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损害赔偿(精选12篇)
人身损害赔偿 篇1
供电企业在相互类似的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 却往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 体现责任主体与归责原则之间具有牵连关系。在一定程度上, 责任主体的认定建立在归责原则的基础之上。相反, 归责原则也对责任主体的认定产生重要影响。
1 触电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法规
1.1 触电人身损害赔偿的立法现状
处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所适用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以下简称《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以下简称《电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 。
行政法规:《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精神损害赔偿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 。
部门规章:《供电营业规则》《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等。
以上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由于出台时间跨度长, 缺少统一、完整体系, 导致多部法律法规之间在审理触电人身损害案件时存在适用困难等问题。
1.2 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审理中存在的法律分歧
(1) 确定触电人身损害的责任主体困难。《侵权责任法》第七十三条规定高度危险作业责任主体是“经营者”;《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高度危险作业人承担造成他人损害的民事责任;《电力法》第六十条规定电力运行事故责任主体为电力企业、用户及第三人。以上法律中的“经营者”“作业人”“电力设施产权人”等概念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完全重合, 在适用法律时, 极易让人误解。
(2) 确定触电人身损害的归责原则困难。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七十三条和《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 高度危险作业造成高压触电人身损害的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而《电力法》第六十条规定电力企业的电力运行事故责任包括了高压触电人身损害赔偿, 适用过错责任。上述不同法律中规定的不同归责原则, 在确定归责原则时出现较大争议。
(3) 确定触电人身损害的免责事由困难。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规定, 免责事由主要有三种常见情形: (一) 受害人的故意; (二) 第三人的过错; (三) 不可抗力。《电力法》的规定与《侵权责任法》相似。而《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则只规定了受害人故意是高度危险作业的免责事由。由于上述法律中的免责事由的出发点不同, 往往导致法院对免责事由的认定存在较大非议。
2 我国现行触电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
2.1 高压触电人身损害事故的归责原则
高电压作业是被《侵权责任法》和《民法通则》列举的高度危险作业之一, 由于这些作业现场周围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 法律规定由其引起的民事责任应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 追究作业主体的特殊侵权责任。实际上, 当发生高压触电人身损害事故时, 只要不存在法定的免责事由, 高压作业主体就不得以无过错主张免责, 而是应当承担特殊民事侵权责任。《电力法》第六十条规定:“因电力运行事故给用户或者第三人造成损害的, 电力企业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将电力运行事故引起的损害统一适用过错推定原则, 明显与《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相冲突。笔者认为, 高压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 一方面可以促使作业人等责任主体增强责任心, 加强安全措施;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社会公民的保护。
2.2 低压触电人身损害事故的归责原则
《侵权责任法》及《民法通则》没有特别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或过错推定责任的, 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电力法》第六十条规定电力运行事故致他人损害时应适用过错推定原则, 由于该条文没有区分电力运行事故的电压等级, 应包括低压电力运行事故。正因为《电力法》第六十条没有细化相关规定, 导致法院在审理低压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时, 更多的是适用《民法通则》及《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的规定。
3 触电人身损害赔偿免责事由的分析
3.1 不可抗力
依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但是, 《民法通则》一百二十三条并没有规定不可抗力是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免责事由, 如果行为人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害而承担责任, 有违公平。后来颁布的《电力法》明确了不可抗力可作为触电人身损害行为的免责事由。
3.2 受害人故意
受害人的故意行为必然构成免责条件, 《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有明确规定。在实际发生的案件中, 受害人多因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等犯罪行为而导致其自身受到触电伤害, 这些行为完全是出于受害人的主观故意, 受害人应对此承担全部责任。
3.3 受害人的过错
受害人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钓鱼、搭建房屋等行为造成触电人身损害事故, 受害人的行为是否属于“在电力设施保护区从事法律、行政法规所禁止的行为”、是否作为责任人的免责条件, 法官的理解将会直接影响案件的审判结果。
4 触电人身损害赔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4.1 受害人的举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 必须由受害人承担以下举证责任。第一, 加害人从事高压电作业行为的事实。第二, 受害人因高压电作业而受到的损害事实。第三, 受害人受到的损害事实与加害人的高压作业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第四, 加害人在高压电作业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受害人是因低压触电造成的人身损害, 则必须由受害人承担举证加害人存在过错的责任。高压触电人身损害的事故依据无过错责任原则, 受害人无须承担举证责任。
4.2 加害人的举证责任
在高压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 加害人对独立的抗辩负举证责任。依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侵权责任法》第七十三条、《电力法》第六十条等规定, 加害人如果能够证明触电事故是由“受害人故意”“不可抗力”等事实所造成的, 可免除加害人的侵权责任。损害结果是由“第三人过错”“监护人监护不周”等事实造成的, 可免除或者减轻加害人的侵权责任。
当然, 双方当事人还可就对方当事人负举证责任的事实提出反证, 如果反证能够使对方负举证责任的主事实处于真伪不明或者“为假证”的状态时, 同样可以免除或减轻侵权责任。
人身损害赔偿 篇2
人身损害赔偿伤残鉴定问题,如果是受到了人身损害需要进行赔偿,那就申请伤残鉴定,鉴定机构会根据具体情况按照标准给出伤残级别。
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
一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b.意识消失;
c.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d.社会交往完全丧失,鉴定材料《人身损害赔偿鉴定》。
二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c.不能工作;
d.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三级伤残划分依据
a.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c.明显职业受限;
d.社会交往困难。
四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c.职业种类受限;
d.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五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c.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d.社会交往贫乏。
六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b.各种活动降低;
c.不能胜任原工作;
d.社会交往狭窄。
七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b.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c.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d.社会交往降低。
八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远距离流动受限;
c.断续工作;
d.社会交往受约束。
九级伤残划分依据
a.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b.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c.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浅析人身损害赔偿协议公证 篇3
一、准确掌握人身损害侵权类型及适用法律
因侵权行为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的法律关系也是错综复杂,这就要求公证员必须能够熟练地区分不同的侵权所使用的不同法律法规。
(1)审查一般的人身损害赔偿时应依据《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民通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等。
(2)审查因产品责任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时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
(3)审查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时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等。
(4)审查医疗损害责任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时应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等。
