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

2024-12-07

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共8篇)

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 篇1

中国的难题: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前不久,《经济》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世界性难题,10年后谁来为中国两亿民工养老》,这篇报道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但至今仍然被中国社会和中国政府忽略的大问题。虽然为农民呼吁“国民待遇”和社会保障已经成为近年来学界和媒体的热门话题之一,今年两会期间代表们又就此提出了不少议案。但是,决策者对此似乎没有给出积极的回应。其实,如果对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将会在农村导致怎样的社会后果进行充分估量的话,想必决策者也会惊出一身冷汗来。

一.“超级老龄化”将使中国农村前景黯淡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迈进了“老龄化”的门槛,自此,老年保障问题成为政府及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但是,有一种认识上的偏差正在误导我们,这就是,20多年来,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对包括老龄化问题在内的人口研究的影响,使我们对“人口自然增长”的关注远甚于“人口机械变动”。

2003年末,去日本讲学,到四国岛的农村地区走了一趟。访问中,惊悉当地人口老龄化已经到了30—40%的地步。这就是人口机械变动——年青人都到东京等大都市“务工经商”去了——所造成的“超级老龄化”的社会后果。从日本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明天,因为日本也曾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

其实,2000年“五普”的数据已经告诉我们,因为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以当时的“常住人口”(不是“户籍人口”)计算,中国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了城市,前者是7.35%,后者是6.30%。

这个数据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很多大城市,以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计算的老龄化程度已经到了20%上下,按国际经验,早就该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社会问题,但是这种情况却并没有出现。

2003年,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55万,占总户籍人口的18.98%;预计到2005年,上海老年人口的比例会在20%上下,即5个人中有1个老人;到了202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约33%,即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上海市计生委的官员忧虑道:“不考虑人口流动的因素,上海将变成一个‘白发城市’”。

至少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忧虑恐怕是多余的,也有可能永远不会变成现实。因为“人口流动的因素”是不能“不考虑”的。在上海市的户籍人口出现负增长以来,机械变动实际上已经成为对这个特大城市影响最大的人口变数。2003年,在1752万常住居民中,户籍人口是1354万人,而外来人口是398万人,占总人口的23%。虽说这个“外来的”社会群体所占比重还不到四分之一,但基本上都是青壮年劳动力,就是这将近400万的外来人口为本来有可能“垂垂老矣”的城市注进了青春的活力。

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广东省的情况更可以乐观。前不久,广东省的媒体自豪地宣称,广东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在11000万常住人口中,户籍人口7900万,而外来人口3100万,占28%。正因为这个原因,五普时,广东省的老龄化居然还没有达标。深圳市则更不用说了,将近600万常住人口中,有400多万是外来人口,所占的比重差不多是70—80%。

从这个意义上说,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以其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天然的区位优势,“老龄化问题”有可能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在源源不断的外来青壮年劳动力的支持下,凭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足以对“辖区内”的“户籍人口”提供充分的养老保障。且不说地方政府会对此倍加关注(可以想见,在上海市计生委官员忧虑的背后,一定会有相应的政策作为回应),就是由市场提供的服务也可以解决一大块问题。

讲上海、广东的优势,是为了衬托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农民养老问题的严重性:首先,当外来人口进入老年期时,因为没有为他们提供任何制度性的经济福利保障,他们的收入就会成为问题;其次,这个社会群体的下一代,进城讨生活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到现在这一代“外来人口”进入老年期时,如果回乡养老,子女在身边的概率可以说极低,他们的生活照料和亲情抚慰更成问题;其三,上述问题其实所有的农民(不管他进城不进城)都会遭遇到;其四,迄今为止,他们的问题的严重性还没有进入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政策视野。对于中央政府而言,现在“城市职工”的养老问题还是一团乱麻;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他们的职责规定了他们只需对“户籍人口”负责。外来人口的“劳动力”是他们需要的,但仅此而已,当外来人口的青春和汗水被榨取一空之后,他们养老的问题却没有人愿意负责任——可能说得严重些,但现行政策的结果必然如此。没有全局观的城市发展可能使农村和农民跌入“超级老龄化”的泥淖,这意味着对具有“农民身份”的人的再一次社会剥夺,同时也完成了对这个社会群体社会剥夺的终身化。

总而言之,如果外来人口不能在他们为之献身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合理回报,如果他们在劳动力被榨取一空后就不得不回到他们在中西部农村的家中度过凄凉的晚年,如果他们的子女仍然需要外出打工挣钱养家从而再度进入上述的轮回之中,那么,未来“超级老龄化”的农村和农民的社会生态依然是前景黯淡。

二.

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 篇2

1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现状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 我国总人口为13.7亿人, 其中有13.4亿人口进行了普查并且完成了登记工作, 比对2000年我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以每一年5.8%的比率上升。从不同年龄的人口构成来看, 其中0岁至1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6;15岁至59岁人口为9.4亿人口, 占总人口的70%左右;60岁的为1.78亿人, 占总人口的13.26%, 65岁的人口为1.2亿, 占总人口的10%。人口普查中在0到14岁的范围内第6次与第5次相比下降了有6.3个百分点;15到59岁人口的是有3.36个百分点的上升趋势;通过这次人口普查得出的结论是在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中有2.93个百分点的上升趋势;65岁及以上人口是上升了1.9个百分点。国际人口组织机构指出在某一个地域范围内, 占总人口比例大于10%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或者占总人口比例为7%的65岁及以上的人口来判断这一地区的人口是否已经进入了老龄化阶段[2]。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巨大的腾飞, 改变的还有人口的结构构成, 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 由封建变为开放, 新生儿的数量也减少了, 医疗卫生条件也变好了, 人口的死亡率也下降了, 意味着中国也在逐步走入人口老龄化的社会, 这也成为了世界发展的新趋势。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 我国的老龄化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 可以说是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一个国家了。究其原因,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 在新中国成立后期, 提倡少生孩子, 国家通过强制政策来减少出生的人口数量。婴儿出生的数量下降了, 青壮年劳动力数量也不够, 而呈上升趋势的是农村老年人口的数量, 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出生的比率以及死亡比率的情况。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程度和制定的相关政策来分析, 我国城市地区受人们自身素质和思想意识的影响, 普遍生一个孩子, 计划生育这一政策主要是要在农村地区推行并且实施, 农村老龄化的趋势比较凸显;其次,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人口的寿命也在增加[3], 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

