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养老公共政策

2024-10-18

农村精神养老公共政策(通用10篇)

农村精神养老公共政策 篇1

尊老养老是孝道文化的精髓, 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古代养老问题中, 孝道文化曾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 孝道养老功能有所弱化, 引起许多人士的关注, 并呼吁弘扬孝道, 构建新型养老保障机制, 但都没有对两者的内在联系作更深层的分析。国内已有文献的研究, 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社会保障模式研究;社会保障立法研究;社会保障覆盖面的研究;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和与运营的研究;社会保障统计指标的研究;农村社会保障的研究;政府的养老责任研究。[1]这些观点只是强调政府养老功能, 忽视了孝道文化的作用。基于此, 笔者以构建农村新型养老保障为目的, 结合孝道文化的养老功能, 分析了公共财政的农村养老功能。

一、传统孝文化的涵义

尊老爱幼, 孝敬父母是传统孝文化的核心, 即“孝道”。孝道文化源远流长, 内涵丰富, 经历了一个从以孝敬父母为内容的伦理道德到移孝忠君的宫廷御用的演变过程。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养老敬老。何谓孝?《尔雅》中记载:“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中指出, “孝, 善事父母者, 从老省, 从子, 子承老也。”《礼记·祭统》也将“孝”解释为赡养父母。在古代, 孝养父母还分为三个等级。《礼祭·祭文》中记载:“孝有三, 大孝尊亲, 其次弗辱, 其下能养。”给父母衣食等物质方面的供养是“能养”。这是孝养的最低要求。孔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这意思是指对父母只养不敬与养犬马没什么区别, 不算尽孝。如古代敬老在称谓上, 有“父老”、“父兄”;在礼仪上行有行礼, 坐有坐礼。《礼记·内则》记载:“凡养老……。五十养于乡, 六十养于国, 七十养于学, 达于诸侯, 八十拜君命……”。

追孝守孝。孔子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这所谓追孝。孟子说:“养生不足以当大事, 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孟子.离娄下》) 。”这是指守孝。《礼记·檀弓》所记:“丧之朝也, 死者之孝心也, 其哀离其室也, 故至于祖考之庙而后行。”

男尊女卑。孟子曾强调:“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孟子·离娄上》) 。《韩非子·六反》中认为, 祀时举行各种仪式, 是为了顺孝子的孝心。记载“父母之于子女也, 产男则相贺, 产女则杀之, 此俱出父母怀衽, 然男子相贺, 女子杀之者, 虑其后便, 计长利也。”

移孝忠君。这是孝道伦理御用的结果, 属于政治范畴。开移孝忠君之先河是孔子。《论语·为政》记载:“孝乎惟孝, 友于兄弟, 施于有政。”《孝经》亦云:“夫孝, 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管子》卷20之形势解第六十四中有“惠者, 主之高行也。慈者, 父母之高行也。忠者, 臣之高行也。孝者, 子妇之高行也。故山高而不崩。”

愚忠愚孝。“君虽不君, 臣不可以不臣;父虽不父, 子不可以不子”。“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 子不得不亡”。

二、孝道养老功能与农村养老保障

1.孝道养老功能与古代养老保障

从传统孝道涵义可知, 孝文化是一种以老人为中心的文化。在家庭中, 每位家庭成员都以尊敬老人为荣耀, 赡养老人为天职。扩展到社会中, 每个家庭又会因没有照顾好老人而被耻笑并视为耻辱。进而由点到面, 从孝敬自家之老, 到孝敬他家之老, 再到以老为尊。由此可见, 就养老而言, 传统孝道具有保障的功能和净化社会风气、形成良好道德风尚的功能。[2]

有史可证, 我国古代历代政府都没有专门的养老财政政策和制度, 但不能因此断言当时养老无为。相反, 当时通过弘扬孝道文化, 充分发挥孝道文化的凝聚功能和调控功能, 把养老负担转交给单个家庭。[3]首先, 封建政府在选拔官员时, 把孝专设为一门考试科目, 如汉惠帝的“孝悌力田科”、清雍正的“孝廉方正科”, 使孝亲忠君建功立业达到了很好的统一。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所谓“尊者, 以理责卑;长者, 以理责幼;贵者, 以理责贱”的封建皇帝家庭人际关系理念逐渐成为社会人际关系主导理念。[4]其次, 统治者赐老人予物、予爵位、官衔。对老年免征租税。如《周礼》卷12中云:“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 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 皆征之。其舍者, 国中贵者、贤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 皆舍, 以岁时入其书”。[5]就责任来讲, 政府在该社会保障中究竟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为宜?从公共财政角度来分析,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产品。政府的责任决定于社会保障制度产品的公共性程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共属性是什么?已有的文献有以下观点:①公共产品说。②准公共产品说。③优效品说。④私人产品说。[6]笔者认为, 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属于公共产品应主要看它是否满足公共产品的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按照此标准, 强制性社会保障各项目的产品属性可见表1。由此可判断社会保障产品是属于准公共产品。由于政府的强制性, 社会保障产品具有非排他性, 但每增加一个人, 边际成本并非是零。

既然社会保障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 那么, 它可以由政府提供, 也可以由市场提供。在经济发达社会中, 企业和第三部门也是社会保障的提供者。但政府和私人应属于第一层次的, 企业和第三部门是属于第二层次的。首先, 从尊重社会人权而言, 政府就应该提供最基本的经济保障。其次, 倡导社会分配正义, 弘扬本土文化, 构建本土特设社会保障制度。第三, 加强立法, 建立适合本国社会保障情况的社会保障法。

3.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根据联合国提出的人口老龄化国家标准,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大于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7%, 我国从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李辉 (2001) 研究的数据显示, 在1999年, 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达到1.44亿, 超过人口比例的11%, 并继续迅速增长, 现已大大超过总人口的增长速度。[7]而农村人口老龄化更为迅速, 比城市要快1.24个百分点。与城市相比, 农村老年人口数目比例更大, 这是因为65%以上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更引人注目的是, 由于缺乏养老、医疗保障, 农村贫困老年人口已有860万, 而且这个数据还在逐年继续增大。毋庸置疑,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已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民生问题。

(2) 城乡社会保障失衡。

陈光焱根据1991~2001年的数据测算出, 我国农村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只占人均GDP的0.18%, 而城市人均为15%, 高出农村的90倍, 见表2。[8]

(3) 工业反哺农业的需要。

由于多年来实行二元结构的经济体制, 农村社会通过农产品“剪刀差”来支持工业经济的发展, 实现了“优先发展工业, 在工业内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2001年, 我国国民经济的工业化程度已达到工业化中期的中间阶段, 同时, 也预示“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已经到来。免除农业税已实实在在地减轻了农民负担。如果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不仅会给农民更多实惠, 也可以扫除多年形成的农村社会保障的盲区。

(4) 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条件基本成熟。

目前, 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特别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 第一产业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10%左右, 经济发展水平已接近或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现在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以下, 处在人口增长的第三阶段, 虽然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1%, 但此比重却在不断地下降。

四、新型农村养老的公共财政机制设计

1.弘扬孝道文化, 构建特色养老保障制度

马克斯·韦伯曾经提出, “传统从来就是一种现实的力量, 它既记录在历代典籍中, 也活在人们的观念、习俗和行动之中, 并直接影响着各项制度的实际运作过程, 不管这些制度用什么样的现代名称”。[9]另外, 公民拥有受保障的权利,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的是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利, 政府在保障这一权利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 政府有责任采取强制性制度实行普遍养老保障制度。

3.加大财政支持, 推动传统文化教育, 赋予孝道新内涵, 实现孝道现代化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 由财政资助为农民建立文化、体育、教育、娱乐活动场所, 把敬老、爱老、养老列为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进一步提高农村年轻人赡养老人的思想觉悟, 从而形成敬老尊老的文明新风。

摘要:孝道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尊老爱幼, 孝敬父母。在中国古代, 孝道文化对农村养老起到了支配作用。如今, 孝道的养老功能有所弱化, 农村养老出现危机。因此, 弘扬孝道文化, 构建新型的农村养老公共财政机制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孝道文化,农村养老,公共财政

参考文献

[1]韩颖.我国社会保障文献综述[J].学术论坛, 2006, (08) .

[2]潘建锋.传统孝道在养老中的作用及现实意义[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7, (06) .

[3]谷树新.传统孝道的现代化[J].兰州学刊, 2006, (01) .

[4]何磊.传统文化中的“孝”[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01) .

[5]哈维.罗森.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6]杨辉.社会保障制度与政府责任的重新定位[J].统计与决策, 2007, (08) .

[7]李辉.论建立现代养老体系与弘扬传统养老文化[J].人口学刊, 2001, (01) .

[8]陈光焱.我国历代财经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9]谭静, 江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心理因素实证研究——以南充市230户低收入农户为例[J].人口与经济, 2007, (01) .

