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屈原的人格美(精选4篇)
论屈原的人格美 篇1
论屈原的人格美
【摘要】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和英雄,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用不同的方式纪念着这位历史臣子,并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受到历史的赞扬,被人们爱戴,久久传唱不已。这其实与屈原的人格是分不开的,屈原的人格可与“日月争光”,这种人格光照千古。[关键词]屈原;人格美;月亮情节;伊甸园情节
对于屈原的形象历代有不同的说法。两汉人心目中是悲剧的屈原,宋代以后屈原被塑造成忠君爱国的圣贤,明清之际的遗民学者笔下的屈原是富有民族气节、满怀孤愤的爱国志士,20世纪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整合与融汇,传统的屈原形象则被分别描写为一个纵横家、巫官、有洁癖的殉情节、法家诗人,还有人以为屈原是一个“病态狂人”。
虽然对屈原的形象有很多的说法,但是他的美丽人格永照光彩。屈原的人格中充满着悲剧美、忠诚美,他的作品是鉴证屈原人格的最好证明。诗如其人,本文将结合作品分析屈原的人格之美,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的精神世界。
一、月亮情节
“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是象征思念家乡或亲人,一种是象征孤独寂寞,还有一种是象征理性。屈原生活在战国后期,七雄并峙,秦和楚势力最为强大,楚的统治者(先是楚怀王,后是顷襄王)不能正确认识形式,当时楚把持政权的贵族阶层并不致力于国家的富强,而是追逐个人的利益,朋彼为奸。《离骚》中说:“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眛以险隘。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手求索。羗内恕之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屈原生活在一个是非混淆、政治黑暗的时代,那时谗邪的小人得势横行,忠贞之士却遭受迫害。贾谊在《吊屈原赋》中,这样描写屈原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葺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钰。„„斡弃周鼎,宝康飘兮。腾驾罢车,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贾谊笔下屈原生活的时代一切都是颠倒的:猫头鹰在天上飞翔,鸾凤却深藏起来;小人得志显尊,君子却不得其用;正直廉洁的人受到诬蔑,强横残暴的人(像盗跖、庄)却得到称誉;宝剑被贬为钝口,铅刀却被说成锋利;国之重宝周鼎被抛弃,空瓦镶却被当成宝物;疲牛跛驴骖驾着马车,千里马却拉着沉重的牛车;帽子本应戴在头上,现在却被垫在脚下,被汗水湿透。诗人在《离骚》里说当时楚国现实是“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世幽昧以眩耀”,是非颠倒、黑白混淆,正是当时楚国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这就是楚国的时局,在“变白以为黑,倒上以为下”的荒谬现实中,寂寞与孤独伴随着屈原。的确“史家不幸,诗家幸”,“世界上最孤独的人是最有力量的人”(易卜生《人民公敌》)。屈原把自己的“美政”“离骚”都写入了作品之中,他的诗不是一汪清泉,而是充满着愤怒与渴望,反映现实的“史诗”。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屈子感自己之惑,言自己之言者也”“无高尚伟大的人格,而有高尚伟大的文学者,殆未之有也”。(王国维《文学小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一路走来,他是孤独,是寂寞的,而在孤独寂寞之下支持他走下去的正是他一腔忠诚爱国、忧国忧民的人格美。
《渔父》这首诗多数学者认为不是屈原所作,但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是实有其事,屈原的答话可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材料。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又问他:“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歠其醨?”他答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安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为了保持自己的清高和清醒,不肯和奸仕小人同流合污,这当然会陷入孤立,但他不怕孤立,决不为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其它诗中“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涉江》)屈原对于正直的追求和维护是执著的,绝不回头、毫不妥协的,他还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绝对意志。屈原“正道直行”将全部生命都奉献给楚国,却“忠而被谤,信而见疑。”在漫漫历史长廊之中留下了屈原孤单寂寞的背影,更留下他独立不迁、刚直不厄的人格之美。
屈原一生追求“美政”,而在那个时代小人当道,楚国的组统治者是不会采纳。“兼济天下”的思想使他不断求索他的“美政”、“德政”。屈原孤身一人担当起君臣伦理的道德责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忠君爱国、忧国忧民使他不得不固执坚持在原地。虽然小人当道,屈原见疏之后被两次流放。一次是被楚怀王流放的,地点在汉北一带;另一次是被顷襄王流放的,地点在江南沅、湘一带。而他的作品大都是在流放时所作。这期间虽是流放,但对楚国的思念之情更加强烈。寂寞是出成果的重要条件,在他孤身被流放之时,为中国留下了伟大的《离骚》。屈子的诗作就像天上的明月永远照在楚国的大地之上。