2 农村的社保工作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目前中国农村的发展遭遇了很多棘手的问题, 广大农村地区实行最普通的养老保险制度, 缺乏比较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传统的养老方式还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新型的养老保障制度根本没有实行。我国农村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只是实行基本简单的养老制度, 没有其他相关的比较完善的制度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就目前的情况而言, 在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严重程度影响着农村养老保障制度[4]。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 就国家层面而言, 国家在财政支出方面承受了比较大的压力, 在我国农村地区, 国务院制定的标准是养老保险金额五十五元每个人, 以月为单位。这一标准的制定根本不符合实际情况, 老年人每个月这些钱不够支出, 这就会加重老年人口的生活压力和负担。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国家也不是万能的, 在面临养老风险的同时, 老年人口不可以一味地依靠国家, 也需要靠子女的赡养和自身的努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农村生产力水平低, 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 政府缺乏财政的支持, 老年人的养老没有办法得到切实的保障。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口基数比较大, 占全国人口的比例高, 农村地区大部分居住的是老年人口, 他们的养老保障问题应该受到重视。 (二) 从社会层面来看待这个问题, 这里有关于老年抚养比的界定, 指老年人口占青壮年劳动力的比重。经过分析得知, 人口的年龄构成与对老年人的抚养所承受的压力成正比。对于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来说, 随着新生儿数量的下降, 老年人口的急剧上升, 人口的结构和老年人的抚养都发生了变化。根据相关的调查资料,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凸显, 每一名老年人则需要两名年轻的劳动力去抚养, 我国对老年人的抚养比例也会逐年上升。这样使年轻人承担了更多的无形的压力, 整个社会的担子也会加重, 最终会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 医疗技术水平差, 主要是没有资金去支持。农村的条件差, 医护人员比较缺乏, 很少有人愿意去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工作。 (三) 就农村自身存在的问题而言, 中国的经济发展部平衡, 贫富差距严重, 比如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 年轻的劳动力为了补贴家用, 选择了进城务工, 把儿童和老人留在了农村, 他们缺乏劳动能力, 这样做一方面解决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另一方面有也不利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农村地区老年人口在物质和精神上均得不到满足, 生活质量差, 面临的精神压力大, 极为不利于农村老年人与子女间的和谐发展。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更加难以解决, 依赖政策性的补贴并不是长久之计, 国家虽然在不断地改进养老制度中存在的弊端, 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积极地去探索适合发展农村地区养老的模式, 但是现实中依旧存在很多障碍, 发展的进程非常缓慢[5]。老年人自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可靠的收入, 没有足够的资金去缴纳养老金, 再者他们的思想比较传统和保守, , 对于新型的养老保障不大能接受, 诸于各种各样的问题, 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制度更加难以推行了。

3 解决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对策

中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 走的是社会主义路线, 我国农村地区发展情况可以说是良莠不齐,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 吸收其好的部分, 自觉摒弃不好的部分, 从实际情况出发, 实事求是, 根据实际做出相应的决策, 需要稳步推进, 严格落实, 使政府, 社会以及个人三方利益相互联系, 解决好农村的养老问题。

3.1 改进我国农村地区的养老制度,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加强政府对我国养老制度的重视。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明确在养老保障体制中的责任, 使得养老保障制度可以顺利制定并且实行。资金是很关键的, 养老保障的顺利实行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所以要尽可能对富人多征税, 加大对农村老年人的投资力度[6]。现阶段, 农村地区的年轻劳动力很少选择在家务农, 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 为的是能够赚取更多的生活费用, 他们对新社保不感兴趣, 也缺乏必要的了解, 很多人都选择不参保, 导致养老保险的长效机制没有很好的延续, 这就要求加大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 乡镇里要建立社会保障服务所, 设立新平台, 切实为广大的农民们服务。同时, 让农民了解参保的益处,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对于养老保险的资金进行公开化, 确保养老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加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市场监管, 充分与自我发展相结合

我国对农村土地进行保障, 满足广大农村老年人口对衣食住行方面的基本需求, 可以实现自我保障。在农村传统的家庭生活中, 老年人有年轻人照料, 可以满足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老年人把所得的收入放到储蓄所为养老做准备[7]。国家允许老年人经营土地, 所得的收入也归他们所有, 这样就可以保障他们日常的生活所需。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养老问题, 在传统的养老制度不变的情况下, 发展新的商业保险体制, 比如保险公司兴起的养老保险, 政府和市场要相结合, 这样才能全面贯彻落实养老保障体制和机制的实现。

3.3 改革农村的户籍制度, 合理分配土地的使用权

近几年来, 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 我国针对老龄化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首先, 需要对传统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 稳定农村的年轻劳动力, 减少年轻劳动力的流失, 促进农村劳动资源的增长;其次, 把农村的土地适度地多分配给在农村劳动的人们手中, 给予补贴, 对于不在农村的人员少分甚至不分配土地, 这样可以调动农村劳动人员的积极性, 同时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务农, 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失[8]。

3.4 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 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养老保障

各级政府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 调动农民积极参与养老保险, 让农民知道社会保障的意义。同时政府需要制定良好的政策来保障农民的权益, 让农民相信政府, 依靠政府, 使农民充分理解养老保险的好处, 让农民可以接受。政府需要逐步形成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 积极服务于农村地区的人口, 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结束语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拥有13多亿的农业人口大国,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 农村地区发展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这就需要国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有许多地方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改进。要想解决好这一重大难题, 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需要建立完善长效的养老机制。我相信这一问题会圆满地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吴丽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 2014 (10) :64-65.

[2]张金华.关于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现实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1) .

[3]李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障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 2015 (09) :51-54.

[4]杨清哲.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2013.

[5]张琳.社会生态平衡:新时期城乡礼会保障统筹发展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 2015 (2) :73-75.

[6]陈海霞.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探析[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1) :37-40.

[7]位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实证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3) :1-2.

