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研究

2024-10-16

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研究(精选8篇)

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研究 篇1

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研究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来源:《农村经济》作者:王友华 摘 要: 本文利用 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关于农村社区部分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医疗保险建设得最好,但也是有不到 40%的人能够享受到。另外,养老保险、教育救助等内容在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中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关键词: 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教育救助

从上世纪 50年代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也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和城市相比,我国农村社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尚不健全,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二元社会格局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已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学者的高度关注。我国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在 2020年之前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当前社会保障的重点是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起步阶段,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献回顾世纪以来,关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文献大量增多。在众多相关文献中,有关农村医疗、养老保险的文献最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但相对于价格高昂的药费和医疗服务费,学者们都注意到了农村居民往往存在 “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 ”的风险。在 2003年之前,相当多的学者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各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在我国农村迫切需要建立医疗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思考了我国建立农村医疗保险的模式。杨哲等对广东省进行分析后发现。农村居民医疗保健需求的增长明显滞后于经济及卫生资源的增长速度,认为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势在必行。有学者认为,当时中国政府已有能力开展农村医疗保障,只是要调整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结构,以农村居民的重大疾病保障为重点。在对苏南农村传统合作医疗进行调查后,林闽钢也同样认为政府对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有效介入和积极支持,是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键。王兰芳根据我国当时农村的实际情况及其医疗状况呈现的矛盾性,提出了整改

乡村医疗机构、开展社会医疗互助和鼓励商业保险等措施,以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的医疗需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之后,相关学者更多地把学术注意力放在了新农合的运行效果上,从不同的角度,如袁辉从公平与合作视角和刘波、任旭从经济学、精算原理和风险管理理论等角度,来研究制度是否达到了满足农村居民医疗需求的目标。

在分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时,学者们主要将其置于以下三个大的宏观历史背景之中: 一是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老龄化背景。二是结合本世纪我国政府以来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背景。三是我国城乡流动加剧、农村空壳化这个大的前提。如陈建兰,为了更好地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有学者还进行国际间的比较分析。陈桂华、毛翠英和张时玲分别对德国、日本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厂分析;余文静从文化差异这个角度分析了欧美和东亚国家队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借鉴意义。更多的学者,在自己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农村养老存在的严峻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不同思考。总之,学者们都强调在加强政府主体作用的同时,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应该多元化、多支柱。

随着上世纪 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学者们也关注到原依托于集体经济的农村贫困救济开始逐步陷入困境,农村中出现的贫困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本世纪我国开始试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后,大量的研究围绕着农村低保的运行绩效、资金来源、公平性、如何更好地完善等展开。为了提高农村居民子女的教育水平,逐步摆脱农村贫困,政府从上世纪 80年代开始和民间一起实施希望工程,重点资助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子女的初级教育问题。本世纪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资助的力度,开始逐步推广针对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学学杂费免除政策,大大减轻了子女上学给家庭带来的负担。

从上述文献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有关研究文献中,除了医疗和养老之外,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济和教育救助方面相对涉猎较少,这不利于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农村地区差别很大,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状况也有着较大的差距。在中国政府开始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发展城乡之际,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各个内容以及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做个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研究内容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2008年实施的全国综合社会调查。这次调查是一次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全国抽样性调查,主要涉及居民的基本个人信息、家庭生活、经济活动、认同态度等。它采用了全国人口普查抽样框,使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最终共获得 10151分有效问卷。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选取了居住在农村社区中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得到 4138份有效样本。其中男性农村居民为 2001个,占总数的 48.4%;女性农村居民为 21 37,占总数的 51.6%,年龄结构在 18岁到 69岁之间。

1.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整体状况研究

从表 1可以看出,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诸多内容中,农村社区居民享受比例最多的是医疗保险,享受的比例近40%。其次分别是养老保险和其子女的教育救助,在接受调查者中享受到的比例分别为 8.3%和 5.4%。这就意味着 90%以上的老年农村居民只能从家庭中得到一定的保障,他们的衣食住行只能靠自己或家人供给,那些有子女上学的农村居民,也基本上都是自己付费。农村社区居民而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助和救济以及其他福利,农村居民中能够享受到的比例都很低,都没有超过 3%。当村民因某种原因陷入贫困,只有非常少的人能从政府得到一定的帮助。

2.不同户口类型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研究

分析表 2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农村居民的户口类别与他们是否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经过卡方检验后在统汁上最为明显相关。其中,居住在农村社区中的非农业户口居民享受医疗保险的人数比例要比农业户口居民多得多,其比例高出 17%之多。非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也高出农业户口居民 7个百分点。差距最为明显的是养老保险方面,非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享受养老保险的比例远远高出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 37%之多。也就是说,那些拥有非农业户口的老年农村居民比那些没有非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从国家获得养老补助的机会要多得多。

在百分之五这个置信水平上,农村居民的户口类别和他们子女是否教育补助、他们是否享受其他福利在统计上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农业户口居民的子女享受教育补助的比例高于那些非农业户口居民的子女。但非农业户口居民要比农业户口农村居民要容易获得其他福利补贴。在贫困补助或救济方面,两种户口类型的居民中能够享受到的比例都很少,在统计上没有差别。

3.不同地域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研究

3所示,农村居民所处的区域类型和他们是否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及其子女是否享受教育补助在统计上显著相关。在医疗保险方面,享受比例最高的是中国东部农村居民。都分别高出中部或西部农村居民 11%。也就是说,一旦生病,东部农村居民比西部或中部的农村居民更可能得到医疗补贴。至于养老保险方面,享受比例按高低排序依次分别为东部农村居民、中部农村居民、西部农村居民:其中,东部和西部农村居民之间差距最大,达到了 8%,在最低生活保障上,在整体享受的比例都很低的情况下,相对来说,东部农村居民享受的比例仍然最高。西部农村居民一旦生活遇到困难,能够从政府得到救济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子女享受教育补助的比例上,其顺序恰好相反,最高的是西部农村居民,高出东部农村居民整整一倍。在享受贫困补助或救济和其他福利上,东、中、西部农村居民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距,即他们享受到的机会都差不多。

4.不同社区类型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研究

分析结果(见表 4)发现,农村居民所居住的社区类型和他们是否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及其子女是否享受教育补助在统计上显著相关。地处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在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上要高出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也就是说,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要比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更多。尤其是在医疗保险,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的比例高出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十一百分点。同时,也该注意到,山区或高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他们的子女享受教育补助的机会在统汁上比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的子女更多。在是否享受贫困救助或救济和其他福利方面,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和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别。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本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农村社区中,能够享受到一定程度社会保障的居民很少,就连享受比例最高的医疗保险,其覆盖面还不到农村居民的 40%。而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养老保险,能够享受到的农村居民还不到总数的百分之十。至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其他内容,农村居民享受到的那就更低了。

