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精选12篇)
中国农村金融问题 篇1
一、中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系统观
金融业务创新是金融创新的一部分, 金融创新主要内容包括各种金融工具、支付清算手段、金融组织与监管制度等的创造与革新。金融业务创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分解或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产生或引进的金融新业务, 是金融主体为了追求新机会而进行的业务改革。金融业务创新是在特定时期使用的称得上“新”的工具或产品。金融的建立、生存和发展的过程既是金融业务创新的过程, 也是与金融体制、政策法令、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一个动态概念。[1]金融业务创新的发展, 不仅引起金融量的变化, 而且在金融业务的衍生过程中, 引起了社会信用关系等质的变化。按创新程度分为首创型、改创型和仿创型, 它是经济与金融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金融业务创新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 是金融创新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业务创新是新金融的核心, 包括工具产品的创新、观念的创新和金融运行机制的创新等, 现阶段金融业务创新可粗略划分为理念创新 (观念创新、管理创新) 和经营创新 (工具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 、创新激励机制等, 这就构成了金融业务创新的“系统观”。 金融业务创新作为一种特定的金融活动也必然服务于金融资源分配活动, 以提高效率为目标, 所以, 金融业务创新就其实质来说, 就是为了提高和改善金融资源分配效率, 是业务创新中发生在金融交易结构、交易制度、交易组织、交易技术、交易工具和交易方法等方面发生的创新和变革 (见图1) 。
二、金融业务创新进程中的条件框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国外金融业务创新的有条件与制度框架主要包括人、工具技术、制度、激励、基础、环境等。
1.金融管制放松是金融业务创新的基本条件
金融管制的放松主要表现为:首先是价格自由化, 即取消存款利率限制, 放开汇率管制;其次是扩大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经营权力, 使其公平竞争;三是改革金融市场, 放松金融机构进入市场的限制, 创新金融工具和融资技术, 加强和改善金融市场的管理;四是实行资本流动自由化, 五是减少政府对金融的干预;实行商业银行经营多元化、利率自由化、对外开放全球化及放松金融管制等等。[2]
2.金融业务创新激励机制是金融业务创新的活力源泉
激励是指为了特定目的去影响人们的内在需要或动机, 以强化、引导或改变人们行为的反复过程。激励创新就是要对决定人们行为的需要或动机进行更切合实际的分析, 找出其最迫切的需要, 给予更有效的满足。金融业务创新的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 而人是需要激励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推进, 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的市场, 就把握住竞争的主动权。同时员工对金融机构也需要激励, 不仅要有较高的收入, 而且还希望得到富有挑战性并能促进个人成长的工作的激励机制。
3.金融基本功能的重新整合是业务创新的前提条件
金融的基本功能在不同国家、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都很少发生变化。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 金融基本功能必将促进金融业务的分解、整合, 从而实现金融业务的创新。一是金融功能的重新整合和划分使传统金融面临竞争压力。二是金融资产证券化趋势导致基本金融功能的分解。三是契约金融的产生体现了银行业的专业化与社会分工的发展。[3]这些业务创新战略与机构对自身核心优势的界定和经营方式的选择相联系。
4.金融市场化经营理念给业务创新注入新的动力
金融市场化经营理念含:①市场理念, 即应有强烈的市场意识, 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和要求, 积极从市场筹措和营运资金, 并根据市场要求, 不断改进自身的服务;②竞争理念, 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等鼓励竞争的政策已消除了金融业以及金融各行业间的进入壁垒, 使金融业的竞争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 竞争压力已迫使金融机构开拓创新。③信息理念, 要善于及时掌握和充分运用大量而准确的金融信息, 以提高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防止和减少经营风险, 创造更多的利润;④信誉理念, 即在经营过程中要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取信于广大顾客;⑤人本理念, 把人作为管理的根本;⑥效益理念, 在经营管理中, 始终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力争获取最佳利润收益。
5.电子网络化是金融业务创新的依托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先进的电子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存款、提款、转账、汇兑、查账、交换、控制、金融买卖交易和咨询等金融服务领域, 并将金融机构和客户、客户与客户、银行与银行等联结成一个电子网络, 并成为世界金融发展的基本趋势, 但目前还是不能满足日趋发展的金融业务创新的需要。因此只有通过积极稳妥地延伸的自动服务手段的应用, 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持续发展。[4]
6.金融监管是业务创新稳健发展的保障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业的创新与发展呈现出蓬勃之势, 而银行资本/资产比率却不断下降, 金融风险与日俱增。如何做到既不影响创新、效率和市场发展, 又能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无疑促进了全球范围、地区范围以及双边范围内各个层次上的国际金融监管合作都得到了空前发展。
三、分业体制下中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 我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 无论在政策制度上, 还是在金融业务品种、工具技术、经营理念上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但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业务创新仍处于一个很低的阶段, 在金融业务创新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1.中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内在制约因素
(1) 金融业务创新的复合型人才短缺。
金融金融经营者、从业者的素质是增强创新的供给能力和创新成果的模仿普及的基础。从我国农村金融业经营者来看, 不适应业务创新的需要, 面对由传统金融向新金融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都显得较为乏力, 畏首畏尾, 延迟了业务创新的进程。从我国农村金融业从业人员来看, 基层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与知识结构较为老化, 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业务发展与创新的要求。[5]
(2) 金融业务创新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机制中还未形成一种使员工在业务创新发展过程中从内心产生一种自觉意志和表现活力, 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具体表现也尚未形成业务创新精神、产权激励, 市场激励、政府政策激励机制和创新文化环境。目前农村金融业内还没有形成员工以积极的方式对待竞争, 勇于进取, 敢于试验, 敢于承担创新风险精神。一方面金融主体缺少风险概念, 使得“避险性”创新难以展开;另一方面极度厌恶风险使得创新缺乏动因, 显然, 任何一种创新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引入了新的风险。政府对金融业务创新的宏观动因偏重于社会稳定, 忽视金融业务创新的市场特性。
(3) 金融创新主体内在动因缺失、创新意识不强。
一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体还没做到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二是我国农村金融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没有大的变化, 其经营者只求稳、不求新;只求个人的安逸和升迁、不求经营的效率和效益。
2.中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制约因素
(1) 社会信用基础薄弱。
近年来, 一方面作为现阶段我国农村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经济实体经济部门资金需求旺盛, 另一方面作为提供间接融资的农村金融机构“惜贷”现象严重。
(2) 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
利率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是资金使用的成本基准。我国已开始启动利率市场化进程, 但利率市场化和市场化利率依然任重道远。
(3) 技术水平落后。
一方面, 新技术的运用成本决定了金融创新的成本;另一方面, 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又为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提供技术保障。我国农村金融受技术能力和水平的限制使得技术创新成为我国农村金融创新的最薄弱环节。
(4) 现有的有关法规政策和制度安排不尽合理。
一是金融市场立法不完善, 立法缺乏前瞻性。作为监督管理机构一直没有对业务创新有一个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二是受到制度的安排方面的制肘。另外, 对中间业务有关手续费收入做出明确规定, 也影响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益。[6]
四、中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基础条件的思考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实际情况, 业务创新应采取在基础金融业务创新、内部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的对策, 以加快金融业务创新的进程。
1.经营性金融机构塑造成真正的市场主体, 激活其创新的内在动力
要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造现有经营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关系, 使经营性金融机构的所有者能够以其财产、利益实实在在地对其经营风险承担责任;要在法律上明确保障农村经营性金融机构的所有者拥有选择对其负责的经营管理者的自主权力和根据自身利益需要必须拥有的雇佣权、分配权和分支机构分布权。
2.金融业务创新要坚持走仿创、改创和首创研究开发相结合的道路
要注意发挥引进的创新成果在我国的实际功能。对传统业务可以根据中国农村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和技术进步提供新的可能性进行改创, 要从我国金融运行实际出发, 研究开发首创的适合我国实际的农村金融新业务, 这是发挥我国金融创新特殊功能、保护我国农村金融创新活力的根本所在。
3.建立有效的业务创新激励机制, 增强创新动力
有效的业务创新激励机制应具有创新动能强、市场适应性强、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要通过体制革新和有效的保障、激励机制, 来促进我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模式的根本性转变。首先, 建立中国农村金融主体进行业务创新在制度上的保证机制。一方面通过对产权的界定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使金融机构愿意积极从事金融创新。另一方面, 要降低农村金融创新的交易成本, 形成一个便利创新的有效环境。其次, 按照农村金融业务创新流程及业务新产品营销的要求, 面向市场,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全面规划。再次, 建立农村金融业务创新制度的保障机制。明确部门内业务创新开发、研制、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要求;明确部门间责权划分;明确业务创新激励机制, 从战略高度建立和完善金融创新的激励机制, 最大限度地激活创新的农村金融内在动力。使每一个员工充分发挥才智, 始终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的动力。
4.金融业务创新全过程应有前瞻性、连续性的防范创新风险的措施
一要不断地制定和完善有关的金融政策和立法, 规范和正确引导我国金融创新活动。金融监管发展到今天, 可以说始终在被动地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 这种“真空”时期, 也就是无法可依, 有法不依的时期。二要用市场需求来检验各种我国农村金融创新业务监督其风险。一方面, 在设计农村金融创新产品时, 就必须自觉地将其风险降到最低, 另一方面, 金融监管职能部门应更具有充分地前瞻性, 必须依靠和利用市场机制和内部管理。三要建立起有效的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风险预防机制。四要建立起严格的后续监督控制机制。五要对我国农村金融中还不具备发展条件、投机和虚拟性较大的金融创新, 应认真研究, 严格控制, 审慎发展。
5.为金融业务创新提供、营造适宜配套的环境
一是要强化对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的管理与引导。二是注重培育和引导农村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三是建立农村个人信用体系。四是培育农村竞争性的市场环境。目前, 我国金融业垄断与过度竞争并存, 垄断会窒息创新的内在冲动, 不正当竞争则破坏创新的外部秩序。应对所有金融机构一律按市场原则管理, 取消各种政策性歧视, 使各类金融机构在同一政策条件下自主经营、自求发展。
摘要: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 在对金融业务创新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从不同的角度对金融业务创新界定了理论框架体系, 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条件与制约因素, 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现实选择和创新的思路对策。
关键词:金融业务创新,系统观,创新层次,创新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泓贵.现代商业银行业务创新[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2) 李峰.银行再造与银行管理理念的创新[J].城市金融论坛, 2000, (07) .
(3) 潘志坚.试论在分业经营原则下银行业与证券业之间的合作[J].中国金融, 2000, (06) .
