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

2024-07-10

想象(精选12篇)

想象 篇1

摘要: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现代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离不开想象能力的培训。教师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 主要是指有意识想象的训练, 在重视学生想象能力训练的同时, 着重突出创造想象能力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文章介绍了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想象力,情境创设,能力培养

想象是人类最杰出的本领。如果没有想象,哪有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如果没有想象,我们的祖先怎样由猿变成人?人类历史该怎样前进?从燧人氏的钻木取火到今天的原子能发电站,从北京周口店猿人居住的天然洞穴到现代拔地而起的摩天高楼,从古老的结绳记事到今天的电子计算机……只有想象,人类才有发现,有所前进,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想象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精灵。一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就是凭借想象对人类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的“相对论”就是想象的结晶。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他精辟地指出了知识和想象力的关系,知识借助想象力而发展,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先导。

在现代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离不开想象能力的训练。什么是想象呢?英国诗人柯勒律治说:“想象是一种创制成形的精神,是创制观点的力量。”《心理学》上解释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映象,人对这类映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就是想象。如观看天上的云朵,同自己头脑里的已有表象“山”、“石”、“河流”等相结合,就把云朵加工改造为山石的形象、河流的形象,说云朵像山石,像河流,像羊群,像奔马……这就是想象。想象是一种创新能力,它是创新者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天赋,无论从事文学艺术还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缺少了它,都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美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把想象能力列入对学生考核的内容之一。我国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并且在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中都有明确规定。近年新考纲中就专门增加了推理想象的内容,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必须重视这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的类型多种多样。《心理学》上把它按目的划分,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按是否依靠现成的描述划分,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文都斯德在《文学批语三原理》一书中把想象分成联想的、创造的、解释的三种,而把幻想别名为空想,以示与想象不同。

综上所述,教师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主要是指有意识想象的训练,在重视学生想象能力训练的同时,着重突出创造想象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结合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抓住适当时机,积极引导学生训练想象能力,突出学生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教学特色。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堂的意外情境浮想训练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意外情境,如安静的教室里突然发出了文具盒掉在地上刺耳的声响,学生正津津有味地听课时,一位学生家长突然站在窗外并叫出子女名字;老师正上课时突然某位学生做恶作剧,等等。这些意外情境发生后,如果教师处理不当,则不仅不能因势利导有意外收获,反而会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例如,一天我上下午第一节课,烈日炎热,突然一声响雷,狂风大作,大雨顷刻而至,同学们都伸长脖子望着窗外,我灵机一动,说:“你们都想当骆驼祥子吧?”同学的注意力集中了。我问:“谁能说说祥子在暴雨风中被淋的感觉?”我让同学们即兴想象,请一个同学口头表达出来,其他同学补充,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这堂即兴训练课,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集中了学生的分散注意力。

二、依环境、情节、人物引导学生再造想象

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之间展开讨论:“你读了这篇童话故事,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有什么联想?”学生的答案各种各样,最有代表性的是:说假话的人大多有私心,头脑里有杂念,无能的人常会任用阿谀逢迎、说假话的人。

三、已知形象的想象训练

钱钟书先生学贯中西,成为学界的泰山北斗,这与他超人的想象能力是分不开的。钱钟书先生年少时看书,想象就特别丰富。比如看了《说唐》《三国演义》《西游记》,他会把关公的偃月刀,李元霸八百斤重的锤子与孙悟空一万三千斤的金箍棒拿来联想想象,任想象飞翔。

我在教学中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已知的范围内自由联想想象。例如,学习《祝福》,有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我就引导学生想象:王熙凤的眼睛,“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泼辣刁钻;《故乡》里中年闰土的眼睛麻木呆滞;《守财奴》中葛朗台的眼睛贪婪无耻;《药》中康大叔的眼睛,狡诈凶狠……通过这些联想想象,既让学生明确了“画眼睛”的写作方法,又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一举两得。

四、尊重科学的幻想训练

曾有高考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让学生大胆幻想,是考查学生想象力的有力明证。任何科学创新都离不开大胆幻想。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科学的第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幻想为出发点的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幻想是创新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史上的许多事物的过去和今天都表明“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

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进行大胆想象,并设计目标刺激学生的幻想,例如下面这道题目:假如允许有克隆人,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个问题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也是人类即将面临的问题,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又可以激励学生好好学习,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培养创造能力。

以上几点是我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方面的一些小小尝试。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应该采取灵活恰当的方式,遵循科学思维的一般方式,这样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记住波特莱尔《想象力》中的一句话:“这种神秘的功能真称得上是臻美无上的功能,它与所有的其他功能都有关联,它鼓舞我们,使它们都起来!”

想象 篇2

一天,龚老师带我们去太子湾公园春游。

走着走着,前面的平地上出现了一片鲜花的海洋,再看“海洋”旁边,一棵棵柳树摇着它们的长辫子,在风中跳舞。正当我们陶醉在这片美丽的景色中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一道彩色光芒的照耀下,我们全班同学都变成了花仙子,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女孩子的衣服全部变成了裙子,有的`变成了纱裙,有的变成了超短裙。而男孩子们就不同了,它们可不喜欢穿裙子,他们的衣服变成了一套套帅气的T恤衫,有红的、蓝的、绿的和格子的。在女孩子背上还有一对宽大而漂亮的翅膀,在男孩子的背上只有一对轻薄的翅膀。我们每个人的手里还握着一根魔法棒,女孩子的魔法棒是粉红色的,男孩子的是天蓝色的。

我们把魔法棒点向小花和小草,小花和小草立刻就活了,它们抬头和我们问好。我们把魔法棒点向柳树,柳树也活了,它用力伸长长辫子,想要拥抱我们。我们又把魔法棒点向天上的云朵,云朵立刻开始变样子,一会儿变成小白兔,一会儿变成小青蛙,一会儿变成白雪公主,一会儿又变成王子……总有变不完的花样。人们想要过河,我们就把魔法棒点向湖面,湖面立刻结起了一层很厚的冰,而人们脚上的鞋子则变成了一双双溜冰鞋。我们把魔法棒点向鸟窝,小鸟立刻飞到我们身边,和我们玩耍、聊天……

想象 篇3

古诗是祖国文化的瑰宝,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更是以优美的词句,合辙爽朗的音韵为小学生展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而且能拓展视野、丰富情感,但是,因时空跨度大古诗学习起来亦较为困难,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借助想象,帮助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还原再现诗中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就可以化难为易,还可以感受古诗的画面美和意境美。

