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文献综述(通用7篇)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篇1
工商0801
康家健
08201110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引言】
2004年初,《中共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性。而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以,农村金融制度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作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焦点。2005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将“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作为农村金融工作的主题。目前,在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研究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文献,无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果。但是存在的问题和争论依然很多,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的许多方面仍然处于试点和摸索阶段,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仍需时间检验。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使自己深刻的认识该问题。【正文】
1.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历史与现状
贵州贵阳学院的曾汝林教授将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历程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3 年)农村金融体系恢复发展阶段
1986 年底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将邮政储蓄业务法定为邮政企业的业务之一,从而使邮政储蓄遍布全国,成为在农村中开展储蓄业务的一支重要力量;放开了对民间信用的管制,允许民间 工商0801
康家健
08201110 自由借贷,允许成立民间合作金融组织,同时允许成立的还有一些农业企业的财务公司,企业集资异常活跃;允许多种融资方式并存,包括了存款、贷款、债券、股票、基金、票据贴现、信托、租赁等多种信用手段。
第二阶段(1994—1996 年)建立系统性农村金融体系阶段
1994 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政策性金融业务从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剥离出来;并且农业信用合作社不再受中国农业银行管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业务改由县联社负责,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金融监督管理则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承担。第三阶段(1997—2002 年)清理整顿阶段
1997 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各个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以下机构,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逐渐收缩其在县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打击各种非正规金融活动,对民间金融行为进行压制。第四阶段(2003—2005 年)进一步改革阶段
200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明确提出了县城区域内的各个金融机构应当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再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到当地,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引导一定比例的邮政储蓄资金返还给农村;大力拓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和业务范围。
第五阶段(2006 至今)农村金融体系深化改革阶段
2006 年银监会从政策上首先允许四川、甘肃、吉林、青海、内 工商0801
康家健
08201110 蒙古、湖北6 省(区)的农村地区开展设立村镇银行;2007年春天开始,在四川、吉林等地先后设立了新型的村镇银行和合作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2008 年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文,在部分省、市、县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2009 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银监大力推行“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引导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科学完善农村金融分类监管体制和切实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五项措施,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2.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所面临的问题
许多文章都已认识到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将其总结概括后浓缩为三大问题:①“三农”贷款问题任重道远。②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和竞争机制。③农业农村保险发展滞后。2.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
对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主要分为:①改革路径分析。②金融服务能力研究。③金融产品创新。① 改革路径分析。
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许桂红在其文章《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路径分析》中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要加快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步伐,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规范民间金融活动。这种观点解决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的路径问题,对政府制定方向性政策是极具参考价值的。但该种观点没有考虑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没有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战 工商0801
康家健
08201110 术性的指导。
② 金融服务能力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系的兰静在《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浅析》中认为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要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如扩大农村金融的服务范围,加快农村保险发展进程,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这种观点有助于解决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问题,具有考价值的。但该种观点没有考虑到农村金融体制本身存在的具体问题,也没有认识到农村金融体制对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影响。③ 金融产品创新。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董晓林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创新》中认为农村需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并给出了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路径和案例。这种观点迎合了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于2008 年10 月15 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但我们必须要在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的过程中注意对新产生的金融产品的审核,对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才可以防范风险。
经过对现阶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我充分认识到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问题的紧迫性。同时认为今后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应该主要放在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与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制的问题上。这也是日后我对于该问题重点关注的地方。【参考文献】 工商0801
康家健
08201110 [1] 兰静.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浅析[J].特区经济Special Zone Economy,2010 年5 月.[2] 许桂红.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路径分析[J].财经视线,2010 年6月.[3] 董晓林.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创新[J].江苏农村经济·月刊,2009年10月.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篇2
1 农民体育意识的研究