(4) 姜建清.美国银行业的科技革命[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5) 卢祖雄, 潘文荣.浅谈拓展农行农村领域中间业务[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2002, (02) .
(6) 周惠菊, 杨卫升.县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思考[J].上海会计, 2002, (03) .
中国农村金融问题 篇2
(一)农村金融的概念及农村金融改革的概念
(1)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就是农村的货币资金融通”,“是一切与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是货币、信用、金融与农村经济组成的‘融合体’”、“是农村货币资金运动中的信用关系”、“是以信用手段筹集、分配和管理农村货币资金的活动”、“是指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
(2)农村金融改革及农村金融发展
农村金融改革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农村金融改革单指农村信用社改革,广义的农村金融改革蕴涵极其宽广,既包括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国家对资金流动的引导、农村融资媒介的创新和发展,也包含农村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以及订单农业、农产品期货市场、农业保险的发展等问题。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是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单纯考虑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难以解决农村金融市场的根本问题,必须推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全面改革
(二)农村金融现在发展状况
已逐渐形成系统,因为农村市场大,发展前景好,农村金融占金融界的重要地位;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但是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的支持部够;农信社等一些重要的金融机构已发挥越来越要的重要,但是仍存在制度及内部系统的不足之处;我国农村金融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农村金融的繁荣。
(三)农村金融现在存在的不足和应该改进的地方
1,农村金融的挑战和风险
农村金融问题一直被视做中国金融改革中最难啃的骨头。农村资金回流城市、农民贷款难、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效率低下、信用环境不好、资产质量差以及抵押担保物不足等,一直是令业界和决策层感到棘手的问题。
2,改进的方法,措施,途径
(1)体制改革
(2)机构改革(一系列包括农信社,农邮政等机构改革)
(3)发展新型农村金融(如小额信贷,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
(四)农村金融未来发展前景
农村金融改革的发展机遇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21-01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农业的发展同工业、服务业等其他行业一样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和资金的融通。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作为资金配置的金融服务发展滞后,存在银行机构网点少、地区差异较大,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偏低等不足。另外,工商业迅速发展,抽走了大量的农村资金,使得农业经济发展举步维艰。我国虽然对金融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这些改革结果不但没有有效满足农村、农民的资金需要,反而使大量资金流向了发达地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现有的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基于这样的农业经济状况、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具有很强的政策借鉴意义。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分为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邮储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业保险等。非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合作基金会、合会、民间借贷和典当业等。我国农村金融虽然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发展,但是整体还是发展滞后,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如下:
(一)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农村金融发展处在边缘化状态。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四类: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的实际业务逐渐脱离农业和农户,其支农作用有限。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中的邮政储蓄以前只有单一的储蓄服务,近些年才开始有信贷服务,但是面向农户的贷款单一,且期限一般较短,无法有效满足广大农村对资金的需求。
(二)农村金融经营状况不佳。鉴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主力军地位,本部分我们以农村信用社为样本从不良资产占比和盈利水平等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的经营现状进行分析。不良贷款占比过高或盈利水平偏低均表明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不佳。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占比偏高,盈利水平低下。
(三)农村金融资金供需失衡,导致民间借贷活跃。目前,农民借款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大件消耗品(修建房屋等)、子女上学、婚嫁丧娶等生活方面的支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农户的生产生活、农村的中小企业、农业的龙头产业以及乡镇企业等都需要借贷,需要金融的支持,然而金融机构的供给却有限,且都有固定的贷款的额度以及期限要求,无法满足多样化的资金需求。
三、关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农村金融结构,构建高效的服务于农村的金融体系。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结构单一,仅有少数的几家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大,几乎占据了垄断地位。优化完善的农村金融结构对于农业经济增长才能起到促进作用,而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上的缺陷使得农村金融不能完全的发挥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只有发展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结构才能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只有依靠充分的竞争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大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供给量,农村金融的作用就是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为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有效的途径,因此,我国应建立以农村正规金融为主体,非正规金融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良性竞争,促进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既要促进正规金融机构发展,也要引导非正规金融机构发展。由于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比正规金融机构具有更加方便灵活的优势,鼓励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可以有效的促进竞争,完善竞争机制。同时也促使非正规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另外,我国政府对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存在较多的干预,政府的干预使农村金融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如果没有外在的干预,金融体系会自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弥补了这个缺陷。对于非正规金融机构,政府可采取积极引导的方式,鼓励非正规金融机构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放开市场准入条件,准许外资进入我国农村金融领域,同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监督管理机制,避免农村金融市场出现混乱。
(三)建立为农民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主要是指农村信用社。50多年来,我国农村合作金融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发展,但与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组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农信社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农信社发放的贷款趋于短期化,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农信社的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职责模糊不清,国家对合作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监管水平很低,监管方式单一,方法落后。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改革方向要符合现实的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既不能滞后也不应超前,否则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都会适得其反。
(四)加大政策性支农及监管力度,建设为农村服务的政策性银行。政府应采取促使金融机构积极进入农村领域的措施,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以助推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健全监测监管体系。我国农业经济领域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就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具有政策性和金融性的双重性质,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由政府参与或者是由政府出资设立的,由政府财政做支持,但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平等地参与金融活动,同时会配合政府的意见,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很多方面必须按照政府的意图安排其金融活动,要贯彻政府的措施,落实国家政策。
参考文献:
[1]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15,(10):53-61.
[2]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经验模型与政策分析.世界经济,2015,(6):3-9.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问题研究 篇4
关键词: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成因,规范
一、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现状
刘仁伍博士在他撰写的《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问题》一书中进行了这样的分析: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农村非正规金融在解决农户融资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甚至是农户外源性融资的主要渠道。农户从国家正规金融体系取得的融资仅占农户全部融资的20%, 80%左右的资金需求是从非正规金融体系中得到满足的。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全国15省份农户只有不到一半的借贷是来自银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全国17个省份的中小企业有超过3成的融资通过非正规金融途径取得。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在中国农村地区, 以借贷为主要形式的非正规金融大量存在, 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 不容小视。目前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大概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覆盖面广、易活跃、利率高、借贷期限相对较短、季节性强, 风险意识增强、隐蔽性强, 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业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地区情况有所不同。
二、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成因分析
(一)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形成的外因分析
1.二元经济结构下非正规金融的兴起。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 先进的现代部门和落后的传统部门并存, 城乡差别大, 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地区差异显著。这种二元结构制约着国家金融制度和金融政策的选择、实施, 同时也为非正规金融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2.中国农村地区正规金融配置不足为非正规金融创造了发展机会。一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缺位, 不能满足“三农”发展的要求。近年来, 国有商业银行不断从农村地区撤出, 农村信用社因普遍经营困难而严重支持不足, 农业发展银行功能日益萎缩, 邮政储蓄成为农村资金向城市转移的通道, 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甚至出现了正规金融供给的真空。在需求诱致性因素的推动下, 正规金融的严重缺位为非正规金融创造了发展机会。其二是正规金融个人业务贷款存在空白点。其三是正规金融信贷管理体制过于严格、信贷程序繁琐、金融创新和服务相对滞后。这些因素使得正规金融不得不给非正规金融让出大部分市场。
3.农村地区资金需求存在较大缺口, 非正规金融弥补了正规金融供给的不足。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市场需求旺盛, 但供求缺口较大。在国家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的情况下, 各乡镇农业产业化投入, 种养殖业发展、种粮等积极性普遍提高, 但金融部门收缩贷款权限, 且偏重于短期农业项目投入的现状, 使农村、农民多样化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资金缺口较大。中国农村地区正规金融的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金融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
4.正规金融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显示出非正规金融的优势。农村组织及农户个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往往不能提供完整的财务信息及信用证明, 而且由于征信体制的不健全, 正规金融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 加上没有足够的资本积累, 很难向正规金融机构提供足够抵押和担保。正规金融机构出于风险的考虑, 支持的对象往往是优质客户, 农村融资主体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正规金融途径的满足, 而非正规金融通过民间信用和亲朋好友的纽带与需求主体联系起来, 借助亲缘关系和地域优势能很好地掌握用款对象的信用情况, 特殊的失信惩戒机制也比较有效, 使其顺利地成长起来。
(二) 农户的行为特征是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形成的内在原因
中国经济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导致在全国范围内既存在传统农户也存在现代农户。
传统农户是指生存于小农经济环境下的农户, 在地域上主要分布于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农村。小农经济是中国落后地区农村经济的基本制度特色, 以家庭为核心, 由小家到宗族、到邻村, 由村到镇、到县、再依次到地市、省等, 逐渐向外辐射延伸构成了中国农村社会所特有的“圈层结构”。小农经济呈现出典型的“拐杖经济”特点, 农户以土地作为生活的基本保障, 非农收入作为家庭经济的“拐杖”, 是农业经营的重要补充。落后地区的农村经济远没有达到完全的市场化, 所以传统农户不可能达到完全理性。因此, 小农借贷的基本逻辑顺序是, 在农业收入不足时寻求以非农收入为主的家庭内源融资, 如果仍有缺口再寻求外援融资。寻求外援融资时, 首先在家庭圈层结构内寻求友情借贷, 其次则谋求国家信贷支持, 最后不得以求助于带有商业特点的民间借贷或高利贷。正是“圈层结构”和“拐杖经济”的农村经济特征奠定了农村民间借贷的基础。现代农户是指经济上无生存危险, 较为富裕的农户, 他们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心城市郊区。因为他们更贴近市场,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户获得产品的供求和价格等市场信息变得较为容易, 市场信息对农户的约束程度大为下降。他们区别于传统农户的行为特征是现代农户更接近于完全的理性人。与欠发达地区相比, 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 农户收入的增长使非生产性金融需求可以在家族内部解决;其次, 农户的金融需求结构有了根本变化, 生产性金融需求相对非生产性金融需求占了更大比重;再次, 农户收入的大范围提高使农村资金供给更加充裕。但各家族甚至一个完整的圈层结构难以满足大额的生产性金融需求, 而对于正规金融机构, 这个数额又太小, 并且农户难以提供担保, 所以现代农户的生产性金融需求就无法被不发达经济状态下的金融制度安排满足。潜在的收益催生了新的非正规金融制度, 标会、钱庄、各种基金会等非正规金融组织满足了较大额的生产性金融需求。因此, 在中国农村的发达地区非正规金融也大量存在。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是伴随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壮大的, 各种不同形式的非正规金融满足了农户在特定约束条件下的金融需求, 弥补了由国家完全控制的正式制度安排的不足, 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内在缺陷限制了非正规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国家需要对其加以引导和规范。
(一) 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减少农户的非生产性资金需求
目前, 城市已经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而在农村, 农民的社会保障远滞后于现实需要, 农民实际上是游离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边缘群体。 正是由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位, 增加了农民非生产性资金的需求, 而由于正规金融的有效供给不足, 农村的非正规金融占领了这块市场。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从源头上减少农民的非生产性资金需求, 不仅有利于社会整体公平的实现, 而且也可以抑制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二) 通过试行利率市场化解决非正规金融问题
在非正规金融比较活跃的地方, 通过实行灵活的利率政策, 利用利率杠杆引导资金流向, 解决农村资金短缺问题, 增加农民融资机会, 活跃农村经济。通过灵活的利率政策推动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 扩大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规模效益, 壮大其支农实力, 最终达到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目的。
(三) 依法界定合法金融与非法金融, 将发达地区各种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合法非正规金融形式纳入国家统一的监管体系之中
引导有一定规模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向正规金融组织转变, 建立商业性和合作性的民有中小金融机构, 从而使农村金融的产权主体多元化, 形成充分竞争的格局, 促进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
(四) 正规金融机构要切实转变经营理念, 强化服务意识
一是正规金融机构努力完善服务水平;二是加大市场调研力度, 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 做到手续简化, 及时给与信贷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黄孝武.论我国民间金融的治理[J].中国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4 (6) .
