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保险公司

2024-05-12

人身保险公司(精选11篇)

人身保险公司 篇1

一线城市历来受到各保险公司的重视,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 一线城市保险市场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 二三线城市渐显商机。友邦保险已开始其内地二三线城市攻占计划, 而我国保险公司对内地二三线城市保险市场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汕头市为例, 调查、研究汕头保险市场的保险需求, 并以此为例, 为我国保险公司开拓二三线城市保险市场提供有效数据及可行性建议。

一、汕头市主要经济情况、保险业发展情况概述

目前国内对一二三线城市的划分尚无权威标准, 本文根据行政级别、经济发展水平、房地产常用标准 (国内生产总值、城区常住人口) 等标准, 划分汕头市为二三线城市。

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 珠江三角洲南端, 是全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1203.25亿元, 比前年增长13.7%, 增速同比加快3个百分点。2010年更是实现人均GDP23274元, 同比增长11.8%。

保险业方面, 截至2009年, 共有包括国寿、太保、平安等在内的十一家寿险公司, 2010年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为3762.73百万元, 比2009年增长15.1%, 占全省寿险保费收入的4.53%。

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经济体制转型, 中国保险产业的发展既具有各国保险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共性, 又具有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性。目前珠三角经济发展日趋饱和, 产业逐渐向泛珠三角地区转移, 而汕头作为经济特区, 其经济潜力巨大, 保险业的发展亦有相当大的潜力。并且保险深度一直处于广东省领先、全国靠前的地位。因此, 以汕头为调研对象, 进行对二三线城市保险市场需求的研究, 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二、汕头市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问卷239份, 整理得有效问卷188份。被调查者主要是汕头市中心城区居民。调研期间除问卷调查外, 还通过询问民众、走访当地居民等方式了解汕头市居民对保险业的认识情况。

问卷主要分为四部分, 分别了解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 对风险的认识, 对保险的知悉程度及购买情况, 对保险的购买意愿等。

本次调查共有有效问卷共188份, 现假设这188人全部购买保险, 那么统计得出下列因素对于被调查者购买保险产品的重要性:

调查表明, 收入 (16%) 、社会保障制度 (15%) 、价格合理 (15%) 、产品合适 (14%) 与营销员业务水平 (13%) 对保险需求的影响较大。

在对影响保险购买因素的分析中, 经济因素和保险商品因素 (投保人收入、保险产品价格和产品合适) 是影响民众对保险产品需求的最重要因素, 共占比45%。同时, 业务员水平、对于保险条款的解释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证明民众对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而社会评价方面 (亲友推荐、保险公司口碑) 共占15%, 影响较小。最后是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有一定的替代性。以上符合人身保险需求的一般原理。接下来我们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在分析影响汕头市人身保险市场需求一般性因素的基础上, 研究影响汕头市等二三线城市人身保险需求的特殊性因素。

(一) 宏观层面

1. 经济因素是影响民众购买保险的首要因素。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人们只有在解决基本生存需求之后, 随着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才可能对人寿保险产品产生需求。由以上的数据不难看出, 国民收入对保险购买的影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这种表现尤为明显。因此, 一地区寿险保费收入的增加有赖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此外, 利率水平的变动, 通货膨胀对寿险的影响也是显著的。一般认为利率水平与寿险需求量呈负相关关系。2011年央行连续三次加息, 一年期存款利率有2.25%提高到3.5%, 利率水平的提高将使保险产品费率水平相应提升, 影响消费者对寿险产品的购买。

通货膨胀也是导致退保率升高的原因之一。通货膨胀会使保额的实际价值低于保费的实际价值, 因此寿险产品的吸引力将削弱, 导致需求量下降。

2. 商品因素是影响民众保险购买的重要因素。

保险商品是一种隐性的非渴求性商品, 其供求规律并不完全符合一般经济原理, 但也存在一般商品的共性。相对于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 二三线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较低, 衣食住行花销占收入的比重较大, 对于保险这种非渴求性商品, 若价格过高, 那么购买保险对于消费者而言, 本身就是一种“损失”, 民众将减少对保险商品的购买。

商品的价值是影响商品购买的另一重要因素。寿险商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保障范围及保障程度上。若同等价格水平下, 一商品的保障范围广, 保险金额高, 人们将增加对它的购买。

3.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互补与互斥 (挤出效应) 。

社会保险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基于社会成员的基本风险和政府职责而确定的社会保险险种, 主要有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处于转型阶段, 社会保障转型的原则是“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商业保险分担了民众的风险, 为社会成员提供更高层次的保障。社会保险提供的是最基本、低水平的保障,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 难以满足民众的保险需求, 这便需求商业保险进行补充, 满足各个消费体的个性, 实现全面的保障要求。

但是现阶段国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 对于社会保障的补充——商业保险的需求尚处于较低的阶段, 并且相当部分社会成员对于商业保险的认识存在偏差, 认为有了社保就不需要再购买商业保险, 或者觉得商业保险作用不大不需购买。

随着社会保险的转型, 商业保险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业保险于优化风险、保障资源配置、提高全社会福利和保障水平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微观层面

1. 民众的风险防范意识。

风险, 是指引致损失的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性。保险中的事件则是指不幸事件。本文所指的风险正是保险事件风险。保险之所以存在正是源于风险的不确定性与突发性。

由调查统计数据可知, 购买保险人数为93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49%;未购买保险人数为95, 占总调查人数的51%, 刚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已购买保险, 说明汕头市的保险市场已初具规模, 人们的风险意识也早已形成。但从中也可看出汕头市保险市场仍不够成熟, 保险缺口大, 另一方面也说明, 汕头市的保险市场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在对汕头市居民主要面临风险的调查中, 选择意外事故、疾病、养老的占绝大多数。

2. 民众对保险的认识。

(1) 对于已购买者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 汕头消费者对保险的态度是相当积极的, 大部分人都认为购买保险的目的就是购买保障, 在已购买保险者中, 64%的人认为保险是一份保障, 对于未购买保险者, 也有56%的人认为保险是一份保障。另一方面说明目前汕头主要保障性险种需求为汕头保险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 调查表明, 目前汕头保险消费状况及保险购买率并不理想, 尤其表现在保费的期望值上, 购买者期望保费普遍集中在 (0^500) 这一较低区间上。 (2) 对于已购买者的分析。在对未购买保险者不购买原因的调查中, 选择对保险不了解及已经有了社保的人占大多数, 同时有38%的人认为已经购买了社会保险, 不需要商业保险。这进一步说明了社会保险对商业保险具有挤出效应。朱镕基总理曾说过:“社保是一个基本的保障, 是保而不包, 超出的部分主要通过商业保险来解决。”但目前二三线城市保险业发展仍不够发达, 民众对保险缺乏了解, 这也是为何在调查期望保费方面, 民众对保险的年期望保费大多不超过2000元。与此同时, 29%的人不了解保险条款。不容忽视的是, 仍有14%的受访群众对保险公司表示不信任。这种不信任与误解无疑是进一步开发汕头保险需求的巨大阻碍因素。

当然, 对于保险知识宣传的不到位及部分代理人的不诚信问题也使得公众对保险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诸如保险是投保容易理赔难, 或者认为自己年轻不需要购买保险, 有些则认为没有那么多闲钱买保险等。

3. 创新型产品并未获得大众认可。

在本次调查中, 本小组发现, 为规避利率风险而诞生的创新型保险产品的购买率并不理想, 甚至不如传统的保障保险, 这与国际大环境相悖。

通过进一步的访问我们发现, 汕头居民不愿意购买创新型保险的最主要原因是这类保险产品并不能带来收益, 并且由于产品包含了投资账户, 造成保费过高, 保障程度下降, 无法体现创新型保险产品的特点, 造成该类产品竞争力下降。

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 银行利率不断调动、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 而在长期、稳定的利率假设下设计出的寿险产品无法契合当前不稳定的市场状况, 因此无法获得大众的认可。

三、对拓展我国二三线城市保险市场的建议

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将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而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最终第三产业将聚集大量的劳动力。大量的劳动力意味着大量的需求, 保险作为金融产业中重要的一环, 其市场发展前景不可小觑。但是, 当下我国保险市场发展仍然不够成熟, 尤其表现在民众对于保险的主观认识偏差及需求的能动性不足方面。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现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 注意中端环节

保险产品是无形产品, 它的特征不像有形产品那样能让客户感知、衡量, 而其产品价值体现于对客户的服务过程中, 该过程分为三段:前端的销售环节、中端环节的人文关怀、后端的理赔环节。

实务中, 保险公司与大众都经历过了启蒙期, 对保险的认识都趋于理性, 早期建立于信息不对称的欺诈型销售已不再可能, 而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 汕头地区的居民对保险的认识一改观, 具体表现在理赔表现度上。

但我们也了解到, 由于保险产品的长期性、保单的简易性, 客户在长期不发生保险事故的情况下会忘记保单, 乃使保单失效;或是在长久的不联系中产生认识偏差, 从而在保单到期后转而购买其他保险甚至拒绝虚报。

若保险公司能够多考虑客户, 在恶劣天气下、季节变更时能短信致以关怀与提醒, 一方面能提高客户风险意识, 自主规避可能的事故, 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客户对保险公司的满意度, 降低保单流失率的情况, 也为保险人自己赢得了口碑。

(二) 回归本质, 经营者应重视保险的保障功能, 销售保障型产品

保险作为一种补偿制度, 始终不能脱离“经济补偿”四个字。通过调查发现, 大多数汕头居民已经形成“保险是一种保障”的意识, 并且对保险有了更多深入的了解, 这意味着过往“传销式”的欺骗性销售已经很难再起作用。

