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共8篇)
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篇1
理赔管理部 ,Shenzhen Branch, Claim Center
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索赔流程
尊敬的被保险人:
为方便您办理保险索赔,请您协助我们,在出险之后,按照下列步骤进行索赔处理: 事故发生——立即施救——报案(95518)——提供索赔资料——核定赔款金额--领取赔款。
一、出险报案 发生事故后请先行施救,并在48小时内报案,(注:在校内发生事故由校方报案;在校外发生事故由被保险人或其法定监护人报案),报案方式如下:
1、全国客户服务专线免费电话:0755-95518(24小时接受报案)
2、学意险专项理赔服务小组传真电话:0755-25555733(24小时自动接受)
3、学意险专项理赔服务小组人工电话:0755-25251027 25251956 25251012 25251013 注:人工电话接听时间周至周五8:30-12:00或14:00-17:30 节假日除外
4、估损金额在5000元以下的事故可在治疗完毕后直接将理赔资料寄给我公司办理。
二、查勘 由客户服务专线电话0755-95518统一调度安排
1、对于需要进行急救、包扎、疏散等抢救行为的事故,可免予现场查勘,直接根据被保险人提交的索赔资料理赔。
2、对于事故损失金额在5000元以内的案件,实行免查勘制度,可直接根据被保险人提供的索赔资料理赔。
3、正常案件在到场半小时之内完成现场查勘工作。
4、案情复杂的情况,我公司会同专业医疗机构或律师事务所人员于2小时内赶到现场进行事故处理。
三、案件受理 接到您的报案后,我公司将根据案情的具体情况,由学意险专项理赔服务小组专人给予赔指引。
四、提供索赔资料 被保险人治疗完毕后请提供索赔资料给我公司,我公司收到被保险人提交的索赔资料后将与您沟通,确定损失金额,并尽快处理赔案(保险金给付申请书及所需资料指引可在我公司网站:/branch/ShenZhen/下载)
五、审核与支付赔款
保险公司根据报案和索赔资料,对事故责任、损失项目和理赔金额进行核定,并与被保险人或家长确认。双方对保险责任和理赔金额达成一致、索赔资料齐全,7个工作日内支付赔款。
您对上述内容有不解之处,请致电0755-95518服务专线或我公司工作人员,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并接受监督。
学意险专项理赔服务小组服务电话:0755-25251027 25251956 25251012 25251013 服务地址:盐田区沙盐路3003号中国人保财险深圳分公司盐田支公司 邮编:518081
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篇2
关键词:巨灾风险,巨灾意外险,市场失灵,干预,产品研究
1 自然灾害对我国人口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强度最大、频次最高、受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2008年以来, 我国先后发生了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定西地震、雅安地震和鲁甸地震等巨灾事件, 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根据民政部救灾司统计, 近年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在1000亿以上, 常年受灾人口在2亿左右, 自然灾害给我国带来的经济影响平均相当于中国GDP的2.5%, 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会以某种方式受到灾害影响。根据布鲁塞尔灾后流行性疾病研究中心国际紧急灾害资料数据库数据显示, 近百年来巨灾风险对我国人口影响的趋势简析如下:一是洪水、风暴和地震三大巨灾对我国人员伤亡影响最大。二是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 我国巨灾造成的死亡人数在不断下降, 但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仍然十分严重, 无法有效降低。三是受灾地区和人口数量在不断攀升, 需要临时转移和安置费用支出巨大。四是巨灾事件容易造成大范围、大面积的群死群伤, 当地医疗机构无法满足大量伤残人员就地医治, 需要跨区域, 乃至全国范围内安排就医, 转院和医疗费用成为巨额财政负担。五是干旱对我国人口影响的面和量在逐年加大, 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但人员伤亡不大, 长远看会对我国人口的迁徙影响较大。六是巨灾风险一般发生在边远的农村、城镇和地级市, 大城市、省会城市受影响, 但很少发生巨灾风险。
国内外所有意外险产品都将巨灾风险列为保险责任, 但每当发生巨灾, 人身意外及其医疗保险赔偿却微乎其微, 尤其是不发达、欠发达和发展中国家, 我国亦然。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造成69, 227人遇难, 3 7, 4 6 4 3人受伤, 失踪17, 923人, 产寿险公司合计给付1.96亿元人民币, 平均每人得到赔偿424元。2014年8月3日, 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 导致615人死亡, 114人失踪, 3143人受伤, 截至8月20日, 根据云南保监局不完全统计, 产寿险公司合计给付190万左右, 人均得到赔偿约为490元。这充分说明巨灾意外及其医疗保险市场是失灵的。
2 巨灾意外及其医疗险市场失灵原因简析
从保险角度讲, 自然灾害风险可分为一般风险和巨灾风险。巨灾风险指因自然规律作用和变异引起的、造成大范围、大面积、大量风险单位都受损的重大经济损失和群死群伤局面, 受灾地区往往自身无法解决, 需要跨地区乃至国际援助的未来不利情景。自然灾害一般风险完全由商业保险承保, 而巨灾风险既有商业化方式, 也有政策性方式解决方案。商业化巨灾保险适用于国土面积小、巨灾风险不太严重、综合国力强、公民保险意识高、社会购买力强的国家;反之, 一般采用政策性巨灾保险。
2.1 巨灾风险属于国家安全风险。
巨灾风险破坏力强, 往往会引起次生灾害或灾害链, 可以造成在同一时间或时段内重大人员伤亡, 乃至数万人死亡, 上百万人受到冲击, 累计损失极其巨大。在巨灾风险面前, 事件处理都十分紧急, 人类往往良策较少, 救灾难度大, 灾后恢复力弱, 且恢复时间长, 对受灾民众造成心理伤害, 引发多种社会问题并留存长久的后遗症, 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显然, 巨灾系统性风险非商业性方式所能解决的, 巨灾风险严重的国家都将其列为国家安全风险管理层级。
2.2 保险人对巨灾风险的经济行为。
巨灾的频率和损失数据具有不确定性特征, 而核保人常有“模糊厌恶”的核保心理, 面对巨灾风险及其所引起大量被保险人的集中伤亡、医疗康复和转移安置, 保险公司只能选择退却。据国际上较具影响的保险行业评级机构A.M.Best统计, 1969年到1998年, 美国由于巨灾损失而破产的保险公司占破产保险公司总数的6%, 仅次于保险准备金提取不足和企业增长过快引发的破产。巨灾风险下的“时间风险”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银行的“挤兑”危机, 导致保险管理层对巨灾风险谨慎有余。
2.3 人口城市化所带来的巨灾人身意外医疗风险。
联合国的统计资料表明, 人口城市化的趋势在不断加速发展。1950年只有不到3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 而现在超过了50%的世界人口, 约有30亿人生活在地球表面不到1%的面积上, 到2025年, 这一比例将达到60%, 届时城市人口将接近50亿。预计到2015年, 全世界将有358个超百万人口和27个超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我国与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 且占据较大比例, 超千万人口的城市就有5座。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大陆地区城市数目已达667个, 城市人口约为4.56亿。
