约束。
2.4 严格奖惩机制
奖励和处分是进行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的手段之一。二者对学生都有很大的教育作用。对学习勤奋,成绩优异的学生,要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奖励,以此激励其他学生。反之,对一些学习态度不端正、遵规守纪不好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教育,必要时予以适当的处分。充分发挥奖惩机制的导向作用,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2.5 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环境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现代心理学证明,在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可见,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利于学生学习,而且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2.6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以培训、进修、交流等机制,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从而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课堂上,教师要以丰富的知识和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和素质带动院校学风建设。
大专院校学风建设 篇2
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已占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半壁江山。其担负着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型、技能性的高级人才的重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教育部2005年公布的数据,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已达到1078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4.9%任。而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衡量一所高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的首要指标。作为高校自身发展的一项全局性和前瞻性的工作,学风建设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密切相关,良好的学风能帮助高职院校建设和谐奋进的大学校园,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高技能综合性实用人才。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相继产生,其中体现最为突出的就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学风问题。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所学校培养学生的质量以及生存与发展。为此我们应当对高职院校的学风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与思想密相联,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意义重大。
一、目前高职学院学风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从目前的情况看,高职学院学风总体比较薄弱,学风状况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学院。高职生中普遍存在着缺课、上课迟到早退、考试舞弊,迷于电脑游戏、网络聊天等现象。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纪律差等不良学习行为严重影响了高职学院的学习环境,妨碍了学生有效的学习和知识的获取。鉴于传统的学校教学管理做法,制定严格的学习管理制度是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途径,高职学院也不例外。各所学院都有自己的校本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也针对当前高职生不良的学习风气,制定了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和办法,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学风建设活动,但从整体实施的效果看并不理想。造成高职学院学风建设效果不佳,局面打不开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学生学习缺乏内动力。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面向基层单位,学校不得不向他们灌输越来越多的 “吃苦耐劳精神”、“先就业,后择业”观念的教育,加上人才市场不再将学习分数的高低作为是否录用的唯一标准,许多高职生的人才观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他们单纯追求高分的动力在减弱,把学习更多的希望寄托于掌握实际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但由于高职学院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课堂教学的枯燥无谓,造成现实状况与高职生的需求不相符合,使得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学习目的性认识变得模糊,缺乏了高中阶段所持有的学习动机,从而产生了厌学或应付学情绪。虽然目前高职学院并不缺少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和办法,但由于这些措施和办法过多的体现了学校管理者的权威性和应急性,没有很好的考虑学生的感受和需求,无法唤起学生主体性对这些措施和办法的理解和支持,学生学习动机仍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
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1、以正确教风带动学风
学风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辅相成。学院应坚持“以师德师风建设带动校风学风建设”的工作思路,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积极研究改进教风学风的对策,大力推进许枫建设。
(1)、有针对性的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并及时向学院主管领导反映学生关于教学方面的一间和建议。
(2)、不断强化教师“治学为基、育人为本”的职业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开展教学研究,集体备课和相互听课等活动,规范教学工作。开展青年教师现代教学技能竞赛,优秀教案评选等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3)、全体教职工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要成为学生良好学风的榜样,以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建设。
2、以优秀榜样树立良好的学风
通过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及优秀学生,先进集体的示范作用,树立优良学风。
(1)、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风建设。在有条件的班级建立党小组,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上课情况进行监督、记录,作为党员民主评议,干部评优和组织发展的依据。在学生党员中积极开展“一帮一”和“寝室文化建设”活动。
(2)大力宣传和表彰先进典型,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完善先进班集体、优良学风班以及各类优秀学生的评选办法,做好各类评优工作。认真组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测和学年评优,通过各种媒体媒介大力宣传、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典型,举行先进事迹报告会,激励广大学生照差距、迎头赶上,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三、以浓厚学院氛围滋养学风
浓厚的学习氛围是培养优良学风的必备环境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风的正面感召力。在高职院校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应着力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通过一系列积极健康的活动来增强学校的活力,提升校园文化的质量,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1)、加强和引导校园社团活动。
目前高职学院社团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高职学院要建立一系列的保障机制来鼓励更多的教职员工参与到社团的建设中。大力扶持学生社团,引导社团结合高职学院的专业特点,针对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普遍现象,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的科研和技能能力培养的活动,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操作及当前专业发展形势相结合。学以致用,通过在动手操作、研究过程中的成就感体验,增强自身的信心和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2)、整合和规划校园文化活动。
一直以来,高职学院课外活动较多,但过于繁杂和零碎,教育效果不明显。高职学院要整合和规划校园文化活动,突出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的系统性,从而达到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相一致。我院从2006年开始启动了“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将以往各种单项活动,统筹列入“学生素质拓展工程”规划。以学期为单位,确立学期活动主题,如“提高专业技能”、“培养人文素质”、“锻炼健康体魄”,并紧密结合主题开展系列活动。由于主题突出,宣传动员工作易于讲情讲透,增强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目的性和自主性,活动的组织工作也得到了院系二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活动的教育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3)、建立高职校园文化网络
目前一些高职学院,除了在学生食堂设有电视机外,教室和教学楼内没有提供电视给学生观看。学生接触外界,了解社会信息,仅仅靠个人和学校机房提供的电脑。建立校园文化网络,把这些电脑充分利用起来,开展思想教育和学习指导,是解决目前高职学院缺少有效的宣传设施和途径的一种可行的办法。借助校园网络,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材,推广优秀作品。开通网上答疑系统,开展沟通式教学,实现在线答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设置网上心理诊所,对学生施以伦理关怀。
三、结语
学风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建设工程,它渗透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其实质是教育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和动机,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的主旨是培养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学风建设中,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风建设作为高职院校一项基础工程和
系统工程,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要力争解决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优良的学风可以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在教育中收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效果,可以优化学校的育人功能,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可以让高职院校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自身发展优势,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师论文(国资委)高职院校学风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张 力 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加强高职学院学风建设的内涵及途径
职业院校学风建设浅析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学风的建设;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14-02
学风是学生在学习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学风的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学风也是校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风建设是学校改革和发展中永恒的主题。如何改善高职院校的学风现状,是学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积极思考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的学风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理想不够远大,自信心不强,追求的目标不高,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动力不足。高职院校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够用就行、及格就好、不及格了再补考”,由此学习态度产生的学习动力自然也就不够强大了。第二,教师在教学上下的功夫不够,在课堂上讲解枯燥乏味缺少吸引力。最为突出的是旷课,旷课的主要原因是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其次是老师讲堂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第三,学习的自觉性和习惯性差。与进入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大多数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水平,缺少成就感,对学习兴趣不大,没有养成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升入高职以后,学习压力的减轻,更易放纵自己,造成学业危机。上课不认真听课,看小说,看杂志,说话,睡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些学生经常抄袭别人的作业。第四,考试违纪舞弊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普遍现象。相当一部分同学,平时不认真学习,考试存在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在考试中违纪作弊,这些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考试其实是一种检测他们掌握知识情况和程度的一种形式,他们的这种行为严重地影响了良好学风的形成。第五,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良行为。抽烟、喝酒、打牌、跳舞,乐此不疲。把学习抛诸脑后,还有些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交朋友谈恋爱上,不惜荒废学业。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也有一些积极上进、严格律己、勤奋学习的学生,但如果学校学风整体状况不够好的话,这些好学生也难免受影响。
