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示范院校建设

2024-09-20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共12篇)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 篇1

一、对国家启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战略意义的再认识

2006年我国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至今已经走过近3年的历程。3年的示范建设实践不仅使全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 促进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也使高职教育工作者在示范建设过程中对国家启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的战略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兴办高职教育以来, 就有许多问题困扰着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 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办什么样的高职院校”和“怎样建设这样的高职院校”这样两个根本的问题上。围绕这样两个根本问题, 各高等职业院校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重点解决了“三个提升”和“一个实践”问题。所谓“三个提升”主要是解决高职院校班子领导能力提升问题, 培养一批能站在世界职业教育前沿的领军人物;解决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提升问题, 真正实现改革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解决高职院校教学条件提升问题, 在原有的基础上建设一批不仅办学理念先进, 而且办学条件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在“三个提升”的过程中, 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了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探索实践。

在解决高职教育办学理念提升问题方面, 建设单位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 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 结合我国的国情、省情、市情、校情以及高职院校所服务的地区、行业的具体实际情况, 在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新课程体系, 深化校企合作, 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全方位合作、全过程参与、多层次推进”产学结合模式;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三位合一、三方联动”宁波北仑高职教育模式等, 就是正在建设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我国高职教育工作者们深化改革、提升理念,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方面的成功探索。

在解决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提升方面, 通过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 由中央引导、地方配套向高职院校注入建设资金, 使这些院校在原来国家和省市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称号和好评的基础上, 其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有了更大程度的改善和提升。据不完全统计,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启动至今, 中央已向各省市示范院校建设单位投入资金24.3亿元, 各级地方政府按照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 结合本地区财力情况, 以不同的比例配套注入建设资金至少达到50亿元。

在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过程中, 不仅普遍提升了高职院校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 并通过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的探索实践, 借助国家示范院校协作委员会等平台交流、研讨、合作, 涌现了一批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专家型的院校长和领导班子。同时, 按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的宗旨和目的要求, 各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和高职教育工作者及相关专家学者结合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实践, 在探索具有我国特色高职教育发展模式方面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一个完全不同于德国“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TAFF”模式、加拿大"CBE"模式等国外高职教育模式, 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模式吸收了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 总结了我国高职院校和高职教育工作者实践探索成果, 最大限度地把行业、产业、企业、职业和实践5个要素融入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 同时充分考虑中国国情, 强调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既姓“职”又姓“高”的特殊定位, 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就业能力培养角度出发, 实施对高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核心内容的全方位培养, 并通过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来保证培养目标。

二、目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影响建设工程实施的重要问题, 已成为掣肘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 应该引起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

1. 特色问题。

国家启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的主导思想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按照这个主导思想,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就应该强调姓“中”而不姓“外”, 求“土”而不求“洋”。所谓姓“中”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 所谓求“土”就是结合国情、省情、市情、院情, 将高职教育理念本土化, 办学模式本土化,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本土化。一百所国家示范性院校, 应该是一百朵花, 百花齐放, 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是现在一些院校确实存在着单纯照搬德国、英国或澳大利亚等某些国家职业教育模式, 较少考虑自己的国情、省情和校情。也有一些院校不能全面理解专家指导意见, 简单片面地按照一位或几位专家提出的思路和模式去套做方案, 生搬硬套地进行所谓“示范建设”。如果这样下去就可能出现一百所院校都长一张“脸”, 或只长几张“脸”, 这就失去了国家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目的和意义。

2.“两个积极性”问题。

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国家和省市地方的“两个积极性”问题, 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其他主管部门的“两个积极性”问题。

国家和省市地方的“两个积极性”问题是, 国家中央部委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积极性比较高, 但地方政府这方面的工作热情与之相比尚有差距;有些省市在申办国家示范院校立项时积极性较高, 但立项建设以后, 对立项建设单位的工作指导、检查、督导、督察等方面工作不到位, 特别是在资金配套、政策扶持等方面工作力度严重不够。在一些省市,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成了教育部和建设学校的“垂直工程”, 在建设过程中根本看不到省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影子, 更谈不到指导、督察和相应资金配套。

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其他主管部门的“两个积极性”问题是, 国家教育部和地方政府教育厅局的积极性比较高, 但政府其他主管部门热情不足, 支持力度不够, 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挚肘的现象。如一些示范院校在建设过程中都遇到了地方资金配套受阻问题以及从企业引进人才的机制障碍问题, 基本建设免税退费过程中一些部门的制约问题, 学生顶岗实习企业税费减免政策不能真正落实的问题。在一些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热情高涨, 其他一些政府部门无动于衷;教育行政部门和建设单位热火朝天, 其他一些主管部门袖手旁观的现象。

3.“动态管理”问题。

“动态管理”问题目前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示范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动态管理”问题。示范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不应是一成不变的, 应该是“动态”的, 不仅要看立项单位申办和制订方案时的承诺, 更要看在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的实际作为, 不符合条件或不具备条件的应该做出相应处理;不仅要看示范建设单位本身的工作态度和进程, 也要看其上级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工作态度和履行承诺情况。另一个问题是目前示范院校建设单位所面临的更重要的问题, 即示范院校建设方案的“动态管理”问题。示范建设方案不应是一成不变的,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是“动态”的。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 产业、行业和企业技术、工艺、设备的发展变化, 示范院校建设方案也应允许而且必须做一些适当的调整。

三、对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工作的有关建议

针对上述提出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1. 强化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特色建设。

这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的灵魂。这项重大工程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我们所建设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是否真正具有中国特色, 是否能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国外模式且真正本土化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建议国家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鼓励和引导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实事求是, 从自己的国情、省情、市情、院情出发, 大胆创新, 探索自己的办学模式, 探索自己的建设思路, 探索具备自身特色的高职教育道路。当前要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精品课程、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评审等工作中, 更加重视特色内涵, 引导高等职业院校走特色发展之路。

2. 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政府主管部门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中的职能作用。

教育部、财政部不仅要抓这些建设单位的示范建设工作, 更要抓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在示范建设工作中所应承担的指导、检查、督察以及政策支持和资金配套工作。有关部门不仅要召开示范建设院校院校长工作会议, 每年也应召开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会议, 及时总结和交流各省市开展示范院校建设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国家和省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检查和督察工作。特别是建议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在必要的时候成立督察组或派出督察员, 对省市地方政府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在履行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承诺和责任方面进行督察, 重点检查考核各省市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工作指导及资金到位情况, 并协调解决从企业引进人才, 基本建设免税退费, 学生顶岗实习企业税费减免政策落实等问题。各省市教育、财政等行政主管部门也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从地方行政管理方面加强对本省市示范院校建设工作的领导、指导及协调力度。

3. 加强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的动态管理工作。

建议在加强建设单位的指导和检查, 保证建设单位能按照“两部”要求和承诺, 按要求完成示范建设任务的同时, 有关管理部门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 在符合示范院校建设总体要求的条件下, 允许原示范院校建设方案做适当的调整, 特别是对方案中拟定的设备采购等建设项目在资金、品种、时间等方面做一些适当的调整, 使得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能符合经济形势发展、产品结构调整变化、技术工艺设备更新提高的要求, 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科学发展, 真正达到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的目的, 保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的质量。

摘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至今已经走过近3年的历程, 为又好又快建设高职院校搭建了一个极好的平台。结合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进行了思考, 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示范,高职,建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马树超, 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3/14) .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 篇2

—师资队伍建设组

近半年的时间内,师资组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和建设办的部署,以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及进度情况

上半年,师资组密切配合各重点建设专业,从提高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出发,科学安排师资引进和教师培训工作,重点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全面推进、效果较好。

(一)人才引进

本计划引进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13人,经过上半年的3次招考,目前完成引进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12人,分别完成计划的100%和92%。仍然有1名模具专业的骨干教师的引进计划没有完成。

(二)教师培养培训

1、境外培训。截止目前,以重点专业和专业群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育教学素质、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培养为目标,共安排了60人次到境外参加高水平培训,其中选派到德国6人,到韩国28人,到新加坡25人,到英国1人,超过33人次境外培训计划27人。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的培训没有按计划进行,拟调整到2008进行。

2、国内培训。截止目前,共安排了39名教师外出参加专业理论、技能培训,占计划数(40人次)的97.5%。通过培训,使相关教师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显著提升,职业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

3、交流学习。截止目前,已经安排15人外出参加考察学习,占计划外派数(65人次,含引进教师)的23%。8月下旬,还将以专业组为单位,统一安排其他50名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以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典型工作过程任务分析、高技能人才需求结构等为主要内容的调研,预计到9月初,全部外出交流学习计划将按期完成。

4、顶岗实践。截止目前,已经安排96名教师到校内外企业参加为期2个月的顶岗实践,占应参加顶岗教师数(100人次)的96%。

5、考取证书。截止目前,已经有93名教师参加了各类职业资格 证书或执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超过计划数31人。在已经公布结果的证书考试项目上,参加考试的教师全部通过了考试。预计全年重点专业教师将新增1名教师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76名教师取得技师职业资格,16名教师取得经贸类执业资格。

(三)兼职教师 目前,各项目建设单位已经基本完成2007-2008新增加的180名兼职教师的聘任任务,并与企业签订了聘任协议,正在制发聘任证书,到新学期开学重点专业的兼职教师师资将达到204人,全院兼职教师数达到300人,按计划完成任务。

(四)特聘专家

目前,8个重点专业全部聘请了符合条件的特聘专家,签订了聘任协议。已经有6个专业的专家开始来校履行专家工作任务。

(五)外籍教师

年内,我院计划聘请外籍教师14人,其中韩国语专业8人,英语4人,日语2人。目前,已经聘请14人,其中韩国语专业8人,英语专业5人,日语专业1人。尚有1名外籍教师聘任计划没有完成,计划于新学期开学后从山大分校聘请1人,完成任务计划。

(六)对口支援

目前,已经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和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对口支援与合作协议,并分别就教师培训和联合培养学生工作签订了补充协议。7月8-16日,金院长亲自带队赴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交流访问,并向两校各捐赠了一台我院自行研发生产的单价7.8万元CK6132-ΙΙ型数控机床。目前,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已经确定了2008-200922名联合培养学生的名单。对口支教工作已经完成,12名支教师生已经于7月20日-8月5日赴宁夏进行了了为期15天的支教工作。

