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伤害赔偿

2024-10-09

人身伤害赔偿(共10篇)

人身伤害赔偿 篇1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在读大学生和应届毕业生的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当中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737.85万人, 比上一年度增加16.45万人;在校生2625.30万人, 比上一年度增加77.60万人;毕业生680.89万人, 比上一年度增加21.52万人。由于大学生人数的增多, 应届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严峻形势。因此现在大多数的高校都与企业合作, 在校期间就让学生实习。更有甚者将学生课程都安排在前几学年, 留下半年到一年时间直接让学生投入社会找工作, 一到学生毕业的时间就将毕业证直接授发给学生。并且现在很多高校的实习安排都呈现低龄化的趋势, 相当一部分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从大二上学期就开始到车间、工厂等地进行实习, 这一现象导致可能遭受人身伤害的实习生的基数越来越大。

一、问题的提出———以“赵某某与太原市某有限公司劳务合同纠纷案”[1]为例, 分析实习大学生遭受人身伤害现状

(一) 案情介绍

2014年的“赵某某与太原市某有限公司劳务合同纠纷案”中, 赵某某是技术学院的学生, 2014年即将毕业。2014年2月24日原告赵某某在尚未毕业的情况下到太原市某有限公司工作, 从事技术员工作, 月工资为1800元。2014年6月6日下午17时许, 在调用外雇挖掘机到另一个施工场地过程中, 赵某某骑外雇挖掘机司机摩托车去工地的过程中不慎摔伤左臂。经医院诊断, 赵某某左尺骨鹰嘴骨折, 2014年6月12日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治疗。

赵某某向太原市迎泽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但以其主体不适格被决定不予受理。后赵某某在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起诉, 法院认定赵某某与该公司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 应先行经过劳动行政部门就工伤问题予以认定和裁决, 并驳回赵某某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全部诉求。赵某某上诉, 二审法院维持原判决。

(二) 大学生实习遭受期间人身伤害后的法律困境

在本案当中, 一方面, 劳动仲裁机构认为赵某某的主体不适格, 不认为其为“工伤”。另一方面, 法院又要求赵某某应当先进行“工伤鉴定”。实习生赵某某陷入两难的境地, 变成了劳动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的“两不管”。赵某某不但没有就其在实习单位工作中遭受的人身损害得到相应的合理救济, 还因奔波于劳动仲裁机构和法院两地, 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得不偿失。

二、问题的成因

(一) 我国关于实习生权益保护的法律, 目前仍然处于“空白”的状态。

我国在1996年颁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当中的第六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到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实习的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生发生伤亡事故的, 可以参照本办法的有关待遇标准, 由当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给一次性待遇。”一方面, 这一条文当中只规定了“大中专院校”, 而并没有规定“普通本科院校”;另一方面, 这一规定早在2003年颁布《工伤保险条例》的时候就已经被废除了。并且在2010年修改《工伤保险条例》时, 仍旧没有出台与与实习生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规定。此后, 各地在进行工伤保险的地方性立法时, 也大多对这一问题不作规定, 实际上也就是不再将实习生的伤害事故参照工伤事故处理。[2]

(二) 实习生的法律地位缺失, 实习生可否被认定为劳动者在理论上具有分歧和争论。

一种观点主张:学生实际上已经不受学校的管理和约束, 而是为实习单位效力, 并且遵从实习单位一切规章制度和服从实习单位的管理。此时的实习生已经与单位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实习生应当具有劳动者权利。与此不同的另一观点则主张:“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 具有劳动能力, 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 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3]在实习期间的大学生由于其没有取得大学毕业证书, 所以依然是在校学生, 没有真正进入社会。并且其生活来源并不是在依靠实习单位获得的收入, 并且绝大部分的实习生都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 所以其不是劳动者。两种观点当中的后者被更多人认可。

然而, 笔者认为, 实习期间的大学生是可以作为“二元”主体身份存在的。在专门法规或相关法条没有出台之前, 不能一概而论大学生是否具有劳动者的主体资格。也不应当以其先作为了“学生”的身份而当然排除其“劳动者”的身份, 应当结合大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客观情况分析, 综合考虑实习生的实习目的、是否有劳动报酬、是否与单位形成从属关系这三方面因素来判断其此实习生是否同时还拥有“劳动者”的身份。

三、解决的思路

(一) 划分实习种类

根据2014年发布的《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二) 》:“在校学生在用人单位进行实习, 应当根据具体事实进行判断, 对完成学校的社会实习安排或自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实习, 不认定劳动关系。但用人单位与在校学生之间名为实习, 实为劳动关系的除外。”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当中, 实习期间大学生人身损害纠纷案裁决和判决的不完全统计可得:所有的劳动仲裁机构对实习期间大学生人身损害纠纷仲裁案件, 都以其主体不适格决定不予受理;实习期间大学生的人身损害纠纷案件, 被法院认定实习单位和实习生二者形成一般民事关系的占88%, 被认定为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占12%。

通过上述的纪要文件和案例数据, 可以将大学生的实习分为两类:一类是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形成一般民事关系, 另一类是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二) 按实习的类别对实习生的人身损害分别实施法律救济

1. 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形成一般民事关系时其人身伤害的法律救济

当实习生仅仅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学分任务、进行学校实践课或自行参与社会实践而到实习单位进行实习的, 没有劳动报酬或者劳动报酬极少, 不受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管理而是服从学校的安排时, 实习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实际上只是形成了一种一般民事关系。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当中的相关案例可知, 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形成的一般民事关系主要包括两类, 第一类是劳务关系, 另一类是雇佣关系。劳务关系是指公民、法人因生活、工作需要, 雇聘劳动者提供单项劳务而建立的短期有偿服务合同关系。雇佣关系, 是指公民个人、农村承包经营户等因工作需要, 以一定的报酬雇用公民个人完成某项事务而形成的契约关系。[4]这二者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依据法规有所不同。

(1) 当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形成劳务关系, 实习生遭受人身损害时, 实习单位应当根据过错责任原则, 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 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 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 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 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 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按照法条当中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规定, 对实习生造成的人身损害, 进行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等方面的损害赔偿。

(2) 当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形成雇佣关系, 实习生遭受人身损害时, 实习单位应当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一款“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 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 根据严格责任原则, 对实习生履行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并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 对实习生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赔偿, 赔偿的种类和范围可参照上述的劳务关系。

2. 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时其人身伤害的法律救济

当大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工作是以就业为目的而非为了完成学校的学分任务, 并从工作当中获得劳动报酬, 严格按照单位的规章制度工作而不怎么受学校规章制度管理时, 此时无论实习生与实习单位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 二者之间都已经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主体没有按照国家规定订立书面合同, 但双方实际履行了劳动权利义务而形成的劳动关系。[5]在此情况下, 该实习生不再是单一的“学生”身份, 而是“学生”+“劳动者”的双重身份。

当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时, 实习生遭受人身伤害, 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 首先向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不成可以申请仲裁;或者是直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经过劳动仲裁以后,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 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追索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 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为仲裁裁决终局外, 其他情形都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十五日内,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依靠诉讼途径解决劳动争议。劳动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 对于此种情形下实习生的人身伤害, 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当中第五章关于工伤保险待遇的部分, 将其按照工伤进行处理。

3.“赵某某与太原市某有限公司劳务合同纠纷案”的解决

在“赵某某与太原市某有限公司劳务合同纠纷案”当中产生的矛盾问题, 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来进行解决:赵某某不向劳动行政机构进行工伤认定, 而是自行或者让其近亲属在一年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 提交医疗诊断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包括事实劳动关系) 的证明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 等材料即可。当其进行完工伤认定后, 赵某某可以到法院另行起诉。

摘要:分析官方数据和相关案例, 可知目前我国实习期间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频发, 同时我国缺少专门保护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的法规, 实习生法律地位缺失, 因此实习生遭受人身伤害后难以得到合理的救济。根据相关法律文件和法院案例的数据进行分析, 将大学生的实习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实习生和实习单位形成一般民事关系, 第二种类型是实习生和实习单位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阐明这两类不同性质实习当中大学生遭受人身伤害后的法律救济。

关键词:实习,大学生,人身伤害,关系,法律救济

参考文献

[1]赵小峰与太原市升东晟路桥有限公司劳务合同纠纷案[EB/OL].http://wenshu.court.gov.cn/, 2016-09-06.

