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具演绎的精彩

2024-10-18

教具演绎的精彩(共9篇)

教具演绎的精彩 篇1

动态生成把握得好是课堂教学的亮点, 它让课堂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张扬着生命的活力, 演绎着一个个未曾预约的精彩。

现象一:“谜底”早揭, 悬念不再

案例:《三角形内角和》。介绍了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后, 多媒体出示一大一小两个三角形卡通图片, 为谁的内角和比较大而争论不休的场面, 请学生评判。学生议论纷纷, 一时难以判断。老师感觉“正中下怀”, 准备导入课题。不料,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知道, 无论是大三角形还是小三角形, 它们的三个内角加起来都是180度, 所以它们是一样大的……”

很显然, 如果学生没有过早地把将要探究的结论揭示出来, 学生带着疑问按照老师设计的悬念进行下去, 课会上得很精彩。面对猝不及防的过早“曝光”, 教师该怎么办呢?新课程三维目标告诉我们, 课的精妙, 并不完全在于学生能掌握多少知识技能。学生虽然懂得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但并不一定明白这个结论的由来, 这决非数学的价值追求。教师要做的是引领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感受其魅力, 经受其洗礼, 获得终身受益的研究能力。

现象二:受制“负迁”, 探究无效

案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列出算式8.54÷0.7后, 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由于前面所学知识的负迁移, 学生根据已学法则算出的得数都是1.22, 老师问学生有不同答案吗?全班竟无一人应声, 让他们说算法, 倒讲得“头头是道”。一个学生越说越离谱:被除数和除数一共有3位小数, 所以商应该也有3位小数, 是0.122……

对此, 教师故意不复习相关知识——商不变规律。目的就是不走“小碎步”, 不做太多的铺垫,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 让学生自主经历知识探索的过程。但结果却与预设“冰火两重天”, 没有出现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出来“救场”。这既是意外, 也属正常。倘若教师再从头自导自演地讲解一通, 学生一时难以理解, 前面的铺垫难免前功尽弃, 转化的数学思想更谈不上“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了。

此时, 顺着他们的思路引开去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同学们讲得‘有道理’, 但它到底对不对呢?你们能想办法证明吗?试一试。”一石激起千层浪, 课堂于“山穷水尽疑无路”之际终于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场景。

现象三:“鸡肋”预设, 用之无益

案例:《小数点搬家》。原来的预设是有二个步骤。一是猜测:让学生观察并猜测0.004、0.04、0.4、4这四个数间依次存在的大小关系;二是验证:学生初步说理后, 我将播放精心制作的电脑课件动态演示比较过程:先给这四个数加上“米”的单位, 再分别转化成以“毫米”为单位……让学生直观了解它们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并揭示规律。

刚开始, “一切尽在掌握中”, 过程进展得相当顺利, 学生一下子就猜出它们之间的10倍关系。正当我想象

着学生将很难说得通透, 该是我的课演件发生派了上。用场的时候, 预想不到的情况绎学生的单位, 01.0:给04元是这四4个厘 (学生讲是妈数都添上“元”未妈告诉她的) , 0.04元是4分, 0.4元◎曾是邻两4角个数, 4之元间仍存然在是着41 0元倍, 关所系以。上面相黄荣元预学生个小数单位2:之间存在着0.001、0.0110、倍0.关1、系1, 那这四约存么, 4着10个倍关系0.001、。0.01、0.1、1当然也的

课堂就以这样出乎我的意料的方精实施教师预设式精彩互动着, 的方案呢我飞速地?哪怕思考:是把精该不该彩心制作的课件作为一种辅助理解的形

式出现!

终于, 我忍痛“割爱”, 对自己说:“别画蛇添足了, 收起你的课件吧!”

是的, 面对新课程“活”起来的课堂, 面对课堂中一个个能说、爱说的孩子, 教师再也不能像以前“目中无人”, 或“我行我素”, 按预设机械地照搬照套。

现象四:把题偏误, 答非所问

案例:《用字母表示数》。在课的拓展延伸阶段, 教师出示学生学过的《青蛙儿歌》, 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把青蛙的只数, 还有腿、嘴、眼睛的数量表示出来。

三个学生相继回答。学生1:a只青蛙a张嘴, a只眼睛a条腿。学生2:a只青蛙b张嘴, c只眼睛d条腿。学生3:a只青蛙a张嘴, b只眼睛c条腿……

显然, 这是一组错误的答案。教师反复追问:“还有别的想法吗?”焦急地等着一个正确的答案出现, 因为就要下课了, 后面还有几道习题待解决呢。偏偏学生一时之间想不出, 课堂陷入一种集体失语的“冷场”状态……终于在第四个学生的回答中, 教师得到了一个正确的回答:“a只青蛙a张嘴, 2a只眼睛4a条腿。”老师如释重负, 向大家:“同意吗?”“掌声鼓励!”并迫不及待地转入到下一个题目的解答中。教师要坚持对内容选择、手段运用、言语磨砺、对话保持、互动反馈等课堂行为的自我剖析, 不断积累, 酿成机智, 最终以合儿童、合数学、合规律的形式推进课堂动态生成自然本真、水到渠成、高质高效。

教具演绎的精彩 篇2

大课间活动展示表演的时间到了。我们穿着统一的服装,排着整齐的队伍,伴着乐曲,来到了大操场,按要求稍息站好。随着音乐响起,我们都“活跃“起来,在那火似的太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做起优美的自编操。

第二首兔子舞歌曲响起,大家走到各自的活动场地娱乐。

兔子舞的同学、集体舞的同学……和着美妙的乐曲,翩翩起舞。乒乓球台四周围满了同学。一个小小的乒乓球象子弹出枪膛一样,直落到对方台子上,接球的同学敏捷地往后紧退几步,用拍子轻轻一削,那小小的乒乓球就旋转着飞了回去。“好球!”围观同学爆发出一阵掌声。“一、二”“一、二”的号子及竹竿敲击的.声音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几十个孩子聚拢在一起,其中几个蹲在地上手握竹竿,一张一合地打着整齐的拍子,其他孩子则面对竹竿站成两排,和着节拍一个接一个地冲入其中跳跃, 清脆的竹竿撞击声和孩子们稚气的笑声交融在一起。明媚的阳光下,孩子们的脸上都露出幸福的笑容。不远处围着一群同学,原来是在打羽毛球。“高球,注意……”这不,一位颇为专业的“解说员”正兴致勃勃地为两位球手解说着呢!一旁的观众也不闲着,阵阵呐喊声震耳欲聋。体育室的同学正一边享受动听的音乐,一边专心地下着棋。只见他们杀得难解难分,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啊!