二、项目管理工作情况

根据国家示范校建设的目标和我院的任务书,在考虑教师队伍素质基础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对部分教师的培养培训计划在年初任务分解计划的基础上进行了个别调整。一是减少了7人次国内培训计划。根据注重效果、能够校内培训就不派到校外培训的原则,经请示院领导同意,将原计划对应用韩语专业及专业群教师开展的7人次经贸知识培训调整为院内进行,并扩大培训范围,对应用外语系的全体 教师全面开展为期一周的经贸知识培训。二是对其他国内培训任务进行了适当调整。调整后,国内培训计划由58人次减少到40人次,境外培训计划由33人次增加到60人次,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人数由88人次增加到100人次。

师资组对于项目建设的把握,始终按照以任务书为基础,以满足专业建设对师资队伍的发展需求为目标,整体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各项工作,抓好项目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立了项目审批和管理的基本规范;制订了外出培训和到企业顶岗实践考核制度、加强特聘专家工作的办法等管理制度;建立了兼职教师聘任、外聘专家聘任等各种统一的工作框架,并能够根据院领导的指示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不断加强教师培养培训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保证工作质量。

通过师资组与各项建设单位的共同努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基本达到了项目建设的目标要求。从各建设单位的反馈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效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通过引进特聘专家,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确实起到了指导、引领和推动作用。在各建设单位的努力下,通过与特聘专家密切交流,深入探讨,使特聘专家能够在专业和课程建设需要的方面投入精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研指导,把他们的学识、经验、见闻融入到我院的课程建设中,有力地推动了课程建设的向高水平跨跃。

二是通过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丰富了教师的工作过程知识体验,锻炼了基本操作技能。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要求,把熟悉专业的工作流程、掌握工作过程或工作过程中某一岗位工作的技术作为主要目标,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使教师能够体验到工作流程的每一个细节,应用和学习工作岗位所需的各项技能,与企业的技术专家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为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从事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丰富了知识,提高了技能。

三是通过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境内外高水平培训,在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理论素养、专项操作技能方面得到显著提升。通过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境内外培训,有针对性地在专业理论、教育理论和操作技能方面进行补缺和强化,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理论和技能素养。四是通过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了解其他高校的专业建设情况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和技术发展情况,将使重点建设专业能够跟踪和借鉴其他高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经验,准确把握行业生产发展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脉搏,不断提高我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目标。

五是通过组织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有效提高了教师职业实践能力和指导学生职业资格获取的能力。各重点建设专业根据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融入课程体系的课程建设要求,有计划地选择贴近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组织教师报名考试,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使教师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职业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进度问题。目前看,师资队伍建设的9个方面工作中,顶岗实践和人才引进工作还存在问题,其他方面工作预期可按计划完成。其中:境外培训工作超计划完成;特聘专家聘任工作按计划完成;兼职教师聘任工作能够完成;教师交流学习计划届时能够完成;国内培训工作经过以上调整后,届时能够完成计划,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总体数量上超过计划。教师顶岗实践任务有4人因特殊原因无法完成,其中丛迎九因其他工作任务较重,安排顶岗实践时间难以落实,图形图像、动漫专业引进的2名骨干教师尚未报到,模具专业1名骨干教师没人按期引进,所以不能安排进行顶岗;人才引进工作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1名骨干教师引进计划暂没有完成,近期计划继续努力,从合作企业中挖掘资源,选聘一名专业理论水平高、操作技能过硬的技术人员做我院兼职外聘教师,承担模具专业骨干教师的教学及课程建设各项工作。

在对口支援与合作项目中,已经完成了与中西部两个地区两所院校建立对口支援合作关系的目标,但联合培养40名学生的目标,目前只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达成了22人的联合培养意向,新疆石河子职业学院尚未进入具体动作程序;为对口支援校培养20名师资的目标,因对方不愿意参加我院举办的暑期中职师资培训班,任务仍未完成。

2、质量问题。总体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以专业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为重点,重点加强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团队建设,收效较好。但具体分析各类工作任务,还存在一定 的问题。

一是顶岗实践工作任务落实情况不理想。从对教师顶岗实践项目工作的了解看,个别教师没有按照申请的时间要求到企业顶岗实践,部分教师即使到了企业,也不能够按照计划进行完全的顶岗工作,顶岗实践的目标任务并没有完成。目前,师资组已经安排了各系对顶岗实践工作进行自查,并加强过程检查和任务管理,明确任务要求和成果报告要求。

二是部分校外培训没有合适的培训项目。整体看,我院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很高,在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方面都有浓厚的培训兴趣和较高的学习需求。但考虑到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整体要求,部分教师找不到适合的培训项目,尤其是专业带头人的管理和设计能力培训、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课程设计能力培训等方面的内容,均没有合适的项目参加。调整的思路一是争取邀请有关专家来校讲座,实施点对点的培训,通过更多的校内培训来完成师资培训任务;二是由有关业务部门,通过在具体的项目建设过程中进行学习研讨,如课程设计的能力培养,要通过学习优秀的课程案例、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与讲解等针对性培训与工作来实现。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下一阶段,师资队伍建设要根据师资队伍培养的实际,在培训内容、管理办法、审批办法、工作方法上进行调整。

1、在培训内容上,要从以职业实践与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为重点,向逐步强化对课程设计能力的培养上转移,要联合专业建设综合组,将精品课程的建设任务与培训工作有机结合。对于培训内容的安排,首先要有整体上的设计,根据队伍实际,专业带头人需要培养什么,骨干教师的结构怎样,各自的培养需求重点是什么,其他专业教师每个人的培训重点是什么,在下一的任务分解时,首先要做这个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容安排,必须是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集体研究提出的,不能把计划分给个人,由个人自己找培训单位,也不能都由师资项目的负责人来安排。专业带头人的设计能力,重要的就是体现在这方面,必须对专业团队的需求和发展有整体的把握。

2、在管理办法上,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各项培训目标任务这个重点,加强对培训任务完成情况的督导验收,完善培训工作的层级和职责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组、相关职能部门及各重点专业建设单位责无旁贷。师资组在项目建设中,重点做好总体协调、搭建平台等工作。各专业必须要树立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安排好培训工作。在具体分工上,任务书中的各项培训任务的提出及落实,二次培训,基本的检查督导等工作,都是各重点建设单位、各专业的基本任务。政工处、教务处、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应根据职责分工,在分管的业务方面做好培训的指导和组织协调工作。师资组将努力在政策层面做好规划和制度建设,在搭建平台方面积极推广各专业和先进经验,在全面工作上进行检查督导。

3、在项目审批上,将努力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效率。提高效率的基础是要做好规划。在2007-2008的师资队伍建设项目任务分解时,要先统筹制订团队建设的总体培训计划,根据团队建设的需求,详细制订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在此基础上对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及培训单位的选择要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然后实行逐级审批。审批通过的,将下达任务书,组织实施,未经论证和审批的不准参加培训。

4、在工作方法上,加强检查管理和经验推广。8月20日以后,师资组将对各重点建设单位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将根据各系已经审批的项目任务,重点检查项目落实情况,项目完成的质量情况。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根据重点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今后,还将根据任务管理的实际及支持专业和课程建设的目标,努力在院内推广课程建设的成果,搭建互相学习的平台,积极展示学习培训的成果。8月17日,师资组已经举办了1次由各重点建设单位分管师资队伍建设的负责人、项目点负责人及专业带头人参加的师资队伍建设研讨会,近期,还将安排1次境外培训项目汇报会、2次课程建设展示汇报(德国培训组及其他专业组),并将安排时间统筹各系的二次培训活动。

相信,在经过了半年多的项目建设实践,并根据以上计划进行项目安排的调整后,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将跃上一个新台阶。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 篇3

作为教育部首批建设的40所职业院校之一,我院是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是北京市和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9月入选教育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单位。

学院决心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以创办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荣誉和责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示范校建设工程,利用3年的时间,将学院建设成为首都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和管理的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成为北京市企业职工技能提高、转岗、再就业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基地,成为全国高职院校现代制造业教师培训基地,成为北京市以及周边地区校企合作科技研发、技术服务的基地。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学院将坚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出特色、树立品牌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实施“专业有特色,课程有精品,实训有亮点,教师有专才,学生有技能”的“五有工程”。学院亦庄经济开发区新校址将建成集工程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艺术设计与工艺学院、现代服务管理学院等6所学院为一体,整合面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全部专业资源,直接服务于北京市经济发展,构建具有鲜明的区域优势、具有北京特色和学院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同的职业教育培养层次和多条社会服务途径的学院,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学院以转变办学理念为先导,以加强学院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在未来3年将围绕服务“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3大板块调整专业布局,形成较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建设中,学院将以建设“发展中心”为抓手践行最新职业教育理念,以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数控技术、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和金融保险5大重点专业建设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改革,并引领全院专业建设,同时辅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坚持扩大对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在引进国外先进职教理念及优质职教资源、扩大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国家高职示范性院校建设,全面提升办学实力,使学院在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更好地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作者系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院长)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 篇4

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首先应该是“花”,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具备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回顾与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近几年蓬勃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其经历了作为高等教育补充发展的“三不一高”阶段,更经历了多次反复的“起死回生”时期,其性质和地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未能确定。改革开放初期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为解决城镇集体的人才需求和大量高中毕业生就读“大学”的出路,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几乎就是“本科压缩饼干”,但也取得了阶段性、历史性成效。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其发展的主要途径逐渐扩大,并成为半壁江山。到目前为止,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已达1184所,院校数量超过本科,在校生达到50%以上,在这种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究竟怎样办?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一系列问题摆上了重要日程,对此,《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经过几年的探索,教高[2006]16号文件,在对此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给予了系统梳理和与时俱进的探索改进,强调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调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强调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强调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强调加强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笔者以为,这既勾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脉络,也表明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同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和水平的关键所在。

(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的类型特征

教高[2006]14号文件,在部署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时,明确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性质、办学宗旨和根本任务,这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贯彻以服务为宗旨的模范,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模范,做坚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模范,不断提高院校辐射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娴熟职业能力、具有一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并认真做好职业培训、双证书等工作,探索形成开放合作育人平台,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水平。根据前面分析,笔者以为,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首先必须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真谛,全面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