[2]钱小安.金融民营化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J].金融研究, 2003 (2) .
[3]姜旭朝, 丁昌峰.民间金融理论分析:范畴、比较与制度变迁[J].金融研究, 2004 (8) .
[4]韩延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浅析 篇5
管理工程系工程管理专业赖秀萍20080770110
摘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分析。农村金融结构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农村金融机构设置单
一、农村金融组织结构的完善问题,农村信用社具有垄断地位,农村金融服务机制落后,农村金融环境不完善以及现有的金融机构功能弱化等;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缺乏;农村资金通过农村金融机构大量外流。并对完善农村金融现状提出建议: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业,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力度,健全农村金融体系,银监会加强监管力度,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以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金融发展水平分析
中国农村金融一方面标志着中国货币化进程开始的农村制度变迁,使得农村贸易条件大大改善,农业产出迅速增长,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村存款以较快的速度增加,从而农村金融况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另一方面,面对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组织形式发生的深刻变化,国家对农村金融制度的供给却与之不相适应。农村金融制度虽进行了多次改革,然而至今为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仍是整个农村改革最为薄弱的。
1.金融机构单一不完善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邮政储蓄、农业保险以及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由于邮政储蓄具有单一金融服务功能,只提供储蓄服务;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及其农业发展银行。自1950年以来,农村信用社系统虽然经历了多次体制性重组,但一直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力军。在2002年,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贷款余额约占金融机构农村贷款余额的78%。由于中央银行对利率和资金使用的控制、高额的运营成本以及缺乏赢利的激励等,农村信用社长期陷入困境,据估计,农村信用社积累的历史坏账达数千亿之多,不良资产率远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多数在50%以上,在某些经济不发达省份甚至高达90%以上。尽管农村信用社一直被官方认为是合作社,然而在1980年到1996年间农村信用社受到农业银行的控制,其后由人民银行管理,社员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没有决定权,故农村信用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
重建于1978年的农业银行其主要服务对象为农业经营机构(如粮食局和供销社)和乡镇企业,农业银行的业务基本上与农户无直接关系。在1993年和1996年,农业银行分别进行了政策性业务分离和农村信用社脱钩改革,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其贷款结构也不断调整,贷款范围逐渐扩大,涉农贷款比重逐渐降低。至今为止,农业银行仍有部分贷款具有政策性贷款性质(如对供销社的贷款、一部分农业贷款),农业银行的日常经营也无法完全避免地方当局的干预,这是其资产质量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按照张健华的实证研究,在2000年与2001年中,如果不考虑不良贷款,则农业银行的平均效率在全国商业银行中排第15位;如果考虑不良贷款,则将排在20名以外。由此可见农业银行资产质量状况堪忧。
2.农村金融服务机制落后。
农村金融服务机制落后,支农信贷品种单一, 以小额农贷为主, 而且中间业务欠缺。此外, 农村金融服务手段落后, 金融机构的人员素质不高, 技术设备比较落后。这些都不能跟上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形式。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三农”贷款的资金供给不足, 主要表现在: ①基层金融机构的信贷有数量限制, 超过一定数额的贷款要有上级审批;②信贷审批条件苛刻, 贷款程序复杂, 而且贷款审批额度一般不超过抵押物的60%;③“三农”的融资成本很高,“三农”的贷款利率浮动系数普遍在50% 以上, 远高于同期商业银行利率浮动幅度。农村在中国是一个相当大并且相当复杂的市场,其复杂性和多样化在现阶段的金融组织体系中,由于国家政策性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的能力有限,使之不能得到满足,非但不能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信贷支持,而且还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阻碍。同时由于农村金融组织机构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断调整贷款结构、提高贷款的准入门槛,愈来愈趋向于“非农化”和“城市化”,使得大部分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获得贷款非常困难,弱化了为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的能力。
3.农村金融环境不完善。
1)农村现有金融机构功能弱化。近几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的变更,以及农村信用社体制的改革,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受到削弱一是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弱化。随着粮棉流通领域政策性空间的缩
小,农发行粮棉收购贷款大幅下降,而农业开发、科技兴农、基础设施建设却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二是商业银行金融支农力度减弱。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向大中城市转移战略,另一方面县及县以下机构贷款权上收,这种情况直接减少了国有商业银行对“三农”资金的投放。三是农村金融历史包袱沉重,经济效益欠佳,支农后劲不足,难以在支农的广度和深度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2)农村的资金不断流向城市。一是邮政储蓄在转存回报率较高的刺激下,存款规模迅速膨胀,大量的农村闲置资金以邮政储蓄的形式流往城市,不能取之于农用之于农。二是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指导下,国有商业银行的投资重点基本放在城市,并且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大幅度减少。现有网点将资金上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上级行的“储蓄所”,致使资金短缺的农村雪上加霜
3)农村融资信用环节薄弱。我国农村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信用危机的问题,主要特点有四:一是自有资金积累不足,融资能力低下,缺乏还贷保障。二是由于农村经 济实体在管理制度上存在问题,使贷款的使用和归还存在随意性,潜在的风险大。三是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风险大、效益低,导致农户维持贷款信用的经济基础薄弱。四是由于信用意识薄弱,逃废债务现象时有发生,加大了农村融资的道德风险。上述种种破坏了农村融资环境,严重阻碍了金融业对“三农”的资金投入。
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现状
1.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业
在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过程中, 除了鼓励正规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外, 还应该引导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 要适度放松农村金融的市场准入条件。①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使民间金融合法化;②制定政策, 发展一些小型金融组织, 如合作银行、私人银行等, 为农村信贷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③要建立好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和完善的破产保护制度, 强化民间金融市场退出制度,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担保补偿制度, 保护和补偿中小贷款人的利益, 为民间融的发展提供“外围保障”, 让合法的民间金融更好地发挥作用。
2.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力度,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与大中城市金融体系建设相比,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明显滞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金融监管部门对城市和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实行了差别管理的办法,不允许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大中城市以外设立网点,即使是县域经济相当发达地区也不例外。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在大中城市设立机构,并且将经营触角广泛延伸;而国内的一些商业银行至今还不能将机构辐射到县级市,这种现状是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严重背离的。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应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抓紧出台措施,允许一些股份制、区域性银行能在坚持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前提下,将经营触角向农村延伸,尤其是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县域设立网点,在当地形成繁荣的金融市场,为“三农”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融资环境。
3.银监会加强监管力度
为确保实现三年总体工作安排,银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发起人按照社会责任和商业利益、网点覆盖和战略布局、自主选点和监督指导有机结合的原则,首先考虑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中西部地区发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同时,实行“东西挂钩、城乡挂钩发达与欠发达地区挂钩”的准入挂钩措施,对到全国百强县、大中城市市辖区及东部地区的规划地点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要求其按照规定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或中西部地区挂钩设立相应数量的村镇银行或贷款公司。在实施准入挂钩措施过程中,各级银行业监管机构将严把准入关,加强地区之间横向沟通,系统之间上下联动,确保信息畅通,工作有序。对积极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中西部地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监管机构要支持其到发达地区发展,为其分支机构设立、高级管理人员审批和新业务准入开辟绿色通道;对未按规定落实挂钩计划的主发起人,监管机构不得为其新设村镇银行出具监管意见书,不得受理其村镇银行筹建申请
4.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经营效益的提高, 新的金融产品的开发、营销, 都离不开高素质金融人才。所以, 在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过程中, 应加强金融体系中人才队伍的建设。目前, 我国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差, 真正懂理论、懂业务、懂经营、懂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十分缺乏。这种状况若不尽快改变, 则必将影响农村金融业的长远发展, 影响农村金融业服务功能的提升, 影响新农村
建设战略的有效实施。所以, 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过程中, 应该树立“人才是发展的动力”的概念, 注重对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 注重引进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提升农村金融的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
[1]张健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EDA方法及1997-2001年效率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3.(3)
[2]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J].中国农村观察,2004.[3]程恩江等.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补贴及其政策含义:以江苏为例[J].金融研究.2003.[4] 杨红, 高桂珍, 王春茹.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05(7):30-32.[5] 林毅夫.金融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 D].北京: 北京大学,2004.[6] 张元红.市场化改革: 加强金融支农的政策选择[ EB/ OL].(2005-11-01)
[7] 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 结构、变迁与政策[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 闫永夫.中国农村金融业———现象剖析与走向探索[ 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9]安合祥,官剑.培育农村金融体系与推动农村互助担保业务发展[J]现代财经2003,(4).