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 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养老保障;探究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4-0047-(04)

中国是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已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前提之一。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离不开农村的稳定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主要依赖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和集体养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种养老保障格局已不能适应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因此,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一、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及影响

(一)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体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趋势和过程。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因受到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果总人口中的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则可称之为人口老龄化。目前,国际上一般把60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年人口,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则称为进入老龄社会(或老龄化社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老年人口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1]到200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为1.44亿,占总人口的11%,其中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①可见中国农村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是在多因素作用下而引起的人口结构的改变。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主要有:第一,中国农村老龄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农村出生率下降造成的。自20世纪70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从1970年的33.4%下降到2005年的12.40%。而死亡率的变动却不大,1970年为7.6%,2005年为6.41%。可见出生率的下降对中国老龄化影响非常明显,而且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推行,还存在着相当大的生育率下降的潜力,所以农村老龄化程度会逐步加深。第二,建国以来,由于中国医疗事业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1.40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7岁。其中,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69.55岁,已远远超过了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水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加速了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第三,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及户籍制度的松动,农村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出现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而这些流动的农村人口中,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逐步转移到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有的甚至在城市定居,而与此同时,部分老年人退休后从城市回到农村地区生活。这样,由于年轻劳动力迁入城市和老弱人员回归农村,使得城市的年轻人口相对增加而老年人口相对减少,而农村老年人口则不断增加,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更加严峻。[2]

(二)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后果

第一,加重了农村劳动人口的扶养负担。目前农村中青年一代是农民工的主力军,他们大多外出务工,因而照顾老人的任务就落在了农村留守妇女的肩上,她们除了辛勤耕作外,还要做繁重的家务及教育孩子,因此照顾老人的精力非常有限,这就使农村的养老无法得到保障,养老纠纷时有发生。所以,在当前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方式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不提高农村劳动人口的经济生活条件,农村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难以得到解决。

第二,加重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由于农村老年群体无固定的养老收入,其养老主要依靠子女或微薄的土地收入,客观上加重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农村人将自己的养老问题寄希望于下一代,“养儿防老”传统观念严重,重男轻女现象十分普遍,也导致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第三,农村养老保障面临更大挑战。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的老年保障形式是家庭养老。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转轨的新形势下,随着农村集体保障制度和家庭保障功能的日趋减弱以及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农村地区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中国老年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到2002年底的时候,城市老年人的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了70%,而农村仅仅是4%。最近政府在农村推行合作医疗,但是农村和城市在医疗保险覆盖面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农村人口老龄化迫切需要加强农村老年群体的特殊社会保障与医疗机制建设。[3]

第四,老年人权益保障需要进一步关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中国的社会组织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以老年人为主的社会组织和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组织将由自发到自觉地快速形成,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现阶段与城市相比,农村的老年社会组织建设意识还不强,农村老年群体自身及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对老年社会组织的建设还不够重视。

第五,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更加值得关注。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影响,正在使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形成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小家庭日益增多,使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社会上出现了淡漠、远离甚至歧视老年人的现象,这给老年人的精神层面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很多农村的老年群体生活单调,心理孤寂。所以,应更加关注老年人心理方面的健康。

二、当前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

第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农村人口的转移以及多年来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农村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过去20多年里,农村的家庭规模不断缩小,核心家庭甚至空巢家庭逐渐增多。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农村家庭平均人口仅为3.2人。2005年抽样显示,农村中拥有五人以上成员的家庭只占总户数的19%,而拥有七人以上成员的家庭只占总户数的2%。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变化,维系家庭关系的“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有所淡化,重经济利益、轻血缘关系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农民独生子女户比例很大,家庭养老负担沉重,家庭养老功能弱化。[4]

第二,土地保障功能日趋下降。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保障依托。由于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的下降和土地收益的降低,土地带给农民的保障程度不断下降。据统计,中国人均耕地1.52亩,仅占世界人均的4.29%。从发展趋势上来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中国耕地面积还会不断减少,农民面临着失业又失地的威胁。此外,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土地在农民收入来源中的比例逐渐下降,大多数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上处于负增长状态。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非农领域,土地对农民的保障作用越来越不明显。

第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与管理水平低。在大部分推行农村养老保险的地区,农民投保的保费都很低,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养老保险投入不足,个人几乎负担了全部的缴费责任。而且还存在保小不保大的情况,60%的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在19岁以下。另外,由于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的专业管理人才缺乏,机构不健全,相关法律不完善,保险基金的运作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基本上是由县级农保机构包揽了从政策制定,到征收、管理、发放和监督等全部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对养老基金的有效监督,更谈不上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目前,中国城市基本建立起了比较完善、规范的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而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原则是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这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储蓄或鼓励性的储蓄。而且,在目前大多数农村集体无力或不愿补助、国家财政也不予补贴的情况下,农村养老社会保险由个人缴费为主变为实际上的完全个人缴费。可见,农村养老社会保障过分强调个人责任,淡化了国家和集体应当承担的费用,这不仅造成养老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不足,降低了保障标准,而且也极大地打击了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积极性,加大了保障工作开展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差距。

第五,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不健全。目前,中国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依据主要是1992年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方案》,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不健全,各地只好制定本地区的暂行办法,大大降低了地方立法的规范性、稳定性。社会保障改革已进行了20年,而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却仍处于既无国家政策指导与规范,又无相关的财政支持的失控状态。农民的养老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农民的生存权、健康权、休息权等基本人权就得不到保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就会受到影响。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对策

社会保障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水平是制约养老保障的根本性因素。所以,解决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壮大农民的经济实力。在目前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要采取以下切实可行的政策,来保障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

第一,创设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1)有步骤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要求,是在农村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必要条件之一。(2)深化农村内部改革,实行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切实提高农村集体的经济实力与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能力

。(3)国家财政大力支持农村、农业发展,创造在农村推行城乡整合的养老保障制度的社会经济条件,以促进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模式向现代社会养老保障模式转型。(4)促进金融市场改革,完善金融市场法律法规,规范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创造良性的投资环境。(5)促进配套税收制度改革。通过国家、集体以及乡镇企业筹集资金而为农民建立非缴费养老保险。此外,由税务部门代为征收可以改变农保基金收支都由社保机构一手经办、收支两条线往往徒有虚名的状况,便于加强资金运用中的管理,有效地避免农保基金筹集发放中的不规范行为。[5]