不同班级的学生在指定的区域里尽情玩耍,彼此之间默契配合,加油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老师们则奔前走后张罗个不停,不自觉之间成为了学生的快乐伙伴。

“十问”演绎《项链》课的精彩 篇3

第一问:哪一个同学首先概括故事的大致内容?由于课前的预习较好, 很多同学都迫不及待纷纷举手。我点了一个同学, 她说:“阅读提示就有说明, 这是一个关于项链的故事, 大致是借、丢、赔项链, 最后发现是假项链。”

我接着问第二个问题:请问同学们, 哪个情节你最喜欢?为什么?问了两个同学, 都说第四个情节, 也就是最后一个情节最好。原因是最后一个情节发现是假项链, 简直是神来之笔, 充满惊讶。我作了补充, 第四个情节篇幅不多, 但使得结构更加奇特、完美、自然, 如同带领观众漂流一般, 在水流拐弯处突然坠向落差较大的涧中, 惊险刺激, 令人记忆深刻。

此刻正是一次阅读与写作的经验接轨的良机, 我引出第三个问题: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我们写作时怎样来用?学生发言依旧热烈。前一小问, 基本都说是设置悬念;后一小问意见反映冷淡些。

我立刻发问打开局面:我们常写的记叙文怎样用悬念手法?毕竟大家写记叙类文体较多。学生们只能答出根据题材、个人经历, 等等。我说“大家说得对”, 并立刻举了几个例子:叙事散文《荔枝蜜》就用了“欲扬先抑”的悬念手法;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中“时空交织”的文章构制方法, 也是一种悬念手法, 等等。共性是把答案放在最后揭晓, 不同之处是叙述过程, 可以是情感的变化、程度的累加、时空的转换等。学生们听得很入神, 因为又掌握了一点写作和欣赏的技巧。

很快, 我提出第四个问题:面对丢了朋友项链的事情, 玛蒂尔德选择不惜一切代价买同样的项链赔偿。如果你是玛蒂尔德, 你会怎样处理丢了好友项链的困境?请回读课文“赔项链”一大段。有学生回答:玛蒂尔德虽然追求资产阶级上流地生活, 但本质没变, 我会向她学习。也有学生一针见血地回答:玛蒂尔德连她最亲的朋友都不能袒露真相, 说明她死爱面子到极点。她的朋友佛来思节夫人也没有在十年中问问玛蒂尔德为何如此憔悴, 显示出资产阶级的冷漠。我绝不会这样做, 朋友应当一生一起走。我说:答得很好。

第五个组合提问:玛蒂尔德是天生的虚荣心吗?她的坚强又源自哪儿来的动力?很多学生回答:不是, 理由是玛蒂尔德是人, 是社会人, 其个性很大程度上由生活的大环境决定。她的虚荣心是社会造成的。就坚强的动力一说, 课文原文是“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 毅然决定打定了主意”。这里是一个“美丽动人”的玛蒂尔德, 她至少知书达理, 有是非判断力, 有道德良心, 这是她心底决定赔偿项链的最大动力和能量。我补充说:玛蒂尔德的虚荣心理都来自自卑心理的积累, 以及身份地位较低造成的, 但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腐朽价值观、金钱观、人生观教育潜移默化造成的。我们要坚决加以批判和抵制。而她的坚强则是她个人道德、价值和理智评判的胜利, 是人性真、善、美的胜利, 是恶的环境下艰难而坚强生长的一朵奇葩。课堂一片掌声。

第六个提问:这对时下我国的国民有什么启示?学生纷纷回答:我们要做正直诚信的人……我们不能虚伪, 那样只会害了自己。我说: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我们的良好启迪, 我们都要好好对照反思自己, 看自己实现到了哪一步, 还有哪些没做到、没做好的。课堂下一片掌声。

第七个提问:玛蒂尔德丢了项链, 课文没有说明原因, 你觉得为什么会丢?学生说:她太激动了, 想着自己比所有女宾都漂亮、高雅、迷人, 连部长也注意她了, 所以她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一时头昏脑热, 不小心把项链丢了。我说:没错, 这提醒我们, 做事情要冷静细心, 任何时候都不可得意忘形, 这样只会遭受命运的捉弄和打击。

第八个提问:对于本文的主人公二号, 也就是路瓦栽, 谁能说说他的性格特点?简说即可。这个问题大家较易忽略。学生们的答案通常是:本份爱妻, 平静守职, 性格宽和, 珍惜财富, 是十足的好男人。

第九个提问:课文第121页有一小段文字, “人生是多么奇怪, 多么变幻无常啊, 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 也可以成全你”。这里作者运用了一个什么修辞手法?学生回答不统一。有的说:这是类似于一个偏义复词的词组, 主要讲了“败坏”, 使玛蒂尔德遭了十年的罪, 讽刺意味浓。有的说:这是双关, 莫泊桑这部短篇小说通篇只讲故事, 不讲观点, 但也有讽刺的意味, 这里即是证据。讽刺追求虚荣的玛蒂尔德遭了罪, 但是也“成全”了她美好的品格, 是她用买钻石项链的钱也买不到的收获。我说:同学们回答得都对, 我的理解是这里“成全”是一个虚写, 是一个引子, 引出下文一大段玛蒂尔德和佛来思节夫人相遇的实写。“成全”暗示了下文由“赔项链”的悲剧到“假项链”的闹剧的揭晓过程。当然, “败坏”则是对资产阶级腐朽价值观念的抨击和憎恶, 正是万恶之源的它使玛蒂尔德陷入了十年悲苦的还债日子。

第十个提问:你喜欢莫泊桑逼真自然、平淡准确、构思巧妙、贴近生活、语言简洁的表达风格吗?学生们对这位创作丰实、中年逝世的作家给予了高分。我还布置了作业, 让学生立足课文写一篇文评, 或模仿写作一篇小说, 实际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打牢学习的经验体会。

言意互转:演绎习作教学的精彩 篇4

[摘 要]习作教学究其实质是言意互转的过程。言意互转,是一种综合了方法论教学法、价值观的习作教学构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较强的现实意义。学生习作能力在互转过程中获取和提高,语文素养在互转过程中得到涵养和发展。教师创设更多言意互转的“精彩故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便能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释放学生的生命活力。立足于言与意的转换,能够实现习作教学的最佳效果,演绎出习作教学的精彩。

[关键词] 言意互转习作 教学习作教学长期以来积弊难消,是因为习作教学只停留在一种语言符号排列组合的拼盘式的过程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习作教学要着眼于儿童内涵的整体丰富,即发展。

对习作规律的再认识,要求在习作教学中努力实现言与意的高度统一。而言与意的吻合,就要求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让言与意互转,达到言能准确地表达意,意能周全地体现言,做到意出言随,意、言适切。习作过程,究其实,是言与意的互转,互转的能力及其灵活、准确、品位的程度便是“活动”的质量,亦即“过程”的质量。不会互转、难于互转,即“活动”受阻,“过程”不畅;克服了阻碍,找到了互转的方法与途径,即“活动”继续,“过程”展开。学生习作能力在过程中获取和提高,语文素养在过程中得到涵养和发展。言意互转,是一种综合了方法论教学法、价值观的习作教学构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较强的现实意义。笔者在习作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深切体会到:“言”与“意”互转,能够实现习作教学的最佳效果,演绎出习作教学的精彩。

