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平台

2024-08-25

互助平台(通用3篇)

互助平台 篇1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一直以来医学界很少关注,基本没有标准治疗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曾经因艰难求医四处碰壁,医学领域难以关注的罕见疾病人群,正通过互联网高效联系纽带结合在一起。这些渐渐聚拢,抱团取暖的罕见疾病群体,互相帮助、关爱,精神互相依赖,在网络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小圈子小社区。如何借助这一自发兴起的求医网络互助平台,公开透明地传播正确的医疗理念,传递至真、至善、至无止境的医学精神,为备受煎熬的众多苦苦寻觅医治良方的病人和家属,化解心灵的创伤?网络互助平台,将是解决目前社会医患沟通不畅,医患关系紧张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本文通过介绍腹膜假粘液瘤——一种分化比较好,临床比较罕见,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多,更缺少大宗病例报告的低度恶性肿瘤疾病[1]——网络互助社区的构建过程,为当前众多罕见疾病,寻求新的医疗模式做一探讨。

1 互助社区平台发展的三个阶段

平台建设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都充分发挥着成员的主动性。在寻医问药中,交流、碰撞、融入、协助,会激发众多成员心底真诚、善良的人性本能。大家从各渠道搜集跟踪PMP疾病国内外研发治疗信息,为寻觅一些有指导意义的治疗经验努力。

1.1 群体聚集。

刚来到网络寻觅医疗信息解决求医困惑时,现实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艰辛的求医经历,在虚拟环境里,初期的成员带有很强的戒备心。随着各种热点纷争产生,例如前些年,绿豆疗法的“张神医”,当时掀起了一些憧憬希望的成员很大热情,在不同的观点传达中,群体里马上还是会有理性的声音发出。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认知能力,一次次观点的交融碰撞,特别是网上交流后,有些同地区的成员线下有了真实的见面联系。时间的积累,在不断的观察、交流、碰撞、理解、联系中,成员们会慢慢互相信任,逐渐凝聚。

1.2 凝聚发展。

随着成员增多,有人会主动参与社区管理为大家服务,更多的人会成为志愿者,传递医疗信息。网络群成员的能量强大广阔,为团结广大PMP病友互相帮助与病魔进行抗争,为使群体的力量更加生动更具凝聚力,建立起网络会议室。为使疾病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邀请PMP医学专家支持加入。为科普医学知识化解病患心灵压力,拥有心灵的家园,开辟建立互助网站。大家利用自身条件,运用拥有的社会资源,努力尽自己所能为疾病治疗进步做推动。

1.3 传递温暖。

虽然社会各阶层隐秘了身份、职业、年龄等来到网络平台交流,但是在每个IP地址后面的人是具体而真实,求医的心是相通的。随着时间的积累,医疗互助信息联系的紧密,大家逐渐建立了和谐信任关系,心与心的沟通,互相的理解,缓解了慢慢治疗中的苦难与煎熬。在现实就医中,为到北京等大城市人生地不熟求医的病友提供帮助,为更多异地求医患者,解决到当地实际就医的困难。这个平台的建立发动了社会援助,也从不同层面,给予了不同社会阶层的患者关怀。社会是协作的共同体,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游离在群体之外,有了患者和家属以及医务人员、社会义工等的平等充分参与,点点滴滴爱心的感受,温暖着曾经苦苦求医的心灵,激发着人性的真与善,升华着人们的精神,爱心也由此传递开来。

2 腹膜假性粘液瘤网络互助社区平台模式流程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罕见疾病占人口基数有较大比例,如何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凝聚这部分苦苦挣扎孤立无援的患者,促进医疗技术的进步?网络互助社区是非常好的平台。因此,构建一套罕见疾病网络互助模式,可以为更多疾病患者带来福音。(图1)

3 实体医疗服务的跟进

3.1 沟通中口碑相传。

患者及家属来到网络中寻觅治疗经验,是为了最终得到正确有效治疗方法。医务工作者主动参与加入网络互助平台,可以普及医学知识,化解当下日益扩大化的医患矛盾,还可以突破医疗时空的限制,降低患者医疗开支,节省就医时间。患者及家属主动配合协助,积极与医生沟通,共同参与,双方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互相支持,相互配合,这种模式有助于消除医患隔阂,减少冲突,建立真诚和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2]。好大夫的口碑是长期医疗实践中获得的各方面的肯定。每位罕见疾病个体寻医者,借助网络社区平台,传播扩大着在这一专门领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独特见解和技术的全国各大医院医师信息。那些具有专业敬业精神、医德高尚、为病人着想、擅于沟通的好大夫被病人及家属口碑相传。目前,全国众多PMP疾病患者,正聚集在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普外科。大量病例的积累,医生在不断医疗实践中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有了一定的权威。在罕见疾病治疗中,权威医师在解决疑难重症、推动医学科学发展方面有重要的作用[3]。权威医师的产生,是社会公众对出类拔萃的医学专家的信赖和肯定。

