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2024-07-03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共12篇)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篇1

大物流又称社会物流, 是指企业将自有物流资源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有机结合, 合理配置资源, 共享信息。大物流时代是互联网及其衍生产业迅猛发展给物流业带来的必然结果。建设大物流系统, 可以避免物流业重复建设, 更大限度地利用社会各方资源, 减少物流总支出、降低物流运营成本。发展大物流产业, 建设规模大、品种多、效率高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需要充足的人才保障。在中国, 物流管理人才已被列为12 类紧缺人才之一, 培养适合发展大物流产业的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

1 大物流所需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素质

大物流产业不是仓储业和运输业的简单组合体, 而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和金融的复合型服务产业, 具有系统性和一体化的特点, 常常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运作。传统物流产业时代, 物流管理人才一般指具备简单技能的仓储、运输人才等, 缺乏系统的物流管理和技术知识, 这些人才并不能适应现代化大物流产业的发展, 大物流产业对物流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1. 1 知识与能力并重

大物流产业要求物流管理人才不仅具备较为广博的理论知识, 还具备综合性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包括国际贸易和通关知识、仓储运输专业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物流安全管理知识和物流法律法规知识等; 专业能力包括物流系统分析与规划能力、物流运营管理能力、物流信息管理能力、物流成本管理能力、国际物流管理能力和物流实践操作能力。

1. 2 应用与创新并重

发展大物流产业,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 有较强的应用技术能力, 还必须具备不断探索、开拓创新的能力。在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背景下, 创新已成为国家和企业追求的目标。应用与创新能力表现为毕业后的再学习、再实践能力, 善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和建议, 不满足于现状、孜孜不倦地向更新、更高、更强的目标挑战, 能帮助企业创造财富。

1. 3 道德与才干并重

发展大物流产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能力, 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 能够遵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能在职业道德品质方面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 最终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 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大物流时代的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职业道德, 要求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具有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承担责任和团结合作的职业品质, 不少物流企业甚至宣称“态度比能力更重要”, 将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视为员工必备的基本素质。

1. 4 情商与智商并重

大物流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 信息化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社会变革较快。目前世界经济发展处于结构调整期, 中国社会发展也处于转型期, 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日益增加。要使大物流产业得以顺利发展,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 能在艰苦或不利的环境中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 积极进取, 并善于寻求他人的支持; 始终充满自信、豁达乐观, 能在竞争中承受各种挫折和压力。

2 现行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指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基本样式, 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构造和运行的人才培养过程, 涵盖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等要素。针对大物流产业的人才素质要求,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2. 1 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 为确定培养内容、选择培养方法、检查和评价培养结果提供依据, 是人才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国现代意义的物流管理教育始于21 世纪初, 近几年社会上的“物流热”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在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时出现盲目趋从和定位不明的现象, 对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技能, 毕业后应该能够胜任何种物流岗位并没有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和论证。

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明确毕业生就业时的岗位职责和应具备的各种知识技能。随着生产力的提升, 经济的快速发展, 物流管理岗位日趋细分。物流管理就行业而言涵盖了运输、仓储、综合服务三大类20 多种行业, 涉及面极广, 而且不同行业对名称相同的物流管理岗位提出的能力要求不同, 因此, 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全部物流领域是不现实的。然而, 许多高职院校在对物流管理专业进行学科定位时, 并没有考虑学校所处的区域经济特点和所在的行业背景, 安排的学习内容覆盖了物流大类的所有专业知识, 看上去很全面, 但杂而不精, 致使许多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到找工作时还不明白自己的专业特点是什么。

2. 2 培养内容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培养内容一般体现为课程体系的形式, 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 纳入培养活动过程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的总体。通过分析中国高职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列出的课程, 可发现其中的主要问题是课程设置不科学, 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要求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异。

许多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 既缺乏对市场的充分调研分析, 也没有考虑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而是照搬其他院校模式, 这样的课程安排当然很难适应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多样性需求。大物流时代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结果, 客观上要求物流企业不断更新技术, 而许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没有与时俱进, 没有及时补充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致使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企业实际的岗位要求, 导致部分课程实用性较差。另外, 高职院校对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重点有不同看法, 即存在专业人才应该是重技术还是重管理的争论, 结果是一些高职院校的课程仍然偏重于原理的理解和分析, 不仅实践教学内容较少, 也缺乏对企业物流管理案例的分析, 导致许多学生毕业时不能学以致用, 进入工作岗位后还需要企业花大量时间进行岗前培训, 与企业对高职学生毕业后能立即上岗的要求存在差距。

2. 3 培养方法模式单一

培养方法是一系列程序、方式和手段的总和, 是为实现培养目标、掌握培养内容而选择的。培养方法可分为三大类: 教育者施教的方法、受教育者在教育者指导下学习的方法、自我培养的方法。物流管理是应用性较强的一门科学, 要求从业人员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所以, 实践教学环节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 由于受资金、场地、师资力量等条件的限制, 多数高职院校很难有条件建立起现代化的、独立的物流管理实训教学基地。

目前许多物流管理课程仍采用传统的教育者施教的方法, 即教师处于主动地位,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以理论讲授为主的培养方式, 缺乏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和案例教学,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缺乏主体意识, 也就没有了积极学习的主动性。

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建立了物流实验室, 并配有各种软件, 可提供学生上机模拟实践的机会, 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但模拟实践既然称之为“模拟”, 绝对比真实的工作环境简单, 再加上软件资源更新有一定的滞后性, 从而使得模拟实践与企业实际运作存在一定的差距,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有部分高职院校与物流企业合作建设了校外物流实训基地, 但企业出于安全、利润等方面的考虑, 很少创造机会让学生真正置身其中学习实践, 往往只是安排教师带领学生参观物流企业的工作环境、设施设备, 看看操作流程, 实训基地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 构建高职院校的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3. 1 确立有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在确定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时, 必须考虑所在地区的经济结构特征、产业结构特点和经济发展趋势, 必须考虑到社会需求和人才就业市场的需要。高职院校首先应充分调研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政策, 对所服务的行业以及岗位群进行正确细分, 再分析自身的资源优势, 在结合自身办学背景及特色的基础上, 确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错位竞争是确立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出发点。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有层次之分, 不同层次的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不一样。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的教学重点也各有侧重。高职院校确定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出与本科院校和中职院校错位竞争的特点: 与中职院校相比, 高职院校要有“高等性”; 与本科院校相比, 高职院校要有“职业性”。“高等性”体现在具备足够的物流管理专业理论和技术原理知识、对前沿性物流管理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较高、专业复合性较强三方面。“职业性”体现在职业岗位的实践能力较强、不需要企业进行过多的岗前培训就能在现场进行物流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能力本位是确立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取向。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与传统大学教育中以知识本位为代表的办学理念不同, 它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 以技能应用为主要特征, 其核心是强调对成熟技术的应用。高职学生的能力重在实用, 因此, 高职院校应运用职业技术分析和岗位分工原理, 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岗位群, 充分调查和分析物流管理行业岗位群的分布、工作特点以及相应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 针对岗位需求, 确定培养目标。为了适应发展大物流产业的需要, 高职学生还应兼具一定的创新能力, 但这种创新能力与本科院校看重的研究性理论创新能力不同, 应定位于立足岗位的应用型创新能力培养。

具有前瞻性的市场需求是确立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导向。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管理人才属于应用型和基层管理型人才, 必须从行业和专业领域的市场需求中去探索。人才市场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主要来源于企业自有物流领域和物流企业。企业自有物流领域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随企业所处行业和岗位所属部门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物流企业需要的一般是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人才。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主要服务地域的市场需求来选择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仅要满足现在的市场需求, 还要考虑学生毕业几年后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期望。物流行业发展迅速, 在学校受教育的三年中, 市场所需要的物流人才知识结构很可能发生变化。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要, 必须对社会需求做出合理预测, 同时根据社会需求, 适时调整培养目标, 使毕业生能够满足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 更好地为发展大物流业服务。

3. 2 制定动态适应性的专业培养内容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大物流产业要求物流管理人才具有综合性能力素质, 而且这种要求会随社会和行业的发展而变化。高职院校必须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和物流管理人才自身发展的趋势, 制定具有动态适应性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内容。

课程设置要以市场、职业和技术为坐标。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必须有自己的特点, 不能照搬本科院校或中职院校的课程体系。首先应从社会需求入手, 针对目前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情况, 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选择课程, 设置的专业课程不能与社会需求相差太远。其次, 要根据行业技术的发展调整教学内容, 例如,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必须密切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 及时调整物流软件的应用和必备的计算机操作维修课程的内容; 为了适应大物流产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要求, 必须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人处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内容纳入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 符合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特点。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将来就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及其实践应用, 而不是将学生的时间完全用于理论分析。应增加实践课程,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理解理论知识, 掌握实际操作技能。项目模块化是一种可行的课程设计方案, 即以形成一定的物流岗位能力为中心, 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模块为依据, 筛选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设计的教学方案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模块的操作流程; 然后按照这个操作流程组织实施教学, 学生通过完成模块的过程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3. 3 创新培养方法