(5)因劳务引发的工伤(亡)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时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管理法》、《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各省市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办法等。
二、准确理解赔偿权利人和赔偿义务人的范围
赔偿权利人,一般来说,赔偿权利人就是受害人。但在受害人死亡的情况下,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条、十八条的规定,受害人的近亲属成为赔偿权利人。出于对死亡侵权案件的情形复杂考虑,《侵权责任法》对受害人近亲属的范围并没有明确。这里近亲属的应当不完全相同于《民通意见》中所列出的近亲属,原则上应是与受害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或者与受害人有亲密联系的近亲属,或者依赖受害人生活的其他近亲属。在实践中,公证员一般按照受害人的法定继承人范围及法定继承顺位来考查赔偿协议中的权利主体。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十八条的文义解释,在受害人死亡的协议中,赔偿权利人严格限定为近亲属,不包括类似《继承法》第十四条中所述的其它各类权利人。赔偿义务人,在许多情况下,赔偿义务人直接为侵权行为人。但在某些侵权类型中,表现出侵权行为主体与赔偿责任主体适度分离的趋势。所以赔偿协议中的赔偿义务人有时候不一定是侵权行为主体。此时,确定赔偿义务人就成为需要公证员审核的重点。公证员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审查赔偿义务主体:
(1)因自己的行为导致赔偿责任。此类型责任承担最典型的是道路交通责任事故等。在这种情况下赔偿义务人可能是直接侵权人也可以是间接侵权人。公证员特别要注意《侵权责任法》所规定的间接侵权人成为赔偿义务人的几种情况: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在第三人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场合,第三人为直接侵权人,安全保障义务人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要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补充责任时可以成为赔偿义务人;第四十条规定,因第三人行为导致无(限制)行为能力人在学校等教育机构遭受损害的,第三人为直接侵权人,未履行相应管理、保护职责的教育机构为间接侵权人,要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补充责任时可以成为赔偿义务人。
(2)因他人的行为导致赔偿责任。为他人行为承担赔偿责任主要存在于无过错但要承担替代责任的场合。我们常见的这种情形有:《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监护人责任及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的雇主(用人单位)责任,在这种情况下,监护人或雇主可以成为赔偿义务人。
三、准确把握赔偿的范围、标准、数额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此时,公证员在审查人身损害赔偿的具体范围及标准时应当注意:赔偿协议一方面要遵循公平和诚信原则。另一方面,公证员还应详细询问双方当事人是否还存在必要的康复费用及将来必须发生的医疗费用,及其赔偿总额是否包括了精神损害赔偿项目等。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鉴定伤残等级是残疾赔偿金的计算依据,所以公证员在办理涉及伤残的赔偿协议是必须让当事人提供《伤残等级鉴定报告》。再有《侵权责任法》并没有对因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的问题做出规定。这是因为工伤事故损害赔偿是基于《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规定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这种制度是独立的,其与民事侵权赔偿制度并无冲突。但这两套制度的赔偿标准却差别很大。所以公证员在审查此类协议是否体现充分赔偿时,必须首先确定协议主体间的关系及协议所依据的法规,如果其赔偿标准的依据是《工伤保险条例》的情况下,就必须要求当事人提交工伤鉴定报告,否则按民事侵权赔偿标准来审核。
人身损害赔偿 篇4
(1) 房主与农村建筑队的法律关系。
由于我国农村的经济落后, 使用无资质建房班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 农村工匠闲时做工, 农忙时务农。既不耽误农业生产, 又能增加经济收入, 是一种天然的小农经济模式。我国建筑法第八十三条第三款规定, “抢险救灾及其其他临时性房屋建筑和农民自建低层住宅的建筑活动, 不适用本法。”这一点可以肯定的排除农村自建房房主与建筑队不管有无资质, 都不是建筑合同关系。
笔者认为农村自建房的房主和建筑队之间可能存在两种法律关系。
1. 一种承揽法律关系。
通过口头或简单的书面协议, 房主把建房工程交给建筑队负责人, 可以整体承包, 也可以分包, 或承包后再转包。房主在房屋建成后一般情况下是直接将建房款交于建筑队负责人, 由建筑队负责人给工人发放工资。以一定的工作成果作为合同标的, 构成承揽法律关系
2. 另一种是雇佣关系。
房主直接雇佣工匠、小工。直接指派任务, 并直接给工人发工资。这种以提供劳动为标的合同, 应该认定为雇佣关系。
(2) 建筑队负责人与其雇佣的工匠、小工的法律关系。
一般情况下应认定为雇佣关系, 因为工匠、小工的工资都有固定的标准, 工资发放人为建筑队的负责人。应该成立雇佣法律关系。
(3) 建筑队作为发包人与分包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在某些情况下, 农村建筑队可能把全部的建房工作都承包下来, 包括旧房的拆除, 内部装修等, 并把部分工作转包给更小的建筑队, 比如拆房或砸墙班, 打夯班, 装修队。可能出现两种法律关系, 雇佣和承揽。笔者认为如果将一部分工作整体转包给另一建筑队, 应适用承揽关系。如果按天结算工资, 应定性为雇佣关系。区分标准同上。
(4) 房主与建筑队的工匠、小工之间的法律关系。
一般情况下, 房主与工匠、小工并无直接法律关系。在雇员受害的情况下, 房主与受害方可能会产生侵权的法律关系。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则原则为过错原则, 所以在认定房主对没有直接雇佣关系的建筑队工人受害承担的责任的要求是, 房主具有过错。
二、农村建房事故中责任承担问题分析
由于农村建房的特殊性, 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涉及到房主与建筑队承包人的关系, 建筑队承包人与下面工匠、小工的关系等等。一旦在建房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确定房主与建筑队负责人之间的关系对于责任的承担就显得至关重要。
(1) 雇用关系与承揽关系的判定
目前司法界和理论界的主要观点的分歧点在于房主与建筑队之间的合同关系是承揽关系还是雇佣关系上。传统的区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 工作对于雇主的商业行为而言是否完整和不可缺少, 不过这些工作不是临时应急的就应当认定为雇员;第二, 报酬的确定是以工作时间还是工作效果为标准。雇佣一般一工作时间的长短来确定标准, 而承揽一般是以整体的工作效果来确定;第三, 工作时间、地点、进度是否由劳务提供方来决定。如果能自行决定则为承揽人;第四, 又谁提供工具、设备。雇员一般使用雇主的工具、设备, 承揽人一般自备工具、设备。第五, 领取报酬的方式是固定的还是一次性。雇员领取报酬的方式一般比较固定, 承揽人一般是一次性。雇佣关系的雇员一般收到法律强有力的保护, 雇主的权利受到限制, 而承揽关系的双方地位平等。
法经济学的角度下也能提供全新的思路。风险责任的承担问题就是风险责任的分配问题。利用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引用汉德法则, 在一个事件中, 一方当事人的风险成本小, 该当事人就应当采取措施, 控制风险, 即风险责任由其承担。换句话说, 风险成本小的当事人如果不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发生事故, 责任由其承担;如果他已采取适当的措施, 然事故仍然发生, 他不承担责任;如果双方当事人的风险成本相等, 行为人自担风险责任。房主和建筑队的负责人的风险成本就是采取防范措施的成本, 在二者相等而其他因素亦相似的场合, 人们肯定更倾向于那种能够提供最经济地避免损失的方法的责任规则。经济预防原则, 即对于不经济的损害, 应通过对能够最廉价地避免风险的人课以责任的方式予以防止。在雇佣与承揽很难区分的个案中, 引用汉德法则也许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2) 各方责任的承担
事实上, 无论是按照承揽合同还是雇用合同来确定房主与承建人之间的关系, 均是为了分清在建房过程中发生事故各方应当承担的责任。
1. 雇主责任的承担
如果房主与承建人之间系雇用关系, 根据《解释》第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雇员在从事雇用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 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的是无过错责任, 这符合我国民法的公平原则。雇员为雇主完成工作, 雇主为受益人, 让雇主获利的同时负担风险, 符合民法权利义务一致的基本原则。
2. 房主责任的承担
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农村自建房必须需要资质, 因此以无资质建房认定房主存在过错, 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显然没有法律的支持。因此不能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下称“解释”) 第十一条第一款或第二款的规定以及第十条的规定。但是, 《解释》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 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 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从我国目前法律法规规定来看, 国务院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要求从事建筑施工的个体工匠办理施工资质审批手续的范围仅限于“村庄、集镇规划区内”, 而非全部建筑活动。在司法实践中对此规定很难操作, 因为很多地区并没有个体工匠资质审查机构。如果教条的执行将会在客观上加重房主的赔偿责任。笔者认为只有在村镇规划区内建房, 并且当地存在在个体工匠资质审查机构的才有可能适用《解释》第十条, “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对第三人造成损害或者造成自身损害的, 定作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定作人对定做、指示者选择有过失的, 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所谓选任有过错, 是指定作人对承揽人的选择有明显过错, 如明知承揽人没有从业资格而选任。如果需要个体工匠有资质, 而房主明知个体工匠没有资质而使用的, 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否则房主不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建造活动中由他人召集或介绍施工人员, 报酬由房主直接支付, 召集人或者介绍人与其他施工人员同工同酬, 发生伤亡的, 房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召集人对建造活动进行指挥、管理, 由于指挥、管理不当造成伤亡的, 房主在承担赔偿责任后可向召集人追偿。
3. 事故受害人自身应当承担责任
(1) 依法由符合法定条件的个体工匠施工的, 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伤亡, 不承担赔偿责任。不具备法定条件的个体工匠在施工中发生伤亡的由雇主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存在过错的应由自身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2) 对于建筑队中的力工、小工因为不具备专业技能, 无法办理个体工匠资质的, 应该由雇主承担赔偿责任, 自身有过错的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3) 对于建筑队的工匠、小工结成合伙关系的, 应按照合伙关系分担民事责任。