第二,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以法律形式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象、模式、基金的缴纳与支付以及基金管理体制等,使农村社会养老事业在法律轨道上全面健康发展。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运营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拓展农村养老金的筹措渠道,形成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渠道投资,多种所有制养老机构共同发展的局面。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增加基金收入,发挥养老保险资金的主渠道作用,加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农村社会化养老事业。

第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应该在加强对个人所得税、遗产税、捐赠税等相应税种管理的基础上,开辟新税源,调节收入分配比例,加大财政性社会保障项目支出的比重。要广开渠道,采用多种形式来解决养老资金问题:首先,加大政府的调控力度,改革分配制度,掌握更多的可再分配资金,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于可再分配部分向无基本保障的农村老年人倾斜,以使社会平衡发展和进步。其次,建立政府给予适当补贴的农村养老保障个人帐户。即个人交纳的全部记入个人名下,属个人所有,让农民既有安全感,又有自主感。同时政府给缴费帐户适当补贴,鼓励农民自觉缴费。再次,各级工商行政部门和民政部门应联合制定法规条文,要求非农企业的雇主在雇佣农民时必须为其建立个人养老保障金帐号,以供被雇佣农民年老时享用。最后,国家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在每年征收农产品的时候,用价格手段将一部分收入隐性扣除,把扣除总额转入农村养老保障基金帐户。

第四,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当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难以维持最低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能直接、及时、最大程度地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困难,而且又简单易行,特别适合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实际。中国农村人口多,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广大农民收入偏低,建立以缴费为核心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诸多困难,但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则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尤其是对于那些贫困而又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村老人,是比较有效的一种养老保障线。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要科学地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二要合理界定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

第五,强化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实施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应坚持保障范围、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有别,家庭保障与国家保障、社会保障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强制保障与自愿保障相结合等原则。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内容应当包括保障对象、保障项目、保障水平、保障基金的管理、法律责任。当前,政府要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同时也应对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加以具体规定,以增强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信心。目前,可以根据国家社会保障的立法状况,由各省、自治州、直辖市从本地区农村养老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地方性农村养老保障法规条例,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全国统一的农村养老保障相关法律。

第六,建立完善的老年医疗保健体系与生活救助体系。老年医疗保健体系主要包括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统筹解决住院费等形式。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计划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的合作医疗制度,为广大农民解决缺医少药问题起过积极的作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复存在,相当一部分农民医疗状况恶化。近年来,旨在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等风险问题的新合作医疗正在兴起,目前已覆盖城乡,农村老人的医疗保健状况正在得到逐步的改善。

老年生活救助体系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扶贫工作体现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科学的方法确定保障线标准,使生活水平低于保障线的农民都能获得基本的物质需要,救助的对象当然包括无劳动能力也无生活来源的老人。实施这一救助制度的资金基本由各级财政分级负担,资金仅能保证救助对象最低层次的生活需要。农村扶贫工作是在社会救济保证贫困户最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利用部分资金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的社会活动。近年来,中国的开发式扶贫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这对农村贫困老人改善生活状况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七,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管理体系。首先,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优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流程,按照统一标准、简化程序的原则,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流程的基本框架。要规范经办业务操作规程,统一社会保险对外服务的经办,推进社会保险服务的社会化,增强社会保险服务功能,提高社会保险的服务能力。其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以便农民外出务工返乡后或在各地区间流动时仍能够享受到统一的服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应该建立业务管理、公共服务、基金监管等方面的应用系统,加快建设信息平台。在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据中心,加强数据整合工作,推进全国联网,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面信息化。

第八,完善农村社会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投入建设农村社会化养老设施,充分利用现有的闲置的社会资源,修建社区养老院,鼓励民间创办各类有偿服务的养老机构,供农村老人及家庭选择居住。要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慈善机构对老年人事业的支持,拓宽老龄事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鼓励社会力量、企业团体投资兴办老年学校、活动中心等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各级政府应帮助和鼓励农民兴办各种农村社会组织,以解决老年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改善其生存环境。

建立和完善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问题,必须根据国情,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级推进。建设一个灵活、务实、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能仅靠政府单方面努力,还要动员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储平平.农村老年产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探析[J].商业时代,2008(16):9|11.

[2]唐康芬,许改玲.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分析[J].西北人口,2007(2):85|87.

[3]张敬一,赵新亚.农村养老保障政策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31|39.

[4]李翠霞.我国农村养老制度的缺失与重构[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7|21.

[5]高艳敏.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探析[J].经济论坛,2006(23):131|132.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2006年2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 篇4

从20世纪下半叶到本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日趋老龄化。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发展速度快,人口数量大。而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又不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村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并且我国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所以关注我国农村地区的老龄化问题,显得很重要。

研究主题1: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问题研究

研究者:南京师范大学崔丽

研究内容: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概述“界定了人口老龄化的内涵,概括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过程,分析当前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成因与特征,重点探讨农村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影响,为研究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提供背景和基础”,“通过对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历史回顾和对我国当前农村养老保障现状的分析,探究当前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针对老龄化背景下构建新型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提出建议“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构建新型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总体设想。

研究方法:(1)文献法:(2)历史考察法(3)比较分析法(4)调查法

基本结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

1.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

2.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增加了老年人口的比重。

3.人口流动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特征:1.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大2.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且高龄化趋势明显

3.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4.全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显著

任何养老方式都是以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为基础而建立,并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我国农村的养老方式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变化“

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的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形势非常严峻,大致情

况如下:

1家庭养老依旧是农村的主要养老方式

2集体养老保障逐渐走向衰落

3社会化养老严重滞后

4养老资金来源僵乏

5.传统养***惯根深蒂固

6.养老质量无法保障

浅析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思考 篇5

浅析关于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思考

作者:葛洲 韩蕾

论文论文关键词:农村 养老保障 问题 解决途径

论文摘要:倡导和谐社会,保障问题是基拙。我国农村人口年龄65岁以上的占人口总数的7.5%,这已经超过国际老龄社会7%的比例。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二元社会结构的分割造成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几乎空白,占绝对比例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现状的不乐观,给探讨和解决这个问题敲响了警钟。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面临的困境

1.农村轻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涌出,人口流动加剧,直接导致了家庭养老保障能力的下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农村轻壮年形成的“民工潮”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许多农民离开农村进人城镇打工或从事其他非农产业,导致农村田地无年轻劳动力照料。老年人受到照顾更加困难,家里留的只是老人和小孩,老人不仅要承受精神上的寂寞感,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照料年幼的孙子、孙女。养老问题面临很大的冲击。