长期以来我国通过户口制度,人为把居民分成两种: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并为此设计了两套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在社会保障方面尤其如此。很多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都主要是针对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而广大的农业户口居民则被游离在制度之外。同样生活在农村社区,相对来说,那些拥有城市户口的农村居民在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及其他福利方面都更具有优势。只有在子女教育方面,农村户口的居民更可能得到国家的照顾。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在分配制度。在我国社会保障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之前,各地经济水平不同。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凭改革开放政策的先发优势,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都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这反映在社会保障制度上,各地也有很大的差距。从上述中可以发现,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在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在统计水平上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在子女教育方面,贫困的中西部地区更容易得到国家的照顾。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同是农村,但地理环境却差别很大。总的来说,可以把我国农村社区分为平原地区和非平原地区。平原地区。由于得到长期的开垦和具有良好的生产条件,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场所,因此,平原地区农村相对山区或高原来说经济、社会条件具有更好的优势。研究也发现,平原地区在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方面要比山区和高原地区建设得较为完善,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可能性更高。和前面一样,经济条件较差的山区或高原,农村居民子女上学更容易得到国家的照顾和补贴。

从上世纪 50年代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逐渐开始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在农村建立

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了解决长期以来中国农村 “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 ”等现象,满足农村居民最迫切的需要。中国政府于 2003年在农村开始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即具有中国特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照有关文件,中国预计在 2010年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到整个农村,所有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一定程度的医疗保险。研究结果发现,和其他社会保障内容相比。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医疗保险比例要高得多。养老保险,作为影响最为深远、最为重要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中国农村,其重要性尤为突出。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二十多年的背景下,中国农村很多独子女的父母开始面临养老的问题。中国在 2009年开始试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逐步把农村居民纳入养老保险体制之内。为了更好地配套农村医疗、养老保障的建设,中国政府也开始加强了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济与补助、农村子女教育救助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研究 篇2

一、文献回顾

21世纪以来, 关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文献大量增多。在众多相关文献中, 有关农村医疗、养老保险的文献最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 但相对于价格高昂的药费和医疗服务费, 学者们都注意到了农村居民往往存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在2003年之前, 相当多的学者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各个不同的角度, 论证了在我国农村迫切需要建立医疗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思考了我国建立农村医疗保险的模式。杨哲等对广东省进行分析后发现, 农村居民医疗保健需求的增长明显滞后于经济及卫生资源的增长速度, 认为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势在必行。[2]有学者认为, 当时中国政府已有能力开展农村医疗保障, 只是要调整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结构, 以农村居民的重大疾病保障为重点。[3]在对苏南农村传统合作医疗进行调查后, 林闽钢也同样认为政府对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有效介入和积极支持, 是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键。[4]王兰芳根据我国当时农村的实际情况及其医疗状况呈现的矛盾性, 提出了整改乡村医疗机构、开展社会医疗互助和鼓励商业保险等措施, 以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的医疗需求。[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之后, 相关学者更多地把学术注意力放在了新农合的运行效果上, 从不同的角度, 如袁辉从公平与合作视角和刘波、任旭从经济学、精算原理和风险管理理论等角度, [6][7]来研究制度是否达到了满足农村居民医疗需求的目标。

在分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时, 学者们主要将其置于以下三个大的宏观历史背景之中:一是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老龄化背景。[8][9]二是结合本世纪我国政府以来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背景。[10][11]三是我国城乡流动加剧、农村空壳化这个大的前提, 如陈建兰。[12]为了更好地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 有学者还进行国际间的比较分析。陈桂华、毛翠英和张时玲分别对德国、日本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了分析;[13][14]余文静从文化差异这个角度分析了欧美和东亚国家队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借鉴意义。[15]更多的学者, 在自己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指出了农村养老存在的严峻问题, 提出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不同思考。总之, 学者们都强调在加强政府主体作用的同时,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应该多元化、多支柱。

随着上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学者们也关注到原依托于集体经济的农村贫困救济开始逐步陷入困境, 农村中出现的贫困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16]本世纪我国开始试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后, 大量的研究围绕着农村低保的运行绩效、资金来源、公平性、如何更好地完善等展开。为了提高农村居民子女的教育水平, 逐步摆脱农村贫困, 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和民间一起实施希望工程, 重点资助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子女的初级教育问题。本世纪以来, 各级政府加大了资助的力度, 开始逐步推广针对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学学杂费免除政策, 大大减轻了子女上学给家庭带来的负担。

从上述文献分析中, 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有关研究文献中, 除了医疗和养老之外, 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济和教育救助方面相对涉猎较少, 这不利于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我国幅员辽阔, 各个农村地区差别很大, 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状况也有着较大的差距。在中国政府开始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发展城乡之际, 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各个内容以及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做个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研究内容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08年实施的全国综合社会调查。这次调查是一次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全国抽样性调查, 主要涉及居民的基本个人信息、家庭生活、经济活动、认同态度等。它采用了全国人口普查抽样框, 使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 最终共获得10151分有效问卷。根据研究的需要, 本文选取了居住在农村社区中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 得到4138份有效样本。其中男性农村居民为2001个, 占总数的48.4%;女性农村居民为2137, 占总数的51.6%, 年龄结构在18岁到69岁之间。

1.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整体状况研究

从表1可以看出, 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诸多内容中, 农村社区居民享受比例最多的是医疗保险, 享受的比例近40%。其次分别是养老保险和其子女的教育救助, 在接受调查者中享受到的比例分别为8.3%和5.4%。这就意味着90%以上的老年农村居民只能从家庭中得到一定的保障, 他们的衣食住行只能靠自己或家人供给。那些有子女上学的农村居民, 也基本上都是自己付费。农村社区居民而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助和救济以及其他福利, 农村居民中能够享受到的比例都很低, 都没有超过3%。当村民因某种原因陷入贫困, 只有非常少的人能从政府得到一定的帮助。

资料来源:本文所有数据均由作者根据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整理而得。下同。

2.不同户口类型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研究

注:***:P<0.001;**:P<0.01;*:P<0.05。下同。

分析表2中的数据, 可以发现, 农村居民的户口类别与他们是否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 经过卡方检验后在统计上最为明显相关。其中, 居住在农村社区中的非农业户口居民享受医疗保险的人数比例要比农业户口居民多得多, 其比例高出17%之多。非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也高出农业户口居民7个百分点。差距最为明显的是养老保险方面, 非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享受养老保险的比例远远高出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37%之多。也就是说, 那些拥有非农业户口的老年农村居民比那些没有非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从国家获得养老补助的机会要多得多。

