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思维(共6篇)
演绎思维 篇1
21世纪强调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1世纪呼唤创新型人才。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和主渠道。小学数学教学, 有着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客观要求, 也是顺利实现教与学的必由之路。那么, 作为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 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怎样去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促进思维发展?
一实施情感调控, 激发创造性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不难发现, 良好的、积极的心境有助于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有一种心理需求, 这是一种对亲密的和真实的人际关系的渴求。因此,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 实施合理的情感调控, 把情感关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自觉地、积极地营造课堂民主气氛, 主动地转变教育观念, 转换主体角色, 端正教与学的位置,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环境, 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如在教学“平行与垂直”时, 教师并非直接将这些抽象概念高压灌输于学生, 而是在课堂伊始先拿出一张白纸, 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老师要在这张白纸上画出两条直线, 你们猜猜看, 老师会怎样画?”这句话立即带动了学生在纸上纷纷动笔, 大胆地按自己的猜测画出了许多种, 有相交、不相交的, 也有垂直、平行等情况。教师又及时根据学生反馈所画出的两条直线的不同位置组织探讨, 分析归纳, 引出课题。这种揭示课题的方式, 具有真情实感, 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能把学生的思维很自然地带入预定的教学情境中去, 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如, 在教学“质数与合数”时, 通过“学号是质数、合数的学生分别站起来”的游戏, 使学生形象地领悟质数与合数的区别。
二精心设问激疑, 启迪创造性思维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教学实际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在谈到教育问题时曾说:“美国学生的成绩不如中国学生, 但有创新及冒险精神, 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 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激发求知欲, 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精讲, 要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 强调对学生进行“扶与放”。在这种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问, 以问题贯穿教学全过程, 以问题带知识, 由浅入深, 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 将知识传授中的“单向传递”改变为“多向传递”。
例如, 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 教师在和学生们共同明确了“一半”的含义后, 并没有直接写出1/2, 而是让学生自己设法表示出“一半”来。学生大多数运用图形表示, 也有个别学生用自己名字中的某个字的一半表示。教师并没有急于对这些表示进行评价, 而是在介绍了数学的表示方法“1/2”后, 询问学生是否愿意接受“1/2”这一表示方法。一些学生仍然觉得自己的方法比较好而拒绝新的表示方法。于是, 教师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方法表示“一百分之一”, 这时, 所有的学生都认识到“1/2”的简捷性和普遍性, 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这个新知识。教师巧妙地设计问题, 一方面为学生质疑提供了机会, 另一方面又使学生在充分展示自己的表示方法时启迪了创造性思维。只有敢于质疑, 才能有所创新, 正如巴甫洛夫所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 是探索的动力, 是创新的前提。”
三注重开放探索, 发展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较多地强调数学中的“逻辑性”、“演绎性”和“封闭性”, 根本忽视了教学的“开放性”。虽然传统的“逻辑性”、“演绎性”对学生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有相当大的帮助, 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开放的课堂上, 教师要善于倾听, 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 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创造性地探索和思考。在课堂上, 教师要采取一种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既要教基础知识, 又要教知识的思想和方法;既要教知识理论, 又要教知识的应用;既要教推理、论证, 又要教语言以及归纳猜想;既要教会学生从纸上演算推证得到数学知识, 又要教会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知识。让学生处在观察、猜想、验证和应用中实现“做”数学“用”数学的思维过程, 要意识到学生从教师这里得到的应是知识的信息, 而不是知识的本身。
如, 在教学“分解质因数”中, 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建构。在通过对各种将6进行分解质因数的不同式子中, 老师明确提出“6=2×3”是分解质因数, 这就引起学生自觉的观察比较, 自己找出这一式子具有的特点, 形成这样的想法:“把一个数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会不会就叫分解质因数?”而在自己任写一个数进行分解质因数的过程中, 学生又发现不是所有的数都可以分解质因数的, 并提出了自己的猜想:“会不会是除2以外的偶数才能分解质因数?”“9是奇数也能分解质因数的, 到底哪些数能分解质因数呢?”“任何一个合数都能分解质因数, 因为它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 所以肯定能把它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在这过程中, 学生不断地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概念做出自己的猜想, 并通过教师的反馈信息不断地对原先的猜测进行修正, 而且不断地产生新问题, 对新问题作出自己的假设, 并举例进行验证, 不断揭示出知识规律。
浅谈高三数学的复习教学
唐智双湖南省新邵县第四中学
【摘要】高三数学, 开始由讲授新课逐渐转向全面复习。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标的实施, 高考数学开始从以知识为主线考查能力转化为以能力为主线全面考查知识, 因此, 抓好高三数学复习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全面分析高考、精心设计课堂复习例题、将概念习题进行变式与引申及教会学生复习的方法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以期与同行们共勉。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教学高考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 (2013) 11-0124-02
一引言