长期以来, 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低下, 以体力劳动作为获取生活资料、经济收入的主要手段, 所以农民认为不需要体育、不需要锻炼, 日常的劳作已经足够了, 他们需要其它静态的休闲方式。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 必然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对体育价值的认识发生偏差, 缺乏动机并没有参与体育锻炼的内驱力, 从而农村体育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刘胜在《我国农村体育人口偏少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 我国农村体育人口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体育意识与健康观念的制约”, 农民对体育认知偏差具体表现为:“劳动就是体育运动”[1]、“体育是有钱人的事”、“体育与自己无关”[2], 还有调查表明:有40.2%的农民认为没有必要锻炼身体, 有32.7%的人认同生产劳动能代替体育锻炼, 有37%的人认为体育锻炼影响生产劳动。这些都表明本世纪初农民体育价值观念的存在严重偏差。
2 农村体育人口的研究
体育人口既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增加体育人口, 可以提高一个国家人口的素质, 对社会发展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增加农村体育人口, 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农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对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均衡发展, 实现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具有重大贡献。卢元镇[3]在《我国体育人口现状分析》论著中指出, 在全国1.4亿体育人口中城市占55.11%, 约为0.77亿;农村占4.89%, 约为0.63亿, 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3.9%, 这是我国体育人口数量偏少的基本原因。朱家新[4]在《农村体育人口与非体育参与人口的比较研究》中, 以福建沿海地区的农村体育为研究对象, 调查表明体育人口农民有494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11.7%;非体育人口农民有2384, 占总调查人数的56.5%。卢兆振[5]等关于《关于体育人口划分标准的再界定》的研究, 以苏北农村地区农民为研究对象, 结果表明标准体育人口仅占7%, 近似体育人口占10%, 偶然体育人口占6%, 纯粹非体育人口高达77%。这些都表明我国农村体育人口少是今后新农村体育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农村体育消费水平的研究
随着国家对农村体育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 与农村体育及农村体育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是农村体育消费水平, 它是反映农民在各种体育消费行为中所能承受经费支出能力, 与新农村体育建设的发展息息相关。已有研究以农村体育消费水平为切入点的研究不太多, 其研究主要体现在影响农村体育发展因素之中。关于农村体育消费水平研究集大成者是牛鹏飞[6], 陈焱关于《我国农村体育消费研究综述》研究, 文中按地域 (华东、华中、西北、东北等) 对农村体育消费情况进行综述, 指出各地域的消费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华东地区和北京市周边区县农村体育消费水平高于东北、西北地区的农村体育消费水平。农村体育消费在总体上形势不容乐观, 消费水平整体低, 消费形式单调, 体育意识淡薄, 并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集团, 处于消费的“原始”状态。这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党和政府提出解决“三农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使得提高农村体育消费水平成为可能。
4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研究
农村体育场地是指农村范围内服务于农村居民, 供其参与健身活动的场地、器材、设施。它是农村居民参加健身活动、强健体魄、愉悦心情、丰富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当前众多文章以2 0 0 8、2 0 0 9年为例如:《关于农村体育的现实困境与发展出路的思考》、《对我国农村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分析研究》、《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分析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求下我国农村体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我国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等文章, 在分析影响制约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时, 所引用的农村体育场馆设施数据都是依据1999年张发强在北京体育科学大会上关于《中国社会体育调查结果报告》, 具体数据如下:从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分布情况来看, 我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约近70万个, 其中占国土面积16.5%和占人口3外左右的城镇, 占全部体育场馆的79%, 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 城乡体育资源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这样的数据仅能反映上个世纪我国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情况。据2005年公布的《第五次全国场地普查数据公报》表明, 我国体育场地有67.70%集中在校园, 广大农村仅占8.18%, 体育场地、设施明显呈现出城市优势、农村劣势的状况。但这些数据与新农村建设以来, 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相差太大, 不符合实际情况, 同样也表明新农村建设以来, 对全国范围内的农村体育设施情况的调查研究缺乏。已有研究主要是以地域性为主, 如周奕君[8]的《长三角农村体育发展对策研究》调查显示, “长三角”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状况比较宽裕的占15.2%, 基本能满足需求的占39.3%, 紧缺的占34.7%, 根本没有场地资源的占10.8%。可见当下, 政府和社会对农村体育设施资金投入之多, 体育运动设施供需矛盾得到初步缓解。
注:括弧内为农村体育研究的硕博论文数量。
5 农村体育指导员的研究
农村体育指导员是现阶段发展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增进农村居民身体与心理健康、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作为发展新农村体育不可缺乏的人力资源, 其数量与质量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有效性、科学性、广泛性有重要影响。目前, 我国农村体育指导员的数量较少。据郭立平关于吉林省农村体育组织与体育指导员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农村体育组织尚不完善、未形成网络化;吉林省农村体育指导员队伍在数量不足, 整体结构上存在中高级别指导员比例低、学历层次低, 缺乏学历层次较高的体育专业人才;年龄偏大、非体育专业比例大;从业时间短, 经验不足等情况。吴明华[9]等关于湖南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湖南省拥有6 500万人口, 湖南省社会体育工作人员大约为5 000人, 平均每12 000人才拥有1位社会体育工作人员。并且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市, 而农村就更为稀少。
6 农村体育管理体制的研究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许多乡镇干部为了发展农村经济, 忽视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认为“没有钱就没法搞文体建设”, 没有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的发展原则, 没有认识到发展农村体育对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意义, 将农村体育工作至于工作日程之外, 从而导致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甚至缺位。当前, 我国农村体育发展以乡镇为中心, 以业余体协这样的公益机构对负责农村体育的宣传、发展与管理工作。虽然形成了以农村居民各项体育协会为中心的农村体育管理服务网络, 但是能真正组织和指导农村居民进行科学健身的机构与人员并不多, 农村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7 结语
有关农村群众体育现状问题的研究, 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也是研究成果较多的一部分。研究方法大都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第一手资料, 研究结果也都是以调查报告和论文的形式。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体育的实际现状, 如能借农村体育的实际现状分析数据, 提出未来几年农村体育开展各项对策的研究。使对农村体育的研究可能会更全面、更具体、更有现实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胜在.我国农村体育人口偏少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36 (3) :32~33.
[2]姜健.我国农村群众体育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的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9 (4) :25~27.
[3]曾理, 徐玖平.对中国农民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 2003, 39 (1) :27~28.
[4]卢元镇.我国体育人口现状分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8.
[5]朱家新.农村体育人口与非体育参与人口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 2007, 11 (4) :20~23.
[6]卢兆振, 等.关于体育人口划分标准的再界定[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8 (2) :32~34.
[7]牛鹏飞, 陈焱.我国农村体育消费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6:19~21.