第一,示范高职院校必须是高等性与职业性的复合体,体现“高职”复姓,即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全面体现高教性与职教性的复合统一。

第二,示范高职院校必须认真做到坚持就业导向实施教育,面向职业岗位实施教育,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娴熟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面向基层一线的基层复合型人才。

第三,示范高职院校必须充分抓住构建开放合作育人和管理平台这个目标进行改革和建设,并在实践中形成开放育人、合作育人的机制。

第四,在开放合作办学中探索形成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应是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院校长能力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院校平台的作用,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和社会资源,以育人服务为目标。

第五,双师教学团队是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最为关键的内容,必须进行系统设计,利用各种条件,积极构建,从而使资源整合、合作育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建设和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成为可能。

第六,示范高职院校的共同特征是学校全面融入行业、企业和社会,实现校企一体,努力做好服务社会、服务区域、服务所在行业和相关企业,并在行业企业和社会的互动发展中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能力,形成良性发展机制。

第七,课程改革和建设是示范高职院校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教学改革的关键和难点是课程体系的再造和重组,因此,衡量示范校内涵建设最有成效的,除了开放合作平台建设外,就是课程和由此基础上形成的教材,进而综合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和综合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八,资源库建设是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共同任务,这项任务既表明了财政投入应有的绩效,也体现了示范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把高职教育改革建设成果建成资源库,自然应成为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要求之一,也是各示范建设的义务。

二、百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应该是“百花”,应该是百所具有较高品质、各具特色的“花”,是百所有特色的高职院校

我国是一个行业齐全、经济社会发展极其不平衡的国家。高职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与生产实践融合最为深刻的一类教育,必须体现出深刻的时代特征、区域特征、行业特征乃至技术阶段特征,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百所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必须在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在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开放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类型特征的前提下,鼓励各院校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自主创新、办出特色和办出水平。

(一)百所示范院校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

第一,坚持以高等职业教育一般规律为前提的原则。即始终坚持高教性与职教性的统一,努力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认真贯彻教高[2006]14号和[2006]16号文件精神。

第二,坚持根据各个学校特点和条件自主创新原则。每所高职院校由于历史发展轨迹不同、形成资源条件不同、社会影响和社会定位不同、所在区域和行业不同,必然有其历史烙印、区域痕迹、行业背景和现实影响,必须鼓励和允许其在未禁止条款下自主创新、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特点。

第三,允许各院校根据自身生存发展需求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的原则。每个学校其历史发展轨迹不同,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对其也有不同的办学需求和人才培养定位,即使是看起来大致相同的行业和区域,也会有不同的需求状况。正因为这样,在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要抓住关键的、核心的特殊性,鼓励院校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应该允许试错,容忍失误乃至失败。

(二)百所示范高职院校如何“百花齐放”

作为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笔者认为,它首先是“花”,花就是高职类型特色的示范,而“百花”就是在类型特色示范的前提下具有各自特点和特征,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区域特征。允许各个省(区)的高职院校从各自产业结构、人文环境、技术水准等条件出发,探索建成充分体现本区域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东部沿海与东北、西北、西南就有很大不同,应允许其体现不同特点。

第二,行业特征。高等职业教育除了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外,还具有主要服务于某个行业的特征。正因为这样,不同行业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专业结构和校园环境也成为建设重点之一,如金融与交通、建筑、机电、艺术、旅游就有很大不同,应该允许体现其行业特征。

第三,学校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高职院校百花园建设的重要特征。有学者研究,一个学校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院(校)长的风格,一个学校的理念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院(校)长的理念,对此,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并给予政策保护。

(三)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笔者提出百所示范高职院校应该是高职院校百朵花,鼓励解放思想、探索创新、各具特征,但在实践中必须注意:

第一,防止以旧掩新。即要在实践中切实防止以特征掩盖下的因循守旧,防止出现继续以传统封闭观念办高职,防止不思改革、不施改革的情况出现。

第二,防止本科压缩型办学模式再现。要坚定不移地结合院校实际,积极探索开放式办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切实防止继续循着学科型、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忽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真谛所在。

第三,防止杂乱无章。允许探索不等于杂乱无章,更不等于不需要顶层设计、有序推进,必须在教高[2006]14号和[200616号文件精神指引下进行学院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逐渐推进,全面改革和建设。

三、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建设一个“百花园”,成为开放式高等职业教育共享型资源库

通过前面分析,笔者认为,教育部、财政部从2006年开始启动实施、中央财政直接投入30亿的新中国教育史上最为重大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建设项目,其历史任务就是通过建设,使示范高职院校在办学实力、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带动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用开放共享的百花园引领高职院校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作为百花园的“园”的特征

笔者认为,国家示范高职建设计划,共同的要求是“百花”,对每一所学校的要求是“花”,最终要求则是“百花园”,在这里,“园”的概念应该是:

第一,公开性。即示范校的建设成果都是公开的,在现代高度信息化的条件下,必须是在网络上可以点击到的。

第二,开放性。示范校之间、示范校与非示范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都应该将建设资料和建设成果相互开放,提供学习、借鉴和批判。

第三, 共享性。作为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投入的建设项目, 不存在纯粹的产权私密性质, 而应该是可以共享的, 以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二) 作为百花园的“园”的标志

作为百花园, 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内涵, 主要为:

第一, 示范高职院 (校) 院 (校) 长、领导班子和师生员工在建设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的探索勇气、创新精神和求实态度, 这是思想成果、精神成果、文化成果, 是强大的无形资产。

第二, 共享型资源库建设及其公平学习平台, 这是有形资产中的最具显性的内容, 必须抓紧认真做好建设工作, 也需要更多示范高职院校热情参与。

第三, 各院校在示范建设中形成的精品课程、优秀教材、教学团队以及服务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辐射引领同类院校的各种成果, 可供学习借鉴的真实产品和有益经验。

(三) 推进“百花园”建设的若干思考

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作为一项国家工程, 应该提高其综合效应, 提高财政投入绩效, 因此, 在“百花园”建设问题上必须花力气认真进行研究。在此, 提出三点思考:

第一, 明确导向, 加强引导。明确创建特色和实现共享是各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的共同任务, 必须不折不扣, 努力完成, 共同做好!

第二, 明确要求, 加强考核。必须明确公开、开放、共享是示范建设的基本要求, 并把公开程度、开放水平、共享状况, 作为示范成效的重要标志加以考核, 连同建设过程中承担的公益活动都作为内容之一, 一并考核。

第三, 明确内涵, 加强投入。对于一些公共性项目, 在教育引导的同时, 也必须辅之以经济杠杆, 用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办法来有效推进。

事实上, 自2006年以来, 国家示范高职建设计划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 “百花园”的总体框架早已形成, 建设成果已开始凸显, 综合效应正在逐步显现之中。可以这样判断, 如果从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看, 它已经是一项最有效的投入, “四两拨千斤”是最为真实的写照, 笔者提出这个命题, 既是一种归纳, 也是期待形成一种脍炙人口的理念。

摘要: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已近3年, 示范的功能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应该怎样建示范?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各院校和专家学者都在进行探索和实践。百所示范高职院校应有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 这是高职院校之“花”, 与此同时, 百所示范高职院校应是各有特色的高职院校, 汇集成“百花”。在此基础上, 提出以开放合作机制, 建设共享型示范高职院校百花园, 并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示范建设,特色,百花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教高[2006]14号) [Z].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Z].

[3]张尧学.端正思想建设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03/04) .

[4]马树超, 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3/14) .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 篇5

摘要:从经济学角度看,高职示范校建设的目的在于带动当地经济、拉动其他高职院校发展,发挥扩散效应,强调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特征,突出专业群建设。从经济学视角,有助于理解示范性院校建设的目的及建设标准,正确处理“示范校”与“非示范校”建设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扩散效应;工学结合;专业集群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意在通过示范校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引领全国1100多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带动整体质量的全面提高。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建设必须符合教育经济学中的某些规律,而且国家对其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发挥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因此,其建设理论也是源于经济学中某些理论。

一、从经济学角度解读“高职示范校建设”的相关政策与理论

(一)高职示范校建设目的――“扩散效应”

“扩散效应”源于发展经济学。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在地理上的分布是非均衡的。在地域上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最终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的地区称为“增长极”。通过增长极地区的优先增长带动周边更多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增长极”的正面效应,也称之为“扩散效应”。高职示范校建设就是要先建立一批示范校,让他们成为区域高职教育和经济的“增长极”,然后通过对这些院校成功经验的推广、资源的共享来提高我国高职教育水平,同时通过示范院校的建设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进而拉动其他高职院校的发展,正如周济部长所说的要“一马当先,万马奔腾”,这就是示范校建设过程中的“扩散效应”。

(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特征――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做中学”(1earning by doing)思想,其核心观点是人的理性认识总是有局限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理性认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深化理性认识。现实中,由于目前企业的技术引进普遍超前于学校的教学内容,所以学习相关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来补充校内理论教学的不足就显得非常必要。通过学习,学生会很快掌握这些新知识、新技术,为以后快速适应企业的需要提供保证。因此,我们在“工学结合”模式中一定要理解其核心思想,不能受传统的所谓“2+1”人才培养模式的约束。传统“2+1”模式,更多强调的是学生顶岗实习,而“工学结合”模式是我们学校教育的延续,学生在企业是边学边工作,因此不仅应该有顶岗的机会,而且还应该选择企业部分骨干员工对我们的学生进行集中学习,并籍此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赢的模式。

(三)示范校建设过程中的“专业群建设”

专业集群也是示范校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来源于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进行产业集群建设的直接经济效用则表现为范围经济和协同效用。所谓范围经济,就是通过扩大业务范围来缩小成本,直接减少群内的交易费用,这个和规模经济是有明显区别的;而协同效用就是通过发挥集群中核心企业的核心能力的辐射作用来帮助集群内其他企业的发展。因此,在进行专业集群建设时,一定要把握以下原则:专业集群中,参与集群建设的专业之间,有没有共享资源,从而实现范围经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专业集群中,作为龙头的核心专业是否具备辐射其他专业的核心能力,并籍此实现协同效用。

