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人才(精选11篇)
管理类人才 篇1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自主独立创业者和组织中高层管理者两类经济管理类人次才, 在这之中, 前者需要胆量和意志, 更需要一定的谋略, 而作为后者, 则需要熟练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 要有很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在高校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经济学的教学偏向于对对社会资源上的优化配置方面的研究, 而作为管理学, 则倾向于对不同人和群体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案, 最终实现优化管理、良好发展的目的。作为现代社会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必须要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独特的洞察分析能力, 除此之外, 也要有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才能等, 所以, 面向当期社会的发展需要, 进行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对我过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1. 现状
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主要是通过高校设立的经济管理学等专业, 来实现对经济发展中需要的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 据有关统计显示, 当前我国高校中的经济管理类学生达到了15%以上, 绝对是高校中最大比重的专业, 拥有大量的经管类学生基数, 此外, 大多数高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一味地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 对于实践方面没有很好地进行拓展与训练, 使得培养出来的经济管理类学生不举备很好地实践管理技能, 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 这也更进一步加剧了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2. 未来的发展要求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未来社会的发展必将是科技知识引领的时代, 作为未来的发展人才, 经济管理类人才必须全方位完善自身的素质, 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能应对不断发展进步的科技等, 要懂得相关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 并能有效将其与实践相结合, 方便自己对信息的获取和棘手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动态, 及时掌控发展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 进行有效地整合和利用。
未来社会的发展中, 经管类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将由被动服从向主动创造方向过渡, 是一个积极发挥个人自主性和自觉性的时代, 并最终实现人性化管理, 除此之外, 未来的知识社会将更加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需要人才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等, 并在不断地生活学习及工作中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预测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等等, 进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适应快速发展社会的要求[1]。
二、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措施
1. 校校协同, 为资源共享架桥
当前社会的发展中, 知识快速增长和飞速传播, 而作为促成这一发展的最重要场所, 高校有着义不容辞的生产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义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义务, 我国的现代高校应积极开展“校校协同”, 首先应开展校际间的专业协作组建设, 通过建立一定规模的电子商务圈等, 积极推动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高校的能动性集思广益, 多组织承办一些专业方面的讨论演讲, 促进校际间的的互动和讨论, 实现对电子商务方案的解决目的, 电子商务问题的解决, 促进校级合作, 提高经管类学生的专业素质;其次, 应建设经济管理实验室, 经过建立一定的经管示范试验中心来吸收其他高校的相关经管经验, 促成各大高校间的共同交流与发展, 为经管类学生提供仿真的实验室, 进行实践,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 使得各大高校经管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最后, 高校之间也应大力推行跨校专业辅修这一措施, 校校合作的高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或是选取合作高校的特色专业进行学选修, 高校也应积极敞开选修之门, 并制定相应的学分制度, 选修的学生达到一定的要求可以颁发相应的专业辅修证书, 推动校校合作和经管类学生的共同发展, 进而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校资源的更合理、更高效使用。
2. 校企协同, 为实践教学助力
在高校进行经管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更应积极利用企业这一有效地训练基地和实践基地, 积极促成校企的合作, 使得校企各取所需, 各尽所长, 在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 实现各自优势的发挥和劣势的互补, 共同促进现代化经管类人才的培养, 实现校企目标的同时更高层次地实现社会效益。
校企协同发展时, 应当建立一定的协议, 并根据校企协议成立相应的经管类发展项目, 进行签订协议的具体运作, 发挥高校学生理论知识的优势和企业推广应用的优势, 共同研究实施和发展, 实现既定的协议及成果, 在这方面, 东华大学与IBM公司的合作是最经典和成功的案例, 具体的协同内容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精心设计方面, 东华大学开设了多门与IBM技术相关的课程, 促成了学生与实际企业管理的接轨, 实现了理论知识与企业发展的有效结合;其次, 是与课程体系建设相匹配, 在这一合作方面, 东华大学派出30名教授级副教授等组成的师资队伍, 进入到IBM公司进行相关培训, 使得东华大学经管类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了大幅的提升;再次, 组织学生进行IBM全球专业认证的项目, 经过对组织的学生进行培训, 让其进入项目中实现实际操作, 积累了大量经管类经验;最后, IBM公司与东华大学共建了教学平台, 根据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动手及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 建立了校企合作下的课程体系, 和一整套的电子商务创新实验环境, 促进学生的发展, 使得企业作为“第二课堂”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2]。
除上述措施外, 在进行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方面, 也可以进行国际协同, 为跨国交流铺路等方式来进行, 加强交流学习, 注重实验与实践, 为学生的成才铺就一条宽阔的大道, 创造更好的条件, 推动我国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现代化的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高校、企业以及社会等组织的积极参与, 通过校校合作以及校企合作等等方式, 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最终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推动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苗雨君, 陈红梅, 齐秀辉.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34) :71-72.
[2]刘谦, 申天恩.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上旬) , 2012, (5) :63-65.
管理类人才 篇2
【关键词】学生;经济管理类;创新;培养模式
一、前言
经济管理类专业是现阶段我国高校重点组建的专业之一,经济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经济领域人才的培养,这不仅符合我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健展开的发展需求。因此,要不断革新我国高校經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进行深入挖掘,并逐一击破,培养出高素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满足新时代下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素质要求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生,为了能够充分了解我国现阶段教育中对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不足,特意查阅了相关文献,对现阶段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整体分析,具体如下:
1.现状分析
(1)目标不完善,缺乏针对性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分析,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对经济管理类的人才培养起点较低,尚未形成完善的发展目标,尤其是择业的选择上,我们学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大缩小了职业可选择性。我国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教育还没有突破传统的“专业技能为主”的思维限制,在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对我们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直接与日后的就业进行对接,没有形成更深层次的发展目标,教学的深度以能满足日后的就业岗位需要为准。这就让我们所学的知识过于模式化。
(2)师资力量薄弱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笔者认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不完善依然是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大问题。虽然,近几年我国学生教育普及程度逐渐增加,生源的增加让整体的学校教师队伍亦在不断扩大。但是,很多的青年教师不仅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更缺乏科学的教学手段。不光是这些年轻的教师,即使是老教师,依然秉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以说教为主,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长期以往便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素质要求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空前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场对我们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素养亦呈现除了多元化的要求。传统的市场要求学生的专业技能要过关,而现阶段的企业要求学生还要对知识的理论性和综合性拥有更好的掌握。为了能够满足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企业不仅要求学生要具备理论知识能力,还要求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企业管理能力、项目规划能力等。因此,学校在对我们学生的教学模式上要转变单一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式,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打破传统教育与就业进行单一对接的教学模式。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教学基础上,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鉴于以上对现阶段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分析,以及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进行整合,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生,对革新并完善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作为基础
我认为现阶段经济管理专业的教育侧重点有待改变,现阶段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任务主要与我们学生日后的就业相衔接,这本无可厚非。但由于这种衔接模式的过度强化,导致专业知识教学中的广度与深度受到了限制。因此,要打破这种僵局,基于不仅要培养学我们的专业素养,还要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能力的目标,就要不断对以后的课程安排进行重新整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积极结合起来,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层次的对专业技术知识进行挖掘,并能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让知识的实际价值得以发挥出来。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不断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重点,有针对性的对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进行提高,让教师在与我们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探究中能够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此外,教师还应经常组织我们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将生产、管理的知识充分内化并传授给我们。教师应阶段性的对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进修,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让我们所学习的知识体系呈现最新的状态。同时,学校在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进行选聘时尽量聘用能够独立承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于一身的教师。