[8]周奕君.长三角农村体育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5) :13~18.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篇3
【摘要】 财政和金融是我国分配货币资金的两条重要渠道,如何在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中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改革实践给我们提出的尖锐问题。把重点放在研究各级财政的惠农政策如何与农村金融机构对接的问题上。
【关键词】 农村金融;公共财政;金融机构
一、农村金融
在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中,来自石河子大学商学院的谢婷婷(2008)等人指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有三种不同的流派:即农业融资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和近年来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崛起而出现的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1.农业融资论。该理论认为,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农村面临的是资金不足问题。为此,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且利率应较其它产业更低,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进行资金分配,以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缓解农村贫困。同时低利率政策和农村大量信用合作组织的存在,还可促使农村金融市场中非正规金融活动的消亡。
2.农村金融市场论。该理论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农村居民以及贫困阶层有储蓄能力,没有必要由外部向农村注入资金;低利率政策妨碍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金融发展;农村金融机构资金的外部依存度过高是导致其贷款回收率降低的重要因素;非正规金融的高利率因农村资金拥有较高机会成本和风险费用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不完全竞争市场论。斯蒂格利茨概括了这些国家金融市场失败的七个方面:即对公共物品监控存在问题;贷款外部性问题;金融机构破产的外部性问题市场的缺乏和不完善问题;不完全竞争问题;竞争性市场的帕累托无效率以及投资者缺乏信息等问题。
总结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研究大多基于国家层次或是整个产业层次,对国家层次内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还较少见,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不存在城市与农村的割裂,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现象,由于我国各地区间特别是省际间经济发展差异很大,“一刀切”的经济发展政策无法使各地区经济均得到最优增长。
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在我国推进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研究中,尚可文教授(2006)指出公共财政的建立要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相结合。公共财政的建立应和民主财政机制的建立相结合。公共财政的建立要和形成规范的公共选择机制相结合,公共选择机制的核心是建立纳税人的偏好显示机制,目的是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公共财政的建立要和政府理财方式的转变相结合。公共财政的建立要和财政分配秩序的合理化相结合,在对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研究中,很多研究都集中在全国性的层面,对西部农村公共财政的讨论只是略略提及。由于西部存在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其“三农”问题具有相当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西部农村构建公共财政制度必需在此特殊前提下进行。
来自重庆大学法学院和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的刘丹,高黎(2008)指出:西部农村县乡财政体制运行格局是县乡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省以下地区间差距扩大。构建与完善我国西部县乡公共财政体制的总体思路是科学地界定各级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范围,科学划分税种,合理配置政府间财权。建立对农村基层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必须坚持事权与财权相呼应和权责对等原则,合理确定基层财政承担的公共支出责任,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收入范围,加大对农村基层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行西部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目标是构建完整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全面实现西部小康。
三、总结和未来发展方向
1.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应该各司其职,根据各自银行不同的职能,为化解农村融资难真正做点实事。
2.针对农村公共财政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农村供给体制和需求体制两者共同来考虑,建立四位一体供给体制,国家应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不同性质,采取以中央、省两级政府为主导,地方财政适当配套的方式,着重解决好与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按照需求结构安排公共产品,应该进一步加深对不同区域、不同范围、不同发展阶段乃至不同季节的农民公共产品需求的研究,开发测量农民公共产品需求位序结构的灵敏工具,使之成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郑冉冉,张孝岩.农村金融机构进入问题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的主要特点与问题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篇4
文 献 综 述
题目 灵石县农村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学院名称经济贸易学院
专业名称农林经济管理
年级 08级学生姓名 李慧
学号2008153629
指导教师宗颖生职称教授
年日
引言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热潮正席卷全球,并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推进灵石县农村信息化对于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普及程度和推广应用水平,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农村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国内外与农村信息化相关的研究和建设成果也大量出现。国外农村信息化建设较为完善,并且见诸于文献的研究及建设成果很多。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期,亟需理论方法上的指导。因此,相关学者、专家以及各级政府、组织对此非常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国外农村信息化研究概况
国外农村信息化研究着重于农村信息理论、农村信息化模式以及农村信息技术等方面。
信息的经济商品特性很早就被一些专家、学者们认可。但是,由于农村信息的商品价值性具有的相对性、依附性、共享性等特征较强,故农村信息的价值很难被准确地度量和分析,从而造成优化农村信息的难度。1995年 James Love 曾探析了农村信息的定价问题,剖析了农村信息的特征,探讨了政府机构在农村信息化中的作用,给出了政府机构对农村信息的定价原则、定价方法和定价政策。1997年Dertouzos 指出,农村信息的社会收益比私人收益要大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因而,应该给予财政大力资助。
二、国内农村信息化研究概况
农村信息化的研究,应首先在于对其内涵的界定和外延的掌握,国内不少专家、学者都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早在1997年梅方权指出,农村信息化应是对农村整个过程的信息化,而不是某一个阶段,其是依托信息技术对农村资源、环境和经营进行管理、监测,从而支持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信息化。2001年吴宝华指出,农村信息化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农村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技术等领域,从而极大地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村发展。2002年赵继海指出,农村信息化是将现代化技术广泛应用在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并深层次开展和利用农村信息资源,形成发达的农村信息产业,进而促进农村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2005年廖红丰 认为,农村信息化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遥感技术、光电技术、通信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村上广泛而系统地应用。2005年石元春认为,农村信息化是用信息的有关概念和技术建设农村的全过程。2006年王育菁指出,农村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及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消费市场以及农村社会、经济等各个环节的整个过程。2006年刘世洪指出,农业信息化是人类将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高级技术应用到农业社会活动中,充分、高效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从而有力地推动整个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全面、持续的发展。
