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精神的心得感悟(精选6篇)
屈原精神的心得感悟 篇1
汨罗江边,残阳如血。一个高大的背影临风而立,矿野无边,孤怜而没落。蓦地,他仰天长叹“世人皆醉我独醒”只是心醉醉的心碎。犹记,那一刻抱石投江,哀伤犹如隔世。屈原为自己找到了归宿,为人民灵魂的觉醒与奋起现出了自己的生命!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屈原精神心得1
屈原他是一个坚强不屈的人,令死也不要自己屈服。
在《屈原》全剧中,第一幕的时候如果没有秦国丞相张仪和楚怀王的宠姬南后这一阴恶的插曲,“漫步橘林”的美好也许会一直长久下去。而从这一幕屈原教育宋玉如何做一个好人,一个正直不阿的人也可以感受到他人品的高尚,而这也为第三幕的结局做下了一个铺垫。
第二幕,朝廷的阴险与争纷使屈原免职。从这也可看出屈原不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谋略用在好人之手不叫奸诈。一个人如果真心报效国家,在遇见危害国家利益的奸诈小人时,所用的不应是“天真”,一味的等待又无可奈何。他没用智谋反击,使他们离开这个“平台”中,而不再受此威胁。因为即使小人一次失败,难免不会再犯。必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第三幕,因为靳尚等人的诬陷,几乎所有人都不相信了他,从这里也看出这些人的不明事理。其实也不应该这样说吧!是朝廷奸臣太多,屈原即使反抗,也会失败。但从这一点也可以说屈原太清高,如果他肯舍下自己的清高和奸臣关系拉扰却不做谋害国家利益的事,这也不是“出淤泥而不染”么?
在第四幕,屈原的坚贞不屈直得感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值得赞赏。但是,这明知徒劳却毅然反抗,他是莽撞,也可以说是做最后垂死的争扎,但楚怀王却并不信任他。但此时也为楚怀王令可信其奸人之道也不信忠臣之言的结局做铺垫。
最后结局悲惨结束:死了婵娟,做了逃犯。这就是屈原忠心换来的结局,无数的酸心和无奈。一个人又怎么敌得过这满朝廷奸臣的那被利益贪昏头脑的君王呢?
屈原精神心得2
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记载屈原生平最早最完整的文献。这篇传记通过对屈原一生事迹的描述,歌颂了屈原热爱祖国,不同流合污,至死不屈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赞扬了屈原在文学上的伟大成就。
他“博文志强,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曾经得到楚怀王的信任,24岁任次于宰相的官职:“左徒”,在朝廷内,参与国事,起草法令。宣布法令。接待外交宾客,他主张改革内政,任用贤才,东联齐国,西抗强秦,但是,由于小人离间,楚怀王听信了上官大夫的诽谤,不但疏远了屈原,而且转而亲秦,使屈原的联齐政策终告失败,光明正大,正直无私的屈原,诚信而被怀疑,忠诚而被诽谤,怀着满腔义愤,写出了《离骚》这部伟大着作,他的志向高洁,所以文中多用芳草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能出淤泥而不染。
最后,他作了一篇《怀沙赋》,怀中抱石,投汨罗江自杀,屈原的自杀,表现他对楚国热爱,表现他洁身自好的志趣,同时也表现他对楚国朝廷抗议到底。
屈原是我国两千多年前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位杰出政治家,思想家,他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自始自终与亲秦派作不懈的斗争。
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世界和平会号召全世界人民都纪念他。
屈原精神心得3
三峡大坝这举世闻名的水利枢纽工程,大大推进了中华民族的强国理想。时至今日,三峡蓄水整整三年了,百万移民都已搬迁走了。回首移民历程,从走出故土,重建家园到奔向新生活,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中升腾出厚重而又瑰丽的三峡移民精神,无时无刻不在震撼着我的心灵。
“一步三回头,告别故乡”彰显移民“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情怀
三峡工程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强国理想,1992年4月,全过人大通过了三峡工程的决议。这意味着我省`重庆市和21个区县的百万移民将亲手拆掉祖辈修建的房屋,亲手毁掉一代一代赖以生存的田园……
尽管含着热泪,后靠移民还是离开肥沃的故土,把新家建在脊薄的山梁上,尽管一步三回头,但外迁移名还是带着家乡的泥土和对亲人的思念,奔赴当阳枝江等地建设家园。