中国农村金融问题 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市场;现状;改革;缺陷;国外经验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政策性功能、商业性功能和合作性功能相区别的三类金融机构,即分别设立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已初步并逐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这种合作金融为基础,农业银行这种商业金融和农业发展银行这种政策金融各尽其职,三者之间彼此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而中国人民银行则承担对它们实施政策指导和监督的功能。这种体系和改革方向初步改变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长期以来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功能混淆不清、利益冲突、机构单一的局面。不过,这种农村金融体系框架的形成,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而且时有反复。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缺陷
(一)结构性缺陷。如:空间结构缺陷;经营主体缺陷;金融服务种类缺陷。
(二)功能性缺陷。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不健全,缺乏风险分散与转移机制,资产质量差,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资金蓄积功能弱。
三、我国农村金融内部结构不稳定
(一)农村金融供给状况:农村金融非农化矛盾凸显
我国农村金融非农化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机构的非农化,表现为商业银行在乡镇一级基本不设置网点,在县一级也出现撤退现象,而作为根植于农村的农村信用社,在网点设置方面也逐步向城市发展。二是资金的非农化,主要表现是资金从干渴的农村流向城市,其途径有以下三条:一是农村信用社金融资金流出;二是邮政储蓄流出;三是以农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流出。
(二)农户金融需求状况:农户金融需求抑制严重
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在吸收存款方面在农村金融市场还是有很大的竞争力,同时农户在实际生活中在存款方面可供选择的余地不大。尤其是农业银行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型以后,在农村尤其是乡镇网点减少以后农户在存款方面的选择余地就更少了。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开发的基本物质保证,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比如道路交通的不完善,以及水、电、通讯网络不健全。
(四)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落后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最重要的原因是农村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生产经营模式的落后,主要在农村生产力的落后,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生产力的落后;农业结构单一;农村市场不规范;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农村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程度低。
四、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
(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引导地区或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1.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是政府管理的客观需要。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中期伴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农村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起到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桥梁的作用。
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能够促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
五、分析研究国外的先进经验
国外农村金融体制建设的经验:
(一)合作金融体制是农村金融体制的重要组织形式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体制的共性:坚持合作制的办事原则和为社员服务的宗旨,由入股社员拥有,民主管理;实行多层次合作,各层之间均不具有上下级关系;建立较为健全的自律组织。
(二)土地在农村金融体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土地对增强农民的受信能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提升了农民获得贷款的能力,从而在农村金融体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政府为农村金融体制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农村金融体制的建立及其作用的发挥都得益于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各国政府不仅制定了农村金融发展的优惠政策,还直接出资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四)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为农村金融体制建设提供了保障
当今世界,农村金融体制较为完备的国家,无不是通过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来规范、约束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同时,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律和政策体系又促进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五)市场机制促进了农村金融体制的不断发展
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市场经济国家,依靠市场来调节和配置资源是其经济运行的显著特征。在农村金融体制的建立、发展、完善及其运行中,虽然各国政府在不同层面、不同力度上给予了支持,进行了干预,但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依靠市场作用和影响农村金融体制是其共性。
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美国模式的优点是行政成本和财政成本较小,适合于小政府大市场的成熟市场经济;日本模式的优点是利于在扶持中小企业的过程中全面实现国家政策目标,适合于政府主导型经济的成长阶段,但缺点是执行成本比较大,而目容易产生金融抑制和道德风险;韩国模式则介于二者之间,有可能在科学设计的前提下综合美日模式的优点。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国家财力也相对有限,因此我国应建立间接扶持为主、直接扶持为辅的"馄合型"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闫永夫.中国农村金融业现象剖析与走向探索[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白钦先.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重构、重组与重建[J].中国金融,2004,(12).
中国农村金融问题 篇7
一、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 农村金融体系的界定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表明, 金融制度变革的终极目标在于建立起一个可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金融通效率的金融体系。就农村金融改革而言, 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应当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直接融资机构和组织组成的系统, 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各级各类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二是间接融资体系, 即以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为投融资中介的农村金融体系。鉴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不发达, 本文并未展开论述, 因此, 本文所论述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指以间接金融为主的体系。
(二) 基于“机构观”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
“机构观”主要研究金融机构及金融工具, 认为金融体系是各类金融机构与金融工具的结合物, 这些机构、工具及由此构成的金融体系是既定的, 各类不同的金融机构具有相应的功能, 能够通过对金融机构的行为绩效与功能的发挥来判断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高低。
严格说来, 在“功能观”被正式提出来之前, 理论界并不存在所谓的“机构观”, 随着金融创新的飞速发展, 各种金融工具层出不穷, 各类金融机构在业务及组织结构上的融合也不断加深, 由此使得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的传统界限越来越模糊, 仅研究机构与工具本身, 仅从机构观的视角探讨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已不合时宜, 研究人员日益将研究视角转换到金融体系应具备怎样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如何演变, 这正是下文所要介绍的“功能观”。当“功能观”被提出来之后, 学界才将以前的研究视角正式命名为“机构观”。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 是典型以“机构观”为视角的构建模式, 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村金融体系的每一次改革, 基本都是围绕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整来进行;二是金融机构的调整大多自上而下由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主导。这种模式造成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力度不小却成效不彰, 其原因下文另作分析。
(三) 基于“功能观”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
如前所述, “功能观”是在金融创新日新月异使得传统理论难以对现实做出解释的情况下提出的。该观点基于金融体系给外部环境提供的服务, 认为竞争使金融机构及其组织形式具有不稳定性, 长时期内, 金融体系的功能比金融机构更加稳定。具体来说, 功能观从分析外部环境对金融功能的需求出发, 在功能的指导下探寻承担这些功能的最佳机构结构。
与“机构观”相比, “功能观”的分析建立在以下两个前提之上:一是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稳定;二是竞争会导致金融机构的结构发生变化, 并最终朝着更有效率的金融体系演进。由于金融功能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 根据博迪和默顿的观点, 笔者同意资源配置功能是金融体系最基本的功能, 以此为基础可以区分金融体系发挥的六大核心功能, 即清算和支付结算、聚集和分配资源、不同时空之间转移资源、解决激励问题、管理风险和提供信息。本文旨在探讨应怎样构建充满竞争性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 使其具备上述功能, 特别是资源配置功能。
二、中国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功能的弱化问题
(一)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结构与变迁
中国既有的农村金融体系由两类截然不同的领域组成。其一是在改革过程中由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推动培育的正规金融领域, 其二是自然发育而成的民间金融领域。这种二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还为农村金融与经济埋下危机隐患。
就农村正规金融领域而言, 新中国成立后, 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中国金融体系也是高度集中的, 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唯一的金融机构, 不存在独立的农村金融体系, 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仅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延伸。改革开放后, 伴随着“农业支持工业”发展阶段的结束, 在政府主导下, 农村经济进入发展阶段, 农村金融体系开始经历大规模变革, 主要有以下五项内容:一是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 即农业发展银行;二是改革合作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三是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四是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机制;五是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经过上述改革, 农村金融初步形成了农村合作金融、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共存和发展的体系, 改革明显以“机构观”为指导。
但对农村正规金融领域的改革更多是表面性的, 实质上农村金融机构长期经营困难, 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均未正常发挥, 无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完备的金融服务。更为严重的情况是, 农村地区的大量资金通过正规金融领域流向城市, 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更多地是依靠非正规金融领域得到满足, 非正规金融得不到政策支持与鼓励, 大多以灰色甚至黑色形式存在, 既不利于金融监管, 也不利于其自身的持续发展。
(二) 中国既有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特点
中国农村正规金融领域的形成, 旨在政府主导下构建合作性、政策性、商业性机构并存互惠的农村金融体系, 然而实际运行却与期望大相径庭。
作为商业化机构的中国农业银行随着股份制改造的结束, 其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均促使其收缩农村信贷的投放量。主要表现为:在农村地区吸收储蓄, 而贷款业务逐渐从农村向城市转移, 农户新增贷款额和贷款户数已低于农村信用合作社, 放款对象主要集中于有担保、抵押的个体工商户, 金融服务呈现出“贷大、贷长、贷垄断”的运行特点。
作为政策性机构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 并办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自1998年3月起,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为单纯的粮棉油等农副产品收购贷款银行, 随着近年来粮食购销主体的多元化, 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业务量也明显下降。其业务范围狭窄, 对于需要大量政策性资金投入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很少, 资金来源有限, 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 上述种种迫使农业发展银行面临重新定位问题。
作为合作金融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挥着支农主力军的作用, 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从1979年的47.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6万亿, 占整个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的比重由10.4%增加至77.4%。但有两个现象不容忽视, 一是农信社成为市场主体后, 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 贷款结构的“城市化”和“非农化”趋势日渐明显;二是农信社仍处于改革深水区, 产权不清、管理体制不顺、员工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历史包袱沉重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这两个现象昭示着农信社作为支农主力军的重任从长期看来难以为继。
(三) 对中国既有农村金融体系功能弱化的反思
中国既有农村金融体系对其应有功能的发挥并不尽如人意, 具体分析如下:
1. 清算和支付结算功能。
由于城乡经济货币化程度相异, 支付结算呈现不同特点。农村以现金形式为主, 信用支付较少, 大量现金脱离银行体系, 造成货币在非正规金融领域“体外循环”。
2. 聚集和分配资源功能。
一方面, 受农业弱质性影响, 商业银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的存贷差扩大, 资金呈现外流趋势, 经测算, 自改革开放以来, 通过正规金融渠道实现的农村资金净流出额约为8 000-10 000亿元。另一方面, 为防范风险追求盈利, 商业银行将信贷审批权上收, 国有银行的基层行信贷权责不对称, 制约了信贷供给;同时信贷程序繁琐打消了部分信贷需求。
3. 不同时空之间转移资源功能。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和资金严重流失并存, 与之相应的是资金配置的失衡和资金使用的城市化趋势。农户、乡镇企业贷款难十分普遍, 农村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发挥不全面。
4. 管理风险功能。
利率管制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利差无法抵补成本和风险, 与之相应的是非正规金融活动活跃, 借贷方式不规范、借贷行为不可控、隐蔽性强、信贷质量差等问题频发, 使农村金融市场蕴含巨大风险。
5. 解决激励问题和提供信息功能。
金融体系内信息不对称比较常见。目前, 农户和农村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可抵押资产少、种类单一, 贷款担保难以落实, 各地的担保公司多由地方政府出资建立, 没有监管的担保公司其实际运作本身就蕴含着金融风险。此外, 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基层组织凭借信息优势获利, 内部人控制严重, 激励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三、以“功能观”作为构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新思路
通过分析发现, 在“机构观”指导下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虽然不断完善, 但实质上并没有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问题, 甚至导致金融资源流出农村, 严重背离其应有功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 因为对农村金融理论的理解存在误区, 合作性、政策性、商业性金融等都是基于市场机制、资源社会化的制度设计;业务没有合作、政策、商业之分, 只是因产权组合方式不同, 利益的分配和代理成本补偿机制存有差异, 合作与政策性金融在趋利选择时更具长期理性, 兼顾公平和效率。用“功能观”的思路来构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 并不是不需要调整农村金融机构, 而是要以“功能观”为指导, 思考如何发挥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 使其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在功能观看来, 执行金融功能的载体, 可以是各种经济组织;一项金融业务, 可以是几种功能的组合体;同一金融功能也可以用不同的金融产品来实现。因此, 构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关键在于适度引入竞争机制、重新定位政府角色、明确非正规金融的合法主体地位, 努力消除农村二元金融结构, 构建在产权民有的基础上, 以真正的微小型合作金融为基础, 政策性金融为保障、中小商业性金融为重点, 多元参与产品创新的区域性、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
(一) 适度引入竞争机制
确立竞争机制是以“功能观”为指导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首先, 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是多层次全方位的, 应建立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去满足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主体。其次, 竞争性金融体系的形成伴随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的动态调整, 市场机制在农村地区的深化将扩大商业性金融服务的能力和范围, 从而推动竞争性金融体系的自发形成。再次, 竞争型金融体系内的市场主体需受市场约束, 在市场原则下, 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满足, 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拓是市场化竞争的结果, 而不是参与主体服从某种理念的行为。
(二) 重新定位政府角色
由于市场失灵, 政府理应介入金融领域进行监督和管理, 但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 政府应作为市场的补充而非取代市场。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应采取非直接的控制机制, 以保证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 防止金融风险的爆发蔓延, 至于市场主体的行为决策应由其自身按照追求的目标去决定, 政府仅是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的“守夜人”。
(三) 明确非正规金融的合法主体地位
农村非正规金融对金融功能的发挥起着不可忽视的补充作用, 应当明确其合法的市场主体地位。首先, 农村现有金融机构的改革前景与效果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相对于农村复杂的金融需求来说, 非正规金融是遴选适合各类金融需求的金融组合的参考蓝本;其次, 赋予非正规金融以市场主体地位, 本质上是让民间力量在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民间力量就是市场原动力, 竞争机制由此建立, 政府角色由此理顺。
摘要: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对于农村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界定的基础上, 梳理了“机构观”和“功能观”构建金融体系的思路, 并在分析中国既有农村金融体系的演进、运行特点及功能发挥程度后, 提出以“机构观”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无助于金融功能发挥的观点, 认为应以“功能观”为指导, 在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时注意引入竞争机制、重新定位政府角色、赋予非正规金融以市场主体地位。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机构观,功能观
参考文献
[1].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J].中国农村观察, 2004, (2) .