二、从经济学角度认识“高职示范校建设”计划的意义

经济学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教育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目的最终也是降低办学成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出最大化”。所以从经济学角度来认识“高职示范校建设”计划的核心思想,有利于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准确把握示范校建设标准与要求,从而实现国家推行这项计划的目的。具体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刻理解示范校建设计划的目的

从经济学角度看,国家推行这项计划最根本的`目的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此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高质量的人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样经济的发展能拉动人才的需求。所以高职示范校建设,不是投资的示范,而是理念、改革和管理的示范。

(二)深刻理解示范校建设的标准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一种优化分析的方法,包括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从经济学角度来考虑示范校建设标准的问题,我们可以牢牢把握示范校的核心思想――“教育资源配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示范。并且通过会计以及管理的方法来评价示范校建设前后的资源配置效率。

(三)有利于正确处理“示范校”与“非示范校”建设问题

正如前面所提出的,示范校的建设关键在于形成高职教育的“增长极”,进而通过这些“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来带动非示范校的发展。但是“增长极”理论明确指出“增长极”尚未达到规模之前,它主要是吸引其他地方的资本、人才和技术,这就削弱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实力,加大了区域间的差距,这是“增长极”的负面效应,即“回浪效应”。在示范校建设过程刚开始的时候,国家的教育资源肯定会偏向于这些学校,“增长极”理论告诉我们在强调示范校建设的“扩散效应”的同时,还应妥善处理这个过程中的“回浪效应”。

高职国家示范校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改进的过程。正像新古典派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eter)所定义的创新――“创造性的毁灭”一样,高职示范校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大胆地改革,同时更需要建设者深刻理解与把握这项工程的核心思想与精髓,严格把握教育经济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建设规则,从而实现国家提出这项计划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姚云.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政策解读与评审过程[J].大学・研究与评价,,(4)。

[2]王志勇.打造精品凝练特色跻身示范追求卓越[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金潇明,李树德,文益民.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本质及特征探析C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4]贺修炎.示范性高职院校应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J).机械职业教育,2007,(6).

[5]安虎森增长极理论述评[J].南开经济研究,,(1).

[6]夏晓峰,刘世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3).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 篇6

关键词:心理档案 管理 心理健康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其办学历史、办学传统、办学定位、学情现状等与省内其他普通院校相比,既有部分共同之处,也有许多自己的特色,所以各项学生管理工作也具有特有特点与方法。

1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目的

1.1 可以帮助学校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在学生入学时对学生进行统一的心理测试,通过测试将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征兆的时候,学校通过调阅心理档案就可以找出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心理疏导和团体辅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1.2 可以填补学校对学生心理成长管理的空白。以前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很少对学生进行心理档案的管理,但是高校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对事物的认知以及人际关系的交往等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只有重视心理档案的管理,关注学生心理成长,出现问题及时和家长沟通,才能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感受到关爱,在心理出现问题时得到正确的引导,在学生心理成长的管理方面也填补了一项空白。

1.3 可以系统跟踪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心理测试以及心理档案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的变化,在适当的时机给予适当的沟通和关爱,既能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根据学生工作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整改和提高教育教学方法,建立适应学生心理成长的教学管理方法。系统的跟踪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学生一起成长。

1.4 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状态。从学生个人而言,通过心理测试以及心理档案的建立,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在出现心理问题时,可以通过找老师朋友谈心或者找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等方式进行心理调整和矫治,同时通过心理测试也可以使学生了解自身在心理方面存在的潜能,适当的加以鼓励和开发,避免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正确的引导可以使学生阳光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既取得好的成绩,又能塑造健康的心理状态。

2 心理档案的内容设置

2.1 学生心理档案的基本信息资料。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中,首先需要整理和完善的是学生的基本信息资料,包括姓名、性别、专业、班级、民族、特长特点等;身体是否健全健康、以前是否有心理方面的问题等,以及学生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工作和经济收入等基本情况;还有学生在学校的成绩、奖惩、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等。

2.2 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认知能力。在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中,除需要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资料外,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认知能力的高低也要记录在心理档案中,这些内容与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状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包括学生的个性和气质等特点,智力和语言能力以及数理推理方面的能力等。

2.3 心理健康状况。学生入学时对学生进行统一的心理测试,以便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以及心理障碍程度等都要存入心理档案中,以便以后查阅。

3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应遵循的原则

3.1 适度保密原则。学生的心理有很多内容会触及学生的隐私,因此在学生档案的建立和管理过程中对有些内容应予以保密,特别是那些涉及妨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不许公开,在学生档案的使用过程中,无关人员不得随意查阅。

3.2 实事求是原则。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心理情况,正确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建立的心理档案必须能够如实地反映学生目前的心理状况,在心理档案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建立合理的心理测评系统以及严格的操作规范,还有专业教师对测评结果给予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的中肯的评价。

3.3 发展性原则。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是和学生的学习档案同步管理的,所以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心理档案,在学生学习期间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应在心理档案中及时补充和完善。

4 心理档案的应用

学生心理档案在应用过程中要有专人按照制定好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和保存。相关的管理人员要经过系统培训并按照规定获得相应资格,任何调档都需经过规范的程序。在尊重上述要求的前提下,最大化的发挥心理档案的作用,通过将心理档案应用到日常管理中来,我们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适时改进教学方式以便正确引导学生成长,在遇到心理问题时,通过心理疏导和团体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红.学生心理档案的建构及管理机制研究[J].兰台世界, 2008(05).

[2]黄光强,王琳.拓展训练改善从事电子商务人才的心理健康状况[J].电子商务,2009(08).

[3]魏美莲.阅读疗法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03).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档案管理模式研究。

作者简介: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 篇7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0 引言

我院实训基地建设得到了中央、内蒙古自治区和包头市的大力支持, 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专项资金项目”等五个项目的建设, 中央财政拨款、内蒙古自治区和包头市财政配套、行业企业支持、学院自筹四项合计投入资金约8700万元, 建成校内实验实训室 (基地) 128个, 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 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033.95万元;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82个,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1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几年来的建设, 我院实习实训条件更加完善。模式上, 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拨款和地方配套资金, 同时通过合作共建、捐赠、准捐赠等方式争取行业企业的支持;规模上,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过亿元、生均值过万元, 在自治区高校名列前茅;结构上, 形成了基础实验实训室、模拟和仿真实训室、专业综合实训中心和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多样式实训环境;功能上, 具备了满足教学需要、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进行产品生产加工的多元功能。

1.1

在结构上, 建成了基础实验实训室、模拟仿真实训室、专业综合实训中心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的核心环节, 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院与企业深入合作, 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设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对专业认识实习、基本技能训练、职业资格技能培训、综合技能训练以及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系统设计、精心编排, 按照“职业通用技能 (通过专业认识实习、基本技能训练达到加强专业认识、夯实专业基础的目的) ———职业核心技能 (通过专项技能训练、轮岗实习和专业生产实习全面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达到相应职业资格要求) ———职业综合技能 (通过在企业生产环境下的岗位训练,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 ”三层能力递进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实现了学生实践能力的逐级提高。

在实验实训室 (基地) 的建设过程中, 严格按照学院“三层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需要进行建设, 合理布局, 充分考虑通用技能、核心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训练需要, 建成了多结构的实验实训室 (基地) 。

1.2

在功能上, 建成了能够满足多方需求的实验实训室 (基地) 从2008年开始, 我院开展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以来, 本着边建设、边使用、边完善的原则, 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 积极承担社会培训、对外技术服务、承担对外产品加工等服务地方经济的任务, 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同时, 随着实训条件的逐步改善, 为我院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优良的教科研环境, 进而为对外承担培训和技术服务等提供了人才保障和设备条件保障。

1.2.1 累计完成企业员工技能培训3982人次、教育部

及行业师资培训275人次、其它各类社会培训17049人次、校内培训16902人次。目前, 我院已成为“自治区第一批盟市级定点培训机构”、“内蒙古总工会‘农民工’业余学校”、“包头市第一批实施就业培训项目定点机构”、“包头市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包头市农村牧区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包头市首批高技能人才实训示范基地”、“包头市退伍军人培训基地”、“包头市旅游人才培训基地”。

1.2.2 以重点专业为依托, 学院与企业联合先后成立

了“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大连机床区域技术服务中心”等11个技术服务中心, 构建了与包头市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布局相衔接的多元服务平台, 在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11年, 学院与包头市青山区人民政府合作成立了“青山区技术服务中心”。作为包头市旗县区和高校合作的首家科技服务机构, “中心”的成立搭建了“政、校、企”合作平台, 拓宽了学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渠道。

1.2.3 我院10万元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达到253台,

价值7000余万元, 其中包括价值在百万元以上的多功能激光焊接机1台、五轴五联动高速数控机床2台、卧式四轴加工中心1台;包括精密仪器如三坐标测量机3台、焊接机器人3台、汽车综合分析仪1套、高压真空淬火炉1套;包括大批数控机床、普通机床、焊机、汽车检测维修设备、液压设备、锻压设备等。为提高这些设备的利用价值, 各教学系部在完成教学、科研、培训等任务后, 积极为企业开展了来料加工和检测鉴定业务, 这些创收在学院财务的统一管理下, 主要部分又用于了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设备维护中, 形成了良性循环。

2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必需的环境, 是完成人才培养最后一个环节的重要保障条件, 也是我院“三层能力递进”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职业综合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 因此, 学院积极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来稳定和发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学院主要通过为企业提供高质量毕业生、为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及与企业共同开发科研项目等途径为企业服务, 让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受益、达到共赢的目的。

(1) 2012年, 我院培养合格毕业生3204人, 就业3088人, 其中在内蒙古自治区就业2427人, 占毕业总人数的78.59%;在包头地区就业1455人, 占毕业总人数的47.12%, 在合作企业就业1586人, 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1.36%。

(2) 2013年, 我院接受一机集团、北重集团、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包头西贝餐饮公司等合作企业派来培训员工570人, 受到合作企业的一致好评。

(3) 我院张汝贵老师为包头北方奔驰重型汽车有限公司研制的“感应加热复式压装机”, 年创造产值8000余万元, 填补了我国“重型载重车桥壳以及平衡悬挂”总成安装设备的空白。

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 学院紧紧依托一机集团和北重集团两个特大型装备制造企业, 密切联系位于学校周围的“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同时积极拓展包头市、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全国的大中型企业。先后建立起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82个, 其中包头及周边地区企业196家, 形成了“厂校圈”、“园中校”、“厂中校”等良好格局。