3.2 聚集形成专科。

病患及家属通过网络平台和现实联系,口碑相传仁者医术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许洪斌教授团队。近年来,他们团队PMP手术量全国最多,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治疗方法已与国际发达国家接轨。随着病源的增多,院方新技术,新仪器的采用,集约化了医疗的运行成本,医院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更担当了社会责任,医院的品牌美誉度才会得到提高和传播[4]。同时,患者因为有了这么一个公开透明的网络互助社区环境,在治疗的过程中少走了弯路,减轻了经济负担。

3.3 学术交流共同关注。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把零散的PMP罕见疾病患者凝聚起来,将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病员的丰富也有利于医药界更好的研究攻克疾病。因为PMP患者聚集,病友及家属线下积极推广,一些仁心仁术国内外拥有知名度的好大夫也逐渐加入这个平台。近期,拥有大量PMP病例的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也在积极与301解放军总医院之间学术交流。国内专注于腹膜转移癌综合诊疗新技术探索的武汉中南医院李雁主任团队,也在积极与国际学术交流。

只有医疗部门更广泛的交流合作,更多顶级医疗机构和专家的关注研究,患者在治疗上才能有实质的进步。

4 思考与体会

罕见疾病群体在网络中的聚集,是现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从医学及社会管理等领域都有很多可值得研究的方面。

4.1 国家亟待加强制度方面研究,保障罕见疾病人群权益。

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国际确认的罕见病有五六千种,约占人类疾病的10%。目前,不同国家对罕见病的定义各有不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成立了相关的组织,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法规。而我国罕见疾病却没有明确的定义。国内对罕见疾病的研究、治疗还处于初始阶段,研究罕见疾病的机构、专家很少,大部分罕见病患者长期被误诊、漏诊,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目前,我国各类罕见病患者总数应有千万人之多,如何从制度层面上保障这些人群的健康权益,制度设计者应听取基层各方面的呼声,深入了解、探讨、规划,对罕见病权益保障做一定的政策倾斜。

4.2 换位思考,有温度才是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疗的特殊性,医患信息不对称,罕见疾病患者多次辗转全国各地四处求医,身心备受煎熬。国内众多大医院的医生超强度的工作,透支着体力与脑力,疲于不出医疗事故。当前医患之间互不信任,这一坚实的寒冰禁锢着双方的心灵,因此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都难以填补相互隔阂,怎样改变现状?不只是单一的医方的变革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人体非常复杂,疾病与各种因素相关,只有双方换位思考才能化解心灵的坚冰。相互温暖心灵,理解医学是人道、人性优先,不是真理、技术优先,面对生命的痛苦,医患之间都应有敬畏之心,医生与病人应该是情感、道德、价值的共同体,不是利益交易的共同体。通过公开透明的网络互助平台,建立理性就医环境,开辟医患之间相互理解的窗口,在科普医学知识,疏导心灵压力,减轻痛苦,抚慰心灵之间,医患才会互相通情达理,入情入理[5]。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一定要有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有医治的进步。

4.3 可持续性发展,整合各类罕见疾病网络平台。

目前,互联网内全国各种罕见疾病网络互助社区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平台管理者也各异。有的是患者自己建设管理,有的是患者家属建立管理,其中由社会非政府NGO组织参与建设管理的罕见疾病网络互助平台,具有科学有效可持续的社会公益实践能力。

社会发展必须关注民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出面倡导,整合全国各个零散发展起来的罕见疾病网络社区,并借鉴NGO组织管理经验,建立一个更广泛,更有凝聚力的各类罕见疾病网络互助社区大平台。这将使众多苦苦煎熬的罕见疾病患者及家属,有一个更稳定的心灵依靠,社会才能变得更和谐。

摘要:介绍腹膜假性黏液瘤网络互助社区平台建立模式。弘扬全社会沟通、理解、互助、相互温暖的医学人文精神,并从医患互动、社会各层面参与中,推动罕见疾病治疗的进步。

关键词:网络互助社区平台,腹膜假性黏液瘤,罕见疾病,医学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任建林,焦兴元.现代消化病诊疗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734-739.