[2]余卫明, 喻洁.论实习生伤害事故的责任承担[J].时代法学, 2011 (1) :35.

[3]金秋平.大学生实习期间劳动权益保障研究——中外立法比较视角[J].法治与社会, 2015 (3) :74.

[4]龚潇.劳动关系、劳务关系、雇佣关系的特征及其归责[J].法制博览, 2013 (11) :225-226.

[5]肖传亮, 童丽, 王贵军.劳动关系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4-5.

人身伤害赔偿 篇2

雇工人身伤害赔偿建议

甲在受乙雇佣从事雇佣活动时,从车上掉下受伤住院20天,造成人身伤害,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故依法要求乙承担赔偿责任。

赔偿金包括医疗费 元、误工费元、护理费元、交通费元、住宿费元、营养费元、住院伙食补助费元,共计元。希望乙本着积极负责的态度,就甲人身伤害赔偿一事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甲随时有权诉诸人民法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研究

随着侵权案件的数目上升为仅次于离婚纠纷案件的第二大案件,而侵权案件中又以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为主,因此作为影响我国立法制度、司法实践、学术研究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问题已经成为最富有争议的问题。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自最高人民法院2004年5月颁布的《关于人身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后有了明显发展,尽管该解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目前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各种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不统一的状况,但未能达到完全同意,只能说是仅仅在某些范围内达到了有限的统一。从该解释规定的内容来看,的确是在某些方面放映了我国侵权法理论与司法实践的进步,但其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司法实践的操作中,人身损害赔偿的一些赔偿项目的具体赔偿标准也需要改进和统一。

一、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在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的立法上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我国虽然在立法思想上与其他国家基本相一致,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极为不同。在此立法思想影响下,导致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存在以下具体问题:

(一)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规定不系统

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不成体系。其中最完整、最具操作性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为《解释》)已于200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了。尽管该《解释》有一个目的就是力图解决我国目前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各种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不统一的状况,但仅仅在某些范围内达到了有限的统一。

(二)计算基数标准规定不合理

我国现行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及被抚养人生活费采取城乡双重标准,即“按照受诉法院居民人均纯收入在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立法者考虑的主要是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存在着差距,却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同命不同价”及“撞了城里人不如撞了农村人”,难以解决“农村人难以承担侵害城里人后所承担的人身损害赔偿”等问题。

(三)回避了所失利益中机会丧失的赔偿问题

大陆法系规定,因为劳动力丧失或死亡导致丧失本可能获得的利益,按其是否与契约的内容或法规保护的意旨相同而定,至于损害赔偿的计算问题主要以主观计算为主,当主观计算有困难时以客观计算为主。由于机会损害具有不确定性,且不易量化,为了防止不确定性的扩张,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赔偿金计算的准确性,保守的规定就成为当然的选择。然而,这样的选择,是以牺牲受害人的利益为代价的。因此,我国有必要修正对机会利益丧失的救济态度。

(四)对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的规定不明确

《关于人身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受害人及其近亲属除了有权请求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外,还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精神损害抚慰金,其数额参照《解释》予以确定。但依据新的司法解释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不应该是死亡赔偿金和残疾 ,他们分别为独立的赔偿请求内容。因此,精神损害抚慰金未得到确定。

(五)对于定型化赔偿关于年限的规定不合理

大陆法系采用传统做法,按照平均寿命计算定期给付。我国规定了20年的赔偿期限,虽然《解释》第三十二条规定了受害人享有再次起诉的权利,但是对于保护未成年人远远不够,即使如该《解释》的起草者所说的,由于该解释未规定可以请求的次数,可以重复请求赔偿,但与正常的语意理解不符合。所以,此赔偿标准明显不符合赔偿实际损失的原则与要求,应予修改。而且对0岁以上至60岁以下的人的残疾赔偿金都采用赔偿20年的做法不符合客观的损失,使得不同的年龄的人获得相等的赔偿,看似公平实则并不符合客观事实,也很难认定具有合理性。

二、我国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改革建议

(一)制定侵权法典,统一人身损害赔偿规定

1、尽快制定《侵权行为法》。人身损害赔偿是侵权行为法的重要内容,在制定《侵权行为法》的时候,一定要对人身损害赔偿进行全面的研究,对人身损害赔偿问题作出完整、全面、完善的规定。

2、《侵权行为法》规定人身损害赔偿的基本内容应当统一、具体、可操作性强。

3、在立法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就实践中存在的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进行司法解释,形成基本制度由立法规定,具体问题由司法解释处理的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格局。司法解释的内容,不是基本制度的规定,而是对人身损害赔偿的基本制度在实践中怎样实施和操作,使《侵权行为法》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制度在实践中得到准确的贯彻执行,真正发挥保护自然人生命健康权的作用和功能。

(二)统一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废除城乡双重标准

现行解释将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按照受害人的户籍所在地来区分,明显是不合理的,应当废除城乡双重标准,建议仿照国家赔偿法规定的标准进行赔偿,即第一,国家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作为标准,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10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20倍;造成死亡的赔偿20倍。第二,赔偿减少收入的标准,确定为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最高额为5倍。

(三)对机会丧失赔偿建立损害赔偿制度

由于现实中确实存在大量机会丧失损害赔偿问题,因此我国人身损害赔偿制度应该参照大陆法系对机会丧失的相关规定根据全部赔偿原则,计算机会丧失赔偿时应以主观计算为主,但当主观计算有困难时,采用客观计算,当事人能够举证可以采用主观计算时,则采用主观计算。

(四)通过斟酌的具体情节确定人身损害抚慰金

关于确定人身损害抚慰金赔偿数额的基本原则,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基本方法是由人民法院斟酌案件的全部情况,确定赔偿金额”,这一意见对于确定人身损害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数额也是适用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中,关于斟酌的情节又规定为:“(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水平。”在决定人身损害赔偿抚慰金的数额时,应当根据这些情况,酌定抚慰金数额。

(五)采用人均存活年限作为赔偿年限

我国确定赔偿期限为20年的原因有:(1)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相一致,我国《国际赔偿法》对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和残疾者生活补助费都规定了20年的赔偿期限;(2)由于赔偿金需一次性给付,且不扣除期前利息;(3)指向未来的一次性赔偿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缺点是期限过长难免加重实际生活与实际利益不一致的情形,可能造成不当得利。(4)赋予赔偿权利人就赔偿期限届满后再次起诉的权利。因此,对年限过长可能导致不当得利一项,可以通过大陆法系因果修补原则给付定期金的赔偿方式得以弥补;而对应与现行法律相一致一项,可通过法律位阶效力来解决,且因为此规定是法律制度中一直存在的漏洞,应当予以改正。对再次起诉权已无必要且诉讼成本过高,不具有实际操作性。(作者单位:沙县人民法院监察室)

参考文献:

[1]黄松有:《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1月1版,第260页。

[2]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在公布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3]张新宝:《对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若干赔偿问题的质疑与探讨》,《民商法学》,2005年第5期。

[4]杨立新:《人身损害赔偿问题研究》,《民商法学》,2005年第6期。

人身伤害赔偿 篇4

1999年10月24日晚, 李萍、龚念夫妇带着8岁的儿子龚硕皓与朋友到五月花餐厅就餐, 在“福特”包房附近就座。不久“福特”包房发生爆炸, 龚硕皓和李萍随即倒下, 龚硕皓因抢救无效死亡, 李萍受伤被评定为二级残废。据查, 爆炸发生于餐厅服务员为顾客开启五粮液酒盒盖时。伪装成酒盒的爆炸物是当时在该包房内就餐的一名医生收受的礼物, 开启时发生爆炸。

李萍、龚念诉至法院, 要求五月花饮食有限公司赔偿各种费用和精神损害赔偿金等共计403万元。其诉讼理由是:被告有义务提供愉悦放心的消费环境, 保证顾客的人身安全, 其对顾客自带酒水进入餐厅不予禁止, 以致埋下安全隐患, 使餐厅发生不该发生的爆炸, 造成顾客人身伤亡。

被告辩称, 爆炸事件是犯罪分子所为, 不知情的顾客把经过伪装的爆炸物带进餐厅, 根本没有预见到会发生爆炸, 餐厅当然更不可能预见, 因此纯属意外事件。被告主观上没有过错, 客观上也没有实施侵权行为, 被告已经对前来就餐的顾客尽到了保障其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责任。原告的起诉缺乏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 其请求应当驳回。