[2].周立, 周向阳.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逻辑[J].经济学家, 2009, (8) .
中国农村金融问题 篇8
根据清华大学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项目组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借贷的主要来源:一是信用社, 占借款总额的35.62%;二是亲友乡亲借款, 占到借贷总额的54.49%, 由此可见, 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平分秋色。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当前的主要形式包括私人借贷、合会、地下钱庄, 集资甚至高利贷等。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形式丰富多样, 既有以一对一为主要特征的分散型民间金融活动、比如私人借贷、企业间借贷。又有以一对多为主要特征的集中型民间金融活动, 比如合会、集资和农村合作基金会等, 以及依法成立的非金融机构开展的融资活动。比如典当行、担保机构和房产中介机构等。
二、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农村民间金融信用不规范
农村民间金融活动一般基于共同的血缘、亲缘、地缘和业缘关系, 融资双方比较了解, 与融资相关的信息极易获得, 能相对有效地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是这种狭小的信用圈只是农村民间金融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选择,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资金缺口的持续增大,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必然会逐步向外部拓展信用圈。信用圈的扩大则会加重借贷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导致农村民间金融中的相当一部分信用活动不规范。其中信用欺诈就是农村民间金融信用不规范的一个突出表现。
(二) 农村民间金融的运行机制不规范
1. 农村民间金融的组织机构不规范。
农村民间金融的组织方式是没有办公场所, 没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 没有在主管部门备案登记, 这就是学术界为何将农村民间金融称为草根金融。农村民间组织中的这些不规范行为都应该是引起我们重视的, 一旦在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发生资不抵债, 容易造成当事人逃避法律的制裁, 不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2. 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日常经营运转不规范。
我们知道金融行业是对智力需求比较高的, 对风险控制是比较严格的。农村民间金融的草根性就注定其缺乏智力、人才的支撑, 那么其在日常资金供给、风险控制等等方面肯定是无法科学合理的管控, 高息揽存, 盲目贷款。
3. 防范风险手段不规范, 金融风险积聚。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在规避信贷风险时, 采用的方法一般是提高利率水平, 以高利率约束风险的发生, 几乎没有采用提取存款准备金和呆账准备金的风险管理方法。而当借款者出现还款危机时, 贷款者和所有者常常会选择采用暴力等非正常的方式私下解决纠纷, 却很少会求助政府的力量和法律。
(三) 农村民间金融自发无序发展给国家和个人都造成不利影响
1. 民间金融的高弹性利率会加重经营者负担, 助长高利贷行为。
许多企业或个体户从民间所借资金利率水平一般都比较高, 比银行同期利率高3~4倍。过高的利率水平, 加重了经营者的财务负担, 形成恶性循环, 不利于民间借贷资金主要使用者—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2. 民间借贷容易诱发债务纠纷且难以得到法律的保障。
由于民间借贷不规范, 如无借据、缺乏担保、没有约定利率、还款时间、违约责任等, 如果借款人丧失诚信, 赖账不还, 极易引发经济纠纷。当发生债务纠纷时由于农村民间金融的操作程序的简单不规范没有足够的证据去帮助受害方通过法律途径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农村民间金融的不科学发展影响到国家的宏观调控。
民间借贷大都是在资金需求紧张迫切而银行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发生, 基本上是一个卖方市场, 利率水平通常畸高不下, 影响央行对利率的调控, 给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
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黑龙江垦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启示及借鉴
(一) 明确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
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发展首先需要民间金融地位的确立。提高民间金融的地位, 要从改变对民间金融的固有观念和明确民间金融合法身份两个方面出发。一是改变对民间金融的固有观念。对民间金融的认识, 有一点应该澄清, 即民间金融不等于非法金融。二是确立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在改变对民间金融观念的基础上, 从法律层面上正式承认民间金融, 是促进民间金融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 规范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
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管理办法, 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 规范民间借贷。由此可见, 我们现在要讨论的并不是要不要民间金融的问题, 而是怎样建立、监管、规范民间金融, 使其享受“国民待遇”的问题。应该从完善民间金融的市场准入制度、确立合理的产权制度、完善民间金融法制建设等方面全面创新农村民间金融制度, 给民间金融的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上的保障。
(三) 改变政府的角色定位
民间金融自身存在的一些弊端为政府介入奠定了基础, 但过多的政府介入又抑制了民间金融的发展, 这就要求解决好政府的角色定位问题或者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保证政府的介入行为是恰当而有效的。当前决策的基点应在于两方面:一是政府对民间金融要有正确的态度, 不仅仅看到民间金融本身存在的风险, 更要看到民间金融这种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二是积极转变监管理念, 构建“服务型监管体系”。政府要积极鼓励民间金融活动, 依法将其纳入监管体系, 在对其业务进行指导和监管的同时, 提供业务咨询和引导服务。
(四) 加强民间金融的监管立法工作
第一, 完善民间金融监管立法。在民间金融合法化的同时, 需要监管法制建设同步跟进。第二, 实施分类监管政策。实际上, 同样作为民间金融组织, 由于规模、业务范围、财务状况和资质水平等方面的不同, 其风险水平也存在巨大差异。因而, 监管当局应将它们划分成不同的类别, 区别对待, 确立合适的标准然后有针对性地实施分类监管。第三, 完善民间金融信息监测制度。监管部门应该及时掌握民间金融的规模和利率, 通过农村金融监管组织定期采集民间金融活动的有关数据, 及时掌握民间金融活动的资金量、利率水平、交易对象, 为有关部门制订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数据支持。第四、构建民间金融的行业自律制度。从民间金融的发展历程来看, 行业自律在辅助政府监管民间金融的过程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民间金融的特性来看, 基于一定的亲缘、血缘、地缘发展而成, 民间金融活动的参与各方通过非正式的信用约束往往比政府监管更有效率。
(五) 推进民间利率市场化改革
民间利率市场化有三方面的好处:其一, 有助于抑制农村资金“城市化”的倾向, 使原来“逃离”农村市场的资金回到农村, 相应地降低农村融资活动的利率水平。其二, 可以引导部分民间金融“浮出水面”, 向规范化、合法化方向发展。其三, 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 使其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
(六) 提高参与者的综合素质
规范黑龙江垦区民间金融发展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垦区农业经济发展, 造福广大城乡人民, 而农民在黑龙江垦区民间金融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应该从提高农民教育素质、加强农民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的金融素质等方面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技能, 保证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佘传奇, 赵鑫.当前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特区经济, 2011, (9) :176-177.
[2]贾婧.从制度变迁看民间金融制度安排[J].法制与社会, 2006, (7) :47-52.
[3]张友良.重构农村金融体系, 促进新农村建设[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6, (6) :46-50.
[4]吴兰.推进中国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的策略选择[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2013, (3) :15-18.
[5]安彩英.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的缺陷与重构[J].农业经济, 2013, (4) :95-97.
[6]张燕.关于农村民间金融法律规制的思考——以“软法”之治为视角[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 (8) :12-18.
[7]韩长江.美国城市合作社掠影[J].中国合作经济, 2004, (7) :32-33.
[8]姜旭朝, 丁吕锋.民间金融理论分析:范畴、比较与制度变迁[J].金融研究, 2004, (8) :100-111.
[9]胡必亮.关于促进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的几点意见[J].中国经贸导刊, 2007, (3) :45.