针对学风问题现状,我们应积极地想办法,下力气来改善它。不然的话,学生长期不好好学习,学风太差,老师们也有可能就丧失了信心,不好好教了,这是个恶性循环。如何搞好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谈一些本人的浅见,如下:
第一,要特别注重新生教育,要把学风培养作为新生教育的首要任务。实践表明,加强对新生的教育工作,对学生在以后几年的学习生活中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已经基本上脱离了原来的应试教育环境,而注重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给新生上课的教师,一定要注意做好学生的适应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还要积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要选好新生的班主任和辅导员,还要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示范作用,以点带面。评选先进班集体时,要以班风、学风的优劣作为评选的主要条件,促进学风建设。
第二,要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学风教育。要长期坚持,持之以恒,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班主任、辅导员、团委、学生会、学生处、各系学生科、思想政治课老师,以及全体老师都协同合作,多管齐下,对全体学生加强学习目标教育、理想教育、学习观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自觉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学生处、各系,可设立专门机构,成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学风建设工作队伍,把学风建设提到日常的工作事务中来,当作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优良的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人才培养工作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三,要端正教风,以教促学。教风主要表现为教师整体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同时涉及到对教学规律的把握以及育人意识和遵守教学纪律的意识等方面内容。教风是决定学风的关键,教风建设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教风与学风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在良好的教风熏陶和带动下,会产生良好的学风。教师的敬业精神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敬学精神。如果学校教职工(包括领导)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教风,就难以形成学校良好的学风。教风与学风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优良学风是优良教风的必然要求与最终结果。在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时,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建设放在首位,把加强教育管理与尊重教师、关心教师、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身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以过硬的业务能力和精湛的教学水平去培养学生。教师如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去,这就是“教”的问题。学校应逐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高“教”的质量。另外,还应逐步形成针对教师教学的考核审评制度,对教师的责任心、教学态度、教学水平等进行评价。学校还应通过领导报告、专家报告、典型教育、专题培训等形式,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师德教育;通过评选师德标兵、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活动,树立典型,带动广大教师争创优良教风。
第四,应进一步抓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应采取措施整治学风和教风。对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考试作弊的学生,不能只简单补考或简单给个处分了之。在高职院校也应实行重修制。若学生某门课程不及格,则必须重修至少一学期后,方能允许其参加补考。补考过程也要严格进行,绝不能流于形式。学校有关部门应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对不及格学生的重修工作的组织管理。各班都应成立学习小组,班主任应兼组长,班主任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本班学生的学习上。一个班如果形成了良好的学风,也就有了良好的班风,班上的其他事情也就好管得多了。学校在加强学风建设的同时也一定要加强教风建设。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好与差,在课时津贴的发放上应有明显的差别。对教师履行职责情况的评价应主要依据学生的评价,对行政工勤人员履行职责情况的评价应主要由教师及学生来评价。对教职工的考核不能流于形式,奖惩分明方能达到考核的目的,同时对学校学风的好转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第五,要采取措施增强学校的学术氛围,促进学风建设。学校是否有学术氛围,往往是影响学风好坏的重要因素。学风也不只是对学生而言的,全体教职工都应有良好的学风。如果教职工打麻将、挖坑成风,那自然学生也就会上网打游戏成风。目前,高职院校的学术研究氛围与本科院校相比是有较大差距的。高职院校也要为师生们的学术研究提供有利条件,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们的学术创新。可以运用多种奖励办法,以此来激励教师和学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兴趣。学校的学术氛围增强了,这对学风和校风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初探 篇4
一、注重学生心理与团队建设
1. 社会的飞速发展, 促使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复杂, 高
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面对于环境和专业学习的适用性, 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性等问题显然是非常迷茫的。因此, 在实践中积极创建大学生心理社团, 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学风建设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时代、专业、年级和生源的学生都有其心理的特殊性。通过组织培养大学生心理观察员、建立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站、定期开展心理沙龙、心理健康讲座等社团活动, 可以广泛及时地了解和排除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 有效缓解专职心理教师人手不足的困境, 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 加强学生团队建设, 以良好班风促学风。
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工作团队对于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优秀团队的灵魂。我们通过党建教育、党群学习座谈、党团联席交流等活动形式, 向学生传授党的政治理论基础, 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其道德修养。同时, 积极推进党、团、群干部晋升与发展平台的创建, 从而推动整个班级形成求知上进、生动活泼、团结互助、争先创优的良好班风。 (2) 知识教育是培养团队的基础。系统的学习专业文化和人文科学, 培养学生养成开放式的兼收并蓄的学习习惯。作为优秀的学生团队, 在广大学生中想要发挥“标杆”作用就要克服工作任务重学、习时间紧等困难,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 这样才能得到同学的认可和尊重。 (3)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团队建设的关键。学生团队工作能力的锻炼、特别是干部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已成为素质教育中的突出环节。让优秀学生在不同岗位上发挥自己的特长, 展示各方面的才能, 逐渐做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 (4)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团队建设的基础。在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培养优秀学生团队的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广阔的胸怀、团结协作的品质、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应激能力和自我适应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形成良好、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
二、健全学风培养机制, 倡导诚信、养成教育
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 是最根本的道德原则、规范和品质, 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根基, 是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关键环节。
1. 加强诚信建设必须在教育上下功夫。
高职院校诚信教育应有计划、有组织地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育目标要明确。
2. 诚实守信, 重在实践, 贵在养成。
从实践中逐渐养成诚信的品质是解决学生诚信问题的根本方法。
3. 制度保证是培养学生诚信的有效措施。
从制度与规范两大环节着手, 形成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
4. 作为一种道德规范, 诚信教育应强管理求实效。
充分发挥“自律与他律”等多重约束作用, 从而促进尊重诚信、鄙视失信等良好风气的形成。
三、推崇校园寝室文化建设, 促进学风建设发展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结构中, 全国生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 因此在住宿学生中推进寝室文化建设、塑造文明和谐风貌成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又一重要因素。以“制度为基础, 文化为载体”, 将“寝室文化”打造成为学风建设工作平台中的重要内容, 紧密围绕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引导和规范学生在寝室生活中的行为举止, 建立、健全住宿学生档案制度, 将学生住宿表现情况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大学生思想政治考核等测试评审对接。广泛开展大学生“文明寝室”、“学习型寝室”、“免检寝室”系列的评比活动, 对自律能力不强、学习习惯差、学习主动性严重不足的学生, 通过发挥制度约束、监督, 氛围激励的推动作用, 帮助学生克服、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为更好的学习创造条件。
四、增强学生自我认知, 以职业意识训练与规划指导贯穿学风建设始终
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对于其培养对象而言, 如何帮助学生立足岗位规划人生, 对推进学风建设的整个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确定职业发展生涯, 其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规划者的人生事业发展效率。对于高职学生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系统且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职业指导体系, 通过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在自我评估、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检索自己必须达到的目标、可以达到的目标, 充分挖掘自身潜力, 使学生完成学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 能够正确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
浅谈中医药类院校学风建设 篇5
摘 要: 大学校园优良的学风可以为大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效率的有效保障,是大学良好教学、生活秩序的最基础体现。学风建设的成效高低是一所大学能否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综合素质够强的优秀学子的先决条件。本文以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为例,分析中医药类院校学风建设活动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学风建设 有效举措
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才。”学风,是读书之风,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一所高校的学风稳固,学生培养的质量就会更高,学生管理工作也会相对轻松。优良学风的养成取决于学生的素质,更依赖于学校包含制度管理、活动开展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工作,从而营造积极向上、奋发上进的氛围。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进取的良好学风,各大高校每学年纷纷组织开展优良学风养成的系列活动。
1.中医药类院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类院校因为学生专业的特殊性,为了使得祖国中医药事业既传承经典,又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中医药类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既要学习中医又要学习西医,既要学习中药又要学习西药,学习课程比较多,学习压力一般比较大。部分学生在较大的压力下,成绩不理想,产生了厌学情绪。如今大学生普遍深度接触手机和互联网,受网络游戏、小说、影视作品等负面影响更多,学习时精力不够集中,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学习氛围不够浓厚[1]。此外,中医药类院校一般缺少人文、艺术类专业,学校氛围偏于沉闷,学校各类学生活动开展不够积极且形式单一,学生各类活动倾向于沿袭之前的活动思路而缺乏创新,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目前多数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主要依靠学生管理队伍进行,学校层面缺乏制度加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有限,并未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整体的学风建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2]。
