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人格

2024-07-09

培育人格(精选11篇)

培育人格 篇1

当代教育思想认为, 学生不只是学习主体, 更是成长中的生命主体。学校教育的目标, 从根本上讲, 就是培育学生这一生命个体。通过情意体验, 价值判断和内心调适, 从而达成与自我、社会、自然的和谐。中国文化有“乐教”的传统, 十分重视音乐对和谐人格的涵养、化育功能, 因此, 汲取传统音乐思想中的精华, 作为培育学生和谐人格的养料, 应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儒家思想倡导中庸, 贵和持中, “和”是儒家思想用来调解生命个体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核心概念。强调“和”, 即强调人的精神生命的和谐, 圆融, 追求个体与群体、个体与天地的和谐与秩序, 这一思想体现在儒家的乐教观和审美观上。《乐记》曰:“大乐与天地同和”, “礼者别异, 乐者合同”, “乐者敦和”, “乐者, 天地之和”。乐教的核心目标是对人的化育, 即通过用“尽善尽美”的音乐作品进行审美教育, 使人的个性和谐发展, 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品质。当然, 乐教育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个体适应群体, 通过个体道德完善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 达到“成其政”的目的。

儒家乐教思想十分重视对音乐作品的价值判定和选择, 儒家思想追求社会生活的和谐与秩序, 重视乐教“移风易俗”的化育功能。所以“重雅乐轻邪音”, 体现出对音乐作品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是十分重视的。

今天, 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化多元化、文化大众化、文化消费化的时代。音乐文化空前繁荣, 但作为一种“消费品”, 大量粗制滥造的所谓“通俗音乐”, “流行音乐”, 在社会生活中泛滥。这些音乐作品, 或思想情感贫乏, 内容空洞;或低级趣味, 歇斯底里;或抑制消沉, 无痛呻吟。这些“邪音”对青少年学生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狂躁、怪异、甚至变态的表现, 令人担忧。因此, 引导并培养学生增强对高雅健康音乐作品的欣赏趣味, 在今天显得十分必要。

孔子是一位音乐教育家。他躬身实践, 著书立说。操琴、鼓瑟、唱歌、听齐乐, 竟“三日不知肉味”。孔子把《乐》作为弟子所必修的课程。他认为对人的教育是“成于乐”。他提出“乐之所以修内也”, 即主张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提高人的精神品质, 促进人格修养, 以达到“仁”的最高境界。“仁者, 爱人也”, 教育人有爱人之心, 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个性和谐、人格完善、情感丰富的人。荀子是先秦诸子最后一位集大成者, 继承总结了孔子等人的乐教思想, 并有所发展。荀子在《乐论》中指出:“夫乐者, 乐也, 人情之所不免也, 故人不能无乐, 乐则必发于声, 形于动静。而人之道, 声音动静, 性术之变尽是矣。”他还说:“乐者, 圣人之所乐也, 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乐论》可以看出在荀子的乐教思想中, 音乐不仅可以使人获得审美愉悦, 而且可以使“乐者”的精神品质得到提升, 达到“善”的目的, 从而使人们“和睦”相处, 社会生活和谐安定。荀子的“乐者之乐”, 及“圣人之乐”, “乐”不只是一种自我超越, 更是一种深层次的、非功利的、超然的审美情感体验。荀子主张通过这种“乐”的情感体验陶冶人的性情, 提升人的精神品质, 达到“善民心”的育人目的, 从而展现乐教“和”的社会功能。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 其内在的规律就是引导受教育者通过享受充分的情感体验, 从而生成“求真、从善、爱美”的生命意识。显然, 这与儒家认为的“乐者, 乐也”的乐教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儒家乐教思想“和”的观点告诉我们, 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具备和谐、圆融、完善的人格。这对今天的中国教育, 具有现实意义。我国日渐进入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 一方面, 我国的教育自觉不自觉的向着唯理性主义方向偏行, 教育的功能被片面窄化为纯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传授, 忽视对人的精神生命的人格教育、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另一方面, 享乐主义、拜金潮流、平庸思想、自由思想等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学生的消极影响十分巨大。学生中存在厌学, 精神疲倦, 性格压抑、扭曲、变态, 情绪烦乱、狂躁, 自私自利, 内心脆弱, 行为怪异等现象。这种现状告诫我们, 重视对学生的精神生命的关怀, 培养学生具备和谐的人格, 应是当今学校教育面临的最大课题, 承担人文素养教育任务的音乐课程自然对此责无旁贷。

培育人格 篇2

大学是人类文明传承创新圣地,是科学文化向社会幅射转化的基地。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的存在和发展是同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繁荣必然同这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大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是城市的名片,是国家的名片,更是文明的名片。这张名片之所以永不褪色,就是因为大学承载着培育一代代优秀健全人格的伟大使命。也正是这样一批具有优秀人格的英才,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不断前进和发展。

在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在世俗功利价值无孔不入地向大学校园渗透时,人们对大学价值的认识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一些浮躁貌似时髦的价值观已开始在大学大行其道,重新认识人格培育的现实意义,建构大学的价值使命,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全社会都必须面对的严峻命题。

如何看待大学的实力

这是一个一切凭实力的时代。实力决定未来。社会对大学实力的关注当然无可厚非,但要值得警惕的是,如果把企业和市场的一些实力数据简单照搬到大学评判上来,并大力追捧,那就可能会给社会特别是给选择未来的青年学生带来致命性的误导。

大学在现实中其功能和作用的大小,取决于这所大学的实力。大学的实力可细化为硬实力和软实力。

所谓硬实力,就是体现这所大学现实作用的直接显现可以量化、可以比较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几个维度:一是大学的投资、规模、面积、基本设施和条件等。这些基础设施和条件,是保证大学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保障。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条件下,没有大幅度的投入和现代化的实施,就不可能向高水平的大学迈进。这一点全社会已经形成共识。二是大学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现实生产力的基本指标。一所大学的存在和发展,很重要的就在于它能否解决社会发展的难题,推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恩格斯早就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我们也看到,一些知名学校的作用,就是通过其知识辐射功能而体现出来。如斯坦福大学的实力就体现在其科研成果转化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斯坦福大学在硅谷有超过1000家企业,所创造的产业价值占到硅谷的50%以上。三是毕业生在社会和市场上受欢迎的程度。大学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一个大学的学科专业受社会广泛欢迎,毕业生就业率高并且薪水也高人一筹,可以说明这所大学的实力强。所谓软实力,就是指这所大学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影响力、吸引力、美誉度。包括:一是这所大学的历史文化传承。每所大学创办的文化脉络、思想传承都不尽相同。这是这所大学是否厚实有气场的一个重要体现。如北京大学以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作为其历史传承,是吸引无数学者和学生的重要文化基因。清华大学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作为其精神传承也已经融入清华人的血脉中。二是这所大学独特的办学理念、基本制度和学术氛围。每所大学如何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如何强化对社会的服务功能,都需要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其精神理念制度体制。三是这所大学的人才培养方式及毕业生在社会上的美誉度。大学所创造的产品是学生,看这所大学最核心的实力,就是看这所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特别是在培育健全人格方面有无独特的让人为之折服的理念和实践。当一个稚气青涩的年轻学子进入这所大学几年后,成了富有理想和责任、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人格全面的人才,可以充分证明这所大学实力超群。

硬实力和软实力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办学条件现代化、成果的转化和学科的市场占有,谈软实力是纸上谈兵。但必须指出的是,硬实力是相对变化的,比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的职业身份可以有6-9次的变迁,很难用一个固定指标来测算这种硬实力。相比较硬实力,软实力更能持久地发挥大学的作用,它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影响将更长远、更有意义。事实上,将硬实力和软实力贯穿在一起的就是人格的培育。健全优秀人格的培育,是一所大学软实力的体现,同时它又转化为一种客观的物质能量,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可以推进人类进步的科研成果,这又在一定意义上体现着这所大学的硬实力。

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早就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而我们恰恰不愿意看到的是,现在社会上对大学的硬实力相当崇拜,各种排名吸引着大家的眼球,大学生跟风似的选择专业和学校,完全是一种市场化、硬实力的比较。面对这样一种大学功利化思潮,需要我们反思的东西有很多。最需要考虑的就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我们的所作所为如何才能不辜负大学的神圣使命。

大学价值的迷失

论及大学的现代功能和走向,我们不能不看到,大学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也在不断地释放其能量,推动着社会发展列车风驰电掣地前进。也许是提速太快,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这种令人欢欣鼓舞的过程中,一些价值理念需要引起我们深刻反省。我们不愿意看到但却实实在在发生着的现象令人担忧。

大学校园中重器轻道的现象令人忧虑。所谓重器轻道是指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关注实用、市场、技能等显性要素,忽视基础性的、能够全方位提升自身素质和文化内涵的知识。走进大学校园,我们往往会发现,到处贴的是成功人士经验谈,如何才能获取市场需要的技能以及现代白领礼仪等实用性技能性训练,而那些诸如哲学、历史的讲座海报则凤毛麟角,即使有也被挤压到不引人注目的小教室。当然,我们强调大学所学知识需要与社会需求相对接,这是可以理解而且是必须的,但若将大学功能理解成生活就业技能培训的场所,完全迁就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大学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意愿就可能失去。

