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互助养老问题

2024-06-17

农村互助养老问题(共3篇)

农村互助养老问题 篇1

收录日期:2012年4月2日

近年来, 随着农村老龄化的加剧, 河北、湖北、内蒙古等地出现了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探索。湖北提出坚持村级主导、政府支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自助互助、社会参与的原则, 探索建立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新模式。河北省在全省实施农村社会养老“幸福工程”, 推行“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的低成本“互助养老”模式, 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农村养老压力。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按照“集中居住, 就近养老, 统一管理, 分户生活”的方式开展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探索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是有效解决了大部分农村空巢老年人的照料和精神慰藉问题;二是有效解决了外出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出现是对当代农村老龄化加剧和社会价值观念剧烈变化的应对, 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其中一个主要的背景就是当代农村代际关系的变化。本文就当前农村代际关系的负面变化和互助养老的关系进行讨论。

一、当代农村代际关系的负面变化

1、农村传统代际关系的内涵。

代际关系是具有血缘关系成员的纵向关系体现, 是家庭内不同成员之间的双向关系, 包括最基本的亲子关系、婆媳关系以及隔代血缘关系, 是不同代家庭成员之间形成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情感交流的关系。

我国传统的代际关系中, 父母具有绝对权威, 控制着家庭重要资源, 抚养子女并为其成家, 由此获得子女的尊敬和孝敬。费孝通将中国家庭中的这种关系概括为反馈模式, 遵循的是付出与回报均衡交换的公平逻辑:父代抚育了子代, 子代自然要担负赡养父代的责任与义务, 老人理应获得和享受子孙的孝敬。

2、当前农村代际关系的负面变化。

在老龄化和城市化的双重压力下, 农村深刻的社会变迁对传统家庭代际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 家庭内部权利关系出现倒置趋势。现代化理论和老年学理论认为, 工业化将给老年人带来悲剧后果。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和家庭地位急剧滑落, 老年人在家庭中的权力、居住、财产、话语权、社区角色等, 都有让位于年轻人的趋势, 不少地方已经成为事实。我们观察和调查发现:子辈住新房、父辈住旧房的情形在农村随处可见。老年人和年轻人接触交流的机会比较少, 也就无所谓家庭的“决策权”。家庭资源的配置权利基本上掌握在儿子手中, 有不少家庭甚至掌握在儿媳妇手中。家庭资源分配向下的趋势明显, 表现为重幼轻老现象, 供养老人一年的花费不及用于幼年子女一个月的开销, 甚至有些家庭中老人无法获得子女的经济供养, 要靠自己劳动获得自我的养老资源。

(2) 代际反馈均衡被打破。传统的代际反馈是均衡的, 父辈抚养子女长大成家, 子女赡养老人颐养天年。现在的情况是父辈抚养子女的付出要远远大于老年后得到的子女回馈。一般来说, 抚养子女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 一是抚养成人, 二是完成婚嫁。从抚养成人来说, 一个小孩在18岁成人之前, 都是一个纯消费者, 除了基本的衣食住所需和日常照料以外, 还要上学和医病, 尤其是教育消费往往要占据家庭收入相当的比重。更沉重的花费是为子女成家, 女儿还好说, 不用花费太高可以嫁出去, 甚至还可能有所收益。儿子成家花费包括建造档次不低的房屋, 钱不够借钱也要造, 否则很难找到媳妇。在有些家庭中除了这两项付出之外, 还要帮助抚养孙辈, 所谓活到老干到老。

父辈付出的目的是得到赡养, 但得到的赡养远远不足, 代际反馈关系严重失衡。农村不赡养的现象俯首可视, 就算有赡养, 但赡养的社会认同水平和标准大为降低。老年人被动或主动地降低子女的“孝顺”标准, 所谓赡养的标准已降到低保水平, 即提供维持基本温饱的经济支持。这种赡养水平和标准已经被村民和老年人接受和认同, 甚至在有些老人眼中成为奢求。这种奢求还是仅仅停留在经济供养层面, 对于更好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只能水中望月了。

二、农村互助养老对于代际关系负面变化的应对

1、修正传统代际关系观念, 适应社会变化。

互助养老可以增加老年人的独立意识, 改变养儿防老的代际关系观念。中国老人在自己老了以后, 往往以期待的心理希望得到子女的照顾和关怀。在西方社会的代际关系接力式模式中,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义务, 而子女却不一定负担赡养义务, 他们只对自己的下一代承担养育责任;老人很注重独立性和尊严, 不愿依附子女。我国目前正在向西方式的代际关系变动, 互助养老有利于修正传统代际关系的观念, 以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现实。

