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发展

2024-11-03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精选12篇)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 篇1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新要求, 嘉祥县认真克服财政困难、经验不足的压力, 把实施新农保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2009年, 嘉祥县被列为山东省19个首批国家新农保试点县之一。为保证这一惠民政策的顺利实施, 新农保试点工作又被列为今年嘉祥县“4611”工程中10项民生工程之首, 把嘉祥县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推上新台阶。

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开展情况

为保证这一惠民政策的顺利实施, 把新农保试点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嘉祥县政府及时召开了全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动员大会, 并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 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 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嘉祥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县政府组织调度、乡镇政府具体实施、劳动保障部门指导服务、有关部门督查检查、村委会全力配合的运作机制, 明确各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 形成了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领导体系, 为新农保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组织网络。为做好新农保试点工作, 嘉祥县首先加强了新农保机构建设, 为农保处进行了人员充实, 改建了新农保服务大厅, 配备了新的办公设备, 并把新农保工作经费和必要的启动材料纳入了财政预算和政府采购。同时, 在国家和省市新农保政策的基础上, 制定了《嘉祥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方案》 (嘉政发[2009]25号) 和《嘉祥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细则》 (嘉劳社发[2009]6号) , 制定了《嘉祥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操作流程》, 并坚持以新农保制度的有效落实为核心, 进一步把基金管理、保险费的收缴、养老金的发放和管理、新农保基金财务会计和统计报表、业务经办人员培训、新农保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制度等制度建立健全和规范完善起来, 把这些制度真正落实到每个业务经办人员的实际工作中去, 切实增强制度的执行力, 进一步提高了新农保这个核心制度的规范力。

截止2010年3月底, 嘉祥县已把符合领取条件的60周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新农保参保人员累计22.24万人, 60周岁以下参保缴费11.6万人, 收缴保费3011.9万元, 发放基础养老金2337.1万元。

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做法

在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过程中, 紧紧抓住四个关键:一抓血缘关系这个家庭关键点。对于有60岁以上老人但子女已成家分户的, 注重引导兄弟、妯娌之间及时沟通, 力求其所有符合参保年龄的家庭成员全部参保;二抓家庭“掌柜”这个出钱关键人。牢牢抓住每户家中管钱财的人, 认真反复耐心地做工作, 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抓“明白人”这个重点突破口。寻找村、家庭中有影响力、说话有分量的“明白人”,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抓“参保户”这个典型带动者。积极发挥已参保户的表率作用引导带动农村群众积极参加新农保。在缴费补贴方面实行统一的补贴30元的标准。

三、新农保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民参保意识薄弱, 60周岁以下尤其45周岁以下参保积极性不高。这主要是农民小农意识太重, 只重视眼前利益;二是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中, 集体补助环节偏弱, 使农民得不到更多的补助。这个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目前绝大部分村都没有集体收入;三是新农保信息建设滞后。国家新农保软件不能及时普及使用, 统一的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没有建立, 目前还主要依靠手工操作, 造成工作量大, 还容易出错;四是60周岁以上人员不交费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 但符合参保条件的家庭子女必须参保缴费, 捆绑式的模式在具体工作中不好界定, 还容易产生家庭矛盾, 造成不和谐因素。大多数乡镇对60周岁以上老人的适龄子女必须参保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五是部分从未参加任何社会保险的城镇户口居民 (多数为年老后农转非) , 也有加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 但目前国家政策中未涉及, 如果考虑由县级政府视具体情况自行确定, 则面临政府补贴部分即缴费补助、基础养老金没有出处;六是新农保缺乏奖励机制, 没有像企业保险那样有明确的奖励机制, 难以提高乡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保障制度。认真把握新型农保的政策方向、重点问题和基本原则, 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政策框架, 确定科学的缴费标准和筹资水平, 研究可行的政府投入的方式和办法, 逐步建立完善资金筹集的长效机制, 创造条件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的办法。尽快建立统一的国家“新农保”软件, 减少因手工操作带来的错误, 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建立新农保基金奖励机制。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奖励机制的通知》 (鲁劳社[2002]35号) 中明确指出:“每年由同级政府按不超过当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额的千分之二安排专项资金, 对每年完成养老保险考核指标的劳动保障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予以奖励。”目前新农保试点工作量大, 设备设施老化不足, 急需加大对新农保试点工作经费的投入, 为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建议国家能借鉴企业保险的奖励机制安排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弥补基层经办经费不足;三是加强组织领导, 加大宣传力度。应充实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管理机构, 明确职能, 配备必要的编制和人员, 并予以经费保障。进一步加强宣传发动, 着力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 引导农民转变观念, 消除观望心理, 切实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积极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加强信息化建设, 逐步建立和应用统一、规范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 提高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 篇2

农村养老保险,是指以农村非城镇户籍的居民为保险对象的养老保险制度。下面是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快来看看吧!

摘要:中国农村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农村原有的养老保障体系正在被打破,而新的保障体系尚未形成。本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对今后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责任;发展方向

一、我国农村新农保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数以千万计的青壮年农民流入城市打工,导致农村的老年人数量和老龄化程度超过了城镇。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统计分析,我国60岁及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口有8500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0%多,而我国传统的农村养老模式如土地养老,家庭养老也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慢慢地削弱。伴随着城镇化过程出现的是种种难题,如人口老龄化现象,空巢老人现象,种种问题给我国的农村老人养老提出了新的挑战。几千年传统的家庭养老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面对不断扩大的老年群体,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应运产生,随之养老服务合同纠纷与日俱增。这一客观现实及未来的紧迫形势,促使我国必须关注农民社会养老的制度建设问题。

(一)传统家庭养老保险制度的弱化增强了农村对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愿望。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的成功推行,我国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老龄化速度加快,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再也不能满足农村养老的需求。

(二)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弱化增强了农村对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愿望。我国农村土地被占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农村土地分散化经营,土地生产效率越来越低下,土地养老保障已无法适应目前的需求。

(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增强了农民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愿望。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直接造成农村土地的减少,使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另一方面,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使得大量农民工涌向城镇,而由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限制,农民工要么无法参加养老保险制度,要么不能放心地参加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开始实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较晚,资金筹集基本上是“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支持”的原则。这实质上就是一种农民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缺乏共济性。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这项制度的实施及融资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保障水平低。“新农保”计划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而根据中国人口信息数据,而乡村总人口为7.2亿人;20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总人数为5595万人,但是面对如此低覆盖面,当前经济条件和政策条件下,农村养老保险全面铺开还有很大的难度,无法满足农村养老的基本生活需要,缺乏社会保险应有的社会性。由于农民的参保意识不够强,相当部分的农民对保险认识不足,了解不够,会致使参保意识不强。

2.覆盖面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的设计偏重于农村留守人员,对于被征地农民和返乡的进城务工人员没有做出合理的设计,这使得制度的有效覆盖面降低,推行后难以形成全面的保障网。

3.政府资金风险系数骤增。由于公共卫生、医疗技术的改进和个人健康意识的提高,人类总体生存状况有所改善,死亡率降低,会带来预期寿命的增加,可以说,政府是这个计划的主要出资人和最终担保人,完全暴露在聚合性的长寿风险之下。农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落实新农保制度,最大的难点是集体补助是否落到实处,否则,筹资的压力难免转嫁于农民。在目前地方财政普遍吃紧,而承担的社会事务不断增加的条件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个刚性的制度安排,在一些财政情况不太好的地区,融资而言就是一个压力。因此,无论此项投入是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还是由“中央财政根据地区不同给予补贴”,支付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是否会“断炊”、“崩溃”,成为很现实的问题,特别是对财力脆弱的地方财政而言。

4.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体制不健全。一直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撤销,费用的筹集、运用以及保险金的发放,不是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而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执行。这些地方性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民政部的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而形成的,普遍缺乏法律效力,不是农民与政府的一种规范性、持久性契约,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5.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供给严重不足,我国农村对养老保险制度强烈的需求源自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的成功实行,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和土地保障的不断弱化。而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明显地偏向于城市,导致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供给严重不足,因此,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平衡。

6.新养老保险立法效应滞后。法律是通过强制性手段来规范公民行为,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尽管今年我国出台了第一部《社会保险法》;但由于新法刚刚推出,因为各地以前法规不统一,作法也各不一样,彼此之间常存在许多不协调甚至是矛盾之处,从而使现法能否有效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方面实用性到底如何有待于时间的考验。

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农保工作,改善制度实施效果,提出如下建议:

1.加快实施新立法的进程。新立法中国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保障,也是整个国家朝着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助于解决农村养老困境,消除农民的养老的后顾之忧.保证基金筹集的稳定性和保值增值的安全性,确保我国农保事业健康发展。

2.提高保障水平,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尽管有地方性补助和个人账户支持,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贫困人口,中央财政补贴无疑是保障的主要来源。中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予以更大政策倾斜。