2.中医药类院校学风建设的可行性措施
中医药类院校在学风建设方面可以更多地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进行整个院校层面的学风养成的顶层设计[3]。
该中医药院校每年三月到四月为学校的优良学风养成月,学校每年三月会发文开展文明宿舍、优良学风班级、勤学宿舍、特色宿舍评比等各类活动,同时要求各个院系在学校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开展各类具体、特色的学风养成活动。
2018年,该中医药院校全院系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优良学风养成月的各类文件精神,秉承“德育为先、学风为主、育人为本、管理为重”的总体工作思路,实施各年级目标管理机制,使学生的专业学习技能、思想道德情操和人文科学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同时提升学院整体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2.1高度重视,全院部署,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院系学工办在收到学校学工部关于优良学风养成月的通知之后,专门召开“关于共建优良学风养月”的专题会议;要求所有专职辅导员参加的同时邀请兼职辅导员(专业任课老师)参加,共同制订切实可行的提高学生专业自主学习及专业拓展学习质量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以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为组长,专兼职辅导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4]。另外,院系领导也高度重视“优良学风养成月”的活动开展,将院系的所有会议室、教室对学生开放以便学生开展相关的研讨活动。院系的高度重视和在人员、经费及场地上的支持,为优良学风养成月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2加强教育,提升认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为了使“优良学风养成月”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院系辅导员利用点名会、班会、新媒体手段,以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优良学风养成月的活动形式、目标、任务及要点,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另外,进一步强化班委、学生会等干部的自我管理与监督职能,明确分工,为优良学风的养成确立制度保障。
2.3思想引领,层层联动,夯实党团建设基层堡垒。
院系领导和辅导员分别针对学生开展“思政第一课”,学生党总支组织举行了学院入党宣誓大会和每周例行的党员红色观影等学习活动,“雷锋月”期间,各学生党团支部和各个实习点积极开展了各类特色学雷锋系列活动[5]。
2.4新老合力,传承创新,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院系精心定制方案,对辅导员进行定期业务培训,通过集体观摩并讲评新入职辅导员日常工作,开展主题班会、骨干会、班建、谈心谈话、重难点人监控等学生管理技能培训,每位老师结合个人擅长进行分享,团队受益多,成长快。
2.5紧密筹备,激发活力,开展特色学风养成活动。
院系紧抓学生日常各类管理制度落实,院系领导牵头主推,形成全员育人氛围:切实发挥兼职辅导员和任课老师的育人作用,召开兼职辅导员系列班,兼职辅导员们就自身的学习与就业历程给学生在专业学习方法、专业前景、职业规划、择业与就业等问题上与学生进行深入又生动的交流,极大提高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院系学工办发挥新媒体育人优势,筹划、创建“职业生涯发展微辅导”微公众平台。
各年级根据本阶段的特点和需求情况,开展系列行之有效的学风活动:高年级各班邀请优秀毕业生开展“研路漫谈,筑梦起航”考研经验交流会和“厚德学风,筑梦引航”就业经验交流会。低年级各班以本班或者高年级直系一两名“学霸”为先进典型,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在新生中开展院系级别的文明宿舍评比活动,辅导员以两周评比一次的机制,对学生宿舍进行不定时检查,并进行评优和讲评。毕业班的实习生开展“实习生的故事”、“我的考研故事”、“我的求职故事”征文等活动。
院系开展“古籍流芳蕴,晨光伴少年”晨读活动和“给一年后自己的一封信”等行为习惯养成类活动,旨在立足当下,充分利用时间并展望未来,明确一年后的目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品杏林内涵,传不朽经典”的中医经典诵读比赛,全年级申请固定课室进行晨读打卡,背诵《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各班班委组织进行抽背、互背,促进学生对于专业的学习,传承中医经典文化精髓,在学院内营造学经典、品经典、爱经典的良好学习氛围。
此外,院系借每年学校优良学风养成月的契机,开展校级品牌活动中医药文化节,该活动到2018年已经举办了十一届。文化节面向全校,活动持续两个月,既包含紧扣专业的“第六届中医药知识竞赛”、“第三届中医经典诵读大赛”,又包含研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二届橘井诗缘大会”、“墨染云舫,本草飘香”书签绘制大赛等,在全校校园内营造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在以“传承经典,弘扬传统”为主题的中医药文化节中,院系各专业通过精心策划,准备了包括“我来中草药”、“中医技术体验”、“中医技术大闯关”、“展板”、“腧穴定位与知识普及”、“针灸体验”、“健脾茶试饮”、“字海寻药”等活动,各专业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向全校师生进一步展示中医药传统文化,提高广大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
2.6把握重点,点面结合,建立三位一体关怀体制。
在优良学风养成月的各项活动中,院系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度的同时密切关注重难点学生的思想、行为及精神状态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6]。辅导员要求学生骨干密切关注并记录重难点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参与次数与表现情况,每周与重难点学生进行谈话,建立起朋辈、家庭与教师三位一体的关怀体制,使需要关注的重难点学生借着优良学风的契机,在专业学习与精神面貌上有更大的改观。
3.中医药类院校学风建设有待改进的方面
3.1学风建设活动参与度不够。
优良学风的养成不仅要动员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和全体学生,而且要用给学校全体教职工发文件、在教职员工大会上强调、领导单个约谈等方式动员全校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7]。在校园内,通过拉横幅、在教学馆、图书馆、饭堂等处的LED屏上滚动播出标语、通知等方式在校园内形成弘扬优良学风的良好氛围[8]。
3.2学风活动需奖惩分明。
在优良学风养成月等学风养成的各类活动期间,各个院系好的做法或者学生的优秀事迹等都可以通过文件、新闻报道、通知等方式进行汇总,达到宣传优秀、传承创新的目的。
对于学生的各类评比或者检查结果方面,能够不仅有优秀奖励,而且有具体落实到个人的处罚的通知或者文件,赏罚分明,这样促进学风养成的效果可能会更好[9]。
3.3学校管理部门应加强设计。
学校层面学生处应该牵头组织、管理学生的学风养成工作,教务处、宣传部、总务处均应该参与其中,发挥积极作用,把优良学风养成的工作作为学校的关键工作来抓。教务处或者宿舍管理中心能够将对上课到课情况、宿舍卫生、宿舍晚归等的检查、报告做成每个月、周的常规工作,而不仅仅是优良学风养成月等活动期间的工作。宣传部应该经常走进基层,多多发掘学生、教职工中的优秀学风养成的特色人物作为典型宣传,并且开放学风建设专栏约稿,在全校营造爱学习、乐学习的氛围[10]。
4.结语
随着高校的重视,高校管理部门人员素质的提升和全员育人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加之和传统文化有效结合迸发出的火花,中医药类院校的学风养成工作开展越来越有成效。目前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药院校优良学风养成月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忱,学生的学习面貌整体得到很大提升,文明素养也有了较大提高。中医药类院校应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持续对学风建设的高要求,进一步提升学生活动的知识性、趣味性与实效性,营造活力向上的校园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优良学风班风建设研究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 学风班风建设 问题分析 对策研究
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对现代社会的高等人才提出了更加严厉的要求,不仅具备超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而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離不开高职院校良好的教育。在高职院校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学风班风的建设一直是一个长谈不衰的话题,其对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各类高职院校重点打造的品牌之一。但是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学校在推行教育的过程中却没能真正将学风班风的建设问题处理好,导致一些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所以研究高职院校学风班风建设中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成为高职院校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将对此做出一些分析和研究。
1 影响高职院校优良学风班风建设的因素分析
1.1 高职院校商业化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事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仅有大量的建校资金同时还有先进的教育设施作为支撑,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高职院校教育的快速发展,但是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开展其他的学校建设,便不断地扩招学生来增加学费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整体学生的质量,使得一些素质差的学生进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来,影响学校的教学风气。
1.2 学校的教育方式存在严重问题 一些高职院校为了提升自己的教育形象,让学生在就业时能够有卷面成绩上的竞争力,在平时的考核中没有抓那么严格,对于作弊的情况监考老师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班级的学生就不会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努力,一个学生如此就会带动整个班级,使得教育的作用形同虚设。
1.3 老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老师的素质高低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但是往往一些高职院校的老师是通过自考加入到高职院校工作中的,专业知识和素质方面都难以得到真正的保障。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科研经费往往比薪酬高,所以一些老师就把重点放在自己的研究中,对于班级的教学和管理非常不重视,班级的学风和班风慢慢就会涣散,甚至偏离教育的轨道。
1.4 社会利益关系的诱惑 高职院校是学生与社会接轨的缓冲环节,所以一些高职院校经常要求学生走上社会与企业接触,在学生获得社会经验的同时也渐渐受到了金钱等利益的诱惑,而一些企业通过赞助的方式在学校开展活动,使得学生之间产生了严重的拜金主义,非常不利于正常的教育教学以及学风班风建设。
2 进行高职院校学风班风建设的对策研究
2.1 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报告活动 高职院校教育是国家发展壮大的人才基地,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的教育方针来进行教育活动。每当学校进行学生的招录工作时,一定要进行思想的教育活动,学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高职院校教育规定,规范学校招生活动的进行,尤其是对于自主招生考试方面必须严加管理,使高职院校的招录工作真正起到选拔人才的目的,保证招录的学生都是满足招考需求的学生,避免托关系、走后门现象的出现,提高生源的整体实力与素质,这不仅是对其他学生的一种负责任,同时也是学风班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学校综合实力与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2.2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创新教育教学方式 教师是班级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尤其是作为班主任的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否则就不能给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更难以管好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那么学风和班风的建设就难以进行下去。因此学校在聘请老师时,一定要对老师进行多方面的考核,专业知识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自身素质的高低,否则难以为人师表。此外老师也要积极进行自身的学习,丰富专业知识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而是让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充分发挥作用,这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方便班级开始管理,由此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而学风班风又会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成长和发展。
2.3 控制学校社会活动的开展 学校是学生丰富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主要场所,虽然高职院校承担着学校与社会过渡的重要责任,需要鼓励学生积极走上社会与外界进行接触,但是要这种接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更不能让学生过早的陷入金钱的诱惑中不能自拔,所以一方面要对企业单位到学校进行的社团赞助活动进行限制,包括赞助企业的选择应该是文化、医疗方面的,而不应该是饭店、KTV之类的娱乐场所;另一方面对于赞助的形式也进行管理,不宜在社团或班级活动中多次提出是某企业赞助了多少资金,使学生对于金钱的概念进一步加深,而废弃正常的学习生活,另外活动的场所也应该远离教学活动才能进行,不能给别的班级造成不良影响。
3 结束语
学风班风在高职院校教育中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面对现代社会严重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的学风班风建设就显得愈加的突出。针对高职院校的学风班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老师的选择、学生教育方法的转变以及减少社会商业活动入校等方面措施,能够较好的减少学风问题出现的几率,还高职院校一个纯净的教学环境,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方晓辉.新时期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策略探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
[2]段艳.高校学风建设研究现状及问题[J].化工高等教育,2010(4).