屈原带着对楚国人民的热爱把自己与楚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为了理想不断地上下求索,终而伤心欲绝。孔子主张“杀身成仁”,孟子主张“取生取义”,“仁”“义”的境界是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诗人最后自沉汩罗是因为实现美政的希望之绝。“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待的人。”(《等待戈多》),屈子带着满怀的孤独、寂寞和对国家的深深思念走完了人生之路。
屈子离我们已渐远、渐远,而他的人格之美就像月亮一样永恒地挂在天际,虽然那个有圆有缺的月亮是孤寂的,但他永远在我们心中是明亮发光的。
二、伊甸园情节 《圣经》中的伊甸园不仅是亚当和夏娃的温暖家园,而且也是他们心灵的归宿。屈原一生是寻找“家”的过程,这里的“家”不仅是指家园、家国、故乡,更是指心灵的归宿。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对屈原来说,不仅楚国的人民和土地值得他热爱和留恋,对楚国的历史、文化和语言,诗人也倾注了无限的感情。他以自己是“帝高阳之苗裔”而自豪。对楚国人民“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的风俗习惯,屈原在《九歌》中进行了热情的描绘,生动地再现了楚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在语言上,屈原的作品保留着大量的楚地方言。楚地方言在当时是被北方人士轻视的,孟子就称楚国人为“南蛮?舌之人”(《孟子·滕文公上》),而屈原则把一些所谓“?舌”之语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离骚》中大量运用了楚地方言,如“汩”、“搴”、“宿莽”、“凭”、“羌”、“诼”、“侘”、“阊阖”等都是。屈原的作品打破当时《诗经》的诗体,而用当时南方民歌形式创造成一种独特的“楚辞”体,体现了他对楚地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一切都说明了中国人“家”的观念,更说明了屈原对国家、故乡的热爱。
“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妮娜》)屈原寻找心中的家园的过程是不幸的。《史记·屈原列传》说屈原曾做过楚怀王的“左徒”,“左徒”在楚国的地位仅次于“令尹”。所以屈原在担任“左徒”时,颇受怀王信任,他“入则与王图仪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参与着国家内政外交的决策活动。但他的一些政策和措施触犯了楚国的腐朽贵族集团的利益,所以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屈原在做“左徒”期间,他的主要精力是用在国家的内政和外交的大计上。本传说怀王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其内容从《离骚》中可看出,主要是变法图强和举贤受能。如《离骚》中可写到“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汤禹俨而袛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指责贵族统治者们的不循法度。他有“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的才能,他曾经出使齐国,当也是进行“联齐”的外交活动。正是因他有这样的内政外交主张,才触犯了贵族集团的利益。他们在楚怀王面前谗毁屈原,于是楚怀王“怒而疏屈平”。屈原叹道:“众女嫉余之娥眉兮,终不察夫民心”。屈原的见疏换来的是“失乐园”的代价,他见疏被两次流放。屈原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情希望楚统治者能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建立起自己心灵的家园。但处处是蛇蝎小人,楚王听信小人,终而疏远屈原,屈原心中构建的理想家园落空了,他也因此不得不离开他热爱的那片土地。
屈子忧国忧民的“美政”、“德政”被统治者不采纳时,他选择了利用文学符号把他的政治主张以及他的忧愤,心中的怨气抒发出来。《楚辞》中的他佩戴着香草,他开创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香草美人”传统,而“香草美人”成为了一种喻示着忠贞、纯洁、高雅的文学符号,烘托成一片氤氲芬芳的意境,他心中找到了“家”的味道。屈原把自己此作服侍君王的美人,“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宛如一首《诗经》中的弃妇在默默掩泣。屈原一生所追求的精神家园就是“美”,而“美人”、“香草”正是“美”的一种象征。屈原的文学家园是环绕着芳草香花构建起来的,它象征对道德理想、高洁品质的追求。他“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揽木根以结苣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纟纟鹿”“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他一生的所作所为皆是在追求美,在屈原构筑的想象世界里,他所使用的一切都必须是美好高洁的,搀不得丝毫的丑陋与肮脏,他饮的是“木兰之坠露”,餐的是“秋菊之落英”,就连周游四方的车驾仪从都新美伦美奂、备极奢华,一如天神出巡。然而,这只是屈子在历经疲惫和艰辛,仕途的困惑和无奈,失意和悲伤之后,不是归隐山林,而是作诗来抒发他的情怀。在优美的文本背后永恒的藏着历史的真实:《离骚》中仅有的一句“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美政”是诗人追求的最终目的。丑恶的现实将他的理想击的粉碎,他没有独善其身,也没有出走别国,因为“他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他虽不能兼济天下,但他永远爱着他的家。他是被家抛弃的弃儿,而他却不抛弃自己的家。诗人是一位伤心人、断肠人。“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他带着对家的担忧愤而投入汩罗江。落叶也要归根,人何以堪?诗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但他对“家”的热爱的人格之美感染和影响着一代代炎黄子孙。