虽然目前国内大部分寿险产品都具有投资理财功能, 但经济保障才是保险的本质, 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需牢记此本质。特别是在二三线城市的居民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 在经营中以最为本质的经济保障、补偿功能为切入点更能赢得民众的信任, 从而刺激二三线城市保险需求, 为扩大承保能力, 进一步做大保险的保险保障功能奠定保费基础。

(三) 媒体广告或许更优于陌生拜访

前文中已提到, 公众对保险的认识趋于理性, 自然就会对保险产品产生需要, 但他们为何无法成为保险公司的客户呢?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 该类人群并不讨厌产品本身, 但男的的清闲被突然的上门或是电话打扰会让其产生抵触情绪, 从而不愿意认真倾听保险人的建议, 因此陌拜的效果不甚理想。

倘使保险公司能够利用媒体宣传让更多潜在需求者了解到更多的保险产品, 让其自主选择, 也许会有众多客户自发咨询购买保险产品, 至少, 在面对陌拜和电销时会更加热情, 增加销售成功率。

(四) 需要让民众了解到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不同

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表示他们面临着严重的养老问题, 依靠社会保障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而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一种补充, 可以更好的缓解未来更加严峻养老难的问题。

同时我们发现, 很多居民无法区分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 他们认为购买了国家强制的社会保险, 便不再需要商业保险。如果保险公司加大对商业养老保险的宣传, 民众极有可能自发的去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来填补社会保险的不足。这样, 一方面可以迅速的提升原保费收入, 另一方面也缓解了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

四、结束语

二三线城市保险需求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差异上。保险公司的经营必须根据因地制宜, 加大对保险知识的宣传, 同时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为占据地区保险市场做好铺垫。本文所引用数据皆来源于统计年鉴及问卷调查数据, 问卷数据方面, 由于一部分被调查者的态度问题, 加之问卷本身专业性较高, 被调查者难以透彻理解, 导致问卷数据可能存在一定误差。文章对影响二三线城市保险市场需求因素进行了浅显的分析, 希望能为各保险公司的二三线城市保险市场的拓展起到一些作用。

参考文献

[1]宋贯东.解读保险的认识误区.中国信用卡, 2009年12月第36期.

[2]邱文光.加强对保险的认识.经济导刊, 2009年9月1日.

[3]何文炯.社会保险转型与商业保险发展.保险研究, 2010年第7期.

[4]申群意, 刘翰林.人身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金融天地, 2011 (06) .

[5]谢云, 程细玉.我国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第24卷第3期, 2010年6月.

[6]粟芳.收入对保险需求的影响机制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 (4) :13-15.

[7]魏华林.中国保险市场的问题、现状和前景.经济评论, 1995年第2期.

[8]魏华林.中国保险业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思考.保险研究, 2008年第11期专.

[9]孙祁祥, 贲奔.中国保险产业发展的供需规模分析.经济研究, 1997年第3期.

[10]李庆艳.中国人身保险需求的计量模型分析.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8月, 第23卷第4期.

[11]魏华林, 李金辉.人寿保险需求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年2月.

[12]魏华林.保险学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3月.

人身保险管理将更规范 篇2

按保险责任可分人寿、年金、健康等险种

根据保单的保险责任,人身险可分为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人寿保险按照保险责任可以分为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保险等。

年金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生存作为给付保险金条件,并按约定的时间间隔分期给付生存保险金的保险。目前,市场上推广力度较大的养老年金保险其实就是一种年金保险。《管理办法》特别说明,养老年金保险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保险合同约定被保险人生存至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由保险公司分期给付生存保险金;(二)分期给付生存保险金、相邻两次给付的时间间隔不超过一年。

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等因健康原因导致的损失给付保险,都能算作健康保险。

人寿保险和健康保险可以包含全残责任。而长期健康保险中的疾病保险,可以包含死亡保险责任,但死亡给付金额不得高于疾病最高给付金额。其他健康保险不得包含死亡保险责任,但因疾病引发的死亡保险责任除外。同时,医疗保险和疾病保险不得包含生存给付责任。

为了让产品更加一目了然,《管理办法》规定,人身保险的定名应符合下列格式要求:“保险公司名称”+“吉庆、说明性文字”+“险种类别”+“(设计类型)”。若是附加保险,应在保险公司名称后注“附加”字样,若是团体保险,则必须注明“团险”字样。这样一来,就能避免营销人员误导消费者产品类别,或是消费者主观判断失误了。

《管理办法》强调,保险公司不得开发团体两全保险。

按设计类型可分普通型、分红型、投连型等

若是将人身保险按设计类型分类,则包括了普通型、分红型、投资连结型、万能型等。

所谓普通型是指保险公司合同成立时保险费和保单利益都确定的保险。分红型是指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进行分配的保险。投资连结型人身保险是指具有保险保障功能并至少为被保险人设立一个投资账户、且该投资账户拥有一定资产价值的保险。万能型人身保险是指具有保险保障功能并为被保险人设立保底收益账户的保险。

为了让消费者明确这些品种的收益情况,《管理办法》要求分红、投连、万能产品在名称中注明设计类型,而普通型人身保险则无需注明。

部分条款费率需要事先审批

以往,我国商业人身保险的条款和费率通常采用备案制,此次《管理办法》则明确提出,保险公司总公司负责将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报送中国保监会审批或者备案。

而对于具有现金价值、减额缴清条款的产品,还应当符合下列规定:具有现金价值的,应当列明现金价值计算方法;具有减额缴清条款的,应当列明减额缴清保额的计算方法;具有利益演示的,应当列明利益演示的计算方法。

论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的存在时间 篇3

虽然从大的范围上, 可以将保险划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但是, 鉴于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是人的生命、身体和健康, 不同于财产保险中的各种有形或者无形的财产。因此, 大多数学者均认为, 人身保险并不具备如财产保险一样的损害补偿性质。也正因为如此, 包括我国、我国的台湾地区以及英国等相当一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保险法律, 仅要求人身保险中的保险利益于合同订立时存在即可。因此, 合同订立之后保险利益的丧失并不能够影响受益人保险金支付请求权的实现。

然而, 从保险的损失填补、损害补偿以及人类互助共济的本质出发, 类似我国保险法对于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之时间要件的规定, 不但不能够充分发挥保险利益原则的各项重要作用, 反而成为了阻滞保险实践良性发展的羁绊。因此, 探究保险的精髓, 合理界定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的存在时间, 可谓意义重大。

二、保险利益的作用

研究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的存在时间问题, 实有必要深入研究保险利益的重要作用。只有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才具有可靠性。

(一) 防止保险沦为赌博的工具

从保险利益原则发展的历史可知, 保险利益的第一个历史使命乃在于防止保险沦为赌博的工具。

在18世纪, 人寿保险单的签发并不以要保人对于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为要件, 即无论要保人对于被保险人是否具有血缘或者经济上的利害关系, 要保人均可以以自己或其指定的人为受益人, 而以被保险人的生命为保险标的, 投保被保险人的死亡保险。一旦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死亡, 受益人则会获得相应的保险金支付。例如, 甲以与自己无任何人身或经济上利害关系的娱乐明星乙为被保险人投保了意外伤害保险, 保险金额为50万元人民币。合同有效期内的某日, 该明星旅游途中因意外事故死亡, 甲旋即可以向保险人申请50万元人民币的保险金支付。在此事件中, 甲并未因乙的死亡而遭受有身心或者经济上的损失, 而甲也仅仅为其获得的50万元人民币的保险金支付了数量极为有限的保险费而已。

保险利益要件的缺失, 必定会促使投保人更加热衷于以面临较高死亡风险且与自己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人为被险人而投保死亡保险, 因为投保人仅以小额的保险费支出即可以获得数量较为可观的保险金。因此, 18世纪的人身保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了赌博的工具。而保险利益要件的提出, 仅要求投保人为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人投保保险, 就可以将保险这种损害填补手段与赌博区分开来。

(二) 防范道德风险

保险利益的第二个重要作用即在于防范道德风险的蔓延。因为人身保险中的保险利益多以投保人或受益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亲情或血缘方面的抚养、赡养关系为主, 被保险人的生存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受益人之情感利益或生存利益的维系。因此, 当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存在上述保险利益的时候, 投保人或受益人并不会主动促成保险事故的出现。但是, 在保险利益要件缺失的情况下, 不但被保险人的死亡不会给投保人或受益人造成任何情感或者经济利益方面的损失, 反而会诱使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为了获得保险金而故意促使保险事故发生。无形中使得被保险人的死亡风险骤增。

(三) 确定保险金额

保险利益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即在于确定适宜的保险金额度。虽然大部分人身保险都不具有类似财产保险一样的补偿性质, 但是在部分人身保险 (例如医疗费用保险以及债权人为债务人投保的人身保险) 中仍然是要贯彻损失补偿原则的, 因此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所获得的保险金不得超过其保险利益的范围, 否则将会导致受益人或者被保险人的超额获益, 同时还将侵害其他未出险主体的合法权益。

三、对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存在时间的探讨

鉴于保险利益在上述各方面的重要作用, 从19世纪开始, 英美等国家即以保险利益的缺失违反公共政策为由, 要求投保人在投保人身保险时必须对于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但是,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保险立法对于保险利益存在时间方面的要求却并不完全一致。理论界学者对此问题也并未达成一致意见。