在百分之五这个置信水平上, 农村居民的户口类别和他们子女是否教育补助、他们是否享受其他福利在统计上相关。值得注意的是, 农业户口居民的子女享受教育补助的比例高于那些非农业户口居民的子女。但非农业户口居民要比农业户口农村居民要容易获得其他福利补贴。在贫困补助或救济方面, 两种户口类型的居民中能够享受到的比例都很少, 在统计上没有差别。

3.不同地域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研究

如表3所示, 农村居民所处的区域类型和他们是否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及其子女是否享受教育补助在统计上显著相关。在医疗保险方面, 享受比例最高的是中国东部农村居民, 都分别高出中部或西部农村居民11%。也就是说, 一旦生病, 东部农村居民比西部或中部的农村居民更可能得到医疗补贴。至于养老保险方面, 享受比例按高低排序依次分别为东部农村居民、中部农村居民、西部农村居民。其中, 东部和西部农村居民之间差距最大, 达到了8%。在最低生活保障上, 在整体享受的比例都很低的情况下, 相对来说, 东部农村居民享受的比例仍然最高。西部农村居民一旦生活遇到困难, 能够从政府得到救济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 在子女享受教育补助的比例上, 其顺序恰好相反, 最高的是西部农村居民, 高出东部农村居民整整一倍。在享受贫困补助或救济和其他福利上, 东、中、西部农村居民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距, 即他们享受到的机会都差不多。

4.不同社区类型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研究

分析结果 (见表4) 发现, 农村居民所居住的社区类型和他们是否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及其子女是否享受教育补助在统计上显著相关。地处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在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上要高出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也就是说, 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 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要比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更多。尤其是在医疗保险上, 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的比例高出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十一百分点。同时, 也该注意到, 山区或高原地区的农村居民, 他们的子女享受教育补助的机会在统计上比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的子女更多。在是否享受贫困救助或救济和其他福利方面, 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和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别。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中, 可以发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 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根本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农村社区中, 能够享受到一定程度社会保障的居民很少, 就连享受比例最高的医疗保险, 其覆盖面还不到农村居民的40%。而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养老保险, 能够享受到的农村居民还不到总数的百分之十。至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其他内容, 农村居民享受到的那就更低了。

长期以来我国通过户口制度, 人为把居民分成两种: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并为此设计了两套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保障方面尤其如此。很多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都主要是针对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 而广大的农业户口居民则被游离在制度之外。同样生活在农村社区, 相对来说, 那些拥有城市户口的农村居民在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及其他福利方面都更具有优势。只有在子女教育方面, 农村户口的居民更可能得到国家的照顾。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在分配制度。在我国社会保障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之前, 各地经济水平不同。自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地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凭改革开放政策的先发优势, 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都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这反映在社会保障制度上, 各地也有很大的差距。从上述中可以发现, 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在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方面, 在统计水平上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在子女教育方面, 贫困的中西部地区更容易得到国家的照顾。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同是农村, 但地理环境却差别很大。总的来说, 可以把我国农村社区分为平原地区和非平原地区。平原地区, 由于得到长期的开垦和具有良好的生产条件, 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场所, 因此, 平原地区农村相对山区或高原来说经济、社会条件具有更好的优势。研究也发现, 平原地区在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方面要比山区和高原地区建设得较为完善, 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可能性更高。和前面一样, 经济条件较差的山区或高原, 农村居民子女上学更容易得到国家的照顾和补贴。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 中国逐渐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政府逐渐开始统筹城乡发展, 逐步在农村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了解决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 满足农村居民最迫切的需要, 中国政府于2003年在农村开始建设医疗保障体系, 即具有中国特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照有关文件, 中国预计在2010年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到整个农村, 所有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一定程度的医疗保险。研究结果发现, 和其他社会保障内容相比, 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医疗保险比例要高得多。养老保险, 作为影响最为深远、最为重要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尤其是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中国农村, 其重要性尤为突出。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二十多年的背景下, 中国农村很多独子女的父母开始面临养老的问题。中国在2009年开始试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逐步把农村居民纳入养老保险体制之内。为了更好地配套农村医疗、养老保障的建设, 中国政府也开始加强了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济与补助、农村子女教育救助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摘要:本文利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关于农村社区部分的调查数据, 分析了中国农村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研究表明, 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医疗保险建设得最好, 但也只有不到40%的人能够享受到。另外, 养老保险、教育救助等内容在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中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研究 篇3

【关键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力,也是我国人权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该制度的实行,不仅能够保障我国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而且是我国公民的“物质帮助权”和国际公约里“最低生活标准权”规定的具体落实。这一制度在农村的推行,在保护城乡弱势群体、解决贫困问题、维护社会公平、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城乡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

2007年7月,国务院发布在全国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通知,表明中国进入“全民低保”的阶段。7月底,全国有31个省建立这一制度,保障对象2311.5万人;到2011年底,我国有农村低保对象2672.8万户、5305.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91.7万人,增长了1.8%。全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农村低保资金667.7亿元,比上年增长50.0%,其中中央补助资金502.6亿元,占总支出的75.3%。2011年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143.2元/人、月,比上年提高26.2元,增长22.4%;全国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106.1元(含一次性生活补贴),比上年提高43.4%。农村低保制度发展至今,更是有了巨大的变化,救助对象增多,资金投入更大。

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问题

1.法律规范缺失

对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没有一部国家级的法律法规作为指导。目前现存的规范制度,只是部分省市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简单修改。这种做法既是在漠视救助对象的合法权益,也使群众缺乏维权的必要法律保护。而且,无法防止和惩罚挪用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行为和个人。

2.保障标准较低,地区差异大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多少不一,拿2006年来说,全国的平均标准是每人每月大约72元。其中,最高的是广东省珠海区每人每月大约330元,最低的是陕西省华县每人每月大约8元。虽然这只是补差标准,但地区差距过大。在2011年,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已达到143.2元/人.月,但保障力度仍然较低。所以,我国最低生活保障仅停留在解决温饱方面,看病、老人丧葬、自然灾害救助等方面仍然得不到救助。

3.对象难以识别

目前确定低保对象的方法是:民政部门和乡镇干部配合,入户调查低收入居民,经过居民申请和民政部门审批,最终确定低保对象。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收入计算没有统一标准;保障对象的隐性收入、临时收入难以核算;保障对象的全体人员收入不易确定;在确定对象时个别地方任人唯亲,不实事求是;因建房、嫁娶、伤病、计划生育罰款等造成的家庭困难是否列入保障范围等。