一、借助想象,再现古诗的画面美。

诗人用语言来绘色绘形,美妙的“诗笔”可使“诗中有画”,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笔者在教学中注意抓住“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1.教师作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诗意,用简笔画的形式一次性或逐步再现诗中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诗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如在教学《小儿垂钓》一诗时,我将一幅小儿垂钓图用简笔画勾勒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理解诗句。诗画结合,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可爱孩童形象就在学生的心中活起来了。

2.师生同画。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画,把无形的语言变为直观的画面,理解诗的画面美。如《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教学,师生分三步读诗作画。第一步,教师在解题时,边讲边画出诗人李白仰望瀑布的形象,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诗境。第二步,读完第一、二句诗后,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添画“香炉峰”、“生紫烟”、“瀑布挂前川”、突出瀑布的前景美。第三步,读三、四句诗后,为了突出“飞流直下”的气势,在学生画的瀑布上用粉笔横着由上往下添上有力的几笔,让学生感受瀑布的动态美。

3.学生自画。在教学中,我常常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意之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独立地画出诗意。如《寻隐者不遇》一诗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句,是童子回答来访者的话。为了让学生体会“云深”一词所描绘的意境,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是寻访人,当你顺着小书童的手向大山方向望去时,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学生纷纷回答:“我看到的是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我看到的是山高林密,路转峰回,云缠雾绕。”接着我让学生自由作画。有的学生画了一座大山,山中有大团的云雾;有的画上小房子、青松、寻访者、小书童。学生越画兴趣越浓,对诗中的画面美有了深刻的感受。

二、启发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人从生活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因此,在古诗教学中,笔者注重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初读此诗,似平易,细加欣赏,则易中有难。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笔者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中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

再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头两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写旅途的艰苦;后两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偶得投宿处的喜悦。诗中末句的“归”,意境深远,既写出了诗人从风雪弥漫的困境中忽然找到投宿处的狂喜心情,又表现了山民热情、好客、纯朴的良好品性。为了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笔者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补充情景,提出几下问题:(1)诗人经过艰难跋涉,来到人烟稀少的山中,天色已晚,面对风雪,远望苍山,路途遥远,他会想些什么?(2)夜更黑了,风更紧了,雪也更大了,天气冷得叫人难受,正在这十分为难的时刻,忽然发现山中有一间茅屋,诗人的心情怎样?(3)听到犬吠,茅屋里的主人会怎么做?这时主人与诗人会有一段什么样的对话?(4)诗人受到主人的热情接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通过想象,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角色,置身于古诗描写的意境中,然后再分角色对诗人来到柴门边,并受到主人热情接待这一情景进行表演,感受“归”字运用之妙。

让想象作文的想象更具合理性 篇4

一、想象的内容应具有生活合理性

首先, 想象不是盲目的, 它依托生活为基础, 也就是说想象离不开生活, 必须基于现实。无论你的想象有多远, 总能找到生活的影子。反过来, 因为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 孩子的想象的幼苗才有了肥沃的土壤。所以, 想象应具有合理性。比如:

这里到处都是美丽的植物, 这些神奇的植物形态各异, 色彩斑斓。你看, 这棵植物像把小扇子, 正在不停地转, 也许热了。那棵植物的叶子闪闪发光, 像彩虹飞过一般。咦?那是什么声音?我飞快跑去, 只见一朵花儿正在快乐地歌唱…… (仲艳婷)

这里的人长得好奇怪!蓝色的皮肤, 又大又圆的眼睛, 身后还拖一条短小的尾巴。用的交通工具更奇特了, 居然是会飞的机器板凳! (顾庚峰)

无论是仲艳婷描写的植物还是顾庚峰的外星人和机器板凳, 这些虽与我们平时看到的不一样, 但却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影子, 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想象出来的, 是对生活中物品合理改造之后的想象, 所以说想象离不开生活。

其次, 想象作文的内容什么该写, 什么不该写, 要让学生有明确的认识。像前边例文类型的, 内容很显然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尤其是孩子还处于是非观念的形成阶段, 缺乏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 很容易对人生观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这种类型的内容显然不适合孩子们。同样是想象, 内容一定要健康向上, 要有科学性, 要合理。像不少孩子写的关于太空的、关于未来的、关于海底的、关于环境的、关于爱的内容, 都是很健康的。

二、想象的方式应具有思维合理性

比如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牛郎与织女相爱, 是生活的真实, 而“喜鹊搭桥, 鹊桥相会”则是通过幻想寄托了一种美好的祝愿, 这在生活中是难以实现的。再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化蝶”, 看似荒诞, 但符合情感的发展, 这就是所谓的想象思维的合理性。

在想象作文指导过程中, 应抓住学生爱幻想的天性引导想象, 也可以凭借学生的间接经验引导想象。比如学了《狐狸和乌鸦》一文后, 让学生续写“有一天, 乌鸦又得到了一块肉, 又被狐狸发现了……”, 就属于后者。

关于“未来”的作文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可以引导孩子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 展开丰富而又大胆的想象。未来是什么样的, 没人见过, 这就给孩子们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像下面的作文, 就想象得合理而又大胆:

《幻想三十年后》 (片段)

我想去纽约, 便招来一辆“的士”, 使我惊讶的是司机讲着一口流利的汉语。我急忙问道:“您是华人吧?”“不, 小姐, 我是德国人。”我甚觉疑惑:“那你的汉语为什么讲得这么好?”“现在不懂汉语就意味着失业。”果然, 街上的招牌、书店的书籍样样都是汉语。到了纽约一家饭店, 我拿出美元要付车费, 可司机却摆摆手说:“您有的是人民币, 就给人民币吧!”我一怔。原来, 现在的人民币早已取代昔日美元的地位…… (郭雪莹)

三、想象作文的写法应具有合理性

想象作文与平时的作文一样, 也要讲究写法。想象作文的体裁不拘一格, 可以是童话、寓言、科幻等文体。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作文, 在写人物时都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细致的描写, 才能让人物栩栩如生。环境描写也要力求具体、形象、生动, 辅以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这样才能让人读了如临其境。

听懂了老师的要求, 孩子作文中的句子美起来了, 想象丰富起来了。

比如:文学, 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 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 比星星闪得还亮的智慧, 是我们到了一百岁还忘不掉的信念。 (李新雅)

四、作文指导的形式应具有合理性

想象作文的指导应不拘一格, 只要是孩子喜欢的, 就是合理的。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写作水平, 我在班级开展了“作文接龙”活动。题目由同学们自己定, 可以是关于未来的、太空的、海底的, 但由于同学们刚读过《孟豪森奇遇记》, 还沉醉在无边的想象里, 一致要求写吹牛的, 我尊重了大家的意见。经讨论, 最后作文的题目定为:新吹牛大王历险记。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本子, 规定每人写一句或一段, 话多则长, 话少则短, 但长的不能超过半页纸, 好让本子在同学们中间传递得快些。作文接龙开始了, 第一个同学这样给大家开了头:

我叫崔柳, 可同学们都喜欢叫我的外号, 有时连我自己都想不起来我到底叫什么。我的外号不太雅观, 叫“吹牛”, 不过我挺喜欢这个名字, 吹牛就吹牛!我天生爱吹牛!我想让大家记住这样一个口号:我吹牛!我快乐!