2.现代家庭规模的缩小,使得家庭赡养老人的负担越来越重。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使中国人口增长得到了极大的控制。但同时也为养老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按政策规定,农村一户如果头胎是女儿,可生第二胎。也就是一户按政策规定只能有两个孩子,农村家庭的子女逐渐减少,家庭小型化越来越普遍,核心家庭的数量日益增多。将来,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个老人,抚养一个或两个小孩将会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种“四二一”式的倒金字塔形家庭将给子女实际的经济承受能力带来很大压力,在这样的家庭人口结构下,一旦家庭成员生病,出事故,庞大的医药、护理和营养费用将给家庭带来重大的经济与时间的压力。

3.耕地农民收入太少,“土地养老”功能的弱化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冲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耕地被征用,使得农村的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农民靠土地获得养老保障面临危机。土地是农民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谋生手段,也是农村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现如今,农民拥有的土地越来越少,土地的利用率下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从1978年到,全国农民平均来自第一产业的收人比重由91. 5%下降到了57. 2% ,其中纯农业收人仅占总收人的42.9%,其原因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有所提高,据统计人均种植业的收人仅是人均消费的1/5,土地收人已无法满足农民的生活所需。另一方面,农村的年轻劳力外流,青壮年投人二、三产业,农村的田地由老人、妇女打理。所有这些都决定着我国农村家庭经济实力太小,承受风险的能力很低,很难独自担当老年保障的重任。

4.敬老养老观念的转变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农村年轻一代道德观念的下降,传统的“孝道”不断受到新的价值观的挑战和冲击。现在的农村老年的养老问题决不单单只是经济问题。近几年,农村赡养纠纷不断,子女不赡养老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年轻人受外界的生活方 式、价值观念的影响,他们不再像从前那样看重家庭和尽孝道,而更注重追求自己的成功和个人的享受,享乐、炫耀拜金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传统伦理道德观念逐渐淡化,传统孝道观所极 力推崇的尊老、敬老、养老的价值观念也日渐淡薄。另外,农村老人缺乏经济积蓄和稳定的经 济收人来源,子女尽孝的成本日益提高,大量农民子女外出打工,除去自己的基本生活开销,一年也是所剩无几,没脸回家的情况非常多,城市生活成本高昂让他们无法满足自身虚荣的需要,更不能反哺家庭,这也直接动摇了个别子女的养老道德观念。老人与子女之间因养老问题近几年内发生过纠纷的家庭占51. 4%.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令人忧虑,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5.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根据2月全国老龄办的最新统计,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14%,比27年前翻了一倍,并且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整个人口的60%以上。不难想象,在新的世纪,农村养老问题将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解决我国现阶段农村养老问题的建议

1.政府的强力推行是中国农村养老的外在手段

第一,农村养老保障工作首先必须遵循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适应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需要;必须适应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需要:必须适应农村家庭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必须适应农村居民价值观念的.转变,坚持量力而行原则,各级政府通力合作,明确分工。坚持“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的精神,同时明确责任,保障资金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列人财政预算,由县、市民政部门实行专项理财。

第二,鼓励发展农村家庭养老保障体系,同时发展农村社区养老保障,明确农村养老保障的标准和内容的政策依据,建立监督制约机制。根据统计,20%的城镇居民占社会保障支出的89%,而占总人口80%的农村居民仅占社会保障支出的11%.从人均占有量来看,城镇人均保障费为455元,而农村人均仅为15元,相差30倍。城乡保障待遇的差距主要来源于二元化经济格局、城乡养老保障管理模式的不同。由于分开管理,导致资金的分配的计算有较大差距。对此政府应形成一个统一的城乡基本养老保障管理模式,缩小城乡老年保障的待遇的差距。 第三,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构和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善于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充实管理队伍。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通过考核,评定等手段择优录取优秀人才。在农村成立村委员会或监督组织,参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实行监督,组织好农村老年人的社区服务。面对农村老年人口数目的迅速增长和家庭养老的弱化,农村养老改革也加快了步伐。从1991年开始,民政部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改革的试点。到19底,全国已有多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有8200多万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应该说,农村养老保险从无到有并初具规模,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以上数字对于8亿农民来说仍显比例太小,社会化养老保险对大部分农民来说还是比较远。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且地区间极不平衡,差异较大,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与现实情况相脱离。

2.法律手段是健全中国农村养老体系的重要保障

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单独的农村养老法,有关农村养老的问题散见于《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继承法》、《保险法》、《民法通则》等等之中,这种分散的规定方法不仅容易造成彼此的不协调,而且影响到农村养老制度的实施。考虑到中国农村的特殊性和养老保障的复杂性,笔者认为,统一有关的保障法律法规,将有效减少领导干部的随意性操作,促进我国推动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第一,当前我国养老保障资金运作由于拆借现象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使资金运作随意性加大。针对这一问题建立起有关法规,杜绝部分领导随意拆借养老保障基金,从根本上防范基金违规运作的发生,使农村养老保障工作更加流畅。

第二,与有关金融部分合力,由国家推出农保基金的优惠政策和保护政策,拓宽基金增值渠道,促使更多的储蓄存款流人农保基金运作。鼓励各市、县、乡、村自主吸纳农产品生产资金,增加资金来源渠道。推出养老保障资金由各级政府按比例承担的政策。

第三、金融部门推行养老储蓄、建立养老基金会、建立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对农村独生子女的家庭和双女户的家庭每月发放一定补助,或以一次性奖励的形式用于农村计划生育夫妇的养老保险费用。