处处涌出移民创业精神
移民们一锤锤拆去旧家,又用那勤劳的双手建起新家。如今飞船而下,只见库区两岸幢幢新楼拔地而起,座座桥梁跨江而过,条条大路八达,柑橘产业带,名优水果产业带等罗罗棋布。
“宁可苦自己,决不负移民”书写移民干部的精神
我常常被这样的场景而打湿眼睛:我县移民百姓迁祖坟时,干部给移民当孝子;干部帮助移民百姓抬石头;移民百姓外迁时,干部们扶老携幼,依依相送。
这就是一名基层干部所具备的精神。他们为了移民百姓,却使自己受着平常人不能承受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
屈原那伟大的精神在我们后人的身上得到了发扬和礼赞,使屈原精神永垂不朽。
屈原精神心得4
回首远望这条坎坷的道路,才发觉一路走来的中化文化饱经沧桑,在历史的小径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沧桑的中华文化将人们引领到记忆的深处,将往事悉悉数过。万千的感慨从心底由然而生,但脑海中没有足够华丽的辞藻来抒发心中的感慨,只能将记忆驻藏在思想的某个角落里。
在冥思遐想之时,思想的脚步偶然间触到屈原文字。当我驻足欣赏的时候,不觉间被他华丽的文辞所吸引,也深深地感悟着屈原的那颗赤子之心。
他那种独具特色的风格闪跃在字里行间,令人久久不能释怀。于是慢慢地开始欣赏起屈原这个孤寂的诗人,为他的爱国情怀所感动。
渐渐地,就把他当作我们迷惘的文学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启明星,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初读屈原的作品,觉得难以了其大旨。而后来才深入分析那些诗句,仔细地聆听着屈原内心寂寞的声音。
偶尔会在时间的罅隙里瞥见屈原孤独的身影和简实的文字。然后就闭目回忆,将尘封已久的记忆又一次开启,浏览着那些熟悉的文字。
在那黑暗的年代里,能像屈原一样保有本心的人确少之又少。举世皆浊惟吾独清,举世皆醉惟吾独醒。在历史的乎板舞台上,即使只有自己独自演绎,他也依旧义无反顾地迈步向前,让历史的记忆中留下自己深厚的脚印。
无论如何,屈原永远作为一个名垂青史的伟大人物镌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并且永远会以他为榜样,以他的高尚品格作为行动的准则。
感悟屈原,感悟灿烂的中华文化,开启尘封已久的记忆,随着时间的脚步再次行走在历史的道路上。
屈原精神心得5
汨罗江边,残阳如血。一个高大的背影临风而立,矿野无边,孤怜而没落。蓦地,他仰天长叹“世人皆醉我独醒”只是心醉醉的心碎。犹记,那一刻抱石投江,哀伤犹如隔世。屈原为自己找到了归宿,为人民灵魂的觉醒与奋起现出了自己的生命!
倚望江水,耳畔仿佛传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呐喊!当纵身跳起的那一瞬间——雷为你而轰响、电为你而狂闪、江为你而咆哮……你没有泪水,没有拖泥带水,只有狂风、闪电、风暴般坚强的意志!你欲用自己单薄的生体去抵挡与唤醒无边的黑暗。但,失败了。而在你身后仍然有无数同你一样有着坚强意志的人,继你只后他们无不时时刻刻为着广大人民利益去与黑暗势力做着艰难的斗争。你手带刑具,颈系长链,脚套镣链,披散着头发,虽步行受限,担心早已随理想飞出九霄云外,飞到百姓的身边去了!你的感叹激起了世人奋起向上的波涛,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并没有忘记你,你的洒脱离去,给爱你的人留下了伤心与难过,他们将你去世的那一天叫做端午节,每年的那一天他们乘着龙舟用叶包上糯米煮好(粽子)撒到江里给鱼儿们吃,希望它们不要吞噬你的肉体。这个纪念活动一直流传到了今天,我们依然在执行着这项“使命”。
渐渐地人们将吃粽子抛粽子形成一种习俗,每到这一天吃完抛完粽子,人们都要赛龙舟,这意味着人们生活好了,千百年来中国无数爱国人士的愿望实现了,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可,回首在望,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他?因为他跳江了。他为什么要跳江呢?因为他爱国,不希望看到国家的衰亡与百姓的痛苦,希望通过他这一跳唤起人们的无知。是啊!可现在的我们没有战争、没有压迫,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那么我们要怎样去爱国呢?爱国是从心理发出实践于生活中的,不是一句口头禅,也不是看电影。爱国并非只是“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还有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小事:礼貌待人使我们国家成为友谊之邦;团结奋进让我们国家战胜一个个大灾难。你捡起一片垃圾,我不破坏一片绿荫,这不都是热爱我们供用的家园——祖国吗?