高三阶段的数学教学, 与高一高二注重基础性和关键性学习不同, 它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零散的数学知识系统地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随着近几年高考数学开始从以知识为主线考查能力转化为以能力为主线全面考查知识, 因此在高三阶段的数学复习, 重在将以往学过的知识相互联系、综合, 形成有机的整体,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运用能力和解题应试能力。笔者近年来一直担任高三年级的数学教学, 本文就此谈谈高三数学的复习教学。
二全面分析高考, 让学生胸有成竹地做好复习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标的实施, 高考试题开始转化为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因此在进行高三数学复习时, 首先, 教师要研读高考纲要, 让学生了解高考数学的命题要求、范围和重点, 试题叙述方式, 评分标准等。其次, 在分析历届高考数学的试题时不难发现, 函数与导数、数列、立体几何中的二面角、直线与圆、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的离心率、概率、复数的运算、二项式定理、不等式、平面向量等是每年的必考点, 在复习时应列为重点。在学生了解了高考的基本规律后, 教师则应指导学生制订有针对性的复习方案, 从基本知识抓起, 梳理和搭建知识之间的联系, 挖掘例题中所涵盖的内涵, 针对重难点进行技能性的训练, 使学
四尊重个体差异, 培养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标准强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平等学习权利。这里的发展应当是“全面”、“主动”、“可持续”的发展, 因此, 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普遍性”, 更要十分关注、研究学生的“特殊性”, 尊重差异,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想和方法, 让每个学生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 发挥潜能, 经历一个实践、创新的过程, 培养思维能力。如, 在教学“二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中, 课前, 教师为每张课桌准备了5张卡片, 每张卡片上分别写着2, 3, 7, -, =。上课开始, 教师就让同桌的两位学生分工合作:一位用5张卡片摆出所有可能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 另一位记下所摆的算式, 准备汇报。而后, 教师又提出了挑战:我们班是不是每位学生都能独立地心算出算式的生掌握数学解题技巧, 从而提高其复习效率。
三精心设计复习例题, 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提高
在新课标中,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因此在复习教学中不能“一刀切”, 要能让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其知识间的联系。所以, 在教学中要注重因材施教, 在设计复习教学例题时, 面向每一个学生, 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吃得饱”。
例1, 在复习“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时, 我设计的问题是:已知函数f (x) =31x3-x 2-3x, (1) 求f (x) 的单调区间; (2) 求f (x) 的极值。
从例题看, 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函数单调性和极值概念的理解, 属于基础题, 全班学生基本都能掌握。
变式1:已知函数, f (x) =31x3-x 2-3x, 求其在区间[2, 5]的最值。
师生活动:在原题的基础上, 学生只要求出单调区间, 极值, 就可以求出最值。
变式2:已知函数f (x) =31x3-x 2-3x+a在区间[2, 5]有f (x) >0恒成立, 求实数a的范围。
师生活动: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恒成立概念的理解,
结果?教师没有按照教材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方法, 去规范学生的思维, 而是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并让有差异的学生去认识、发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使每个学生都在动手操作、同桌之间互相协作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
诚然, 一个问题的提出, 一种方法的学习, 并不一定就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多大的提高。课堂教学的优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它包括课堂教学环境、教学结构等各方面。但它们联系密切, 只要我们在进行优化设计时, 时刻记住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当的角色和改善教学方法, 其他方面也会随之改善。只有在平常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 才能使我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 寓教于乐, 真正发挥好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王以富]
演绎思维 篇2
[训练讲话]
推理就是从一个或几个判断得出另外一个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由前提和结论两个部分组成,前提是推理所依据的判断,结论是由推理得出的另一个判断。演绎推理是从一般的原理推出有关个别的事物的知识的推理方法。例如我们知道如果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就能够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这个一般的规律,而且又了解到某个工厂已经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那么就可以推出这个工厂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个个别的结论来。人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人们总是首先认识许多不同的事物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寻找出事物的共同的特性,形成对一般性原理的认识。然后又以一般性原理为指导,去认识更多的个别的事物,从而不断加深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如此反复、无限地发展下去,才能使人类的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向前发展。演绎推理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它包括许多种类,在本节中我们将要介绍三种:直言推理、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
一、直言推理。直言推理又叫三段论推理。它由三个判断组成。这三个判断分别叫做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大前提是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是关于特殊事实的判断,结论是从一般的已知的原理推出的对特殊事实作出的新的判断。例如“共产党人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是共产党人,所以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在这个演绎推理中,三个判断依次是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在大前提和小前提中都出现的概念,叫做“中项”,例如上面那段推理在结论中的“共产党人”这一个概念,叫做中项,往往用字母“M”表示。在结论中出现的两个概念,相当于作主语的叫做小项,用字母“S”表示,相当于作谓语的叫做大项,用字母“P”表示。