工具化、程式化、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方式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尽管我们在教学形式上不断地进行创新探索,但从总体的教学体制和人才评价体系中,学生的视角和话语权是微不足道的。如我们评议一个好老师,就在于他如何竭尽全力将其知识体系整体地最大化地传授给学生,且不说知识爆炸时代的知识更新节奏加快,更要指出的是,知识的获取是在质疑和对话中完成的,离开学生的视角和表达,我们的知识传授体系是不完整的。给学生一个批判的眼光、一个勇于超越的心灵,胜过给他无数的固定的知识体系。还有我们对学生的考核从来是标准化的,这看似权威公正,但却是对人类成长特性的忽视,更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特性的漠视。一个青年,当他特有的激情、创造和追求因为不符合既定的客观标准而屡屡受到冷落时,则对青年完全人格的培育会产生重大影响。

青年学生超越良知底线的事时有发生。个别学生为一己私利,为了尽快获得荣誉,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西安音乐学院学生驾车肇事杀人案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都逼迫我们反思。为什么一个青春少年竟然瞬间会变成冷血杀手。当然,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也有个人家庭和生活背景的关系,还有个性形成的关系,但不能不看到大学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价值教育的缺失。鼓励学生成功、成才是必须的,但同样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投入更多具体举措的是,如何培养学生成人,一个大写的人格全面的人。只有做到这一点,他的一切成果才有意义,否则,他们给社会带来的只能是负能量,给社会带来消极的价值。

教师评价体制尚未完全形成。从总体上来说,教师重科研轻人才培养的趋向没有根本转变。即使投入教学,教师考虑更多的是专业知识性传授,而对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特别是青年学生完全人格的塑造关注还不够。因为从评价指标上来说,科研成果多往往能够得到更多回报,可谓名利双收,而人才培养是一个短期很难看到效益的工程,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出有坚守、有理想、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首先需要我们的导师是一个有操守、眼界高远、有人格魅力的人,这对老师的职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格培育: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一位学者说过,人与人之间比到最后的不是财富、地位、美貌,而是人格。确实,放到更大的比较空间,我们可以说,人格不仅是一个人在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一代代目光远大、爱国爱民、敬业乐群、求真创新的完全人格公民,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和根本价值所在。所谓人格,我们一般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一个是从政治社会层面上,主要是指一个人的道德操守、社会责任及知识能力的综合体。另一个是从心理学层面,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知、情、意等综合性格系统,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一生致力于人格研究的荣格教授指出,人格,作为我们整个生命的最完善的体现,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理想。但这种不可实现性并不能推翻这种理想,因为理想从来都只是路标,而不是目标本身。荣格的这一论断,充分说明人格的理想价值,一个人没有人格,就没有未来,就只是行尸走肉。一个国家没有集体人格尊严,就不可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走得更远更高。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思考的是,不可能把人格培育的任务一劳永逸地完成,永远将理想人格作为我们前行的路标,特别是当我们行到十字路口,走到悬崖峭壁时,多看看路标,我们才能走到人间正道上。当然,理想和现实从来就不是对立的,有理想的灯塔照耀,现实之路一定会充满光明的。一个人有内心人格理想的引领,他一定也会向着健全人格的目标迈进。

为什么说人格培育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这是由人格的作用决定的。

历史发展浩浩荡荡,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是在比较选择中确认自己的行为方式的。特别是在社会和个人的十字路口,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多重的假设和选项,而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锻造出健全优秀人格的人,才会超越一时一地的得失,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制高点,做出合理而伟大的选择,并启迪着民众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我们说优秀人格的价值,就是能够在高远处、在困难处引领推动社会进步,这样的引领和推动力,应当成为我们大学所追求的根本价值。1918年,毛泽东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做了一名图书协理员,北京大学深厚的学术氛围,关注天下大事、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深深影响和感染着这位年轻人,确立了他为中国独立、人类解放的宏伟人生目标,正是在这期间,他开始接触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名著,由此他开始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迅跑。

除了视角的开阔和正确,优秀健全人格者总有一种知识丰富、勤于积累、自强不息的奋发精神,他们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本色。顺境时不忘乎所以,逆境时不自暴自弃。正所谓“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其实,只要有这种精神和心态,就会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力,就会面对艰难困苦有无坚不摧的动力,这是人之为人的最为宝贵的资源。2008年8月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看望已97岁高龄的北京大学知名教授季羡林先生,季先生见到总理后出人意料地表示,要辞掉加在他身上的三大名份: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在这样一个对名师名人趋之若鹜的环境下,在许多人求之不得而想方设法得到的情况下,季先生却辞去其实并不为过的赞誉,就体现着季先生秉承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人格。季先生一辈子将陶渊明的诗奉为人生座右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不复独多虑。这样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名师站在讲台上,他传授的知识必然有温度,他的一言一行当然会为青年学生健全人格的确立起到表率作用。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发展,还需要思想的升华、道德的温暖、文化的敦厚。孔子早就看到君子人格对社会文明道德的塑造作用,强调君子要学习精通礼、乐、射、驭、书、数,就是期望他们通过人格的全面培育,为提升社会道德与和谐起到示范作用,让全社会见贤思齐,变得更美好。世界杰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对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他多才多艺,爱好广泛,特别是世界处于战争动荡的岁月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凭借自己的影响,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荣誉和成就面前,他的态度是:一个人的价值,应当是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这一深明大义的政治哲学观,奉献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观,赢得了世界的广泛尊重和认同。

人格培育:从现在做起

人格培育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事业。它比上一门专业课或是从事一项科研更加复杂。早在1924年朱自清先生在《教育的信仰》一文中,就曾尖锐而直接地指出:“教育的价值是在培养健全的人格,这已成了老生常谈,但要认真培养起来,那却谈何容易。”

构建健全优秀人格,我们需要有全面的视角。也就是说,我们要将人格培育放到改革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地位。总书记指出,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随着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的职能在不断地拓展。这包括人才培育、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但我们要看到,对这四项职能的地位和作用不能等量齐观。人才培养应当更具核心地位。对于大学而言,没有一批批的优秀毕业生,其他职能的发挥就只能苍白甚至是无意义的。从根本上来说,大学首先需要给青年学生提供的是一种崇高的人文价值,以丰富和净化青年学生的人格精神。

构建健全优秀人格,我们需要在人才培养机制上下更大功夫。大学应当成为道德文化培育、优秀人格精神养育的圣殿。要从学校治理和服务的方方面面,不断强化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要让每位同学在学校出台的每一项政策制度中,感受到道德成长的力量,感受到社会责任、创新精神的重要性,感受到健全人格培育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作用。作为现代大学标志的洪堡大学的诞生,是伴随着该大学创始人洪堡对大学的改革而闻名的。在洪堡看来,大学的基本原则和价值是科学、修养、自由、寂寞,这四个选项又是紧密相连的,它要铸造的是一个具有内在力量的健全人格。洪堡对大学有着一个高远而神圣的定位:既在我们生活的时代也超越我们的时代,通过我们遗留下来的生机勃勃的精神内涵,赋予人性的概念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个任务只有通过我们自己和世界的融合达到最普遍的、最活跃的和最自由的交互作用而得到解决。为此,他对大学的学科设置、学科内容、考试方式等都做了全面改革,提出将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共同融入对学生的人才培养内容中,所有这些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对大学本质的认识,更为关键的是培养出了一大批对社会发展有着杰出贡献的人才。构建健全优秀人格,需要改变完善评价体系和标准。对于青年学生而言,成绩、分数是成长进步的重要标志,但对于一个学生的真正核心考评,应当是其人格健全发育程度。否则,他所获得的分数成绩越大,可能对社会产生的负能量就越大。对于教师而言,看其最根本的业绩应当在培育塑造人才上所下的功夫,一个对学生缺少爱和关心的老师,一个本身思想行为偏执猥琐的老师,即使出再多的成果,也没有资格站在讲坛上。由此,我们需要改革对学生和教师外在的见物不见人的评价体系,以健全人格培育作为评价体系的原点,进而构建鼓励人才全面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远大的理想,让青年学生感受到理想的力量、信念的价值。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把握学习方法,特别是引导他们进行创新型学习、质疑型学习。学业上的质疑和批判,是培养创造性人格的基础。在行为上注重规范督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青年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是他们成人成才的重要一环。总书记到北师大看望老师和学生时指出,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人格是金。是个人进步之金、社会文明之金、国家昌盛之金。让我们做好准备,在人格之金所铺展的大道上,将健全人格之美一代代传承下去吧!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培育健康人格,为幸福生活奠基 篇3

学生自创室内操

为实现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目标我校在眼保健操和广播操的基础上还开展了室内自编操体育活动,全校学生参与创编自己的室内操。这项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学生能自己设计,自主创编,自我实践,使这项活动远远超出了做操的内涵。当时,全校各班都参与到了这项活动中,现在学校各年级的室内操就是当时获一等奖班级——初三(8)班的自编操。

培养探究型家庭

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创建探究型家庭是我校开展的社区教育之一。探究型家庭是建立在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之上,家庭成员在各方面都能相互学习、分享交流,以此来实现家庭情感互动,营造温馨学习气氛,建立共同发展的学习模式。我们通过家长学校以教育故事交流,专家讲座、家校互动等形式对探究型家庭的创建进行宣传、指导、推广并制定出了探究型家庭的9条评价标准。根据这些标准,学校每学年评选出一批探究型家庭,以点带面来推动社区教育。从2002年至今,学校已先后评选出近700个探究型家庭,并以各家庭所属的居委会为单位将探究型家庭的事迹、照片制成展板,送到相关居委会展示,将各家庭的学习氛围、社会责任感。民主性等特点进行宣传,发挥示范作用。