对于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的存在时间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观点和立法例。

(一) 订立合同时存在即可

此种观点认为, 鉴于人身保险所具有的不同于财产保险的储蓄、投资以及非属补偿类保险等方面的属性, 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只要在合同订立时存在即可。如若合同成立后至出险时, 保险利益因各种原因而丧失, 也并不能够影响到受益人保险金支付请求权的实现。否则则会侵害投保人通过缴纳保费所积累产生的现金价值方面的权益。

另外, 持此观点的学者还认为, 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保险利益多基于恒久不变的亲情关系而能够得以长久维系, 而且从维护合同自由的角度出发, 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只要在签订合同时存在已足。

台湾学者桂裕曾在其所著《保险法论》中提到, 人身上之保险利益, 必于订约之际为存在, 但不必于保险事故发生之际亦存在。另一台湾学者施文森亦认为, 人身保险之要保人於投保时有保险利益即为已足。保险利益之减少、中断或灭失, 要不影响有效成立之保险契约, 及要保人或受益人之约定保险金额给付请求权。

在立法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以下简称《保险法》) 即要求人身险中的保险利益于订立合同时存在即可。我国《保险法》第12条第1款规定:“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 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实际上, 此种时间要件方面的规定, 并不能很好地达到防范道德风险的作用。例如, 张三和李四是夫妻关系, 张三以其夫李四为被保险人, 以自己为受益人, 投保了意外伤害保险, 保险金额为40万元。在合同有效期内, 张三和李四因夫妻感情破裂而解除了婚姻关系。但李四却在未进行受益人变更时因张三故意制造的意外事故而死亡。随后, 张三以受益人身份要求保险公司向其支付40万元的保险金。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发现, 在张三与李四解除婚姻关系之后, 作为“初始”受益人的张三, 极有可能为了获得保险金而侵害被保险人的生命利益。

(二) 出险时存在

要求保险利益须在被保险人出险时存在的观点认为, 虽然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具有许多的不同之处。鉴于人身上的不可估量性, 人身保险并不具有损失补偿的性质。但是, 在人身保险的实践领域, 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绝不仅仅是纯粹的“感情”关系, 更多的时候是存在着经济利益。因此, 从保险之损害填补的本质出发, 为防止相关主体之道德风险以及不当得利之态势的蔓延, 须要求投保人或受益人在被保险人遭遇保险合同约定范围内的风险事故时对于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例如, 当债权人为债务人以及公司为主要雇员投保人身保险时, 如果在债务人或公司的主要雇员因保险事故而死亡时, 投保人与其已经不具备投保时的人身关系, 保险人是无须向其支付保险金的。

支持此一观点的是英国早期判例Godsall v.Boldero案。该案的主审法官认为, 在债权人为债务人生命投保时, 该寿险保单是补偿性保单, 被保险人须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存在可保利益。

实际上, 此观点认为并没有将人身保险之保险利益做出与财产保险不同规定的必要。

(三) 订约以及出险时均须存在

据Edwin Patterson′s教授的考证, 在保险利益原则应用之初, 美国的法院要求人身保险中的保险利益于投保时以及出险时必须存在。但是, 保险人却没有充分利用该原则给其带来的好处:只要保单所有人在合同订立时对于被保险人具有合法的保险利益, 无论此种利益在被保险人死亡时是否消失, 保险人都会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保险金的支付, 久而久之这种做法即成为了一种惯例, 且“习惯”战胜了法律。当然, 保险人的如此做法主要是因为在被保险人死亡时, 调查保单所有人对于被保险人是否尚有保险利益存在很大的困难。而且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代判例Dalby v.India and London Life Assurance Co.中, 法院认为被保险人仅须在保险单生效时具有可保利益即可。

很显然, 要求保险利益必须于合同订立时以及出险时都必须存在的做法, 可以在保险合同的有效期间内最大程度地消除道德风险的隐患, 保障被保险人的生命利益不致被不当侵害, 而且也最为符合保险的本质。虽然该观点被部分评论家认为侵害了保单所有人的投资权益。但是这一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将保险费所积聚起来的现金价值向投保人予以支付的办法加以解决。

四、结论

综观有关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存在时间的学术观点以及各国的立法例, 并结合保险的人类互助共济之本质可以发现, 要求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在合同订立时以及被保险人死亡时均须存在的做法, 更加能够充分发挥保险利益原则的作用, 促进保险实践的良性发展。

摘要:对于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的存在时间问题, 理论界以及保险实践领域并未达成一致。然而, 从保险的本质出发, 并结合保险利益在防止道德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要求人身保险中的保险利益在合同订立时以及出险时同时存在, 乃是发挥保险利益重要作用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人身保险,保险利益,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施文森.保险法论文:第一卷[M].台北:三民书局, 1988:35.

[2]杨芳.可保利益效力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143.

人身保险公司服务评价管理办法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落实《人身保险业务基本服务规定》,建立人身保险公司服务评价体系,提升人身保险公司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切实维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人身保险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人身保险公司应当通过实施服务评价,建立“评价、查找、整改、提高”的良性循环机制,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质量。

第三条 人身保险公司服务评价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全面评价。服务评价应当覆盖人身保险售前、售中、售后各个环节中与客户的所有接触点。

(二)客户导向。服务评价应当以客户感受为中心,对人身保险公司服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三)持续改进。服务评价应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引导人身保险公司不断改善服务水平。

(四)客观透明。服务评价应当考虑不同人身保险公司因发展阶段、经营模式和服务地域导致的客观差异,评价过程公正、规范、科学,评价结果真实、客观、透明。

第四条 服务评价工作由服务评价委员会统一组织、指导和协调。服务评价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服务评价委员会接受中国保监会的管理和指导,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为服务评价委员会直接主管部门。

第五条 服务评价委员会下设人身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ICSI)专家委员会,负责满意度指数测评机制的制定、评估和修订。

第二章 评价体系

第六条 开业满三个会计年度的人寿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总公司,以及上述公司所辖的开业满三个会计年度的省级分公司、计划单列市分公司应当参与服务评价。

第七条 服务评价应当从影响服务质量的销售、承保、保全、理赔、咨询回访、投诉等环节,对人身保险公司的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进行全面评估。

第八条 除特别说明外,服务评价应当覆盖人身保险公司所有个人业务的销售和服务渠道,包括经公司授权委托提供销售或其他服务的第三方渠道。

第九条 服务评价由人身保险公司在服务评价委员会的指导下统一组织实施,覆盖总公司、省级分公司和计划单列市分公司两个层级。

第十条 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由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和客户满意度指数构成。

(一)定性指标包括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创新指引三部分。其中,基本原则是指人身保险公司各服务环节应当遵循的`原则。基本要求是指人身保险公司提供服务过程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应当达到的最低要求。创新指引是指部分人身保险公司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提高客户服务体验,并值得其他公司学习、借鉴的创新做法。

(二)定量指标以保监会和各人身保险公司系统数据为基础,根据特定口径和计算公式,对公司与客户各环节接触点的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进行客观评价的指标体系。

(三)客户满意度指数是以客户感受为中心,委托独立第三方从客户角度对人身保险公司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进行评价的体系。

第十一条 服务评价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最终结果由定性评价得分、定量评价得分和满意度评分构成,并分别列示。

(一)定性评价基础分为零,服务评价委员会根据人身保险公司申报的服务创新项目加1至10分,并在最后总分中单独列示。

(二)定量评价模型采用百分制,根据定量评价模型分别由定量指标、单项定量指标、指数评分逐级计算汇总得到保险公司定量评价的总分,

定量评价模型由服务评价委员会制定并披露。

(三)客户满意度评价采用百分制,由客户满意度指数专家委员会根据满意度指数模型计算得出满意度评分。

(四)服务评价委员会可根据评价工作需要增设服务评价扣分项,并制定扣分规则。

第三章 评价方法及要求

第十二条 人身保险公司应当成立服务评价执行小组,共同推动和执行服务评价工作。执行小组成员应当至少包括公司总经理、各服务环节的提供和支持部门负责人、绩效考核部门负责人。

第十三条 人身保险公司应当于每年12月31日前,对照服务评价的定性指标从制度和操作层面对公司本年度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

第十四条 人身保险公司从制度层面开展服务质量定性评估时,应当遵循定性指标的基本原则,符合但不限于定性指标的基本要求,探索改进服务质量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完善相关的服务制度。

第十五条 人身保险公司从操作层面开展服务质量定性评估时,应当评估相关操作流程及奖惩制度在落实定性指标中的有效性,并采取抽样、实地检查等方式评估定性指标的落实效果。

第十六条 人身保险公司可于每年12月31日前将公司在评价年度采用的服务创新举措(包括方法、技术、模式等)向服务评价委员会秘书处申报,由服务评价委员会对服务举措的创新度和创新效果进行评估和公示,公示结束后根据反馈意见进行相应加分。

第十七条 人身保险公司应当对照服务评价体系的定量指标,对数据来源于公司的各项定量指标进行统计、测评和分析。保监会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对数据来源于保监会的各项定量指标进行统计、测评和分析。

第十八条 定量评价原则上每年开展一次,除特别说明外,评价区间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各保险公司应于次年3月1日前将总公司、各省级分公司和计划单列市分公司的评价结果提交服务评价委员会的秘书处。