[2]付洋,尹梅.浅析哈贝斯交往行动理论对重构医患关系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2011,32(6):29-30.

[3]杜治政.医师的权威与病人的自主[J].医学与哲学,2011,32(6):1-4.

[4]汪琼,刘红光,贾利珊.武当山景区医院门急诊人性化服务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与社会,2011,24(12):60-62.

[5]廖新波.有“温度”才是真正的人文医学[EB/OL].[2012-01-24].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0b3f60102dwzf.html.

互助平台 篇2

公告显示,当前部分网络互助平台以“互助共济”的名义,公开承诺责任保障,公开宣称足额赔付和提取准备金等行为涉嫌向社会公众“承诺赔偿给付责任”。保监会还提示,网络互助平台存在严重误导消费者、消费者权益无法保障及容易诱发金融风险等问题。

下阶段,保监会将对非法平台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另外,还规定了定位于公益慈善组织的互助平台,应明确告知捐助人“捐助是单向的赠予行为,不能预期获得确定的风险保障回报”。

此次保监会的发文中还特别点名了水滴互助,记者注意到,水滴互助目前已在官网上列出了“会员不能预期获得确定的保障回报”字样,整改已经开始。

实际上,此次保监会的发文涉及到了互助保障的诸多问题,目前平台是否已经整改?金融风险如何得到控制?资本流入趋势是否会有所变化?针对上述问题,《投资者报》记者采访了夸克联盟等多家互助保障平台,并得到部分相关回复。

防范风险是重要问题

据媒体统计,目前互助保障平台融资总规模已达2亿元,平台数量超过100家,而涉及的人群更是超过了1000万元,此次保监会对于行业规范、定位的发文,可谓是“合时宜”。

事实上,这并非保监会首次对互助保障平台进行监管。早在去年10月份,保监会就发文明确表示“互助计划”不具备相互保险资质,部分经营主体的业务模式存在不可持续性。2016年5月份,保监会对上述属性进行了重申,再次表明互助计划非保险产品。

不过相较于此前两次监管,此次保监会更突出了互助保障平台的风险性及误导性。“仅需9元钱,最高可获得30万元赔付”、 “出一碗牛肉粉的钱,得到40万元疾病保障”,类似的广告词此前曾被多家互助保障平台置于官网的是最显眼位置,并在各大媒体网站大肆宣传,这样的广告词以门槛低、赔付高吸引客户。而如今,这样赔付承诺受到监管的严重警告。

此外,保监会在发文中还提到了互助保障平台风控措施不完善,容易诱发金融风险的问题。该问题核心就在于平台如何对会员上缴的费用进行管理及如何防范赔付中出现的道德风险问题等。

目前,各网络互助保障平台的资金管理方式有所不同,17互助、同心互助等主要将会员缴纳的费用托管给商业银行,由银行定期出具监管报告并公示账户情况。而水滴互助等则与公募基金合作,将资金托管给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由双方共同管理。

赔付方面,大部分依托第三方公估机构的审核及评估,抗癌公社还规定了申请受助的社员需提前缴纳3000元保证金,如情况属实,则保证金全部返还,如情况虚假,则没收保证金,这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欺诈行为的发生。

虽然从目前来看,并没有什么平台暴露过较大的金融风险,但随着会员的增加及资管规模的扩大,一些规模性风险可能性增大,而平台管理能力有限,则会加大这种可能性的爆发。

何时盈利无时间表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保监会还对互助保障平台的公益性、慈善性进行了强调,这是否说明平台在盈利方面将更加困难呢?17互助CEO高竞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商业机构也可以具备慈善属性。“如果有一个组织真的是在帮助社会解决困难的话,那么它的盈利状况一定是非常好的。解决困难与获取利益并不矛盾,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方式。”

不过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目前几乎没有互助保障平台宣称自己已实现盈利,大部分运营费用仍来源于股东输血或外界融资,公司方面“自身造血”能力严重不足,这也使得公众对于互助保障平台持续经营性产生质疑。抗癌公社社长马丁曾表示,近几年来公司的运营费用主要来源于个人资金、风险投资及创业创新大奖的奖金,公司目前也在研究如何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希望2017年能实现营收平衡。