农村精神养老公共政策 篇2

国家出台了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大的社会福利,以下是该新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原则

新农保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是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四是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订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

二、任务目标

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三、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四、基金筹集

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一)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二)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三)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可给予适当鼓励,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五、建立个人账户

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

六、养老金待遇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

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七、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

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要引导中青年农民积极参保、长期缴费,长缴多得。具体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规定。

八、待遇调整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国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九、基金管理

建立健全新农保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新农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试点阶段,新农保基金暂实行县级管理,随着试点扩大和推开,逐步提高管理层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直接实行省级管理。

十、基金监督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基金的监管职责,制定完善新农保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查,并定期披露新农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加强社会监督。财政、监察、审计部门按各自职责实施监督,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基金安全。试点地区新农保经办机构和村民委员会每年在行政村范围内对村内参保人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十一、经办管理服务

开展新农保试点的地区,要认真记录农村居民参保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建立参保档案,长期妥善保存;建立全国统一的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纳入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金保工程”)建设,并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卡,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本人参保信息。试点地区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整合现有农村社会服务资源,加强新农保经办能力建设,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新农保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新农保基金中开支。

十二、相关制度衔接

原来已开展以个人缴费为主、完全个人账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称老农保)的地区,要在妥善处理老农保基金债权问题的基础上,做好与新农保制度衔接。在新农保试点地区,凡已参加了老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可直接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相应待遇。

农村精神养老公共政策 篇3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障;全面二胎;制度改革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布全面二胎政策,社会各界都拍手称好,认为这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减轻社会养老压力,但事实并未能如众所愿。

一、全面二胎对农村养老保障未产生影响

第一、从经济发展看——总所周知,只有经济实力越强,农村养老的制度才会越好,才有可能为更多农民养老提供更多高质服务。事实上,农村养老范围和质量的确受到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影响和制约,原因如下:

(1)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无人耕种。根据《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年末,农村人口约61866万人,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同比增长1.9%。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在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下,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因而留守农村的劳动力就自然缩减了。尽管全面二胎对国家人口增长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从统计数据来看,劳动力大部分流向了城镇,农民进城务工已是大势所趋。全面二胎政策,对农田耕种、农村经济发展成效甚微。

(2)未形成有效的經济支柱。农村通常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农业的生产总值可以充分反映出我国农村的经济生产状况。据相关数据显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呈曲线式下降,从1982年的最高值35%跌至2014年的10%。其中农村劳动力的流失,是重要原因之一。于是建立有效的经济支柱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最佳选择。但是各地尝试发展的畜牧业、水产养殖、水果种植等特色产业,都未能扭转乾坤。农村经济踌躇不前,直接影响了政府的财政及农民的收入,无论是家庭养老还是政府养老,其范围和质量都令人担忧。而二胎政策的实施,只能在人口上产生影响,对农村经济支柱的另立并无多益。

第二、从政策执行看——我国实施的是典型的政策型人口调控方案,每一个新的人口调控政策出台都将影响全国人口的变化。

(1)全面二胎未惠及农民。全面二胎在农村并不起作用。第一,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农村人员一直存有特殊待遇,分别体现在各省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都规定:夫妻双方为农村居民,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第二,农村家庭普遍生育两个子女,瞒报、漏报的作弊事件比比皆是,弄虚作假的现象严重。第三,由于农民工常年在外,户籍所在地的计划生育执行者没有实质证据对其采取措施。①综上原因,上世纪80、90年代,农村家庭绝大部分育有两个子女,全面二胎的政策并未产生实质性影响。

(2)适婚适育人群生育意愿下降。根据2002 年全国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在不考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下,理想子女数为2.04;2007 年为1.89;2012 年则为1.86。上述系列数据显示,我国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不断下降,农村育龄人群亦是如此。原因包括,第一,人们对计划生育政策具有较好的接受性;第二,独生子女家庭的优越性;第三,育儿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导致育儿压力增大。由此看来,我国生育政策对生育意愿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

第三、从思想文化看——中国的传统生育观念可以归纳为两点:养儿防老和重男轻女。这两点似乎都能导致生育数量的上升,但受为人父母“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观念以及长子女不愿被分割父母关爱思想的影响,家庭养老方式逐渐被替换。孩子出生,家长一生操劳,养育成本不断提高,于是三口之家成为潮流;自从单独二胎实施以来,由于害怕被割爱,长兄姐杀害二胎弟弟妹妹的极端悲剧不断出现…显然,想要只通过刺激人口生育来增强家庭养老的机能、实现农村养老保障,是较难实现的。

二、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

1.经济支持力度不足

在养老基金筹集的问题上,我国强调“在以个人缴纳为主的基础上,集体根据经济现实情况,给予适当补助”。但是由于当时国家财政吃紧,农村经济更是停留在温饱问题上,因此这种模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1)国家政府应该作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主体,对农村养老应进行经济扶持。但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支出是很有限的,新农保实施前后两年,我国对养老保险财政支出的涨幅仅为 1%。显然我国并未重视养老制度。

(2)集体补助作为一种筹资渠道,前景不容乐观。当前,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不明且村镇企业私有化带来的集体经济萎缩等因素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经济与集体补助供给资金不足的矛盾日益明显。

(3)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却极不平衡,尤其在许多偏远的农村地方,农民的经济收入极其低下。绝大多数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所带来的农业产值,可现今我国农村土地功能越来越弱化,给农民所带来的经济收入也越来越有限。

2.养老制度缺陷

(1)政府责任缺失,基金管理制度不健全。首先,虽然我国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这一制度也只不过是把 “新农保”和“城居保”简单合并,却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国养老制度的统一。其次,我国养老基金监督管理机构分散,层次混乱,使得养老基金不集中,无法发挥应有效果。最后,养老基金的管理不透明、不公开,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督。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法律缺失。制度的建立运行离不开法律的支撑,农村养老保障能否顺利实施同样不能忽视法制建设。虽然我国陆续建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相对应的法律制定却相对落后,这使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受到很大阻碍。目前,我国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立法方面仍然是一片空白,各地方政府在实践的过程中没有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只能各自为政,进而导致养老基金筹集困难、管理工作混乱等问题层出不穷。

3.养老观念陈旧

受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农民普遍认为人应该以家庭为依托,儿子才是晚年养老的依靠。这种观念既给子女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又阻碍了农村养老制度的发展。农村老人觉得自己辛苦把孩子养大成人,儿女应该为他们养老送终。并且老人心里也渴望由子女进行照料,从而得到生活上和精神上的满足。此外农村老人不信任社会养老。他们认为社会养老从参保缴费到获取养老金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将来不一定能拿到养老金。

三、对农村养老的发展构想

1.发展农村“土地”经济

土地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但是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存在明显的不足,这表现在土地的非流转性、集体所有权的主体不明确、农民权利的虚化、对农民利益的保障不足等,因此农民并未能真正享有土地的所有权。②当务之急是趁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契机,深挖农村耕地、宅基地和建设用地的潜力,发展农村“土地”经济。首先,要使老人自愿将土地交给政府承认的公司经营,真正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户把土地租给村委会,村委会再把土地出租给种植大户或农业生产公司,公司在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实施了一体化经营方式。其次,以市场为推力,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成功流转之后,企业可以依据流转合同及相关规定来经营土地,失独老人可以依据流转凭证获得企业所支付的养老金。

2.建全养老保障法律制度

制度的建立运行离不开法律的保障与支撑,农村养老保障能否顺利实施,不能缺少法制建设。第一,要通过法律把农村养老保障的资金来源确定下来,以此来确定各主体的责任分担,同时也是做到有法可依,增强农民自愿参保的信心;第二,颁布全国统一的 《社会保障法》以及在城乡经济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制定《农村养老保障法》;第三,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制定更符合本地区农村老人需求的规范,注重物质帮助与精神抚慰;第四,建立严密管理体系,确保养老资金的专款专用,保障参保人的权利;第五,积极发挥司法监督的效能,建议可在在《行政诉讼法》中加入此类纠纷类型,并且扩展和提高法院审查的范围及强度。

3.建立对社会养老的信任

社会信任是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得以建立和运行的基础。一直以来,政府忽視了对此的建设与维护。纠错则应做到:第一,

转变官本位思想,树立服务意识。随着契约思想的传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已转变为政府同时提供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平等模式;第二,加强宣传与解释,避免民众对政策的错误解读。目前,我国产生社会缺乏责任意识但民众却难以及时有效地获得准确信息的矛盾。养老制度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做好全方位的宣传工作,向社会提供可信度高的权威解释;第三,增强制度运行的透明度,提高政府机构的服务意识与公众满意度。

注释:

①夏珑.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研究[D].郑州大学.2004

②王利明.论我国农村土地权力制度的完善[J].中国法学,2012,第一期,45-54

参考文献:

[1]宋静宜.社会保障热点问题透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117-147

[2]杨清哲.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王如鹏.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

[4]任美盈.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在发展中的互相作用[D].吉林大学.2015

[5]朱逸.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

农村精神养老公共政策 篇4

1 相关概念

1.1 农村空巢老人

国内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的界定并不统一, 在有无子女、老人的年龄、分离的时间、养老的地点上存在分歧。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本文将农村空巢老人定义为:“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具有农村户籍且在农村家中居住但与子女分离超过3个月的老人”。

1.2 农村公共产品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地区内私人不愿意提供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社会产品或服务。此外, 部分农村公共产品还具有层次性、垄断性、地域性、经济性和社会性。

农村公共产品除了具有社会保障作用外, 还能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在为农村空巢老人进行养老保障上, 农村公共产品以其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供给的规模性以及受益的非排他性, 可以为空巢老人的养老提供充足多样的支持, 在量变的基础上, 最终让其养老水平达到质变。

农村经济基础薄弱, 人口空心化和老龄化, 乡镇一级政府事权与财权极不对称, 农业依靠工业反哺, 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 必须从公共产品的供给入手对农村空巢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进行保障。

2 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相关的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农村空巢老人的需求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医疗卫生服务。所以这类群体所需公共产品的内容结构必须以这四个方面为导向, 务必在质和量上满足其需求。

2.1 支撑空巢老人养老的制度

制度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起着导向的作用。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的满足, 首先要通过相应的制度进行引导, 进而规范和保证相应公共产品的供给。

现如今, 能够对农村空巢老人起到经济支持作用的制度主要有:“新农保”、高龄津 (补) 贴、老年生活补助、农村低保、农业补贴。

支撑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照料的制度, 还没有建立, 只是初步作了一个规划, 即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 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 机构养老服务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对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有保障作用的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农村老年人医疗卫生上的制度保障靠“新农合”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2.2“硬”公共产品及其“软”公共产品的供给

制度是先导, 最后要落实到起直接作用的物化的公共产品上, 即客观具体的公共产品。现如今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直接相关的公共产品主要有:农田水利、电力、道路交通、通信、自来水、医疗卫生等。空巢老人对这些公共产品需求与其他农村居民具有共性, 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然而这些公共产品是按农村人口进行规模供给的, 忽视了“空巢化”下人口结构的变动。