画名人,学名人

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与体验自觉地发奋学习,立志成才,学校开展了“我画名人”活动,鼓励学生画出心目中的名人,让学生从生活和书本中去“找名人”,到图书馆“读名人”,了解名人成长的经历,进入“感悟名人”,“体验名人”的境界,从而明白成功与汗水、智慧是分不开的。名人画涉及艺术、科学,政治、文学等方面的人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寻找,将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名人——罗列并绘制成像,充分体现了他们进行探究型学习的潜力。学生们真挚、深刻、充满人生感悟的活动感想也被打印并编辑成“我画名人”专栏,通过学校宣传橱窗向全校师生展示。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寻找信息和选择运用信息能力、探究创新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学习到了名人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初步建立了健康的人生价值观。

学会感动与感恩

感动、感恩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健全人格,铸造品质、提升道德素质,还能让学生懂得感动,学会感恩,去回报父母、回报师长、回报社会。为此,学校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和精神的学习纳入德育工作,策划并实施了“让感恩伴着你我成长”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感恩”美德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说感谢的话、写感谢的文、做感恩的事。

道德人格及其培育初探 篇4

一道德人格及其特征

“人格”是舶来品, 是近代从西方传入日本, 然后又从日本传入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罗列出“人格”的三种含义:一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这是心理学角度的人格;二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 这是伦理学角度的人格;三是指人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 作为公民的人格权, 这是法律角度的人格。可见, 不同学科对人格有着不同的定义。在伦理学领域中, 人格通常被理解为道德人格。道德人格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基础上,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和生活态度。它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内在精神组织系统, 支配和决定个体的道德行为, 并通过个体的道德行为体现出来。概括起来说, 道德人格是由道德理性因素与道德非理性因素两部分构成的, 它们密切联系、交互作用, 不能随意割裂开来。道德人格作为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是由道德理性因素与道德非理性因素构成的, 是二者的有机组合和整合。道德人格的培养是以道德人格为主要内容, 旨在构建道德主体的理想道德人格, 本质上既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 又是一种人生价值观和道德品质观的教育。道德人格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规定性, 具有以下特征:

1. 自我同一性与发展完善性相统一

当今国际社会中各国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激荡, 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与多样性特征, 各国文化的发展如何处理好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抵制消极、腐朽、庸俗文化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课题。个体道德人格的塑造有没有人类普遍的统一价值, 也就是说是否有同一性?回答是肯定的, 这种道德人格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道德人格主体内在的道德认知和外在道德行为的一致性, 包括三方面: (1) 个体道德人格与社会道德的本质要求相一致。 (2) 道德人格主体对自我道德心理的认同。 (3) 个体道德人格在发展上与未来进步大道德要求相一致, 并对其不懈追求。同时, 道德人格的养成不是一成不变的, 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及主体自我角色的转换, 主体道德人格会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主要表现在: (1) 对传统道德人格, 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 要精心培育现代道德人格。 (3) 要努力构建理想道德人格。可见, 道德人格是自我统一性与发展完善性的统一。

2. 知、情、信、意、行相统一

个体道德人格的养成包含相互衔接的多因素的复杂过程, 是有规律可循的。具体包括:知、情、信、意、行等。“知”是要求道德人格个体能自觉主动认识并了解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物我关系, 理清自我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 并明确社会对自我道德人格的基本要求;“情”是道德人格结构中的基础部分, 要求道德主体在道德生活中, 能以乐观的态度和创新方式对待道德生活, 达到情感共鸣;“信”是要求道德人格主体对社会基本道德或理想道德人格的追求深信不疑, 并积极主动地朝这个方向努力;“意”是指道德人格主体为塑造理想人格能克服各种障碍因素, 直至达成目标;“行”就是道德人格主体在知、情、信、意的基础上, 提升到道德行为上, 落实到道德行为中去。只有如此, 个体的道德人格养成才能与自然、社会、他人、世界达到和谐统一。

3. 自主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相统一

道德人格的养成具有自主选择性。它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人格的养成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 是自我道德人格养成的真正主人, 能支配自身, 也能支配外界事物。“人们不仅要有选择意识和敏锐的道德直觉, 而且更要具备选择的能力, 包括清晰的道德判断、良好的道德意志和承受道德选择所带来的一切后果的能力。”这种选择是处于道德主体的真实需要, 充分体现了道德主体自主自由的选择。同时, 道德人格主体在道德人格养成过程中具有能动性, 表现在: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知识, 一个善于学习并能不断创新的人才能在这样的时代提升其道德人格;二是道德人格主体能按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通过实践活动, 不仅能反映客观事物的现象, 而且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甚至能改造客观事物的质、创造新的事物。

二道德人格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据相关机构调研表明:目前当代中国人的道德人格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爱国、勤劳、勇敢、友爱、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谦虚谨慎的。当有些地方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 大多都能表现出积极捐款捐物, 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大多对志愿者的行为表示赞同和支持, 当他人遇到困难时, 大多数人不仅愿意助人, 而且能更加理性地对待友谊。但同时也应认识到有些人的道德人格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非健康的道德人格主要表现在:

1. 功利性道德人格

市场经济的直接目的就是追求价值和利益的最大化, 一方面它有利于促进人们打破常规、积极开拓、不断创新, 以追求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它会使得人们更加功利化, 导致一些人只讲享受权利, 而不愿履行义务, 形成功利性人格。有些人见利忘义;有些人背信弃义,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盛行。而当遇到履行义务时, 大多表现不感兴趣, 奉行“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处世哲学,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公益活动不感兴趣。

2. 双重性道德人格

双重性道德人格的表现是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主体面前采取两种不同的态度和方法, 以及知行不统一、言行不一致等。具体表现为:对人对己搞双重标准, 如“宽以利己, 严以待人”“对他人要求严, 对自己要求低”。特别是社会处在历史变革转型时期,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追求利益与追求事业、进取与务实等多种矛盾出现时, 人们感到迷茫, 现实的道德人格与理想道德人格上就容易出现对人对己的双重道德人格标准。

3. 依赖性道德人格凸显

总体来看, 人们的道德意志是坚强自信的, 但在他们身上出现的依赖性特征比较明显, 导致部分人的道德人格出现迷失和依赖, 对社会主导的价值观产生困惑。“等、靠、要”的现象普遍, “啃老族”现象的出现, 对父母、他人的依赖心理, 这是典型的依赖性道德人格。

除此之外, 还有享乐主义的人格和变态人格等等, 这些非健康的道德人格的存在不仅影响每个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而且预示着思想政治工作的任重道远。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 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容易使人们的道德人格形成重个人轻集体、重自己轻他人的功利主义。这样, 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时往往出现个人主义;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利益时往往出现利己主义。同时, 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渗透到社会关系时, 就会使各种关系商品化和市场化, 比如人的感情、尊严、人格和国格等。 (2) 道德教育方面的缺失, 现在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理想化, 与社会道德教育相隔离, 特别是与现实生活脱节, 忽视对人们的精神困惑、情感需要以及思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同时, 教育过程简单、方法单一, 重灌输和说教, 不顾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实践教育流于形式等。当然道德人格的自我修养缺失也是重要方面, 也可以说是根本原因,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人们道德人格的养成根本根据是道德的自我修养, 有没有道德的自我修养的高度自觉性, 是人们道德人格问题的根本原因。家庭教育的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三道德人格培育的基本策略

道德人格培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任务, 旨在促使每个公民具有高尚的道德人格, 锻铸完善的道德品质, 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道德人格的培养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持久的工程, 涉及面广、相关因素多,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协调配合。

1. 倡导积极、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道德人格

人们的价值观念, 尤其是价值导向对人格价值目标的确立有着重要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些新的、引领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相继出现, 如自由、平等、竞争、自立、自信、自强等观念对人们人格价值的基本取向起作用。但是伴随市场经济出现的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人格价值观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 造成思想价值观的混乱。因此, 倡导积极、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道德价值观, 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人格价值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

2. 培养道德人格的主体性

道德人格的主体性是指在道德培养过程中, 应遵循“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理念, 以受教育者的需要为出发点, 以受教育者的发展与完善为目标, 调动和激发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要求他们成为新时代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能动的倡导者、创造者和自觉遵从者, 是“四有新人”中的有道德的人, 或是一个高尚的人。

3. 注重道德人格的自我修养

道德人格的培养要从基础性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义务着手, 通过自身的道德实践活动, 将道德认识和道德义务转化为道德良心。然而要实现这个转化, 就要引导人们进行自觉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估, 强化道德人格的自我修养, 提高自身的内心修养, 不断培养和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自我反省, 即内省, 就是要经常对照并检查自己的思想还有言行, 对自己不合乎道德标准的做法不仅要有悔悟之心, 还要及时加以改正, 通过不断清洗和修正自身错误的道德观念, 端正自己的内心意志和内心意念, 从根本和源头上杜绝不道德行为, 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4. 强化道德人格的实践活动

培育人格 篇5

听了赖老师“抹去灰尘 点亮心灯”的师德报告会,受益匪浅,我对教师的师德以及教师心理健康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把公正、仁慈、义务感作为教师人格的基本范畴,因为在影响学生教育过程的众多因素中,教师是相当积极、颇为活跃的一个因素,那么基于这个原因,教师的健康心理因素及自身的道德因素不但影响自己个人的发展,同时还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为此,一个教师应当从塑造自身健康心理入手,塑造一个良好的教师的形象。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培养、塑造一代,自己的道德情操优劣与否也将会直接影响下一代健康正常成长与否。在漫长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以自己的优秀的品质来潜移默化地影响、感化自己的学生们。因此,教师确实是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境界、纯净美好的心灵。在职业操守中,要甘于安贫乐道,必须如老僧悟道般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挫折,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一如那知名的教育家陶知行的一生: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的健康心理还可以体现在怀有一颗“慈母”般的心。而这颗对学生的的慈母般的心纯粹来自于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来源于强烈的一以贯之的责任心。不可否认,教师的母爱精神真正的具有不可估量的感召作用与才华力量,学生的所有的逆反心理与对抗情绪,往往都会在这颗慈母般的心的抚爱之下土崩瓦解,消弥于无形,这样,也就最大的限度地激发与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教师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与帮助,对差优生一视同仁、无分等级,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中有无穷地动力。寸草春晖,教师母爱,良性循环。这种神奇的母爱力量之作用,也被很多的有着成功经验的教师所佐证了。