3.传统孝道观念的深入人心是中国农村养老的内在动力

老人在对待自己子女不孝顺的问题,由于传统的“家丑不可外扬”的观点,很多不愿意利用法律手段来解决。这就使得法律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失灵。我们要极取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注意培养敬老观念,将道德教育应放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尊老爱幼的传统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并传承下来的。历史上,我国的老年赡养是以孝为核心在家庭内部进行的,家庭养老是当前中国农村使用最普遍的养老方式,是老人认为的最完美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具体体现。它所具有的优越性是任何其他养老方式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子女孝顺,不仅能让老人晚年的生活有所保障,更使他们精神上得到慰寄。应发挥孝文化道德优势,让农村老人晚年祥和愉快。因此,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倡导养老、尊老、敬老、爱老观念,弘扬传统孝道观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要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养儿防老”的观点,“儿”,很多农民只是很狭义的理解成儿子,这也是很多农民逃避计划生育的原因,更是大量农村女孩失学的根源,要大力宣传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思想,改变农村“嫁出的女儿不养娘”的传统观念,营造良好的尊老、助老、养老的社会氛围,真正做到人人尊老。有关资料显示:老年人口的全部经济来源构成中,来自子女供给部分城市占16.8%,农村占38.1 %.这说明子女供养在农村养老中占有重要地位。农村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来自于子女,因此,传统孝道观念是中国农村养老的内在动力。

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 篇6

【摘要】:文章在分析我国农村养老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结合我国社会经济条件,提出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模式是我国当前农村养老方式的理性选择。并进一步对此养老模式的实现条件及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农村人口7.84亿,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比重达7.51%。这个庞大的老年群体与城市老年职工的重大差异是,他们无工薪,没有退休年龄的规定,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不能享受退休金待遇,生活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因此如何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是一大难题。这关系到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关系到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目前经济形态下,我国农村除了少数发达地区之外,绝大部分地区的基本养老模式还是“家庭养老+社会救助供养”。这种状况基本反映了我国农村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家庭养老在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中的地位及面临的问题

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无论是在社会制度的变迁,家庭结构的变化还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中都始终保持着传统式家庭关系:父母有养育子女的责任,子女有赡养父母的责任,代代相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明文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人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家庭成员有“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大量资料调查证明,在我国需要生活上照料的老人95%以上住在家庭,他们主要靠配偶和子女照料。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农村进行市场化改革以来,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严重挑战,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子女的赡养压力增大。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独生子女家庭成为我国农村主要的家庭构成模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来临,80年代后的独生子女,面临着承担四个老人的赡养义务,同时还有一至二个子女的负担。

2、劳动力流动和人口的迁移给家庭赡养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内地农村人口大量向沿海地区流动,这些“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人员长年在外务工经商,势必影响对老人的供养。

3、农村的相对贫困,给家庭养老带来困难。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甚至出现负增长。而近年来由于子女教育费用的上涨,农民收入有向子女倾斜的趋势,这给农村老年人的家庭供养带来更大困难。

(二)社会养老在农村实施的难度

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社会养老更是难以维护。1992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案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推行并不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该方案虽然在养老金筹集上体现了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的方式,但更强调“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仅提供政策支持。由于国家、集体在社会养老方面的责任没有通过法律法规予以制度上的明确,从而使得国家、集体在这方面的责任越来越淡化,再加上集体经济发展落后,因此,“以个人缴纳为主”基本上变为“完全由个人缴纳”。

2、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欠发达地区年人均收入多在2000元以下,缺乏开展该方案所期望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条件。

3、我们现在的农村养老保险水平太低。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水平过低,农民投保大多选择低档(每人每月只缴纳2元),在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情况下,每月几元或十几元的投保对于若干年以后的养老保障几乎没有任何价值。

4、养老保险金增值困难。从1996年至银行利率不

断下调,加上通货膨胀的影响,养老金保值困难,更不用说增值了。另外,由于养老金管理不善,非法挪用养老金的情况也挫伤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据资料,截至2004年年底,全国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6172万人,还不到人国农村 人口的1/10,基金余额为195.5亿元,人均仅316.75元。

二、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模式是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的必然选择

针对我国过去家庭养老的困难,以及社会养老存在的不足,我们认为当前农村养老的最佳方式是老年人居住在家,由家庭提供养老费用,由社会提供社会化的服务体系。

(一)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模式的涵义及特点

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模式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由子女提供经济供养,社会提供统一社会化服务的养老方式。该模式在养老对象的居住方式和养老资源的组合上具有明显的特点:

1、它选择居住在家的方式。居住方式是养老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一个国家的文化、养老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家庭处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地位,亲情显得十分重要,人们崇尚、仰慕天伦之乐,因此,居家养老是我国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更愿意接受的方式。

2、在经济供养方面确定了家庭供养(包括子女、配偶、个人)的基本原则。

3、在日常照顾方面坚持以社区的社会化服务为基础,但又注意发挥家庭照顾以及其他各种非正式照顾资源的作用。

总之;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模式就是“家庭供养+居住在家+社区服务”的局部社会化养老方式。其中,家庭供养是核心,社区服务是关键,居住在家是表现形式。以上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一种独特的养老方式。

(二)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模式的现实依据

从经济角度看,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农村土地改革的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的长期承包经营权已经为法律所确认,作为最后一道保障的土地的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障功能,就有了实现的可能。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养老试点的推行,个人养老储备、商业养老保险、子女养老保险等形式多样的社会保险的不断增加,也有利于解决经济供养中遇到的问题。此外,取消各种农业税以及积极解决“三农”问题的各项政策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从而提高家庭经济供养水平。从农村社区运作模式来看,随着社会改革的推进,村民委员会的职能和运转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一旦村民委员会确立了市场理念、服务理念,村政行为就会按照村民的需求方向运行,农村社区服务也会逐步具体化、规范化、完善化,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也就成为可能。

从政策和法律保障角度看,党和政府一直重视以养老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建立健全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见,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就是在对国家政策和农村实际进行充分考虑基础上的创造性落实。

从文化观念来看,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家”的观念非常强,家庭养老的思想根深蒂固。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结合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点,通过以社区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在家养老,没有脱离家庭和村落,因而更容易被接受。

(三)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模式的重要作用

首先,有利于降低养老成本。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把经济供养的责任分散到每个家庭,减少了养老对国家的过多依赖。同时,家庭收入、个人贡献与个人养老需求和养老水平的有机结合,也充分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此外,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便于各村、各社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地开展养老服务项目,易于在广大农村推广。

其次,适应农村管理改革的形势,有利于促进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社区是老年人社会

活动的主要场所。作为社会管理的基层组织,拓展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范围,不仅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而且有利于提高村委会的管理水平。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受社区自治程度、社区开放程度、社区内的市场发育程度、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等影响。目前的调查数据表明,人们对社区服务的要求提高了,群众参与社区活动的欲望增强了。这就要求社区管理机构包括村民委员会改变原有的服务范围、服务方法和服务理念,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管理机制,从而推动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