1993年联合国东京会议称, 21世纪是一个新的城市世纪。人口城市化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口和财富集中在沿海城市地区, 聚集了极大的风险, 城市在遭受灾害袭击方面变得越来越脆弱。任何一座城市万一发生重大自然灾害, 就会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面对因此而造成的巨额赔偿, 保险人是担惊受怕的, 是不愿意提供巨灾意外及其医疗险的。
2.4 社会购买力弱, 投保人的有效需求不足。
我国人口众多, 社会贫富、城乡之间差距较大, 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受巨灾风险肆虐的农村、小城镇和中等城市人口占据全国的70%左右, 社会消费能力和公众购买力普遍较低, 更不要说保险购买力了。由于民众保险意识不高, 在没有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下, 巨灾意外及其医疗险是很难开展的, 在农村和小城镇几乎为零, 所以一旦发生巨灾, 保险元素缺失严重。
2.5 投保人面对巨灾风险的心理透视。
首先是侥幸心理。巨灾频率低、或然性大, 投保人侥幸认为不会发生在他们头上;有些巨灾有一定的预测性, 人们往往有心理准备, 即使发生也可以承受, 且有政府来帮助解决。
其次是短视 (轻视) 心理。大量证据表明人类现实的短视心理是比较普遍的, 遥远的事件较即将来临的事件易被轻视, 人们更愿意为今天和明天即期的回报付出更多。这就隐含着, 为了将来被低估的可能受益, 要求居民现在花钱购买保险是较为困难的。
第三依赖心理。在绝大多数人看来, 补偿巨灾造成的损失应该是政府的事情, 对于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而言是一种公共风险, 个人和企业已经向国家交了税, 那么巨灾损失补偿就应该属于国家公共项目支出, 而不需个人和企业另行购买。这里还有一个“慈善危害”, 即面临巨灾风险的人们试图从朋友、社区、非营利机构或者政府等多方面的紧急援助和捐款来弥补损失, 这也改变了他们对巨灾意外及其医疗险的态度。
第四逆选择心态。在高风险区域, 投保人的积极性较高;甚至在巨灾风险即将来临或有预感时, 投保的积极性骤然高涨, 从而形成逆选择, 这为保险经营之大敌。
3 巨灾意外医疗险市场干预框架
既然巨灾意外及其医疗保险市场存在失灵, 政府就要采取措施加以有效干预, 基本框架如下。
3.1 制定巨灾保险法规和制度。
2007年全球风险网络报告认为自然灾害风险削减的最有效途径是诉诸于制度。巨灾保险立法、制定巨灾保险制度是有效开展巨灾保险的首要前提, 是市场干预的法宝, 这也是被世界巨灾保险实践所证明了的。我国应制定全国性的地震巨灾意外医疗保险制度,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震巨灾意外医疗保险。
3.2 实施强制性保险。
强制保险是巨灾保险法规和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是巨灾意外医疗保险市场失灵干预的重要手段。强制性保险实行统一的标准条款, 在确定的巨灾保险区划内符合条件的消费者均要投保, 从而扩大投保人的数量, 达到建立巨灾保险基金的目的。
3.3 巨灾保险区划。
由于巨灾风险存在区域性特征, 考虑足够大的承保区域可以均摊和降低风险保费。笔者认为以我国省级行政区域作为巨灾保险区划为宜。如果该区域内各种巨灾风险都存在, 则可以确定包含风暴、洪水和地震等在内的综合巨灾保险区划;反之, 则可以确定单一风险的巨灾保险区划。如福建省可设置风暴、洪水、地震等风险在内的综合巨灾意外医疗保险区划;云南可以设置地震、洪水的巨灾意外医疗保险区划。我国地震巨灾风险是全国性的, 可以确定全国性的地震意外医疗保险区划。
3.4 巨灾意外及其医疗险价格干预。
巨灾意外及其医疗险的价格取决于以下四个主要因数、一是巨灾保险区划的大小;二是承保风险的多少, 即是单一巨灾风险还是综合巨灾风险;三是保障范围和程度, 即保障范围是否包括意外、医疗、康复等赔偿和费用等, 保障程度就是事先设定的赔偿限额;四是巨灾保险区划内的风险大小和历史伤亡记录。故承保机构要根据巨灾保险区划的大小、参保人数、风险程度、保障水平、历史损失记录等因素合理确定保费。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干预, 包括价格听证, 确定相关方缴付比例, 必要时由财政转移支付补贴。
3.5 巨灾意外医疗保险的供应。
鉴于商业保险对巨灾保险的态度, 巨灾保险法规和制度应该明确巨灾意外医疗保险的供应主体。一般说来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比照交强险, 委托商业保险公司办理, 但必须实行单独核算;二是由国家注资成立的自然灾害保险公司承办;三是委托国家社保机构办理。本文倾向于第三种方式, 原因见后。
4 巨灾意外及其医疗险产品属性
4.1 突破监管政策障碍, 实行社会政策性保险。
政策性保险一般具有非营利性、政府提供优惠政策以及立法保护等特征, 包括社会政策保险和经济政策保险两大类型。社会政策保险即社会保险, 它是国家为了稳定社会秩序, 贯彻社会公平原则而开办的, 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 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经济政策保险是国家从宏观经济利益出发, 对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实施保护政策而开办的保险, 包括出口信用保险、农业保险、存款保险等。所以经济政策保险经营的内容是一种非人身保险业务。
意外险不属于政策性保险范畴, 笔者建议应突破监管政策障碍, 将巨灾意外医疗险列入社会保险范围最为合理。巨灾意外医疗保险所承保的巨灾风险, 不同于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 具有区域性特征, 省级政府根据国家巨灾保险法规, 结合当地实际, 制定区域巨灾意外医疗保险制度, 由当地社会保险机构具体承保, 明确雇主、雇员各自缴纳比例, 政府是巨灾意外医疗保险的最终承担者。
这里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巨灾意外医疗保险列为社会保险后, 并不排斥公民从商业保险公司购买巨灾意外医疗保险, 这是对社会保险的有效补充。
4.2 巨灾意外医疗保险属于公共产品。
巨灾事件发生后的处置往往十分紧急, 给理赔服务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 容易造成在保险理赔中“搭便车”现象, 这也是公共产品特有的现象。巨灾意外医疗险规定为强制保险, 实行统一的标准条款, 不仅可以克服在保险市场上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也可以克服保险公司之间竞争所产生的外部性。
对照公共产品的基本定义 (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产品) , 巨灾意外医疗险的公共产品属性十分明显。
如果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也就懂得了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卖给穷人的保险应该具有公益性。瑞士再保险公司保险专家Reto Schnarwiler认为, 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同时, 应对巨灾风险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政府的公共预算也随之显著增加, 发展公共保险项目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公共保险机制在巨灾风险频发或发展中国家的作用应该是十分明显的。
5 巨灾意外医疗险产品设计应考虑因素
巨灾意外医疗险实施统颁条款, 涉及千家万户, 所以条款必须通俗易懂、实践可行、承保理赔操作简单。“5·12”汶川大地震以来系列巨灾理赔所引起的反思, 以及巨灾对人类影响的趋势, 对这一产品的设计开发是十分有益的。
5.1 巨灾风险触发标准。
根据历史经验数据, 在现有建筑物、防灾设施等抗灾级别下, 可以在人员伤亡数量、受灾人口等指标与相关巨灾风险等级之间建立大致相对应关系。如设定5级地震为巨灾理赔的触发标准, 当触发这一巨灾风险等级, 巨灾所导致的人身意外医疗责任由保险人负责赔偿;反之即使发生自然灾害, 有人员伤亡, 巨灾保险不予赔偿。