高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借鉴国内外的教学经验创新培养方法。为了实现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要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方法。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 根据培养目标的定位, 可以有选择性地在校内建设模拟教学场所, 如物流专业技能训练中心、模拟仓储中心、物流软件模拟实验室、各类企业的模拟物流部等, 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系统仿真模拟实训, 以提高专业技能和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校内物流实训中心应以物流业务流程为基础, 以物流系统软件为模拟平台, 通过实际的物流工作流程将现代物流的核心活动如订单、仓储配送、运输、库存控制、客户服务等联系在一起, 达到物流与信息流的有机结合, 形成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实用的现代物流综合模拟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最好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 双方签订合约, 共同投资, 共同使用。例如, 可以与区域内优势物流企业或大企业的物流部门共同进行实训基地的连续性投资建设, 即由企业投资进行设备、仓库等硬件设施的建设, 由高职院校购买软件并负责维护软件的运行, 不仅能丰富实践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工作过程的理解能力, 还可以通过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来帮助企业解决适应性人才需求的后顾之忧。

综合运用多种培养方法, 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可以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所学知识; 开展学生技能竞赛、设计竞赛活动,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建设仿真实验室, 通过物流教学软件演示模拟完成抽象知识的形象化示范教学, 能加强学生对在实训基地都无法实际操作的教学内容的理解; 运用案例教学手段, 营造不同的问题情景, 以现实工作中的具体事例解释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帮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了强化实践教学效果, 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邀请物流技能大师作报告、聘请物流管理行业的职业精英担任专业课程教师。

创新考核评价模式。高职教育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并重, 其中的实践课程有相对独立的体系, 理论主要是为培养综合和专项职业技能服务。物流管理专业学科具有环节多、系统性强、科技含量高、理论实践联系紧密等特点, 生产性实践教学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为了确保教学体系按预定方式运行, 必须改革较为单一的传统考试模式, 创新考试方式。根据“应知+ 应会”的原则, 注重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结合课程特点采取不同的考试方式。理论课程可沿用试卷考核方式, 强调知识记忆的专业基础课选择闭卷考试, 注重能力测试的理论课程可尝试开卷、课程论文、案例分析等方式; 实践课程可采取课程设计、模拟试验及实习操作等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黄翔.构建以企业为中心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 32, (7) :183-184.

[2]黎冰, 武钧.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探讨[J].物流技术, 2010, (8) :154-156.

[3]刘安鑫.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19, (3) :51-53.

[4]马家喜.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一宗旨、两基点、三步骤”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11, 32, (10) :24-27.

[5]徐怀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12, 14, (7) :25-27.

[6]翟艳辉.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析[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8, (2) :16-19.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篇2

关于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的探索

工学结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专门技能采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就业.研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以及对各种模式进行分析,对高职教育的教学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 者:郭丽颖 许红 耿万云 李淑华 赵欣 作者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黑龙江哈尔滨,150000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5)分类号:G71关键词: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实践探索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物流装备与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近年来,广东省高职物流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根据2007年招生目录专业设置,将近有40所高职院校开设有物流管理专业,专业方向集中在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国际物流、报关与货代等细分领域。这些高职院校累计培养物流专业人才近万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东物流专业人才比较紧缺的现状。然而,在物流专业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广东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存在着与社会需求和发展相脱节现象。物流专业化、精细化程度越来越突出,对物流人才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更新,而广东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并没有跟上这种发展趋势,人才培养仍然按照“宽进宽出”模式,培养的学生似乎无所不能,但根据智联招聘网的物流有效职位需求统计结果显示,企业对综合性的物流专业人才需求日益萎缩,对物流细分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却在不断增长。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高职院校的重视,防止出现物流就业难问题。

进入21世纪,广东省明确提出将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物流装备作为现代物流技术载体,将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因此,物流装备制造业发展正在得到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物流装备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大量的物流装备技术人才,广东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操作型物流专业人才的主力军,尚未有院校设置物流装备工程与管理专业方向,这将会影响到广东省打造制造业强省的宏伟目标。因此,如何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开展物流装备工程与管理职业教育,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培养物流细分领域专业人才已成为广东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二、广东物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1.物流装备制造业是广东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支持保障

目前,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现代物流业一般具有三大体系:一是比较完善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装备体系,包括网络化的交通线路、现代化的运输工具、仓储、装卸、搬运及包装、流通加工的设备;二是拥有计算机系统技术和通讯技术有机结合而构成的高效的物流信息体系;三是比较发达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组成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其中的物流装备体系,主要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硬件设备和工具。物流装备制造业即是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先进技术装备和设备的先导性行业,是为物流生产提供劳动手段要素的行业,是对传统机械制造业的改造和创新,是当前新兴的装备制造业之一,已经成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基础。在全世界范围内,物流业发达的国家和城市都拥有发达的物流装备制造业,如日本和韩国。广东省十分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多次出台相关政策与文件,鼓励与支持物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提升做大做强。技术创新与管理提升必然需要物流装备制造业的支持保障。

2.物流装备制造业是广东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及机遇

进入21世纪,广东物流业面临着重要的产业优化与升级问题。从市场需求来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然拉动物流技术装备市场的需求。据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以叉车为主的激动工业车辆的市场需求增长一直保持在40%左右;轻小型搬运车辆的产量增长保持在50%~60%左右;各行业投资建设的自动化立体仓库越来越多;托盘等单元化产品的需求量增长至少在30%以上;货架市场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货物运输车辆市场进入超常规发展阶段;无人搬运车、自动货柜、机器人等现代化物流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快速增长。此外,近两年以条码、RFID、GPS/GIS产品为主的自动跟踪识别技术在物流业也得到广泛应用。从运作效率来看,传统物流方式将受到跨国企业挑战,这将导致广东大量工商企业物流设施和设备更新换代。于2006年对外开放的物流市场将随着企业的激烈竞争和效率提升发生深刻的变化,物流装备制造业也将迎来全面升级的良好机遇。

三、物流装备工程与管理专业方向设置可行性分析

广东省物流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必然需求跨越机械学科与物流管理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在一些航海、交通运输类院校由于其自身特色和资源优势,相继开设了一些与物流行业相关的装备工程专业(或专业方向),如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广东航海高等专科学校的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有些院校在设备管理专业基础上,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下开设物流设备与管理方向,等等。上述学校开设的专业(或方向)其培养目标主要是定位于培养掌握港口机械、设备设计和开发以及管理的中高端方向,其定位面涵盖机械专业方向内容较多。目前,在广东省尚未有本科高校开设物流装备工程与管理专业方向,高职类院校由于基础设施、师资条件等资源约束的限制,对新型物流装备技术人才的培养更是缺乏详细的可行性论证。

1.社会需求分析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数据显示,广东省物流装备制造及其相关企业近千家。由于广东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物流装备市场空间较大,物流装备企业发展规模处于急速扩张阶段。据有关资料分析,预计在今后10年物流装备人才需求速度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但具有机械与管理知识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较小,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2.基础条件分析

广东有些高职院校理工科实力雄厚,行业特色明显,在师资力量、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动产学合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都已初步具备开设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方向的基础条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较早,物流管理教研室教学科研骨干曾在多家国有企业担任过技术管理骨干和业务中坚,并承担过国家物流行业标准制订工作。75%教学骨干老师具有工科背景,可从事物流装备领域的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2004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东莞市威特隆仓储设备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广东轻院威特隆物流设备研究所。研究所主要职能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物流仓储货架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威特隆物流设备研究所的成立为开设物流装备工程与管理专业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积极的探索。

3.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分析

物流装备工程与管理不仅涉及到工学的许多学科方向,如机械、电子、材料、交通运输等,也涉及到管理、经济等学科方向,因此,它是一个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的学科。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使学生初步掌握物流装备工程的开发、管理和应用能力,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成为具有跨越工科、管理、经济学科的,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四、新型物流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1.“双循环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一些物流装备制造企业的网络调查和市场调研,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资源条件,根据职业岗位技能要求,通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的创新,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与企业共同构建实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学校(理论)—工厂(实践)—学校(理论)—工厂(实践)”“双循环交替”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见图1所示。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和企业顶岗实践的无缝衔接与有机融合,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构建学生企业顶岗实践或实习实训评价与考核制度,通过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和问题反馈,不断完善补充双循环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内涵。

图1 “双循环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双导师培养模式做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衔接配套和顺利实施。“请进来”是指引进、聘请具有丰富生产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来学校进行物流专题讲座、专业教学,通过师徒传帮带,培养学校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走出去”是指选拔教学骨干勤下企业,到企业实践锻炼,通过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工学结合的双循环交替,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层层递进,职业素质全面提升,在生产中逐步实现学生向生产者的转变。这种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工学结合为手段、双循环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带来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的全面改革,从而促进专业建设的全面提高。

2.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

物流装备工程与管理专业方向性质为工管并重,以工为主,以管为辅。因此,专业课程体系应主要涵盖物流装备机械、物流管理等领域。选修课程可以参照物流管理课程体系开发一些关联紧密的课程进行设置,以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表1 物流装备工程与管理专业方向课程体系

3.实训及实习基地建设

物流装备工程与管理是一个技术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方向。为了实现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从事物流装备工程与管理领域必须的知识,具备从事物流工作所应有的能力,试验实训及实习基地的构建是关键环节。

(1)以项目为导向组织校内生产实训。一方面通过购买教学模拟软件(如AUTOCAD软件、仓储管理软件等)使学生熟悉物流机械设计、物流管理专业技能知识;另一方面,以工程项目为导向与其它相关专业联合组织生产性实训,这种模式不但具有实用性和实践性,而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如针对某仓储建设项目为依据,生产实训流程见图2所示。

