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历程(精选10篇)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篇1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传统性养老、社会养老保障和农村养老保险三个制度阶段, 制度正式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目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已取得一定进展, 但仍存在一些缺陷, 如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及覆盖面积、对农村养老保险的管理和养老保险的保值增值等问题。
对此理论界学者就农村养老保险的管理、制度创新、发展路径等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 总体方向基本确立, 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因此研究其发展历程及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与现状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起步落后于城镇养老保险, 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化而不断变迁。建国以来,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主要历经三个阶段, 即以农民家庭保障为主体的传统性养老保障制度阶段;以集体保障为主体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阶段;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 国际予以政策支持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阶段。研究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变迁是研究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学术起点, 对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有基础性的意义。
至今, 农村养老保险已取得很大发展, 但全国各地发展情况不平衡、缺乏统一管理和立法保障、保值增值困难仍是农村养老保险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冯章龙认为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强制性和国家责任性, 随后从制度层面总结了保险制度的内在缺陷。有学者也指出了其他原因, 如刘子兰 (2003) 所讲, 政府主管部门及学术界建立中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计划时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它的发展停滞。
二、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未来趋势
通过已有研究结论可以看到, 中国传统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缺陷, 政策的不稳定性不仅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而且损害了制度的威信和吸引力, 而中国当前现状也凸显了改革的必要与紧迫性:一方面, 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体制不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无法承担农民养老的历史重任。随着老年农民老无所养问题越来越严重, 与发达国家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形成了强烈反差, 许多地区开始改革制度。
(一) 政府的作用
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大部分理论界学者赞同这个观点, 也曾将目前农村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归因于政府涉足不够, 但对政府深入程度则持不同看法。
李迎生指出, 政府担负着构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 推动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建设, 以及创造适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外部环境等重要职责。阎安认为政府应承担全部转制成本和隐性债务, 应从部分积累制过渡到完全积累制, 在强制缴费的基础上鼓励个人多储蓄积累, 建立多功能个人养老账户。
(二) 路径的选择
大部分学者认为中国不具备全面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 难以建立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 这是由现实国情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既定路径决定的。何文炯等 (2001) 建议发达地区积极推进, 欠发达地区应暂缓推行, 然后逐步扩大其实施范围。王枝茂建议立法先行, 渐进式推进。
也有少数学者认为GDP的增长表明中国已具备一定经济条件, 且农民表现出强烈愿望和广泛的社会保障参与意识, 因此中国已初步具备全面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
(三) 目标的构建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目标的构建, 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经验。在养老金筹集模式上坚持国家和集体为主、个人为辅的原则, 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以社会保险为核心, 家庭养老和社区互助为辅助, 逐渐与城镇从业者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整合的社会养老模式。
但这种学习不能脱离既有的制度文化条件, 也不能以削弱中国既有制度文化优势为代价, 盲目照搬西方社会保障模式只会加大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难度和改革的制度成本。
三、总结和思考
综上可知,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 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而传统养老保险制度所体现的效率低下问题使政府和学者们正积极探索一种新的制度模式。
在农村养老保险的改革中, 政府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关于制度创新和路径选择, 目前普遍接受的是将农村地区分层分类, 推进与其相适应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方向已基本确立, 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而目标的制定可以参照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但最终仍应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 不可盲目照搬。
此外, 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就其变迁历程、管理模式、路径选择、政府作用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 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但目前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未来可针对这一问题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谢冬水, 王松.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历史变迁与制度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 2008 (10) .
[2]、冯章龙.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界, 2006 (4) .
[3]、王枝茂, 张璐琴.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路径创新[J].经济师, 2006 (12) .
[4]、孙红民.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其问题[J].人口与经济, 2009 (S1) .
[5]、李迎生.探索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整合之路[J].浙江学刊, 2001 (5) .
[6]、阎安.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2) .
[7]、李春根.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与制度安排[J].江西社会科学, 2006 (3) .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篇2
建国以后,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企业实行劳保医疗制度,基本上是国家和用人单位自行管理、据实报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其弊端逐步暴露出来:覆盖面窄,仅覆盖国有单位职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缺乏制度安排;经费没有稳定保障,普遍存在着企业欠费、机关挂账的现象;国家和单位对职工医疗费用包揽过多,浪费严重;缺乏社会共济,不同单位经济负担畸轻畸重,职工医疗待遇苦乐不均等。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陆续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1994年,国务院决定在江苏镇江、江西九江开展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取代公费、劳保医疗制度;1996年,试点范围扩大到40多个城市;1998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普遍建立,基本完成了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转轨。同时,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就业格局转变、城镇化水平提高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逐步从国有集体单位扩大到了非公经济组织,从正规就业人员扩大到了灵活就业人员,在制度覆盖范围上打破了不同所有制、不同就业形式、不同身份劳动者之间的界限。2007年7月,国务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将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由从业人员扩大到学生、儿童、老人等城镇非从业人员。与此同时,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制度也从局部试点走向全面推开,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建立。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
二是基本医疗保险成效初步显现。
截至2008年9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8亿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59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8.15亿人。在覆盖面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医疗保险的受益人群持续增加,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管理目标。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不断加强,形成以“三个目录,两个定点,一个结算办法”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了对定点医药服务机构的监管和调控机制。从改革的实践看,广大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保障,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了一定遏制,参保人员的疾病费用负担减轻,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效应明显。三是医疗保障责任逐步清晰,公共财政的作用不断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医疗保险体系中政府、单位(雇主)、个人(家庭)等的责任逐步清晰,公共财政对医疗保障的投入不断加大。比如,为解决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等历史遗留问题,一些省市陆续出台政策,通过加大政府投入、企业尽责等办法,解决了相当部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为解决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就业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政府对参保的城乡居民,给予每人每年不低于80元的补助,大大提高了城乡居民参保积极性,保证了制度的稳定、可持续。此外,政府对医药卫生的投入不断增加,特别是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不断增加,方便了参保患者,降低了医疗服务成本。