3.加强教学的实践性
笔者认为,学以致用才是知识的价值得以最大化的体现。为此,我认为学校应该在教学模式上注重实践性,在向我们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导我们进行实践操作。此外,应经常组织校外实践操作,将实践教学理论知识进行分解,不断强化相对独立的实践性教学,构建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校内实训基地,让我们学生能够充分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
四、结语
现阶段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创新性不够,不能很好的引导我们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知识探索。为此,要积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不断以培养我们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为根本,只要这样才能真正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梁瑜.基于就业岗位群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2]成浩.基于CBE模式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管理类人才 篇3
改革开放在不断进行和深入, 经济建设也在不断发展, 在这样一种良好的状况下企业对于高端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相应的越来越大, 市场针对于这样一种实际的需求也给出了响应, 主要就是教育界内投入了大量的教育资金和教育师资来加强管理类人才的培养, 通过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来满足市场对于特定人才的需求。但是到目前为止, 我们国家所培养出的管理类人才都还只是基于知识层面之上的, 虽然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比较娴熟, 但是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针对于此, 未来管理类人才在进行培养的时候就要重点关注其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对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来说就是非常关键的。
二企业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现状分析
2.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到目前为止, 我们国家企业内的管理类人才普遍被定位为企业内的高级管理专门人才, 这样一种定位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对管理类人才的定位过于笼统, 并没有更加良好的将理论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有效的区分开来, 这样一种问题的存在不仅使得企业环境下的实际工作难以展开, 还容易导致管理类人才的进行发展受到不小的阻碍。随着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逐步转型, 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过程, 在这样一种现实的状况之下, 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更是和市场的实际需求难以相匹配, 这同样深刻表明目前环境下管理人才的定位已经不适合于现代经济市场的需求。
2.2培养体系不足
企业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上的不足在实际的环境下是表现在多个方面的, 下文当中将结合具体的方面来分别阐述之。首先一点, 就是企业管理类人才在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目标不具备差异性, 这样一种培养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就是使得管理类人才的知识结果以及思维逻辑都过于统一或者是单一, 如果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当中来就是缺乏必要的核心竞争力。其次一点, 就是企业管理类人才在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度过低, 基本上不能够满足企业实际的需求, 在现行的课程培养当中, 虽然尽可能的在体现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性, 一般也会有必要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 但是这样一些零碎的培养仍然是十分不够的, 缺乏针对性的设计和实际操作, 这样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管理类人才无论是在动手能力上还是在职业岗位的适应感上都有比较大的缺陷。最后一点, 就是现行教育体制更加注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 可以看到的是, 现行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过程当中基本上都是严重侧重于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的传导的, 既没有深刻的体现和认识我们国家的经济特点, 也没有实现这样两者之间的结合, 这样一些状况都将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壮大。
2.3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管理类人才培养过程当中, 更加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培养, 要求管理类人才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吸收, 但是基本上不考虑和涉及管理类人才基本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利用, 这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以及长期发展的需求而言都是不足的。企业竞争力的培养和自身发展都是需要管理类人才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创新能力来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空间, 这就需要通过管理类人才的创新来将企业自身的特点、外部基本经济因素以及企业自主创新的研发综合性的结合到一起, 最终共同为企业的良好发展做出贡献。
三企业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3.1企业管理人才应用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我们国家的本科院校自从进行了分类管理以后, 对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就有了相当明确的界定, 与此同时在进行教学和科研的侧重点上也就有了一定程度的差异和区别, 这样一种差异和区别直接影响的就是管理类人才在培养目标上的定位, 而这样一些区别最终的受体还是管理类人才最终效力的企业。一些以教学为主的本科高校自然是将管理类人才的应用能力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这是因为应用能力是其人才培养的基本目的和首要评价标准。在这里所谓的应用能力, 主要强调的就是管理类人才在面向实际业务和实际工作领域时所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事实上, 管理类人才的应用能力所体现的同时也是经济社会的实际需求和导向, 培养基于应用能力的管理类人才, 一方面是能够较好的提高管理类人才进行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能力, 另一方面还能够大大提高应用型人才就业的实际市场竞争力。总而言之, 企业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就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系统的学习, 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较好的实践能力。
3.2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们国家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势头都非常良好, 企业对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量也相应的越来越多, 在此过程当中这样一种需求还较大程度的表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来。对于管理类人才, 其要求主要表现在分析能力、决策能力、业务能力、谋划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多个方面, 企业管理类人才在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也应当根据这样一些方面的要求来相应进行。管理类人才在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 最为核心的就是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就应当在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面向第一线工作的基础之上, 来尽可能的培养出懂管理、懂相关法律、具备实际操作经验的管理类人才来。这样一种培养才能够真正培养出企业所需要也能为企业做出贡献的人才来。
四提升企业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主要措施
上文当中首先对企业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的基本前提和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 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其培养现状以及培养现状当中所存在的多方面的问题, 然后分析提升企业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极端重要性, 最后在针对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解决措施。
4.1明确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明确是提升企业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具体来说, 就需要根据企业内部竞争的实际状况和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来对管理类人才的工作职能以及岗位要求进行细化, 在这里主要是将其划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两大类, 企业所需要做的就是根据这样两种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来针对性的制定培养计划。首先, 对于理论型人才的培养, 就要高度重视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引进和传输, 管理类人才就能够在这样一种认知的高度之上来将所学的知识内容与企业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 最终得到能够实现企业良好经营的创新理论来, 通过独特而良好的创新理念来知道企业的经营管理, 这对于企业自身而言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其次, 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就应当将重点放在其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上, 其目的是希望应用型管理人才能够在日常的工作当中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来获得最佳的问题处理方案。总而言之, 对于企业来说, 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养并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 是企业应对外界经济条件变化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4.2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
管理类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同样需要关注多方面的问题, 首先一点就是要有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思路, 这样一种基本目标和思路需要以市场的需求作为大的前提和基础, 并参考不同类型管理类课程的设置来做出最后的决定, 要求最终能够实现管理部门内的各个部分各司其职, 形成最佳的管理状态。与此同时, 在企业内部还需要注意将一些生产经营一线的管理人才和专门进行综合管理的人才汇集到一起进行交流和沟通, 其目的在于尽可能的培养出务实精神和创新能力集于一身的管理热那次来。对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而言, 可以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 删除一些不必须要的学科并注重于培养转型能力的课程。其次还需要注意的就是交叉学科培养计划的制定, 管理类人才交叉学科的培养计划更多关注的是管理类人才的综合能力, 也就是是否能够较好的实现社会、经济与管理的同步发展和相互适应, 只有这样一种培养才能够真正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 并真正适应于现代经济的发展总趋势。也正是因为这样, 在进行管理类专业课程的设置时, 也需要根据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进行。