再次,有利于老人精神文化生活。居家养老没有改变农村老年人的人文环境,老人们能够与自己的亲朋好友保持经常的接触,精神上不会感到寂寞和孤独,有利于其身心健康。从观念上来说,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与传统的养老观念并不发生直接抵触,也易于为农村老年人所接受。同进,对子女少或者子女不在身边的农村老年人而言,与亲戚朋友、街道邻居保持密切的接触,在消除农村老年人孤独感的同时,又可以发展社区邻里关系,增强团结。最后,可以促进农民更新传统生育观念,有利于农村人口的控制。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把经济供养的责任留给家庭,而同时把养老的服务责任转移到社会,这就迫使“理性人”进行内部经济核算,积极考虑生养孩子的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莱宾斯坦的边际孩子合理选择理论以及贝克尔的孩子数量与质量替代关系理论表明,当孩子的养老效用下降时,人们会自觉减少生育孩子数,从而实现对人口数量的有效控制。

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 篇7

一、云南农村贫困人口的现状

1、贫困人口基数大

根据普查数据:至2006年末, 云南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28.40万人, 占全国的10.60%, 占西部12省的19.40%;低收入人口442.40万人, 占全国的12.50%, 占西部12省的22.30%;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合计为670.80万人, 占全省农村人口的比重为18.70%。2007年, 云南省政府投入10多亿元资金, 确保解决和巩固50万贫困人口温饱目标的实现, 但是, 仍然还有620多万人未能脱贫。

2、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

据普查资料,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为1533.7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33.37%, 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村人口, 而且居住在边境山区等交通不发达、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这部分地区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 大部分地方仍以传统农业为主, 基本延续着落后的生产方式, 导致经济发展极其落后。

3、贫困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据普查资料, 云南省登记15周岁及以上人口中, 文盲人口为277.0万人,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文盲率由11.39%下降为6.03%, 下降了5.36个百分点。文盲率的下降, 反映了云南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云南省的教育水平及人口受教育程度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落后将近十年时间。特别是贫困山区受教育环境恶劣, 少数民族子女的辍学依然严重。

4、贫困农民健康状况差, 医疗环境差

边境农民收入极低, 部分农民看不起病, 再加上医疗条件差, 有钱也看不了病, 导致农民身体健康每况日下。此外, 边境还受到战争的影响, 导致边境地区残疾人数量较多, 增加了云南平困农村的贫困程度。

5、环境恶劣, 自然灾害严重, 导致返贫人口逐年递增

云南贫困农村自然条件恶劣, 交通不畅, 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不能有效地与外界进行信息和物资的交换, 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由于条件落后, 因自然灾害返贫人口呈递增趋势, 一部分人经过政府的帮助, 处在温饱线边缘, 一旦遇到天灾人祸, 随时可能返贫。

二、云南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历史和现状

1、云南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实施进程

1992年, 按照民政部《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要求, 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1993—2003年,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不断扩大, 国务院及民政部高度重视并逐步规范农村养老保障工作。2004年底, 全省8l%的县 (市、区) 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2005年,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布文件, 提高了新参保农民的缴费标准和设定了最低缴费标准, 改革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制。2009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国发[2009]32号) , 结合本省实际, 制定了《云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 (试行) 》。《办法》中介绍, 云南省除国务院批准的13个试点县外, 又“自费”增加了3个省级试点县, 确保了每个州市都有一个试点县。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消息显示, 截至2010年末,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84.62万人。

2、云南省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实施现状

虽然云南省各级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了对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力度, 但是农民个人的缴费能力是很弱的, 其人均纯收入要远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 再加上贫困农民思想观念落后, 他们只关心自己能得到多少实际的利益, 缴费对于他们来说很困难。占云南农村人口41%的贫困人口很多不愿意参加或者没有能力参加养老保险, 从而导致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比例低, 严重制约了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三、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养老保障面临的困难

1、农村贫困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养老保险任务加重

按照国际通用的人口年龄类型标准, 65岁以上人口比重7%以上、老少比在30%以上、0—14岁少年人口比重在30%以下、年龄中位数在30岁以上的国家或地区, 被称为老年型人口的国家或地区。据普查资料, 全省登记的人口中, 0—14岁的人口为952.8万人, 占总人口的20.73%;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50.6万人, 占总人口的7.6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23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54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云南省已经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 农村贫困人口老龄化速度也随之加快。这意味着云南贫困农村有更多的人需要得到养老保障, 加大了国家普及养老保障的难度。

2、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大

贫困人口是根据贫困线的标准, 把贫困人口从总人口中分离出来。据2006年统计, 边境25个县人口只占全省总人口的14.3%, 但贫困人口却占到全省的20.9%;沿边乡镇人口仅占全省总人口的4.3%, 但贫困人口却占全省总贫困人口的13%。沿边跨境民族贫困人口73.64万人, 占沿边跨境少数民族人口的70.8%。这一庞大的贫困人群的养老保障问题尤为突出。

3、农民收入水平低, 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 农村养老保障筹资困难

新农保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制度, 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基础养老金是政府支付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由自愿参保的农民向个人账户缴纳一定的保费支付。而云南省经济发展落后, 农民收入水平低下, 村财政也比较薄弱, 农民的缴费能力不足。特别是贫困人群, 个人保费方面根本没有能力缴纳, 集体补助也无法落实, 政府补贴又是微乎其微。在农民衣食保暖都成问题的贫困地区, 上缴保费更是不可能。

4、医疗设施条件相对较差, 增加了农村贫困居民的支出

在云南贫困农村, 经济落后, 交通不便, 导致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对于贫困农民, 庞大的医疗支出已经使他们感到无奈, 更何况缴纳养老保险费用。

四、解决云南农村贫困人口养老问题的对策建议

1、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加快农村资源开发, 促进农民增收

云南省地理位置特殊, 环境宜人, 资源较为丰富, 生态尚未遭到严重破坏, 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应该结合实际, 加大以旅游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开发。贫困县积极进行产业开发, 除国家明文规定禁止的特殊行业外, 只要资源有保证、产品有市场、经济效益高的, 政府应该加以支持和鼓励, 以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进而从根本上保障农村贫困人群脱贫, 杜绝“未富先老, 老后更贫”的现象循环发生, 从根本上解决云南农村贫困人口参保困难的问题。