高竞认为,目前互助保障的理念在中国还比较新,整个行业还处于宣传、引导及培养用户认知上。“不应该快速实现盈利”。而对于盈利的具体时间表,高竞也坦承“现在设立时间表还为时尚早”。

至于盈利的方式,业界也有不同的观点。夸克联盟方面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当会员的规模足够庞大,也就有了成为“客户”的可能,我们希望能通过帮助一部分高端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来进行服务变现。抗癌公社方面也有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互助平台本身应坚持公益属性,不过可以通过健康领域、金融领域等方面,提供增值服务以实现盈利。

此外,众托帮也表示,公司的盈利并不来源于平台本身,而是为会员提供更多健康医疗服务来实现,成立于2016年年初的众托帮目前会员数已达330万人。

行业投资或降温

目前,网络互助保障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保监会选择此时发文,对行业进行规范,大部分从业者都认为这对行业是一个利好,此前“摸着石头过河”、如履薄冰的互助保障平台在监管发出之后至少了解了“监管红线在哪”的问题,从而在宣传及产品设计上进行自我规范。

众托帮方面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保监会此举可以督促互助平台在宣传推广时明确提示风险,合理引导用户预期。此外,在促使互助平台注重风险管理,及对蜂拥而入、打着互助旗号进行违规操作的平台震慑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下阶段保监会将对非法的网络互助平台进行调查取证,对于非法网络互助平台的投资人,也会依法限制甚至禁止其在保险领域投资,这实际上使得投资人更为谨慎,也是对目前互助保障领域火热的投资行为的一次降温。

互助平台 篇3

关键词:校园公益,社会公益,模式结合,发展趋势

0 引言

近年来, 一方面, 随着大学校园里日渐增多的暴力事件、轻生事件, 大学生追求物质、精神空虚, 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现象频发, 以及大学生对社会公益的认识加深, 各类校园公益互助组织应运而生。另一方面, 随着国家的强盛发展, 国人对公益慈善的了解不断深入、需求不断增强, 不少社会公益组织、慈善基金会纷纷成立。校园公益互助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在各自的平台上发挥其职能, 鲜有交集。

然而, 经过对高校的公益组织的调查发现, 大部分校园公益由于面临资金匮乏, 学校对公益组织的引导不够, 组织公益社团的学生本身经验的不足等这些问题, 公益活动开展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都局限于给山区孩子的捐款捐物, 而且校园公益的成果往往没有凸显, 结果没能及时公开, 没能满足公益活动本身要求的透明, 这些都对校园公益的成长不利, 更有甚者打着公益的名字却做些与公益互助无关的事, 浪费资源的同时也给校园公益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解决出现的种种问题, 让校园公益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 社会公益的引入不失为一种良策。社会公益的系统性、组织性可以为校园公益所借鉴, 使得校园公益的发展更加持久;同时, 校园公益可以从社会公益组织获取资金、物品的支持, 以及人员的组织、培训经验。为此, 探寻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相结合的运行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即是基于将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结合的想法, 寻找适合的途径让校园公益借助社会公益的力量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1 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现状

目前, 校园公益互助组织大多由学生自发组织成立, 虽然校方对其给予一定的物资支持, 但由于审批程序复杂、支持力度有限, 学生需要以自己的力量解决组织实际运作中存在的大量问题, 这给学生组织的发展形成极大的障碍。一些学生组织由于资金缺乏、学生经验的不足、管理的不当, 无法可持续发展, 公益活动依然停留在“凭着满腔热血和一颗红心”的初级阶段[1], 往往成立之初干劲十足, 这些一段时间, 之后就鲜少有活动举行。校园公益组织汇聚了一批想法各异、敢于天马行空的学生, 充满激情、活力。

相反地, 社会公益组织面向社会大众, 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受社会各界的捐赠, 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有专业的管理体系, 利于组织活动;组织参加过较多公益活动, 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同时, 社会公益组织由于由专业人士运作管理, 有固定的整套模式, 组织活动较为中规中矩, 创新性、活力明显不足。

由此, 校园公益组织、社会公益组织的不足在二者结合之后可以得到弥补, 社会公益组织给校园公益组织提供充足的资金、物品, 相应的技术支持, 校园公益组织将富有创新性的可行的公益想法提供给社会公益组织, 加强双方的交流, 为社会公益活动注入新鲜血液;二者的优势也可以在共同合作中充分发挥, 实现扬长避短, 相辅相成的效果。