掩卷长思,我再次地认识到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品质与健康的心理之外,还得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学识。毕竟这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快如闪电迅雷的时代,博学多才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成为重要,因为教师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可能提出来,而且是往往出人意料地“打破沙锅问到底”,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可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却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和丰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量与质的变化。因而,为师者也得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再学习,尽量让自己的知识也不断地处于更新与变化之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唯其如此,教师的知识才会“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不会走向陈腐与朽化。

“抹去灰尘 点亮心灯”,让我深知作为幼小心灵的雕塑者之一,必须具备三点:一,道德品质之高尚;二,慈母爱心之坚持;三,更新知识之不懈。三点具备,才有为“师”者格,为“人”者格,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副教书育人的重担。“抹去灰尘 点亮心灯”,让我悟出了为师之道,更可贵的是提及了当前倍受人关注的话题——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我认为教师健康的心理除了拥有慈母般的心外,更为重要的是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上,教师如何保持内心的从容与淡定,也唯有如此,教师才会把教育视为事业,而不是职业。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我们修身养性。

培育人格 篇6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审美态度时,曾以古松为喻,指出人对古松可以有三种态度:这是什么样的松树,有多少年份了——是为科学的态度;古松有什么用处——这是功利的态度;不在乎其是什么树也不管有何用,只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它,发现了古松是一种美的形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审美态度,在这里,古松成了表现人情趣的意象或形象。朱良志教授在其《真水无香》一书中也提到了一种所谓“生命的态度”,他将之称为“第四种态度”:“在这里,审美主体和对象都没有了,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是一个与我生命相关的宇宙,我来看古松,在山林中,在清泉旁,在月光下,在薄雾里,古松一时间活了起来,成了一个瞬间形成的意义世界的组成部分,我的发现使古松和我、世界成了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①朱良志先生以此为中国美学迥异于西方美学的独特气质。细究之,我们可以发现,此“生命的态度”,其实就是审美的态度,特别是指审美心理中的“移情现象”。

我们知道,审美欣赏实质上是一个移情的过程,欣赏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意志、思想等主体因素转移到客体对象身上,使对象成为自我的化身,而主体则在情感的自由解放中获得心理的快适体验。简单说,所谓移情作用,“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②这种现象是很原始、普遍的。意大利思想家维科将移情现象看作形象思维的基本要求,认为“人心的最崇高的劳力是赋予感觉和情欲于本无感觉的事物”,语言、宗教、神话和诗的起源都要用这个原则来解释。可以说,人们对此是早有注意和认识的,如在我国古代文艺心理思想中有所谓“兴”的概念。亚里士多德注意到所谓移情即为一种隐喻,英国经验派美学家休谟、博克把移情看作同情和摹仿,康德在分析崇高时将移情现象称为“偷换”(Subreption)。在西方美学史上,德国美学家立普斯(Theodor Lipps,1851-1914)的“移情说”第一次从理论上总结了人类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实现同一、互相沉入的现象:主体完全沉没在对象中,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客体则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显得情趣盎然,灵意弥漫。这非常类似于中国美学中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体验,恰如庄子“相忘于江湖”之鱼、“濠上之乐”、“不知我为蝴蝶,还是蝴蝶为我”的认识。代表中国古代审美心理思想最高成就的“情景交融”说,其核心也在“移情作用”。

应该说“移情”是审美态度的核心,唯“移情”,故而审美活动具有超越逻辑、超越道德、超越功利的性质,就是在物与我的实际利害之间插入了一段“心理距离”,使我们能够摆脱世俗的、功利的偏见,换一种眼光或角度去观照世界。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和语言学家布洛在其《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中指出:“距离是通过把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的本身分离而取得的,也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取得的。”正如我们所理解的庄子的“精神超越”,因在庄子看来,功利之心、是非之心、欲望之心不能把握到“道”,只有离形去智、解粘去缚的“虚静之心”才能捕捉到“道”的朗然显现。毕达哥拉斯云:“人只有处在旁观者的地位,才能获得审美愉悦。”康德也说:“人只有处在冷静观察者的地位,才可以作审美判断。”

因为在审美体验中,如一味移情则使审美主体与对象的界限完全消除了,艺术世界被还原为世俗世界,结果就造成美感的消失或变成熟视无睹、习焉不察之麻木或变成主体的自伤身世、自怨自艾。而距离能带来“超然”的效果,如同我们追忆似水年华、久远之童年记忆,遥想缥缈之未来,总会因为模糊朦胧的距离而增添别样的美感。审美态度要求于我们的,即是这种“若即若离”的、既为“分享者”同时又是“旁观者”的立场。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有一段话说得透彻:“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又,“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③审美或曰“移情”,实在此“出入”之间耳。我们可以继续说,入乎其内,故有悲悯和同情;出乎其外,故有觉醒和超迈;入乎其内,故能移情观照;出乎其外,故能超然审视;入乎其内,故有人间情怀,出乎其外,故有天地精神。入与出因而矛盾统一,移情卷入和远距反观因而对立统一,这体现在审美中,就成为内蕴了天人之道的审美张力空间,独特而深远的审美意味,就内蕴于其中了。④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有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可谓深得之。

如果我们站在皮亚杰认知发生主义的立场,可以发现,艺术活动非仅为“复现”或“摹仿”自然,亦非单纯是人的情感意志之“表现”,而是主客双方的互动、“沉入”,是一种意义的建构。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来看王阳明一段著名的对话,对我们理解审美中的移情作用也许是有意义的,在《传习录下》中有如下记载: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种“生命的态度”是须建筑在“生态人格”基础上的。王茜在其《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人格的培育》一文中描述了生态人格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诗性智慧和栖居意识。⑤可以说是审美态度的最好注解。

敬畏生命首先意味着对生命神圣性的一种类似信仰的体认。可以说,敬畏之心源于人对自身有限性和宇宙无限性的认识。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早已去除了自然曾有的神秘光环,有着丰富生命内涵的自然在现代科学中变成了面目苍白的公式和数字。由于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人愈来愈变得自私自大,自恃己能,把自然看作可以凭借人类理性和技术就能够征服的对象,心灵骄纵,无惧无畏。敬畏生命意味着用一种不同于科学思维的体验能力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但这并非要人们放弃对自然世界的科学认识,而意在让人们意识到科学认知的有限性。人是浩瀚苍茫的生命存在中的一个微渺个体,如果用对象性认知方式去理解自然,就决定了它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对象的一部分,因此以有限去把握自身所处的无限就永远有其局限性。科学是理解生命的一个必要步骤,但唯有通过与生命个体息息相通的真诚体验,人才能在一个更高境界中靠拢生命的奥秘。意识到自身的有限性,时刻怀抱对自然生命的无限敬意时,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才会充满希望。敬畏生命中还包含着一种道德内涵,既把生命理解为一种自然现象,又把生命当作一种道德现象,在这种超越人际关系的道德指引下从事个体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通过科学研究探索自然规律,又要善于在此基础上领会自然中一切生命现象所蕴涵的灵性,把自然的生命规律当作个体道德实践的前提基础,使行动尽量符合自然世界所启示的生存法则,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共在互动的道德观。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先驱史怀泽就将敬畏生命当作一种最基本和最深刻的道德要求,认为人要善于体会一切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并尽自己所能保护和帮助其他生命。

生态人格还是一种富有诗性智慧的人格,在具有诗性智慧的人看来,世界原本就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体,情感体验和理性思维一样是人与世界发生关联的方式。他善于运用自己的感受力和直觉,不对理性认知世界和情感体验世界做出真假对错好坏的简单判断。诗性智慧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存在的真实面目:自然是随时凝聚着人类的目光和心灵的自然,而不是价值中立的客观事物;人是通过自然来确认自我生命的人,而不是仅拥有一些主观情绪的主体。人在流水中体会到的柔情与水分子结构、在花中感受到的微笑与花的植物学属性同样真实。诗性智慧并不排斥对自然世界的科学认知,不应被斥责为儿童式的天真或者艺术家式的幻想,但这种智慧却让人心中弥漫了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柔情。在“大地伦理学之父”利奥波特的《沙乡年鉴》中,科学观察与统计方法和对土地深沉的热爱并存。雷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用细致的观察、优美动人的笔触带给读者震撼,唤起人们对生态危机的警觉,被誉为生态文学的里程碑。这些生态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向我们呈现了一种更为深沉、更为精神化的接近自然的方式,那就是调动起情感、直觉、体验等人为之人的全部生命力,更加敏感地向世界敞开,使原本枯燥苍白的科学实验成为用全部柔情与一个瑰丽多彩的生命世界展开的交谈。培育这种人格,就要“学会欣赏宁静和孤独,并且学会去聆听……在理解的时候更加善于接受、有信任感和整体意识,并且建立在一种非攫取性的科学技术的视野中。”“忠诚于并且信任我们的直觉;勇敢地采取直接行动;怀着愉快的自信与感觉的和谐共同舞蹈,这种感觉的和谐是通过与我们身体的节奏、流水的节奏、天气和季节的变化、地球上所有生命过程的自发而富有游戏精神的对话而被发现的”(生态学家比尔·戴维尔),怀抱一种审美的精神生存。这种诗性智慧,其实在中国文化中有更为深刻的表述,它广泛存在于中国古典文化的各种形式中,成为中国文化的自觉追求。