珠海市中级法院认为, 被告在此次爆炸事件中, 已经尽到了应当尽到的注意义务, 对于原告的伤亡没有过错, 不构成侵权。被告与加害人之间也不存在任何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不能代替其承担法律责任。原告应向第三人请求赔偿。故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一审宣判后, 李萍、龚念不服, 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在二审中,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被上诉人五月花公司在本案中既不存在违约行为, 也没有实施侵权行为, 不能以违约或者侵权的法律事由判令五月花公司承担民事责任。但五月花公司并非与上诉人一家受侵害事件毫无关系, 双方当事人虽然同在此次事件中受害, 但李萍、龚念一家是在实施有利于五月花公司的就餐行为时使自己的生存权益受损, 五月花公司受损的则主要是自己的经营利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第157条:“当事人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 但一方是在为对方的利益或者共同的利益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损害的, 可以责令对方或者受益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之规定, 判决撤销一审民事判决, 被告给付原告赔偿30万元。

本案涉及消费者的安全权。安全权是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 它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保障其人身、财产的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其义务主体是提供服务或商品的经营者。但在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经营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 由于第三人的原因或行为导致消费者的人身或财产的损失, 经营者是否要对消费者的人身、财产损失负赔偿责任?本文拟以本案的判决所带来的启示, 进一步研究此类型案件的解决方法。

二、关于本案的一般思路

如前所述, 本案涉及到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问题。原告与被告之间存在着以消费、服务为内容的合同关系;而且原告是在被告的经营场所内接受服务时生命权和健康权受到侵害。因此原告既可以《合同法》为依据提起违约之诉, 也可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起侵权之诉。假设原告提起违约之诉, 很明显, 在本案中要求被告预见到客人所带酒水实为伪装的爆炸物并有所防范是不现实的, 已经超出了经营者应当履行的合理注意义务范围。故被告不存在违约行为。

那么原告如何提起侵权之诉呢?侵权责任的核心在于归责原则问题, 我国理论界关于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问题尚未达成共识, 较有影响的观点是“三元说”, 即认为归责原则有三: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笔者采用三元说。在本案中, 侵害原告生命权、健康权的事实是由犯罪分子的爆炸物所引起, 不属于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 并且被告与犯罪分子也不存在实施共同侵权行为的可能性, 被告不存在过错, 显然本案不能根据过错原则来确认被告的侵权责任;至于无过错责任原则, 其适用范围由法律予以明确, 也就是说, 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要以法律明确规定为前提。对于本案中的法律事实, 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没有关于经营者承担无过错责任的规定。故也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推定被告的侵权责任。适用公平责任原则似乎是解决本案的好方法, 而且已经有学者通过对本案的研究并认为“本案实质上是运用公平责任原则解决责任承担问题的”。所谓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在当事人双方均无过错, 且法律又无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情形下, 由法院根据公平观念, 让当事人合理分担损失的一种归责原则。本案能否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笔者认为不能。理由如下:首先, 公平责任原则作为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补充, 并非适用于前两种原则适用范围外的所有侵权案件, 按照现行法律的规定, 主要适用于《民法通则》128条、129条和133条列举之情形;其次, 公平责任原则适用前提乃是当事人双方都没有过错, 且一方为加害人, 另一方为受害人;而在本案中存在因其过错导致原告人身损害的第三人, 其应当按照过错责任原则承担侵权责任, 如果适用公平责任原则, 就会出现同一案件中既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又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矛盾局面;第三, 公平责任原则是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一种, 本案中被告并无任何侵权行为, 而且公平原则的适用使得第三人即直接侵权人对受损人的责任转移到经营者身上, 这种转移是没有法理支撑的, 缺乏说服力。因此, 公平责任原则不能适用于本案。综上所述, 本案中被告不存在侵权行为, 让被告承担侵权责任是不合适的。那么本案除了判决原告败诉就没有其他稳妥且具说服力的解决办法了吗?

三、二审判决的启示———利益平衡

二审法院在肯定一审判决认定的本案不能以违约或侵权的事由判令五月花公司承担责任的基础上, 判决撤销一审民事判决, 被上诉人五月花公司补偿上诉人30万元。其判决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第157条之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 但一方是在为对方的利益或者共同的利益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损害的, 可以责令对方或者受益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判决理由是“为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受损结果, 酌情由五月花公司给李萍、龚念补偿一部分经济损失”, 而撤销一审判决也是因为一审法院“不考虑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判决书中的一些用语较为引人注目:“补偿”、“失衡”、“平衡”, 显然二审法院在本案的处理中采用了利益平衡的司法方法。

何谓利益平衡?简单的说就是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相对均衡的状态, 法律虽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但权利、义务都是主体实现利益的工具, 其本质内容皆为利益, 法律正是通过对利益的调整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控。因此司法活动中法官处理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本质上就是解决民事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作为成文法国家, 一般情况下法官可以根据现有法律规范实现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分配, 但由于成文法的滞后性、保守性等缺陷, 要在现有规范的基础上对所有的案件做出令人满意的裁决不总是可能的, 这就要求法官在处理某些案件时依据一定的原则, 通过对主体利益关系的充分衡量, 最大限度的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 以实现主体利益的相对均衡。应当指出, 在法官进行利益衡量的过程中, 法的价值取向如:正义、效率等, 一些法律的基本原则如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 都对法官的利益衡量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四、结论

本案所述事实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根据现有法律规范, 如果经营者已经尽到谨慎的注意义务, 在侵权第三人无法确定或者不具有赔偿能力的情况下, 受害人得不到相应赔偿和救济的状况将很难避免。已经有学者关注这种现象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设计了诸如“公众社会责任保险”和“社会救助”等制度来解决该问题, 但这些制度设计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其实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已经为我们在现行法律规范框架内妥善解决此类纠纷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 而且最高人民法院将其列为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 已经表明了对该种解决纠纷方法的认可。

参考文献

[1]魏振瀛主编.民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胡雪梅著.过错”的死亡——中英侵权法宏观比较研究及思考[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3]孟祥娟.论利益衡量的法律控制[J].载理论探讨, 2008, (02) .

[4]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2年第2期, 第61页.

人身伤害赔偿协议书 篇5

甲方:

乙方:

因XX高速XX段施工建设,乙方在位于XX的施工工地上与甲方发生纠纷,经协商,双方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一、由甲方向乙方支付医药费共计壹万伍仟元整(¥15000);

二、扣除前期已支付的陆仟陆佰元(¥6600),余款捌仟肆佰元(¥8400)甲方需于2018年的8月15日前一次性付清;

三、乙方在收到上述全部赔偿金额后,不得再就同一事由向甲方要求其它费用和主张其他权利;

四、本协议书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受法律保护。各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协议自觉和及时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本协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五、此协议一式两份,甲乙两方各执一份;

六、此协议自签订之日始即时生效。

甲方:(签名)

乙方:(签名)

人身伤害赔偿 篇6

一、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差异性分析

相较于人身损害赔偿而言, 工伤保险赔偿体现了国家公权力的干预性, 工伤保险赔偿超越了私法的范畴, 二者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性。

( 一) 法律关系方面的差异性

工伤保险赔偿体现了行政法律关系的色彩, 其适用于劳动法、工伤保险法等法律法规, 其中包含了工伤保险法律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而人身损害赔偿则体现的是一种侵权的法律关系, 其适用于民事侵权法, 体现出了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平等性[1]。

( 二) 构成要件的差异性

对于人身损害赔偿而言, 其主要针对的是对于职工存在的违法行为, 必须要有违法行为对职工权益损害的事实, 对于工伤保险赔偿而言, 其不强调违法行为是否存在, 用人单位只要正常缴纳工伤保险, 不管用人单位是否出现违法行为都会对工伤职工进行赔偿。

( 三) 功能的差异性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其主要关注的是对工商损害的救济, 其并不注重对用人单位的追责, 在工伤损害出现之后, 用人单位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或只需要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而工伤保险的经办机构则支付全部或大部分的工伤保险待遇, 这样就实现了用人单位工伤损害赔偿风险的转移。人身损害赔偿是一种私法范畴内的赔偿, 当权利人的权益遭到第三人侵害时, 其能够对不法行为进行追责, 让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 并将这种赔偿转移给权利人, 从而平衡双方利益, 其主要功能在于对不法行为的制裁, 同时能够提醒第三人要注重对职工权力的保护。