四是医疗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随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各地普遍建立了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充实了经办管理人员。多数统筹地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了医疗费用的实时联网结算。随着城镇居民医保试点工作启动,劳动保障社区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初步形成了“参保在社区,缴费在银行,就医结算在医院”的管理服务体系。
五是促进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筹资和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为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流程,不断缩短结算周期,对参保人员在医疗机构发生的合理费用及时足额支付,改变了公费劳保医疗长期拖欠医疗机构医疗费问题,促进了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医疗保险通过建立定点管理制度,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提高了服务质量,控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促进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今后医疗保险制度的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方向是正确的,医疗保险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也探索和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主要是:
始终坚持改善民生,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将医疗保险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措施,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研究完善政策。始终坚持基本保障,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充分考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经济承受能力,坚持低水平起步,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和保障水平。始终坚持统筹协调,在制度安排上,坚持中央定原则,地方定具体政策,既维护了政策框架的基本统一,也兼顾了地方实际;在工作推进上,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配合,注重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相关领域的配套衔接;在医疗服务管理上,不断加
强与定点机构的沟通协调,形成医、患、管三方相互理解、支持和配合的格局。始终坚持制度创新,认真研究解决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始终坚持制度建设与能力建设并重,把能力建设摆在医疗保险工作的突出位置,努力提升医疗保险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加大信息建设的力度,将管理服务向街道社区延伸,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工伤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篇3
【关键词】工伤;保险;发展
一、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萌芽初始阶段
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各地方救济院规则》,第四章“残废所”规定涵盖残废、盲、哑三类,就其各自能力从下列课程中选授之:千字课、手工、简易算术、平民常识、音乐、词曲、说书等各种工艺,受教养后确能自谋生活者应为其介绍职业。 中国共产党1931年成立了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后,高度重视工农群众的利益,创建了面向劳動群众的社会保险制度,规定“社会保险项目包括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津贴、残废衰老的津贴,规定保险金不得向被保险人征收,不得从被保险人工资内扣除,由企业承担”,奠定了工伤保险制度的社会化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伤保险走过了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我国于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对因工负伤职工的治疗和补偿作出了规定。20世纪60-70年代的“文革”期间,废除了基金由国家统筹管理的做法,解散了工会等相关组织和人员,严重阻碍了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使工伤保险基金在企业之间的调剂不复存在,工伤保障机制丧失了应有的社会性和互济性。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对工伤保险作了原则性规定。1996年劳动部发布《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对沿用了40多年的以企业自我保障为主的工伤福利制度进行了改革。社会化统筹工伤保险基金,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 2003年,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全面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成为完善工伤保险制度,进一步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举措。《工伤保险条例》出台后,相继出台了《工伤认定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因公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标志着现代工伤保险制度框架的基本建立。2010年国务院重新修订出台的《工伤保险条例》使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更加完善,为全面发展工伤保险打下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全面发展阶段
工伤保险制度是指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形成工伤保险基金,对参保单位职工因工作原因遭受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导致死亡、暂时或者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职工及其特定亲属工伤保险待遇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有效而充分地实现这一目的是以劳动者参加工伤保险为前提的,因此实现对依法应参保职业人群的制度全覆盖是工伤保险的根本任务。2006-2012年,人社部重点规划、积极探索工伤预防与工伤康复、工伤待遇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强预防和工伤康复试点工作,稳步提高相关待遇。“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工伤保险制度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将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建立健全了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障体系。
在工伤预防方面,2009年人社部在部分省、市(地区)开展了工伤预防试点,建立起预防工伤事故的有效机制;取得初步成效。2013年人社部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伤预防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试点城市在保证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和储备金留存的前提下,用于工伤预防的费用控制在本统筹地区上年度工伤保险基金征缴收入的2%左右,实行预算管理。主要用于开展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工伤预防项目。为开展工伤预防工作提供资金支持。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宣传和教育,工伤保险的基本知识在普通劳动者中有了很大的普及和提高,参保意识不断增强,扩面工作稳步推进。
在工伤补偿方面,工伤补偿因其对工伤职工及其家庭直接予以经济上的填补和收入替代,对工伤职工及其家庭生活的可持续不可缺少,也最为工伤职工及其家庭所关注和重视。据相关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累计达到948万人,比“十一五”增加379万人,增长66.6%;2015年领取各项工伤保险待遇达到1397万人次,比2011年(822万人次)增加575万人次,增长70.0%。2010年底《工伤保险条例》修订后,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待遇项目由9项增至13项。在“十二五”期间,工伤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其中,与2010年底相比,2015年基金实际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增长4.5倍,达53万余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增长1.8倍,达2.7万余元;月人均伤残津贴增长1.7倍,达2523元;月人均生活护理费增长1.7倍,达1432元……为工伤职工及其家庭提供了较好的保障,起到了“稳定器”和“安全阀”的作用。
在工伤康复方面,推进以职业康复为重点的工伤康复工作,提高工伤职工重返就业岗位的比例;各地相继出台了关于工伤职工停薪期、治疗问题、报销目录等方面规定,加强国家级和区域性工伤康复示范中心建设。基本实现区分层次、相互衔接、特色互补的工伤康复服务格局。经过十多年的康复试点推进,各地均已确立工伤康复机构、颁布了工伤康复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对国家的工伤康复服务项目进行细化发展,探索康复的早期介入,试点将综合康复与社区康复有机结合,使工伤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实现了重症进中心、稳定入社区的新型康复机制。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篇4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城乡一体化
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关系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构建我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从我国国情来看, 其中重点和难点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而重中之重和难中之难则又数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本文就此略陈管见, 求教于专家学者。
一、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时代背景
1、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养老保障作为一种现代社会制度, 始建于城市, 主要服务于城镇工薪劳动者。随着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并发展壮大。在社会保障制度较为完善的发达国家,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 农村人口的比例逐步减少, 很少有为农民单独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公民中农村人口占了大多数, 随着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日渐完善,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自给能力较差的农村老年人口的保障。
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 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 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 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单纯依靠原有的家庭养老、自我保障和家族互助等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老年人口的需要, 保障其利益。城乡一体化, 构建农村老年人口养老体系, 欲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相匹配, 应通过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多方面开展, 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保障体系才能适应我国国情, 达到应有的保障能力, 以应对老龄社会的到来, 做好农村的养老工作。