三段论这种演绎推理之所以能够推出必然可靠的结论,关键在于中项的媒介作用。三段论的两个公理表述了中项的这种作用。公理一:M中的全体是P,那么M中的部分也是P。图示:
公理二:M中的全体不是P,那么M中的部分S也不是P。图示如下:
运用三段论,要想取得正确的结论,必须遵守三段论的七条规则:
1.在一个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项,即大项、中项、小项,违反这条规则,叫“四项错误”。比如“物质是不灭的,人是物质的,所以人是不灭的。”这个推理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人是物质的”这个判断中,“物质的”的含义是“由物质构成的”,而“由物质构成的”和“物质”不是一个意思,因而推理中出现了四个项。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在一个判断中,如果对它的主词和谓词概念的全部外延作了陈述,那么主词谓词是周延的,否则便是不周延的。)例如“凡是团员都是青年人,排版车间的工人都是青年人,”大前提、小前提中,中项“青年人”都不周延(两个判断都不可以“反过来说”:“青年人都是团员,青年人都是排版车间的工人”这两个判断都不成立),所以这个推理推不出结论。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比如“铜是导电体,铜是固体,所以凡固体都是导电体。”其中“固体”在小前提中不周延(不可以“反过来说”),而在结论中都是周延的,所以这个结论不带有必然性。
4.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得出结论。比如“唯心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不是唯心主义”这两个否定的判断,就不可能推出结论。
5.两个前提中如有一个是否定的,那么结论必定是否定的。比如“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反映论,唯心主义认识论都不是反映论,所以唯心主义认识论不是唯物主义认识论。”
6.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比如由“有些学生是团员,有些团员开会去了,”不能必然地推出“有些学生开会去了。”(所谓特称,就是判断中有“有些”之类的字样。)
7.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特殊的,则结论必定也是特殊的。比如由“有些学生是团员,团员们都开会去了”,可以得出结论:“有些学生开会去了。”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三段的三种格及其特殊规则。第一格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有两条:①大前提必须是全称的;②小前提必须是肯定的。第二格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第二格的特殊规则有两条:①前提中必有一个为否定的判断:②大前提必须是全称的。举例如下:意识形态都是有阶级性的,数学不是有阶级性的,所以数学不是意识形态。第三格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第三格的特殊规则有两条:①小前提一定是肯定的;②结论必定为特称。例如:“刘钊是无罪的,刘钊是被告。所以有些被告是无罪的。”
二.假言推理。假言推理的大前提是一个假言判断(往往用假设复句或条件复句表示),小前提是个直言判断。例如:“只有吃过梨子,才知道梨子的滋味。没有吃过梨子,所以不知道梨子的滋味。”其中第一句是大前提,第二句是小前提,最后一句是结论。假言推理又分三种。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它的大前提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比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下就会湿。”大前提中前一句话(表示条件)叫前件,后一句话(表示结果)叫作后件。小前提如果肯定了前件,就可以推出肯定后件的结论。比如上面那个大前提后面,如果小前提是“天下雨了”,就可以推出“所以地下湿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还有一种格式,大前提一样,小前提否定了后件,就可以推出否定前件的结论。比如:“如果市场经济是万能的,那么非洲第三世界就成为发达国家。”(大前提)“非洲第三世界国家并没有早就成为发达国家。”(小前提)“所以,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结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两种形式可以用公式表达如下:“如果p,那么q。p,所以q。”“如果p,那么q。非q,所以非p。”
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它的大前提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比如“他只有满18岁,才有选举权。”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两种格式。一种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只有p,才q。q,所
以p。”例如:“他只有满18岁才有选举权,所以他已满18岁。”另一种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只有p才q,非p,所以非q。”例如:“他只有满18岁才有选举权,他没有满18岁,所以他没有选举权。”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共有四种格式:“只要p,就q。p,所以q。”“只要p,就q。非p,亦非q。”“只要p,就q。q,所以p。”“只要p,就q。非q,所以非p。”这种推理的大前提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例如:“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则其三边也相等。”读者可根据以上公式,给它提供四种小前提并推出相应的结论。
三.选言推理。选言推理是用一个选言判断(通常用选择复句表示)作大前提的推理方法。选言推理有两种。一种叫不相容选言推理。比如:“我们要么改正错误而得信于民,要么坚持错误而失信于民。”这是大前提,是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我们要改正错误得信于民”,这是小前提,肯定一其中的一个选言肢。“所以我们不能坚持错误失信于民。”这是结论,否定了另外一个选言肢。这种推理可用公式表达如下:“要么p,要么q。是p,所以非q。”这叫肯定否定式。还有否定肯定式,可以用公式表达如下:“要么p,要么q。非p,所以q。”例如“我们要么深化改革而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要么停止改革而带来更大的困难。我们不能停止改革而带来更大的困难,所以我们要深化改革而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不相容选言推理可以有肯定否定式和否定肯定式两种形式,因为大前提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几个选言肢是互不相容的。还有一种叫做相容选言推理,它是以一个相容选言判断为大前提组成的推理。由于相容选言判断的各个选言肢是相容的,因此肯定一部分选言肢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所以相容选言推理只有否定肯定式。比如“每一个伟大人物的后面都站着伟大的女性,或者是他的母亲,或者是他妻子。这个伟大人物背后站着折不是他的母亲,所以他背后站着的是他的妻子。”
演绎推理可以帮助我们由已知的一般原理推出具体的结论。比如法国动物学家居维叶的一个顽皮学生曾装扮成一只怪兽去吓唬午睡的老师。居维叶被吵醒后,睡眼惺忪中看到了一只“怪兽”正把有角的头以及两只蹄子伸进卧室的窗口,嘴里发出阵阵怪叫。但是居维叶定睛一看后却不满不在乎地入睡了。后来学生问居维叶,为什么不怕被吃掉。居维叶笑着说:“有角和蹄子的动物,都是只吃植物而不吃肉类的,我才不怕呢。”居维叶的这番思考中包经包含了三段论的推理。在议论文写作中,演绎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论点,论证论点,在后面有关章节中再作介绍。
运用演绎推理,首先必须掌握正确的前提。演绎的前提基本上是些一般性原理。为此我们必须多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如哲学、心理学、美学等方面的基本常识。其次还必须了解。掌握推理的规则,这样才能由正确的前提推出正确的结论。最后还要注意,在写文章、说话时常常不是运用完整的推理形式,而是运用其省略形式。上文所举的例子中,居维叶的思考过程中,是一个省略了小前提的三段论。
[例文评析]
有志者为何事不成?