(1) “厂校圈”格局。我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包头机械工业学校, 学校成立的主旨是为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的内蒙古一机集团和北方重工集团两个特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培养技术人才。学院与两企业位置紧邻, 形成了前校后厂的“厂校圈”格局, 建立了相依共存的深度校企合作关系。50多年来, 学院作为两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已累计为企业培养人才11000余人。目前企业在职职工中, 有近4000人是我院毕业生。两企业也成为学院最重要的校外实习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师资培养和技术研发基地, 同时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 学院与企业紧密协作, 共同发挥地缘、业缘优势, 联合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尤其对包头市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支撑和领军作用。

(2) “园中校”格局。我院的新校区建设在位于包头市青山区, 占地近50平方公里的“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内, 与园区同时建设、同时发展, 学院凭借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良好的办学声誉入驻园区后, “园中校”的校企合作平台快速搭建, 一系列校企合作事项迅速展开, 学院成为园区“大创新、大发展”强有力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服务支撑基地。“园中校”的建设格局成为包头市校企合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

目前, 学院两校区 (相距6公里) 办学, 呼得木林校区毗邻两大企业集团, 建华路校区地处装备制造园区, “厂校圈”和“园中校”的独特格局, 使学院与包头这座现代化工业城市紧紧相依, 同生共长的关系更加紧密、和谐。

(3) 共建“厂中校”。从1998年开始, 学院与北重集团合作, 立足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充分利用企业优质资源, 共建“厂中校”。在办学场所上, 北重集团以其培训中心为基础, 解决学生食宿、教学、课外活动等问题, 学生与企业员工在相同的企业文化氛围中生活。在教学实施上, 理论课教学方面由学院选派教师和集团培训中心专职教师共同承担;实践教学方面, 学生实训和实习全部在生产车间和培训中心实践教学场所进行, 教师均来自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发展, 如今学院与北重集团的“厂中校”模式已经相对成熟, 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EB/OL].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oUFd4oa4n8cHaVFvSWBEOvlCAzUi63utcmBVkEbX3KEZr0W-NQskKGPzRvmvN8JFcLTHwEKP-A6EVXGIVu0a.

[2]实践教学[EB/OL].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DEoHVI7p97NiuxuDAhjNR6X322HI-bvGS74iL1vJopIBaVhyoVv1kKpM_qixIIK1.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 篇8

一、要奠定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

目标的定位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不同的院校, 身处的区域环境不同, 发展的基础也有很大的差别, 所以改革的重心和发展的举措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实事求是地找差距, 制定改革方案, 建设保障措施, 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整体规划和设计。示范校建设, 从学校的层面到底要解决哪些问题?如何解决?预期成果是什么?要采取“扬弃”的原则, 制定出我们自己的建设之路。

示范校建设, 就是要做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发展的示范。成果是我们追求的, 但更重要的是诸如教学观念提升、运行机制改革、规范管理、课程建设、产学合作以及实验实训条件改善等一系列教改工作的“创新过程”, 我们要把我们的示范成果锁定在围绕内涵建设核心的“改革之路、管理之路和发展之路”过程上。

在“争优夺示范”的申报工作结束以后, 在项目启动建设的时候, 我们更需要脚踏实地、有计划地稳步推进。必须克服浮躁的心理, 只有在起步阶段奠定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 才能将示范校的内涵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什么是浮躁?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 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 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 对学校、国家及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极为有害。克服浮躁的心理,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给自己准确定位。在高等职业院校被定位一个新的教育类型以后, 在内涵建设和办学理念急需填空的形势下, 各种“理念”和“词汇”先于建设而被提了出来, 这是一种违背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浮躁行为, 在示范校建设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盲目跟从。

二、要找到内涵建设的抓手和落脚点

学校的内涵是什么呢?郑金洲教授做了这样的解释。

一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与外延发展过多关注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 内涵发展是一种追求质量的发展。它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也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 把注意力集中在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上, 使得规模与质量、效益达到有机的协调统一。

二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发展有粗放和精细之分, 粗放型的发展主要把发展的关注点汇集在标志性成果上, 汇集在外在物体形态的改变上, 汇集在最终目标的达成上;精细型发展是秉承“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的原则, 将学校中教学、德育、师生互动等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注重点, 在事关学校发展的每项工作上都力求精雕细琢。

三是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也是一种特色发展, 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树立起特色立校的基本理念, 将办学特色放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突出地位, 在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培育中使学校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四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内涵发展不是靠外力推动的, 而是源于内部变革力量推动的一种发展, 因而也就有了更多的创新的动力。正确地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创新与务实的关系, 积极挖掘、利用、整合学校资源, 将学校导入一种新的发展境地, 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

郑教授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对学校的发展作了精辟的阐述, “四个发展观”紧紧扣着学校的内涵建设。笔者认为, 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 结合郑教授的四个发展观, 增加一条贯穿其中的“文化内涵建设”主线, 同时把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作为学校的内涵建设的抓手和落脚点, 才能发挥内涵建设的“点睛”作用。

三、要寻求示范校建设的合理有效途径

示范校建设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院校提供了一个跨越发展的机遇, 必须制定出系统的、创新的项目建设保障机制, 建立“防火墙”预警系统, 保证各个项目有序地、高效地、安全地实施建设。

保障机制建设, 其核心是要寻求出一条合理有效的建设途径, 结合示范校的建设精神引导各个具体的建设项目围绕内涵建设核心稳步向前推进。因此, 要在保障机制建设过程中抓住内涵建设主题, 创新“管理示范”作用。能否有能力承担起这个特殊时期的历史使命, 能否全面开展内涵建设, 保障机制建设是基石工程。

示范校建设的成功标志是突出内涵建设的同时形成了一个以“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长效的校企合作办学运行机制, 且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教学改革成果显著。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新的教育教学类型登上历史舞台, 需要丰富的内涵, 需要成熟的骨骼承载, 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需要社会的广泛认可。要完成这些根本任务, 单靠学校闭门建设是无法实现的, 更需要企业的广泛参与, 只有校企双方真正紧密地站在一起, 风雨共济, 才是示范校建设唯一合理有效地建设途径。因此, 保障机制建设要在宏观方面切实考虑到双方的共同利益, 要保证项目建设过程中与企业携手共进。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 篇9

关键词:示范性建设,动态档案,档案DSS

一、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

1. 国家首批28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简介。

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并于2006年底通过遴选产生了第一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全国首批28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相当于本科院校“211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建设项目“985工程”。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就是福建省唯一一所入选为国家首批28所示范性高职院校。

2. 示范性考核的过程。

考核的过程是:相关教学院(系)汇报所属项目进展情况;专家检查组对照各院(系)“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中的“院校综合建设进度表”的“200x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逐项进行认真检查;核查资料、询问;专家检查组形成书面意见,反馈给教育部和财政部,对合格的院校继续鼓励扶持,对验收没通过的院校取消国家专项扶持。

3.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验收体系研究。

考核体系的工作重点是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进行考核,其中最重要、最直接的考核是对任务书中的综合建设进度表进行精细考核,而考核的指标就是验收要点。验收要点都是以官方文件和教育统计文件为佐证材料,实际上就是对院校在建设期间的相关动态档案进行查证。示范性院校建设与动态档案工作的密切关系为:示范性院校建设指导动态档案工作,动态档案工作促进示范性院校建设。

通过对验收体系的研究,可以找出验收体系的内容和特点,为动态档案管理建立理论基础。本文选取28所院校最终一次建设指标,其他年限的验收与此同理。在确定验收时间项后,需对28所院校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对列出考核项目中各个院校的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平均值与我校的指标进行详细比较。研究的重点是我校的验收指标,通过与同等层次的28所院校的整体水平的横向对比,使用SWOT分析工具找出我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劣势,为学院决策层提供中短期决策信息,并为我校长期决策提供方向性的依据。

4. 示范性院校建设的档案管理工作。

高校档案是“没有渗过水的史料”,是院校建设的历史资料,不论是在示范性建设预审、论证、推荐、评审中,还是在示范性验收考核中,都是最直接的证据。为了配合示范性院校建设,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档案室通过对比以上验收体系,查证相关档案和统计数据,并结合2003年我校“高职高专水平评估”验收中档案管理的经验,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档案管理模型,即“示范性验收——动态档案管理系统”。

二、动态档案管理模型

动态档案是相对于非动态档案而言的。一般来说,一个单位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书材料(包括其他介质)待办理完毕,按一定程序归档入卷,就不再加以补充、修改、替换。但也有一类档案,卷内文件的内容与成分经常处于变化状态,包括文件材料的增减,内容的补充或修改。这类档案在日常工作中是大量存在的,如组织人事部门保存的干部档案,劳动部门保存的职工档案,工商行政部门保存的企业法人登记档案,财税部门保存的税收户管档案,交通运输部门保存的车辆档案等等[3]。在近一年的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中,经历了项目申报、项目初审、项目立项、项目建设等工作,我校的档案工作形成了新的模式——动态档案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动态档案管理应该包括已被确定归档的文书材料(包括其他介质)和正在变化的文书材料(包括其他介质)。如补充协议是正在变化的书面文字档案。

三、示范性验收——动态档案管理系统。

为迎接国家示范性院校项目建设的验收,我校档案室针对示范性院校建设专项建立了“示范性验收——动态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分为两套不同的档案管理子系统。即传统档案验收子系统和数字档案验收子系统,两套系统相互映射,但其功能均为动态管理。

1. 传统档案验收子系统。

传统档案管理是对纸质、音像、照片等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筛选、归档并存放在档案室。英国的间谍机构:军情五处(M15)100年来共存放23万份最高机密档案,其所有资料均为纸质的资料,足见传统档案管理的魅力。