需要注意的是风暴、地震和洪水等巨灾及其各种明细的灾害风险定义要按照国家乃至国际标准正确定义, 以免理赔歧义。如龙卷风是指一种范围小而时间短的猛烈旋风, 陆地上平均最大风速在79米/秒-103米/秒, 极端最大风速在100米/秒以上。
5.2 保障程度。
巨灾风险的发展趋势是受灾人口不断增多, 人员死亡不断减少, 转院、医疗和康复费用不断上升。所以巨灾意外医疗险应根据巨灾风险种类确定相应的保额, 也可以考虑将受灾人口安全转移安置相关费用列为保障范围合理确定赔偿限额, 以提高这一保险的利用率。
5.3 定点医院问题。
在人身保险产品中, 通常都有伤残治疗的定点医院限制, 但在发生巨灾后, 会涉及跨地转院治疗, 所以在巨灾保险中设置定点医院是不切实际的其次, 巨灾后发生疫情所导致的伤亡和医疗费用, 应该考虑在产品责任范围之内。
5.4 赔偿限额和保额要合理
中国保监会网站公布了一个关于“5·12”汶川大地震学平险赔付案例:北川一个妇女的小孩遇难了她知道孩子在学校集体投保了中小学生平安保险, 最后只拿到5000元的给付金。所以巨灾意外医疗险产品的赔偿限额一定要合理, 否则等于曲解了风险可保性。
6 结语
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篇3
关键词:顶岗实习;意外伤害;法律救济
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确定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进一步明确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各职业院校也与时俱进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与此同时,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各种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率亦逐年上升。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相关立法的倒退或是“避而嫌之”,使得此类伤害事故的法律救济困难而艰辛,给各方当事人均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和损失,严重影响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制度的深入落实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深化。
一、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概念和性质
按照上述有关文件精神,顶岗实习就是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二个学期进入专业相应对口的企业等用人单位参加生产实践,由实习单位提供一定的工作环境和具体工作岗位,指派专人指导或辅助等形式对实习生进行帮助,实习生则通过实习过程把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根据实习岗位的职责要求相对独立地完成工作任务的活动过程。由此可见,顶岗实习的本质属性就在于:它使学生相对独立地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打破了岗位属于原工作人员的界限,实习学生基本属于独立按要求完成所在工作岗位既定的工作内容和任务。换句话说,顶岗实习学生在其所在岗位上独立完成的工作任务、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岗位职责、作息要求等与原工作人员基本一致。
一般来说在具体操作中,能来某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不会是不掌握所顶岗位必要技能的人,都会有基本适应所顶岗位的基础技术和操作能力。由于在顶岗过程中,原在岗职工退出这个岗位的具体操作,由新来之顶岗实习人员完全负责,原岗位人员只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而不再进行实际操作。因此学校派往实习单位的学生一般并不是随机抽取或者是随意确定的。派驻某实习单位的学生基本是已经和实习单位签订三方就业协议的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结束后绝大部分学生会继续留在顶岗单位进行就业而不是流失。这也是接收单位愿意让部分学生来顶岗实习提前进入工作角色,以便将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的初衷。
面对大学生求职时“没有工作经验难就业,而不能就业也就没有工作经验”的尴尬局面,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尺度,尤其是用人单位把大学生是否具有丰富的实习工作经验,作为优先录选的重要条件。因此,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以及大学生本人都极其重视大学生的实习实践环节。顶岗实习作为一种新的实习方式已经获得高等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
但是,在现有教育及法律制度下,学生实习(包括顶岗实习)仍然是学校教学工作安排的一项具体内容,是学生在校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实习生身份严格意义上依然是学生。在校生顶岗实习虽然是相对独立地按要求完成所在工作岗位既定的工作内容和任务,但也不是以实习劳动作为自己谋生的基本手段,在工资及生活待遇上不可能与实习单位正式员工一样。顶岗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虽然得服从实习单位的实习管理,但是对实习单位并不具有完全的依附性,供其完成学业的学校仍然对其具有一定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职责与义务。这也是顶岗实习期间需要学校、学生与实习单位三方签订实习合同,约定三方主体在学生到实习单位实习期间的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原因。实习单位并没有单独与实习生签定劳动合同,因此,顶岗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也就没有形成形式上的劳动合同关系。(当然,如果在顶岗实习生已经基本完成学业、取得就业资格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与其签有书面劳动合同,则问题另当别论。)
然而,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尽管学校和企业为了做到安全实习,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但由于岗位性质、工作经验、注意程度等因素,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人身意外伤害事故还是屡有发生。如果不在认识上尤其是制度上打破顶岗实习的学生不是劳动者的桎梏,那么工伤认定就不可能造福广大职业院校的莘莘学子,有关部门制定的顶岗实习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就不可能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
二、现行法律框架下学生顶岗实习中人身意外伤害的救济渠道及其不足
我们知道,法律责任性质的界定是以相关法律关系的存在为逻辑条件的,而法律关系的建立又是以相应立法的存在为前提。没有立法,也就无所谓法律责任。根据原劳动部1996年制定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61条第1款之规定,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所受伤害的处理,可以参照工伤保险的有关待遇标准,由当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给一次性待遇。也就是说,根据这一规定,大学生实习期间发生的伤害事故多数情况下可纳入工伤保险进行处理。但可惜的是,2003年4月27日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取消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61条第1款关于实习生受到伤害参照工伤保险待遇进行处理的规定,且对此没有作出任何相应的替代处理规则。2010年12月修改后的《工伤保险条例》仍未就这一问题作出明确规定。这种情况直接导致目前我国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劳动法律都排除在校大学生作为适用对象,因此直接造成顶岗实习大学生在实习单位发生意外事故或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得不到有关劳动法律、法规方面的保障。