结果同学们的吹牛水平真让我大开眼界!请看这一段:

日本的朋友们, 我真诚地跟你们道个歉, 上次我发烧时不小心剧烈地咳嗽了一下, 结果害得你们那里发生了那么大的地震。

我伸开胳膊用力地上下摆动, 结果飞起来了!飞呀飞呀, 飞上了太空, 正巧遇见了翟志刚、杨利伟他们在太空执行公务, 杨利伟还送了我一身宇航服作纪念呢!我惊喜得张大了嘴巴, 怎么也合不拢, 最后打了自己好几个嘴巴子才把嘴合上。

我想象中的学校想象作文 篇5

你所希望的学校是一个怎样的学校呢?是好玩又有趣的游乐园吗?宽广又清澈的海底吗?阴森又恐怖的森林吗?而我最希望的学校是盖在蔚蓝的天空。

我希望的学校建造在天空中,整栋学校布置了亮晶的吊饰、彩色又美丽的`彩球。大家的书本都是用软绵绵的云做成的,每当上课钟一响,外面的小鸟也会跟着飞进来和大家听课,好学的燕子也是一起来这里学习、听讲。

到了下课,大家都冲到云操场去游戏。我们的游乐设施有软绵绵的碰碰车、刺激的云逍飞车、好玩的海盗船……,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开开心心!载我们回家的校车,是一架非常大的飞机,我们都会在上面玩捉迷藏或是躺在飞机的翅膀上,飞机都会把我们送回云王国,才会放心的离开,它真是尽忠职守呀!

我们天空中的小朋友都不害怕被晒黑,每一次节下课都跑出去玩,天空中的太阳公公红光满面,普照着大家,大家的身体都像巧克力一样黑,我们大家就像是从外国来的小黑人。

想象 篇6

关键词:音乐欣赏;想象;想象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创造力,而创造力又离不开一定的想象力,可以说想象能力是人们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点,想象在创造性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音乐艺术而言,更需要演唱者的想象来表达音乐作品的真情实感,这说明了在音乐欣赏过程很有必要锻炼个体想象能力。然而,当前许多音乐教学一味地照本宣科,课堂枯燥无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至于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低下,不利于完善学生个性,学生自然而然地不能有效欣赏音乐。所以,进一步研究音乐欣赏中的想象及想象能力的锻炼途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概述音乐欣赏中的想象

所谓音乐欣赏中的想象,它是艺术想象的一个种类,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不同的人对不同音乐作品所产生的想象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同一个人欣赏同一部音乐作品,有时也会因心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想象。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情感体验和理性认识都不相同,甚至对音乐作品有着不同的感受,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想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说音乐欣赏中的想象具有自由性、情感性和差异性的特点。

二、音乐欣赏中学生想象能力的锻炼途径

(一)学生要聆听音乐,领悟音乐

提升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想象能力,需要引导学生聆听音乐,领悟音乐。一般来说,在音乐欣赏活动上,需要音乐教师做好指导工作,一方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具体地讲,进行音乐欣赏时,学生一定学会要认真地聆听音乐,抛开一切杂念,用自己的心真实地领悟音乐,不断地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愉悦感。当然,作为音乐欣赏的主体,不能只一味地感受音乐,还要会分析音乐作品,争取从整体上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 这样可以有效把握想象的方向,更好地握聆听音乐。

(二)选择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音乐

提升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想象能力,需要选择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音乐。目前,学生在学校都是以教材知识为主,所以音乐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音乐欣赏想象力的激发,不断挖掘教材的精髓,向学生展示音乐欣赏内容时,必须突出描绘性、情节性和抒情性的音乐作品,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旦选择了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音乐,学生必定会充满激情地欣赏音乐,可以由标题性音乐开始,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乐曲的基本内容,有效地指引着学生的想象方向,进而获得良好的锻炼效果。比如:在欣赏《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这部音乐作品时,学生很容易根据标题的指示,不断感受到浓郁的俄罗斯风格民族声,甚至可以听到军队整齐的马蹄声,即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将会得到有效锻炼。

(三)探究引发学生想象的欣赏方法

提升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想象能力,需要探究引发学生想象的教学方法。在正式的音乐欣赏活动中,学生一定要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音乐欣赏,比如:老师可以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将音响感知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活动,以便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能动性,不断引发学生的独特想象,促进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增强音乐欣赏效果。比如:在欣赏《雪花飘飘》这首音乐作品时,学生会很难感受到歌曲的意境,这时只有让学生对乐曲的内容和含义进行仔细推敲,对歌曲的意境进行丰富想象,就会慢慢地感受到该音乐作品的真实意境。此外,在多媒体技术占据主流的今天,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制作课件来感受情境, 在声音、动画、图片等的感染下,学生一定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一方面有助于拓展其想象空间,同是可以有效锻炼他们的想象能力。

三、结语

总之,音乐欣赏中的想象非常重要,我们必须重视个体想象能力的锻炼,可以从学生要学会领悟音乐、选择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音乐、探究引发学生想象的欣赏方法等方面做起,充分发挥音乐学习者的想象能力。当然,音乐是想象的艺术,只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感悟到美妙的音符和优美的旋律,呈现光彩四射的音色,才能让欣赏者获得美的享受。不管怎么说,音乐鉴赏中想象力的锻炼,一方面可以提高鉴赏者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鉴赏者随着想象的翅膀飞翔,不断开阔鉴赏者的音乐视野。

【参考文献】

[1]付捷.浅议音乐欣赏中的想象与联想[J].教育观察,2013(5).

[2]邓兰.音乐教育应培养“音乐的”想像力[J].广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98-100.

[3]邹娟.音乐审美素质的培养与音乐欣赏教学[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7(3):83-85.