4.3培养管理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管理类人才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培养工作来共同实现, 具体来说,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求人才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创新思想和意识, 在主观上要有渴望创新思想的开发和意识, 正是因为这样, 在对企业内管理类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 就一定要切实的加强其创新意识的培养, 尤其是对于企业的领导者而言, 更是需要高瞻远瞩的眼光来发掘具备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的人才。在这其中, 一方面是要能够适当的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理念, 在此基础之上来进行管理教学活动, 其次就还需要在课程的设置上来最大程度的发掘与培养管理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实际上也就是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 同时又在实践当中来创新理论, 最终实现这样一种相辅相成的状态。除此之外, 还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加强应用型学科体系的建立, 这样一种工作的进行首先就需要高度重视时间上的探索、积累和不断验证, 在以学科为基础的状况之上来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培养, 最终培养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特点的管理类人才来。最后说明的一点, 就是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管理类人才培养时, 一方面是需要大量的市场调查和研究分析, 另一方面还需要切实的结合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管理经验来进行分析, 最终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出管理类人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来。通过上述多种不同管理类人才培养途径的分析和说明, 我们可以看到, 加强企业内管理类人才的信息化水平以及社会交往能力是最为核心的要求, 除此之外, 通过上述途径, 往往就能够更好的培养出特色鲜明、就业能力强且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管理类人才来。
4.4理论与实际良好的结合
对企业内的管理类人才进行复合型培养, 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将其专业的学科知识和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密切联系起来, 并在此基础之上适当的补充一些其他的相关知识, 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管理类人才在企业内部的作用。对于管理类人才来说, 其应当是能够较好的指导企业发展的, 这实际上也就是对企业内管理类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针对于此,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就是应当在系统的培养方式下更进一步的发展出模块式的培养模式来, 这主要是因为管理类人才最终是要走向社会、走向企业的, 其能力一需要通过企业内部的工作来体现。管理类人才在企业内的实际部门以及实际工作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不足, 这实际上也就是模块式教学存在的主要意义, 通过模块式教学来将科学系统的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划分, 然后再通过模块式的教学方式来最大程度的保证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能够充分胜任企业内部发展的实际需求。实践证明, 这样一种措施的应用效果是非常卓越的, 希望能够对其他企业有所启示和指导。
结语:
通过上文当中的说明和分析就可以看到, 在企业内部, 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实际上就是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大方向, 一方面是能够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尽可能的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的壮大企业自身的力量, 加大企业的市场份额, 最终的好处就是不断提高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对于一名合格甚至是优秀的管理类人才而言, 不仅仅是需要对管理类的知识有熟练的掌握, 更是需要较高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企业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 未来一段时间内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立足现阶段的人才不足来针对性的进行处理, 最为核心的就是要提高其实际的应用能力, 也只有通过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企业管理类人才在企业当中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雅琴.浅谈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甘肃科技纵横, 2010 (3)
[2]黄东坡.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17)
[3]唐时俊.探索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09 (1)
[4]金春花, 黄方.高等学校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管理类人才 篇4
—、引言
工商管理类专业在国内高校极受欢迎,近些年来,学校招生人数增多,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为国家和社会输出了不少人才。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就业难现象已成了社会焦点难题,毕业生规模与企业用人需求不符是原因之一,前者远远多于后者。这也导致企业的用人要求提高,竞争愈发激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自身,缺乏实践应用能力。所以各高校应当认清形势,结合企业职位需求,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将重心转移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
二、明确目标定位,制定整体方案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同时付出,所以从一开始,就应正确定位,树立明确的目标。如果定位错误,目标不合理,之后的路会越走越偏,甚至会走上错误的方向,对最终人才的输出不利。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展开实际调查,了解企业所需。我国中小企业以一种迅猛的速度发展着,数量骤增,对人才需求很大,但教育工作者要清楚,企业需要的理论型、学术型人才远远少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从岗位来看,高层管理人员需求相对较少,一方面企业建立者不会轻易放权,另一方面要求太高,毕业生缺乏能力和经验,难以胜任。它们需要最多的是中层、基层管理人员。所以,学校要了解实际情况,正确定位,明白人才培养到底是在培养哪方面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如此才能制定更详细的目标。当前很多高校在目标定位上都不合理,比如不清楚毕业生去向,是往企业输送人才,还是位科研机构输送。以企业为例,小型企业、中型企业、高端企业、国外企业,哪个是重点?这些都需要去调查分析,对国内外的社会环境进行对比,而且一定要符合本校条件,切不可照搬外来经验。
高校管理层应当树立全局意识,认清当前国内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自身缺陷,并能够深人分析原因,加以总结并反思。教育在改革,高校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也要及时更新,经常调整思路,试着从别的角度思考问题。就工商管理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来说,教育工作者要理清楚各方面关系,多方借鉴,结合自身条件,形成适合本校发展的新思路。学校培养人才,关键在于教学,教的重点在教师,学校应当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学的重点在学生,既要养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还要锻炼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中,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难题。所以,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围绕教与学展开,进而以目标为指导,制定整体方案,主要涉及课程设置、教学体系两大块。前者又可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后者则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明确的思路,接下来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三、编写特色教材,优化课程设置
工商管理类专业主要包括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审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等,这些专业都和市场经济以及大众生活密切相关,既要反映实践,又要应用于实践。而当前社会复杂多变,信息更新速度极快,许多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日新月异,教材作为最直接的课堂教学工具,若不能跟紧时代变化,则难以真实全面地反映实践,也就无法完全应用于实践。所以教材内容应当及时更新,对于应用较多而且合理可行的新理论、新管理模式,要主动推荐和学习。理论基本上是死的,有时理论并没有错误,但并不能指导实践,所以要灵活适当地根据经验加以修改。每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每所高校的`实力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实际上并不存在完全统一的教材,而需要教育工作者自主钻研,编写具有特色的教材。既要顺应市场规律,符合国内外大环境,又要考虑当地经济状况及学校特点。一般可以由资深的专业教师编写,或者与当地其他高校教师商榷讨论后共同编与。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要凸显出多元化、综合化、应用化、人文化、灵活性、市场导向性等特色。技能型人才重点在于技能的培养,要求相对较低,而应用型人才则是一个新的层次,除了掌握专业技能,还要有创新意识,能够应用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可见,实践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是设置课程时必须考虑的要素。之所以强调人文化,是因为人文素养在工商管理中也不可或缺,而且当前时代提倡人文主义。同教材一样,课程也不是完全固定,而要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因此课程设置要灵活,能够根据实际所需而调整。
四、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效率
理论和实践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具体的方法包括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实际案例教学、项目教学、邀请企业管理者举办讲座等。在此着重谈谈实践教学体系,这也是当前各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非常重视的部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基础实践阶段。在学习完理论课程后,需要结合实践加深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其逐渐适应实践环境。很多高校都建设有综合实验室,能够创设情境,模拟真实的市场环境,教师可组织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在交流中能够了解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特点。在交流过程中,适当涉及矛盾,令学生自主解决,可锻炼他们独立思考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综合实践阶段。工商管理类专业各门课程既独立,其间又存在着联系,所以不管是课程设置,还是教材编写,都要体现出内容的联合,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也应经常总结对比,将各门课程融会贯通,灵活应用。综合实践则主要是针对多门专业课展开的实习实训活动,毕业实习也属于这一范畴。第三,社会实践阶段。一般的本科院校,在校四年,有大量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常会选择暑假,既能接触和了解社会,又能提前熟悉工作岗位。第四,创新实践阶段。有创新才有发展,很多毕业生水平相当,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呢?创新能力此时就显得无比重要。在校期间可以经常举办相关的校园活动,或者开发科研项目,强化其创新意识。
五、创新办学模式,加强质量保障
产学研一体化、校企联合等新模式在当前高校备受欢迎,校企联合是一种双赢互惠的方式,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学校负责人才培养和输出,企业负责实训基地、实习岗位等投入。以本科高校为例,前三年的实训活动主要集中于实训基地,第四年则可尝试进人企业实习,在教师和企业人员的双重指导下参加实践。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如果愿意,毕业后可与企业达成协议,直接上岗就业。
为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还应建立起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应用型人才评估。建立行业化和社会化的高校教学质量专业指导和评估委员会,评估的反馈机制必须严格,使评估院校对存在的问题能及时纠正。