季洪余
古往今来,有志者事竟成的例子是很多的,司马迁忍辱写《史记》,曹雪芹发愤著《红楼梦》,清代还有个谈迁,呕心沥血二十七年,写了一部《国榷》,不料手稿遭窃,心血毁于一旦,他下决心从头开始,又苦干九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
然而大千世界,扑朔迷离,又并非每个有志者都能成功。有一位青年朋友,立志要做中国的托尔斯泰,四五年来,他卧薪尝胆,平均每七天就有一篇作品出世。遗憾的是,除了一篇曾在厂里小报上露过面以外,其他都成了老鼠的佳肴。我不主张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同是
有志者,为何有的事竟成?有的事不成?这个问题值得朋友们三思。
夫志者,志向、志愿也,属精神范畴。精神能不能变成物质,首先取决于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与社会需要背道而驰,当然注意要失败。社会需要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人才,大伙偏钻一个牛角尖里,成功的机会怕就不多。许多青年想做文学家,科学家,很少听说有人愿作清洁工,火化工。其实,社会需要前者,也需要后者。与其众多的人在文学小道上挤来挤去,倒不如另辟蹊径,从平凡的本职工作做起。有位作家在一次创作会上说:“不是我泼冷水,在座的三百多位青年中,有五位能成为作家,已经是非常乐观的数字了。”这是大实话,至少我以为然。
一个人的志向能否实现,除了客观因素之外,主观条件也很重要。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要有个正确的估价,然后扬长避短,切不可以短为长。精于做买卖的不必硬来写小说,擅长种花的不必偏去拍电影(业余爱好又另当别论)。试想,假如陈镜开立志做体操冠军,聂卫平决心当举重健将,能行吗?
那么,在大体相同的条件下,为什么仍有“事竟成”与“事不成”之别吗?据我初步分析,一要看你的志向是否坚定,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志不移。朝三暮四,见异思迁,难免一事无成;二要有你付出了多少努力,一分耕耘,十分收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三还要有正确的方法,头悬梁、锥刺股,精神可嘉,但勇于实践、勤于学习,善于总结,才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愿青年朋友中出现更多的有志者。祝更多的有志者“事竟成”!
这篇文章的中心是分析“有志者为何事不成”,文中较多地运用了直言推理。文章第二段提出一个现实问题:一个青年朋友,立志要做中国的托尔斯泰,最后没有成功。原因何在?作者先确立了几条“有志者”真正能够获得成功的“基本原则”:一是要符合客观的需要,二是要注意自己的主观条件、量力而行,如此等等(这些都是“大前提”)。那些青年朋友有志之所以不能成功,看来都违背了这些“基本原则”。而且可以看出,作者在提出第一条“原则”时,其实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大前提”,又构成了一个直言推理,只不过表达形式比较活泼罢了。
[思考和练习]
1.根据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及各格的特殊规则,判断下列推理是否正确;
①许多金属比水重,铁是金属;所以铁比水重。
②所有不劳而获的人都是剥削者,资本家是剥削者;所以资本家是不劳而获的。③这个药有剧毒;因为它含砒,而砒是有剧毒的。
④鸭嘴兽是哺乳动物,鸭嘴兽又是卵生的;所以哺乳动物是卵生的。
⑤有些蛇有毒,蟒蛇是蛇;所以蟒蛇有毒。
2.下列推理形式是否正确?
①如果降落的球不受外力影响,它就不会改变降落的方向;既然球受到了外力的影响,所以它改变了方向。
②只有甲队体力强,技术高,配合好,才能战胜乙队;甲队体力不强,或技术不高,所以甲队不能战胜乙队。
3.根据下面所提供的有关习惯的知识、理论,写一篇文章,题为《谈学习习惯》。①定义: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例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道德行为习惯、体育锻炼习惯、思考习惯、言语习惯等。
②形成优良习惯的条件主观条件:a.提高对良好习惯重要作用的认识;b.发挥意向活动的主导作用;c.决不破例:当新习惯还没有确实巩固时,就要时刻遵守、绝不破例。客观
条件:a.严格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纪律;b.良好榜样的示范;c.给予肯定的评价
发散思维,演绎精彩的课堂 篇3
一、语音教学中的训练方法
语音教学一直是一个教学难点,与其他教师一样,笔者也经常为学生无法很好地应对辨音题而感到头痛。究其原因还是大部分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好音标。基于这样的现状,想要学生一口气吃成个胖子不太现实,只有通过日积月累的点滴积累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音标才是切实可行的。于是笔者想到了通过发散性思维的练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词部分的发音。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我们4A的英语天天练中,常出现这样的辨音题:look room,请学生来判断字母组合oo在这两个单词中发音是否一样。这时候,很多学生光靠读,是很难真正判断准确的。因此,我在评讲中是这样做的:首先,请学生来判断oo字母组合一般有哪些发音(/u/ 与/u:/)。然后请学生将思维发散开来,组内讨论,oo发/u/的音有哪些单词(good、cook、book、look),oo发/u:/的音又有哪些(room、zoo、afternoon、classroom、room);最后再请学生来判断,这道题该如何判定异同。如此一来,学生掌握的就不仅是这一道题,而是通过自己思维的发散得到了一组发音规律,以后可以灵活应对这种类型的题目了。
二、单词教学中的训练方法
常规教学中,教师们在进行单词教学时往往通过反复读写或是通过联想近义词、反义词、对应词以及一词多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但其实,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发散思维的训练,找到很多好朋友来帮助自己记忆零散的单词,句型就是其中一位。
在执教1A Unit 5“On a farm”一课的动物类单词时,笔者就曾尝试过这样的训练方式。首先,笔者创设了奥运五福娃召开森林运动会的情境,介绍了五位动物运动员cat、dog、cow、duck、pig,请学生来跟它们打个招呼或是用小动物的单词来造一个句子。当时考虑到学生的词汇量少,只是想通过一些学生给出例子,来进行简单的句型反馈,但是没想到学生的想法一个比一个活跃,思维发散十分广阔。他们给出的这样的一些答案,不禁让人叫好,如“Hello, dog。 I’m... Nice to meet you”“Hi, cat, I love you”……这些回答都是学生基于他们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生发出来的。这样一次成功的经验,使笔者意识到:原来,小单词也是可以有大智慧的,只要我们教师引导得好,学生可以大胆地想,大胆地说。
三、句型教学中的训练方法
句型教学处于单词与语篇教学之间,如果我们教师有意识地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就能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训练。课堂上只要有一部分同学给出示范,其他同学的思维火炬也会立即会被点燃。他们的发挥将远远超出我们教师的预设范围,课堂会变得精彩异常。
在执教2A Unit 5“At the market”一课时,在铺垫过程中,我曾有过这样的设计:向学生出示一些图片,请他们说出他们想要表达的任何句子(没有任何规定)。
举一个例子:通过思考,有学生与他的同桌一起作了这样的一段精彩对话:
A: Happy birthday!
