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身保险发展(精选9篇)
农村人身保险发展 篇1
小额保险主要是指面向中低收入人群, 按照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其成本, 按比例定期收取一定的小额保费, 旨在帮助中低收入群体规避某些风险的保险。小额人身保险是小额保险的一种, 主要承保低收入者可能面临的死亡或与身体相关的风险。其特点是保险金额较低, 保单条款通常比较简单, 承保风险责任较单一, 保费收取的频率较频繁, 险种设计灵活, 保险销售通常涉及到多方主体等。发展小额人身保险, 对于有效服务“三农”、满足广大低收入农民保险保障需求、扩大保险覆盖面, 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一) 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市场现状
2008年6月, 中国保监会在山西等9个省 (自治区) 开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工作。一年来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截至2009年6月底,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已扩展到19个省 (自治区) , 共承保超过610万农民, 保费收入超过1.4亿元, 为农民共计提供超过810亿元的风险保障。
(二) 我国农村小额人身市场的需求分析
1. 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具备收入基础
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61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已远远超出中国人身保险起步阶段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我国1982年开始试办简易人身保险、团体人身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 在1982-1992起步的10年, 人身保险业务主要在城镇展开, 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并没有超过2100元, 远低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
2. 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有现实的需求
(1)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养老保险有极强的需求。目前, 我国乡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比城镇更严重。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 2005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为1.57亿, 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11%, 而且我国的老年人每年还在以3%的速度增加。世界经验表明, 农村人口老龄化使得政府只能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发挥有限的作用。农村人口老龄化为商业养老、医疗保险在农村的开展留下广阔空间。
(2) 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增加了对养老保险的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 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户常住人口, 从2000年的4.2降为2002年的4.13, 并进一步降为2003年的4.1。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改变了人们“养儿防老”的观念, 为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提供了需求空间。
(3) 特殊农民群体的人身保险需求。首先是失地农民的人身保险需求。城市化使得大量农民离开相依为命的土地, 在农村传统体制下, 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丧失了最基本的保障。因此, 失去土地后的农民对养老保险提出了高质量要求:希望既能解决当前人口的养老, 又能惠及后代人。也就是要为有限土地补偿费用寻找一个资金经营者, 它可保证资金高效运行, 能实现本金的保值和增值。其次是农民工的保障需求。我国现在大约有1.4亿民工, 他们既不能享受国家社会保障中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失业保险, 也极少有人为自己和家人购买必需的商业人身保险、医疗保险等。现阶段实行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区域统筹政策, 与农民工跨省区流动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农民工即使参保也很难享受老有所养的待遇, 这是他们消极对待养老保险的主要原因。
二、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 大部分寿险公司缺乏开发农村市场的积极性
除中国人寿等少数在农村具有网点优势和先发优势的公司之外, 大部分寿险公司对农村市场持观望态度。原因在于:第一, 城市市场依然有利可图。在对农村市场缺乏了解的情况下, 大部分寿险公司不愿将有限资源分散到农村。第二, 大部分寿险公司在县域市场没有网点。开发县域市场需要重新铺设机构、发展队伍、培育市场, 前期投入较大, 而实现利润的周期较城市长。
(二) 提供给农村市场的保险产品不适合农民的需求
首先, 产品未充分考虑城乡差异, 同质化现象严重。由于我国保险业的快速恢复和发展是在城市进行的, 因而所开发的产品也都是针对城市居民不断提高的收入水平、购买能力、保障需求而设计的。目前, 在与城市收入水平相差悬殊的农村地区, 销售的是同样的保险产品。这些产品的保费、保险金额及保险的范围并不适合农民的实际情况, 不能切实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其次, 保险产品价格相对较高, 产品保障的范围广, 保额较高, 缴费额和缴费期限都超出了农民能够承受的水平。目前, 许多在农村地区销售的人身保险产品, 都不是针对当地农民的具体情况而设计出来的, 而是城市低端保险产品的延用。这会降低农民的投保意愿, 浪费农村潜在的保险资源, 错失农村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良机。其三, 农村人身保险产品结构单一, 产品数量较少。由于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发展的较为晚, 农民可选择的保险产品非常有限。保险公司在县域特别是农村提供的保险品种和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对于防老、防病、防灾的迫切需求。
(三) 营销体系建设与组织形式创新等方面的工作亟需加强
人身保险的营销渠道通常包括个人代理渠道、团体销售渠道及中介代理渠道。目前, 我国农村保险的营销渠道主要是以个人代理渠道为主的农村营销服务部体系。自2002年以来, 保监会特别重视县域保险的发展, 各省的保险监管机构为支持拓展县域业务, 鼓励商业寿险公司加快县域网点建设, 开辟了网点审批绿色通道, 并鼓励各家公司对达到一定要求的农村营销服务部升格为县级支公司或营业部。但是, 总体来看, 农村营销网络的构筑远未成型, 完整、有效的营销渠道体系的建立尚需时日。
三、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保险应坚持可持续的原则:一是“愿意买”, 就是小额人身保险产品一定要能满足低收入群体的真实保险需求;二是“买得起”, 就是保费水平和支付结构应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收入来源相匹配, 经营模式要能有效降低销售成本。三是“买得到”, 就是经营模式和服务网络要能渗透到低收入群体, 让农民群众能够方便快捷的购买产品和接受服务。四是“买得值”, 保险公司应能赔尽赔, 做好保险服务, 使低收入群体感到购买保险物有所值。在保险实务经营上有以下具体建议:
(一) 重视险种设计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在险种设计时, 应重点考虑以下方面因素:第一, 符合低收入者的特点。低收入者通常文化水平不高, 对保险的认识不多, 因此保单语言要简单明了, 尽量少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 要让所有的投保人都能读懂保单;承保风险要在保单中明确列出, 尽量简化承保风险, 立足于单一责任, 减少除外责任, 避免出现营销人员很难向低收入者解释清楚的条款;险种以短期产品为主, 避免长期险所需要缴纳的昂贵保费, 使产品的灵活选择权掌握在投保人手中。第二, 承保程序尽量简化。在承保小额人身保险时, 保险公司可以取消体检要求, 因为对保险公司来说, 通过汇集大量的风险单位, 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风险, 降低了风险发生的概率。第三, 兼顾农民工的流动性问题。由于农民工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因此向这部分群体销售小额保险时, 要确保他们在更换工作地点或城市时, 还能享受到保险保障。
(二) 销售渠道创新
根据我国农村发展的特点以下几种销售模式值得借鉴:第一, 由商业银行代理销售。小额保险在开始推行的初期通常都是与银行小额贷款联系在一起的, 利用银行已经建立的客户资源和服务网络, 能够更方便地销售小额保险。在我国, 相对于保险业的发展而言, 银行业的发展更加成熟。银行的营业网点多, 分布广泛, 与客户的联系密切。如果保险公司能够与银行合作销售小额保险将更多地接触到低收入人群, 更容易使他们信任保险、接受保险保障。第二, 开展地域关联销售。比如, 在农民工生活工作聚集的地区可以委托一些小商店、小超市帮助宣传小额保险。这样更能够引起农民工群体的注意, 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同时注重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 利用他们之间的老乡关系等进行口口相传, 扩大小额保险的宣传面, 鼓励更多的农民工购买保险。第三, 由发放救济金的社会保障部门代理销售。保险公司可以与发放救济金的社会保障部门合作, 在这些部门设置销售员或销售网点, 一方面可以增加销售量, 另一方面也使低收入者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小额保险。第四, 利用社区居委会、工会组织和一些非政府组织协助销售。一些发展中国家都以工会组织、非政府组织作为小额保险的主要销售渠道, 我国在这方面的组织建设还不是很完善, 现在还不具备通过这些机构销售保险的条件。但是可以利用他们进行小额保险的宣传和推广, 让更多的低收入者了解保险。
(三) 注重理赔效率
理赔环节是衡量保险公司服务质量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也是小额保险购买者实现投保价值的真实体现。首先保险公司要简化理赔程序。对于小额保险来说, 由于其保险金额较低, 投保人的知识、精力有限, 更要简化理赔程序, 减少理赔所需要的文件, 最大限度地减少理赔环节可能给低收入者带来的成本。否则很可能出现低收入者由于害怕理赔而排斥保险的现象, 或者出现低收入者买了保险不敢理赔的情况, 这些都将极大地损害低收入者的利益, 影响保险公司的声誉。其次, 保险公司要加快理赔速度, 提高理赔质量。为低收入者提供小额保险理赔服务, 关键要做到两个字—“快”和“准”。“快”是指迅速受理客户理赔申请, 对于能在营销服务部门解决的索赔, 要尽量在当时解决。“准”是指公司理赔人员需要对引起保险事故的原因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认定, 并正确计算给付金额, 对于可以给付的, 要以最快速度向客户给付保险金, 对于因除外责任和非保险责任范围不能给付的, 一定要坚持原则, 不能把低收入保户视作扶贫对象, “滥赔”或“通融赔付”, 但同时一定要对客户做详细耐心的解释和说明, 尽最大努力消除客户的误会或疑惑。
参考文献
[1]魏华林.中国保险需求到底有多大[J].金融与保险, 2005 (6) .