3.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建立多层次的农保制度。在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参保对象的经济能力和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固然是主要考虑因素,但社会保险作为一项公共产品,不同人群对它的需求状况也不可忽略。有关学者提出,我国农保的参保对象大致可分三类:一般农民、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农保制度应当充分考虑其特点来建立。对被征地农民,政府补贴应主要由安置补助费和土地补偿费的一定比例组成,若仍不足,则由当地政府“兜底”。对有工资收入且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群体,因其工种的多样性,应进一步划分: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者应被纳入现行制度,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返乡务农者可在原籍所在地参保,在城务工期间的农民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并入原籍农保制度;从事流动性强工种的农民工参照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办法参保。

4.改革筹资方式,建立政府、集体和农户共同负担的多元筹资机制。为解决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引入集体与农户共同参与的多元筹资机制就显得势在必行。农民作为社会保障的受益主体理应负担其中的一部分费用,但是考虑到农民大多为低收入群体,建立在多元筹资机制基础上的社会保障需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

5.应该在健全机制的基础上,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分层分类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在富裕地区,可以仿效城市社会保障的和经验,全面展开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而在贫困的地区,又要针对不同的保障群体,实施不同的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社会保障。在老年人多的地方,重点推行养老保险;在疾病多发的地方,重点推行医疗保险或农民医疗合作制度;在贫困地区,重点推行优抚、优教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6.规范基金的运营和监管,确保其保值增值。新农保由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定期公开参保人缴费和待遇等信息,接受公众监督。此外,还可引入独立于基金运营机构之外、具有权威性和公平性的社会监管机构,以制约农保管理部门的活动。

参考文献:

[1]董文成.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困境与问题分析.环渤海经济望,.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 篇3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难题;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4)04-0060-05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在逐步探索的基础上,1992年民政部颁布《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民办发[1992]2号),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确定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框架(即“老农保”)。随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逐步调整发展,2009年《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正式发布,至此,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在传统的土地养老和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化选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体“老有所养”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养老模式的转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是政府为解决农民养老问题所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新农保试点工作取得了相当成效,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旨在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发展思路。

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关于在农村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当前学术界和政界基本达成了共识,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具体表现,对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调节政府与农民的关系,缩小城乡差别,在农村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1]。

(一)新农保制度构建的必要性

1.增强农村老年人应对老年风险的基本要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15.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4个百分点,老龄化形势严峻,加之社会资源相对缺乏,农村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明显弱于城市。同时,由于经济承受能力差,农村老年人面临着更严峻的生活困境、健康风险等,一系列老年风险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单纯依靠家庭扶持来解决,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新农保制度的试点推行正是为了帮助老年人更好的应对老年风险,以实现农村老年人的“老有所养”。

2.缓解传统养老模式冲击的重要手段。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农村老人的养老主要依靠土地、家庭和自我养老,但是这些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人均耕地在不断减少,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也相对低下,很多情况下土地收益入不敷出,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及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均预期寿命延长,高龄老人不断增多,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4-2-1”模式的家庭增多,大家庭的养老格局开始解体,老年人口的抚养比不断上升,这就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形成了冲击;除此之外,伴随着人口流动的日趋灵活,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很多农村留守老人需要承担诸多的体力劳动,出现自理能力困难的时候,自我养老就难以实现。在传统养老模式弱化的冲击下,农村老年人对社会养老保险就产生了一定的需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弥补传统养老方式不足的一种重要方式。

3.扭转旧制度缺陷满足农村养老需求的题中之义。老农保因其本身制度的缺陷使其在实际运作中难以体现出保障性,从而使老农保的发展举步维艰,到了20世纪90年代基本停滞[2]。一方面老农保贯彻“自愿储蓄,自我保障”的原则,实行农民自己缴费,没有政府补贴和社会救助,实际上就是农民自愿的储蓄制度,加上基金不足,领取水平低,农民的积极性不高[3];另一方面,老农保仅限于在部分发达地区建立,制度不具有推广性。因此,诸多的制度缺陷迫切需要进行政策调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出台就成了扭转旧制度、开创新制度以满足农村养老需求的题中之义。

(二)新农保制度构建的可行性

1.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农保制度提供了经济基础。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的收入直接决定着新农保的投保能力,同时也是新农保制度能够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强,在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扶持的推动下,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增强了农民的购买力,增加了农民对新农保的有效需求,也为新农保制度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2.农民参保意识的提升为新农保制度提供了思想保证。农民的参保意愿是决定新农保制度能否推行的根本条件。由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以及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农民潜在的养老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老年人要求解决“老有所养”的愿望更加迫切。与此同时,随着农民整体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建立和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主观层面上已经能够认识到参加新农保制度的重要性。总体上来看,农民参保意识的提升为新农保制度的正常推进提供了思想保证。

nlc202309051223

3.政府明确的政治导向为新农保制度提供了支撑。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农村各方面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也在不断引导对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自2005年以来,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一系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思路。2009年《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 发布,明确提出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强调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试点步伐。一系列文件的出台表明国家明确将建立新农保制度提上了议事日程,政府明确的政治导向为新农保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4.先行试点的成果为新农保制度的完善提供了经验借鉴。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部分县(市)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经过实践,部分地区在新农保制度的基金筹集、管理运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同时许多农村老年人成为了新农保的受益者,为新农保制度起到了直接的宣传作用,这些先行试点的成果为新农保制度的全面推广提供了一定借鉴作用。除此之外,与新农保制度类似的新农合制度,由于试点时间早,已经形成了相对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新农合制度的筹资、监管和运作等方面的成效也能为新农保制度的推广和完善提供经验借鉴。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机制不足制约了农民参保意愿的持续

维持农民的参保意愿是新农保制度持续发展的重要难题。就新农保而言,由于传统观念和生存环境的影响,眼前利益更容易引发农民选择的转变,而良好的激励机制则能够较好地维持农民的参保意愿。然而,目前新农保的激励机制并不完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机制并未真正形成[4]。尽管制度确立了农民多缴费、长缴费的政策导向,但激励政策的最终财政责任需要依靠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受自身财力的制约,激励措施往往不明显,因此也难以保证农民参保意愿的持续。

(二)筹资机制不完善限制了新农保制度的有效推进

资金的筹集是确保新农保制度能够持续有效推进的物质基础,合理的资金筹集机制也是保证新农保顺利推行的首要环节。新农保的资金筹集包括三个渠道,即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尽管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提升,但农民的缴费能力依旧较弱,新农保制度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集体补助和政府的财政补贴来完成。然而,我国集体经济总量很低,补助能力不足,政府的财政补贴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现阶段的政府财政补贴来看,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对基础养老金的财政补贴,而基础养老金以外的财政补贴则需要地方政府承担,因没有具体规定,各地的分担方式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由于地方发展差异,东部地区财政实力雄厚,有充裕的资金补贴新农保制度的运行,中西部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新农保的财政负担能力有限,很难保证财政投入及时足额到位。新农保筹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制度良好运行的需求,也导致新农保制度在有效推进过程中遇到相应的阻力,亟需调整筹资机制,为新农保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经济支持。

(三)基金保值增值困难降低了制度的吸引力

基金的保值增值难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发展面临的一个关键性的制约因素。新农保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基金的保值增值的困难,甚至相对于其他社会保险制度来说,新农保的保值增值更困难。因为新农保在大部分地区都只实现了县级的统筹,基金的保值增值渠道更为单一,主要是储蓄和购买国债,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难以保值增值。与此同时,由于新农保管理层次较低,缺乏有效的基金监管机制,面临的风险也较大。因此,现阶段新农保制度发展过程中的基金保值增值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制度的发展,也降低了制度的吸引力。

(四)新农保与其他社保政策衔接障碍影响了参保的有效性

新农保制度的参保主体是农民,但随着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灵活,农民进城务工的比重越来越高,很多农民在城市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而两种制度之间无法形成有效衔接,单一制度缴费年限不足15年时,两种保险的缴费年限无法累计计算,因此会导致无法领取养老金的情况。尽管学界对新农保与其他社保政策的衔接早有研究,但政策之间的衔接还存在着许多的操作障碍。一方面,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和待遇计发标准存在差异,新农保是按年缴费,缴费标准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按月缴费,缴费标准较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也远高于新农保。另一方面,基金的统筹层次也不同,新农保主要是县级统筹,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是省级统筹,这也为两种制度的转移带来障碍。总体上来看,目前两种制度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转移,同时,新农保还存在与农村低保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障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新农保参保的有效性。

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发展思路

(一)建立个人缴费的激励措施,激发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新农保个人缴费的激励措施需要相应的政策机制作为保证才能实现政策初衷。首先,必须切实建立个人缴费与政府补助或待遇领取相关联的制度安排。一方面,随着新农保制度覆盖面的扩大和保障力度的增强,需要适时将自愿参保调整为强制参保,以保证资金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各地财政补贴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规定适当动态的调整机制,确保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的激励措施得以保证。其次,农民的主要收入大多以农业产品为主,现金收入较少,政府可以通过采用农产品进行补贴养老保险费的方法激励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满足农民的参保需求。总体上来说,只有形成对个人缴费的激励措施,让农民看到参保的实际效益,才能激发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为新农保制度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nlc202309051223