屈原已远去了,他的人格美一直激励着楚国人民反抗强秦。秦未,首揭起义大旗的是楚国人民,陈涉建国号“张楚”(张大楚国之意)。继陈涉而起的项羽、刘邦也是楚人,楚国人民终于覆灭了秦朝的残暴统治,实现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历史的 尘烟散尽,曾经上演的剧目已经谢幕。屈原受到历史的赞扬,受人们的爱戴,并久久传唱不已。这种人格可与“日月争光“。这种人格光照千古。
[参考文献]【1】贾谊《贾谊集》
【2】李中华《屈原形象历史诠释及其演变》
【3】邓绍基、周秀才、侯光复主编《中国古代十大诗人精品全集·楚辞》
【4】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论孟子的人格美及美感共通性 篇2
一、“充实为美”的人格美思想。
孟子的美学观是以善为核心,以真为表现的。何以见得?“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为善?何为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②孟子借点评乐正子表达自己对于人格的看法,好即是善,实在即是真,能同时具有这两种品质的人格就是美的。
孟子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人生来就是具有善的品质,并且论证过:“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③他认为看到小孩子快要掉到井里去时人们都会有恻隐之心,不是因为跟孩子的父母交好,不是为了博得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而是人生来就有的。人有恻隐之心就如同人有四肢一般。但是有人性善,有人性不善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④也即是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人本来就拥有的,而不是外人所教授的。但是得到这些品质需要去探求,之所以有人“性不善”就是因为没有去探求的缘故。
那么人们该如何去探求呢?孟子又提出了知言养气说。所谓知言,即是指人有辨别言辞的能力,要做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诐”指偏颇、乖张;“淫”指过多;“邪”指不正当;“遁”指支支吾吾、含混不清。能够分辨偏颇、过多、不正当、含混不清的言辞,人就找到了向善的方法。但仅知言还不够,孟子结合自身指出人也应该“养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⑤也即是说,浩然之气是用正义来培养的,通过日积月累正义才能使它生长出来,并不是正义偶然从外而入得到的。言行有一件不符合正义便会使这种气出现疲弱,因此必须不断行正义之事,但也不要刻意去帮助它。能做到知言与养气相配合那么人就会向善,就有可能得到人格美。
二、提出了美感共通性的观点
美感共同性是美学存在的基础,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就是建立在人对美的事物具有共同的感觉的基础之上的,只要谈到美就无法回避美感共通性的问题。先秦美学在孟子之前还没有人对此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这是孟子对中国美学的又一巨大贡献。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这里说的是人的味觉,听觉,视觉诸多感官所能体验到的感觉是相同的,因此,对美的感受也是共同的。黑格尔曾经说过“艺术作品既然要出现在感性实在里,它就获得了为感觉而存在的定性……感觉既然是感觉,就要和物质发生关系,而物质是彼此外在,多种多样的,所以感觉本身又有触觉,嗅觉,味觉和听觉之别。”⑥他认为前三者直接和物质对象相连“不让它的对象保持独立自由,而是要对它采取实际行动,要消灭它,吃掉它”⑦因此不能产生美感。这就否定了孟子的“同味”产生美感,但他认为视觉和听觉能够产生美感“对象的关系是用光作媒介而产生的一种纯粹认识性的关系,而光仿佛是一种非物质的物质,也让对象保持它的独立自由,光照耀着事物,使事物显现出来。”⑧而“人耳掌握声音运动的方式和人眼掌握形状或颜色的方式一样,也是认识性的。”⑨这与孟子的观点不谋而合,只不过黑格尔是通过学理的分析将之表述出来,而孟子是以一种更贴近于生活化的口吻表达的,但是二者所包含的深层含义是相同的,那就是美感共通性是普遍存在着的。
参考文献:
[1]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第180页
[2]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第331页
[3]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第69页
[4]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第245页
[5]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第57页
[6]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三卷上册,第12页
[7]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三卷上册,第12页
[8]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三卷上册,第13页
心理健康人格更美主题班会 篇3
权中小学 四年级
时间:2014年11月10日 地点:四年级教室 主题:心理健康 人格更美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明白拥有健康心理的意义,并了解怎样的心理才算健康的心理。