相应地,生态人格也包含着“栖居”意识。“栖居”意识不同于“环境”思维,环境思维把人当作世界的中心,自然则是环绕在人类世界周围的、被人支配利用的对象,在环境思维作用下产生的很多环保科技、制度规定都只能暂时缓和生态危机,却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对自然的破坏。我国哲学家金岳霖先生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以人类为中心,哲学总说不通。哲学虽不是求科学或历史学的真理的学问,然而总不能违背别的学问所发现的真理。就自然史说,人类是近多少万年才出现的动物,人类的聪明也许空前,但是从自然史的观点说,它绝不至于绝后。天地也是老在变化的,在多少年前地球是人类不能生存的地方,在多少年后它也许会回到一种景况使人类不能继续生存。人类中心观在天文在地理在地质学总是说不通的,在这许多方面说不通的思想在哲学上也是站不住脚”。⑥在西方,德国哲学家荷林德尔最早提出了“人诗意地栖居”这一命题,在他看来,“栖居”有两重含义:栖息和筑造。栖息意味着人和一切生命一样自然地生存在地球家园中,接受天空、大地和季节的馈赠,尽量让人类个体的生命节奏与自然的生命节奏协调一致,像美国环境伦理学家罗尔斯顿所说:“去感受那些在本地表现的特别明显的周期性的普遍现象——季节、生命的巨大的再生能力、生命支撑、时间与空间的协调一致”。而不以征服者的姿态把人从自然中连根拔起。建筑房屋、修建桥梁、耕种田地,一切为生存而进行的实践活动都可以被称为筑造,筑造本质在于对生命的爱护和保养,在于对生命家园的修葺与维护,在于对栖息的守护与积极筹划。栖息是筑造的目的与前提,筑造是人之为人的栖息得以展开的方式。具有栖居意识的人拥有对生命的平和之心,他的使命就是让自身和一切自然生命都处于自由自在的本然状态中。他理解并尊重作为生命母体的大地,因此能够安于在大地上劳作,作为大地的守护者而存在,并通过劳作理解一切非人类存在与人类的关联,尊重它们独立的生命价值;他懂得维系昼夜交替、四时轮转的天空蕴涵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命运力量,因此能够安然于这种生命的节律,不使黑夜成为白昼,也不使白昼变得忙乱不安;然而,栖居之人并不像动植物一样只有被动的顺从,生命的灵性同时使他心中有所疑惑、有所期待、有所敬畏,因此他在栖居中会为对自然的神圣性留出位置,然后从容地安排自己最终会走向死亡的生命。在这里,栖居意味着人在一个完整生命境界里的生存,这个生命境界不能被简单地划分成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而是由群星闪耀的天空、沉实厚重的大地、自然神圣的光芒和人共同构成,人身处其中,在对这种完整性的体验中展开生命。

审美活动中的“生命态度”的确立,实上述“生态人格”之精髓,自无须赘言。昔孔子与诸弟子论议,深许曾点之志,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云:“曾点之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阙,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而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欲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妙,隐然自见于言外。视三子之规规于事为末者,其气象不侔矣,故夫子叹息而深许之”。⑦可知儒家思想之情怀固在现实社会人际之和谐秩序,然其终极关怀亦见出对人的自我实现的安排,按照冯友兰的说法,其最高境界即是“天地境界”——植根于人类心灵结构最深层的“志性”⑧的朗然自觉与明白——一种审美的精神生存。

通过这种整体性思维方式,通过这种审美态度之确立,我们能看到人与世界重建和谐的希望。因为古希腊先哲们早就见出:城邦的终极目的与人的终极目的是一样的。作为现实政治安排的“政体”,与体现在每个人身上的“政意”关系甚大。用言说的“逻格斯”建立的城邦,在地上是找不到的,但能看见这种“天上的原型”的人,却能凭借他的所见,将这种城邦建在自己的身上。

注释:

①朱良志.真水无香[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②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③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④朱兵、马正平.失败的小说:审美张力空间的匮乏[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6).

⑤王茜.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人格的培育[J].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18日.

⑥金岳霖.知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⑦朱熹.论语集注[M].齐鲁书社.2006.

重在建构:公民人格的培育与塑造 篇7

复旦大学于海教授对民族精神教育有一个很好的归纳,他说:“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其实质是族群归属,其内容为三层意涵:国家意识、文化认同与公民人格。归属于最大的族群共同体,是为国家认同;归属于最久远的族群传统,是为文化认同;将这种认同内化于个体心理中,则为公民人格。作为一种国民道德教育,民族精神要唤起青少年学生对养育自己的家庭、生于斯的故土和培养自己的国家的热爱和感恩之情,进而激发对亲人、同胞和祖国的服务之心和报效之志。”

那么,公民人格又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十多年前,国家曾发过四个重要文件: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003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公民素质要求;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基本素质教育;同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强调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说到底,公民人格的培育与塑造,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人心。就个人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社会成员据此行动的基本标准和生活态度;就社会而言,它营造了一个更大的价值共享空间,以便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和前进方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与担当。

公民人格是现代社会对个体提出的人格要求,今天,当我们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时,必须对公民人格的内涵有清晰的认识。比如,诚信即待人处事要真诚,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诚信是一种行为规范一一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诚信属于道德范畴,它是日常行为诚实和人际交流信用的合称;诚信是一种价值理念,它是对极端利己主义、金钱至上行为的否定,展示了为人处事的一种正确态度。现代诚信教育,不但要继承和发掘传统诚信教育的内涵和资源,更要在培育诚信制度建设方面下功夫。

又比如,什么是责任?生活在社会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当做的事情,这就是责任;有许多事情,你不一定喜欢,但必须去做,这就是责任。责任涉及个人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责任意识的培养,首先是对自己负责,在此基础上,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即对他人和对社会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学会负责”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责任感是一个人独立的基础,是道德发展的基本品质,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的关键,是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指标。

再比如,什么是自强?中国传统道德重个人修身,重气节,重道德人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强调道德自主,如“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其二,坚持理想与道德人格,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三,志存高远,又持之以恒。

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公民人格中有许多好的方面,但由于传统社会的影响,天然地会带有某种历史“失重”和“瘸腿”现象。比如“诚信”,如果只能植根于传统熟人社会,在现代社会中自我与他人之间就很难真正产生信任与善意。又比如“自强”,我们强调道德意志却往往忽视权利伸张,而没有法权支持与保护的人格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再比如“仁爱”,其核心是爱人,即“仁者爱人”。北宋思想家张载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何等的豪迈壮烈,但中国人的仁爱始于血缘关系,这种由血缘人伦向外推及的“仁爱”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中小学生的公民人格,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不应是抽象的,而应是具体的。十年前,于海教授曾率一批科研人员对大中小学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其中,对高中生在27项行为规范调查中的情况进行归纳可以看出高中生在待人接物、行为处事方面的价值判断。

在27项行为规范选项上,高中生比初中生和小学生都要做得差。具体而言,选率在75%以上算作规范做得最好;选率在60%~75%,算做得次好;选率在60%以下,算做得一般(而初中生和小学生的三项选率,远高于高中生)。

做得最好的规范是:耐心听别人讲话;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微笑待人;准时赴约;及时表达谢意与歉意;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做得次好的规范是:不在墙上、课桌上乱涂乱画;看见红灯不穿行;不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坚持把要扔的杂物扔到垃圾桶里;别人的东西不乱动;等家人一起进餐;进出家门主动问候父母;不能按时回家设法给家人打电话;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知错就改。

做得一般的规范是:不为自己犯的错误找借口;天天锻炼身体;总是将正事列为优先;不偏食;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说了就要努力做;不骂人不讲脏话;上下楼梯靠右行;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在车上给老人和抱小孩的人让座。

在调查问卷中也看到许多让人忧心的问题,比如:知道美国总统的人数超过了知道中国国家主席的人数,这主要反映的并不是学生亲美,而是整个社会对美国的态度;把各类明星放到至高无上的位置,而对历史和现实中的真正英雄,几乎是熟视无睹;在选择为什么要出国、学习英文等问题的价值判断上,表现出很明显的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

公民人格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建构。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公民人格的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国家正处于转型时期,由社会变迁和环境因素而形成的人格冲击、裂变和再塑造在所难免。就人格形态而言,目前大多数国人正处于由依附人格向独立人格、由臣民人格向公民人格的转变和过渡状态。就整体而言,我国公民人格的建构,同时在个体独立和精神提升两方面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公民缺乏足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个体独立性不强。尽管人们具有公民身份,但缺少公民意识、公民精神甚至公民热情。对社会的许多方面表现出迁就、屈从和忍让。社会应体现出的对公民的尊重与民主也表现得不够充分。

其二,公民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较为淡薄。不能很好地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与个体缺乏独立性密切相关。公民既对自己的权利缺乏足够的认识,又对应尽的义务缺少担当。在行为上表现出犹豫不决,缺少判断,难以形成公民群体合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难以形成对社会上的违法乱纪、滥用职权和贪污腐败等问题和现象的有效监督。

其三,从整个社会看,权威主义和服从主义仍然占据上风,依附性臣民意识依然严重,人们缺乏足够的公民意识。由此,既不能很好地争取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不能使自己的权益免受伤害。

其四,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偏重物质,注重物质利益和物质享受,视消费主义为时尚,缺乏精神追求。