(二)优化资金筹集机制,实现各方责任的合理共担

资金筹集问题关系到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新农保筹资主要包括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财政补贴三个部分。但由于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能力不足,中央政府补贴有限,部分地方财政支持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致使当前新农保资金筹集机制不完善,这就要求在完善这三种筹资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多元化的筹资方式。首先,要提高个人的缴费能力。这就要求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鼓励农村集体经济企业积累资金,提高集体经济对新农保制度的补助能力。最后,中央政府要加大对新农保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要细化资金的补贴细则,确保资金足额、及时到位。此外,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通过政策优惠激励企业对农民工新农保参保的资助,同时可以吸纳企业或个人对新农保基金的捐助。只有确保新农保资金筹集多元化、可持续,实现多方责任的合理共担,才能保证新农保制度实现长足发展。

(三)增强基金的投资能力,最大限度保证资金的保值增值

基金的保值增值不仅关系到新农保制度资金的可持续性问题,也关系到参保者对制度的信心问题,因此,必须确保基金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首先,必须提升新农保制度的统筹层次,加快实行省级统筹,最终过渡到全国统一管理的模式,提升资金的管理水平。其次,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适时探索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方法,通过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方式提高收益水平。最后,还可以设立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管理机构,通过专业化的投资团队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适当的投资组合,提高基金运营收益率。此外,还必须加强基金的监管,防范新农保基金管理道德风险。只有在保证新农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才能保证新农保制度持续健康发展。

(四)强化新农保与其他社保政策衔接机制研究,提高参保的有效性

由于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保政策的衔接机制不完善,制度分别缴费难以适当对接造成无效参保,不仅损失了参保者的应有权益,也降低了参保者的积极性,不利于新农保制度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尽快探索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政策的衔接机制。目前,无论是统筹层次还是待遇水平,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必然的趋势,但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要求首先要实现制度之间的衔接转换,确保参保者的权益得到保障,最终逐步过渡到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要实现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之间的衔接转换,首先,要不断增加政府的财政投入,提高新农保的保障水平,缩小新农保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之间的差距,为二者的相互转换提供基础;其次,借鉴江苏省的发展思路,一方面可以将新农保折算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的要补缴至15年,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新农保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加权分别享受[5]。总之,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实现不同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都需要保障参保者最大的权益。此外,还需要考虑新农保与农村低保、“五保”等制度的衔接,只有强化了新农保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机制,才能提高参保的有效性,保证制度的长久发展。

四、结语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传统养老方式逐步弱化,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日渐凸显,社会化的养老方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试点推行,是与传统养老方式相配套,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养老生活的重要方式。尽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试点和推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其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它对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融合多方力量,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综合性的支持,从而更好地促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满足农村人民群体的养老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子兰.中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反思与重构[J].管理

世界,2003(08):46-56.

[2]杨礼琼.从老农保的制度缺陷看新农保实施的必要性[J].

求实,2011(05):87-89.

[3]谢广英,李婷.试析我国新农保启动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J].农业经济,2010(01):54-56.

[4]张薇,葛莹,谷彦芳.影响新农保参保意愿的因素及原因、

分析——兼论新农保制度的完善思路[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03):76-78.

[5]刘颖,赵萌.浅析养老保险的跨城乡衔接[J].中国社会保

障,2011(01):46-47.

(责任编辑:郁 琤)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 篇4

我国农村的所占比例比较大, 集体经济水平比较低, 农村人口复杂没有固定收入, 由于集体和国家的财力有限, 不能给农民养老更多的支持, 农民的养老问题最后归根结底到自己身上, 说明了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只能寻求新的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论证, 确定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该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机构, 建立以个人缴费为主, 集体补贴和国家补助为辅的政策, 这种保险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不会增加国家的负担, 完全是个人保障为基础, 资金方面秉持个人缴费为主, 国家给予政策支持。其中, 个人缴费要占60%以上, 然后参保人会得到集体的适当补助, 国家也会进行免收增值税;第二, 资金的关系明确, 实行个人透明的管理模式, 使农民完全理解参加养老保险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做准备, 避免思想上的顾虑。“个人账户积累, 按总额确定发放标准”, 采取个人账户的办法, 将所有的积累补贴都记在个人名下, 农民能领到多少钱, 取决于账户积累资金;第三, 缴费标准根据个人情况综合选择, 适应农民收入, 可以按年交也可以按季度交;第四, 实行务工、务农的人员养老保险一体化, 实行统一管理, 有利于劳动岗位的自由流动。

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农村人口作为我国人口比例大块, 老龄化问题更应该值得关注, 农村人口老龄化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负担, 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 要推进农村改革, 维护稳定,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保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全世界范围,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但是在农村养老保险比较落后, 农村比城镇晚的原因是:社会养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农村的生产和经济相对城镇是落后很多的, 因此农村还要经历一个很漫长的发展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度, 农村生产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这些都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确定了基础。而且“八五计划”也指出, 在农村采取积极引导, 建立不同的保障制度, 当统一全国养老保险制度后, 农村的养老保险进入整顿规范阶段。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一般认为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阶段。1980年以后, 我国富裕的农村建立退休养老制度, 并给予一定的补贴。1986年, 我国正式提出在农村实行发展社区养老模式, 到了1988年, 部分农村进入保险制度, 1990年8, 000多个乡村开始实行养老保险制度, 国务院明确民政部负责养老保险职能。

第二个阶段:试点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 国务院首先选择合适乡县进行养老保险的试行, 确立了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则, 并由民政部下发保险基本方案, 强调个人为主, 国家支持的政策, 实行个人账户模式, 截至1992年年底, 全国共有6, 000万农村人口参加, 基金达到60亿元。

第三个阶段:发展阶段。到1993年, 民政部门在张家港召开工作会议, 商讨全面推广养老保险工作;同时, 国务院批准建立农村养老机构, 再加上各种政策陆续出台, 引导我国农村社会养老工作不断前进。

第四个阶段:分类管理阶段。工作进行到1995年, 国务院下发关于做好农村社会养老的工作意见, 文件指出:养老基金不得挪用, 想办法如何增值。同时指出发展期间存在的管理问题, 提出加强管理的方针。要求积极稳定的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目前还没有条件达到商业保险, 要逐步过渡。

第五个阶段:整顿阶段。1999年, 国务院发布文件强调, 保险工作的整顿方案, 新业务都被勒令停止。劳动部门决定, 研究适合进城务工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 直到2005年, 全国的管理体制才基本理顺, 但目前的工作还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 农保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方向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该从农村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我国农村占地面积大, 地区差异大, 经济水平又很低, 农民没有固定收入, 政府财力有限, 不能包揽, 主要还得靠农民自己, 农村的养老模式不能参照城市的, 需要新的模式。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速度快, 取得一定成就, 但是受到其他方面原因的影响, 农保举步维艰, 我们今后将重点加强规划, 规范管理制度。同时, 政府部门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提高对农村养老保险的重视度, 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摘要:经济的发展能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待遇, 我国政府努力构建一个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社保体系。养老保险主要由社会养老保险组成, 而农村养老保险是政府积极奋斗的目标, 现在我们国家农村好多地方还没有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有些比较富裕的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做得比较好, 但还有很多问题。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对养老保险研究比较多, 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专注不够, 需要重新认识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探讨建设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发展历程,政府责任

参考文献

[1]苑梅.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11.

[2]冯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供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3.

[3]万婕.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3.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 篇5

[摘要]近年来,山东青岛、烟台等地在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试点情况看,新农保制度与上世纪90年代初推行的农保制度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今后要从加强对新农保的组织领导、建立公共财政对新农保制度的支持机制、进一步创新新农保制度的实施方式、建立新农保基金的有效管理与保值增值机制等方面完善新农保制度。

[关键词]山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补贴

背景

我国于1999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进人21世纪后,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2亿,并且以每年3.2%的速度急剧增长,2030年到2050年中国即将面对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并为他们提供健康、娱乐和照顾服务等成为社会必须关注的问题。

在山东省委、省府印发的《山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2006-2020)》中,我省提出了“2010年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全省适龄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70%,2011年到2020年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适龄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的任务目标。要完成省委省府提出的目标任务,必须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速度。

一、山东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现状

2003年以来,青岛、烟台等地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实行的农保制度进行创新,开始建立财政补贴为主要改革内容的新农保制度。青岛市经过2003年在城阳区的试点后,目前在全市基本建立以“大账户、小统筹”为基本模式的新农保制度。烟台市2005年在招远、福山、莱山组织新农保制度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以107号政府令发布了《烟台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决定从2007年10月1日开始在全市开展新农保工作。日照东港区和菏泽牡丹区也在部分乡镇和村组织了新农保制度试点。东营、淄博、泰安、潍坊、临沂、威海等市的部分市县也相继形成了新型农保操作办法并进行试点准备工作。目前全省参加新农保制度的农民达到84万人④。

内容

综合各地试点情况,我省新农保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型:

一是青岛、淄博实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在具体的政策设计上,两市又有较大的差别。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用筹集上,青岛市实行区(市)、街(乡镇)、村(居)、个人四级负担机制,即按照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或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划分若干缴费档次,并确定上限和下限,参保个人自行选择,区(市)、街(乡镇)财政和集体按照个人确定的缴费比例实行定额补贴的办法。并规定“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调整,由各区(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基金支付能力确定,报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2)。淄博市坚持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为辅的原则;区分不同的年龄段,采取缴费补贴、领取补贴、养老补贴和计划生育养老补助相结合的办法。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中的缴费补贴全部记人个人账户;领取补贴、养老补贴、计划生育养老补助记人统筹基金。政府补贴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由区县、乡镇两级政府承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分担比例。单从政策内容看,淄博市是最完善的,但因刚刚启动,具体实施效果还有待实践检验。

