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

2024-09-28

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精选13篇)

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 篇1

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大纲

一、教育

(一)教育的功能:1.教育的社会功能;2.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

(二)教育的广义与狭义的概念。

(三)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1.生产性;2.民主性;

3.革新性。

(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1.贯彻“三个方面”;2.实施“科教兴国”;3.推进素质教育。

(五)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和基本特征。

二、学校

(一)现代学制的构成:1.纵向——学校级别;2.横向——学校类型。

(二)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

(三)学校文化:1.概念;2.形成;3.分类。

(四)学校管理:1.学校管理的三个基本因素;2.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沟通;3.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4.沟通的形式;5.沟通的障碍;6.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7.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五)家庭教育:1.家庭关系及其教育的类型;2.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3.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六)社会教育:

1.影响小学生发展的社会因素;2.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3.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

三、学生与教师

(一)几种儿童发展观:1.遗传决定论的主张及对其的批判;

2.环境决定论的主张及对其的评析;3.辐合论的主张及对其的评析;4.正确的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论点。

(二)儿童发展的普遍特点:1.顺序性;2.不平衡性;3.阶段性;4.个别差异性;5.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三)教育的科学性与儿童的健康发展:1.教育目标;2.成熟的基础;3.整体与个体;4.儿童的主体性。

(四)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目标的新界定:1.终身发展——主导价值;2.全面发展——基础教育的追求目标;3.个性化发展——新发展观的内在含义。

(五)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学习环境提出新要求:1.对学习内容重新规划;2.强调学校学习与社会环境相联系;3.对教学方式进行更新。

(六)教师的社会作用。

(七)教师劳动的特点。

(八)教师必备的素质:1.文化素质;2.教育素质;3.职业道德素质。

(九)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学生观:1.独立自主的人;2.有无限的创造潜能;3.完整和有差异的人。

(十)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四、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教育方针的区别与联系: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区别与联系;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评价功能。

(三)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1.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2.指克服发展的片面性,实现个性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四)我国现行教育目的的表述。

五、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小学德育的任务、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1.《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对任务的规定;2.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3.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4.小学德育实施的方法。

(二)小学智育的任务与内容:1.传授知识;2.发展技能;3.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小学体育的任务和小学生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

(四)小学美育的任务和类型。

六、课程

(一)课程的基本结构。

(二)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1.认真落实课程计划;2.面向全体学生;3.保证不同的学习方式。

七、教学

(一)教学的主要任务。

(二)教学活动的本质:1.是学生的认识;

2.是间接的认识;3.具有领导的认识。

(三)教学模式:1.概念;2.种类。

(四)教学原则:1.概念;2.常用教学原则体系。

(五)班级授课制:1.主要特征;2.优越性;3.局限性。

(六)其它几种教学组织形式:1.分层教学;2.小组合作学习;3.小班教学。

(七)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实验法;5.实习作业法;6.练习法;7.参观法。

(八)发现学习法与探究研讨法。

(九)备课与上课:1.备课应做的主要工作;2.好课的标准。

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 篇2

一、大学生农村就业研究现状

曹贤姿、杨军认为影响师范类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主要原因, 是不正确的就业观念导致的。师范类毕业生大多数愿意在城市工作, 主要选择国家企事业单位有编制的岗位, 不愿到农村和基层就业, 学校应加强对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 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2]。裴广为提出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困难, 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所致, 师范类毕业生供过于求, 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 适当控制师范生的招生规模, 学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人才[3]。张金华认为, 师范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在于教师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教师管理体制缺乏流动性, 缺乏淘汰机制[4]。目前城市学校教师需求趋于饱和, 而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由于没有选聘教师的权利, 教师需求得不到满足。目前学界研究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集中在就业困难的问题研究方面, 没有看到近几年高校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引领学生就业去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没有看到高校毕业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也在理性地自我调整就业观念。对于如何破解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题的对策的实用性研究成果不多, 尤其是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和基层就业问题的研究成果更少。

二、师范类毕业生农村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 目前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意识不强

调查发现,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思想观念有所转变, 就业意识不断增强、就业思想更加务实, 有相当比例的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和基层就业。但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就业思想的影响, 部分师范类毕业生选择的农村就业岗位局限于乡镇政府公务员、教师、大学生村官, 而在农村其他领域和行业就业或者自主创业的高校师范类毕业生的人数较少。据统计, 近几年国家针对农村地区招聘的农村特岗教师和服务农村的“三支一扶”项目, 受到大多高校师范类毕业生的热捧, 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在农村就业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某高校师范类毕业生近三年的就业去向调查统计近三成表明, 已有近三成的毕业生在农村就业。某些高校师范类毕业生认为农村教师工资收入较低, 王嘉毅、田蓉对西部地区农村教师工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的法律规定尚未真正得到落实, 并存在教师工资不能足额按时发放, 教师对现有工资不太满意等问题。”[5]农村教师社会福利待遇不好,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个人发展机会较少, 导致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宁愿选择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打工, 也不愿意到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当一名教师。目前高等学校教育共同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没有很好地贯彻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重视专业基础理论教育, 忽视了教师教育技能的训练, 忽视了学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综合技能的培养。即使一些高校师范类学生有到农村和基层从事生产性劳动和服务行业的理想和愿望, 但由于缺乏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其他方面的技能, 而望而却步。少数高校师范类学生由于缺乏创业思想的教育和对农村发展机会的认识, 立志在农村积极创业发展的意识不强。