第十九条 人身保险公司应当自行开发数据提取程序,实现来源于公司的指标数据全部由系统自动生成,不得人为操作影响数据真实性。

第二十条 人身保险公司应当完整记录和保存定量指标测评过程中的方法、程序和数据,并可在事后再现测评过程和结果,确保测评结果的可验证性。

第四章 客户满意度测评

第二十一条 人身保险公司客户满意度测评工作由服务评价委员会组织、保险公司参与、第三方机构实施。

第二十二条 服务评价委员会应组织人身保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专家委员会建立人身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ICSI,Insurance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作为衡量客户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服务评价委员会应当每年组织开展人身保险公司客户满意度测评工作,鼓励人身保险公司建立面对终端客户的满意度测评体系。

第二十三条 人身保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体系(ICSI)包括人身保险行业整体客户满意度指数、各人身保险公司客户满意度指数、各地区人身保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人身保险各业务环节客户满意度指数。

第二十四条 人身保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模型由企业形象、客户期望、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客户满意度、客户关系管理和客户忠诚度等7个潜变量构成。每个潜变量由与之对应的观测变量决定。所有观测变量的基础数据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得。

第二十五条 人身保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专家委员会每年应依据人身保险行业发展情况、社会关注的服务热点问题及客户满意度指数测评的连续性要求,建立和及时修订满意度指数模型,并拟定具体的《人身保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测评实施方案》,指导客户满意度测评数据的科学采集、参与测评公司及行业的客户满意度指数的测算,每年向服务评价委员会报告人身保险公司服务质量状况和人身保险行业客户满意度指数(ICSI)。

人身保险课程考核模式研究与实践 篇5

[关键词]人身保险 考核模式 过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 F840.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9—0123—02保险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保险公司的大部分岗位都要求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的计算机业务管理操作能力、较强的与客户沟通的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因此,改革现有的人身保险课程考试模式,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

一、人身保险课程成绩评定存在的问题

(一)期末考试分值比例过大,导致学生平时不愿学习

由于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再加上缺乏有效的过程考核,导致很多同学平时不愿意学习、期末突击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缺乏课堂参与成绩的评定,许多同学上课不注意听讲,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主动思考,课堂不积极发言,课前不预习,课后作业不认真对待,抄袭现象严重。

(二)实训成绩评定不合理

人身保险实训课共4学时,2学时熟悉软件,2学时分小组同时进行实际操作。完成投保单填写、承保、理赔和保单变更等流程的操作。由于目前所有的软件程序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只适合操作练习,不适合考试。因此,成绩只能根据实训报告评分,而实训报告互相抄袭现象严重,不能完全体现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的能力。

(三)考试题型多为客观题型

人身保险考试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判断题、名词与条款解释题、简答题、案例分析与计算题和论述题。其中案例分析与计算题和论述题等主观题的分值比例比较少,只占40%左右。

二、人身保险课程成绩评定模式改革基本思路

第一步,问卷调查。通过对2007级和2008级保险专业的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未学过人身保险课程的学生有27人,学过的有23人。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出结论如下:在回答平时成绩(不含期中考试)占总成绩比例时,66%的学生选择最高比例为30%,选择10%和20%成绩比例的分别为12%和22%。在回答考勤占平时成绩的比例时,其中有53%的学生选择所占比例为30%,31%的学生选择10%,16%的学生选择20%。在回答课后作业占平时成绩的比例时,其中49%的学生选择占成绩的10%,27%的学生选择占成绩的20%,24%的学生选择占成绩的30%。在回答课堂表现占平时成绩的比例时, 51%的学生选择占成绩的10%,20%的学生选择占成绩的20%,29%的学生选择占成绩的30%。

第二步,组织保险教研室的几位专业教师进行座谈,教师们一致认为改革现有的只重视结果考核的模式势在必行。在参考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结合美国及国内一些大学课程成绩评定模式,通过对各种评定方式的利弊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人身保险课程的特点和现有的教学资源,本着公平、公正、成本低、效率高、重过程的原则,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多元化、规范化、形成性考核模式的评定标准。由于实训课程是按照事先编好的计算机软件程序进行操作的,计算机本身带有纠错功能,所以实训成绩的比例由原来的10%调整为5%。期末考试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分别占70%、20%和5%。

第三步,制订平时成绩的评定标准。平时成绩由课后大作业、出勤、课堂表现综合评定。大作业成绩3分,课堂表现1分,出勤成绩1分。

第四步,改革考试试题。改变以往的考试客观题分值多,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题分值少的现状,增加主观题分值。

三、人身保险课程考核模式的实施

(一)实施方案

在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2008级学生的人身保险课程教学中实施,人身保险课程成绩评定为期末考试成绩(占70%)+期中测验成绩(占20%)+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占5%)+实训成绩(占5%)。

(二)效果检验、分析与评价

1.效果检验

由于从2005级学生开始增加了保险上机模拟操作实践教学环节,所以选择了2008级的人身保险课程成绩与前三届成绩进行比较。(见表1)

2.效果分析与评价

2008级人身保险课程成绩的及格率有所下降,原因如下:

(1)由于是第一次安排期中考试,部分学生从思想上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仍然沿袭以往的期末突击学习的习惯,平时不认真听课、不认真预习和复习。由于期中考试不及格率为82.76%,直接导致课程总成绩及格率偏低。

(2)考试题型进行了调整,客观题分值减少,主观题分值增加。一些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总结,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不够,回答主观题时不够深入和全面,导致及格率下降。

(3)平时出勤、课堂表现、大作业成绩和实训成绩所占总成绩比例下降,也直接影响课程及格率。

从人身保险课程成绩的平均分值分析,2008级是这四届中是最高的。这说明课程形成性成绩评定模式是有成效的,能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对人身保险考核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发现,必须加强学生的形成性考核,制订多元化的成绩考核模式。在实行考核模式改革的同时还必须加大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提倡案例教学,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为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苏荣华.理论力学课程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9,(3).

[2] 潘逸兴,蒋学东.理论力学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江苏工业学院报,2003,(1).

[3] 曹冬岩,邵南.美国大学课程考核特点及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1,(5).

[4] 许成安,王家新. 大学课程平时成绩评定依据的比较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7).

[5] 张笑秋.大学课程成绩评定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06).

人身保险公司 篇6

保险利益是指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拥有的法律承认的经济利益, 一旦发生保险事故, 被保险人会因此遭到损失。人身保险是以人的身体或寿命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存在的前提是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身体或生命之间存在利益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是经济关系上的, 可以是血缘上的, 也可以是建立在婚姻基础上的。

在英美法系中, 以利益主义来判断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是否具有保险利益, 只要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存在经济利益, 就认为二者之间具有保险利益。大陆法系在判断保险利益时以被保险人是否同意为标准。其中同意的内容包括对投保人、保险金额、指定和变更受益人、其他保险内容以及转让保险合同等方面。我国是以利益主义为主并辅之以同意主义。我国《保险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保险利益:本人;配偶、子女、父母;前项以外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与投保人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除前款规定外, 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 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2 我国人身保险合同中保险利益认定的缺陷

2.1 保险利益定义不明确

我国在《保险法》中明确规定的保险利益应当是合法的, 但并不是所有合法的利益都可以作为保险利益。法律承认的合法利益应分为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利益, 物质上的利益比较容易用金钱进行衡量, 自然可以作为保险利益;但精神上的利益是不能用货币计量的, 不能作为保险利益存在并进行投保。此外, 我国还将一些不违反社会公众道德和习俗、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但未明确被法律认定成立的关系看做不具有保险利益, 这些都是定义不明造成的。

2.2 保险利益主体列举缺失

我国的保险法虽然对人身关系进行了举例, 但是列举并不完善, 只包括了本人、配偶、子女、父母以及有赡养、抚养关系的亲属。这样的规定导致在实务中对保险利益的确定缺乏正确认识, 最终导致寿险公司在承保时思维保守, 对于未明确列举的人身关系不敢轻易承保, 如祖孙关系的储蓄型保险;再如商务关系, 债权人与债务人、合伙人之间;又如用人单位与雇员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公司的重要股东、经理等高级职员与公司之间:由于公司高级职员在公司中发挥重要作用, 掌握公司机密, 具有相当大的决策权利, 一旦这些员工发生意外, 可能会影响整个公司的决策运转, 甚至造成股票贬值、经营中断等严重后果, 因此他们与公司间存在更明显的利益关系。

2.3 保险人欠缺审查义务

目前, 在保险利益的基础———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关系问题上, 我国保险公司的做法主要是要求投保人告知, 这样的做法无疑存在一些漏洞。如果投保人在投保时刻意有所隐瞒, 没有如实说明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 没有保险利益而使合同无效, 这个责任自然要由投保人承担。但如果投保人在投保时并不是故意隐瞒, 仅仅是因为不了解相关规定误认为自己可以为被保险人投保, 而保险人又因为没有严格审查而予以承保, 那么一旦保险事故发生, 保险人以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为由拒绝赔付, 对于投保人来说是极不公平的。

2.4 保险利益存在时点的规定不细致

我国的保险法只简单规定若被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没有保险利益, 保险合同无效, 并未明确解释保险利益应当存在的时间点———是订立合同时还是保险事故发生时。人身保险是有其特殊性的:首先, 保险合同的存续时期较长, 一份合同时效达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是很正常的事, 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 如果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关系发生变化, 如离婚, 即宣告保险合同无效的话, 会使保险合同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 严重影响人生保险尤其是人寿保险的发展;第二, 很多人身保险都具有储蓄性质, 在长时间的合同履行期中, 投保人很可能缴纳了大量的保费, 如果因为保险利益的变动使投保人遭受巨大损失的话是很不公平的。