B: Thank you.
A: A gift for you.
B: Thank you very much.
A: What’s this?
B: It’s a toy car.
A: Oh, it’s a red car. How nice!
他们说完后,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仅是为他们的表现,更是因为他们为自己的思维点上了一把火。全班的讨论自此变得更加热烈,学生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四、语篇教学中的训练方法
对学生来说,出口成章有时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只要我们教师顺应学生的兴奋点,精心设计话题,利用发散的模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从而在新旧语言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那出口成章就是手到擒来的事了。
笔者还曾执教过现在进行时一课5A Unit 6 “Doing housework”,在设计综合练习时,是这样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的。首先出示了一幅喜羊羊与他的朋友们在果园中活动的图片。以问题“What are they doing?”“ What is…doing? ”来引导学生,请他们小组讨论,通过组内合作来编写短文。这样的练习设计,以一个话题作为发散点,不仅要求学生回忆、应用所学到的一些相关词组与句型,而且联系了新学知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知了大量的语言信息材料,自然形成了从句子到短篇的过渡和提升。
激活学生思维 演绎灵动课堂 篇4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 一半是艺术。”课堂教学中, 学生和教师的交流要彼此信任、默契, 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师微笑而耐心的倾听, 往往能闪现出学生独到的见解。
在教学《生命的壮歌》中“蚁国英雄”的片断时, 当老师出示“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根红色的项链, 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时, 学生是这样理解的:
生:这句话是比喻句, 是把“顺着风势的火舌”比作了“一根红色的项链”。 (教师好像意犹未尽, 仍然侧身、微笑地等待着……)
生:项链是宝贵的, “蚁国”在突围时所表现的舍我其谁的精神, 比项链更宝贵。
生:如果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就像“一根红色的项链”, 那么图上已经突围的蚁团, 不正是镶嵌在这根项链上的黑珍珠、黑钻石吗? (同学们都鼓起了掌)
我不禁为这些学生精彩的表达暗自叫好。同时我也陷入了沉思: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再给学生一分钟, 或者为学生送上你期待的目光, 抑或侧身附耳……学生的许多独特的见解或许就会涌动。
二、在心灵的碰撞中, 演绎生成的精彩
语文课堂是最富魅力、最富激情的, “她”充满着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 “她”是一种无不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诗意境界。
在执教《庐山的云雾》一课中, 我让学生根据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象, 利用棉絮动手制作庐山的云雾, 并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来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学惊喜伴之而来, 我与学生的交流随之也发生了变化。
师:同学们, 你们觉得画面上的云雾除了像课文中所描述的, 还像什么呢?
生:程立做的云雾像一根根玉带, 还像一只只轻盈敏捷的蜻蜓!也像我们音乐书上的五线谱呢!那旁边飘的缕缕云朵, 不就是一个个快乐的音符吗?
生:我看我做的“弥漫山谷的云雾”也像一艘即将启动的航船, 又像一床大大的、白白的、软软的棉被。
生:……
“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师生间的交流在和谐、信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 在这样的氛围中, 学生、教师彼此的交流才能融洽、共鸣、舒展乃至“交锋”。这种生成的课堂教学, 焕发出了语文课堂应有的韵味。
三、在闲暇的空间中, 孕育生成的智慧
亚里士多德说:“闲暇出智慧。”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运用, 还有以扬代抑的“黄金原则”的运用, 是用褒扬赞美取代斥责批评, 这是最具“人情味和凝聚力”的, 都会使师生关系变得和谐。学生也就不会因为错误而尴尬, 也不会因善意的批评而失意。
如在执教《黄鹤楼送别》的过程中, 学生朗读“岸上杨柳依依, 江上沙鸥点点”时, 很多男生都情不自禁地学起了沙鸥的叫声, 我没有指责学生不守课堂纪律, 而是和学生默默地沉浸在这美好的境界中了, 学生很多感想让人心动:
生:杨柳, 你们依依相拥, 而李白和孟浩然却要分别, 你们是多么幸福呀!