(二) 农村的教师岗位不能满足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从我国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出, 大学生由国家统包统分的计划管理体制到双向选择的市场就业体制, 我国的教师资源也经历了从极其匮乏到供过于求的历史转变。在改革开放初期, 为了弥补我国教师数量的严重不足, 弥补我国高等院校培养教师的不足,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邓小平坚持发展教育要“两条腿”走路, 高等师范教育和中等师范教育同时并举。二十一世纪,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基本上满足了我国教师的需求, 我国中等师范教育完成了历史使命, 中等师范学校陆续被取消, 或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或本科院校。高校师范类教育和中等师范类教育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培养的师范类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力量的中流砥柱。随着我国高校招生制度和就业制度的改变,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严峻问题, 尤其是高校师范类毕业生由于所学专业的局限性———主要为中小学输送合格教师, 在教师岗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 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农村教师岗位需求减少。近些年由于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加大投入, 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队伍和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提高, 但是与城市相比当前农村教育发展总体上还比较落后, 农村教师专业化程度普遍偏低, 年龄结构分布不合理且老龄化比较严重。虽然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自然减员, 对增加教师还有一定需求, 但是农村学校由于没有选聘教师的权利, 加上受地方财政能力、教师编制的限制, 农村中小学对高校师范类毕业生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另外, 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县城私立学校大量兴起, 出现了城市私立学校和农村学校争抢生源的局面;城市对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门槛的降低, 农村许多家长外出打工时通常把孩子带到城里读书;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孕育了新一轮的农村孩子读书无用论, 受经济利益的驱动, 不少农村学生辍学外出打工。这些因素导致农村中小学学生数量逐渐减少, 不少农村学校的学生数量出现了急剧下降的趋势, 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新增教师的需求, 降低了农村学校对高校师范类毕业生的刚性需求。当地政府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进行整合, 缩减了部分学校, 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学校对师范类毕业生的需求。与此相反, 几乎所有本、专科学校都开有师范类专业, 每年培养大批师范类毕业生, 严重超出了目前社会对教师的有效需求, 导致师范类毕业生供给大量剩余, 出现了农村教师岗位需求量远远低那些有志于在农村从事基础教育的师范类毕业生数量的现象。据统计, 2011年河南省农村特岗教师招聘10000名, 全省6万多名大学毕业生报考特岗教师, 5万多人参加了笔试考试, 录取比例6:1, 部分岗位录取比达30:1[1]。

(三) 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迫切需要人才支持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加速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 迫切需要大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土地以家庭联产承包经为主,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 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 “目前城镇常住人口中农民工及家属有两亿多人, 其中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超过一亿人”[7]。乡镇企业和城市的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增收解决了出路, 但同时导致农村人力资源的塌陷, 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病残的留守人员, 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缺乏高素质人才, 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 到建党100周年时, 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如果没有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目标的实现, 也就不会有农村的现代化, 就不能实现党和国家的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8]。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 还是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无论统筹城乡发展, 还是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无论让农民参与现代化进程, 还是让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都离不开广大农民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9]。农村拥有大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农村实现上述目标的根本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高素质人才的渴求, 为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到农村锻炼成才, 实现就业梦想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遇。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农村深化改革的各项措施、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和就业的鼓励性政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这些都为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建功立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三、解决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和基层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 高校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高校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定期举办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业规划大赛, 引导大学生自觉规划个人职业发展, 提高职业技能, 树立创业理想, 鼓励大学生创业促进就业。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帮助毕业生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认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把个人就业理想和社会实际需要结合起来, 转变思想观念, 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 到农村去, 到基层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农村是他们建功立业, 施展才华的舞台。许多为党和国家作出卓越贡献的人, 都离不开对农村和基层的认识和了解, 离不开在农村和基层落后环境的锻炼和成长。“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因此农民问题, 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10]。也就是说毛泽东认为谁抓住了中国农村问题, 谁就抓住了就抓住了中国革命的根本。正是毛泽东长期对农村和农民的深入调查研究, 在农村复杂斗争环境的锻炼和成长, 才得以开辟“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最终夺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正是多年身体力行地工作在农村田间地头, 潜心研究, 才成就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 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人生梦想。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李玲, 她用自己的坚守、责任、爱和人生的价值, 点燃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梦想和希望。关心、关爱青年, 倾听青年心声, 鼓励青年健康成长, 支持青年自主创业是党和国家的一贯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号召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 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11]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对知识和人才的强烈需求, 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乡镇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 为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在农村就业提供了良好机遇。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洪流中,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让自己的青春年华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二) 引导和鼓励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建功立业