二是烟台实行的个人账户完全积累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用按照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适当补助的原则筹集。设个人最低和最高缴费标准,缴费标准的设定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直接挂钩。有条件的村集体对参保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市区财政拿出一定数额资金,按照不同的缴费档次进行相应的不定额补助。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助全部计人个人账户。比如,2008年烟台市年内财政预算共安排补贴资金4000余万元,预计财政补贴将达到投保额的6%以上,其中芝罘区、福山区、莱山区财政补贴将达到投保额的lo%以上。此外,还有些区、市进行了新型农保试点。如《东营市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规定:市、区政府按照不同缴费档次给予参保人员相应补贴,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全部计入个人账户。个人领取的养老金全部由个人账户支取,政府不兜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同步实施。该办法虽早在2006年就向社会公布,但至今尚未实施。日照东港区先确定每月60一100元的领取标准,财政出资200万元,在部分行政村按照参保率对不同年龄段参保农民进行不同标准的补贴等等。因这些试点都在小范嗣内进行,尚不具备大面积推广的典型意义。

从试点情况看,与老农保相比,新农保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新农保是农民投保政府补贴,体现了政府责任。二是新农保设计了激励农民参保和缴费的机制,因为政府补贴的多少与参保人选择的缴费档次的高低呈正相关关系。三是新农保确定了最低缴费标准,建立了领取标准调整机制,解决了老农保保障水平过低的问题。四是新农保的覆盖面更广,比老农保更具有社会保险性和福利性。五是新农保将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金的安全运营问题。六是新农保注意到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正因为新农保有诸多优越性,故实施后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比如青岛市开展新型农保前的2002年年保费收缴是1552万元,2007年11月底全市收缴保费己达6.1亿元。招远市财政补贴前的保费收缴是2000多万元,财政补贴200万元后保费收缴是6000多万元。菏泽市牡丹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区财政拿出30多万元资金对参保农民进行补贴,保费收缴比上翻了一翻@。

二、山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地出台的新农保政策差别很大,为以后制度衔接和提高统筹层次增加了难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起草的《关于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因认识不一致,该文件一直没能出台。新农保在我省尚处于试点阶段,省里缺乏明确的政策导向,各地实施的新农保制度从政策框架到制度模式,差别都很大。有的地市有详细的实施意见,有的只是勾画了一个制度框架,任由下面县市各搞一套。这就为以后制度衔接和提高统筹层次增加了难度。

(二)新农保的筹资机制决定了其存在很大的政策风险。在筹资机制上,新农保坚持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地方财政补贴三方分担的原则,与老农保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围家政策扶持相比,体现了作为社会保障主体的政府的责任。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即便在少数试点地区,财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入,主要放在县、乡政府,中央、省、市三级基本没有投入。从目前的体制看,县、乡两级政府,普遍存在财政困难,很多地方都是吃饭财政,不仅对新农保的补贴力度小,且资金来源不稳定,因没有国家和省级财政的支持,今后地方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使新农保无论在基金筹集还是待遇支付方面都存在不言而喻的风险。

(三)新农保的覆盖面仍然较低。目前,全省新农保的参保人员总计84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被征地农民,特别是人均占有土地少于O.3亩以下的农民,农村人口中占主体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基本没有被覆盖。与老农保以乡镇企业职工、村干部、民办教师等为主体相比,参保对象客观上仍具有选择性。

(四)新农保投资管理政策不完善,基金保值增值难。长期以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统筹管理在体制上是政事不分,农保经办机构实际上既是管理者,又是投资者;目前,新农保仍以县(市、区)为统筹单位,县(市、区)级对农保基金的管理,普遍存在着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人才缺乏、规模不经济、易受当地领导行政干预等问题。在基金保值增值方面,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投资运营办法,基金投资无章可循。按规定基金主要存银行和买困债,在银行利率和围债收益率持续走低时,基金难以实现保值增值。

四、进一步健全完善新农保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省政府及主管部门对全省新型农保工作的指导。从国外经验看,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进需要立法先行。从2003年算起,我省进行新农保试点已经快5年,对实践中一些好的做法、经验和制度安排,应及时总结,争取尽早以省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关于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加强对全省新农保工作的指导。指导意见要对新农保的参保对象、范围及参保人应有的权利,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财政拨款支持的初始比例以及逐年增长的比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构的设置,基金的筹集、管理、发放,农民享受养老保障的程序,侵害农民社会养老金权利行为的处置等问题,作出详细规定,以使我省的新农保工作有章可循,改变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各自为政的局面。

(二)建立公共财政对新农保制度的支持机制。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基金主要依靠政府公共财政支持,这是发达国家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经验。目前,由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已使中央财政困难重重,省级财政主要对落后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社会保障进行转移支付,因此,对新农保的财政补贴主要来自县乡政府。但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障投入在财政支出方面应放在优先地位,新农保制度建设要逐步体现中央和省、市各级财政的责任,这是该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具体来说,首先,市、县二级政府可每年从土地出让和拍卖收入中提取一块、财政预算安排一块、预算外收入切出一块,用于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专项基金;其次,中央和省级政府也应从每年的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收人中提取一部分,除用于建立中央支持新农保制度建设的专项资金,其余通过转移支付充实地方农保专项基金;农保专项基金可由省级农村养老基金管理机构进行集中管理,以降低管理风险。

(三)进一步创新瓤农保制度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要按照分类指导原则,对各地新农保T作实施不同的推进政策:一方面,有条件的地区,以缴费补贴的方式建立公共财政投入与农民参保补贴制度,建立覆盖全体农民的新农保制度。另一方面,针对有些欠发达县尤其是西部地区的部分县目前还不具备财政支持建立新型农保制度的条件,必须对新农保制度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创新。借鉴其他省的相关经验,可以考虑实行以下做法:一是中央及省级财政直接建立用于支持新型农保制度建设的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粮食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新农保制度建设。二是研究制定龙头企业资助农民参加新农保缴费免税的鼓励政策和实施办法。三是研究制定与银行合作开展保险证质押小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和个人账户基金借支办法等。通过上述办法,建立起引导、扶持和激励农民参保的机制,探索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立新农保制度的现实可行的办法,以扩大新农保的覆盖面。

(四)实现农保经办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农保经办工作是面对每一个参保个人的,这种特点要求经办工作必须做到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农保经办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必须与该趋势相结合。这就需要在新农保制度推进初期,就考虑其与其他社会保险制度在各个层面上的衔接,使新农保和城保的经办机构和人员是融通的,技术手段是共用的,信息资源是共享的。比如,在新农保信息系统和组织机构方面,要力争使农保工作建筑在城保的公共网络和管理系统之上。新农保计算机网络可以和城保共用一个平台,一个主机,农保占其中一个模块。人员方面,村里面应设劳动保障协管员,由县里直接管理,这部分人不只承担农保工作,还管医保,管就业。这些措施不仅使社会共有资源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还能推动农保经办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 篇6

1.农村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村保险种类单一 无论是从保险公司数量还是从农业保险品种上来说,目前的农业保险都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与城镇居民不同,通常农民将财产保险放在第一位,而将人的身体保险放在最后一位,然而保险公司在险种开发上基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设计保险产品,条款中的投保条件、费率、可保范围、缴费方式等一般都是固定不变、不可选择的,缺乏灵活性,抗风险能力也就较弱,尤其是专为农村设计的险种少,针对性不强。

1.2保险费用标准过高 由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作物损失率和养殖业的死亡率通常较高,农业保险的费率也就通常高于一般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的费率,因为只有通过较高的保险费率,保险公司才能够弥补成本甚至盈利。但是对于广大农民而言,这样的保险费率使他们很难承受,再加上大部分农民的保险意识淡薄,所以很多农民普遍认为买保险是一件多余的事情。因此,当灾害来临的时候,受到损失的农业经济无法得到足够的农业保险补偿,影响当地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1.3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主体数量少 由于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发生概率高,损失巨大而且覆盖面广,因此保险公司赔付率也相对更高,从事农村保险有可能使保险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受利益驱使作为商业公司的保险公司不愿过多涉足农村保险。而专门从事农村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也没有能及时进入部分落后的农村开展业务,使部分农村的保险业务呈现出相对萎缩的局面。

2.拓展农业保险市场的对策

完善的保险市场必须具备四个要素:主体要素、客体要素、资本要素和生产要素。一个保险市场的发展,不仅需要成熟的保险人,也需要理性的投保人,农业保险业的发展更是如此。因此,拓展农业保险市场除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外,还要在保险人和投保人两方面下足功夫。

2.1培育农业保险市场上的消费者 农业保险解决的不仅仅是农业的再生产问题,更主要的是农民的生活问题,这与农村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应把农业保险和农村社会保障放在一起考虑。对于农民来说,首要的问题是满足他们对于衣食住行的需要,所以在整个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农业保险只能排在较后的位置。当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便可以通过普及保险知识、提高保险意识来培育农村保险消费者,这其中可采用的方法很多,例如组织保险知识讲座、挨家挨户讲解等,让广大农民真正了解保险、认识保险、购买保险、宣传保险,促进农业保险市场的良性发展。