想象 篇7

一、艺术的想象

艺术想象是“旧材料的新综合”。[1]是人们把大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重新创造的过程。因此艺术想象在艺术活动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它贯穿于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表现、艺术创作并起着重要的作用。

按照“艺术分类的原则应当从审美与艺术的时间和经验出发并与一定得艺术理论体系, 特别是一定的艺术本质论相融合、相统一, 而不能有游离于他们之外。”[2]可以将当今的艺术概括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综合感觉艺术、语言艺术四大类。而这些艺术门类都离不开艺术想象。

一切艺术都来源于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经验和感受, 但是任何人的生活面无论多宽, 对生活的认识无论多深, 都无法穷尽一切, 总会有盲点。不可能一切都通过实践, 一切皆去亲自品尝和体验, 例如宏观世界的宇宙, 抑或是微观世界的细胞, 原子, 艺术家都不可能都去亲自去体验感受, 即个人的经验与阅历是有限的, 获取的生活素材往往是支离破碎的, 而艺术作品却是完整的。用多个不同的的素材构成完整的作品, 就需要借助想象来弥补, 艺术想象和推测可以补充事实的链条中不足的和没有发现的环节。著名的化学家德米特里·门德列耶夫用大家都知道的—铁、铅、硫、汞等元素的研究为基础而创造出“元素周期律”, 由这个周期律得知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还存在着大量其它人类尚未发现的元素。

艺术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 艺术家通过举一反三的联想来补充未曾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部分, 就能使作品臻于完整, 就像莎士比亚并没有杀过人, 但却可以写出奥赛罗因嫉妒而掐死苔丝塔梦娜。蒲松龄写妖写狐, 汤显祖写杜丽娘死而还魂与柳梦海终成眷属, 尽管谁都没有见过花妖狐仙与死人还魂, 但作者完全有权凭借想象的翅膀, 飞翔到他未曾涉足的世界去, 否则就不可能有《奥赛罗》、《聊斋志异》和《牡丹亭》这样的传世佳作。

因此, 艺术想象可以弥补艺术家经验, 艺术想象帮助艺术家创造新形象。别林斯基说:“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 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3]高尔基说:“艺术靠想象而存在。”[4]虽然他们表述不同, 但他们的理论实质却是同一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艺术想象, 就没有艺术创作。

二、情感在艺术想象中的意义

尽管艺术想象具有创造力, 但是艺术家往往不直接开始创作, 凭空进行想象, 而是通过对原有素材的梳理, 进而理解思考之后融入自己的情感。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有着不同的表现。现实主义艺术家, 由于其艺术追求目标是一种在历史的发展中客观真实地再现, 即按生活的本来面目逼真而又典型地反映生活, 所以, 这种艺术想象的创造性、能动性表现在它能够把艺术家融合到生活中去从而再用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出来。

大师巴尔扎克说过“艺术光有对一个时代的这种一般看法, 还是不够的, 因为这一切属于历史范围, 作者于此之外, 还得添上小说家的才具、强大的创造力、细节的精确性、对情感的深刻体会等等。”[5]任何艺术都是为了表达情感, 而艺术素材本身是不具有任何情感的, 只有艺术家将其获得的素材和表象接收后, 重新进行整合后将自己的理解和思想用自己所擅长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艺术作品才具备了表达情感的意义。《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磋叹之, 咏歌之不足, 不如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叮, 罗丹也曾说“艺术就是感情”。虽然想象可以有无限的思想空间和中分的能动性, 但是它终究不能毫无依据自由的创造, 任何艺术所使用的原始素材无不来自生活, 是艺术家对于生活的感受, 哲学家黑格尔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由此可见, 情感在艺术想象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没有情感的艺术想象是毫无意义的。

三、理智在艺术想象中的意义

世间万物, 物极而必反, 任何事情都应该讲究度的衡量。艺术想象也应当受到理智的指导和约束, 使艺术想象在受情感的影响下具有理性的特征。

伏尔泰说, 想象“只有和深锐的判断力一道才能发挥作用;它不停的组合自己的图案, 纠正自己的错误, 秩序井然地建立起自己的建筑物。……正是凭借这种想象, 诗人才创造出他的人物, 赋予他们个性和激情;才构造出他的故事情节, 将它铺展开来, 把纠葛加紧, 然后酝酿冲突的解决, 这种创作活动正需要最深刻而又最细致的判断力”。[6]在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理性起到了规范和约束的作用。

在丰富而又复杂的现实生活中, 具有敏锐的感知、鲜明的表象记忆和灵活多变的想象力的艺术家, 往往有着较一般人突出、强烈而又独特的艺术感受。为了把这种艺术感受转化成艺术形象, 并具有独特的艺术感受力, 艺术家必须让自己的艺术想象展开翅膀自由翱翔, 但是艺术想象的自由等同于随性, 想象力的驰骋, 也不是无根据的乱想, 而是以生活逻辑和情感逻辑的规则, 在艺术作品要表达的思想轨迹上的创造性的发挥。

但是理性在艺术想象中的控制作用也不可过头, 这里仍然存在度的问题。苏联创造心理学家A.H.鲁克曾列举出几个妨碍创作的原因, 其中就有“过度自我批评精神”。他说:“过分吹毛求疵的自我评价, 会使创造濒于绝境。”[7]可见一旦理智将艺术想象束缚住, 那么, 那些与情感有着天然联系的自发的、创造性的想象就不能获得了。张彦远说:“夫运思挥毫, 自以为画, 则愈失于画矣。运思挥毫, 意不在于画, 故得于画矣。不滞于手, 不凝于心, 不知然而然。”[8]也就是说, 艺术创作的佳境总是有心难求、无意得之的, 艺术想象理性控制的最好办法是欲擒故纵, 在虚境的状态下去感受美表达情感。

由此可见, 理智在艺术想象中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是要掌握好度, 没有理智的艺术想象是不符合逻辑的, 而过度放大理智的控制力又会制约艺术家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四、结语

艺术家最初就像毛虫一样想要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就必须插上艺术想象的翅膀才能破茧而出在艺术的殿堂中自由飞翔。大胆的跨越感知客观对象的时空界限, 去分解、选择并重新组合过去的记忆表象。艺术想象能把实际生活中并不在一起的事物从观念上融为一体, 从而组成新的形象系统。所以, 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中的想象是积极、能动、富有创造性的。也就是艺术家要通过艺术想象, 深入到生活中去对其进行选择、综合、加工、提炼, 在想象中以设身处地的精神创造生活和创造艺术形象。

艺术想象的丰富与贫乏, 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败得失, 艺术想象中情感与理智应该在长期的艺术训练和创作中锤炼得到升华, 从而融会贯通。在一种不自觉地状态下得到完成。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凭借自身的才能, 遵从直觉的引导, 接受灵魂的恩赐, 才能取得成功。在艺术想象中情感与理智是不可缺少的, 艺术想象中情感与理智应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注释

1[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朱光潜美学文集 (第1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25.

2[2]曾繁仁.文艺美学教程.2005.10:144.