加强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 篇7
一、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要以育人为根本任务, 实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加强宣传教育为前提, 以狠抓学习纪律和考级考证为切入点, 以制度规范和严格管理为着力点,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办学水平为落脚点, 坚持教育、管理和服务相结合, 培养“勤学、苦练、健康、向上”的优良学风。
2. 学风建设的目标可设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目标。初级阶段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调动学习积极性, 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来, 逐步树立热爱学习、全面学习的观念, 基本杜绝考试作弊、作业抄袭、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高级阶段要不断巩固良好学风,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树立起自觉学习、诚信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 全面形成“勤学、苦练、健康、向上”的优良学风, 促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1. 学习目标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激发学生学习原动力, 使广大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形成优良学风的重要意义, 认识到学好知识不仅是为自己今后谋生打基础, 也是将来为社会做贡献的前提条件, 从而以实际行动投入到学院优良学风建设活动中。
2. 学习适应性教育。
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了解所学专业方向和专业要求。通过学习经验交流会和学习竞赛活动, 培养新生在学习上的竞争意识和紧迫感。积极宣传落实各级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制度, 引导、鼓励学生刻苦学习, 立志成才。
3. 学习纪律教育。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培养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杜绝旷课、迟到、上课开小差等不良现象。加强考风考纪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严格考试纪律, 形成自觉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良好习惯。
4. 学习能力培养。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会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 积极主动地学习, 学会抓住重点, 多思多问。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水平和能力, 提高学习效果。
5. 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教育。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教育, 并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 让他们了解就业形势, 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和设计职业生涯, 调整自己的学习, 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6. 素质教育和素质拓展。
通过举办体现专业特点的各种学术报告会、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会、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 开展文艺、体育、科技等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多途径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机会及场所,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长学生才干, 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增强学习效果,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措施
1.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学校各系部、各部门都应把学风建设当做关系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 当做自已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自觉对学生进行学风教育, 学风管理, 形成上下协调, 人人有责, 群策群力, 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 开展师德建设, 以教风促学风。
建立优化教师队伍和规范教风的有效机制, 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和引导作用, 使“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成为教师自觉行为。全体教师要不断学习,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方法, 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3. 加强教育引导,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认真贯彻落实“以生为本, 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从教育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的角度主动适应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求, 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 为学生提供思想、心理、学业、职业、就业、创业等方面的辅导和咨询;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计算机等基本技能等级考试和各类专业技能等级、相关职业资格考试。进一步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各环节工作, 为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提供优良服务。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在学风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4. 加强课堂管理, 严格学习纪律。
采取有力措施, 规范化管理, 做好教学巡视检查工作, 落实听课制度, 定期对课堂和自习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加强教学纪律管理, 认真做好学生出勤考核和形成性环节的记录并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班级要加强学生上课管理和自修管理, 严格考勤制度。要充分发挥班委会、学生干部作用, 自觉维护课堂纪律。对违反考核纪律的学生要给予教育和警示, 严重违纪的学生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5. 严格考试纪律, 加强考风建设。
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学习和严格执行考试制度, 完善考试管理制度, 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制止考试作弊行为, 确保考试公平和公正。加大对考试违纪、作弊和恶意缺考的学生的处理力度。改革单一的考试形式, 从科学的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 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 注重对学习全过程的评价和对学生全方位的考查, 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与考试。
6. 加强学生公寓管理, 开展学习型公寓建设。
加强公寓的教育管理力度 (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夜不归宿、晚归、睡懒觉、不按时就寝等情况的掌握和管理) , 推进党员和发展对象示范宿舍和文明宿舍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学生党团组织、自我教育组织进公寓的有效途径和机制, 发挥学生组织在学生公寓管理和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在学生公寓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建立公寓晚自修制度, 实行夜间住宿点名制度, 开展学习型公寓建设, 全面促进学风建设。
7. 树立先进典型,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发挥先进典型在学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奖学金和各种评优制度, 完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综合测评指标对学生培养的导向作用, 在公开、公正、公平基础上, 认真做好各项奖惩工作, 大力推进以班级为基础, 以典型为示范的优良学风班集体的创建活动。开展“优良学风班级”、“学风建设活动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 加强对学生集体的管理和激励。认真做好“优秀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各类学习能手、标兵 (如英语学习能手、标兵等) 的评比活动, 树立勤奋学习、学习创优的学生典型, 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 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风气。
8. 优化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结合专业特点, 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活动。积极在学生社团建设中突出学风建设, 加强品牌社团建设, 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 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 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 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从加强学生社团内涵建设入手, 提高学生社团的层次, 将学生课余生活引导到社团活动中去, 丰富学生知识, 拓展学生素质, 提高学生能力。积极邀请社会知名专家、行业名人和优秀校友来校举办各类报告会、座谈会及举办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竞赛等活动, 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投身社会的激情, 进而推动学风建设。
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保障
1. 加强领导, 齐抓共管, 全员参与学风建设。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 统筹安排和协调全校学风建设的有关工作。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任组长, 成员包括党办、学工部 (学生处) 、工会、团委、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科研处和各系等部门负责人。各系成立系级学风建设工作组, 建立学风建设有效保障机制, 督促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到学风建设中去, 坚持以教风带学风, 以管理育学风, 以服务助学风, 以典型促学风, 以环境促学风, 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2. 建立学风建设责任制, 明确学风建设的责任。
学院各职能部门和各系高度重视学风建设, 把学风建设作为经常性重要工作纳入整体工作计划, 常抓不懈。各系领导亲自抓学风建设, 负责本系学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实施;辅导员、班主任把学风建设工作作为一项最基本的职责, 确实负起责任;各级团学组织、班委会、团支部自觉参与到学风建设, 成为学风建设的主力军;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同时, 学院建立了学风建设的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 对学风建设先进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不履行学风建设职责的单位和个人, 给予通报批评, 并与相关考核评比挂钩。
3. 建立“学风建设月”制度, 推动和促进学风建设。
学院每年设“学风建设月”制度, 在活动月期间, 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系集中力量开展学风建设活动, 层层发动, 大力宣传, 营造学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召开各级动员大会, 总结成绩, 表扬先进, 整治突出学风问题, 加强和落实各项措施, 把学风建设推向新的阶段。同时, 及时总结学风建设月中成功做法和经验, 并贯穿到全年的学风建设之中, 形成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不断深化学校学风建设, 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不仅是学校学生工作的重点, 更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 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 一所高职院校良好学风是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形成的, 需要坚持不懈, 长抓不停。
参考文献
[1]单红丹.高校学风建设的研究现状述论[J].中国水运, 2008, (6) .