政府要继续做好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项目工作, 做好农村特岗教师的招聘, 选拔、培养工作, 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实现城乡教育均等化。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 “三支一扶”计划, 由政府出资, 设置新的服务于“三农”的公益性岗位, 吸引更多优秀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就业, 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建立留得住、用得好的农村人才保障和鼓励机制。当地政府要制定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 帮助大学生申请小额银行贷款, 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高校要帮助学生在农村进行自主创业的可行性论证和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通过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在农村自主创业的典型示范作用, 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多种经营, 促进农村现代化进程。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应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优势, 积极参与农村改革和发展积极参与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促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 可积极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管理,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增强农民民主管理农村事务的意识, 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促使农民改掉陋习, 传播农村文明新风。教育专业毕业生可参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 可参与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和婚庆礼仪主持服务。历史教育专业毕业可参与发掘和传承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物理教育专业、化学教育专业、生物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可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特色农业发展、农资咨询服务、家电维修服务等。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在大学学习期间, 接受了一些通识教育, 属于文化层次比较高的人才资源, 可突破专业限制, 多渠道就业,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加速发展的过程中, 积极参与乡镇和农村经济的社会发展。

(三) 师范类高校加强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

师范类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招生计划, 压缩师范类专业招生计划, 增加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招生计划, 满足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 农村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人才需求。目前不少大学生缺少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认识, 缺少对社会的深入接触, 缺乏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的了解, 缺乏社会生产劳动实践锻炼。师范类高校应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提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更好地贯彻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马克思认为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社会实践发挥了决定性的重要作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 因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持坚持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也“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 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 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2]。恩格斯1893年12月在《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的信中指出大学生应当向工人学习, 同工人相结合。在信中, 恩格斯强调大学生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现代科学知识, 还必须成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各种专门人才。他曾明确指出:“如果明天我们必须掌握政权, 我们就需要工程师、化学家、农艺师。”[13]“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 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 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 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14]我国几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教育要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当前, 如何更好地贯彻这一方针, 需要进一步“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15]。师范类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应联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 联系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 服务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 篇3

【关键词】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生 就业难 措施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每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稳增不降。据《青年报》报道,2016年就业再创历史新高,海归潮加上应届、历届毕业生,预计有1000万大学生要加入就业大军。“毕业即失业”“就业难、难就业”等这些口号被广泛吹响。

作为具有师范专业特色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毕业后首先大都把进入教育系统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作为人生第一理想职业,更愿意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其次,英语专业如今在各大高校几乎均有开设,加之现代社会大多数人对英语的重视,运用各种途径自我充电,使自己可以自如解决工作中出现的英语问题,而且运用能力与英语专业的学生不相上下,这更增加了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1];再次,国家对师范生就业政策的大改革,使教师不再是师范生所独享的职业,从而造成英语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出现一职难求的情况。因此,如何提高师范类英语专业的就业率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从社会层面看,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加大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很重视,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因而教师职业受到人们的热捧,报考人数、毕业生人数每一年都在呈正比例增加。但近两年教育部提出对高考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考,学生可多次参加考试并且降低英语学科的分数值,使英语学科重视度有所下降,因此英语专业学生将会受到改革的威胁。用人单位在招聘教师时也更加倾向选择“985”“211”这类名牌学校毕业生或研究生,更有甚者对毕业学校、户籍、性别和学历也提出要求,这对于普通的二本类院校毕业生来说更加显示不出自我优势。加之国家对师范生就业政策的改革,非师范类学生只要考取教师资格证后,参加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也可以从事教师职业,他们进入市场,挤占了原本属于师范生的工作岗位,这也大大增加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二)从师范类学校的培养模式看,英语专业学生质量低,知识结构单一

师范类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主要目标是:以培养英语教育师资为主,使毕业生毕业后具备英语教育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而我国英语专业培养模式长期与社会经济发展、市场需求脱轨,学科内容保守,师范类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学科专业特点、规格的定向性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单一性决定了毕业生走向的单一,使得学生毕业后大都进入教育系统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来师范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已形成师范教育的模式,而市场需求的是复合型人才,师范院校由于单一的培养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复合性较差,知识结构单一,毕业生难以满足除教育外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2]。大多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只足以应付考试,与社会实际要求的水平差距较大,翻译基本功不扎实,专业能力训练不足,综合素质不高,不能胜任与英语专业相关的工作[3],比如笔译、同声传译、外企工作和商务英语等。因此,由于毕业生自身水平的有限,缩小了其就业的范围。

(三)从学生思想层面看,师范类毕业生期望值高,自我定位不准确

进入教育系统,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公立学校从事教学工作是师范类院校英语專业毕业生的择业首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择业时存在“嫌贫爱富”的思想,不愿意去民办学校、培训机构等私企工作,更不愿意去偏远落后、条件艰苦的基层单位。对于国家出台的一些向毕业生利益倾斜的就业政策,如“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援藏援疆”等,一些大学生并不买账,他们感觉自己读了大学应该找收入好、待遇高,最好工作地点在省会城市或离家近的一线、二线城市。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毕业生认为公立学校、事业单位工作稳定有保障,一门心思地参加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结果往往出现一个岗位有上百人甚至上千人去竞争,结果失望而归,又错失了找工作的好时机,结果无业可就的情况。部分毕业生就业思想不够开阔,择业时脱离实际,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干起,因此“有业不就”现象屡见不鲜。

二、解决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措施

(一)加大师范类英语专业的培养力度,凸显师范特色,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

现在我省大部分地区教育部门都采取公开招聘、择优录取的标准,采用“笔试+面试”两个环节的考核形式来选聘教师。笔试环节考查应聘者教育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情况;面试环节一般是说课,考查应聘者的口语表达及课堂管理、与学生互动的能力。