2、减轻子女的负担和压力, 构建和谐的代际关系。

在互助养老中, 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 可以减少老年人对子女的依赖, 大大减轻子女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负担, 减轻子女的法律和道德压力, 可以更从容地工作, 获得更多的经济报酬, 也乐意更多地给予老人经济支持, 这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代际关系。

3、提供养老模式过渡缓冲, 促进代际关系新均衡。

目前, 农村代际关系严重失衡, 父母对子女的责任远远大于子女对父母的义务, 而老年人基本上失去了改变现实的希望。作为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过渡性制度安排, 互助养老的新平台为新的代际关系均衡提供了这样一个缓冲。现在年轻父母担心父辈的现实遭遇会成为自己的未来, 他们会更多地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 为自己的老年储蓄, 从而减少对子女的义务, 子女的婚嫁将不会包办, 而是由父子分担, 代际关系再次趋向均衡。不过, 新出现的代际关系均衡与以往不同, 代际交换减少、代际期待降低, 代际亲情减少。新的代际关系均衡是凤凰涅槃, 还是伦理的进一步沦丧, 还难以下定论。关键是看能不能构建一套整合的、相互配合的社会养老运作系统和养老文化象征体系, 能不能将仍需保留的传统价值观整合到新的经济体制和社会规范体系中去。

摘要:近年来, 随着农村老龄化的加剧, 河北、湖北、内蒙古等地的农村地区开始探索互助养老模式。作为农村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的模式, 互助养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修复失衡的代际关系, 并为一种更加理性化、较少亲情的代际关系均衡提供过渡平台。

关键词:农村,互助养老,代际关系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3.

[2]朱静辉.家庭结构、代际关系与老年人赡养——以安徽薛村为个案的考察[J].西北人口, 2010.3.

[3]刘桂莉.眼泪为什么往下流——转型期家庭代际关系倾斜问题探析[J].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6.

[4]贺雪峰.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动及其影响[J].江海学刊, 2008.4.

[5]王跃生.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理论和经验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 2010.4.

农村互助养老问题 篇2

一、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互助养老模式, 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的德国, 已经有了比较成功的案例。该案例是老人们对机构养老组织程式化的生活方式不适应而自发组建的。其运行形态, 是具有相同意愿与共同需求的老人合租一栋公寓。以年龄相对较小者帮助年龄相对较大者, 体质相对较强者帮助体质相对较弱者的方式, 开展老人间生活上的相互帮扶, 精神上的相互慰籍。在相互帮扶中相互温暖, 共同感受自身的价值与生活的乐趣。地方政府因势利导, 组建老年公寓, 推行这一养老模式。

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金龙镇金华社区, 也出现了性质相近的, 被该社区的老人们称之为“关爱圈”的互助养老形式。“关爱圈”以10~15户空巢、孤寡老人家庭为一个“圈”单位, “圈”内老人年龄小者与年龄大者结对, 身体健康者与体弱多病者搭配, 一对一照顾, 心贴心关怀。其示范作用感召了该镇500多位老人, 自发组成“老邻居关爱圈”、“老朋友关爱圈”、“老战友关爱圈”、“民族团结关爱圈”等20多个“圈”。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二、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研究意义

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自然生发的性质相近的互助养老模式, 源于人性、人情的土壤。互助养老模式, 强化了受助者的主体地位, 维护了受助者的人格尊严, 在法律层面强化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参与者的权益保障。满足了老年人安全、尊严的生理与心理需求, 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社会与老年人子女的负担, 具有自然生发所固有的强大生命力。

根据小城镇建设与土地流转政策产生的实际效果, 研究与探讨发生变化了的农村的新形势, 农民生活的新方式、新环境及可能发生改变的家庭结构, 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需求与影响。创造性地绘制了小城镇建设与土地流转政策背景下,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运行形态。铺设了情感激励与情感慰籍的人际通道。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研究, 发端于“未富先老”, 1.74亿的老年人口, 且每年以1000万的数量增长的严峻形势, 基础于崇仁尚义、尊老爱幼的民族传统。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研究, 以生活习惯、价值取向接近一致为依托, 共同需求与共同命运为基础, 尊严的生活与愉悦的心理感受为目标, 伦理学、社会学、法学分析为依据, 研究与探讨体现民族特色、具有包括心理抚慰功能与良性发展激励机制在内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为政府制定养老政策, 提供真实、完整、可靠的决策依据。养老模式中嵌入了生产元素。在“未富先老”背景下, 经济因素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生成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在养老模式中嵌入生产元素, 可以使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自然生成良性发展的激励机制。