生:点点的沙鸥你可知道, 正是你的离愁别绪的叫声, 李白才吟出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呀!谢谢你, 沙鸥!
生:点点沙鸥、依依杨柳、一江春水、江风白帆、蓝天白云, 这动人的场景怎么不使人顿生愁绪呀!
语文课堂应该是身心自由, 心境开阔, 充满了师生的互动, 在这样的境界中, 师生的交流变得通畅而自由, 学生的思维才能被充分地激发, 在闲暇的空间中孕育更多的创造和更富魅力的智慧。
四、在另类的场景中, 尝试生成的延续
课堂中, 或许会发生许多和教学无关的而又很鲜活的东西, 面对这种活生生的生成性素材, 或许稍纵即逝, 但是我们教师要有一颗敏锐而智慧的心, 大胆地捕捉这些鲜活的事例, 在生成的课堂上焕发出真实的精彩:
碰撞思维的火花演绎联想的魅力 篇5
关键词:联想,写作,思维碰撞
进入八年级下学期, 学生的写作处于胶着状态, 内容单一, 立意浅薄, 情感虚假, 特别是写作思维僵化。如何打破这一僵局呢?我发现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 往往有着丰富的联想。而且,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从稚气走向成熟, 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对生活有了一定的独特见解。何不以联想为突破口, 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 打开学生写作材料的广度, 让他们走出狭小的视野, 去感受生活的真实丰富呢?增加学生写作材料的厚度, 让他们摒弃虚假肤浅的情感, 去抒写个性化的心语。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八年级写作的建议:重点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作文谋篇布局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联系生活, 发表见解、主张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联想和想象, 拓展思路。而写作序列的课题小组活动的生活化和读者意识理念的确立, 使我的联想训练作文课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下面笔者将通过两个案例具体呈现此次写作教研的操作过程及操作反思。
案例描述及问题讨论:
案例1 (教学设计一) :《诗意地联想》
一、故事导入
诗人将盲人乞讨的牌子改为“春天快要到了, 可我却看不到它, 欣赏不到它的盎然生机”, 由此让学生感悟诗意的联想, 让人充满怜悯, 让施舍者的心灵也变得美好。引出课题。
二、明确概念
打出“弧线”的幻灯片, 让学生说说想到什么?
明确:联想是抓住事物间的相似性、共同点, 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活动。板书:由此及彼。
三、怎样才能做到诗意的联想
1.联想要合理。
例1:撒盐天上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确:联想要符合事物的特征, 符合生活的逻辑。
2.联想要有美感。
例2:《天上的街市》
明确:要联想到美好的人或事物, 融入情感。
例3:《荷塘月色》选段赏析
明确:巧用修辞, 视听结合。
小结:首先, 诗意的联想要合理;其次要“求美”, 即联想到美好的人或事物, 融入美好的情感;再次还要巧用修辞, 使文字生动形象。
四、看图写作
要求:根据画面展开诗意的联想, 联想要合理, 融入美好的情感, 运用恰当的修辞, 字数100字左右。
五、拓展作业:《水的联想》
触发一:
上完课后, 我真切地感受到这堂课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何学生兴趣不大, 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因为画面不够优美, 虽然有的学生写得不错, 也很有诗意, 但仅仅限于少数几位写作基础不错的同学;因为这堂课并没有真正地从学生的写作需求出发, 只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我给联想裹上了华丽厚实的外衣“诗意”, 而“诗意”让学生找不到北, 触及不到真正的“联想”的快乐。由“波浪线”联想到什么?这个环节倒让课堂泛起了涟漪, 学生们联想很丰富, 有流水、山峰、波涛、蛇等。图片中露珠的晶莹剔透也让学生惊叹不已, 一位学生由露珠想到佛珠, 我一口就否定了, 让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束缚。因此, 在第二次教学设计中我保留了“波浪线”的游戏激趣环节, 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重点体会联想的特点, 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教学设计不能脱离实践, 要基于学生的心理,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尊重他们的个性化特点。
案例2 (教学设计二) :《联想写作思维训练》
一、导入
由诗词导入, 诗人为何能营造优美的意境, 是因为诗人展开了联想的翅膀。引出课题。
二、游戏导入
1.学生做游戏, 看符号, 展开联想。
2.讨论联想是怎样的过程?
归纳明确:联想是从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 这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联想到的可以是具体的画面, 也可以是抽象的人生哲理。板书:由此及彼。
3.导出课题:今天我们就给联想找个“读者”。
三、怎样展开联想
1.游戏:“水的接龙联想”。
水———雨水———庄稼———农民———笑脸
水———冰——— () ——— () ——— ()
2.问:联想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
从事物间的相似、相关、相反的角度去联想, 这样会使联想更丰富。
四、联想的合理与美感
1.作为读者来评判这句话是否合理?
例1:雪天, 你打开门一看, 脱口而出:“百紫千红总是春啊!”口头修改画线部分, 预设:“千树万树梨花开”或“未若柳絮因风起。”
结论:只有合理的, 符合情境的联想, 才会有美感。
(板书) 美感合理适境
2.例2:《让快乐走进心灵》。
问:联想到什么, 你体会到什么情感?