师范类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地打牢学生的英语基础,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特别是要强化实践环节,多组织、鼓励学生参加类似教师职业大赛、英语辩论赛等实践活动,创造条件锻炼学生教书与育人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完美结合起来;多借鉴职业技术类院校的办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教学能力,科学组织教育实习活动,利用教育实习基地强化学生的组织管理及专业能力,争取使学生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或面试环节中展现师范专业优势,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师范专业特色,提高毕业生的竞争能力,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4]。

(二)调整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师范类英语专业由于专业课程设置的单一性,使得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面狭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并兼具外贸、旅游、秘书、法律、商务、计算机等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各大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学生兴趣调整专业设置,灵活开设与英语相渗透的其他课程,如翻译、旅游、外贸等选修课,实施“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完善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培养高质量、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拓宽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5]。

(三)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要想提高师范类英语专业的就业率,使每位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自我价值,设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却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质量较低。讲授这门课程的通常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或是行政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大都照本宣读,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没有系统、科学的认识,多是从网上得知,缺乏实践的检验,因而授课效果不佳。

其次,学校对这门课程重视度不高,安排的课时量少,大多都是学生毕业时临时性开设的,缺乏全程的统筹规划,没有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生四年教育全过程。

最后,这门课程开设时段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大都开设在大四上学期。而这段时间学生大都忙着找工作,参加考试,根本无暇去听课,使这门课程趋于形式化。

三、小结

面对目前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形势,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需要毕业生本人、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毕业生自身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尤为重要。英语专业毕业生应强化自身优势和专业知识,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准确地自我定位,全面提高就业的能力和技巧,争取早日实现人生价值,回报学校、社会。

【参考文献】

[1]鲁绵茸,何树勋.商洛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11(06):73-77.

[2]高东洋.从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看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潍坊学院学报,2006(04):131-133.

[3]李嘉玮,王婧,蒙倩.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分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5(09):70-75.

[4]张冬艳.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9):50-51.

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 篇4

一. 事项名称

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手续

二. 设立依据

《关于明确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分配管理工作的通知》(潍政办函【1997】90号)

三. 程序依据

《关于做好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报到、二次派遣和调整改派工作的通知》(鲁人办发【2006】119号)

四. 办理条件

符合相关规定,材料齐全。

五. 申报材料

(一)就业报到证;

(二)毕业证;

(三)身份证;

(四)1、未就业毕业生已落实用人单位的,需提供用人单位出具的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以下简称“信息网”)上生成的就业协议书(接收函);

2、已就业毕业生又落实新用人单位的,需提供原用人单位出具的在“信息网”上生成的解约函和新用人单位出具的在“信息网”上生成的就业协议书(接收函);

其中:

① 中央、省属单位的就业协议书(接收函)或解约函由用人单位出具。② 潍坊市属单位的就业协议书或解约函由用人单位出具,需毕业生签字、用人单位盖章。

③ 潍坊县市区属单位的就业协议书或解约函由用人单位出具,须经县市区毕业省内就业主管部门审核盖章;

④ 外市单位的就业协议书(接收函)由单位所在地是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出具。

六. 审查步骤

1、受理、2、审查、3、核准、4、审批。

七. 承诺时限

当天办结

八. 收费情况

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 篇5

“非日照生源”的大中专毕业生已在日照落实就业单位或实行人事代理,并办理《就业协议书》鉴证的,可参照“日照生源”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情况办理报到、就业和落户手续。

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 电话号码 办公地址

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科 8785173 市级综合办公楼四楼

东港区人事局人才中心 8253873 昭阳路27号

莒县人事局人才中心 6222809 莒县电业大厦附楼

五莲县人事局人才中心 5213558 五莲县城富强路78号

岚山区人事局人才中心 2612618 岚山中路中段

开发区人事局人才中心 8351409 天津路99号

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 篇6

http://fuyang.offcn.com

2014年阜阳市第三届医药卫生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导读】

阜阳中公教育http://fuyang.offcn.com联合安徽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2014年阜阳市第三届医药卫生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欢迎加入2014年安徽公务员考试QQ群:103463412014年安徽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汇总(含16地市)

http://fuyang.offcn.com/html/2014/01/6579.html 2014年安徽事业单位考试笔试网络课程 http://edu.offcn.com/bssydw/anhui/

关于举办2014年阜阳市第三届医药卫生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会的通知 各县市区卫生局、人社局、各医疗卫生有关单位:

为推动我市卫生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卫生类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信息交流平台,营造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良好环境,加快培养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挥校园人才市场的作用,根据阜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阜阳市卫生局,阜阳市职业技术学院阜人社秘〔2013〕77号文件精神,今年定于4月26日举办“2014年阜阳市第三届医药卫生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会”。现就招聘会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阜阳市卫生局、阜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阜阳市职业技术学院 承办单位:阜阳卫生学校、阜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阜阳市职业技术学院招就处 协办单位:各县市区卫生局、人社局

二、时间、地点

1、时间:2014年4月26日 8:00—16:00

2、地点:安徽省阜阳卫生学校(阜阳市临泉路511号);乘车路线:乘2、15、26路车在国营驾校站下车向前步行100米。

三、参会方式

为便于在阜阳广播电视台、颍州晚报、阜阳周报、阜阳人事人才网等媒体准确发布招聘信息,请参会单位摊位申请表(摊位申请表下载:/shiyedanwei/zhaokaoxinxi/