有国际研究表明:13-18岁,也就是从初中生到高中毕业这一人生阶段,是中学生道德规范和公民人格养成,或者说是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塑造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培育与塑造核心价值观具有两个特点:其一,可塑性强;其二,一旦形成道德规范和公民人格,就相对稳定。

在进一步推进民族精神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对青少年进行公民人格的培育和塑造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其一,要把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于育人工作的各个环节。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把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学生的奠基工程加以重点推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然,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绝对不能孤立地进行,它要求我们把道德价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注重单向度的知识传授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转变。它要求教育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在社会要求与个人发展的统一中、在理性认知和感性体验中愉悦地学习,有尊严地生活,健康地发展。

具体要关注三个方面:

一是有意识地进行独立人格培养,这是培育和塑造公民人格的前提。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为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保持开放的心态。当然,我们在强调个体独立性的同时,也要防止学生自我中心主义的产生。二是要进行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公民人格的核心是对权利和责任的尊重与敬畏。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与个性,责、权、利分明,能自觉担当自己的责任、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能完善与发展自己。三是培养学生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个体的独立是通过对自由精神的崇尚和追求表达出来的。自由精神是公民意识的突出表现,是个体走向独立的前提。当然,个体自由不是意志自由,而是借助意志自由打通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整个社会也要培育和发展每个社会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使社会持续稳定。这样,个体人格必然是“精神”战胜“自然”,“自由”战胜“必然”。

讲到底,公民人格的培育和塑造,是要让学生能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要了解和懂得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性,要正确行使个人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是要让学生在青少年时代就树立起高远的理想,不断实现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

其二,要把公民人格教育贯通于学校教育的课内与课外。对公民人格教育空间的运用,不应局限于狭义的课堂,还要拓展到课堂之外;其资源的运用,不应局限于学科自身,还应充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各种教育资源。教师要创设各种情境,激活与唤醒学生身上储存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形成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由此提升他们的情感品质。

其三,要以全面发展的教师培育全面发展的学生。前文已提到,公民人格的培育与塑造,乃是现代社会对个体提出的人格要求,其本质内涵是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价值观植入青少年学生心灵。要把这件事做好,前提是教师的视野、内涵、修养都要得到提升。没有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提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难显实效。

用人格塑造人格,用真情培育花朵 篇8

一、用人格塑造形象,赢得学生信赖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学生从一入学便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并接受和承认教师的权威。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可信时,才会亲近他,用心听其教诲,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此时教师教育学会会事半功倍。尤其具有很高威信的班主任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班主任的威信要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和榜样去“影响学生”;要用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底子去“征服学生”;要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要用真诚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情感去“打动学生”。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要做好。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要求学生执行考勤制度,我就每天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坚守岗位。要求学生注意卫生清洁、关心班集体,我首先做到个人整洁、讲台清洁。平时见到班里地上的纸团,主动弯腰捡起来;见到桌椅凌乱,主动摆放整齐。要求学生认真写作业,自己便把粉笔字和批改作业的钢笔字写规范。要求学生团结同学,自己先和同事搞好关系。要求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则一丝不苟、好学上进,等等。这种身教比一般的训导更容易生效。

二、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用好批评这把双刃剑

每个班级都是由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组成的,我在接班的第一天就告诉学生,不管你过去表现怎样,不管你父母是谁,你在我的班级里就是我的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有平等受表扬和受批评的待遇。优秀生备受教师宠爱,如果他们犯了错我们轻描淡写地批评一下,而成绩不好的学生犯了错则严厉批评,就会在不知不觉的工作中宠坏一半,同时也失去另一半的信任。不难发现,对学生批评多了,他们会变得满不在乎,越来越难管理。最近一年多来,我在班上借鉴了同事的方法,推行这样一种处罚方式: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轻的学生,不用批评的语气去批评他,而是罚他上讲台唱一首歌或者背一首古诗,受这种处罚方式的学生一般不会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因为他在上面唱歌或者背古诗后下面的同学会给他热烈的掌声,可以说他是在一种很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而对于违纪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我发现严厉批评后,尽管其表面上服气了,但实际上只是慑于班主任的威严表面应付,内心并不觉得自己有错,并且还会屡批屡犯。后来我不断地反思和探索,摸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退三进一”,即批评学生一个缺点的时候不妨先表扬他的三个优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你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就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的大金矿。谭万博与其他同学是三天一小架,五天一大架,原来他是把自己的痛苦转嫁给别人。针对此我改变了对他的教育方法。他爱劳动,也非常喜欢运动,跑步是他的强项,体育竞技比赛时还为班级赢得了荣誉,于是我借家访的机会表扬他爱劳动、赞扬他为班级争光,他听我这么在家长面前表扬他,很是得意,接着我就善意地批评他,指出他上课时不遵守纪律给大家带来的不良影响,然后又跟他一一分析他这样做的原因,开始的时候他还只是点点头,后来他主动表示一定改正,并当着我和家长的面写下了保证书,第二天课堂上他果然就有了好转。后来,我一直通过回答问题这一闪光点引导他、教育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这种处罚方式的效果比以前明显好得多。现在的他发言积极、准确,大家的笑声也换成了掌声。

三、做细做实,把转化后进生的工作落到实处

要形成良好的班集体,班级管理很重要。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即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管理,创造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我班调皮的孩子比较多,他们聪明好动、自制力差。我按照魏书生老师的一些做法,在班内实行“分级管理制”。一级管理:六名班委,负责全班各大项工作的监督总结。二级管理:每一小组两个组长,分管各组每天的作业和卫生。三级管理:成立了“一帮一,一对红”“师徒”帮扶同桌,让学困生自己找“师傅”当同桌。“徒弟”有学习上的困难下课随时请教“师傅”,“师傅”则每天督促徒弟写作业、教作业。这样的组合使学困生在学习方面得到了督促,原来不交作业的现象也得到了明显的改观。而中等生队伍也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四级管理:职责到人,把班内大小而琐碎的工作分配到在班内没有职务的人,让他们负责班内各项小范围工作,使每个人都有事管,都是班内小主人,收到了很好的民主激励效应。

四、制定班级奋斗目标,强化评价机制

我结合本班实际情况,经过与学生的讨论,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班规、班纪,如中学生穿戴制度,课余活动制度,清洁值日制度,作业完成制度,百分操行评定奖励制度等。这学期,我在班上进行百分操行评定,谁违反纪律,谁没带红领巾,谁欠交作业(由组长登记),谁乱扔纸屑、买垃圾食品就在操行分上扣分,一周内完全没有被扣分、没有出现违纪行为的学生就受到表扬并且加分。这项工作由班干负责执行,正副班长负责登记,每天放学前向班主任汇报,让班主任及时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谈心、批评教育,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扣分。另外在班上开展争旗夺花竞赛活动。比赛的内容包括参加各类竞赛(科技绘画、手工制作、体育竞技)、遵守纪律(一周内没被任课老师点名)、单元考试(语、数、外90分以上)、校内外表现(好人好事、拾金不昧)等,表现好的学生就可以夺得一面小红旗或一朵小花,并让学生自己亲手插上,感受快乐,一个月内红旗和花最多的学生还有小奖品,这样有奖有罚,学生心服口服。

五、运用适当的说话艺术,及时与家长沟通

学校教育并不是万能的,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制的过程中,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形势下,家庭教育的作用很重要。例如: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影视媒体某些不健康的宣传,都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这告诫我们,学校、家庭、社会要进一步携手合作,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出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很重要。

传统文化与青少年人格培育 篇9

对于人格的界定, 各学科都有不同的诠释。本文主要从个人的道德品质的视角探讨人格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历经漫长的纷争, 在进行了大量的跨文化人格测量与研究之后, 对人格

与文化的关系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 (1) 人格受遗传和环境的双

重作用, 其中文化是环境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既存在独立于文化的人格基本倾向, 又存在文化影响的特殊性。目前, 麦克雷 (Mc Crae) 和卡斯托 (Casto) 在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人格系统表征模型, 整合了文化与人格因素, 能较好的解释两者关系。该模型如下图所示:

这一模型强调了人格基本倾向与人格特征适应之间的区别。前者指个体以生物性为基础的心理特征和内在潜力, 后者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现实, 在最宽泛的水平上它指文化。也就是说生物遗传特性决定人格的基本倾向, 而社会文化影响人格的适应特征。这好比儿童的语言学习能力是一种普遍的基本倾向, 但学会何种语言却是一个特征适应, 它完全取决于文化环境。文化使人们分享着未言明的假设、规范、价值观、习俗等要素, 影响着人格的形成和表现方式, 使人格染上独特的文化色彩。因此, 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看, 所谓人格, 就是一定社会文化赋予的思想、性格和行为。它内省为精神素质如正义感、是非感、审美感、羞耻感、罪恶感以及认知、情绪诸如此类的心理, 伟大与崇高、鄙俗与渺小等的价值判断等, 外显于行为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格主要是由文化塑造的”。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在于一定的文化造就一定的人格。社会文化是造就人格的伟大力量。文化对人的心理、品德、性格的教化是最深层次的社会化, 是化里化外的彻底社会化。人只有在心态上接受了社会文化的教化, 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人。正如马克思所讲, “人格脱离了人, 自然就是一个抽象, 但是人也只有在自己的类存在中, 只有作为人们, 才能是人格的现实的理念”。[4]各民族因文化的差异, 在人格塑造上必然打上民族特色的烙印, 赋予人格以民族性和历史和文化个性。例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和历史个性就是“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 正是这样的传统文化造就了我们中华民族同样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可能许多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思想、心理、性格和行为已不再适合于现代生活, 但是每个人都在一定的传统文化环境中生存, 从生下来就开始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并按照这种文化的教化建立起应有的行为规范,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中国国民性格的那深厚博大的民族性格是决不会失去的。即便是在现代化的今天, 新型人格无疑会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气质。

以儒家为主导的传统文化, 在人格的培育中是怎样做的呢?

