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共9篇)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篇1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摘 要:当前人口老龄化形势在全球范围日益发严峻,这无疑对以养老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形成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会导致政府养的老负担增加、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和管理方式改变等。在这一复杂的背景下,本文重新审视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影响,以此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冲击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出对策。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的概述
(一)人口老龄化的含义与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龄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扩大的过程,它是体现了一种人口年龄结构高龄化的社会现象。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面临的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十分显著。但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的不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极富“中国特色”,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规模相对大
联合国调查分析显示,本世纪前50年,我国老年人的数量占世界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庞大的国家。到本世纪后50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略低于印度,但依然是世界第二大老年人口大国。
2.我国人口老龄化迅速
据统计,今后一个阶段,我国老年人口年增长将达800万。2025年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5,2050年将占总人口的1/3,此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
3.老龄人口抚养比明显增大
大多数的老年人口意味着失能、残疾、带病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给老年人社会管理和服务保障带来巨大困难,因此又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老龄问题的严峻性。
(二)养老保险制度的含义和构成老龄化现象的原因
1.养老保险制度的含义
养老社会保险业是指由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由国家的社会保险机构为其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成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为了使得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来筹集养老金,用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经济来源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家庭养老以及个人储蓄等多层次养老体系。其中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有政府主导的,强制执行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旨在通过社会收入再分配解决退休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国家强制或企业自愿的,在国家支持的基础上,以私营基金的方式给予企业员工的养老经济保障的补充。我国养老保险的运行现状
(一)我国养老保险运行的存在问题
1.社??管理和服务程度低,社会统筹范围不统一,缺乏可转移性
目前,尽管养老保险已经实行了多方参与,但许多地方依然停留在市县级层次,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也很低,导致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仍然由企业承担,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负担。老龄政策体系的系统性较差,政策失业偏短、狭窄。中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宪法》和有关基本法律为依据的老龄政策体系。但是由于缺乏战略部署,当前整个老龄化政策体系均立足于解决近期问题,缺乏长远战略目光。老龄化政策的内容主要局限于老年人的经济供养。医疗保健、生活照料服务、精神文化生活及权益保障等几个方面,将老龄政策的对象局限于老年人本身。
2.退休年限没有随着人的平均寿命增长而后延,养老基金收不抵支
我国实行的关于养老和就业的保险金大多是由单位负担,以致由于单位经营效益不好而出现拖欠的现象,从养老保险的长期运作前景分析,基金缺口讲越来越大,在未来20年间将累积到2.8亿元。退休年限没有随着人的寿命的增长而后延,从而造成了我国养老保险运行压力增大,因此也是我国养老保险的最大困难。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给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带来了很大负担。
3.基金管理不规范
从全国平均水平看,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跟不上形势的需求。管理得不到位,造成应收未收、应发未发及已积累的基金发生挤占、挪用等情况,直接模糊了基金流的平衡状况。例如,参保人数与缴费人数不符、企业因经济效益等原因延迟缴费以及冒名顶替领取养老金等。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持续下降,使得紧紧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减弱,基金档期收不抵支的省市有逐渐增多和加重的趋势。基金的管理不规范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责任的划分不够明确,个单位推诿责任等等。
4.筹资方式单一
现行养老保险基金的筹备模式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依据一定收支平衡原则,确定一定收费率,已取得一定保险收入,以满足社会保险保障事业和经济稳定发展需要的制度。我国目前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加上企业业绩极不稳定以及人们收入水平整体不高,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还不能真正建立起来。我国应该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通过参考其他国家的养老保险的有益经验和教训,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健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
(一)健全城乡一体化基础养老保险,实现养老保险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现行的职工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基础上,重塑基本养老保险体制,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已初步实现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过渡,农村养老保险则仍然处于摸索之中。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有更好地整合,重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其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强制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当今“养儿防老”已经不现实,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或进城务工,导致会出现空巢家庭。再加上农村因思想落后,对养老保险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特别是固有思想作用,仅通过宣传难以达到目的,因此就必须使用强制性手段去实施。
2.建立全国共同实行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体制
全国城镇所有的从业人士都要缴纳养老保险金,个人和单位缴纳比例要统一;个人账户要在全国范围内通用,不受地域限制,当职工更换单位时个人账户中的全部存额可随之转移;建立养老保险资金个人账户,全国通用,并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3.提高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程度
截止到目前,虽然我国的仰赖保险制度提倡统一管理,但是仍然有许多地区没有扩大到乡村范围。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就要承担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要想真正为人们带来及时便利的服务,一是必须使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对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管理机构实行计算机管理和网络管理,使用国家统一设计的养老保险财务、统计软件,加快管理现代化进程。二是为劳动力的流动及个人账户的转移提供现代化管理服务。三是通过微机管理系统,?γ恳桓霰U隙韵蠼?行分户核算,每年公布每一个保障对象个人账户的存款本金与利息及当年发生额,使投保人关心自己的缴税情况,形成自我保障意识,社会通过一些好的服务化来更好地为养老保险服务。四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去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向新体制过渡,利用劳动力市场,通过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来有效解决养老负担过于沉重负担的问题。
(二)加强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提高基金收益率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不仅需要有积累,并且这些积累应当得到较高的回报率。回报率的高低在长期内会对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根据世界银行所作的模拟结果表明,养老保险的缴费率对于养老基金的投资回报率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首先应特别重视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防止基金被贪污挪用;其次,才谈得上对基金进行高效的投资运用,进行较为广泛的投资;最后,及时向投保人公布基金的投资方向,投资效果,接受监督。这样,可以提高投保人缴费的信心和积极性,降低保险费率提高的压力,增强基金平衡的能动性。