2、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紧迫性
目前, 中国已有21个省 (区、市) 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 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 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根据预测, 老年人口到2020年达到2.48亿。到2051年是峰值, 最高峰要突破4个亿, 达到4.37亿, 占当期总人口31%。进入老龄化社会, 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 其中, 法国130年, 瑞典85年, 澳大利亚和美国79年左右。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 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
当前, 由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了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 要构建和谐社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认识到“保障和改善民生, 重点难点在农民”, 要求各级政府“抓紧制定指导性意见, 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 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随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推进, 农村养老保险的构建必将能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消除贫困的保障。
结合我国现实情况, 农村的养老保险重点在于短期之内消灭贫困和通过长期努力能够做到保障老年收入水平, 使农民真正享受公民的待遇, 故本文重点在于通过分析当前的养老保障体系, 提出相关建议。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发展沿革
中华民族具有敬老养老、扶残助孤的悠久历史传统, 但封建王朝都未形成完善的供养鳏寡孤独者的制度规范。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半个世纪以来, 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1、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建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90年代初)
我国农村主要以五保户、贫困户及其他社会救济等为对象, 推行“五保供养”制度。建国初,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依托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建立, 从传统的赈灾救济中确立。1956年, 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对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社员给予吃、穿、烧、年幼的受教育和年老的死后安葬五个方面的保障。1958年, 全国五保对象有413万户、519万人。1958年12月,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办好敬老院, 为那些无子女依靠的老年人提供一个较好的生活场所”。1963年, 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五保户、困难户、供给、补助工作的通知》, 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确立了农村五保供养。五保对象基本保持在300-400万人之间。
2、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规范化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末)
1994年1月, 国务院颁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民政部1997年3月颁布《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 农村五保供养开始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1、提升了经费的统筹层次。2、丰富了供养的内容。3、确立了供养标准。4、规范了管理。形成了从中央到县市、乡镇, 协调统一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体系, 成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领域制度最完善、体制最健全的一项基础工作。
农村的养老保险明显滞后于城镇养老保险的发展。农村养老保险服务的人群不只是生活和工作在农村的农民, 还包括未纳入城镇养老体系的农民工, 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民政部1986年开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1991年, 根据国务院指示, 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县等地进行试点, 并取得成功。1992年,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制订下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 (民办发[1992]2号) , 并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广。1995年, 民政部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提出积极稳妥的“在农村群众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基层组织比较健全的地区, 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高度重视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 意图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的建立。
3、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社会化阶段 (21世纪初至今)
1998年到2003年期间, 农村养老保障处于发展缓慢阶段。2003年底, 全国有1870个县 (市、区) 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5428万人参保, 积累基金259亿元, 198万农民领取养老金。2004年, 中国政府开始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的试点, 奖励扶助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2005年底, 全国有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约1900个县 (市、区、旗) 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5400多万农民参保, 积累保险基金约310亿元人民币, 300多万参保农民领取养老金, 当年支付养老保险金21.3亿元人民币。
2006年, 国务院颁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农村社会救助事业, 尤其是农村五保供养事业大面积覆盖受益人群。截至06年底, 全国五保供养人数由2005年底的328万人, 增加到484.5万人, 增长48%;集中供养由62万人增加到104.1万人, 增长68%;全年共支出供养金41.1亿元。分散供养标准由1332元提高到1691元, 集中供养标准由1844元提高到2229元。全国共有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件的困难群众577.5万人, 截至2007年2月, 全国纳入农村五保供养的人数为499.3万人, 78.2万人没有享受到农村五保供养。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时间较晚, 其政策依据主要是2003年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特困户救济工作的通知,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和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强调其重要性, 865万农村人口被纳入农村特困户定期定量救助, 985万农村人口被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其中包括不符合“五保”条件的贫困老年人。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养老基地, 发放养老补贴和高龄津贴, 积极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地方政府积极组织实施开发式扶贫, 增强贫困老年人的生产自助能力。
对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农村独生子女或两女户夫妇, 在年满60周岁以后, 由中央或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 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2005年底, 享受该奖励扶助的人群达到135万人。中国政府重视城镇化过程中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问题, 确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 逐步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已有15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约600万人被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筹集资金约500亿元人民币。
三、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 农村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日渐显性化, 农村地区长期依靠家庭养老、自我保障、家族互助等以自身为主的保障形式, 养老问题应社会化。
1、思想认识上忽视农村养老保险。
首先政府、集体或其他社会团体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关注度不够。长期以来, 农村养老保险这个薄弱环节, 长期停留在低层次的保障水平上。其次农民仍然存在着那种“养儿防老”的家庭式养老保险意识, 自身投保意识不强, 不重视社会养老保险。两方面的因素最终导致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健全长期不能实现。
2、现有农村养老保障能力弱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明显, 特别是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村增收难度大, 农民收入水平低, 而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又是以个人缴纳为主, 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展较好, 参加的基本上是富裕农民。穷困者不能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受益, 没有起到消除贫困的积极作用, 基本还是依靠“家庭养老”。
3、资金来源面窄
由于目前政策坚持“以个人交纳为主, 集体辅助为辅, 国家予以政策支持”, 地区差异大, 农民收入水平参差不齐, 集体帮扶力度不一, 国家投入少, 农保基金资金来源面窄, 使其失去了社会保障的实际意义, 政府责任未能在农村养老保险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4、管理不善
基金存在违规存放现象, 一些地方将农保基金违规存入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 这些机构有的因经营不善亏损破产, 致使存入的农保基金无法取出导致损失。基金增长不力、速度慢, 增长速度跟不上养老金发放的增长速度, 入不敷出, 出现负增长。这些严重的管理不规范现象, 造成了巨额的损失, 也降低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四、对构建我国特色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1、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创新我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事业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人口老龄化加速, 农村老龄化水平超过了城镇到21世纪后半叶, 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超过农村, 并逐渐拉开差距。人口的老龄化已经严重影响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因为大批青壮年流入城市打工致使农村赡养服务人口减少, 使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显得尤为迫切。