二、农村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农村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农村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费东明认为农村信息化对于农村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降低农村生产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数量和质量,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加速农产品的流通,引导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建设现代农村、标准化农村和精准农村的基础。杜青林认为我国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深化农村结构调整,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对推进农村信息化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我国农村现代化,对于促进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张鸿教授也通过农村信息化、农村经济产出、农村劳动力投入与农村资本投入的相关分析以及农村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作用。
三、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研究
2004年马云峰认为,我国农村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困难,其具有“三不”的特征:不准确、不及时、不全面。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3方面:①农村信息系统的建设重上轻下、重建设轻应用,缺乏信息主体为市场、为农民服务的动力传导机制;② 注重信息的收集、汇总,轻视信息的分析和挖掘,其对信息的直接使用率低;③信息的服务对象和信息的服务内容不清楚、不具体、不明确。2005年张世忠认为,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着农村劳动者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较弱,现代通讯网络不健全,高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2007年梅方权认为,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①用于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少,投入不足,软件开发和网络维护的经费严重短缺;②组织机构薄弱,人员素质不适应市场需求;③信息的供给和发布缺乏统一部署和协调,重复信息多,有价值信息少,信息供给渠道少,发布频率低;④信息资源开发、数据库建设能力薄弱。
四、加快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对策的研究
2001年梅方权认为,①加强与国际农村信息化专家、学者、政府和组织的交流与合作;②加快对农村信息化科技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③示范地建设农村信息化和信息农村基地。2002年李伟克认为,将电子政务、金农工程高效地应用于农村信息化中;政府应增加引导性资金投入,从而构建农村信息化支撑平台。2005年李颖指出,应加强农村信息模式的创新,在政府引导下逐步建立农村信息化的市场机制;要加强农村信息资源的管理,协调各市场主体的责权利关系;要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方面的法律法规,从而有效规范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要着力于农村信息化服务中介的构建,大力提升农村信息化服务中介的能动性和主导性。2006年王育菁指出,应大力加强我国农村信息化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并将2者有效整合。
上述研究从全国或局部地区出发,探讨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情况,旨在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参考。但要注意,在借鉴国内外农村信息化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应结合当地实际建设和完善农村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张燕.农村信息化建设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7(9):265-266.[2]李道亮.从概念中解读农村信息化[EB/OL].2008(12).[3]费冬明.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EB/OL].2009(3).[4]杜青林.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和农村经济发展[EB/OL].2008(4).[5]张鸿,张权.农村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8(12):100-102.[6]钟卫华,谢志忠.我国农村信息化研究综述[J],山西农学通报.2007(13).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篇5
摘要:私人银行业务正在逐步成为国际银行业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富裕人口的集中涌现、金融制度的逐渐完善, 我国已经具备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基本条件。针对目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私人银行业务 基本条件 对策
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 私人银行业务已成为当今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之一。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及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加快金融创新的需要, 也是应对外资私人银行竞争的需要。因此, 分析当前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探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定义及特点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定义
所谓私人银行业务,即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目标,以商业银行所涉及的一切资源为保障,向目标客户及其家庭提供私密性的量身定做的“管家式”金融服务。其业务领域不但包括投资、信托、保险、基金、外汇、贵金属等一切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同时包括法律、税务、收藏、拍卖、遗产安排、子女教育及财务动态管理等专业顾问服务。
(二)私人银行业务的特点
康承东(2007)认为,私人银行业务具有以下特点:(1)客户门槛高;(2)服务内容广;(3)业务保密性强;(4)操作独立性高;(5)品牌效应大;(6)业务利润高。
二.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私人银行在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普遍, 但目前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私人银行业务。中国的理财市场也不过是近几年才刚刚兴起, 虽然一些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都挂着财富管理的牌子, 但这些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服务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2006 年以来, 随着主要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以及银行业的全面开放, 以高端客户为服务对象的私人银行业务成为各家银行关注的焦点, 面对外资银行对国内市场中高端客户的激烈争夺, 为了留住、吸引更多的高端客户, 各金融机构纷纷着手筹备私人银行业务, 国内商业银行提供的私人银行服务雏形也已浮现。
张长征(2007)认为,从发展历程看,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从服务对象看,以高额净资产客户为主;从服务内容看,提供更高的个性化,差异化及长期的全方位服务;从发展地域看,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为依托。
三.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前景
目前,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在社会经济中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的高收入群体, 这些高收入群体主要集中在三类人中: 民营经济经营者、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高收入群 体的日益增加, 自然对财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 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基本条件, 国内的私人银行业务必将是中外金融机构争抢的一块大蛋糕。
王元龙(2007)认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前景良好,原因如下:(1)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总量持续高速增长, 中国富人阶层的崛起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中国的富裕人口集中度较高。体现在财富集中度高与区域集中度高,这为商业银行拓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3)中资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拥有比较优势。(4)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全球化趋势在不断加强。