(三)推广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提出为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金给付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多层次体系可以避免只依赖政府实施的基本养老金保障的唯一性和单薄性。在我国,如果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能够在养老保障的总替代率中作出一定的贡献,那么政府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就有降低的空间和可能,从而使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收支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马彦.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10,06:79-82.2.潘锦棠.新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六十年[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01:36-41.3.张瑞峰.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篇2
一、农村养老状况存在的问题
第一, 较之城市养老多元化的模式, 农村的养老形式较为单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村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农村家庭养老的作用在农村家庭规模的缩小下遭到了削弱,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的全面推行, 家庭成员越来越少, 导致依靠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来解决养老这种传统的养老方式遇到了较多困难;另一方面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城镇、东部沿海这些发展较快的地区, 子女长期外出务工, 使得独居老人数量增加, 这些“空巢老人”不仅无法在生活方面得到悉心照料, 精神方面的负担也因此加重, 且长期的分离会导致子女孝道意识的下降。
逐渐淡化的传统家庭伦理观念。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 又长期以来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敬老、爱老、养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是由于现代文明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追逐物欲的同时逐渐淡化了“孝亲”的传统观念。此外, 老年人在家庭财产、人脉关系方面的优势降低, 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有所下降, 子女的“重老”思想在慢慢弱化。很明显, 家庭养老简单地依靠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来维持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第二,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农民最重要的保障体系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缺陷。一是社保的覆盖面窄、投保率低、保障水平有限。通过调查显示, 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很窄, 而且由于管理费用作为一笔不小的开销, 占到了保险金中较大的一部分, 这样会使养老保险的保障功能减弱, 发挥其社会功能的作用也会受到影响。并且因为现今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低, 在农民比较有限的可支配的收入外, 想从集体拿出相应的资金来承担农村老龄人口的投保义务是行不通的, 所以投保率很低。再者, 国家引导也主要是从一些外部因素上, 比如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 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有欠缺, 例如资金支持、政策保障。二是社保制度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国家作为社保制度顺利实施的坚强后盾, 社保制度本身作为有效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要条件, 是需要相应的连贯性和稳定性的。但是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 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运行以及保险金的发放, 有不少地方政府部门只是按照自行的一些规章制度来运行, 并没有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办事, 这样导致制度的随意性和差异性都很大。由于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和相关运行机制, 加上部分政策也会经常有所变动, 很多工作人员和农民参保投保的积极性也受影响, 所以很多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处于很不理想的状态之下。
二、应对农村养老问题的措施
第一, 因地区差异构建不同模式的养老保障体系。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也存在较大的差别, 所以在建设新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 我们不能采用什么通用模式, 甚至是简单地一味套用某一种所谓的“成功模式”。当然, 在吸取成功经验的同时, 应该在充分了解自身当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 依据现实来选择或制定适合自己的新型的养老模式。像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下, 乡镇企业以及个人企业相对较少、经济效益较差的贫困地区农村, 社区福利保障、社会保险以及商业保险等相关保障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贫困地区农民基本生活的最低保障就需要国家来承担, 很显然这类地区并不迫切要求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更多的是满足自身基本生活, 所以采取的养老模式主要是家庭子女的赡养。在集体经济以及农民个体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中部地区和较为贫困的西部地区, 在面对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天灾人祸时, 更需要经济以及社会的保障。富裕地区的农民生活相对富足, 有能力交纳社会保险基金, 同时甚至可以投保商业养老保险来满足自身更高层次的保障。
第二, 不同模式养老保障体系的核心都应是家庭保障。其实我们可以看到, 在社会经济转型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背景下, 作为农村养老保障最基础的一环, 农村家庭保障长久以来得到人们的重视, 因其在化解农村社会风险方面和维护农村社会安全保障体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与社会形式以及其他形式的养老相比,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家庭养老有其特定的优势:一方面, 无论是在满足老年人的物质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 以至于生活照料方面, 家庭养老所具有的众多优势, 都是社会化养老无法企及和比拟的;另一方面, 国家通过宣传, 家庭养老在社会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进一步强调, 必然会有利于强化群众的家庭观念, 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而这从根本上说对推进社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将起到很大作用。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模式;城市社区养老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大陆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13.26%,65岁以上的占8.87%。联合国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占该国人口总数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数的7%以上,即表明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了。
2011年国务院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2011年到2015年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预测,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6%以上;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面对如此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寻找有效的养老模式是紧迫且现实的问题。
一、我国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
1、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指老年人住在自己家里,有亲人陪伴照料。这传统意义上的养老模式,对于现代化进程里的中国,对于目前的“421家庭”结构,已不具备时代的新生命力与能量。
2、公办养老机构。公办养老机构以其公有化,设备全,价格适中的特点,获得许多家庭的选择,但有限的数量是个问题。中国有老年福利机构37623个,养老床位245万张,仅占60岁以上人口的1.5%,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另外受传统观念影响,老龄人大多不愿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
3、私营养老机构。私营养老机构重点是注重老年人的食和住,存在管理不规范,设备不完善,护理人员不专业的问题,选择它的往往是低层收入家庭。
4、社区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新兴的,社会化的,适合中国特色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养老不是家庭养老,不是社会养老,而是居于自己所住社区里的居家养老。老人住在自己的家里,在家人照顾的同时,也能有社区的服务机构人士提供上门服务。社区养老服务通过政府的扶持、社会的参与、市场的运作,向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餐饮、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当然需要老人相应承担服务费用的一种养老方式。
二、社区养老模式的优势
1、提供个性化与多样化的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满足那些年龄偏大,体弱多病,行动不便老人的照料需求,使其在自己家里就可享受养老服务。
2、地域覆盖范围广。社区居家养老可分布于各个街道,对于老人及其家庭来讲非常的方便,可以避免去养老院来回奔波的劳累。节省时间,花费消耗少,运作成本低,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可以接受的。
三、社区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1、种类较少、层次较低。我国目前开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主要为衣食住行、健身娱乐、医疗保健方面,偏向于日常的生活护理和基础的家政服务,解决老年人物质生活需求。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老人在精神层面上的需求,比如心理上的疏导,法律方面的咨询以及社会的参与上服务内容却比较少。服务层次低主要表现在:其一,社区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陈旧,不能满足老人多方位的需求。其二,服务人员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服务水平和质量不能得到良好有效的保障。