3 存在的问题

3.1 制度乏力和缺失

“新农保”中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不同的地区数额不同, 高的地区如天津245元/月, 低的地区只能执行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高龄津 (补) 贴起步较晚, 2010年民政部才做出全国统一的规定, 但各地的补贴额并不统一, 低的地区所起到的作用极其微弱, 如2014年南京80岁以上老人每人不低于1200元/年, 2013年江西抚州80至89岁的老人30元/月。老年生活补助制度在全国来说极不完善, 在不同地区发放对象有不同的限制, 其覆盖范围极其有限, 如有的地区只覆盖未参保的农村老人、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乡村医生等。农村低保制度保障的范围还没能实现全覆盖, 受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制约, 各地的救助标准不一, 低的地区每人每月100元左右, 高的地区每人每月有500元左右。农业补贴是降低农民务农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惠民措施, 以河南为例, 2014年农资综补1451.10元/hm2左右, 粮食直补标准:225元/hm2。空巢老人种地规模小, 享受到的种地补贴不高, 即使抛荒, 作用也很微弱。

空巢老人老人生活照料制度缺失, 现有的规划对基层政府的约束力不足, 对私人资本吸引力不强, 导致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难以建立, 空巢老人难以得到外部照料。我国缺乏能够对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有所帮助的制度, 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关于老年人精神慰藉的只有第十四条和第十八条, 对于没有尽到精神慰藉责任的赡养人和监督责任的组织, 法律并没有一个详细的规定。

“新农合”的起付线设置不太合理, 导致“小病不保, 大病保不住”, 即农民的小病难以达到报销标准, 大病虽然能报销大部分, 但农民还是难以承受。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救助比例过低, 2014年的平均救助比例仅为60%。

3.2“硬”公共产品不足, “软”公共产品缺失

农田水利设施量大面广, 一直以来存在着“建设不足”和“重建轻管”的问题, 许多地方的农田水利设施成了“摆设”。一些农村存在电能不足和电力设备、线路老化问题, 造成经常性的停电, 给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对空巢老人的影响更甚。我国还有部分农村没能通上水泥路, 极大地限制了居民的出行, 给空巢老人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挑战。中国农村固定电话保有量极少, 有的地方连通信基站也没有, 空巢老人文化水平有限加之视力退化, 使用手机也不方便。自来水是衡量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但还有部分农村家庭没用上自来水, 既增加空巢老人生活的不便, 又威胁身体健康。农村如厕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一些农村不是因为传统观念就是被经济所限, 没能建立卫生、安全的无公害化厕所。环卫设施、装备和人员的缺乏, 使农村公共卫生条件极差, 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农村老年人活动设施和内容缺乏, 空巢老人精神世界空虚, 出现精神问题的概率极高。医疗卫生服务量和质的不足使得空巢老人“就医难”问题难以解决。

4 适应农村空巢老养老需求的农村公共产品

4.1 对农村空巢老人进行经济支持的农村公共产品

4.1.1 制度保障。

加快推进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带动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调高, 逐步提升到省级统筹, 实现更大区域的养老公平。农村低保制度应本着“保基本、广覆盖”的原则, 科学地制定受保标准, 做到有升有降, 合理安排财政支出, 扩大受保范围, 做到“应保尽保”, 对申请或受益家庭的情况要审慎核查, 做到“有进有出”。建立和完善农村低保家庭参保、参合的救济制度, 根据“低保”家庭的经济条件, 对个人缴费部分进行免除或补助, 使困难空巢老人的养老更有保障。建立和完善家庭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的农村老人的护理补贴制度, 优先覆盖符合条件的空巢老人。

改革农民种地补贴制度, 定期丈量各户实际耕种面积, 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补贴, 用节省的资金设立专项基金, 对种地大户和种地的空巢老人进行额外补贴。根据居民意愿可以将部分农业补贴资金作价以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形式给付给空巢老人, 既可以保障农资质量, 又能免去空巢老人购买、运输的不便。

出台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 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可把一次性补偿改为土地折价入股分红后及每年按一定标准 (此标准随着当地的生活水平变化而变化) 长期补偿, 让失地空巢老人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4.1.2 生产性公共产品。

制度类公共产品给予农村空巢老人直接经济保障, 此外, 农村绝大部分空巢老人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一些生产性公共产品可以间接起到增收减支的作用。

农业生产水利先行, 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 不仅能够降低空巢老人的劳作强度和劳作量, 还可以增加其收入。为了扩大农田水利设施覆盖面, 中央、省、市、县在项目资金上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分担比例, 充分考虑到经济落后地区的难处。为了保障设施功用的正常发挥, 应按照谁受益, 谁管理, 谁维护的原则, 在村委的组织下成立农户用水协会, 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包干到户、分段管理, 政府对此给予合理补贴。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创新空巢农户的科技吸纳方式, 用科技为空巢老人增收减负。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 提高农机使用比例。组建农机服务队, 可以通过市场运作, 也可以由村委购进农机或联系有农机的农民为空巢老人服务, 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4.2 支持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照料的公共产品

4.2.1 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 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 机构养老服务为支撑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和保障作用, 用政策加以引导, 用法律、法规、条例等进行规范, 提供适度的贷款、优惠的税收政策。在当前农村养老服务极度缺乏的情况下, 应充分吸收当地适宜人员, 可以把理发师、邮递员、维修员等专业人员纳入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壮大农村养老服务队伍。发展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的养老服务机构, 使养老服务主体朝多元化方向发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各项内容, 结合农村的特殊情况, 把为老人提供照料服务的各种机构、设施、人员、产品落到实处。与此同时, 建立健全空巢老人的法律救济制度, 使其真正享受到权利。

4.2.2 生活性公共产品。

农村空巢老人在生活中有诸多不便, 尤其是行动不便、记忆力差和患有突发性疾病的老人。子女照料的缺位和外部照料的缺乏, 使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除了要充分利用自身、社区及邻里资源外, 还需公共产品的支撑。

电力、道路、通信、自来水、无公害厕所、垃圾池等与农村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产品, 在一定程度上对空巢老人的边际效用更大。电力的供给要科学化, 设施的管理维护要制度化、经常化。千方百计打通进村的“最后一里路”, 有条件的地方在实现“村村通”后, 可以开展“家家通”工程, 修好到家的“最后一段路”, 农村道路通达能够减少空巢老人在生活上的困难, 方便外界的照料和探访。采取优惠措施让固定电话进村到户, 特别是到空巢老人家庭。自来水建设要因地制宜, 根据各户的集散程度, 采用集中供水、分散供水等形式, 最后以平摊、补助、免费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加快农村无公害厕所的建设和推广, 让空巢老人方便、安全地如厕。根据居民的集散程度, 建立垃圾池、购进垃圾车, 环保、便捷地处理生活垃圾, 加强环保宣传, 让居民树立环保观念。

建立和完善乡村客运服务, 在乡镇设立客运站, 扩大服务范围, 增加班次, 为老人提供乘车优惠, 加大监管力度, 防止拒载超载。完善“家电下乡”政策, 根据空巢老人的生活所需, 扩大家电的补助范围, 根据家庭情况, 在原有13%的补助比例基础上, 适当提高困难家庭的补助比例。在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实施中, 优先对困难空巢老人进行补助。村委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体系, 为出行不便的空巢老人提供形式多样的代购、送货上门等服务。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孝道文化, 在基层组织的监督下, 让更多子女承担起对老人的照料责任。

4.3 慰藉农村空巢老人精神的公共产品

复旦大学与山东大学研究称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高出正常人群10%至20%, 越来越多老年人渴望得到精神慰藉和关怀。相应的公共产品可以对空巢老人起到精神慰藉的作用。

4.3.1 制度保障。

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强制力, 细化权益保障条例, 为农村空巢人建立专项法律援助制度。相关组织对本法的落实要给予支持和帮助, 尤其是用工单位要给予职工便利。农村空巢老人这一日益庞大群体的没有专门法律, 为其立法应成为老年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4.3.2 制度外公共产品。

围绕衰老、角色转变、情绪、生活内容、家庭这五个方面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慰藉精神的公共产品。通过现场宣讲、广播、电视等方式, 让老人正确对待衰老, 不沉浸在过去, 也不恐惧未来。许多农村空巢老人承担起了“隔代抚养”的责任, 具有双重角色, 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帮助老人做好监护人。有条件的农村可以通过为空巢老人设立公益性岗位, 引导和保障老年人参加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让老年人树立新的角色。基层组织要及时、公正的解决家庭和邻里纠纷, 为空巢老人提供和谐的精神家园。“政府和社会要采取措施, 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活动内容可以发掘传统或结合需求进行创新。政府以及基层组织, 应当将老年活动纳入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 这里面涉及到老年人活动场所的建立、设施的配套和维护、物品的采购等, 需要在资金、组织、生产、分配等方面进行保障。家庭是空巢老人生活的主要场所, 是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的关键所在, 对承担赡养义务的子女, 应以易于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尊老、敬老教育, 并通过相应的奖惩, 达到满足空巢老人精神需求的目的。积极引导学校等社会组织对农村空巢老人进行调研、帮扶、送温暖等活动, 给予空巢老人更多的精神支持。

4.4 医疗卫生公共产品

4.4.1 制度保障。

完善新型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做到应保尽保。根据各地的经济状况, 设定合理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 在保大病的原则下, 扩大小额医疗费和村一级卫生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 简化二、三级医院就医的费用报销流程, 让农村空巢老人便于得到好的医疗服务。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通过城乡统筹实现城乡公平, 合理界定医疗救助对象, 扩大困难家庭的的医疗救助范围, 资助困难居民参保参合。总之, 在农村医疗制度的设计上要尽可能的降低居民的医疗成本, 使其敢就医、能就医、便于就医。通过制度创新, 吸引民间资本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 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4.4.2 合理的医疗卫生资源供给。

依托乡 (镇) 中心医院或卫生院, 组建农村社区医疗服务站, 此站直接面向村民、家庭, 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在以上职责定位下, 农村医疗服务站可以为空巢老人建立健康档案, 为行动不便和精神有问题的老人提供家庭医疗卫生服务, 包括简单体检、急救、送药、用药指导等。

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投入, 各级财政合理分担, 投入到位。按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人口、健康等状况, 不打折扣的配备床位、设备、护士和医生。建立医疗卫生人员上岗制度, 加强考核, 择优上岗, 用优惠条件引进人才, 用发展留住人才。完善和推进农村订单式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 扩大实施地区和招收人数。

在空巢老人家中安装快捷通讯装置 (一键直拨) , 以便于处理诸如突发性疾病、意外伤害等急性问题, 通过建立应急中心, 配备人员进行24小时守护, 可以根据送医时间长短, 配备专用应急车。

5 结语

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提供支持。首先要建立健全空巢老人公共产品需求的正常表达机制, 让真正的民意汇聚到决策机构。其次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 并对整个供给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最后是资金保障, 各级政府要有一个合理的分担和转移支付, 财政部门要作好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王飞鹏, 王君玲, 林琴波.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潼南县Z村调查为例[J].西北人口, 2013 (01) :67-72.