大专院校学风建设 篇8
学风包括明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进取的学习精神、刻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优秀的学习方法、严明的学习纪律等。学风评定机制的内涵, 即院校学风管理部门为了提高学校的学风质量, 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等的统一部署, 并结合院校自身的实际, 运用多种建设力量, 制定科学的评断方案而进行学风评价的实践体系, 统称为学风评定机制。此体系包括学风评定力量的组织, 科学方案的制定和学风评价的实际评断, 及其评价后的总结和归纳等一系列工作, 为学风建设保驾护航。
2 目前院校学风建设体系中的弊端
2.1 学风建设的体制因素
(1) 无组织进行统一规划。当前学风建设仍处于薄弱环节, 尤其是公安院校归口管理部门较多, 致使全国范围内的学风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
(2) 无监督管理组织。一些院校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而组建了专门的学风评价小组, 但是都没有走上正规化的渠道, 由于缺乏上级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导致学风建设鱼目混珠, 表现多样。
(3) 无全国型学风竞争的氛围。学风建设是各院校自己的事情, 但是一些院校没有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总是认为把教学质量抓上去了就大功告成了, 尚未形成全国学风建设竞争的良好氛围。
2.2 院校自身的畸形建设
(1) 重学轻评的错误认识是根本性的制约因素。注重学生对专业课程的, 忽视对学风的践行;注重学风的宣传教育, 忽视学风的实际价值;注重学风的方案制定, 忽视学风评价的重要环节。
(2) 学风建设大跃进现象突出。为了迎合上级的检查而在短期内加强学风建设, 忽视了学生的接受环节, 未能可持续发展。使得学风建设流于形式, 不能从本质上提高学风的质量。
(3) 学风评价机制不科学。一些院校为了在教育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往往制定的学风评价方案不合时宜, 很难找到平衡点。
(4) 学风评价组织薄弱。学风评价组的人员大多没有经验, 或者是抽调一些业外人员进行评价, 职责不明确, 有接受贿赂的可能, 使得学风评价成为“关系评”、“金钱评”等, 丧失了学风评价的价值。
(5) 学生素质的良莠不齐。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 导致学风建设的标准难以整齐化一, 但是因材施教却又显得任务过于繁重。
(6) 经费不足是制约学风建设的关键因素。学校的各项建设都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后盾上, 没有充裕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不能完成这些建筑的。
3 学风三级评定机制体系
运用科学的学风评价标准, 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构建科学的学风评价体系。
3.1 学风评价体系说明
学校学风评定委员会组织全校的学风评价工作, 向校党委汇报工作。学校学风评定委员会有三个隶属的组织, 分别为系评级小组、学生评级小组、校督察组。各组织的人员安排和职权不同, 为学风评定的顺利进行奠定结构基础。校学风评定委员会组织学生评判专家和各学员队评价小组进行初评, 结合学校督察组的平时纠察纪录对成绩进行汇总, 然后报学校党委决定优胜单位, 嘉奖先进个人。
3.2 各学风评价小组的人员组织和职责
为了明确职责, 确定各评价小组的职权, 必须要将各评价小组的职权落实到实处, 防止滥用职权, 徇私枉责。
3.2.1 校学风评定委员会
校学风评定委员会, 接受学校党委领导, 并向校党委汇报工作。通常由校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组建, 并承担主要任务, 人员以5~10人为宜, 可以适当抽调学员队干部参与副职工作。
职权:向校党委汇报工作;制定学风评定预案;布置各评断小组人员;设立监督检查电话;明察暗访;设计评分图表;总结评价结果;解释评定方案权。
3.2.2 系评价小组
系评价小组, 是隶属于校学风评定委员会的监督考核小组。通常由各主任、书记、队长、组成, 每队平均一名代表, 人数为3~6人, 防止比例失衡。
职责:配合学风评定委员会的工作;协助其顺利开展工作;对学生进行学风评定;监督其他评判对象是否有违规行为。
3.2.3 学生评级小组
学生评价小组, 隶属于学风建设委员会, 各学员大队选举或者推荐1~2名候选人员, 然后学风委员会根据需要决定一名参评人员参与考评, 人数控制在15人, 尽量保证每个队有一名参评人员。
职责:严格贯彻学风评价小组的评分细则, 不徇私情, 公正合理的评分, 成员受学风评定规程的保护, 他人不得以此进行打击报复。
3.2.4 校督察组
校督察组, 是在学校已有的校卫队基础上组建的一支服务于学风评定委员会的组织, 学风委员会安排1-2名干部成员担任组长, 受双重领导的职能组织。
职责:接受学校学风建设委员会的领导, 严格学风管理, 狠抓违规现象, 及时报告并通报违规人员, 配合学风建设委员会的工作, 在学生休息、上课、训练等活动中进行纠察, 保证学风评定的顺利进行, 真正成为一支信得过、敢于管理的职能实体单位。
3.3 学风评价内容和标准
学风的评价需要从多种渠道进行, 主要包括:
3.3.1 定性指标的评价
定性指标, 是指对硬件设施及其硬环境进行考察一切指标。包括学员的着装、卫生、上课、作业等客观实在的, 并且很具体硬性要求。如学生的衣服整洁情况、被装整齐状况、宿舍的卫生状况、清洁区的干净度、教室的洁净度和队部的干净状况。
笔者认为, 对应性指标的考核应规定硬性的标准, 通常以百分制为主, 硬性指标可以限定为60分为宜, 然后再细化到各元上。
3.3.2 活性指标的评价
活性指标, 是指除了硬件设施以外的一些抽象指标, 包括学员的精神状态、礼貌状况、上课回答问题状况、考试成绩和考试风气、服从意识、不抽烟不喝酒、不打架不骂人、遵守校规等情况。
笔者认为, 对活性指标的限制应该尽最大可能的细化, 硬性指标可以限定为40分为宜。利用任课教员、其他学员队的反映和校督察小组的检查情况进行衡量, 还有通过安装电子眼发现不合规定的现象。
3.4 学风评价标准
我们对学风进行评价, 主要目的在于表扬个体的表现, 只有人物落实再实体上才能发生良好的功效, 要让学员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表现同集体的利害关系, 更重要的是对学员的鞭策。
(1) 建立学员个人学风记分卡。学风建设委员会应当为学员统一定做学分记分卡, 上面贴有个人照片和学号, 然后印有扣分栏目。为了防止暗箱操作, 应当在学校的醒目位置安装学风通报栏。学校可以根据条件建立学风管理计算机管理系统, 设立总机和分机, 设立学员学风记分IC卡, 方便学校的进一步管理。
(2) 学员队的五星级评定标准。为了提高学员队干部的负责程度, 将学风评定结果同学员队干部的年终考评结合起来, 评定标准分为五个星级。
3.5 落实情报信息搜集网络建设机制和责任倒查机制
学风建设委员会根据评定规则, 逐步把考核责任落实到各参评人员中。对检查中出现的违规情况要及时通报, 对违纪的参考人员要及时除名, 对群众举报的情况要“三不放过”:对主要负责人不放过、对主要原因不放过和对主要责任不放过。
设立监督电话和举报信箱。可以学习公安机关的督察机制, 设立便衣情报员进行暗访。
3.6 加大奖励力度和严格奖励机制
奖励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既有物质奖励, 还有精神奖励。物质奖励不能太小气, 要大度和合理。如果积极分子表现的极为突出可以推荐其担任学风楷模, 作为全校学习的榜样。
总之, 学校的良好学风是狠抓出来的, 没有一套严格有效的学风管理机制是无法完成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五星级学风评定机制将会有效的克服学校昔日的管理弊端, 改革以往不合时宜的管理模式, 更好地把学风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摘要:高等公安院校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学风建设的标准, 采用科学的三级学风评定机制。提高学风质量, 改革评定模式, 制定科学的评定方案, 保证学风建设和谐发展。
关键词:学风评定机制,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毛尚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考[N].http://www.tech.net.cn//administer/10784.shtml
[2]郑化周.学风建设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6.