结论:联想只有融入情感, 营造美好意境, 才会打动读者。
板书:融情。
五、学以致用, 写作训练
1.给贺卡写上一段文字送给某人 (四选一) , 字数100字左右。
要求: (1) 合理联想; (2) 符合情境; (3) 表达明确的情感; (4) 巧用修饰, 语言生动。
2. (1) 全班交流, 同桌互评。
(2) 推选代表评价, 并修改。
六、结语
美妙地联想世界, 诗意地表达生活!
触发二:
这堂课是借班上课, 但学生发言踊跃, 特别是游戏和修改训练, 学生的联想信马由缰, 丰富多彩, 层出不穷, 欢乐充盈了课堂。
课后, 我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许多, 很多学生都选择用向日葵的画面来抒写, 这样的画面富有视觉的冲击力, 给他们一种想写的欲望。于是, 我请学生自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画面, 以让我去感受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 独特的审美情趣。
但最后的写作训练, 学生情感的表达为何还有些困难呢?这是因为学生没有情感倾诉的对象, 写作也是情感的呼应, 在写作时应该有一位潜在的读者, 然后通过一种媒介来传情达意, 这种读者意识的确立, 使情感有了载体, 在写作时更容易真情流露, 抒写心曲。因此, 我在第三次设计中, 在体会联想的合理与美感之后, 加上一个选择赠言的环节, 让学生明了联想的目的, 是为了向某人 (某物) 表达某种美好的情感, 树立一种读者意识。
拨动思维的琴弦, 树立读者意识, 让学生与生活呼应。初二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了解了联想的方式特点后, 通过选择诗句作赠言, 明确对象, 表达情感, 不仅让他们与文本有了呼应, 更了解了联想的目的。使他们在写作时有了倾诉的对象 (读者) , 写作成为一种需要, 这种读者意识大大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写作成为作者倾诉情感的心灵之旅。写贺语赠予某人的写作训练, 以“生活化”的方式让学生吐露心声, 直面生活。人与生活的呼应, 打开了写作的源泉。
弹奏情感的欢歌, 导出美好的情感, 让学生与心灵呼应。有位老师问写作为何要表达美好的情感, 为何不能表达负面的情绪呢?美好的情感不等于学生不能悲伤、不能忧郁, 有时因思念亲人而流泪, 这种悲伤之泪也是很动人, 很美好的。就如一位学生要把“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这句诗送给远在异乡的父母, 愿他们能与自己共享一轮明月, 在他陈述理由时那种思亲的淡淡愁绪, 对亲人美好的祝福, 深深打动了我。这种哀而不伤的情感何其美好。如果只囿于极端的负面情绪, 那么心灵何其沉重、消极、悲观。正如一位老师所说, 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引导孩子走出心灵的沼泽, 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如一位学生要将“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诗句送给母亲, 报答她多年的养育之恩, 但很多学生发出喧闹之声, 这时老师就应该肯定这位学生, 引导学生们倾向于健康的心态。写作就是情感的熏陶感染, 这是心灵的呼唤。
写作教学的呼应不仅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呼应, 而是“你”、“我”之间写作生命的彼此养护和分享, 是基于真实生活体验的心灵的欢歌, 思想的交汇, 文字的流淌。
演绎思维 篇6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交响化,乐队化思维
一些钢琴演奏者会认为演奏古典时期的钢琴奏鸣曲是比较枯燥、难以理解的, 而且弹奏起来容易平淡, 在舞台上又很难发挥出良好的效果。的确, 古典时期的奏鸣曲即不像肖邦那么浪漫诗意, 又不像李斯特那么辉煌炫技, 但是它却是学习钢琴音乐的重要基石, 提升音乐修养的必经之路。贝多芬一生在音乐上的杰出贡献当属他创作的九首交响曲, 身为交响乐大师的贝多芬在钢琴创作与演奏风格上也发挥了“交响性”的特点, 贝多芬一生共谱写了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 与巴赫的四十八首平均律钢琴曲被分别称为钢琴音乐中的“新约圣经”和“旧约圣经”。
另外, 18世纪中叶曼海姆交响乐派的动力性风格, 如音量的增大、渐强、减弱、突强等表现手段的应用, 也给钢琴音乐风格增添了新的因素, 说明古典时期的“交响化”风格跟钢琴音乐的相关性, 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钢琴音乐风格的发展。本文以古典时期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为例, 以一种全新的“乐队化思维”角度来分析钢琴奏鸣曲中的语汇。本文将重点讨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模仿“管乐语汇”的钢琴片段, “管乐语汇”中包含对西洋管弦乐队中“木管乐”以及“铜管乐”的探讨。
一、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木管语汇”
1. 钢琴奏鸣曲中出现的轻巧小跳音、快速轻盈的乐段 (模拟木管语汇的吐奏、快速经过句) 。
例1,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us2 Nr2 1-4小节