2、立足国情, 城乡一体, 实现我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事业协调发展
结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农村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险应该结合我国国情, 既要立足于当前, 也要看中长远期, 按系统和整体战略的思维去构建, 以应对老年人口高峰期的到来。
3、激活机制, 合理分担, 促进我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事业持续发展
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 我们应该努力加大起到消除贫困的作用, 同时也要继续保持原有特色, 鼓励土地养老、家庭养老和互助养老等模式。国家应该在原有政策扶持的基础上, 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扶持力度, 解决资金问题, 使农村养老体系能够多层次的构建, 发挥其保障作用。
4、强化管理, 规范运作, 确保我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在基金管理和统筹层次的问题上, 应该借鉴商业保险的模式, 毕竟以县为单位统筹, 由于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约束, 很难保障其收益率, 做到长期的保值增值, 规避资金风险。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北京.2004年11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 北京, 2004年9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 北京, 2006年12月,
[4]、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2007年12月27日,
[5]、罗志先吕洁编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手册.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2月,
我国机动车辆保险的发展历程 篇5
汽车保险业的诞生是在二次大战以后,欧美汽车大众化为目标,开始了规模化发展。汽车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汽车在给人们带来交通便捷,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污染和石油危机。特别是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汽车保险尽快发展起来。
机动车保险最早诞生于英国,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先进,因而机动车保险制度发展也相对完善。尤其以立法形式强制实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几乎成为所有保险业发达国家机动车保险的一大共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路通车里程和机动车保有量大幅提高,机动车保险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不足等因素所限,我国的机动车保险投保率低、保障额度不足等情况依旧存在,近年来投保率基本保持在30%一40%,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的机动车交通事故不在保险的保障范围内,机动车保险没有能够对交通事故预防和事故发生后及时恢复生产生活提供经济补偿,进而影响到了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持续提高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
我国汽车保险萌芽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0年创建不久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就开办了汽车保险。由于宣传不足和意见偏颇,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55年停止了汽车保险业务。1980年由于国内企业和单位对于汽车保险的需要公路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事故日益频繁的客观需要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逐步全面恢复中断了近25年之久的汽车保险业务。1983年将汽车保险改为机动车辆保险使其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1988年汽车保险的保费收入超过了20亿元,占财产保险份额的37.6%第一次超过了企业财产险(35.99%)。从此以后,汽车保险一直是财产保险的第一大险种,并保持高增长率,我国的汽车保险业务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根据公安部信息,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超1.7亿。2009年上半年,中国私人机动车保有量近1.36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76.84%。从单车2000元左右到几千元不等的保费来看车险市场容量很可能稳定在2000亿以上。以下是2006年至2008年国内车保保费收入情况。2006年-2008年国内汽车保险保费收入情况,2006年 2007年 2008年1-8月,保费收入(亿元)1107.87、1484.3、1184.19 同比增长 29.10% 34%,16.63% 占产险公司业务比重 70.10%、71.10%、68.58%。
在我国保险业,汽车保险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2006年,中国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为1107.87亿元,同比增长29.1%,占财产险公司业务比重为70.1%。2007年中国车险业保费收入为1484.3亿元,同比增长34%,占财产险公司业务比重为71.1%,对产险保费增长贡献率为73.9%,财险公司用车险扩张市场份额。2008年的车险市场在受到一系列新政策以及经济低迷导致汽车消费能力减弱的影响下,行业增速明显放缓。2008年1-8月,中国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为1184.19亿元,同比增长16.63%,占财产险公司业务的比重为68.58%。其中,交强险实现保费收入385.91亿元,占车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为32.59%。汽车保险稳居国内产险业第一大险种。
我国汽车保险的发展
一、保险品种及保险费率单一的问题。在我国,出来首当其冲的投保意识薄弱外,接下来便是保险品种贫乏,保险费率单一的问题。在国外,机动车辆保险合同内容和保险费率都由各个保险公司自定。因此,保险商品种类很多,其费率也
是灵活多变的。而我国机动车辆保险条款和附加险条款及其对应的费率由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制定,很少有车型差别,更没有地区差别,如汽车、电车、电瓶车、摩托车、拖拉机、各种专用机械车、特种车均适用机动车辆保险条款。
二、汽车保险责任不够细化的问题。据统计,在车辆出现事故中,80%是由碰撞引起的,但各家非寿险公司出台的条款中并没有只针对车辆碰撞责任而制定的险种,仍然将碰撞责任包括在范围广泛的车辆损失险中,这往往造成了一些只想投保碰撞险的投保人不得不多付出保费获得该险种的保障。因此,极容易造成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不好印象。另外,不同的地区应该有不同的保险内容,但在新条款中却没有体现出来还是将一些投保人不可能遇到的事罗列在保险责任内,比如:内陆地区不可能遇到的海啸、平原地区不可能面临的雪崩、泥石流、滑坡等这明显与个性化的车辆产品改革目标不相符合。
三、汽车保险骗保的行为。根据北京保监局的统计,目前约有10%的车险赔款属于欺诈,是保险公司另一个不利因素。车险诈骗是一个全球性的通病,有数据显示,国外每年的车险诈骗保额达到赔款总额的10%至30%。车险骗保行为导致保险公司利润下降,对亏损情况雪上加霜。车险骗保案件频发导致保险公司为此支出的费用大幅增加。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为了缩短赔付时间,保险公司往往放松对车辆的核查。而简化交通事故理赔程序等政策在方便了车主的同时也为一些骗保的机构和个人创造了条件。
四、汽车保险公司监管不到位以及人才的匮乏 车险是扩大公司品牌、占有市场的最简单快速的险种。快速发展的后果是业务的膨胀速度快于管理管控的速度、服务提供的速度。为了业务发展,放宽了核保要求,承保了较多高风险业务或垃圾业务,业务发展的日常事务性压力,没有精力去对核保技术、精算、产品进行研发,无法甄别客户,更有效管理风险。业务的快速发展,理赔的人力和技术跟不上,只能满足基本维持理赔运作的功能无法或较少从接报案、查勘、估损、物损报价、人伤管理、核赔、诉讼管理中投入资金、技术、时间进行系统改进。从而也没有能力从理赔各流程环节对客户、查勘员、修理厂、公估公司进行风险、效率管控。
四、汽车保险的发展对策
一、积极鼓励汽车保险业务创新 不断开发和创新保险商品是保险公司保持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要保证,业务创新是保险公司的生命线。目前,由于我国对保险业施行较为严格的监管制度,保险公司新开发的保险品种必须经监管部门审批后才能投入市场运作,保险公司创新空间较为狭窄。对业务创新监管过严,限制太多,不仅降低了保险业务创新的效率,影响保险公司业务创新的积极性,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保险市场的活跃与发展。
二、加强市场监督检查。保险监管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则,切实加强和改进监管工作,增强监管的透明度、公开性,提高监管效率,为中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保监部门应严厉查处汽车保险业务中违法违规行为,对危害汽车保险市场的一些突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如中介人明折暗扣、保险公司为争取业务大打价格战及其他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加大查处力度,以维护汽车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我国民族汽车保险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快培训专业车险人才。提高车险从业人员素质 保险市场国际化后对保险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专业技术,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不仅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不仅能熟练掌握国内车险的条款、费率、实务,还要能了解国际通行的车险先进管理办法,做到一专多能,更加适应中国车险市场的需要。保险市场国际化后对保险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专业技术,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不仅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不仅能熟练掌握国内车险的条款、费率、实务,还要能了解国际通行的车险先进管理办法,做到一专多能,更加适应中国车险市场的需要。另外,准确的市场定位。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保证车险业务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根本,是关系保险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严格监管的市场中保险人也可进行市场定位,但受到一定限制,市场化经营下,则可充分通过市场定位来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市场定位包括价格与手续费定位、服务定位。不同公司将有不同的市场定位,例如小、新公司可根据自身情况定位于部分客户,通过特色化、个性化服务来吸引目标客户,大公司则可在不同客户群体之间实行差别化,用差别化应对小公司的特色化,而又不对其原有业务规模造成太大影响。在此有必须提到服务定位,市场化经营下服务竞争将愈发重要,有观点认为市场化经营下保险人应提供全方位服务,作为一种趋势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在目前车险费率刚刚放开的情况下,各保险公司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凸出个性化服务上,逐步过渡到全面服务,否则就将本末倒置。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篇6
一、农民工的分类及养老保险模式的类型
目前,我国农民工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分化趋势,有些学者根据就业时间的波动性特征,将农民工分为城市化农民工、季节性农民工、流动性农民工三个类别[2]。城市化农民工即为在城市长期生活,有较好的住所和收入、固定的工作,除户籍以外与城镇居民基本无异的农民工群体;季节性农民工所指的农民工也是具有农村户口的身份而在城镇务工,但是他们和那些长期固定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相比,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农业生产,只是在农闲的时候到城镇打工,也即所谓的“散工”;流动性农民工是指那些常年流动,工作地点和收入都不稳定且偏低的农民工。后两个群体相似之处在于,他们既无个体营业证件,亦非各类企业中的合法雇佣者,当然也没健全合适的社会保障。农民工群体中小部分定居城市,并决定留在城市,还有大部分可能在老年时返乡务农,这大部分农民工更容易被忽视,本文所谈到的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主要以这部分人群为主体。