( 四) 赔偿范围与标准差异性

工伤保险赔偿的初衷是对工伤职工基本生存的保障, 其赔偿范围主要是针对物质损失的, 而不包括精神损失, 人身损害赔偿则针对的是违法行为对职工权益侵害的赔偿, 其中既包括物质损失又包括经济损失, 因此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更加宽泛, 赔偿标准更高, 且赔偿的金额也更大, 两相对比而言, 人身损害赔偿的数额要远远多于工伤保险赔偿[2]。

二、合理构建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

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有着一定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是导致工伤救济出现混乱以及困境的重要原因, 这就需要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

( 一) 在用人单位无过错时采用取代模式

对于由于职工自身的原因或意外情况发生导致的工伤事故来说, 可以采用取代模式, 用人单位无过错, 则不能够对用人单位进行责任的追究, 因此不能要求人身损害赔偿, 只能要求工伤保险赔偿。

从工伤救济的角度来讲, 用人单位无过错则工伤救济的主要目的是填补损害, 而不对用人单位进行侵权责任的追究。在职工受到工商损害之后应当直接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申请领取工伤保险赔偿, 以此来保证受害人经济救助的及时性,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 由于其本身对于工伤事故无过错, 且正常缴纳工伤保险费用, 则可以实现责任转移, 将赔偿责任转移到社会, 这就大大降低了用人单位的经营风险。

( 二) 在用人单位存在过错时采用补充模式

由于用人单位的过错导致的工伤事故可以采取补充模式, 工伤职工在依法获得工伤保险的应有赔偿后有权利向用人单位所要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之间的差额部分金额以及精神损害赔偿。

用人单位过错导致的工伤事故指在现实相对普遍, 例如用人单位监管落实不到位、指导失策、强迫劳动等引起的工伤事故均属于用人单位过错, 从本质上来讲指的是用人单位主观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注重职工安全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采用补充模式。此外, 针对用人单位忽视劳动安全的行为, 应当发挥制裁作用。

( 三) 在第三人侵权时采用兼得模式

在存在第三人侵权而导致工伤发生的时候可以采用兼得模式, 职工既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赔偿, 同时能够向第三人索要人身损害赔偿, 这两种赔偿是相互独立的, 也就是说工伤职工有权获得双重赔偿, 但需要注意的是, 此种情况下工伤职工所遭受第三人的人身损害必须要获得相关工伤认定, 且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之间不产生竞合关系。

三、结论

综上所述, 对于工伤职工的赔偿是对职工生存权利的维护, 就目前来看, 我国关于工伤保险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的关系上还缺乏统一的、科学的处理方式, 本文简要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并针对用人单位有无过错、第三人侵害以及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等四种条件提出了针对性的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关系构建思路, 旨在为完善我国的工伤赔偿提供参考。

摘要: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是工伤救济制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种救济方式, 二者之间的使用关系一直是法学界研究的焦点。本文简要分析了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之间的差异性, 提出了构建我国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适用关系的主要思路, 旨在为完善我国工伤救济制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伤保险,人身损害,赔偿,适用关系

参考文献

[1]张新宝.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J].中国法学, 2007, 02:52-66.

人身伤害赔偿 篇7

关键词:顶岗实习,人身伤害,责任认定,工伤

一、问题的提出

顶岗实习是一种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在顶岗实习制度试行过程中,各种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并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2010年3月,某职业院校三年级学生张某等人,由学校安排在某铁路局供电段顶岗实习。学校与供电段签定了学生顶岗实习协议,约定每生缴纳实习费等合计1 000元,学校派教师李某到供电段指导,供电段为学生安排实习指导师傅。张某等人分别被安排在变电所和接触网工区实习。4月,张某在一次接触网维修作业实习过程中,从接触网上摔下受轻伤,后被送往附近医院治疗,花去医疗费5 000多元。

2010年9月,某职业院校三年级学生苏某等人经学校推荐和某铁路工程公司面试考核,予以录用。10月,铁路工程公司与学校商议,苏某等20名学生前往公司顶岗实习,实习期间公司每月支付报酬800-1 200元,安排食宿。苏某被安排在该公司下属的一个项目部进行接触网安装实习,12月下旬,苏某在接触网安装施工时,被梯车砸伤,造成下颌骨两处骨折。后被送往医院治疗,先后共进行两次下颌骨复位手术,花去医疗费1.2万余元。

上述两个案例都是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发生的人身伤害事件。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如果发生人身伤害,该如何定性和处理,是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迫切问题。

二、顶岗实习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责任认定现状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职业院校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学业的最后一年或者最后一个学期,由实习单位提供场所或岗位,安排学生在相应岗位履行岗位职责,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能力的一种实习形式。

随着顶岗实习的深入开展,参加顶岗实习学生人数增加,学生受到人身伤害的事例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一方面学生的权益受到损害,另一方面伤害事故发生后,相关的处理机制尚未健全,争议也逐渐增加。

教育部于2002年6月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未提及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受到人身伤害的问题,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对顶岗实习学生的人身伤害事故也没有明确规定。原劳动部颁布试行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曾作出规定,到单位参加实习的学生人身受到伤害,如果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则可按工伤对待,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但该办法现已被废止。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未规定顶岗实习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顶岗实习学生若在实习过程中受到人身伤害,因无明确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可循,处理难度较大。

三、现行法律框架下顶岗实习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责任的认定

顶岗实习涉及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三方当事人,进行人身伤害事故认定,需要明确学生在事故当中的身份定性、各方当事人之间关系及应承担的责任。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受到伤害的不同情况以及与实习单位之间的不同关系,本文将顶岗实习学生分为两类分别讨论。一是已签定就业协议或已被用人单位选录的学生(以下简称“已被选录的学生”),二是未就业或虽已被用人单位选录但未到用人单位实习,而由学校统一安排到校企合作培训基地或专业对口单位实习的学生(以下简称“未落实用人单位的学生”)。

(一)顶岗实习学生的身份定性

顶岗实习学生的身份定性分析是认定学校与学生、学生与实习单位、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法律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已被选录的学生到就业单位顶岗实习的,其身份宜认定为劳动者。从法律学科的角度,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据此可知,要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是达到劳动法规定的年龄;二是具有劳动能力;三是依法或依合同在用人单位从事劳动生产并获取一定的报酬,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和安排。已被选录的学生到就业单位参加顶岗实习的身份符合法律上劳动者的特征,应被认定为劳动者。

未落实用人单位的学生由学校组织进行顶岗实习的,其身份宜认定为学生。在这种顶岗实习形式下,实习单位与学校基于双方的协议组织和开展实习。与前一种顶岗实习有着本质区别,其实质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延伸。学生虽然也要接受实习单位的管理,但这种管理不能等同于单位对职工的约束和管理。这种管理和约束是基于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委托协议而进行的一种教育管理性质的约束。学生也会适当参与实习单位的生产劳动,并能创造一定的价值,但是这种生产劳动并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这成为区别于前一种顶岗实习学生劳动者地位的重要特征。

(二)顶岗实习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

1. 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

已被选录的学生到就业单位顶岗实习,根据前文分析可知,其实质是提前上岗,与实习单位之间是事实劳动关系。顶岗实习学生虽然学籍仍然存在,但因为提前上岗基本上不回学校学习,只是到时间领取毕业证而已。虽然在这过程中学校仍有教育管理的义务,但这种义务已经因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关系而被削弱。

学校安排未落实用人单位的学生到指定单位顶岗实习,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是一种基于委托与被委托的委托合同关系。学校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通过协议的方式委托给实习单位,实现对学生的培训管理。

2. 实习单位与顶岗实习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已被选录的学生到就业单位实习,双方之间是一种事实劳动关系。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根据上述规定,一是顶岗实习学生年龄达到劳动法要求的最低就业年龄,具备劳动能力,主体合格;二是顶岗实习的主要内容是替代原岗位人员从事相应工作,学生根据用人单位的安排提供劳动,服从用人单位的考核与管理,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双方默认提供劳动与接受劳动这种特殊关系的存在;三是顶岗实习学生所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众多岗位或业务需要中的一部分。学生在实习单位参加顶岗实习都有自己明确的职责,符合事实劳动关系的构成要件。