4.资金筹措不畅

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资金最初由县、乡镇、村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担,后果是:对于发达地区而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能够顺利推行,贫困者享受较高的保障标准;但对于大部分的贫困地区而言,保障资金的筹集是个难题,省级财政没有钱拿出来建立低保制度,严重制约了这一制度的实施和完善。

5.缺乏规范管理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运行上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是:第一,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第二,缺少专业的工作人员。第三,硬件设施落后,办公经费不足。这些表现反映出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运行仍处在初级阶段。

三、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措施

1.加快社会救助立法进程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本身是一项制度建设,重点在于建立法律章程。在今后出台的农村低保政策上,应当正确看待低保的作用,让贫困居民有保障有尊严地拿到救助资金。这就要求国家要加快社会救助法律法规的建设步伐。

2.科学合理确定保障标准

正确地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才能最大的发挥这项制度的功能。制定标准时,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能力,同时遵循以下三点原则:第一,保障标准要和低保制度的功能定位相符合。第二,农村低保制度的制定标准应该与城市低保标准相联系。第三,对保障标准进行适当的分级、分类。

3.准确定位保障对象范围

农村低保对象的确定依据是最低生活保障线,但并非所有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家庭都要给予救助。应该重点关注没有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孤老孤儿、意外事故、重大疾病、自然灾害造成的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同时实行动态管理,有进有出的进行保障,并且将补助信息向社会公示。

4.构建最低生活保障财政体系

最低生活保障财政体系的构建,要求是:第一,中央政府加大对农村低保资金的转移支付力度。第二,划分各级财政的责任,为低保制度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第三,地方各级政府将农村低保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第四,引导并鼓励社会人群向低保对象进行捐赠和资助。

5.完善最低生活保障运行机制

第一,建立以县为中心的三级救助实施系统。第二,对低保资金的发放进行规范化管理。第三,提高低保机构的运行效率和人员素养。

四、结语

在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入了全面推进和逐步完善时期,在保障了贫困居民生活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不合理的问题。所以,进一步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仍是当前值得关注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林莉红,孔繁华.从宪定权利到法定权利——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情况调查[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2]李杰.关于完善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3]刘晶,王兆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于制度效率的分析)[J].商业研究,2009(8)

作者简介:

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研究 篇4

在中国不断与世界扩大交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今天,法律开始走进并更近的影响农民的生活,那么,农民的法律意识状态如何呢?他们的权利意识、法律保护意识和民主意识的状况又如何呢?这些都是我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急切想了解的问题,于是趁着实习的机会,在我县的几个乡镇展开了此次的社会调研。

一、调查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目的和意图

现在,我国已进入了法制社会的时代,农村的日常生活不仅涉及到经济,还涉及到文化和伦理道德等多方面,而所有的这些都必须用法律来调整。通过对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社会调查,了解现今我国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状况(尽管每个地区各有差异,但也可大致了解),意识也希望通过了解,能加强和增进农民的法律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法律的观念,对我们的法律有正确的态度,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地。

调查对象分别是黎川县日峰镇、湖坊乡、潭溪乡在村生活的居民,所被调查的人员大概在18-65岁之间,文化程度在小学至本科之间,无文盲。所以,可以保证调查问卷的真实性,以及回答我访问时理解问题的能力。

三、调查的程序

此次调查主要用的是问卷调查和访问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不过仍是以调查问卷为主,访问为辅的调查方法。

四、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因为考虑到本次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都是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尽可能做到浅显易懂。在爸爸的帮助下,这次的调查共发问卷60份,每个村各20份,采用当场回收的方式,60份全部回收,但有4份没按要求填写,所以,最后的有效问卷为56份。

以下是我的调查问卷: 1你对法律知识了解多少? A该了解的都了解了——12.8% B.不太了解——65.3% C不了解——21.9% 2您觉得法律能维护您的切身利益吗? A能,我对法律非常有信心——10% B不能,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代表和工具 ——18.3% c现在还不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会逐渐完善。——31.7% D.说不好——40% 3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您会 A利用法律的手段解决——40% B带上一群人,拳头解决——17.5% C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气吞声——10% D拿钱私了——32.5% 4您党得您的法律意识强吗? A很强——20% 一般——72% C.不强——18% S您觉得法律和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A关系密切——55.8% B关系不大——35.82% C没关系——8.33% 6您在日常生活中,会自觉遵守法律的规定吗? A严格遵守——47.5% B大部分遵守——28.3% C有时会——14.12% 对法律规定不了解——10% 7您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吗? A知道,并且十分清楚——9% B大体知道——48.8% C我只是知道什么不犯法——26.7% 不知道,做人靠的是良心,别的无所谓——16.4% 8您觉得影响我国法律有效执行主要原因是

A法律本身没有足够的权威——11% B执法机关执法不严——18% C一些领导干部不守法——65% D)多数人对法律尊重不够——6% 9公交车上您刚好看到有两个小偷合伙正在从一老人 家挎包里偷东西,您会: A马上制止——4.82% B如果别人出面制止里,我也会帮忙——16.9% C做暗示提醒,引起别人或者被偷者的注意——56.7% D多一事不如少一事——22.32% 10对于一个跟你关系特别好的朋友,向您借700块钱,答应两个月后还,您会要求他写借条给您吗? A关系那么好,不用写——58.6% B应当写——16.48% C写不写都无所谓——21.8% D说不清——5.2%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和就一些调查问卷的内容和村民交流,回来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大概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总的来说,法律,现代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可我国是一个传统法律意识极浓的国家,在传统的法律意识里,法律的地位并不高,作用十分有限,权利意识非常淡薄。

(1)传统的习惯根深蒂固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以及联系近年来媒体披露的大量案件,都可了解到不少人的脑子里的法律意识仍是空白的,即使自己或家人受到了严重侵害,也不知道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不去报案;也有一些像有经济往来的行为,如借款不写借条,总以为大家是熟人,是朋友,不会出问题,而一旦出了问题,又无凭无据,无法求得法律的保护;更有甚者,一些村委会的干部的法律意识也十分淡薄,公然出面去解决本村发生的刑事案件,以私了的方式解决,使得触犯刑法的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2)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并存

因为法律的普及逐渐深入农村,大部分村民一般都还是能肯定法律的价值的。可是,还有许多村民对相当部分的法律规范和司法机关持不信任态度,往往把自己置身于现行法律调整的对象的被动地位,不懂法也不愿主动地去了解法律,从而用合法的手段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法律赋予的检举权、控告权还不甚了解。