一、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 极力培育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传统文化一贯强调为国家、为社会的奉献精神, 无论是《诗经》中的“夙夜在公”, 贾谊《治安策》中的“国而忘家, 公而忘私”,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还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已, 岂因祸福避趋之”等都显示了为国家、为民族、为集体无私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有助于培育人“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与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经世济民”的奉献精神, 要求人们将个人的利益同社会群体的利益相统一, 从而凝聚起了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信念。

二、以“仁爱”为最高道德原则, 注重仁爱意识的培育。“仁”是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 讲的就是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 “仁”即“爱人”, “仁者爱人”, 仁者必须有爱人的意识和情怀。成“仁”, 就要“推己及人”, 就是先爱自己的家人, 然后推而广之, 爱他人, 关心他人, 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和谐氛围, 最终构建一个理想社会。孔子还提出“忠恕”之道。“忠”即诚心诚意地对待他人, 做到“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恕”即宽容、包容, 即“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就是让人们以仁爱之心和睦相处, 最终达成身与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强调以义为先, 重视对人的正义品格的塑造。

传统文化强调“义”, “义”是评价个体行为重要的价值标准, 是正义的象征。“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孟子更用“君子犯义”和“小人犯刑”将两者区别开, 对君子只实施道德上的谴责, 对“小人”则大刑相加。“以义为先”就是教导人们当个体利益与“义”发生冲突时, 应以“义”为重, 不能因个人利益而放弃“义”, 要重大义, 重公利, 坚持原则, 在利益面前也不扭曲自己的人格。在正义与生命之间, 人更应该选择正义。“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也。”通过这些理论塑造人的正义品格。

四、注重人的诚信品格的培养。

“诚, 信也;信, 诚也”。其基本涵义是诚实无欺, 信守诺言, 言行相符, 表里如一, 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诚信是立人之本。孔子曰:“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诚”多指“内诚于心”, 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朱熹认为:“诚者, 真实无妄之谓。”“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 反对欺诈、虚伪。“信”则偏重“外信于人”。《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 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信”的基本内涵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信”是交友的重要原则, 只有“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才能达到“朋友信之”。诚信又是为政之法。《左转》云:“信, 国之宝也。”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 宁肯“去兵”、“去食”, 也要坚持保留“民信”。因为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也是健全人格不可或缺的要素。

五、注重自我反省意识的培育。

孔子说“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荀子也提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孟子则主张“反求诸己”、“反身而诚”, 反省的最高境界是“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告子下》) 。《中庸》倡导的“慎独”, 朱熹提出的“常戒慎”等, 都反映了在人格培养中, 传统文化重视以高尚道德品质为参照, 要求人们“修己”、“克己”, 不断地自我反省, 提高自己, 追求高尚人格。

六、强调积极进取, 培育自强不息精神。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天 (即自然) 的运动刚劲强健, 与此相应, 君子处世, 也应力求进步, 发奋图强, 永不停息。有志向的人会遇到许多困难, 故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弗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古人十分重视对人的意志品质的磨砺, 让人始终能够保持努力进取、奋发向上的积极状态。 (《孟子·告子下》) 荀子说:“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劝学》) 成功需要坚定的意志品质, 更需要持之以恒的行动。

当前汲取传统文化中人格塑造理论的精华, 对于青少年人格培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一、汲取传统文化精华, 加强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传统文化把个人的价值同国家民族的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 具有很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盛世开太平”, 以天下为己任, 以行道成仁为人生目标, 成为志士仁人最高的人生追求。当代青少年人格的培育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大力发扬“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精神, 加强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增强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意识, 使他们胸怀天下, 勇于担当,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使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格更健全、更完善。

二、继承和发扬以义制利精神, 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传统文化要求人们以义制利, 其本质就是让人们正确处理道德与物质等利益之间的关系。当前人们的价值判断呈现多元化趋势, 青少年亦然, 他们勇于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但这也容易诱发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思想, 导致青少年人生价值取向功利化, 社会责任感不强, 缺乏人生信仰, 重利轻义等不良倾向。因此继承和发扬以义制利精神,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增强社会正义感, 正确看待物质利益, 对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 完善人格, 实现自我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扬仁爱精神, 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 就是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积极乐观、善待他人, 最终达到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现代社会, 人们承受着来自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压力, 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 解决好这些关系, 为自己在社会上找到准确的定位, 进而达到身心和谐、人际和谐是现代社会每个人包括青少年必须面对的问题。借鉴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 培养当代青少年的仁爱意识, 让他们学会善待自己, 善待他人, 关心他人, 克服狭隘自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趋向, 培育他们善待生命、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等意识, 对于促进当代青少年道德品质与人格完善, 身心健康发展, 适应发展和谐社会的诉求等方面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四、继承和发扬严于律己精神, 提高青少年的自我反省意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都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面对多元化的选择, 当代青少年能积极追求自我, 实现自我。但由于青少年自身学识、经验相对不足, 面对多元化的选择时, 往往表现得无所适从, 或在表现自我、实现自我时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从而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要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严于律己精神和自我反省意识, 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严格要求自己, 反省自己, 不断发展优良道德品质和健全完善人格。

五、坚持诚信品格的培育, 促进青少年的道德完善和全面发展。传统文化把诚信看作是一个人达到理想人格的基本道德标准和事业有所成的前提条件之一。现代社会, 诚实信用原则, 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 也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行为准则, 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因此要帮助青少年培养诚信观, 让诚信成为他们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 让他们在学业、人际交往和未来的工作中, 都坦诚相待, 言出必行, 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用的人。

六、培育自强不息精神, 激励青少年自觉成才。自强不息的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过程的始终。如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 要想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 培育青少年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创新精神, 以及为民族、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建功立业的奉献精神, 让他们在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健全完善人格, 使自己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蒋京川:《文化与人格研究:历史、现状与未来趋向》, 《文化研究》, 2006, (2) 23-26。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8.376。

[3]韩庆祥:《哲学的现代形态——人学》,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6.325。

培育人格 篇10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高职教育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从服务对象来看, 高职教育所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除了需要扎实的基本知识、牢固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动手能力外, 还需要具备健全的人格, 必须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 积极主动地迎接各种挑战, 在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 创造和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 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应该分为专业技能和人格培养两大体系。事实证明, 准确地理解, 认真把握高职院校学生人格培养的内涵与重要性, 改变培养模式, 对于推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人格培育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目前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人格培养的研究课题非常广泛, 但是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理论的不足体现在目前的理论没有清楚地阐述人格培育的内涵, 对高职大学生人格培育过程没有太多的指导意义。实践的不足在于现有的高职学生的人格培育目标未明确设定, 过程实施不具备可操作性, 缺乏培育结果的可测量评估。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问题:1) 当前对于高职学生的培养仍然偏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而学生人格的培养不够重视或流于形式, 使得高职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离开校园以后很难尽快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和融入社会生活。2) 当前对于高职学生人格培育的课题往往还停留在理论层面, 缺少可操作的实践研究, 培养目标和措施针对性不强, 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格培育不具备实战意义。

三、高职学生健康人格培育的对策与途径

目前的高职学生多为90后, 他们大多缺乏理想信念、共情意识, 个性明显但团队意识薄弱, 时代感强但创新动力不足, 抗压和面对挫折的能力差。因此在现阶段对高职学生人格教育的原则, 应该是以坚持主流的价值观引导和灵活的教育方式相结合、坚持基础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自自强自信, 具有责任心, 能够自觉参与社会服务, 乐于实现人生价值的人。要达到以上的培育目标, 可以实施以下措施:

1、实施高职院校学生人格培育工程

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发展需求, 立足本校实际, 集中相关部门, 形成合力, 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运用多种实施渠道与方法, 建立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人格培育体系。实施人格培育工程是为了达到两个目标:即所有高职毕业生都具备健全的人格素养, 能够尽快地融入社会;大部分的高职毕业生在拥有健全人格素养的前提下, 培养更多的成功人格素养, 为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提供有力支撑。实施学生人格培育工程, 必须从新生入校开始, 对学生个体人格素养状况测评, 形成基础数据, 建立人格发展档案。学生个体人格素养状况测评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把人格培育成果运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指导学生参考基础测评数据, 按照人格发展要求, 拟定自己个性化的人格养成计划。同时便于辅导员、班主任因材施教地拟定培养方案, 开展教育工作。人格培育工程以一学年为一个阶段, 定期对学生的培育工作效果进行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 便于及时进行培养计划的调整和修正。学生毕业后, 还要对其在工作岗位上的情况进行调查和整理, 作为培养经验的积累和后续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

2、依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培养高职学生健全人格

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 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对于完整人格的构建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发展中, 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持社会稳定和维护国家的统一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而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高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也有非常强的指导作用。加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让高职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可以促进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成为自尊自强、宽容大度、懂得生活、适应社会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为高职学生人格培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路径。