图2 以仓储建设项目为导向的生产实训流程

(2)以工学结合为纽带建设校外参观实习、产学研基地。双循环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学校能否与企业紧密合作。通过产学研的合作,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管理与运行机制,通过学校教育教学和企业顶岗实践的工学结合,大力推行定向或订单式培养。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与物流协会、劳动保障部门、物流企业四方合作联合成立物流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中心。按照“提供优质服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利益共享、成本分担”原则,发挥各自优势,各司其职,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将职业资格证书引入实践教学,按照市场需求和职业技能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社会服务工作。如物流装备操作证书(如叉车证)市场需求量大,但这方面提供培训与鉴定服务的院校或培训机构较少,甚至有些机构根本是滥竽充数,学员质量不能保证。根据企业调研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一些物流企业非常欢迎能在一线操作的技能型物流专业学生,因此,让学生在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的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培养中具备职业技能,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就业率。

五、结束语

发展现代物流需要物流装备制造业的支撑与推动。面对物流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广东现代物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这种挑战主要就是物流细分领域的专业人才缺乏。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广东高职院校应针对物流市场中出现的新型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积极思考不断探索实践,以期为我国高职物流教育提供示范性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朱洪前等:物流工程课程体系探讨[J].物流科技.第29卷(125)

[2]王健:我国物流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6(2)

[3]王应红:物流装备业走向繁荣[J].市场周刊.2006(9)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篇4

人才培养目标是对所要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建立科学的培养目标是开展高职物流教育的基本前提。高职物流专业应从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出发, 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分析原理, 剖析学生的就业岗位群所应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确定培养目标。

1.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的就业层次

我国物流人才主要是物流研究人才和企业物流人才、规划咨询物流人才、外向型国际物流人才等四个方面。物流研究人才, 需要有扎实的物流理论基础和渊博的知识, 具有物流科技创新能力, 属于研究生层次的教育;规划咨询物流人才, 是知识面较宽的复合型人才, 属于本科层次的教育;高级外向型国际物流人才, 需要精通国际法律、进出口贸易、报关业务, 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要求高, 也属于本科层次的教育;企业物流人才和中级外向型国际物流人才, 是物流技术操作和物流业务管理的实用型人才, 要求重操作、重技能、重实践。因此, 企业物流人才和中级外向型国际物流人才这两类人才的职位层次带应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2.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群

确定高职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要考虑物流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从技术领域考虑, 企业物流人才有物流管理人才与物流工程人才。对于企业内部物流, 有采购、储存保管、包装、分拣、配装等岗位群;对于企业外部物流, 有分销、发送、运输等岗位群;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 有储存、运输、配送、信息发布与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货运代理等岗位群。这些岗位 (群) 各有区别, 作为一所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不可能面面俱到, 只能根据实际需求, 把培养目标重点锁定某些岗位 (群) , 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专业和优势课程。

3. 高职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的要求,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面向生产企业、商品流通企业、物流服务企业,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身心健康,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掌握物流专业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过程, 能够从事各类企业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信息服务等物流管理活动, 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的基层运营管理人员。

二、高职物流专业的设置

1. 专业设置的重要性

专业设置是指在高职教育中, 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职业分工等方面的情况, 对学生修学的方向进行必要的划分。专业设置的原则、方式构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方面的特征。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 它规定着专业的划分及名称, 反映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工作方向, 直接影响着招生、培养、毕业、就业和教育质量评估。

2.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专业化

物流具有连锁化、综合化和信息化的特点, 从而引发职业岗位的复合型和专业化趋势。物流职业岗位的复合型要求高职物流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能力结构。物流职业岗位的专业化要求人才对知识能力有专攻, 取得某些专业领域特有的技术和技能, 如运输调度、客户信息管理员等专门化人才。在专业设置时, 做到在“宽带”型的基础上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高, 既有专业特长, 又能在多个物流职业岗位上工作, 实现既满足社会物流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 又保持学校物流教育相对稳定的目的。

3. 高职物流专业的设置

高职物流专业的设置要体现就业的导向性, 以用人单位的需要设置专业, 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设置专业。根据用人单位对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及职业岗位群的分析, 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方向”的专业体系。将学生就业、升学和自主创业所需要的知识设置成一个基础平台, 将专业细化为几个专业方向。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按物流管理大类专业组织学习, 学习基础平台知识;第二学年分为物流营销管理、采购和供应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连锁经营与商品流通、国际货运与报关等方向, 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学习;第三学年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工学结合的学习。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1. 课程结构的组织

高职物流专业的课程结构要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高职物流专业的教育应依托物流行业办专业。为使物流管理课程内容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要求, 加强与企业、行业协会的联系, 可聘请校内外物流专业、物流行业的专家和行业协会代表组成“物流专业管理委员会”, 对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专业调整、课程设置进行指导和监督。

2. 课程结构体系

(1) 以应用为目的,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公共必修课要发挥知识性和工具性两个功能, 既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又要为专业课程提供理论知识基础, 还要为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提供知识储备。专业必修课以“应知、应会”为度, 体现职业针对性, 根据岗位群的基础能力要求设置, 培养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专业选修课主要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强化训练, 使学生学有专长, 术有专攻, 应对人才市场的竞争。

(2) 以培养人才实践能力为目标,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内实验室实验、课程设计、案例分析和讨论、社会调查、模拟作业、阶段性实习和工学结合实习等内容。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以应用能力为本位, 按物流专业认识实习、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职业综合能力训练四个步骤, 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设计实践教学课程, 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实践性、实效性, 并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标准, 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3. 体现“应用”课程结构的特色

高职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结合“双证沟通”的要求, 课程设置要涵盖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所有知识和技能, 以学分作为“双证沟通”的纽带, 把物流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技能融入物流专业的教学大纲中。按理论与实践1:1的比例设计教学计划, 加强物流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突出毕业生应用能力强的竞争优势。增加选修课程比重, 侧重对学生包括为人处世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销售能力等多种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4. 建设立体化的教材

高职物流专业的教材是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 是进行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高职物流专业教材的内容应当兼顾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既选编“必需、够用”的理论内容, 又融入足够的实训内容, 做到与理论教学相配合、与新的教学实训设备相适应、符合教学大纲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 突出物流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除必有文字教材以外, 还应有实物教材、电子网络教材等。要结合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好讲义、自编教材, 确保高职物流专业教学的需要。

四、高职物流专业教学运行机制

教学运行机制是指在一定的课程规划或教学计划中, 为实现培养目标, 在培养过程运行时所依据的工作原理或管理常规, 教学运行机制是高职物流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 它调节着高职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选课、选教学环节、选科等活动, 促进着培养目标的实现。

1. 建立完善的校内实习基地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营造良好实践环境的首要条件,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保证。在校内实训基地, 学生可在比较从容的环境中, 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并进行反复的训练。校内实习基地的建立既要有明确的定位, 更要集中资金、加大投入。此外, 还要重视技能训练的项目及内容、训练方法和考核标准, 以便使学生在踏上就业岗位时就具备较为熟练的实践技能。

2.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根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 采用以下方法构建校外实训基地:一是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联系, 建立“协作型”校外实训基地;二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构建“合作制”校外实训基地;三是通过创办经济实体, 建立“自主管理型”校外实训基地。

3. 工学结合, 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应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在三年制的高职教育中, 安排一年左右的时间, 让学生到物流企业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4. 构建“岗位———任务”的实践教学模式

所谓“岗位———任务”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根据北美国家职业教育流行的CBE理论及DACUM方法的原理, 将实际工作中某个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分解成若干个任务进行针对训练, 学生通过对各项任务的逐一训练和掌握, 从而培养形成该岗位所需的实践能力。在具体操作上, 先由企业的物流师和学校教师对物流岗位进行分析, 将物流管理的某岗位能力分解成若干个任务 (技能) , 每项任务再拆分为更具体的操作单元。任务分解时要说明各项技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明确学生应当掌握什么技能, 形成什么能力;接着根据具体的操作单元开发相应的学习指导书、学习教材及音像教学资料;在训练方法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求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起指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5.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电子技术和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使教学内容集声、图、案例为一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灵活使用, 如采用讲练结合法、示范模仿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学习法、企业调研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6. 建立一支高职称、高学历、“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一支高职称、高学历、“双师型”的物流师资队伍, 是办好高职物流专业的关键。高职院校应提高教师待遇, 以吸引高职称、高学历、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从教, 并确保现有教师队伍的稳定。每年派专业教师赴国内外高校进修, 提高他们的学历和学术研究水平。建立专项科研基金, 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研究解决本地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 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 以丰富他们的实践知识,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聘请物流管理一线的专门人员、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建立一支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潘国强.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6) .

[2]张芮.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 2008, (1) .