2.5 被保险人不明确

在保险业务的实际操作中有时会出现这种现象:订立保险合同时未明确被保险人。这种合同根据保险法的规定是无效的, 因为在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保险合同中, 获得被保险人的同意才表明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存在保险利益, 如果被保险人尚未被明确, 就更谈不上同意了, 那么一旦发生保险事故, 赔偿的取得将会很困难。

3 完善我国人身保险合同中保险利益认定的建议

3.1 完善人身保险利益的定义

解决人身保险利益定义不清晰的问题, 就需要对人身保险利益的定义加以完善。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哪些利益虽然合法却并不可保, 将其剔除, 以避免在订立合同时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对于那些既没有被肯定也没有被否定的关系是否具有保险利益, 保险法也应该尽快明确, 以法律的形式给予确立。

3.2 补充人身保险利益的主体

由于我国并没有采取单一的同意主义或利益主义原则, 而是同意主义与利益主义相结合, 这种情况下对关系的不完全列举容易造成保险人不敢承保, 那么解决的关键就是尽可能的详细列举各种确定存在保险利益的关系, 扩大保险利益明确的主体范围, 无论是人身关系亦或是商务关系。

3.3 规定保险人的审查义务

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 应该尽职尽责的审查投保人是否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在必要的时候要求投保人提供相关证明文件证明与被保险人的关系, 对于确定没有保险利益的合同不予承保, 将防范道德风险的工作落实在最初, 尽量避免出现承保后拒付的情况。若在保险合同订立以后才发现没有保险利益, 也应立刻与投保人取得联系商量相关补救方法, 比如让被保险人补办同意投保人为其投保的证明或与投保人协商解除保险合同, 避免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产生纠纷。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案例:某敬老院员工在未征得敬老院老人同意的情况下为全院的100多位老人投保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保险公司在承保时并未认真核实被保险人是否同意投保人为其投保就与敬老院员工签订了保险合同。最终法院裁定该保险合同无效, 因为投保人未征得被保险人的同意违反了保险利益原则。在这个案例中。作为专业机构的保险公司在十分清楚保险利益原则的情况下仍然未尽职审核, 草率的签订合同, 最终被裁定无效的合同给保险公司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3.4 细化人身保险利益存在时点的规定

要细化人身保险利益存在的时点规定, 《保险纠纷》为法律的修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订立保险合同时如果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不存在保险利益则保险合同无效, 但若是在合同订立后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导致保险利益丧失, 一旦保险事故发生, 保险合同的法律效力并不受影响。

3.5 严格按照保险法规定合法订立保险合同

在尚未确定被保险人的情况下, 不能明确保险利益, 应尽量避免订立保险合同。如果一定要订立保险合同, 应在被保险人确定后及时向被保险人介绍保险合同相关条款, 并尽快敦促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上签字表明同意以使保险合同生效, 防止保险事故发生时才发现保险合同因不具有保险利益而无效, 损害投保人和受益人的利益。并且应当明确合同的受益人使得一旦保险事故发生, 受益人可以得到补偿。

摘要:保险利益作为整个保险活动的核心要点之一, 对保险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学者在人身保险利益的问题上分歧众多, 至今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针对我国在保险利益认定方面存在的缺陷, 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人身保险,同意主义,利益主义

参考文献

[1]马栋.论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报, 2008, (1) .

浅析人身保险企业的售后服务 篇7

(一) 人身保险特性决定了保户需要优质的售后服务

人身保险业务与财产险业务相比而言, 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期限较长, 尤其是终身寿险业务, 在整个保险期限内, 保险人与被保险人都可能会发生变化, 如被保险人年龄增长、收入增加或有的被保险人经济贫困不能续交保费、工作地点转移等情况, 均会使原有保单的保障范围、保险金额及保户的实际需求有较大的偏差。

(二) 优质的售后服务可以帮助保险企业开拓潜在市场

人身保险是一种无形商品, 保户买了保险以后, 并不能立即得到经济上的收益, 如果不及时为其提供售报服务, 常常会出现的情况是保户忘了自己买了保险, 感受不到买了保险给带来的益处, 体会不到任何喜悦, 所以, 保险人有必要对保户进行跟踪服务, 适时了解保户需求, 与保户进行感情的沟通, 思想的交流, 打消保户对保险的认识失调, 让保户更加认可保险, 进而增强保户的保险意识, 随着其对保险产生好感, 保户就会向自己的朋友进行推荐, 这样, 保户就起到了宣传保险的作用, 使更多的人与保险相识、相知, 最终参加保险, 增加保险企业新业务。

(三) 优质的售后服务能帮助保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保险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 而作为企业, 其形象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它的经营效益, 影响它在企业竞争中所处的地位, 良好的售后服务恰恰是企业体现诚信, 反映实力, 展示魅力和培养客户“忠诚度”的最为重要的环节, 是衡量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标杆, 所以, 保险企业通过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能让人们更加了解保险公司, 得到社会公众认可, 进而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增强保险企业的竞争能力,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人身保险售后服务的主要内容

(一) 收取续期保费服务

人身保险的保险费缴纳方式通常是分期缴纳的, 特别是人寿险保费分期缴费更普遍一些, 第一次缴纳保险费是总保险费的一部分, 以后投保人应按期续缴保费, 所以, 每当到保户需缴保费时, 应及时提醒保户, 为保户提供服务, 在保户应交保费之时, 保险企业向保户发一个短信或打一个电话, 提醒保户缴费, 避免因保户没及时缴费而导致保单失效。

(二) 保费自动垫交服务

投保人在逾宽限期还未缴保险费的情况下, 保险公司将自动按保险单的现金价值垫交应缴的续期保险费, 从而使合同继续有效。这种做法即为自动垫交。垫交期间的长短, 根据现金价值的多少而定。投保人如果不同意条款约定的该项内容, 应在订立保险合同时作书面申明, 一般在投保单上的特别约定栏约定。若没有特别约定投保人在垫交期间发生保险事故, 保险企业要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依约理赔。这项售后服务可以减少保单失效的机会, 从而更好地保障保户的利益。

(三) 保单贷款服务

人身保险中的人寿保险单具有现金价值时, 投保人可以凭借保险单向所投保的保险企业申请保单贷款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投保人依据保单获得贷款, 但投保人应按时偿还本息;若投保人不能按期付清本息, 当贷款本息金额超过保险单的现金价值时, 该保单的效力就会中止, 如果投保人在此期间发生保险事故, 将无法获得理赔。保险企业开展此项服务, 可以帮助保户解决一时的资金短缺问题, 帮助其度过难关。

(四) 保险合同变更和终止服务

保险企业应为保户提供合同变更和终止服务。在人身保险合同有效期内, 投保人的很多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保险合同的相关内容发生变更。而有些内容如不及时得以变更会影响保险单效力。所以, 保险人应及时了解保户的情况, 掌握客户信息, 及时办理合同变更手续, 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保障需求, 防止给投保人 (被保险人) 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提供售后服务的方法和技巧

(一) 寄发投保答谢信

保险单签发后, 保险的售后服务工作就开始了, 保险企业应在递送保险单时, 寄一封信件感谢客户投保, 信的内容不宜过长, 最好要用手写的。让保户感受到保险企业对保户的重视, 增加其快乐感, 判定自己投保是很正确的行为, 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二) 定期和不定期服务

人寿保险企业应对保户进行定期服务, 以便了解客户的需求, 收集客户信息, 对反馈的问题及时处理。例如, 在节假日定期与客户沟通, 对客户表示祝贺的同时, 解答保户疑问, 了解保户的需求。在解答保户疑问时拉近了与保户的关系, 便于扩大自己的保险市场。除了提供定期服务外, 保险企业还应掌握保户的个人信息和保单情况, 为保户提供不定期的服务, 在保户的保单快到期或应缴续期保费之时, 保险企业应及时与保户联系, 提醒保户。

(三) 及时帮助保户解决难题

保户始终是保险企业的“上帝”, 保户有困难需要帮助时, 保险企业都应为其提供优质服务, 并且这种服务不应当仅停留在保险业务服务上, 而应扩大服务的范围, 从加强保户联系, 促进与保户关系上增强服务。例如, 保户患有疾病时为保户联系看病医院, 让保户感受到保险人 (保险企业) 与自己是“一家人”, 能为自己着想, 从而更信任保险人, 认可保险, 进而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摘要:人身保险售后服务业务是保险业务的重要环节, 优质的售后服务可以帮助保险企业开拓潜在市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并及时开发新的保险产品。

国外小额人身保险经验借鉴及启示 篇8

一、国外小额人身保险运行概况

2006年2月, 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 (IAIS) 与国际贫困扶助协商组织 (CGAP) 成立了联合工作组, 共同推进小额保险的相关工作。截至2007年7月, 国际小额保险中心完成了在50个国家推广小额保险的工作。该中心2007年的一份对全球100个最贫穷国家小额保险发展现状的研究表明, 这100个国家中有77个国家已经运行了正式的小额保险, 覆盖了超过7800万人口。小额保险的存在主要集中在南亚和东非的一些国家, 如印度、孟加拉国、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等国。目前世界上已开发有350多种小额保险产品, 其中最主要的产品是小额寿险, 其次是意外和残疾保险。

二、国外小额人身保险的经验

(一) 国外小额人身保险的运行模式

1、合作-代理模式

合作-代理模式是指代理人与合作人通过签订合约进行小额保险合作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 保险公司负责产品开发、定价和满足监管要求, 承担风险;代理人负责小额保险的销售、承保、保费收取、理赔和损失清算等工作。