2.让学生清楚的了解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存在哪些心理问题,帮助学生缓解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焦虑心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活动过程】 一.明确主题
同学们,大家好!“心理健康,人格更美”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烦恼增加了。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同学在面对各种压力产生了许多的心理问题,阻挡了他们前进的脚步,为了让我们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召开这次班会。二.交流沟通
1.这两位学生将他们的困惑介绍给大家,让同学们去帮助他们。2.同学们的调查资料显示,中学生中存在学习焦虑心理的学生占很大比例。有些学生一进教室就头疼,一拿起作业就紧张,更害怕考试。三.案例分析 1.介绍自杀事件。2.同学们讨论对此事件的看法。
3.通过对此事件的看法,请同学们谈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四.参与竞争
1.全班同学分组讨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怎样的? 2.总结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理解自我,接受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2)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地心理状态。(3)善于与老师、同学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4)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
(5)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能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6)热爱生活、热爱集体,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7)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8)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
(9)有一定的自信心、安全观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10)保持健全的人格。五.提出希望
1.什么样的心理状况,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发展,能成为合格的接班人,因此希望同学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培养积极地人生态度。(2)树立正确的名利观。(3)培养勤奋学习的好习惯。2.班主任总结:
剖析人物形象美,塑造学生人格美 篇4
【关键词】审美教育 小说 人物形象 人格美
在语文教学大纲中强调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或美感教育。它通过文学艺术以及其他各种审美对象(自然美、社会美)对人的影响,以唤起美感的方式对人进行一种特殊的教育,以达到陶情淑性、美化人生的目的。
小说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无疑在语文审美教育中承担着重要任务。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并通过对人物、情节、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语言艺术。从小说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小说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创造人物的审美形象,或者叫做人物性格塑造。那么剖析小说的人物形象美,无疑就成为小说教学的重点。小说的人物形象美是指小说的人物形象所具有的使欣赏者获得审美愉悦,得到审美满足,把握形象意蕴,进而认识生活本质的审美素质。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看,小说所创造的高度成功的艺术形象,都浓缩了作家的人生体验和理想,反映了历史的精神风貌,它是历史图景的符号化。而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看,小说不过是心灵、情感的物化形态。在每一个成功的形象中,都贮存了小说家大量的自身经验、情感内容,以及认识和审美的信息。小说家正是利用寄寓在形象中的有限经验和情感内容,来唤醒欣赏者的审美意识和人生经验,从而达到欣赏者直观自身和洞察世界的目的。
小说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它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细致地、多方面地刻画人物,以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为中心内容,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受到某种启迪,得到美的感受。特定身份的人物反映特定的社会生活层面;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人物折射出来的审美因素也有各自的时代特征和美学内涵。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人物形象,常常以纯洁的心灵、朴实的外貌、富于感情的言行启迪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开阔视野,产生激情。例如。《春蚕》中的老通宝,他辛勤劳动、安分守己、善良淳朴、有着不竭的生活毅力。可是世道变了。他的处境和他一家所付出的劳动是极不相称的。对于老通宝的悲剧命运,作者寄予了同情和爱怜。从这个形象中,学生可以明白农民为什么能够走上揭竿而起的道路。《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既驼背,又聋哑,生得奇丑,然而他却是个忠诚、勇敢、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高尚的人。从这个形象中,学生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