校园公益活动的社会性、学习性、公益性, 只有通过与社会公益组织的合作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校园公益活动不仅要使学生受益, 使学生得到锻炼、提高素质, 同时还应考虑社会的需要和现实的需求, 使广大需要帮助的人接收到大学生的援手, 达到双赢的效果。只有实现学生—学校—社会的互利共赢, 校园公益活动才能持续开展下去。

然而, 当前国内校园公益组织与社会公益组织结合处于起步状态, 即使存在, 在二者结合的方式上仍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我们对于将二者模式结合的方法还需更深层次的探究。

2 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的关系

2.1 校园公益、社会公益具有同质性

二者都具有自愿性与公益性。表现为它们是群众自愿参与的一种慈善的举动, 以个人的自愿自觉为前提, 并不是出于政府或学校的规定。它们具有利他性, 不以私利为目的, 而是以更多人的公共利益目标, 从公益实践项目的设计初始便确立“公益”这个核心价值, 具有社会关怀和服务取向。参与者普遍具有热心公益、胸怀理想、有所作为的心理特点, 理想、激情与公益的结合, 将激发出参与者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强大动力, 使得参与者成为推动社会福利发展的生力军, 并最终达到提升自我、助益他人、有利社会等目标。

2.2 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具有差异性

从活动组织主体来看, 校园公益的主要实施者是在校大学生, 其公益活动是一种非职业化的行为, 它不是参与者的本职工作。社会公益的主要实施者有一部分是志愿者, 但更大一部分是相关专业人士, 他们以走上了公益职业化的道路, 把社会公益当作终生事业来追求。

从活动形式看, 校园公益主要采取志愿服务、慈善募捐、公益宣传等较为分散的活动方式, 没有形成系统化管理。而社会公益活动则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 包括战略规划、项目管理、志愿服务、志愿者管理、财务管理、反馈评估的完整体系。

2.3 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相辅相成, 互利共赢

校园公益实质是广义社会公益的一部分, 因此社会公益是校园公益等公益活动的基础, 发展社会公益也即为发展校园公益提供了基础, 社会公益的发展壮大为校园公益的发展提供了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保障, 为校园公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有利于校园公益的茁壮成长。当前, 我国许多社会公益组织、慈善基金会纷纷成立运作, 社会公益活动如火如荼进行, 一些高校的公益组织借助社会力量举办了有意义有价值的公益活动, 比如“麦田计划”、“诚明国学计划”、“两地一心活动”[2]。这些活动由于社会力量的加入, 获得更加广泛的影响和良好的公益效果。

同时, 校园公益是社会公益在校园的延伸, 发展校园公益也即是发展了社会公益。校园公益作为一种社会公益行为, 首先就要服从社会公益的实施目的, 达到社会公益的发展要求。校园公益的实践目的一定是与社会公益相一致的、相互统一的, 在此基础上, 校园公益又体现出其特性的一面。其活动在符合社会公益的同时, 又要侧重于大学生的互助、大学生对社会的使命感, 体现出大学生公益互助的特点。在进行公益活动的同时, 达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帮助大学生完成自我实现的目的。很多大学生因为在校期间参加了公益活动, 在公益活动中找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最终选择社会公益作为职业或事业, 亲力亲为支持社会公益发展, 为社会公益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3 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结合的案例分析———以云南士恒教育基金会“诚明国学计划”为例

3.1 士恒教育基金会的基本情况

云南士恒教育基金会成立于2009年10月, 是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杨立华教授、昆明银海地产范雁佳董事长发起成立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士恒教育基金会为非公募性质, 原始基金200万元来自于银海地产捐赠。士恒基金会以弘扬国学、发展国学教育事业、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使命。士恒基金会希望通过整合社会各界的资源, 共同努力营造更加良好的国学教育环境, 推动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和实践。

3.2 士恒基金会的主要工作

云南士恒教育基金会主要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改善教学条件, 进行校舍改扩建;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建盖图书馆、捐赠国学书藉;组织北京大学儒行社师资, 对所捐助学校的教师进行国学知识培训;组织北京大学儒行社、云南各界志愿者在所捐助的学校进行国学推广和普及教育活动, 增加学校办学特色和亮点;对所捐助学校内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提供资助;对所捐助学校内在国学知识学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对所捐助学校内在国学教研究和推广中表现出色的教师提供专项课题研修经费。