这个呈示部主题的动机, 有点机智活泼、灵巧的味道, 开头的弱起八度跳音, 犹如一种提醒式的问句, 似乎要引起听众的关注, 音乐有上扬的语气, 可以想象为木管组中长笛、双簧管 (右手) 、巴松管 (左手) 的吐奏;后半句则是答疑, 音乐方向朝下, 似乎回答了前面的提问, 可以想象成单簧管 (右手) 、巴松管 (左手) 的快速轻巧的吹奏。通过这种交响化思维, 演奏者或许耳畔会出现木管乐器演奏这一句的声效, 手上便会控制音量, 使得乐句音色灵巧化, 同时也要注意木管乐器演奏吐音及快速吹奏, 音质有圆鼓鼓的感觉, 手指不能用力压键, 保持音色的弹性。
2. 钢琴奏鸣曲中轻盈的高音声部 (模拟长笛的语汇) 。
例二,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us 10 Nr.1第191-199小节。
奏鸣曲的连接部通常音色柔美、歌唱性强, 以此乐谱为例, 右手的高声部旋律可以设想为长笛的吹奏, 右手的低声部可以想成木管组的双簧管或单簧管等乐器, 左手第191-195小节可以想象为单簧管和巴松管, 第196-199小节的左手可以考虑为两支单簧管演奏的双声部。充分表现了木管乐器演奏如歌旋律的优势。笔者发现, 在贝多芬奏鸣曲中的很多连接部都要求音色柔美而歌唱, 这时演奏者可以想象为木管乐器的重奏, 这样就不会以过重过响的方式演奏钢琴, 在钢琴键盘上体会木管乐器“吹”的感受, 将乐句很好的“吹”出来, 而不是“敲”出来, 这时钢琴演奏者指尖触键不要过分站立, 因为这会使得音头过于突出、颗粒, 而无法连住, 手指指腹应与键盘接触面积尽量大, 有点摸着弹的感觉, 听觉上则幻想着木管柔美“吹感”而“推”着自己的气息演奏。
3. 钢琴奏鸣曲中的华彩乐段 (模拟单簧管的快速吹奏的语汇) 。
例三,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us 27 Nr.1第264-265小节
第265小节, 的右手下行音阶, 力度标记为p, 不响但弹得时候也不能太虚, 或手指粘连而造成模糊, 音质应该是弱中带“骨头”的, 可以想象模拟单簧管的音色, 俗称为“黑管”的木管组乐器, 此乐器非常善于演奏快速灵巧的音阶式的句子。在贝多芬奏鸣曲中, 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类似于华彩的乐句, 速度极快并有需要有轻巧弹性的音色, 笔者建议学习者可以听听黑管的吹奏, 并把这类乐句想象为黑管的吹奏。在钢琴演奏这类乐句时, 指尖上的触觉要极为灵敏, 指尖站立触键, 手指尽量贴键, 臂膀不要参与过多的用力, 如果觉得音色过重太压可以把手腕略提一点, 不要把臂的自然力量全放下去, 会比较容易获得流畅轻巧的音质, 并且手腕与手掌尽可能平稳, 以保证音质的均匀。
二、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铜管语汇”
1. 钢琴奏鸣曲中低音区八度的强奏或长音, 用来提升音乐紧张度 (模拟长号, 大号等铜管乐的语汇)
例四,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us 26第1-4小节。
作品26号往往以第三乐章纪念阵亡英雄的“葬礼进行曲”著称, 这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唯一被改编成交响乐形式的乐章, 后在贝多芬本人的葬礼上使用, 全曲充满严峻、阴森、肃穆的气氛。铜管组中的圆号是铜管乐组中的低音乐器, 经常在慢奏中用来表现带有肃穆或预示着恐怖阴森的场景。
2. 钢琴奏鸣曲中平静松弛、表现音乐宁静时的旋律声部 (多用圆号演奏)
例五,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us 13第二乐章1-4小节。
贝多芬酷爱大自然, 大自然不仅是他痛苦心灵的庇护所, 更是他创作灵感的来源。作曲家往往在大自然中得到人与宇宙相调和的启示。这一特点在他的晚期作品中尤为彰显, 在他早期作品中已可窥见萌芽。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的慢板乐章开头, 右手旋律悠长宁静, 非常适合用圆号来演奏, 圆号音色圆润柔和、富有诗意, 能模仿远处的号角、山谷的回音, 描绘森林、黎明、夜色等自然景色。贝多芬奏鸣曲的一些慢板或行板乐章中的旋律, 贝多芬风格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即由大自然引起的沉思、内省、质朴、宁静的情绪表现, 这时可以想象为圆号深远悠长的音色。
3. 钢琴奏鸣曲中节奏感强烈、表现号召力、胜利的效果时 (模拟小号演奏, 如奏鸣曲中强烈的三连音、切分音节奏)
例六,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us 22第1-4小节。
其中, 第3-4小节带有较强力度的八度进行, 通常可以看做铜管乐的齐奏, 如右手为小号, 左手为长号加圆号, 小号属于铜管乐器组的高音乐器, 善于演奏节奏鲜明、色调明朗、富有号召性的旋律, 贝多芬奏鸣曲中经常出现的双手八度连续进行, 右手部分可以想象为小号, 左手可以想象为铜管组的长号等低音乐器, 双手弹八度的手掌框架像金属一般的撑牢, 声音如同铜管乐器结实有力、粗狂大气, 显示出贝多芬钢琴音乐中的交响性效果。
三、结语
身为交响乐大师的贝多芬在钢琴创作与演奏风格上都把“交响性”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他第一个大幅度扩展钢琴键盘使用的范围, 运用了涵盖大部分钢琴音域的经过音, 在各个音区采用多种颤音和震音。所以, 当我们演奏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时, 可以多鉴赏贝多芬的交响乐, 并作一些对比和分析, 或许可以从其交响乐中洞察到其钢琴奏鸣曲中的“交响性创作手法”, 从而能贴切地演绎其钢琴奏鸣曲。
参考文献
[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