一.再现生活过程,在言意互转中丰富积累

习作既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又是对生活进行思维加工的过程。小学生的“意”多是直觉的、感性的,他们往往对身边的人和事不大关心,外部的感受和内在的情感几乎同时萌发,互不分离。以写具体实在的记叙文为主的小学生,其习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而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是学生习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和宝库。学生的习作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因此,教师要有一颗童心,去对待那一篇篇稚嫩的习作,并巧妙地诱发学生对生活的再认识、再思考,重视再现生活过程,并尽可能合理地展开过程,让学生在互转过程中去经历、去认定、去排除、去体验、去获取,乃是习作教学成功的根本。

1.利用媒体再现生活

事情经历了,也有了一定的体验。但观察后留下的印象并不一定很清晰,要是能把事情的关键部分在习作指导时在学生面前重现出来,往往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很好的阶梯。或用数码照相机记录,制成课件,或选择相关网络资源„„

如一次去海边秋游时,笔者有意识地拍下一系列镜头。在习作指导时,教师出示这些镜头,然后让小组合作,给本组选定的照片取名字,书面创作解说词。一张张照片勾起了学生美好的回忆,一段段精彩的解说词便很快生成。学生也很轻松、出色地完成这次习作。

2.利用表演再现生活

习作指导中,往往发现学生内容不具体。教师利用情境表演,为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可大大减缓习作坡度。对于精彩动作,适当“定格”、“慢放”、“重放”,引导其他同学观察描绘。

在一节作文指导课——《演演说说写写》中,笔者就采用了表演的形式。老师与一学生扮演一对母子,为看电视而抢遥控板的过程。惟妙惟肖的表演,让学生说说,说好了,再写下来。由于为学生再现了真实的生活画面,他们在实际运用语言表达时,认识了自己,就有了急于想表达内心世界的欲望,因此,写起来得心应手,一篇篇有独创性的文章也随机而生。

3.利用阅读再现生活

学生阅读的书籍多样,有与教材内容互为补充的,也有与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自由阅读的书籍报刊„„无论是购买的还是网络上的书籍,这些书籍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源泉。通过采集典范的语言,阅读书籍上的各种信息,能形成再现或再造表象,从而逐步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语言风格。

如阅读描写“饱经风霜的老人”这段话,脑海便会浮现生活中老人的形象,还会联想到文中这位老人的生活背景、命运等。因为书籍的言语作品是作者心迹表露的结果。通过阅读,学生感受到习作源自生活。学生因“言”会“意”,凭借原来相关、相似、相同的生活积累,有了新的体验和心得,从而充实和改善了原有的生活积累。表达中,就能生发更多的“意”。

可见,重视挖掘学生已有的认识,创设广泛交流、自由交流的氛围。将学生带入各种生活场景,尝试回忆,就为再现过程创造最基本的条件。一旦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积淀被调动,储存在学生意识深处的“意”被激活,就能使学生产生许多新鲜的“意”,而且还有说不完的话。有真切而具体的生活积累中写出来的作文自然能言之有物、具体生动。

二.激活情感体验,在言意互转中发展思维

言与意的互转在有声、有形化之前,是潜藏在大脑“黑箱”之中的,至多只能观察其动作和表情来做出推测和判断。言意的互转过程便因难以观察而难以实施教学操作。好在“互转”过程多有“产品”问世。因此,习作教学要展开“言意转换过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言语活动,要求他们以一定的言语作品作出显示;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全程伴随和辅助,像引导幼儿学步那样,以利“转化”的完成。越俎代庖和撒手不管都是不对的。教师要调动学生原有的积累,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心灵的碰撞中真切感受。

1.激活生活体验,关注情的滋润

所谓“情动而辞发”。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他们的情感往往是在特定的情景中产生的。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最佳情景,利用直观媒体和风趣、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激活生活体验。如提供鲜明生动的形象:童话故事、小品表演、音乐绘画等,诱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开发每一个学生的习作潜能,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轻松习作。

如练习《记一次参观活动》的习作时,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海塘。让学生观察基地的设施,聆听工人的介绍,亲身感受海塘生活:呼吸微咸的海风,找寻石缝中的小螃蟹。回到课堂上,学生表达丰富多彩,争先发言,讲起来滔滔不绝。有的同学写道:“在海塘大坝上,我顺着风飞快地跑着、叫着。我的长发随风飘动,心也随之放飞,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快乐。2 我要好好享受这美好的时光„„”精彩的片段真让人爱不释手。这样,充分把学生的内心诱因和需要激发出来,写起习作来又怎能不得心应手呢?

2.捕捉独特感受,融入心的接纳

人与文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对于发展中的小学生,有些看法难免片面或不正确。但教师也要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让他们感他人之所未感,言他人之所未言。用心去接纳学生,促成其转变,从而提高自我认识。

如在教完一些课文后,让学生畅谈感受,然后动笔写下来。由于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激活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

3.唤起言语表象,寻求意的抒发

言语表象具有形象性,可以保留在人的记忆之中。这就决定了表象在儿童遣词造句、表达中必然起到巨大的作用。研究表明,某些小学生在习作方面落后,常常是由于在智力活动中缺少某一阶段的活动,或进行得不够充分引起的。因此,习作教学从实际出发,想方设法,促进儿童自觉表象活动的发展。每天用固定时间让学生积累语言,并用学生已有经验或生活积累进行还原、诠释,在头脑中形成言语表象。

(1)图文互译

教师呈现图画或文字材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体味画面或文字材料,调动表象储备,展开想象,就画面情景说(写)一段话。通过观察,学生心理相册内存就逐渐丰富起来。由于融入了对画面的独特体味和感受,其积极主动的表述,也成了本人的体验、发现和思考。

(2)音响习作

利用音响设备,播放一组采择于自然或人为环境中的各类声音,如风声、雨声等,让学生据此通过想象说出或写出一段话。这种做法能扩展想象空间,营造出一种逼真的言语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有话可说,有题材可写。

(3)想象习作

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文字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揣摩、想象,让文字与表象沟通。经过对表象的加工、改造、想象时,使文字材料转化为活动情景与画面,以此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加工。

实验证明,储存丰富的表象,为其言语活动提供足够的认知资源,能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又可使他们心中相应的情感积淀得以抒发,并充分发挥了主体在言语活动中的能动作用。由于抓住了互转,就能带着“言”的介入和“意”的完形,并追求逐层地提高。从而使习作教学荡漾出浓浓的意韵,变得生动、形象,更具新颖性和吸引力。