[2]刘子兰.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反思与重构[J].管理世界, 2006 (1) .
[3]杨翠迎.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何去何从[J].商业研究, 2005 (4) .
[4]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方案, 保监发〔2008〕47号[S].2008-6-3.
农村人身保险发展 篇2
农村人身保险市场调查
余丽0814404012经济学系08级国贸四班
摘要: 农村人身保险是以农民的死亡、养老、医疗、生育、意外事故等保障需求为对象的商业保险。发展农村人身保险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农民的保险需求,也是拉动农村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保险意识千差万别。调查显示,农民保险意识在地域间差别较大。
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对保险有一般性了解。在北京、山东、湖南三省市,70%的被调查农民对保险的作用有所了解。专家分析,虽然从表面现象上看,县域居民对保险公司、保险产品的一般性了解程度较高,可对保险的实质性了解程度不容乐观。„„ 此次我们对湖南省的农村保险市场做了一下调查。
关键词:农村 人身保险 国民经济 保险意识
一、湖南农村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环境。
1、良好的外部环境
(1)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为保险业进一步发挥经济补偿功能创造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据我们调查,盐城全市经济近几年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4.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增幅创“九五”以来的新高。无锡市2007年经济延续了新一轮增长周期上升的发展态势,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呈现出“生产较快、需求旺盛、结构趋优、质量提升”的特点。2007年无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增速连续五年保持在15%以上。由于近几年湖南经济实现了持续的增长,这为保险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对完善为农村商业保险提供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服务创造了空间。湖南省的国有企业改革、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再加上农村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许多原由政府承担的风险改由农民自己承担,这就为商业保险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市场基础。湖南省配套的多种要素市场也相对发达,湖南省的银行业市场、证券市场和产权市场等相关金融要素市场发展水平较高,金融资产的质量一直位于全国前列,货币传导机制和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都比较完善。
(3)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的灵活性为保险业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保证。湖南省政府一直致力于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制定和执行政策具有灵活性,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这为区域内保险公司创造了宽松自由的生长空间。一是通过提供高效的行政服务,努力降低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二是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防止权力寻租行为的发生;三是坚持以保险与地方经济良性互补为目标的发展战略。通过利用政策和经济的杠杆,引导保险业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大局的同时,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湖南保监局也始终坚持寓监管于服务的原则,为保险业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2、湖南农村保险市场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力
(1)农村人口的收入持续增加为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我们在这次调研中了解到,按常住人口计算,2007年盐城市全市人口中农民人均纯收入5368元,比上年增长
9.7%。人均GDP达1.52万元,人均储蓄额8015元,消费额3260元。而无锡市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07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26元,比上年增长12.9%,增幅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随着收入增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湖南的农民在追求经济高效益和生活高质量的同时,也产生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保障内在需要。
(2)农民保险意识的提高。因为政府和保险公司的大力宣传,农民对保险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农民不再认为保险是个骗人的东西,而将其看成是规避风险和投资的工具。我们在盐城郭猛镇作实地调查时听到农民关于保险的声音,多数是肯定的。这要归功于中国人寿在该镇设点经营,经常派人下去进行保险知识宣传。他们以良好的服务和口碑赢得了农民的信任,打开了这一地区的市场。农村市场具有其特殊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数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因此,提高保险在农民间的口碑和信誉尤为重要。只要农民有了保险意识,他们就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对自己以及家人进行保险,这是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而与此同时,因为社保方面宣传力度不大,且存在不实的宣传,加之行政性强,保障度低,这样农民更愿意买一份社保,再买一份商业保险来提高保障程度。
二、湖南省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保险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湖南省经济中的地位日渐重要,已成为湖南省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保费收入持续增长。2007年数据显示,湖南省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5770.85亿元,其中,财产险为1571.04亿元,人身险4199.81亿元。盐城市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6.83亿元,环比增长13%,其中财产保险4.81亿,寿险22亿,环比增长10%,占储蓄余额的3.4%。我们所调查的郭猛镇,保费以20%的环比速度稳定增长。无锡的江阴市07年实现保费10亿元,其数额已经超过了许多地级市。
2、农村人身保险的险种结构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农村市场的特殊需要,各家保险公司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人保产品,其中以中国人寿的康宁终身险和全家福最受农民欢迎。这两个险种都是期交保险,具有低消费、高保障的特点。在盐城农村康宁险获得了66%的认知度,全家福覆盖面达到20%。在无锡,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6%,共有55万人参加。根据我们的调查,农民对医疗、意外险相较于养老险更感兴趣。这因为医疗和意外险关系到眼前的利益问题,但我们保险公司和政府不能就忽略养老险,要大力宣传养老险,让农民能老有所养,这样既可以减少国家的财政压力,对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更是具有相当的意义。
3、销售队伍的发展壮大和营销体制的不断完善。从调查中得知,盐城市中国人寿分公司从98年开始建立营销机制,从业人员达到7000人(农村从业人员3800人 占从业人员的53%),业务份额2.77亿(农村1.39亿,占总业务份额的22%)。国寿在农村设立了14个中心服务网点,既方便了群众也提高了公司的经营业绩。因为辐射面广了,保险成本也得以降低。在个险上,为提高管理效率,实行专业营销团队制。在广大农村普遍实行了村干部兼职的方式,利用其良好的人脉优势和口碑,拓展业务。在苏南,我们看到,保险公司在每个村选取驻村代表,依靠其良好的人脉关系发展业务。由于这种独特的营销模式具有排他性,农民对本公司认知后,很难再接受其他公司的产品,因此可以对该市场形成有效的保护。
4、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不断提高。
5、区域发展不平衡。因为保费收入与经济发展有着
2密切的联系,苏南苏北经济发展程度差距比较大,是保险发展上不平衡的重要因素,苏南地区的保险份额远远大于苏北地区,而苏州、无锡又占了苏南的很大空间.6、市场集中度高,中国人寿占据农村人身市场的大块份额,垄断性强。例如我们在盐城郭猛镇了解到,中国人寿在该镇的市场份额达到70%,基本处于垄断。30%-35%的农民在选择保险时,首选国寿。这主要因为国寿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可以在苏北农村设立网点,每个村都有业务员,并朝区域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农民的心中有很高的认知度。
三、湖南省人身保险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策略有待完善
从市场方面分析,近年来湖南省农村人身保险市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北京、上海等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市场可供开发的潜力很大。目前的状况是市场的潜力与现实间缺乏有效的桥梁,从而制约了潜力的充分发挥。主要原因:一是民众的保险意识与投资行为相对滞后,据调查,储蓄往往成为许多居民唯一和首选的投资手段,即使购买保险产品也是抱着储蓄的心态,结果制约了保险业的发展。二是存在险种单
一、产品同构以及险业经营者理念欠缺与行为欠妥的现象,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各保险公司应集中力量,研究市场发展战略。湖南保险业应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较同业公司相比,在市场份额上占优势的地区,应加大力度巩固、扩大这种优势;二是保险深度、保险密度相对较低的地区,应加大力度挖掘市场潜力。公司在制定业务发展策略时,可优先考虑这些地区。另外,应加大对市场信息的搜集和调查力度,适时制定市场策略,积极抢占市场制高点。
(二)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经营理念上,发展和管理、速度和效益的矛盾突出。经营过程中,保险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保费计划上,理赔管理、服务举措、内部建设等工作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内部管理屈服于业务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而尚欠规范的市场环境,保险公司在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上存在观念上的偏差,重速度、轻效益。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控制水平不高,部分业务质量较差,为完成保费任务不计成本地承保一些赔付率高、连年亏损的业务,经营效益水平低,因而制约了保险公司的健康发展和壮大。
(三)保险代理从业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队伍管理亟需加强保险代理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信誉和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险业长期经营的特点以及人身保险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高,要求代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知识。同时在农村这一特殊的市场,更要从业人员树立良好口碑。目前,我国农村人身保险代理从业人员来源于社会各个阶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频繁,在销售产品中误导客户现象时有发生,投诉案件增多。而许多公司在大量增员的同时,对在职代理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没有及时跟上,影响了代理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而一些素质较高、业绩较好的保险代理从业人员则成为各公司竞相争逐的对象,流动性较高。个别代理人更是通过套取佣金、挪用客户保费等不良行为直接损害公司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一些代理人在销售过程中误导消费者,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如何规范代理人的行为,有效管控“误导”行为,是各保险公司也是整个保险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四)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有待加强