四.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沈欢欢(2011)指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主要存在五大问题。(1)服务观念有偏差。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理念是“世界级的财富管理理念”,而在我国则被具体化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理财服务理念。(2)产品针对性不强。(3)产品来源较为局限。国内私人银行所提供的产品多出于国内资源整合下的金融创新,缺乏与国际接轨的魄力。(4)缺乏国际竞争力。离岸私人银行业务受政策管制,发展缓慢,在岸私人银行业务创新不足,未能很好地体现出中国特色,对富人的吸引力不高。(5)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康承东(2007)认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于:(1)分业经营所带来的业务限制。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法律制度, 银行不能直接涉足证券、保险等直接投资领域, 银行、保险、证券三个市场处于割裂状态, 客户资金只能在各自独立的体系内循环, 有限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客户无法利用其他两个市场实现理财增值, 产品的创新范围和创新深度也均十分有限。(2)外汇管制仍然比较严格。我国所实行的较为严格的外汇管制政策, 将使得国内缺乏完善的对冲产品市场, 不能将客户的资产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 以实现风险的分散和对冲。(3)缺乏有效的营销服务体系。宣传方式及营销手段落后,产品相关的业务咨询、功能介绍、金融导购等售前、售后服务严重滞后,使得富裕人士对相关金融服务项目一知半解, 无法真正享有高端服务。(4)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模糊。
五.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对策
罗军(2007)认为中国银行业要加快改革和发展, 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促进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1)转变经营发展理念。要转变传统经营发展理念, 提高对私人银行业务重要性的认识, 彻底纠正重“公”轻“私”, 重“批发、大户”轻“零售、个人”, 重“资产负债业务”轻“中间业务”的不正确观念, 将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上重要工作日程。(2)明确市场发展战略。根据中国居民金融资产在资产结构、地域分布、客户群体和消费习性等方面的差异和特点, 商业银行应加强市场调研, 明确市场定位, 结合自身的经营实际, 研究制定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策略与计划。(3)注重业务和产品的研发。商业银行应研究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和投资理财方案, 实施优质客户发展战略, 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贵宾式服务。(4)构建高效信息管理系统。(5)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队伍。
赵鹏(2007)还建议,选择适合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私人银行业务组织架构。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 一是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资组建私人银行, 作为国内银行的子公司(或子银行)从事私人银行业务;二是在总行设立私人银行部, 在资源丰富的部分城市设立支行, 独立开办私人银行业务。
张长征(2007)则强调,各家银行必须尽快创建一整套主动的市场营销创新机制,建立 目标客户动态档案跟踪管理制度,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寻找适合自己的目标群体,开展错位 竞争。这样不仅能满足客户群体的特殊需求,还能降低竞争成本,避免市场上不健康的激烈竞争行为的发生。
沈欢欢(2011)还重点研究了我国富人的需求,需要从三方面加以考虑:(1)以职业经理人(非企业家)为目标客户提供私人银行业务,业务重点在于加强财富管理,实现财富增值,体现资产配置的优势。(2)以“富一代”作为目标客户提供私人银行业务,业务重点不在于高收益,而在于通过财富管理体现资产配置的功能。(3)针对“富二代”类型客户提供的私人银行业务,以潜力挖掘和财富管理培育为重点,做好成熟型新客户群体的储备工作。同时,她还建议,树立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的品牌形象,吸引中国富人的在岸私人银行业务和国际友人的离岸私人银行业务。
六.总结
私人银行业务是国际商业银行的高端业务,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推动经营转型、向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一流商业银行过渡必须要大力发展的业务。虽然我国已经具备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基本条件,但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面临着众多的制约因素:产品种类单一;发展模式模糊;专业人才匮乏;外汇管制严格等等。这些问题虽一时难以解决,但并非不能解决。我认为,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做法,再结合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实际情况,定能探索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篇6
一、摘 要
神话是指古代人类受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限制,不能科学地解释外物和自身,便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社会现象拟人化或超自然化,以远古诗歌或散文为载体,用以说明世界起源、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人生奥秘的故事和传说,在用文字记录成文之前,大多是通过民间长期的口耳相传。神话是人类最古远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学的最初源头,也是原始民族观、信仰意识等精神文化内涵的主要载体,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雏形,对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神话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制约着民族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影响着民族的精神性格、生存方式与文化走向及社会发展。对于中西神话作比较研究,探索两地先民对自然万物、社会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的差异,探求蕴藏在神话中的潜质和依存在神话中的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对于增近了解、促进交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适应形势的要求,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正文
神话,在世界浩瀚的文学史上无疑是一朵奇葩。神话记载的是神的活动,反映的却是人类的思想和理念,因而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虚拟和想象,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神话是“通过人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的产生依赖于人的“自意识”的形成,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会有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体系,因而也就会有不同的神话。
中国神话传说主要是指汉族的一些神话传说,道教的、佛教的以及远古的神话。而西方神话传说则主要包括古希腊神话和《圣经•旧约》。
1、主题上的相似
(1)神话都有十分相似的主题: 世界起源、人类起源、灵魂不灭、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等等。如关于天地人类的起源,中国神话中盘古生于浑沌之中, 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传土作人。古希腊神话中卡俄斯与妻子浑沌之中先创光与昼, 然后创天地,天地生神族,神塑土作人。圣经中,造天地和造人的都是上帝。这意在说明天帝或神族创造出宇宙及人类,人类的诞生与土地密不可分。
在《中国神话与“两希”神话比较》中宗凡滟从创世神话、造人神话、洪水神话、星宿神话、惩罚神话五大类型出发,对中国神话和“两希”神话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索中西先民对世界认识异同的根源,从而发掘民族早期中西思想和民族精神的异同之处。
在《初探中西神话传说中的相似主题》中周含通过“创世造人”、“大洪水的传说”、“世界中心的山”、“天堂与地狱”这几个相似的主题进行比较,来探讨中西方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共同之处。在《中西神话传说中的几组共同主题》中王颖认为在中西神话传说中, 存在着“ 创世造人”、“劫后重生”、“塔树通天”、“徒劳无功”等四个共同主题。在《从神话看中西文化异同———中西创世神话比较》中卢沁钰把西方的创世神话, 伊甸园神话, 挪亚方舟与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 伏羲、女娲兄妹和女娲补天分别作的对比研究,反映出中西文化的相似处和差异性。在《从神话看中西古代文艺观的差异》中江宁康从起源类型、洪水类型、太阳类型、火的类型、英雄类型五个方面阐释主题内容的同异:天帝或神族创造出宇宙及人类, 人类的诞生与土地密不可分;在自然灾害面前,中国的天帝法力失灵而人世的疏浚水利见效, 神与人君合一,西方的神族法力无边,人世仰仗神赐才得以再生;文艺受神的掌管,日神掌管艺术并给人间以光和热,文艺有激扬人心的作用;火是人类生存的必需,中国由人世实践取得了火,古希腊人相信火自天来, 非人力可为;平定人类社会的英雄,在中国是人世的君王,在西方是借助神力并最终变成神的神人之子。
(2)对自然现象的神化的解释
如有名的洪水神话,中国是大禹治水、古希腊是丢卡利翁和皮拉、希伯来是诺亚方舟,还有比如,打雷了,古人无法科学地认识和解释这种现象,便认为是天上的神仙在发脾气了。古希腊神话中掌管雷电的是天王宙斯,中国的古代神话中也有雷公。人们没有力量同大自然搏斗,把大自然当作神来顶礼膜拜,并演绎生成种种神奇、浪漫的神话。例如,希腊神话中有太阳神阿波罗、月亮女神阿耳忒弥斯、海神波塞冬,等等;中国的神话也有诸如水神共工,火神祝融,太阳神炎帝,等等。
(3)对古人原始生活的记述
神话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反映古人征服自然的愿望和壮举,记述部族起源、发展,以及部族战争的英雄神话与传说。比如,中国的古代神话“夸父追日”,反映了原始先民追求光明的精神。“精卫填海”中炎帝的女儿“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她化作精卫鸟,衔石填海,这是古人颂扬锲而不舍精神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大荒北经》里记载了黄帝与蚩尤战争的一个片段:“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这其实是原始部族战争的反映。古希腊神话中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众多故事实质上是历史附会神话的产物。古希腊神话也有众多的英雄传说,比如:大力神赫拉克里斯立了十二大功,被高尔基称为“人类最早的劳动模范”;伊阿宋为了个人荣誉,率领众英雄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夺取了金羊毛;奥得修斯设计了木马计,帮助希腊联军在特洛伊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希伯莱中的《出埃及记》等等。