针对农民工不同层次的分化,有些学者将我国当前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分为独立型、综合型和融入型三种类型。其中,独立型农民工养老保险指专门针对农民工而制定的养老保险法规或政策,与农民工的其他险种无关,也与城镇养老保险无关,以南京、天津为代表;综合型农民工养老保险与前者不同的是,将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工伤及其他险种一并予以考虑,制定出综合性的保险政策,养老保险只是综合险种中的一种,以上海、成都为代表;融入型农民工养老保险是将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归入城镇职工保险范畴,没有针对农民工的专门规定,只是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部分条目中对农民工加以区别待遇,以深圳为代表。
二、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政府早在2001年就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开始了一定的关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1年12月发布的《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里规定,“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合同制职工,在与企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保留其养老保险关系,保管其个人账户并计息,凡重新就业的,应接续或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也可按照省级政府的规定,根据农民合同制职工本人申请,将其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部分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凡重新就业的,应重新参加养老保险。”这部分内容指出了农民工的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不同之处,即可将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部分一次性支付。由于这种支付不包含统筹部分,所以农民工得到的养老金相对较少。该通知是政府第一次明确地对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规定,具有重要意义。
此后,国务院于2006年3月27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专门对农民工的管理、收入、培训和社保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方向性的指导。其中提到的农民工养老保险相关内容,“研究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有条件的地方,可直接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已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用人单位要继续为其缴费”。该意见表明国家对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积极态度,指出把部分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职工的范畴,使农民工的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接是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但该意见只是提出方向性的改革框架,并没有具体的改革方案,不能使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
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国务院分别于2月5日和12月22日发布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两个办法”直接关系到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为使相关政策措施制定得更加周密稳妥,“两个办法”的主要政策措施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两个办法”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适用范围、缴费比例、转移接续、待遇计发、经办服务各方面做出规定,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该办法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作的监管工作没有具体规定,对立法空白的地方也没有进行相应补充。
三、现行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国家对农民工群体社会保障的关注度不断增加,但我国大部分农民工仍无法实实在在地得到保障,这主要是由于国家级的方针政策,并没有细致解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农民工不同的特点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1. 参保率低
据统计,2010年上半年,我国农民工总数为2.4亿,而同年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大约为3 093万人,占12%左右[3]。由于农民工受所在企业追求利益的本质和农民工的流动性的特征,大部分企业负责人不赞同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而农民工受自身的知识限制,对养老保险制度不够了解,参保意识不强,加之个别地方政府宣传操作不到位、不够重视等因素影响,使得一些农民工不愿意参加养老保险,甚至从未参加过,这些都是导致参保率过低的直接原因。
2. 缴费难
农民工进城务工,尤其是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大多从事体力工作,收入较城镇职工低很多,而我国当前的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的标准大多是按当地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所定的,这样,缴纳养老保险费对一部分农民工来说,可能反而成为沉重的负担,缴费难归根结底是由于农民工的收入过低造成的。
3. 各地政策不衔接
虽然对于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各地区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相关规定,但在全国的范围内并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规定,目前全国性的相关政策大多为方向性的、框架化的,对于许多细节问题并未作出详细规定,各地区之间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不能很好地转移衔接,导致统筹层次低,不仅对于流动性强的农民工本身不利,而且对全国范围内的农民工养老保险风险的分散也十分不利,所以,应该加快各地制度的衔接,做出全国统一的政策规定,提高统筹层次。
4. 法律不健全
关于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工作,并不像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健全完善,也没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受到重视,在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实施方面,缺少负责管理的法律,没有法律可以遵循,这不利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管理工作的积极发展,管理上的漏洞也没办法根除,所以,应尽快颁布实施相关法律,加强监管。
四、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具体措施
1. 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鉴于中国的现实国情,在现阶段应该建立一种过渡性质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采取分类、分层的方法,分步骤地解决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关于城市化农民工,由于这部分农民工有意愿留在城镇生活,在城镇有固定的住所和工作,这部分农民工大多收入正常,有能力支付养老保险费的个人账户部分,且有参与养老保险的想法,发展他们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逐步向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靠近,管理和缴费最终实现衔接一致,共同发展。对于季节性农民工,由于这类农民工虽然流动性较大,但一般较具有规律性,较之流动性农民工更易管理,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制度更适合他们,他们更需要的是容易转移、续接的方式,个人账户的灵活性有利于发展这部分农民工养老保障的制度。对于流动性农民工,农村这类农民工对城镇的依赖作用并不是很大,他们的主要收入仍然来自于农业,他们固定留在某一个城市的可能性小,他们大多选择继续生活在农村,所以,这类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归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内较为合适,仍然按照管理农村居民的方式管理流动性农民工的养老保险。
2. 优化政府的制度设计
在国家整体方面,政府在颁布相关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政策时,应该在内容上更具针对性、更为详尽,完善各种细节问题;同时,应加快对维护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作的立法,设立专门的相关政策执行部门和监督管理部门,不仅要保证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工作顺利进行,还要加强监管力度,保护农民工的利益。国家还可以改革户籍制度,平衡农村居民包括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的地位和待遇,适当的根据农民工的实际情况,降低农民工的缴费标准,使更多农民工有能力参加养老保险制度。在各地方政府方面,除了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当地农民工的政策,还要充分和相邻地区的相关政策有所衔接,这样,有利于农民工的流动,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
3. 加强企业及社会机构的职责
用人单位方面应积极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费,主动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这不仅是社会道德问题,也关系到用人单位的形象问题;同时,积极地配合国家政策,有利于用人单位吸引更多劳动力。其他社会团体和机构,在改革的同时,应配合政府宣传扩大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发展,同时,可以作为一种监督体系,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作进行检测,辅助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作的快速良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分层次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用不同手段管理三类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不是最终目的,应以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作为牵引,在农民工养老保险的逐步统一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城镇和农村两种养老保险体系的统筹发展。
摘要:农民工是指“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的工人”。他们是处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边缘群众,工作缺乏全面保障,养老保障问题尤为突出。鉴于此,在对农民工及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分类的基础上,回顾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历程,分析了现行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完善工养老保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农民工,养老保险,完善措施
参考文献
[1]吕洁,桂莉,邵丽.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选择及制度设计[J].河北大学学报,2011,(5):62-65.