我校档案室为配合国家示范性建设,建立了传统档案验收子系统,工作流程分为档案进馆、档案鉴定、档案整理、档案检索、档案利用、档案保管。(1)档案进馆。动态档案卷内文件的数量和内容成分长期处于变更的动态特性,持续发挥着它的现行作用。我校建立信息员制度,要求24个系部、馆、科(室)指定一名兼职信息员,及时把现行变更的重要文件、数据等报送档案室,每年对兼职信息员进行培训,对兼职信息员报送存档的文件进行筛选,对于现时作用强、查阅利用频繁、动态期短的可暂由校示范性院校建设办保管,对于动态期长且数量多、有保存价值的示范性建设的档案(主要是纸质档案)接收进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电子文件(如教育厅的公文)打印成纸质文档,采用集中式妥善保存。动态体现在兼职信息员能及时报送示范性建设的最新变更的材料、信息,反馈也很快速。(2)档案鉴定。主要工作是立卷前鉴定、进馆鉴定和馆内鉴定。因建立了信息员制度,其兼职信息员报送的文件均要由该处(室)负责人阅读、注明该文件的重要性、签字后报送档案室,故使用职能鉴定法的工作思路,立卷前鉴定和进馆鉴定一目了然,室内鉴定主要工作是对保管期限已满的档案进行鉴定,决定其存毁。我校示范性院校建设最终的验收时间是2009年9月,在建设期间尽量保存历次的档案文件,形成不同版本的动态更新、迭代,以备不时之需。(3)档案整理。档案整理是档案实体整理和档案内容整理的统称,是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指将收集、汇总的档案科学地组织起来,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的工作。档案的整理工作,主要包括文件的平时归档、立卷、档号的编制、案卷排列、案卷目录的编制等工作内容。在示范性建设中,针对示范性验收动态档案文件内容和数量成分经常变更的特点,以件为单位进行立卷,编以件号装在档案盒内,以便日后继续增添、补充或更改。一级目录以A-K代表验收中的一级指标,二级目录用1-7表示验收中的二级指标。同时进行编写目录、扫描等工作。(4)档案检索。学校档案室使用开放档案案卷目录建立检索,主要内容为档案目录封面脊背上标全宗号,目录号档案盒封面上写明全宗号、全宗名称、档案起止年月,档案目录表上写明年度、(盒内文件起止日期)、页号(文件的起止页号)、保管期限。特别还使用Barcode Maker软件制作出条形码贴在档案案卷目录封面脊背上,用于计算机检索的建立和档案查找。(5)档案利用。借阅档案的人员,经分管领导批准,到档案室填写借阅审批表,同时从档案室直接借阅档案。(6)档案保管。各处室档案均由综合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控制档案库房内温湿度,使之符合要求,档案库房防护设施达到防潮、防水、防日光及紫外线照射、防尘、防污染、防有害生物(霉、虫、鼠等)和防盗等要求。每年定期进行库存档案的清理核对,对字迹褪变档案要及时修复或复制。

2. 数字档案验收子系统。

该系统是结合学院OA的基础上建立的示范性建设档案验收子系统,涵盖了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鉴定、编目、保管、统计、检索、销毁等项工作。(1)电子档案登录。传统档案管理子系统作为电子档案管理的实体基础,通过键盘录入和扫描仪扫描,重要的文档用光学字符识别软件(如尚书7号)转化成电子文档;省交通厅和省教育厅的公文在内网用“加密狗”设备接收;胶卷冲洗后高解析度扫描成JPEG图片,录像磁带经过数据采集卡转换成数字格式;OA上的档案直接下载保存。(2)电子档案借阅。借阅具体步骤为①先登录到OA的档案系统。②输入关键词进行借阅查询,特别是查询该档案是否为公开文件,如为机密文件只有一定等级的人员才能查阅(通过OA权限自动控制)。③填写借阅申请,等待批复。④进行借阅。(3)档案整理维护。对登录的数据进行处理,如图片用Photoshop进行去噪处理,编号,建立索引,存放到档案库中。档案库使用的是ASP (Active Server Pages动态网页服务)+SQL后台数据库的结构,整理时可以通过管理员权限对其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4)档案批复管理。对需要借阅的信息会第一时间通过学校短信平台发送到档案室相关人员的OA提醒信息和手机短信上,档案室通过OA进行批复。形成实时动态批复的通信系统。(5)档案日志管理。档案文档的底部会显示浏览量统计,同时当用户在申请借阅时会填写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将会录入到后台数据库中,在月末通过SQL语句查询并打印出借阅情况、档案阅读情况和登记情况等纸质文件,形成动态更新档案日志。(6)电子档案保存。凡形成的电子文件一律拷贝到光盘、磁盘等相对耐久的载体上,并且至少保留两套,一套用于封存,一套用于查阅,形成动态增量备份的模式。(7)帮助文档。主要功能有使用说明和提供文档标准化、规范化模版下载,通过管理员权限进入系统后,也可动态更新帮助内容。

四、档案决策支持系统

档案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DSS)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为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和方案的环境,调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

通过建立“示范性验收——动态档案管理系统”后对访问量统计发现,校领导和校主要负责人查询示范性建设档案的次数和时间最多,并且校领导还要求把验收系统推广到档案管理的其他领域,如教学档案管理方面。足见档案管理为决策者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档案决策支持系统。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 篇10

一、创新型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特征

1. 开放性

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时代要求, “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任职要求,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融‘教、学、做’为一体”, 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 等等, 所有这一切, 从办学到教学理念, 从课程体系构建到教学内容的确定, 从教学团队到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从教学方法手段到教学评价, 都体现了开放性的要求。

2. 实践性

要开放必须改革, 这一轮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 涉及内容涵盖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 因而将是“多层次系统构建的综合创新”。同时,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类型, 不能一蹴而就, 急功近利, 传统本科和专科、职业培训都不能作为现成模式来直接运用, 因而将是“多环节有序进行的实践过程”。这一切表明, 目前发生在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是开放意义之下的教学创新活动, 本质上是一个实践问题。

3. 群众性

教学创新的主体是教师, 由于改革的范围广, 涉及到每一门课程、每一个具体环节, 不是一两个教师能够完成的, 需要所有的教师参与, 只有把所有教师的创新激情充分调动起来, 才会有真正的教学创新。但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践中发现, 教学改革的最大阻力往往来自内部, 教师不想突破驾轻路熟的传统。如何把教师敢为人先、勇当责任的创新激情调动起来, 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实践有利于学生培养新的方法和模式, 主动承担开发新专业、新课程的重担, 把“要我改革”变成“我要改革”, 已成为推动创新的当务之急。

4. 高起点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需要持续不断地深化, 如推行“工学结合”, 就不光是简单的“工学交替”、“半工半读”了事, 也不是送出去“顶岗实习”了事, 需要按照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 需要分解工作任务所涉及的知识点、能力点和素质点, 按照认知规律进行课程整合;需要科学设计“工学交替”的内涵, 完善“顶岗实习”的管理, 这不仅对领导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更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否则, 只能是低水平重复“文化大革命”的做法, 到头来只能是耽误学生、耽误国家!

5. 低重心

高等职业教育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 服务一线,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不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 这个基本属性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创新活动必须紧贴实际。所谓“低重心”并不是低水平, 事实上, 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把重点放在企业的技术创新上, “高技能人才”被列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

6. 大平台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个学校的教学创新在被高等职业院校相互借鉴和分享时才更有价值。要用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手段建立创新的平台, 聚集教学资源, 实现教学互动, 能够在线升级, 逐步开放共享, 这对教学创新活动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 分享的过程也将孕育着进一步的创新。开放的教学创新, 不能关起门来进行, 必须有广泛的社会参与, 就是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要符合行业标准, 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要做到这些, 必须建立行业、企业参与评价和参与改革的制度, 建立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制度;坚持重大改革与家长沟通, 坚持社会调查制度;支持教师参与行业和企业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形成一个对社会开放的办学网络。

7. 新秩序

开放、创新意味着高等职业院校将面临深刻的变革和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型, 既往的教学秩序将被颠覆, 过去的标准、观念不能用来规范现在的秩序。要按照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性或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规律, 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学分、教学大纲、考核大纲、教学准备、课堂质量、实习实训、成绩评定、成绩绩点、教学检查、教学事故认定、职业资格证书等培养规划、运行环节、考核评价的要素入手, 建立新的质量标准体系, 逐步改善教学运行管理制度, 实现在新的条件下有章可循、照章办事, 按照新的质量标准体系, 运用现代化网络平台, 吸收行业企业和社会参与, 重建质量保障体系, 逐步建立一个以多样化选择、多元化创新为特征, 以“标准化”为核心机制的教学新秩序。

三、建设创新型高等职业院校的关键问题

1. 坚定开放办学信念

开放办学是办好高职教育的根本途径, 也是建设创新型高等职业院校的逻辑起点。为此, 要把学院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先进办学思想, 坚定开放办学信念。只有开放办学, 才能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只有开放办学, 才能建设具有“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只有开放办学, 才能做到行业认可, 企业欢迎, 家长满意, 学生受益。

2. 改革体制完善机制

第一, 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为依据创新用人机制。建立教师合格标准, 明确每个教学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建立合格教师的标准和考核体系。打通专业教师、辅导员、教学辅助人员、教学管理人员之间的界限, 打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界限,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第二, 要在完善职务聘任制基础上创新分配机制。建立岗位工资制和绩效考核制, 将教师工资与教师职务岗位的定等、定级相联系, 与工作任务和业绩考核相结合, 与教师的转型工作相配套, 还要按照教学建设和改革任务建立相适应的奖励制度, 这样才能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择优扶重”。

第三, 要在完善制度管理基础上创新教学管理。推行文化管理新模式, 有利于把重点放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激发师生的内在动力和创新力上, 应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领导能力建设, 实现学校工作领导能力由强调执行力向强化影响力转化, 适应柔性管理的需要。二是强化制度激励, 逐步实现由强调不该做什么的约束性制度向应该做什么的引导性制度转化。三是增加沟通渠道, 加强领导与学生、教师的沟通, 使教师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相一致。四是建设团队文化, 把教师们都凝聚起来, 形成教学创新的巨大原动力。

3. 推动教师队伍转型

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 着力推动教师队伍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从“封闭”向“开放”转变。为此, 要注重培养和引进相结合, 培养要有针对性, 引进要坚持标准。通过加强师德建设促进教师转变思想观念, 造就一支具有“追求卓越师德境界”、“通晓专业导师素质”、“知行合一教学本领”的创新型教师队伍。要从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实践动手能力三个方面, 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进行全面考核认定,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要积极支持教师到行业机构和企业参加专业顶岗实践, 让青年教师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4. 建立教学新秩序