地址: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向东200米路北

网址:http://fuyang.offcn.com

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 篇7

近年来,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很多学校实行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促进就业措施,把竞争机制引入了学校,使毕业生有了更广阔的择业空间,但师范类计算机学生的就业仍然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

1.1供求不匹配是毕业生求职的最大障碍

师范类毕业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就业岗位是到学校去当老师,然而学校对计算机老师的需求量是非常低的;同时,现在当老师必须要通过教育部门的统一考试才可以,而这个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公务员考试。基于此,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只能参与整个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求职的激烈竞争中。师范类的计算机专业,学的东西杂多而深度不够, 这将导致这些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不够。现在社会对计算机及其相关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很大;但许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究其原因:一是全国各地大学生汇聚在IT业比较发达的大城市,而这些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早已人满为患。因此,刚刚离校的大学生特别是师范类毕业生,因为师范类的毕业生的毕业实习主要是教育实习,是为当老师做准备,缺乏实习经历,所以缺乏就业竞争优势。二是部分学生就业宗旨依然是一味追求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高工资等,而不愿意通过降低工资和单位标准来完成就业。

1.2专业对口也是就业困难的一个原因

大多数毕业生就业观念不现实、功利化趋势明显、期望值过于高,往往瞄准的是大单位、高工资、工作环境舒适,而很少从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特长等方面考虑就业问题。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也一样希望从事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行业,例如: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计算机应用、硬件维护、计算机控制与PLC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等方面。但师范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知识储备不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以至于自身的竞争力明显不强。由于培养目标决定了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种种劣势导致一些大企业根本不愿考虑我们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以至出现就业难。 而一些小型企业招聘人才的条件比较宽松,但工资较低。多数毕业生对工资待遇要求较高,这就造成了应聘方与招聘者之间的矛盾,

1.3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不一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行业对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用人单位要求应聘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参与课题或项目研究的经历,熟练掌握一到两种主流开发语言。但师范类的计算机专业,学的东西杂多而深度不够,很多学校采取的还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讲授的大多是较低版本的软件和陈旧的课程体系,强调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结果是学生理论知识没有学好,实践开发经验和经历也没有, 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业界正在使用的平台、工具和专业技术,课堂上根本没有涉及到,很多学生听都没听过,更不要说应用了。许多毕业生、甚至需要较长时间的专门培训才能胜任工作,有的甚至还不如参加过短期培训的人员。这就导致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揣着毕业证找不到工作。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师范类计算机教育应从实践技能教育上进行突破,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使更多更多师范生走上满意的工作岗位。

2培养师范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对策

2.1加强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

师范类学校应结合产业融合与技术融合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继续扎实基础、 同时开阔视野、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形成师范类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和就业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计算机专业是更新较快的专业,所以,我们应下大力度在教学改革上,首先,让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另一方面,我们要正确面对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学生与非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学生同台竞争的事实。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不应继续因循守旧,遵照老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教师。应与时俱进改革培养模式,可以探索服务外包办学模式,加强与行业、企业和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根据市场需求来培养专门人才,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进入角色,适应工作环境,使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余地更大一些。

2.2改革教育体制,让学生拥有选择权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学生没有选择专业的权利,即使部分学校允许换专业, 也只有很少的学生能够实现。所以,如果学生在报志愿时报错了专业,或者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大部分学生必须要连续四年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而没有其他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不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自己专业的学生怎么能学习好这个专业,最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所以,高校应着眼于培养有用人才的角度,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2.3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入学时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并不比综合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差,可在就业时却相去甚远,归根结底是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式、培养方法出现了问题。师范类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要加强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适应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从目前就业市场来看, 各单位招聘人才时,都希望招收有工作经验或开发经历的人员,能直接给公司带来效益。但学生往往缺乏实践经验。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可以和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实训计划,并开展实训课程的讲授。学生运用自己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短期的实训,积累开发经验,这样我们的学生会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准备。

2.4加强职业指导,提高适应社会能力

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 篇8

有关事宜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局: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使用山东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网办理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手续的通知》(鲁教学函(2006)4号)要求,从2006年11月20日起,全省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服务与管理工作主要在省教育厅主办的“山东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以下简称“就业网”,网址:)上进行。凡省内各类用人单位接收师范类毕业生,其毕业生需求信息发布、双向选择、招聘毕业生等手续全部使用“就业网”办理。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就业网”简介

“就业网”以各市、县(市、区)和各师范类高校为结点,运用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适时的数据更新、分工协作的信息收集发布机制,形成省、市、县(市、区)三级互联与高校、用人单位互通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系统,为广大师范类毕业生和各类用人单位提供求职和招聘信息化平台。“就业网”主要功能是:宣传毕业生就业政策;发布师范类毕业生求职信息;发布各类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开展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息查询、检索、网上招聘、远程视频面试;举-1-

办毕业生就业网上招聘活动;进行毕业生就业工作网上办公等。

二、主要工作流程

(一)网上签约办法

1.用人单位注册。用人单位登录“就业网”填写注册信息,单位注册成功后,带相关证件到驻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不允许跨地区注册),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发给用人单位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用人单位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就业网”,发布招聘职位信息,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上网发布。