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基本上能根据投保人的需求,来开发保险产品。而我国保险业在产品创新方面明显滞后,产品单一且险种同构现象还很普遍。保险公司常常存在着展业理赔“两张脸”现象,即拓展业务时笑脸相迎,一旦客户索赔时却判若两人,造成了相当不好的影响,长此以往,势必会扼杀保险业的正常发展。更有甚者,有的业务员为了追求个人业绩,夸大产品功能,误导消费者,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
(五)业务质量值得关注
当前的人身险业务质量,无论是传统产品还是新型产品均值得关注。在传统产品方面,固定预定利率的寿险业务销售难度较大,且存在利率升高后的退保风险;意外险业务的费率逐年下降,经营利润逐步下滑;由于外部环境和专业化程度较低的制约,健康险业务的经营风险一直较高;养老金业务的税收优惠政策尚未取得明显突破,业务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
四、湖南省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对策研究
1、保险公司加大宣传,提高农民对保险的认知度。保险公司往往只注重打广告进行宣传,但农民因为知识的局限性,很难从广告中接受保险,这就需要我们保险人员能积极下乡,上门进行宣传和教育。不仅仅从赢利的目的出发,还要从提高农民的风险意识和规避风险的意识出发。宣传语言要通俗易懂,让民众容易接受。
2、着力打造保险信用环境,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完善业务员的管理体制和奖罚方式,提高业务员素质。针对农村地域广,不如城市集中,交通不太方便的特点,更要加强业务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而保障农民的利益不受到侵害。树立保险公司在农村市场的良好形象,为以后展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方式有一是培育保险业的诚信文化。大力宣传、倡导诚信观念,加强诚信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诚信道德水平,使诚实守信成为保险从业人员的一种自觉行为。二是逐步建立保险信用评价体系。加强保险业的信用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从业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信用档案,实现保险机构、监管机构和社会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三是积极培育信用中介市场,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发挥信用中介机构在保险诚信建设中的作用。四是强化失信惩戒机制。发挥法律和市场对失信行为的双重惩戒机制,依法严肃惩处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维护保险业的整体行为信用。同时强化激励机制,对那些遵守职业道德、业务开展得好的同志要给予奖励。
3、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市场有效供给水平。一是鼓励和引导保险公司调整产品结构,挖掘和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结合社会保障体制和医疗体制改革,积极开发养老和医疗保险产品,更好的适合农民的需要,让农民自愿投保。二是引导保险公司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丰富保险服务的内涵。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加强在农村的网点建设和选举驻村代表,进一步方便农民投保理赔,以真正适应农村保险市场的需要。
4、完善法制建设,提高保险监管的有效性。贯彻实施新的《保险法》,加强保险法制建设,坚持依法监管,尽快制定和完善与《保险法》配套的法规和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监管手段,修订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和监管指标的管理规定,对保险公司实施最低偿付能力监控
5、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等媒介,加强舆论宣传,也可以在农村设点4
宣传,或者派村干部上门宣传。要以提高农民的风险意识,保障农民生活和生产为目标,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人身保险发展 篇3
为江苏农村小额保险的开展提供翔实的数据。
一、小额保险发展概况及在江苏省发展的意义
(一) 小额保险在试点省份发展现状
小额保险是一种针对低收入农民的疾病、死亡和残疾等特定风险的简易人身险。其产品具有保费低廉、期限短、保障适度、核保理赔简单等特点, 属于微利经营, 是一种有效的金融扶贫手段。
2008年6月23日, 保监会下发了“关于印发《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方案》的通知”, 并规定了9个试点。截至2009年6月, 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区已扩大到19个省区, 承保超过610万农民, 保费收入超过1.4亿元, 为农民共计提供超过810亿元的风险保障。
(二) 小额保险在江苏省发展的意义
1、填补人身保险的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省人身保险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在江苏省经济中的地位日渐重要, 已成为江苏省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各种人群的需要, 各家保险公司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人身保险产品, 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
但由于农村市场的种种限制, 真正适合农村市场的人身保险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均不足, 且在营销体系和业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创新等方面亟待加强, 如果选择开展小额保险, 可以有效地弥补人身保险的不足。
2、填补社保 (新农合) 的不足
据统计, 超过95%的江苏农村居民购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调查数据显示, 江苏农村居民的新农合的参保率高达98.34%, 但受访者普遍认为新农合存在理赔程序繁琐、保障程度低、可选择医疗机构少和可选药品有限等不足, 且新农合有着“大病统筹、小病已付”的特征, 保障范围以大病为主, 住院费用受起付线和免赔比例的限制。而小额保险的程序简便、保障程度适度的特点可以恰当地填补新农合的不足, 完善农村保险。
3、开拓农村保险市场的需要 (1) 满足农户的需要
(1) 满足农户的需要
由调查问卷结果可知, 分别有38.59%和56.22%的人认为自己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意外伤害风险和养老风险, 但由于经济条件、流程繁琐、自身对保险不了解及对保险公司不信任等因素, 人们大多不愿意购买商业保险, 只有25.93%的人购买了商业保险, 可见农村居民对于适应其自身情况的新险种的需求比较大。如果在江苏省开展保费低廉、程序简便、保障适度的小额保险, 可以填补以上不足, 很大程度上满足农村居民的需要。
(2) 满足社会的需要
2011年,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稳定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基础上, 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标准”, “发挥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中的补充作用”。目前江苏省的社会保险已基本健全, 但仍有一些细节方面未能得到保障。推行小额保险能够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 将社会保障渗透到各个细微之处, 带给农村居民最大的保障。
小额保险是小额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种有效的金融扶贫手段, 通过为低收入人群建立保险保障的运行机制, 推进保险服务和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使尽可能多的低收入人群愿意买、买得起、买得到、买得值, 成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的有效方式。
二、小额保险在江苏省发展的博弈分析
(一) 博弈要素
博弈是指决策主体在相互对抗中, 对抗双方或多方相互依存的一系列策略和行动的过程。构成博弈模型需要以下几点:博弈的参与者, 每一位参与者的策略, 每位参与者可选行动的组合所对应的每一位参与者的支付。在这些要素下, 通过支付函数分析参与者的博弈结果。
完全信息博弈, 指每一位参与者都拥有其他参与者的特征, 策略集和支付函数等方面的准确信息的博弈。这里我们是基于资源最优配置的角度, 分析小额保险在江苏省发展的可行性, 所以假设农户、保险公司以及政府之间的博弈属于完全信息是更贴合实际、更具备现实意义的。
纳什均衡, 在非合作的情况下, 博弈中的每一位参与者的策略都是最优的, 要使每一位策略都是最优, 必须达到一个“均衡点”, 这个均衡点就是纳什均衡。博弈参与者的目的是利益最大化。
合作博弈, 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 或者至少是一方利益增加, 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 进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政府希望同保险公司合作, 推出小额保险, 一是增加保险公司收入, 二是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 最终达到双方共赢。
(二) 政府与保险公司博弈 (基于合作博弈)
小额保险属于人身保险, 推行小额保险的目的是让收入较低的农民通过缴纳少量保费, 获取一定的保险保障, 以弥补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保险公司推行小额保险, 目的是盈利, 可如此低廉的保费很难提高保险公司的收益, 所以政府必须给予保险公司财力和政策上的支持, 减少保险公司的损失, 保险公司才会推出小额保险。
由表1可以看出, 政府可以选择支持或不支持推行小额保险, 保险公司可以选择推行或不推行小额保险。在该博弈模型代价矢量中, 前一个分量表示保险公司的收益, 后一个分量表示政府的收益。保险公司推行小额保险将会付出成本b, 政府如果支持保险公司推出小额保险, 必须付出费用a。政府支持保险公司, 同时保险公司推出了小额保险, 两者将分别获利为 (c, -a-b) 。从非合作博弈的角度上看, 政府会因为损失而不支持保险公司推行保险;保险公司则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 而选择不推行小额保险。但是对于政府来说, 付出的费用有利于提高全民的社会福利。从长远来看, 如果支持保险公司推行保险, 政府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这时, 保险公司也会为了提高自己的收益, 在政府的支持下推行小额保险。
(三) 农户与保险公司博弈
统计局数据显示, 2008年江苏省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18679.52元, 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7356.47元。从整体上看, 农民在江苏省还属于低收入人群, 购买价格高昂的商业医疗保险是不可能的, 所以保险公司推行保费低廉的小额保险是有其必要性的。调查数据还显示, 大多数农户愿意投保, 并且愿意支付相对较高的保费, 以获得更高的保险保障。
根据图1可以看出, 博弈的参与者是保险公司和农户。保险公司可以选择与政府合作推行小额保险, 或不推行小额保险。农户可以选择购买小额保险, 或不购买小额保险。从上个博弈模型中看出, 保险公司推行小额保险将会获得利润c。如果农户购买了保险, 当其受到人身伤害或者疾病而导致损失时, 会得到全额或者一部分的补偿, 及时规避风险。但是如果农户没有购买保险, 则会损失d。由博弈模型得出结论, 最优的策略是保险公司推出小额保险, 农户购买保险, 两者的获利为 (c, 0) 。
(四) 农户、保险公司、政府三者共赢
综合以上两个博弈模型的结果, 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看, 政府支持保险公司, 看似会损失a+b, 但与此同时, 社会福利的提高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却是无法估量的。而保险公司也会出于利益和社会公益服务的角度推出小额保险, 获得利润c, 并为低收入的农户提供了保障, 农户也不会为高额的医疗费担心了。在这种最优的决策下, 三者达到了纳什均衡, 获得了最大的收益。
三、结论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是微型金融服务体系为低收入人群服务的必然产物, 它保费低廉、流程简便、保障范围适度, 使得小额保险会很快被农村居民接受, 带给农村居民更多保障。在政府大力支持下, 江苏省各保险公司发行不同险种的小额保险产品, 既开拓了农村市场, 扩大了保险公司规模, 增加了保费收入, 满足了农村市场的需求, 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广大农村群众对于保险行业不了解、或不好的印象。保费收入的增加使江苏省地区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有所提高, 这将提高江苏省保险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促进江苏省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 提升保险行业的总体水平, 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而政府通过支持保险公司推行小额保险, 以实际行动响应了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号召, 做好政府工作, 加大保障力度, 提高社会保障标准;也通过小额保险这项有效的金融扶贫工具, 改善民生, 促进农村金融经济的平稳持续增长, 建设和谐新农村。本文经过三方博弈, 验证可以实现农村居民、保险公司和政府三方共赢, 最终实现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焕, 李长越.开展苏北小额保险的市场调查报告[J].农村金融研究, 2010 (3) .