同时,由于人物社会关系的多样性,实践活动的丰富性,所接受的历史传统和所受的教育的多样性,就决定了人物性格的多面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多侧面立体透视人物性格品质和精神面貌,感受人物身上体现的丰富的社会美和健全的人格美。如《阿Q正传》中的阿Q,他的性格中有十组矛盾着的侧面:质朴愚昧但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而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但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但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而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而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而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实但又安于现状。但是,经过分析学生发现阿Q绝不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这些矛盾着的侧面,都是一个被压迫的奴隶,带着其“精神奴役的创伤”,在不同的生活境遇里的必然反应,而每一种性格特色的背后,都透射出一道历史的折光,包含着复杂的思想内涵。在阿Q的悲剧命运里,学生看到了:中国国民性的痼疾;辛亥革命失败的深刻的历史教训;对辛亥革命时期历史面貌的描绘,中国农村各阶层状况的分析;农民革命的必然性和盲动性;“阿Q相”的触及灵魂的作用;作家思想家的睿智、人道的情怀和爱国的赤诚,等等。通过阿Q这个人物形象,学生深刻了解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知道了中国人曾有过怎样的苦难的人生!《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是个来自农村的破了产的青年农民。他有劳动者朴实、美好的生活理想和善良、忠厚、勤劳的美德。他想依靠自己的力气生活,做一个体面的、光彩的、独立的劳动者,他认为“用力拉车挣碗饭吃,是天下最有骨气的事。”为此,他需要有一辆车。为了买车,他“风里雨里咬牙,饭里茶里自苦”,生了病也舍不得拿钱买药,顽强地与生活反复搏斗,表现出骆驼般坚韧的个性。这一点是祥子思想性格中最美好的方面。祥子在曹宅拉车,不小心跌伤了曹先生,便主动提出不要工钱,表现了劳动者的责任感。车夫老马在风雪的夜晚拉车,因又冷又饿而晕倒在地。祥子立即买了包子,送给他们祖孙二人充饥。这种对同伴的真诚的关心和深切的同情,说明祥子具有善良、美好的人性。他还具有一定的反抗性。如杨宅的主人蔑视他,他便愤然辞职。为了保有一辆车,他在各种恶势力的压迫下苦苦挣扎,受尽打击:大兵的抢劫,孙侦探的勒索,刘四的剥削。在破产后,他抽烟、酗酒、耍无赖、赌博……终于走上了堕落的道路。成了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通过祥子一生悲惨遭遇的分析,学生看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中国社会的黑暗,旧中国摧残和压迫劳动人民的罪行,唤起他们对祥子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认识到他企图以个人奋斗来解放自己是错误的。还有沈从文笔下的翠翠、老船工、顺顺,巴金笔下的觉慧、觉新,茅盾笔下的吴荪甫……这些经过千锤百炼,融合了人类进步理想情操的人物群体,从不同侧面对我们进行审美熏陶。这些形象体系透视出来的人格感召力,已经并将还要影响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审美观乃至世界观、人生观。
人格是人的思想、品德和情感的统一体。中国现代著名画家、教育家丰子恺曾经说过:圆满的人格就像一只鼎,真、善、美好比鼎的三足,缺了一足鼎必然立不成。人生在世当求自身的圆满,即求真、至善、达美。对于一个人而言,美是皮肉,善是经脉,真是骨骼,此三者支撑起一个“人”字。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人格与思想、品德、情感三者的关系。而典型的人物形象总能以其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唤起学生高层次的自我追求,自觉地用人类文明的精华和新时代精神塑造自己的人格,不断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善自己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张铭钟,论素质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D],西安科技大学,2005.
【论屈原的人格美】推荐阅读:
我论屈原小学作文500字09-10
写屈原的作文05-09
屈原精神的心得感悟07-02
屈原的哲学思想07-10
《屈原列传》的读后感07-03
屈原的经典文言文07-27
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10-05
屈原的的名人名言08-31
我与崇拜的屈原一起生活作文06-14
与屈原有关的高考满分作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