2.2适时创新险种 农业保险在原则上要做到低保费、低保障、责任宽,农民易于接受,因此保险公司应充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对原有险种进行革新,重点开发一些收费低、保额低、责任宽的适销对路的新险种,以满足农民的需要,还应根据农业保险的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应的险种。对于贫困和富裕地区的农民,也应该针对他们的经济状况和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险种。

2.3扶持保险公司发展 由于农业保险赔付率较高,所以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较大,所以国家财政和各级政府应该对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应给予一定的地方性税收优惠,在鼓励这些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同时,将部分所得让利给广大投保户,适当降低农业保险的保费费率,增加农业保险供给。另外,各地应逐步加大金融保险行业的开放步伐,还要积极吸引专业的农村保险公司进入农村开展业务。毕竟,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开发的产品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 篇7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1. 农村老龄化、家庭养老的方式变化加重了社会养老保险问题。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据大幅比例。从年龄分层角度讲, 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的基数不断增大。从1990年到2000年, 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从768万增加到了1199万, 增加速度远远超过老年人口和总人口。预计到2020年, 我国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超过2700万。81%的高龄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病, 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自理, 16.7%的人或多或少需要帮助, 5.1%完全依赖他人。并且伴随着城市化的步伐, 愈来愈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 农村劳动力输出较多, 年龄结构发生变化, 老龄化趋势严重, “两头大, 中间小”的局面更加突出, 这便使农村养老问题更加突出。

赡养老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我国, 父母养育子女, 子女赡养父母是义务、是责任, 这一传统代代相传。家庭养老方式一直都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调查资料显示, 在我国生活上需要照料的老人95%以上靠家庭养老, 他们主要靠配偶和子女照料。而改革开放后, 经济快速发展, 生活方式、养老方式发生变化, 农村城市化向家庭养老提出挑战:第一, 独生子女构成的家庭结构成为我国农村的主要家庭模式, 其赡养压力增大。目前的青年一代担负着四个老人的赡养义务。第二, 农村劳动力的流出给家庭赡养带来了一定困难。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内地农村青年劳动力大量向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城镇流动, 这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人员, 难以尽到供养老人的义务。

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覆盖范围不全面。

据统计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拥有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其中农村老年人群的庞大队伍又占到75%, 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中, 能最终享用到社会保险金的人数只占投保总人数的0.5%左右, 实际投保人群中, 20~60岁的投保人数占理论上投保人数的比重甚小, 还不足1%, 所以, 未来一段时期内能通过社会养老保险拿到社会保险金的人数并不多。目前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还不够完善, 其他的社会养老保险, 如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就少之又少了, 大部分农村老人没有任何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另外, 依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务工劳动力从不到200万人增加到目前的1.14亿人, 所以外出务工这个特殊群体的社会养老问题成为农村另一个养老瓶颈。而现在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中没有提农民不同层次的养老保险, 比如, 外出务工农民区别于留守农村的农民等状况都没有得到明确说明, 进城务工的农民既没有享受到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惠, 又没有享受到农村养老保险的便捷, 也没有享受到法律对他们切身利益的保护。

3.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管理水平较低。

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一直都是一项高标准的工作, 在服务和管理水平方面要求也较高, 既有服务民众的难度, 又存在合理提高管理水平的困难。同时对监管工作的要求也很严格, 按照保障制度的做法要求, 管理、缴费和监管三方要实现三权分离, 互相监督, 这样才能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真正用在参保农民身上, 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统一, 使保障基金能够快速合理地保值增值, 使基金能够畅通无阻地运营。但目前我国农村保障基金没有实现有效的管理, 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缺乏统一的管理。

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途径

1. 建立多层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提高保障水平。

面对日趋庞大的老龄化队伍, 农村养老从社会保险出发, 保障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按照相关制度规定, 对一些日常生活消费不能自我满足的贫困老年人, 社会保障部门应该将这一部分特殊群体纳入特殊照顾范畴, 让他们享受特殊的待遇, 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护下享受到与当地经济水平相当的待遇, 从而确保农村劳动力的正常运转;对有一些经济生活水平高的家庭, 应该鼓励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养老保险, 适时适度地调整农民养老金的给付水平;对于独生子女家庭, 应倡导他们及时参保, 以减轻家庭负担, 使他们能分享到经济发展成果以及社会养老保险带来的效益。

2. 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

紧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加快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 增加农民的收入,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给予农民更多的照顾, 改善农民的养老机制, 让他们了解到社会养老保险是对他们老年生活的重大保障, 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 使农民能真正认识社会养老保险, 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农民, 尽可能地鼓励他们参加养老保险, 有效增加参保人数, 规范合理的缴费标准, 有效发挥养老保险的作用, 不断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3. 加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 篇8

对此理论界学者就农村养老保险的管理、制度创新、发展路径等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 总体方向基本确立, 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因此研究其发展历程及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与现状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起步落后于城镇养老保险, 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化而不断变迁。建国以来,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主要历经三个阶段, 即以农民家庭保障为主体的传统性养老保障制度阶段;以集体保障为主体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阶段;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 国际予以政策支持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阶段。研究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变迁是研究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学术起点, 对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有基础性的意义。

至今, 农村养老保险已取得很大发展, 但全国各地发展情况不平衡、缺乏统一管理和立法保障、保值增值困难仍是农村养老保险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冯章龙认为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强制性和国家责任性, 随后从制度层面总结了保险制度的内在缺陷。有学者也指出了其他原因, 如刘子兰 (2003) 所讲, 政府主管部门及学术界建立中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计划时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它的发展停滞。

二、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未来趋势

通过已有研究结论可以看到, 中国传统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缺陷, 政策的不稳定性不仅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而且损害了制度的威信和吸引力, 而中国当前现状也凸显了改革的必要与紧迫性:一方面, 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体制不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无法承担农民养老的历史重任。随着老年农民老无所养问题越来越严重, 与发达国家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形成了强烈反差, 许多地区开始改革制度。

(一) 政府的作用

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大部分理论界学者赞同这个观点, 也曾将目前农村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归因于政府涉足不够, 但对政府深入程度则持不同看法。

李迎生指出, 政府担负着构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 推动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建设, 以及创造适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外部环境等重要职责。阎安认为政府应承担全部转制成本和隐性债务, 应从部分积累制过渡到完全积累制, 在强制缴费的基础上鼓励个人多储蓄积累, 建立多功能个人养老账户。

(二) 路径的选择

大部分学者认为中国不具备全面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 难以建立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 这是由现实国情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既定路径决定的。何文炯等 (2001) 建议发达地区积极推进, 欠发达地区应暂缓推行, 然后逐步扩大其实施范围。王枝茂建议立法先行, 渐进式推进。

也有少数学者认为GDP的增长表明中国已具备一定经济条件, 且农民表现出强烈愿望和广泛的社会保障参与意识, 因此中国已初步具备全面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

(三) 目标的构建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目标的构建, 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经验。在养老金筹集模式上坚持国家和集体为主、个人为辅的原则, 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以社会保险为核心, 家庭养老和社区互助为辅助, 逐渐与城镇从业者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整合的社会养老模式。

但这种学习不能脱离既有的制度文化条件, 也不能以削弱中国既有制度文化优势为代价, 盲目照搬西方社会保障模式只会加大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难度和改革的制度成本。

三、总结和思考

综上可知,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 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而传统养老保险制度所体现的效率低下问题使政府和学者们正积极探索一种新的制度模式。

在农村养老保险的改革中, 政府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关于制度创新和路径选择, 目前普遍接受的是将农村地区分层分类, 推进与其相适应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方向已基本确立, 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而目标的制定可以参照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但最终仍应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 不可盲目照搬。

此外, 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就其变迁历程、管理模式、路径选择、政府作用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 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但目前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未来可针对这一问题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谢冬水, 王松.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历史变迁与制度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 2008 (10) .

[2]、冯章龙.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界, 2006 (4) .

[3]、王枝茂, 张璐琴.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路径创新[J].经济师, 2006 (12) .

[4]、孙红民.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其问题[J].人口与经济, 2009 (S1) .

[5]、李迎生.探索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整合之路[J].浙江学刊, 2001 (5) .

[6]、阎安.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2) .