(3)妇女的法律意识更为淡薄,且一些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在广大农村,应该特别是在偏远的山村里,多数的妇女经济上还不能够独立,走不出家庭的圈子,也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家庭暴力也时有发生,妇女受歧视、受虐待、受摧残的事时有发生,但她们却忍气吞声,不会拿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以上现象的分析:在我国农村,大多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知识面窄,谈不上什么系统有条理的学习法律法规,广大农民获得的法律方面的信息量非常少。所以,法律在广大农民的头脑中所占的位置自然是十分淡薄,甚至是触犯刑事的行凶、抢劫、盗窃等严重侵害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生命财产的犯罪,行为人也并非无知到杀人是否偿命,犯罪是否坐牢的愚昧地步,但是他们仍然铤而走险,这纯粹就是,法律意识的问题了。虽然,犯罪的原因十分复杂,但犯法的自然是法律意识不高,但很多懂法的也依旧如此。在农村里,一些普法教育单单靠形式化、表面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散发些传单,而这些根本就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我觉得针对以上的现象,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此来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

1、营造一个大家都积极参与的学法守法的舆论氛围

现在的传媒的力量是巨大的。各类传媒应该要加大法律的宣传力度其。通过电视、电影或是其他的文艺作品以直观的方式入手,来吸引村民的注意力。在这个方面,宣传机构、普法机构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2、应让有关部门编写出通俗易懂的普法宣传教材

广大的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都偏低,像枯燥的法学理论肯定不适应他们,所以要编写出适合广大农民的法律学习资料。在我们的农村里,各类案件时有发生,法律宣传的素材应该并不缺乏,只是说没有下大力气、下功夫去收集整理他们。编写宣传材料,最好是法律条文结合实际案例、真人真事的案例。多拍摄农村生产生活与法律相关的短片电视剧,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这样的教育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3、建立一支专业的普法队伍

首先,这支队伍应该要具备一定的法律专业水平,熟悉基本的法学理论。同时,他们也应该要熟悉农村、农民的日常生活,知道农村在法律上的空白是什么,农民经常发生的纠纷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因人施教。在每逢普法的宣传日,搞好法律咨询活动,散发宣传资料。普法队伍得长期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促进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的提高。

4、有关部门在普法教育,上还应适当投入

因为像编写教材、发行书籍,建立专业的普法队伍、定期下乡,所有的这些都是需要资金支持的。而且,我国的农村地域广阔、条件也是千差万别的。首先,在村委会里,就应该设立专项资金,订一些相关书籍、报刊杂志,一来可以供村干部学习,起模范带头作用;二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法氛围。其次,还可以用村里的传统办法,比如办壁报,做一些宣传的栏,把最新的法律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

5、一些领导机关、司法机关应做好表率工作

因为目前,一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触目惊心的违法现象在报刊、电视,特别是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误解,对法律权威性的误解。所以,领导机关、执法机关应该要以自己的实际行为为广大的农村居民做出表率!通过这次实地的社会调研,让我从中学习了很多。也要特别的感谢我的父亲,是他,教会我怎样去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也是通过这次的社会调研,我从中了解到了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在读本科生的努力方向:那就是决不能仅仅拘泥于书本的知识,更要把从书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去。

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研究 篇5

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个人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三项改革”不同步,分析研究滞后,这些问题将严重阻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加快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进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现状,为我国加快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供现实依据,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一、问卷设计,调查对象及方法

1.问卷编写

本问卷设计分为三部分:一是被调查者的个人背景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水平等;二是被调查者的医疗保险现状,包括被调查者对医疗保险的认识、参加医疗保险的基本情况、对医疗保险的满意度以及对政府关于医疗保险政策的希望等;三是被调查者对医疗保险的意见和建议。

2.问卷采集及分析

本问卷有效问卷共27份,主要来自四川省、安徽省、重庆市,调查对象为居住地为城镇的居民。本问卷采用EXCEL编程统计。

二、调查基本情况

1.城镇居民对医疗保险的认识

据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大多数城镇居民对医疗保险都有了基本认识,这部分人群达到66.7%。究其原因在于,建国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初步建立了带有计划经济特征的、涵盖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并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国务院于1994年3月开始进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以至现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推行,民众逐渐接触、了解医疗保险。同时,我们应看到的是仍有29.6%的居民对于医疗保险还处于“知道一些,但不清楚”的状态,甚至3.7%的居民还不知道医疗保险,这种情况是不容乐观的,说明目前政府对医疗保险的宣传力度不够,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还有待于扩大。

医疗保险与居民的密切程度越低,居民就越是不了解医疗保险的方方面面,就越是不关心医疗保险。与表1相关联,高达44.5%的居民不太关心医疗保险,非常关心医疗保险的居民仅占18.5%。

2.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的情况

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医疗保险在城镇居民中的覆盖面仅为77.8%,仍有22.2%的居民处于医疗保险制度之外。未参加医疗保险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经济条件不允许(33.3%),作用不大(33.3%),用人单位不管(22.3%),其它:如已下岗、不知道该如何参加医疗保险(11.1%)。由此,说明影响城镇居民未能参加医疗保险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对医疗保险的认知度不够高。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遵循的是双方负担、统账结合的基本原则,职工个人按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的2%缴纳医疗保险费,但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生活不够富裕的居民来说,相当于月工资2%的医疗保险费仍是一种负担。另外,部分居民对医疗保险制度不够了解,有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自己比较年轻,生病少,参加医疗保险是吃了亏。因此,全民医保必然不可能一蹴而就。

从已参加医疗保险的人群来看,61.9%的居民参加的是普通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占家庭支出的10%以下的为61.9%,11%至20%的为38.1%,说明现阶段医疗保险费用的支出比例并不大,这与我国实行统账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一致的。由于参保患者人员结构还比较年轻,47.6%的居民认为医疗保险为个人减轻的医疗负担为15%以下甚至是0,认为减轻60%以上医疗负担的仅为9.5%。

3.城镇居民对于影响我国医疗保险的看法

据统计数据显示,城镇居民认为影响我国医疗保险的主要原因是医院暴利和政府责任不到位。医院暴利表现在医院开大处方,人情方,多做检查,甚至收红包,一方面从国家那里拿走更多的钱,一方面继续从市场中赚更多的钱,导致医疗费用开支失控,“看病难”“看病贵”,居民埋怨多,医疗保险制度运行成本难以降低,以药养医的情况比较严重,极大的影响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其次,医疗保险是“三分政策,七分管理”,政府虽不断的巩固完善制度,细化强化管理,但这是个渐进过程,仍存在着力度不够,花钱不合理的现象,这个瓶颈对于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公共服务体系是很大的制约。

另一方面,32%的居民说不清楚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我国的医疗保险,这与33.3%的居民对医疗保险认识不深是一致的,也说明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某些环节还不够透明化,公开化。