[3]朱鼎勋, 邓永胜.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6) .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篇5

昆山位与长三角地区,是一座新兴的商贸城市。由于昆山经济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昆山市政府相当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加强行业监管,加快物流企业发展,积极促进物流业与生产制造业合作,提高物流企业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根据数据统计,昆山物流管理人才的层次结构接近于金字塔,物流从业人员中,9%的岗位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具备较强的战略判断能力、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主要负责整个部门的管理和组织,属于高级物流管理人才。47%的人员主要负责具体项目的执行和运营管理,属于中级管理人员;44%的人员主要负责具体事件的操作,如货物上架、运输、包装等,偏向于体力劳动,为初级水平。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昆山物流行业对中、初级人员的需求巨大。而昆山企业中的物流从业人员来源于从传统的仓储和运输企业岗位转移而来的农民工、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等。职业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是昆山物流人才的主要来源[1]。

2高职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现状

1培养目标不明确[2]

各院校在专业建设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出现“闭门造车”现象,较少经过企业调研,较少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较少考虑当地经济和发展的需要,以致专业定位与企业岗位需求严重不符,学生所学知识难以满足企业岗位需要。除此之外,专业设置缺乏科学论证,专业设置过窄,各专业之间课程设置重复,课程内容抽象,过于重视理论知识,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沿用本科教育的方法,忽视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没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2实训资源缺乏

各院校虽重视实践性培养,但实训设施有限,只能通过企业实习基地加强对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校内实训主要以校内教学为主,利用实训室已有的设施设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校内实训室由于受资金、场地等诸多因素制约,难以建成符合教学需求的实训基地,大多实训基地存在综合性差、设施设备现代化水平低、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导致校内实训教学与物流行业的发展相脱节,实训教学效果较差。校外实习主要以校企合作方式展开,通过学生在合作单位实习,加深学生对岗位需求、岗位能力的认识。然而实习岗位比较单一,主要是与仓储物流相关的岗位,从事的主要是生产一线操作工工作,工作性质重复、单调,很少被安排在与物流相关的领域,学生在毕业以后的工作中所需要的岗位能力与实习过程中形成的岗位能力不符,造成学生心理落差较大。

3教学方法落后

物流管理专业起步较晚。上课时,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形式单调,缺乏趣味性;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脱离实际,违背职业教育的理念;教学方法与培养目标相背离,培养出来的学生对物流只限于理论掌握阶段,很难应用于实践。除此之外,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企业最看重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被忽视了,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低。

4师资力量薄弱[3]

物流行业是一个新崛起的行业,专业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大多从事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本身不是物流管理专业毕业,主要由管理类、交通运输类等相似专业演变而来,没有经过系统的物流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物流方面处理问题的方法一知半解,缺乏物流学科新知识、新理论的研究和培训,不能把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操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师资整体水平一般,制约了教学水平的发挥。

3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1根据企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专业设置是在充分调研昆山地区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对物流管理应用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开展职业领域、职业能力的分析,经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专业建设指导,培养面向地区性物流园区和企业,在一线从事中基层物流服务和管理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进行适当调整,使得专业设置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2构建符合物流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的课程体系

1物流职业能力与素质的需求分析[4]

针对昆山人才市场的需求统计,对物流相关职业进行仔细和认真的研究,以企业工作的内容为出发点,挖掘其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从而进一步确定学习任务,以此设置课程结构和内容,使得课程设置符合企业人才需求。通过对毕业生、物流企业调研发现,目前物流行业岗位存在第三方物流、制造业物流、商贸业物流、国际物流等四大职业方向,学生所从事的主要有运输、仓储、配送、采购、营销、信息等几方面的工作,结合具体的岗位设计整体理论框架和具体内容,使学生能够目标明确、学有所获进而满足社会的需求。

2构建“1+4+N”的课程体系

通过对昆山经济、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得出昆山物流行业对中、初级物流管理人才需求巨大,剖析其岗位素质要求,搭建与职业岗位能力完全相符的“1+4+N”的体系框架。“1”指职业能力专业平台,即专业课程平台,“4”指制造业物流、第三方物流、商贸业物流、国际物流等四大物流职业方向,“N”指选修课,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与未来的规划任意选择部分课程,选修课共计13学分。第1、第2学期重点学习基础课程,如“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实务”等;第3、第4学期重点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如“运输管理”、“采购管理”等;第5学期为专业方向技术课学习阶段,如“国际货运代理”、“生产运作管理”等;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践,并有对应的教师进行指导。“1+4+N”课程体系满足了昆山物流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构建中不仅设置了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而且在专业课程中设置了专业选修课,根据昆山企业需求特点和学校特色把专业分为几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进行选择,为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有用人才。

3采用“三阶段,三循环,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阶段”即物流认知实习阶段、企业顶岗实习阶段和毕业实习阶段。一年级的认知实习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前的重要环节。通过认知实习,走出去,到社会去参观、调查,了解社会热点问题的产生、发展与应对等的实际状况,以亲身感受与体会社会的发展及变化,了解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及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业务流程等相关工作。二年级的企业顶岗实习是将学生安排到相应的物流企业岗位,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顶岗实习加以运用。三年级的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毕业前的重要教学环节,根据学生兴趣及所选专业安排不同的就业岗位,结合四大方向让学生自主选择。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敬业精神,使学生得到技能应用人才所必需的基本训练和从事技能应用工作的初步能力,完成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三循环”即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三重循环,这是将理论成功运用到实际的有效途径和理想的做法。

它大大缩短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工作做好准备。学生需要找出自身学习的相关知识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在后续的学习中重点强化相关知识,使学生直接从学校融入企业,真正达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专业设置按照“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规律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过程。通过校内基础技能学习、校外职业认知实习→校内职业技能学习、校外顶岗实习→校内综合技能学习、毕业定岗实习的人才培养途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5]。“三结结合”即德技技、理实、课课证相结合。“德技结合”是指物流专专业在专业课课程研讨时,共共同探讨各门专业课程程涉及的德育育教育资源。教师备课时时把德育教育育与专业知识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时加强自身的的道德修养,不仅专业知识识和技能与社社会接轨,思思想品德也能能符合社会需需求。例如:教师可以在在讲述理论知知识的同时引引入品德方面面的案例,通通过分析,加强德育方面的教育。此外外,在体验式教学法中中,教师通过过设置情境,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行角色模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在在整个过程中,不仅体体现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程度,还体现现出团队合作作精神、为人处处世的态度等等德育方面的的内容。“理实结合”是是将理论用于于实践的一种种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学中引入真实实的工作任务,在任务完成成的过程中加强理论知知识的学习。“课证结合””是把专业涉涉及的单证员员、助理物流流师、助理采采购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人才培培养目标结合合起来,把课课程内容与证证书考试范围融融合在一起,保证学生考考试通过率。

4构建校校企合作平台台

为达到到物流管理专专业学生岗位位职业能力的的培养要求,使学生能够够在真实职场情境或真实企企业环境下完成相应实实践技能的锻锻炼,物流管管理专业与企企业合作,学学生通过企业业掌握了实践技能,企业员员工加强了技能培训,成为与行业业交流的重要要窗口。一方方面,校企共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和实验实训室,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与与教材,共同同进行员工与与师资的培训训,使学生更更符合企业需需求;另一方面,双方定期期开展双向性的技术培培训和技术合合作,让双方方能共同渗透透到对方的日常工作和生生产经营活动中,如专业教教师进入企业生产现场场,与企业人人员共同研讨讨流程管理、物流操作等等课题,同时时企业骨干参与人才培养方方案、培养计划的制订订,参与课程程标准、课程程整体、单元元设计、学习习情境等设计计,参与课程教学与实践环环节辅导,使双方的合合作能进入良良性循环,形形成“共生型型”关系。

5建立“双师型”专专兼职教学团团队

构建一一支校企合作作的“双师型型”素质的专专兼职教学团团队,重视利用企业和社会会资源,促进进学校与企业的全面沟沟通与合作,实现技能型型、应用型的的人才培养目标标。校内专专任教师,要要有敬业乐群群,对工作精精益求精的态态度,掌握本本职工作基础理论,能运用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决问题,对本本专业最新成成果有一定了了解。教师要要不断加强知识的更新与学习,不断提提高自己的学历和自身身素质,学校校也要协助教教师实施能力力提升计划,例如,学校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各种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培训、专业实实践技能的培培训、安排教教师到高校继继续进修、选选派教师进企业访问学习和和组织企业人员与学校校教师深度交交流,使教师师能够与时俱俱进。企业兼职教师是由本专业聘请的一批在企业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构成的,由于兼职教师了解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讲课过程中,能够融入企业案例,使学生对职业岗位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教学效果良好。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企业兼职教师与学校专任教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建设校企合作课程、共同开发实训基地,课程成绩的评定由专兼职师资共同负责完成,实现了课程成绩评定的多元化,打破了终结性考核的方式,融入了过程性考核。

4结语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浅析 篇6

关键词 高职;物流专业;行业协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5-0028-02

1 高职物流专业就业现状

就业生毕业单位分布状况 物流行业是一个复合性的行业,一个优秀的物流人才既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与经验。因此,物流专业毕业生刚走上社会暂时不具备一个优秀物流人才所具备的能力,大部分就业单位集中在中小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两类企业占就业单位的八成,其余为国有企业或者非物流行业。由此可见,中小民营企业和私有企业是高职物流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目标。

就业生岗位分布状况 物流专业毕业生在刚工作的一两年内工作岗位相对集中在订单员、理货员、库管员、拣货员、调度员等岗位,几乎没有涉及管理的岗位。在就业的两到五年内,逐渐向仓库主管、配送主管、运输主管、信息主管等迁移,涉及管理崗位的占到了一半之多。由此可见,高职的毕业生在刚开始就业时都要从基础的操作层开始做起。

就业薪酬情况 根据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与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在北京公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将物流专业划入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高职高专黄牌专业。根据毕业生的薪酬跟踪调查,1000~1499元的比例占到15%左右,1500~2499元的比例占到35%左右,2500~3499元的比例占到30%,3500元以上占到20%。从就业薪酬分布比例来看,整体薪酬较低。

2 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课程与岗位的衔接不足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高职类教育属于专业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建立在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初、中、高级应用性人才。在实际课程设置中,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同,科研能力参差不齐,所设计的课程体系和所要达到的课程目标有所差异。高职学校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教育目标、实训条件、生源情况等客观条件来设置课程,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上的重复、层次不清、课程顺序颠倒的现象,因此也就无法实现课程与岗位有效衔接。同时,在设置好课程计划之后,缺少对于课程规划效果的有效评估。