加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 篇9
“经济决定金融, 金融又反作用经济”。农村金融体系作为我国宏观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 农村金融体系使得农村社会的储蓄率有了显著提升, 同时也加强了农业发展的资本实力, 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比较充裕的资本支持。农村金融体系的兴起, 为农民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从而推动其向日趋多样化的趋势展, 使得原来风险的不可分散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可能, 也使得储蓄的增值有了更大的替代空间和更多的选择机会, 为使得未来消费呈扩大趋势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日趋成熟, 推进了金融创新的过程, 使得农民实物储蓄逐步被货币储蓄所替代。
其次, 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传统的储蓄意识, 使他们意识到了投资的益处, 从而使得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在经济社会中, 储蓄量既定的条件下, 投资数量和投资的质量取决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能力和方向。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 农村储蓄向投资转化速率与效率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影响才得以实现的。
再次, 农村金融体系的存在与发展使农业生产资源的再配置和规模节约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同时提高了农业投入要素的生产率, 优化了资源要素的配置并为实现规模节约创造了条件, 这也是农村经济集约增长的显著要求。而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节约都是通过有效的市场来实现的。这就要求农村的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信息市场和技术市场的有效性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
最后, 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 我国农村经济的金融化与货币化进程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农业科技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也使得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区间进一步缩小, 推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增长集约化的进程。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大致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为正规金融组织, 另一种为非正规的金融组织。
正规金融组织或活动是指受到中央货币当局或者金融市场当局监管的那部分金融组织或活动。主要由这样的几个部分组成: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邮政储蓄机构等构成。它们是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当今农村金融体系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最被老百姓所认可的机构, 在现实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非正规金融是一种相对于官方正规金融活动而言, 自发形成的民间信贷交易 (俗称“民间金融”、“民间借贷”、“草根金融”) , 游离于政府机构的监管之外。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初期, 非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但好景不长。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发展和金融体制的不断改革, 从非正规走向正规金融机构的商业化, 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其变化对非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的监管力度也随之加大, 最终顶着各方的压力最后在1999年将其解散。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 但在发展中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方面整个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够健全, 由于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 对于我国已建立的以政策性、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来讲, 商业性保险机构、证券、担保租赁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基本没有设立分支机构, 完全意义上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尚未发育成熟, 不够健全。
另一方面是现有机构组织的功能缺陷。首先, 国有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内的功能弱化。其次, 功能单一的农业发展银行, 难当政策性金融的重任。再次, 邮政储蓄抽走农村资金大大削弱了金融支农力度。最后, 农村信用社不能够完全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 虽然农村信用社在近几年进行了不断的完善, 但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还有像农村保险业支农功能还不够健全、民间金融缺乏约束手段, 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发展造成了阻碍。
三、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
通过分析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和国外先进的农村金融体系, 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我觉得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给予重点关注:
(一)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需在新视角下重构
目前, 我国农村金融正处于边缘化,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把具有不同性质和功能的商业机构有机地衔接起来, 从而构建一个层次多、覆盖广阔、且可持续的真正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从其发展现状来看, 我国农村金融系统的改革模式和供给主导型思维大多是围绕信用社来进行的。我们应该突破这种传统的改革模式, 积极充分利用和开发县域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等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 把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形式应用其中, 推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组织的相互合作与协调性, 以便充分地发挥农村金融体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1.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合作金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使农村信用社真正做到服务“三农”, 我们必须注重它的组织结构。
2.要想使县域农业银行改变农村环境, 开拓产业链。可将其定位于农村建设的商业性金融机构, 主要服务于农业, 应该强调产权和市场化明晰, 发挥其自主权, 使其不受没有必要的约束, 注重其金融网点的建设, 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增加对新农村设施建设。
3.作为重要的政策性金融组织的县域农业发展银行, 目前的业务范围覆盖率还不够高, 比如在对农业产业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县域城市化建设等项目上的贷款发放力度还不够大, 所以要加强县域农业银行对这些项目的贷款支持。改变农行发放扶贫开发贷款的现状, 授予县域农业发展银行承办县域地区的兑付、市场债券代理、向县域金融机构批发资金的权利。另外, 要大力开发多样性的信贷产品, 在具有农业产业结构的大企业以及农业开发项目上给予大力支持。
4.建立完善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有的风险分摊机制可以得出, 其单一的分担风险机制根本不能适应农村金融发展的需要, 应尝试建立更为多样和有效的农业风险分摊转移机制, 加大对我国农业金融市场的支持力度。但基于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各方面条件以及财政状况的不同, 所以要因地制宜, 不同地区建立适应当地发展的不同性质和功能的保险公司, 完善当地的农业担保和风险转移分摊机制。
5.积极地向农村推广新型的合作性金融。积极推动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广大农村的建立, 要积极鼓励各种正规的境内外资本在农村地区投资设立多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农业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 。这些金融机构一旦在农村建立, 就可以发挥其经营方式灵活和管理层次少的优点。
(二) 农村小额信贷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创新
1.完善小额贷款体制有效地填补了农村没有大银行的空白。小额贷款可以交给银行或专门指定的组织来经营。
2.在贷款的原则上实行“灵活”的原则, 也就是贷款金额灵活, 还款期限灵活, 贷款抵押物范围灵活, 贷款品种灵活, 在审批制度上灵活, 在定价机制上灵活。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探讨 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民间金融
目前,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目标的确立, 农村金融部门以支持“三农”经济为己任, 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比,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还存在缺失, 不能有效地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严重制约着“三农”问题的解决, 也制约着农村持续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 构建一个功能完备、多层次、高效率、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结构的农村金融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1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缺失
1.1农村金融机构锐减、结构单一
从数量上来看, 近年来, 因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 大量县域机构网点撤并, 农村金融机构锐减, 而且金融机构信贷权限集中上收, 对农村信贷资金的供给相当有限, 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多元化的融资需求。从机构上来看, 农村金融体系结构单一, 农村信贷投放的90%依靠农村信用社提供, 只有小部分依靠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信用社“一农独大”, 不能有效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1.2农村金融机构功能缺失, 不能有效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1) 政策性银行功能缺失。
目前, 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 其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但是由于其支农范围狭窄,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 在支持“三农”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从业务发展来看, 虽然近两年在信贷品种方面有所延伸, 但主要还是针对全市的农村粮棉油深加工行业和一部分农村产业龙头企业的投放。在对农村基础性建设, 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农田改造、水利设施、道路铺设、电力通信公共产品等方面的基础投入还相对乏力, 对新兴的农村经济组织的小额贷款还处于空白, 整个信贷运作中还带有大量的商业运行色彩, 国家政策性支农功能没有很好地从根本上体现出来。
(2) 国有商业银行功能缺失。
近年来, 国有商业银行出于集约化经营的需要, 撤并了大量在农村的分支机构, 逐步退出了农村金融市场, 形成了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服务缺位。其功能缺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农村乡镇撤出大量机构, 便利快捷的结算功能在农村缺失, 制约了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二是涉农信贷退出, 信贷支持缺失, 造成大量有市场、前景好的农村经济组织得不到成本低、周期长、额度较大的商业银行贷款;三是信贷门槛高、审批环节多等因素造成对涉农企业支持缺失。由于涉农企业发展迟, 原始积累慢等因素, 大部分涉农企业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 故很难得到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
(3) 农村信用社支农功能有待完善。
在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缺失, 商业银行大量退出, 农村信用社成为名符其实的农村金融的主体, 并且以自身网点多、贷款额度小、分散、灵活、方便的特点为全市“三农”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信用社自身实力有限、经营机制不健全, 其支农功能仍有待完善, 主要表现在:
首先, 信贷资金缺量, 负担重, 支农实力不足。从信用社的发展历程看, 以前的模式导致了很多不良贷款, 呆账、坏账率较高;从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看, 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机构上存资金、上缴准备金、邮政储蓄转存款, 以及农村信用社为规避风险而转存同业等渠道流失严重。巨额资金逆向流动或沉淀, 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矛盾, 使农信社筹资活动更加困难;从信用社的业务特点看, 农村信用社对于农村小额信用贷款项目, 其贷款对象普遍文化程度较低, 分布相对零散, 连续性不强, 因此办理贷款手续、放贷、收贷较困难, 使得信用社业务成本大大增加。这些因素使得信用社自我生存与帮助农民形成矛盾, 使其很难应对当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其次, 由于农村信用社低成本筹资渠道有限导致贷款利率高。过高的利率不仅加重了农民和涉农中小企业的负担, 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而且带动民间借贷利率上涨。
再次, 农村信用社服务方式落后, 结算渠道不畅。目前, 农村信用社仍然以存款、贷款、结算等传统业务为主要服务方式, 业务操作手段落后, 还没有实现业务处理的电子化、网络化。乡镇金融服务网点大都不具备跨省、市特别是跨省等异地汇兑结算功能, 有的信用社至今仍没有开通全国联网的大额支付系统, 承兑汇票、票据贴现、网上支付等业务很少涉及, 从而影响了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
1.3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严重不足, 缺乏科学和谐的组织协作
按照严格的“分业经营, 分业监管”原则要求, 目前中国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基本上是以吸收存款为主要业务, 而目前除了农村信用社发放涉农贷款外, 其他金融机构很少发放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贷款, 邮政储蓄又形成了事实上的农村金融“抽水机”, 农村资金供需的不平衡使得农村金融“贫血”现象日益突出。因此, 农村金融实际上是一个“分工严格, 竞争不足”的残缺不全的体系, 无法发挥彼此间的协作机能。
2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
(1) 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 坚持农村信用社“支农”定位, 发挥农村金融主渠道作用。
农信社的改革要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农村金融供求的不平衡, 应制定政策, 允许各地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 以农民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相结合来发展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 真正以农民为主体, 进行农信社的改革。把信用社逐步办成为农民、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发挥农村信用社基础性作用。
(2) 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服务领域, 强化政策性金融的主导作用。
首先, 要明确农业发展银行的市场定位:以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为己任, 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运行。其次, 农业发展银行按国际惯例进行商业化、市场化运作。要进行融资渠道、融资方式的创新以及信贷管理制度创新, 并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进行业务创新。在继续搞好农产品流通服务, 确保粮食、食油、棉花等重要农产品的收购供应, 搞好市场调节的情况下, 承担起农业开发贷款、扶贫贷款等政策性金融业务。要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 重点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退耕还林和生态环境建设。同时, 开展项目融资、承销债券和风险投资等多样化金融业务, 以增强其市场应变能力, 实现合理的盈利水平, 保证其持续性发展。
(3) 增强农业银行支农服务功能, 引导商业银行对农村地区加大投入。
农业银行应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 利用工、中、建三大国有银行撤销大批农村机构因而竞争对手较少之机, 跨乡镇整合布局, 定位于服务农业的专业化的农村商业银行。当前农业银行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为“立足三农, 面向城市, 实现城乡联动”, 对“三农”的金融服务成为农业银行的重要任务。农业银行应定位于农村高端商业性金融市场, 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重点, 主要满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科技园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域以上工商企业的资金需求。同时, 可以考虑根据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制定更加符合基层实际的信贷管理方式和信贷政策。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应以参股的方式, 积极参与村镇银行的建立, 为二级农村金融市场提供服务。
(4) 规范发展非正规金融, 引导农村民间金融发展。
当前,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很不健全, 存在较大的金融服务盲区, 以民间借贷为特征的非正规金融规模很大, 这些非正规金融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活跃金融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和盲目性, 非正规金融又存在很大的风险, 不利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康完善发展。因此, 在我国现阶段的农村金融领域, 应尽快制定民间资本面向农村放贷的政策, 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通过多途径组建产权明晰的中小金融机构, 规范发展一些非正规的形式多样的小型金融组织。一方面, 要合理、明确界定民间金融与高利贷、民间金融与非法金融之间的界限, 对高利贷与非法金融给予坚决的取缔, 对现已存在的一些资金实力强、规范化经营的非正规金融机构给予引导, 使其“合法化”, 加强监管和积极引导, 促进其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 适度放松农村金融组织的市场准入条件, 建立一批与传统体制脱离关系的、以民营企业为主要股东的银行, 专门为农村经济的服务。
(5)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
建立以财政和税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 对农村金融机构实施“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 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在财政政策上, 核心是“多予”, 重点是建立农业贷款贴息政策。在税收政策上, 核心是“少取”, 重点是加大税收减免优惠。在货币政策上, 核心是“放活”, 重点是完善差别准备金制度。按照“统一标准、投向挂钩、差别执行”的原则, 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 按年度设定并动态执行相应的准备金率, 以体现政策的公平性和普适性。坚持统筹区域发展, 特别注重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发展的金融服务问题, 采取导向性更强、力度更大的差别化扶持政策, 支持当地农村金融加快改革发展, 促进实现欠发达地区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 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当前, 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可定位为:建立一个以地方性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商业银行为基础、以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为主导、以农村其他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民间金融为重要补充的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张云.系统推进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金融, 2009, (9) .