三、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研究的思路

第一, 选择具有区域代表性的1~3个行政乡, 作为信息样本采集单位。采取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完整采集与统计归类样本区内老年人口数量、性别分布、家庭结构、生存状态、主要困难、基本要求、理想的生活方式等基础信息。采用采访、座谈方式, 感受与摸清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情感需求与生活状态。

第二, 研究和探讨小城镇建设与土地流转政策背景下, 失去土地的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孤寡老人, 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认可与参与度及伦理、心理、环境阻滞因素。

第三, 研究和探讨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基本属性与形成机制。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形成, 一般含三种生成机制。一是情感为基础的邻里互助型形成机制。二是个人出资, 志愿组合的老年社区型互助养老形成机制。三是政府或者社会经济组织出资建立的老年公寓型形成机制。作者研究的重点, 是第二和第三种形成机制。

第四, 研究和探讨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运行形态。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运行形态, 依其形成机制的不同, 分为三种运行模式。一是情感为基础的邻里互助型运行模式。二是市场为导向, 家庭为主体的生产经营型运行模式。该运行模式以养殖或者特色养殖为纽带, 组建松散联合型生产组织。其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独立经营。通过生产技术的相互交流与市场的共同开发, 增进了解, 加深感情, 进而实现情感上相互慰籍, 生活上相互帮扶的互助目标。三是市场为导向, 股份制为运行机制的生产经营型运行模式。该运行模式具有“筑巢引凤”的性质。入住者以租赁方式享有房屋使用权。户型设计与户型结构, 满足1位或者2位老人的生活需要。生活、安全设施配备, 符合老年人方便、可靠、无障碍的要求。包括医疗救护在内的响应机制, 灵敏、快捷、有效。该运行模式, 以养殖或者特色养殖为纽带, 组建紧密结合型生产经营组织。其特点是以股份制为运行机制, 采用股份制管理模式, 借助利益共同体的激励机制, 实现情感上相互抚慰, 生活上相互帮扶的互助目标。

第五, 研究和探讨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参与者的权益保障。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参与者的权益保障, 是对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居住环境、设施配备、服务体系、响应机制、分配制度、婚姻自由、财产所有等权益, 进行含义阐释与法律界定。

第六, 研究与探讨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参与者权益的法律保护体系。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参与者权益的法律保护体系, 是法律未能覆盖的, 又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参与者权益产生实际侵害的行为, 进行法理、法规专项研究。以期切实保护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 尤其是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正面临着严峻形势。作者通过深入研究, 发现新型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适合当今农村现实情况。文章阐述了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研究的现状, 指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研究的意义及思路。为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难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敏.多元合作模式破解农村养老难[J].乡镇论坛, 2009, (07) .

[2]徐光志.多元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构[J].长白学刊, 2008, (01) .

[3]徐静春.浅析我国农村乡村互助型社区建设的机制创新[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2) .

农村互助养老问题 篇3

(一) 4-2-1家庭模式驱使下, 大多农村老人无人照拂

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家庭结构转型, 农村独生子女现象也随处可见, 家庭代际关系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化进程加速, 吸引大量青壮年进城发展, 让很多农村地区成为“孤岛”农村老人无人照拂, “老无所养”问题严重。由于我国4-2-1家庭模式凸显, 年轻人承担的各方面压力日益变大, 既要抚养孩子, 又要赡养老人, 以及中国这种“管小不管老”的错误观念, 子女们顶着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压力, 即使想照料家中年迈父母, 已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么这些老人晚年该何去何从?

(二) 农村老人养老积蓄有限, 适合互助养老模式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长期以来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 河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 农村地区80%人口从事农业生产, 且大部分没有养老金, 农村老人到了晚年几乎没有任何收入, 又受中国传统错误思想影响, 老人们年轻时辛苦劳动积累的家庭积蓄, 到老又会向年轻儿女及后代倾斜, 这种重幼轻老的观念使大部分农村老人晚年没有任何积蓄、收入入住机构养老院, 那么农村社区互助合作养老模式将是他们“老有所养”的首选之处。