[2]廖和平, 付睿.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基于五省18个自然村的调查数据[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6) :101-105.

[3]刘峰.农村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与突围[J].湖南社会科学, 2013 (01) :104-107.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政策 篇5

1、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参保人群: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门生)、未介入城镇职工根基养老保险的农村住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介入新农保。

参保手续及流程:1、参保治理以村(社区、居委)为单元,参保单元治理挂号手续,初次参保时应填写《介入养老保障(险)单元挂号表》。2、切合参保前提的职员随带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寸免冠照片一张,到村(含居委、社区,下同)劳动保障打点处事站提出参保申请,由村认真初审参保资格并填写《农夫根基养老保险参保职员公示单》公示一周,无贰言的职员填写《农夫根基养老保险参保职员根基环境挂号表》(以下简称”《挂号表》“);参保职员若为现已武士或退伍武士,提供人武部出具的从军证明,填写《农夫根基养老保险服役士兵当局补贴申请表》,报镇(街道)劳动保障打点处事所。

2、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根基养老保险报酬的农村有户籍的晚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新农保制度实验时,已年满 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根基养老保险报酬的,不消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但其切合参保前提的后世该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数不敷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应承补缴,累计缴费不高出15年;距领取年数高出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新农保试点地域,凡已介入了老农保,年满 60周岁且已领取老农调养老金的参保人,可直接享受新农保基本养老金;对已介入老农保、未满 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小我私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小我私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尺度继承缴费,待切合划定前提时享受响应报酬。

3、新农保缴费尺度

介入新农保的农村住民该当按划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尺度今朝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处所可以按照现实环境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度依据农村住民人均纯收入增添等环境当令调解缴费档次。

4、新农调养老金怎样计发

养老金有两个部门构成,一是基本养老金领取额,二是小我私人账户养老金月领取额。中央确定的基本养老金尺度为每人每月 55 元。处所当局可以按照现实环境进步基本养老金尺度,对付恒久缴费的农村住民,可恰当加发基本养老金,进步和加发部门的资金由处所当局支出。

小我私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尺度为小我私人账户所有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职工根基养老保险小我私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沟通)。参保人衰亡,小我私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当局津贴外,可以依法担任;当局津贴余额用于继承付出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5、离退休年数不敷十五年,怎么样参保缴费

凭证划定,新农保政策开始实验时,把60周岁以上的人称为“老人”,把年数在46至59岁之间的人成为“中人”,把45周岁以下的人称为“新人”,对这三类人别离实施差异政策。新农保试点开始时,已满60周岁的,只要厥后世参保,均可享受根基养老金;年数在46至59周岁之间的农村住民,缴费不敷15年的,可按现实年限缴费,也可采纳一次性补交保费的步伐,最多不高出所差年限,处所财务津贴应同时到位。试点启动后,45周岁以下参保人不享受一次性补缴政策,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得少于15年。

6、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可否担任

按照我国《担任法》的划定,遗产包罗国民的正当收入,国民的衡宇和糊口用品,国民的林木、牲口和家禽,国民的图书、文物等其他保藏,法令应承国民拥有的出产资料,国民常识产权中的工业权力以及法令划定可以担任的其他正当工业等。养老金是可以作为国民的遗产举办担任的。但分为两种环境:假如养老保险条约中指定受益人的,由受益人取得养老保险金。假如条约中没有指定受益人的,保险金可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其担任人取得。

担任养老保险金可以分为两种环境:一种是投保人在交费时代身亡的。投保人小我私人交纳所有保险费退给其法定担任人或指定受益人。另一种是投保人在领取养老金时代身亡的。我们知道,投保人领取养老金,限期为10年。领取养老金不敷10年身亡者,其小我私人养老保险账户储存额中小我私人交费额的余额,可以一次性退给其法定担任人;无担任人或无指定受益人者,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打点机构的有关划定付出其丧葬用度。因此后世有权力担任领取其怙恃的养老金。这里的养老金是作为怙恃的遗产由厥后世担任的。

农村精神养老公共政策 篇6

(一) 农村养老保障政策有效执行过程中的难点

第一, 政策执行效果难测度。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并不是单独哪一项政策能够解决的, 往往是多项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 究竟是哪项政策起到的作用, 起的作用有多大, 测度比较困难。

第二, 政策作用对象素质参差不齐。政策作用对象对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在作用对象范围、构成、价值取向、认同程度和接受程度等方面。因此, 涉及的农民规模、农民知识结构、农民的价值取向、农民对政策的认同与否以及农民对政策的接受程度等, 都会影响到政策的有效执行。农民受教育程度整体处于较低状况, 对政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一, 多数处于观望状态。

第三, 政策执行责任不易监督。政策执行必须有健全的监督机制, 保障政策效果的实现。农村养老保障政策因其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人数比较众多、时效性比较强, 因此, 在对政策监督及责任追究上比较难。黑龙江省目前出台的农民社保政策有《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规定》和《黑龙江省基本养老保险若干政策问题处理意见》等, 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行了说明。但是, 这些政策执行如果目标出现偏差, 责任追究较难实现。

(二) 对农户的抽样调查

为了了解黑龙江省农民增收政策的执行情况, 我们对巴彦、伊春、望奎等县、乡的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农民对相关公共政策的了解、相关政策对农民的影响、农民对养老保障制度的认识、政府的作为等。

1. 对农户的抽样调查

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 回收问卷中无效问卷7份, 有效问卷143份。按照农业生产收入占家庭收入的百分比, 将样本农户划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80%以上, 共有问卷40份, 占总问卷的26.3%;第二组是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50%~80%, 共有问卷90份, 占总问卷的60.4%;第三组是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50%以下, 共有问卷20份, 占总问卷的13.3%。收集的数据见下页表1。

政策的执行与农民的满意标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这说明地方行政领导在落实政策时还有未完善的地方需要改进。但是, 由于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经营的收入和外出打工劳务的收入。因此, 收入不同来源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不同, 公共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也会不同。按照农业生产收入占家庭收入的百分比, 将样本农户共划分为三组;第一组, 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80%以上;第二组, 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50%~80%;第三组, 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50%以下。按分组计算的农民增收的统计指标, 按照收入构成不同进行的分组, 呈现规律性:一是4个统计指标的平均值均大于2, 说明总体上, 农民对已颁布执行的相关政策是比较满意的。二是对农民减负的影响, 随着农业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降低, 农民的满意度降低, 这说明政策对农业性收入占收入比重大的农民, 影响较直接。三是农民的自我认识, 随着农业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降低而逐渐升高, 这说明农民收入来源越多, 自身素质越高, 则农民的政策意识越强;反之, 农民的增收意识越差。四是对于政府作为的评价, 农业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越低, 农民对政府作为的满意度越高, 这说明政府在拓宽农民收入及保障的途径上, 配套政策还是有所作用。

二、政策有效执行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 将农民是否增收减负作为因变量Y, 建立多元回归方程:y=α+βx1+δx2+ηx3+θx4+ε, 其中, X1、X2、X3、X4分别代表四个影响因子, 按照表中影响因素将其细分为8个影响因素。其中:政策理解为X1;政策影响因素包含X2和X3;政府作为包含X4、X5、X8;自我认识包含X6和X7。因为调查涉及的均为农民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均为定性数据, 将农民的感受和评价进行1至4打分, 1为最不满意, 4为最满意。根据调查问卷总样本数和满意的评价, 运用软件spss16.0进行相关性运算, 如表2:

根据运算结果, 我们得出相关结论:一是农民对政策的理解 (x1) 与农民社保呈较强的正相关, 说明作为政策作用的主体, 农民越理解政策的内涵对于政策的执行越有帮助, 也越有利于农民的增收。二是政府宣传解释 (x4) 与农民增收有弱的相关性, 政府对于政策作用对象进行越多的政策宣传、解释工作越有利于政策的执行。三是国家给予的财政补贴 (x3) 与农民社保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说明作为直接减轻农民负担、对于农民的作用是直接并且感受明显的。四是科技投入 (x6) 对农民增收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五是政府进行的就业培训工作对增收的影响 (x8) 与农民增收呈弱的负相关关系, 说明政府对农民进行越多的科技种田培训或外出打工培训, 有利于农民的收入提高。六是政策落实的情况 (x2) 对农民的影响关系不太明显, 呈弱的正相关关系, 这与农民主观评价不明确有一定的关系。

三、黑龙江省农村养老保障相关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结论

1.农民收入构成不同导致增收政策作用效果差异较大

由于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收入和劳务收入, 主要收入来源不同, 公共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不同, 农民对公共政策的关注也不尽相同。从分组调查情况看, 农业生产性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大, 农民对于政策的关注度越高, 对相关农业政策越了解, 对政策的完善期望值越高;而农业生产性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低, 对其他相关公共政策关注度越高, 如对农民工进城打工及子女就学费用减免等相关政策, 关注度越高。这就给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不能满足落实现有的政策上, 还必须根据出现的新问题, 制定更加完善的新政策, 采取新措施。

2.农村养老保障政策相关配套政策尚不完善

以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50%~80%的农户为例, 农民认为通过减免农业税, 负担得到减轻的有85.7%;认为有关财政补贴政策对增收有帮助的有80.1%, 可见, 该项政策深入人心, 确实起到了增收的作用。但是, 惠农政策的制定不能只满足于减免税费和财政补贴, 还必须在制定与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兴村富农的相关政策上下大工夫。

3.相关政策宣传解释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不明晰

公共政策制定的目标, 需要靠政策的执行来实现。政策执行的实效性, 关系到政策制定的目标能否完全实现。从问卷调查和基层领导干部访谈情况来看, 黑龙江省各级政府在政策的执行方面还是比较好的。但还是可以看出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宣传解释的力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相关政策宣传解释, 还有近1/3的农户不够清楚, 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一部分农民的积极性, 也就是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二是政策执行的针对性有所欠缺。在农民的切实需要上, 政府行政的针对性上还存在较大不足。三是政策执行缺少创新力。比如, 对农民进行就业指导, 乡镇领导普遍存在等、靠思想;乡镇政府不是大力扶持和鼓励农民自己组织中介机构, 更没有大胆地去调查市场, 没有利用网络信息渠道了解产品社会需求方向。四是从调查情况看, 农民在党的惠农政策面前, 都是被动的受益者, 政府并没有注意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 鼓励农民民主参政, 发表农民自己的看法, 更没有鼓励农民自主创新、自主创业。

摘要:社会保障是保障市场经济体系正常运作的稳定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建立一个科学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由此, 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执行现状进行调研, 归纳总结了影响社会保障政策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 并对政策执行的总体效果给出评价, 以期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执行

参考文献

[1]王炜.农民增收相关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14) .