忽视素质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的管理中,综合评定体系不健全,偏重考试成绩,学生都是围绕课程考试来学习。这一体系导致在高职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责任心、抗压能力等素质的培养。致使就业生在就业初期,无法适应生活与工作中的压力,自由散漫等习惯也带到了工作中。

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力的事业。在对即将就业的毕业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学生大多数都存在着三个问题:

一是在对自己能力进行评估时,普遍存在高估或者低估的倾向;

二是学生对职业定位模糊,只关注职业是否符合自身需要,忽略自己能否匹配所选的职业;

三是盲目追求大企业,缺乏对企业以及从事职位的深入了解,随大流地就业。

在对出现以上问题学生调查时,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系统地上过职业生涯规划类的课程,对于如何定位自己职业模糊不清。

3 制约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

人才定位不清晰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学生培养的好坏首先取决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水平,人才定位是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关键。按照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要求,但何为高技能却不清楚。按照国家职业大典的定义,高技能人才可以描述为: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的最大区别就是在于是否具备解决难题的能力。以高职物流专业为例,学生应该除了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从而在工作中去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如果单纯地只进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一个没有任何学历在物流行业打拼一两年的操作工区别不大。

人才培养与实践结合不够 在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过程中,受科研水平、经费、领导重视程度等因素影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混同于一般日常教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部分院校经费支持不够,或者缺少企业支持,只能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编写的教学标准或者其他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去摘抄课程,这样形成的课程方案有的只有目录架构,缺少具体内容支持,系统性不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如何实施、如何编排不具体。这样制订出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混乱、内容空洞,与将来学生要就业的岗位衔接不足。

企业培养学生观念陈旧 在传统的观念中,培养学生被认为完全是学校的工作,企业认为培养学生是一种营运成本,忽略了学生作为一种储备资源未来可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在这种观念下,企业不愿意在培养学生这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一方面,他们认为投入过多的精力会对本企业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害怕投入过多的精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到自己的企业就业,或者跑到其他竞争企业中。基于这两个原因,企业只想和学校进行一些简单的合作,比如以企业的名字设置个奖学金或者向学校提供一些设备,来提高自己企业的影响力,从而吸引优秀的毕业生,但自己并不想投入到学生培养中。这样造成了许多学校校企合作的项目形式化,成为招生的工具。

4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

以行业协会主导的人才培养方案 行业协会作为一种自治性民间社会组织,具有沟通协调、整合行业资源的功能,完全可以成为学校与企业的纽带,协助学校帮助企业培养优秀的高技能的人才。行业协会能够以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专业技能和专门知识,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行业协会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会员企业,获取第一线的人才需求信息,再将这些信息反馈到学院,将这些需求信息转化为人才的供给。这样既利于学校课程的建设,又能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共同实施培养工作 以行业的认证证书作为参考,学校提供理论教学,协会支持学校与企业结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适当加入认证所需要的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可以在企业中进行。

三方共同参与教学与考核 打破传统教学与考核的单一模式,企业和学校都参与到教学与考核中,行业协会来监督与协调双方的教学实施,以保证学生能达到行业发展的要求。以物流专业中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为例,这门课程一般学校都在开设,也是助理物流师的考试科目。在这门课程开课之前,首先由企业的教师来向学生介绍本门课程为什么开设、学好这门课程可以达到什么水平、在未来工作中什么环节,什么岗位会用到专门课的理论知识等问题。后面的理论课程由学院教师来完成。快期末时候,将学生再放到企业,去自己实践操作一次,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可为走上工作岗位后提供可行的优化方案。最后,由企业和学校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共同考核。现实条件下,学校的生源比较大,单个企业不太可能一次吸纳大量的学生,这时就需要行业协会也参与进来,利用会员企业的资源,协助学校和企业来完成这门课程。

坚持以培养优秀人才为主旨思想 物流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利润率较低,经营者的管理理念不尽相同,改变企业内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将人才视作资源。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坚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匹配,兼顾到短期与长期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林度.中国物流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09(14).

[2]冯涛.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J].物流科技,2012(12).

[3]余绍军,吴向东,刘灵犀.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0).

[4]张彤,赵静.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0).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篇7

关键词:物流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1 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定位

现代物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物流产业已被公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人才问题是物流发展的关键所在,而我国正是物流人才匮乏影响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据权威机构调查,国内目前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人。

据分析,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有4类:一是企业物流人才;二是物流企业人才;三是物流规划咨询人才;四是物流研究人才。在这4类物流人才中,企业物流人才和物流企业人才中以操作为主的人才需求量最大,也最迫切。其次是物流企业管理人才,而对物流规划咨询人才和物流研究人才的需求则是少而精。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实践较短,社会上了解现代物流的概念和能按要求完成物流单元环节操作的技术人才还不多。随着我国物流专业化、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对这类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数量将十分巨大,上面提到的600万“物流人才”缺口中,绝大部分属于这一类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经有一千六百多所大、中专院校和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课程,主要培养物流操作型人才。其中高职院校是培养这类人才的主力军,因为高职物流教育具有双重属性:从层次而言,它是高等教育;从本质而言,它是职业教育。它不以取得学历证书为主要目的,而是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其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培养物流第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定位于大众教育。可见,高职物流教育是物流专业教育中最基本的层次和重要的类型,是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最重要、最经济的方式。

2 传统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物流人才供需的错位问题

尽管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数量不少,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人才需求旺盛的物流企业普遍反映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大多只是适合传统储运业,教学内容与现代物流相差甚远,无法满足现代物流的需求,供需双方存在错位。很多高职院校受各种主客观环境的影响,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对接20世纪传统储运业的工作流程和经营方式上,物流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教学还很不完善。

2.2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当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注重引进国外物流学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一些新的课程,或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修订,使我国的物流专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现有的物流理论并不十分成熟,且几乎都从国外引进,没有形成与我国物流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系统的现代物流理论体系。各院校对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准备不足,虽然这两年编辑出版了大量物流专业教材,但适用高职院校物流教育的物流专业教材,却与本科院校物流专业的教材大同小异,缺乏技能性、实用性。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随意性很大,对课程体系也缺乏系统、科学的论证。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2.3 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

一方面,我国物流教育起步比较晚,高职院校从事物流教育的师资,几乎都没有物流教育的背景;另一方面,伴随着社会物流热的兴起,很多高职院校开设物流专业都是匆匆上马,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不尽如人意。许多教师都是从管理、经济、计算机、交通运输等专业转行而来,缺乏物流科学新知识、新理论的研究和培训,大多靠自学有关教材和书籍来满足教学需要,自身的物流知识修养不系统、不全面、不扎实,又缺乏物流实务的经验,其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3 校企合作,创新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一个契机。首先、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最终要为企业所用,只有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增加企业在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劳动力产品”,企业的先进技术,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其次,职业教育投入大,而规模小的企业,不可能专门成立培训中心,只有充分利用各方的优势,广泛开展合作,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3.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形式是将一年分为三个学期,每一学年中,有两个理论教育学习学期,一个到物流企业顶岗实践的工作学期,是一种学生到企业生产实践与在学校理论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是:新生到校后,第一学期先到物流企业见习,由企业负责学生的入学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并让学生在不同的技术岗位上进行实习;第二、四、五学期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第三个学期又到物流企业进行全顶岗的生产实践,第六学期在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学校在保证专业需要的基础上,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

3.2“2+1”人才培养模式

“2+1”人才培养模式是三年教学两年在学校组织,一年在企业进行。校内教学,以理论课为主,辅之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校外实践,以顶岗实习为主,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结合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第一,在两个育人主体中,以学校为主。“2”阶段的理论学习,在校内进行,直接主体是学校,物流企业只起间接作用,“1”阶段的顶岗实习,虽然在物流企业进行,但学校仍然派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管理,企业大都只派专业老师作技术上的指导。第二,人才培养的方向明确,目标明确,标准明确。因为学生学习的理论、技能,都是以学校为主体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听取物流企业意见的基础上确定的,因而针对性强,应用性强。第三,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走上工作岗位后上手快,适应期短,能很快进入角色。学生在物流企业有一年的顶岗工作时间,经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真实的岗位,真实的环境里实践,学生跟社会零距离,到企业上岗零适应期。

3.3“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是由物流用人单位提出人才需求标准、数量和培养期限,由学校按照协议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其主要特点在于:企业先下“订单”,学校根据“订单”要求选择学生、培养学生,再把培养的人才输送给企业,从就业通道来讲,它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模式。因为“订单”是企业所下,那么,人才质量的评估,企业一定要参与。也就是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符不符合订单的要求,企业要验收。然后,企业按照协议约定,将合格的学生安排岗位就业。因为这一模式容易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而备受学生、家长的青睐。

参考文献

[1]吴岩,张练.产学研合作解决高职发展瓶颈问题[C]//第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3.