管理类人才 篇5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就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相协调,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中,管理类专业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综合化趋势的加强,日益成为热门专业。因此就必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转移,实现从学历教育到能力的转移,在教育观念和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和创业能力。
一、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人才需求呈现出快速的变化,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逐渐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生产方式的转变体现在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中,就是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长。通过教育培养出大批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良好品德素质的人才,才能为构筑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职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1]
(二)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1.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既然是应用型人才,就要有非常强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应该是应用型人才区别于与其他人才的非常重要的能力特征。这种能力主要是指专业技能方面的熟练性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敏感性,即能敏感地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发现大量现有和潜在的问题,并熟练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2.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首先是指形成技术应用能力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技术知识。一般来说,基础理论体现自然与社会的普遍规律,它是专业理论的基础。而专业理论常常是相近专业的共同基础。应用型人才应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而且更强调对理论的应用。学科专业知识是人才具有的基本知识体系。此外,在实际工作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不是单一的问题,而会是综合的、参与因素更为复杂的一些领域,可能涉及方方面面,因此还应具有较宽广的学科专业知识视野。
其次是指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除上述应用性、实践性的能力之外,还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全面素质。因而,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胜任某一职业岗位具体工作的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对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性和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和创造是各种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应具备的核心特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使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日益提高,在大量的关键工作岗位上,不仅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有极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更需要一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人才。
4.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有限的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日益加强,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加以分析、评判。应用型人才更应具有这种以最少的物质消耗寻求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意识。此外,现代科技的发展速度极快,许多新技术是一边应用、一边发展,未必能及时地反映到学校教育中来,往往只有在实际工作地点才能获得最新的实用技术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所以自主学习的能力应是应用型人才具备的特征。
5.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应用型人才所从事的大都是第一线的工作,在生产、管理、服务的现场,时时面对工作中的设计、规划、决策及应用和运作,其中的任何一项工作,单靠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完成的,都需要团队的创造、合作。企业的竞争力归根到底来自团队的创造力、团队的合作精神、团队的进取心,因而信任、信用、合作以及默契等协作精神应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品质。[2]
二、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教学理念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因素。我们的教学理念首先必须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教学理念上来。作为理工科院校,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大工程背景下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之所以确定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因素的考虑:
第一,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40%,而我国目前高级技工仅占4%。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促成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并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在大众化教育的条件下,管理类专业应担负起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职责。
第二,专业性质和特点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作为理工院校的管理类专业,从事基础性理论研究可能与学校的整体定位、分工布局和资源配置不相吻合;而培养应用型人才,既符合学校的整体定位,又能借助理工院校的理工科平台和基础,形成学科之间的组合与交融,创造相对其他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的竞争优势。
三、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框架
从课程体系、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产学研相结合四个方面保障实施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培养方案。
(一)以能力为本位设计培养方案,选择课程内容,改革课程体系的设置
根据应用型人才“知识基础较宽,应用性较强,综合素质高”的特点,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应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理论课程中,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型,构建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在课程结构上逐步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专业主干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程”的模块化纵向化的培养体系。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要以适应终身教育为度,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以针对性和实用性为主,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同时在培养方案中加大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一般来说,实践学时的比例应占教学总学时的1/3以上,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获得较为系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训练。
要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平台和课程模块,调整课程设置,整合教学内容。应以技术应用为主线,设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方向实践系列课程和与之配套的理论课程。课程内容要结合实际运用,删除过时的内容,增加对新技术的讲解。加强实用性教材建设,建设精品课程,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二)加强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1.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实习实训室是模拟训练专业技能的场所,包括公共基础实验室和专业模拟实训室。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实验实训设施装备标准,与课程设置一样,必须针对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以职业分析乃至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投资建设,用于实际需要的专业能力训练,如单项专业能力训练、综合专业能力训练、项目任务模拟训练。
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技术氛围下学习并掌握专业岗位实务的场所。应利用教育资源与行业资源,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原则,联合办学,建成实习基地。广泛联系能代表新技术、新工艺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这样学校不必为购置先进设备花太多资金,实习学生也可以使用到最新的仪器设备,学习最先进的技术。校企可以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按照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培养人才,展开与多个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既解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
(三)创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所谓“双师型”师资是指,教师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双师型”不仅仅是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手段的要求,即高等院校的学生通过接受“双师型”教育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通过兼职教师教学、指导下的现场实习,可以对未来的就业及工作要求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从而提前在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个人心理等方面做好就业准备,尽早适应社会的需要。[3]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指导老师的教、学生的练而逐步形成的,专兼职的“双师型教师”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直接保证,直接影响学生应用能力水平的提高。从理论上说,能实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师资应是“双师型”的,他们是同时具有深厚的职业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的复合型教师。要改变高校与社会的脱节,关键要从培养人才的教师变革抓起,一方面直接从业界聘请实践能力强的资深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将行业内的最新信息、成果、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与社会息息相通的生命活力。另一方面,为理论教师参加职业技术职务考试提供便利条件,定期选派理论教师到校外实习基地挂职锻炼,承担一定的项目任务,学习现代技能、组织经营管理,从事最新项目科研课题研究,为企业解决难题,创造实际经济价值,提高科研的含金量,以利于在现场实践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并将最新的业界信息和应用成果纳入课堂讲稿中。[4]
(四)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开展产学研相结合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学校应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和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而且还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等都具有很强的支持作用。教师也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提高了自身的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左健民.应用型本科人才素质培养初探[J].广东白云学院学刊,2005(2):11-15.
[2]汪禄应.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J].大学教育科学,2005(2):42-44.
[3]周泽民.论应用型本科人才及其培养[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12):98-100.