结语:除极特殊情况可适用雇佣关系外, 农村中没有资质的建房班与房主之间的建房合同应属于承揽合同, 而不是建设工程合同关系。对于雇员受害责任的承担问题不能适用《解释》第十一条的规定。对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责任应主要依据雇佣关系, 雇工之间存在合伙情形的适用合伙关系, 同时参照《解释》第十条的规定确定各方赔偿责任。
摘要:近年来,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农村建房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但是农村自建房还存在大量采用无资质的建房班的现象。由于无资质建房班缺乏必要的建筑资质, 工匠也没有得到正规的培训、考核。处于法律监管的真空地带。而对农村自建房时, 由于将建房发包给无资质的建筑队, 导致发生了大量的雇员受害案件的发生。我国法律法规对农村自建房的雇员受害并没有明文规定使用何种法律, 导致出现伤亡事故导致的民事赔偿案件审理时出现困境。本文试图从现有的法律法规中结合法理为解决这类案件找到依据。以期对此类案件的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自建房,房主,建筑队负责人,资质,责任承担
参考文献
[1]邵世星;侵权行为中的连带责任反思[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刘海红, 刘永军;雇员人身损害赔偿的若干特殊问题探析[J];法律适用;2005年07期
[3]杨立新;;制定我国侵权责任法应当着重解决的问题[J];法律适用;2006年10期
[4]汉彩霞;雇佣关系认定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人身损害赔偿项目速算 篇5
(一)医疗费病历及医药费发票。(其中后续治疗费,一般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机构合理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起赔偿)
(二)误工费误工时间乘以实际收入状况(江苏省2011年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0505元)
(三)护理费护理人员的实际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需提供护理人员的工资证明,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关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的证明(一般参照标准,45-60元一天)
(四)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
(五)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现一般为18元一天。
(六)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需提供医疗机构的相关证明。一般支持20-30元一天。
(七)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 26341乘以20年乘以残疾等级系数N等于526820乘以N农村居民 10805乘以20年乘以残疾等级系数N等于216100乘以N(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n计算;一级100%,二级90% 三级80% 四级70%五级60%六级50%七级40%八级30%九级20%十级10%
(八)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主要是各地的康复中心)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主要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九)丧葬费40505元除以12乘以6等于20252.5元(需提供死亡证明,户籍注销证明)
(十)被扶养费人生活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782元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7693元的标准计算,被抚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抚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目前对于受害人的亲属,如事故发生时,男性超过60岁,女性超过55岁,没有生活来源的,可视为无劳动能力。
(十一)死亡赔偿金。城镇居民;26341元乘以20等于526820.农村居民10805乘以20年等于216100(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大学实习生人身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实习;人身损害赔偿
一、当前我国处理实习生人身损害的法律概况
1.现有《工伤保险条例》未明确说明是否将实习生人身损害赔偿纳入其调整范围
我国劳动部于1996年起施行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61条曾明确规定:实习生到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实习,实习期间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遗憾的是,该办法已被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替代)然而,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工伤保险条例》对此问题仍没有做出明确规定[1]。
2.目前司法实践中倾向于排除实习生的劳动
者身份根据《劳动法》第9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从该条文可以看出,需要同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才能成为受《劳动法》保护的劳动者)另外,1995年勞动部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9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3]。
3.实习生人身损害赔偿的处理方式
实习从其本质上来说属于一种教学,是学校规定的实践性课程,是延伸到学校之外的一种教学活动。目前司法实践中大都倾向于实习生的身份是学生,与实习单位未形成劳动关系,在实习过程中受伤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2]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的法律救济主要依据《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伤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及《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按照一般侵权处理,归责原则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来确定责任主体。
二、实习生权益受侵害的原因
1.现行《劳动法对》实习生法律权益保护的缺位
作为维护社会成员的劳动权益、协调劳动关系的法律,《劳动法》直接关乎最为基本的民生问题。但《劳动法》存在着不少明显的不足:一是覆盖范围小,缺乏普适性。二是依主体歧视立法的局限。《劳动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4]均把包括实习生群体的各种原始意义上的劳动者排除在外。
2.大学生的劳动维权意识淡薄
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和人才市场的逐渐饱和,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广大毕业生越来越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广大应届生在毕业前都会前往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参加实习,法律对实习单位和实习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没有规定,作为弱势群体的广大实习生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没有工作经验增加了就业难度,而不能就业也就没有工作经验,大学生求职时的这个尴尬局面,使得实习生处于弱势地位而不敢争取自己应得的权益[5]。
3.高校管理的缺位
大学生实习有两种形式:一是组织实习;二是自主实习。组织实习中,实习单位与学校、学生三方一般会签订实习协议,明确三方权利、义务和实习期间的待遇及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等内容,对三方形成一定的约束,从而更能保证实习的质量。[6]而在自主实习中,由于各种原因,高校往往疏于管理与监督,实践中实习生在自主实习中权益最容易受到侵害。
三、实习生人身权益保障的建议
1.出台部门规范性文件,将就业型实习生纳
笔者认为,一部新的法律法规出台要经过起草、征求意见、审议、修改等诸多环节,对于实习生权益保护的严峻现实而言,有如远水解不了近渴。笔者认为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针对实习生的权益保护发布一个规范性文件更具有操作性,在此规范性文件中对实习生进行分类,将就业型实习生纳入劳动法保护范畴,规定就业型实习生发生工伤事故后,可以参照在职职工工伤事故处理办法,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获得赔偿[7]。
2.签订实习协议,强化实习管理
笔者建议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文,政府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监督实践中实习协议的落实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实习单位进行规范化管理,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也有利于实习生在发生人身损害后能够按照协议的约定及时、有效地获得赔偿。实习协议的内容应该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且在实习生人身权益保护方面应包含实习内容、地点、方式、劳动条件、安全保障、安全生产指导、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后的责任分担、纠纷解决方式等事项。在实习协议的约束下,高校、实习生、实习单位按照约定享受权利,承担责任,实习生的人身权益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
3.推广新型保险机制,促进实习责任社会化
笔者建议借鉴交通强制责任保险的做法,出台强制性的实习生实习责任保险,要求所有开设实习课程的高校、参加实习的学生都必须参加,最大限度的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后实习生索赔无门。具体而言,实习责任保险的投保费用由学校、单位、实习生共同缴纳,保险金额根据实习生工作的风险程度,由保险公司评估后确定,一旦实习生在工作中发生人身意外损害,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最大限度的保护实习生的人身权益。
参考文献:
[1]赵强.高校学生实习中可能涉及的两个法律问题[J].山西高等学校,2008(10).
[2]吴优.实习生人身权益受损的责任归属[J].公民与法,2015(3).
[3]叶剑华.试论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障[J].九江学院,2008(4).
[4]杨超.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护研究[J].北京教育,2012.
[5]蓝婉蓉.人身损害可赔偿费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3.
[6]马宁.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7]宋晶.我国政府雇员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0.