按照现行法律制度设计,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责任追究和赔付,只能依据有关刑事法律、行政法律和民事法律来展开,而不能适用劳动法律。然而,刑事责任及行政责任的重心在于惩处而非实体救济,民事责任则主要按照侵权行为适用《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和规章,其具体责任的承担一般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强调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没有劳动法所公然表明的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场和宗旨。这就是说,现行法律框架下最能保障顶岗实习学生实体利益的民事法律在救济实习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的学生时,首要考虑的是伤害事故发生时学校、学生、实习单位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与否及其程度,这显然不利于保护承受直接伤害后果的实习学生的利益。
首先,在顶岗实习学生的伤害事故中适用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不符合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学生顶岗实习伤害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实习学生、实习单位和高职院校的混合过错甚至是学生的单独过错造成,根据过错责任原则,实习学生只能得到部分赔偿,甚至得不到赔偿,这显然有违法律的公平。顶岗实习学生虽已步入工作岗位,但其仍然具有学生身份,仍然属于需要社会各方予以特别保护的对象。
其次,一般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和举证责任的规定,不利于保护受害学生的人身损坏赔偿。在顶岗实习工作中发生了实习学生人身损害后果,受害学生要想获得相应赔偿,就必须自身要有确切证据证明相关当事方存在相应过错和侵权行为,以及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间的因果关系,这对于实习受害学生而言,简直就是雪上加霜,极其不利于保护受害学生的相应权益。
再次,高职院校、实习单位等责任主体客观上责任能力有限,即便是其主观过错得到证实也往往无法为实习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实体利益救济。
现在,很多人提出在当前法律背景下可以通过商业保险方式分担顶岗实习中学生伤害事故的赔偿责任,个别地方也颁行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如2010年1月通过的《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第19条规定:“学校组织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学校、实习基地和实习学生应当签订三方实习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实习协议可以根据实习的性质和需要,约定意外伤害保险的投保人、投保额度、损害赔偿、实习报酬、保密等其他事项。”应该说,针对顶岗实习的性质和需要投保意外伤害保险在目前情形下不失为上策,但这仅仅是权宜之计,其不足亦十分明显:一是商业保险的赔付限额往往不足以补偿受害学生的全部损失;二是商业理赔过程复杂,要求严格;三是国家没有统一规定,难以全面推广。即便是上述广东省的规定也只是强调实习协议“可以”根据实习的性质和需要,约定意外伤害保险,从而使这一规则也只是具有选择性而不是强制性。
三、解放思想,顺应潮流,明确界定顶岗实习学生的劳动者地位
目前世界上许多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如德国、法国、卢森堡、挪威、俄罗斯、匈牙利、罗马尼亚等,都通过立法将学生伤害事故纳入工伤保险的范围来加以保护。从我国目前工伤保险立法发展的趋势看,却存在一定程度的倒退迹象。除上述相关规则的调整外,2009年7月《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第5条还准备将上下班途中的伤害事故排除出工伤保险的保护范围,好在最后的定稿只是将该条进行了修改而不是删除。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学生下企业实习越来越普遍,形式也越来越多样,但顶岗实习和一般实习有着重大差别。顶岗实习学生从事的岗位工作特点突出在一个“顶”字上。顶岗就是顶替了原有工作人员而进入独立的工作状态,在岗位设置不变的情况下,经过必要指导而让学生脱离在校状态全身心投入岗位工作,这在形式上就和原工作人员无异了。从这个意义上讲,顶岗实习和普通实习的区别在于:普通实习只是在校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践中去应用和检验,并锻炼工作能力的活动,在实习的过程中不是岗位的主要占有者,岗位上主要的工作仍然由以前的工作人员完成,对于接受实习的单位来说实习学生此时的身份是编外的,因而实习期间的大学生实质上仍是全日制在校学生,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
然而,顶岗实习生虽然仍然具有学生身份,其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协议往往也有所在学校参与,是一份三方主体协议,但从顶岗实习的本质特点来看,将顶岗实习学生与其实习单位的关系界定为事实劳动关系,从理论上讲也不是完全没有依据。一般而言,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劳动法上的“劳动”指基于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从事的有偿劳动。在我国“劳动者”泛指年满16周岁、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都年满16周岁,具有劳动能力,显然属于劳动者的范畴。更为重要的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特定、兼具平等性和隶属性、财产性和人身性,而顶岗学生与其实习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基本符合这些属性:顶岗学生与其实习的经济组织双方主体特定;在顶岗实习关系的确立过程中,实习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均有选择的自由,一旦达成协议,两者之间又具有指挥与服从的隶属性;在顶岗工作过程中,顶岗学生向实习企业让渡自己劳动力的使用权,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并从创造的财富中获得一部分报酬,具有财产性特征。这就是说,顶岗实习学生在身份关系上一方面仍然需要接受所读学校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还需与实习企业的其他员工一样,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服从企业的安排和管理,从而使其在身份上具有了双重属性。所以,即便我们认可顶岗实习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并没有形成形式上的劳动合同关系,但在理论上将其视为事实劳动关系而加以立法保护亦未尝不妥。
