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保护论

2024-05-29

人格保护论(精选12篇)

人格保护论 篇1

一、刑法对人格尊严的保护缺乏重视

首先,我国刑法中仅有第246条这一条是有关人格尊严保护的明文规定,不足以体现刑法对人格尊严保护的重视。而且对于刑法第246条,笔者认为,该条规定过于笼统且将侮辱罪和诽谤罪设为亲告罪,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公民由于维权意识不强或是遇到诉讼困难等多种原因而选择不去告诉。然而,“公然侮辱”他人是性质恶劣的严重行为,是一种不顾国家法律的威严挑战公权力的行为。为了保障公民基本的做人资格,对于后果严重的侵权行为,公诉机关应当主动介入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作为自诉案件,将不利于发挥刑法打击和惩罚犯罪的功能。(1)

其次,该条文出现了两次“严重”,但对于如何判断“情节严重”和“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法律及法律解释都未给出明确的标准,这就给了法官和立案人员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法官若是对于“情节严重”的判断不当,会使得罪刑不适应;立案人员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判断不当的,会使得提起公诉的标准变得因人而异或因事而异,如此一来便会导致大量公权力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刑事案件得不到刑事制裁。

最后,对于该罪的量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笔者认为该量刑偏低。人格尊严对于人来说是公民人权的核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侵害人格尊严多造成的后果往往是非常严重的。《201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对2013年国内中小学生自杀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了《报告》所搜集了2013年发生的79起自杀案件的主要原因排前二的是学业的压力和来自他人,特别是教师的羞辱。再比如,2005年沈阳市的“超市搜身案”中,怀女士与女儿在超市购物时,被怀疑偷东西,后被超市工作人员举报带到了派出所,在派出所内强行遭到搜身,女儿因此患上创伤性精神病。从这些例子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侵害公民尤其是未成年人这类弱势群体的人格尊严往往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所以说如果不重视人格尊严的保护的话,悲剧还将继续上演。

二、完善人格尊严的刑法保护

刑法作为最具有强制力的法律应充分发挥其在保护人格尊严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另一方面也不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尤其是在刑事处罚这一部分。我国现行刑法中侮辱罪和诽谤罪仅简单的以一条法条作出规定,而相比人格尊严保护较为完善的德国,其刑法典以专门的一章内容来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且将人格尊严的侵犯分为“侮辱”、“害恶的诽谤”、“重伤”三大类,并就各种行为的表现方式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同样作为亲告罪,德国刑法认为“公然侮辱”是属于严重的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行为并作为公诉罪名。我国却没有用这种方式来划分公诉与亲告,而是以“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作为公诉案件的标准,这在一个重视集体利益的国家不足为奇。但是这种设定却不利于我国法律意识不强的公民维护自己的权利。所以,笔者建议,在公民法律意识尚不健全的我国,应将这两个罪名改为公诉罪名,让国家公权力机关在此时发挥积极作用去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也从刑法的角度上让公民认识到人格尊严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公民的素质及维权意识。当然,此种设定的前提是在于侮辱和诽谤行为是严重的。对于一些不严重的普通侵权行为,笔者认为为了节省国家司法资源还是应当将其划入民事侵权的范畴,不作犯罪论。所以将侮辱罪和诽谤罪作为公诉罪名的前提是法律需要明确民法上的一般的有关人格尊严的侵权行为和刑法上触犯侮辱罪或诽谤罪的犯罪行为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的认定界线。现行刑法中侮辱罪和诽谤罪转化为公诉案件时用的语言表述是:“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其中对“严重”的认定,其实就是对亲告罪与公诉案件的界线认定,在笔者看来,在将侮辱罪和诽谤罪设为公诉罪名后,可以将这里对“严重”的认定当做是民法上的侵权行为与刑法上的犯罪的界线认定。只是目前我国的司法解释尚未有相关规定,而如果真正对到这一界线的认定规定的话,那将涉及到民法和刑法两个领域,所以应当在这两个部门法的司法解释中都加以规定。总而言之,也就是法律可以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为侵权行为的性质的判断提供一个准确的标准。

在量刑方面,改侮辱罪和诽谤罪为公诉罪名后,可以适当的提高该罪的量刑幅度且增加必要的罚金刑。德国、西班牙等大多数国家都在该罪的刑罚方面设有罚金刑,所以笔者认为我国对于情节较轻的犯罪行为也可以通过单处或并处罚金来起到惩治犯罪的目的,当然同时被侵害人仍然可以通过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取得损害赔偿。此外,目前现行刑法规定的最高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笔者认为可以适当提高到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以适应那些造成了非常严重后果或情形非常恶劣的侵害他人格尊严的犯罪行为。就前面所提到的“超市搜身案”造成未成年人患上精神病的案例而言,派出所的执法人员在身负双重义务(积极义务:保障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消极义务:不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的情况下还强行对未成年女孩搜身,给其精神上强大的打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笔者认为该案例中对犯罪人的量刑幅度就可以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内。对于那些会危害公民生命安全的侵权行为更应是如此。

三、结语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人的地位不断地提高,对人的认识也不断的取得新发展,相应的法律也在不断地完善中。保护人格尊严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公民的人格尊严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是公民最核心、最基本的权利,其内容和作用都极其广泛,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保护好公民的人格尊严有利于法治社会的进步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我国刑法对它的保护尚不完善,立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完善相关立法是保护人格尊严所要迈出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刘娟.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的立法思考[J].理论探索,2009(6).

[2]何风军.论公民的人格尊严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韩德强.论人的尊严[D].山东人学,2005.

[4]庄晓春.关于人格尊严保护的立法探讨[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5(3).

人格保护论 篇2

教学目标

1.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能够自觉的尊重他人,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2.增强识别公民特别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非法侵害公民人格尊严权行为的能力。3.理解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受法律保护,懂得依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教学重点

依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教学难点

人格尊严的含义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搜集典型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多媒体出示图片:

在这幅图片中我们看到,记者采访时,采访者的脸部都被遮盖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教师引导:为了保护他的人格尊严。

二、新授 第一环节: 什么是人格尊严?

1.人格尊严,指公民所具有的自尊心以及应当得到社会和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人格尊严,指公民所具有的自尊心以及应当得到社会和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2.人格尊严的内容

人格尊严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第二环节: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活动1.可怜的百变小胖 小胖的什么权利受到侵犯? 提示:人格尊严

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也就是说,凡是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就必须取得肖像权本人的同意,否则就构成侵权;

但如果并非以营利为目的,也并非出于恶意而使用公民的肖像权,虽未经本人同意,也不属于侵权行为。活动2.请你辨析

张力品行优良,关心集体,热心帮助他人,学习好,一次英语考试后,小明为了打击报复,无中生有,告诉同学:张力考试作弊. 小明侵犯了张力的什么权利? 提示:名誉权

活动3.出示图片 校长撤销思聪的三好学生称号 辨析:校长侵犯了思聪的什么权利? 提示:荣誉权 活动4.要求对方改名

问题:对方侵犯别人的什么权利? 提示:姓名权

问题提示: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小结:

人格尊严权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等;

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等。

第三环节:依法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青少年应怎样维护人格尊严?

1、要做到自尊自爱,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

2、要提高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3、要尊重、爱护他人的人格尊严。第四环节: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活动5.你说我说 生活中侵犯隐私权的现象

(通过“学乐师生APP拍照、录音,学生大胆发言)偷看他人信件 公开他人不愿向人透露的秘密等都是侵犯隐私权的现象。

小结:隐私权就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不愿公开或不愿让他人知悉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秘密的权利。

未成年人同样享有隐私权,青少年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1、首先要管理好含有自己隐私的物品。

2、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3、还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三、练习

2004年底,张学友发现浙江傲哥服饰有限公司擅自使用他的肖像作为服装产品的包装和户外广告宣传。其产品销售遍及北京、陕西、河南、湖南、甘肃、四川等二十多省市,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你认为张学友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

四、总结 我的收获:

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1.人格尊严,指公民所具有的自尊心以及应当得到社会和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2.人格尊严包括肖象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3.青少年要做到自尊自爱,;要提高维权意识;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4.隐私权就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不愿公开或不愿让他人知悉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秘密的权利。

5.青少年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五、作业

某影视明星的年收入和婚恋情况未经本人同意便被刊登在某晚报上。这位明星阅读报纸后,认为报社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

该报刊登的这一文章是否构成侵权?侵犯何种权利?

六、板书 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一)什么是人格尊严?

人格尊严,指公民所具有的自尊心以及应当得到社会和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等。

(二)青少年应怎样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1、要做到自尊自爱,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

2、要提高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3、要尊重、爱护他人的人格尊严。

(三)什么是隐私权?