[2]王炜.农民增收相关政策执行有效性分析[J].行政论坛, 2008, (8) .

农村精神养老公共政策 篇7

随着社会发展、制度变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身份也发生了变化, 形成不同的群体, 一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具有了双重身份。在城市, 他们是工人, 同时还拥有土地;另一部分年纪偏大的农民从事着农业生产;还有一部分被征地的农民, 他们中间年轻的大部分在城市工作, 年老的休养在家。这种群体的分化, 再加上我国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 给农村养老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一) 农村老龄化压力增大

目前我国农村老龄化有以下特点: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 老龄化速度快。我国农村2010年老年人口达11765万人, 占总人口的13.26%。西方国家从成年型国家进入老年型国家往往经过100多年的时间, 人口老龄化较快的日本也经过50年的时间, 而我国农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成年型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只不过用了20年时间。二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导致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现象, 即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城镇的情况下, 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却高于城镇。预计2020年以后农村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每年都会高于城市3至6个百分点。三是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但经济还处在落后的阶段。西方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 经济较为发达, 年均收入都在5000美元以上, 而我国农村人均收入在2009年刚刚超过5000元人民币。农村社会老龄化特点决定了老人养老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如此沉重的养老负担, 传统家庭显然不能承受, 这就需要政府的介入, 构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分担农村养老负担。

(二) 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在农村, 家庭养老某种程度上是综合养老保障水平的体现。老人享受到赡养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老人受尊敬的程度及子女赡养的意愿, 二是有无子女及子女的多少, 三是老人自身及家庭的经济收入。随着社会的变迁, 孝道文化的淡化、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工业化过程中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人口涌入城市, 农村养老问题逐步演变为社会问题。

第一, 家庭养老意愿弱化。我国传统家庭中, 受儒家文化影响, 把孝作为评价一个人德行的第一个标准, 对老人不仅有尊让的思想, 而且有着清晰明确的赡养义务。但城市化的进程催化了现代文明, 对传统的家庭养老带来了冲击, 家庭中强调人人平等, 年轻人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下降, 财富的支配方式发生改变, 长辈对家庭财富和其他资源的控制性地位已不复存在, 他们可用于与子女交换赡养的物质基础也非常有限, 老人的养老面临经济保障及精神、情感上慰藉的缺失。

第二, 计划生育政策和工业化进程改变了农村家庭人口结构, 减少了赡养老人者。上个世纪70年代末, 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其后新出生人口剧减, 改变了农村家庭的人口结构, 当时的父母现在绝大部分己经进入壮年, 即将迈入老年, 会出现年轻一代赡养老人负担过重的状况。同时, 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 城乡收入的差距, 导致中低年龄人口进城务工、进城从商, 地理位置将家庭分解, 形成农村有很多“空巢”老人。家庭养老在我国农村传统养老中扮演着主要角色, 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如果继续将家庭置于主导地位, 那将弱化老人享受到的养老水平, 家庭养老的功能逐渐减弱。

(三) 缩小城乡差距的现实需要

我国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主体部分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在缩小城乡福利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差距方面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 农民要想获得较高的社会保障水平就必须多缴纳社会保障费, 但农民的可支配收入有限,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需求, 无形之中给农村的弱势群体或贫困者设立了制度进入门槛, 导致他们被排除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之外, 从而阻碍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扩大。农民缴费能力有限, 再加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财政支持不够, 造成了目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步履维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非营利性、普遍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这又决定了政府必须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方面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总的说来, 应表现在制定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政策, 并提供适当的财政支持。这不仅有利于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而且也可以极大地缩小城市与农村的福利差距, 进而减小城乡之间的总体差距, 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

二、目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 中央、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分担不合理, 地方政府间的职责没有明确界定

中央财政对新农保的补贴主要采用“补出口”, 对基础养老金补贴, 地方政府采用“补入口”, 对缴纳的养老金进行补贴。因此, 无法合理的比较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在新农保中的责任。同时, 我国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不太明确, 出现了各级政府的事权、支出责任与财力不相匹配的状况。在资金筹集上对地方政府间的职责没有明确界定, 将影响财政资金的供给。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大部分地区农村集体经济没有财力进行新农保补助,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集体经济组织几乎不复存在, 集体收入更是微乎其微, “新农保”集体补助实现乏力, 最后还是会变成个人和政府补贴构成新农保筹资结构。新农保规定, 地方财政补贴由各地政府自行制定, 从各省实际做法来看, 很多省对新农保支出的大部分财政责任交给县级政府承担。众所周知, 我国各级财政中, 县级财政是各级财政中最困难的财政, 将新农保中地方财政责任由县级财政承担, 对新农保财政支持的可持续性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 新农保财政补贴保障机制不健全。新农保制度设计中的最大特点, 是通过建立各项财政补贴机制, 构建普惠式的农民养老金制度。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推进下, 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到位不难, 省级以下财政的补贴资金如无刚性约束, 在制度运行后能否补助到位, 贫困地区市县财政能否继续补贴, 是否有财力继续补贴等都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二) 财政补贴标准的调整机制不完善, 缺乏长期的制度安排

目前新农保中, 中央、地方财政补贴都以绝对数额的形式确定下来, 虽然规定基础养老金水平根据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整, 但是, 没有具体地、规范地制度说明安排, 不能随着经济增长以及影响实际支付能力的物价水平而变化, 这样也不能应对通货膨胀, 更没能反映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不断增加, 财政用于农村养老保障支出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不具备规范化的制度效应。

(三) 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收入可能产生“逆向”调节作用

好的制度设计能够在保障农村老人基本生活的同时缩小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 缩小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新农保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制度设计上看, 它有可能对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产生“逆向”调节作用, 一般说来, 农村居民收入越高越有可能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 这样就会出现农村部分富裕的居民缴费越多, 地方政府补贴也越多, 最后得到的养老金也越多的情况, 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三、新型农村养老保障的财政支持措施

(一) 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共同提供基础养老金

新农保采用的模式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 基础养老金是国家支持新农保的补贴方式, 通过基础养老金的给付实现为农村老人提供生活保障的目的。从国家财政支持的意义来看, 基础养老金是一种普惠制, 不需要缴费人人都能平等享有的老年基本生活资金来源。基础养老金按上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定比例给付, 其中, 中央财政按上一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补贴, 因为基础养老金是对农村老人生活最基本的保障, 体现出“底线公平”, 受益人是全国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老人, 全国老人应无差别地享有, 全国各地符合条件的农村老人都能享受到标准相同的养老金补贴。地方财政可按本地区上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一定比例进行补贴, 体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消费水平不同而补贴水平有限的差异。由于在基础养老金供给中中央财政应承担主要责任, 地方政府承担较少的责任, 因此, 基础养老金保障水平差距不大, 不会出现像目前新农保制度这种状况, 地方财政支持较大而出现地区间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差距较大的状况, 总体来说, 这样的制度改进体现出公平的价值取向。“补入口”对农民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给予一定的补贴, 特别是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拉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实现多缴养老费补贴越高, 这样可能会形成一种“逆向”补贴, 这种“逆向”补贴扭曲了社会保障制度自身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 反而拉大了农村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

(二) 制定“法定支出”保障机制, 确保新农保财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新农保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 是一种普惠性的惠农制度。新农保的实施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 当前政府应制定新农保“法定支出”, 促进新农保制度建设, 提高新农保保障水平。笔者建议, 国家财政性新农保补贴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 各级人民政府对新农保的补贴支出, 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 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各级人民政府对新农保财政补贴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法定支出”本质上属于一种特殊形式的专款专用, 制定新农保法定支出, 从中央政府到各级政府规定的“法定支出”项目, 体现出保证新农保支出的“政策倾斜”, 有利于保证政府在当前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对农村老年居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体现了国家对社会公平的追求。其积极作用还在于:一般形式的专款专用是以单项的收入项目预先指定用于专门的支出项目;而“法定支出”则是以财政预算指定以财政资金的一定比率作为专款, 专项用于新农保的开支项目。与一般形式的专款专用相比, “法定支出”形式的专款专用显然更有利于为新农保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因为以全部财政资金的一定比率较之以单项资金作为专款, 年度间稳定性要高得多。再者, 新农保“法定支出”对于财政部门的预算规划和资金调度活动具有更高程度的约束力, 至少在形式上更能保证为指定项目提供资金, 而不随意被挤占挪用。这样, 对新农保事业, “法定支出”可能为其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