学校统一组织未落实用人单位的学生顶岗实习,学校将学生实习期间的教育教学管理权通过实习协议的形式委托给实习单位,实习单位因此而获得对实习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权,与顶岗实习学生之间形成教育教学管理的关系。实习单位根据委托协议完成对学生的实习指导是一种代为行使教学管理权的行为,包括对实习内容的安排、学生的安全教育、实习指导和实习监控等。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一方面应遵守实习单位各方面的规定,按要求完成实习学业;另一方面还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带队指导教师的指导和管理,并根据学校给出的实习目标及要求认真完成实习的各项任务。

3. 学校与顶岗实习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已被用人单位选录的学生到就业单位顶岗实习,学校负有对其学籍进行管理、毕业条件审查、毕业证书办理和发放的义务,此时,学校主要是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被选录的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即开始履行就业协议,也因学生成为实习单位的真正意义上的劳动者而大大弱化了学校的管理责任。因而在此情形下,学校与顶岗实习学生之间是一种简单的行政管理关系。

未落实用人单位的顶岗实习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兼具教育行政管理关系与民事合同关系。学生从顶岗实习开始到实习结束,这期间的活动既有民事活动也有行政管理活动,如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学籍的管理、遵守校纪校规和实习表现的考核都属于学校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表现。

(三)顶岗实习人身伤害事故归责原则的确定

在顶岗实习人身伤害事故中,归责原则是指顶岗实习学生受到人身伤害后,应依据何种根据使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是具体应用侵权归责原则。

1. 学校在顶岗实习人身伤害事故中适用的归责原则

学校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须尽到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义务,对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的选择应尽到考察义务。学校在学生到用人单位参加顶岗实习前应组织进行安全教育和实习注意事项的宣讲,对于未落实用人单位的顶岗实习学生应加强管理和教育。学校没有尽到必要的义务则应对伤害后果承担必要的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如果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的过错导致学生人身伤害的,因其是职务行为,应根据过错责任原则由学校承担责任,学校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有过错的教师追偿。

2. 实习单位在顶岗实习人身伤害事故中适用的归责原则

已被选录的学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的,实习单位应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和正常的工作环境,如果是实习单位侵害了学生权益,应根据过错责任原则承担侵权责任。如果顶岗实习学生不能证明实习单位有过错,只能证明伤害发生在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根据《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之规定,即使实习单位没有过错,也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承担相应责任。如果造成人身伤害原因不明的,也按前述原则进行处理。另外,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4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规定,如果指导学生实习的技术人员在指导实习的过程中造成实习学生伤害的或者实习单位的其他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给实习学生造成伤害的,实习单位均应根据过错责任原则承担侵权责任。

对于未落实用人单位而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实习单位基于学校的委托和顶岗实习学生之间形成教育管理关系。在此种关系下,实习单位有教育管理义务。如果实习单位未尽到前述义务,造成顶岗实习学生损害的,依照过错责任原则承担责任。如果是指导实习的行为有过错导致学生损害后果发生的,也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对于在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内发生的伤害,如果不能证明是实习单位的过错或原因不明的,根据《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之规定,适用无过错原则承担责任。

(四)顶岗实习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责任的认定

根据前文分析可知,已被选录的学生到就业单位顶岗实习的,学生的身份定性为劳动者,与实习单位之间是事实劳动关系,根据《工伤保险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造成人身伤害的,性质应认定为工伤。案例二即属于此种情况。

在学校统一安排实习的情形下,通常会与实习单位签订书面协议。如果顶岗实习学生发生了人身伤害事故,此时,学校可以依据签订的合同请求实习单位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学校对损害后果也应承担责任的,则和实习单位一起分担责任。如果顶岗实习的学生与实习单位也签订有合同,顶岗实习学生也可依据合同请求实习单位承担违约责任,当然这种情形在现实当中非常少见。同时,顶岗实习学生也可根据《侵权责任法》就人身损害向实习单位主张侵权责任,此时,便出现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在民事关系中比较常见,当事人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不得同时请求。案例一即属此种情况。

四、完善顶岗实习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责任认定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构建顶岗实习权益的司法保护和救济机制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已基本建立,可以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明确顶岗实习人身伤害事故的解决办法。如可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加入顶岗实习伤害事故处理条款,或者作出司法解释,明确顶岗实习中各方关系及责、权、利,为处理此类案件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有法可依后还必须有依法解决问题的机制机构和途径。一是可在教育部门设立相应机构受理顶岗实习学生人身伤害事件,成立由学校及实习单位、学生代表组成的调解委员会,和谐有效地解决问题;二是保护实习学生利益与保护实习单位合法权益并重,促进顶岗实习三方关系的和谐稳定;三是加强对顶岗实习情况的监督检查。彻查实习单位的工作环境、消防安全设施及学校和实习单位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管理情况。

(二)认定顶岗实习学生劳动者地位,将实习期间受到的人身伤害纳入工伤保险

在部分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对实习生确定劳动者地位是有明确规定的。根据前文分析可知,这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成为劳动者并从事生产劳动的基本条件。应将现有顶岗实习学生根据实习形式的不同区分为到用人单位的上岗实习和学校统一安排的顶岗实习。对于到用人单位的上岗实习学生可认定其劳动者地位,纳入劳动法的保护范畴;而对于未就业学校统一安排实习的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则纳入学生缴纳的意外伤害险范围内加以保护,当发生人身伤害后及时通过保险公司先行获取帮助,从而使学生利益得到及时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吴越.经济宪法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2]王利明.违约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3]梁慧星.民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4]郑玉波.债法各论(上)[M].台湾:三民书局,1998.

[5]李鸿建.社会属性视角: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J].当代青年研究,2006(12).

[6]褚宏启.论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J].中国教育学刊,2000(1).

人身伤害赔偿 篇8

一、渔民人身伤亡赔偿案件的执行情况分析

根据我国某法院公布的资料显示, 自2003年以来, 该院共受理了海上人身死亡赔偿纠纷等十余起渔民人身伤亡赔偿案件, 这些案件最终都遗憾地以中止或发放债权凭证告终。这些案件的共同特点:一是双方当事人都是渔民, 个人执行个人, 多数案件是受害雇员或其家属申请执行渔船船东 (雇主) 或其家属;二是纠纷都是在渔船从事海上捕捞作业或航行时发生事故引起的, 都造成了人身伤亡;三是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既失去了亲人, 又丧失了家庭主要劳动力, 在悲痛的同时, 生活也陷入困境。

在这类案件中, 被执行人往往已丧失履行能力, 而申请执行人失去亲人很悲痛, 希望得到赔偿的心情又非常急切, 一旦无法得到赔付, 情绪就会失控, 在执行工作中处理不好就会导致缠讼、缠访事件的发生, 使矛盾激化, 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在这类案件中, 受害的渔民及其家属, 无论是申请人还是被执行人都属于社会中的特困群体, 法院应在执行工作中予以特别的关注和保护。总结这类案件难以执行的直接原因就是被执行人因海上事故的发生而损失惨重, 导致无财产可供执行。对于执行中的特困群体问题, 我国从政府到法院, 从最高人民法院到地方各级法院都在积极地想办法, 实践中采用了不少好的做法, 例如通过政府给予受灾渔民一定的补偿金, 法院设立执行补偿基金, 对因案件无法执行而得不到赔付的特困申请人给予一定的金钱补偿等等。上述这些措施都收到了良好地效果, 但笔者认为, 鉴于我国穷困的渔民众多, 每年事故频繁, 财产损失巨大的现状, 以法院及其法官的有限财力对受害渔民进行补偿和帮助无疑是杯水车薪, 而要是全由政府来救济, 又将会大大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 因此, 单纯的国家救济不是解决渔民问题的长久之计。因此, 要解决这个执行难题仅仅依靠法院的努力是不够的, 根本出路还在于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建立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保护渔民的权益, 进而促进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

二、建立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一) 我国渔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渔业保险事业始于1982年, 至今已走过了三十余年的历程, 期间走过商业保险的道路, 也探索过民间互保的模式, 取得了一些成效, 更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渔业保险的现状是, 商业保险因为出险概率高、勘验定损成本大、巨灾风险无法控制, 再保险没有机构承担, 以及商业保险费率高, 渔民无力承受等诸多原因, 已从绝大多数渔业领域退出。而目前我国渔业互保协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由于自身实力有限, 又没有得到来自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支持, 因而其开展的互助性保险业务范围还比较狭窄, 覆盖率还不高, 数量众多的小型渔船保险业务目前开展的还不够, 特别是化解大风险的能力很弱, 协会蕴藏着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的隐患, 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无法完全得到保障。而且由于这些互保协会本身, 在性质、体制、业务范围等方面得不到法律明确, 互保组织实际上仍游离于商业保险、社会保险的法律边缘。