作者简介:
茹鲜古丽.艾沙,1989年出生于新疆库尔勒,现在是新疆师范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
人身损害赔偿 篇7
关键词:医疗损害,人身损害,医疗损害责任
《侵权责任法》实施以前, 医疗损害区别于其他人身损害, 有其独立适用的法律制度。现行《侵权责任法》中亦将医疗损害责任单列一章, 将其作为特殊的侵权责任。这种法律制度上的设定, 表明医疗损害与其他人身损害存在区别。作者认为, 医疗损害应当包括无过错医疗损害和有过错医疗损害, 通过对医疗损害与其他人身损害二者的比较, 探讨在实践中医疗损害和其他人身损害存在何种区别。
1 医疗损害与其他人身损害的区别
1.1 两种损害目的不同
其他人身损害因故意或过失而产生损害行为;而医疗行为是以救治患者为前提, 不得不以小的伤害换取患者的康复为目的。任何医疗行为尤其是手术、特殊治疗检查, 都是对人体采用以侵入性为前提的操作方式来治疗患者疾病。这种损害无法避免, 是诊疗治疗的必需过程。医疗诊治实施过程, 可以给患者带来疾病治愈、缓解的快乐和希望;同时又会因技术的局限、药品不良反应, 产品、试剂、设施的科学水平不完善, 患者体质对治疗的敏感度等, 出现对患者人体损害。这种伤害的出现一定是基于必须为患者治病, 而不是出于其他目的。
1.2 两种损害作用对象不同
医疗服务和因此可能产生医疗损害的对象是有疾病、或生理发生变化的人, 不是健康的人群。患者本身具有健康问题才会问诊就医, 医疗服务是基于患者到医院诊治, 而非医师主动进行诊治;而其他人身损害是指自然人的生命、健康、身体受到不法侵害, 造成伤害、残疾、死亡及精神损害, 其作用对象不受此限制。
1.3 两种损害行为属性不同
医疗损害行为具有合法性和违法性共存的状况, 而其他人身损害具有违法性。医疗损害的发生是基于医师为患者治病的过程, 如手术行为虽然也是对患者的损害, 但却是治疗的必须, 具有合法的授权;如果手术中违反诊疗常规, 这就具有了违法性。因此当患者出现医疗损害时一定是存在着合法性与违法性交织的情形, 往往较难区分, 故需要业内专家判断分析;而其他人身伤害只是存在违法性, 较为单一, 容易区分。
1.4 两种损害归责原则存在差异
医疗行为主要适用过错原则, 没有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而其他人身损害包括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无过失责任原则以及公平责任原则。鉴于医学科学的复杂性, 《侵权责任法》规定医疗损害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不适用其他人身损害可能出现的过错推定原则和公平原则。
1.5 两种损害主观过错不同
医疗损害的主观方面一定是过失, 不存在故意, 否则质变为刑事犯罪;而其他人身损害的主观方面则既可能是故意, 也可能是过失。民法理论中的过错概念包括故意和过失。医疗过错是特指医疗诊疗行为中, 医务人员虽然违反法律法规, 但其并不想也不愿意出现对患者不利后果, 而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导致患者出现损害后果, 一定没有产生医疗损害的主观故意。
1.6 两种损害责任认定方法不同
由于医学的专业性、特殊性和复杂性, 医疗损害赔偿以医疗损害鉴定为依据, 而其他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度一般通过法官判断或者自由裁量。医疗损害中的因果关系很复杂, 在医疗纠纷案件中, 损害结果往往是由多个原因造成。很多案件到最后实质上需要解决的不是一个法律问题, 而是一个医学问题。审判实践中, 医疗鉴定是责任认定的关键;而其他人身损害责任认定相对医疗损害责任认定容易许多, 不及医疗损害责任认定对专业性和复杂性的要求程度, 一般由法官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和常识通过自由裁量决定。
1.7 损害发生几率
两种损害相比, 医疗的创新性、探索性, 决定了医疗损害发生的必然性。随着医学的探索, 对疾病治疗的方案也在更新、创新, 受到科技水平的制约、实验条件的限制等因素、任何药物、医疗器械产品的发明都具有一定的使用风险。医疗服务本身就存在缺陷、不完美的服务, 医疗损害的发生是世界各国都难以规避的难题。
2 医疗损害特点
2.1 医疗行为的局限性
医学科学是经验性科学, 医疗损害源于医学的局限性。临床医生精准的诊疗水平离不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完善的医学理论基础。但是, 现代医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体系建立发展, 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学科研究对象、研究手段的局限性, 致使医学学科理论建设尚不够完善, 至今医学科学仍然存在大量未知。医学科学的局限性决定了很多疾病难以准确诊断, 还有的疾病即使诊断清楚也暂时无法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有时即使是治疗措施完备, 由于患者个人体质及病情的差异也难以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2.2 损害的不可预知性
疾病的发展常常伴随不可预知的突变或者并发症, 与其他人身损害相比, 医疗损害的发生具有不可预知性。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形成不可逆坏死时, 即使得到医生的及时施救, 愈后也会产生不良后果。另外如手术后卧床、产后和创伤之后易形成静脉血栓和栓子脱落, 导致肺大面积梗死, 常常因来不及救助发生猝死。
2.3 损害的难以避免性
两种损害相比, 医疗损害具有难以避免性。许多不良医疗后果是疾病存在发生发展的自然转归, 大部分对疾病进行医学干预的作用有限, 如果把握不好甚至有害。另外, 医疗损害的侵害性还体现在药物本身具有毒副作用上, 此种毒副作用无法避免。明知有损害也要用, 一般人身损害则不涉及这个问题。药物的作用可能是多方面, 即使是具有特定作用、特殊靶细胞的药物, 也同样存在其他作用。其在发挥药物作用时, 可以对病理组织发生作用, 调整异常功能, 但也可能损害正常组织, 干扰正常生理机能。因此, 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药物剂量, 严防药物毒副作用出现, 或者使用拮抗药物, 避免、减轻毒副作用。
2.4 损害的普遍性
人体遗传基因不同以及体质的特异性, 使得医疗损害的发生与其他人身损害相比, 更具有普遍性。就人的因素而言, 每个个体都有其特殊性, 具体表现在性格差别、体质差别、基因差别、解剖变异等。疾病在发生、发展和演变中, 在每个人身体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正是人类个体的普遍差异性导致医生需要考虑每个患者对疾病的不同表现, 进行不同的处置行为, 治疗的结果也就千差万别。同时, 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 除了受患者个人特殊体质影响以外, 还会受到病人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治疗时机、治疗方式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 由于疾病的转归、患者的体质特异性的存在, 医疗损害的发生具有普遍性。
2.5 损害的复杂性
两种损害相比, 医疗损害具有复杂性。医疗专业知识具有不断更新性、探索性, 疾病表现特征具有交叉性和混杂性。现代医学分科越来越细, 单学科人员难以全面掌握, 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疾病, 专科医师往往难以全面掌握。医疗损害的发生与其他人身损害相比具有复杂性。随着分子生物学成为医学的带头学科, 医学将进一步朝着整体化、综合化、多元化方向进一步发展, 呈现出复杂性、多元性、多学科交叉渗透性和发展性等显著特点, 这些特点使医务人员在专业性面前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医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 了解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 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适应医学科学迅猛发展。
3 讨论
人身损害赔偿 篇8
一、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差异性分析
相较于人身损害赔偿而言, 工伤保险赔偿体现了国家公权力的干预性, 工伤保险赔偿超越了私法的范畴, 二者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性。
( 一) 法律关系方面的差异性
工伤保险赔偿体现了行政法律关系的色彩, 其适用于劳动法、工伤保险法等法律法规, 其中包含了工伤保险法律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而人身损害赔偿则体现的是一种侵权的法律关系, 其适用于民事侵权法, 体现出了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平等性[1]。
( 二) 构成要件的差异性
对于人身损害赔偿而言, 其主要针对的是对于职工存在的违法行为, 必须要有违法行为对职工权益损害的事实, 对于工伤保险赔偿而言, 其不强调违法行为是否存在, 用人单位只要正常缴纳工伤保险, 不管用人单位是否出现违法行为都会对工伤职工进行赔偿。
( 三) 功能的差异性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其主要关注的是对工商损害的救济, 其并不注重对用人单位的追责, 在工伤损害出现之后, 用人单位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或只需要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而工伤保险的经办机构则支付全部或大部分的工伤保险待遇, 这样就实现了用人单位工伤损害赔偿风险的转移。人身损害赔偿是一种私法范畴内的赔偿, 当权利人的权益遭到第三人侵害时, 其能够对不法行为进行追责, 让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 并将这种赔偿转移给权利人, 从而平衡双方利益, 其主要功能在于对不法行为的制裁, 同时能够提醒第三人要注重对职工权力的保护。
( 四) 赔偿范围与标准差异性
工伤保险赔偿的初衷是对工伤职工基本生存的保障, 其赔偿范围主要是针对物质损失的, 而不包括精神损失, 人身损害赔偿则针对的是违法行为对职工权益侵害的赔偿, 其中既包括物质损失又包括经济损失, 因此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更加宽泛, 赔偿标准更高, 且赔偿的金额也更大, 两相对比而言, 人身损害赔偿的数额要远远多于工伤保险赔偿[2]。
二、合理构建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
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有着一定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是导致工伤救济出现混乱以及困境的重要原因, 这就需要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
( 一) 在用人单位无过错时采用取代模式
对于由于职工自身的原因或意外情况发生导致的工伤事故来说, 可以采用取代模式, 用人单位无过错, 则不能够对用人单位进行责任的追究, 因此不能要求人身损害赔偿, 只能要求工伤保险赔偿。
从工伤救济的角度来讲, 用人单位无过错则工伤救济的主要目的是填补损害, 而不对用人单位进行侵权责任的追究。在职工受到工商损害之后应当直接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申请领取工伤保险赔偿, 以此来保证受害人经济救助的及时性,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 由于其本身对于工伤事故无过错, 且正常缴纳工伤保险费用, 则可以实现责任转移, 将赔偿责任转移到社会, 这就大大降低了用人单位的经营风险。
( 二) 在用人单位存在过错时采用补充模式
由于用人单位的过错导致的工伤事故可以采取补充模式, 工伤职工在依法获得工伤保险的应有赔偿后有权利向用人单位所要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之间的差额部分金额以及精神损害赔偿。
用人单位过错导致的工伤事故指在现实相对普遍, 例如用人单位监管落实不到位、指导失策、强迫劳动等引起的工伤事故均属于用人单位过错, 从本质上来讲指的是用人单位主观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注重职工安全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采用补充模式。此外, 针对用人单位忽视劳动安全的行为, 应当发挥制裁作用。
( 三) 在第三人侵权时采用兼得模式
在存在第三人侵权而导致工伤发生的时候可以采用兼得模式, 职工既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赔偿, 同时能够向第三人索要人身损害赔偿, 这两种赔偿是相互独立的, 也就是说工伤职工有权获得双重赔偿, 但需要注意的是, 此种情况下工伤职工所遭受第三人的人身损害必须要获得相关工伤认定, 且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之间不产生竞合关系。
三、结论
综上所述, 对于工伤职工的赔偿是对职工生存权利的维护, 就目前来看, 我国关于工伤保险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的关系上还缺乏统一的、科学的处理方式, 本文简要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并针对用人单位有无过错、第三人侵害以及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等四种条件提出了针对性的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关系构建思路, 旨在为完善我国的工伤赔偿提供参考。
摘要: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是工伤救济制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种救济方式, 二者之间的使用关系一直是法学界研究的焦点。本文简要分析了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之间的差异性, 提出了构建我国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适用关系的主要思路, 旨在为完善我国工伤救济制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伤保险,人身损害,赔偿,适用关系
参考文献
[1]张新宝.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J].中国法学, 2007, 02:52-66.