隐私权就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不愿公开或不愿让他人知悉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秘密的权利。

(四)青少年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1、首先要管理好含有自己隐私的物品。

2、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论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与人格培养 篇3

关键词:辅导员 人格魅力 大学生 人格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

2006年9月1日《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开始施行。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新定位。之所以称为人生导师,是因为辅导员首先要从学习上帮助学生,从开始把他们带入大学之门,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处事方法,到最后引导他们走向独立发展之路;之所以称为知心朋友,是因为辅导员还要从生活上关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他们“热爱生命、了解生活、学会生存”。辅导员的言谈举止、道德品质、生活态度、处世方法、性格气质等,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更会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辅导员在教育和管理学生中,不能仅依靠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非权力影响力去影响和感动学生,使学生们成为一个个成熟的有能力的社会个体。因此,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如何,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的内涵

“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指“面具”。一般说来,人格是由生理遗传与后天经验共同形成的,包括人的各种心理要素以及能根据客观条件变化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的统一,是现实中体现个人特色的思想和行为的综合。魅力是自身非权力影响力,是一个人的人品、学识、才能、情感、意志等素质的综合吸引力、迷惑力。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人格魅力的基础在于人的性格特征。具体到高校辅导员,其人格魅力的具体内涵应包括以下方面。

1.品格高尚,乐于奉献。品格是一个人人格构成的核心部分,其核心是德,即崇高的信仰、高尚的道德、诚信的品质等,这些在人的精神面貌中处于较高层次的特质直接影响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尚与卑微。一个有着高尚道德品质的辅导员能够使学生产生由衷的钦佩,并且将这种钦佩转化为自身努力向上的动力,从而达到言传所达不到的榜样与示范作用。

2.性格豁达,热情友善。性格是每个人内在的特质,本无好坏之分,但对于工作的具体要求,却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分。作为一名政治辅导员,忧郁的性格会阻碍他与学生的沟通;开朗的性格、洒脱的个性、豁达的胸襟有助于深化辅导员与学生的交往,及时应对在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教育好学生应当首先尊重他们,热爱他们。辅导员应该时刻以饱满的热情对待自己的学生,引导他们朝正确方向发展。热爱学生就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断鼓励、激励他们,使学生自尊、自信、自强。

3.知识丰富,胸怀宽广。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身为一名辅导员,广泛的兴趣、渊博的知识、出众的才艺,在学生带有审美倾向的评价中更容易得到赞扬,产生共识。辅导员要胸怀宽广,志存高远,乐于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爱好、兴趣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乐于了解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的性情、能力,努力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人格要靠人格来修养,道德要靠道德来影响。高校辅导员应该不断地修养和塑造自己的崇高人格,以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折射出自己的优秀品质,从而影响、教育和感化学生。

4.能力全面,正直无私。能力的有无、强弱是衡量辅导员人格魅力的重要标准,一个具有过硬管理能力、辨别能力、沟通能力、决断能力、创新能力的辅导员,不仅会使学生产生敬佩感,为学生所信服,而且能有效地与学生建立思想沟通的桥梁,从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辅导员工作繁重,工作时间没有规律,待遇也不高。面对这些客观条件,要求辅导员具有正直无私的品质,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公正处理学生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协调好关系。

二、辅导员人格魅力提升的重要作用

1.辅导员人格魅力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威望、信誉、较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它在教育过程中就像一种催化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起学生对辅导员的信赖,提高教育效果。

2.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是学生亲近或疏远辅导员的首要因素。概括总结辅导员的工作基本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学习与成才指导、就业指导与服务、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党建和团建、学生评优评先、违纪处理、勤工助学指导、心理健康的一般咨询与辅导等等,小到吃穿住行,大到就业、人生规划,凡是与学生有关的各种活动无不在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内。辅导员作为学校学生工作的主体,直接担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责任。

三、辅导员人格魅力的构建和实现

1.加强品德修养,树立威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的“灵魂工程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的品德如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可以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的因素,它反映在辅导员的言行举止中。正确的价值观念,源于实践,源于对生活的不断总结、提炼和升华。广大青年学生往往是从辅导员的实际行动中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个人的品质即为德,它包括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以及价值观念。因此,一个辅导员除了要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眼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外,还要坚持原则、办事公道、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清正廉洁、道德高尚、品行正直。

2.注重业务培养,提高素质。辅导员的知识和才能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备素质,它通过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表现出来。在尊重知识的今天,一个辅导员不仅应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还应该多学习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辅导员的才能集中体现于辅导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如预见能力、决策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写作演讲能力。

3.拓宽交往渠道,加强沟通。辅导员要想与广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变以往那种封闭式、单线式的交流方式为开放式、多线式的交流方式,通过谈心、对话、咨询、网络等方式开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多种渠道,把尊重、信任、理解、关心等积极健康的情感注入师生关系之中,缩短自己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

4.注重感情投入,体现人文。辅导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必须实施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并将二者较好地结合起来。同时,又要为学生成才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同学排忧解难,思想教育不仅仅是说教工作,应当把思想政治教育同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辅导员应做学生思想、学习、心理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遵守人际关系的对等原则,和学生真诚相待,既做学生的良师,又做学生的益友。

四、响辅导员人格魅力塑造的不利因素

1.高校辅导员队伍年轻化导致辅导员学识不够。高校辅导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和学生朝夕相处不仅需要最基本的学历、学识素养,更需要有能够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本领。目前高校辅导员多为学校优秀的毕业生,他们自身的品质和能力都是可以肯定的,符合作为辅导员的基本条件,但是必须看到的是年轻人的经历和阅历有限,他们的经历无外乎就是比学生更早地经历了大学的生活。辅导员要想承担起“人生导师”的责任就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怎样度过大学的问题,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未来,规划人生。所谓实践出真知,辅导员自身都未曾经历过的事情,只凭书本和理论以及旁听侧引来的道理难免缺乏说服力。

2.只有“辅”没有“导”的工作。辅导员整日陷入事务性工作当中,学生的衣食住行安排得井井有条,以行政工作取代政了政治工作,做了一个“保姆”的角色。实践是人生第一课堂,对学生真正的爱是为其提供实践的机遇和舞台。而有的高校辅导员甚至以父母之爱自诩。事无巨细,无所不包,整天在学生耳边唠唠叨叨。自己的辛苦劳动学生并不领情,一片好心起不到效果,达不到目的,人格魅力大打折扣。

五、加强辅导员人格魅力塑造的建议和对策

1.强化辅导员职业培训,把辅导员培训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年轻辅导员由于自身经历的不丰富造成的学识问题可以通过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给予一定的弥补。辅导员通过借鉴成功案例,得到启发,可以有效的发挥自身优秀品质,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

2.辅导员要不断思考总结,全面提升思想理念。辅导员的自我完善可以在具体工作中逐步剖析自我、理清思路、养成习惯、修正缺点、正确行动,继而使自己的思想理念得到提升。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使命感,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项光荣的事业,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与学习中不断反思、总结、探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拥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在“辅”字上认认真真、勤勤恳恳,更要在“导”字上做足文章,做好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习向导、生活辅导、行为督导、就业指导,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成长的快乐、生活的美好。

参考文献:

1.徐永荣.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教育引导作用[N].贵州日报,2007,(5).

论胎儿人格利益的保护 篇4

一、胎儿人格利益的认可

(一) 胎儿人格利益

1.胎儿的概念

纵观各国立法, 并没有对胎儿给予明确的界定, 我国法学界对此也众说纷纭, 学者胡长清认为:“谓胎儿者, 在母体为之儿也。即自受胎时起至出生完成之时止, 谓之胎儿。”[2]与其相悖的典型学说为龙卫球先生之定义:胎儿是指自然人未出生但在受胎之中的生物体状态。[3]笔者认为, 胡长清先生的界定已经不能满足现今迅猛发展的前沿生物技术, 其特例为试管婴儿——试管婴儿是由精子和卵子于体外结合, 作为未入母体的胚胎也会涉及遗产继承、抚养请求权等法律问题, 所以其与正常之受孕胎儿应具有等同的法律地位, 因此龙卫球教授的观点更适于应用在实践之中, 并且该定义更有助于理解外界侵权行为对此特殊生物体状态产生不利影响的危害严重性。

2.胎儿人格利益的界定

胎儿人格利益即指自然人先期的生命健康等方面的利益, 胎儿人格利益应采用人身权延伸保护理论, 即将胎儿利益视为先期人身利益。[4]本文所指胎儿人格利益并非指向全部, 而是胎儿作为“潜在人”的特有并且典型部分, 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 先期身份利益。

先期身份利益即为其在亲属法上的身份利益, 其中包括亲权利益和亲属利益。先期身份利益的起点于胎儿的形成之时。因此, 从此时胎儿与其父母以及其他亲属之间就产生了该利益关系,

其二, 先期身体利益。

虽然胎儿并无独立身体, 不能成为身体权的客体, 但是其因是潜在的人, 形体应具有先期身体利益, 从而不受外界侵害。

其三, 先期健康利益。

从胎儿产生之时, 其健康权理应与身体权同等受到保护。

其四, 先期生命利益。

胎儿在客观上实则具有生命的形式, 但是由于这种生命形式并不是生命权的客体, 而是预见产生的自然人生命权的奠基, 因此该特殊的生命利益我们将其命名为先期生命利益。

(二) 胎儿人格利益的认可

在古老的罗马法时期, 法学家保罗就指出:“当涉及胎儿利益时, 母体中的胎儿像活人一样被对待, 尽管在他出生以前这对他毫无裨益。”[5]

在我国, 著名法学家杨立新曾提及:如果认为胎儿不具有权利能力, 因而对胎儿的人身利益无法进行保护, 就会是对人的人身利益无法进行完整的保护。只有全面保护人的人身权利和人身利益, 才能够维护自然人人格的完整和统一, 建立社会统一的人的价值观, 维护社会利益。[6]