总之,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下的一个新生事物。顶岗实习增强了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为用人单位快速培养了既懂得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操作技能的产业人才,锻炼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扩大了学生的职业见识。解放思想,顺应潮流,认定顶岗实习过程是学生在特定阶段作为劳动者的一种特殊工作形式而加以专门立法保护,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包括顶岗实习学生在内的当事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和产业人才资源选择与储备,切合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和法治的人性化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理赔案例 篇4
李某投保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同时附加了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一天,李某因支气管发炎,去医院求治。医院按照医疗规程操作,先为被保险人进行青霉素皮试,结果呈阴性。然后按医生规定的药物剂量为其注射青霉素。治疗两天后,被保险人发生过敏反应,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医治无效死亡。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是:迟发性青霉素过敏。李某的受益人持医院证明及保险合同向保险人提出索赔申请。
保险公司接到受益人的申请后,内部产生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是被保险人是在接受疾病治疗过程中死亡的,不属于“意外伤害”的范畴。由于被保险人投保的是人身意外伤害险,并非是疾病死亡与医疗保险,因此,保险人不应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另一种意见是,尽管被保险人是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死亡的,但由于迟发性的青霉素过敏对于医院和被保险人来说均属突然的意外事件,尤其对于具有过敏体质的人来说,不能认为身体仅对某种物质过敏是次健康体。因此,由于青霉素过敏导致死亡,可以比照中毒死亡处理,而不能认为是因疾病导致死亡。既然如此,排除了被保险人因疾病死亡的可能性,只能视为意外死亡。所以保险人应按照人身意外伤害险的保险合同规定,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案情分析:
首先,就“意外伤害”的定义而言,是指外来的、突然的、非本意的使被保险人身体遭受剧烈伤害的客观事件。结合本案,对于被保险人来说,医院按照医疗规程为其注射的青霉素药物,可以认定为“外来的”物质,即具有“外来的”因素;因皮试反应正常,被保险人于接受治疗两天后突发过敏反应,不仅被保险人自己难以预料,而且医院也是在被保险人发生过敏反应后才知道。尽管医院方懂得人群中有人会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但究竟何人发生、何时发生,尤其是首次使用青霉素药物,并产生迟发性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人,对于医院方来说也是个未知数。因此,该事件对于被保险人来说,具有“突然的”因素;被保险人去医院接受治疗的目的,是医治支气管的炎症,没有料到会因青霉素过敏反应导致身亡,显然被保险人具有“非本意”的因素, 综合上述三个因素,被保险人的死亡完全符合“意外伤害”的定义。
再者,就“意外伤害”的因果关系而言,只有当意外伤害与死亡、残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时,即意外伤害是死亡或残废的直接原因或近因时,才构成保险责任。本案中,如果被保险人当初使用的不是青霉素,而是其他药物,很可能既医治好了支气管炎,又平安无事。但由于被保险人不知道自己对青霉素过敏,而医院方也认为可以正常使用青霉素,在这种前提下发生了悲剧。很显然,青霉素过敏反应是导致被保险人死亡的直接原因,也是意外伤害的原因。这是因为,我国医疗卫生部门至今没有统一确认:对于某种物质具有过敏反应体质的人,这种过敏反应是一种疾病。如果青霉素过敏反应不是疾病,我们通过排除法,可以得出结论,即被保险人的死亡,肯定不是自杀,也不是他杀,也不属于疾病死亡,也不是医院方的医疗责任事故,更不是自然死亡,只有意外死亡。因此,被保险人因青霉素过敏反应导致死亡,符合“意外伤害”的因果关系。
其三,从保险条款的有关规定来看,今年5月初,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下发了《个人意外伤害保险标准条款格式》,其中第四条责任免除的第八项条文是:“被保险人未遵医嘱,私自服用、涂用、注射药物”即由此原因导致被保险人的死亡、残疾的,保险人不负给付保险金的责任。这一规定,与老条款相比,是新增设的内容。可见,因注射药物引起被保险人的死亡、残疾,在全国已经不是首例。如果我们从反面来理解这一规定,即被保险人遵照医嘱注射药物,从而导致死亡、残疾的,保险人是否要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呢?毫无疑问,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保险人不仅要给付身故保险金,而且还应承担抢救期间的医疗费用。
以《保险法》第三十条规定来看,“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结合本案例,由于被保险人投保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其合同(老条款)里没有将“遵照医嘱注射药物,导致被保险人的死亡、残废”作责任免除的内容,为此,如果受益人根据被保险人遵照医嘱注射青霉素导致意外死亡的这一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获得人身保险金的赔偿,则人民法院定会作出有利于受益人的解释。
旅游意外伤害保险理赔案例
2009年7月30日,湖南游客钱某夫妇等十人与旅行社签订一份云南、贵州十日游合同。同年8月19日,旅行社与保险公司签订旅游安全意外伤害保险单,承保险种及保险金额为主险旅游意外伤害保险30万元、附加险旅游安全意外医疗险10万元。
9月20日,钱某夫妻跟随旅行团到云南之后被安排入住在家高级商务酒店的十八层。当日凌晨5点左右,钱某的妻子发现钱某从酒店十八层跌落,将其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经当地公安部门调查认为,钱某系高空坠落致颅脑损伤死亡,其死亡不属于刑事案件。
保险公司认为,钱某的妻子未能提供证明李某死亡属于旅游安全意外伤害保险条款所约定的意外事件的直接证据,因此保险公司不应当承担保险责任
本案中保险合同条款中约定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保险人则应承担保险金给付责任。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现双方当事人对意外伤害含义的理解产生分歧,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应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并且保险公司亦未能举证证明李某的死亡系其自身故意或过失所致,故保险公司应向李某支付保险赔偿金及利息。因此,保险公司支付李某亲属赔偿金30万元
学生意外伤害平安保险理赔案例
据温州都市报报道,郑女士读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在学校不小心踩到了老鼠尾巴,被老鼠咬伤了左脚,家长带孩子去疾控中心接种了鼠疫疫苗,花费了900多元。之后她到保险公司索赔,但保险公司说接种疫苗不在理赔的范围。
郑女士称孩子在学校参加了学生意外伤害平安保险,这些费用可以理赔,难道在校被老鼠咬不属于意外事件吗?接种鼠疫疫苗不仅是预防,也是为了治疗。保险公司理赔科称,保险条款规定的用药费用全部参照社保范围内的,而疫苗用药不属于社保用药范围内,所以保险公司不好理赔。