3[3]黑格尔.美学 (卷1) [M].北京:商务印书馆.

4[4]高尔基.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5[5]王秋荣.巴尔扎克论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250.

6[6]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委会编:古典文艺理论译 (11)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6:29.

7[7]A.H.鲁克, 周义澄等译.创造心理学概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5:72.

想象 篇8

一、启迪想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词语意思

对于小学教学来说,尤其是第一第二学段学生来说,词语理解是其重要教学内容。毕竟汉语中很多词语,一旦离开具体语境,单纯依赖字典或者词典解释,往往导致学生在理解上出现“南辕北辙”现象,自然也很难积累与运用。

比如针对《艾滋病小斗士》这一课。其中“轩然大波”,教师可以这样引导:

师:恩科西到小学报名,遭到很多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这里来想一想,他们会说是什么?老师会怎么说———

生:艾滋病小孩?他来上学?天呀,这太可怕了,假如传染给其他学生,怎么办?这绝对不行!

师:是的,想想也可怕!那么学生会怎么说———

生:天呀!学校竟然会收艾滋病学生?这简直不可思议,我们需要转学,立即转学!

师:是的,作为学生非常害怕,我们可以理解。那么作为家长听说这个消息后,他们又会怎么说———

生:家长会找到校长说,绝对不行,艾滋病非常可怕,如果你收下他,我们孩子坚决转学,你作为校长要负责任!

师:是的!想不到恩科西想上学,却遇到这么多的阻力:教师不让收,学生要转学,家长再威胁……这个消息一定在学校、社区引起轰动,用成语表示,就是轩然大波。孩子们,假如你是恩科西,你这时心情又会怎样?

(学生分组讨论)

对于“轩然大波”,如果让学生直接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也许有字面上的理解,但是却无法形成直观的印象。经过这些想象,“轩然大波”这个词语从抽象变得具体,而学生在其体验与认识的基础上,对其意思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在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想象恩科西的感受,自然也能理解其悲惨的命运。

二、启迪想象,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句子意境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理解,更多还需要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对重点语句,尤其是意境深远的句子,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同时感受其形象,体验其意境。

比如针对《春联》这一课引导学生采用“读了______这副对联,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______”开头,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然后进行具体描述:

生:读了“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新”这副对联,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树木爆青了,孩子们也出来放风筝了,农民伯伯在忙着春耕,工人们在工厂上班,商贩在街上吆喝,汽车在路上奔跑着……全国上下,都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生:读了“又是一年芳草地,依然十里杏花红”这副对联,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杏花,一路的杏花,一眼看不到边的杏花,开得旺盛,开得火热,像生命一样澎湃,像火一样的热情。花丛里,树林间,无数的蜜蜂在嗡嗡飞舞着,忙着采蜜;成群成群的蝴蝶也飞来飞去,诉说着春天的快乐。草地上,不知名的小草、野花才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小心探出头来,看看这个奇妙的世界。有很多孩子在草地上坐着、躺着,打滚,或者来回奔跑,他们的笑声在杏花林里到处回荡……

通过想象,这些理解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而是直观的、形象的,更是真切的。因而对于意蕴丰富的句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有效沟通语言与生活桥梁,从而让抽象的语言变得直接,变得形象,其意境内涵跟着显化。

三、启迪想象,引导学生准确感受文本主题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更多包括情感与价值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主题,可以借助想象,架设语言与学生情感之间的桥梁,让其主题由抽象变得可感可观。

比如针对《九色鹿》这篇课文,其文本主题是做人要言而有信,不能忘恩负义。怎样将这一抽象主题渗透进学生思想中?

生:调达,难道你忘记了当初的承诺吗?

生:调达,你还是男人吗?怎么竟然见钱眼开,忘记了自己的尊严吗?

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调达,你不要糊涂好吗?

生:调达,你好好想想,你在做什么?假如你真的去告密了,你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你会一辈子不得心安的!

生:调达,你要考虑清楚呀!如果你真的告密了,别人会怎么看你?你的孩子还怎么出去做人?他们会瞧不起你的,一辈子都会恨你的!

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调达,假如你这样真的去告密,你会遭到报应的!

生:调达,你就是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九色鹿看错了你,当初就不应该救你,让你直接淹死算了!

……

通过想象引导,学生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情感,而且对文本主题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把“知恩图报”发挥得淋漓尽致。

总而言之,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把教材变厚,把学生情感变浓,这需要在教学中渗透情感,让学生情感与文本主题实现共鸣。

摘要:苏教版小学教材中文本阅读篇幅大多较短,意蕴却非常深刻。对于阅读教学来说,不仅追求知识能力的理解运用,更多需要关注其文本情感与价值观。将阅读文本中的简单语言进行立体呈现,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形象,最终让阅读变得厚重。

想象 篇9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非常重视儿童想象力的培养。在第一学段就要求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在第二学段中要求“观察周围事物,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在第三学段中则明确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由此可见, 想象性作文是小学阶段作文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习作训练之中。

儿童是最乐于想象, 也是最具想象力的。童年是培养想象力的关键期, 而习作则是培养儿童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儿童想象力的培养需要科学的安排, 需要长期的磨砺。那么, 就想象性作文的教学来说, 我们应该注意哪些要素呢?

一、排序:明晰想象之阶

课标中各学段尽管对想象性作文的训练都提出了要求, 但较为粗略,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将要求进行分解, 只有这样, 训练时才能心中有数, 有所侧重, 也才会更加扎实有效。根据课标中的要求, 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 笔者将小学阶段各年级想象性作文训练的要求作了如下分解:

以上是笔者对小学阶段想象性作文训练作的一个由易到难的阶梯式的排序。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归并。

世上没有无源之水, 没有无本之木。想象的丰富和学生的生活积累密切相关。缺乏表象, 想象就会缺少依托, 自然也就难以丰满。那么, 如何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呢?首先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等手段, 打开孩子的眼界, 让他们认识和了解更多的事物。除此以外, 我们还应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积累表象。如春天, 我们可以带学生观赏油菜花, 放飞风筝;夏天, 可以带学生观赏美丽的荷花、绚丽的火烧云;秋天, 可以带学生去观赏红艳艳的枫叶、丰收的田野;冬天, 可以带学生去观赏挺拔高洁的松树、漫天飞舞的雪花……

只有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摄取”丰富多彩的“影像”, 想象才有丰盈的源泉, 想象之河才能无拘无束、恣意奔突, 越流越宽广。