综合两者学说, 笔者认为虽然胎儿不同于自然人, 不具有现实性的权利能力, 但是从先期利益和人格角度分析, 对其人格利益的认可是具有应然性的。

(三) 侵犯胎儿人格利益的表现形式

由于胎儿人格利益的特殊性, 侵犯胎儿人格利益的表现形式也不同于自然人, 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其一, 直接侵犯胎儿人格利益。

直接侵犯通常指胎儿的人格利益因此种侵权行为而直接产生损害结果, 该行为直接指向胎儿。通常体现在对胎儿先期身份利益的侵犯, 例如剥夺其“保留”部分财产。

其二, 间接侵犯胎儿人格利益。

间接侵犯是指行为人通过对母体的侵害, 作为后果造成了胎儿的人格利益受到侵犯。行为人所指向实为母体, 但是由于胎儿这一特殊形态使得其不得不也随之受到损害。

综上, 通过对侵犯胎儿人格表现形式的区分, 可以选取更好的角度进行诉讼请求从而从真正意义上保障胎儿的人格利益。

二、胎儿人格利益的保护

(一) 胎儿利益受保护的现实依据

当科技的发展带来双刃剑的负面, 当医疗事故的层出不穷, 当人权呼天抢地的蔓延, 这些现实依据赋予了胎儿人格利益保护最真实的价值。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 计划生育的国家政策使然, 优生优育成为舆论的热点话题。根据现实依据, 胎儿人格利益的保护是具有必要性的。

(二) 胎儿利益受保护的理论依据

现今中国法学界, 对于如何保护胎儿的人格权益及其理论依据百家争鸣。其中杨立新教授所提出的人身权延伸保护理论受到了诸多学者的认可。该理论主要思想为:自然人在其诞生前和消灭后, 存在着与人身权益相联系的先期人身利益和延续的人身利益。两者相互衔接, 构成了自然人完整的人身利益。自然人人身权利和先期的以及延续的人身利益的系统性, 决定了法律对自然人人身权利的保护必须以人身权利的法律保护为中心, 向前延伸和向后延伸, 保护先期人身利益和延续人身利益。

笔者认为:在人身权延伸保护理论的支持下, 胎儿人格利益被视为一种先期人身利益来寻求法律的保护, 可以对胎儿人格利益进行合理保护。

(三) 关于胎儿人格利益保护的相关立法

在对胎儿的法律地位的确认上, 分为两种立法主义:

其一为总括保护主义。

即只要其为活体出生, 胎儿就和已出生婴儿同等具有权利能力。

其二为个别保护主义。

即胎儿原则上不具有权利能力, 但在若干例外情形下则认为其具有权利能力。

在我国, 现阶段采用个别保护主义。首先, 在立法之中直接否认了胎儿的权利能力。《民法通则》、明确指出, 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其次, 在继承法等亲属法上却具有一定的特殊权利能力规定, 例如在遗产的分割之上应该适当给予胎儿“保留”继承份额。

笔者认为, 由于个别保护主义由于没有承认胎儿在作为活体出生后, 就其特殊利益保护并不充分。我国未来立法应采用总括主义, 其避免了表面上否定而仅限特殊规定的局限性保护。

三、我国司法实践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与建议

(一) 胎儿作为侵权主体具有特殊性

由于胎儿作为先期利益保护对象, 相较于一般自然人作为侵权主体产生的纠纷具有特殊性, 表现如下:

首先, 胎儿权益的保护以胎儿作为活体出生为前提。胎儿作为活体出生权益才能真正现实地受到保护, 并且使其伤害程度鉴定具有客观性。

其次, 当胎儿作为侵权主体之时, 其父母不能作为侵害主体。我国学者也持有不支持父母施加于胎儿之侵权行为之诉的态度。根据我国基本国策“计划生育”而言, 对于很多家庭对于胎儿的此种侵害是不可避免的——堕胎, 又因支持家庭和睦等大原则所以对此区别看待。

(二) 胎儿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具有特殊性

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是一种先期利益保护的具体体现形式应在其出生后依法行使。基于此种特殊性, 胎儿请求权的行使具有以下特性:

1.损害的确定。

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前提就在于损害事实的确定, 两者是紧密相联的因果关系。

2.损害赔偿请求权由法定代理人代位行使。

虽然胎儿活体出生之后成为自然人具有权利能力, 但是由于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因此, 其损害赔偿请求权应该由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

3.胎儿出生时为死体无损害赔偿请求权。

胎儿出生时即为死体, 无论原因为何, 均丧失权利能力即丧失该请求权, 那么受孕母体则为侵害主体并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三) 保护胎儿的诉讼时效具有特殊性

胎儿受到侵害而导致出生后先天不足的, 由于出生前无法预先得知该侵害结果, 并且多数疾病需要等要等到一定的年龄才能觉察和确认, 不能适用当前立法上的最长诉讼时效, 所以, 关于胎儿人格权益保护的案件诉讼时效应为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时起计算。

(四) 胎儿人格利益保护实践的特殊性

对胎儿人格利益的肯定与保护思想虽然植入于我国司法实践之中, 但是, 在相关法律修改之前, 仍有多种问题存在。

首先, 如何认定胎儿受侵害的案件?在胎儿出生前就发生胎儿损害并且可以确定的, 可以利用我国现行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达到法律上赋予胎儿特定民事权利能力后大致相同的法律效果。实际以母亲自己的身份形式提出损害赔偿请求在法律上是必然没有阻碍的, 在司法实践中通过母亲名义更便易更具体更完全的补偿其损失。

其次, 如何对胎儿进行合理赔付?笔者认为可以在具体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之间持“保留”态度。在国内立法上关于精神损害赔偿赔偿数额一直具有不确定性, 在司法实践之中, 该不确定性取决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为胎儿“保留”必要赔偿以抵消母亲在胎儿出生后为治疗胎儿而遭受的财产损失与精神损失。

在实践中, 胎儿和母体在不法侵害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也正是这样, 对母体的侵害造成胎儿出世之后先天不足使得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所以, 通过母亲的诉讼请求可以更好的维护胎儿的权利, 引用杨立新老师的一句话“维护了胎儿的本来应有而没有被现行法律认可的人身损害赔偿权, 又不会造成与现行法律的冲突。从而在目前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 既不违反法律规定, 又适当弥补了当事人的损失, 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

参考文献

[1]龙卫球.民法主体的一般理论[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1998.42.

[2]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60.

[3]龙卫球.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202.

[4]杨立新.人身权法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303-305.

[5]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30-31.

[6]杨立新.人身权法论[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6.273-283.

[7]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四)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256.

论人格教育 篇5

论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价值观正趋于多元化.教育改革的深化使得人格教育愈显重要.人格教育注重人格品质的教育,其目的是促进个体健全人格的.形成,使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价值观、行为达到和谐的发展,使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自觉地将人类文明成果内化为自身独特的素养,使人的个性充分发展,从而适应社会并推动社会与之共同发展.

作 者:葛斌 茅洪波  作者单位:大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刊 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3 26(3) 分类号:B84 关键词:人格教育   认知   自我意识   气质  

论柳永词与其人格解构 篇6

关键词 柳永 人格 市井浪子 进用士子

一、从《鹤冲天》看柳永人生际遇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故称柳七,因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生于一个典型的奉儒守官之家,又处于一个文风昌炽的名邦,年少时期每夜必燃烛苦读,因此自幼文艺出众。”柳永确实才华出众,对科举和自己的诗词章句有高度自信。柳永本是浪漫柔情的才子。这种柔情也只有柳永把词写到“凡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地步。然而,柳永那种浪漫、真率、任性的行为与封建礼教是冲突的。这就决定了他“进用”出仕的悲剧命运,而《鹤冲天》就标志了这出悲剧的开始。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是他早期的作品,真实记录了词人在仕途上第一次严重挫折与应对态度,充分暴露了他任性率真、颇带几分叛逆色彩的人格心态。上文已述柳永以才学自负,以“龙头”自期,正是这样过于自信,把世事看得过于简单的性格,以致其一旦名落孙山,就格外的吃惊、格外的沉不住气。发端两句“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直接点破其遭遇——落榜了。“如何向”,这一问,道出了词人心底的迷茫与不安。这下理想被现实彻底的撕碎了,“未遂风云便”。然而,柳永不是别人而是那个叛逆的柳永,于是何不“恣狂荡”,尽情放纵呢?这是一种近乎玩世不恭的颓废心理,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正是由于这种颓废,词人心底的忧愤喷薄而生。既然自己已经输得够惨了,还论什么“得”和“丧”呢!即便丧,也不过是终身“白衣”而已。而只要是“才子词人”,“白衣”就是卿相,皇帝身边那些文人卿相又价值几何呢?下阕是“恣狂荡”的具体体现。“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是“恣狂荡”的具体环境。而这种环境里,更有词人的“意中人”可以踏足寻访。接下来就是对“堪寻访”的渲染,“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这种毫不掩饰的颓废放浪,着实违背了统治阶级的教化宗旨了,并冒犯激怒了皇权阶级。而词人并不在意于此,他还要继续吐露自己的苦衷,“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青春短促,不过一顿饭的功夫,然而就在这短促的人生中,还有许多挫折和忧患,而这一切都来源于“浮名”的祸患。“浅斟低唱”与“偎红倚翠”相成正好构成“恣狂荡”的基本内容。