人身意外保险案例
康先生是外地来京打工人员。2002年10月康先生经介绍,为自己投保了某保险公司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额为10万元。
2003年7月15日,康先生和一位同乡在回龙观附近的铁轨上坐着聊天,恰在此时,4433次列车途经此地,司机发现前方铁轨上有两人正准备离开,鸣笛示警并采取紧急减速制动措施,但由于制动距离过长,高速行驶的火车还是将2人剐倒,列车工作人员将2人抬上列车送往附近的南口铁路医院抢救,但在前往医院途中康先生因头部伤势过重死亡。
保险公司在接到被保险人康先生家属的报案后迅速展开了事故调查取证工作,证实了此次事故确实属于意外事故,不存在保险条款规定的责任免除事项,及时向受益人支付了意外身故保险金10万元。
专家点评:风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消费者应该学会应用风险化解的手段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幸福安定。消费者通过投保将被保险人的人身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一旦发生风险,保险公司将按保险合同的约定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支付保险金。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具有保额高、保费低的特点,最能体现保险的保障功能,是工薪阶层购买保险的首选。
1.【案情简介】被保人张某于2001年5月1日投保某保险公司意外伤害保险5万,意外医疗保险1万。2001年8月某日骑自行车时与一辆摩托车相撞,造成被保人受伤致颅脑外伤,左胫腓骨骨折,左手食指、拇指骨折并经治疗食指拇指2节切除。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报告结果为对方负全责,被保险人无责。经调解后,肇事方承担了被保人的全部医药费9300元,并就被保人的伤残予赔偿残废补助金2万元。现被保人向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在无法提供医疗费用凭据的情况下,要求理赔意外医疗费用及意外伤残保险金。接案后即提起调查,结果上述情况属实无误。
2.【案情简介】杨某,男,48岁,2001年7月8日投保某保险公司附加住院医疗险,健康告知中均填写为“无”。2002年2月份因“睡觉时打鼾10余年,呼吸困难加重伴半夜憋醒2年”在某三甲医院住院,诊断为:鼾症,在麻醉下行“声带削剥术”。出院后,杨某到保险公司提出住院医疗险理赔申请。经调查,被保险人身体肥胖,在十余年前即开始睡觉时打鼾,后随体重增加,出现睡觉时呼吸困难,近2~3年常常在夜间憋醒。
3.【案情简介】周小姐念大学时,母亲给她买了份A公司的寿险附加住院医疗保险,其中医疗险每次最高限额2000元,根据实际损失赔付。前两年,B公司的代理人建议,周小姐选择了另一份住院医疗保险,保障额度为5000元,同样根据实际损失赔付。最近,周小姐生病住院,一共花费1800元,在A公司处得到了顺利理赔,但B公司却以“重复保险”为由,拒绝理赔。周小姐不明白为什么买了两份住院医疗保险,却只能得到一份赔付呢?
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篇5
保监发〔2009〕91号
各保险公司,各保监局:
为规范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市场秩序,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健康发展,我会制定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现予以印发,请严格遵照执行。现将《标准》执行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保险公司和各保监局要高度重视《标准》的贯彻执行工作。各保险公司要加强组织领导,指定一名负责人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人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落实。各保监局要严格监管,督促辖内保险机构严格执行《标准》的各项要求。
二、各保险公司要对照《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稳步推进意外险业务的规范管理工作。要系统梳理相关管理制度,对意外险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升级完善信息系统,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限期清理、回收和销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意外险单证,全面实现单证上机管理;
(二)全面梳理与保险中介机构的合作模式,停止与不符合规定的中介机构的业务往来,及时结清保费和手续费。
三、各保险公司总公司要对照《标准》要求,组织开展对分支机构意外险经营管理条件的验收工作,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分支机构不得授权其经营意外险。各级分支机构应对保险中介机构销售意外险的条件进行验收,对不符合规定的,应当终止合作关系。自2010年1月1日起,各保险公司应当确保各级分支机构和通过中介机构销售的意外险业务符合《标准》要求。
四、各保险公司总公司应于2009年12月20日前向保监会报送贯彻执行《标准》工作的专题报告,并抄报各分支机构所在地的保监局。报告应详细说明本公司贯彻落实《标准》的有关情况,包括管理制度修订、业务流程改造、信息系统升级和内部验收等情况,声明本公司是否具备《标准》所要求的意外险业务经办条件,并列明拟授权经营意外险业务的分支机构名称及拟开办的意外险险种等。各保险公司应当对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五、针对目前卡折式意外险业务量较大、占比较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受制于电话和网络的缺陷,短期内仍有一定需求这一现状,为确保平稳过渡,给予卡折式意外险业务半年的过渡期,即从2010年7月1日起执行《标准》的各项要求。
其中,卡折式意外险业务是指以自然人为投保人、保险人事先确定保险险种、保险金额、保险费及保险合同其他约定内容,并印制在卡折式定额保险单上的个人意外伤害保险业务。
六、各保监局要结合当地市场情况,把规范意外险业务作为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投保人利益的一项重点工作,统一对产寿险公司的监管尺度,统筹监管资源,实行产、寿、中介监管联动,督促辖内分支机构严格执行《标准》有关要求。
七、保监会和各保监局将组织人员对部分保险公司总公司和分支机构落实《标准》情况进行抽查验收。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公司,将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九年八月十七日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
为规范人身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市场秩序,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健康发展,制定本标准。
一、单证管理
(一)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下简称“意外险”)保单(包括保险凭证,下同)应由保险公司总公司统一设计、统一编码管理。意外险纸质保单应由保险公司总公司或经授权的省级分公司印制。保险公司不得授权保险中介机构或个人印制具有保单性质的保险信息单、保障告知卡等单证。
(二)保险公司应建立单证管理系统,及时准确记录意外险纸质保单印制、发放、领取、使用、核销、留存等环节的详细信息。
(三)保险公司应要求保险中介机构建立单证管理系统或台账,及时完整记录意外险保单领取、使用、作废、回销的详细情况。保险公司应对保险中介机构单证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二、出单管理