4.鼓励自由创作,形成思的泉涌

创设自由倾吐的习作氛围,鼓励学生自由创作,有情便抒,文章长短不拘,格式不限,并允许学生从模仿起步,在模仿中尝试。让学生在模仿中推敲语言,掌握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整合、变迁,创造性地运用,不拘泥于方法,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加德纳语),学生的习作技能也会从单一走向复合,心里自然会酿出许许多多的“意”,写出妙趣横生的文章。

可见,在言意互转过程中,学生亲历过程,就能主动获取更多的材料。学生体验求知的过程中,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引发共鸣,从而使习作变成学生个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 真正成为自己精神发展的需要,一篇篇富有个性的习作也会应运而生。

三.锤炼语言文字,在言意互转中发展言语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有明显的雅俗之分,文野之别,美丑之辨,精粗之异。锤炼语言则是习作的基本功,须下苦功。锤炼语言,是为了由“言”知“意”,是动用生活积累与言语信息汇合形成表象、体验情意的的关键性阶段。平时应多让学生接触名家名篇以及古诗文,从中体味锤炼语言,开拓视野,发挥想象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厚积而薄发。

1.变空泛为具体

学生习作,往往缺乏具体的描写,枯燥乏味。碰到这种情况,我们不妨改动一下,加些语言和心理描写或环境的点染。就如一位学生在写一次考试习作时,原文是这样的:考卷发下来,我的语文超过了90分,我非常高兴。可有几个同学以为我是抄的,说了我不少的讽刺话。这些话对我刺激很大,但没想到却激发了我发奋学习的信心。

改后的文章:成绩公布了。嘿,92分,万岁!我想唱想叫,想蹦想跳,想让所有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分享我的喜悦。几个同学走过来,我笑着迎上去,准备迎接他们的祝贺。哪知钻进耳朵的是一串嘲讽--“瞧那得意劲,麻雀变凤凰了!”“哼,抄的分也值得炫耀!”“嘻嘻„„”“哈哈哈„„”轰!我头皮一炸,眼前暖烘烘的阳光一下变得冷飕飕的。我想哭,痛痛快快地哭!我不能哭!我要用更多的90分向他们证明:我这只麻雀一定要变成凤凰!这段改动后的文字有语言和心理描写,还有环境的渲染,不再是空洞的线条,而是有了具体的形象。

2.变平庸为神奇

小学生往往信笔涂鸦,不注意推敲语言。其实,有些句子只要稍微“修理”一下,就可化平庸为神奇。如改为拟人句、善用比喻句,只要稍稍雕琢一下,就可以化平庸为神奇。

如把“黄叶落下来”。这举话改为“一些性急的黄叶就落了下来。”加上“性急的”则把树叶拟人化了。句子也形象生动了许多。

3.变冗繁为精美

有的小学生文章的语言拉拉杂杂,冗长累赘,像记流水帐。这类习作,语句虽顺,但读起来总觉得繁杂乏味,感受不到语言美。

例如:早晨,我一听铃声就起床。铺床、刷牙、洗脸等等。洗刷完毕,我吃过饭,背起书包上学校。上午,我上了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重点抓住其中一个点展开写,使之思路清晰。

4.变平淡为生动

语言平淡是很多学生习作通病。要使语言生动,思维要展开,笔法要灵活。采用的方法多样。既可以用词语替换的方法,也可以用巧用修辞格、诙谐语的方法。

如我的肚子“咕咕”叫,早已唱“空城计”了。读起来诙谐幽默。还可用填空法,选择一些精彩的文段,抽出其中生动的备选词语,让学生选择;也可以不提供选项,让学生填写自以为生动的词语,并要求阐述选用“这个词”生动的理由。当然也可以选取学生习作中用词平淡的语段,让大家一起修改润色。

这样,在这个推敲语言的过程中,学生积累了许多有用的言语材料,充实了许多“意”,他们的遣词造句能力便会有所发展。

四.搭建多种平台,在言意互转中提高习作

言意互转,本来就是内心与外界沟通,人品与文品齐飞,学习与生活一体的开放系统。言意互转,不是别人能代庖的,也不是旁人能够随意左右的,只能是学生的心力总动员去亲历的。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多种平台,在学生互转的过程中适时、适量地点拨和诱导,精要地说出自己阅读和写作时“转换”的路数、方法和心得,推波助澜,切实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1.倡导自改互评

自改互评,用学生的眼光看学生的习作,避免了学生习作中充满童趣、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成人化。

教师将具有特色的典型习作记录下来,并把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制成课件。评价时不一味地纠错,善于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让学生自己和自己比,后篇习作与前篇比,看是否进步了。这样,学生在整个欣赏、评析、修改过程中,就能发现自己习作上的优缺点。同时在整个自改互评中感悟到表达的技巧,提高鉴赏能力,从而产生更高品位的“言语作品”,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2.提供展示机会

设置多种多样的作文展示台,让学生学会欣赏借鉴别人的习作,生成新的认识,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布置墙报,开辟班级“优秀习作专栏”;也可以设立作文成果袋,把班级学生每期的优秀习作装订成册;或在小组内、班级里循环展示;或发表在班级博客中„„通过展示,教师倾听、了解到学生的心声,便能更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引导。鼓励学生彼此敞开心扉,互相接纳,实现多种沟通。被展示的学生从同学和老师那儿得到了表扬,再次创作的欲望便油然而生。

3.开展各类竞赛

多样的习作竞赛,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言语学习的成功教育。促使学生由“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多项与习作有关的各类竞赛,如读书活动竞赛、演讲竞赛、自选精彩片段背诵竞赛、即兴说话竞赛、新人新事报告会、讲故事竞赛、手抄报竞赛、自编优秀习作选竞赛等,并且鼓励学生向各级各类报刊投稿。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在各类竞赛中获奖,就能体味到成功的喜悦,就会产生再次习作的内驱力。

4.鼓励合作交流

创设民主和谐的合作交流平台,各自体会心得,提出不同见解,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体验成功。在交流讨论中,互相启发、补充,达到共同促进。

教师可让学生大声把自己的习作读出来,也可以倡导师生合写,家长与孩子合写„„在合作交流中,促进转换的契机,更是锤炼思维、训练言语能力的机会。学生也在整个交流过程中,由于自身投入转换过程,原本生疏或干枯冰冷的知识,也会变得活泼跳跃。学生的习作就会有创造性的表述。

通过多种展示平台,学生在亲历了听、说、读、写的反复结合,他们的知、能、情、理也因在不断克服“语言的痛苦”的过程中,在“言”、“意”融汇的过程中得到了积淀,习作 5 能力就会明显提高。