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发展探析 篇9

关键词:农村,家庭养老,养老保障,崇老文化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细胞,自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家庭就成为相对稳定的基本社会单位,承担了繁衍后代的职能、生产职能、教育职能以及老、弱、病、残人员的保护职能。在中国,家庭养老一直在农村的养老保障中起着主导作用。以家庭养老为支柱,其存在基础可从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来认识。经济基础主要表现在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子女。同时,农村社会福利差、医疗水平低等社会基础造成了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为此,笔者将在分析农村养老变迁的基础上,提出农村养老保障未来的发展展道路。

一、农村家庭养老历史变迁

建国前后,农村家庭养老经历了一个从绝对主体到相对主体的转变。建国前,受着小农经济基础和传统美德文化及家国同构思想的约束,家庭养老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建国后,家庭养老一度被集体养老所取代,但这种取代只是物质上的,老人的生活照料依然是由家庭承担。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给家庭,于是家庭成了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家庭成员因此联结在了一起。长辈们在耕种经验与劳动能力上的权威自然形成了他在整个家庭中的权威,这种权威对他们老年得到赡养与照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向非农产业,传统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土地不再是农民的唯一生存来源,他们完全可以离开土地谋生。这种生存方式的可选择性,使得原本的耕作经验和方式渐渐被淡化,许多年轻农民完全靠非农职业获取自己的生活来源。父辈们的祖业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他们能够离开父辈们的传统生活而独立地生活。这种纯农到非农的转换,无形中弱化了老一辈的传统家长权威性,同时无形中影响着他们老年生活的质量。从改革开放后的变化来看,农村养老承袭的依然是家庭养老,但其形式和内容与传统的家庭养老有所不同了。传统的家庭养老一般以大家庭或家族的形式出现,家庭养老在那时基本等同于居家养老,即老人和后辈们共居一家,由子女们供养着。而现阶段由于社会、经济还有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原因,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家庭养老这一养老模式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变,只是它的内涵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充实。

二、农村家庭养老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发展,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加速,社会分工的细化,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政治背景下,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由此也开始面临着一些非传统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权威危机

小农经济生产的特性主要表现为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生产和社会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因此,在小农经济社会,传统家庭的家长的生产和社会经验方面在家庭中有着绝对的权威性。但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大量青壮年农民完全可以离开土地而获取非农的直接货币收入,即经济基础有了可替代性,这显然会导致传统的劳动和生活经验积累的贬值,从而直接影响着传统家庭的老人在家庭生产中的权威性。这种权威的丧失直接影响到老人享受家庭养老的质量,因而可以说家庭养老已受到经济基础多元化的挑战。

(二)主体缺位

家庭养老主体缺位主要是由于现代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从而导致家庭功能弱化。现在农村家庭存在分家的习俗。一项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婚后一、二年都要建立自己的小家庭,而老人也有个图清静、少麻烦的想法。

另外,家庭人口外流或外迁因素,子女在外地学习或工作,两代人只好分居两地。显然,作为家庭养老,无论是传统模式或现代模式,都有两个基本因素决定家庭养老的质量,一是子女的支持和关照程度;二是自身的一些因素,如经济实力、健康状况、人际关系等。

(三)交换互惠不对等

家庭养老这一社会现象也可以用经济学的交换理论来解释。按照斯密的经济学观点,社会中的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个人之间存在着一种互惠的交换模式,即在人们的交换中,双方都会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只有对等、互换、交换才能持续下去。社会学家霍曼斯把这些归结为一个价值命题,即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人越有价值,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反之,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人没有价值,他就要避免这种行为。当然,人们视之为有价值的东西或在交换中看重的东西并非全是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如感激、赞赏等。我们也可以认为在父母和子女之间,也存在一种交换关系。父母抚养子女,期待年老时能够得到子女的照顾,子女幼时从父母处得到关爱,成年后以赡养老人作为报答。但前者是更容易的,因为父母生养子女,更多地是出于生物的本能,而子女赡养父母则是一种社会行为,尽管也有血缘亲情的力量,但更多地是出于道德压力和责任感。这种亲情关系的不对称造成了交换关系的不对等,而交换时间上的跨度也使老年人处于不利的地位。从子女出生开始,父母就为抚养子女并使其接受教育而竭尽全力,在农村最重要的开支就是为儿子盖房子和娶媳妇,当儿子结婚后,父母毕生的积蓄甚至借来的债务都成了年轻夫妇的个人财产,而老人只能靠几亩薄田度日。老人在最需要回报和给予的年龄却因为没有了可交换的资源而处于被动的地位,使他们的利益常常得不到保障。交换互惠的不对等现象相当普遍。

(四)代际倾斜严重

重抚养轻赡养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之一。大量人口,尤其是年轻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在中国普遍存在,年轻夫妇都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子或独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

三、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现实选择和未来发展

从以上对家庭养老变迁的回顾和现状困境的分析可知,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家庭养老的功能虽然有所弱化,但它依然是农村养老的现实选择,在长时期内不但不会被取代,而且还会因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在农村工业化进程表现出新的生命力。

(一)家庭养老存在的必然性

家庭养老是伴随家庭的产生而产生的,只要家庭还存在,家庭养老就必然存在并发挥其不同程度的保障功能。家庭自产生起就具有养老的功能,尽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庭形式会不断发展和变化,但家庭养老作为家庭的一种基本职能不会被家庭以外的因素完全取代。在家庭内部,真正潜移默化发生替代的是传统的家庭养老向现代的家庭养老的转换。传统的家庭养老其特征在于养老资源的提供和养老职能的实施统一于一个联合家庭或主干家庭之中,而现代的家庭养老其特征在于养老资源的提供和养老职能的实施分散于有血缘和亲情的核心家庭和空巢家庭之间。现代家庭在养老方面可以扮演多种角色:一是养老资源的提供者,即为老人提供生活的经济来源,如处于青壮年的核心家庭成员负担分居的空巢老人的生活费的全部或一部分,或者直接为老人提供吃穿住用等生活资料;二是养老职能的实施者,即照料老人的生活,包括虽然分居但经常就近关照,在节假日探望,在生病时护理,也包括在感情上保持亲密的联系,给予老人精神上关爱和抚慰。

另外,中国几千年华夏孝文化的积淀,为家庭养老模式的实施奠定了深厚的社会道德基础,孝文化一直在中国传统家庭养老中起着行为规范和道德约束作用。家庭养老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的土壤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强调“孝”,“以老为尊”,相应的养老文化模式表现为崇老文化。崇老文化将家庭养老观念的价值观赋予中国家庭养老,因而使家庭养老的家庭行为转化为社会行为,短期行为转变为世代相继的行为,随意行为转变为规范行为,使家庭养老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好的问题。赡养老人被赋予给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在责任和自主意识,上升为其人格的一部分。中国的家庭养老表现为一种“反馈模式”。在这种反馈模式中,成年人不仅有抚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而且有赡养年老父母的责任。诚然,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带来的是传统孝文化的淡漠,但是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不可能完全丧失,它依然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家庭养老主体的行为,他们也许因为距离或者其他原因会淡漠赡养义务,但还是会受着传统文化的约束,自觉不自觉地承袭着家庭养老的传统。这不仅在中国,而是具有儒家文化背景的东方国家都存在着这一共性。在东方国家,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可以离开社会保障,但是离不开家庭保障。家庭保障在东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功能强弱之分,这是超越了文化、政治背景而存在的客观现实。根据哈尔·肯迪格观察,并非经济增长一定导致家庭赡养的必然弱化,日本是家庭赡养在经济发达后仍然被保留下来的国家,这说明文化传统在其中也起很大的作用。

(二)农村家庭养老的发展

尽管最近几年一些学者指出家庭养老的功能受到一些非传统的冲击,但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以及现实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家庭养老在中国农村养老方式中主体地位的不可替代性。无论是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东方儒家文化国家家庭养老的成功示范,还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养老重归家庭趋势的明证,都清楚地向我们展现出了家庭养老的强大生命力。为适应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满足农村老年人的需要,实现“老有所养”,同时兼顾中国农村的现实状况,家庭养老传承与发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

1. 法律化、规范化。

家庭养老的法律化、规范化是强化家庭养老功能的重要保障。目前,关于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婚姻法、民法、刑法等法规中都有专门的条款,国家还专门制定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这些法律法规对家庭养老的规定原则性强,规定了子女有养老的义务,但对子女承担的具体责任以及不承担责任的具体处罚措施没有明确的规定,可操作性差。对此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做法,新加坡1994年11月颁布的《赡养父母法》规定:子女必须照顾和赡养年老的父母,否则将被罚款或判刑。根据中国家庭养老的现实问题,也应制定详细的可操作的法律条文。另外,由于中国农村人口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因此应强化子女赡养父母的法律意识,具体可以通过三种措施:一是把家庭养老纳入乡规民俗;二是签订《赡养老人协议书》;三是对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集中学习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完善和法律意识的提高,使家庭养老逐步实现规范化、法制化。

2. 政府支持。

养老是一个经济问题。在农村经济发达的地区,随着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子女数量的减少,家庭结构和家庭价值观都在发生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受到挑战。在农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子女收入水平也低,家庭养老给他们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尤其是那些老人患病和体弱的子女负担更重。养老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应对曾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老人承担供养责任。但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养老上是缺位的,老人的子女部分地承担了本应由社会承担的责任。因此政府对承担养老的家庭给予补贴或奖励不但是一种激励措施,也是对老人的子女替政府承担社会责任的补偿,更是对老年人生活的一种保障。比如在比利时,接养老人的家庭每日可收取1欧元的寄养费;日本政府很早就对与父母同住者和赡养父母者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或住房上的补贴。根据中国农村现状,政府应从物质上对农村家庭养老给予补助,为照顾老人的家庭提供资助和便利,为赡养老人的低收入家庭给予适当生活补助。同时,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应为家庭养老提供制度支持。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逐渐向多元化的现代家庭养老模式转化,具体的养老方式多种多样,有保障主体与老人共同居住生活的形式,也有保障主体与尚能生活自理的老人分居、定期提供钱粮的形式,还有由敬老院或老年公寓为丧失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保障主体承担全部费用的形式。农村基层组织应根据不同情况提供多种形式的制度支持。如对与老人共同生活的家庭给予各类收费的减免,以鼓励子女与老人共同居住,对尚能生活自理且与子女分居的老人,提供各种有偿的上门助老服务,对子女在城市工作或因其他原因与子女分居并且已经不能自主居家生活的老年人,可以从农村公共收入、乡镇企业收益和土地资本增值等公共积累中拿出一部分兴办农村的养老院和老年公寓等社会服务事业,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其费用由子女负担。