管理类人才 篇6
1 传统民办高校教学的弊端
1.1 办学目标不明确
在中国, 民办高校一直就不被人们看好。其中当然存在一些误解, 但是也不乏民办高校自身的因素。比如说一些民办高校唯利是图, 不顾自身的办学实际能力而盲目地追随学生的喜好。一些民办高校根本就没有明确的工商管理专业, 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计划, 很难培养出创业型管理类人才。
1.2 教学模式跟不上时代
我国的经济每天每时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学生们在学校里面所接受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说是在其入学之前就已经计划好的。但是等到学生4年毕业以后, 其所接受的教学内容可能就与其所处的时代有较大的差距, 或者说已经是被时代所抛弃的内容。而民办院校本身的师资力量与办学基础就不及国立大学, 再加上自身办学所存在的惯性缺点, 得到的效果必然差强人意。当然, 民办高校也意识到了自身的办学不足, 通过教学改革来改变这样的教学弊端。
1.3 教学内容陈旧过时
工商管理类的创业型人才培养, 不仅仅要依托于课上老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 还需要将其应用到实践当中。工商管理类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比较灵活, 且教学内容也是复杂繁冗, 这就需要老师将其整齐、详略有序地整理出来, 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准备。而民办教学的内容却是以教室内的教学为主, 老师们只能尽可能在教室中传授相关知识。坐而论道容易, 要想实践却很难,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2 民办高校管理创业人才的研究
2.1 明确教学宗旨目标
工商管理类专业是经济管理学科中相关专业知识综合度较高的一个门类, 所培养的人才要求具有较为宽泛的经济和相关学科知识, 具备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所需的“一专多能”的素质, 以适应信息经济时代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多样性需求。工商管理专业综合实训体系的具体目标要求是:建立与工商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既相关又相对独立的工商管理实验课程体系, 发挥学科交叉及学科综合应用的特色和优势, 充分挖掘实训教学环节中有利于提升受训者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合理利用实训教学中的各种软硬件资源。
2.2 构建完善的教学模式
重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工作, 深入研讨课程及其他教学环节的设置, 构建和完善由专业课程、专业实习、课余实践等一系列环节组成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注重提高学生表达与沟通能力、协作能力, 加强管理定量方法的教学内容。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 理顺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 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探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现实途径。
2.3 提高教学能力
构建民办高校工商管理实验教学体系应该从四个层次进行:专业感性认识实验、单一课程模拟操作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跨专业综合实验及毕业实习设计。四个层次是依次递进的关系, 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 后一个层次是前一个层次的发展, 每个层次都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专业感性认识实验环节, 目的是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事业单位的运作流程和管理产生实际的感性认识, 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单一课程模拟操作实验, 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各主干课程学习的需要, 开设系列实验课程或实验项目。这些实验课程的内容是相应主干课程的核心知识, 其作用是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专业综合实验, 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各主干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 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 通过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知识, 学生可以了解各主干课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跨专业综合实验及毕业实习设计, 通过设计仿真综合实习, 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置身于仿真的虚拟环境、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中, 完成模拟企业的真实经营与运作, 结合所学专业知识, 完成毕业实习设计及毕业论文的撰写。
参考文献
管理类人才 篇7
最近几年, 高新技术这一类别的企业, 正在递增, 企业涵盖着的工商管理这一类别人才, 也应着力去提升现有的综合能力。具体而言, 这种应用层级内的能力, 可以分出创新类的技能、信息化情形下的管控能力、团队协同的必备能力。工商管理这一类别人才带有的应用能力, 表征着企业潜藏的延展前景。面对现今时段内的剧烈竞争, 企业应解析新颖的培育路径, 助推这种人才的进步。
1 能力培育的价值
侧重培育这种人才, 是与现有的教育目标契合的。高等教育的目标是推动学生就业。本专科这两个类别的人才, 都应带有凸显的应用价值, 归属于实用层级内的人才。工商管理这一科目, 更应着力去培育这样的人才, 凸显企业带有的实用要求。学生经由培养, 是否与现有的岗位要求契合, 主要看学生的应用能力。
高校内的毕业生, 在选取最适宜岗位时, 常常会发觉到自身的应用能力缺失。此外, 工商管理这一科目, 涵盖了偏多的理论内涵, 且凸显了抽象态势。这一专业, 密切关联着市场。由此可见, 平日内的专业授课, 要整合起理论与现有的市场实际, 让学生经由实践, 去增添原有的认知。只有这样, 才会凸显这一专业搭配着的应用水准, 培育出优良的管控人才。
2 现有的人才状态
2.1 没能明晰定位
这一类别人才, 现有的培育目标, 还不明晰。从现状看, 企业涵盖着的这一类别人才, 归属于专门框架下的、高级管理的特有人才。实际上, 把工商管理这一类别的人才, 都看成高级管理的特有人才, 没能区分出理论以及技术情形下的人才的不同。最近几年, 建构在精英教育框架下的高等教育, 渐渐朝向大众化这一方向去延展。因此, 工商管理人才, 与现有的市场供需矛盾凸显。惯用的定位, 很难适应现有的市场。
2.2 课程架构不适宜
工商管理人才, 惯用的课程体系, 还存留着不适宜的弊病。高级管理这样的定位, 导致现有的培育目标, 没能凸显出差异;因此, 在建构课程时, 也没能设定出必备的特色。课程体系带有凸显的近似特性, 缺失灵活特性;课程内的培育内容, 没能关联起市场。工商管理这一科目内的人才, 带有很单一的原理认知, 缺失了竞争力。
2.3 缺失创新认知
惯用的培育路径, 归属于特有的一对多路径。这样的路径, 很难提升学生的创新认知。教师只顾及到去灌输, 忽视了学生应有的自我认知。在这样的状态下, 学生很难去发觉问题, 并解析这一问题, 现有的组织能力也有偏差。工商管理这一类别的人才, 没能发觉到应有的创新思路。培养路径中, 教师没能整合起市场实际, 去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认知。经由这种路径, 培育出来的人才, 多带有凸显的机械特性, 缺失了自身特性。
3 可用的培养路径
3.1 重设定位及目的
首先, 要明晰这一类别人才的培育目的, 重设原有的定位。从现状看, 现有的培育框架, 可分出研究类的路径, 以及学术类的路径。因此, 在工商管理这一类别人才的培育路径下, 也可分出这样的针对性。理论情形下的管理人才, 要着力去增添必备原理, 用这样的原理, 去指引现有的管理实务;应用情形下的管理人才, 就要着力去明晰管理方法, 运用现有的认知, 去发觉到企业带有的管理弊病, 并予以化解。
企业应分出这两个类别的人才, 设定出带有区别的、新颖的培育路径。应用框架下的新人才, 应明晰工商管理这一专业的根本知识, 同时, 还要整合起经济类的、法律类的知识;他们应明晰企业内的生产技术, 着力去提升现有的外语水准及信息水准。在各类别的职务部门以内, 这样的人才, 应能建构起综合框架下的管理模式, 能够着力去解析实际。只有这样, 培育出来的人才, 才有复合特性, 归属于应用层级内的珍贵人才。
3.2 设定出适宜规划
要培育出工商管理人才, 就应建构出体系情形下的新规划。要依循特有的培育目的, 顾及到市场层级内的需求, 并参照各类别课程带有的设置特性。设定出来的授课规划, 应与企业带有的职能要求相契合, 建构起企业内的课程体系。
遵循各类别的职能特性, 在平日内的教学中, 要坚持好特有的适度规则。交叉态势下的培养规划, 也应被采纳。这样的新规划, 注重综合情形下的能力, 紧跟现有的市场态势。应依循企业带有的社会关系, 把现有的科目, 密切关联起必备的经营职能, 以及管控职能。工业工程这一类别的科目, 应被设置。关涉到生产一线的那些科目, 应着力凸显。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发觉到现有科目与现有生产的契合关系, 以便增添必备的管理认知。
3.3 增添创新认知
企业应经由考察, 为工商管理这一类别的人才, 供应可用的观摩机会, 让他们接纳到先进的管理架构。信息化情形下的新路径, 应被着力去强调。在原有的课程构架之上, 增添创新这一类别的特有模块;接纳创新类的认知原理, 去指引学生。应用型的新颖科目框架, 应被建构出来。
经由市场调研, 结合企业现有的一线需求, 去明晰可用的培育路径。工商管理这一类别的人才, 应带有凸显的信息水准, 并能应对各类别的企业交往。通过重设原有的培育路径提升人才的创新技能。
4 结束语
市场竞争这一框架下, 企业间现有的竞争, 应划归为人才层级内的竞争。高质量情形下的人才, 能提升这一企业带有的竞争实力。从现状看, 企业涵盖着的工商管理这一类别人才, 很难把自身的认知运用在平日内的管理之内, 管理凸显出来的作用也很不明晰。因此, 要深刻认识到这种人才的应用弊病, 摸索可用的培养路径, 以便提高企业现有的工商管控水准。
摘要:工商管理这一类别的人才, 密切关联着企业现有的培养模式, 也关联着经济延展。教育带有的科学化, 正在拓展, 因此, 工商管理这一类别的人才, 也凸显了偏高的要求。这种应用层级内的人才, 要着力去提升现有的理论层次, 以及必备的技术, 并延展综合框架下的管理能力。惯用的培养路径, 已很难与现有的企业要求契合, 因此, 有必要摸索新颖的培养路径, 以便提升这一类别人才带有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李俊.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J].企业导报, 2011 (05) .