[2]李国春,管天球.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02(6):24.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篇8

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规格

在当今大学教育大众化的时代, “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 对学生岗位设计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已成为高职教育的主要课题。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是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可以说这也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知识能力构筑的切入点, 关系到物流管理专业的兴衰。

现代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 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 而对原材料、半成品、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高效率、低成本的正向和逆向的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具体包括客户服务、需求预测、库存控制、物料搬运、订单处理、零部件及服务支持、工厂和仓库选址、采购、包装、回收产品处理、废弃物处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等活动。现代物流产业不是传统运输、包装、仓储等行业的简单相加, 而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基础之上对资源进行重组的创新行业。它既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 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型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更需要大量物流执行与操作型人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是物流执行与操作型人才培养的摇篮。

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考虑整个物流运作过程的整合, 通过物流系统与各子系统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 来实现物流系统的有效运转, 达到物流系统的目标, 以取得全面的经济效益。即在现有的物流装备条件下, 使之实现最合理的调配和运转, 实现与物流科学技术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化管理, 运用各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 取得物流大系统的最佳组合。根据物流运作的特点, 物流管理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展开, 即物流战略管理、物流系统设计与运营管理、物流作业管理, 即管理层、控制层、作业层。由于实用型、操作型或技能型物流人才是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应定位在物流运作的作业层和控制层管理人才的培养上, 即企业基层和中层物流管理人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基本任务是训练学生以经济效益为目标, 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 设计物流系统和物流能力, 制定物流作业计划, 并对物流系统运营和物流作业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控。

在确定了培养目标层次后, 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和办学资源进行专业方向定位。通过调查, 在未来几年里, 对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需求主要来自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工商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随着工商企业间的竞争加剧, 以及外资企业先进的物流管理示范, 使工商企业开始认识到需要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益, 注重采购管理和库存管理降低成本, 这是工商企业物流人才需求的重要领域。二是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物流企业以提供物流服务为主体功能, 同时伴随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它涉及仓储、配送与运输、国际货代等领域, 是物流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社会各类企业和居民提供各种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这种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将是物流人才需求最多的一个领域。

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认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 在职业层次上是培养企业基层和中层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在就业岗位群上是以培养第三方物流规划和运作管理能力为核心, 同时具备工商企业的相关物流业务运作管理能力的物流人才。

以制造企业物流为基点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

在分析了专业培养层次和岗位群后, 应根据岗位需求分析本专业的职业能力, 特别是关键岗位技术能力。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第三方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最大。但第三方物流的服务主体是工商企业, 要想有效地运作好第三方物流服务, 必须对其服务的主体对象企业物流需求、企业运作规律及要求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才能实现企业物流第三方化。由于制造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我国的主要支柱产业, 且制造企业的物流管理活动最为复杂, 最具有代表性。由此, 制造业物流需求应是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点。

制造企业的物流分为供应、生产、销售、回收、废弃物流, 包括物流运作的所有环节, 涉及流通、消费各领域。根据调研, 当前我国制造企业大部分只是把物流的某一环节外包第三方, 最多的是原材料物流和成品物流 (即供应物流、销售物流) 的相关环节 (库存、运输、流通加工、报关等) 。由此,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除了要具备经济管理类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外, 其关键职业技术能力为采购管理能力、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能力、运输规划与配送运作能力、国际物流运作能力、物流信息管理能力。如图1所示。

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细方向”课程体系

物流的概念宽大, 几乎涵括所有经济领域, 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在学校短暂的几年专业学习, 学生不可能熟练掌握各行各业的物流运作管理实务。笼统的物流管理专业, 一则因专业面太宽, 泛泛而谈, 不精不深, 难以务实, 学生毕业后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干什么;二则给教学工作带来困难, 没有立足点、服务对象, 教师不好选用教材, 课堂教学也不好组织。这样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最终影响物流专业的市场生命力。

“宽口径、厚基础、细方向”课程体系是应对多样化物流人才需求的有力举措, 有利于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教学计划中结合专业大类设置基础课程, 在专业课程教育中根据学校特点、地方特色等行业特性细化几个专业方向,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这样, 不仅解决了物流管理教学宽而不精的弊病, 而且可扭转企业找不到合适物流人才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将极大地提升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淮海经济区的中心, 根据服务的地区和行业特色设置了第三方物流方向 (侧重于国际货运代理) 、连锁企业物流方向。以物流运作的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工作任务为内容, 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宽口径、厚基础、细方向”理论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由于职教课程内容紧密联系企业实践, 所传授的技能在生产、服务或管理的第一线直接应用, 无论“宽口径、厚基础”课程, 还是“细方向”课程, 都将随着物流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增减、更新学习内容。

“工学结合”是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

“工学结合”是指行业 (企业) 与职业院校在密切合作、相互促进机制的基础上, 让学习者在职业院校接受普通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技术以及实训教育的同时, 在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中, 通过顶岗实习形成职业态度、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直至完成学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本质就是把“工作”与“学习”融合起来, 形成一个密切关联、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工学结合”有利于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有利于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 减轻学生经济负担。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自2004年开设以来, 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 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以就业和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 强化校企合作联动,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现代物流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应用性学科, 应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采取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以达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我们积极主动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建了实习实训基地。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收益、共同发展”的原则, 发挥各自优势, 共同培养优秀人才。学校主要负责制定教学计划、招生、组织教学, 并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 而合作企业提供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标准, 设置必备软、硬件环境, 并参与实践教学与管理的全过程, 学生毕业后接受企业的挑选。学生在顶岗期间完全按企业的员工要求进行管理, 并获取报酬。 (2) 高度重视实践环节,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物流管理专业操作性强, 在实践课程环节上, 我院注重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实践课程内容要贴近生产和管理实际, 贴近生产、管理一线。针对岗位群所需的技能, 借助于生产管理一线的实际, 组织安排教学, 使学生掌握实际工作的规程和标准。借鉴英国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普遍实行的“三明治”教育体制, 即对学生实施在校学习、企业实习、工读交替进行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实践中, 把物流软件设计、企业物流系统策划、国际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同实验、实习、运用结合起来, 并能够解决企业运转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从而提高学生的技能与创造能力。当前我们开设的主要实践课程有:市场调研实训、数据库设计、物流仓储配送业务实训、物流营销实训、单证训练、物流系统规划课程设计、物流业务综合实训、毕业设计、毕业实习。

通过工学交替的学习形式,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在实践中掌握了职业技能, 而且使他们明确了就业方向, 学生在实习结束后也较顺利地找到了工作, 同时, 用人单位也可以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 物色到自己满意的员工, 实现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

[1]何静, 等.“三出三入”: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举措[J].教育与职业, 2007, (21) .

[2]王玫.高职物流管理教学模式探索[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

[3]刘联辉.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思考[J].物流技术, 2005, (2) .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篇9

关键词: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行业协会,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是区域经济发展和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 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许多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国内竞争力, 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经济建设和改革, 必须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 也需要众多将先进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和劳动者。因此, 四川省必须从源头抓起, 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四川省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消费市场和物流中心, 省内物流市场需求旺盛, 发展势头强劲。物流基础设备逐步完善, 物流企业快速成长, 物流产业初具规模, 使得物流业已成为四川省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 物流人才培养的质和量已滞后于物流业发展, 因此, 要加强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的培养, 除了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增强实践训练, 提高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 以物流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 通过学校与行业及企业的全方位合作, 资源信息共享, 借助多种教育资源和环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校企合作, 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途径。作为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四川省内各高职院校, 必须与时俱进, 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实验实训等方面适时改革,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适应新时期我省改革和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 已被国内高职院校广泛认同。

建立以行业协会为校企合作对象的四川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新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已被国内外教育界所广泛认同, 但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模式, 却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多年未彻底解决的问题。如何调动行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解决高职院校“一头热”的问题, 寻求基于国情、具有普适性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界探索的课题。

在这里, 我们提出以行业协会为校企合作对象建立工学结合的四川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其优势在于:

(一) 行业协会能够提供“专业化校企合作”, 保证校企合作的宽度和深度

首先,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在此环境和背景下进行校企合作, 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双方属性各异:高职院校有事业单位编制的非市场化属性, 教育教学为其核心竞争力;而企业的营利性决定了其市场化属性, 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专业技术和产品等因素。因此, 校企合作对于我国非市场属性的高职院校和非教育属性的企业来说, 都涉及各自的“非核心竞争力”领域。其次, 行业 (专业) 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这就要求校企合作的双方时刻关注市场、技术、技能、职业岗位等关键因素的发展和变化。例如, 进行定期的市场调研, 实时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和技能等因素的动态变化, 并以此为根据适时调整合作方式和人才培养培训方案。这对于专注生产的企业和关注教育教学的高职院校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 因而校企合作缺乏深度, 难以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因此, 由独立的第三方组织或机构———行业协会来完成“专业化校企合作”的工作, 便成为理性的必然选择。西方工业强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无不彰显行业和企业参与的重要性,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是行业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成功典范。

目前, 我国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多是与行业里单个或少数企业合作, 呈点状分布。这些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个体, 没有一定的行业宽度, 缺乏行业代表性, 也难以代表行业发展前沿和趋势。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也相应缺乏行业普适性、前沿性和提前量, 培养出的学生也缺乏适应性和可流动性。以行业协会作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对象, 能够实现校企合作对象从企业“点”向行业“面”的转化, 使校企合作具有更加宽广的行业代表性, 让学生因所掌握的技能具备行业代表性而拓宽就业宽度、提高就业成功率。

由此可见, 要保证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质量, 提高企业的参与热情, 行业协会是校企合作的适合对象。

(二) 行业协会能够进行专业化分析和提供行业信息, 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各要素的高质量

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初衷在于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向“岗位教学”、“工厂教学”转变, 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行业协会代表行业内的众多企业, 使它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看清行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其次, 行业协会并不直接参与市场竞争, 但它又代表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 因而有时间、有精力与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化校企合作”, 对市场所需的行业人才素质、技术、技能等校企合作要素进行专业化、市场化分析, 并提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师资、设备、实训场地、培训内容、职业证书等行业信息。行业协会能够站在第三方的角度, 推荐行业内的能工巧匠作为培训教师;保证培训设备的高精尖;使培训内容更加基于工作过程、贴近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因而使得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各要素的质量得到保证。