[2]、张文庆, 刘岳安.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保险的机遇与对策[J].山西政报, 2009 (13) .
[3]、于维生, 朴正爱.博弈论机器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1) .
xx镇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工作通知 篇4
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
按照《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彭水府办法[2012]20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做好2012年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有关工作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保对象、保险期限、缴费标准、保险赔付
(一)参保对象与范围:本保险参保对象为户籍关系在桑柘镇行政区域内所有0岁(出生满28天以上)-65周岁(含)的,符合年龄要求、身体健康的家庭成员均可投保。
(二)保险期间: 一年
(三)缴费标准: 每份缴费40元(1人可最多购买5份)
(四)保险赔付
1、意外死亡保险金额4500-3万元
2、意残疾3000-3万元
3、意外伤害医疗1000元(含门诊)
二、工作目标
2012年11月15日前,通过广泛宣传,各村、社区农村家庭小额自愿投保覆盖率达20%以上。
三、具体措施
(一)为切实加强对农村小额保险工作的组织领导,桑柘镇设立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工作办事处,各村、社区设立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宣传服务代办站。各村、社区设立的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宣传服务代办站具体落实农村小额保险的宣传与组织参保工作(具体代办人员见附件);
(二)明确考核奖励机制。由中国人寿彭水支公司按照各村、社区实收保费的10%对各村、社区代办员进行补贴。
四、实施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层层落实。各村、社区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高度出发,大力支持和配合承办单位切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广大居民积极参保;各村、社区要制定具体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努力扩大本范围的保险覆盖面。
(二)广泛宣传动员。各村、社区要协同配合,广泛宣传农村小额保险的目的意义、参保条件、投保方式和理赔程序等,突出宣传小额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增强农民群众的参保意识,引导他们积极投保,形成有利于农村小额保险工作开展的舆论氛围。
农村人身保险发展 篇5
当前, 浙江农村的人身保险市场正处于发展期, 农村人身保险业务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不少保险公司也尝试着通过产品的创新来拓展农村人身保险市场, 比如作为担纲中国保监会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单位的中国人寿, 继2007年推出“新简身险”之后, 又面向农村低收入人群量身定做了农村小额系列保险产品。但是, 就浙江农村人身保险产品的现状而言, 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1.产品城乡同质化严重
近几年来浙江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主要还是在城市进行, 即使面向农民的业务做的比较好的也是农业保险方面。在人身保险方面, 各保险公司所开发的产品所开发的产品主要还是针对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购买能力、保障需求而设计的。在与城市收入水平相差比较大的农村地区, 销售的是同样的保险产品, 这些产品的保费、保险金额及保险保障范围并不适合绝大部分农民的实际情况, 不能切实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
2.产品品种较少
由于在农村销售的人身保险产品都是从城市保险市场延伸过来的, 本身就不很适合农民的实际状况和需要, 再从中选择较为低端且比较适合农民购买的保险产品在农村地区推广, 导致农民可选择的保险产品非常有限。保险公司向县域, 特别是农村提供的保险产品品种和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对于养老、看病、防灾的迫切需要。
3.产品价格偏高
目前浙江大多数在农村地区销售的保险产品, 都不是针对当地农民的具体情况而设计出来的, 是城市低端保险产品的延用。虽然浙江不乏比较富裕的农村地区, 但是对于多数收入水平还不是很高的农村地区而言, 销售相同的保险产品, 目前的价格显得不公平并且难以承受的, 并且很多产品没有考虑到农民收入比较低并且不稳定的特点。这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长此以往, 还会降低农民的投保意愿, 消耗农村潜在的保险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讲, 能否解决好农村人身保险的创新问题, 这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当前浙江农民正逐渐增强保险意识, 农村人身保险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 保险公司必须加强保险产品的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
二、浙江农村人身保险产品创新思路
(一) 产品本身的创新是关键
笔者认为, 结合浙江农村目前的经济、社会环境, 决定了保险公司在开拓农村寿险市场时, 必须在产品开发、营销方式等方面与城市有所不同, 其实质在于创新。在政府强调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的时代背景下, 浙江农村寿险产品更要突破习惯思维的束缚, 走上一条创新之路。
1.新产品亟待开发
从浙江农村的调研情况来看, 农民对健康险、意外险、养老险等人身保险产品尤为青睐。不少专家学者也指出, 农民人均保费在1000元以内, 保险的功能应侧重于养老、疾病、意外等保障。结合浙江农村地区实际, 应有针对性地开发新产品, 真正体现农村低保费、适度保障、广覆盖且缴费灵活的产品特点。针对农民的收入状况和实际需要, 应重点开发健康险和养老险中的小额期交业务, 推出的产品要能迅速成为核心产品, 以适应农村市场和满足农民的适度保障要求。而对于分红险产品不是特别适合浙江大部分农村市场的需求, 应尽量控制在较低的比例范围内, 可以在经济相对发展较快的杭州、温州等农村地区先搞试点。同时要调整好新产品中关于趸交、短期和长期业务之间的比例, 保持合理的产品结构, 将期交业务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以保护农村人身保险业务的可持续性。
2.现有产品的推陈出新
当前各保险公司提供给农村市场的保险产品不适合农民的需求, 风险保障是农民购买保险产品的主要目的, 但当前为农民设计的保险产品并不能真正满足农民的切身需要。一是保险产品价格过高, 超出多数农民的保险购买力;二是产品未充分考虑城乡差异, 同质化现象严重。结合以上分析, 现有产品要想拓展农村市场, 势必要推陈出新。首先对现有关联程度大的产品进行整合, 推出产品组合套餐, 不仅可以对农民人身意外伤害、家庭财产、农机具、农村交通工具、种养殖等基本生产生活提供风险保障, 还可以对农村经营第三产业者的医疗、安全生产以及意外伤害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提供保险保障。
3.产品创新兼顾人性化
不管是推出新产品还是改良现有产品, 在进行创新设计时都要切实考虑农民的生活环境以及理解接受能力, 开发、改良出针对农村不同知识层次群体的人性化保险产品。比如, 在保险单证的设计上, 考虑农村村民分散而居的特点, 保险单证应便于携带和长期保存, 可以设计出撕扯式保险单、投保如暂收据、保险证以及便于展业的其他各类单证等。保险单证的明显位置要详细列明和描述保险责任范围和责任免除等主要条款内容, 并在订立合同时详细说明。保险合同条款的语言要通俗易懂, 不产生歧义, 必要时可附加一些实例和图片, 或者其他能使农民较快、较易理解的方式, 避免农民因理解困难而消极对待保险产品。
(二) 产品定价的创新是辅助
1.短期内低价渗透, 差异化推进
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农民的购买力普遍不足, 而以低于城市的价格水平制定农村同类产品的价格, 并以低价销售, 此举无疑将深受农民的欢迎。比如, 中国人寿目前推出的七款农村小额系列保险产品在定价上就有针对性地做出一些创新和调整。这些产品保额较低, 而低保额将直接降低保险费水平, 符合农民的支付水平。农民意外伤害和死亡发生率虽然从目前的数据指标上来看要高于市民, 但小额保险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因而最终费率水平比市场现行类似产品低20%左右。尽管产品本身无法盈利, 但却赢得了市场和空间, 从而带动其他保险产品的销售。在具体的定价环节上, 为了规避恶性竞争, 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降低的保单费用率来降低附加保险费率, 具体方法有很多, 如:减少寿险合同的初始费用、降低代理人的佣金、削减寿险保单的维持费用、减少寿险保单的终止费用等。
2.长远发展以优惠价为主