[2]张朝辉,范琛.我国当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9):74-75.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篇7
一、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发展历程回顾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农村鳏寡孤独残疾人的生存权保障问题, 但囿于国家财力有限, 在创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时, 国家财政缺位, 五保制度转变为依靠集体经济支撑的集体救助事业。这与社会救助制度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出入, 社会救助制度是指“公民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 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款物接济和服务, 以使其基本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社会救助制度。”正是由于该问题的存在,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发展历程被划分为集体救助 (包括农业合作社和村提留、乡统筹两个阶段) 和国家救助 (包括农业税和后农业税两个阶段) 两个时期, 集体救助时期始于制度创立的1956年, 止于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安徽试点, 2000年至今为国家救助时期, 即2000年国家财政才开始承担五保供养资金。《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两份文件的发表, 标志着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创立并进入了农业合作社阶段, 同时也是集体救助时期的起点。该阶段的筹资主体为生产队, 筹资客体为生产队提留的公益金, 筹资程序为集体经济在分配前预留一定量的公益金用于五保供养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 集体经济实力弱化, 五保供养制度开始逐步进入村提留、乡统筹阶段。村提留是承包经营集体土地和其他生产项目的社员和企业向村集体经济组织缴纳的管理费和集体积累。乡统筹费是指乡 (镇) 合作经济组织依法向所属单位 (包括乡镇、村办企业、联户企业) 和农户收取的, 用于本乡 (镇) 范围内的村两级办学 (即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 、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修建乡村道路等民办公助事业的款项。但是直到1994年1月, 国务院才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关于五保供养工作的专门法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规定五保供养所需经费和实物, 应当从村提留或者乡统筹费中列支, 不得重复列支, 在有集体经营项目的地方, 可以从集体经营的收入、集体企业上交的利润中列支。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安徽试点,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进入农业税阶段, 同时2000年也是国家救助时期的开端。该阶段的筹资主体为国家, 筹资客体为农业税附加, 筹资程序为国家依据税法征收农业税附加。税费改革取消了“村提留和乡统筹”, 农民按一定比例缴纳农业正税和农业税附加。农业附加税用于村干部工资、村办公经费和农村五保供养等支出, 不足的部分主要由上级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来解决。2004年农业税及其附加取消,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进入后农业税阶段。2006年1月, 国务院发布了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明确规定今后五保供养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预算中安排。
二、我国五保供养制度救助模式的转变与问题
通过对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发展历程的回顾, 可以发现五保制度在由集体救助模式向国家救助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出现过三次救助水平的波动。第一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 集体经济弱化, 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出现困难。第二次救助水平的波动出现在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安徽试点后, 从表面上看, 这次税费改革稳定了五保资金的供给, 但实际情况却是各级财政五保资金的转移支付方面缺乏规范性, 互相推诿现象严重。第三次救助水平的波动出现在2004年农业税及其附加取消时, 从 2004—2006年间, 五保资金的筹集再次出现由于各级财政在农保资金分担比例方面划分不明确的问题, 各级财政相互推诿。三次波动的出现表明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筹资机制的设计是存在缺陷的, 筹资主体和筹资客体几经变化, 筹资程序方面存在筹资渠道单一, 各级财政在筹资责任分担比例不清的问题, 具体情况可以通过表1反映出来:
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在进入国家救助时期后, 筹资主体转变为国家, 按照公共产品理论来说, 这种筹资主体的选择是正确的。五保供养制度是为农村鳏寡孤独残疾人设立并提供保障生存权的纯公共产品, 这与“政府主要是通过无偿征税来提供纯公共品”的理论主张是一致的。但考虑到社会保障社会化趋势和社会救助的内涵, 现有筹资机制的筹资主体仍有优化空间。筹资客体伴随着筹资主体的优化, 也需要进一步的优化, 可以不仅仅局限于财政资金。筹资主体和筹资客体发生变动的情况下, 必然会导致筹资程序的变化。对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现有筹资机制进行优化, 夯实五保制度的物质基础, 可以实现五保制度的优化, 为农村鳏寡孤独残疾人提供更好的生存权保障服务。
三、我国五保供养制度的完善
在回顾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从筹资机制的角度思考五保制度在由集体互助向国家救助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三次救助水平波动的原因, 提出一个构建合理、高效和可持续的筹资机制为核心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优化方案。方案的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在图1中, 整个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完善方案的核心是构建合理、高效、可持续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筹资机制。构建合理、高效、可持续的筹资机制应该从筹资主体、筹资客体和筹资程序三个方面着手:
(一) 筹资主体
社会保障社会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社会化, 该筹资社会化包括筹资主体的社会化, “社会保障基金制度必须坚持社会性方向” 。同时在社会救助的定义中也提到, 社会救助是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的。所以在图1中筹资主体的优化提出了变国家的一元主体结构为国家和社会二元主体结构。
(二) 筹资客体
现有的筹资客体为国家财政资金, 虽然该做法符合财政学公共产品理论的相关主张, 但从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救助水平的角度来看, 现有福利彩票收益在五保资金投入数额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社会慈善资金作为一种筹资客体也是大有作为的。
(三) 筹资程序
筹资程序的优化主要是明确各级财政间的筹资分担比例和拓宽筹资渠道。我国的“财政体制是 ‘一级政府, 一级财政’, 因此不能抹杀任何一级政府的筹资义务, 否则就是实际上否认了这一级财政的公共性质。”在财政学关于公共产品供需关系的理论中存在一个供需倒挂的问题, 即财政级别越低其所面临的与之相对应的公共产品需求级别的需求量越大。基于财政受财力所困难当重任, 在这种情况下, 财政较高的层级要对财政较低的层级进行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 结合实际, 即中央政府要承担主要的五保资金筹集比重, 在地方财政吃紧的情况下, 要及时、足额地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筹资渠道的拓宽可以结合筹资客体的变动而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280.
[2]王洪春.社会保障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206.
[3]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43.