2、供给主体单一,社会化程度不高。其一,社区养老服务的提供者由政府包揽,集中于政府部门,养老资源的配置效率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其二,民间组织介入不足,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非营利组织缺位的现象。其三,服务人手不足,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社区为了弥补人手不足的问题,通常会采用招募志愿者的方式。目前志愿者主要由学生、普通党员、社会爱心人士等组成,但是这些志愿者流动性较大,稳定性较差,不能有效保证服务持续的运行。
3、没有实现规模效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的供给没有实现规模效应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认识不到位,人们产生的需求不高。目前人们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这样的新型养老模式的认识不足,有许多的老年人根本就没参与进来,不足的需求必然会导致社会居家养老服务呈萎缩状,也就说不上规模效应的实现了。其二,标准化的程度欠缺,示范效应没能形成。在中国全国各地的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工作中发现,不同社区做法迥异,没有标准可循,没有规范可循,参与度不高,运作效率低下。
四、社区养老模式的对策建议
1、提升专业化程度。其一,确定并扩大服务对象种类,满足不同老人的多层次需求。对不同老人制定不同方案,如对“三无”老人,五保老人,有特殊贡献的老人由政府出资,保障他们基本的养老服务。对低保老人,高龄老人,生活困难老人提供抵偿服务。对身体健康,有经济能力的老人提供有偿服务。其二,确定服务内容,满足老年人物质精神生活需求。侧重于加强老年人精神层面的需求,如心理疏导,聊天解闷,法律咨询服务。其三,提高机构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政府为社会养老服务系统的人员提供免费培训,吸收社会工作,心理咨询等相关专业的大中专学生进入,打造一支具备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持有相应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的高水平服务队伍。
2、实现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提高社会化程度。其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在社区居家养老事业发展初期,政府在观念的指引,政策的制定,运营监管方面发挥作用。其二,鼓励民间资本介入。加强法律中对非营利组织的认可,通过优惠政策引导社会采取合作、个人承包形式入社区发展。其三,调动社会力量介入。鼓励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定期或不定期,不同方式提供志愿者服务工作。或者让退休的低龄老人作为人力的补充,推动社会的再就业。其四,发挥家庭成员的作用。政府投入毕竟是有限与基础的,社会力量参与也存在稳定性不佳的缺口,以血缘为基础的养老关系必将长期成为整个社区居家养老体系的核心。
3、实现标准化。把注意力聚焦于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的建立。我国社区养老无明确遵循的标准,整个项目的推广难以产生规模化效应。建立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确立基本模式,制定标准和规范,从而进行全国范围的推广,规模效应的实现。
我国是于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正承受着高程度的人口老龄化。针对老无所养的问题,必须及早规划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将养老纳入国家战略。更好的发展满足城市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构建新型的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推行社区养老服务,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同时也为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型营造了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为维护社会稳定,解决社会矛盾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王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模式的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12(04).34-38
[2]陈建梅,王红艳.基于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养老方式分析[J].商业经济.213年第五期.32-35
[3]姚瑶.探索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模式[J].农村经济与科学.2014(06).11-13
[4]田生,孟力.社区——养老的支点与抓手[J].天津经济.2013(10)30-3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篇4
1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党的富民政策和惠民政策推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农村体育发展在物质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1我国农村人口参与体育的比率较低
体育人口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融入程度。有研究表明,目前城镇中有51.3%的人参加过体育活动,而农村中只有28. 97%的人参加过,远远低于中国体育人口总体百分比水平:农村人口中体育参与者在不同年龄段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城镇人口,且城乡差异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
1. 2农村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场地设施较少
目前,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体育资源是农村居民进行体育锻炼不可缺少的条件,虽然近些年国家对农村体育的投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是与所需的体育经费差距仍然较大,致使农村的体育资源严重匾乏。
1.3农村体育观念落后,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较少
由于农村居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打发闲暇时光的方式普遍是打扑克、打麻将等,而不愿意抽出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另外,农村居民普遍存在一种思想误区,即“干活就是锻炼,、“劳动等于运动”,因此在农民眼里,体育成了无关紧要的事。此外,目前由于存在乡镇农村干部和群众对体育的功能缺乏正确认识以及资金匾乏等问题,农村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和比赛数量较少,而这种现象大大限制了人们享受体育的权利,阻碍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1.4农民收入分配不均衡状况阻碍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篇5
一、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
(一)农民老龄化趋势的要求
社会养老保险的重任是保证老年人生活有保障。而农村老年人的比重在增加。农村养老保险在各地不断尝试过程中可以看到,养老保险存在很大空缺。迫切要求完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只有这样才可以减轻、化解养老压力,才可能有全国的安定与农民幸福。
(二)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中国现阶段“三农”问题日趋严峻。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让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靠,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保护和调动他们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使他们逐步富裕起来。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由于农民占我国人口总数的62%以上,农民消费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农村现实情况表明,由于受传统养老问题所困扰,农民不愿也不敢将全部积蓄用于消费。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应该为广大农民提供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参保意识淡薄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农村养儿防孝的思想还大量存在,特别是在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农民增收比较困难,大部分农村家庭的收入并不宽裕。这就削弱了农民参保的意识。即便意识到了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却因为对农村养老保险知识了解比较少,对农村养老保险持怀疑态度也不愿意参加。养老保险的重任是让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靠。“受益”是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直接动力与最终期望。但是有资料表明,农村社会保险的受益率并不高。这样严重打击了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主动性。农民参保率较低。覆盖面较窄。参保的积极性不高[1]。仍然无法普及推广。
(二)法律保障不健全
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障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实行的一种强制性社会保险。具有很强的法律强制性、保障基本性和国家保证性特点。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几乎没有一部成文的法律法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1月颁布实施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由于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普遍缺乏法律效力,从而使广大农民对此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投保积极性不高制约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2]。
(三)基金保值增值困难
长期以来社会保险基金都采取了存入银行的方式且基金存入银行利率明显低于给付利率,出现利率倒挂现象,最终导致保险费征缴的越多基金收支赤字越大。基金的保值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增值。这主要是由于分散运营、管理水平低、投资渠道单一造成的。再加上管理人员的素质有限、机构设置不健全、一些基金管理部门违规投资,致使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被挤占、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基金的安全性难以保障,很难保证农民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四)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未能有效衔接