优惠价是指保险公司在现有价格的基础上, 根据保险产品长远发展的需要给投保人以折扣费率的优惠。优惠价策略主要有统保优惠、续保优惠、趸缴保费优惠、安全防范优惠、免缴或减付保费优惠等。尤其在浙江农村, 笔者认为统保优惠策略较为适用。统保优惠策略是指由风险属性相近的风险单位以大团体方式统一投保时, 保险人以费率折扣的方式予以优惠的营销策略。根据风险管理的原理, 同类风险单位的数量越多, 其损失发生的概率就越稳定, 保险公司集合的同类风险单位越多, 其经营也就越稳定, 在费率的安全附加上就越小, 费率就有可能降低。因此, 为了降低投保寿险的成本, 可以以全村居民或全乡居民为整体对象, 以“大团体”方式进行投保, 以便获得费率折扣。
三、人身保险产品在浙江农村的营销模式创新
(一) 营销渠道、服务质量创新
保险公司业务员上门推销是农村保险市场中运用最广、作用最大的营销策略。笔者认为应该在农村人身保险的渠道构建和组织形式等方面做文章, 在这方面有所创新。由于农村市场离保险公司所在地城市较远, 因而, 通过在县市公司下广泛设立农村营销服务部, 再以各乡镇营销服务部为中心, 对所辖乡村进行人员上门推销。根据浙江多山的特点, 一些营销服务部甚至可以根据农民居住分散的实际情况, 实行驻村营销员制度, 对农民进行直接、及时的服务。通过建立新型的营销渠道, 把人身保险的产品直接服务到家。
(二) 宣传形式创新
保险公司通过各种媒体进行适当的宣传, 能够提高农民对保险产品的感性认识。宣传形式有多种多样, 如:电视、广播、网络、报刊、广告单等。笔者认为, 在浙江农村地区, 不能单纯依靠以往的分发广告单以及广播形式, 应以普及率较高的电视广告和当地农民购买率较高的报刊为主要媒体。据有关部门统计, 农村有90%以上是通过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在收视率较高的电视节目中进行广告促销, 既可以节约成本, 又容易达到促销的目的。另外, 宣传内容要以农民为对象, 必须做到通俗易懂、客观具体, 而不宜太抽象。宣传时间也要选择在农民的休息闲暇时段,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 树立新型的公共关系
农民对人身保险产品的认知度、认可度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 在农村对保险产品开展面对面的公共关系营销是极为必要的。公共关系营销主要通过一些公益活动来促进保险产品的销售。相对于浙江城市医疗条件, 农村医疗资源与医疗信息还是比较欠缺, 保险公司可以组织医疗服务人员下乡, 为农村居民提供免费的初级医疗服务 (如:体检、赠送药品等) 和保险产品咨询服务, 以此扩大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外, 在农村一些传统习俗节日到来之际, 可以组织公司文艺人员或聘请地方剧团表演以宣传寿险为主题的地方剧。
此外,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在当地招募和培养一些有广泛社会关系、活动能力强, 品行端正、信誉良好, 深受农民信任的业务人员, 以扩大和巩固农村营销网络。
参考文献
[1]田吉生.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策略研究———兼谈浙江农村保险[J].中国保险, 2007, (12) :41-44.
[2]王汝志.农村人寿保险需求与营销策略分析[J].浙江金融, 2007, (2) :48-49.
农村人身保险发展 篇6
(一) 人身保险的定义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身体作为保险标的、以人的生、老、病、残、亡等为保险事故的一种保险。
(二) 重要意义
1) 有利于保险公司业务拓展。随着国家对县域经济的重视, 县域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 农村地区日渐富裕的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 必然会带来人们对保险保障需求的增长和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 也必然会带来为保险公司业务的增长。
2) 有效提高农村人身保险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农村人寿保险业务规模占全国的30%但人口却占70%, 足见人身保险向广大农村发展, 不仅提高了农村中受保险保障的人口比例, 而且能使保险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因此农村人口的保险保障对我国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和渗透力的增强更具有决定意义, 也为真正做大、做强中国特色保险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 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促进农村就业。基层保险营销、服务机构设置在农村人身保险市场开拓时必然要增加相应的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 对广大的农村人口就业开辟了新渠道。
4) 推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 加快实现农村小康。“辛辛苦苦奔小康、一次意外全泡汤”任然还是目前农村人口社会保障程度极低, 看病难、看病贵、养老难的突出表现。因病返贫、因家中主要劳动力遭受意外情况而返贫的现象屡见不鲜。发展农村人身保险事业, 不仅为农民提供部分解决后顾之忧的疾病、意外、养老等保障, 尽力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下的生活稳定, 不仅有助于农民早日奔生活富裕的小康生活, 而且为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二、影响我国农村人身保险发展的因素分析
影响农村人身保险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
(一) 开发农村市场的寿险公司不多, 积极性较差
早期中国人寿等大公司在农村开发较早, 已在农村具有网点优势和先发优势。剩余的其他寿险公司在城市市场依然有利可图开发农村市场需要前期投入较大, 而实现利润的周期较长的客观情况下不愿将有限资源分散到农村, 对农村市场铺设机构、发展队伍、培育市场总体投入不足, 对农村市场缺乏了解。
(二) 农村人身保险产品无法满足农民的真实需要
主要体现在:目前成熟的保险公司开发品种和产品都是针对城市居民不断提高的收入水平、购买能力、保障需求而设计的, 没有考虑到城乡差异中农民的经济水平和抗风险意识, 在加上人寿保险产品费率偏高, 农民家庭承受力差而不想参保。
(三) 农村人身保险专业人员短缺
在保险公司各种业务开拓中, 农村人身保险、农村保险市场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业务相对萎缩, 对应产品在保险公司经营地位业有所下降, 从事农村人身保险的专业人才改行或离岗现象增多。再加上农村人寿保险业务拓展培训很少, 导致农村人身保险专业人才短缺现象很普遍。
三、拓展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对策措施
(一) 以人为本的观念的树立
1) 重视农村人身保险市场无论从增加业务量、开辟业务新领域, 还是扩大公司影响力和覆盖面、树立公司品牌等方面, 都要摒弃市场效益少、开发力度小的不正确认识, 为防止农民因理解困难而消极对待人寿保险。
2) 保险单、投保单、暂收据、保险证以及便于展业的其他各类单证等设计充分考虑农村客户分散特点, 应便于携带和长期保存。
3) 保险单证以农民较快、较易理解的方式设置, 保险合同条款的语言要通俗易懂, 不产生歧义, 明显位置要详细列明和描述保险责任范围和责任免除等主要条款内容, 并在订立合同时详细说明, 必要时可附加一些实例和图片等等。
(二) 积极探索农村保险管理新领域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失地农民保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甚至农村低保等等方面, 商业人身保险公司可针对保险公司网络和服务力量整体比较强大、农村基层政府组织办理政策保险相对薄弱的现状, 积极探索创新管理领域来解决农村人寿保险存在的问题。
(三) 要创新产品和营销、管理、服务、人才等模式
从生活水平、保障水平较低、收入不稳定的农村特点出发, 创新产品和营销、管理、服务、人才等模式应做到:
1) 农村人身保险产品的设计原则。根据“条款简明、缴费灵活、保费低廉、保障适度”原则, 努力开发出适合医疗、养老、意外等失地农民、从事危险工作农民、外出务工农民的各种险种。
2) 优先发展寿险小额期交业务, 以保护对农民的多予、少取、放活、创新。期交业务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可针对农民的收入状况和实际需要推出满足农民的适度保障要求的价格低廉的养老、医疗等寿险产品;要调整好新单业务中趸交、短期和长期业务的比例, 保持合理的结构。
3) 以投资为目的不太适合农村市场的需求的分红险产品应尽量控制在较低的比例范围内。
4) 为维护保险各方权益要加强保护、服务农民、有序开发、加强监管, 防范风险。
5) 建立农村人身保险各种制度。为防止对农村保险资源的无序开发, 严格实行保险业务员全员持证上岗制度、人身保险投保提示制度、保单销售100%回访制度, 严把农村保险机构准入退出关等, 真正把农村人身保险市场发展成政府有需求、公司有效益、农民有保障的好市场。
(四) 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案等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实
国家应引导保险公司会同各有关部门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工作和鼓励保险公司针对农民在养老、健康、意外伤害等方面的保险需求开发产品及服务创新, 针对农村网点不足的现状鼓励保险中介机构深入乡镇、农村, 以满足农民在各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防御风险意识的增强带来保险需求的不断增长。
参考文献
[1]王汝志.人身保险需求——基于Abraham.h.maslow需求层次理论的实证分析[J].2007.
[2]文丹维.浅析我国人身保险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基于经验数据的论证[J].时代金融, 2007.