[2]党玉.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07) .
管理类人才 篇8
我国高校持续扩招,院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目的在于培养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符合社会企业的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教育领域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提升我国教育实践化水平的重要内容,基于此,加强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 现阶段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在院校自身办学目标不断明确的背景下,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进行改善,但总体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太适应,与企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才培养目标差异化不够明显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对人才培养方法以及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工商管理类专业具有较为广泛的基础,专业特色不像其他专业那么明显。这导致现阶段很多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体相同,没有明显的差异,在这种无差异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结构与企业需求发生偏差,在就业过程中难以运用所学的知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理论运用水平,实践能力差也成了一种常见的现象。
1.2 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中职业化特征不够明显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向着职业化培养方向进行,但是由于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没有明显的差异,导致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职业化特征不够明显。一方面,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设计中,尚未体现人才培养目标下职业化应用型的要求。大多数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都是千篇一律的知识结构,缺少专业性强、针对性高的实践教学,甚至一些院校没有安排实习环节。还有一些院校尽管具有实习环节,但大多数流于形式,造成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性差的现状;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方面,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够,导致教学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学生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不能形成良好的体系,与职业化培养目标差之甚远。
同时,在教学总体安排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社会资源等,导致工商管理类专业学期实践、社会实践以及实习等环节往往流于形式,教学安排不能有序进行。
1.3 人才培养方式单一
很多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能够开拓创新。在专业教学中,课堂教学为主体,甚至是专业教学的全部,导致院校教育活动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教材作为唯一工具,课程中“照本散”现象较为严重,几乎不能给学生留下自习的时间,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尽管在院校发展过程中,各个院校中都配置了专门的实验室,但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往往以管理软件模拟为主,和企业真实的运营具有较大的差别。加上目前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材都是引用重点大学或国外教材,很多教学理论和地方院校教学存在差异性,这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也造成严重的影响。
2 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构建
2.1 明确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院校本学的定位,将工商管理类专业定位为培养特点鲜明、个性突出、专业性强、能够提升社会发生的人才培养基地。另外,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企业需求为依据,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2.2 不断优化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设置必修课以及选修课体系,其中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以及公共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选修课则由多个和工商管理系统知识相关的专业模块组成。设置公共基础课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掌握最为基础的工商管理学内容;专业基础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工商管理学科领域中的基本知识,锻炼学生的基本能力;专业主干课设计母带在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而设置选修课的目的,主要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拓展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
另外,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更新,及时补充新的专业知识,注重专业知识的相互配合,主义工商管理课程与其他专业的衔接问题。
2.3 建立有效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在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这对于促进职业化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职业化培养为基本导向,建立以专业课程实践、实训以及实习相结合的实践培养体系。在课程实践方面,应该保证实践教学在整体的教学阶段所占比例不少于30%,合理的安排学生的课堂实践的时间;在学校实训方面,应该充分运用学校的实验室资源,采用模拟实验、调研考证、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综合性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实习方面,通过建立有效校外实习基地,或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校外实习提供有效的条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创业实践活动。
2.4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在工商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将大量的教学信息动态化、直观化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另外,在教学考核评价过程中,也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采用开卷、闭卷考试、论文、课程设计、实习报告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创新能力的提高。
3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同步性,必须能够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满足企业发扎的需求。针对现阶段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课程改革,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实践性,采用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式,为社会培养出职业化的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邢淑丹.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5,21(2):144-145.
[2]李福胜,韩东,孟向霞.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对外经贸.2016,21(2):99-100.
[3]牛晓萌.基于素质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192):52-53.
[4]宁庆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4,16(9):133-136.
[5]陈冲.浅析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J].科学导报.2014,21(2):78-79.
管理类人才 篇9
在当前竞争加剧的环境中, 企业之间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属于彼此人才间的竞争。企业只有拥有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 目前很多企业的人才, 特别是工商管理类人才在应用能力培养方面, 依然不容乐观, 在实践过程中, 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很多企业都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方案和原则进行, 无法充分发挥员工自身的能力和知识,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 加大对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只有这样, 才能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教育目标的需求。通过教育, 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同时更好的促进就与。因此,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 特别重视培养人才的实用性, 特别是工商管理类方面的人才, 要加强对于人才的培养, 从而来满足教育目标的需求。学生在毕业之后, 进而通过自己的真才实学和能力, 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2.市场的需求。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人才的能力。因此, 要想毕业后, 能够寻找到满意合适的工作, 就需要加强对工商管理人才能力的培养。
3.专业的需求。工商管理类专业和其余专业有着较大的区别, 其专业理论知识特别多, 并且很多都具有抽象化, 专业的应用性和市场性都是特别强的, 因此, 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加强理论和实际之间的脸型, 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 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理论, 从而提高他们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三、人才培养原则
1.一切为了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要坚持学生为中心, 一切的教学都要充分的为学生考虑, 要一切为了学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建立和完善教学体系,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从而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能力, 让学生能够通过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
2.系统性原则。企业对于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应用能力进行培养时, 需要将整体思路的优化来作为核心, 通过整体性思想来作为指导原则, 要在培养体系中, 更好的对现有资源进行分配, 分工明确, 从而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在制定培养方案时, 要注重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结合, 科学全面的提高人才的应用能力, 促进企业的健康向上发展。
3.灵活性原则。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发展情况, 根据当前社会需求, 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策略, 对工商管理类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 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 让人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 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大幅度提升自身的能力。
四、培养过程中, 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1.目标模糊不清。企业中的工商管理类人才, 往往被企业定义为管理人才。如此笼统的定义, 没有很好的将企业应用型人才和理论性人才进行区分开来, 进而导致在后续工作的开展过程中, 面临众多困难。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中, 教育已经逐渐的转变为大众化教育, 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应用能力和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 因此, 企业对于人才定位目标模糊不清, 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的快速发展。
2.课程体系存在着缺陷。企业工商管理类的课程体系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对人才培养方式上, 缺乏核心力, 相关知识结构单一。培养过程中, 虽然有着一定的实习活动, 但是在操作和设计过程中, 依然不够, 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现象, 致使相关人才在应用能力方面天生不足。同时, 在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培训时, 过度重视理论知识, 特别是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等, 此种情况所培养出来的人才, 只是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丰富, 应用能力是很难满足企业需求的。
3.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较少。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要想不断的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就需要持续不断的进行创新, 只有创新, 才能够紧跟时代潮流发展。但是在实际过程中, 针对人才的培养只是重视理论知识, 很少进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此种情况, 导致了企业人才无法进行创新, 无法获得较大的利润,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五、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的措施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 从而企业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针对理论型管理人才, 要在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过程中, 结合实际工作, 培养他们在实践过程中, 提高自身所学专业理论应用的能力。针对应用型的人才, 如果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方法, 也很难较好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利于创新, 因此, 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从意识上重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问题, 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
2.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计划。首先, 课程的设置上要满足市场需求。根据企业不同职能部门的实际情况, 体现出企业的基本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在金融、经济、税收和财政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优势, 通过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和简化, 能够极大的节省时间, 提高效率。对于专业职能方面的人才, 操作和应用能力较强, 培养过程中, 要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之间的结合, 不断的培养合适的人才, 满足市场需求。其次, 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之间的交叉, 是顺应经济发展规模, 对于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 在提高工商管理人才专业能力的同时, 推动着经济、社会和技术之间的发展。要根据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实施学科交叉, 在相关专业中进行取长补短, 进而来服务整个社会。最后, 系统模块化的教学。工商管理人才和企业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人才的综合能力提高直接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度, 要建立模块化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按照不同职能部门和功能进行分类, 明确不同人才需要在那些方面的提高, 进而来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 做到培养计划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3.加大创新力度。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 才能够让企业永葆生机和活力。创新, 是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 所必不可少的。企业要想快速发展, 就必须进行创新。在对人才培养过程中, 要加大创新力度。企业相关人员要具有创新意识, 在培训过程中, 积极主动的采取相关措施和方法, 提高相关人才的创新能力。在具体的人才培养上, 要具有专门的培养体系, 采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 不断探索和改革, 积极主动的运用市场信息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为我所用, 探索一个适合企业特色的培养体系, 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 制定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让管理人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做到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潮流发展, 为企业的发展培养出具有技术型和复合型的人才。
六、结束语
总之, 在当前的环境下, 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 就必然离不开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聪明才智。要想充分的发挥出工商管理人才的优势, 就要不断的采取各种措施, 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 要在企业中重视人才的培养, 相关领导干部和责任人要以身作则, 为人才的培养提供相应的环境、资金和人力等。在人才能力培养过程中, 要明确培养目标, 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计划, 加大创新力度, 紧跟时代潮流发展, 只有这样, 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促进企业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帅.关于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J].管理经营者, 2015, (02) .