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未能有效地衔接起来。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已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体系,而农村的养老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据资料证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支出仅占全国社会保险费支出11%。然而农民的总人数却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截止到底,我国每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占GDP的比重还不到0.5%。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占GDP的比重却达到了7%左右[3]。由此可见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别较大。要逐步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的逐渐衔接。把乡镇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的养老体系。才能体现和谐社会提出的初衷。很好体现社会公平性。
(五)养老保险地区间不平衡
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经济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不均的现状。东部地区、农民保障水平相对较高。西部地区,集中了我国大多数贫困人口,有些人甚至连温饱还未解决,农民参保率极低,养老保险在西部地区农村就无法得到保障。那些养老保险欠发达农村地区和没有投保能力的贫困农民却被拒之门外,致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东部地区的参保率较高,西部地区的参保率较低。越是贫困的地区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越低。这充分表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严重的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
三、构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一)加强舆论宣传增强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识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8亿左右的人口在农村生活。目前农村人口急剧老龄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中国社会的稳定。所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因此,要让更多的农民意识到养老保险的重要性,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的方式,大力宣传农村养老保险的政策,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进而提高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二)通过立法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各地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千差万别,具有很浓的地方色彩,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状态,普遍缺乏法律规定性。为了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运行。要制定具体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一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农民自觉投保。建立财政补助和集体补贴制度,采取“个人负担、财政补贴和集体补助”相结合的办法筹集农保资金。二是健全约束机制,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规范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行为。特别是对基金、业务、财务管理等方面要有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措施,逐步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三是制定扶持农保基金增值优惠政策。提高农村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是吸引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完善基金管理和运营方式实现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制约发展因素;传统文化;基本原则;改革。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称新农保)采取的方式是个人缴费与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这是我国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第二次改革,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把全体农村居民的养老逐步从体制外纳入体制内。
一、建立新农保制度,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最伟大的民生工程,是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开创性工作。为此,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把试点工作做细、做好,逐步向全国推广。
建立新农保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新农保是一项惠民政策,促进社会朝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实现社会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新农保制度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建立新农保制度,为数亿农民解除养老的后顾之忧,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好地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推行新农保,改革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模式,逐步建立现代社会的养老保障制度,使我国农民几千年“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转变为社会养老的公民意识,逐步使中国进入现代化发达国家的行列。
推行新农保,使农民养老逐步摆脱对土地保障的依赖,适时引导农民工融入城市,真正地实现城市化,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最终破解“三农”问题。同时,也为实施新农保制度所需要的基金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从而促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障与新农保相结合,实现城乡全体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
二、制约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因素。
(一)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开始推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直接制约着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设计上,重城市、轻乡村,是典型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占中国人口70%的农村人口,几乎完全被摒弃于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农民养老基本上依赖于家庭和土地,有限的社会养老保险资源绝大多数都是在保障着城镇居民,支付农村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的比例极低,农民始终游离在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边缘。
(二)农村集体经济名存实亡,农民收入水平有限。
目前在我国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阻碍是资金问题。50年代以来,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为支持工业发展过度付出,削弱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使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大多数成了“空壳经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为“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而实际上,三者都没有落到实处。政府只给政策扶持不给资金,集体经济名存实亡,农民个人缴费受到其个人收入的限制又缺少参与的积极性,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进展缓慢。
(三)农民养老保险的社会化问题日益突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基本停留在政策层面。我国传统的户籍制度将全国人口人为地划分为“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二者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实质性差异,具有非农业户口的城镇居民享有养老保险及相关的社会救助制度,而农村广大居民除了“五保”供养制外,没有形成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且“五保”供养制度是建立在农村集体经济基础之上,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实行,“五保”集中供养率偏低[2]。对于贫困问题,我国全面推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城市做到了应保尽保,而农村贫困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则处于不规范状态,属于“零敲碎打”的阶段。
随着农村集体保障能力的下降,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使家庭养老的保障功能弱化,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的保障功能逐步丧失,农民传统的养老保障方式面临极大的挑战,城乡居民由于社会保障支出而产生的个人收入差异大约为l 933元,农民迫切需要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障[3]。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尽早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刻不容缓。
我国在7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结构小型化,导致一对夫妇面临着赡养四位甚至八位老人的局面,家庭保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农村劳动力不断向经济发达城市流动,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农村“空巢老人”的基本经济供养难以保证。
三、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建议与对策。
如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农保制度,是关系到农民群众“老有所养”的基本民生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公平、和谐的重要问题。
(一)从法律的层面,规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秩序。