鉴于商业保险的逐渐淡出和互保协会的实力有限, 我国现有的渔业保险制度还远远不能满足渔民的需要, 高风险的渔业行业只有走国家立法、政府引导、财政补贴、渔民参与的模式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渔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也才能真正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渔区社会保障体系, 而这种模式就是所谓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了。

(二) 日本的成功经验。

政策性渔业保险就是由国家立法保障, 政策规范, 通过合理分配渔船保险资源, 给予适当的政策补贴, 提供再保险以及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来支持发展为渔民生产服务的渔船保险事业。在这一点上, 国际上有很多国家成功的政策性渔业保险经验可供我们有益借鉴。日本建立渔船风险保障制度的初期和我国现行情况相似, 也是渔船行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提高、渔船个体经营占主体的时期, 因此日本渔船保险制度, 对我国很有启示, 并有现实的参考价值。日本渔船保险事业是根据《渔船损害等补偿法》设立的一种义务保险制度, 这是一种由政府从政策上直接或间接地参与, 以促进中小型渔船稳定经营为目的而实施的政策性保险制度。全国机动渔船基本都参加了这种行业互助保险。渔船保险业务由渔船保险中央会承担, 基层组织有50个渔船保险组合和遍布全国的2, 344个渔业协同组合, 开展渔船的普通保险和渔船船东责任保险等8个主要险种。渔船互助保险事业已经成为日本水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产业政策, 为保证渔业经营稳定和渔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做出了很大贡献。总结日本渔船保险制度规范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基本经验有以下几条:

1.国会立法保障, 船东义务投保。

日本从1937年颁布了《渔船保险法》到1999年修改《渔船损害等补偿法》, 几十年间通过不断制定、修改法律, 使渔业保险立法逐步完善。日本渔业保险法律制度中最值得我国借鉴的就是引入“义务加入制”, 即加入区内的渔船所有者如有2/3以上同意加入时, 则该区域内全部渔船都有必须加入渔船保险的义务。这一制度使渔业保险变自愿加入为义务加入, 通过法律规定保证了绝大多数渔民能够享受到保险利益。

2.政府出资主导, 国库负担补贴。

日本的渔船保险事业都是由政府出资补贴事业运营经费、提供再保险支持主导发起的, 并且对“义务加入制”的渔民的保费由国库予以补贴。如在日本100总吨以下的渔船的所有者义务加入渔船保险 (普通损害保险、渔船船东责任保险、渔船装载保险) 时, 政府对这些义务加入的渔船船东采取由国库负担一部分保险费的措施, 最高补贴额达保费的30%。国家补贴体现了政府的主导, 体现了渔船保险和商船相比要承担特殊的风险, 也表明小型渔船船东独自承担保费有经济方面的困难, 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渔船保险面临特殊风险的充分理解和国家产业政策的保护与倾斜。

3.财税政策优惠, 减免各种税收。

渔船保险是日本水产产业政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对渔船保险事业十分重视, 除立法强制、国库补贴外, 就是充分给予免税优惠。日本渔船保险中央会作为非营利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组织都享受减免各种税收的优惠, 主要有所得税、法人税、事业税、固定资产税、印纸税等税种, 从而降低管理经营成本, 促进风险准备金的积累。

4.国家信用担保, 再保最终风险。

日本的渔船保险事业都由国家给予再保险支持, 以国家信用为经营渔船保险的团体进行担保, 由国家承担超额赔付部分的再保险责任, 提高了经营渔船保险的团体的信用等级和可信程度, 使渔民可以放心地参保, 有力地促进了渔船保险事业的发展壮大。值得注意的是, 日本政府原来一直亲自承担再保险责任, 但从1999年国会修改《渔船损害等补偿法》起, 政府开始将除特殊保险和渔船船员员工资保险外的其他渔船保险业务交由渔船保险中央会代为进行再保险, 日本政府只承担再再保险责任。这一转变也标志着在政府主导下, 用市场的手段聚集船东资金, 共筑保障体系的实践已经成熟、稳定, 渔船保险中央会的实力已经十分强大, 政府的负担正在减小。

5.民间组织完善, 服务体系健全。

日本渔船保险中央会下设50个渔船保险组合, 并且各地区都成立了渔业协同组合, 民间组织非常健全。渔业协同组合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 生产、经营、交易、融资、资源分配等都有权参与, 真正代表广大渔业者的利益, 是活跃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主要民间力量, 极大地促进了渔业事业的发展和渔区社会的政治、经济稳定。

综上所述, 日本对渔船保险事业在立法保护上、在财税扶持优惠上、在政府关怀指导上、在民间组织培育发展上有长远的打算和具体清晰的发展思路, 并投入合理的财力和人力, 最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建立健全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全国渔船风险保障体系, 这也是由渔业的风险特点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由政府制定政策并提供少部分财政补贴为主导、广大渔船船东投入大部分资金参与的渔业风险保障体系, 也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规律和国际通行的政策性保险原则, 应该成为我国建立此制度的重要借鉴。

三、对建立我国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的建议

我国是世界第一渔业大国, 海洋渔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建立健全我国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从大的方面讲是为广大渔民的生命、财产损失提供经济补偿, 向渔民提供安全生产服务, 促进渔业生产持续发展。具体到海事案件的执行上, 就是为渔民提高防灾和抗灾能力, 使执行案件能够顺利解决。笔者在此主要从促进海事执行的角度对我国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的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 加强立法, 逐步建立全国渔业保险制度。 我国《保险法》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 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及“保险公司以外的其他性质的保险组织, 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渔业作为农业的一部分, 更有其特殊性, 渔船保险在日本也是单独立法规范。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渔业保险立法的领导, 逐步建立全国渔业保险制度。

(二) 通过颁布法律、行政法规, 强制推行“渔船船东雇主责任强制险”, 保障雇佣船员的合法权益。 在渔船船东个体经营为主体的现实情况下, 我国各界长期忽视渔船船东的安全生产责任也是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的重要原因。日本政府通过立法实行船东义务加入制, 为我国建立保证渔业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得以落实的责任保险制度, 提供了现实的借鉴。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完善“雇主责任强制险”的制度设计:

1.扩大“雇主责任强制险”的投保人范围。 建议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强制将全体经渔港监督机关登记, 取得适航证书的渔船船东、渔船经营人或租船人纳入责任保险制度体系之中, 才能真正使渔船船东, 包括雇主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得以落实, 真正使受雇船员的正当权益得到保障, 把政府从大量的善后处理、抚恤、救济的财政困难中解放出来。另外, 投保的人多了也才能使保险费率大幅降低, 使渔民的保费负担大为减轻。

2.扩大保险范围, 设定最低保险金额。 在强制雇主责任险的制度设计时应当参照中国渔船船东互保协会制定的《渔船船东雇主责任互保条款》, 将“医疗、误工费责任险”也纳入强制保险的范围, 并对雇主给受雇船员投保的最低保险金额作一定的限制。当然, 这种限额可以根据我国各地渔业的发展不同情况和当地渔民各自的经济状况有所差别, 但总的宗旨是通过建立雇主责任强制险制度, 使各地渔民在灾难事故中遭受的损害能够受收一定程度的补偿, 事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和费用能够有所保障。

人身伤害赔偿 篇9

一、我国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 架构体系非常混乱

其一是法律表现形式繁多。就人身损害赔偿而言, 它本身是侵权行为法中的一个具体制度, 内容应当是相对单一、完备统一的体系。而我国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表现主要有四种形式:基本法、单行法、行政法规以及司法解释。他们对人身损害赔偿的规定又有如下特点:相互独立;没有继承性、连续性;无法形成一个科学体系;带有明显的各行其是的发展趋势。致使人们难以掌握与认识其体系, 遭遇人身损害后所得赔偿的差异呈天壤之别。其二是基本法律条文单一且陈旧。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法实际就只有一条, 即《民法通则》第119条, 却保持了15年。与其说单行法、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各行其是, 独自发展, 还不如说是各条块以其利益需要而对《民法通则》的一种变通修改。