(三) 行业协会的区域代表性能够使区域内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普遍受益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三类培养或培训:一是城乡需要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重点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的培养;三是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

目前, 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 普遍存在企业参与度不够, 由此导致高职院校对行业人才市场的动态变化了解不深入、不持续, 学生就业困难;缺乏培训基地所需的关键因素———行业中高素质能工巧匠型精英人才、高精尖设备;对行业岗位群所需专业技能和工作过程不熟悉, 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改革没有着力点;专业教师自身没有夯实专业技能, 教出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差等。如果按现行高职院校不成功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不仅不能完全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问题, 更不能完成“城乡需要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的任务。

行业协会由于代表行业内企业, 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 进行专业化的校企合作, 为合作的高职院校提供行业的技能人才需求、岗位、设施设备的动态信息并联合建立行业培训基地, 较好地解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合作建立的培训基地, 不但可以满足各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技能培训的需求, 也能完成“城乡需要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等社会任务, 使建成的培训基地充分发挥“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建设”的功能。

此外, 区域中开设相同或类似专业的高职院校, 也可以参与培训基地建设并共享。这样, 不但能够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 也能避免重复建设。同时, 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培训的难题也将得到根本性解决。

总之, 高职院校以行业协会为合作对象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不但可以解决高职院校改革中的诸多难题,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也能完成区域内城乡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等培训任务, 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唐涌, 赵素霞, 王煜洲.协调物流发展提升地方经济实力[J].经济体制改革, 2011 (5) :52-55.

[2]穆晓霞.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型[J].职教论坛, 2007 (1) :42-44.

[4]赵云霞, 史洪云, 魏玉洁.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7 (9) :42-45.

[5]郑光相.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2) :138-139.

[6]钱建栋, 杨毅红.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瓶颈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 2010 (32) :54-56.

[7]刘紫婷.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10 (1) :99-102.

[8]冷士良, 孙婷婷, 王德堂.对“联盟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0 (23) :27-28.

[9]殷红, 米婧, 卢月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 2011 (12) :11-17.

[10]高育奇.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 2008 (7) :58-59.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篇10

1.1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效果欠缺层次性

目前,大多数高职对物流专业定位比较笼统,大都旨在培养综合性、全面性的物流专业人才,对物流岗位技能点的侧重和定位还不够清晰,人才培养的标准也不明确,因此高职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盲目性、分散性,缺少针对性,造成学生所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物流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匹配程度较低,从而导致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较低。

1.2 课程设置不具备动态性和敏捷性

物流行业处在一个动态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其中涌现出来的物流信息技术更是层出不穷,比如RFID技术、物联网技术等,这势必要求物流从业人员掌握。而当前高职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往往比较滞后,一些新技术在社会上应用很长时间后学校才开始着手教学,使得学生毕业时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物流行业需求不能很好地衔接。因此,如何让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紧跟技术的发展、市场的需求,给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挑战。

1.3 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缺乏定量标准

目前高职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评价模式尚未多元化,很多高职仍以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为主,评价主体主要是学校或教师,造成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不能很好地衔接;二是评价标准不够明确,虽然有些高职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如何更全面地衡量这些培养模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能否构建一种相对量化的评价体系?这些问题都需要高职在构建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2 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网格以分布式系统为基础,借助共享、虚拟、反馈、协同等机制和手段将分散在网络上的信息存储、信息计算和信息分析能力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实现信息的高度融合和共享,进而满足人类在巨量资源配置和大型管理活动中对信息的需求[1]。

网格化管理是指将管理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使各个网格之间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透明地共享组织资源。与传统管理思维相比,网格化管理在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依靠制度、行政和技术等多种手段,对管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早发现、及时反馈,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和解决,有助于对组织资源进行整体、全面的管理[2]。

所谓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设定专业目标岗位群以及岗位技能水平,将每一个岗位按照不同维度的岗位技能水平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构建一个立体网状的职业技能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一个职业岗位都对应着一个具体的网络坐标,表明该岗位所需要的最佳技能水平组合。同时,网格之间与社会需求的最新动态产生信息交换,进而影响到岗位技能的最佳水平组合,在此基础上,学校有所侧重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完善人才培养计划。

3 将网格化管理用于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将网格化管理应用到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中,既可以发挥其整合多方面教育资源的能力,又可以弥补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其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层次化

现代物流的综合性很强,它涉及管理学、运输学、经济学、社会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知识,所以高职物流专业的学生,无论知识体系还是技能构成都应是一种立体网状的体系结构。因此,高职物流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以此为基础,建立一种有针对性、层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网格化管理体系下,高职通过调查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设定物流职业岗位群以及岗位技能水平,将每一个物流岗位按照不同维度的岗位技能水平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构建一个立体网状的职业技能体系,从而培养出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物流专业人才。

3.2 动态化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多种教育资源,其专业定位、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效果,都应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而整个网格化管理系统能够动态地管理各网格节点的资源,并为资源配置提供可能。基于此,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正是从系统观的角度出发,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构建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使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动态地衔接起来,以此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以及评价机制,达到整个系统资源的共享与协同工作的目标。

3.3 定量化

在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用定量的方法评价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合理性,是目前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网格化管理正是从定量的角度,探索在整体上解决整个系统资源共享、协同工作等问题的有效方案[3]。因此,网格化管理的理念为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种可能。同时,通过网格化管理的有关定量数据,应用仿真技术,可以为高职物流专业的每一种岗位建立一个相对最佳的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使高职进一步明确物流专业定位,科学设置动态性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培养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物流人才,这也是网格化管理的优点所在。

4 基于网格化管理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方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基本要素。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所包含的基本要素,结合网格化的有关理论,本文构建了基于网格化管理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其结构如图1所示。

4.1 建立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

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的建立是构建高职物流专业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与保证。所谓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就是指将物流专业人才所需要的各类技能点细分为若干子技能点,每一种物流岗位对各类技能点及其子技能点的需求都有不同的侧重,从而形成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立体的、网状的、系统的职业技能体系。

4.1.1 将物流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及职业能力水平梳理为若干职业技能点

目前,很多高职物流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较高,但是就业对口率比较低,其原因主要在于高职对物流职业岗位群及其技能水平要求缺乏明确认识,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丧失一定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得学生所具备的职业能力与专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匹配程度较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明确的针对性,针对某种具体的职业岗位或者岗位群进行设计。物流职业岗位群的确立,必须通过调查社会及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不断更新每种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

4.1.2 确立每一种岗位所需技能水平的侧重比例,建立网格化管理平台

确立每一种岗位所需技能水平的侧重比例,可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向物流行业的专家调查。所有的侧重比例之和为100%,然后选取若干样本数据,通过聚类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找出物流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最佳的技能水平组合,从而展现出网格化的职业技能体系。另外,也可以通过调查数据,利用仿真技术建立一个系统的网格化管理平台。

4.2 建立与更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建立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前述,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是根据职业岗位群和职业技能水平,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形成的一个动态体系。它能够随着社会和物流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在此基础上,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将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一个动态的连接机制。当前,部分高职物流专业开始细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并开展教学,这正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新的一种表现。

在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建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还要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根据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中呈现的各类岗位技能水平以及网格结构,使得人才培养标准更加具体、明确。

4.3 完善人才培养过程

人才培养过程是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也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所在。人才培养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两部分。目前,绝大多数高职物流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都取得了有益的进展。在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完善人才培养过程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4.3.1 在专业课程体系建立方面,要把握好专业课程开发的侧重点以及侧重比例

目前,高职物流专业在专业课程体系方面,基本大同小异,学分、学制基本相同,缺少科学、合理的依据。在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必须根据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呈现的结果,有侧重地开发物流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并通过不同的学分比重来体现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的侧重点。

4.3.2 在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方面,要做好与专业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实践教学体系是实施专业课程体系的保障。在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开展,不仅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行“双证书”制度,加强实验实训教学环节等措施,还要根据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在表现形式上,实践教学的设置重点要和人才培养标准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相衔接。如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班型,或通过设置理论课与实践课不同的学时数等来充分体现网格化职业技能体系的侧重点。

4.4 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在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其评价与反馈属于终结性评价,缺少一定的前瞻性。网格化管理在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将制度、行政和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对管理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反馈,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和解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高职物流专业通过实行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对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校内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变化动态地衔接起来,可以及早洞悉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在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下,要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与反馈机制,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反馈系统。不仅建立健全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要将企业、家长等角色共同纳入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与反馈中,以便从多个角度形成一个多向的反馈系统。

摘要:分析目前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提出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分析将网格化管理用于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构建基于网格化管理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构建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的借鉴。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郑士源,徐辉,王烷尘.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2005,3:1-7.