2.毕业生注册并搜寻职位。毕业生在“就业网”上注册成功后登录,在搜索到满意职位后,向用人单位投递简历,单位发送签约邀请,毕业生应约,通过网络将协议提交到市教育局管理平台。

3.审核鉴证。市教育局对协议书进行审核和鉴证。鉴证后的协议由高校审核后归入就业方案数据库。

通过县区审核并注册的用人单位可以直接与学生签约,签约过程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再审核。如果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对签约学生把关,可以以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名义在网上注册用人单位,并统一办理签约。

(二)网下签约办法

没有网上签约条件的单位可以在网下办理签约:

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网下达成用人意向,用人单位向毕业生出具就业接收函。

2.毕业生在网上注册,并生成个人求职简历。通过就业

网向所在高校提出录入省内协议书应急申请,详细说明网下签约的原因。

3.毕业生所在高校同意后启动应急处理,网上开启该毕业生录入协议书设置。

4.毕业生录入协议书后,持用人单位出具的接收函(学校不保存接收函)报学校就业部门审批。学校批准、核对网上录入信息后,网上通过。

5.毕业生打印协议书(待审件,不盖章)。

6.毕业生持单位出具的接收函,打印的协议书(待审件),报市级教育主管部门鉴证(教育主管部门保存待审件和接收函)。

7.市教育局审核批准后,毕业生信息进入就业方案数据库。

毕业生打印正式协议书,一式三份。由毕业生签字,接收单位盖章后,毕业生、单位各存一份,毕业生送高校就业部门一份。

三、严格网上用人单位和招聘信息管理

用人单位信息真实性事关毕业生就业前程和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对辖区内网上用人单位要严格条件审核:事业单位要有机构编制部门的事业单位登记证,企业单位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营业执照,非企业组织要有民政部门登记证,民办学校要有教育部门的办学许可证。要建立用人单位档案,验明证件后将复印件存入档案。批准前要到用人单位登记管理部门核实情况,防止非法组织的欺诈行为给毕业生和就业工作带来不良影响。网上对用人单位介绍要实事

求是,不能夸大宣传。

招聘信息是毕业生择业的依据。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好招聘信息审核关,信息中需求毕业生的数量、学历层次和专业等内容,必须真实、准确、有效。对误导毕业生的信息要及时指出责令纠正,对屡教不改、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以通报批评甚至取消签约资格的处罚。

四、充分发挥“就业网”作用

各区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就业网”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工作程序、办法,提高就业工作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要结合“就业网”使用培训工作,向各类用人单位和学校特别是非教育系统用人单位充分宣传“就业网”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为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准确、全面、快捷的服务。

接此通知后,各县区教育局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要立即开展相关工作,并配备熟悉计算机操作的人员从事就业信息网管理工作,确保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正常运行。

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 篇9

招聘教师工作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决策部署,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为师范类毕业生多渠道、多范围就业服务,做好公开招聘教师工作,促进全市教育均衡发展,现对我市2012年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暨公开招聘教师提出如下意见。

一、招聘对象

(一)高校毕业生

1.中学教师

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2011年、2010年同类高校及学历毕业生中尚未初次就业的人员;武汉生源往届同类高校及学历毕业生中尚未初次就业的人员。

2.小学教师

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专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专科毕业生须为师范类专业、武汉市生源);2011年、2010年同类高校及学历毕业生(专科毕业生必须为师范类专业、武汉市生源)中尚未初次就业的人员;武汉生源往届同类高校及学历毕业生中(专科毕业生必须为师范类专业)尚未初次就业的人员。

3.市、区教育局所属幼儿园教师

2012年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须幼儿教育专业,专科及以下学历毕业生必须为武汉市生源);2011年、2010年同类师范学校及学历、专业(专科及以下学历毕业生必须为武汉市生源)中尚未初次就业的人员;武汉生源往届专科及以上学历、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生中尚未初次就业的人员。

(二)符合招聘条件和岗位要求的在职教师和社会各类人才。

二、招聘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教育事业;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行端正,愿意履行人民教师的义务,遵守学校纪律;

4.应聘教师岗位需具有相应学段教师资格。尚未认定资格的应届师范类毕业生,可先行报名参加考试和面试,若考试考核合格,待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后方可派遣;应届非师范

类毕业生原则上必须取得全省教师资格教育学、心理学考核合格证或省教育考试院笔试测试合格证,方可报名,待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后方可派遣。2011年及以前的往届毕业生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在职教师和其他社会人才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

5.身体及心理健康,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6.具有湖北省或全国其他省级派遣资格;

7.中学教师

(1)年龄在25周岁(1986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以内,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可适度放宽年龄限制;

(2)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取得学士学位;

8.小学教师

(1)小学教师岗位对专科学历报考人员,仅限招聘武汉市生源、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中尚未初次就业的人员;以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报名者,与中学教师招聘对象、条件相同;

(2)年龄一般在30周岁(1981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以内;以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报名者,与中学教师招聘对象、条件相同,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可适度放宽年龄限制;