[2]中国人民银行晋中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对目前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调查与思考[J].2009, (3) .
农村金融发展现实问题的探讨 篇11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体制;内部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样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农村金融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中国农村金融现状
1.农村金融总量快速扩大,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了强有力资金支持
近几年间,我国农村金融总量持续增长,逐渐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以及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民间资金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支持经济的力度正在逐年增大,农村经济获得支持资金比例从2008年的15.4%上升到2010年的19.8%,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众多的资金支持。
2.农村信用社立足“三农”,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农村信用社历来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近年来,农信社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精神和号召,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和目的,进一步简化程序, 竭诚为农户提供方便的贷款服务。与农村实际状况相结合,在资金供给上,优先满足涉农产业,受到农村群众的欢迎。市地级农村信用社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及时有效的调整贷款政策,满足市场的需求,成为目前城市经济发展的主体。
3.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协作,农村金融整体功能得到加强
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中承担骨干和支柱作用,恢复成立三十年来,“三农”和县域市场始终是全行业务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三农”市场了解较为深入。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农业贷款余额达到近3万亿元,较好地实现了稳定当地粮食市场、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功能,有力的支持了经济的发展。
二、目前农村金融发展中现实问题
1.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功能不高,有待于提高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和涉农商业性金融业务,支持国家农村农业政策的实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从1998年5月以来,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越来越窄,只承担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封闭供给和管理农业发展银行这种单一性的功能,远远没有发挥其政策性银行应该发挥的作用,并且逐渐地退化成“粮食银行”。
2.农村信用社市场竞争力较弱,服务农民能力有限
农村信用社机构服务较为单一,基本只具备传统存贷款、结算、保险、咨询、外汇等业务,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问题: 如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违规贷款,甚至犯罪现象时有发生。自我发展的能力降低,经营风险增加,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农村信用社自身生存困难。
3.农村保险市场发育不完善,阻碍农村经济的深化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迅猛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农业生产力水平与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并存,至今为止各种自然灾害对该市农业生产的打击仍较严重。在很多地区形成区域农业经济特色化,种植都形成了相当的规模,而且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急需保险保障,但是农村保险市场发育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对策
1.建立健全政策性金融运行机制,加强政策性金融服务“三农”力度
多途径、分类推进政策性金融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探索部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商业化改革,其次深化改革仍需要保留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实现这些政策性机构经营机制的转换,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在设定的政策性业务领域内,给予其自主经营的权力,以资本充足率等风险管理目标控制政策性银行的行为,控制政策性银行业务的风险,实现财务上的可持续。
2.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积极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农村信用社的组织模式应根据各个地方的发展水平来确定。由于一般县级地区经济发展发展的不平衡,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也不一致,因此,应该根据各个地方的实力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组织模式来发展农村信用社,切记勿搞“一刀切”的作法。
3.积极探索发展农业保险市场,探索本地区发展新思路
政府要鼓励所在地区各家保险公司要积极创新“三农”保险的理念,勇于探索新型的适合本地区农业特点的保险,借鉴外地经验开发“三农”保险产品,突破“三农”保险的难点。建立健全以市政府为主导农业保险制度,政府主导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就是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经营提供统一的规章制度框架,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在这个框架中发展经营农业保险,切实使农业保险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陈 俭:构建新农村金融体制的路径选择——以日本农村金融支农为鉴[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3): 49-51.
中国农村金融问题 篇12
《京都协议》签订了三方机制, 这促使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了节能减排的项目, 继而形成了“京都碳市场”。在碳交易市场逐渐发展壮大的情况下, 环境问题和金融问题被联系在了一起, 形成了金融市场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碳金融市场。
在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后, 中国的碳金融市场已经逐步发展成熟, 目前的交易体系包括碳交易平台、交易产品和机制, 交易平台等。中国的碳金融市场主要以C D M项目为主, 该市场近几年来发展迅速, 目前已经建立了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和上海环境交易所等。就目前的中国碳交易相关项目的数量而言, 已经逐步成为了世界领先的国家, 遥遥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资源碳交易买房则主要以国外的企业为主。中国的农村金融发展则比较曲折。在1978年到1993年期间, 中国的农村金融仍处于复苏阶段, 进入1994年后开始了初次的增量式改革, 1997年则开始进入存量式改革, 这个阶段的发展一直延续到2006年末。存量式的改革主要在进行农村合作社和基金会的整顿清理。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中国开始对金融风险进行高度注意, 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金融风险较大, 故而成为了金融监管机构的重点监察对象, 1997年开始对农村信用社的全面整顿正式开始, 在政策趋紧的前提下, 农村信用社的自身矛盾和外界矛盾全面显现, 各地都开始废除这种金融合作社的形式。
中国的农村金融在实际的发展中确实也存在着上述的种种问题, 自然地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成为了金融范畴讨论的热点问题。由碳金融市场在中国的发展情况综合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况, 是否能够存在一种两者间的相互联系, 利用某些金融工具将其联系起来, 同时解决这两个市场存在的问题呢?这就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同时也是可能的创新点。利用两个市场的交互性关系, 通过金融产品的联系, 同时解决这两个金融市场在中国的发展所面临的种种挑战, 这是十分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的。
本文首先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主要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 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接着集中分析碳金融市场的现状。最后, 利用两个市场在进一步发展需求方面的互补性, 通过设计金融产品的方式将两个市场联系在一起, 期望能够从双方面来解决各自存在的问题。本文最后一个部分将针对前几个部分的分析做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二、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情况
通过导论中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基本分析可知, 我国的农村金融存在其发展问题, 无论是从其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或是从其现在发展所遇到的瓶颈分析, 都能够得出其发展确实面临着挑战, 而我国农村的具体发展情况则将在本章中进行详细叙述。
(一) 农村金融市场特点
首先, 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需求不足的问题。在中国农村中, 中等收入的农户占有其人口的大多数, 而中等收入或者一般的农户的信贷需求下降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一个普遍现象。在一些学者的调查研究数据中可以发现, 家庭收入与农户的借贷需求和借款获得率都是成U型关系, 即农户的借款需求和借款过的率都是随着收入的增加先下降后增加, 中等收入农户的信贷需求则比较低。
其次是农村金融浅话问题。中国农村金融正陷入了低水平的供不应求的非均衡状态。这个状态又被称为与“金融深化” (Financial D eeping) 相反的“金融浅化” (Financial Shallow ing)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 本文选取数据计算1998—2009年中国中村金融的深化程度, 以农村金融市场贷款余额占农村G D P的比重来进行衡量。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贷款余额定义为农业贷款余额与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之和, 农村G D P则是以当年农村G D P占全国的比重乘以当年全国G D P来计算。经过计算, 得到了历年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深化程度。从1998年至2009年间, 虽然经历了许多起伏, 但是中国的农村金融的深化程度总体仍然在不停的下降, 1998年上有24.10%的水平, 而到了2008年则已经下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18.10%, 呈现出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不断浅化的特点。
(二) 农村金融市场面临的挑战
首先, 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畸形制度。中国的农业银行仍然以利益为主要目标, 中国农业银行属于商业银行, 经营的目标与其他商业银行相同, 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农村金融的产权问题使得中国农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这代理成本过高的问题, 从而使得效益低下。这种先天性的劣势使得其无法在经济条件薄弱的农村金融环境下生存, 其业务的开展也是难上加难。农村的商业银行对国家的政策扶持比较依赖, 在农村金融环境下, 其业务只能针对农产品的采购和储备等单一发展, 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2005年开始, 我国为了使资金能够流向农村商业银行等的发展不全的农村金融机构, 建立了村镇银行和农村小额信贷公司等机构帮助其金融系统的发展, 但由于先天条件不足, 这些机构的发展都不尽如人意。
其次是农村的金融和制度环境都收到严重制约。制度的建设是一个金融市场发展完善的必备条件, 但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并不足以支撑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金融环境仍然保持在改革初期的基本结构, 而这种结构并不能够适应时代的新发展, 这都使得农村的金融环境和金融体系得不到正确的发展。一方面, 我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但与之相对的是农村的金融市场受到了约束和管制, 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迟迟得不到发展;另一方面, 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 各地农产品均存在各种程度的滞销现象。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中正规机构太少, 并不能满足农村金融的发展需求, 而其制度安排也与国家的扶持政策不尽相符, 而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则会在政策上受到约束。
最后是农村金融市场缺创新性。在上一个小节中我们提到, 农村金融的需求量不足, 而造成其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农村人口中中等收入的农户占多, 而他们对外在的资本扩大的需求是十分有限的。而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则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交易气氛国语沉闷。我们都知道, 衡量一个金融市场的完善度和功能如何, 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就在于这个市场的交易活跃程度如何, 而农村金融市场所面临的其中一个挑战之一则在于其交易气氛沉闷, 交易活跃度远远不够。进而, 直接造成的最严重的结果就是, 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最基本的创新力。