4.城镇居民对医疗服务机构的满意度

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到,47.6%的居民对医保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不满意,其主要原因为收费不合理和服务态度不好。目前,医疗服务机构仍然存在药品定价虚高,医疗服务收费不规范等现象,以致于其形象在居民心中大打折扣。当然,这其中可能存在居民对医疗服务机构操作流程不熟悉造成的对医疗服务机构的不理解。此外,居民作为接受服务一方,服务者的态度不好,必然导致居民对医疗服务机构的不满意。这主要表现在医疗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不能耐心、细致、准确地解答被服务者的各种问题以及未能做到积极排除被服务者的困难。可见,在这其中要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医疗服务机构就必须更好地为参保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5.城镇居民对医疗保险的意见和建议

由于33.3%的人群对医疗保险还不够了解,25.9%的居民未对医疗保险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仅74.1%的居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据统计,由于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才基本达到小康水平,药品价格不合理,人们普遍希望降低药品价格。某些省市特别是西部地区还存在大量的缺乏医疗保障的人群,如自由职业者、学生、职工家属都不在保险范围内,因此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也成为人们的一大期望。而另一呼声较高的是医疗服务机构能够提高服务质量。此外,表6的统计结果表明人们最希望政府加大实施综合医疗保险。

三 、对调查结果的.几点建议

1.宣传力度加大化。医疗保险是新生事物,在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如设立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导诊服务台,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以增强对医疗保险的认同度,消除相互埋怨等现象,为医疗保险制度的日趋完善提供思想基础。

2 .覆盖对象扩大化。目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我国城镇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中已全面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覆盖人群过少,离加快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要求尚有差距。因此,必须加快实现从职工医疗保险到社会医疗保险的转变,扩大覆盖范围。一是要加快研究和完善适应灵活就业方式的医疗保险,将个体工商户、钟点工、自谋职业人员等全面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范围;二是要针对恶性疾病低龄化的趋势,加快推行学生医疗保险办法,提升学生医疗统筹层次,切实减轻患者家庭负担;三是要增强对城市外来人口的管理,打破城乡所有制等各种界限,建立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

3.基金来源多元化。虽然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与养老保险制度一样采用了统账结合的模式,但随着小康社会的建成、人民健康需求的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形势将越来越严峻,医疗保险基金由单位和个人缴费转变为筹资渠道多元化将成为必然趋势。对于如何实现筹资渠道多元化,相关学者认为,除了作到应保尽保之外,一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医疗保险风险储备金;二是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提高,以及单位和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适当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率,并主要用于增大医疗统筹基金的总量;三是要开辟社会募集渠道,向社会公布设立医疗保险社会募集帐户,接受中外企业、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主要用于对大病患者和困难弱势群体的社会医疗救助。

4.“三项改革”同步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一马当先,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这是一大误区,必须实行“三改并举”。 一是要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管理办法,切实打破垄断,将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医疗单位纳入医疗保险服务定点范围,影响和促进医院、诊所、药店等相互竞争,加强平时检查和年度考核力度,对违规操作、服务较差的定点单位要严肃处理;二是要实施与物价部门的信息联网,促进降低药品价格,规范医疗服务收费;三是要定期公布相关方针,引导居民就医,将定点医疗机构相同病种的平均住院费用、自费金额所占比例等定期向社会公示,使患者能够对相关费用清清楚楚,让医院接受社会监督。

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 篇6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农村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优抚安置等等,是因农民年老、疾病、失业、丧失劳动能力和遇到其它困难时,国家、社会给予帮助和救济的一种社会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第一次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到了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一样的高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农村政策的调整,我国新世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了一定发展。

我国新世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朝着良好局势的发展是不可否认的,但在现行的体系机制中同样存在一些问题。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未能全面覆盖农村居民,农村已进入老年型社会,国家还没有为农村老年人建立相应的社会服务系统,残疾人福利、妇女福利、儿童福利等事业未真正起步,严重滞后于农村居民的需要。制度建设尚滞后。城乡分割有差距。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仍处于城乡分割状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制度未实现城乡统筹、制度整合。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巨大,短期不能改变。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目前城乡待遇差距为4﹕1。社会组织待完善。投入不足水平低。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主要由县(市、区、旗)、乡(镇)和行政村三级经办,这三级经办机构力量十分薄弱,经办手段比较落后,业务流程不统一。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应立足农村,以农民为利益主体,适应我国国情,符合我国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通盘考虑,逐步建立起满足农民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真正意义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进入本世纪以后才开始的。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面向农村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困难家庭的一种生活救助制度,它以国家财政为物质基础,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为救助依据,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基础性保障制度安排。其目标是:通过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各地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需要,确立最低生活保障线,凡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农村居民家庭,均可以申请,经过受理、审核后,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者给予救助。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卫生资源配置及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却在逐步拉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十分突出。这不仅严重威胁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制约了农村发展。因而,建立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一件大事、急事。

(3)探索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农村60岁以上老人数量已经超过1亿,农村人口进入了老龄化阶段。过去,农民主要依靠家庭养老,农村流行“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由于农村普遍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多子”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农村社会结构和农民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中的“孝”文化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已经大不如前,这就使得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变得不再可靠。而且,在养老保障上存在的巨大城乡差距,直接损害了社会公平,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在这种背景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呼之欲出。

(4)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继续完善

2006年是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一个转折性年份。该年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使这项制度实现了从农民互助共济向政府财政保障为主的重大转变。由于从这一年起全国取消农业税,五保供养被全部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即政府替代农民成为供养农村五保户的责任承担者。近几年,各地加快建设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服务设施,努力提高五保户的集中供养率。

(5)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扎实推进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作为农民中的特殊群体,数量迅速扩大。他们“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既丧失了作为生活保障来源的土地,又无法享受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在这样的条件下,有关部门开始探索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2009年,国务院有关部门结合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策措施和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的实施,按照“社会保障资金不落实不得批准征地”和“先保后征”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象范围、资金来源和待遇水平。

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研究 篇7

接种乙肝疫苗是防控乙肝病毒传播最有效的手段,然而由于资源有限,人群普种乙肝疫苗在我国尚不可行。现有研究发现,人群乙肝和乙肝疫苗知识匮乏会阻碍乙肝疫苗的接种;并且在乙肝疫苗接种政策一定的情况下,个体认知水平可能会起关键作用[1,2,3]。而我国农村居民对乙肝和乙肝疫苗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本研究试图定位宁夏农村居民乙肝和乙肝疫苗认知的盲点和薄弱点,从而为农村地区乙肝疫苗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与方法