关于神话起源方面,蔡恒在《中西上古神话比较研究》中认为,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都十分的有限。他们在自然的力量面前, 显得无能为力。因此, 就把自然界各种变化的动力, 归之于神的意志和力量。他们认为, 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 都是一种超乎一切的神指挥着、控制着。于是, 在他们的心目中, 一切自然力都被形象化、人格化了。随后他们又在生产劳动中, 依照自己的英雄人物的形象, 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
2、内容上差异性
(1)中国神话注重对女神的赞颂,西方神话中则是男性受到特别的尊崇。
在人类起源上,中国的神话中说,女神女娲造人,独立创造了人类,之后炼五色石补天,除恶龙,逐猛兽,填塞洪水,使民众重新安居乐业。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从不表彰自己的功劳,也不炫耀自己的声誉,因而被尊为“功劳上达九天,下及黄泉”的慈爱、谦逊、伟大的人类母亲。此外,“精卫添海”的神话中,炎帝之女女娃被水淹死,化做一只精卫鸟,衔西山树枝、石子以填东海,表达了中国女子改造自然的渴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希腊神话则把创造人类的功劳归于男神普罗米修斯,所造之人也仅仅是男人,没有女人。而第一个女人潘多拉却是宙斯为惩罚男人由众神拼凑出来的。她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贫穷、饥饿、瘟疫、疾病、战争和死亡。希腊神话中明显的反映的是扬男抑女的思想。(《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之比较》高红樱)
(2)中国和西方关于诸神诞生的神话有巨大的差异。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大多是因感生受孕而出生,如关于颛顼的出生是“瑶光之星如蜺,惯月正白,感女枢幽房之宫,生黑帝颛顼”;关于少昊出生据记载是“黄帝时,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而生白帝朱宣”;女狄吞水中月精而生夏禹,姜嫄感巨人足印而生周人始祖后稷,庆都感赤龙而生尧。西方神话中却绝少此类似的感生神话。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多是神与神、神与人交媾衍生出来的。赫西俄德的《神谱》中的以宙斯为主神的奥林匹斯神统中诸神皆为宙斯的血亲。宙斯是名副其实的“万神之父”。
(3)中西方神话体系不同。古希腊的神话世界犹如人间,最高统治者是众神之神宙斯,在他的统治下,有大臣即各种各样的神。他们分工明确,血缘清楚,各司其职。如雅典娜是智慧的化身,专司纺织、雕刻、制陶等专业技术;太阳神阿波罗主管光明、青春、医药、音乐和诗歌;中国的神话世界虽然也有创世纪神盘古、女娲和后羿、夸父、禹、蚩尤等超自然力的神,但他们并没有形成一个血缘关系清楚、社会分工明确的神世界。
3、思想观念上的差异
在神话观念方面,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是同形同性的。众神有着凡人所有的喜怒、好恶、欲望等情感,而且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宙斯的风流、赫拉的极强嫉妒心,赫尔墨斯的虚荣等,众神并没有被塑造成抽象道德的化身。他们具有和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充满着凡夫俗子的种种感情欲望——恋爱、嫉妒、争斗等,真实全面地表现了人的品性和本性,有很强的世俗性。神与人的结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希腊神话更像是“人话”。中国神话中的“神秘”色彩则浓厚了许多。“神”在先民的心中庄严而又肃穆。对于“神”,他们是既恐惧又崇拜。具体到神的形象,也与人是不同的类别,中国神话中的“神”十分奇特,通常是与“怪”相联系,甚至从中能够追寻到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痕迹。例如,创造人类的女娲是人面蛇身,神农氏是牛头人身。这些神的形象,都是典型的鬼灵精怪,给人一种敬畏感。此外,中国神话中的“神”不像希腊神话中的众神那样具有人的情态和内涵,他们的个性大多平面化,而且与生俱来,恒定不变,有时还成为某种抽象道德的化身。例如,女娲的身上始终体现的是仁慈善良的母性精神,而开天地的盘古,逐日的夸父,则被赋予了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富有牺牲的精神。总之,在中国神话中的“神”身上缺少人的丰满的性格特征。
在《从炎黄战争和特洛伊战争神话中看中西神话的差异》中李瑞仙认为中国留传下来的神话, 是产生于上古时代的“原始神话”;而希腊神话传说,则是属于“文明神话”, 是古希腊进入文明社会之际, 经过进一步文学加工的上古神话传说。中国神话片段散乱,而且描写粗略。希腊神话完整, 情节丰富。中国神话人神异形异性,多是人面兽形,或由兽形幻化而成,具有高度神圣化特点。而希腊神话人神同形同性, 具有高度人格化特点。神中国古代神话神都是高高在上,几无七情六欲。希腊神话中的神外形与人多无差异,人间种种喜乐争斗也发生在诸神之间。特洛伊战争的原因,是由于帕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阿弗洛迪特,因为后者许他以天下第一美妇。
在《简析中西神话差异》中李翠萍从中西造人神话的差异、神的形象差异、人神对立和天人统一的差异、伦理道德和个性自由的差异四个方面反映中西民族精神和风貌的差异。在关于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在神话体系、人生观、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差异及形成原因方面,杨姗姗在《略论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差异》中认为,希腊神话体系表现为完备、丰富、具备逻辑性,而中国神话表现为短小、丰富、散乱。在人物形象方面,中国神话英雄不食人间烟火,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注重品行与德操。古希腊神不但集中了人类外貌美的诸多优点,而且完全按人的心理动机思考和行动。他们具有和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真实全面地表现了人的品性和本性,有很强的世俗性。
关于中西神话差异的原因,杨则认为由地理因素、历史原因、民族心理因素、宗教、信仰的差别这几种因素引起。在《人的神话与神化的人——中西神话比较探析》中李娅菲认为,由于地理环境、心理结构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差异, 造成了各自神话的变异和差别。在《谈谈中西神话不同的思想根源》中何鹏认为中西方神话的差异与中西方的地理环境、人民当时的生活方式、神话产生的时间,以及所有的哲学都是有关系的。
在审美情趣方面,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形成了庄严悲壮与活泼欢快的鲜明对比。人们熟知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鲜明地透视出远古生存环境的恶劣、艰苦。灾难与痛苦使中国先民成为“早熟的儿童”,他们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历经了大悲大痛后,经过世代的遗传,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积淀在神话世界中,用幻想的方式记载了创世英雄们为生存与自然拼死搏斗的悲壮场面,使得中国神话天生具有悲剧色彩,庄严沉郁,令人压抑。古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天然的港口,富足的生活,使他们乐观向上、朝气蓬勃。其神话也处处呈现出儿童的天真活泼,神们都过着无拘无束、安居乐业的神仙日子,因而古希腊神话活泼明朗,很少有中国古代神话中沉重、悲壮的气氛。
4、民族文化的差异
在民族信仰方面,不同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作用下,西方和中国神话分别体现出“崇力”与“崇德”两种神话特质。西方的神话中,赞美崇拜的不是救苦救难的“德者”,而是叱咤风云的“力者”。而“力”的最高形式是战争。王位都是通过战争取得的,而不是“禅让”。中国则是三皇五帝式的圣德。中国神话中的神为人们所称赞的是因为他们锲而不舍,救世拯民的努力以及熔铸在精神品质中的“德行”。中国神话中创世女娲、天辟神盘古、夸父、文化英雄神农、后羿、治理水的大禹,他们为了整体的利益毫无顾虑的做出自我牺牲,成为美德与贤能的化身。
在人生观方面,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体现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不同倾向。中国原始初民生活在险象环生的恶劣环境之中,面对天塌地陷、洪水滔天、烈日炎炎、凶禽猛兽随时侵袭人的恶劣环境,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单薄、太渺小了。为了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生存下去,原始初民不得不成群结伙, 协调动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去抗御自然,以维持起码的生存。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维护群体利益、坚信美好未来的民族个性熏陶和化育了中华民族并代代相传。因此,中国神话中受到讴歌赞扬的英雄也是牺牲个人利益、克己奉公的典范。盘古开天辟地,死后眼睛变为日月,手足、身躯变为大地、四极和五岳,血液变成江河,头发变成了星星,他把自己的一切完全彻底地奉献给人类;大禹新婚四天就离家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古希腊神话恰恰相反,它大力提倡的是个人主义,张扬个性,放纵原欲,尽情地享受现实世界生活,实现个人价值。宙斯虽是高高在上的天帝,却时常到人间寻欢作乐,美狄亚为爱情而背叛祖国,赫拉出于嫉妒而报复伊娥,帕里斯为女人而把金苹果判给阿佛洛狄特„„这些在古希腊人眼中都是正常的,值得称赞或是可以原谅的。这是因为古希腊人的海上生活刺激了独立不羁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个性的形成,他们意识到独立、自由的价值,关心的只是如何发展自己以应付来自大海的挑战,因而推崇自我为中心的个性主义与原则。腊神话中尽管有的神具有英雄气质,但他们终归追求享受,注重自我实现,体现了个人主义倾向。
在自然观方面中西神话体现了“天人合一”与“天人对立”的差异。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古代先民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生存问题。中华民族的祖先只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违农时,顺天行事,就可以得到生存的基本保障。和谐有序的农业文明,循环封闭的生存环境,使原始初民把大自然当作他们衣食住行的主宰和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朋友。“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大自然幻化的诸神,不是某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是可以和人类和睦相处的道德力量。古希腊神话多写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和人对神的抗争,希腊诸神常捉弄甚至三番五次地想毁掉人类。古希腊海洋文明孕育了驾役自然、征服自然的“天人对立”的思想。长期的海上冒险和漂泊不定的生涯,使古希腊人感受到大海的神秘和力量的巨大,惧怕大自然的威力,又不甘屈服于大自然的淫威,遂使古希腊人逐渐形成了人神对立的观念。