至此,他发泄完了。柳永的放荡不羁,以及自己的那种豪情,看破功名的那份任性浪漫,大大提振了落地子弟的心绪。这种豪气冲天,一扫文人心中的郁结和块垒。可文人毕竟只是文人,“偎红倚翠”也好,“浅斟低唱”也罢,只不过是文人的激愤之言。他有自己的《凤归云》的“壮节”,还有自己的《如鱼水》的“高志”。学而优则仕早已贯穿在中国文人一代又一代人的血脉里,不说薪火相传也是代代不朽。要想明白《鹤冲天》与作者入世的矛盾就必然涉及到下一部柳永人格的矛盾以及对其的解构。

二、人格解构——进用士子

柳永是个争议很大的人物,自宋代开始对其褒贬不一。有人称他“名宦”、有人斥之“薄于操行”,有人说他汲汲于“进用”,又有人说他“厌薄宦情”。笔者认为,这里所争议的焦点就在于对柳永的人格解构上。“人格,作为人的基本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它组织着个体的经验并形成个体特有的思想和行为对周遭环境的反映。”

柳永的人格是矛盾的,,尤其是“市井浪子”与“进用士子”的矛盾。柳永虽有鄙视功名的《鹤冲天》,但不可否认生于官宦世家的他并没有放弃对功名的向往,非但没有,还做过多方努力。一方面,对科考屡败屡战。一方面想方设法地干谒权贵和颂圣贡谀,现存212首的《乐章集》中,仅此作品就达20首,占据全部创作的十分之一。如出名的《望海潮》、《永遇乐》、《早梅芳》等。柳永的汲汲进用同大多封建文人没有两样。他说“忍”,实则不忍。若真忍,真不论得丧,又何必做《鹤冲天》呢?他对功名的汲汲进用不可能超越时代性,他只是未得功名而鄙视功名。说穿了,和大多文人一样,心中都有一个酸葡萄机制。

三、人格解构——市井浪子

但汲汲进用并不是其全部人格,他还有厌薄功名的叛逆与耽于市俗之乐的浪子人格。综其全生而看,他的鄙薄功名是由于科考失败和长期的羁宦漂泊。而追逐市俗享乐的浪子行为,几乎是柳永人生中最出彩的地方。不仅是那个连皇帝都不正经的时代风气的影响,还在于他隐藏的心理倾向。自古名仕多风流,而柳三变的风流何尝不是令皇帝都心生嫉妒。

早期的风流在于环境多样性下的新奇探索。初次进京,汴梁城的笙箫达旦,红翠相拥,极大满足了他心理新奇的需求,勾起了他对此种生活方式的极大欣慰。他痴迷沉醉其中,他高歌欢畅,他的浪漫词作在歌声中诞生。

而后期的放浪,是由于仕途的羁绊过多。在长期压抑下,他无从解脱,不能像正常文人那样隐没山林、梅鹤相伴,所以他只有在那种浪荡中找到心理安慰,风流之人,必靠风流稀释。那巷陌中也许真有此人能理解词人内心的积郁,同时,市民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在他心中早已获得深刻理解和认同。他的市井浪子贯穿其灵肉生活的一切,柳永之所以为柳永,或许正因为如此。

参考文献:

[1]曹大兴.柳永和他的词[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

[2]严有翼.艺苑雌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罗烨.醉翁谈录[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4]崔杰.双重人格初探[N].光明日报,1987年9月14日.

论环境人格权的私法保护 篇7

环境人格权, 是指公民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所享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其表征的是环境人格利益, 即以环境资源的生态、美学价值等为基础的精神性利益, 因此, 不同于传统人格权。实践中, 环境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公法层面, 学者们对私法保护考虑的较少, 但这不意味着未对单个主体造成侵害, 现实告诉我们, 仅有公法保护是不够的。

首先, 从物质发展角度来看, 公法是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核心, 这样就有可能导致政府为了本区域的经济发展等原因而忽略甚至是牺牲社会公共利益。虽然宪法、行政法等规定有合法行政、合理行政、民主参与、信息公开、司法审查等制约手段, 但由于在现实社会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并不能有效控制“政府失灵”。在这种情况下, 建立环境人格权的私法保护制度则能有效防止该缺陷的发生, 因为私法是与资源的第一次分配相联系, 它是通过确立“初次分配”而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和公法保护相比, 该机制重视市场发展规律, 有效的提高了资源配置, 较好的协调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

其次, 从法的运行角度看, 公法调整的是隶属性的法律关系, 强调法的强制力。但这种特性也容易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产生对立关系, 繁杂呆板的程序以及主体的不平等性, 使得相对人的主动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而环境问题产生并日渐严重是由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本身所造成, 因此, 仅通过公法手段是很难完成对环境问题的全方位控制, 而私法调整的是平权性的法律关系, 强调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在此逻辑下, 私人权利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占有、使用、收益及处分, 其有利于调动民事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后, 从动力基础方面, 即使公法如环境法、行政法等对环境保护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但其动力基础主要来自国家工作人员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感, 依赖于他们的道德标准, 因此是被动和消极的。但如果启动私法保护制度, 由于其直接与个人利益相关, 那么每个自然人或法人则会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范围内, 根据协商机制追求利益的衡平。所以, 私法利用了人类追求利益、趋利避害的本性, 从而使保护环境的动力基础自觉嵌入到了每个民事主体的心中。

二、保护的前提:确定环境侵权行为

环境侵权是一种特殊侵权行为, 有如下特征:一是侵权行为方式具有间接性。在环境侵权行为中, 加害人的行为首先作用于环境这个载体, 然后再通过“环境”这一媒介, 对依靠其生存和发展的民事主体造成损害。环境污染侵权中污染物往往跨界并且肉眼看不见。这些污染物或者和大气或水结合而对受害人造成损害, 或者通过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作用于受害人。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环境损害是由多个侵权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无疑加大了对环境侵权行为认定以及对受害人及时救济的难度。二是侵权行为潜伏期较长。如上所述, 在大多数情况下, 由于侵害结果是由多种因素叠加造成的, 而且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累积才会逐渐暴露出来, 所以, 加害人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并不是因侵权行为的结束而即刻停止, 而是要在环境中持续作用一段时间;又由于环境污染所引起的身心健康方面的损害多具有潜伏期, 因而使得侵权行为的缓慢性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 最终使司法实践者很难判断侵权行为和损害结果间是否有因果关系。三是侵权行为后果的公害性。在环境侵权中, 很多情况下表现为非特定多个污染源的累积污染对不特定的多数人的多种权益同时造成侵害, 很难认定加害人与受害人, 甚至在某些情形下加害人与受害人混同。环境侵权行为不仅侵害了当代人的生命、健康、财产等权益, 还会损害后代的权益, 而且这种损害又往往无法弥补和消除。因此, 环境侵害既具有“私害性”, 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公害性”, 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和为受害人提供法律保护的难度较大。

正是存在上述特点和难点, 我们更有必要对环境侵权行为的“违法性”、“加害人主观过错”、“因果关系”及“侵害后果”等逐一阐述。

有关确定侵权行为的“违法性”。若行为人违反法律强制性或禁止性规定, 使他人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失, 应承担民事责任。但若合法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 如何处理?该问题实际上涉及到权利的冲突和平衡, 即权利如何界定。笔者以为, 可从公法和私法两个方面考虑行为人的违法性问题。公法层面是指从政府的强制力和管理角度判定其是否违法, 若其符合公法要求, 也不意味着行为人无须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所以第二层次仍要审查其是否违背私法精神以及私法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定。

有关侵害后果。对损害环境人格权的认定应当区别于通常法则, 笔者以为, 不能因为损害的无形性或不可量化就否认损害实际发生的后果。若对民事主体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 又出于防范侵害结果的产生之目的, 也不应要求损害实际发生。

有关因果关系的认定。行为能否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 是追究行为人侵权责任的重要因素。环境人格权的侵害是通过环境损害表现出来的, 因此, 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有一定的特殊性, 根据因果关系推定理论, 只要行为造成民事主体生存和发展环境质量某种意义下的下降, 就能够认定其侵犯了环境人格权。

有关主观过错。若确定了环境人格权的范畴并架构了上述违法行为认定的两个层次, 那么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包括过错推定责任更具合理性, 而是否还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值得商榷。

三、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一) 消除危险

行为人实施的侵害环境的行为虽尚未对民事主体造成损害, 但有明显证据表明, 已对他人的生命权、健康权或身体权等构成威胁, 则受该危险影响的相对方有权请求加害方消除危险。由于环境人格利益损害的不可回复性, 那么消除危险状态的事前预防性意义就表现的更加重要。

(二) 停止侵害

加害人实施的侵害环境人格权行为仍在持续时, 致使受害人客观上无法行使或不能正常行使人身权益的, 受害人有权请求其排除妨害, 或依法请求司法机关责令加害人停止其加害行为。其目的在于采取措施消除仍在持续的危害, 以恢复权利的完整状态。

(三) 恢复原状

行为人随意丢弃废物和危险物品, 倾倒废水、废渣或任意排放废气等污染环境的行为, 造成环境的生态、美学价值如水体、道路、景观、空气质量等功能的明显下降或者有明显下降的可能时, 权利人可以要求其恢复原状。