(三) 依托复式预算改革, 完善新农保预算管理

新农保预算是国家用来反映农村养老保障资金收支及各项农村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特定收支计划。新农保预算作为一种由政府编制的反映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收支规模、结构和盈亏状况的计划, 既是国家社会保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在社会保障预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当前, 建立社会保障预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建立新农保预算更是重中之重。建立复式预算标准有助于按不同资金的经济性质、来源和用途, 分别从各个不同的科目, 准确、完整地汇编在不同的收支对照表上, 以特定用途的收入来源, 保障特定用途的支出项目, 并使收支之间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的对应关系, 以便按资金性质进行预算管理。为保证我国新农保资金来源的稳定性, 我国在编制新农保预算时应建立合理的标准, 新农保的预算标准主要包括政府补贴标准、基本保障金的个人缴费最低标准以及个人缴费等级的标准等, 并按照标准组织预算, 从而实现新农保资金使用的法律性及规范性。就我国而言, 从实现新农保预算管理的预期目标来看, 应该选择“一揽子”社会保障预算模式。在该模式中, 将用于社会保障性支出的一般性税收收入、社会保障性支出、以及各项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编制在一张预算中。既有来自政府公共预算安排的社会保障收支, 也有来自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一揽子”社会保障预算比较完整, 能够全面反映社会保障收支、结余、运营收益等情况, 体现出整体保障水平以及国家对社会保障事业的参与程度。“一揽子”社会保障预算缺点是具体编制比较复杂, 技术处理有一定难度。然而, 我们应该考虑到现实的预算管理实践尚停留在单式预算管理的阶段, 社会保障预算收支目前仍处于政府公共预算的框架内, 因此一步到位需要一个过程, 过渡性的方法则可采用“基金预算加一般预算”的社会保障预算结构。随着对复式预算的完善, 将公共财政预算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的部分与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合并, 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预算。

参考文献

[1]华黎, 郑小明.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资金供给的思路与对策〔J〕.求实, 2010 (10) .

[2]樊小钢, 陈薇.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政府财政责任探讨〔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8 (6) .

[3]安增龙.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4]杨翠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方法的探索—以宁波市为例〔J〕.社会保障研究, 2009 (3) .

[5]德文, 侯慧丽.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北京模式的探索意义及适用条件〔J〕.社会保障制度, 2010 (1) .

农村精神养老公共政策 篇8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国发[2009]32号) 精神, 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以下简称新农保) 试点工作2009年下半年正式启动, 第一批试点共18个县 (市、区) , 以后逐步扩大试点, 2020年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新农保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为主, 坚持“低水平、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原则, 具备较强的操作性, 广受农民群众欢迎。当然, 作为一项新的社会政策, 其在制度设计及实施保障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一些问题。2011年上半年, 笔者走访调研了河北省某一试点乡, 对该乡进行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情况”的民意调查, 目的是了解农民的需求意愿与参保能力, 听取民众对政策的认识与评价, 以期对新农保制度的完善和全面铺开提供依据。

该乡经济发展在河北省居中等水平, 2009年人均纯收入3202.2元。截至2009年底, 全乡人口总数为50334人。其中, 男性25721人, 占51.1%;女性24613人, 占48.9%。全乡18岁以下11201人, 占22.3%;18岁~35岁17479人, 占34.7%;35岁~60岁16471人, 占32.7%;60岁以上5183人, 占10.3%。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问卷设计之前, 笔者先行走访了该乡部分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及农户。走访中了解到, 对于新农保政策大家普遍表示欢迎, 并且, 截至2011年6月, 该乡已有2.5万人参加新农保, 占到了该制度应覆盖人数的95%以上。

在走访调查基础上, 调查问卷设计了“已参保人员调查问卷”和“未参保人员调查问卷”两类。共发放问卷700份, 其中, 已参保人员调查问卷400份, 未参保人员调查问卷300份。共回收问卷676份, 其中有效问卷624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89.1%。调查以户为基础, 调查对象为16岁以上符合参保条件的人群。

二、农民基本生活状况分析

调查问卷分别就文化程度、家庭组成、收入来源、主要支出项目等进行了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和笔者实地走访了解情况的综合分析, 该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1. 生活水平仍处较低层次。

被调查者中, 家庭最大支出项目是基本生活费用, 且占到了80.1%之多;其次是教育支出, 占13.2%;而养老和医疗支出占比均为2.4%。笔者实地走访中也了解到, 农民整体生活水平仍较低, 家庭收入最大支出仍是基本生活开支。此外, 农民普遍感觉支出压力较大的是教育支出, 而对于养老和医疗的投入, 则显得力不从心。由此也可以看出新农保政策全面推行的重大意义。

2. 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被调查者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到了78.2%, 高中学历者占16.4%, 而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仅占5.5%。

3. 收入来源单一。

调查显示, 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中, 85.6%来自农业收入和打工收入, 其中打工收入占62.9%。笔者走访了解到, 该地区没有成规模的乡镇企业, 绝大多数农民除靠耕地饣胡口外, 就是外出打工挣钱, 收入渠道狭窄。

三、新农保政策实施情况分析

1.“养儿防老”传统观念正悄然变迁。

通过对农民晚年生活保障方式 (现时或期望) 的调查了解到, 47.8%的村民选择养老保险, 其次才是子女平均负担和平时储蓄。在对已经参保者“参保原因”的调查中也显示, 46.8%的参保者参保的主要原因是希望“晚年生活来源更有保障”, 22.7%表示“晚年不愿意依靠子女” (表1) 。笔者走访中也切身感觉到, 农民对已经施行的新农合和正在推行的新农保均表示欢迎和期待。

2. 收入水平对参保的影响不明显。

笔者分别对参保和未参保村民的收入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 (表2) , 结果显示, 农民收入水平对参保情况影响不明显。说明影响村民参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经济状况并非主要因素。

3. 农民对政策的了解深度不够。

走访中了解到, 对于新推行的新农保政策, 村民普遍表示知道, 但对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细节, 则了解很有限。调查统计显示, 被调查者中对新农保政策表示“非常清楚”的仅占9.4%, “比较清楚”的占39.0%, 而42.7%的村民表示“不太清楚”, 更有9.9%表示“不清楚”。

4. 养老金给付水平偏低。

在对未参保村民不参保原因的调查中, “养老金水平过低”居第一位, 占53.4% (表3) 。而在对保险政策中“最不满意项”的调查中, “养老金发放标准”占53.9% (表4) 。

与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水平相比, 河北省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2008年为3125.55元, 新农保基础养老金为每人每年660元, 仅占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21.1%。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比, 河北省城镇职工保险养老金一年在1.5万元左右, 而农民参加新农保, 选择100元/月, 缴费15年, 到年满60岁, 每年养老金也仅为5952元。

5. 多数村民选择较低缴费档次。

河北省新农保缴费档次分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档。为鼓励参保农村居民多缴费, 沙河市在年缴费100元、财政补贴30元基础上, 每增加100元, 市财政多补贴5元。尽管如此, 多数村民仍选择较低的缴费档次。被调查者中, 选择100元最低缴费档次的占到了74.3%之多。

6. 村民更倾向按年缴费。

在缴费时间上, 70.3%选择了按年缴费。而对于缴费方式, 56%选择“专门人员催收”, 40.7%选择“自己去缴”。

7. 对子女连带缴费政策意见较大。

根据河北省新农保政策规定, 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不用缴费, 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参保缴费。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此政策不太合理和不合理的占到了被调查者的68.7% (表5) 。

四、对策与建议

1. 加强政策宣传与解读的深度。

新农保政策实施过程中, 通过电视、广播、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媒介进行宣传, 使广大农民对农保政策已普遍知晓, 但大都只是停留在表面, 对参保缴费、不同缴费档次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标准等规定都不甚了解。一项新政策的顺利推行, 关键取决于群众的认识是否到位, 取决于政策宣传和发动工作的深度。不能仅停留在大喇叭广播、发放材料等粗放式宣传, 而应变“宣传”为“宣讲”, 通过面对面交流、现身说法等形式, 讲明政策, 讲透意义, 讲清计算方法, 注重针对性、多样性和实效性。

2. 拓宽基金筹集渠道, 提高养老金给付水平。

应根据物价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经济的发展, 相应调整基础养老金、地方财政补贴和个人缴费费用, 重点要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逐步提高新农保的保障水平。新农保政策基金筹集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三方面构成。而从调查情况看, 县乡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比较单一, 财政压力较大。因此, 在加快地方经济建设步伐、快速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 应从战略高度来考虑如何拓宽新农保的筹资渠道, 建立与经济发展协调联动的保障机制, 探索如特种税补贴、其他行业转移补贴等新型资金运作模式, 保障这项惠民政策的健康稳定发展。

3. 优化、细化政策设计。

在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同时, 应确保新农保同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转换和衔接。同时, 细化相关政策, 逐步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 实现异地迁移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地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 做好统筹协调。

4. 对子女连带缴费政策作适当调整。

当前, 农村60周岁以上老人大都有多个子女, 且子女均组织了各自的家庭, 家庭情况、经济条件等方面都有差异, 要求其所有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都参保缴费有很大困难, 这势必影响到老人领取基础养老金。因此, 有必要对政策做出适当调整, 如将老人所有符合参保条件子女都参保, 调整为只须符合条件子女中有1人参保即可领取。这既保证老人能够领取养老金, 又能保证一定的参保率。

5. 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

农村精神养老公共政策 篇9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养老金待遇,生命周期储蓄模型

农村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又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一个滞后的最薄弱的环节,被看作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最难解决的热点问题。1992年,民政部颁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确定了以县为单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方针,但是原有农保待遇低已是不争的事实,于是从1998年以后这项工作进入停顿甚至清退状态。根据国发32号文件号召各省于2009年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要求及其指导思想,湖南省人民政府于2009年11月19日正式出台了新农保具体的实施政策和纲要,并选择长沙县等14个县进行试点工作。截止到2010年11月,全省44个县市区已纳入试点范围,总共发放养老金6.5亿元,115.9万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按月领到了新农保养老金。随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进行和推广,参保农民的养老问题和生活消费水平能否得到改善?笔者将针对新老农保制度下的养老待遇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原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养老金待遇分析