(二) 司法解释地位过于显赫

司法解释是对法律适用的解释, 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对法律如何适用进行解说和释疑。但是, 我国的司法解释大大超过了这一应有的范围, 在很多方面具有了“造法”功能。从形式上看, 民事基本法对人身损害赔偿的规定只有一个条文, 在单行的立法中, 一些单行法律仅仅规定几条赔偿的项目, 有的法律虽然规定较为详细, 但是适用范围有很大的限制。这些条文加在一起, 不过十几个条文。但是, 司法解释所作出的规定, 就有几十条。然而, 我国的立法现状又不能没有庞大的司法解释作为立法的补充, 假如说取消司法机关的这种“造法”功能, 我国的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就会成为一个“空壳”。这样的现状从实质内容上看, 司法解释所做出的规定, 很多超出了《民法通则》的规定, 甚至是超出了以后通过的单行法律规定的范围。这种矛盾的现象确实反映了我国立法和司法的现实状况。

(三) 法律制度内容不具有完备性

虽然《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了, 但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仍不完备, 个别问题仍矛盾突出。对于身体权的侵权赔偿法律与司法解释尚未明确, 对于身体权侵害的精神赔偿仅规定可提出请求, 但根本没有下文, 其表现为一个“画饼”。对于精神损害, 虽规定了精神抚慰金, 但从实质上仍不是赔偿, 而只是“意思意思”。即便是这样, 对于造成残疾、残废的抚慰金赔偿计算, 除《国家赔偿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已废止外均没有具体计算方法的规定。对于赔偿金的现实支付方式, 一次性支付与多次分期支付的差别没有考虑, 我国立法主观上排斥扣除利息因素, 立法、行政法规以及司法解释对此均不作规定。

(四) 法律规定的冲突带来了适用的混乱

基本法、行政法规与司法解释对部分赔偿项目的标准计算规定不统一, 如死亡赔偿项目, 有死亡补偿费、死亡赔偿金、抚恤金。社会共识死亡补偿费实质是听起来容易接受的一种变通赔偿, 死亡赔偿金是损害赔偿, 抚恤金是政策福利待遇。而目前司法解释从总体上认为三者均为精神损害赔偿抚慰金。这样就带来了两个方面的缺陷:既然是精神抚慰, 相对不特定的亲属均应有份, 而赔偿是有具体对象的, 从而导致了诉讼与理论上的分歧;赔偿幅度规定不一致, 形成较大差别, 这就会产生不平等、不公正的法律适用的结果。出于司法解释效力的法律限制的无奈,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第2款只能做出“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 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二、完善我国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建议

(一) 更新观念

要充分维护人身损害问题中的社会正义, 树立新观念是一个首要问题。

1.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这本来应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常识, 但由于种种原因, 在我们某些有规则制定权的人那里并未占据应有的位置, 否则很难想象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 由于“在医疗活动中, 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致人死亡的赔偿费会成为所有赔偿中最低的。

2. 按统一的标准进行赔偿。

这实际上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精神在人身损害赔偿中的体现。要求是, 同样的损害结果发生在中国法律的实际管辖范围内, 不因其职业、身份、年龄、事件发生地而有歧视, 不因为赔偿主体的不同而加重或减轻责任。

3. 积极扶持弱者。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分化, 社会关系中的弱者和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个不争的事实。无收入和低收入人群, 老年人和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的孩子, 智力和体力低下的人群, 以及面对强大对手的当事人在人身损害赔偿关系中都是弱者, 在任何人身损害赔偿中, 仅保障他们一定时期内按最低标准生活是不公平的。

4. 保证对加害人有足够的惩罚力。

即赔偿不能只具有补偿性, 而应当使加害人接受足够的惩戒, 使其无论有多大的实力, 都不会把赔偿责任看得轻描淡写。这样, 终加害人一生, 赔偿问题都是一个永远的痛, 能时时提醒其行事谨慎。

5. 精神损失应得到充分的经济赔偿。

精神安全和愉悦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人们必不可少的权益, 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是被漠视的。树立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意识, 明确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

(二) 科学把握我国人身损害赔偿中的社会正义标准

最主要的是将赔偿标准提高到一个相对统一的高度, 对各类责任主体产生正面影响。

1. 国家赔偿。

这从不利的方面讲, 赔偿是从各级财政预算中列支的, 而县级以下 (含县级) 是重点, 因为他们同人民打具体交道的机会更多, 负担本来已较重, 所以, 再增加一点, 则负担更重。但对直接责任人的追缴制度有利于提高相关人员的法律素质和国家机关的公信力, 而待其行为没有国家错误时, 国家赔偿问题也将消失。

2. 公益事业提供者的赔偿。

其支付的是公有财产, 所以当然会带来公有财产损失的增加, 但必须考虑到其可以减少从业人员的傲慢, 促使所有公共服务者加强管理, 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 经营从事有高风险内容活动的主体的赔偿。

目前主要包括汽车驾驶和农村电网供电及设施的维护等, 其一定要达到能使相关人员变得更谨慎、敦厚的程度。

4. 普通经营者, 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称的经营者的赔偿。

对他们而言, 要做到可以确保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更能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更守诚信的商业惯例和法律, 也更能促使一些不良商人在竞争中出局, 从而优化市场环境, 又不至影响合法经营。

5. 普通人的赔偿。

首先是基于过错进行的, 只有赔偿的压力大到一定程度, 才可以使其在将来的行为中变得更谨慎, 更遵守法律和道德, 更善良和宽厚, 真正成为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必须指出, 由于我国封建专制史过于源远流长, 某些人很不会尊重他人, 因此, 如果他们为侵害他人人身权利支付的赔偿太少, 不足以给加害人带来足够的疼痛和警醒。

(三) 吸收已有法文件的合理内容

这是因为这些法文件制定过程中, 已经汲取了前人的经验和智慧, 融入了参与者的心血, 在一定程度上被广大群众认可, 而且很多东西并未因时代的进步而过时。其中最值得吸收的内容包含在下述法文件中, 如《国家赔偿法》, 此法对受害人保护最有力的是: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的标准是以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标准计算, 对未成年以外的其他被扶养人生活费支付至其死亡为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作为现行的唯一一个专门规范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法文件, 它虽然也存在很多缺点, 但其对人身权利的损害行为具体化, 并规定了有权提起诉讼的主体, 提起和受理、支持的条件, 为人们保护精神权益创造了一个制度平台。尤其是明确规定以经济赔偿的方式对受害人加以抚慰及抚慰金的计算依据, 更是将来立法所不可少的。

(四) 制定比较完备的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这套法律制度不仅具有充分的补偿性规定, 而且还能发挥纠错和惩恶功能, 使恶意人身损害行为逐渐消失, 社会更加和谐、安全。

首先, 要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人身损害赔偿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虽比较中立, 并由于法律创制的不足而比较显赫, 但实际地位有限, 司法权的救济能力很受限制, 所以该法须以法律形式出现。其次, 应将补偿、惩罚、遏制作为原则写入人身损害赔偿法律。这一方面突出了我们的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充分保护人权社会的意图, 另一方面国家机关, 特别是司法机关在处理相关案件时, 有合理的自由裁量权, 可以发挥积极性, 使人身损害赔偿问题的处理更符合维护社会正义的要求。再次, 在具体条文中对一些关键性问题作出统一的规定。这些问题包括责任的划分、寻求救济的程序、一些完全可以统一的标准。最后, 确认人身损害赔偿债权的优先地位。这是生命健康权优于其他权利的具体体现, 目前还没有任何规定在此方面做过尝试。

在人身损害赔偿问题上, 中外法学界面临的困境是不一样的。人身损害赔偿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涉及法律法规较多, 而且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继续研究和探索, 从而将其归纳到成熟的理论并最终上升为法律的高度, 为我们最终追求的公平和正义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立新.侵权法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2]吴萍.人身损害赔偿的理念与标准[J].法学, 2003, (12) .

[3]覃有土, 雷涌泉.人身损害赔偿若干疑难问题研究[J].法商研究, 2004, (1) .

[4]黄有松.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

[5]曾世雄.损害赔偿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6]苏志甫.人身损害赔偿计算标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7]许传玺.中国侵权法现状:考察与评论[J].政法论坛, 2004, (1) .