3.3 士恒基金会与高校公益组织的结合的实例

士恒基金会与北京大学儒行社、云南大学的儒行社联合举办“诚明国学计划”, 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去大理、楚雄、广南等地进行国学支教活动, 主要活动集中在大学的寒假和暑假, 为期一周。下以2012年寒假国学支教活动为例说明。

3.3.1 招募志愿者

通过北京大学儒行社和云南大学儒行社在他们自己的公益组织中宣传, 然后有意向的学生在网上报名

3.3.2 活动流程

整体流程:

3.3.3 活动的效果及意义

对大山深处的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讲, 使得这些孩子系统地接受了儒家思想的教育熏陶, 汲取圣贤智慧能量, 收获幸福喜乐;而这些大学生带来的外界的信息, 也使得这些孩子坚定了一定要走出去上大学的理想, 进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梦想, 埋下了未来。从此他们的眼界不再是连绵起伏的山, 而是用每天的积累为那边的生活积聚力量。

对参与支教的大学生来讲, 首先, 给山区的孩子上课锻炼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除了前期的备课准备, 上课时的临场发挥也是关键, 为了保证了上课的质量, 大家互相听课学习, 借鉴经验, 这既锻炼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又锻炼了大学生传授知识的能力。其次, 大学生在校园里习惯了大城市的优越方便, 在山区贫瘠的土地上生活, 使得大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的不易, 知道感恩生活的美好, 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很大, 同时, 在克服生活中一个个困境的过程了, 他们也收获了坚韧的品质。最后, 增加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有益于了他们树立为社会服务的价值观念, 对于他们以后的成功成才, 甚至以后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都是大有脾益[3]。

3.4 对“诚明国学计划”模式的分析

对该模式的组织形式及活动的成效与单纯做校园公益的组织、单纯做社会公益的组织做横向比较、分析, 分析这两者结合的优点及不足。

3.4.1 组织模式

与校园其他公益组织相比:第一, 该模式弥补了一般的校园公益组织资金不足的问题, 该模式的运行资金全部由士恒基金会提供, 据统计, 80%的校园公益组织都因经费问题, 无法保证公益活动的开展, 或者开展的活动覆盖的范围很小。所以经费不足仍是目前影响校园公益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二, 该模式大大扩大了公益活动的影响范围和活动内容。传统的很多支教活动, 一般是在学校周围, 对支教的需求不大;再者, 支教的大多是培养小孩子的文娱爱好, 学习画画、音乐、手工等, 而该模式开展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小植入孩童的内心深处。

与社会其他公益组织相比:第一, 该模式充分利用了大学生作为有知识、有涵养的人力资源, 既解决了在社会上招募志愿者的难题, 又提升了公益人员的素质。尤其是这种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工作, 对志愿者有一定的知识要求, 大学生参与这些活动, 能很好体现大学生的独特优势。

3.4.2 结果分析

与校园其他公益组织相比:校园公益的规模一般比较小, 开展的活动内容有限, 受益面较小。而且据奥森的调查, 63.6%的学生认为校园的公益组织对其生活的影响度很低, 未能在校园形成公益的凝聚力及深刻的影响力, 其次为绩效运行效果不佳[4]。而该模式对招募的志愿者进行了筛选, 并对选出的志愿者进行了系统的培训, 提升了他们作为一名合格的支教志愿者的能力, 而且活动开展范围扩大, 使得受益人群不仅是是乡村的学校学生, 而且包括了大学生自愿者本人, 增强了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责任感, 丰富了校园公益社团活动, 扩大了公益活动的影响力。

与社会其他公益组织相比:该模式有助于增强社会公益组织的影响力, 有利于与校园公益组织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使得参加支教的志愿者有了稳定的来源, 同时也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 服务社会的机会, 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

4 结合其他模式的探讨及校园公益未来的发展趋势

4.1 其他的成功案例

4.1.1 香港“两地一心”

香港“两地一心”是由香港一群充满理想及热心的义工组成, 成员大部份为在职或退休专业人士、工程人员、公务员、教育界及商界人士。彼此致力于改善中国偏远山区学童的学习环境, 除建校、助学外, 亦透过筹办山区生活体验的交流活动, 让本地青少年有所成长及培养贡献的精神。“两地一心”曾经与云南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一起, 在青年志愿者协会内部招募志愿者, 赴云南省楚雄市支教, 并取得很好的成效。这种合作是短期性的。