9.市、区教育局所属幼儿园教师

(1)幼儿教师岗位对专科及以下学历报考人员,仅限招聘武汉市生源、幼儿师范学校毕业或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生中尚未初次就业的人员;以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报名者,与中学教师招聘对象、条件相同,且必须是幼儿教育专业;

(2)年龄一般在30周岁(1981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以内;以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报名者,与中学教师招聘对象、条件相同,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可适度放宽年龄限制;

10.在职教师和社会人才的招聘条件以全市统一发布的公告和本意见为准;

11.依据省教育厅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在农村乡镇及以下学校3年服务期满的毕业生(以下简称资教生),可将毕业时间的条件向后推移3年;

12.各区另有条件要求的,均不低于(弱于)上述条件;

13.以区教育局为单位根据学段、学科确定并申报招聘岗位。

三、考试

(一)笔试

由市人社局统一组织,笔试内容分为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两科。

中学教师岗位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科目考试命题根据中学教学的需要和招聘条件的要求,以师范通识教育和学科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原则上不超出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师范类课程范围,适度测试英语、计算机水平。小学教师岗位考试命题原则上以全国普通高校小学教育专科类课程范围为主,同时,根据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适度测试英语、计算机水平。幼儿教师岗位考试命题原则上以幼儿师范学校课程范围为主,同时,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需要,适度测试英语、计算机水平

综合知识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历史、时事政治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考察应聘人员的观察分析、逻辑思维、语言理解、综合协调、竞争发展能力和心理素质。

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综合知识比重为7:3,即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科目占70%,综合知识科目占30%。

在职教师和社会人才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科目以报考学段、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命题。由市人社局办理了“三支一扶”加分现场确认手续的资教生笔试成绩加5分。

(二)面试

各区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岗位招聘人数与参考人数1:3比例确定面试人员。

面试由各区教育局会同区人社局共同组织,重在测试教育教学能力;考察应聘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能力,必须以讲课(或说课)的方式进行,同时可结合各自实际灵活采取机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

四、报名和考试

根据全市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统一要求进行。(参见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

网上报名时间:2012年2月14日9:00—22日12:00,登录武汉人事考试网

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登记办理 篇10

人事部门已对宁波生源2007年1月以后毕业的未就业毕业生进行未就业登记,符合条件的未就业毕业生可以在这个月到户籍、档案所在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办理。如未就业毕业生户籍和档案不在一地的,应当先将档案转到户籍所在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

办理了未就业登记的毕业生,可以享受免费人事档案管理、各类人事代理、政策咨询和就业指导、市场应聘洽谈、职业技能培训、推荐见习、就业。家庭生活困难的本市生源大中专毕业生,符合《宁波市困难家庭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临时生活补助办法》文件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临时生活补助。现行标准500元/月,补助时间最长不超过12个月。未就业毕业生报名参加相关职业培训机构组织的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由登记地政府人事部门分别给予一定的培训费用补贴。具体补贴标准为未就业毕业生每人享受一次,最高不超过1500元人民币。

具体登记办法:

一、登记范围及对象

1、登记范围:

毕业半年后两年内户籍、档案已在本市的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

2、登记对象:

(1)本市生源普通高校、普通中专毕业生。

(2)在本市已办理“先落户后就业”手续的外地生源毕业生。

(3)国家承认学历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其他高等教育学历考试非在职本市户籍毕业生(以下简称学历教育未就业毕业生)。

(4)参加志愿服务西部或志愿服务农村计划的本市生源毕业生,服务期满后两年内未就业的。

毕业前同用人单位签订过就业协议书,在学校派遣前又解除就业协议书的,视作未就业;毕业后升学、留学及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隐形或灵活就业的属已就业。

二、现场受理登记程序:

(一)、需提供材料:

1、申请《宁波市本市生源未就业毕业生登记证》的,需提供:(1)身份证原件与复印件(2)毕业证书原件与复印件(3)空白就业协议书(4)就业报到证原件和复印件(5)户口薄原件和复印件(6)一寸彩色免冠半身照片2张。

2、申请《宁波市外地生源未就业毕业生登记证》的,需提供:(1)身份证原件与复印件(2)毕业证书原件与复印件(3)人事代理协议原件和复印件(4)就业报到证原件和复印件(5)一寸彩色免冠半身照片2张。

3、申请《宁波市学历教育未就业毕业生登记证》的,需提供:(1)身份证原件与复印件(2)毕业证书原件与复印件(3)户口薄原件和复印件(4)劳动就业部门出具的《宁波市城镇新增劳动力失业登记证》原件和复印件(5)一寸彩色免冠半身照片2张。

(二)、需填写材料:

《宁波市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登记表》(一式二份)。

大中专毕业生相关就业优惠政策 篇11

根据乌就培[2010]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党发[2009]11号及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财政厅新人社发[2010]1号文件精神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可享受社保补贴。

一、补贴对象范围:企业新招用的应、历届大中专毕业生。应、历届大中专毕业生是指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进行求职登记并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证》的人员。(其中,历届大中专毕业生为毕业三年内未就业的人员。)应、历届大中专毕业生包括成人教育毕业人员。“新招用”指在招用前一年内在该企业未有就业经历和社会保险缴费情况。