医学院校学风建设途径探讨 篇9
医学院校是培养具备高尚医德、扎实医学知识及临床技能的医学人才的神圣殿堂, 可是近年来, 却受到不良考风的侵袭。许多高等医学院校考试作弊现象愈发严重, 考试作弊手段层出不穷, 比如手机短信、隐形耳机无线接收、伪造证件找“枪手”替考等作弊现象, 使得杜绝考试作弊的难度增加, 同时也使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降低。为了杜绝考试作弊的发生, 大部分医学院校大多采取加强监考力度和严惩作弊学生的措施, 短期内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考试作弊的发生, 但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 一旦有适宜的土壤, 考试作弊现象便死灰复燃。考风是学风的折射, 考风不正意味着学风不良, 而学风建设则是医学院校的根本, 学风不良将影响培养人才的质量, 最终关乎整个学校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推进和大学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在办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匮乏、生源素质下降、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日渐凸显的背景下, 提高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学风建设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1]。因此医学院校应该不仅仅局限在考试作弊等考风不良现象的关注上, 而应该认真分析自身学风存在的问题, 加强学风建设, 从而从源头上减少考试作弊现象, 端正考风。
1 医学院校学风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1 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动力不足
据调查显示, 有64.75%的学生学医的志愿并非完全由自己决定或发自内心热爱医学[2], 因此进入医学院校时许多学生对所报专业的内容、意义以及就业方向和前景并不了解, 虽然一些学生也有远大的理想, 但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再加之很多医学院校入校第1 学年所学的课程都是公共基础课, 只有第2 学年才开设专业课程的学习, 很多学生对专业的学习与自己入校前的期望值产生很大落差, 在学习中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1.2 欠缺正确的学习方法, 持续性差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不能一蹴而就, 不仅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 同时注重临床技能的学习, 要想学好医学, 学生需要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具备持久的恒心。而很多医学院校并不注重对学生传授相应的学习方法, 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 使得很多学生虽然也很想学好本专业, 可是当遇到学习困难时却得不到正确的引导, 再加上自制力较差, 很容易造成学习懈怠。
1.3 扩招带来的连锁反应, 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
这几年, 随着各医学院校的扩招, 学生人数增多, 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许多教师在科研、教学双肩挑的情况下, 对教学疲于应付, 工作积极性不高, 不钻研业务, 不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观念落后, 知识陈旧, 教法单调, 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1.4 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投机取巧, 诚信缺失
许多医学生受到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的不良影响, 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缺乏诚信, 贪图享乐。不愿花时间用在学习上, 经常利用上课时间去校外兼职或者带家教, 满足自己的物质消费。到了考试前临时抱佛脚, 到处印小抄, 考试时作弊, 考后贿赂老师, 认为只要考试能过就是硬道理。
2 加强学风建设, 扭转不良考风
考风不良和学校的学风关系密切, 好的学风能使学生加强自主学习能力, 远离考试作弊, 不良的学风容易使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动力不足, 产生投机取巧等问题。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大多数毕业后会成为“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的医护人员, 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同时, 医学博大精深, 要想掌握精湛的医术, 必须拥有很强的继续学习能力, 所谓“博极医源, 精勤不倦”, 因此, 学风建设对于医学院校尤为重要, 但是学风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逐步协调学校教务处、学生处、宣传部、团委等力量协同建设。
2.1 做好入校教育、职业规划、在校期间学习辅导等工作, 加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许多医学生进入医学院校学习, 大部分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 对专业状况知之甚少, 进入大学后对专业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就业感到迷茫。再加之由于我国国情和教育体制的弊端, 高中的教学模式近似于填鸭式教学, 当医学生在大学面对自主学习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新的学习模式时不太适应, 并且不能及时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久而久之产生懈怠及厌学情绪, 容易滋生考试作弊现象, 严重影响学风。因此, 医学院校可以在学生进校时根据自身情况开设医学导论、医学学习、医学新生课等特色课程, 在课程中加入相应的职业规划、学习方法的讲授, 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以及就业前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且学习相应的医学学习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中树立明确的目标, 顺利过渡到专业课程学习。对于学习中确实有困难的学生, 应及时给予学习辅导等帮助。
2.2 通过宿舍文化的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学风建设
宿舍是学生学习、休息、生活的重要场所, 学习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度过的, 学生们在这个场所进行感情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 一个互帮互助、积极向上、健康充满活力的宿舍氛围可以使每个成员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带动学风[3]。首先, 可以为学生营造温暖、积极向上的宿舍氛围, 如在走廊或过道中摆放花卉盆景和一些学生优秀的DIY作品, 墙上悬挂字画和励志的名言警句, 或者把一些学有所成的学哥学姐的成才历程以及学习心得张贴在墙上, 使学生享受美好宿舍环境的同时, 陶冶情操, 激发学习积极性;其次, 在宿舍之间开展评比活动, 评出学风优良宿舍 (把零不及格率、零违纪率等指标列入) 、才艺最佳宿舍、互帮互助宿舍等, 并且对表现突出的宿舍进行表彰和嘉奖, 甚至可以列入奖学金的评定中。同时, 学校可以尽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在宿舍每层开设一间自习室, 也能带动宿舍成员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总之, 尽可能地激励同学们建设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 从而带动学风的建设。
2.3 通过教风带动学风建设
教风就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与作风, 对学生优良学风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大学校园里, 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 他们从教师身上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从教师身上学习做人、做学问的精神, 所以,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现在许多医学院校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追名逐利, 急于求成, 对教学没激情, 对学生没爱心, 对学术没追求, 教学懈怠, 学术腐败, 对学生的学风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所以要想改善学风必须扭转教风。
笔者认为学校在扭转教风上应制度与培训双管齐下, 首先摸索一套合理明确的教师评教激励制度, 比如学校通过奖励制度、择优进修制度等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4];同时注重对教师的岗前培训和上岗后培养, 引导教师树立教师职业意识, 加强教师的责任心, 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2.4 积极摸索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及学业形成性评价体系, 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许多医学院校存在考试形式以及学生学业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的情况, 考试形式多采用闭卷考试而评价方式仍然以终结性评价为主, 这样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同时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以及投机取巧的心理:平时不好好学习, 临近考试, 临时突击, 贿赂老师, 找试题, 考试的时候带小抄, 只要侥幸成功考试能过, 就能取得不错的学业评价。长此以往, 使得很多学生平时学习不积极, 到了考试铤而走险, 考试作弊, 对考风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其实在考试形式上, 各专业课程可以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选择多元化的考试形式, 比如口试、调查报告、读书报告、检索文献、论文、实验操作、课程自我评价等等[5], 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应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将对学生平时学习效果以及学习主动性的评价反馈与期末考试结合起来共同评定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
3 结语
学风建设是一项以点带面的工程, 也是一项长期工程, 医学院校要想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医生, 应从以上几个方面抓起, 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考风不良问题, 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校的教学质量, 一举两得。
摘要:医学院校近年来受到不良考风的侵袭, 不良考风折射出不良的学风,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考风不良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学校学风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并从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改革考试评价体系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从而加强学风建设。文章分析了医学院校学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并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医学院校,考风,学风
参考文献
[1]林静华.高校学风状况调查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08 (2) :74-77.
[2]陈诤词, 周长洪, 郝庆九, 等.影响医学生学习质量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8 (2) :31-35.
[3]赵治.试论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18) :178-180.
[4]王晓萍, 陈家玉, 曹石珠.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激活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机制研究与探索[J].湘南学院学报, 2005 (6) :110-114.
对武警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篇10
一、武警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武警院校采取了严格考风、加强教学管理和监督等办法,使学风得到很好的转变,从现阶段看,武警院校的学风总体比较好,大多数学员能够正确对待学习和训练,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已成为学院学风的主流。但是,还存在一些学员学习缺乏积极性,引发不良学风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理想信念失落,没有学习动力
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部分学员没有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信念,注重享乐,追求金钱和权力至上,认为“学习只为升职”、“升职只为捞钱”,只求早日当上干部,谋取私利。而部分地方学员入校前曾经踌躇满志,也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但由于对武警部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对武警院校存在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进校后发现和自己的理想不相符合,感觉军校生活单调乏味,人身缺乏自由,训练又比较艰苦,从而理想信念失落,学习开始浮躁,上课仅满足于老师讲授的知识,课后不认真思考,对作业敷衍了事,缺乏自主钻研问题的热情和能力。
2、心态浮躁,学习过于功利
部分学员认为进了军校,就有了“铁饭碗”的保障,忧患意识和心理压力不大,对于学习,他们只注意掌握平时需要考试和与毕业授衔有密切关系的知识,没有认识到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文化和相关技能,更应该是建构知识体系、丰富生命体验、完善理想人格的需要。比如,认为任职不需要数学、物理、外语,花这么多时间学习这些课程根本没有必要,即便是公文写作,在一些同学看来只要找个范文来套用一下就可以了,一些政治理论课在他们看来简直是枯燥乏味,没有学习的兴趣。对一些室外课或军事类的课程由于与任职联系比较紧密一些,则相对重视,但也仅仅满足于应付考试。而把主要精力用于钻研和活动人事关系,为将来谋求一个较好的任职环境打基础。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还有部分学员上进心强,学习也比较用功,但由于本身文化基础比较差,听课效率低,再加上部队临时性任务的冲击,造成学习效果不好,时间一长,也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加强武警院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加强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和艰巨性的任务,涉及学院建设的各个方面, 必须在认真分析,认清学风建设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更新教育理念,理清建设思路,积极探索学风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全方位、多层次地搞好学风建设。
(一)引导学员树立现代人才观、确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培育优良学风关键是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员树立现代人才观有利于他们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武警院校主要为部队培养、输送德、智、军、体全面发展,适应部队“三化”建设的新型军事指挥人才。武警院校的人才培养,既要适应知识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和人才观念的新变化,又必须着眼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新要求。所以,对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政治理论素养、军事素养、文化素养,具备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指挥协调能力、表达和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还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强调人才素质的基础性,即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终生学习的能力,知识广博、视野开阔,具有毕生发展的深厚潜力和广泛的适应能力,还要强调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和创造性。所以,学院要在日常管理和教学的潜移默化中积极引导,从而使学员纠正唯军事素质、唯分数的倾向,确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把学习的重点落实到培养自身完满美好的人性、健康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上来。这既是将来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中担负维稳、处突和反恐重任的需要,也是紧跟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不断优化学员的学习评价机制