资料来自卫生部“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基线调查。调查中,首先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抽取宁夏某县的3个村,剔除失访、拒答等原因,共得到896户中的3958个家庭成员资料。为保证样本代表性,采用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考虑到方言问题,调查主要由来自当地医学院的大学生完成,调查问卷由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入户调查,现场填写。调查问卷经预调查修改后确认,有效应答率为91.85%。调查收集的数据采用Data Easy数据录入软件进行双盲法录入,确保数据录入准确性。经过数据校对整理后,用SPSS16.0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

1.2 调查内容

调查采用封闭式结构访谈,对回答问题情况进行量化分析。调查工具为项目基线调查研究小组设计的《农村居民乙肝疫苗接种、认知及需求情况调查表》,其中关于乙肝与乙肝疫苗等相关知识“认知部分”问题的设计参考2001年WHO发布的“Introduction of Hepatitis B Vaccine into Childhood Immunization Services-Management Guidelines”。调查员采用统一问卷向被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并结合查阅预防接种证(卡)填写完善调查表信息。

2 结 果

2.1 乙肝认知情况

调查对象中有84.73%的人听说过乙肝,15.27%的调查对象未听说过乙肝。对于被调查对象关于乙肝知识的获得渠道调查中发现,有24.46%的调查对象是从医学专业人员处获得,比如村医,医生,医学院老师等,36.66%的调查对象在新闻媒体处获得,比如广播,电视,新闻,网络,书籍,海报等,25.60%的调查对象从亲朋好友处取得,5.52%的调查对象是从学校老师处获得,7.76%的调查对象从肝炎患者处取得。

在对乙肝症状相关知识的认知中,设立了10个比较典型的乙肝症状,分别为身体不舒服,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身体疼痛,发烧,尿黄如茶,黄疸(皮肤发黄),黄疸(眼白发黄)和其他症状。每个选项赋值1分,最后调查对象的得分情况为:仅有0.39%的调查对象获得10分,1.03%的调查对象获得9分,2.78%的调查对象得到8分,得到7分的调查对象占3.93%,得6分、5分、4分、3分和2分的调查对象分别占3.93%、6.64%、6.07%、8.85%和10.60%,得1分的调查对象人数最多,占到55.78%,这个结果说明,农村居民对乙肝的症状了解比较片面,相关知识比较匮乏。

在对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相关知识中,调查对象按受教育程度分组的认知情况如表1所示,而且各受教育程度人群分组的认知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2.65,P<0.01)。

注:(1)乙肝病毒会通过母亲传给胎儿;(2)不洁的医疗或牙科器具可以导致乙肝病毒感染(注射器,输血,牙科医生工具等);(3)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可导致乙肝病毒感染(比如不使用安全套);(4)不卫生的纹身、打耳洞或其他穿孔行为可以导致乙肝病毒感染;(5)与感染人群共用剃须刀可以导致乙肝病毒感染;(6)与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一起吃饭;(7)蚊虫叮咬会传播乙肝;(8)不知道

调查对象对不同年龄组人群患乙肝后严重程度的认知情况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对不同人群组患乙肝后严重程度的认知情况存在差异(χ2=17.54,P<0.01)。

在对调查对象关于对待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的态度调查中,46.26%的调查对象持“恐惧、担心乙肝传染给自己”的态度,28.87%的调查对象是“无所谓/不害怕”的态度,而仅有24.87%的调查对象能够“同情平和地对待”。对于是否愿意接受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的礼物这一问题,有43.45%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接受,38.79%的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不愿意接受,而17.77%的调查对象表示视情况而定。对于问题“你愿意同乙型肝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一起吃饭吗?”34.97%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53.18%的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不愿意,11.85%的调查对象表示视情况而定。对于问题“你愿意同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握手或拥抱吗?”44.22%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43.62%的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不愿意,12.15%的调查对象表示视情况而定。对于问题“你愿意让你的孩子同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的孩子玩耍吗?”32.10%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而高达56.58%的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不愿意,11.33%的调查对象表示视情况而定。

2.2 乙肝疫苗认知情况

调查对象中,有81.23%听说过乙肝疫苗,而18.63%的调查对象从未听说过乙肝疫苗。在对乙肝疫苗效果认知问题中,有90.98%的调查对象相信乙肝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乙肝。按照受教育程度分组后,文盲及半文盲组相信乙肝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乙肝的调查对象占18.97%,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组占11.21%,初中组占34.72%,而高中及以上组占35.10%,各受教育程度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χ2=5.72,p>0.05)。同样,对于调查对象关于乙肝疫苗知识获得渠道的调查发现,36.06%的调查对象关于乙肝疫苗的知识是从医学专业人员处获得的,比如村医,医生,医学院老师等,第二个常用的渠道是新闻媒体,比如广播,电视,新闻,网络,书籍,海报等,有35.13%的调查对象的乙肝疫苗知识从此处获得,再次是亲朋好友处,18.09%的调查对象从此处获得,最后的渠道是学校老师和肝炎患者处。

调查对象对乙肝疫苗对不同年龄组人群有效性的认知情况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对乙肝疫苗对不同人群年龄组有效性的认知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2.10,P<0.01)。

2.3 接种史对知晓情况的影响

调查显示,有乙肝疫苗接种史者对乙肝症状和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知晓情况要显著高于无乙肝疫苗接种史者。有关“乙肝病毒会通过母亲传给胎儿”,“不洁的医疗或牙科器具可以导致乙肝病毒感染”,“ 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可导致乙肝病毒感染”,“ 与感染人群共用剃须刀可以导致乙肝病毒感染”和“与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一起吃饭”方面的知晓情况,两个组别具有统计学差异,有接种史组的知晓情况要好于无接种史组,详见表4。

注:(1)乙肝病毒会通过母亲传给胎儿;(2)不洁的医疗或牙科器具可以导致乙肝病毒感染(注射器,输血,牙科医生工具等);(3)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可导致乙肝病毒感染(比如不使用安全套);(4)不卫生的纹身、打耳洞或其他穿孔行为可以导致乙肝病毒感染;(5)与感染人群共用剃须刀可以导致乙肝病毒感染;(6)与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一起吃饭;(7)蚊虫叮咬会传播乙肝;(8)不知道 *P<0.05,**P<0.01

3 讨论与政策建议

乙肝在我国广泛流行,给病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是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而接种乙肝疫苗被认为是目前防控乙肝最有效的策略。

3.1 宁夏被调查地区农村居民乙肝和乙肝疫苗相关知识有待提高

已经有研究表明,当前在全人群中大力普及乙肝防制知识,对降低我国乙肝的传播和流行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4]。本次调查结果也表明,有乙肝接种史的人群对乙肝传播途径知识较了解。