(四) 赔礼道歉

赔礼道歉对于抚慰受害人的精神创伤具有其他责任承担方式不可比拟的效果。基于生活需要的轻微的侵害行为, 一般不应强求行为人赔礼道歉。但主观上故意或者严重过失者, 或虽是合法行为, 但给他方造成严重损害的, 则行为人须承担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

(五) 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是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最基本形式。其既包括直接损失也包括间接损失, 既包括物质性损失也包括精神性损失。

就精神损害赔偿来说, 环境人格权保护的客体是环境人格利益, 虽然在《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中未见有对其作出具体规定, 但可将其认定为侵害一般人格权的侵权行为;司法实践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也规定有“其他人格利益”, 所以, 行为人应对受害人进行精神损害赔偿。在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上, 除了应当遵守精神损害赔偿的一般原则、方法, 准确计算精神损害抚慰金外, 为达公平之目的, 根据“二元归责原则”, 过错责任场合下应当肯定精神损害赔偿;同时, 根据精神损害赔偿的补偿性价值, 在无过错责任场合下也应承认精神损害赔偿, 只有这样, 才能使法律对人格权的保护更加完善。显然, 在环境侵权中适用精神损害赔偿是由环境侵权的特点所决定的。值得注意的是, 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也要根据侵权人的过错大小和无过错责任中的损害结果程度综合判断, 不能无节制地滥用。

参考文献

[1]吕忠梅.环境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2]吕忠梅.沟通与协调之途——论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鄢斌.社会变迁中的环境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

[4]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5]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6]杨立新.人身权法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

[7]王明远.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

[8]周训芳.环境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9]曹明德, 徐以祥.中国民法法典化与生态保护[J].现代法学, 2003, (4) .

[10]朱谦.对公民环境权私权化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 2001, (4) .

[11]梅献忠.论民法典环境人格权的确立[J].法制与经济, 2007, (2) .

论人格权中财产利益的保护 篇8

按传统民事权利划分,民事权利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两类,其中人格权属于人身权的一种,人格权注重的是对人格尊严以及人格自由的保护,不涉及财产利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名人士的肖像、名称、穿着打扮等动辄能给商家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这使得明星“被代言”事件层出不穷,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或者见到这样的侵权行为。例如著名女星张馨予于2010 年7 月15 日得知自己的照片出现在某整容医院的浮动图标和点击对话框中,身着护士服,双手手指并拢且呈心状,张馨予认为,该网站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自己的照片,使公众误认为其进行过整容,严重侵害了自己的肖像权、名誉权,遂以一纸诉状将该医院告上法庭,要求该医院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这样类型的案件在如今已不再是少数。

二、人格权中财产利益的界定

(一)人格权中财产利益的内涵

在具体论述人格权的财产利益之前,有必要对人格权的财产利益的内涵加以明确。传统的人格权理论认为,人格权是主体依法固有的人格利益为客体的,以维护和实现人格平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为目标的权利,在民法中属于人身权的范畴。人格权具体可以区分为生命权、健康权等物质性人格权以及肖像权、名誉权等精神性人格权。人格权财产利益的起点是人格利益,根据人格利益的内容,可将其分为物质性人格利益和精神性人格利益,其中发挥标识需求的人格利益又被称为“标表性人格利益”。本文所要探讨的人格权的财产利益就是在对某些“标表性人格利益”进行利用后所产生的价值。需要进一步加以区分的是侵害人格权精神利益所产生的精神损害赔偿金、以及侵权行为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如医疗费、误工费不同于本文所论述的人格权的财产利益。人格权的财产利益是指人格标识本身所包含的财产价值,权利人可以利用人格标识,例如自己的肖像、姓名、形象、声音等获取更多的利益,同时当自己的人格标识受到损害时,亦可以请求相应的保护。承认人格权的财产利益,不是将人格权加以财产化,而是肯定个人的一定的特征具有财产价值。仅仅是利用特定人格权人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来满足市场需求,人格权仍然控制和享有标表性人格利益所带来的精神价值———标识需求。以肖像权为例加以说明,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明星将自己的肖像通过合同,许可商家使用,对商家的产品进行宣传,并获得丰厚的报酬。即“明星脸”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财产利益。

(二)人格权中财产利益的性质

关于人格权中财产利益的性质,学说上仍存在争议,主要争议集中在:人格权学说以及财产权学说。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人格权学说。(1)人格权扩张说:该说主张扩充人格权的内涵,将人格权财产利益的保护纳入到人格权范畴内。承认人格利益不仅仅包含精神性的要素,还包含财产价值。人格权的财产利益的性质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财产权利,人格权扩张说并不是否认人格权的人身属性,而是在人格权的理论框架下,主张扩充人格利益所包含的内容,从而对人格标识的商业利用问题进行调整。(2)商事人格权说:该说认为人格权的财产利益为商事人格利益,商事人格权是兼具财产权和人格权双重属性的新兴权利,同时又不同于一般的人格权与财产权,是人格权与财产权发展、交汇的产物。根据商事人格理论,该理论将人格权的财产利益看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商事人格利益不能也不会脱离了人格权的属性,但是商事人格利益又不同于一般的人格利益,对该利益可以加以商业上的使用,自由地移转。

2.财产权学说。(1)无形财产权说:该说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将知名人士的某些特征与特定的产品相结合而起到吸引消费者,获取经济收益的作用,知名人士的人格特征具有“第二次开发利用的价值”。商品化权说强调的是将人格特征进行商业上的使用,使其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而该商业价值应看做是一种独立的权利,即商品化权。该权利在属性上为一种财产权。(2)知识产权说:该学说创设了“形象权”这一新兴权利类型,即相关主体对其拥有的知名形象进行商业开发利用的财产权利。形象权应当与人格权等具有人身属性的权利完全分离,从而归入纯粹的财产权体系,由于形象权的客体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产品———形象,因而最终可以被定性为一种新类型的知识产权。

对于以上学说争议,笔者赞同人格权扩张说。就商事人格权而言,一方面它强调人格权财产利益应不同于一般人格权而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又不肯否认与人格权的密切联系,商事人格权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容易造成理论及实践中的混乱状态,不宜采纳。就财产权而言,如果将人格权的财产利益纳入到财产权理论中,通过创设一种新的权利加以保护,也是不恰当的。人格权财产利益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是脱离了人格权而又创设的一种新型的权利,而是人格利益在发展中产生的变化。正如同王泽鉴老师所说的“人格权由防御权到利用权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将人格权中的财产利益纳入到知识财产权法或者商法中保护,更不需要创设新的权利。我们要做的只需摒弃所固守的严格的人格权和财产权的二分体系,将人格权的财产利益看作是人格利益不断扩充的结果。

三、国外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动态

(一)德国的一元论

《德国民法典》在立法指出,受到了潘德克顿法学派的影响,并没有有关于一般人格权的规定。对于一般人格权的规定以及人格权财产利益的承认,是法院通过一系列的案件,在审判实践中逐渐加以确认。传统的理论认为人格权保护精神利益,无人格权的财产价值的保护规定,亦不承认其可以转让或者继承。1907年的《艺术著作权法》第22 条规定肖像权为人格权的一种,是对民法典为规定肖像权的突破,但该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人就其图像自我展示的权利,是一种人格上精神性权利。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适应逐渐普遍的人格特征商业化的现实,德国联邦法院开始探索新的思路,逐步放弃传统的观念,承认某些人格特征具有财产价值,这一变化是从肖像权最先开始的。著名的案件为Paul Dahlke案,在该案中联邦法院认为:“肖像权是一种具有财产价值的专属性权利,知名艺人就其肖像上之利用,有自主决定权。该自主决定权包含两层含义:权利人得以决定是否以及以何种方式供他人商业使用。权利人就此种授权一般应在获得相应的报酬为前提。”据此,一旦发生侵权行为,联邦法院一般会依据拟制授权的赔偿计算方式,判处侵权人赔偿被侵权人在通常情形下被侵权人可能要求的使用费作为赔偿金。再如德国1990 年Heinz Erhardt案中确立声音为一般人格权,通过一般人格权加以保护。1999 年Marlene Dietrich案中,联邦法院进一步表示,一般人格权及其特殊表现形式,如肖像权、姓名权,不仅保护人格权之精神利益,而且保护人格权之商业利益。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德国关于人格权以及人格权财产利益,都是通过联邦法院在实务中得以确认的。德国采用的是人格权上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合一的一元论模式,在人格权的框架下保护人格权的财产利益。

(二)美国的二元模式

在美国,采用隐私权与公开权分离的二元模式保护人格权的财产利益。美国1953 年的Haelan Laboratories案由美国著名的法官Jerome Frank主判,创设了美国法上的公开权。至此,美国通过公开权保护人格权上的财产利益,而通过隐私权保护人格权的精神利益。在美国,没有人格权的规定,而是规定了隐私权制度,隐私权的核心意义在于保护个人有独自的空间,享受不被他人干扰的权利。然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名人效应的兴起,名人形象商业化利用的现象不断出现,仅仅通过隐私权不足以保护名人的人格利益。更何况,在大多数情况下,名人早已将自己的的姓名、肖像等人格特征公之于众,这已经超出了隐私权的保护范畴,这种状况下,一种新的权利公开权便应运而生。公开权作为一项独立的财产权利,受到财产法的保护,得以自由地转让及继承。