在《中西神话与中西文化传统》中何文祯从天人对立与天人合一、善恶同源与善恶分明、以美主善与以善主美三个方面阐释中西文化传统的对立。
在《从中西神话之异看文学民族特色的历史渊源》中刘长通过中西神话异质点的比较,得出“在神话的深层结构中, 深刻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早期文化, 并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积淀在民族精神的底层, 转变为一种自律性的集体无意识,深刻地影响和左右着文化整体的全面发展”的结论。
在《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神话对比研究》中莫柠源从跨文化交际学角度,运用霍夫斯塔德的文化价值观理论分析了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得出“中国神话表现出的价值观为集体主义、高权力距离、较强的不确定性回避、女性化和很强的长期取向倾向。希腊神话表现出的价值观为个人主义、低权力距离、较弱的不确定性回避、男性化和较弱的长期取向倾向”的结论。
在《神话传说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尹晓予论及中西民族文化差异: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伦理至上;源于古希腊文明的西方文化注重个性,探究智慧。最后得出结论:希腊神话及西方民族文化得益于经济的、力量的、智慧的聚合力,中国的则得益于礼仪的、伦理道德的聚合力,从而构成典型的具有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两类神话和文化。
关于中国、西方神话之比较,学术界的看法:有的说崇实与求知、本善与原罪、尚性意识与两性禁忌、听命与由命。有的说,中国的神话传统和西方各国神话传统都产生在不可能正确地科学地解释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幼稚时期,中西神话的创造都离不开人类的生产劳动与实践,中西神话传说都反映了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共同愿望,中西神话和英雄传说都具有戏剧性的因素,中西神话传说同样有着审美与道德价值同样升华读者的精神世界,同样有着永久的魅力,并同样成为人类的共同的文学财富,有的说中国与希腊神话存在神话的不同发展阶段、神际关系、神话的系统等差别。有的说有神人同形与人兽同体、女性崇拜与男性崇拜、神本与人本、崇力与崇德等差异。众说纷纭。
三、结语
中国和西方神话因都产生于人类的初始时代,都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累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因而有相似之处。而又因为中西方的地域、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等方面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方神话的不同特色。在当今世界文化大汇集,大综合的时代,我们不仅需要挖掘研究我们自己的文化,而且要把眼光延及全世界,不仅学习借鉴世界文化的发展现状和最先进的文化知识,而且要挖根朔源,全面了解每一种文化的产生、发展、走向,以趋利避害,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从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的不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两者在民族性格与文化思想方面的差异。对两者的比较研究,更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文明史上的这两块瑰宝,使之在人类文明史上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四、参考文献:
《中国神话与“两希”神话比较》宗凡滟 《初探中西神话传说中的相似主题》周含 《中西神话传说中的几组共同主题》王颖
《从神话看中西文化异同———中西创世神话比较》卢沁钰 《从神话看中西古代文艺观的差异》江宁康 《中西上古神话比较研究》蔡恒
《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之比较》高红樱
《从炎黄战争和特洛伊战争神话中看中西神话的差异》李瑞仙 《简析中西神话差异》李翠萍
《略论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差异》杨姗姗
《人的神话与神化的人——中西神话比较探析》李娅菲 《谈谈中西神话不同的思想根源》何鹏 《中西神话与中西文化传统》何文祯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篇7
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系统性风险,金融
近年来, “宏观审慎监管缺失是金融危机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日益成为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学术界的共识。与传统只针对单个银行机构稳健经营的微观审慎监管不同, 宏观审慎监管强调从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的角度进行监管。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宏观审慎监管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以期对中国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有所启示。
一、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
1. 国外研究综述。
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院长河合正弘和迈克尔·波默里诺 (2008) 从金融监管缺陷, 货币政策在控制金融不平衡方面存在失误和脆弱的全球金融架构三个方面分析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 间接地说明了宏观审慎监管的缺失导致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Lo (2009) , 认为, 全球金融危机表明仅仅依赖微观审慎监管不足以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 因为微观审慎监管将经济波动视为外生风险, 忽视了金融机构行为本身的系统性内涵, 因此, 应当对现有金融监管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Stephen Morris和Hyun Song Shin (2009) 通过建立系统性风险传递模型, 论证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不同, 他认为, 单个金融机构微观审慎监管的目标并不一定能够实现金融体系的稳定, 相反还会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故提高某个机构偿付能力的微观审慎监管目标与维持金融体系稳定的目标之间根本不相容, 有必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2. 国内研究综述。
成家军 (2009) 指出, 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风暴对传统的银行微观审慎监管政策提出了挑战, 即使单个金融机构本身是稳健的, 仍然不能保证金融稳定的自动实现。夏洪涛 (2009) 通过对强化宏观审慎监管是应对系统性风险的需要和宏观层面的逆周期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具有一致性的论证, 说明了实施宏观审慎监管, 是保证金融体系稳定的需要, 是保证宏观经济稳定的需要。苗用旺, 王亮亮 (2010) 认为, 金融过度创新加大了系统性风险, 金融市场同质性加剧了金融市场不稳定性, 顺周期性的扩张加剧了金融体系的波动, 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了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 这些都是会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 在经济发展中有必要进行宏观监管。王刚、李虹 (2010) 认为, 监管者过分强调基于单个金融机构安全性的微观审慎监管, 会忽视金融机构行为的系统性内涵及由此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宋家生 (2010) 研究发现, 金融体系的高杠杆率已使金融危机体现出新的特征, 宏观审慎架构是后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张华 (2010) 则从道德风险、资本充足性问题、风险传染和利益冲突等四个方面说明了综合经营可能引致系统性风险的隐患以及当前的监管体制难以形成对综合经营的监管合力这两个角度说明了进行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巴曙松、王璟怡、杜婧 (2010) 认为, 在微观审慎监管体系下存在“对系统性风险监管的缺失”和“对顺周期的无能为力”两大盲点, 而宏观审慎监管则能有效的弥补这些盲点。
二、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及内涵
1. 国外研究综述。
国际清算银行在20世纪70年代就首次提出如果仅仅关注单一机构的风险, 容易失去对金融稳定的监管, 进而提出应从金融体系的整体来构建金融监管的框架。Crockett (2000) 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指出宏观审慎监管是宏观金融管理当局为了减少金融动荡产生的经济成本、确保金融稳定而将金融体系作为监管对象的监管模式。国际清算银行 (2001) 将宏观审慎监管定义为微观审慎监管方法的有益补充, 不仅考虑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 同时从金融体系的系统性角度出发对金融体系进行风险监测, 进而实现金融稳定。
2. 国内研究综述。
项莉 (2010) 研究认为, 宏观审慎监管指的是系统性或系统层面的监管框架及其与宏观经济的联系。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横向层面即特定时间内风险如何在金融体系内传播;二是纵向层面即整体风险如何随时间推移累积。
三、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
1. 国外研究综述。
Borio (2007) 从监管目标与最后目标两个层面比较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特点。在监管目标上, 宏观审慎监管主要是防化系统性金融风险, 保持金融稳定, 而微观审慎监管则是关注单家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健经营。在最终目标上, 宏观审慎监管主要是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产出下降, 防止实体经济下滑, 而微观审慎则是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维多利亚·萨博塔 (2010) 指出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则是确保整体金融体系能够自我修复, 并以此确保经济周期中金融中介服务的稳定供给。