印度农村保险是“合作-代理”模式小额保险的典型例子。除了传统的代理销售渠道, 它还与农村发展机构、非政府组织、社区互助组织、长老会和社区诊所等各类机构开展合作关系, 利用这些组织已有的客户资源拓展小额保险业务。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代理方原有的影响力简单、快捷地进入农村低收入市场, 降低销售成本, 并且更容易取得客户信任;缺点是由于代理方可能是各种机构组织, 其保险专业水平较低, 保险公司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资源和精力对代理方的营销人员进行保险专业培训, 并且保险公司需要支付代理方可观的佣金。

2、互助机构保险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由互助机构成员共同所有, 按照“一人一票”原则提供小额保险服务的一种模式。在该模式下, 互助机构成员既是所有者, 也是保险等金融服务的使用者。目前的小额保险互助机构主要具有以下几种形式: (1) 隶属于金融合作社网络的保险公司。 (2) 独立的互助保险公司, 不隶属于任何互助机构网络。 (3) 互助保险协会网络, 也被称为以社区为基础的模式。其中第一种形式在互助机构保险模式中占主导地位, 所谓金融合作社网络主要是储蓄和信用合作社。这种模式的小额保险机构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波兰和秘鲁、危地马拉等南美国家及贝宁、多哥等非洲国家。

合作社网络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合作社网络可以利用其原有的客户资源优势, 使保险机构的运营实现规模经济;二是保险公司可将日常运营产生的资金用于为合作社所在的社区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三是保险机构可以获得再保险。

合作社网络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 例如:互助保险机构的经营受合作社网络效益的牵制、金融产品风险混杂给保险机构带来风险隐患、股权分散降低了公司治理水平从而增加了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倾向等等。

3、微型金融机构模式

微型金融机构在印度、孟加拉国等一些南亚国家的小额保险发展中是主要的模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即为孟加拉乡村银行 (Grameen Bank) 和印度的自雇妇女协会银行 (S e l f-e m p l o y e d Women's Association Bank, 简称SEWA银行) 。

这种保险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微型金融机构针对客户需求自行设计小额保险产品, 可以更好地保障客户利益;经营金融产品丰富使得收入来源多样, 从而提高抗风险能力, 同时降低交易成本;无须与代理人利润分成。

而该模式的不足在于:一是缺乏保险产品设计及定价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与经验;二是由于无法进入再保险市场而难以应对集中索赔压力;三是保险产品单一无法有效满足低收入者的多样需求;四是面临较大的监管压力。

(二) 政府的作用

从各国经验来看, 国外政府在其小额人身保险的实施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法律支持

国外政府会针对小额保险机构制定专门的法律, 规范经营主体。如日本政府于1916年颁布的《简易人寿保险法》, 对简易保险业务进行单独监督。

2、政策支持

国外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手段为农村小额保险保驾护航, 最典型的就是提供税收减免和补贴。一些政府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小额人身保险的发展, 例如日本实行的“国库缴纳金制度”、“市町村缴纳金制度”, 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 降低了邮政部门经营简易保险业务的成本。另外有些国家参与到小额保险主体的经营管理当中, 并提供资金补贴, 如印度政府向印度人寿保险公司投入10亿卢比, 以补贴寿险公司因农村业务量的扩大而形成的超额赔付。

三、国外小额人身保险对我国的启示

在我国, 小额人身保险虽已初具雏形, 但其运作方式、政府引导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根据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实践, 对我国发展小额人身保险有以下启示:

(一) 加强立法

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农民参于保险的法律法规。现行的保险法主要是规范和保障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 但小额人身保险中有一部分是非商业性的保险。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进城务工农民保险等采取政策支持下的商业化模式进行运作。这样用现行的保险法指导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会使很多地方存在着法律真空, 政府主导地位不明确, 即使政府积极参与也缺乏法律依据。而且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也缺乏法律保护, 这样会影响小额人身保险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加强小额人身保险立法方面可以参考日本的《简易人寿保险法》, 对小额人身保险进行单独监督。

(二) 加强政府引导

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对小额人身保险资金投入不足, 而从国外小额人身保险的发展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政府的税收优惠和补贴对小额人身保险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们发须加大对小额人身保险的财政投入, 这是我国作为全民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三) 创新经营模式

各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劣, 它们的经验可以相互借鉴, 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化, 我国应该根据本国的国情, 选择适合的模式。基于目前的情况, 比较适合采用合作-代理模式, 保险公司可以利用这种模式并根据各地的特点进行创新, 与农村基层组织或机构合作, 包括村委会、妇联、残联、工会、合作社、供销社、村卫生所、计划生育协会等。由于这些组织和机构在农村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 因此可以更容易地集聚客户群, 通过它们宣传小额保险也更具说服力, 能有效降低保险公司经营成本。

摘要: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组织都越来越重视小额人身保险, 如日本、印度等国家都以各种形式推进小额人身保险的发展, 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外小额人身保险发展的概况, 通过借鉴国外小额人身保险发展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现实特点, 提出适合我国小额人身保险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小额人身保险,运行模式,启示

参考文献

[1]庹国柱, 王德宝.关于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国保险, 2009 (11) .

[2]朱俊生, 李树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三农”保险创新[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年5月.

人身保险公司 篇9

当前, 浙江农村的人身保险市场正处于发展期, 农村人身保险业务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不少保险公司也尝试着通过产品的创新来拓展农村人身保险市场, 比如作为担纲中国保监会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单位的中国人寿, 继2007年推出“新简身险”之后, 又面向农村低收入人群量身定做了农村小额系列保险产品。但是, 就浙江农村人身保险产品的现状而言, 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1.产品城乡同质化严重

近几年来浙江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主要还是在城市进行, 即使面向农民的业务做的比较好的也是农业保险方面。在人身保险方面, 各保险公司所开发的产品所开发的产品主要还是针对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购买能力、保障需求而设计的。在与城市收入水平相差比较大的农村地区, 销售的是同样的保险产品, 这些产品的保费、保险金额及保险保障范围并不适合绝大部分农民的实际情况, 不能切实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

2.产品品种较少

由于在农村销售的人身保险产品都是从城市保险市场延伸过来的, 本身就不很适合农民的实际状况和需要, 再从中选择较为低端且比较适合农民购买的保险产品在农村地区推广, 导致农民可选择的保险产品非常有限。保险公司向县域, 特别是农村提供的保险产品品种和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对于养老、看病、防灾的迫切需要。

3.产品价格偏高

目前浙江大多数在农村地区销售的保险产品, 都不是针对当地农民的具体情况而设计出来的, 是城市低端保险产品的延用。虽然浙江不乏比较富裕的农村地区, 但是对于多数收入水平还不是很高的农村地区而言, 销售相同的保险产品, 目前的价格显得不公平并且难以承受的, 并且很多产品没有考虑到农民收入比较低并且不稳定的特点。这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长此以往, 还会降低农民的投保意愿, 消耗农村潜在的保险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讲, 能否解决好农村人身保险的创新问题, 这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当前浙江农民正逐渐增强保险意识, 农村人身保险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 保险公司必须加强保险产品的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

二、浙江农村人身保险产品创新思路

(一) 产品本身的创新是关键

笔者认为, 结合浙江农村目前的经济、社会环境, 决定了保险公司在开拓农村寿险市场时, 必须在产品开发、营销方式等方面与城市有所不同, 其实质在于创新。在政府强调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的时代背景下, 浙江农村寿险产品更要突破习惯思维的束缚, 走上一条创新之路。

1.新产品亟待开发

从浙江农村的调研情况来看, 农民对健康险、意外险、养老险等人身保险产品尤为青睐。不少专家学者也指出, 农民人均保费在1000元以内, 保险的功能应侧重于养老、疾病、意外等保障。结合浙江农村地区实际, 应有针对性地开发新产品, 真正体现农村低保费、适度保障、广覆盖且缴费灵活的产品特点。针对农民的收入状况和实际需要, 应重点开发健康险和养老险中的小额期交业务, 推出的产品要能迅速成为核心产品, 以适应农村市场和满足农民的适度保障要求。而对于分红险产品不是特别适合浙江大部分农村市场的需求, 应尽量控制在较低的比例范围内, 可以在经济相对发展较快的杭州、温州等农村地区先搞试点。同时要调整好新产品中关于趸交、短期和长期业务之间的比例, 保持合理的产品结构, 将期交业务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以保护农村人身保险业务的可持续性。

2.现有产品的推陈出新

当前各保险公司提供给农村市场的保险产品不适合农民的需求, 风险保障是农民购买保险产品的主要目的, 但当前为农民设计的保险产品并不能真正满足农民的切身需要。一是保险产品价格过高, 超出多数农民的保险购买力;二是产品未充分考虑城乡差异, 同质化现象严重。结合以上分析, 现有产品要想拓展农村市场, 势必要推陈出新。首先对现有关联程度大的产品进行整合, 推出产品组合套餐, 不仅可以对农民人身意外伤害、家庭财产、农机具、农村交通工具、种养殖等基本生产生活提供风险保障, 还可以对农村经营第三产业者的医疗、安全生产以及意外伤害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提供保险保障。