人身损害赔偿 篇9
关键词:受教育权,机会利益,可期待利益,误学费
近年来, 在我国未成年人身损害案件中, 人身损害赔偿中“误学费”这一诉求越来越普遍。所谓“误学费”即未成年人因受到人身损害, 耽误学业而产生的费用, 如家教费、重读费、复读费等。我国的《民法通则》、《侵权行为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有医疗费、残疾补助费等损害的明确规定。“误学费”并未明确出现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因而, 当事人“误学费”这一请求, 在实践中对法院造成了极大的困惑。基于此, 笔者尝试从法学理论上对“误学费”进行初步探讨, 希望为处理“误学费”问题提出些许参考。
一、“误学费”赔偿的必要性
(一) 现实的必要性
从各国来看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无一例外是各国法律保护的重点。同样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做过深入细致的规定, 涵盖了学校、家庭、社会、法律、司法等各方面的内容;但是我国法律并没有专门关于未成年人人身损害中的误学费赔偿的规定, 不仅没有相关的具体规定, 就是连概括性的原则性规定也没有, 这也就导致了现实中未成年人的相关权益诉求无法得到认可;据了解, 未成年人受到伤害的案件在全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尤其是在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占的比例更大。然而我国是成文法国家, 虽然理论上法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但因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 适用成文法而非判例法, 故绝大多数法官都是教条地搬用法律的明文规定, 而不去冒险行使“自由裁量权”, 判令赔偿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误学费”。
(二) 理论上传统侵权救济存在困境
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 侵权责任是指侵权人违反一般的注意义务因自己的不当行为而造成了他人人身、财产、精神上的损害的行为。所谓的损害是指一种法律意义上的不利状态。[1]一般侵权责任主要由四要件构成;其中最难判断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侵权责任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因果关系的界定法学界存在很大的差异, 主要学说有三:1.必然因果关系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更多的是从哲学角度分析的, 前苏联主要持这种学说。2.相当因果关系说, 由德国学者巴尔 (von Bar) 于1871年首先提出, 相当因果关系说认为侵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相当的联系即可而不必达到哲学上的必然程度。3.宽松因果关系说, 宽松因果关系说主要是英美法系所持的观点, 这种学说更多的是从实证角度分析的。
由于我国的法律观念深受前苏联法律观念的影响, 所以我国在判断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的因果关系上更多的是把刑事案件上的因果关系搬到侵权责任使用, 这就造成我国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要求是相当严格的。一般来说误学费得不到支持主要是因为传统侵权责任理论认为侵权行为并不是必然会造成“误学”这一损害结果, “误学”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受害人身体受到损害引起的, 因此根据必然因果关系说侵权行为与身体损害事实才存在真正意义上、直接的、必然的因果关系, 而“误学”这一损害结果与侵权行为并不存在直接的、必然的因果关系, 因此“误学”这一结果不应得到侵权责任的救济。
二、误学损失的性质
要构建误学费的相关法律制度就必须首先给予“误学费”一个合理正当的性质认定。关于误学损失的性质认定我国法学界并没有太多的研究;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从机会利益、可期待利益、传统的受教育利益三个角度来分析误学损失的性质问题。
(一) 机会利益损失
对于“机会”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 在一般意义上“机会”是指主体可以获得某种东西的可能性。但是我们这里谈的“机会”与一般意义上的机会有一定的差异, 这里的机会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可能性, 指可以取得某种权利、得到某种利益或者避免己有权利、法益受到损害的可能性。[2]虽然可能性无法确定, 但从时空上来说, 机会的内容是相对确定的, 因为它可以在待定时间和空间下为人们所把握。就受教育这一事项来说, 在一定的时间内未成年人可以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具有很大的确定性。我们不妨假定, 一个临近中考的学生, 学习成绩及其他条件都是正常人的水平, 如果没有发生极端的意外我们基本可以断定他是可以进入初级中学学习的;因为在这一时间内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政策是基本不变的, 这一特定的受教育主体追求教育的愿望也是具有极大地稳定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机会本身就具有利益性, 因为它可以让主体享有某种优势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的享有。
必须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谈的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要求实际效果的一定发生, 因为对于主体来说拥有获取某种东西的优势本身就是一种利益。尽管机会的发展确实存在不确定性, 因为它本身的客观存在就说明它所带来的并不是确定的利益, 最终会产生正面的效应还是负面的效应, 未可知晓。[2]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机会的利益属性, 因为机会本身就是法律给予主体的一种特殊的利益。例如, 在现代司法体系中追求的灵魂目标就是当事人双方都有充分均等的机会参与;因此在司法中我们不能主观认为或者说事实上一方当事人确实没有获胜的希望就剥夺他的抗辩权, 机会的存在本身就是法的公平正义价值的体现而非要一定依赖于最终是否带来收益性。因此从这些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机会符合利益要件, 它当然可以成为侵权的客体。
(二) 可期待利益损失
可期待利益, 又称交易利益, 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期望从此交易中获得各种利益和好处。学者王泽鉴先生认为, 期待权系指“因具备取得权利之部分要件, 受法律保护, 具有权利性质之地位”。[3]对于构成可期待利益的要件学界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一般来说可期待利益包含以下几个要件:1.主体适格, 即主体依法享有某种利益的期待权;期待权这一概念首先产生在德国, 期待权简言之就是一种包含着期待的权利, 即谁有权期待得到什么东西。[4]期待权以未来取得某种完整权利有一定确定性、具备取得权利的部分要件、具有期待利益且受到法律保护等三个要素为要件。2.客观上存在此类利益, 如果客观上根本不存在此类利益那么可期待利益不仅有违公平正义的价值还会造成客观不能, 损害法律的权威性。3.现实的可实现性, 即通过主体资格和正常的手段这种利益可以实现;4.独特性, 即这种可期待利益的实现与主体特有的资格或特有的条件具有因果联系。
我们不妨以这几个要件因素来分析误学损失的性质。首先, 在未成年人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作为受害人的未成年人当然是合格的受教育主体;其次, 误学当然会在客观上损害未成年人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 受教育权是一种宪法性权利, 因此受教育客观上当然的存在这种利益;再次, 如果不发生误学的损害结果, 未成年人很显然是完全可以实现对教育资源的利用的, 所以这种利益具有现实的可实现性;最后, 未成年人这一主体资格本身就具有特殊性。综上笔者认为误学损害的是主体的一种可期待利益。
(三) 传统受教育利益损失
目前传统的观点是误学费的赔偿主要基于受教育权利。“就学”作为一种权益是无可置疑的;对于现代社会的每一个公民个体来说, 接受教育是实现自身发展的阶梯和必经之路, 而且只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使接受教育成为可能, 在人身损害侵权的案件中作为受害者的未成年人一般都不可避免的造成时间上的耽误、身体上的损害;这就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他们学业的进程。在现代社会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 对于一个正在接受教育为未来发展做基础的的未成年人来说差之一时就可能差之千里,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会造成社会利益的损失。并且从现有的人身损害赔偿制度来说, 我国法律的补偿原则是一种全面补偿的原则;我国《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 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7条规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对其造成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损害的, 应当依法赔偿或承担民事责”。尽管法条规定的比较笼统, 但从中可以看出立法的倾向是支持赔偿未成年人各种实际损失的即立法的精神是讲究的全面补偿的原则。因此笔者认为关于“误学费”的性质也可以纳入受教育利益的范畴。
三、“误学费”赔偿的理论依据
一项诉求如果想要得到法官的支持必须在理论上和现实中有确然性的依据, “误学费”的诉求也不例外;下面笔者将从“误学费”的利益属性角度、侵权责任角度、法的公平正义价值角度以及现实必要性角度来探讨“误学费”赔偿的依据。
(一) 基于利益正当性和公平正义价值角度分析
1. 首先“误学费”代表的利益具有正当性。
法律权利就是指法律所认可的个体正当性的利益, 而这种利益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具有客观性, 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必须是现实存在的利益, 而不可能是过往的或是未来的;其次具有确定性, [5]法律保护的利益必须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 否则法律无法进行保护;再次具有可衡量性, 除了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其他存在的权利必须具有可衡量性, 不一定是用金钱衡量, 这里指的可衡量性是现实中有可以为人类所认知和控制的参照物;最后具有最低限度的必要性, 一般来说上升到权力层次的利益必须是现实中不可或缺而且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利益。“误学费”作为一种利益是确然无疑的, 在上文中关于“误学费”的性质的已有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的普及在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 误学费这一诉求越来越普遍特别是未成年人人身损害赔偿中的误学费诉求更为强烈, 基于“误学费”的利益属性和“有权利必有救济”的原则法律应当予以保护。
2. 其次“误学费”赔偿是法的公平正义价值的内在要求。
正义是法的基本价值, 由于立法者理性有限及立法技术的局限法律的规定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事实上的不公, 因此矫正正义的存在成为合理。根据正义这一法的基本价值我们讲究的是全面的赔偿受害人的各种实际损失, 在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中, 国家一般将某些特定的利益, 赋予其法律上权利的地位或明文订出某些侵权行为的类型;例如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七条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 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但这些都不足以保证受害人可以从加害人那里公平地获得损害赔偿, 古罗马法学家塞尔苏士说:“法乃善良公正之术”。[6]法律在根本上是实现正义的一种工具。面对纷繁复杂的民事生活, 民事法律总有穷尽之时;不能因法律无规定, 就认为在法律上等于零, 而不予保护。[7]所以我们认为法律没有明确特定化的利益并不能成为侵权人逃避赔偿的抗辩事由。