学习评价机制是否科学同学风问题密切相关。良好的学习评价机制可以充分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引导学员积极学习,不科学的学习评价机制只能误导学员、败坏学风。大多数武警院校现在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比较单一的学习评价机制,即以一次考试的成绩评价学员的学习情况,这种评价机制缺乏灵活性,较为机械,容易导致部分学员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做笔记,考试前临时突击复习,甚至不惜采取作弊等手段,不能全面检验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也不利于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武警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学习评价机制,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培养目标的学习评价机制,比如将学员的课堂表现、笔记、作业、考试等方面列入评价对象,根据课程培养目标的需要,确定各个环节在综合评价中的比例,变单一的笔试为考试与考查、笔试与口试、文化与技能、期终考核与平时考查相结合的综合考核,力求对学员进行全面考核,不仅考核学生的认知水平、分析水平,还要考核学生的考试水平和答辩水平;不仅要考核学生的智育,还要考核学生的德育和体育等。评价机制既要体现武警部队人才培养的要求,又要真正将优秀的学员和一般的学员区分开来,对优秀学员要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从而达到“以考促学”,克服应付考试的短期行为。
(三)以优良的教风促进学风建设
教风是教员教学态度、教学目的、教学精神、教学纪律、教学方法以及为人品质的综合反映。良好的教风是教员素质的集中体现,是教员高尚品德和知识智慧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术指导的效果。”优良的教风可以激发学员热爱学习、积极向上,营造良好学风。
受待遇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武警院校教员的实际地位不高,在教员队伍中也存在着教风不正的问题。有的教员沿用“应试教育”的思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堂灌输,轻启发教育,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轻学员思维的求异性和创造性培养。有的教员工作责任心不强,讲课枯燥无味,或者照本宣科,学员学习起来不仅吃力而且容易丧失兴趣。有的教员思想品德不高,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和科研,对学员十分冷漠。这必然使学员感到失望,在学习上产生抵触情绪。要改变这种状况,第一,要建立科学的评教体系和严格的奖惩机制,为教风建设提供必要保障。科学的评教体系能有效的督促教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和教学能力,严格的奖惩机制则使奖惩措施真正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对那些评教成绩优异,创造杰出成绩的教员要给予及时的表彰,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使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到肯定和认可,对那些违反教书育人规定、考评不合格的教员要在晋升职称、评选先进等事项中,给予一票否决,彻底改变教好教坏一个样的现象。通过奖优罚劣,以刺激教员加强教风修养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师风建设从他律走向自律。第二,要建立健全教员工作激励机制,积极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为教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教员的待遇。比如为教员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外部环境,充分考虑教员在职称评审、住房分配、访学进修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对受学员欢迎、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优秀教员在工资待遇、工作条件方面给予倾斜,从而激发教员队伍的内在活力,努力提高教员的整体水平,不断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四)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而环境又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建设环境与培养人的活动是一致的。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校园环境是教育者依照社会的要求,按照既定的教育目的设计和组织起来的,它是一种人工创造的合目的和合规律的感性形式。在这种感性形式中,融化着体现教育目的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等理性内容。学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耳濡目染,反复接受,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1) 武警院校必须把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与培养学员优良学风的活动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学员与环境的双向作用。
一方面院校应着力把校园建成一个环境优美、气氛协调的高雅场所。要着力设计和规划校园环境建设,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创设配套齐全的文化设施、各具特色的建筑和活动场所,如文化活动中心、体育馆、宣传窗、广播站等;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等资源库;悬挂名人名言挂图、展出学员书画作品……从而启迪学员勤奋好学,激励学员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同时又生动地体现着学校的文化品位和精神追求。另一方面,要运用校园文化载体,积极开展文化活动,营造一种具有军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坚持“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净化”,一手抓“创建”,既要采取有力措施抵制社会上低级庸俗、消极腐败的文化制品和思潮的渗透和影响,保持校园文化的圣洁,又要从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比如,组织学员开展读书演讲、影视观摩和评论、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喜闻乐见的健康文化活动,通过组建学生社团,发挥学员的主体性作用,给广大学员提供施展才华、塑造品格的生动舞台,带领学员到德育基地或名胜古迹参观游览,使学员从中受到直观熏陶;结合重大事件、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系列活动,激发学员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员全面素质的提高;还可以邀请校外的专家学者来学院作一些高水准的学术报告和讲座,努力营造一个丰富的、生动的、有意义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使学员的行为举止、精神气质得到全方位的熏陶,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摘要:武警院校的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到武警部队人才培养的质量, 值得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针对现阶段武警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引导学员确立正确的学习观、优化学习评价机制、以优良的教风促进学风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等策略。
关键词:学风,评价机制,教风,校园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陆思厚.武警院校教育.[M]人民武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2]王秀华.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高教研究.2007 (1)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和思考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管理 学风建设
一所好的职业院校,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校园环境,还要有一套完整、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这才是保证高职院校长久发展的关键。而教学体系的完成必须依赖良好的学风,学风建设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是一所学校师生整体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由于高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风建设一直成为高职院校的薄弱环节。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已成为众多高职院校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1 高职院校学风现状分析
我国的高职院校在近十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仅湖南省内大大小小的高职院校就有70多所,其中一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职院校发展起来的,也有部分高职院校是近几年才兴办起来的私立院校,高职院校迅速兴起的背后,反映的是时代对于大量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但是伴随着高职院校的兴起,很多问题也凸显出来了:
1.1 招生难度加大,学生整体素质下滑
由于高职院校的不断增加,高考学生数量的逐年递减,高职院校的招生形势日益严峻,录取分数一降再降,有些院校迫于形势,甚至没有设立任何录取门槛,促使涌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不断下滑。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懒散、厌学,上课迟到、旷课,课堂睡觉、玩手机等不良现象。特别是网络游戏的流行,更加加剧了学生的逃课、旷课现象。据初步统计,在一所普通高职院校中,大一学生的电脑拥有率为50%左右,大二学生为80%左右,大三学生几乎人手一台电脑。电脑的普及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来源,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果,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在某些高职院校甚至流行起这样一句话“平时上课不努力,就靠考试来舞弊”,可见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令人堪忧。
1.2 不良的教风助长了不良学风的形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治学态度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是由老牌中职学院发展而来,有一部分是私立院校,教师素质良莠不齐,特别是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一些教师总是抱怨学生素质一届不如一届,难教难管,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而是消极懈怠,上课敷衍、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再加上很多教师迫于评职称的压力,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科研上,对课堂教学不愿投入时间和精力,课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1.3 高职院校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高职院校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学院定位发展上,比如:科研、专业建设、精品课程等,特别是日益严峻的招生就业形势,使得招生就业成为了学院工作的重心,而对于学风建设这一长期且收效甚微的工作,学院往往不愿花大力气去抓。再加上高职院校的教学与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存在责任不明,相互推诿的现象。此外,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一期一次的期末考试来作为评优评先的基本标准,而不良考风和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则严重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助长了不良学风的形成。
2 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
2.1 强化学生的专业教育和就业教育,以便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
从新生入校就开设专业指导课,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努力方向,明白自己在校期间要完成的课程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业规划。提前做好形势教育和就业创业技能指导,让学生了解就业现状和社会对专业的需求状况,领悟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增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明确努力方向,有的放矢地完成阶段性学习任务。
2.2 抓好第一课堂,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机制
完善教师课堂考核机制,重视师德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积极引导教师从课堂教学管理入手,严格课堂考勤与纪律,保证课堂教学效果。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辅导员工作条例。辅导员、班主任每天要深入寝室和课堂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做好日常考核。任课老师加强与辅导员的沟通,及时反映学生上课的不良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要形成辅导员与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良好模式。
2.3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对两会干部和党员的考察力度,重点考察他们的思想政治、纪律约束、学习态度及学习成绩,力争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学习突出的学生干部队伍。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使班干部真正成为班级管理者。要求学习委员每天查课,并及时向班主任或学工办汇报班级情况。
2.4 开展形式多样学风建设活动,形成赶学比超的学习氛围
在保证第一课堂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挑战杯、创业知识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把学风建设和班级、寝室建设结合起来,创造以班级和寝室为单位的学习环境,树立学习典型,加强学习交流,以好带差,整体提升。进行优秀班级、优秀团支部、文明寝室、优良学风宿舍等系列评比活动,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2.5 强化考风考纪,以考风促学风
严明考试纪律和考试管理,以考风正学风。考试前认真动员,考试过程严格监考。补考从严,不能让学生把补考当做最后的法宝,彻底断绝“平时上课不努力,就靠考试来舞弊”的心理。从新生入学以后即开展考风考纪教育,从第一堂课就让学生失去侥幸心理,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6 完善学风建设管理制度,加大日常考核的奖罚力度
严格考勤管理和学籍管理,完善学籍预警告诫制度。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把学风建设和日常考核作为评定学生奖、助学金及其他评优评先的硬性标准。加大对课堂、自习等学习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同时加大赏罚力度,对学风建设先进集体、个人;优秀班级、优秀个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进行表彰和宣传,以他们为榜样带动全系学生争优创先。定期对学生违纪、旷课情况进行大会通报并按相关规定给予处分。
学风建设是关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教学、管理各环节和各职能部门协作配合,齐抓共管。高职院校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把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通过不懈努力,持之以恒,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有用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毕发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1(6).