各类企业新招用大中专毕业生,并按规定与符合条件的大中专毕业生签订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可按新党发[2009]11号文件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二、补贴申请及拨付程序:社会保险补贴实行“先缴后补、按季申报”的方式。企业按季到企业所在地的市或区(县)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劳动保障经办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大中专毕业生进行身份认定后,将其所招用的符合条件的大中专毕业生人员单独列出,由缴费所在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已缴纳社会保险证明后,填报《企业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附件1),按规定报市或区(县)劳动保障经办机构进行审核,市或区(县)劳动保障经办机构审核后填报《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审批表》(附件2)报市或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审批,由同级财政部门复核后,将社会保险补贴直接拨付企业在银行开立的基本帐户。在企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失业登记证》由企业保管,待其享受期满或解除劳动关系后返还本人。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后,由市或区(县)劳动保障经办机构在其《就业失业登记证》上予以标注、盖章,记录享受时间。

三、企业申领社会保险补贴须提供以下材料:

⑴新招用应、历届大中专毕业生人员花名册;

⑵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⑶应、历届大中专毕业生本人的《就业失业登记证》、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⑷缴费所在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社会保险补贴人员缴费情况证明;

⑸企业与大中专毕业生签订的劳动合同及大中专毕业生工资发放表原件及复印件;⑹企业在银行开立的基本帐户和帐号。

享受补贴15人(包括15人)以上的企业由市就业服务管理局负责审核,15人以下由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审核。

四、其它注意事项:

根据乌就培[2010]1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乌就培[2010]7号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期间,企业新招用历届大中专毕业生的,已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的,可以在就业状态下到企业所在区(县)劳动保障机构指定的社区劳动保障站统一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并从缴纳社会保险之月起,按规定享受社保补贴政策。2010年7月1日之后,企业招用的历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必须为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的人员,方能按政策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南平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见习协议 篇12

甲方: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就业见习单位)

乙方:韦生樑(毕业生)

为明确见习学生与见习单位的权利与义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协议。

一、见习期限及工作时间

经协商,乙方(姓名韦生樑学校福建农林大学学历本科专业工程管理毕业时间2012.6)同意到甲方见习,见习时间

自2012年7 月19 日起至 2012年 10月19日止。

甲方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本单位规章制度,合理安排见习学生的见习工作时间。

二、见习岗位

甲方根据工作需要和乙方的实际情况,安排乙方韦生樑到南铝铝材公司市场 部,从事 项目管理工作。

见习期间,甲方应安排专门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对见习学生进行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日常管理,见习学生应自觉遵守劳动纪律,认真见习。

三、乙方见习期间应遵守以下规定:

1、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甲方的见习规章及其它各项规章制度。如违反国家法规和单位的规章制度,甲方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分或终止见习。

2、因见习学生造成见习单位财物损失的,按甲方规定处理。

四、见习管理

1、甲方按照相关法律及本单位规章制度对乙方进行管理。

2、乙方见习期满后,甲方应对乙方见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并出具就业见习鉴定意见(由省人事厅统一制作提供)。

五、劳动保护:

1、甲方需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保证其在人身安全不受危害的环境条件下工作。

2、甲方根据乙方岗位实际情况,按国家规定向其提供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

3、乙方患职业病、工伤事故的按《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规定执行。

六、协议解除:乙方在本协议履行期间可以在说明原因的情况下向甲方提出终止见习合同,但必须提前7天通知甲方,并作好工作交接,否则应承担相关责任。见习期间,甲方如发现乙方不符合见习要求或不适宜甲方安排工作等情况的,可以向乙方提出终止见习,在为乙方履行见习生活补贴支付手续,解除本协议,并书面告知主管部门或有关人才服务机构。

七、尚需协商一致的其它问题(请如实填写。如没有,请填“无”。):

1、无

2、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及时协商解决。

八、法律效力:

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正本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另一份交主管部门或有关人才服务机构备案。

甲方(盖章):乙方:韦生樑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

湘西多渠道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篇13

湘西多渠道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近日,笔者从州教育局就业中心了解到,今年我州将新增约1.4万大中专毕业生等待就业,加上历年累计未就业的.1.6万人,今年全州约有3万名大中专毕业生等待就业。全州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仅上半年,全州多渠道安排大中专毕业生2700余人。

据了解,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全州坚持“自主择业,市场调节,政府扶持”的方针,一是继续组织实施各类基层就业项目,安排“大学生村官”150名;“三支一扶”计划32名;“特岗教师”277名;选调生50名;公务员109名;其他事业单位招考690名;各县市自主招聘教师约300名;高学历优秀人才招考107名。二是鼓励各类企业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能力,通过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上半年州内高校向企业推荐毕业生就业750人。三是大力支持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通过加大资金投入,降低创业企业门槛、开展创业培训,实行税费减免、落实小额贷款等政策措施,支持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今年上半年,全州已有20名毕业生自主创业。四是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或继续深造,通过政策宣传,今年全州共有115名毕业生网上报名应征入伍,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录取112名。五是积极安排硕士、博士研究生就业。根据州人发【2009】5号文件,按照“行业归口,专业对口”的原则做好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的选聘工作,并允许其去州外自主择业。2006年和2007年两届毕业生共109人,已有13人办理了州外调节就业手续,36人回州报到等待安置就业。

上一篇:车间安全生产考试题下一篇:2017春季开学第一次国旗下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