学分制作为一个促进开放和创新的制度环境, 它用“学分”衡量学生学习任务, 用“学分绩点”衡量学生学习成绩优劣。实行弹性学制, 在实施中要注意把重点放在充分发挥选课制的功能上。一是可以推动课程体系改革, 二是可以推动分配机制改革, 三是可以推动教学资源建设, 四是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建立在学分制基础上的教学新秩序, 将把教学与管理模式由“封闭”、“半封闭”推向全面开放, 更加有利于多样化选择和多元化创新。

5. 抓住社会服务的重点

建设创新型高等职业院校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务社会。要按照低重心的要求, 把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把培训服务的重点放在扩大规模上, 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更多地满足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培训需求;把科技服务的重点放在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上, 着眼于提高教师的水平和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把辐射示范的重点放在扩大共享范围上, 以共享国家示范校建设成果的方式回报社会, 带动高等职业院校全面健康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号召“学习、学习、再学习, 实践、实践、再实践, 创新、创新、再创新”, 这也是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应该牢记社会责任, 把建设创新型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一项重要使命去完成, 才能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 更好地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国家示范校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篇11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示范院校 教学素质 建校目的 团队建设

1 示范校的建设目标

在会计、信息服务、软件、汽车维修与运用、机电技术应用等几大专业上对人才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因此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人才培养是当前中职学校最主要的工作内容。校企合作是目前解决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式,选择适合本专业的学生学习和培训的最好的学习方式,通过校企合作这样的合作项目带动学生的学习,对人才的培养制定合理化的安排,对教师的素质也要有所提升。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大学校的师资建设,建立具有生产、项目开发、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和教学为一体的实训基地,构建具有专业化和能力化的课程平台,使实训基地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和需求,学校在制定课程时文化课和专业课上要分出重点,要结合实际做出更全面的工作,提升中职院校的教学水平,使更多的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与教育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的专业素质培养,在整个素质的培养中得到更好的教育目的。为了使更多的中职学校加强学生的职业教育培养,培训出更多适合社会的人才,国家在此方面也建立了很多示范校,示范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且具有专业素质,使中职学校具有一定的办学特色,学校教学的多样化与素质方面的提升就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在人才培训方面是整个国家教育的一个关键,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特色办学是目前建立示范学校的重点,在整个示范学校的建立过程中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发展目标。我们所建立的示范学校的口号是:拼搏团结,自加压力,实现学校内涵建设的新跨越,创建首批国家示范改革发展学校。

2 示范校的建设途径

建设示范院校需要详细的流程和具体的操作方式,下面就来讲述一下示范院校的建设途径:

2.1 探索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

要使学校发展的更强大,教育出来的学生更加优秀就要加强校企合作体系,对企业所需人才进行定向的培养,这是企业发展的一个目标同时也缓解了学校的压力,在这样的企业环境中为学校学习的学生创造了很多就业的机会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更多的人才。在人才的运用和合理化的运用与培养上节省了很多的时间,每个学校都要将校企合作这一项目长期的开展下去,使企业所需人才能够更加的熟悉企业的文化和专业化的知识,使学校在就业上也减轻了很多压力,所教育出来的人才也不会造成人员的浪费与缺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一定要做到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合作育人、校企合作办学的目的,通过校企合作将用人标准和毕业标准融合、工场与教室融合、技术标准与课程标准相融合、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相融合,从而加大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

2.2 提高信息化水平

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是高科技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在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识还要了解更多信息化的项目,因此为了培养出具有信息化专业的人才,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一,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一定要提高,学校可以找相关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辅导,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二,建设具有数字信息化的校园,对学校内部的后勤、德育、教学和办公等进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三,建设具有信息化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实训效果,增加学生体验,摸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开发信息化的教学软件。

2.3 探索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要掌握的一点就是要具有科学精神,具有探索的精神,人才培养的方案要针对每一个学校和每一个专业的学生,让学生意识到高效科学的人才对社会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社会的需求,在这样的需求中要让学生主动去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使学生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中来,真正的掌握学习的重要性,了解专业方面的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这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教师和学校是一体的都是为了迎合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而不停努力的一个方向。校企合作在这方面起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此作用中是整个高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为学校增加科学高效人才的意识,使学校也重视起培养高效人才的重要性。这是校企合作的核心。

2.4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教师的培养是整个教育中的重点,培养教师的职业素质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进步。增加教师的素质可以通过几点来进行培养:一是鼓励教师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更希望教师参加研究生的学习,获得研究生的学历;二是教师努力提升科研水平,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发表自己的课题每年都获奖或者发表文章;三是提升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将企业技术与专业教师研发相结合;四是教师要提升自我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加技能方面的比赛;五是学校希望教师能够多多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在省级培训中要积极的参与其中,获得更多的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六是在信息化建设、资源库建设、校本教材开发、精品课程建设等工作,使教师参与到要多的示范工作中,提升各层面的教学专业知识。

2.5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示范校中教师要有团队的意识,要建立具有各专业教研组团队、班主任团队、对口单招团队、优秀技能竞赛团队的核心队伍,建立出具有核心意义的团队建设之后,要依照国家所给予的鼓励培训出教师教学方面的认知,明确好每一个人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要了解更多的教师知识和教学内容,学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教育培养与学校的教学水平的提升,在整个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团队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团队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目标并提升工作水平。使学校的整个教学建设都有一个完整的教育水准。这才是建立教师团队的最根本的意义。

2.6 完善与中等职业教育的现代管理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教科研奖励条例》、《班主任考核条例》、《校外培训奖励办法》、《精品课程建设奖励条例》、《教学部考核方案》等条例,有关教育条例的制定都是为了加强学校的创业创新、文化建设、校企合作、信息化能力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制度的形成,是为了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发展,提升学校的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学习知识技术。

3 建立示范校要做的工作

为了加强示范校的建设,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大家去努力共同去完成。

①培育创业典型,运作创业平台,布置创新展厅,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基地。②收集优秀毕业生的工作信息,编制校园企业文化,建设文化长廊,进一步完善学校的企业文化,制定出符合各专业发展的专业文化。③教师要学习先进的专业技术,开拓专业技术和视野,外聘技术骨干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养。④培养双师型教师,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⑤投入更多的硬件设备,建设实训基地,以学生专业为重点发展对象。⑥发展社会经济服务水平,加大培训力度,使中职教育更加全面更加适应社会化的发展。⑦与专业的公司合作,跟上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化校园、资源库、仿真实训、校本教材、精品课程等。⑧完善内部管理,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⑨组建专业优秀的团队。⑩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大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工作。

4 结束语

现代社会需求的是创新型的人才和专业型的人才,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进步,人才要跟上社会的脚步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示范校的建立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一个关键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国家示范校可以带动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更加带动学校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莉娟.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彭瑜.关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推进策略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2,07:4-7.

[3]王福海,毕长寿,崔坤,赵章彬.巩固示范建设成果 扎实推进示范校建设[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01:57-61.

[4]王良青.核心竞争力视域下的高职示范校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7:5-8.

[5]楚金华.基于行动研究理论视角的高职示范校建设概念模型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 篇12

“纵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脉络,可以发现示范计划是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正是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1]215就这场轰轰烈烈的高职教育制度变迁而言,置身其中的人们感同身受并取得了广泛共识,但我们对蕴含其中具体而真实的制度供给关注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示范计划进程中高职院校发展的深度理解。因此,本文暂时悬置有关示范建设的宏观论断,转而尝试从制度供给的视角,以示范计划提出前后我国高职院校面临的发展困境及其制度需求为分析的逻辑起点,阐述示范计划实施过程中制度“供”“需”互动,进而解释教育制度供给机制特征,以深化对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发展的认识,为当前新一轮的高职教育制度供给决策提供参照。

一、制度、制度供给与教育制度供给

1. 制度。

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的核心概念,制度在多个学科领域运用广泛且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康芒斯将制度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2]科斯认为,“作为一种规则,制度通常被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3]诺思指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构成一个社会,或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4]正是通过吸收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的成果,制度理论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宏观与微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5],并对制度与发展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深入的洞察。

2. 制度供给。

随着制度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日益凸显,作为其发生作用途径和工具的制度供给也愈发重要。“这种对制度的重新关注,是现代社会制度转型与实践探索不断积累的结果。”[6]制度供给是指制度供给者在给定的利益结构、主观偏好、理性水平、制度环境和技术条件约束下,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渠道创设框架和规则体系并确保其得以执行的相关安排。在现代社会中,政府不仅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资源的主要提供者,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依赖制度的主要提供者。“有目的的制度供给既反映了控制制度变革的那些人的权力和利益,又反映了在政治领域中的决策过程”[7]18。因此,制度供给体现着国家利益,具有权威性的价值,政府的关注点通常聚焦于制度供给及其所产生的绩效上。

3. 教育制度供给。

作为公共权力机构的政府本身并不直接向社会提供教育产品与服务,而是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公共政策,运用公共财政资源,引导教育机构决策与行为,以增进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教育制度供给研究的旨趣在于“理解国家对特定教育政策所赋予的意义、所作出的阐释以及尝试达致的意图,并分析这些意义与意图为何在特定政策脉络中得以彰显。”[8]教育制度供给目的是确保教育体系良好运作且保证质量,以及预算资金得到有效利用,这是日益增长的政府责任的政策体现。

二、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示范计划的提出

一种宏观的,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制度供给,必须建立在对现实社会行动主体制度需求情境分析的基础上,它“强调问题与制度和制度变革的原因和后果相联系。”[7]2与制度供给相对应的是制度需求,该二元范畴构成了我们分析示范计划的理论支点。

1. 高职院校发展困境及其制度需求。

自1999年国务院将高职院校设立审批权和招生计划权下放到省级人民政府后,我国高职院校进入规模扩张期,招生数从1998年的43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268万人,在校生数从1998年的117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713万人[9]8。多数高职院校由中专学校升格创建,经过几年扩张进入组织成熟阶段后,办学基础能力不足的困境逐渐突显。一方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较多的实训设备等资源投入,其生均培养成本高于普通本科院校,但生均教育资源投入明显不足,导致校舍和教学用房简陋,教学仪器和实训设备的技术配置落后于生产实践。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强度和能力要求较高,但待遇却低于普通本科院校,这造成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不能满足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要求。上述问题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困难增多。2004年,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仅为61%[9]11。这固然与高职院校对人才需求预测不足以及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度不高有关,但却折射出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发展困境,而这种困境又导致高职院校更难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资源。