[2]杜孝争.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分析[J].中外企业家, 2015, (04) .
[3]涂煜栋.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探索[J].价值工程, 2014, (05) .
[4]李志.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探析[J].中国林业产业, 2016, (01) .
[5]马艳华.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J].科技与企业, 2013, (09) .
管理类人才 篇10
关键词:地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据国家人社部统计,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约有630万名,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及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作为全国高校中开设最普遍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其毕业生就业形势同样不容乐观,地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面临部属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双重压力,必须思考如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地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的现状
以湖北省为例,该省地方本科院校都开设了工商管理类专业,满足了地方发展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但与名牌大学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相比,其就业压力大,优势小。而且,在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上,地方院校基本上都处于“大统一”的状态。笔者收集了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趋同
总体来看,各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大致相同,某些高校的培养目标与教育部颁布的专业介绍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完全一致,甚至与有些部属院校的培养目标相同,没有充分考虑结合学校特色、专业优势以及区域经济特征进行规划。培养目标层次性的趋同性,导致地方院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就业时缺乏竞争力。
(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过时
经过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得到缓解,甚至现在出现了相对过剩的局面,从一些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不少学校依然把培养“高级工商管理类专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定位,在当前就业压力下,如今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工作流向更多地走向了企事业等单位的基层工作岗位,而且,从生源质量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看,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明显不合时宜。
(三)专业人才培养重理论轻能力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性质,决定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体现理论与实践并重,必须与市场接轨,才能为社会服务。然而笔者比较了一些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大部分院校的专业理论课的开设越来越多,越来越全,也体现了一些学校制订培养方案时与时俱进的态度,但这种方式挤占了实践环节课程的开设。另外,有些专业设置了实践环节,也仅仅流于形式。
(四)专业人才培养忽视个体差异
各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更多的是从自身的师资力量考虑来设置课程,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的角度很少,人才的培养更多的是批量式的进行,较少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化,教育趋向同质化,人才培养同质化,体现不出学生个体的特性,个人就业竞争力也难以形成。
二、地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差异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地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就是结合地方院校办学特色、学生个体优势,打破标准化、规模化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异化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地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施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我们可以从外部社会环境和自身发展来说明。
首先,从外部社会环境来看,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国家的经济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社会的发展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会形成不同的用人单位细分,尽管对同一专业来说,不同类型的雇主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要求必然是不同的,例如,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这些用人单位尽管都会有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但其用人的标准是不同的,而且即使都是外资企业,只要是其所从事的行业不同,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用人需求也是有差异的。差异化的人才需求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也应该是有差异的。如果所有的大学都以同种模式、同种标准来培养人才,整个国家的大学就可能出现趋同化,这种按照标准化、规模化的教育无法提供差异化的人力资源,是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差异化的需求。
其次,从自身发展来看,地方院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地方性。一方面它隶属于地方政府管辖,另一方面又与当地的经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这种地方性也意味着学校的发展需要的资源来源有限,在大学的竞争格局中,不能采取盲目跟进的策略,另外,从高考录取分数线就可以看出,地方本科院校相对于部属院校来讲,其生源质量相对要低一些,因此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就应该实事求是,从眼前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的需求、学生的特点来制订符合自身特色的培养方案。如果不顾资源相对贫乏的实际,简单地模仿发达地区的大学进行硬件投入,或以创建研究型大学来创办学校,争相引进高层次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其发展艰难、运行失调。只有在合理定位的前提下找到一条适合的发展道路,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建构一套运行良好的内部运行与治理机制。
三、地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地方高校要在特色上下工夫,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注重地方的差异,培养出差异化的人才。地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差异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一)基于学校特色的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考虑学校的行业背景及特色,基于学校特色的差异化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把学校的办学特色充分移植到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把学校的办学特色转化为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把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转化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竞争力。要在学生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及教师指导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行业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内外资源,让学生在入校教育的过程中能感知到学校的行业背景。例如湖北中医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因为其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医药学的相关知识,所以其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懂得药学方面的知识,又知道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所以培养出来的人才倍受医药公司的青睐。
(二)基于就业差异的模式
就业差异模式,主要指工商管理类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可能偏向某个特定的行业领域,汽车行业、房地产行业等等,或不同性质的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这些不同行业或性质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有差异的。现存的人才培养模式,假设学生的就业是非差异化的,培养人才都以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出来的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果是“千人一面”,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就业后又很难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如果我们能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就业差异,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就业背景知识的培养,学生就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准确地找到定位,学生在工商管理类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就会结合行业或者企业的特点来学习,所学的内容会更加有针对性。例如笔者在教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薪酬管理课程时,按学生未来就业方向分小组,分别有针对性地探讨不同行业薪酬管理方面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也觉得不再是那么空洞。
(三)基于订单培养的模式
订单培养模式就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合同,由企业根据岗位人才的需求,通过校企业联合的方式培养出符合特定岗位需求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到该岗位就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到企业顶岗实习,以利于毕业后胜任工作。这种校企业联合的方式,企业根据未来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员工,提高了企业人才来源的有效性,减少了企业的岗前培训环节,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例如湖北经济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主动地更新观念,创造条件,与武商集团合作,推行订单式教育,在专业的教学上,双方共同确定课程设置及实践性教学环节,校企双方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教学过程,整合学校和企业双方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优势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全面提升以应用为核心的教育质量。真正搭建起了學生、企业、院校间的桥梁,实现了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杨春生,李军.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2007,(5).