四、我国人格权中财产利益法律保护的完善

商业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对人格权中财产利益保护的需求迫在眉睫。借我国民法典修订之机,笔者建议完善我国人格权中财产利益的保护制度,为自然人人格标识的商业利用提供法律依据。

(一)增加自然人人格标识财产价值的法律规定

我国法律现如今没有明确承认人格权财产利益的法律条文,这使得侵害自然人人格标识的案件不断涌现,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明确的法律,确定人格权中财产利益的内涵、性质,为保护人格权财产利益提供依据。

1.明确“人格标识”的含义。何为自然人的人格标识,关乎人格权财产利益的保护范围问题,有必要在法律条文中给予明确的定义,否则可能会造成个人权利过于宽泛,从而损害公共利益。人格标识是指人的外在特征,通过该外在特征,可以具体识别确定为某一个人。人格标识具有外在性、可识别性。以肖像权为例,肖像指个人所呈现之面貌等外部形象,其呈现肖像的方法、手段或者载体如何,是通过绘画、漫画还是雕塑等在所不问,均属于肖像权的保护范围。

2.明确人格权中财产利益的人格权属性。关于人格权财产利益的性质问题,在我国仍然是一个争议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将人格权财产利益定性为人格权的一种衍生利益较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现状。对人格特征财产利益的保护就是对人格自主价值的保护,对人格特征的利用本质上就是人格塑造与个人形象展现的自主决定,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属性与不可剥夺的权利。

(二)增加“一般人格权”的有关内容

当今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列举式的具体人格权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法律是不容许朝令夕改的。因此通过规定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将不同的人格利益囊括在一般人格权的保护当中,通过一个兜底性的条款,将可能出现的人格利益加以概括保护。这样一来,既维护了法律的稳定性,同时又对人格权的人格利益提供了全面的保护。

(三)完善侵权责任的规定

1.将财产损害赔偿作为首要责任形式。当人格标识的商业价值抑或是财产价值被承认之后,对于其最直接的救济方法当然是财产损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并不矛盾。在将自然人尤其是名人的人格特征进行商业利用时,如果仅仅侵害了财产利益,那么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财产损害赔偿之诉,如果同时侵害了权利人精神利益,那么受害人既可提出财产损害赔偿,亦可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而财产损害赔偿是人格权财产利益侵权保护的最主要的方式。

2.明确损害赔偿额的计算。虽然肯定了人格权中存在财产利益,也承认了损害赔偿作为救济的主要手段。但是损害赔偿额较难确定。因为人格权的财产利益不像债权、物权,存在可以衡量的标准,其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必须明确如何计算损害赔偿额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王利明教授最先提出“:人格权依法已经或者按照权利人的意思即将进入市场的,应当对非法使用该人格权造成的财产损失予以赔偿。前款损失不能确定的,可以按照使用该人格权使用费的市场价格或侵权行为人获得的利益计算。”通过许可使用费得方式对财产损失加以认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这一问题上,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借鉴德国的“三择一的损害赔偿计算方式”,赋予受害人一定的选择权,由受害人根据个案的实际情况,在具体损失、相当的许可费以及获得剥夺中择其一向法院提起诉讼,而法院在判决中,依据证据,合法、恰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最终确定财产损害赔偿额。

五、结语

人格权的财产利益问题,对我国传统严格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二分法体系提出了挑战。从大量的社会实践中不难发现,关于人格权财产利益保护的纠纷越来越多,而我国法律至今为止对此未有明文规定,这必然会造成司法裁判的混乱,有损法律的权威。因此,在民法典制定之际,我们有必要通过法律明确人格权的财产利益的相关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借鉴德国的一元论模式,在肯定人格权财产利益为人格权的衍生利益这一性质下,依据人格权法和侵权责任法对其进行保护。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人格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祝建军.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利用的法律规制.法律出版社,2009

[3]汪渊智.民法总论——疑难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14

[4]严诚.论人格标识上财产利益的法律定性.学术交流,2010(6)

[5]程合红.商事人格权——人格权的商业利用与保护.政法论坛,2010(5)

[6]姚辉.关于人格权商业利用的若干问题.法学论坛,2011(6)

[7]王泽鉴.人格权法——法释义学、比较法、案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8]王泽鉴.人格权保护的课题与展望——人格权的性质及构造: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的保护.人大法律评论,2009(1)

[9]杨利新,林霞旭.论人格标识商品化权及其民法保护.福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6)

人格权的民法保护 篇9

(一) 人格权的概述

所谓人格权, 是指作为民事自然人对自身所享有的权利。它是与民事主体不可分离的权利, 因人的出生而当然享有, 因人的死亡而当然消灭。与其他民事权利相比, 人格权具有固有性、非财产性、对世性和支配性等法律特征。所谓固有性是指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始终享有的权利, 一旦自然人出生、法人成立, 就应当依法享有人格权。人格权存在的基本价值, 乃是实现和维护民事主体基于人身而生的自由、独立、平等等价值, 从这个意义而言, 人格权不具有直接财产内容, 体现了其非财产性的特征。人格权的享有和行使, 不必借助他人的积极行为, 只要义务人不加妨碍和侵害, 人格权就可以实现。由于任何人均对权利人负有不得侵害的义务, 因此人格权为绝对权, 具有对世性。任何民事主体都是而且只能是自己的主人, 故而权利人有权对客体直接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 人格权是支配权。

(二) 我国人格权立法现状

从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来看, 它以列举各种具体人格权的方式来实现对人格权的保护, 目前主要确定了几项具体人格权, 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婚姻自主权。这些内容尚不能构成完整的人格权法体系:一是具体人格权的规定较为简略, 已经列举的人格权并不完备, 一些比较重要且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具体人格权, 如隐私权、身体权, 没有体现在立法中。二是欠缺一般人格权的规定。因此, 当前我国“人格权”难以适应对不断涌现的各种新类型的人格利益进行保护的需求。一方面, 现代化进程中以及高科技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人格权保护问题, 如对个人生活情报的收集和泄漏、对个人身体隐私的窥探等, 都是我们所必须面临的新课题。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引发的有关信用、商誉、姓名的许可使用以及名称的转让、形象设计权的产生等都是我们在人格权制度中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此外,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以及对于公民的人权保护的扩张, 出现了许多新的人格利益, 如对于死者姓名和名誉的保护、对于遗体的保护、对于具有人格纪念意义的物品的保护等, 都需要在人格权法中有所反映。因此, 有必要对人格权制度独立成篇, 进行专门细致的规定。

二、一般人格权基本问题研究

(一) 一般人格权的内容

学者对于一般人格权所高度概括的内容存在不同主张:有人认为包含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有人认为包含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有人认为包含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平等、人格尊严;有人认为其中应包含一般自决权。

笔者认为, 一般人格权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人格独立、人格平等和人格尊严三方面。

1. 人格独立

人格独立的实质是民事主体在人格上一律平等。表现为在法律面前, 任何民事主体都享有平等的主体资格, 享有独立的人格, 不受他人的支配、干涉和控制。比如干涉他人的婚姻自主、行动自由、言论自由等, 干涉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设立自由、变更自由、解散自由、订立合同自由等经营活动的自由都构成对他人人格独立的侵犯。

2. 人格平等

在当今社会, 无论在财产关系中还是人身关系中, 无论是在形式正义中还是在追求形式正义中, 人格平等都是连结这个社会人与人的共同方式和手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作为一种理念, 指的是资格平等、机会平等, 实质就是人格平等。当然, 这种平等并不意味着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 当事人享有具体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都是一样的。“人格平等”意味着每个人享有平等的机会, 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

3. 人格尊严

人格尊严是一般人格权中最重要的内容, 是指民事主体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起码的社会地位并且受到他人和社会最起码的尊重。实际上, 人格尊严就是承认人格, 把人真正当成人。因此, 无论公民职业、职务、政治立场、宗教信仰、文化程度、财产状况、民族、种族、性别有何差别, 其人格尊严是相同的, 绝无高低贵贱之分。

(二) 一般人格权的功能

1. 一般人格权的解释功能

由于一般人格权的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 使其成为对各项具体人格权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权利。一般人格权作为具体人格权的母权, 决定着各项具体人格权的基本性质、具体内容, 以及与其他具体人格权相区分的界限。一般人格权确定了应当受到法律保护的人格利益的基本属性, 即凡属人格所产生之合法利益均受法律之保护。因此, 一般人格权作为人格权制度中最为基本的权利, 当对立法所规定的具体人格权进行必须的解释时, 一般人格权便成为解释的标准, 并因此而具有解释的功能。

2. 一般人格权的创造功能

从精神内涵上讲, 一般人格权是具体人格权的渊源权, 可以从中引出各种具体人格权, 如杨立新教授所论及, “人格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纵观人格权的发展历史, 它是一个从弱到强, 从少到多, 逐渐壮大的权利组合。尤其是在近现代民事立法上, 创造了大量的具体人格权, 使具体人格权达到了十几种, 其种类之多, 其他基本权利无法相比。这些权利的产生, 无一不是依据一般人格权的渊源而创造出来的。”而且在成文法国家, 一般人格权的这种功能更为显著, 法官判案必须依法, 而法律对不胜枚举的权利难免有所遗漏, 一般人格权则为法官提供了一个类似于“诚实信用”的一般条款, 可以正确解决现行法律缺项及运用现行法律达不到公平正义结果的个案。