作为我国教育结构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发展深受其所处制度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主要依据院校分类进行,而这种分类基于教育的层次而非类型,在实践中,通常表现为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投入数量由高层次院校到低层次院校依次递减。尽管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这类院校却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发展。“这是他们的‘现实’,他们依据这个‘现实’而行动,并在这个‘现实’中学习。”[10]要想突破发展困境,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从根本上摆脱经费、生源、师资等基本办学资源约束。“制度蕴含利益。规范蕴含的利益不能形成规范,也不能确保规范必然形成。但利益为规范提供了基础,即接受外在影响的人们产生了对规范的需求。”[11]高职院校普遍对政府出台支持引导高职院校发展的制度有着强烈需求,他们迫切需要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以推动院校发展方式从外延型的规模扩张向内涵型的质量提高转变,并以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之变来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

2. 政府制度供给意愿与能力。

高职教育深深扎根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其发展要对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技工荒”现象是最明显的表征。2004年,我国初级工占技术工人总量的比例为60%,中级工占技术工人总量的比例为35%,高级工占技术工人总量的比例为3.5%,技师占技术工人总量的比例仅为1.5%[9]12。高技能人才的短缺直接影响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行业、企业和社会公众对高职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而“高职院校在困境中,在没有政府给太多钱的情况下,在学校要生存下去的压力下,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有很多的学校创造出了很好的经验。”[12]这使得政府的决策有了较为充分的民意基础。2005年9月12日,在示范计划推出的关键时刻,温家宝同志在考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时发表讲话,他说“中国太需要职业教育了,职业教育也太重要了”[13],表明高职教育制度供给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仅在2005年一年,教育部就出台了18项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大了对高职院校发展的制度供给,反映出政府的政策意图[1]211。

“恰当的教育制度是极其重要的教育资源”[14]。政府对教育资源的配置通过其决策过程呈现出来。计划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对未来活动所作的部署和安排,就其本质而言,计划是一种指令性规范,它通过提供肯定性反馈以激励相关主体的行动。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如果说‘211工程’是国家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工程,那么计划也是国家新时期新阶段高职教育的改革工程和质量工程。”[15]而无论是工程还是计划的实施,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自1994年开始实施分税制改革后,财政收入和分配领域发生重大变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央财政的收入基础得以夯实,中央财政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大幅上升,中央政府拥有发展职业教育所需的财力支撑,这是实施示范计划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预算资金或者拨款对政府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2005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其中20亿元用于推进示范计划实施,这是中央财政对高职院校首次大规模的专项投入。但是政府财政投入的资源数量与来源毕竟受限,不可能普惠全国所有的高职院校。政府采取的策略是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投入,采用竞争和优先权选择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办好一批骨干示范职业院校,加快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高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三、制度“供”“需”互动:示范计划的实施

作为一项制度供给,示范计划回应了高职院校发展困境和制度需求,表明了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愿和决心,其基本逻辑是政府确定目标,生成激励结构并通过资源配置诱致高职院校发展的决策、选择与行动。“示范计划是件相当大的事情,项目立项,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是件振奋人心的大好事。”[16]要在示范计划中实现贯彻国家意图和调动基层资源的双重目标,政府和高职院校的真实意图和实践能力同样重要,我们重点考察制度“供”“需”互动及其对高职院校发展产生的影响。

1. 政策带动。

在示范计划实施中,政策带动在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中得到充分反映。在示范计划实施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行业、产业的匹配度不够,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形成校企双方积极参与合作的制度激励,而能落实到教学改革与应用研发层面并使双方受益的政策规则更加阙如。因此,寻求学校和企业的利益汇聚点,开展实质性合作以系统培养人才成为示范计划政策带动的主要着力点。2006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学制为三年,而作为示范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专业建设周期同为三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制度设计使专业项目建设与人才培养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在示范计划实施中,100所示范院校累计建设405个重点建设专业,100所骨干院校累计建设379个重点建设专业,为加强学生的生产性实践和顶岗实习,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保证高职院校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并逐步建立顶岗实习工伤保险制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制度的推出和落地有力推动着高职院校实现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17]。

2. 资金推动。

基本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核心是资金问题。在示范计划实施前,政府对高职教育投入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生均财政拨款投入机制还不够健全,导致财政投入激励高职院校改革的导向作用不够明显,因此,落实生均财政拨款达到本科院校水平成为高职院校的普遍诉求。示范计划加大了支持力度,逐年提高示范院校的生均经费标准,到“十一五”末,保证示范院校的生均预算内拨款达到本地区同等类型普通本科院校标准。这项制度的实施表明中央政府通过制度供给引导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地方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支持高职院校发展,以学生规模存量调整为重点,在注重公平的同时,体现了制度供给的改革和绩效导向。这种导向为高职院校带来了强烈的发展预期,促使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通过完成符合绩效目标的改革任务来获取资金支持。政府利用示范院校的带动作用,平衡高职院校不同群体间的利益诉求,合理合法地动员更多高职院校参与示范建设的热情。生均财政拨款制度随着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项目投入及配套、资金管理、绩效考评等方面规范的出台而进一步规范化,这不仅为破解当前高职院校发展难题“输血”,更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造血”。

3. 项目驱动。

与专项化财政资金支出相配合的是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项目是一种非常适合的载体。作为一种行政配置与自主建设的制度安排,一方面,项目带有政府“指定任务”的性质,另一方面,院校在项目建设中有可能加入更多自己的意图与利益,获得更多自主权。在这个意义上,项目既是“外生的”,也是“内生的”,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在示范计划实施前,高职院校的项目主要集中于少量的纵向科研项目,而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等领域鲜有项目,对运用项目管理作为推动教学改革和提高管理效能的手段认识不深,很少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过程管理和验收评价等方面工作,导致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较为缓慢。项目院校是示范计划体制的各个结构点,而项目是规范各级权力关系和资源配置关系的载体。项目确立了权力运作与资源配置所依赖的路径,政府的行政指令、高职院校的资源运作以及政府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互动,都通过项目制这种主导逻辑来决定。项目作为一种制度枢纽,主导着政府与高职院校、高职院校之间以及高职院校内部的结构关联,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高职院校,由此统合形成上下之间动员、中介与反馈等一系列动态的运行机制。示范院校是项目的最终承担人和执行者,这反映在院校的资源动员、重组、内聚、整合与发展方面。随着示范计划的实施,高职院校根据其办学定位,通过竞争合法地获取和运用项目资源,基于内部改革要求和外部竞争压力确定建设目标,设计建设任务,从而将项目建设转化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公共事务。

四、制度供给结构特征:示范计划的机制

在长时段的示范计划实施环境中,政府与高职院校的行动策略与作用方式交错其中,共同形塑了信任机制、协同机制与竞争机制。正是这些机制将宏观制度供给与微观院校发展相连接,从而有助于揭示制度供给的结构特征。

1. 信任机制。

制度源于行动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其运行基础取决于制度供给者与制度需求者的相互信任。示范计划唤起了高职院校的群体意识和发展自觉,使其对制度本身及其价值结构产生信任,在不同范围产生不同程度的效果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渗透和作用。从示范院校到骨干院校建设是一个连贯一致的制度体系,政府在这种持续性的制度供给中,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预案研究、咨询论证、社会公示、公众听证及民主监督的制度化建设,采取事前论证、事中监测和事后考核的程序,最大限度地确保实体和程序公正,这是制度供给理性的表现。基于政府提供的制度激励,高职院校则向政府和社会做出可信承诺,这种承诺集中体现在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和建设方案之中,它表明示范(骨干)院校在示范计划中获得的激励更多,对相关院校及其举办方和重要产学合作单位乃至地方政府形成更多持续激励,同时要求他们履行与其获得的激励相当的责任。政府通过听取示范(骨干)院校这一类对示范计划最为敏感的院校的制度需求,进一步改进政策实践,完善制度供给。

2. 协同机制。

协同是指部门或群体之间为了完成某件事情或达成某个目标而形成的协作状态。协同机制对于解释示范计划在分权体制中实施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在中央与省级层面自上而下的综合性改革战略局限性方面非常有效。根据历史制度主义的观点,“一项制度的确立,会在相关的政策领域产生协调效应,促成其他相应制度的产生,从而形成一个制度网络,这个网络聚合了资源和利益。”[18]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在“十一五”期间实施示范计划。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高〔2007〕12号),对项目管理职责、申报评审与组织实施、资金管理和监督检查与验收等方面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范。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成立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形成了财政投入和绩效管理的双重制度安排。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在“十二五”期间持续推进示范计划。示范计划启动实施后,省级政府教育部门与财政部门在组织项目论证和推荐、完善项目管理制度、配套政策资金投入等方面保持协同,省级政府承担着配套保证的承诺,相当于负起院校项目建设的连带责任,确保了示范计划的顺利推进。

3. 竞争机制。

由于教育行为个体意识中有对于原有教育制度的依赖,会形成新旧制度间的冲突,更可能产生对新制度供给的抵制。政府希望通过竞争构造新的激励结构,因为在教育资源供给相对紧张的情况下,由稀缺性产生的竞争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这种竞争体现在预审申报、评审立项、验收挂牌等示范计划各环节,通过竞争确定的院校与项目的激励结构具有指定任务的性质,使竞争获胜者在实施改革后绩效显著增加。作为制度需求方的院校则希望通过竞争获得更多资源,成为示范(骨干)院校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示范院校自身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还会产生示范扩散的标杆效应,成为一种“制度环境”,带动其他学校提高绩效。随着示范计划的持续推进,高职院校争做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和管理的模范,制度供给的激励效应日益突显。

五、结语

示范计划回应了高职院校突破发展困境的制度需求,反映了我国政府加快发展高职教育的制度取向,是我国新世纪高职教育影响最大、口碑最好、成效最明显的制度供给。与示范计划实施前相比,高职院校办学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随着单独招生制度的试点与推广,高职院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得到保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校本管理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助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高职院校毕业生摆脱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高的困境,教师开展教学改革、项目建设和教学资源开发的能力显著提升,高职院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上一篇:英语过渡词语下一篇:电动机继电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