[2]郑春华.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
[3]吴言忠,刘华海.工商管理专业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
[4]杨宇.工商管理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作者简介:朱平利(1979-),男,湖北广水人,博士研究生,湖北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类人才 篇11
一、独立学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和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调查, 全国6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中, 有500多所开设了经济管理类专业, 经济管理类专业在校学生人数占到15%以上。同时调查发现高等院校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专业口径过窄, 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强;相关课程设置不完全符合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部分课程过于理论化, 理论与实际脱节, 实践环节缺乏等。由于目前独立学院在多方面都移植了母校长期积累的传统与经验, 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基本上仍由举办高校负责。独立学院从开始举办之初就决定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受到举办高校的制约, 在短期内, 其人才培养模式都难以有明显的改善。因此, 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亦不可避免的存在上述问题。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出于节约教学成本, 追求短期的办学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考虑, 在教学模式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的传统模式, 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课堂讲授, 对实践教学投入不足。例如, 大多数独立学院都需要共享举办高校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资源, 在原本有限的资源约束下, 独立学院的生均实践教学资源更加匮乏, 从而使得实践教学难免受到一定影响和制约。
另外, 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和经济管理类专业自身的特点也使得目前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不佳。与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相比, 独立学院的学生除了整体上学习成绩略差, 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方面丝毫不亚于甚至更强。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加强激励和引导, 以激发的他们的学习热情。另外, 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大多社会性较强, 很多专业知识很抽象, 不像理工科专业那样直观、具体, 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有些空洞, 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对专业课程缺乏应有的兴趣, 认为所学知识不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难以做到“学以致用”。这或许只是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一个集中反映。
二、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意义
一方面, 从独立学院自身的发展来看。独立学院作为我国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 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所创新, 方可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取得一席之地, 并逐步发展壮大。而经济管理类专业有着自身的特点, 同时也是独立学院具有代表性的专业类型, 独立学院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于整个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具有示范作用。因此, 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于独立学院这种新型办学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 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与实践脱节的倾向, 即大量的毕业生失业与用人单位的职位空缺同时并存,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人才市场普遍反映的经济管理类人才的缺陷或不足主要是:缺乏实际应用与综合实践能力;团队协调和合作能力有待加强;工作中创造性不足等等。而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形式, 其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要经得起社会的检验。独立学院要真正具备独立的自我发展的能力, 必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获取稳定优质的生源市场, 从而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而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就必须要打破目前所依赖的举办高校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以及各专业自身特点, 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必要的创新。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对于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创新的途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 国内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对目前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也为继续研究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而言,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目的就是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不够的状况。要改变这一状况, 有多种可供选择的途径径, 其中通过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被认为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
但是, 由于独立学院采用的民办机制, 投资者或者举办高校要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 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实现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所以光靠一味的增加投入的方法在目前独立学院自身经济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并非上策。如何寻求一种既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又可以带来较好的办学效益 (主要是经济效益) 的模式, 是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的关键所在。根据我院最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 笔者认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主要是指在老师指导下, 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的相专业知识领域内的科技活动, 包括各种专业社会调查活动、学术性竞赛活动和发明创造活动, 是一种群众性的学术活动。由它属于课外活动或者第二课堂的范围, 因此一般没有具体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从学校的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 课外科技活动主要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是在实践教学功能。课外科技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实践, 而且是专业领域内的具有一定学术水准的专门的社会实践, 为实践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通过课外科技活动, 学生可以在一种十分接近或者完全真实的环境中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开展实践活动, 培养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 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在专业教学方面的功能。大学生科技活动一般都是围绕参加学生所学的专业来开展。学生为了参加自己所学专业或者相近专业的科技活动, 主动的去查阅相关的资料, 强化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 并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学术和行业发展动态。同时, 在参加的过程中, 他们会切身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涵义。特别是当取得好的成绩或成果时, 他们会感到一种成就感, 从而最终极大的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是在创新教育方面的功能。科技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 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 其任务是探索未知, 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通过在课外科技活动发现问题和中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逐步形成了善于思考、追求创新、崇尚创造的意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最终初步具备了打破常规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
最后是在人格教育功能方面。课外科技活动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团队合作精神, 以及与人沟通的人际能力。由于课外科技活动是一个较长的学术性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与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形成严谨求实的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性格。有的学生在参加全国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后感言:“大赛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巩固, 也是对个人心理素质的考验。它让我明白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每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意义。”
课外科技活动不仅具有上述四个方面的重要教育功能, 同时从办学效益来看, 亦具有较好的拖入产出效益。投入方面, 硬件方面主要是实验室建设的投入, 如实验机房和相关软件等, 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而言, 这些投入属于固定资产的投入, 可以长期的高效利用;软件方面主要是师资队伍 (主要是专业指导教师) 建设, 通过课外科技活动, 指导教发现学生在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中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特长, 更好的了解学生, 从而再去调整课程体系、授课方法等理论教学, 直接为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服务。同时,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大型课外科技活动, 可以让独立学院与其他普通本科高校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竞争, 展示自己的实力, 从而形成了巨大的招生宣传效果。
四、三峡大学科技学院的实践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近几年来在课外科技活动中崭露头角, 并且初露锋芒。我院学子 (主要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 继2006在首届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之后, 又在2007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中取得了团体总冠军、股指期货组全国第一名的骄人成绩, 这充分展示了我院学子的综合素质。同时, 课外科技活动的效应逐步得到显现:通过大赛的承办方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推广活动, 不仅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而且参赛选手 (尤其是获奖选手) 亦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有些单位甚至提前预定参赛选手作为人才储备, 直接促进了学生的就业。这种以学科竞赛为主要形式的课外科技活动为我们的创新我们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启示。总结我们的经验, 主要是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是未雨绸缪, 精心组织。我院经济管理系在最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重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理念, 在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 还在学生当中倡导“无假期”计划 (即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深入企业的一线岗位开展实习、实践) , 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如加入“创业计划”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 。在比赛正式开始之前, 我院教务管理部门和经济管理系的老师就非常重视, 积极组织学生报名, 并将所有参赛选手分成小组, 然后由具体的专业教师负责大赛的全程组织和指导工作。
二是重视过程管理, 进行全面指导。由于此次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时间长, 所以参赛学生在参赛期间难免会有怠懈情绪, 甚至是遇到暂时的挫折后半途而废。而坚持不懈的品质正是当今很多学生所缺乏的, 同时也是参加比赛的一个重要目的。因此, 我们的指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上的指导同时, 也密切跟踪学生的心理状态, 鼓励他们坚持不懈, 正确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 合理看待各种可能的风险, 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和积极的理财意识, 帮助参赛学生建立良好的心态。为了使参赛效应最大化, 我们不仅在比赛过程中经常组织参赛学生一起交流经验体会, 同时在比赛结束后要求学生进行及时地全面总结, 写出相应的报告。
三是通过制度形成对参赛学生的激励。为了更好的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学院于2007年专门制定了《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组织和奖励办法》。另外, 学院还颁布了其他相关的规章制度, 以便为学生和教师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提供制度保证。
四是以参赛为契机, 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由于此次参赛选手众多, 而且是以网络远程参赛的方式, 因此学院决定为了方便学生参赛, 扩建了原有的实验室机房, 并更新了有关设备, 同时新建了参赛专用机房, 从而为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硬件设施。
摘要:本文通过对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 论述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并指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 并介绍了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在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
关键词: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 教发[2003]8号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铸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9
[3]孙利生:独立学院健康发展需要研究的几个政策性问题.中国高等教育[J].2005.6
[4]陈明:高等财经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 2007.6
[5]纪宝成:我国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