3. 文化支撑。

家庭养老不仅是涉及养不养老的行为问题,还是一种文化模式,需要以一定的文化作为依托。孔儒文化弘扬以人伦为基础,以情感、情理为法则的人情主义伦理价值观,也制约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变迁的发生。“养儿防老”是农村固有的观念,可以说已发展成为了一种习俗。农村家庭养老是家庭资源在代际之间从有生产能力的中年家庭成员向老年人转移。通过这种家庭资源转移与分配,将促进家庭成员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平衡消费,它受制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并深深根植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结构中,主要表现为以情感为主体,以血缘为基础的人伦本位。因此中国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更注重家庭养老。文化依托是保持中国家庭养老功能的重要因素,离开了文化的向导、监控和强化,家庭养老也就很难维系。纵然维系了,也很难确保老年人拥有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因此,我们既要汲取传统崇老文化的合理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反映中国当前社会主义的实践,体现时代特点,积极构建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社会新观念,营造一个全社会都能认同的养老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王述智,张仕平.关于当前农村养老问题及其研究的思考[J].人口学刊,2001,(1).

[2]于景元,袁建华,何林.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9,(2).

[3]王晓洁,张晋武.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6,(6).

[4]张仕平.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研究[J].人口学刊,1999,(5).

推进农村小额保险发展刍议 篇10

农村小额保险是专门针对低收入农民面临的疾病、身故、残疾等特定风险而提供的低保费、低保额、核保理赔简便的创新型保险项目, 具有其自身的特性:

1.1 农村小额保险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

在国内外农村小额保险的实践推广中, 可以发现这个市场潜力之大。根据国际扶贫协商工作组的统计, 包括印度、菲律宾、孟加拉在内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推进小额保险业务, 累计受众超过8亿人次, 成为继小额信贷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农村金融产品。今年6月, 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在四川调研时披露, 2009年前5个月全国实现小额保险保费收入达9564万元, 覆盖人数超过426万人。由此可见, 我国农村小额保险的潜在需求正在逐渐转化为现实需求, 小额保险的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2 小额保险险种易于创新, 购买方便

由于小额保险一般只针对个别特定风险进行设计, 投保人数多, 满足大数定律, 而且保险期间短, 保障性突出, 基本不具备投资性。这给精算师在险种开发、保费厘定时提供了较大的便捷, 易于产品的创新。而小额保险易于创新的特点, 使之与我国的农村保险市场的现实条件相吻合, 具有长期根植在农村市场的先天优势。同时, 小额保险保费低廉, 核保理赔简便, 条款通俗易懂, 可以在农村信用合作社、邮局、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进行销售。

1.3 农村小额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机制, 需要政府补贴

农村小额保险的推出对完善农村保障机制, 反贫困, 建设新农村功不可没。小额保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保障机制的不足, 向缺乏正规保障的人提供部分保障。事实上, 小额保险创造了一种社会保护的递送机制, 有利于将政府计划 (和补贴) 扩展到非正规经济部门中, 这样可以将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保护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 小额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护制度, 帮助政府发挥了部分职能, 政府必须对其承担应有的财政补贴, 这种制度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2. 推进小额保险中的优势分析

“家电下乡”模式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直接激发了农村潜在的消费需求, 使产品供应方与产品购买方实现了有效的互动, 有利于弥补市场的失灵。供应方将剩余的产品销售出去, 并开拓了农村市场;而购买方满足了消费的需求, 并且得到政府的补贴, 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惠农政策;政府则通过财政支出的方式履行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职能, 达到了三赢的局面。将“家电下乡”模式运用于小额保险的销售, 其体现的优势则具体表现为:

2.1 提高了保险公司开发农村小额保险、进军农村市场的信心

在开展试点以来, 国家对发展小额保险做出了很多政策上的倾斜, 然而在资本市场萎靡, 保险投资收益不断下滑的情况下, 保险公司面临严峻的挑战, 没有信心也没有动力提供为农民带来较大利益而自身无利可图的小额保险。只有依靠政府的推动, 几乎微利经营的小额保险才能得以全面推广。

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 给中标的小额保险产品以财政补贴。这势必激励各家保险公司开发适合农民需求的保险产品, 在财政补贴中分一杯羹。为缓解竞争压力, 保险公司对进军农村这个新兴市场蠢蠢欲动。因此, 各家公司会将“小额保险下乡”作为历史发展的契机, 借以政府的力量为自己在农村市场开拓出一片天地。

2.2 有利用增强农民的保险意识, 提高投保率

《农村小额保险情况调查》通过实地问卷、访谈等方式, 发现小额意外险需求量大, 但投保率低;农民忌讳某些保险用语, 风险意识淡薄;小额健康险超出农民负担, 投保率低。

当小额保险成为下乡指定产品时, 农民出于对政府的信赖, 主动询问购买小额保险。当完善的保险服务深入到寻常百姓家, 农民真正体验过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后, 会在心里慢慢接受保险理念。加之保险公司定时的宣传、对村民开展免费的体检, 可以重新树立保险业的行业形象, 使保险的关爱生命、团结互助理念深入人心。因此, “小额保险下乡”模式的开展也是保险业重新树立行业文化, 提高国民保险意识的绝佳机会。

2.3 有利于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 实现农村的长治久安

积极发展小额保险, 使农民工有能力购买意外险, 满足农民对健康险的需求,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水平, 有助于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 还可以缓解低收入群体由于意外、失业、疾病等引起的社会不良反应。

3. 结语

目前, 农村收入大部分来自农民进城务工的薪酬,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 许多农民工都找不到工作, 面临着重新回到农村的危险。在这种背景下, 农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将进一步缩水。要让农民和农民工恢复消费信心, 必须解决其后顾之忧, 否则农村市场将难以启动。“家电下乡”模式的创造性推广, 将成为特殊时期开拓农村市场的主要模式。将其应用于小额保险的推进, 更具有社会意义。

摘要:“家电下乡”模式用以拉动农村市场内需, 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通过“家电下乡”模式延伸到其他行业, 以激发农村潜在消费需求, 似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农村小额保险的特性, 探讨“家电下乡”模式对发展农村小额保险的适用性及优势所在。

关键词:“家电下乡”模式,农村,小额保险

参考文献

[1]郑青松.小额保险升温[J].中国保险, 2008, (3) .

[2]朱俊生, 庹国柱.推动小额保险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供给效率[J].中国金融, 2009, (5) .

[3]王文军, 张梦芮.农村小额保险情况调查[J].中国保险, 2009, (4) .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 篇11

【关键词】 商业保险 三农 农村经济发展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国民的素质,同时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但因为前些年农业保险的高风险和高亏损,很多的商业保险公司都停止了农业保险的运作。而为了克服这些情况,国家加大了对“三农”建设的支持力度,对于农业保险的大力支持和财政补贴,商业保险公司重新进军农业保险大有可为。据数据显示,。我国自2007 年中央财政首次列出20. 5 亿元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以来, 2008 年、2009 年、 2010 年保费补贴不断扩大, 分别达到60 亿元、79. 5 亿元、103. 2 亿元。随着中央财政补贴的不断扩大, 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也逐年提高, 从2006年的8. 5亿元, 扩大到2007年、2008 年、2009年、2010年的50亿元、110.7亿元、133.9亿元、135.68亿元。

1.商业保险为“三农”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1.1随着这些年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生产经营体制的不断变更和发展,以前的救灾救济方式已经难以发挥对农村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风险保障作用。商业保险的引入,能够让农村新的风险保障体系得到健全,同时还能够有效的维护农村居民的基本生存需求,从而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1.2商业保险在农村中的发展能够帮助农村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很多问题。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数据表明,农村中人口老龄化的情况要严重的高于城镇的情况,已经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商业保险的发展,能够有效的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问题,减轻人口老龄化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负担,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3商业保险的发展,能够有效的防范和化解农民因为意外伤害和疾病等因素而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减少了农村居民因病返贫的现象产生,让农村社会更加稳定,还有一些自然灾害而引起的问题,如子女教育问题等等。商业保险在政府补贴的基础上,少部分的资金投入,同样能解决很多问题。

1.4商业保险资金投资功能的发挥,支持了农村的一些基础建设,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让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的增收增加和拓寬了渠道。同时在农村中,商业保险的发展还减轻了政府的压力和费用,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养老基金亏空等问题。