4.1.2 云南省携手困难群体创业服务中心

云南省携手困难群体创业服务中心, 是在云南省民政厅注册成立的非营利组织。主要服务城市弱势流动儿童,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服务, 改善他们及其家庭在教育、健康、生计方面的现状, 促进流动儿童的全面发展。

该中心与云南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合作, 每个周末, 由云南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在云南大学招募志愿支教者, 支教的人数和人员相对固定, 主要是辅导流动儿童写作业以及开展特色兴趣班, 比如画画班、书法班之类的。该模式是长期性的。

4.2 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云南省部分高校的校园公益组织及活动的调查, 校园公益有自身的人力资源及正能量, 也举办了很多传统活动。比如, 在校园里组织的清洁校园, 不要乱扔垃圾;食堂的“光盘行动”, 倡导节约粮食;废旧物品的回收, 呼吁对身边朋友的关心等。但是一直没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还是摆脱不了大学社团的性质, 对成员没有约束, 缺乏奖励和激励, 活动的策划往往也是几个学生之间的随性而为, 需要固定的规章制度以形成一种“法制”。校园公益也在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并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现在的高校大多都是积聚在大学城, 所以在周边兄弟学校的某些性质相投的公益组织可以联合成一个联盟, 彼此之间互相学习交流, 有助于把公益活动辐射到更多的学生。这一弊端是, 容易形成官僚作风, 学校之间的攀比之风。而且依然存在校园社团的一些问题。

我们也在积极寻求一种更好的方式让校园公益更加透明和发展壮大。在很多案列中, 我们认为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的结合是目前解决两者在公益活动实施中所遇困境的有效方式。

政府应该形成对社会公益的有效管理, 对社会公益组织的建立的审核条件要更严苛一些。社会公益组织也应该面向社会招聘, 形成优胜劣汰, 建立有效的管理团队及先进的管理理念, 同时应该渗透公益思想, 并在社会上形成影响, 以权威、科学、人性、关爱的思想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 同时积极在校园里面吸纳公益人才, 可以在大学校园里引导公益活动, 培养公益人才, 使有意向投身公益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在这些社会公益组织中长期任职, 解决了志愿者的断层, 实现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的“双赢”, 同时可以在全部各个高校中形成磁场, 使更多大学生及社会成员受益。

4.3 有助于校园公益组织的发展壮大

校园公益组织依托了社会公益组织提供的资金支持, 社会公益组织的文化引领, 社会公益组织对志愿者的培育, 可以提高校园公益组织举办各类公益活动的能力和影响力。

4.4 有助于进一步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大学生是文化知识全面、专用知识丰富、综合能力较高的高素质人群, 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促进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中坚力量, 也是推动社会公益事业持续向前发展的强大主力军和生力军。通过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的结合, 学生不仅能学到相关的公益理论知识, 而且还能在相关系统的培训下参与或组织一些大型的公益活动, 进行相关的公益实践培训, 这就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公益理论知识, 培育学生的公益情感, 增强学生的公益实践能力, 从而为他们走入社会继续开展公益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也就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持续发展。

5 结论

本文从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二者的关系出发, 从理论方面探究了将二者结合的模式的客观可行性;并叙述将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结合的实践经验:诚明国学计划, 通过分析该实践的成果, 得出结合模式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构建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协调发展的创新模式, 是目前国内校园公益发展的可行之路。近年, 国内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结合运作的案例也不断涌现, 比如“两地一心”、云南省携手困难群体创业服务中心, 都取得一定的成果, 二者结合的优势也逐步显现。基于对二者结合现状的分析研究, 得出将社会公益引入校园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寻找合适的途径, 将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结合, 校园公益的作用才能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 惠泽更多的大众, 校园公益才能长足发展, 永葆青春。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汤静]

参考文献

[1]钟一彪.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导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2:5-30.

[2]钟一彪.大学生公益活动实务[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3:204-225.

[3]喻晓.高校学生社团隐性功能研究:以J校为例[J].2009 (12) .

[4]周小骥, 杨启金, 秦晶.高校学生公益类社团课程化建设初谈:以成都学院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3, 27 (8) .

上一篇:我国私募股权投资下一篇:匿名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