[4]殷俊, 赵伟.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5.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篇8
养老保险领跑社保体系建设。1985年, 晋江市首先在全民所有制公交企业实行退休金费用统筹, 1987年扩大至全民劳动合同制工人。1989年商粮供企业建立省级统筹, 1996年非公企业养老保险纳入省级统筹。1997年福建省人大出台了《福建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 实行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 参保范围逐步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包括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自由职业者, 彻底打破了劳动者的身份界限, 从制度上保障了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同等权利。1998年率先在全省委托地税部门征收非公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 2003年率先在全省实现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分解数据与地税部门成功对接, 2005年顺利与国家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顺利并轨。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 晋江市逐步建立了覆盖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和城镇个体劳动者、城乡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 并日趋完善。
工伤保险化解职工风险。1993年5月晋江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晋江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率先在泉州市开展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点, 取得良好社会效益。1994年12月, 省政府颁布《福建省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 统一了全省工伤保险制度。2004年晋江市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保险制度的强制性进一步增强, 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工伤保险各方的权利义务进一步规范。2007年, 晋江市按上级要求落实了农民工先行参加工伤保险, 由此推动工伤保险扩面工作突飞猛进, 当年净增3.56万人, 实际参保人数突破10万;至2011年底参保人数达近15万人, 与养老保险实际缴费人数并驾齐驱。近年来累计为485名职工支付工伤保险相关费用865万元。
生育保险保障妇女权益。根据泉州市人民政府《泉州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实施意见》, 晋江市企业生育保险从1995年开始实行县级统筹。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39号《福建省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 统一了全省生育保险制度。2006年泉州市政府为扭转生育基金收不抵支的趋势及平衡各县 (市、区) 的生育保险基金收支, 适时下发了《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福建省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的补充意见》。生育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既保障了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合法权益, 也体现了对妇女生育社会价值的认可, 至2011年底晋江市参保人数近达15万人。
开拓创新推进退管工作。企业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是国家管理体系的重要变革, 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为规范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流程, 提高社会化管理水平及市社保中心、镇 (街道) 劳动保障事务所、村 (社区) 劳动保障工作站工作人员管理服务标准, 更多更好地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切实保障企业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 晋江市率先在县一级社保机构制定了《晋江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流程》 (试行) , 目前6578人企业退休人员100%进入社区管理。从2005年始晋江市不断夯实基础, 大力推进退管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 构建市、镇 (街道) 、社区三级管理服务网络, 对全市退休人员按街道、社区进行分类, 建立企业退休人员信息数据库。二是在各镇 (街道) 、社区, 建立社区老人文化活动中心, 开展退休人员文体活动, 丰富退休老年人的生活, 充分展现广大退休老人安度晚年、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三是建立定期走访制度, 每年重阳节、春节对困难的退休人员进行慰问, 送去每人500~1000元不等的慰问金, 2009年春节始市财政对每一个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300元, 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 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四是每年开展对退休人员领取资格进行认证, 有效防止养老金流失, 遏制养老金冒领现象的发生, 并协助外地社保机构对安置在晋江市的退休人员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目前, 晋江市已初步建立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工作服务平台, 为提高晋江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提供有力保证。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篇9
一、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顺利实施,我国实行了城乡有别的福利提供制度。农民群众在集体经济的支持下,采取了自愿和互助共济的形式来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农村合作医疗由此兴起。根据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情况,其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
(一)1955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为传统合作医疗兴起阶段
建国不久,在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推动下,一些地方出现由群众自发集资创办的具有公益性质的保健站和医疗站;1956年,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合作社对于因公负伤或因公致病的社员负责医疗,并且酌量给以劳动日作为补助,首次赋予集体介入农村社会成员疾病医疗的责任。1960年中共中央转发卫生部《关于人民公社卫生工作几个问题的意见》的报告及其附件。从此,合作医疗成为政府在农村实施的医疗卫生制度。
在“文革”期间合作医疗得以全面推行。1968年毛泽东亲自批发了湖北省长阳县乐园公社办合作医疗的经验,并发表了“合作医疗好”的指示。此后,农村绝大多数地区的县、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了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三级预防保健网。到1976年,全国农村约90%的行政村实行了合作医疗保健制度。总之,在此期间,国家虽然没有把城镇医疗保障制度延伸到农村,但积极从外部干预农村医疗制度的建立,对农村合作医疗采取了“国家农村医疗制度社区办”的形式,使中国成为世界发展中国家解决农村医疗保障较好的国家之一。
(二)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为传统合作医疗衰退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承包制的推行使农村集体经济迅速萎缩,导致维持合作医疗正常运转的基金筹集越来越困难。同时,由于政府宏观指导思想上发生偏差,全国大多数社队的合作医疗快速走向解体,到1986年全国坚持合作医疗的行政村下降到5%左右,至此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跌入最低谷。
这期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中国的医疗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几乎所有的医疗服务提供者都从原来依赖政府财政拨款的公立机构,转型为以服务换取收入的组织,公共卫生机构也不例外。到1998年,全国50%以上的村卫生室已变成个体医疗点;形成了个人承包农村卫生网络(乡、村卫生院)、垄断农村医疗市场的局面。在医疗机构日益面向市场、政府对药品销售环节管理监督不力的情况下,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变得十分突出。
20世纪90年代,一些地方总结历史经验,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试图在对传统合作医疗模式做出相应变革的基础上使之复兴。到90年代后期,实行农村合作医疗的村占到全国行政村总数17.7%。但与70年代后期合作医疗在农村90%的覆盖率比仍有很大差距。
(三)第三阶段是2000年到现在,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阶段
2000年后政府相继出台许多政策法规,对重建农村合作医疗体系进行规范。200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此兴办。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相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是从传统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助”转变为新型合作医疗的“公办”。传统合作医疗只强调个人和集体共同筹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明确了政府责任,提出“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二是在管理体制上明确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这有别于传统合作医疗的“村办村管”、“村办乡管”、“乡村联办”的管理体制。同时,新型合作医疗还按照统一模式自上而下地建立了协调委员会、县经办机构和监督机构,在卫生行政部门内部设立专门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从而构成了政府全面参与的格局。
三是在政策目标上,新型合作医疗主要以大病统筹为主,而传统的合作医疗则主要是以小病治疗和预防为主。
四是在加入方式上,新型合作医疗强调要在尊重农民自愿加入的基础上开展推广和试点;而传统合作医疗在集体经济所有制基础上,由集体代扣代缴费用,以村为单位按工分年终分红,有一定强制性。
五是在具体运作上,传统合作医疗基本上是靠行政或社区机制运作。新型合作医疗则积极引入市场力量参与供给过程。例如,有些地方政府与人寿保险公司签订协议,由人寿保险公司负责新型合作医疗的具体报销工作,政府只负责监管。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现状与成就