2.商业保险在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问题

2.1农村居民保险知识贫乏,导致商业保险发展缓慢

对于农村居民来说,他们有着对保险的需求,但是因为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农村居民虽然听说过保险,但是真正对保险的了解可谓少之又少,并没有把保险当做是一种有效的风险防范手段,因此他们的投保率及底。

2.2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本质是利益的最大化的追求

商业保险工作是一个企业,而企业是属于盈利性的组织,其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是利益最大化的创造和追求。而农业商业保险中,因为自然灾害和一些设施的简陋等等造成了商业保险的高赔付,这就和商业保险的目标相悖。再加上农村保险跨越的地域面积大。单笔保费低、业务分散等等,导致了商业保险公司服务成本的增加。

2.3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和供给不足

农村所需要的保险产品一般是那种缴费低、覆盖广、缴费灵活以及保障高的保险产品。而商业保险公司目前所经营的保险产品中,对于这类保险产品还比较缺乏。再加上农村居民的收入普遍较低,对于保险金的支付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虽然国家近五年来对农村的农业发展和农民个人通过保险财政补贴方式,鼓励和支持农民通过商业保险转嫁经营风险,对农业发展和农民个人利益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但由于农民对保险认识的局限性,就导致了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较窄,规模不大,风险集中,商业保险不能在其中直接获取经济利益。

3.增强商业保险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3.1加强商业保险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农村居民的投保意识增强

商业保险能够有效的服务“三农”,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能够得到农村中,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商业保险要利用好乡、镇政府部门,积极的做好农村保险知识的宣传工作,加深农村居民对于保险的认识,比如可以在乡镇的街道上、各村的村委办公点以及各个村落的重要路口等进行农村保险宣传专栏的设置,宣传当前的保险基础知识、保险法规以及承保和理赔中的重要事项等等。还可以通过乡镇的相关干部进行集中的保险知识以及典型案例的宣传,增加农村居民的投保意识。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的教育机构进行保险知识的宣传,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让他们从小就能够得到保险知识的普及。

3.2处理好三种关系,确保农村保险市场的有序发展

一是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保险公司要把效益放在首位,但同时要服从、服务于国家,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兼顾到社会的利益,在为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得到生存,求得发展。二是保险公司要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虽然从目前来看,农村保险的见效慢、成本高以及费用大。但从长远的利益来讲,农村保险业务才刚刚开放,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三是保险公司要处理好企业本身和国家大局之间的关系。目前国家正在进行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农村急需的医疗、养老以及意外保险保障等,为商业保险公司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3.3把商业保险资金投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商业的保险的货币增值是靠保险资金的投资来实现的。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多样的经营形式的出现,农村可以进行投资的各种资源异常丰富。比如农村的畜牧业的发展,农产品的开发、沿海养鱼业的发展各种闲置土地的开发利用等等,都为商业保险公司提供了广阔的投资方向和资金运用的天地。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保险公司把资金投入到一些前景好的企业中,这样就能够实现农村经济和企业经济的双丰收为“三农”服务。

3.4建立健全农村保险网点,提高商业保险的服务水平

商业保险公司最大利益化的实现应该是多元的、立体的和可持续的。所以保险公司要端正保险网点的服务态度,让服务动机得以明确,完善保险服务的内容。一是在商业保险的经营管理工作中,时刻服从国家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体现出商业保险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让公司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达到高度的一致。二是进行农村居民保险需求的调研,并及时的进行研究,开发出更多针对农村居民需求的保险产品。三是端正服务态度,不断的提高服务的质量,精心地塑造和呵护公司的品牌形象,在农村居民中获取好的口碑。

参考文献:

[1]陈立; 李林. 中国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现状分析[J]. 中国渔业经济,2011,(02).

[2]刘梦曦. 浅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商业保险在中国养老保险市场的定位及其实现途径[J]. 现代经济信息,2011,(01).

[3]刘文晔; 郑建中. 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 卫生软科学,2011,(07).

[4] 龚万芳.浅析我国商业保险的现状与改革之路[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01).

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发展养老产业 篇12

关键词:农村养老,闲置房屋

1 农村养老的现状

农村分布广交通不便, 加之经济相对比较落后, 尤其是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外流, 大量留守老人呆在家中。从目前的状况看, 农村养老院少之又少, 即使有也大都集中在乡镇, 留守老人很难像城市一样做到小区养老。对此, 一些农村自发的实施“互助养老”的模式, 老人们自己组织起来, 年轻点的照顾年长点的, 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弱的, 各自取长补短, 形成集体家庭。有了互相养老, 老人身体力行, 各具所长, 你帮我, 我帮你。“互助养老”村里乡亲在一起, 说说话, 聊聊天, 下下棋, 悠然自得。老人们“离家不离村, 离亲不离情”, 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关心和照顾, 像一个大家庭充满着温暖, 这一养老模式无疑值得推崇。

但是, “互助养老”毕竟靠的是自身的力量, 养老场所要自己找, 衣食住的费用要自己解决。而如果是经济困难者很难坚持, 尤其是一旦出现个突发病, 地处偏僻的农村一时间到那去求医?“互助养老”的方式至多也只是一种原始的养老, 经不住风吹雨打, 很难长期维系。而就是这样的养老也只能是一部分能享受, 大多数留守老人只能是算天吃饭, 一家一户自己养自己的老。

然而, 从养老的场所看这并不是很大的问题。如今农村闲置的房屋相当的多, 不少人在家建了一大幢房子, 真正回来住的日子屈指可数。另外村集体也不少的废弃房, 如, 原来的礼堂, 旧的学校等等, 只要稍加改造就可用于养老。再则, 老人们可以种种菜, 养养家畜什么的, 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解决部分资金。在看病问题上, 可以用固定乡村医生值班的方式, 也可以采取镇医院医生巡回的方式, 让老人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所以, 在农村因地制宜的利用闲置房屋, 发展养老产业以改善农村的养老问题是现实可行的。

2 盘活农村闲置房屋, 发展养老产业的具体提措施

2.1 基本思路

农村闲置房屋的流转, 实质是一次城乡要素流动的改革。利用农村的好山好水好风光吸引城里人, 盘活闲置资产, 保证承租者的合法权益, 让城市文明辐射到农村, 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利用农村闲置房兴办乡村酒店招引城市客人, 或是把农村闲置房屋流转出租给城里人, 成为他们的第二居所, 盘活农村闲置房屋资源, 既缓解了农民“本土”创业的资金压力, 又带动和发展了乡村酒店、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富民产业, 促进地区转型发展和绿色崛起。

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的经营模式, 农民将闲置房屋流转到农民专业合作社, 获得租金收入并参与收益分配。由合作社与社会资本合作, 发展乡村休闲养老产业, 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 缓解城市养老压力过大的问题。根据不同村庄闲置房屋的类型和不同条件, 目前可推出出租、出让、合作等多种闲置房的处置利用模式。

2.2 发展步骤

村集体要成立专业的合作社或旅游合作社, 组织人力物力对村内闲置资源进行盘点、整合, 形成一个初步的农民闲置用房调查报告。

镇政府负责民政、老龄工作的相关部门或镇旅游服务中心, 将各镇村的闲置资源信息, 通过网络及旅游交易平台发布到互联网上, 进行大规模网络宣传, 争取辐射全国。还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 吸引有资质、有经验的企业关注, 并参与其中。

组织有意向投资开发的企业与村合作社 (旅游合作社) 洽谈开发相关事宜, 办理相关手续, 以及农民用房土地的租用方式、租用年限等。

同时, 开发企业自主垫资对房屋进行内部装修及包装宣传, 进行自主经营。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 结合养老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 区镇两级可以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帮扶, 尽最大努力争取获得市级支持。

2.3 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农村宅基地及其地上构筑物的权属问题。一定要跟村民通过合法正规的手续取得开发使用权, 并明确土地流转后取得的收益将进行分红。如果存在开发终止等情况, 其宅基地及其地上构筑物仍归属个人, 减少在回收过程中可能造成与村民产生的纠纷。

明确各方职责。由于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的经营模式, 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化运作, 区、镇、村三级政府主要负责企业在办理相关证照及土地使用过程中积极配合, 如企业开发过程中不存在违法违规等情况, 政府相关部门不要过多干预企业发展。

相关政策措施不明确。养老产业作为新兴产业, 而且迫于近年来养老问题的加剧, 也出台了相关养老方面用地的政策法规, 但在相关产业用地 (如农调用地等) 政策的支持、农宅改造的政策扶持等还不明朗, 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沟通协调力度, 尽早出台相关的正式文件或规章制度。

缺乏专业的服务队伍。利用农民闲置用房发展养老产业作为一个新尝试, 没有标准可循, 需要专业的机构或企业加强对农户、合作社的培训, 包括技术、素质、营销及接待礼仪等方面, 建立起一支具备良好的业务和服务素质的队伍。

3 结语

完善农村养老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大局出发, 着眼于长远利益, 制定合理规范的制度体系, 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普遍适用的农村养老之路才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孙丽娜, 王珊珊, 梅昕.农村宅基地现状及整理模式研究——以东台市溱东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28) .

[2]夏松洁.农村宅基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以攸县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实地调查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4) .

上一篇:K近邻团下一篇:零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