当然,言、意是一体的,丢掉了“言”,就旁落了“意”,忽视了“意”,就失去了言。教师主要引导学生穿透“两层”,即语表层与内蕴层。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触动他们敏感多情的心弦,充分进行“对话”,充分展开想象,使“意”变得充实与完整,使他们产生写作上的冲动,从而让语言的激流宣泄出来。当学生大脑贮存的记忆库房的储存逐渐丰盈时,他们心中的“意”也就“呼之欲出”,真正达到“用我口说我心”、“用我手写我口”。

综上所述,立足于言和意的互转,教师创设更多言意互转的“精彩故事”,引导主体学生积极参与,便能经受更多的言意的陶醉和熏染,就能够实现习作教学生动的灵性,达到习作教学的最佳效果,演绎出许许多多习作的精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放手, 让学生演绎别样的精彩 篇5

放手的出发点——用爱和信任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曾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认为,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 而爱别人的孩子则是神圣的。我认为, 作为一名“好老师”, 光有爱还是不够的, 还要充分信任你的学生, 让他们时刻能够感受到你信任的目光, 殷切的眼神, 让信任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指明灯”, 做学生心灵上的“后盾石”。我利用自己性格上的优势, 每年都能和学生很快打成一片, 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让他们能够“亲其师而信其道”。

放手的调控点——张弛有度, 做一个“会放风筝的人”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学会当好“导演”, 知道什么时候, 教师应该做什么。针对历史知识离学生年代较远, 而且枯燥无味的特点, 我借助多媒体技术的无限创作空间, 结合文字、资料、图案、动画、音响、特效, 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要求学生能准确地分析历史现象, 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使之形成对历史知识牢固定型的认识, 进而有序、有效地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后, 因为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最好的“主人翁”效果, 并获得最大的“收益”是我一直以来不断追求的。在开始探索阶段, 我吃过不少苦头, 痛定思痛, 我认为应该用领导的话来勉励自己:“只为成功想办法, 不为失败找理由。”经过反思, 观看自己的课堂录像, 我发现课堂效率不高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放好风筝”, 学生确实都动起来了, 但有些学生、有些小组已经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这样效果怎么能好呢?所以在以后的课堂上, 我还是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为主要模式, 适时的点拨和评价, 让他们能够飞得又高又稳。

放手的着力点——巧记活学, 让历史课堂达到快乐、自主、高效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在历史教学中, 我非常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利用口诀、诗歌、顺口溜等形式教给他们一些记忆的窍门, 让他们高效学习。例如, 在学习《血肉筑长城》一课时, 我用总结的诗歌来帮助学生记忆本节课的内容:

抗战首捷平型关, 百团大战捷报传。

中共召开七大会, 光明前途作准备。

八月十五日投降, 抗战胜利人欢庆。

但明显少了台儿庄战役, 我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生成的资源, 让学生帮我加上去, 结果经过全体同学的踊跃参与和表决, 张踪虎同学的“重大胜利台儿庄, 彭李联手庆辉煌”获得一致的通过。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热情, 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为追求“高效、民主、快乐”的课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放手的激励点——让学生良性竞争, 多维互动、自主评价

现在的教学评价方式由单一的以考分为评价标准变为多元的以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为目的的评价方式, 而且教师的激励性评语非常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爱和认可, 当然这种评价是建立在客观真实的情况之上的, 确切地说, 我在用“放大镜”来看学生的闪光点。

我们的学生有自己的评价方式, 那就是每一节课学科长都会对本节课全体学生的表现、小组的表现、特别出彩的学生进行点评, 展示他们的收获, 激励其余同学共同形成你追我赶、互不服输的良好学习氛围。小组内部, 学长对学员、学员对学长也有一套评价体系, 所以我们采用的是全方位、立体式的评价体系。同时我还策划了“我是小小史学家”“历史记忆方法大比拼”“看我的”等历史竞赛, 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 为他们的腾飞提供了动力和润滑剂。我认为学习历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做人, “学史使人明智”, 我要让孩子们在学史中感悟历史, 在用史中学会做人。

教具演绎的精彩 篇6

从20 0 1年开始,我校正式成为北京市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使用京版教材。进入课改以来,我们针对不同的教材版本,引领广大教师坚持走“学习、工作、科研”三结合之路,研究摸索教材间的结合点和创新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教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教研模式逐渐显现出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教学中随机生成的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研究;日常事务性工作研究较多,使教研功能趋于退化;教师希望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不能得到进一步满足;教师日益繁重的工作量使教研质量难以保证。尤其是我校面临两个校址集中教研的问题,教师的教研工作面临更多困难和疑惑。这引起了学校的高度重视。

教学要发展,就需要在传承优秀的传统教研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新的、时代的内涵。于是,挖掘立足于校情的校本教研的创新点,成为我们新时期的工作目标。我们建立了校长和行政干部牵头,吸收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内的各部门人员实施网络教研的工作网络。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校本教研,是对传统教研模式的一种有效补充。在网络教研的领域里,教学研究可以不受时间、空间束缚及时进行,这样无疑有利于教研质量的有效提高。区研修网的蓬勃发展为我们的设想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研修网的建设同时对我们的网络校本研究具有积极和现实的借鉴意义。我校虽然和全区大部分学校使用的教材不同,但是很多教师在参与各学科的区级网上研讨过程中,学会了上传文件、下载资源、发表评论、网上研讨。依托区研修网开展研究业已成为不少教师工作中的“常态”。因此根据区情和校情,最终我们决定依托西城区教育研修网,创立“附小在线”协作组。

在研修学院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07年1 1月份,我校正式创办了具有西师附小特色的网络研究协作组——“附小在线”:“附小”是学校的简称,“在线”表明协作组要永远保持研究状态,保持网络畅通和有效。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校一线教师和部分区教研员近百人成功加入“附小在线”协作组。“附小在线”的创立标志着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丰富“附小在线”栏目,发挥研修作用

“附小在线”建立后,如何建立好相关栏目进行拓展和丰富,引导广大教师有效地使用它,让它为附小的教育教学工作,为个人的专业化发展更好地发挥作用,是我们接下来研究的重点。

内容一:读书与交流

校本教研的有效推进必须依靠深入持久的读书学习作为支撑。只有学得实、学得细、学以致用,教师的自主研究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创办“附小在线”以前,教师的个体学习和群体间交流多采用“面对面”的方式结合纸介质交流,学习形式单一,学习效果难免受到影响。于是,我们分组召开“好书推荐”交流汇报会,将个人的读书感悟与他人分享,在此基础上填写“自主学习读书卡”,全校收集后编成“西师附小自主学习读书总目录”进行推广。我们利用“附小在线”,设置了“读书与交流”上传文件夹,鼓励教师将学习心得上传:有的教师读过《让作业批改充满人文关怀》后写到“作业不应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文需要”;读过《新课程理念下的小语新课改》后,有的教师认为“教师应把自己对文本的体验和学生的阅读反应组织进教学中,促进学生对文本做深刻、丰富的理解和把握”。这些读书内容和心得,供教师们上网浏览,反复阅读,扩大了教师的视野,充实了团队学习内容,同时提升了教师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读书与交流”的推进过程中,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逐步得到有机融合。教师之间互帮互学,促进团队学习氛围的形成。由于教师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加强,学习书目的选择充分体现出自主、实用、针对性较强的特点。“附小在线”这一载体为教师进行读书交流和相互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内容二:个人发展规划+个人工作室