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2729个县(区、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8.15亿人,参合率为91.5%。从参合率上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得到了农民更广泛的认可。2008年度新农合筹资总额达785.0亿元,人均筹资96.3元。从2003年到2008年,全国累计有15亿人次享受到新农合补偿,共补偿资金1253亿元,其中,住院补偿1.1亿人次,补偿资金1014亿元,有11.9亿人次享受到门诊医疗补偿,对2亿人进行了健康体检。参合农民次均住院补偿金额从试点初期的690元提高到2008年的1066元,实际住院补偿比从24.7%提高到38%。
在新农合制度建设推动下,我国农村各级医疗机构有了较快发展。截至2008年底,全国2003个县(县级市)共设有县级医院8874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1985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59所、县级卫生监督所1735所,上述四类县级卫生机构共有卫生人员164.2万人;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0.96张、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1.22人(而2003年末,全国4.4万个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67.3万张,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0.76张、人员数1.19人)。
新农合的建立,改善了农村医疗服务,提高了卫生资源利用效率。2002年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7.1亿次,入院人数1625万人。乡镇卫生院医生人均日担负诊疗人次6.8次(高于县医院),医生人均日担负住院床日为0.48日,病床使用率34.7%。2008年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8.3亿人次,入院人数3313万人。医师日均担负诊疗8.2人次,医师日均担负住院1.1日,病床使用率提高到55.8%。
三、建国60年来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经验
(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合作医疗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的支持是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政府在建立农村合作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政治动员(支持)、政策引导、经济(财政)补贴、组织管理、制度调整,其中政治动员、财务补贴、组织管理是最根本的。中国传统合作医疗在运行过程中,集体经济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国家对合作医疗的政治动员和财务补贴的角色,社队合一的管理体制承担了组织管理的职责。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过程中,政府直接承担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部分筹资责任,参保农民可以看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对农民产生了很大吸引力。在组织管理方面,政府财政不仅直接承担管理成本,而且对基金使用与监管、农民报销补偿、服务机构结算、基本用药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充分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也成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快速推开的直接原因。
(二)要坚持制度基本统一和分类指导相结合
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地区差别极大,这就决定了合作医疗的发展,应根据农村居民的经济水平、经济体制、群众对合作医疗的认识等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模式,不能搞“一刀切”。过去我们有这方面的教训,人民公社时期的合作医疗就存在着“一个模式、一个标准、一刀切、大锅饭”等弊端。经济体制改革后,一些地方对传统的合作医疗制度因地制宜作了改进,使之呈现出不同的模式。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已普及,但合作医疗的具体方案由各级政府制定。各地在实践中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大胆创新,比如有些发达地区已经在考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走向城乡统一,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运行具体制度模式是农村合作医疗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农村卫生服务要与公共预防保健体系协调发展、相互配合
自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就逐步建立由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为主体的农村卫生3级网络,这些建设费用均来自国家与集体,运行成本较低,但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卫生服务。因此,改革之前合作医疗发挥作用与当时重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关。改革之后,由于一度失去了公共财政的支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受到影响。乡镇卫生院的覆盖率一度呈下降趋势,村卫生室大多从公立转向私营。同时,乡村卫生技术人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看病需要。在建设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过程中,国家不仅为农民提供参合补贴,而且还加大了对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投入,加大了对药品市场和卫生服务价格的监管力度,这是新农合对农民保持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可见,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继续配合,二者是相互协调与支持、共同发展的关系。
(四)要以良好的组织与管理维持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
合作医疗的组织与管理贯穿在政治动员、社会宣传、资金筹集、方案设计和资金管理等环节中。能否建立和维持高效、公平、节约的管理体制,是农民能否最大程度受益的前提,也是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与展望 篇10
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开展情况
为保证这一惠民政策的顺利实施, 把新农保试点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嘉祥县政府及时召开了全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动员大会, 并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 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 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嘉祥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县政府组织调度、乡镇政府具体实施、劳动保障部门指导服务、有关部门督查检查、村委会全力配合的运作机制, 明确各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 形成了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领导体系, 为新农保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组织网络。为做好新农保试点工作, 嘉祥县首先加强了新农保机构建设, 为农保处进行了人员充实, 改建了新农保服务大厅, 配备了新的办公设备, 并把新农保工作经费和必要的启动材料纳入了财政预算和政府采购。同时, 在国家和省市新农保政策的基础上, 制定了《嘉祥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方案》 (嘉政发[2009]25号) 和《嘉祥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细则》 (嘉劳社发[2009]6号) , 制定了《嘉祥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操作流程》, 并坚持以新农保制度的有效落实为核心, 进一步把基金管理、保险费的收缴、养老金的发放和管理、新农保基金财务会计和统计报表、业务经办人员培训、新农保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制度等制度建立健全和规范完善起来, 把这些制度真正落实到每个业务经办人员的实际工作中去, 切实增强制度的执行力, 进一步提高了新农保这个核心制度的规范力。
截止2010年3月底, 嘉祥县已把符合领取条件的60周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新农保参保人员累计22.24万人, 60周岁以下参保缴费11.6万人, 收缴保费3011.9万元, 发放基础养老金2337.1万元。
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做法
在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过程中, 紧紧抓住四个关键:一抓血缘关系这个家庭关键点。对于有60岁以上老人但子女已成家分户的, 注重引导兄弟、妯娌之间及时沟通, 力求其所有符合参保年龄的家庭成员全部参保;二抓家庭“掌柜”这个出钱关键人。牢牢抓住每户家中管钱财的人, 认真反复耐心地做工作, 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抓“明白人”这个重点突破口。寻找村、家庭中有影响力、说话有分量的“明白人”,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抓“参保户”这个典型带动者。积极发挥已参保户的表率作用引导带动农村群众积极参加新农保。在缴费补贴方面实行统一的补贴30元的标准。
三、新农保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民参保意识薄弱, 60周岁以下尤其45周岁以下参保积极性不高。这主要是农民小农意识太重, 只重视眼前利益;二是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中, 集体补助环节偏弱, 使农民得不到更多的补助。这个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目前绝大部分村都没有集体收入;三是新农保信息建设滞后。国家新农保软件不能及时普及使用, 统一的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没有建立, 目前还主要依靠手工操作, 造成工作量大, 还容易出错;四是60周岁以上人员不交费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 但符合参保条件的家庭子女必须参保缴费, 捆绑式的模式在具体工作中不好界定, 还容易产生家庭矛盾, 造成不和谐因素。大多数乡镇对60周岁以上老人的适龄子女必须参保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五是部分从未参加任何社会保险的城镇户口居民 (多数为年老后农转非) , 也有加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 但目前国家政策中未涉及, 如果考虑由县级政府视具体情况自行确定, 则面临政府补贴部分即缴费补助、基础养老金没有出处;六是新农保缺乏奖励机制, 没有像企业保险那样有明确的奖励机制, 难以提高乡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