我国的《社会保险法》刚刚实行,但在内容上针对城镇居民的相关条款较多,而有关农村居民的许多因素则没有具体考虑进去。新农保建设应当有相应的法律予以指导。通过立法手段,使新农保具有稳定性和合法性;规范管理参保的个人账户以及调节储备金,确保公共财政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降低农民参保门槛,提高养老保障水平[4]。
(二)从资金的层面,加大国家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扶持力度。
只要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每个国家和地区均可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着力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的步伐,必须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真正具有“社会性”、“福利性”,才能使农民群众享有平等的养老待遇,才能调动起广大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才能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新农保的试点工作正在许多地区稳步推进,也正是得益于政府加大了扶持的力度。除了国家的扶持外,还要多方面地筹集资金,调动农民缴费的积极性。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储备积蓄的方式,农民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属于个人所得,国家财政扶持部分也可按一定比例纳入个人账户,主体上作为统筹部分[5]。农村居民个人领取养老金的多少,取决于个人缴费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以及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规模。同时,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反哺农村的功能,为建立农村养老保障机制提供财力支持。对于中西部的农村地区,建议中央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以减轻中西部省区各级政府的财政负担。
(三)在保障模式上,吸取国内外的经验,推动保障制度的创新。
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建设,积极推动保障模式的创新,提高农村养老保障的能力和效果。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机制相结合,逐步提高农民个人的参保率、覆盖率,扩大社会保障面,使有条件地区的农民尽快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积极改进保险资金的管理办法,支持社会化养老保险服务事业发展,强化对养老服务的规范和管理;加强政策制定和宣传引导,建立健全各级农村社会保险机构,解决和落实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和专项经费,为农村基层开展新农保工作创造必备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银娥,杨卿。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1):31-34。
[2] 张君良,沈君彬。经济强县建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探析[J]。东南学术,2010(1):94-96。
[3] 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15-118。
[4] 张秉福。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0):96-98。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篇7
1.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首先, 未富先老现象在中国发展进程中表现明显。中国目前的经济条件还不足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种种问题, 所以一直被未富先老困扰着;其次,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速快。据联合国预测, 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将出现在2016年至2038年,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从10%快速地上升为21%;最后, 人口老龄化在地区和城乡之间分布不均。
2.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与挑战。
(1) 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大。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需支付大量养老金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因此, 以年轻人口供养老年人口的主要模式将难以为继。再者, 由于中国的养老保险没有达到全面覆盖的水平, 导致养老金的支付压力不断的增加。 (2) 养老金供给相对减少。老年人需要劳动人口来提供养老保险金, 老年人口日益增多, 但劳动人口却越来越少, 每个老年人分摊到的养老金将越来越少。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 养老保险基金增值困难。
对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品种及投资数量的比例, 我国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 往往只能投资性好、风险低的金融工具, 如国债和银行存款。这就导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困难, 并长期处于低收益率的状态。
2.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层次低。
对于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中的两种实施办法, 在内容上有很大差异, 地方可以自主选择通知建议的两种方法, 甚至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重新设计, 导致全国有上百种方案, 直接导致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相对较低, 各地方制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3. 各地养老保险覆盖面差异明显。
(1) 养老保险没有达到全民覆盖。要想实现养老保险的全民覆盖, 根据最新基本人口数据推测, 我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需达到9.11亿人, 而截止目前的数据统计, 我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还达不到9亿。 (2) 养老保险覆盖面存在地域差异。2014年, 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在不同的省份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其中,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最高的是北京, 为95%;最低的为吉林, 仅为50%。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在不同地区体现出的差距, 主要受当地开始扩大养老保险覆盖的时间、政策差异、当地政府态度以及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程度等的影响。 (3) 养老保险覆盖面存在着明显的阶层差异。分析目前我国养老保险情况可知, 公务员与一般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待遇差距甚大,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为模糊的成本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存在。
4. 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完善。
对于大多数农村地区来说, 集体经济并没有提供村民基本生活补助的能力, 城市推行的“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的养老保险模式并不适用于我国农村地区。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 改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
1. 放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种类和数量。
我国基金运营水平一直较低, 收益率不容乐观, 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对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种类和投资数量有着明确的规定, 使得养老保险基金很难实现增值。国家应适当放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数量和种类, 支持养老保险基金能够多元地、有效地增值。
2. 提升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 最终实现全国统筹。
从总体上来看,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要想实现全国统筹, 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在不影响整体统筹的前提下, 妥善处理某些地方的特殊差异。想要达到全国统筹的目的, 我们可以通过三步来完成:第一步, 实现地市级的统筹;第二步, 实现省级的统筹;第三步, 实现全国统筹。
3. 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实现全民覆盖。
第一, 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 将一般企业职工和阶段性的就业人员一并纳入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范畴;第二, 规范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体系;第三, 进一步推进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 避免针对性的特殊优化。
4. 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需要把农村养老保险归入养老保险体系, 将以“个人缴费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 国家政策扶持”的养老保险模式改为“以国家财政扶持为主, 个人缴费为辅, 集体缴纳作为补充”的农村养老保险模式, 从而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政府将增加财政支持给予农民补助, 不仅可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 也能使农村养老保险的主要障碍可以迅速消除, 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将会更加统一。
四、结论
本文从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关系入手, 分析了在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以便面临上述问题时, 养老保险体系能够化解压力并对维护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本文从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出发, 分析其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 以及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基金,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徐晓.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保险制度重构[J].财政经济评论, 2014, (1) .