3、加强师德建设, 用榜样作用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在学生的眼中, 教师是值得可信的人, 是一个值得可敬的人, 言谈举止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学生人格培养体系来说, 教师是实施人格培育工程的基本力量。在高职学生人格塑造工作中, 教师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 对于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可以在课堂和课余时间去了解学生的现状以及发展需求, 从单纯的“教书”转向“育人”, 在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中引导学生, 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 促使他们心智的发展, 推动他们逐步完成更高层次的自我建构。同时, 教师应以身作则,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言传身教,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如果教师自己迷失于功利, 忽略人文教育, 不注重自身人格的完善, 那么人格教育将会流于形式, 显得苍白而无力。所以, 高职教师首先要自强自省, 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以自己的个人魅力感染学生, 弥补他们人格的不足, 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见贤思齐。各高职院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展人格培育工程专题培训, 使老师们深入了解人格培育工程的内涵意义、主要内容、实施方案和经典案例, 学习工作方式, 掌握人格培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策划的能力和技巧。

4、以心理健康教育及职业指导为抓手, 树立高职学生的自信心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高职学生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与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面对个人得失、进退的取舍等诸多的压力、困惑和焦虑, 使不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滑坡, 令人堪忧。高职学生在高考阶段处于一定的“劣势”, 因此往往缺乏足够的职业自信和对未来的美好希望。但是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与普通高校培养的知识型、学科型、研发型、创新型人才有本质区别。高技能人才是指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本质特征在于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仅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 同时还具备基本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技能型人才在目前的市场经济需求中是非常紧缺的, 尤其是具备精湛专业技能, 掌握关键环节技术, 能够解决具体的生产难题的人才, 在就业竞争中具有极强的优势。因此, 各高职院校应以心理健康教育及职业指导为抓手, 树立高职学生的自信心, 将这项工作作为学生人格培育体系的重要环节。要大力开展学生的心理指导工作, 加强学生的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了解毕业后的就业情况的和方向, 以此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 有助于加强学生的人格培育。

5、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高职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社会环境既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道德, 又客观地要求他们作为社会的道德主体参与其中。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 会让学生觉得茫然无措, 这也给学校人格培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 具有良好的人格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 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也是适应社会需要、获得较好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校人格教育不应该回避正面或负面的社会现状, 应该采取组织学生开展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弥补课堂教育和理论教育的缺陷。联系实际, 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开展实践, 把社会实践看作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 从社会实践中不断增长认识, 从而找出自己在道德上的不足。高职学生在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有可能看到或接触到一些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情况, 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在分辨是非, 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影响, 反思自身所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因此, 可以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此过程中逐渐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实现健康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1]解海、宁凯、刘亨荣, 基于大五人格模型的大学生人格培育路径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年第7期.

[2]方宏建, 大学生人格培育的机理与方法研究《天津大学》2010.

[3]汤玉川、雷天晓, 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解剖学杂志》2007.

[4]徐姗姗, 大学生人格培育工作的方法与路径初探《人力资源管理》2015.

培育人格 篇11

一、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表现

人格, 是一个人特有的心理面貌, 是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的健全, 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体验、行为、情绪的状况。健全的人格, 是在结构和动力上向崇高人性发展的人格特质, 是人性中真、善、美的综合体现, 是一个人建功立业的必备品质, 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 认为健全的大学生人格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主要特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及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对工作、生活和社会有高度的责任心;有旺盛的求知欲与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及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有成熟健康的情绪生活和调控情绪的能力;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等。

二、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他们中的大多数具有个性飞扬、开拓创新、刻苦钻研、助人为乐、孝老爱亲、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热情开朗、自信坦率等优良品质, 并且在不同的时代涌现出一大批不同的时代模范。如2007年9月评选出的首届在“全国道德模范”, 其中一部分即为大学生,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中, 有13岁开始就支撑困苦家庭的洪战辉, 照顾多病父亲“带父上学”、考上武汉大学并当选奥运火炬手的黄来女, “背母上学”并成立首个全国高校大学生爱心奖励基金的刘霆等;在“全国见义勇为模范”中, 有天津工业大学徐伟、湖北省长江大学赵传宇等;在“全国诚实守信模范”中, 有湘潭大学的文花枝、河南中医学院的王一硕等, 他们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展示了人格魅力。

但在现实生活中, 也有极少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人格发展缺陷,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缺失信仰, 淡漠理想。

一些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理想目标,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到大学学习, 不知道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 不知道怎样有意义地度过大学几年宝贵的时光, 也不知道毕业后何去何从。由于没有理想, 没有近期目标与长远打算, 他们终日得过且过, 浑浑噩噩地浪费大好光阴。

(二) 忘记责任, 忽视集体。

少数大学生对时政要闻的关注度不高, 不清楚当代大学生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过分强调个人利益, 忽视集体和社会需要, 整天沉溺于自己的小世界,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例如在班级这个小集体里, 少有集体荣誉感, 对班级活动漠不关心, 文体活动不参与, 学科竞赛没兴趣, 创新活动不积极。

(三) 心理问题, 普遍多样。

一位大学老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作过问卷调查, 发现一些新生存在着强迫、敏感、孤僻、自卑、固执、敌对、忧郁、冷漠等心理问题, 一位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家认为, 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也出现了“心理幼稚症、精神侏儒症、人格分裂症、自我中心症、网络成瘾症”[2]等新问题。

(四) 不懂礼仪, 不讲文明。

高校的一些不知礼、不文明现象也较常见。比如有些宿舍垃圾成堆, 桌面和床铺凌乱不堪。见到老师或家长来访, 学生不知相迎问候。学生之间, 为小事斤斤计较或是争吵殴斗;食堂里, 买饭菜插队、抢座位;校园里, 男女生交往不注意场合和分寸, 举止言谈过于亲昵;上课时, 偷偷接打电话等。

(五) 缺少诚信, 不思进取。

有些学生长期旷课、整天上网游戏, 即使身在课堂心却在外, 学习态度不端正, 作业敷衍了事, 有的请人代写, 有的照抄他人作业, 有的拖交或干脆不交作业;有些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 考试时就指望靠歪门邪道蒙混过关, 或用手机互传信息, 或看夹带, 即使作弊被发现, 也满不在乎, 不以为然。

(六) 意志薄弱, 自暴自弃。

有的学生是“温室里的花朵”, 见不得一点风雨。一遇到失败, 就唉声叹气、怨天尤人, 很少主动地从主观方面找原因。一遇到挫折, 就轻易地放弃自己的追求, 自怨自艾, 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不会寻求他人的帮助, 有的甚至逐渐偏离正常轨道, 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三、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学校在对大学生培养和教育模式上还偏重于知识灌输, 对学生全面素质提高, 尤其是健康人格的培养重视不够,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困惑, 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格缺失问题。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主渠道, 应该结合目前深入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列宁曾指出, “要确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观念, 突破个体、家庭狭隘与眼前的局限, 接受现代化建设理论‘灌输’”[3]。这个理论, 在当代中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把健全人格建设根植于知识和理性基础之上, 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建设的特征之一。我们只有学习、掌握并运用这一理论, 才能确立明确的方向与目标, 才能获得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才能在启迪心智、活跃思想、培养创造力等方面提高人格素质, 才能促使大学生去获取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进行更深层次的领悟和探索的能力, 促进人格完善。

(一)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 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有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 不只是指单个人的发展, 还是指“每个人”、“任何人”即“全体社会成员”都普遍地得到发展。“马克思提到的‘个人全面发展’指的都是个人劳动能力 (包括体力和智力的) 的充分自由发展, 是人的才能与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是个人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4]。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彻底解放的根本标志。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特殊组成部分, 当然更需要作为“人”得到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它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基础之上, 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和接班人的重任, 培育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本身的健康和成才, 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 健全人格的培育是一个时代课题。目前, 我国大学生的人格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尚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要解决这一课题, 就需要用“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当今社会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清除成长中的人格障碍, 弥补成长中的人格缺陷。当年“马加爵杀人案件”的发生, 就是因为缺少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如果教育者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多点温暖、关心给需要帮助的大学生, 帮助他们克服人格中的某些缺陷, 那么就不可能发生这样的悲剧。因此, 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在高校中转化为“以生为本”, 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

(二)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对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有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其核心是强调“以人为本”, 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 一切为了人, 一切服务于人;其次是强调发展, 包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只有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才是最终的理想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一个整体, 其中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即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自由性和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即个体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发展”[5]。

科学发展观中强调的“发展”无疑对高校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知道:人格是由“个体倾向性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 、个体心理特征 (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 和自我意识 (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等) 三个部分组成”[6]。以“能力”之一的认知能力即智力为例来说, 心理学家加德纳在《智力结构》中论述了人的七种智力, 即逻辑数理智力、言语智力、身体—动觉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人际智力、自我内省智力, 1999年又增加了观察自然的智力。智力作为人格中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培育大学生的智力无疑对人格的健全产生广泛影响。因此, 我们在评价大学生的表现或人格特征时, 就不能单纯考虑某一方面的表现, 而应该全面看待大学生的优缺点, 帮助其扬长避短, 发扬优势, 改进劣势。比如, 有的大学生集体荣誉感不强、生活没有目标, 如果教师和同学能够发现他的某一项长处, 鼓励他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或比赛, 让其充分展示优点, 那么他必将在此过程中树立一定的奋斗目标并提高自信心, 下次在有班级活动时, 他也许就会积极参加, 这样其班级荣誉感和生活目标就逐渐培养起来了。

高校在培育人才时, 如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树立并进一步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 在制定和修改各项制度、政策时, 能够体现并鼓励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样必将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

总之, 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宏观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坚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方针, 培育更多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川.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崔景贵.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高等教育新理念[J].高教探索, 2005, (1) :84-85.

[3]郑永廷, 朱孔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反思与时代课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5) :11.

[4]郑永廷, 石书臣.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2, (1) :19.

[5]李锦坤, 杨立新.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学刊, 2004, (6) :5.

上一篇:腹腔免疫功能下一篇: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