[2]曾学清.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协调性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0(7).
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探索 篇12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型人才的根据地, 它们的宗旨是培养出能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栋梁之才。学生的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 所以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工作相当重要。但近几年来,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 学校规模加大, 进校生整体素质有所下滑, 再加上学校物质基础、管理条件还相对薄弱, 导致高职院校在学风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高校管理工作者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以及高校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 高职院校在学风建设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工作, 使育人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但面对新形势,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方面工作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 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伴有浓重的功利色彩。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慢慢成熟的时期, 所以他们对未来是迷茫的。在学习上没有制定明确的计划, 缺乏奋斗的目标和学习的动力。同时, 他们认为上大学就是来混文凭的, 接受教育只是给未来找工作装点门面, 带有浓重实用态度和功利色彩。他们不知道文凭只是道门槛, 社会需要的是那些真正有实力、有能力的人才。
(2) 对大学期望过高。进入大学之前, 学生都会认为大学就是天堂, 学业轻松, 毕业后很简单地就可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进入大学以后, 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有些学生对自己所选的专业和学校整体认知不足, 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无所适从。有些学生则过分担忧, 认为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潜力不大, 没有前途, 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成绩不理想, 影响学业成绩。
(3) 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方法不够科学合理。有些人认为, 大学生都当了十几年的学生了, 怎么可能不知道怎么学习?但事实证明有很多学生还是没掌握大学学习的技巧, 存在不会学习的普遍现象。我们知道, 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都来自职业高中以及技校、中专等一些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他们在中小学阶段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另外, 大学教学与以前的教学方式很不一样, 大学教师强调“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的做法, 不会把知识点一遍又一遍嚼烂了再给你, 学习是自己的事。所以在这两方面原因的作用下, 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觉得学习很吃力, 经常遇到不懂的问题, 长此以往, 问题慢慢堆积起来就会积重难返。
(4) 学生厌学情绪强烈, 无视教学纪律。一些高职院校学生认为在这个社会上读书无用, 从而产生强烈的厌学心理。在平时教学时间内, 无视教学纪律, 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 不交作业。到了期末考试时, 作弊、抄袭甚至让别人替考, 严重违反校纪校规, 造成不良影响。
(5) 高职院校学生平时课程比较轻松, 加上教师管理不严, 导致一些同学变得懒散, 做出一些不符合青年大学生的行为。比如一些男同学经常抽烟喝酒, 聚在一起打牌、唱歌、跳舞, 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 完全把学习任务放在一边;还有一些学生把大学主要的时间放在交朋友、谈恋爱上, 荒废学业。
(6)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生来讲, 高职院校学生有几方面的劣势, 导致他们觉得前途渺茫, 缺少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一方面, 对他们来说, 自身素质较低, 几乎没有能力和机会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学科竞赛, 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拿到文凭。另一方面, 毕业时他们拿不到学士学位的, 考研、出国等方式对他们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缺少了深造的机会。尽管现在国家提出了“专升本”的途径, 但只是针对那些学习特别努力、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而设, 普通学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些因素都使得他们没有学习的动力, 只是纯粹的过生活、混文凭。
二、高职院校学风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当前高职院校学风中存在很大问题的原因有多, 这是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1)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些新思潮不断涌现, 一些腐朽、消极的思想也慢慢走进了学生的价值观中。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比如享乐主义、拜金思想以自我为中心等观念都对这群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学生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会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制度的不断改革, 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用人量也相对减少。所以对这些高职生来说, 就业问题十分严峻。专业不对口, 工作棘手, 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2) 近几年, 高校一直在扩大招生, 在校人数增多。但高校自身条件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硬件设施落后、教学方法老套、师资力量薄弱等都会使学生对大学失去信心。有的学校为了招纳更多的生源, 对学生管理比较宽松, 促使不良风气的形成。同时, 高职院校现行的学分制度对人才的区分度不大, 在大学期间只要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的措施, 使学生学习压力小, 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动力。另外, 学生人数增多, 必然会导致整体素质下降, 对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3) 高职院校学生课余时间安排不合理。在大学里, 学生的课余自主安排时间是很多的, 所以如何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空余时间是每个学生应该学好的必修课, 这关系到整个大学时光的规划。但从现实情况来看, 很多高职学生不知道在课余时间该干什么, 有很大的盲目性。最多的活动就是宅寝室、玩游戏、聊天等, 这说明学校方面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 活动内容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长此以往, 学生浪费了很多宝贵的青春时光, 对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4) 高职院校教学与考试制度设立得不够合理。我们知道, 高等院校的考试严肃性与难度都不是很高, 平时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情况对学生的最终审核影响比例很小, 学生淘汰率很低。甚至有些学生在考试中没有达标, 学校也会采取另外的办法使其成绩符合要求。这样具有软化倾向的考试制度对学生的约束力很小, 从而使学生不重视平时的学习, 教学质量下降。
(5) 师资力量薄弱。高校不断扩招的趋势使得教育工作岗位增加, 这样就有一些缺乏经验和能力的教师走上了讲台。在高职教育中, 甚至一些教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本身的能力和经验就不足, 再加上墨守成规、沿用老的教学方法, 只重视书本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 这样学生和教师之间就会出现代沟, 影响教学水平。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充分说明了在新时期下加强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是一项重要而又棘手的工作。为此, 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前面提到引起学风不正问题的一个根源是学生对未来没有计划, 目标不明确, 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所以从这方面出发, 学校应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 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以提供他们在前进道路上的精神动力。学生自身应该知道我接下来该干些什么。学校可以相应地成立学生生涯规划中心, 积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树立远大的理想, 并分阶段地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及时反馈信息, 弥补不足。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在一步一步地引导中顺利完成学业任务, 提升自我价值。
2. 营造优良的校园环境, 促进学风建设
首先学校要尽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比如相关部门开展一些高水平、高品位的文化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增长知识, 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和素质。然后就是要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和特点, 明确思想、道德、专业素质的需要, 从而有目的、有选择地参与各种活动, 提升素质和能力。最后, 学校可以邀请校外著名的教授、专家来学校做学术报告和座谈会, 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市场情况对自己合理定位, 并明确自己的理想。在这方面, 学校应经常举办座谈会了解学生动态, 交流经验,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端正学习态度, 提高自理、自律的能力。
3. 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的管理制度应当能够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这是学风建设的保障。在这方面, 学校应根据实际需要完善关乎学风建设的几个制度, 比如学籍管理制度、奖学金制度、学生意见反馈制度、考试制度、师生联系制度等。另外, 学校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修改学生的综合考评制度和方法, 使学生在制度的约束下全面发展。严格管理体系, 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 严令禁止考试作弊、赌博、抄袭的行为, 严肃处置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 一切学生的行为都与综合考评成绩挂钩。再者, 学校要奖惩分明,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定期对各班级、各系进行学风考评, 设立学风示范班级。同时也要对学生个人实施奖优激励的措施, 对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和学生干部评定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树立典型, 重视榜样力量的作用。当然学校对那些经常表现不好的班级应认真分析原因, 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教育处置, 以实现质的转变。
4. 提高师资力量, 增强示范带头作用
学生的受教育行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所以教师的个人品质、思想、行为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特别是高校教师, 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很高, 被学习和效仿的几率很高。所以高校教师应强化自身学习, 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 真正起到良师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 他们本身经验就不足, 知识也不够全面丰富, 对学生没有威慑作用, 更要不断学习, 缩小与知名教师的差距。同时, 学校可以建立相关的一对一导师带教师的制度, 在老教师的带领下, 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 并完善考核制度。
参考文献
[1]尤琪, 乔敏.浅谈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J].许昌学院学报, 2003 (4) .
[2]尹燕萍.关于高校强化学风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7 (8) .
【大专院校学风建设】推荐阅读:
军队院校学风建设09-11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09-24
三本院校学风建设06-26
医学院校学风建设10-27
艺术院校学风建设论文09-25
浅谈高职院校学风建设09-02
论武警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10-14
大专院校毕业典礼演讲稿08-10
民族院校学风特点08-20
建设类院校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