三、中国碳金融发展情况
第二章详细叙述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 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种种挑战, 并且得出了我国农村金融已经亟待进一步创新化这个结论。而在本章中, 则将详细地对碳金融的背景以及发展现状进行叙述。
(一) 碳金融的发展背景
在过去, 许多国家应对环境问题的方法都是强制和命令形式的, 这使得人们总是被动的接受而没有发挥其主动性,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碳金融市场应运而生, 它利用了金融体系机制来解决能源环境问题, 不但将经济问题与能源问题很好的结合了起来, 更是将市场机制发挥得恰到好处。为了更有效地降低减排成本, 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减排目标, 欧盟提出建立统一的欧洲碳市场, 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碳排放交易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发展碳金融也有助于我国实体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 有利于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建立碳金融体系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是想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重大。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后, 碳交易规模呈现爆炸式增长。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 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都将围绕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而产生新的冲突与博弈。因为碳排放早已成为一种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质检进行责任转移的资产。
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是谈金融产生发展的现实基础。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历史证明仅有清洁生产机制 (C D M) 不能满足环境抱回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还需发展和建立更广泛的碳财税体系和碳金融体系。碳财税体系, 摆阔有关降低碳排放的财政支持政策和包括碳税在内的能源税的设计与征收;碳金融体系主要包括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排放权交易、碳期权期货等围绕碳排放权的衍生金融产品。理论界一直对这两种政策工具体系的优劣存在争论。这两种政策工具体系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协调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二) 国内碳金融发展状况
2012年, 我国在联合国EB组织注册的C D M项目的二氧化碳减排总量预计为15~20亿吨, 以最近7美元/吨的市场平均价格来计算, 如果不考虑价格的波动并假设这些减排指标在碳市场上直接出售给最终买家, 那么这些C D M项目将为我国带来105~140亿美元的收入。中国提供了巨量初级廉价C ER供发达国家、金融中介和投机机构不断倒买倒卖获取高额收益, 自身却处在市场和价值链的低端。由于中国缺乏定价权, 在期货交易中经常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 风险被严重低估,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一直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这使得我国碳交易市场陷入难以突破的困境。
我国碳排放量巨大, 为碳金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也被看作是最具潜力的“碳减排”市场。但目前我国C D M项目建设刚刚起步, 金融业介入不深, 碳资本利用效率不高, 不仅缺乏完善的碳交易制度、交易法规以及碳金融衍生品和金融服务的支出。我国本来应该是国际碳市场具有影响力的主要参与者,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碳交易议价能力弱, 没有定价权, 我国仍处于全球碳金融交易链的低端。
四、我国碳金融与农村金融的交互性
由前两章的分析可知, 我国农村金融亟待创新化而碳金融则亟待本土化, 而碳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市场以及农村金融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金融市场, 是否能够从这两大金融市场本身的特点以及其各自发展的需求入手分析, 通过交互研究的方式得到解决其分别面临的挑战, 如果可以, 又要通过何种方式将其交互在一起, 则是本章的研究重点。
(一) 碳金融与农村金融交互的必要性
由第二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 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及其滞后, 存在金融需求不足, 制度发展畸形, 缺乏创新性等特点。主要问题应该归结于授信不足。而第三章, 我们集中介绍了碳金融市场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我们知道, 全球碳金融的发展基本集中在碳排放权的交易上, 由于中国在2012年之前实行的并不是强制性的排放要求, 而发达国家通常被分配到的碳排放量相较其工业需要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中国通常充当的是谈排放权的卖方, 从而使得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可以被引进中国。
由此不难想到,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碳减排的问题, 莫过于真正的减少其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而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关键应该在于森林抵扣问题。从碳交易的第三中方式来看, 碳排放权买卖和集团调剂只是权宜之计, 无法实现总排放量的减少, 碳排放权的卖家通常为发展中国家, 交易可以使得发展中国家得到一定的通融资金, 而作为碳排放权买家的发达国家则可以在彼此之间相互调剂碳排放权, 但最终排入到大气中的碳总量实际上并未减少。森林抵扣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总量的根本, 是通过增加森林的总覆盖量, 吸收人类活动产生的过多的二氧化碳, 实现新的平衡。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其森林覆盖率, 人均森林面积以及人均森林蓄积均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并且差距明显。当森林覆盖率提高时, 资金的配置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这种配置效率的问题应该属于农村金融范畴, 因为其载体是农业的组成部分, 但是在上一段的分析中, 森林的覆盖率问题同时也可以属于碳金融的范畴, 因为森林的覆盖率增加, 也是进一步推动了国内碳金融的发展, 并且森林覆盖率作为碳资源的构成, 也是碳金融的授信对象。故而, 在此二者之间建立链接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 碳金融与农村金融建立互动机制的途径
在农村金融中引入碳金融的概念, 通过碳交易吸引国外的资金注入, 从而创新农村的资金授信形式和业务类。
1. 设计农业碳类的金融产品。
自《京都协议》生效以来, 森林类的固碳项目和碳信用贸易都增加较快, 可见, 森林碳市场的投资已经逐步发展成碳金融的本源业务。2005年, 我国先后与荷兰、巴西、阿根廷和厄瓜多尔等过签署了C D/V I协议, 从这几个国家先后购进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额度, 严格遵守着《京都协议》的承诺。同时, 我国也同步跟进发展碳汇林业, 通过各种项目推进林业的相关发展。在我国农村投融资总量不足的情况下, 农业碳债券的发型有利于减缓该现象并且能够进一步创新农村的金融形势。在历史上, 欧美资本市场和巴西等后发展国家的农业债券大部分是由政府和农村企业进行发行的, 其要求是投资方必须为环境友好型企业, 环境友好主要可以通过节水和节能等方面体现。一般的农业债券发展期限较长, 通常在15年到30年之间, 在最初的阶段, 主要选择了柜台市场和银行间市场, 在交易主体和产品逐年增加的前提下, 已经逐步过渡到场内交易。
2. 探索农村碳衍生品。
我国的农村碳减排资源潜力非常巨大, 这源于我国的丰富碳储量, 因而设计相关的碳金融衍生品也是实现我国农村碳金融市场的手段之一, 这种设计的前提是符合投融资双方的利益。但我国仍然缺乏碳交易的成熟交易平台, 相关制度也并未出台, 这都使得我国的碳金融衍生品的开发和推行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无法否认, 在我国这种碳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的前提下, 着重发农村碳衍生品是可实现的金融创新手段之一。
3. 侧重绿色信贷的碳金融。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巨大的经济利益也使得我国国民得到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 但经济的快速发展通常都伴随着环境的污染和食品的安全问题。因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发展主题, 也是政府的重点关注对象。因此我国的碳金融发展应当注重国内的经济发展环境, 除了考虑产业发展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之外, 更多的是需要从国际市场中吸取技术经验, 融合潜在的环境成本。从我国的产业链来看, 银行体系对比其他信贷机构而言, 发展相对完善, 因此银行应当成为主体, 发展以我国国情为基础的绿色信贷。结合环保和持续生产的理念, 设计出不同期限结构的农村绿色金融信贷产品, 为农户、农村企业和农村的基础建设努力。
五、结论与启示
前四章已经具体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碳金融的发展具体状况, 同时也探究了其进行交互研究的必要性以及通过何种方式进行交互研究。本章将在总结前四章内容的基础之上得出结论以及相应的启示。
本文通过分别分析农村金融市场与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 集中分析了这两大市场在中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分析其共同点得到其交互性的必要性, 并且得出如何通过金融手段, 包括金融产品的设计, 侧重绿色信贷等, 来将碳金融更好的本土化, 解决碳金融在中国发展缓慢并且严重滞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问题, 同时也能更好的创新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 为农村企业开辟新的资金渠道, 解决其授信不足的问题。
针对以上结论, 本文给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首先,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所有金融体系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 而纵观我过碳金融的发展, 其相关的金融法规仍然较少, 其表现在没有明确界定参与主体的权利和相关义务, 从而严重影响了该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而农村金融制度的更是使得农村金融组织结构模糊不清, 此种情况之下, 由政府引导的制度变迁更能够解决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尽快解决制度中存在的不合理部分, 明确经济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从而帮助解决碳金融和农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问题。
其次, 加强宣传推广力度。由于碳金融在中国还属于新兴的金融市场, 低碳这个概念也并不普及, 而作为以低碳减排为最终目的的金融工具, 这个市场还并为能扎根于中国。同时, 农村金融作为相对于其他金融市场而言相对滞后的市场, 其宣传力度更是远远落后与其他金融市场, 因此欲达到两个市场的交互性, 使得更多的人关注并且投入到由这种交互性开发出的金融工具之中,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并且愿意进入到这个市场之中, 其中首要需要做的就是加大相关的宣传力度, 迅速培养出在碳金融。农村金融以及其交互性的金融产品的设计上相关的技术型和咨询型人才。同时也应当加大对中介咨询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
最后, 建立完善的碳金融、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我国目前建立了背景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但是纵观整个碳金融体系, 其不论主体参与或是交易方式都仍然并不完善。农村金融自从改革之后, 大部分金融机构撤出农村, 并且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也十分堵塞, 这时, 建立起完善的金融市场机制, 使得市场参与者的层级结构, 市场中的资金流动以及融资渠道获得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在发展碳金融以及农村金融时应当特别注意体系的完善。
摘要:自《京都协议书》颁布以来, 世界各国已经越来越关注碳金融的发展, 在国际碳金融市场逐渐发展的状况下, 中国的碳金融市场的发展似乎并不尽如人意。无论是从法律法规的完善状况, 还是从碳金融市场本身的功能完善上, 碳金融在中国的发展都亟待本土化。研究显示, 农业许多产品中, 都存在低碳问题, 特别是森林覆盖率这一问题。而碳金融市场的亟待本土化与农村金融市场的亟待创新化, 正好使得这两个市场在需求上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 由此, 不难想到, 能否通过金融产品的设计使得这两个市场交互在一起, 从而同时解决这两大金融市场在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本文由碳金融市场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面临的问题入手分析, 得出其发展情况之后再分析这两大市场存在交互性的必要性。通过文章的分析, 得出可以通过设计农业碳类金融产品 (包括森林碳交易品和发行农业碳债券) 、侧重绿色信贷的碳金融、以及探索农村碳衍生品等方式, 将碳金融以及农村金融交互起来进行研究。并且得出碳金融与农村金融在中国确实存在交互研究的必要性的结论, 碳金融可以帮助农村金融进一步创新化, 而农村金融也可以帮助碳金融进一步本土化。
【中国农村金融问题】推荐阅读:
中国农村金融07-02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05-09
中国农村贫困标准问题07-03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文献综述08-10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施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的指导意见08-03
农村民间金融问题09-23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问题06-11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9-06
《中国农村科技》08-10
中国金融安全问题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