(一)保险公司及保险代理人(经纪人)销售意外险,应实现系统联网电脑出单,禁止手工出单或脱机打印。保单应当载明下列信息:保险公司名称、保险产品名称、投保人姓名或名称、被保险人姓名、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期间、免责条款提示、销售机构、客户服务电话和保单查询方式。
(二)意外险出单系统应与核心业务系统实时对接,保单信息内容应当实时完整记录在保险公司核心业务系统。激活注册式保单在激活注册时应要求输入投保人及被保险人身份信息,激活注册时保单信息应当进入公司核心业务系统。
(三)意外险出单系统应与单证管理系统无缝对接,相互勾稽校验意外险保单类型、编码和状态。
(四)保险公司应加强运用信息技术对意外险出单系统进行管理,防止未授权保险中介机构使用出单端口出单。
三、销售管理
(一)保险公司委托保险中介机构销售意外险的,应确保保险中介机构在单证管理、出单管理和销售行为等方面符合本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应当要求保险中介机构不得将意外险产品作为从事传销、非法集资等活动的工具。
(二)保险公司不得委托不具有合法资格的保险中介机构或个人销售意外险产品;也不得委托经营区域外的保险中介机构或个人销售意外险产品。保险公司应当要求保险中介机构不得通过其子公司、分支机构在保险公司经营区域外销售意外险产品,也不得将保险业务代理权转让给其他不具有合法资格机构或个人。中国保监会对网络销售、电话销售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保险公司应在激活注册式意外险产品上标明激活注册方式,并明确提示消费者保险责任在激活注册后才开始。
(四)保险公司及保险代理人(经纪人)销售标有固定面额的意外险产品时,应按标示的保费金额进行销售。
(五)意外险产品不得捆绑在非保险类商品或服务上向不特定公众销售或变相销售。
四、财务管理
(一)保险公司应实现财务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无缝对接,真实准确完整记录有关意外险收支情况。
(二)保险公司应按保单上标示的保费金额确认保费收入,不得冲减保费抵扣佣金,以净保费入账。
(三)保险公司应按照财务制度据实列支向保险中介机构支付的佣金,不得向不具有合法资格的机构和个人支付佣金,不得向没有发生代理(经纪)业务的机构支付佣金,不得虚构中介业务套取资金。
五、查询服务
(一)保险公司应为客户提供电话和互联网两种方式的意外险保单信息查询服务。自2010年1月1日起,保险公司签发保单或客户注册激活保单后,客户可通过保单上标明的客服电话即时查询保单信息,并最迟可在2日后通过公司网站自助查询保单信息。保单信息查询服务应当至少保留至保险责任结束后一个月。
(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应在其门户网站的醒目位置设置意外险保单信息查询栏目。
(三)各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各产品特点设置不同的查询内容和查询界面,但至少应当提供下列信息:保险产品名称、保单号码、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期间、销售单位。
(四)保险公司提供保单查询服务时,应注意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隐私。
六、产品管理
(一)意外险产品应由保险公司总公司统一管理,统一向中国保监会备案。
(二)保险公司开发的激活注册式意外险产品的保险期间应不少于7天,保险责任开始时间应在激活注册之后。
七、其他
(一)除特别说明外,本标准所称保险公司均指保险公司总公司及其分支机构。
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篇6
经营标准的工作报告
XX保监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保监会关于印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保监发【2009】第91号)(以下简称《标准》)和XX保监局关于转发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的通知》(X保监发【2009】71号),规范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市场秩序、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公司经营行为,在XXX分公司总经理室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我公司参照《标准》对人身意外险业务流程进行了整顿,现将我司对《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部署
为了使此次对《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开展的卓有成效,分公司 上下高度重视,成立了以xxxxx总经理为组长,XX总为副组长、非车险部、财务部、经代车商渠道、银保重客渠道以及各中心支公司的领导班子成员为执行成员的工作小组,要求小组成员统一认识,积极落实总公司《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工作实施方案”(X保中发[2009]121号)要求各部门以及各中支机构结合新《保险法》集中学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按照公司的工作方案要求,逐步推进和落实相关工作。
二、《标准》的贯彻与执行情况
我分公司辖属各中心支公司已经完成单证清理工作和对中介机
构的验收工作。XXX营业部停办了全部不符合监管要求的卡折式业务,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人身险单证已经回收并销毁。渠道部门对与我司合作的保险中介机构进行了验收,在我司的要求下,各中介机构均与我司签订了人身险的补充协议,现已全部验收合格。
总公司单证系统已经完成改造,目前所有的单证(包括保单),从单证版本设计、授权印刷管理、单证的入库、领用、使用、核销、遗失处理、销毁处理各环节均能在核心系统单证管理模块进行详细记录,并且相关单证数据与承保以及财务数据保持一致。今后所有的单证均由总公司统一设计、统一编码管理,而且每一张单证,均能在系统中随时查到归属机构业务员以及即时的承保状态和收费核销状态。
XXX总公司已经完成用于渠道远程出单以及客户自助网上投保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目前人身险业务的渠道用户和“激活卡”个人用户,均可通过我司门户网站(XXXXXXXXXXX)相应客户快捷通道登录该平台,实现电脑联网出单。该平台录入的投保信息,实时自动导入我司核心业务系统,自动核保并进行再保安排,并统一生成核心业务系统中的保单号,确保了承保数据和财务以及单证数据一致。目前,XXX分公司没有卡折式的意外险业务,所有意外险业务均实时入录核心业务系统进行承保。
总公司已经完成保单信息查询平台的开发,目前我司客户可以登录我司门户网站(XXXXXXXXXX),通过保单信息查询模块,输入保单号码和投保人身份证号码(团体投保人输入投保时使用的组织机
构代码或税务登记证号码)即可以验证保单真伪,查询到对应保单的保险产品名称、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期间和出单机构;而输入保单号码和被保险人身份证件号码,则显示的信息除了投保人能查询的保单概要信息外,还能查询个人保障详细信息。如果输入的保单号码和客户身份号码在系统中查不到对应的保单,则会自动提示客户信息输入错误或者请客户拨打95506客户服务热线咨询。
依照总公司人身险各项业务流程的改造,XXXX分公司在单证管理、出单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查询服务和产品管理六个方面已经完全符合《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以及保险法相关要求,确保了业务合法合规,切实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合法权益。
特此报告
XXXXX有限公司XXXX分公司
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最高能赔多少 篇7
亲爱的读者,请你试着先回答以下问题:
1.本案中涉及的两个保险金额,一是60000元,一是5000元,有什么区别?