[2]潘俊.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影响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 2014, (2) .
[3]王国新.人口老龄化进程中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疆社会学, 2015, (2) .
[4]王亚敏.新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特征与趋势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30) .
[5]孔孟儒.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几点刍议[J].法制与社会, 2015, (3)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长期护理保险;社会保障
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现状分析
1999年,有12600万人已经进入了60岁以上,占了总人口比例的10%,充分显示,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同时需要关注的是,我国也成为了世界上老龄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的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相关数据显示,到2050年,我们国家的老龄化人口会达到总人口的30%。这样快的增长速度对我们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身体护理、医疗卫生等需要也亟待解决,养老问题极其严峻。2013年我们国家在商业健康保险方面保费是376.90亿元,保费相对较少,只占到人身保险保费的9.1%。由此可见,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在国家的健康保障事业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我们国家亟需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开展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养老观念阻碍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开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养儿防老”思想根深蒂固,一些老年人对子女的依赖越来越重,一旦子女有些外出挣钱的想法,老年人便会恐慌,怕自己被子女抛弃而导致无人赡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收入增多,社会养老保险机制日趋完善,老年人担心的不再是物质上的需要,更害怕的是寂寞和孤独。长期护理保险难以被公众接纳是这种传统养老观念长期阻碍的结果,这种传统思想影响了大部分的老年人,使得他们并不乐意去享受护理服务同时也不愿意去护理机构。其实,老龄人长时间入住专业化的护理机构会享受更专业的护理服务,同时,护理机构内老年人在一起更能轻松地享受生活。可见,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转变传统观念才能有力促进长期护理保险的开展。
(二)我国没有长期护理保障性立法,相关政策不健全
我国目前还在发展中国家行列中,保险业的政策环境是不太分明的,相关的政策法规是不太健全的,这种情况就造成了保险业无法可依的结果,随之而来的就会制约到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在开展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过程中,因为缺乏相关的护理法律,所以会缺乏对事物明确的衡量标准,比如对护理机构的界定、对护理等级的界定、对日常活动和日常使用生活工具能力丧失的界定,进而会造成对界定范围的模糊,严重的话会影响到整个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
(三)我国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健全
我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加之缺乏丰富经验,导致保险公司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有很大的难度。正因为风险很大,我国的保险公司开发的健康类保险产品大部分适用中青年,适用于老年人的健康类保险产品少之又少,有的话也会以住院医疗费用保险等附加险形式存在,大多数保险产品的投保年龄明确限制在65岁或60岁以下,适合于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非常稀少。由此可见,我们国家的健康保险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缓慢。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相比我国的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微乎其微,因此,我国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还是非常不健全的。
(四)发展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缺乏专业护理机构和护理人员
充足的护理机构和护理人员是发展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必备条件,但是我国目前的情况是严重缺乏状态。在我国,政府来引导社会福利事业,由商业公司运作的情况很少,因而长期护理的社会化的程度比较低,资金的来源渠道也较少,就使得接受护理服务的老年人不能充分享受到专业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与此同时,护理人员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量。大多数人并不愿从事护理服务工作,而且也因为护工并不属于正式职业人员,所以人们对这项工作的兴趣很小,因而造成我国严重缺乏专业的护理人员。
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完善我国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议
(一)转变传统的养老观念和家庭护理模式
我们国家当前主要还是信奉传统的养老观念,对老年人的护理还是采用家庭护理模式,然而这种护理模式祈祷的效果不大而且会出现很多现实问题。首先体现在经济问题上,老年人的长期护理费用非常高,如果单独承担,大部分家庭面临巨大困难;继而体现在精力问题上,现代家庭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大,大部分家庭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对老人进行护理。最重要的是,那些亟需护理服务的老年人在家庭中享受不到专业的护理服务。由此可见,传统的养老观念必须改变,家庭护理也需要转变为全社会的护理,这种转变也更有利于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相关保障
在我国,建立和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需要法律法规的切实保障。我们国家应全面制定与长期护理保险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使得开展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充分发挥法律的保障作用,促进长期护理保险健康发展。发展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应在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在其作用、地位、发展方式、发展标准等方面进行明确说明,并且加大重视和支持力度,为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完善我国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社会基本保险是不够的,还需要商业保险。保险公司开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少不了基本长期护理保险的有效配合。这就要求商业保险公司在开发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时,明确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作用、地位、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标准等,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公司的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力,对长期护理及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四)完善护理机构及护理人员队伍
长期护理本身就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在被照顾人家中或者护理机构中向其提供的服务,这种护理包括医疗服务、居家服务、社会服务、运送服务或者其他支持性的服务。长期护理方式的采取是决定长期护理保险能否提供保险金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此可知,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完善护理机构及护理人员队伍。而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和责任感直接影响到长期护理的质量。因此,只有专业的护理机构和护理人员才是社会所需要的。所以,完善护理机构和护理人员队伍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戴卫东.应对“未富先老”的可行选择[N].人民日报,2013,05.(6):10.