“附小在线”是学校在校本教研工作上的尝试与探索,是学校行为。教师个体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一方面制约着教师个体的进步,一方面也与学校工作的推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引导教师借助“附小在线”,制订个人发展规划,逐步充实“个人工作室”,并作为网络校本教研的一项任务来抓。其一,要求所有任课教师将主讲课教案及课件等资源,上传至个人工作室和小组资源相应的文件夹中,便于整理和管理,加快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其二,要求凡参加区评优课的教师,赛课结束一周内即上传教案、教学反思和研究过程。其三,围绕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制订,除定出自主研究计划以外,邀请在网页制作方面有特长的教师做专题辅导,将其过程制成网页和教学视频上传到资源中。

以前,教师的个人计划通常体现在工作手册上,相互间学习、借鉴的机会很少,而且通常制订的是学校计划和月计划。我校开展的个人发展规划制订并修改的活动,鼓励教师在完成普通Word电子文档的同时,将个人发展规划的制订和网页制作结合,使教师信息技术的基本功训练和其职业规划、个人愿景有机结合。

从实践效果看,这样的举措对有的教师来说确实具有一定难度,但我们没有因此放松要求,因为引导教师对个人职业规划进行设计,本身就是在引领教师认真分析个人情况,思考未来的工作目标,制订相应的实施措施。利用网络平台,从他人的规划中找到个人计划制订的优势和不足,把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作为体现人生价值、实现个人愿景的过程,促进教师群体不断向前,这恐怕是新时期校本教研工作的一个努力方向。

内容三:专题讨论

在“附小在线”建立伊始,我们即提出设计“专题讨论区”,展开教学专项研讨,提高网络校本教研实效。

我校开展网络校本教研,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两校址连通研讨的问题。“附小在线”逐渐显示出这方面的优势。我们先后选择了一些与工作进程和研究内容紧密结合的话题,逐渐把教师注意力引到网络讨论上来。比如,创立协作组伊始,开展了附小在线网上集中研讨,对使用“附小在线”献计献策,共同研究学校网络教研工作。教师对这样的网上讨论还不甚熟悉,响应者甚寡。发挥教师主动性的关键在于采取行动,而且是循序渐进式的行动。于是,我们一边研讨,一边使用,在使用中逐步完善,引导教师先“用”起来、“动”起来,在行动中进步。同时,学校党支部也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号召党员带头参与网上讨论,围绕“你心目中的学习型组织究竟是什么”,开展为期两周的专题讨论,为全体教师树立了榜样。经过初步统计,对上述专题讨论内容进行浏览的教师已经占到一线教师的9 5%以上。“附小在线”协作组的使用和建设已渐入正轨。

存在问题分析及发展方向

从“附小在线”创立以来的使用情况看,网络研究工作的推进对我校教师的自主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信息化时代的网络研修不失为一种高效的交流、学习和互动的方式。依托研修网建立的“附小在线”交流平台,一方面减轻了学校负担,一方面在逐步丰富和完善中“为我所用”,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

在协作组推进的同时,我们也逐步认识到,网络研修只是学校整体工作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首先,如何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发挥网络研修的高效能,是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其次,加快学校门户网站的建立,加强对外沟通和交流,研究“附小在线”、门户网站和网络研究之间的关系,同时共同发挥教科研结合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加强校际之间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下一阶段,我们将推动网络研究工作向资源管理、个人日志、学校管理网络化三个方面逐步发展。

导入法,演绎数学课堂的精彩 篇7

导入新课的技巧很多, 下面略举几例, 与同行共同探讨, 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设疑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根据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 进行开课布疑, 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疑问, 设置陷阱, 使学生感到疑惑, 引起学生思考, 以此擦出学生思维之火花, 使学生为解决问题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 特别是当疑问得到解决、陷阱得到破除, 获得了成功时, 学生会从成功的喜悦中看到自己的力量, 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 通过下面两个问题来引入最优化问题的教学:

1. 在小河一侧有两个居民点A和B, 要在河岸边修建一座抽水站, 建在何处能使铺设的管道总长最短? (图1)

2. 有三个居民点, 打算共建一个水站, 问建在何处可使铺设的管道总长最短? (图2)

二、悖论导入法

悖论来自希腊语“para+dokein”, 意思是“多想一想”。悖论是自相矛盾的命题, 其结论会使人们惊异无比。教学上可通过似是而非或似非实是的理论, 来激发学生为探求矛盾所在的迫切愿望。

例如, 在学习“极限”中的“无限项之和”时, 可举如下悖论为例进行导入:

求和S=1+2+4+…

这样来解:S=1+2+4+…=1+2 (1+2+4+…) =1+2S,

解得S=1。

显然, 这与S→∞不相符合。

进而说明“无限项之和”与原来“和”的概念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有限个”数的运算法则不适用于“无限个”数的运算。从而引入“无限个”数相加的“和”的求法的新知识———极限。

三、悬念导入法

悬念的设置就是要通过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由教师提出问题, 看似不可能的结果, 却往往真实地发生。然后由教师进行解释, 学生会豁然开朗。经过这样的引入, 学生的思维会被激活, 学习的欲望更强烈, 得到的结论记忆效果会更好。

例如, 有位数学教师在讲“等比级数求和”问题时, 首先讲了一段故事———国王的失算:传说古印度有一国王, 要重赏发明64格国际象棋的大臣西萨。他说西萨想得到什么奖赏都能满足他。西萨说:“我想要点麦子。您就在这棋盘的第一格赏我一粒麦子, 第二格赏两粒, 第三格赏四粒, 第四格赏八粒, 依此类推, 后一格的麦粒比前一格多一倍, 您就把棋盘上64格内的麦粒的总和赏给我吧。”国王听后连连说:“你的要求太低了。”讲到这里, 教师转而问学生:“大家说说, 这个要求真的太低了吗?谁能迅速算出麦粒的总数?”老师在黑板上写下18、446、744、073、079、551、615一串数字, 并解释说:“这就是西萨所要求的麦粒总数, 如果以重量计算, 约为5 270吨重, 差不多是全世界2000年内生产的全部小麦。”学生兴趣盎然, 教师顺势导入新课:“这么大的一个数字怎样才能迅速算出, 这是一个‘等比级数求和’的问题, 学习了今天这节课后就清楚了。”