2、因地制宜, 不应“一刀切”

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而省内发展又极不平衡。滇中地区经济较发达,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其次是以滇中为圆心向边境地区的过渡地带, 这一地带经济较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发达。再次是云南省的边境地带, 这一地区十分落后, 是云南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的集中地区。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 决定了云南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不能“一刀切”, 在消除地区的不平衡之前, 应尝试建立分地区、分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地区不同, 标准应该结合实际而有所差别, 带有明显的地区特征。政府可以尝试根据各地实际贫困程度及生活水平, 适当增加基础养老金, 满足贫困农民的基本养老需求, 使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确实发挥到作用, 覆盖到因为贫困而无力缴费的农民。

3、制定法律法规, 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以2009年民政部制定的《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为依据, 尚无全国性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项重大问题, 应当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以法律的形式作出权威规定, 诸如制定全国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法》等法律, 以保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制度化和法治化。

从目前情况看, 云南省应当按照《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中共十七大的要求制定地方性法规, 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规体系。在依法治国背景下, 只有通过法治手段明确政府、集体和个人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的责任, 强调并督促政府具体落实相关责任, 农村贫困人口社会养老问题或农村养老保险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4、从农民自身着手, 提高农民素质

“科教兴国”, 像云南这样边疆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更要科教先行, 扶贫先扶教, 治穷先治愚。只有广大贫困农民的素质提高了, 国家扶贫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才能不因民族地区传统观念的阻碍而得以顺利进行, 先进的农业技术才能顺利推广, 农民的生产力才能提高, 农民增收才能成为事实。农民增收了、脱贫了, 才有条件去参加养老保障。

5、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探索构建适应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养老保障之路

由于各国条件不同,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没有统一的模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社会保险型 (如德国、法国) 、社会救助型 (如南非、斯里兰卡) 、储蓄保险型 (如新加坡、智利) 。综观各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农村养老保障的建设都滞后于城镇, 都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产生覆盖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德国和加拿大等都是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才着手解决的, 同时养老保障的待遇水平也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业人口的减少而逐渐提高的。

但是, 对于经济落后、农村贫困人口众多的云南省来说, 无法简单套用适用于正规部门的非缴费性养老金计划, 被排斥在正式社会保障制度之外的绝大多数是收入较低、缴费能力也低的农业劳动者, 因此, 应借鉴国外农村养老保障的先进经验, 结合云南省农村人口、经济和传统文化特点, 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构建适应云南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贫困人口养老保障之路。

摘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出现, 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必然趋势。不断完善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由于自然地理状况特殊, 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等诸多原因, 云南贫困农村的保障问题比较突出。云南省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并健全农村养老保障, 重点在农村, 难点在农村贫困人口。

关键词:养老保障,农村贫困人口

参考文献

[1]周华芬、阙春萍:构建欠发达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

[2]余文静:国外和云南省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文献研究及其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9) .

[3]李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云南农村人口脱贫致富研讨[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3 (4) .

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 篇8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养老保险;政府责任

一、目前我国的人口结构及农村养老面临的挑战

(1)我国目前的人口结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60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3.26%,65岁以上占8.87%,农村老年人口规模是城市的1.69倍,城市老年人口比重为7.97%,而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18.3%”。这说明,我国已经进入独子化的核心家庭社会。核心家庭模式削弱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降低家庭养老的能力。(2)我国目前的农村养老模式面临的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文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人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家庭成员有“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而改革开放后,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严重挑战:一是子女的赡养压力增大。二是劳动力流动和人口的迁移给家庭赡养带来了负面影响。三是农村的相对贫困,给家庭养老带来困难。四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渐增,对这个群体的养老保险未能及时跟进,加大生活的风险。

二、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现状

(1)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普及的情况。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相当滞后。据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一季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数共计1.74亿人,达到领取养老金待遇60岁的有5003万人。(2)我国建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我国人口、经济结构与城市化条件已经达到甚至超过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建立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制度时的水平。从人均GDP水平看,按购买力平价换算为国际美元,我国为6127国际美元(2006年)。按美元计算,日本人均GDP为653美元(1959年),我国为2456美元(2007年)。从农业占GDP的比重看,欧盟13国平均值为17.2%,我国为11.7%(2007年)。(3)我国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律规制的现状。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社会保障法中最近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而在这部法律中没有涉及到关于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的条款。相应对于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问题主要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作为各试点地方参考的规范文件。

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国际经验

(1)德国、法国、波兰模式。其特性是:不同类型农业人口,其匹配相应养老保险计划;保险资金采取个人缴纳与政府财政补贴相结合来筹集。(2)日本、加拿大模式。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统分结合制度。日本、加拿大采取混合体制,既把农民纳入了一般社会保障制度之中,又建立了独立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3)拉美模式。拉美模式诞生于1981年皮诺切特军政府治理下的智利。2008年3月11日,智利总统巴切莱特签署了一项名为“团结养老金”的改革法案,其核心是将国家财政支持的公共养老金覆盖至私营养老金“无力惠顾”的边缘群体。通过对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分析发现其共同点:第一,农村保障制度的建构与国家经济实力相协调。第二,农村养老保险要纳入法制轨道,完备法律体系。第三,不管是发达的欧美国家还是亚洲国家,以及拉美国家,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无不通过法律来强化国家政府的责任。

四、健全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律对策

(1)针对农村居民制定特殊法律社会保险制度。我国最近出台的《社会保险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法律层面确认了这一制度。但只是原则性规定。(2)在未来的具体法律中确定政府的责任。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在未来的法律中应该规定中央政府和地方财政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具体比例。(3)建立统一强制性的农村养老保险。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所以,我们必须以公民资格为基础,将农民和农民工纳入养老保障体系,确保人人享有养老保障权益,而不能再人为地进行城乡或职业的制度分割。

参 考 文 献

[1]林闽钢.我国农村养老实现方式的探讨[J].北京:中国农村经济.2003(3)

[2]郑秉文.国外社会保障模式改革的经验与启示[EB/OL].中国社会保障网.发布时间:2007-05-17

上一篇:关于保护鸟类的宣传语:保护鸟类的公益广告作文下一篇:生涯师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