[2] 张华东.对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开发的供需矛盾分析[N].经济日报,2010,01.(8):11.
[3] 申珅.长期护理保险影响因素分析[N].光明日报,2009,07.(10):10.
[4] 荆涛.长期护理保险:中国未来极富竞争力的险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25.
关于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问题研究 篇9
学 院:税务学院 专业班级:财政0966 学生姓名:杜秋实 学 号:0103096614
摘要:我国是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7亿多农民的医疗保险问题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大难点,尽管政府在近年来加大力度关注农村医疗保险,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论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农村医疗保险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险;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一、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现状
我们先了解一下目前各种医疗保障形式在我国农村的情况:(一)社会医疗保险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主要针对的是城镇企业的职工和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而作为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仍然被排除在制度安排之外。因此可以说,在我国的广大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基本上是一个空白。
(二)商业医疗保险
社会医疗保险的缺失为商业医疗保险在农村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可以说它是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病就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但是,商业医疗保险是盈利性和自愿参加的,为了保证利润的获得,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在选择投保人的时候往往会把那些年老体弱、身体状况不好的人排除在外,而这部分人对医疗保障的需求却是最迫切的。另外,由于政府并没有以政策法规的形式强制农民必须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并且由于商业医疗保险的投保费一般比较高,因此农民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就会非常慎重,他需要考虑自己是否承担的起在医疗保险方面的花费。所以,尽管商业医疗保险在农村有发展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也是很有限的。
(三)社会救助
目前我国在农村针对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的“三无”人员实行的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幼儿保教)的“五保”供养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部分特殊人群的就医问题,但是这种制度的覆盖范围是非常有限的。
二、建立农村医疗保险的必要性(一)农业人口众多,农民的健康需要保障
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1%,因此,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农村医疗保险社会 保障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中国社会保障仅仅在城市开展是远远不够的。
(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民的经济能力下降
我国由于农民多,农业生产力落后,农村缺乏社会保障,这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和农业现代化造成农村医疗保险严重障碍。加上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经济呈现出极不均衡状态,农村医疗保险二元性特征突出,城乡差距较大。
农村医疗保险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来分析,城镇居民收入始终高于农村居民,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并且由于中国实行城市福利制度,城镇居民享受大量隐性补贴,如住房、医疗福利、财政价格补贴等,实际收入差距更加巨大。应该指出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工农业产品价格差别的影响而造成的不合理结果。1983年到1986年,因工农业产品剪刀差而导致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减去了农民的利益,是对农民的一种不公平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牺牲农民利益的基础上的。
(三)农民医疗负担逐渐加重,出现因病致困返贫现象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农村,“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司空见惯,目前因病致困返贫现象严重,农村需住院而未住者达到41%;西部因病致贫者达300—500万。农村的贫困户中70%是因病导致的。
自1985年以来,虽然农村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城镇居民。1988年以后,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00—2007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仅为2.4%。但与此同时,农民医疗支出大幅上升,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四)农民被排挤在保障体系之外
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系以外。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非常低下,多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承受能力弱,相对于城镇社会保险改革进度而言,农村社会保险仅局限于部分富裕地区试点阶段,家庭保障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
三、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筹集难度大
社会政策不能离开经济资源而获得有效执行,因此,医疗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是实行农村医疗保障的一项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尤其是合作医疗的筹资坚持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尤其是合作医疗的资金收集上依然存在很大问题。首先,中央政府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财政支持严重不足。我国的卫生总费用及其占GDP的比重近年来虽有所增长,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其次,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无力承担相应的医疗费用。最后,不少农民仍然持观望甚至怀疑态度,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不利于农村合作医疗经费的筹集。
(二)城乡医疗分配不均,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相对贫乏 我国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占全国人口70%的农村人口却只占有不足30%的卫生资源。而且对农村的卫生投入主要是按人头和病床,对卫生机构进行差额补助,补偿方式不合理。医术较高的医务人员多聚集在大医院,农村大多数人经常利用的卫生资源是村卫生室或个体乡村医生,然而村里的卫生人员多半没有参加过正规的培训,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村卫生室没有必要的消毒设备。
(三)监督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全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省份,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民主监督的权利及意识。群众无法参与对制度的监督,使得农村医疗体系管理混乱,没有一套完善的、稳定的监管模式。另外,目前农村合作医疗举办层次大部分仍局限于以村为基础,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制度不健全,报账手续不全或过于繁琐,部分地区甚至存在挪用农民医保费的现象,以及医疗机构看人治病,看级别治病,这种现象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打击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使农民对医疗保障制度的信赖大打折扣,从而直接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