3. 一般人格权的补充功能

这是一般人格权的基本功能。一般人格权是框架性权利, 具有极大的弹性, 可以将尚未被具体人格权确认和保护的其他人格利益概括在一般人格权中, 依一般人格权进行法律保护。现实生活中, 有些人格利益受到侵害时, 用业已法定的具体人格权保护不甚贴切, 但也未到创设一种新的权利的程度, 这时一般人格权就可发挥其补充功能, 以达到保护受害人利益的目的。

三、构建一般人格权制度的意义

第一, 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人格利益。我国《民法通则》采用具体列举的方式, 明确规定公民或法人的名誉、肖像、姓名等等方面的人格权利受法律的保护, 有利于公民可以主动行使并捍卫这些权利, 为司法审判人员正确处理人格权的侵权案件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但也正因为是这样, 《民法通则》严格限制了具体人格权的范围, 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体系, 使得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更多的人格利益因尚未形成具体的权利在法律中没有具体的规定而难以受到法律的保护, 这与我国的立法精神是不符的。确立一般人格权制度, 当某种权利被侵害但又不属于法律所规定的具体的人格权利时, 司法机关则可以依据一般人格权的规定, 按侵害一般人格利益来处理。

第二, 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是法制完善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 人格权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广泛, 过去一些没有意识到或没有发现的人格利益, 必将随着民主的发扬、科技的进步, 越来越多。法律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普遍性, 它所规定的应该是一般的、普遍的行为规范。而将越来越多的具体人格权用一般人格权制度规定下来, 是人格权制度日趋成熟的标志, 是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的体现。

目前, 我国尚无一部法律对一般人格权制度有一个具体的规定, 关于人格权的保护只是零散地分散在一些具体的条文中, 在提倡以人为本, 视人格利益为最高利益的今天, 这与加强法治建设, 强调保障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迫切要求, 颇不相宜。笔者以为, 应当在未来的民法典中, 以专门的章节具体规定一般人格权制度, 确立民法对侵犯一般人格权的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175.

[2]杨立新.人身权法[M].北京:人民检察出版社, 1996:694.

[3]王小能, 赵英敏.论人格权的民法保护[J].中外法学, 2000, (5) .

[4]霍尔斯特.埃曼.德国法中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和内涵[J].杨阳, 译.南京大学法学评论, 2000.

[5]梁慧星.中国民法经济法诸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1:73.

人格权财产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篇10

一、人格权财产利益不能改变人格权的非财产性

正因为人格权财产利益保护的相关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在人格权商品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所以人格权的商业化利用现象对传统人格权的性质造成一种冲击, 尤其是对人格权的非财产性, 对此学界产生了不小的争议。如若依传统理论, 人格权仅仅保护其精神上的利益, 那么在特定背景下产生的人格权财产利益将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因此, 就要考虑是否需要动摇人格权的本质属性。

本文认为, 虽然人格权商品化的现象使人格权具有了一定的财产利益, 但这种财产利益仍然是包含在人格权中的, 它不能改变人格权的本质。也就是说人格权财产利益仅仅是人格权发展出的一项新的权能, 并不能脱离人格权的本质属性而单独存在。而且人格权财产利益获得救济也是要以人格权的理论为基础的, 肯定人格权财产利益的概念是为了帮助权利人寻找更多的救济, 并不是为了创设一种新的人格权。而如果因人格权财产利益的产生便质疑了人格权的本质属性, 那么就违背了我们保护人格权财产利益的根本目的, 因此, 人格权财产利益的产生不能改变人格权固有的本质属性。

二、德国一元论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于我国以何种模式保护人格权财产利益的问题, 我国正面临着与德国相同的情况, 那就是如何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 确立人格权财产利益的保护机制。本文认为, 德国法模式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国也应当扩大人格权的保护范围, 而不是另外创设一种新的权利。这也就意味着, 人格权财产利益的概念仍然包含在人格权之中, 人格权的商业化利用仅仅是人格权的一项权能, 并不独立于人格权而单独存在。同时, 这样的模式也就解决了人格权非财产性争议的问题, 正因为人格权财产利益被包含在人格权之中, 因此其仍然要受到人格权本质属性的制约。

既然我国需要借鉴德国法的模式, 那么就应当在现有的制度内, 扩张人格权概念的含义, 扩大人格权的保护范围, 人格权应当既包括精神利益也包括财产利益。承认对人格权财产利益的保护, 并不意味着将人格权本身进行财产化, 也不是模糊人格权与财产权的界限, 而是肯定人格权具有的财产价值, 我们也应当对这样的价值加以认可和保护。与此相对的是美国法另外创设公开权的模式不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不值得我国借鉴。

三、完善人格权财产利益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方式

人格权财产利益的救济方式最主要的就是损害赔偿, 我国也可以采用“三选一”的方式来确定损害赔偿金额, 即根据权利人所受损失确定赔偿金额、根据侵权人所获利益确定赔偿金额以及由法院酌情确定赔偿金额。这三种方式共同构成了人格权财产利益损害赔偿的方式, 但是也各有其不足之处。

根据权利人所受损失确定赔偿金额的问题在于权利人的实际损失难以计算, 如间接损失难以统计、不知名人士的人格权经济价值无法估量、精神损害没有统一的标准等, 都使得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根据侵权人所获利益确定赔偿金额的问题在于侵权人所获利益与权利人所受损失相差很大。这种救济方式是从知识产权的侵权案件中借鉴过来的, 但是知识产权案件中侵权人获得的收益是可以统计的, 而人格权侵权案件中, 有时侵权人并没有因此获得收益, 这就导致以此方式并不能够全面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甚至对侵权人也是不公平的。

由法院酌情确定赔偿金额的问题在于法官容易滥用自由裁量权, 并且这种方式只能在权利人的损失无法确定以及侵权人所获利益不能赔偿权利人时才能适用, 适用的条件也非常苛刻, 因此, 此种方式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 这种方式作为一种兜底的赔偿方式, 其存在仍然具有很大的意义, 否则, 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将得不到保障。

尽管这三种损害赔偿的方式各有不足, 但是在保护人格权财产利益的时候, 我们依然要参照这三种方式的优势, 寻求最有利于权利人的赔偿金额。本文认为, 可以分别将这三种方式计算出的数额进行比较, 选择一个最有利于权利人的方式, 但仍然要以权利人所受损失以及侵权人所获利益为主导。因此, 在人格权财产利益的损害赔偿方式上我们还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完善, 以期能够全面保护权利人的人格权。

参考文献

[1]王泽鉴.人格权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2]姚辉.关于人格权性质的再思考[J].暨南学报, 2012.3.

[3]赵秀梅.人格权财产利益保护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 2013.11.

[4]姚辉.关于人格权商业化利用的若干问题[J].法学论坛, 2011.6.

论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 篇11

关键词:法人人格;否定;适用

公司作为现在企业的基本形态,有限责任原则是其存在的基石之一。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时代发展,其不足也是明显可见的。就此,法学家们试图探索出一个有效可行的制度对股东有限责任原则加以弥补和补充,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遂应运而生。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又被很多学者称作揭穿“公司的面紗”,是防止发生滥用公司法人人格行为的一项制度。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一般认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指为阻止公司法人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任何和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任公司的股东(包括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对公司债权人和社会公益负责,以实现公平正义的要求而设置的一项法律措施。关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条件的具体学说可谓是众说纷纭,但从目前的学说趋势来看,大体方向还是相对一致的,即普遍认为人格否认的适用条件跟一般的侵权行为构成要件有很大的相同之处。下面就对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

1.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前提条件

法人人格的独立存在和其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情况的出现。 很明显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是针对有独立法人人格的法律主体而设计的。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前提条件公司法人财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如果一个公司出现了某些人滥用公司独立法人人格的挡箭牌,此时公司法人自有的财产仍就足以清偿其所欠债务,但是债权人还是不能就该滥用行为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关于此滥用行为的惩罚,可以由公司内部的纪律机制进行相应地处理。但是债权人可以就此要求作为债务人的公司法人对其债务提供相应的担保,在对方提供了担保之后,债权人就应该接受这样的结果。

2.主体条件:必须有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者和要求公司独立人格的主张者

滥用法人人格的主体一般为公司里掌握有实际支配力的股东,又可以被叫做支配股东。此处的掌握有实际支配力的股东,应该指的是积极股东,即积极参加公司的经营管理事务,对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施加支配力和影响力的这一类股东。公司法人格滥用行为的受害人通常是公司的债权人,有时还可以是代表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国家政府部门。而股东一般被认为是不可以就滥用法人人格行为提起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适用的诉讼的。因为股东必须承担适用有限责任制度和法人独立法人人格制度的风险。当然,股东具有双重身份时,必须进行分析,然后才决定是否让其提起诉讼。

3.行为要件:存在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行为要件是指存在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的事实和行为,这是衡量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是否丧失的标准。只有支配股东实施了滥用法人人格行为,才可能造成公司法人人格的不独立,侵害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考察股东的主观状态是为故意还是过失,不应该纳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里面。一般仅需从股东实施的滥用人格行为中就可以推定股东的主观心理状态是有过错的。