在老农保的制度下,我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采取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模式,个人的缴费和集体的补助(含国家让利)分别记账在个人名下;基金实行积累制,并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保值增值主要是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根据一定的利率进行计息,;待参保人年满60周岁后根据其个人账户基金积累本息和平均余命确立养老金发放标准。个人积累总额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Rjp为第j年第p月缴纳的保险费,Rjp≥0,Ij为第j年的计息利率,m为保险对象开始领取养老金的月份,n为缴费积累年数,a为管理服务费的提取比例。原则上投保人开始领取养老金为其年满60周岁的次月,计算月领取养老金标准的公式为:

月领取养老金标=0.008631526*积累总额。民政部投保人实际领取月养老金也可以根据【1994】21号《关于养老金给付有关事宜的通知》精神,加发月领取标准的10%,即实际月领取金额=月领取标准*(1+10%)。实际操作中,各地方都会根据实际经济状况做一定调整。

根据公式,一般取a=0.3,1994年后,取I=12%。如果农民一次性缴费200元养老保险费,若10年后退休,经查复利终值表,终值系数=3.106,则农民每月可以领取5.7元的养老金;若15年后退休,复利终值系数=5.474,则每月可以领取10.1元。如果一次性缴费400元养老保险费,10年后退休可以每月领取11.4元的养老金,15年后退休每月可领取20.2元。如果该农民按照每月2元的档次进行逐年缴费,那么10年后退休可以领取每月4.7元的养老金,15年后退休可以每月领取9.9元;如果每月按照4元标准进行养老缴费,那么10年后可以领取9.4元,15年后退休可以每月领取19.8元。

笔者在对湖南省长沙县的调研中发现,农民交纳保险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2元、4元、6元、8元……20元等10个档次缴费,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心等原因,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档次。在该县已经领取养老金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只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100元或者200元不等,后来退休时只能领取每月几元的养老金,根本谈不上老有所养,农保的养老保障功能在农村自此也比较淡化。

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养老金待遇分析

1、新农保制度简介。

新型农保提倡“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三方筹资”取代了原有的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以政策支持”为宗旨的筹资方式。参加新农保农村居民于60周岁开始领取养老金,每月数额为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账户总额/139,养老金为中央财政补贴55元加上县政府补贴的5元。根据长沙县政府政策,新农保缴费分100,200,300,400,500五个档次,地方政府对个人缴费补贴为每年30元,县政府对个人缴费每提高一个档次依次增加5元,缴费年限比15年每超过一年每月增加基础养老金0.5元,均计入个人账户。

就长沙县而言,新农保基金已支出918.4万元用于60周岁以上老年农民的基础养老金支付,虽然每人每月60元数目不多,但对于农民基本生活支出还是有一定的保障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年农民的经济独立能力,让农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政府对农民养老大力扶持。对建立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统筹城乡发展,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新农保养老金的保障水平计算。

对于个人账户基金收益率我们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利率2.25%计算,以长沙县的补贴标准为例,设每个缴费档次日后每月养老金水平为A,每年缴费为S(1),银行利率为i,缴费年数为N(N>=15),则A=60+0.5(N-15)+(S(1)+3 0+(S(1)/1 0 0-1)*5)*(F/A,i,N)/1 3 9

由于在调研中得知,长沙县现参保中青年农民选择缴费年限均为15年,我们以缴费15年为例,忽略通货膨胀,分别计算出五个缴费档次每月的养老金数额,结果如下:

长沙县农民平均月收入约917元,月平均基本生活消费支出为550元左右,其余用于子女教育、修建住宅、人情往来等等。选择五个缴费档次的农民在60周岁以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分别占现有月收入和月基本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如下:

3、新农保保障水平的分析。

在选择15年缴费期的情况下,养老金占现有收入的比率和基本生活开支的比率都随着缴费档次的提高而提高,但是最高仅达到23.9%,131.2元,说明现行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政策以及实施情况相比老农保每月几元的养老金能够大大提高对老年农民的生活保障,但是仍然不能很好地保障无收入来源的老年农民的基本生活,在考虑通货膨胀和物价指数和农民收入增长率的情况下,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每月支付额占59周岁时月收入的比率)更低,这对于老年农民的生活保障更加不利,因此保障水平亟需进一步提高。通过我们实地调研的结果,发现影响新农保保障水平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选择的选择缴费档次大多偏低,因此淡化了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功能。长沙县新农保参保率超过了90%,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从广度上来说农民参与面广;但是从缴费档次选择来看,选择100元/年的占85.7%,选择300元/年占9.5%,选择500元/年的占4.8%,这说明从深度上说大多数农民积极性还是没能够充分调动起来。

2)新农保缴费档次没有与农民收入挂钩,在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如果缴费没有相对应的增长率,会导致养老金替代率过低,新农保对农民60周岁以后生活消费无法起到明显的保障作用。

3)地方政府的补贴站财政支出的比重偏小,对于不同缴费层次的激励措施不够明显,而且政府补贴没有规定相应的增长机制,因此不利于发挥新农保的激励机制。09年长沙县政府财政收入约为52亿元,其中用于用于新农保支出为918.4万元,该项支出仅占财政收入比例为0.18%,政府完全有能力负担并适当调整加大此项支出。

4)缺乏有效的养老基金运营机制,承诺基金收益率仅以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参考,极大地影响了新农保对老年农民生活的保障水平。对于老农保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基金只可以用于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等,难以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国家政策对于养老基金的投资渠道有了一定的拓展,但目前并未出台具体的法规和要求。

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下农民生命周期内消费水平分析

为更好地探索如何提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政策效果,除了分析新农保对无收入来源的老年农民的生活保障水平外,我们还可以在生命周期储蓄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加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生命周期养老计划,探究新农保对农民一生的生活消费水平的影响作用。

1、基本假设:

1)根据新农保养老金计发政策,农民人均寿命为72周岁;

2)农民16至60周岁为生命周期的储蓄阶段,每年有固定收入,而60周岁至72周岁为纯消费阶段,无收入来源,靠之前积累消费;

3)为使问题简化,我们假定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农民每年的实际收入I,消费支出C,以及每年储蓄额S均不变,即与通货膨胀保持同步,不会超过通货膨胀;

4)农民6 0周岁时个人总储蓄额为TS,60周岁以后总消费额为TC,折现率为i;

5)农民每年储蓄总额中,银行存款为S(0),养老保险缴费为S(1),银行存款利率为r,养老保险年收益率为R,参考银行存款利率,R≈r;

6)农民缴费年数为N,为简单起见,缴费方式为以60岁为起点,往前连续推15年或以上,即N>=15。

2、生命周期储蓄计划基本模型介绍。如何合理地分配总收入中消费与支出的比例,以使个人在纯消费阶段每年

消费水平与积累阶段保持一致,是生命周期储蓄计划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其原理为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情况下,个人60周岁以前储蓄总额的终值TS应该与60周岁以后消费总额的现值TC相等:

其中(F/A,i,45)为年金终值系数,(P/A,i,1 2)为年金现值系数。

3、加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生命周期储蓄模型。

在加入新农保因素之后,农民在积累阶段每年的总储蓄额将分流出一部分用于养老保险缴费,且农民60周岁以前储蓄总额的终值TS应该与60周岁以后消费总额的现值TC相等,可得:

4、新模型的实证分析。

根据统计信息网的数据和我们实地调研结果可知,长沙县农民2010年人均年收入约为11000元,银行利率为2.25%,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暂时参考银行利率,那么,农民选择不同的缴费年限和缴费档次能够保证的消费水平也不相同。根据公式1,2,3可算得在没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情况下,农民生命周期内年消费水平如下:

再根据公式4,5,6可算得在加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情况不同条件下整个生命周期内年消费水平如下:

5、结果分析与讨论。

在满足基本假设条件的情况下,运用生命周期养老计划模型可以算出农民在不同收入水平条件下根据新农保具体政策作出相应选择时在生命周期内最大年生活消费水平和最优储蓄水平。

(1)合理的规划的储蓄意识可以使农民的生活水平保持在一个较高的稳定水平,且在参加新农保之后,消费水平会有一定的提高;

(2)随着缴费年限的增加和缴费档次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3)当缴费年限一定时,提高每一个缴费档次消费水平提高并不明显;缴费档次一定时,提高缴费年限消费水平的提高也不明显,对农民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4)由于在储蓄总额中,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越高,越能吸引农民选择更高的缴费档次从而获得更高的年消费水平。总之,该模型能够为提高农民储蓄养老意识和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收支规划提供参考建议。

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政策性建议

为了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其对农民生活的保障水平以及提高农民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消费水平,使制度更具有吸引力,让农民切实得到实惠,提高他们的养老待遇和生活保障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加强农民对新农保制度金融内涵的理解。

据调查,100%的农民都知道有新型农村保险这一政策,说明政府宣传覆盖面广,起到了较好的上传下达作用;但其中,对政策非常了解的0%,有一定了解的占42.1%,只有一点了解的占44.5%,完全不了解的占13.4%,说明大多数农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由此可见,政府宣传工作虽广却并不很到位,没有将政策中非常重要的缴费和待遇条款向农民解释清楚,鼓励其选择更高的缴费档次和更长的缴费年限。

2、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力度,拓宽补贴资金来源渠道。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明确了政府在资金来源上的责任,这是新制度区别于旧制度的一大特点,同时农村养老保险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也证明了政府投入是农村地区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所以,一方面政府应当把农村养老保险放在一个战略高度,拓宽筹资渠道,新农保的资金来源除了传统的财政补贴方式外,还可以借鉴国外如巴西和法国采用的特种税补贴方式和其他行业转移补贴的方式;另一方面,政府需参考农民收入增长率,通货膨胀等因素,将补贴数额与特定指数挂钩,让政府补贴随着收入和物价增长而相应增长。

3、使不同缴费档次,缴费年限的补贴程度差异明显化。

根据我们的计算,因为政府对每提高一个缴费档次和增加一个缴费年度的补贴仅分别为每年5元和每月0.5元,使不同的缴费档次和缴费年限之间差异化和层次化相对缺乏。因此,更高的缴费档次和缴费年限对提高农民并没有太多吸引力。政府可以加大补贴程度的差额,鼓励更多农民选择较高的缴费档次和较长的缴费年限。