农村人身保险发展 篇7
自20世纪80年代保险业务全面恢复以来,我国保险行业就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增长率,曾实现年均30%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2013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总额达1.72万亿元,国际排名跃居第四位,就此保险业成为了我国发展潜力最大、开拓空间最广的行业之一。人身保险作为我国保险中占比最大的险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总体上也得到了很大的突破。但是,2010以来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显露出了较多的问题。受国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金融环境恶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人身险业最终还是进入了保费增长的瓶颈期。其中,保险市场结构不合理、区域性绝对差异较大等问题是阻碍其继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一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是人身保险业最发达,市场占比最大的区域。在2008年到2012年间,东部地区始终占领着中国人身保险市场半壁江山,相比之下,东北地区市场份额不到9%。人身险市场区域性不均衡发展不仅会影响市场竞争格局,而且还会进一步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使得区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将会有悖于我国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
在此背景下,深入剖析我国人身险市场区域性非均衡发展问题,找出其诱发原因,对实现我国人身险市场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应用泰尔指数对我国保险市场区域性非均衡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这也将会对往后的研究提供较为新颖的测量方法。
二、我国人身保险市场区域性非均衡发展现状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已形成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部四大区域,四大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国共同发展的基本内容。相应的,本文将我国保险市场也划分为东部保险板块、中部保险板块、西部保险板块和东北部保险板块。按照“十一五”规划,东部板块包括:北京、天津、福建、江苏、浙江、广东、海南、河北、山东;中部板块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西部板块包括:内蒙古、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广西;东北板块包括:辽宁、黑龙江和吉林。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一)保费收入分布方面
保费收入是保险公司最主要的资金流入来源,也是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进行资金管理的重要渠道。保费收入总额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间段的保险市场发展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2008年~2010年我国四大区域人身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增长率普遍较大,其中中部地区以年均34.66%的速度领先于其他地区。2011年全国人身保险市场规模处于萎缩状态,降幅最大的东北地区保费增长率一度达到-19.83%,其很大部分原因是寿险受银保新政及银行揽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人身险保费收入大降,紧接着又受国际宏观经济不景气、资本市场不振等因素冲击,我国2012年人身险市场发展明显趋缓。
表1告诉我们,我国各区域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分布严重不均衡。东部地区始终占领着中国人身保险市场的半壁江山,中部和西部市场份额较稳定,东北地区市场份额略有上升,但是占比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超过8.5%。
(二)保险密度方面
保险密度即人均保险份额,反映了某一地区人民的参保程度及保险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程度。
从保险密度上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人身保险市场发展较好。特别是东部地区,要比保险密度位居第二的东北地区还要高300~400元/人。这跟东部地区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和优越的经济环境分不开。虽然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保险密度增加得很快,但整体上它们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还很大,并且这个绝对差距具有增大的趋势。
泰尔指数作为衡量地区收入分配不均的指标,同样适用于分析区域保费收入分布不平衡。我们可以将我国各省市人身保险市场发展总差异分解为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部差异。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人身保险密度总差异中区域内部差异贡献率最高,说明区域内部差异是导致保险市场不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
从四大区域的对比结果来看,四大区域内部人身保险发展差异主要是由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所致。从2008年到2012年,东部地区差异对区域内部差异的贡献率均在76%以上。相比之下,东北地区内部差异的贡献率极其微不足道,2008年贡献率最大的时候也才0.31%。
(三)保险深度方面
保险深度作为测度某地区保险业对其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指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保险市场的发展程度。
从保险深度看,各区域保险深度以2010年为分界点一致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这说明尽管我国人身保险市场一直在发展,但相对G D P增长率还略显逊色。人身险保险深度的下降多是受到了2011年寿险业银保新政的影响。
以上种种现象表明,东部地区作为国家“先富”政策的主要受惠区域,拥有较其他地区更加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成熟的资本市场环境,即这些因素促使该地区保险市场运行更加顺畅,保险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化。
三、我国人身保险市场区域差异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我国人身保险市场区域发展不均衡,是由多种因素合力作用引起的。这些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是阻碍人身险市场协调发展的最深层原因。当前我国经济按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次序呈阶梯型发展态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基础最好、也最为发达,鉴于强健的资本市场其保险市场也最具规模和活力。这是因为东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进而增加了他们的保险需求。此外,完善的经济环境也会为更多的保险公司入驻该区域提供便利,并使保险市场更趋发达,主要表现在险种多样化、保险产品价格合理化、理赔进程效率化等方面。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有待进一步发展。
(二)文化水平差异
近几年来,我国人口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一般情况下,文化水平越高的人所获收入越高,这就为他们购买保险提供了经济基础。再者,高文化水平的人群更善于利用保险来管理和转嫁风险,提高其生活品质,这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东部地区作为我国高级人才聚集地,其人身险保费收入始终占全国保费收入水平的一半以上。一个仅包含我国1/3省市的东部,保费总额占比却这么大,而包含12省、自治区的西部地区市场占比却不到20%,可见对西部地区给予更多的教育帮助对区域保险市场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三)人口因素差异
人口因素差异体现在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上。从人口数量角度来看,一个地区人口越多,那么保险潜在客户就越多,这样一来就保证了保险市场稳定的需求来源。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身保险市场区域性均衡发展。
从人口结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渐渐出现了“4-2-1”的家庭结构模式,这严重增加了家庭养老的负担。再加上当前我国老龄化现象颇为严重,人们为了缓解“银发中国”压力而购买保险,从而增加了保险需求。然而,越是发达地区的家庭,呈“4-2-1”结构的越多,相应的保险市场也越发达。
(四)保险意识差异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市场仍显滞后,所以国民保险意识也较落后,并且各个区域人们保险意识相差很大。东部沿海地区人民受教育程度较高,保险意识较强,所以东部地区人身保险市场规模庞大、结构也较合理。而其他三个地区开放较晚,人们保险意识不足,保险市场有待进一步发展。
(五)保险供给差异
人身保险区域间供给差异主要表现在供给数量差异和供给结构差异上。从供给数量上看,在东部地区入驻的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估公司和兼业代理公司数目都非常多,这样不仅保证了人们购买人身险的多样性,也为他们提供了方便。此外,保险公司同业间竞争会促使保险产品创新、保险价格更趋合理,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即东部地区保险供给数量优势最终是以结构升级体现出来的。然而中西部、东北地区保险公司规模还较小,实现结构升级还需作出更大动作。
四、实现我国区域保险市场协调发展的建议
我国区域保险的巨大差异性决定了区域保险进行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这一目标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不仅需要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还需政府部门、保险公司与我国国民的一同努力,才能够做到“质”的飞跃。
(一)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程
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是导致区域人身保险市场发展非均衡的主要原因。所以,当前发展保险市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针对于此,国家也曾相继提出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策略,各级政府应牢牢抓住这个历史性时刻,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居民收入,为区域保险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险意识
除了东部地区,我国其他三大区域居民的保险意识都较为淡薄,所以让居民了解人身保险知识是深度展开投保工作的前提条件。保险公司要积极做好保险知识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告、报纸、广播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居民传达人身保险知识,特别是针对西部地区这样较为落后的区域,他们应该定时定点的展开一下有关保险知识的活动,或邀请保险学方面的专家举办一些讲座,使广大居民了解人身保险的功能、险种的选择等,并充分调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参保信心,从而吸收居民投保,为落后地区人身险市场的发展做铺垫。
(三)优化险种结构,鼓励险种创新
中西部地区保险险种较单一,不能完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保险需求。保险公司应顺应居民保险需求的变化不断作出创新,增加人身险险种并相应的调整结构。同时还应拓宽保险责任范围,这样更有利于挖掘潜在的客户,增加自己的保费收入。在此基础上,还要改进对已经购买人身保险的客户的服务,使其感到物有所值,服务周到。只有这样才能招揽更多潜在客户和保留已有客户,使人身保险获得长足的发展。
(四)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水平
文化水平越高的区域,其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越好。所以,落后区域应该把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放在重要位置。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讲,应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建设学校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上,留给学生更舒适的学习环境。在大学教育方面,基于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还处于较为基础阶段,需要的保险人才数目众多,刚好当前我国专业的保险工作人员相对匮乏,所以应扩大保险专业招生数量,培养自己的保险人才,改善人才稀缺问题。保险公司方面,应对每个入职人员都做好培训工作,保证保险公司业务流程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与风险经营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志文,段洁新.我国人身保险发展的宏观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金融,2013(10):59-62.
[2]李生昭,柳明欣.中国人身保险需求因素研究——基于区域化视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05):32-37.
[3]穆静静.我国人身保险需求地区差异的模型实证[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9(02):17-20.