(二) 基于侵权责任角度分析
1. 首先, “误学费”可以作为侵权责任客体。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 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侵权责任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侵权责任的前提是任何人都对他人承担这样一种义务, 即不因为自己的错误 (过错) 行为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否则即能构成侵权行为, 要对受害方承担责任;侵权行为基本上都是违法行为。因此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法律所规定侵权行为的客体并不仅限于特定化的权利, 还包括权利以外的正当性利益。民国著名法学家,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的起草人史尚宽先生曾言:“我民法称为侵权行为, 其实不独权利, 即其他利益, 亦为侵害之对象”。[8]在上文中我们已经分析过了侵权所造成的误学损失的性质不外乎三种性质, 其中关于机会能否成为侵权行为的客体方面, 国外立法和理论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主要形成了以下学说:机会有价说、自治说、举证困难的促进公平说、威慑说、期待利益说;[9]但无论是机会利益、可期待利益还是受教育利益在法律上说都应当是正当性的利益, 因此从正当性的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当然的可以成为侵权行为的客体。
2. 其次, 侵权行为与误学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一般的侵权责任是指因行为人对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财产权和人身权, 并造成损害的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就大多数的人身损害侵权案件中都属于一般的侵权责任;这种责任的承担主要有四个构成要件: (1) 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2) 加害人有加害行为; (3) 损害与加害行为有因果关系; (4) 加害人主观上有过错或过失。在这些要件中最难确定的就是侵权行为与误学损失之间的因果联系。由于我国深受前苏联的影响所以我国传统的因果关系认定主要是采用必然因果关系说。但是随着我国法治的进步我国民法学界以及法律实务中越来越多的人主张相当因果关系说, 即不需要证明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必然性联系, 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只要达到相当程度的关联性即可;而相当程度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一般人的认可为标准。[10]所以笔者认为在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的案件中受害人受到的是身体上的创伤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学业, 因此依据相当因果关系理论误学损失理应获得赔偿。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误学费”的诉求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同时也符合法的公平正义价值;从现有的侵权理论来看, 由于传统侵权责任中因果关系认定过于苛刻、损害事实认定过于僵化以及“误学”损失的特殊性, 所以传统的侵权责任救济并不能涵盖“误学”的损失;这就造成了未成年人人身损害赔偿中受害人并不能公平的获得法律的救济, 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由于未成年人身份的特殊性, 因此误学损失也会对整个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笔者认为构建“误学费”赔偿的相关法律制度不仅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在理论上也是一种创新, 有利于推动我国法治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俊岩.民事损害赔偿范围之研究[J].暨南学报, 2006, 2.
[2][9]张琼.论机会丧失理论与侵权损害赔偿[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 2010.
[3]王泽鉴.附条件买卖买受人之期待权.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1998:145-235.
[4]郝燕.期待权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9.
[5]陈洁.美国违约救济中的期待利益保护及其限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4, 12 (3) .
[6]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二)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7]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105.
[8][日]加藤一郎.民法的解释与利益衡量.梁慧星译, 梁慧星编.民商法论丛 (2) 卷, 法律出版社, 1994:86.
人身损害赔偿 篇10
蔡某作为政协委员公开发表假日改革提案后, 网民在某贴吧中发表具有侮辱、诽谤性质的信息并公布蔡某的个人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蔡某委托梁某通过电话与某公司交涉, 未处理: 申请“蔡某贴吧”管理员, 未通过: 申请删除侵权帖子, 未答复。2009年10月13日, 蔡某向某公司发律师函要求该公司履行相应的作为义务。某公司收到该律师函后, 删除了相关涉嫌侵权的网贴。蔡某以某公司侵犯自己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为由向法院起诉。最终, 法院判决某公司赔偿蔡某精神抚慰金十万元。
二、案例分析
( 一) 互联网环境下人身权侵权的归责原则
根据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 我国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形式主要分为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两种。其中, 过错责任原则中包含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且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一般, 无过错责任原则为特殊。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第二、三款的规定, 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权责任, 通常有两种情形: 一是, 网民在互联网空间内实施侵权行为的, 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利害关系人要求其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的通知后, 未及时实施相应的作为行为的, 如果造成损害的扩大, 则对扩大部分与该网民承担连带责任。二是, 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道网民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但未采取相应必要措施的, 与该网民承担连带责任。”由此可见, 判断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承担责任遵循“通知—删除”和“知道”这一规则, 过错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责任的基础, 其主观过错状况在侵权责任法中表现为“知道”这一认知要件。因此, 在互联网中人身权侵权的主要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即因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权利时, 应就所发生的损害负赔偿责任。
( 二) 网络服务提供者主观过错的认定
1. 主观过错认定标准。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6条的规定, 判断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存在过错的认定标准有两个: 一是,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被侵权人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二是, 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道网民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时, 仍未及时采取相应必要措施。
2.“通知”应具备的条件。依据《规定》第5条的规定, “通知”应具备以下条件: 在形式上, 一般为被侵权人的书面形式或网络服务提供者公示的方式。在内容上, 通常包含通知人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 利害关系的网络地址或者足以准确证明侵权内容的其他相关信息, 通知人要求删除相关信息的理由。在本案中, 原告采用电话的方式与某公司进行交涉以及申请“蔡某贴吧”管理员均非书面形式, 且非某公司公示的方式, 故不构成通知。
3.“知道”的判定标准。在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知道”时应当综合考虑: 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同一网络用户的重复侵权行为或者同一侵权信息侵权网络信息的处理情况及处理方式, 其采取预防侵权措施的技术可能性及相应的合理措施实施情况; 其应当具备的管理信息的能力, 以及所提供服务的性质、方式及其引发侵权的可能性大小; 该网络信息的社会影响程度、一定时间内的浏览量、侵害人身权益的类型及明显程度。因此, 在判断网络服务提供者主观上是否“知道”时, 不能因为其提供的服务中出现了侵权事实就认定其应当“知道”。
根据《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的规定, 虽然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其电子公告平台上发布的涉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侵权信息有义务“事前提示”及“事后监管”, 且应提供方便、有效的投的渠道, 但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对贴吧内的帖子并没有逐一进行审查的法律义务。因此, 在某公司接到投诉之前不能认定其“知道”该侵权事实。
( 三) 精神损害赔偿应与侵权人的过错程度相适应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的规定, 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获利情况、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来确定。
在本案中, 某公司在收到梁某的多次投诉后一直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直到蔡某发出律师函后, 才采取删除信息等相应的措施, 某公司的不作为导致损害后果扩大, 故主观上存在过错。利用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捷的互联网侵害受害人权益, 侵权手段恶劣。法院根据其行为的主观过错、侵权手段的恶劣程度、侵权结果等因素, 判处某公司赔偿10万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合情合理。
三、结论
以上案例, 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互联网环境中对人身权的保护, 保护人身权是对人的资格和价值的一种肯定态度, 是民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独特价值的重要体现。
摘要:网络人身权侵权损害赔偿案件类型不断涌现, 部分案件甚至引起了较大的、有时也是恶劣的社会影响。本文拟通过对互联网中人身权侵权损害赔偿案例进行研究, 希望对人身权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人身权,侵权,归责原则,过错
参考文献
[1]王泽鉴.侵权责任法第一册基本理论一般侵权行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12.