但是,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宁夏被调查地区农村居民对于乙肝和乙肝疫苗的知识相对匮乏,仍然有15%以上的被调查对象从未听说过乙肝或乙肝疫苗,表明宁夏被调查地区农村居民对乙肝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仍然很薄弱,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也不利于乙肝的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阻碍我国乙肝疫苗的普及和乙肝的消灭工作。而良好健康的态度及行为的形成有赖于具备正确的卫生知识[5],因此在农村开展广泛的乙肝卫生知识科学普及,对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乙肝相关观念和改变当前的种种不良态度及行为、保护农民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国农村的乙肝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有必要在农村开展有针对性的乙肝等常见传染病的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农民防病意识和接种乙肝疫苗的主动性。

3.2 结合农村条件,利用多种渠道宣传乙肝和乙肝疫苗相关知识

知识获得途径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及客观条件所限,其获得乙肝知识主要来自于医务人员和媒体,提示在开展农村乙肝防治工作中,要紧密结合农村当地具体的客观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乙肝卫生知识宣传,尤其是要充分建设好和利用好农村当地的广播站和村卫生室等系统,增加海报、宣传册、广播等宣传途径。对乙肝健康教育的知识要全面、系统、细致,要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加强农村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而且还应消除对乙肝患者的歧视意识,尽量起到小投入,大成效的作用。

3.3 加强对农村居民乙肝与乙肝疫苗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将知识传播转化为行为干预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乙肝接种史者仅占21.43%,而对乙肝和乙肝疫苗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要相对好于接种情况,说明人群将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行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对农村地区居民开展乙肝知识健康教育的同时,必须积极实施健康干预措施。要注重知识、观念与行为之间的转变,提高全社会乙肝疫苗的接种率,有效构建健康人群的乙肝免疫保障,达到控制乙肝发病率的目标。

综上所述,宁夏被调查地区农村居民乙肝相关卫生知识贫乏,缺乏正确对待乙肝的态度和行为。宜结合当地具体客观条件,通过多种途径普及卫生知识,促进建立健康的态度及行为,同时消除对乙肝患者的歧视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睿孚,常少英,翟如方.儿童监护人知识态度行为对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率的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04,33(4):308-310.

[2]查日胜,须勤燕,施素洁等.苏州市居民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乙型肝炎认知、态度调查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6,6:571-573.

[3]孟军,杨进业,卓家同等.居民计划免疫知识现况调查及乙肝疫苗接种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预防医学,2000,6(5):279-280.

[4]肖潇,彭志高.成人乙型肝炎免疫接种必要性探讨[J].当代护士,2007,(2):109-110.

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研究 篇8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制度变迁;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2.017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Impact of Social Security to China Rural Consumer's Behavior

ZHANG Na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 Rural social security is the point of expanding consumer demand in rural areas and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domestic demand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in China. Therefore, the paper used the national date from 1983 to 2013 on empirical analysis, construction the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social security and rural consumer behavior based on co-integr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rural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and rural consumer behavior had a long-term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but the influence was relatively weak, and in the short term, the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had a restraining effect on the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Therefore, the perfection of the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needed to be carried out for a long time,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Key words: social security; consumption of peasants; institutional change;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式中,方括号内为t统计量,圆括号内为标准差。可以看出各变量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方程拟合优度为0.572 5,F统计量为6.882 4,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是误差修正项,它的系数是用来估计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偏离长期均衡状态的调整力度及方向,其系数为-0.423 5,即当短期均衡关系偏离长期均衡时会以0.423 5大小的力度将其调整回长期均衡,反映了变量之间的短期关系具有向长期均衡调整的自我修正机制,但该调整的速度较慢。相比之下,从D(lnSSWt-1)的系数可以看出,在短期内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并没有增加农村居民消费,但其抑制作用较为微弱。

3 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研究采用1983—2013年的全国数据对我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支出变动给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带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合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可知,在长期内,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短期内社会保障支出不仅没有增加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反而抑制了消费的增长,农村居民消费更多依赖于收入和家庭存量资产。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变化是通过影响居民的转移性收入,进而影响居民消费的,加之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改革变迁容易导致人们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从而增加储蓄,减少现期消费。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继续加快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低保、教育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稳定农民对社会保障的积极预期,优化农民的支出结构。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完善,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而农村又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关键领域,所以必须理清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关键因素,扩大农村消费需求;(2)在社会保障费用分担比例方面,对农民设定合理的社会保障负担比例,减轻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负担,例如在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方面,应降低农民的费用交纳比例,这既缓解了农民收入负担又降低了农民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农民的实际消费水平;(3)逐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针对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状况分阶段、分批次地纳入城乡均等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在社会保障上给全民公平的国民待遇,建立长效的社会保障机制,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

参考文献:

[1] 卢锋.“新常态”与“非常态”—中国失衡调整期的宏观经济走势[J].财经,2014(30):10.

[2] KHAN A R, CARL R.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of household income , 1988 to1995[J].China Quarterly , 1998,154(154):221-253.

[3] 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J].经济研究,1999(4):5-19.

[4] 林毅夫. 解读中国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 WOUTER Z. Social security wealth and aggregate consumption: an extended life-cycle mode-l estimated for The Netherlands [M]. De Economist, 1988, 136(1):136-153.

[6] MODIGLIANI F, BRUMBERG R. Utility analysis and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cross-section data[M]// KURIHARA K.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New Brunswick, N 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54.

[7] FRIEDMAN. The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M]. Princeton, N 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7.

[8] FELDSTEIN M. Social security, induced retirement and aggregate capital accumulation[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4(82):905-926.

[9] 陈树文.社会保障中基本主体的责任分析[J].科研管理,2003(1):20-24.

[10] 姜百臣,马少华,孙明华.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1):32-39.

[11] 贾小玫,冉净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消费需求增长的实证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04(2):52-55.

[12] 于泳.我国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的实证性研究[J].财会研究,2009(5):72-74.

[13] HUBBARD R G, JUDD K L. Social security and individual welfare: precautionary saving, liquidityconstraints, and the payroll tax[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1987, 77(4):630-646.

[14] 张继海.社会保障养老金财富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05-112.

[15] 刘畅.社会保障水平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8(3):75-77.

[16] LEIMER, LESNOY. Social security and private saving: new time-series evidenc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2, 90(3):606-629.

[17] PHILLIP C P. The effect of Pension Plans on aggregate saving: evidence from a sample survey [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5.

[18] 张治觉,吴定玉.我国财政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产生引致还是挤出效应[J].消费经济,2010(3):67-69,88.

[19] 王晓霞,孙华臣.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J].东岳论丛,2008(6):47-50.

[20] 谢文,吴庆田.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5):27-32.

[21] 杨天宇,王小婷.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探索,2007(5):63-66.

上一篇:音乐老师课程教学计划下一篇:数学常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