3.产品创新兼顾人性化

不管是推出新产品还是改良现有产品, 在进行创新设计时都要切实考虑农民的生活环境以及理解接受能力, 开发、改良出针对农村不同知识层次群体的人性化保险产品。比如, 在保险单证的设计上, 考虑农村村民分散而居的特点, 保险单证应便于携带和长期保存, 可以设计出撕扯式保险单、投保如暂收据、保险证以及便于展业的其他各类单证等。保险单证的明显位置要详细列明和描述保险责任范围和责任免除等主要条款内容, 并在订立合同时详细说明。保险合同条款的语言要通俗易懂, 不产生歧义, 必要时可附加一些实例和图片, 或者其他能使农民较快、较易理解的方式, 避免农民因理解困难而消极对待保险产品。

(二) 产品定价的创新是辅助

1.短期内低价渗透, 差异化推进

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农民的购买力普遍不足, 而以低于城市的价格水平制定农村同类产品的价格, 并以低价销售, 此举无疑将深受农民的欢迎。比如, 中国人寿目前推出的七款农村小额系列保险产品在定价上就有针对性地做出一些创新和调整。这些产品保额较低, 而低保额将直接降低保险费水平, 符合农民的支付水平。农民意外伤害和死亡发生率虽然从目前的数据指标上来看要高于市民, 但小额保险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因而最终费率水平比市场现行类似产品低20%左右。尽管产品本身无法盈利, 但却赢得了市场和空间, 从而带动其他保险产品的销售。在具体的定价环节上, 为了规避恶性竞争, 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降低的保单费用率来降低附加保险费率, 具体方法有很多, 如:减少寿险合同的初始费用、降低代理人的佣金、削减寿险保单的维持费用、减少寿险保单的终止费用等。

2.长远发展以优惠价为主

优惠价是指保险公司在现有价格的基础上, 根据保险产品长远发展的需要给投保人以折扣费率的优惠。优惠价策略主要有统保优惠、续保优惠、趸缴保费优惠、安全防范优惠、免缴或减付保费优惠等。尤其在浙江农村, 笔者认为统保优惠策略较为适用。统保优惠策略是指由风险属性相近的风险单位以大团体方式统一投保时, 保险人以费率折扣的方式予以优惠的营销策略。根据风险管理的原理, 同类风险单位的数量越多, 其损失发生的概率就越稳定, 保险公司集合的同类风险单位越多, 其经营也就越稳定, 在费率的安全附加上就越小, 费率就有可能降低。因此, 为了降低投保寿险的成本, 可以以全村居民或全乡居民为整体对象, 以“大团体”方式进行投保, 以便获得费率折扣。

三、人身保险产品在浙江农村的营销模式创新

(一) 营销渠道、服务质量创新

保险公司业务员上门推销是农村保险市场中运用最广、作用最大的营销策略。笔者认为应该在农村人身保险的渠道构建和组织形式等方面做文章, 在这方面有所创新。由于农村市场离保险公司所在地城市较远, 因而, 通过在县市公司下广泛设立农村营销服务部, 再以各乡镇营销服务部为中心, 对所辖乡村进行人员上门推销。根据浙江多山的特点, 一些营销服务部甚至可以根据农民居住分散的实际情况, 实行驻村营销员制度, 对农民进行直接、及时的服务。通过建立新型的营销渠道, 把人身保险的产品直接服务到家。

(二) 宣传形式创新

保险公司通过各种媒体进行适当的宣传, 能够提高农民对保险产品的感性认识。宣传形式有多种多样, 如:电视、广播、网络、报刊、广告单等。笔者认为, 在浙江农村地区, 不能单纯依靠以往的分发广告单以及广播形式, 应以普及率较高的电视广告和当地农民购买率较高的报刊为主要媒体。据有关部门统计, 农村有90%以上是通过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在收视率较高的电视节目中进行广告促销, 既可以节约成本, 又容易达到促销的目的。另外, 宣传内容要以农民为对象, 必须做到通俗易懂、客观具体, 而不宜太抽象。宣传时间也要选择在农民的休息闲暇时段,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 树立新型的公共关系

农民对人身保险产品的认知度、认可度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 在农村对保险产品开展面对面的公共关系营销是极为必要的。公共关系营销主要通过一些公益活动来促进保险产品的销售。相对于浙江城市医疗条件, 农村医疗资源与医疗信息还是比较欠缺, 保险公司可以组织医疗服务人员下乡, 为农村居民提供免费的初级医疗服务 (如:体检、赠送药品等) 和保险产品咨询服务, 以此扩大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外, 在农村一些传统习俗节日到来之际, 可以组织公司文艺人员或聘请地方剧团表演以宣传寿险为主题的地方剧。

此外,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在当地招募和培养一些有广泛社会关系、活动能力强, 品行端正、信誉良好, 深受农民信任的业务人员, 以扩大和巩固农村营销网络。

参考文献

[1]田吉生.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策略研究———兼谈浙江农村保险[J].中国保险, 2007, (12) :41-44.

[2]王汝志.农村人寿保险需求与营销策略分析[J].浙江金融, 2007, (2) :48-49.

人身保险公司 篇10

【关键词】保险法 人身保险 保险利益 立法缺陷

一、人身保险利益立法缺陷分析

(一)保险利益的立法定义过于严苛

现行《保险法》关于保险利益的界定见诸于第12条所规定之“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所谓“法律上承认”,则意味着保险利益的界定必须以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为准。或者换个角度来说,但凡没得到法律明文认可的利益,均不构成《保险法》所述的保险利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利益不仅仅只局限于法律上承认或者法律上明确禁止这两种,还应包括法律上虽没有明确承认但也没有明确禁止的“第三种利益”。按照“法无禁止即合法”这一现代法治的基本观念来理解,“第三种利益”也应受到保护。而根据现行《保险法》的规定,“第三种利益”仍然不属于保险利益。显然,从保险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保险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保险利益的立法定义有待扩展。

(二)人身保险利益的主体约定不合理

现行《保险法》第12条要求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投保时应对被保险人有保险利益。但在人身保险合同中,还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人——受益人,对于受益人,现行《保险法》只规定“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和“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时须经被保险人同意”,而没有要求受益人必须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众所周知,设立保险利益原则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降低道德风险,而在人身保险合同中,尤其是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寿保险合同中,真正的道德风险因素其实来源于受益人,而非投保人。因此,保险利益原则所规制的对象应该是有权领取保险金的受益人,而非支付保险费的投保人。若受益人与投保人并非同一人时,机械性地要求投保人对被保险人有保险利益,有悖于保险利益原则的本源。

(三)人身保险利益的认定标准模糊

现行《保险法》对于人身保险利益的认定标准,试图兼顾英美法系的利益主义和大陆法系的同意主义。现行《保险法》关于人身保险利益的认定标准见诸于第31条,第31条第1款首先明确列举了具有保险利益的四种情形,第2款又补充规定除前款规定外,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显然,根据第2款的规定,无论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是否满足第1款所规定之四种情形,抑或是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有无正当经济利益关系,只要被保险人同意即可视作双方具有保险利益。人身保险利益如此宽泛的认定,可能诱使投保人为了获取保险金而以利益相许引诱被保险人的同意,以被保险人的生命或健康进行赌博,则必然有悖于保险利益原则之避免赌博行为的目的,也不利于控制道德风险。

(四)人身保险利益审查责权不明

现行《保险法》第31条第3款明确规定了订立合同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的,合同无效。可见,人身保险利益的存在是人身保险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投保人在投保时必须依据最大诚信原则,对其与被保险人存在的关系和利益进行如实告知。由于保险利益的认定属于专业知识领域,普通大众难以准确认定,因此保险利益的审查责任应交由保险人来完成。只要投保人投保时就其与被保险人的关系进行了如实告知,保险人一旦承保,则应意味着保险人认同保险利益的存在,将来不得以“投保时不具有保险利益”为由宣布合同无效。但现行《保险法》对保险利益的审查问题并无明确规定,这就意味着即使投保人在投保时如实告知了与被保险人的关系,保险人未做明确审查而签发保单的情况下,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不具有保险利益的后果也由投保人承担了。

二、人身保险利益立法完善建议

(一)开放式地拓展保险利益的立法定义

2014年8月13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的保险深度要达到5%及保险密度要达到3500元/人的目标。如果保险利益仍然局限于现行《保险法》所要求的“法律上承认”,则将严重制约保险业的发展空间,《意见》中提出的2020年的远景目标也很难实现。因此,为适应保险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提升保险业在经济、民生领域中的地位,必须开放式地拓展保险利益的立法定义,将“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修改为“正当利益”,即保险利益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正当利益”。所谓“正当利益”,不仅包括“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也包括了法律上没有明令禁止的,没有违反社会公德的其他经济利益。

(二)人身保险利益的主体应更正为受益人

建议将现行《保险法》中关于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的要求更改为“受益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利益原则的核心功能是降低道德风险和防范赌博行为。要实现这2个功能,其核心应该是保证保险金的领取人与被保险人需要具有保险利益,而当保险金的领取人——受益人与投保人并非同一人时,要求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没有实质意义。

(三)进一步细化现行《保险法》第31条第2款

现行《保险法》第31条第2款规定,只要被保险人同意即视为具有保险利益。从现行《保险法》的条文来理解,“同意原则”是独立存在的,即只要被保险人同意,而不需要满足31条第一款规定的4中情形,保险利益就存在。脱离了特定关系限制的同意原则,不仅不能充分体现保险的保障功能,而且也不能有效地防止道德危险和赌博行为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对于“同意原则”的对象加以适当的限制,进一步细化该条款。建议将第二款修改为:除前款规定为,如投保人和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存在合法经济利益,且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投保的,视为具有保险利益。

(四)需明确保险人对保险利益的审核责任

《保险法》应明确保险人对保险利益的审查义务。一方面,保险人作为保险专业机构,在投保人投保时,需明确提醒投保人对保险利益是否存在进行如实告知;另一方面,只要投保人尽到了如实告知义务,保险人一旦承保,即视作保险人认可了保险利益的存在。根据最大诚信原则的要求,保险人一旦认可了保险利益的存在,则今后不得以投保时不具有保险利益而宣布保险合同无效,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公司应予以赔偿。

参考文献

[1]晓静.论保险利益以及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6).