四、实验导入法

学生如果能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 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 这样的引入会使学生具有更深刻的印象, 这样既符合中学生的好奇心理, 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那么无疑对他们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

例如, 在讲授椭圆的定义时, 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图钉、绳子和纸, 由他们自己动手来画椭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完成了椭圆, 那种洋溢在学生脸上的成就感, 使他们既体会到了自己动手的快乐, 又从更深层次理解椭圆的定义。

五、类比导入法

类比法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存在相同或者相似的性质, 从而推知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性质。这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数学思维方法。通过类比, 可以找到新旧知识的共同点,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类比, 也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巩固旧知识。

例如, 在学习双曲线这一节时, 就可以利用椭圆的第一定义类比引入, 在学习抛物线时, 又可利用椭圆和双曲线的第二定义类比引入。通过类比, 学生会发现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都有很强的类比性, 可以联系着去记忆。

教无定法, 教无定则。新课导入的方法和技巧很多, 可以借助与教材内容有密切关联的历史事故、数学家的生平轶事或数学思想、数学猜想或名题趣题、身边的生活趣事等。此外, 在每一章的起始教学中, 都蕴涵有十分丰富而又生动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是新知识诱导教学的良机。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 以及接受能力, 结合教材内容, 因时制宜地选用。

导入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步入“正题”, 不能喧宾夺主, 不要为了把课堂搞得花哨, 离题万里, 顾此失彼, 冲淡了主题;导入内容的时间一般以5分钟左右为宜, 点到为止。

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因此, 课堂引入还有待我们去更好地研究和运用。

参考文献

[1]胡炯涛.数学教学论[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郭启明, 赵林森.教师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8.

唱响歌谣, 演绎品德课堂的精彩 篇8

一、在导入中唱歌谣, 增强学习兴趣

在课的导入环节中, 特别讲究“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课堂教学中, 一个合适而精当的开头, 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 引起积极有效的学习体验。歌曲和配有音乐的诗歌, 常常被用来导入新课, 因为音乐能打动所有真诚而富有的心灵, 陶冶情操, 激发灵感。如果在导入时播放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或一段配乐的诗歌, 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情境感染, 激起学生的情感, 唤起学生的经验, 使学生尽快进入课文需要的情境中。这样, 学生增强了学习兴趣, 集中了注意力, 也获得美感。如老师在执教《城乡巨变》时引用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在舒缓幽怨的旋律中, 屏幕上打出歌词, 学生听着音乐, 轻轻朗读着歌词, 老师的一句发问“妈妈的家会是什么样的?”十分自然地导入课堂教学。

二、在学习中诵歌谣, 深化知识与技能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告诉我们, 在教学过程中, 要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 尊重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 在品德课堂教学中, 把解决问题的方法, 指导生活的知识与技能, 精心编写成童谣、儿歌、诗歌等形式, 通过设计诵读歌谣活动, 让学生在轻松欢快中掌握知识, 增强了技能, 提高了认识。如《我是小小安全员》的教学中, 有位老师设计了“安全隐患扫描”这一板块, 引导学生看图、联想、讨论, 指出居家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提出预防措施, 最后出示歌谣, 让学生用快板表演, 加深了对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理解。

烧菜端汤防烫伤, 小心谨慎忌慌张/烧饭烧水避火灾, 炉火打开人要在;

高处取物易摔伤, 一人爬高太危险/拖地洗衣地易湿, 小步走路防摔倒;

煤气泄漏酿大祸, 阀门一定要关牢。

对于小学生来说, 简单化、成人化的说法是不可取的, 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歌谣概括了教学内容, 使之成为琅琅上口的三言两语,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唱, 便于理解、记忆教学内容, 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三、在过渡中念歌谣, 概括活动感受

学生的社会性形成和发展, 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活动, 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所以, 品德教学倡导活动化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就以几个活动板块的形式呈现。在一个活动板块结束之际, 出示教师事先精心编写的歌谣, 通过诵读, 小结这个环节的教学内容, 总结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也概括一下学生的活动感受或情感体验, 又为进行下一个活动板块做铺垫,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紧凑了课堂节奏, 理清了课堂条理。如《父母的难处》, 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课堂采访, 播放课前拍摄的各行业劳动者的劳动场景, 讨论哪些难处和“我”有关, 引导学生与父母沟通, 理解父母的为难之处, 潸然动情时, 出示了小诗《父母的爱》:

父亲的爱, 深沉如山/母亲的爱, 柔情似水/面对父母伟大而无私的爱/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面对父母的难处/我们怎能无动于衷?

让学生深情地朗诵, 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调节了学生的课堂情绪, 陶冶情操, 激发美感, 放松心情, 缓解疲劳, 为下一个板块“我为父母分忧”做好了铺垫。

四、在理解中吟歌谣, 提升感悟与表达

小学生的社会性认识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就是形成概念, 理解分析, 判断推理都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持。因此, 品德课堂教学时最好能提供一个比较直观且简洁的内容, 来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构建。儿歌、童谣是能让小学生体验快乐的一种载体, 它的生活性是创作者基于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和解释, 朴素而真实, 却充满了生活情趣, 贴近真实生活中的儿童。所以在教学中引入歌谣, 吟诵歌谣, 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习惯, 提升学生对社会的感悟能力, 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 并对这种感受做出合适的表达, 升华了情感。

如周老师在执教《竞争与合作》时, 让学生理解合作的方式和意义时, 诘问学生:生活离不开竞争, 生活也需要合作, 我也在想合作到底是什么?然后出示小诗:

合作是一双力量的手/它把一股细线揉成了一根结实的绳/合作是杂技场上飞旋的伞花/合作是奥运场上高奏的凯歌。

合作是一朵智慧的花/它把神州5号送上太空遨游/合作是音乐厅中悠扬的旋律/合作是生意场上一杯庆功的酒。

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 形象的比喻, 昂扬的情感, 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明白了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 有竞争, 也有合作, 合作多于竞争, 竞争与合作并存, 我们既要培养竞争的意识, 也要具备合作的素养。

五、在践行中唱歌谣, 强化道德判断与选择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 社会道德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品德课堂教学的最好效果是达到知行合一, 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趋向。在教学中借用歌谣, 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判断是非善恶。通过唱读歌谣,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在道德践行中, 强化道德的正确判断与选择。如《我来试试看》 (苏教版) 老师在最后的教学环节里出示小诗《试一试》:

小朋友, 学做事/遇到许多第一次, 大家一起来试试/动动脑筋勤思考, 多多练习很重要/碰到困难多请教, 不断努力要记牢/要想学好真本事, 鼓起勇气试一试。

通过小诗的朗诵, 揭示了教学的真正意图是, 鼓励学生敢于实践, 敢于尝试, 明白尝试是创新的前提。

歌谣是教者匠心独运, 将教材的内容浓缩其中, 将教材的意图蕴含其中, “它有着清新的内容, 流畅的语言, 和谐的韵律, 活泼的形式, 鲜明的节奏, 诙谐的风格, 朗朗上口, 悦耳动听。”它的趣味性为学生所喜爱, 很多教师往往仅在结课时十分喜欢借用歌谣, 或以富有哲理的小诗, 或以活泼欢快的儿歌, 风趣盎然的童谣, 将课堂里获得的体验与感悟、过程与方法、认知与情感, 指导于社会实践和道德实践。其实, 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 都可以唱响歌谣, 以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小学德育.2009, (3、15、16) , 2010, (3) .