二、捕捉:抓住想象之机

想象作文训练最需要的是儿童感兴趣的、有一定想象空间的切入口。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要善于在生活中捕捉想象之机。如笔者有一次从电视中看到有些地方连下暴雨, 造成塌方、泥石流等灾害, 就让学生写了一篇想象性作文《假如我是云司令》, 想象将水灾地的雨云调往沙漠、干旱的地方去, 而将白云调到发生水灾的地方;还有一回, 在带领学生捡拾秋叶时, 笔者发现一片秋叶飘落在小河里, 于是启发学生想象水面上的落叶就是一艘小小的树叶船, 它会漂到哪里去呢?一路上它会有怎样的奇遇呢?……冬天的雪后, 笔者带领学生踏雪赏梅, 让学生写一篇题为《坚强的腊梅》的文章, 讲述腊梅是如何傲霜斗雪、凌寒绽放的……

其实, 生活中并不缺乏进行想象性作文训练的素材, 缺少的只是敏锐的眼光。想象之机的捕捉需要语文教师具有一种职业敏感。

三、“刷新”:拓展想象之域

在激发起学生想象的欲望后, 我们应该循着学生的想象启发他们不断伸展想象之翼。有一次, 笔者从学校的音乐教室旁走过, 听到教室里传出孩子们练习唱歌的声音, 于是笔者指导学生写了一篇《小音符漫游记》。笔者给了学生这样一个开头:一串小音符觉得呆在音乐书上太单调了, 于是, 它们从书上跳了下来, 悄悄地从教室的门缝里钻了出去, 小音符离开教室后会去哪儿呢?在笔者的启发下, 学生想象小音符来到教室外的操场上, 为正在进行篮球比赛的同学们加油助威;想象小音符来到教学楼里, 听到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 为大家配音;想象小音符听到学校旁的钟楼上传来悠扬的钟声, 便飞上钟楼, 在大钟的时针和分针上翻跟头玩儿;想象小音符来到田野上, 和正在收割的农民伯伯一起喊号子;想象小音符来到树林里, 为进行唱歌比赛的鸟儿们伴奏;想象小音符来到小溪边, 摘了片树叶放在溪水中, 在小溪里玩冲浪……就这样, 孩子们成了自由自在的想象鸟。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不断“刷新”想象的领域, 进入一个个新天地, 这样, 想象的天空才能越变越宽广。

四、“引爆”:催开想象之花

在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的过程中, 我们要在哪些“节点”上“引爆”孩子的思维, 使想象之花绚丽绽放?笔者曾指导学生写过一篇童话《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笔者是这样启发学生的:据说, 在很久以前, 乌鸦是羽毛艳丽、歌喉甜美的七彩鸟, 后来, 美丽的七彩鸟变成了又黑又哑的乌鸦。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它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呢?同学们有的说乌鸦是为了行动更隐蔽才把羽毛染成了黑色, 有的说是用一洗黑洗成了黑色;有的说是因为别的鸟儿妒忌, 乘它不备在它的羽毛上涂上了黑漆;有的说是因为它飞行时不小心掉进了黑洞洞的烟囱里;有的说是因为空气污染太严重, 常下酸雨, 渐渐地, 它那五彩缤纷的羽毛就变黑了;有的说是因为它在狐狸开的小店里买了伪劣洗羽精才洗成了现在的样子;有的说是因为基因变异使得它彩色的羽毛变成了黑色;有的说是它在贴近海面飞行时, 被乌贼的黑墨喷中, 染黑了全身……

儿童有着无限的想象的潜能, 一旦被充分激发, 就会迸射出无穷的创造的火花。只有进入这样一种状态, 才能充分感受到想象之美。

想象 篇10

诗歌中的想象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想象是有区别的。那么,什么是诗歌中的想象呢?诗歌的想象在于“它是为创造艺术形象和意境而进行的再现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思维活动;或者说是在回忆、联想过去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又克服这种经验的障碍而进行创造新颖、独特审美意象——意境的想象活动”。因为这种想象是基于生活经验,又高于生活经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所以它不仅能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而且能唤起读者类似的生活经验,勾起读者相似的情愫。就这一意义而言,我们可以说,诗歌因想象而散发出耀眼的光彩,因想象而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因想象让我们品味出别样的滋味。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如何巧用想象的呢?就怀人的诗作而言,作者或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往往从所思念对象入手,通过高超的想象表达自己深挚而丰富的情感。我们比较熟悉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想象对方的谈资

在思亲怀乡的诗作中,作者或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常常借助亲人的叮咛、祝愿或家人之间的谈话内容来表达自己浓烈的思乡怀亲的感情。

如《诗经》中的《陟岵》一诗: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这首诗歌抒写行役的小儿子对父母和兄长的思念之情。这首诗歌的高妙之处就在于借助想象中亲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在抒情主人公登高思亲之时,似闻父亲说:“我的儿啊行役忙,早晚不停好紧张啊。可要当心身体呀,归来莫要留远方。”又似闻母亲说:“我的小儿啊行役忙,没日没夜睡不香。可要当心身体呀,归来莫要将娘忘。”还似闻兄长说:“我的兄弟啊行役忙,白天黑夜一个样。可要当心身体呀,归来莫要死他乡。”一声声呼唤,一句句叮咛,饱含了多少牵挂、多少爱怜啊。亲人的体贴和嘱咐更能激发起羁旅之人浓烈的思亲怀乡的情感,更会唤起他们思归而不得的惆怅和酸楚。

再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后两句:“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作者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家人在深夜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表现作者自己“思家”的愁苦和怀亲的真挚。

二、想象对方的心理

在怀人的诗作中,作者或抒情主人公借助对方的心理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浓厚而绵长的思念之情。

如杜甫《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这首诗歌写作者思念友人李白,同时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具体表现在“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中。“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当时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想象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作者遥望江东时,只见春日里天边的云彩,李白瞻顾渭北时,只见远处暮色下的树色。身处异地,彼此相念。可见两位诗人的深挚友情,更见作者对友人的想念和牵挂。

再如李清照《一剪梅》中,“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也是独具匠心的佳构。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推想到对方也在害着相思病。夫妻二人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可见两心之相印,夫妻之恩爱。由此也越显彼此欲见而不得见的愁苦之深。

三、想象对方的形貌

作者或抒情主人公还可以在异地他乡推想对方形貌,通过一肌一容、一颦一蹙等形貌的刻画来表达自己的思亲怀乡之情。

如李白的《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是:“游子思归乡”。下面就这一说法稍作分析。

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想象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想象游子思念的那个“她”在暮色笼罩大地时因难以排遣思念“游子”的愁绪,由高楼而下,站在白石台阶上等待着“游子”的归来,但望眼欲穿却终不见踪影。“空伫立”写出“她”在冷风吹拂下久久站立,有所等待而不得的怅惘。而归宿之鸟的疾飞入巢,则更加剧了“她”的期待之情和相思之苦。这幅感人至深的画面是通过想象勾勒出来的,其实越是想象对方如何愁苦,就越是能够凸现“游子”思归之心切,思归不得之惆怅。