4、强化农村居民的储蓄意识和社会养老保险意识。

现在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已经开展得比较到位,而城镇居民本身由于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较高,其理财、储蓄和养老观念和规划能力就比较强;与城镇居民相反,农民普遍缺乏储蓄意识,大多数农村居民表示从没考虑过养老问题,在其有收入的时期也没有为未来的生活做规划和准备,而合理的储蓄规划能使农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水平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养老保险则是一种强制储蓄。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农民知识水平,普及养老观念和合理的养老储蓄计划。

5、提高新农保基金的运营水平和

收益率,提高农民个人账户的收益水平。目前,根据相关政策规定,新农保基金收益率参考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对农民并没有产生较大吸引力。因此,为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和养老金支付水平,一方面,基金可以投资于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在较低风险条件下获取较高的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实行基金运营管理的PPP模式,即政府选择实力雄厚,信誉卓著的基金公司,委托其对基金进行更高效的运营,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这种安全性较高的基金,获取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莫顿.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娟.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待遇的实证性研究[J].特区经济,2009(2)

[3]、贾宁,袁建华.基于精算模型的新农保个人账户替代率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0(3)

[4]、张现同,郝勇.新制度下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替代率测算[J].决策参考,2010(5)

[5]、李晓云,范冰洁.山东淄博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7)

农村精神养老公共政策 篇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卫生医疗水平的上升,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长,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群体是我国最大的人口群体。人走向老年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农村的养老还是主要依靠家庭来承担,在老年人失去劳动能力之后,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依靠子女。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突出,又由于当地政府养老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不足,使得该问题无法得到很好地解决。但也不排除有些经济发达地区,老人可以从集体组织中得到养老金,但这种情况毕竟为少数,相对存在于东部发达省份的农村,比如浙江宁波地区的农村,就已经有了完整的养老保障,对于老年人和失地农民,政府都提供养老公共服务的支出,来保障失业和失去劳动力人口的生活。但是,在比例占重头的中西部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突出,又由于当地政府养老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不足,使得该问题无法得到很好地解决。当然,必须指出的是,最近几年,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政府对于公共服务的支出大大提升,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成就不能一概抹杀。可公共服务农村城市不均等的问题也突出,而这种不均等化正是制约农村前进的关键因素。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带来农民生活需求的增长,故而迫切需要完善的养老、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系,而政府在公共服务支出中的短缺和不均等问题不仅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也严重影响着广大农民的养老,如果农民的养老问题无法得到良好解决,那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也将是一句空话。因此,在此以浙江省为例,研究政府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支出的额度对当地养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

2 政府公共服务支出

公共服务的涵义,也就是21世纪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改革政府的理念,公共服务狭义的概念不涵盖国家政府所涉及的经济调控、市场管理、社会职能等一些职能活动,凡是属于政府范围的行政管理过程,维持整个市场的秩序和社会的秩序的监管活动,并且,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整体的操作的行为,都不属于狭义的公共服务概念之中。公共服务支出满足公民的生活、生存与发展的某种直接性需求,这样的需求能够让公民得到更好的满足。比如,教育的需求涉及到公民及其被监护人,也就是他们的子女所必须得到的需求,通过教育他们可以得到身心上的满足,同时能有助于他们人生的成长与发展。如果在这个教育过程当中,政府的权威和公权力发挥了相应的作用,那这就被叫做公共服务了。可是,又比如执法、税务登记、商标注册、行政处罚等,即使在这个过程中也和公民发生了关系,并且依然是公民在生活和从事一系列工作中所必须与政府发生的关系,可不同的是,公民在诸如此类的行为中也不会感觉到自身的需求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和满足,而这只能使公民的间接需求得到满足,因此类似的行政活动并不能被称为公共服务支出的活动。赵强社(2015)认为公共服务一般涵盖了民生所需求的教育问题、就业需求、社会福利保障、医疗保险和卫生、计划生育政策、文化体育发展领域等的公共服务。韩小威(2012)这一点可以从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首先是消费的非排他性,这就是说,在当一个人消费时,无法阻止其他人对该物品和服务的消费,换言之,任何人都可以对其消费。2012年7月出台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基于切实可行的操作层面制定了国家公共服务界定的标准,明确了四个主要的目标:扩大有效供给、均衡地发展经济、打造群众比较满意的服务、涉及范围比较广泛,最终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如何使公共服务供给有效地扩大,这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政府服务的支出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利益,基本利益是指基本公共服务应涵盖公民的生存权。娄兆锋、曹冬英(2015)认为,公共服务是指保障个人基本生活和发展权利所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包含了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交通信息、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领域。以经济学的眼光来看,这不仅包括供给的扩大,更加重要的是增加政府支出在公共领域中的比重。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之后,虽然我国不再以传统的计划经济来控制国民的一切,但是传统的基层官僚体制还依然存在。政府对经济管得太多太宽,管制过多过滥,效率低下等等。由于我国经济从封建经济之中过度出来,在近代又形成了畸形的资本经济,我国政府对经济的控制一直是过于多,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很不完善,因此,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存在问题。比如说生产角色的越位,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控制着大多数公共物品的生产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让那些本可有市场或者民营企业完成的生产收入国家管制之下,降低了经济的活力。其次,提供角色的缺位,政府为制定良好的法律法规来完善市场的运行,缺少相关专业人员来维持市场经济的平衡。在政府提供和支出方面,应很好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汇集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体的力量来进行供给,也就是治理中强调的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为了有效地实现公共服务的提供,作为政府,应当引导公民认识自身的需求,满足公众利益的需求,同时又该做到掌舵而不是划桨,还要通过反馈系统来了解回应性。

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个内在要求就是需要发展比较均衡。发展公共服务涵盖了服务结构的优化和服务规模的扩大,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要做到公共服务提供者和受方的需求上的匹配。较为均衡的发展囊括了市场资源配置的均衡、结果上的均衡和对于服务的评估的均衡,尤为突出的是要保证广大落后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方向是服务能力需要力所能及。伴随着公共服务的实践活动的展开,国家公共服务基本标准的落实就在于其能否具有可获得性。首要的是要具有一个健全的服务网络。当前,偏远地区或者城市地区中低收入者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比较大,能否使其得到满足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他们对公共服务的利用能力比较低,同时局限于他们较低的支付能力,尤其是处于大灾之后,很容易地因灾致贫。因此,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的建立依赖于健全完善的服务网络。其次,要有针对性地提高特定领域的公共服务能力,让特定的需求者能够有效及时地获得服务。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是在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改进服务链、尤其是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进行大力的扶持,逐渐消除公共服务供给的城乡二元结构,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便捷有效的公共服务。此外,随着规划的实施和发展的深入,到2015年,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都达到完善,城乡居民都能拥有较好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步伐向前迈出很大的一步,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时候,实现较为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公共服务二元结构的问题得到很大的完善,争取做到基本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其次,作为维护公共利益而产生的公共服务,理论上应该是由政府主导,或者说政府应该作为一个安排者的角色。本文认为,在市场经济时代的今天,公共服务具有多主体提供的模式,并且各主体之间相互依赖。

4 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对养老的影响

政府财政的支出对于养老服务的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公共服务在于养老方面的支出。

4.1 模型设计

为了更好地论证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对于养老和保障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EVIEWS软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的分析。图1选取了2007年到2013年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福利机构数量。

由图1得出,点基本都落在直线附近,这说明变量X(保障支出)与变量Y(福利单位机构数)之间存在线性相关,且增长方向相同,可以推测存在正相关。建立如下线性模型:

该模型中β1和β2为未知参数,β1是对社会保障支出的截距系数,β2为X的斜率系数。而μ则为随机扰动项,在实际政治经济活动中,除了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对福利性机构增长有着影响,其次,福利机构即养老机构等的发展也依赖于其他很多因素,比如社会和企业的救助与投资等,因此在这设置μ为方程式的随机扰动项。

4.2 参数估计

根据图2的LS回归结果显示,β1为1383.375,β2位1.7084,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方程:

可由以上方程得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比如社会救助,私人部门的投资等情况均保持不变的时候,政府部门每增加1亿元的社会福利保障支出,就会相应得增加1386个福利机构数的增加。这表明,政府公共服务的支出对于老年人和失能弱势群体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在之后的社会发展和一系列改革之中,应当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的支出份额,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同时,在改革政府和治理兴起的浪潮中,一元管理的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各社会团体,第三部门,公民自组织等在养老这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面前应当也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为参与,公民自我出力的形式来完善养老机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4.3 模型检验

由图2可以得知可决系数R²=0.958043,介于0到1之间,说明方程的拟合度较好,解释变量“社会保障支出”对被解释变量“福利机构数”绝大部分的差异做出了解释。

White检验。该模型进行White检验检验后不存在异方差,因此对原方程进行WLS估计,见图3。

根据图4White检验结果显示,Obs*R-squared=1.193897,相应的概率值P=0.5505大于检验水平α=0.05,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即WLS估计所得到的残差序列不存在异方差。根据WLS估计,Y设定为社会保障支出,X设定为福利机构数,得到新方程:

因此,由实证分析所得,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能够拉动社会福利机构的增加,包括养老机构的增加,所以,政府为了完善养老方面的服务,应增加公共服务尤其是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

5 对策与建议

5.1 发挥家庭养老模式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

计划生育这项国策实行几十年以来,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口出生率出现了急剧的下降,一对夫妻一般只养育一个孩子,甚至很多出现了一个青年劳动力要赡养四五个老年人的情况,传统的“多子多福”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重冲击,加之中西部地区人口的大量外流,导致很多村成为老人村,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面临威胁,养老问题无从谈起。

5.2 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在农村养老中的比重

要逐步消除公共服务不均等化,将农村养老公共服务支出的比例制度化。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老年人一生病就等死的情况并不在少数。保障系统还应该涵盖对于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培育以及提供他们相应的法律帮助等。总结各种解决的路径,我们可以看出在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中,还是需要政府作为主导,以社会和家庭为辅。

参考文献

[1]赵强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17-24.

[2]韩小威.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模式探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7-34.

上一篇:家庭电路下一篇:教具演绎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