[8]王利明.民法典.侵权责任法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3.

[9]张钦智.关于正确掌握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原则及其标准[J].人民司法, 1996, (12) .

人身伤害赔偿 篇10

(1) 房主与农村建筑队的法律关系。

由于我国农村的经济落后, 使用无资质建房班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 农村工匠闲时做工, 农忙时务农。既不耽误农业生产, 又能增加经济收入, 是一种天然的小农经济模式。我国建筑法第八十三条第三款规定, “抢险救灾及其其他临时性房屋建筑和农民自建低层住宅的建筑活动, 不适用本法。”这一点可以肯定的排除农村自建房房主与建筑队不管有无资质, 都不是建筑合同关系。

笔者认为农村自建房的房主和建筑队之间可能存在两种法律关系。

1. 一种承揽法律关系。

通过口头或简单的书面协议, 房主把建房工程交给建筑队负责人, 可以整体承包, 也可以分包, 或承包后再转包。房主在房屋建成后一般情况下是直接将建房款交于建筑队负责人, 由建筑队负责人给工人发放工资。以一定的工作成果作为合同标的, 构成承揽法律关系

2. 另一种是雇佣关系。

房主直接雇佣工匠、小工。直接指派任务, 并直接给工人发工资。这种以提供劳动为标的合同, 应该认定为雇佣关系。

(2) 建筑队负责人与其雇佣的工匠、小工的法律关系。

一般情况下应认定为雇佣关系, 因为工匠、小工的工资都有固定的标准, 工资发放人为建筑队的负责人。应该成立雇佣法律关系。

(3) 建筑队作为发包人与分包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在某些情况下, 农村建筑队可能把全部的建房工作都承包下来, 包括旧房的拆除, 内部装修等, 并把部分工作转包给更小的建筑队, 比如拆房或砸墙班, 打夯班, 装修队。可能出现两种法律关系, 雇佣和承揽。笔者认为如果将一部分工作整体转包给另一建筑队, 应适用承揽关系。如果按天结算工资, 应定性为雇佣关系。区分标准同上。

(4) 房主与建筑队的工匠、小工之间的法律关系。

一般情况下, 房主与工匠、小工并无直接法律关系。在雇员受害的情况下, 房主与受害方可能会产生侵权的法律关系。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则原则为过错原则, 所以在认定房主对没有直接雇佣关系的建筑队工人受害承担的责任的要求是, 房主具有过错。

二、农村建房事故中责任承担问题分析

由于农村建房的特殊性, 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涉及到房主与建筑队承包人的关系, 建筑队承包人与下面工匠、小工的关系等等。一旦在建房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确定房主与建筑队负责人之间的关系对于责任的承担就显得至关重要。

(1) 雇用关系与承揽关系的判定

目前司法界和理论界的主要观点的分歧点在于房主与建筑队之间的合同关系是承揽关系还是雇佣关系上。传统的区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 工作对于雇主的商业行为而言是否完整和不可缺少, 不过这些工作不是临时应急的就应当认定为雇员;第二, 报酬的确定是以工作时间还是工作效果为标准。雇佣一般一工作时间的长短来确定标准, 而承揽一般是以整体的工作效果来确定;第三, 工作时间、地点、进度是否由劳务提供方来决定。如果能自行决定则为承揽人;第四, 又谁提供工具、设备。雇员一般使用雇主的工具、设备, 承揽人一般自备工具、设备。第五, 领取报酬的方式是固定的还是一次性。雇员领取报酬的方式一般比较固定, 承揽人一般是一次性。雇佣关系的雇员一般收到法律强有力的保护, 雇主的权利受到限制, 而承揽关系的双方地位平等。

法经济学的角度下也能提供全新的思路。风险责任的承担问题就是风险责任的分配问题。利用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引用汉德法则, 在一个事件中, 一方当事人的风险成本小, 该当事人就应当采取措施, 控制风险, 即风险责任由其承担。换句话说, 风险成本小的当事人如果不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发生事故, 责任由其承担;如果他已采取适当的措施, 然事故仍然发生, 他不承担责任;如果双方当事人的风险成本相等, 行为人自担风险责任。房主和建筑队的负责人的风险成本就是采取防范措施的成本, 在二者相等而其他因素亦相似的场合, 人们肯定更倾向于那种能够提供最经济地避免损失的方法的责任规则。经济预防原则, 即对于不经济的损害, 应通过对能够最廉价地避免风险的人课以责任的方式予以防止。在雇佣与承揽很难区分的个案中, 引用汉德法则也许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2) 各方责任的承担

事实上, 无论是按照承揽合同还是雇用合同来确定房主与承建人之间的关系, 均是为了分清在建房过程中发生事故各方应当承担的责任。

1. 雇主责任的承担

如果房主与承建人之间系雇用关系, 根据《解释》第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雇员在从事雇用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 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的是无过错责任, 这符合我国民法的公平原则。雇员为雇主完成工作, 雇主为受益人, 让雇主获利的同时负担风险, 符合民法权利义务一致的基本原则。

2. 房主责任的承担

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农村自建房必须需要资质, 因此以无资质建房认定房主存在过错, 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显然没有法律的支持。因此不能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下称“解释”) 第十一条第一款或第二款的规定以及第十条的规定。但是, 《解释》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 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 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从我国目前法律法规规定来看, 国务院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要求从事建筑施工的个体工匠办理施工资质审批手续的范围仅限于“村庄、集镇规划区内”, 而非全部建筑活动。在司法实践中对此规定很难操作, 因为很多地区并没有个体工匠资质审查机构。如果教条的执行将会在客观上加重房主的赔偿责任。笔者认为只有在村镇规划区内建房, 并且当地存在在个体工匠资质审查机构的才有可能适用《解释》第十条, “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对第三人造成损害或者造成自身损害的, 定作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定作人对定做、指示者选择有过失的, 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所谓选任有过错, 是指定作人对承揽人的选择有明显过错, 如明知承揽人没有从业资格而选任。如果需要个体工匠有资质, 而房主明知个体工匠没有资质而使用的, 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否则房主不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建造活动中由他人召集或介绍施工人员, 报酬由房主直接支付, 召集人或者介绍人与其他施工人员同工同酬, 发生伤亡的, 房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召集人对建造活动进行指挥、管理, 由于指挥、管理不当造成伤亡的, 房主在承担赔偿责任后可向召集人追偿。

3. 事故受害人自身应当承担责任

(1) 依法由符合法定条件的个体工匠施工的, 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伤亡, 不承担赔偿责任。不具备法定条件的个体工匠在施工中发生伤亡的由雇主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存在过错的应由自身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2) 对于建筑队中的力工、小工因为不具备专业技能, 无法办理个体工匠资质的, 应该由雇主承担赔偿责任, 自身有过错的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3) 对于建筑队的工匠、小工结成合伙关系的, 应按照合伙关系分担民事责任。

结语:除极特殊情况可适用雇佣关系外, 农村中没有资质的建房班与房主之间的建房合同应属于承揽合同, 而不是建设工程合同关系。对于雇员受害责任的承担问题不能适用《解释》第十一条的规定。对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责任应主要依据雇佣关系, 雇工之间存在合伙情形的适用合伙关系, 同时参照《解释》第十条的规定确定各方赔偿责任。

摘要:近年来,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农村建房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但是农村自建房还存在大量采用无资质的建房班的现象。由于无资质建房班缺乏必要的建筑资质, 工匠也没有得到正规的培训、考核。处于法律监管的真空地带。而对农村自建房时, 由于将建房发包给无资质的建筑队, 导致发生了大量的雇员受害案件的发生。我国法律法规对农村自建房的雇员受害并没有明文规定使用何种法律, 导致出现伤亡事故导致的民事赔偿案件审理时出现困境。本文试图从现有的法律法规中结合法理为解决这类案件找到依据。以期对此类案件的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自建房,房主,建筑队负责人,资质,责任承担

参考文献

[1]邵世星;侵权行为中的连带责任反思[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刘海红, 刘永军;雇员人身损害赔偿的若干特殊问题探析[J];法律适用;2005年07期

[3]杨立新;;制定我国侵权责任法应当着重解决的问题[J];法律适用;2006年10期

[4]汉彩霞;雇佣关系认定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上一篇:自杀问题下一篇:生物实验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