[2]任以顺.论新《保险法》对保险利益范围的界定[J].金融与经济育,2010(9).

人身保险公司 篇11

一、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一) 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市场现状

2008年6月, 中国保监会在山西等9个省 (自治区) 开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工作。一年来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截至2009年6月底,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已扩展到19个省 (自治区) , 共承保超过610万农民, 保费收入超过1.4亿元, 为农民共计提供超过810亿元的风险保障。

(二) 我国农村小额人身市场的需求分析

1. 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具备收入基础

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61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已远远超出中国人身保险起步阶段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我国1982年开始试办简易人身保险、团体人身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 在1982-1992起步的10年, 人身保险业务主要在城镇展开, 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并没有超过2100元, 远低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

2. 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有现实的需求

(1)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养老保险有极强的需求。目前, 我国乡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比城镇更严重。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 2005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为1.57亿, 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11%, 而且我国的老年人每年还在以3%的速度增加。世界经验表明, 农村人口老龄化使得政府只能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发挥有限的作用。农村人口老龄化为商业养老、医疗保险在农村的开展留下广阔空间。

(2) 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增加了对养老保险的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 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户常住人口, 从2000年的4.2降为2002年的4.13, 并进一步降为2003年的4.1。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改变了人们“养儿防老”的观念, 为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提供了需求空间。

(3) 特殊农民群体的人身保险需求。首先是失地农民的人身保险需求。城市化使得大量农民离开相依为命的土地, 在农村传统体制下, 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丧失了最基本的保障。因此, 失去土地后的农民对养老保险提出了高质量要求:希望既能解决当前人口的养老, 又能惠及后代人。也就是要为有限土地补偿费用寻找一个资金经营者, 它可保证资金高效运行, 能实现本金的保值和增值。其次是农民工的保障需求。我国现在大约有1.4亿民工, 他们既不能享受国家社会保障中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失业保险, 也极少有人为自己和家人购买必需的商业人身保险、医疗保险等。现阶段实行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区域统筹政策, 与农民工跨省区流动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农民工即使参保也很难享受老有所养的待遇, 这是他们消极对待养老保险的主要原因。

二、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 大部分寿险公司缺乏开发农村市场的积极性

除中国人寿等少数在农村具有网点优势和先发优势的公司之外, 大部分寿险公司对农村市场持观望态度。原因在于:第一, 城市市场依然有利可图。在对农村市场缺乏了解的情况下, 大部分寿险公司不愿将有限资源分散到农村。第二, 大部分寿险公司在县域市场没有网点。开发县域市场需要重新铺设机构、发展队伍、培育市场, 前期投入较大, 而实现利润的周期较城市长。

(二) 提供给农村市场的保险产品不适合农民的需求

首先, 产品未充分考虑城乡差异, 同质化现象严重。由于我国保险业的快速恢复和发展是在城市进行的, 因而所开发的产品也都是针对城市居民不断提高的收入水平、购买能力、保障需求而设计的。目前, 在与城市收入水平相差悬殊的农村地区, 销售的是同样的保险产品。这些产品的保费、保险金额及保险的范围并不适合农民的实际情况, 不能切实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其次, 保险产品价格相对较高, 产品保障的范围广, 保额较高, 缴费额和缴费期限都超出了农民能够承受的水平。目前, 许多在农村地区销售的人身保险产品, 都不是针对当地农民的具体情况而设计出来的, 而是城市低端保险产品的延用。这会降低农民的投保意愿, 浪费农村潜在的保险资源, 错失农村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良机。其三, 农村人身保险产品结构单一, 产品数量较少。由于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发展的较为晚, 农民可选择的保险产品非常有限。保险公司在县域特别是农村提供的保险品种和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对于防老、防病、防灾的迫切需求。

(三) 营销体系建设与组织形式创新等方面的工作亟需加强

人身保险的营销渠道通常包括个人代理渠道、团体销售渠道及中介代理渠道。目前, 我国农村保险的营销渠道主要是以个人代理渠道为主的农村营销服务部体系。自2002年以来, 保监会特别重视县域保险的发展, 各省的保险监管机构为支持拓展县域业务, 鼓励商业寿险公司加快县域网点建设, 开辟了网点审批绿色通道, 并鼓励各家公司对达到一定要求的农村营销服务部升格为县级支公司或营业部。但是, 总体来看, 农村营销网络的构筑远未成型, 完整、有效的营销渠道体系的建立尚需时日。

三、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保险应坚持可持续的原则:一是“愿意买”, 就是小额人身保险产品一定要能满足低收入群体的真实保险需求;二是“买得起”, 就是保费水平和支付结构应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收入来源相匹配, 经营模式要能有效降低销售成本。三是“买得到”, 就是经营模式和服务网络要能渗透到低收入群体, 让农民群众能够方便快捷的购买产品和接受服务。四是“买得值”, 保险公司应能赔尽赔, 做好保险服务, 使低收入群体感到购买保险物有所值。在保险实务经营上有以下具体建议:

(一) 重视险种设计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在险种设计时, 应重点考虑以下方面因素:第一, 符合低收入者的特点。低收入者通常文化水平不高, 对保险的认识不多, 因此保单语言要简单明了, 尽量少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 要让所有的投保人都能读懂保单;承保风险要在保单中明确列出, 尽量简化承保风险, 立足于单一责任, 减少除外责任, 避免出现营销人员很难向低收入者解释清楚的条款;险种以短期产品为主, 避免长期险所需要缴纳的昂贵保费, 使产品的灵活选择权掌握在投保人手中。第二, 承保程序尽量简化。在承保小额人身保险时, 保险公司可以取消体检要求, 因为对保险公司来说, 通过汇集大量的风险单位, 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风险, 降低了风险发生的概率。第三, 兼顾农民工的流动性问题。由于农民工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因此向这部分群体销售小额保险时, 要确保他们在更换工作地点或城市时, 还能享受到保险保障。

(二) 销售渠道创新

根据我国农村发展的特点以下几种销售模式值得借鉴:第一, 由商业银行代理销售。小额保险在开始推行的初期通常都是与银行小额贷款联系在一起的, 利用银行已经建立的客户资源和服务网络, 能够更方便地销售小额保险。在我国, 相对于保险业的发展而言, 银行业的发展更加成熟。银行的营业网点多, 分布广泛, 与客户的联系密切。如果保险公司能够与银行合作销售小额保险将更多地接触到低收入人群, 更容易使他们信任保险、接受保险保障。第二, 开展地域关联销售。比如, 在农民工生活工作聚集的地区可以委托一些小商店、小超市帮助宣传小额保险。这样更能够引起农民工群体的注意, 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同时注重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 利用他们之间的老乡关系等进行口口相传, 扩大小额保险的宣传面, 鼓励更多的农民工购买保险。第三, 由发放救济金的社会保障部门代理销售。保险公司可以与发放救济金的社会保障部门合作, 在这些部门设置销售员或销售网点, 一方面可以增加销售量, 另一方面也使低收入者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小额保险。第四, 利用社区居委会、工会组织和一些非政府组织协助销售。一些发展中国家都以工会组织、非政府组织作为小额保险的主要销售渠道, 我国在这方面的组织建设还不是很完善, 现在还不具备通过这些机构销售保险的条件。但是可以利用他们进行小额保险的宣传和推广, 让更多的低收入者了解保险。

(三) 注重理赔效率

理赔环节是衡量保险公司服务质量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也是小额保险购买者实现投保价值的真实体现。首先保险公司要简化理赔程序。对于小额保险来说, 由于其保险金额较低, 投保人的知识、精力有限, 更要简化理赔程序, 减少理赔所需要的文件, 最大限度地减少理赔环节可能给低收入者带来的成本。否则很可能出现低收入者由于害怕理赔而排斥保险的现象, 或者出现低收入者买了保险不敢理赔的情况, 这些都将极大地损害低收入者的利益, 影响保险公司的声誉。其次, 保险公司要加快理赔速度, 提高理赔质量。为低收入者提供小额保险理赔服务, 关键要做到两个字—“快”和“准”。“快”是指迅速受理客户理赔申请, 对于能在营销服务部门解决的索赔, 要尽量在当时解决。“准”是指公司理赔人员需要对引起保险事故的原因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认定, 并正确计算给付金额, 对于可以给付的, 要以最快速度向客户给付保险金, 对于因除外责任和非保险责任范围不能给付的, 一定要坚持原则, 不能把低收入保户视作扶贫对象, “滥赔”或“通融赔付”, 但同时一定要对客户做详细耐心的解释和说明, 尽最大努力消除客户的误会或疑惑。

参考文献

[1]魏华林.中国保险需求到底有多大[J].金融与保险, 2005 (6) .

[2]刘子兰.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反思与重构[J].管理世界, 2006 (1) .

[3]杨翠迎.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何去何从[J].商业研究, 2005 (4) .

上一篇:中国农村金融问题下一篇:热力学循环性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