人身损害赔偿 篇11
关键词:未成年人;人身损害;民事责任;学校过错责任
近年来未成年学生在学校因人身伤害引起的民事赔偿纠纷逐渐增多,学生及父母与学校对簿公堂的情况时有发生,若处理不当则可能形成负面影响。明确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学校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及认定标准则成为此类问题的焦点。
一、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关系定位
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责任的认定,以及适用何种法律的问题。有学者提出学校和学生之间是行政关系,那么学校的责任就属于行政法的调整范畴。而另一种学说认为学校与学生之间是监护关系,则学校的责任就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还存在一种学说认为学校与学生是教育、管理关系。即,学校不是行政机构,学校与学生之间不完全是行政管理关系,但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民事关系。学校对学生承担着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这一职责是一种社会责任。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学校对学生负有进行安全教育、通过约束指导进行管理、保障其安全健康成长的职责,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应为教育、管理和保护关系。只有在教育机构违反教育管理职责时,才对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导致未成年学生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
笔者认为行政关系说是不合理的。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事业单位。学校只是实施教育、管理活动职能的事业单位,并不享有公权力。因此,不能认定学校与学生之间是行政关系。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也不应认定为监护关系,学校承担监护责任违背公平原则也违背了社会公共利益。学校对学生承担的责任与监护责任与本质的区别,学校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虽与监护责任有部分重合,但二者性质不能完全等同。笔者认为教育、管理关系存在其合理性。在现代社会体制下,学校与未成年学生系教育和管理的关系。
二、未成年学生校园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1.学校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承担过错推定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3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后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当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应该受到更大的保护义务,故要承担比一般过错原则更重的责任。
2.学校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承担过错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39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即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对在本校学习或生活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人身损害时要承担的是过错责任。
3.公平责任原则
《侵权责任法》第40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该条文规定的是未成年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遭受到来自外部人员的人身侵害时,相应的侵权责任由该外部人员承担,但同时要考察学校是否尽到了教育、保护、管理的职责,如果学校对于侵权行为的发生有一定过错的话,学校需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三、认定学校过错的标准
1.客观标准与主观标准:学校过错认定的理性标准
对于属一般侵权责任范畴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过错责任,即:学校有过错并且该过错与损害有因果关系的,应承担民事责任;学校无过错或虽有过错但该过错与损害并无因果关系的,不承担民事责任;在共同侵权或混合过错等情况下,学校责任大小与其过错程相应。该观点已经并且还将继续在立法中得到实践。
过错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在对学校过错进行理性判断时大多采“主观标准说”即通过判定学校主观心理状态来确定其有无过错——如果学校主观上无法预见自己的行为引起的后果,他对此后果则不负任何责任;相反,如果他能够预见这种结果,就要承担责任。但是采用“主观标准说”最大的弊端在于将使受害人面临举证的困境,不利于实现对被害人合法权益的有效救济。
学者主张在采用主观过错概念的情况下,采用“客观标准说”对学校过错进行认定。所谓客观标准,指以某种客观的行为模式作为考量行为人行为是否适当的标准,进而认定行为人是否存在过错。“如果一个人不遵守他的注意义务,而且从客观上看,并没有像一个合理和谨慎的人那样行为,他就是有过失的。这种标准注重对行为人外部行为的考察,而不是对行为人内在心理状态的检验。因而能更及时、简便、科学地确定行为人是否存在过错,也可以形成一个判断学校是否存在过错的相对统一的标准。
2.中等标准、中等偏上标准与高标准:学校过错认定的实践标准
采用“客观标准说”确定学校的过错,必须以确立一个合理的客观行为标准为前提。国外的学者提出了三个不同的标准:“中等标准说”、“中等偏上标准说”和“高标准说”。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对学生的保护注意义务做不同程度的要求。
第一,对于依法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学校应在保护上持“中等标准”之相当注意义务。这些学生不论在法律还是事实上都已成年,已具有基于理性判斷作出行为选择的能力,已具有一定的行为后果承担能力。对于成年学生,学校承担的是一个普通社会机构对其全体成员应有的一般保护职责,学校仅对其明显过错所致之学生伤害事故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学校应在保护上持“高标准”之相当注意义务。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在不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具有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的能力,就不应当为其所不能辨认和控制范围内的行为选择所致之伤害承担法律责任。这就要求学校(包括幼儿园)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保护上尽“高标准”之相当注意义务。
参考文献:
[1]杨立新.学生伤害事故及其责任研究[J].审判论丛,2002(5).
[2]方益权.校园侵权问题法律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3.