2.秦某儿子医疗费为4481.47元,最后只获赔自付部分的3305.20元,符合规范吗?
3.你认为秦某是无理取闹,还是不了解基本赔偿原则?
点评:
1.秦某为儿子投保的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含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定额保险,一是补偿保险。当发生被保险人死亡或合同中约定的伤残后,保险公司就必须按事先约定的保险金额给予理赔,而不以被保险人实际受损为限,此为定额保险。保险金额不仅是保险人承担的最大赔偿责任,而且也是计算保险费的基数,保险费交得少,保险金额就相应低。如本案中发生死亡、伤残等不幸事件,最高只能按合同约定支付6万元。因此,在投保时,应适当提高保费缴纳水平,使保险金额提高到满意的保障程度,如20万或者40万。
意外医疗保险中涉及的医疗费、误工费等补偿就属于补偿保险部分。与定额保险不同,补偿保险只规定了最高赔偿金额,本案中5000元即是补偿保险的最高赔偿金额。
2.保险公司最终支付的保险金,未必是最高赔偿金额,而是根据实际花费的治疗费用来确定的。如本案中秦某儿子出车祸,花去了4481.47元,而实际他儿子同时享受其他类型补偿,实际自费部分只有3305.20元,因此保险公司在5000元最高限额范畴内,只能赔偿3305.20元。如果秦某儿子自费部分超过5000元,也只能获赔意外医疗保险最高金额的5000元。由此看来,保险公司对秦某儿子理赔一事处理并无不妥,而秦某对保险涉及的补偿原则似乎知晓程度很低,以至于理赔时认为自己上当了。
3.目前,消费者对补偿原则普遍存在不知情、不清楚的问题,由此引发了大量的消费纠纷。部分保险公司业务人员为了业绩,有意或无意地回避或淡化了补偿原则的宣传和解释,这是造成医疗保险补偿原则及适用范围争议的主要原因。保险公司销售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应当向投保人询问被保险人是否拥有公费医疗、社会医疗保险和其他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的情况。保险公司不得诱导被保险人重复购买保障功能相同或者类似的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产品。
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须知 篇8
一、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相关政策
1、参保对象:全日制在籍学生
2、缴费标准: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费每年每人15元,保险费用由学生家长、财政、教育发展基金按1:1:1比例分担,即学生家庭支付5元,财政、基金会各补助5元。深圳户籍的低保家庭学生监护人自愿为学生购买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凭相关证明材料(低保证),学生监护人应承担的费用由财政全额补助。(非深户的低保家庭学生不享有补助)
3、投保方式:自愿原则投保
4、保险期限:保险责任期限为一年(2011年9月1日0:00时至2012年8月31日24:00时止)。
5、保险赔偿限额:每人死亡、伤残赔偿金额累计最高为10万元、每人医疗费用累计最高金额1万元。
二、网上确认步骤(截止日期2011年10月22日)
进入深圳市学生人生意外伤害保险管理系统
http://121.34.248.211:8000/simplat/
点击学生登录
输入身份证证件号码(英文字母需大写)与密码(身份证后6位),点击登录。注:港澳台、外籍等学生证件号码英文字母需大写,如有括号格式需全角,密码为123456。
年级:如需更改填写学院全称
管理学院 媒体与传播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应用外国语学院 应用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动画学院 人文学院
班级:如需更改填写如2009、2010、2011等4位阿拉伯数字的入学,务必不要添加任何其他信息。
低保家庭学生需填写低保证号并将低保证的复印件交给辅导员老师。
完善相关信息并确认无误即可确认,点击方为确认参保,点击信息确认不算确认参保。
如有信息错误请找辅导员老师填写《参加2011-2012学学生意外伤害保险被保险人基本信息登记表》登记。
港澳台、外籍学生请10月21日前到西区行政楼401找姚萍老师填写《参加2011-2012学学生意外伤害保险被保险人基本信息登记表》同时缴纳5元保费并于10月26日前上网确认参保。
三、已网上确认的学生需在《2011-2012学年参加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名单》上签名,同时缴纳5元保费。不参保的学生需在《2011-2012学年不参加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名单》上签名。
四、报案与理赔
出险报案
电话报案:95518
传真报案:25555733、25251970
网上报案:http://121.34.248.211:8000/simplat 现场查勘
事故索赔金额在5000元以内的案件,实行免查勘制度。由被保险人或家长向保险人提供索赔资料直接索赔。
对于事故原因复杂,致被保险人重伤、伤残、死亡或影响重大的事故,必要时由保险公司、公估公司等单位进行事故调查与分析,相关人员将于2小时内赶到现场进行事故处理。提交索赔资料
1.必须提供的资料
(1)保险金给付申请书(学幼险专用);
(2)被保险人的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二代身份证需正反复印);
(3)索赔申请人与被保险人的亲属关系证明材料(户口本、出生证明等)复印件;
(4)收款人身份证复印件(二代身份证需正反复印)、银行存折或银行卡复印件。
(5)其他与确认保险事故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相关的证明材料。
2.医疗费用补偿所需理赔资料:
(1)完整的门、急诊病历原件,医生诊断证明原件;
(2)医院签发的医药费原始收据原件及用药清单;
(3)医院出具的所有检查报告单原件;
(4)住院案件另需提供出入院证明;
注:要求为二级及以上医院,并请留意伤者名字是否有误,发票有无盖医院收费章,若存在以上问题,请到治疗医院更改与补盖章
3.伤残赔偿金给付所需理赔资料:
(1)司法机构或三甲以上医院出具的《伤残鉴定书》原件;
(2)完整的门、急诊病历,出入院证明等医疗文件;
4.身故保险金给付所需理赔资料:
(1)死亡证明、火化证明原件;
(2)户籍注销证明原件;
(3)事故证明原件(如交通事故证明等);
(4)保险金分配公证书;
核定责任、损失项目和金额
保险公司根据报案和索赔资料,对事故责任、损失项目和理赔金额进行核定,并与被保险人或家长确认。
划付赔款
【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推荐阅读:
人身伤害意外保险10-14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08-30
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责任06-15
人身意外伤害险09-05
人身意外伤害事故10-28
学生人身伤害事故05-27
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任险07-30
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人身伤害责任应如何承担10-06
苏州市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