二、农村社区互助合作养老模式具备的优势

(一) 互助合作养老模式运行成本较低

河北省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 解决农村空巢、留守老人养老问题, 在肥乡县率先成功探索一条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新道路———肥乡县互助幸福院。这种模式是由村集体主办, 由村干部兼职管理, 运营经费来自国家财政拨款和村里集体经济。幸福院依靠政府资助、村里集体经济建设, 建设规模、标准不一, 大都是村集体租赁或利用村里闲置学校改建、扩建而成, 建设成本较低。互助幸福院内水、电、暖、煤等日常开支以及配备的电视、麻将、纸牌等娱乐设施都由集体提供, 老人们免费享用。另外, 互助幸福院没有专门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 老人们实行自我约束, 自我管理。年满60周岁, 生活能自理且儿女同意的本村独居老人可自愿申请入住, 入住时老人们只需自带米面油和蔬菜即可, 养老院内为老人们提供菜地, 老人们既可以自种自吃节约开支, 又可以强身健体, 愉悦心情。这样的养老方式, 养老院的建设与管理成本低, 政府支持的起, 老人们愿意入住, 子女们觉得放心。

(二) 互助合作养老模式在农村的适用性较高

互助合作养老模式非常适合农村老人养老。幸福院被称为“家门口的养老院”老人们离家不离村的养老方式, 迎合广大老年人“乡土难离”的精神需求。老人们在本村养老, 生活环境没有改变, 且居住在幸福院的老人都是同村老人, 彼此之间熟悉, 有共同的语言及兴趣爱好, 老人们不会有背井离乡的孤独感, 自然感觉踏实满足。当调研组走进互助幸福院时, 看到的不是老人们四目相对发呆的场景, 而是老人们洋溢在脸上幸福的笑容。随着年纪增加, 老人们生理机能普遍衰弱, 入住互助幸福院的老人大多又是高龄老人, 一旦发生突发性意外, 子女们也能在第一时间赶到, 及时救治。

(三) 互助合作养老能够赋予老年人新的角色

当我们一旦退出工作领域, 年满60周岁将被视为老年人, 到这一阶段无论身体是否健康, 都将被视为需要“被供养的人”这让很多老年人心里产生孤独感和情绪失落, 认为自己已经不再被社会需要了。但是互助幸福院实行老年人互帮互助模式, 身体条件好的低龄老人负责照料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 本着“低龄照顾高龄, 健康照顾体弱”原则, 有多少能力就贡献多少能力, 这是互助幸福院老人的共同心声。让老人们在互助合作中发挥自身优势, 既能解决自己生活问题, 又能帮助他人, 发掘自身的价值。互助幸福院率先走出了养老新道路, 让老人们在养老过程中发挥余热, 赋予他们新的角色。

三、农村社区互助合作养老面临的问题

(一) 互助合作养老资金来源单一, 养老资金短缺

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原则是国家政策补贴和以村集体为主体共同建设, 解决农村独居老年人养老问题。由于我国尚未将其纳入正规养老保障序列, 每年仅拨款20000~30000元用于幸福院的水、电、煤、气等基本运营建设, 其他完全靠村里集体经济支撑, 互助院老人完全免费入住。在肥乡县调研发现, 很多县并没有互助养老的预算, 且很多村子目前没有集体收入, 村里没钱, 完全靠政府资助运营的养老院注定不会长久。农村互助养老的资金来源单一, 养老资金短缺, 使得很多乡村互助幸福院房屋租赁条件差, 危房改建、扩建情况屡有出现, 幸福院内配套设施薄弱, 多数来自于宾馆、单位和家庭淘汰的床铺、床单, 居住环境较差, 老人们住的不踏实, 导致一些乡村互助幸福院床位空置现象严重, 很多幸福院开办时间不长, 便出现停滞运营现象。“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互助幸福院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 互助合作养老模式普惠性差, 覆盖面狭窄

幸福院规定, 村里年满60周岁, 生活能够自理的独居老人可申请入住, 但当我们走访幸福院时发现, 入住老人平均年龄在75岁以上, 且生活能够自理。可见, 幸福院目前居住的都是高龄、超高龄老人, 独居且生活能够自理, 入住群体受限, 不接收不能自理老人。但是, 我国目前养老最大难题却是那部分子女无力照拂, 高龄、失能老人, 而互助幸福院却把这部分老人排除在外, 商业化机构养老院收费太高, 多数农村老人及子女负担不起, 那么他们晚年将何去何从。解决农村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是难点, 找到他们的真正需求在哪, 促进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全覆盖, 惠及广大农村老人。