德育,用行动演绎它的精彩 篇9

从德育的特征来看, 德育本身就是行动的过程。长期以来, 学校教育过于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 而忽视了道德素质的培养, 存在着“假、大、空”现象, 最终造成德育实际效果低下的问题,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在高考的指挥棒下, 谈道德教育成了一种“奢侈”。二是我们的德育目标定位过高, 一味追求“完整性、系统性、超前性”, 距离我们的学生实际过远, 学生根本无法达到, 结果造成德育虚化, 学生反而失去了自我教育的能力和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因此, 要走出德育困境,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学生内心的道德需求, 将德育目标细化, 将德育目标的分解和细化是行动的前提。德育工作的创新点就在于如何通过真实有效的行动达成德育目标, “行动比思想更重要”, 增强德育实效, 就要依靠行动, 并且落实到行动上。

一、教师要率先垂范

教师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学生都看在眼里, 都是学生的示范。如在道德行为上, 一个教师平时一直举止文雅, 对学生非常尊重, 那么久而久之, 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反之, 一个教师如果平时谈吐粗俗, 行为散漫, 教学马虎, 那么他任教的班级往往很难形成良好的班风。叶圣陶先生在《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中举了一个进出屋子开门关门的例子:为了“要教小学生从小养成习惯, 轻轻的开门, 轻轻的关门, 能不发出一点声音最好”。教师只是讲道理, 尽管说得口干舌燥还是收效甚微, 这时, 要是教师能够以身作则, 情兄就完全不同了。教师的每一次进出都是给学生示范, 使他们觉得唯有那么轻轻的开门才是正当的举动。有了教师的榜样, 学生就会照着去做, 逐步养成一种良好习惯, 并且在生活中注意一些不妨碍他人的细节。留心一下, 我们不难发现, 如果在学校组织的集体劳动中, 教师能够亲自动手, 卷起袖子和学生一起干的, 这个班级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涨;一个爱动脑筋, 喜欢操作实践的教师, 往往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比较强;一个喜欢看书, 常向学生诵读一些优美文章的教师, 往往所任班级的学生也会爱上读书。这就是身教的力量, 在道德行为养成的教育中, 教师的表率作用是很重要的。

因此, 与其一百遍地要求学生“不要随手乱扔垃圾”, 不如教师的一个“弯腰”行动, 一次观察垃圾给环境的破坏作用、一次自觉的拣拾垃圾的活动。曾经有报道某校开展“感恩”的主题教育活动, 可以开一次主题班会, 可以给父母写一感谢封信, 或是回到家里给父母洗一次脚, 三种教育方式哪一种效果最好, 显然, “给父母洗脚”就是德育行动, 在洗脚的过程中体验父母的辛劳, 增加两代人之间的亲情, 这样的行动更容易形成“孝敬父母”这一道德观念, 更容易成为以后关心和孝敬父母行为的开端。

二、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 道德教育要以课堂为主渠道

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有一个很大的好处, 就是贴近学生, 从他们的实际出发, 找准切入点, 对他们进行生动活泼的品德教育,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感染, 这比单纯的说教要有效得多。学校抓行为养成教育的时候, 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违纪现象, 引导学生去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 明辨是非, 从而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如果学生无法分辨或意见不统一, 教师可以适当提示, 切忌过早下结论和简单地灌输。在此基础上, 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 相应地开展主题班会、集体游戏、参观等一系列的课外活动, 深化教学内容。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 紧扣教材, 自然渗透。

德育渗透要从教材实际出发, 寓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 自然而然地渗透,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如果生拉硬扯, 像贴标签一样贴上去, 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2. 把握学科特点, 增强渗透的生动性。

把握本学科性质和特点, 在渗透德育时, 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 增强生动性。如政治课可以结合教材,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日常行为教育等。

3. 寻求最佳结合点, 增强针对性。

德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结合, 而且要选准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要求的最佳结合点, 才能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收到较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善于体察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在渗透德育时对症下药。

4. 对接传统道德, 挖掘今天的道德资源, 给学生施加合适的道德养分。

而现代人所需要的道德哲学像如何行孝、如何报恩、如何守信、如何处理各种关系等, 都可以在传统道德规范中找到应对之策。德行养成则必须从具体而微的生活细节入手, 在生活实践中践履才能获致。传统道德强调德行养成, 具体可感、可行。例如, 《朱子治家格言》《弟子规》等注重培养儿童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德行, 与现代抽掉人性的虚空的政治伦理说教相比, 更加真实可信、可为。

三、家长要言传身教

家庭中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最为关键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决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和谐、民主的家教气氛对这一时期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大凡性格开朗、思维敏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与人和谐相处的孩子, 他们的家庭都充满了平等、和谐、愉快的气氛。相反, 娇纵溺爱、严而无格、放任自流对孩子意志品格、个性心理的形成是极为不利的。

目前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 主要是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不科学。一些家长把智育因素的培养视为家庭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 忽视了其对德育的更大、更现实的意义。他们的培养目标不是成“人”而是成“家”, 教育方法上也忽视对孩子思想品德因素的有意识的培养。因而, 要走出学校德育的困境, 既需要家长对学校德育的理解与支持, 加强家校合作, 也需要家长言传身教,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自己的孩子, 使孩子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四、社会是学生道德实践的大课堂

社会是个大熔炉, 让我们的学生走进社会, 获取深刻的道德体验。由于社会当中的很多负面现象的存在, 使得学校对社会“敬而远之”, 将学校封闭, 将学生“圈养”起来, 防止受到社会不良影响。可是, 任何人都是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的, 最终都要回归社会, 对学生一味的“封堵”只能造成学生的低能、幼稚, 不辨是非、不分良莠, 反而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所以, 德育行动不能局限于学校这个“小天地”, 还要依靠社会这个“大舞台”, 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现象, 关心国家大事, 对于重大时政中的人和事要学会比较分析, 体味判断;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尤其是那些公益活动。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 感受社会的复杂性, 正确认识社会, 学会辨别和分析社会的能力。如果没有行动, 只有理论, 没有体验, 只有灌输, 这样的教育效果在实际生活当中是要被打折扣的。

上一篇:农村精神养老公共政策下一篇:教法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