杜甫的《月夜》中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也是一幅想象的画面。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云鬟湿”,“玉臂寒”,可见望月时间之久,望月愈久而思念愈深挚。除了思念之外,更多的是对丈夫安危的牵挂和担忧。而困居长安的杜甫对妻子、儿女的牵挂因这幅想象的画面显得更为深重。

四、想象对方的活动

基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作者或作品的抒情主人公通过想象所思对象的惯有的活动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写身在异地他乡的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想必从前作者在家里时每逢重阳节总是有和“兄弟”们一起登高过节的活动。正是基于这样的生活经验,才有了“遥知兄弟登高处”这种过节活动的想象,才有了“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揣想。故乡的兄弟们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即作者本人,兄弟们该是多么遗憾和失望啊。其实,不能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不能在佳节与兄弟们共乐,这应是作者的遗憾和怅惘。如此想象对方的佳节活动和对方的几多遗憾更加深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和失望之感。

再如韦应物的《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中“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作者推想所怀念之人在空山的静寂中因怀念作者也是难以入睡,也是在夜幕下徘徊踱步……整首诗在推想对方秋夜的活动中收束,表达了异地相思的真挚而深厚的情感。

五、想象彼此相会

所思所想的人本来难以见到,但作者或通过有意的想象或无意的想象,让这种相见的愿望达成。由此表达出的情感或令人肝肠寸断或黯然销魂。总之,这类想象最能引发作者和读者心头别样的滋味。

如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几句诗:“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与妻子王弗伉俪情深,但妻子不幸早逝,这给苏轼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梦境虽然不是作者的有意想象,但也是一种想象——无意想象。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愿望的达成。俗语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说法。夫妻感情深厚,乃至妻子去世十年之后她的形象还历历在目。阴阳两界,唯有在梦中遂愿。以上几句诗正是作者思念妻子,与妻子相见的愿望的达成。但见了面,为何不能相拥在一起,为何不能互诉衷肠,为何不能尽叙相思之苦呢?我们可以推想梦中的妻子还是年轻时的样子(王弗死时年仅二十七岁),而作者已是妻子去世十年后的作者了。作者已经是“尘满面,鬓如霜”,与其说这是作者生理年龄的变化使然,倒不如说是作者的境遇的变化使然。“王弗逝世这十年间,东坡因王安石的新法,在政治上受压制,心境是悲愤的;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困苦到食杞菊的地步。”

这种种悲苦的经历,使得作者显得有些早衰了。因此,即使梦中相见,妻子也不一定能认出自己;即使妻子能够认出自己,也因丈夫容颜的苍老和处境的悲苦心痛得无从说起;即使妻子能够认出自己,也因作者有太多的相思之苦和境遇之悲心酸到无法倾诉。“‘无言’,包括了万语千言,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之感。”作者通过梦境或者说通过无意想象得以与妻子相见,但相见的场面却令人心碎。此情此境,化用古人一句诗就是:黯然销魂者,唯梦中相会而已。

想象新协和速度 篇11

直到今天,发生在11年前的那起坠机案都让人记忆犹新——世界上有史以来第一架超音速喷气机协和失事了。起飞途中,飞机因为爆胎而引发油箱自燃,坠毁于戴高乐机场附近的旅馆。机上109人全部遇难,地面4人死亡,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也成为了那一刻的见证者。

这段近乎黑色的历史,却抹不去30年前的另一番景象——由英法两国联合研发的协和超音速飞机吸引了企业高管、好莱坞明星和世界各国的富翁竞相乘坐,成为横跨美欧的大西洋上空穿梭的名副其实的“欧洲之星”。因为协和飞机的巡航速度比晨昏线的移动速度更快,令它能够赶上和超越地球的自转,很多人在单程机票高达9000美元的情况下,仍心甘情愿地掏出钱包,只为了感受那句“我还没出发,就已经到了”的快感。从某种程度上,坐得起协和,成为了当时融入欧美上流社会的一个标志。所以即便在2003年后因为上座率萧条而被迫退役,协和客机作为世界上曾经唯一的一种超音速商用飞机,仍然在世界航空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第一代协和客机退出航空市场后的8年,欧洲空客集团的母公司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 再次启动了高速载人航空项目的研究工作进展,一架外形酷似协和的零排放超音速飞机ZEHST号(Zero-Emission High-Speed Transport),拟于2050年投入商业运行。这项投资数十亿欧元的项目目前还停留在概念论证阶段,但凭借其宣称的目标就足以让众人瞠目结舌——乘坐这架超音速飞机从巴黎到东京或者从洛杉矶到东京只需不到2个小时30分,耗费的时间仅为普通飞机的1/5。这听起来更像是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但雄心勃勃的法国人正在一步步地使之成为现实。

ZEHST号超音速科技与协和客机相比有哪些新的技术突破,人类2050年的飞行器究竟该是怎样,记者就此在巴黎航展上采访了欧洲宇航防务集团的首席执行官路易·加洛瓦。

记者: ZEHST与普通飞机有什么不同之处?

加洛瓦:准确地说,ZEHST是一架商务火箭飞机。因为它使用了三组不同类型的引擎,和普通飞机一样使用涡轮喷气式引擎起飞,在飞到5000米的高度后,切换到阿丽亚娜火箭使用的低温引擎,将客机的飞行速度推进到2.5马赫(即2.5倍音速),并将飞行高度推高到2.3万米。进入大气平流层后,再次切换使用巡航导弹使用的冲压引擎,巡航速度可以达到音速的4倍,飞行高度达到3.2万米,而现有的客机只能达到1.1万米的高度。未来的航空之旅基本都会像ZEHST那样。

记者:缩短飞行时间是人类最终的追求吗?

加洛瓦:是的,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未来,缩短飞行时间都是世界航空发展史上最具有竞争力的“武器”,而且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要求。根据欧盟的要求,在2000年的基础上,到2050年航空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75%,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90%,噪音污染减少60%。提供更加环保的飞行方式是欧洲宇航防务集团的重要使命。

记者:您提到环保问题,这架超音速飞机将使用哪种能源?