[2]郭扬,王琴.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综述[J].职教论坛,2008,1:15-21.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篇11

【关键词】高职物流教学 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法

随着物流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对高端物流技能人才有了极大的需求,同时也产生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缩小高职物流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的差距,使高职物流教学与市场需求接轨,培养出适合企业的具有实际实践能力的物流人才。在德国职业教育中得到广泛而有效运用的“行动导向法”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十分值得借鉴。

行动导向法的基本思想

行动导向法将学生作为学习的核心和主体,教师由传统的知识讲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观察者和调整者,强调对学生学习自发性的调动和培养。它以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为主要学习目标,对其进行详细分解,落实于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构建的具体学习行动中。对于物流课程的开发,遵循“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的规律,即先按照物流岗位的工作过程开发相关的学习领域,这些领域包含了各环节物流工作的职业要求,然后以这些学习领域为目标,设计能保证学生掌握有关职业技能的学习活动,即“学习情境”。这种教学模式在德国得到了充分发展,也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行动导向法中的“行动”有三层含义,一是指行动过程,具体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二是指职业行为;三是指人的认知规律。因此,行动导向法强调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要以实际工作情境中所要求的行动能力为目标,在研究职业情境的基础上提取学习情境,以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作为培养学生的途径。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包括了对一系列具体教学方法的应用,如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张贴板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实物展示法等。以下以采购管理课程为例,对几种主要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

头脑风暴法是由学生对某一给定的问题自由讨论,在彼此交换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问题的认识或解决方法。教师作为协调者,不评判任何学生在讨论中发言的正确性与否,重点控制讨论的效率,避免出现闲聊或无意义的争执。这种方法有利于集思广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条件。

案例教学法是由学生对教师所提供的原始资料提出问题,并自己动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通过彼此间的交流以及教师给予的反馈,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锻炼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两者在高职物流教学中可以紧密地结合起来,比如采购业务流程再造内容的教学,就可给出学生一个企业采购流程的案例,让其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自由讨论该企业采购流程再造的方式。具体步骤为:首先,由教师给出某物流企业采购流程的基本信息,即六步骤里的“资讯”;其次,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整理讨论结果,提出企业采购流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即“计划、决策、实施”;最后,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即“检查、评估”。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合理想法给予鼓励,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

模拟教学法是通过模拟实际工作过程或虚拟工作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获得相关技能。此种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反复练习总结的机会,更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角色扮演法主要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工作角色,通过虚拟体验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比如采购谈判的教学,就可模拟实际谈判的过程,让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扮演采购方和供应商,根据给定的案例,按照谈判准备、正式谈判和检查确认三个阶段,对合作的基本内容进行洽谈,并在此过程中总结实用的谈判技巧和策略。

3.张贴板教学法

张贴板是一种用软木或者塑料泡沫制作的粘贴板,教师和学生可将学习过程中的任何思考、总结写在卡片上,然后用大头针钉在上面。采用张贴板教学,加强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改变了传统的黑板板书不便更改整理的缺陷,板上的卡片可以随时更换调整,便于师生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流,将讨论的过程和总结的结果全部记录下来。

在采购管理的教学中,JIT的看板原理的学习就可以巧妙地运用张贴板。由于看板管理本身就是运用传送看板和生产看板明确每个工序对物料的需求量,根据卡片提示来以需定产的,因此可让学生根据案例实际制作和使用看板,将所有看板即卡片钉在张贴板上,然后按看板管理的流程进行更替操作,便可对JIT的基本原理加深印象。

4.实物展示法

实物展示法即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实际工作工具展现给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实际的工作情境。在高职物流管理的教学中,可带学生去物流企业参观,或者借用、租用乃至购买部分物流工具,如叉车、托盘、物流信息管理软件等,建立学校自己的物流实训基地。也可以考虑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既提高了其动手能力,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应注意的问题

1.教材的编写

传统的教材以教师讲授为主,不适合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因此,必须重新编写符合行动导向教学特点的教材。可由物流方面的专家、企业顾问和物流管理的教师组成团队共同编写。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企业专家能对物流岗位工作能力的总结和工作情境的设计提出实际的意见,多方合作,更易于形成合适的教材。

2.教师角色的转换和素质的提高

传统的教学中,习惯以教师作为主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单向灌输。采用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从思想到行动彻底实现角色的转变,注意把学生作为整个学习的重心,发挥好自己协调者的作用,更多地启发、引导学生自我构建学习过程,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或者把控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发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物流职业教育的师资会直接决定教学模式转换的成功与否,因此各高职院校应注意通过多种渠道提升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打造好“双师型”队伍,只有教师自己具备实际的物流岗位工作能力,方能在具体的教学中实际做到以“行动”为导向。

3.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

如何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获得他们在岗位工作能力梳理方面的意见,取得他们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推行过程中的支持,比如提供参观、实训机会等,都是目前高职物流教育的难题。物流企业作为对员工技术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的组织,对于实际工作能力远不及熟练员工的学生多有排斥,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考虑借鉴德国的做法,由政府出台政策要求企业必须完成一定的校企合作任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考虑让渡利益给企业,比如为企业顾问、学生的顶岗实习支付一定的费用。

总而言之,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作为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实际物流岗位工作能力的分析研究,将其很好地融入到物流教学中,在对一系列教学方法的应用中让学生掌握。在克服了教材革新、师资素质提高、校企合作等问题后,它最终能使高职院校在物流专业的教学更好地与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接轨。

参考文献:

[1]钟静,易灿.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2(5):9-11.

[2]王登清,刘红.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物流教学实践的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9(5):91-96.

[3]陈伟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物流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184-188.

[4]麦宗琪.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专科物流教学中的应用障碍探讨[J]. 物流科技,2011(7):129-131.

[5]莫仁边.项目教学法在物流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2):232-234.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篇1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 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正逐步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 形成了一定的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区别于传统教育的学科型人才, 应以岗位群为导向,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 其核心是强调对技术的应用, 以技能应用为主要特征。因此, 这类技术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必须从本行业、本专业领域有效的岗位需求中去探索, 也就是对本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分布、工作特点以及相应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针对岗位需求, 确定培养目标。

1.1 物流专业岗位群分析

把物流作为一门系统科学进行研究只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但物流活动却和人类历史一样久远.并贯穿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 物流管理的相关岗位遍布于各行各业.可以说物流已成为现代社会覆盖最广泛的产业之一。通过对物流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岗位群主要分为: (1) 仓储物流:保管员、货物收发员、理货员、商品配送员; (2) 企业物流:采购员、物流规划员、跟单员; (3) 物流营销:销售员、客户服务员; (4) 运输物流:运输调度员、车辆管理员; (5) 国际物流:报关员、报检员、货运代理。

从长远发展来看, 随着自身的成长和工作的锻炼, 高职物流管理人才今后的努力目标就是成为运输型、仓储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中的运输组织管理主管人员、仓库主管人员、配送中心主管人员、客户服务主管人员等。

1.2 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从业岗位群分析, 确定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职业能力如下表:

1.3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能力分析是确立培养目标的基础, 只有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确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培养目标, 并建立起相应的教学体系, 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掌握现代物流经营管理理论, 具有较强物流经营管理实践能力, 在工商企业物流中心、第三方物流公司、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和生产企业物流部门的主要业务岗位从事现代物流经营管理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

2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教学体系

在确立了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以后。必须构建一套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教学体系。依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从业岗位群和专业培养目标, 首先应细化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并以能力为本位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培养出从事现代物流经营管理的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必须突破传统的以理论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体系中突出实践环节的内容。

3 教学体系的具体实施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依赖于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情况, 而实施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学环节的设置和师资情况。具体来说, 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事情。

3.1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应以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和职业能力结构为核心, 兼顾长远发展的需要、拓展能力素质来设置课程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物流企业管理、物流概论、物流服务营销学、会计学基础、物流成本管理、物流经济地理、系统工程与运筹学、物流法律法规、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电子商务、采购学、商品学、商品检验、运输管理、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物流专业英语等。

3.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应注重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强调学生综合性、整体性的素质教育, 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3.2.1 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可以建立分布于仓储配送企业、零售企业、制造企业、货运基地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有机会接触实际工作, 实现理论知识的实践化, 培养出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保证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校内技能培训实验室则完成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可以建立“物流系统仿真模拟实训中心”、“物流实验室”, 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系统仿真模拟实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实训以及物流设施设备的认知实训。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

3.2.2 成立“专业管理委员会”

聘请校外物流专家和物流行业协会代表。组成“物流专业管理委员会”, 对物流专业建设、专业调整、课程设置进行指导和监督。其具体职责和任务是:根据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确定和调整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物流专业的知识能力标准;审定有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技能考核标准及考核方法, 协调管理校内外实训基地, 实现产、教结合;指导、推荐毕业生就业等。

3.2.3 师资队伍的建设

专业建设必须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内培外引, 充分借用社会外力等有效措施和管理上的激励机制, 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 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稳定发展。

第一, 多渠道、多方式引进教师。可以聘请物流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担任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

第二, 鼓励教师通过在职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实践技能。鼓励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让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师定期到物流企业挂职锻炼, 提高教师的专业和教学能力, 形成“双师型”师资队伍。

最后, 积极开展各类业务培训,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及研讨。

3.2.4建立多种形式结合的考核制度

目前在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中, 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考核依然以笔试为主, 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相违背。物流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学科, 对于各门专业课程的考核, 应减少笔试内容, 增加操作技能考核, 着重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这样可以促使学生重视实践性教学, 主动提高自己的物流管理技能和操作能力。当然学生除了进行实际操作以外, 还可以采用口试、上机考试等多种考核方式, 甚至可以把考核的权力下放一部分给校外实训基地, 让校外实训基地的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学生的见习、实习情况进行打分。通过多种形式的技能考核制度, 杜绝学生考试时进行突击学习、临时抱佛脚的心里, 重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对于掌握物流实际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陶春柳.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6) .

[2]沈洁.物流管理专业 (高职) 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教育, 2005, (3) .

[3]陶炬等.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J].科技广场, 2008, (6) .

[4]王骏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及其人才培养[J].物流技术, 2003, (9) .

[5]都本伟.高职教育创新与实践[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物流战略联盟下一篇:财务分析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