作者简介:
人身损害赔偿 篇12
1. 旅客人身损害之界定
依据2007年9月1日实施的《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铁路运输过程中因事故发生的损害可以分为铁路旅客人身伤亡和自带行李损失与路外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两类。故本文所讨论之铁路旅客人身损害,限定为与铁路运输部门订立运输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铁路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损害。非因事故造成的旅客人身或财产损失、路外人身或财产损失由于法律法规未规定限额赔偿,故不在讨论之列。因铁路交通事故引起的旅客财产损失由《铁路法》直接规定,比较明晰,也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2. 限额赔偿理论
限额赔偿原则又称限制责任原则,指法律对某些领域损害赔偿限制其最高数额。其主要运用在国家机关在公务活动中侵害他人利益和公用事业单位等非营利性行业在业务活动中致人损害的赔偿。1工业文明社会广泛采用先进科技成果,各种高度危险作业活动剧增,损害事故也由此增多。如果按照全额赔偿理论则生产企业将难以为继,只能选择破产,将严重影响企业从事高危行业的积极性。2
3. 限额赔偿与无过错责任(或危险责任)的关系
台湾民法学家王泽鉴认为:“关于危险责任,应否限制其赔偿数额,系立法政策的重大问题。”3我国《侵权责任法》并没有确立高度危险责任适用限额赔偿的原则,却大量存在于《海商法》、《铁路法》、《民用航空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可以认为,我国基本确立了对高度危险责任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的同时采用限额赔偿的做法。例如,铁路和公路企业、从事电气运输和作业的企业、机动车驾驶员、飞机驾驶员,以及原子能设施的所有人的责任等。正如德国立法者所指出的“无过失责任只有在经济上加以限制时才能为人们所承受”4。
那么为何要对高度危险责任在适用无过错原则的同时采用限额赔偿?原因在于,在侵权法中,加害人的过错对确定赔偿责任范围是有重大影响的5,它表明的是法律对加害人行为的谴责程度。在无过错责任场合,无过错责任原则仅仅表明对某种危险性特别严重的侵权领域,要给予受害人更为妥善的保护。即使加害人没有过错也要承担侵权责任,也要对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使受害人的损害得到赔偿。6此时必须出于公平,对那些在事实上并无过错的责任人予以限额赔偿的保护。可以说,在高度危险领域,无过错责任是出于公平对过错责任的补救,限额赔偿是出于公平对无过错责任的补救。这便也引出了我国铁路旅客人身损害限额赔偿的问题。
二、我国铁路旅客人身损害限额赔偿存在的问题
1. 法律位阶较低
2007年9月1日实施的《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将事故造成铁路旅客人身伤亡赔偿责任限额提高为人民币15万元。而2010年3月16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未对限额赔偿进行规定。因此,我国现行的我国铁路旅客人身损害限额赔偿便完全依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一部国务院行政法规实施。尽管理论上限额赔偿制度确有合理之处,但仅凭一部由铁道部拟定国务院批准的行政法规作为我国唯一的铁路人身损害限额赔偿依据有失妥当。
2. 适用范围不明确
对于铁路旅客人身损害赔偿,《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3条之具体规定为:“事故造成铁路旅客人身伤亡和自带行李损失的,铁路运输企业对每名铁路旅客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15万元。”此条中“事故”一词并未区分责任人主观过错之有无,如上文所述,之所以在适用无过错责任时往往设置限额赔偿,是法律出于保护无过错责任人的考虑。在德国,“基于无过错责任原则产生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内容与基于过错责任原则产生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内容是不同的。”7换言之,铁路旅客人身损害发生时,受害人既可以按照无过错责任请求权请求有限额的赔偿,也可以按照过错责任请求权请求按照实际损失予以赔偿,这样才能清晰明确的使限额赔偿制度保护应当得到保护的责任人。8
3. 限额过低且不合理
与其它限额赔偿相比,铁路旅客限额赔偿一直偏低,在2007年以前一直适用四万元的标准,07年《条例》颁布后适用15万元标准,但经过这几年时间,15万元的标准也逐渐不能满足受害人的需求。相比而言,其他运输业法律则以计算单位作为确定赔偿限额的标准,如我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国际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赔偿责任限额按照下列规定执行:对每名旅客的赔偿责任限额为16600计算单位;但是,旅客可以同承运人书面约定高于本项规定的赔偿责任限额。”
4. 赔偿资金来源单一
采用限额赔偿的原因之一是如果损害赔偿额度巨大,损害赔偿费用往往高于企业或个人的承受能力,企业面临破产,不利于社会经济、公益事业的发展。但是并不是只有限定较低的赔偿限额才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增加赔偿资金的来源渠道也可以缓解责任企业的赔偿负担。解决方法是将过高的赔偿向社会转移,由社会来承担,即采取强制保险制度。通过强制参保的方式,将高度危险作业责任风险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分摊,通过建立行业赔偿基金方式进行理赔,避免高额赔偿和受害人无法受偿情况发生。而我国铁路旅客人身损害赔偿金的来源中仅有两万元来自与强制保险,且缴纳保险费、承办保险业务的主题都不合理,故需要改进。
三、我国铁路旅客人身损害限额赔偿制度的改进
1. 是否限额与限额标准应由法律规定
应当修改《铁路法》,规定旅客人身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为无过错责任,但有赔偿限额。此外,限额的具体标准也必须由法律或至少司法解释确定。
2. 明确适用标准
在《铁路法》中规定,在发生铁路事故时,旅客可以依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提出基于无过错责任的赔偿请求,其受偿金额受到限额的限制;也可以依据一般民事侵权法提出基于过错责任的赔偿请求,其受偿金额以实际损失进行责任分担后确定的金额为准。当受害人提出基于过错责任的赔偿请求时,铁道部门仍应承担对过错的举证责任,并且在受害人有过失时根据过失大小确定责任范围。
3. 赔偿限额的合理化
将赔偿限额确定为以全国城镇职工若干年的平均工资或以计算单位作为基本单位,而不能以货币单位作为基本单位,以消除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同时,在具体数额的确定上,也可以适当考虑铁路部门的承受能力和当前铁路建设的发展需要。
4. 赔偿金额来源之改进
发达国家在高度危险责任赔偿中普遍建立了强制保险制度,英国是1930年建立的强制保险制度,德国是1939年建立,日本是1955年建立,法国是1958年建立。9我国也应当建立由铁路运营部门、铁路机械制造部门、基础设施建设部门和铁路旅客共同承担的强制保险制度,由正规保险公司承保。但为避免在保险制度的支持下放松铁路部门的注意义务,还应当保留必要的赔偿份额,由法律规定铁路部门自行负担。但我国目前由铁路旅客在火车票中支付的2%的强制险则由于缺乏法律依据,宜改为旅客损害赔偿基金,据有限数据显示2010年1至11月份,运输总收入为4120亿元,10推测2010年客运总收入约为1800亿元,其2%为36亿元。对数目如此巨大的基金进行运作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聘请专业基金管理人进行管理。并可允许基金中的积累部分有限度地投入运营。
四、结语——“有限制的责任”的相似之处与其合理化
冒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法律永远都需要鼓励冒险行为。限制那些从事有风险行业的责任人的责任正是法律对冒险行为的鼓励。随着人们权利保护意识的觉醒,债权人和消费者开始意识到这些“有限制的责任”带给他们的不公,在本文的范畴内,产生这样意识的则是铁路旅客。因此,这些“有限制的责任”必须要进行合理的变化,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毕竟公司的运转不仅需要股东,也需要债权人;新技术的运用不仅需要企业,更需要消费者;铁路运营离开旅客便没有任何意义。
1. 公司法之股东有限责任合理化
股东有限责任的合理化便是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在治理结构上,经营权的中心由股东会转向董事会并在立法上形成以董事会职权法定为核心的董事会中心主义。现代西方治理结构则在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上先走了一步,一方面经营权的中心进一步转移到经理层手中,另一方面外部董事的大量引入使董事会结构在根本上发生了转变。据SEC统计,美国上市公司中79%的董事为外部董事。即便在封闭的人合性更强的有限责任公司和有限合伙中,一旦股东使公司人格形骸化,或有限合伙人参与企业经营,则不能够再受有限责任之保护。
2. 侵权法之限额赔偿制度合理化
从股东有限责任的合理化可以推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之一便是确立一套合乎道义的能够使责任人不受“有限制的责任”保护的标准。在限额赔偿问题上,即是区分过错责任请求权与无过错责任请求权,而规定责任人仅在受害人以无过错责任请求权请求赔偿时受到限额的保护,并且在受害人以过错责任请求权请求赔偿时由责任人承担对自身过错的举证责任。
另外的一种合理化的途径则是提高限额尽从而可能的弥补受害人的损失,并以经营者强制保险制度、设立赔偿基金等方式扩大赔偿资金的来源,同时保证责任人在赔偿中的“必赔份”以使其不降低对危险的注意程度。简单来说,即以赔偿责任的社会化解决个体在此类赔偿中赔偿能力不足的问题。
摘要:本文从限额赔偿理论与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的关系入手, 分析了我国铁路旅客人身损害限额赔偿制度的缺陷, 并提出完善建议。限额赔偿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但对责任人赔偿责任的限制应当随社会发展有所变化, 使之合乎道义。
关键词:限额赔偿,无过错责任,旅客人身损害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侵权行为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第561-564页
【2】徐凯桥:“社会本位视野下的高度危险责任限额赔偿制度”, 《行政与法》, 2010年7月
【3】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18页
【4】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外国民法论文选》, 第18、316、317页。转引自:王利明“论无过失责任”, 中国民商法律网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7555
【5】张新宝:《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研究》, 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第438页
【6】杨立新“规定无过错责任应当着重解决限额赔偿问题”,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3月
【7】同上注
【8】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209条规定:“经证明, 引起赔偿请求的损失是由于责任人的故意或者明知可能造成损失而轻率地作为或者不作为造成的, 责任人无权依照本章规定限制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132条也规定了民用航空承运人的除外责任:“经证明, 航空运输中的损失是由于承运人或者其受雇人、代理人的故意或者明知可能造成损失而轻率地作为或者不作为造成的, 承运人无权援用本法第128条、第129条有关赔偿责任限制的规定”。
【9】徐凯桥:“社会本位视野下的高度危险责任限额赔偿制度”, 《行政与法》, 2010年7月
【人身损害赔偿】推荐阅读:
人身损害10-13
无人身损害10-03
人身侵权损害赔偿07-06
人身损害赔偿起诉状实例07-28
人身损害赔偿再审申请书08-13
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及计算标准07-07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及标准05-12
一次性赔偿协议书(人身损害赔偿)06-01
人身损害案民事上诉答辩状案例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