农村人身保险发展 篇8
一、社会排斥的概念及特征
社会排斥一词最早产生于法国。1974年, 法国前国家社会行动秘书Rene Lenoir用社会排斥来形容那些被行政性地排斥在社会保护系统之外的个人或群体的状态。此后, 社会排斥的涵义逐渐拓展, 用途日益广泛, 并传播到整个欧洲。在学术界的努力下, 社会排斥的概念逐渐引起了政策界的注意, 并在欧盟的推动下最终获得政策界的认可。1995年, “社会发展与再行动”世界峰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 会议一致决定将社会排斥视为消除贫困的障碍, 要求反对社会排斥, 并致力于社会整合, 以求实现社会的“稳定、安全和公正”。[1]2000年, 在里斯本召开的欧盟委员会会议将“对消除贫困和社会排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设定为2010年战略发展的政策目标。目前, 社会排斥已经成为欧盟社会政策的核心, 并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 我国学者开始涉足社会排斥领域, 并尝试将其引入了社会学的研究范畴, 用来解释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一些诸如失业、贫富分化、社会不公平等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在不同的范式下, 社会排斥有着不同的概念。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的概念为:人们获得医疗保障和接受教育等基本的社会权利遭到否定;或者即使这些权利能得到认可, 也无法获得必要的政治、法律等资源来实现这些权利。[2]虽然社会排斥的概念多种多样, 但不同概念反映出的基本特征大致相同。根据对不同观点的归纳, 可以将社会排斥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三种, 即综合性、动态性和相关性。综合性是指社会排斥涉及住房、教育、就业、医疗、法律、政治制度和社会关系等多个领域;动态性是指社会排斥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即弱势地位会导致被排斥, 被排斥反过来会增强弱势地位, 最终结果是持久性的、更高程度的弱势地位;相关性是指被排斥者的弱势地位是相对的和相关的。
关于社会排斥产生的原因, 学术界同样存在不同意见。Burchardt等将学者们的观点归纳为三类。第一类认为社会排斥产生于歧视以及未履行的权力的综合影响;第二类认为社会排斥来源于社会制度、系统组织和运作的整体作用;第三类认为社会排斥源于被排斥个体或组织的不正当的、病态的、反社会的和自我破坏性的行为、道德和价值。[3]显然, 这三类观点都是片面的, 社会排斥产生的原因应该是它们的综合。社会排斥影响深远, 难以解决, 并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社会排斥既会给被排斥者带来巨大的心理焦虑和社会压力, 又有可能导致被排斥者的长期贫困。[4]而且, 被排斥者还可能对整个社会和经济构成威胁。[5]
二、商业人身保险的社会排斥性
商业人身保险是保险公司运用经济补偿手段经营的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产品, 是由保险人与被保险人按自愿原则签订合同而实现的一种经济活动。商业人身保险的基本内容是, 投保人先向保险人交纳—定数量的保险费, 而后与其签订保险合同以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在合同规定的保险期限内, 如果被保险人发生死亡、残疾、疾病等保险事故, 或被保险人生存到合同约定的日期, 保险人就需要向被保险人或其受益人支付一定数量的保险金。
商业人身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从保障制度的角度看, 商业人身保险的市场化性质使其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排斥性。
首先, 商业人身保险对弱势群体的排斥属于社会排斥的范畴。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 商业人身保险提供的是医疗、意外伤害和养老等方面的保障。虽然商业人身保险通过市场公平地向每一个人提供了获得保障的机会, 但实际上, 对不同的人群来讲, 商业人身保险的可获得性可能并不相同, 因为有些人群会因为贫困或风险过高而被排斥在保险市场之外。众所周知, 几乎所有的人身保险产品都依照年龄、健康状况等条件划定了投保范围, 只有符合条件、在投保范围之内的人才可以投保。
其次, 商业人身保险排斥弱势群体的性质具有综合性、动态性和相关性的特征。具体而言, 商业人身保险对弱势群体的排斥源于其市场化的本质属性, 几乎存在于所有的保险产品和所保障的任何风险领域。排斥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弱势群体往往收入水平低或风险大, 而商业人身保险以盈利为目的, 因此会只向具有支付能力和风险水平低的人提供保险。然而, 弱势群体的低收入或高风险的状态也不是持久不变的, 而是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而且, 这种弱势状态也是相对的, 因为支付能力和风险水平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
第三, 商业人身保险对弱势群体的排斥产生的原因也与社会排斥一致。一方面, 商业人身保险对弱势群体的排斥体现了这种人身保障提供方式对弱势群体的歧视, 因为商业人身保险并没有赋予他们平等的可获得性;另一方面, 这种排斥也是市场经济制度在健康保障领域运作的必然结果, 因为在市场经济制度的调节下, 保险产品这种经济资源必然会流向报酬最高的地方, 那就是支付能力高、风险相对较低的人群。
三、商业人身保险社会排斥性导致的后果
在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较小、保障程度不高的情况下, 商业人身保险无疑是获得健康保障的重要渠道, 但是, 商业人身保险所具有的社会排斥性会给弱势群体的发展造成长远不利影响, 使其陷入所谓的“贫困陷阱”。[6]
1.弱势群体往往贫困与高风险并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也是贫困人口比较多的国家, 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按照当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 2008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4007万人。然而, 世界银行2009年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按照国际标准计算得出的中国消费贫困人口数在国际上仍排名第二, 仅次于印度。[7]从统计和研究资料来看, 贫困通常与高风险同时存在。贫困意味着对医疗、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以及更有可能从事高危工作, 从而导致遭遇风险事故的可能性高。同样, 高风险表明遭遇风险事故的可能性更大, 更容易因事故而遭受经济损失。马敬东等 (2009) 对西部家庭的抽样调研结果显示, 38.8%的家庭有成员患有慢性病, 其中, 贫困家庭中这一比例为43.1%, 显著高于非贫困家庭;而且, 患者家庭1年内发生灾害性卫生支出的比例高达24.4%, 显著高于无患者家庭。[8]这一情况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存在。世界银行对印度的一项研究表明, 穷人患结核病的可能性是富人的4.5倍, 穷人儿童在两岁时死亡的概率是富人儿童的2倍。[9]
2.保险对弱势群体的排斥会加剧贫困
健康风险不同于其他风险, 其冲击会带来较为复杂的影响。在受到保险排斥的情况下, 健康风险冲击不仅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还有可能对人力资本造成一定损害, 从而对收入能力产生间接影响, 严重的冲击甚至有可能导致长期贫困。有学者以6个贫困县460个农村家庭为例, 研究了健康状况对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家庭劳动力因病无法工作时间每增加一个月, 家庭年种植业收入将减少2300元或6475元;考虑到样本地区的平均种植业收入只有4000多元, 如果某个家庭劳动力一年内有一个月因病无法工作, 那么, 这个家庭全年将有可能一无所获。[10]另有学者对8个省份1354个农村家庭的调查研究表明, 短期和中期的大病冲击会使农村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平均降低5%~6%, 且影响能够持续12年, 而且, 冲击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更为严重。[11]由于受到了保险市场的排斥, 在遭遇健康风险冲击时, 贫困家庭或人口只能独自承担损失, 这无疑会使他们的处境雪上加霜。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推算, 2008年农村高收入户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中医疗保健支出所占比例为7.09%, 而低收入户的这个比例则为8.72%。
3.贫困与高风险相互影响会使贫困世代传递
受到保险市场排斥的情况下, 由于没有充足的资源储备, 贫困家庭在遭遇风险冲击时不得不采取一些饮鸩止渴的办法来加以应对, 如减少食物消费、降低食物消费水平、让儿童辍学、推迟婚嫁、推迟生育等。这些应对办法都有可能对家庭下一代的人力资本造成一定损害, 也提高了其面临的健康风险, 并进一步降低了获取收入的能力。长此以往, 贫困家庭会陷入贫困陷阱而无法摆脱, 最终使贫困在家庭内部世代延续下去。
减少食物消费或降低食物消费水平会对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和发育构成直接危害, 进而提高其健康风险水平, 降低其未来获取收入的能力。这在少年儿童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因为减少食物消费或降低食物消费水平极易导致少年儿童的营养不良。国家卫生部等部门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 在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方面, 农村地区的总体比率分别为17.3%和9.3%, 贫困农村地区的比率则分别高达29.3%和14.4%;在1岁儿童的生长迟缓率方面, 农村地区的总体比率为20.9%, 而贫困农村地区的比率则高达34.6%。[12]
而让儿童辍学打工来帮助家庭渡过难关的做法会对儿童的人力资本积累造成不利影响, 进而降低了其未来获取收入的能力。有经济学家已经证明, 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摆脱低水平传统农业的必要途径之一, [13]而教育无疑是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从这一角度讲, 让儿童辍学而减少对儿童人力资本投资的做法不但减少了其未来获得高收入的机会, 使其无法摆脱贫困的束缚, 而且会限制本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 推迟结婚和生育来应对风险冲击的办法也会降低劳动力的补充速度, 进而对家庭收入的提高造成一定延迟。
四、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启示
上述分析表明, 市场化的性质使商业人身保险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排斥性, 一部分贫困或高风险的弱势群体会被排斥在保险市场之外, 这在农村表现得最为突出。目前,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较小、保障程度不高, 商业人身保险无疑是获得健康保障的重要渠道, 但是, 商业人身保险所具有的社会排斥性会导致弱势群体缺乏足够的健康保障, 进而对其发展造成长远不利影响, 使其陷入所谓的“贫困陷阱”。
论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的存在时间 篇9