加洛瓦:在未来40年,能源将会越来越稀缺和昂贵,而燃油仍是航空公司运营成本中比重最大的一项。因此,降低燃油消耗从而降低排放、以及找到替代能源,仍是这个行业的关键驱动因素。从ZEHST来看,在普通涡轮喷气引擎驱动它的时候,我们使用的是从海藻中提炼的生物燃料。同样,在使用火箭低温引擎和巡航导弹引擎时,将氢气作为燃料,氧气作为氧化剂,装在两个分开的燃料罐中混合驱动,只排放出水蒸气,完全不排放二氧化碳。在准备降落时,这架超音速飞机会先关上发动机,向陆面慢慢滑行,接近地表时重启涡轮引擎,因此它将是世界上最环保的客机之一。

记者:协和飞机曾因为飞行和起降时噪音污染严重,让乘客和机场附近居民难以忍受,所以美国和一些欧洲、亚洲的国家限制不得飞越其领空。ZEHST准备如何解决噪音的问题?

加洛瓦:这款客机并不是协和式飞机,只是外形与协和相像。上世纪60年代,协和式飞机向人们展示了出色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但未来的飞行目标就是减少噪音,例如观察猫头鹰的无声飞行,给我们的工程师带来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这款超音速飞机在大气层上方飞行时,乘客将听不到任何声音。我们在解决噪音上投入很长时间进行研究,目前已经有了可行性方案。

记者:那么飞机票价会不会是天文数字?

加洛瓦:ZEHST客机可以乘坐50到100名旅客,经过我们的初步测算,从巴黎到东京的航段票价在6000欧元左右,相当于普通头等舱的2到3倍,票价仍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特别适合那些需要频繁、快速往返的商务旅客。而且越来越多的旅客对快速飞行的要求,会增加ZEHST在经济上的竞争力。

记者:ZEHST预计哪一年可以投入商业运行?

想象 篇12

关键词:想象力,创新意识,创造力,激发兴趣

创造是艺术的本质, 也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在是知识大量膨胀的时代, 只有具有创造力的人, 才能获得发展的机遇, 成为社会的高级人才。而中小学阶段是进行创造性教育的最好时机。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 美术课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有效课程。所以, 我在美术课的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大胆创新的意识。

一、努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多年来, 我一直从事低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 在实践中探索怎样培养、启发、诱导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热情, 进行了大胆的实验, 探索出了很多的趣味教学方法。

一年级学生认识基本型后, 我就让学生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基本型的联想。目的是为训练和培养孩子们能根据一些基本型, 发挥自己丰富的联想, 经过添加, 形成生动有趣的物象。游戏方法:教师把全班分成若干组, 并按顺序给每个同学编号1、2、3、4……教师指令每组1号同学上讲台在黑板上, 用粉笔先画一个圆, 然后在圆内或圆外进行添加, 形成新的有趣形象, 最后师生共同评分。评分的标准是形与联想的结合是否生动有趣。最高分10分, 依次9分、8分……同样2号、3号、4号……在黑板上用三角形、方形、梯形……进行添加, 最后看各组累积分最高者为胜。教师制作小红旗、小红花发给优胜者。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 对美术课也就更加感兴趣了。

在上《生动的人物动态》这一课时, 为了培养学生运用骨式人物表现人体动态规律, 自由表现人物各种动态的能力, 我让学生用小圆纸片表示头, 用几根火柴表示人体, 拼摆出不同的人体动态, 把学生分成 (跳绳、跑步、做操、踢毽子等) 若干组, 然后开运动会, 每组把自己参加比赛的样子先用小圆片和火柴拼摆出骨式动态, 再用铅笔描下来, 然后再自由添加五官、表情、发式及服装。最后师生共同评选出每项运动冠军。评选标准是人体各部分的长短比例顺眼、动态生动、着色均匀鲜艳。教师用圆形橡皮做成奖牌发给获奖冠军。利用这种方法解决了一年级学生画人体动态的困难, 学生兴趣高昂, 作业效果很好。

二、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力

低年级是孩子想象力丰富、绘画表达欲最强烈的时候。这个时期画出的画可以说是无奇不有, 甚至是“异想天开”。如在一次绘画活动中, 一个孩子在汽车上画了船帆, 并且说:“汽车跑累了让风来推着它。”教师首先要肯定他充满激情、富有想象力的作品, 夸奖他们“画得好”。鼓励他们大胆自由地去表达自己的体会、感受和想象, 培养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千万不要把成人的观念强加给学生, 要给学生留下自由想象的空间。因为想象是人类特有的本能, 任何科学都是由人的想象开始的。如上《我的太阳》这一课时, 先教孩子们学唱《种太阳》这首歌, 再给孩子们讲《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从前, 太阳妈妈有十个孩子, 十个孩子有十个不同的样子, 每个孩子的脾气都不一样……启发孩子们想象:“你最喜欢什么样子的太阳?把你心中的太阳画下来。”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活跃的思维早已冲破了教师提供的领域。作业完成后真是五花八门。有“像雄狮一样威武的太阳”、“像小姑娘一样的腼腆的太阳”、“像男孩一样淘气的太阳”、“脸上长满水果花卉发出五彩缤纷的光芒的太阳”等等, 全班八十几名学生, 没有一张作业是相同的。下课后, 我把他们的作业贴在画廊里, 引来了高年级同学和教师的一阵阵赞叹。

三、让每一节美术课都成为一次创造活动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我注重以启发的口吻代替注入的说教, 以循循善诱的方式, 诱导他们神奇的想象, 鼓励他们创造性地构思, 创造性地运用材料, 使每一节课都成为一次创造活动, 每一件习作都能成为体现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的过程。

在上《海底世界》这一课时, 学生能大胆想象, 画出了美丽的鱼妈妈和慈祥的鲨鱼爸爸带着一群小鱼在做游戏;成群的海马在比赛谁的舞姿最优美……在上《去太空旅行》这一课, 我向孩子们介绍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 一个孩子问我:“老师, 天上有木星、土星、牛郎星和织女星, 那么天上有没有虎星、兔星、鸟星和鱼星?”我感到很奇怪, 于是反问到:“你想到什么?”他说:“我想要是天上有鱼星, 我就可以在银河里游泳, 和他们做游戏;要是有各种动物星星, 就可以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开运动会。”这个大胆的想法使我心里一阵惊喜。于是我对他说:“要是你到银河里去游泳, 那么银河肯定有各种鱼星星;要是你开个星球运动会, 那么肯定会有虎星、兔星、鱼星来参加, 可是你怎么飞向太空?在太空中怎么遨游?”这时孩子们纷纷展开联想:“我穿上太空服, 拽着彗星的尾巴, 在太空中飞行!”“我在太空中建立各种动物乐园, 让所有的动物星星都来安家落户……”还没下课, 一张张充满童趣, 富有想象的作业便完成了。

上一篇:培育人格下一篇:演绎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