(三) 互助合作养老模式没有体现“真正意义”的互助

在走访肥乡互助幸福院时发现, 老人们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助养老, 没有真正实现互帮互助, 低龄照顾高龄, 健康照顾体弱的养老模式。他们之间的互助养老仅停留在简单的精神慰藉层面, 村里老人们抱团聚在一起聊天谈心, 疏解心中寂寞。很多老人白天到幸福院坐着晒太阳聊天, 晚上便回到自己家中, 并非我们之前所想的互助养老模式。可见, 很多农村互助养老仍是“空架子”做给外人看的漂亮“花瓶”并没有从老人实际需求出发,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助。

(四) 互助院老人突发性意外事故责任认定不清晰

农村互助合作养老模式从探索之初, 迄今为止国家尚未将其纳入养老保障范畴, 关于它的性质, 相关部门一直没有做出明确定义, 很多互助养老法律规范和相关政策缺失, 处于法律和政策盲区。老人的生理机能逐渐衰弱, 尤其是肥乡幸福院大多是高龄老人, 行动不便, 老人们长期在一起, 难免会产生摩擦, 碰撞等突发性意外事故, 这一责任由谁承担, 目前我国在这一层面还没有做出相关法律责任认定。出于人道主义, 老人们入住幸福院之初, 子女们便于幸福院签订协议, 老人在幸福院一旦出现意外, 幸福院不承担任何责任, 但这一协议并不具有法律约束, 仅靠老人子女与幸福院共同维持, 若长期如此, 将会制约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

四、农村社区互助合作养老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 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路径, 弥补资金不足

首先, 互助幸福院建立和运营经费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财政投入, 村里的集体经济普遍薄弱, 没有额外资金注入幸福院, 资金渠道来源单一, 是阻碍农村互助养老的主要瓶颈。政府应将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纳入规范, 将互助养老的性质明确定位, 互助养老建设列入财政预算,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扶持乡村集体经济, 提供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村里在外经商的“成功人士”回报家乡, 鼓励社会、民间资本注入幸福院。其次, 互助幸福院可以开创新型互助模式维持运营。村干部可以鼓励村里未到60岁还不符合入住幸福院的老人, 或村民利用闲暇时间到幸福院做无偿护工, 进行义务帮忙;幸福院建立互助档案, 将平时义务帮忙人员的基本情况, 无偿帮忙时间累计叠加, 按月或按年汇总。等他们过60岁, 或者他们直系亲属晚年需要帮助, 幸福院会给与优先照料, 这样既节省了幸福院聘请护工的成本, 又能使老人得到更好的照料。

(二) 互助合作养老模式从“墙内”延伸至“墙外”

互助幸福院应尽早打破互助群体受限问题, 既要考虑生活能够自理的独居老人, 也要考虑生活不能自理的独居、失能老人, 在解决幸福院“墙内”自理老人养老问题同时, 创新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 互助触角延伸至“墙外”, 针对农村高龄、失能老人提供有偿上门服务, 重点解决他们养老问题。老年人既是养老服务客体, 也是养老服务主体。村里高龄、失能老人由幸福院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上门护理, 打破过去无偿互助模式, 上门提供服务的低龄老人可获得老人子女支付的相应费用, 费用标准由幸福院根据老人需求, 健康程度统一规定。由于农村老人晚年基本没有收入, 如果让他们照顾其他有需要的老人, 并支付相应劳务报酬, 老人们表示很愿意提供这种服务。比起雇佣专门护理人员, 成本大大减半, 既可以减轻“墙外”子女们负担, 又可以解决养老问题。

(三) 关注老年人真正需求, 实现真正养老

完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真正需求, 而不是顺应政府政策, 让互助养老成为敷衍政府的“面子工程”。农村老人能够入住幸福院, 或者愿意来到幸福院, 即使白天聚在一起聊天谈心, 晚上回到自己家中, 这已经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 突破农村原有“让老人住养老院就是儿女不孝”会被街坊四邻笑话的传统观念。政府及各级干部, 应看到这一转变, 整合村里资源, 加大建设力度, 树立村干部责任心, 提高幸福院基本公共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养老环境, 积极引导农村老人入住幸福院, 既考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也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 找到农村老人的真正需求, 为广大农村老人的养老尽心尽力谋实事, 实现老年人生活与精神慰藉一体的真正互助式养老。

(四) 推进农村社区互助合作养老模式法制化

上一篇:会计本科人才培养下一篇:超声乳化吸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