虽然从大的范围上, 可以将保险划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但是, 鉴于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是人的生命、身体和健康, 不同于财产保险中的各种有形或者无形的财产。因此, 大多数学者均认为, 人身保险并不具备如财产保险一样的损害补偿性质。也正因为如此, 包括我国、我国的台湾地区以及英国等相当一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保险法律, 仅要求人身保险中的保险利益于合同订立时存在即可。因此, 合同订立之后保险利益的丧失并不能够影响受益人保险金支付请求权的实现。
然而, 从保险的损失填补、损害补偿以及人类互助共济的本质出发, 类似我国保险法对于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之时间要件的规定, 不但不能够充分发挥保险利益原则的各项重要作用, 反而成为了阻滞保险实践良性发展的羁绊。因此, 探究保险的精髓, 合理界定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的存在时间, 可谓意义重大。
二、保险利益的作用
研究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的存在时间问题, 实有必要深入研究保险利益的重要作用。只有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才具有可靠性。
(一) 防止保险沦为赌博的工具
从保险利益原则发展的历史可知, 保险利益的第一个历史使命乃在于防止保险沦为赌博的工具。
在18世纪, 人寿保险单的签发并不以要保人对于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为要件, 即无论要保人对于被保险人是否具有血缘或者经济上的利害关系, 要保人均可以以自己或其指定的人为受益人, 而以被保险人的生命为保险标的, 投保被保险人的死亡保险。一旦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死亡, 受益人则会获得相应的保险金支付。例如, 甲以与自己无任何人身或经济上利害关系的娱乐明星乙为被保险人投保了意外伤害保险, 保险金额为50万元人民币。合同有效期内的某日, 该明星旅游途中因意外事故死亡, 甲旋即可以向保险人申请50万元人民币的保险金支付。在此事件中, 甲并未因乙的死亡而遭受有身心或者经济上的损失, 而甲也仅仅为其获得的50万元人民币的保险金支付了数量极为有限的保险费而已。
保险利益要件的缺失, 必定会促使投保人更加热衷于以面临较高死亡风险且与自己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人为被险人而投保死亡保险, 因为投保人仅以小额的保险费支出即可以获得数量较为可观的保险金。因此, 18世纪的人身保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了赌博的工具。而保险利益要件的提出, 仅要求投保人为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人投保保险, 就可以将保险这种损害填补手段与赌博区分开来。
(二) 防范道德风险
保险利益的第二个重要作用即在于防范道德风险的蔓延。因为人身保险中的保险利益多以投保人或受益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亲情或血缘方面的抚养、赡养关系为主, 被保险人的生存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受益人之情感利益或生存利益的维系。因此, 当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存在上述保险利益的时候, 投保人或受益人并不会主动促成保险事故的出现。但是, 在保险利益要件缺失的情况下, 不但被保险人的死亡不会给投保人或受益人造成任何情感或者经济利益方面的损失, 反而会诱使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为了获得保险金而故意促使保险事故发生。无形中使得被保险人的死亡风险骤增。
(三) 确定保险金额
保险利益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即在于确定适宜的保险金额度。虽然大部分人身保险都不具有类似财产保险一样的补偿性质, 但是在部分人身保险 (例如医疗费用保险以及债权人为债务人投保的人身保险) 中仍然是要贯彻损失补偿原则的, 因此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所获得的保险金不得超过其保险利益的范围, 否则将会导致受益人或者被保险人的超额获益, 同时还将侵害其他未出险主体的合法权益。
三、对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存在时间的探讨
鉴于保险利益在上述各方面的重要作用, 从19世纪开始, 英美等国家即以保险利益的缺失违反公共政策为由, 要求投保人在投保人身保险时必须对于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但是,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保险立法对于保险利益存在时间方面的要求却并不完全一致。理论界学者对此问题也并未达成一致意见。
对于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的存在时间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观点和立法例。
(一) 订立合同时存在即可
此种观点认为, 鉴于人身保险所具有的不同于财产保险的储蓄、投资以及非属补偿类保险等方面的属性, 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只要在合同订立时存在即可。如若合同成立后至出险时, 保险利益因各种原因而丧失, 也并不能够影响到受益人保险金支付请求权的实现。否则则会侵害投保人通过缴纳保费所积累产生的现金价值方面的权益。
另外, 持此观点的学者还认为, 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保险利益多基于恒久不变的亲情关系而能够得以长久维系, 而且从维护合同自由的角度出发, 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只要在签订合同时存在已足。
台湾学者桂裕曾在其所著《保险法论》中提到, 人身上之保险利益, 必于订约之际为存在, 但不必于保险事故发生之际亦存在。另一台湾学者施文森亦认为, 人身保险之要保人於投保时有保险利益即为已足。保险利益之减少、中断或灭失, 要不影响有效成立之保险契约, 及要保人或受益人之约定保险金额给付请求权。
在立法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以下简称《保险法》) 即要求人身险中的保险利益于订立合同时存在即可。我国《保险法》第12条第1款规定:“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 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实际上, 此种时间要件方面的规定, 并不能很好地达到防范道德风险的作用。例如, 张三和李四是夫妻关系, 张三以其夫李四为被保险人, 以自己为受益人, 投保了意外伤害保险, 保险金额为40万元。在合同有效期内, 张三和李四因夫妻感情破裂而解除了婚姻关系。但李四却在未进行受益人变更时因张三故意制造的意外事故而死亡。随后, 张三以受益人身份要求保险公司向其支付40万元的保险金。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发现, 在张三与李四解除婚姻关系之后, 作为“初始”受益人的张三, 极有可能为了获得保险金而侵害被保险人的生命利益。
(二) 出险时存在
要求保险利益须在被保险人出险时存在的观点认为, 虽然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具有许多的不同之处。鉴于人身上的不可估量性, 人身保险并不具有损失补偿的性质。但是, 在人身保险的实践领域, 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绝不仅仅是纯粹的“感情”关系, 更多的时候是存在着经济利益。因此, 从保险之损害填补的本质出发, 为防止相关主体之道德风险以及不当得利之态势的蔓延, 须要求投保人或受益人在被保险人遭遇保险合同约定范围内的风险事故时对于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例如, 当债权人为债务人以及公司为主要雇员投保人身保险时, 如果在债务人或公司的主要雇员因保险事故而死亡时, 投保人与其已经不具备投保时的人身关系, 保险人是无须向其支付保险金的。
支持此一观点的是英国早期判例Godsall v.Boldero案。该案的主审法官认为, 在债权人为债务人生命投保时, 该寿险保单是补偿性保单, 被保险人须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存在可保利益。
实际上, 此观点认为并没有将人身保险之保险利益做出与财产保险不同规定的必要。
(三) 订约以及出险时均须存在
据Edwin Patterson′s教授的考证, 在保险利益原则应用之初, 美国的法院要求人身保险中的保险利益于投保时以及出险时必须存在。但是, 保险人却没有充分利用该原则给其带来的好处:只要保单所有人在合同订立时对于被保险人具有合法的保险利益, 无论此种利益在被保险人死亡时是否消失, 保险人都会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保险金的支付, 久而久之这种做法即成为了一种惯例, 且“习惯”战胜了法律。当然, 保险人的如此做法主要是因为在被保险人死亡时, 调查保单所有人对于被保险人是否尚有保险利益存在很大的困难。而且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代判例Dalby v.India and London Life Assurance Co.中, 法院认为被保险人仅须在保险单生效时具有可保利益即可。
很显然, 要求保险利益必须于合同订立时以及出险时都必须存在的做法, 可以在保险合同的有效期间内最大程度地消除道德风险的隐患, 保障被保险人的生命利益不致被不当侵害, 而且也最为符合保险的本质。虽然该观点被部分评论家认为侵害了保单所有人的投资权益。但是这一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将保险费所积聚起来的现金价值向投保人予以支付的办法加以解决。
四、结论
综观有关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存在时间的学术观点以及各国的立法例, 并结合保险的人类互助共济之本质可以发现, 要求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在合同订立时以及被保险人死亡时均须存在的做法, 更加能够充分发挥保险利益原则的作用, 促进保险实践的良性发展。
摘要:对于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的存在时间问题, 理论界以及保险实践领域并未达成一致。然而, 从保险的本质出发, 并结合保险利益在防止道德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要求人身保险中的保险利益在合同订立时以及出险时同时存在, 乃是发挥保险利益重要作用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人身保险,保险利益,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施文森.保险法论文:第一卷[M].台北:三民书局, 1988:35.
[2]杨芳.可保利益效力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143.
【农村人身保险发展】推荐阅读:
农村人身保险市场09-05
县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工作实施办法10-08
旌阳区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工作实施方案06-18
人身保险12-16
人身保险12-02
人身保险合同10-05
人身保险市场10-29
小额人身保险论文10-21
人身保险公司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