2. 国内研究综述。
高志勇 (2010) 强调宏观审慎监管目标应该是以控制系统性风险为中心, 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与健康。项莉 (2010) 将宏观金融监管目标划分为风险目标、收益目标和社会目标。其中风险目标是首选目标, 以减少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损失, 保证整个金融体系安全为根本任务。在宏观金融监管层面, 首要保证金融风险的控制和金融系统的稳定, 同时也要兼顾收益目标以及其他社会目标的完成。
四、宏观审慎监管的主体
1. 国外研究综述。
英国《改革金融市场》 (2009) 提出成立由财政部长为主席的金融稳定理事会, 成员包括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及金融服务管理局负责人, 主要职责为分析和调查英国经济金融稳定中出现的系统性风险, 并做出反应。美国《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 (2010) 也提出成立由财政部长为主席的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 成员包括财政部、美联储及相关金融监管机构负责人, 主要职责是识别威胁金融稳定的风险、强化市场纪律和应对威胁金融体系稳定的新风险因素。而欧盟《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2009) 提出成立由欧洲中央银行行长为主席的欧盟系统风险委员会, 成员包括欧洲央行及欧盟各国央行、监管机构负责人, 主要职责是监控和评估宏观经济发展和威胁金融体系稳定的系统性风险。
2. 国内研究综述。
梁敏 (2010) 建议, 中央银行应在宏观审慎监管中发挥主导作用。尤其在中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下, 由人民银行承担系统性监管职能是最佳选择。同时她列举了三大理由, 一是人民银行能借助于为制定货币政策进行的经济和货币形势分析对中国金融业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审慎分析;二是维护金融稳定是人民银行的三大职能之一;三是中央银行有最后贷款人的职责。朱小川 (2010) 认为在机构上, 宏观审慎监管者应包括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业监管者, 但又应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宋家生 (2010) 判断中国现阶段不需要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审慎监管的机构。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有各自的专长和信息优势, 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中应从不同角度发挥作用, 并承担责任。张华 (2010) 分析, 当前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组织模式构建应充分考虑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和宏观审慎监管目标等要素, 在保留现有分业监管体制下, 建立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财政部之间正式的监管协调制度, 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
五、宏观审慎监管的客体
1. 国外研究综述。
美国财政部报告 (2009) 综合考虑规模、杠杆和相互关联等因素, 将倒闭会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的机构定义为一类金融控股公司, 认为一类金融控股公司是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 需要受到更严格的监管。因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便是雷曼兄弟和美国国际集团等大型金融机构的倒闭或财务困境。这些金融机构普遍具有资产规模庞大, 业务复杂, 杠杆化程度高, 其倒闭和失败将直接威胁到金融稳定, 并在金融体系的支付、结算环节中占据关键角色, 与其他金融机构联系紧密等特点。
2. 国内研究综述。
尹久 (2010) 认为, 宏观审慎监管应该从其本质入手关注系统重要性的机构、系统重要性的行为及系统重要性的产品。成家军 (2010) 认为, 宏观审慎监管关注的是金融体系整体, 也可以说是把整个金融体系当做是一个投资组合进行管理。具体来说, 就是要对金融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重要性重新进行评估, 关注能够对金融稳定产生重要影响的机构, 并在监管资源配置方式适当进行倾斜。
六、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框架
1. 国外研究综述。
英国金融稳定理事会报告 (2009) 指出宏观审慎监管的工具包括资本充足率、贷款损失拨备、流动性和杠杆率等监管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09) 为各国开展宏观审慎监管, 提供四种方法 (包括网络模型、关联风险模型、困境相关矩阵模型和违约强度模型) 测量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关联度。英国金融稳定理事会报告 (2009) 提出宏观审慎监管分析应重点监测以下五个方面的风险。一是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信贷供给、信贷定价、借款人的杠杆程度的影响;二是期限转化而产生的流动性风险;三是资产价格与其均衡水平的偏离问题;四是金融系统的杠杆率水平;五是影子银行 (比如对冲基金) 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美国财政部报告 (2009) 指出可从两个方面监测系统性风险的聚集程度。一方面, 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通过信贷供给和资产价格两个渠道的相互作用而成生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 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关联 (比如违约相关性和金融传染) 对系统性风险的放大和传播。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 (2009) 调查显示, 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最显著的特征是逆经济周期性, 即当经济处于上升周期和金融风险开始聚集时, 加大监管力度;当经济处于下降周期和信贷萎缩影响金融稳定时, 适当放松监管标准。维多利亚·萨博塔 (2010) 认为, 宏观审慎监管需要一定的相机抉择, 但必须对其施加相应的约束以保障政策的透明度、责任性和前瞻性, 建议制定完备的责任约束机制, 从而形成“有约束的相机抉择”的宏观审慎机制, 并且一国宏观审慎制度需要得到国际合作与配合才能充分地发挥效力。
2. 国内研究综述。
李宗怡、冀勇鹏 (2003) 指出中国实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可行途径, 一是监控银行体系的隐性风险头寸, 二是建立问题银行的市场出售机制。成家军 (2009) 认为, 逆周期的银行审慎监管政策、宏观政策之间的有效协调机制、及时有效的宏观信息共享机制与预警机制是构建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的主要组成内容。郭田勇 (2010) 认为, 建立一个全面且成熟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两方面理由:一是需要一个更加强大的审查机构和一个更加完善的监管约束机制, 二是微观审慎监管不仅要从个体金融机构角度出发, 而且要在宏观上得到适当把握与监督, 否则极易扩大系统性风险, 且难以保证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整体安全。朱小川 (2010) 建议, 在监管内容上, 宏观审慎监管应关注国内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的实际效果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 并充分注意国际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趋势;在手段上, 多维度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将提供更为有效的监管分析;在配套设施上, 中国应加强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并迫切需要完善相关金融交易的会计制度和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闫海 (2010) 分析指出, 宏观审慎监管需要监管工具的创新, 主要包括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创新逆周期监管工具及改革最后贷款人制度等, 中国应引入宏观审慎监管以代替金融稳定, 完善系统性风险治理的监管工具。李健全 (2010) 强调, 在后危机时代, 中国金融监管改革应充分吸取西方国家教训, 从宏观审慎角度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分析与评估, 构建全面的金融业宏、微观审慎监管机制。何德旭、吴伯磊、谢晨 (2010) 建议中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逆周期监管的相关制度,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监管指标。中国人民银行大同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2010) 介绍了压力测试、逆经济周期波动的政策措施、防范金融跨市场跨领域发展潜藏的系统性风险等三种宏观审慎监管的方法和手段。苗永旺、王亮亮 (2010) 介绍了宏观审慎监管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测的三种手段:压力测试、建立宏观审慎指标和构建早期预警指标。
七、结论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文献综述】推荐阅读:
中国农村金融07-02
中国农村金融问题05-12
中国金融改革创新研究06-24
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研究10-16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施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的指导意见08-03
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发展08-19
农村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研究综述06-17
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思考07-21
农村保险业金融改革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