4.结果要件:产生了实际的损害结果和因果联系的存在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就其本身性质而言是一种救济制度。结果要件的另一个方面是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同产生的损害事实之间确实存在着因果联系,因果关系的存在是追究滥用法人人格行为法律责任的基础。

二、法人人格滥用行为的类型

法人人格滥用行为的类型是纷繁复杂的,而且各个国家也不尽相同。针对目前我国现在社会经济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的类型中可能包含有如下几种:

1.虚假出资,滥设公司行为

我国目前的法律中已经对防范公司债权人风险设定了重重的保障机制,但是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难以完全抑制欺诈作假行为,导致公司在设立时虚假出资,出资不足或者在公司成立后股东抽逃资金等不良结果的发生。

2.人格,财产混同的行为

公司自其成立之日起,便拥有自身独立的法人人格和拥有自己的财产,不得与其他主体的人格和财产混同。倘若混同之后,即应对公司的法人人格加以否认,追究真正的责任人。人格,财产混同的行为可表现为:数个公司的股东董事相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虚构股东,实际为个人出资,个人经营的个人独资企业,如夫妻公司等。

3.关联企业滥用行为

在现在社会中,关联企业已经不再罕见,关联企业之间存在资本交叉,人员控制,业务往来等关系。关联企业中,公司的独立人格常常会受到外来因素的干预和影响,比如母公司过分干预和操纵子公司的行为,就会导致子公司独立进行经营决策的能力灭失,甚至可以令子公司做出损害自己而使母公司获利的行为。这样必将损害子公司债权人的权益。

4.不法目的行为

有限责任制度对公司股东的保护比无限责任显然要有力的多,于是有些股东就通过某些看似合法的行为来达到其不法目的,典型的表现为利用公司人格来逃避契约和法律义务。其中逃避契约义务可包括逃避契约的债务,特定不作为义务等;逃避法律义务通过新设或者既存的公司人格来人为地改变强制性规范的适用前提加以实现。只有对这些行为加以甄别判断,让滥用人格的股东承担法律责任,才能回归到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的价值轨道上。

参考文献:

[1]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

[2]范健,赵敏《论公司法中的严格责任制度》,载《中国法学》1995年第4期

[3]《有限责任的缺陷及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之构想》吴凡著.西南政法法学学报2005.7(94)

作者简介:

人格保护论 篇12

人格权法所关涉的权利内容乃是作为法律意义的人格。而大陆法系关于人格权立法的现状来看, 主要有法国的模式和德国的模式, 和后来的瑞士模式。法国民法典三编制:人法、财产及财产权的限制、财产取得方式。其中, 人格权是作为人法的重要内容, 包括民事权利、身份等。另外在财产的取得方式上, 也即是通过侵权法的形式, 对个人的人格权进行保护。另外一个重要的模式则是德国模式。德国的五编制:总则、债权法、物权法、亲属法、继承法。总则中的内容是每个法律关系中都存在的、共同的要素, 主要包括对自然人和法人、物、法律行为的一般规定, 再根据不同的法律关系划分物权关系、债权关系、亲属关系和继承关系。而对法律主体资格的认可, 不再使用“人”的概念, 而是抽象出了“权利能力”, “权利能力”成为是否具有法律上人格的唯一标准。因此, 人格的概念在德国民法中蕴含在其总则之中。而对人格权的保护则在于通过对人格权相关民事权利的侵犯来保护的, 也即是通过侵权法来保护当事人的人格权利。20世纪瑞士民法典开创了人格权保障的先河。《瑞士民法典》除引言外, 总共分为人法、亲属法、继承法、物权法四编。人格权作为人法中重要的一节提出来, 并且规定了人格权请求权。对人格权的侵犯通过人格权请求权的形式向司法机关提出司法保护。

由此可见人格权的立法在近代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对人格权的最初关注在于被动的侵权损害, 到现在的人格权请求权。而且人格权的内容也在发生的变化。由具体人格权向一般人格权的转变。人格所涵盖的内容也在丰富。这一方面是法治发展的结果, 另外也是近代西方自由平等斗争的结果。人格权作为人权的内容在二战后通过国际人权宣言的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一致承认。因此, 作为保护人权、人格权的法律也必然要顺应历史的发展。

人格权法调整的对象是关涉人格权的法律关系, 如人格权的确认与保护, 人格权的救济等等。但是人格权中重要的内容是人格。人格作为每位公民都应当具有的品质, 看似是十分具体的, 但其内涵则实难把握。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说到, 抽象法的主体就是人, 人格的要义在于, 我作为这个人, 在一切方面都完全是被规定了的和有限的, 我是在我有限性中知道自己是某种无限的、普遍的、自由的东西。人格包含着权利能力, 构成抽象的形式的法的概念。法的命令是:“成为一个人, 并尊敬他人为人”。而人格的命令也是成为一个人, 并尊重他认为人。一个人具有人格是享有法律与自由的基本条件。人格的前提是作为主体的个人认识到自己为人。换言之, 人只有首先认识到我之为人之后, 才会具体认识自己的自由意志, 才会认识到自我与他人的不同, 也进而产生人格的观念。

而人们如何才能产生自我的意识呢?其中的基本点在于劳动。人们通过劳动去认识和改变自然, 在这个过程中, 人类发现了自己与自然的不同, 同时其劳动成果一方面源自于自然, 另外也体现了人们自己的创作与意志。因此, 作为主体个人的意志与作为客体的自然物之间在此劳动成果上实现了统一。同时这种意志在个人自身中也实现了统一, 人们在劳动中发现了自己的自由意志, 也即是人们可以自主的决定自己所要创造与需求的东西。而这种发现使得人们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这种主体意识也即是自我意识, 使得人原本只是改造自然物的工具, 开始增加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与作为对象的人实现了统一。自由意志与人自身的统一就逐步形成了人格。

人格在形成过程中逐渐就具有一般的涵义。首先, 作为个体的人都具有自由意志, 都是外化于个体人自身, 与每个个体的人实现统一, 因此在这一层面, 自由意志是平等, 因此人格也是平等的。这是人格的基本内涵。其次, 人格是自由意志的抽象表达, 而自由意志的根本属性在于自由。因此, 人格应当是自由的, 失去自由的人格是不能够形成的。另外, 人格的外化需要表现在一定的物上, 而对物的权能, 不仅要体现个体的自由意志, 同时还应当得到承认。而这也就涉及到财产权与个人尊严的问题。因此, 财产权和个人尊严也应当是人格的一项内容。这也即是西方法谚“无财产即无人格”的表达。但是个人人格的丰满, 还应当具备其他诸多要素。个人不仅仅需要自由、平等、财产、尊严, 同时还需要其他的福利。如涉及到社会对个人的评价, 个人内心的安宁, 个人对自己人格权利的处分等等权利。而这是人格发展的内容。

人格是个人意志的体现, 无个人意志的人, 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无人格的个人也就失去人之为人的基础。故此, 人格的命令, 也即是“成为一个人, 并尊重他人为人。”

人格权法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一方面保护人格权, 为人格权的救济提供法律的保障, 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唤醒公民个人对人格的重视。而这一点在我国尤为重要。而人格似乎我们每个公民都十分重视, 但是其实并非如此。

而对于人格的尊重这一方面我们的现实状况实在欠佳。我国几千年来, 以家天下的社会控制模式施行全国。个人从属于家族, 从属于国家, 这也即是“忠孝”的观念。但是, 这种观念使得个人依附于宗族国家, 从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因为在家族中, 家族的利益重于个人, 个人也应当以国为重, 以家为重。不以家、国为重的人, 是不忠不孝之人, 也必然会遭到道德批判, 和社会的唾弃。而个人委身与家、国, 一方面能够得到道德声誉, 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个人生命与集体生命的长存, 个人生命在集体生命中得到延续。因此, 在这样的道德观下, 个人也就必然会放弃个人的选择, 而为家庭集体贡献生命。但是, 家庭、宗族、国家这些概念都是抽象的, 而代表这些的是族长、官吏和皇帝。皇帝是最有权力的人, 同样也是作为自由和人格完整的人。在家国同构的体制下, 最接近皇帝的人, 权力越大, 自有越多, 同样人格也越完整。因此, 追求自由和人格完整是人的天性, 人们就必然会努力成为上等阶级, 成为离皇帝最近的人。因此, 古谚曰:“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正式对这种现象的褒扬与激励。而何为“人上人”?也即是不尊重他人为人, 努力成为统领他人的人。这样的人, 一方面是不尊重他人人格的人, 同时也不重视自己人格的人。换言之, 人格对于他们而言视若无物。因此, 人格在古代中国的语境下是很难有较大的发展的。

这样的语境与文化传统对现代中国, 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个人人格的尊重依然少有较大的改观。因此, 人格权法在这一方面的意义不言而喻。商品的交换, 唤起了人们对自我的确定, 个人的自我尊严也逐步确定。但是由于历史传统的因素, 人们对于他人人格的尊重则变化没有哪儿明显。而这则是人格权法的历史任务。

现代社会法律构建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让每个公民有尊严的活着不仅是公民个人的事务, 同时也是法律应当提供的基本保障。世界人权宣言宣称, “人人生而自由, 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格权法则是将人格尊严的权利落实的具体实施。而这应当是法律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邓晓芒著.邓晓芒讲黑格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 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3]费孝通著.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上一篇:准备程序下一篇:知识产权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