(四)农村高技术的医务人员严重缺乏
根据2009年公布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近几年基层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明显,但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队伍和医疗服务质量。调查发现,在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中专及以下和没有学历的人员比例达到63%,村级卫生组织中这一比例高达90%,其中1/3村医没有学历;人才下不去,也留不住,没有真正形成为农村基层培养适宜人才的有效途径。这种人才结构和服务质量,很难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高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又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医疗条件好的中心乡镇卫生院,而面向最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般乡镇卫生院高学历人才少之又少。
四、国外医疗保险的发展趋势(一)强化医疗费用的控制机制
由于医疗需求居高不下,近年各国医疗保险费的财政负担日益加重。为了遏制医疗开支的过快增长,各国都加强了对医疗费用的控制能力。并且从对药品的控制,扩大到对医患双方的种种控制。
(二)重视和建立基础的初级医疗服务
初级医疗服务由于规模大、服务面广、分散性强,所以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能体现人人享有医疗服务的宗旨,尤其在预防医疗方面有独特的功效。初级医疗服务具有把治疗与预防达到合二为一的功能,初级医疗服务系统的完善,也体现了一国医疗服务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
(三)重视老年人的医疗服务
随着世界各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的比例日益增大,老年人的医疗需求也日益增大。从医疗保险范围来看,有两个重要发展:一是设立专门的老人医疗保险制度;二是在通用医疗保险制度中,实行以老人医疗为重点。
(四)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提高医疗及其服务效率
一些国家在医疗保险管理制度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如加强有效法规、制度的制定,解决分散管理,统一全国性医疗保险制度等。管理效率的提高,简化了管理程序,机构得到优化调整,因而促进了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五、改进和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思路与对策(一)改进和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总体思路
改进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险,既是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它对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不到200元增加到2200多元,按现价增长10倍左右,这就为改进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提供了物质基础。从政府的财力考虑,近年来我国的税收增长 速度很快,政府适当增加一些对农村医疗保险的投入,也是可以承受得起的。虽然由于基层集体经济的下降与分税制的实行,全国大多数地区县级以下财政尤其是乡镇财政比较困难,然而,这只是财政结构的问题,从经济实力上看,目前中国应该比20年前更有财力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基于以上分析,改进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险的总体思路是:建立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坚持国家支持的原则,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保障农民基本医疗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与农村医疗保障服务网络建设相配套。农民在基本医疗保险与农民个人投入、农村社区经济、企业、慈善机构、外资机构等方面的捐助相结合,采取得力措施,加快建设步伐,在今后10-20年间,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将占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争取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与城市的接轨,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
(二)改进和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具体对策 1.明确政府在医疗保险方面的职责
政府重视并支持卫生工作,是中国卫生事业取得显著成就的基本保证。卫生医疗事业是公共产品,因此鉴于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政府对其投入是理所当然的事。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中除了要加大投入外,还要加强管理,强化准入制度和行政监督,除了保证公共卫生、预防保健投入外,还要大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举办医疗卫生事业,以解决农村医疗保健服务中存的供需矛盾。对各乡镇的财政也要进行严密监管和群众监督,防止任何形式的挪用和贪污浪费。
2.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布局农村医疗卫生资源
恢复和重建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最重要的就是解决资金的问题。农村医疗保险资金的筹集应采取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予以支持的办法。集体补助部分要根据当地集体经济状况而定,一般应占筹集资金总额的20%;各级政府也应有适当的财政投入,并充分吸引农民为自身医疗保障投资,因地制宜建立不同保障水平的农民医疗保险,如果国家财政能力暂时还有困难。中央和省财政也应对贫困县的农民提供贫困医疗救助基金和合作医疗扶助基金;对发达地区则应提出明确的筹资政策,由县和乡等地方财政投入引导资金,建立农民健康保险。集体与政府的投入比例都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相应提高。此外,在发展农村医疗卫生的公共资金不足、私人资本又有投资积极性的现实情况下,私人资本的进入能够缓解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政府可以通过资格认定和技术标准规范等措施,规范私人医疗机构的服务。
3.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建立健全的农村医疗保障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经过改革,农产品长期短缺转变为相对过剩。市场疲软,价格下跌,乡镇企业又面临新的挑战。农民收入增加缓慢,有些贫困家庭除去基本的吃穿等生活费用以外,已经没有能力再为自己的未来和疾病去做未雨绸缪的储备,所有的这些说明,农民的保障如仅仅依靠土地的农产品收入是难以规避风险的,这是农村以“个人负担为主”的社会保障难以建立的重要原因。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是建立农村医疗保障的前提。
4.建立有效措施,吸引高技术的医务人员到农村工作
人才问题是制约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瓶颈, 由于农村条件的限制,城乡差别的影响,靠分配、派遣的方式已不可能解决农村人才缺乏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试图吸引高素质卫生人才向农村流动,如“三定”政策,城市支援农村的政策,城市医生职称晋升前必须到农村服务半年或一年的政策,高等医学院毕业生到农村服务提前转正定级提高工资的政策等等。解决农村卫生人才问题必须靠政府组织、支持,并建立长效机制。
5.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还应当包括医疗救助制度。政府的作用不仅仅是“锦上添花”,更要重视“雪中送炭”,要把对贫困地区、贫困人群的卫生扶贫作为促进农村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这是完成“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需要,更是发展生产、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需要。因此,应当把卫生扶贫纳入社会保障尤其是社会救助体系。把医疗救助计划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推荐阅读:
农村老龄人口05-17
我国城镇贫困人口问题研究06-01
农村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的原因与对策研究10-17
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12-07
老龄群体人口老龄化论文09-06
从贫富差距看我国的贫困人口问题07-20
吾峰镇四抓着力破解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06-13
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研究06-20
封建社会人口问题研究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