端午节,在纪念屈原之后我们应当做点什么?学习屈原的精神,我们更要“爱国、明理、诚信。”
屈原精神的心得
屈原精神的心得感悟 篇2
见画生问——奇文出世
《天问》的创作与楚国的壁画, 尤其是楚国宗庙壁画关系密切。现在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明楚国有壁画, 而且有大型壁画。《天问》中的大部分画面已得到考古证实。因此可以认为, 《天问》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楚国壁画, 更具体地说是来源于当时屈原所参拜的宗庙壁画。
仰望苍穹, 大问宇宙。据载, 楚国宗庙建筑群中的主庙上面有一幅巨大的壁画。画的底色为淡青色, 显然代表冥冥苍穹。深蓝色的点点繁星按二十八宿排列有序。东边的红色火球是太阳, 里面有一只黑色的三足鸟;西边相对应有一金黄色圆盘, 那是月亮, 里面隐隐约约还画着一只灰色的蟾蜍。某些神话传说画中也有表现:仙人王子乔风流潇洒, 怡然自得;风神飞廉、雨师屏翳一脸狰狞, 兴风布雨;嫦娥秀色可人, 飞身奔月。
这幅壁画反映了战国时期人们对天的直觉认识和想象, 里面很多问题正是屈原长期怀疑、思考和探索的。关于天地宇宙的形成, 春秋时的哲人和思想家们就一直在辩难、争论, 敏于思辨的屈原, 也是主“大宇宙说”、“混沌说”、“浑天说”的, 只是他有更深沉的思考。如:天地分开之事谁能流传下来?清浊相分又以什么来考证?日月星辰在天上是怎么安排的?它们与黄道有什么关系?常说月明为生, 月晦为死, 月亮又是怎样死而复生的?难道真是嫦娥灵药的作用吗?……
左顾大地, 再问人神。宗庙左边的墙壁上也全是画, 下方画着大地。两条长长的河流, 黄色的代表黄河, 蓝色的自然是长江。两河上游高耸入云的丛山, 当是昆仑。楚国三峡九嶷、湘江汉水、八百里洞庭、五千尺南岳, 均历历在目。画中的人物, 尽是传说中的神人神兽和上古时代的英雄:在锅中煮石, 炼出五色石补天的女娲;人面蛇身、熠熠放光、能照亮太阳未经之处的烛龙;身材高伟、挥巨斧劈山的治水英雄大禹;被人拉着头发斩首, 治水失败的大禹父亲鲧。女娲、烛龙、大禹让屈原钦佩, 但鲧的结局却引出了屈原的不平之气。
尧时洪水滔天, 鲧由四岳推举去治水, 经过九年的努力鲧没能把水治好, 被杀死在羽山的郊野, 从肚子里生出他的儿子禹来, 禹又经历了十三年才将洪水治好。一般人多颂扬禹的功绩而嘲笑鲧的无能, 觉得他既然治水无效就活该被杀。屈原却不这样看:假若鲧确无治水之才, 何以得到众人一致推举?传说龟和鸱衔草木拉泥土示意献计, 鲧受到启发筑堤堵水。如果鲧能按自己的意愿坚持下去, 未必一定失败。帝舜中途杀死他, 理由并不充足。禹继承父志取得成功, 其中难道没有鲧的功劳?
舜是传说中的贤君, 传说其母死后父亲瞽叟续娶一女, 生子名象。瞽叟宠爱后妻和象, 三人合谋杀舜, 手段阴险残忍。他们令舜修仓库, 毁梯烧仓;令舜淘井, 下石填井。屈原在同情之外, 不禁要问:舜长年无妻, 父亲为什么不许他娶?舜对象殷勤服侍、顺从温和;而象狂傲无礼、心狠手辣, 上天为什么不施以惩罚?瞽叟与象从不思悔改, 上天又为什么让他们逍遥自在、身安如故?人们常说人可欺而天不可欺, 人不公而天公, 天难道真公道吗?真能惩恶扬善吗?
右观历史, 复问国事。宗庙右边壁画画的是商、周两代的历史。画中千军万马集于黄河边上, 风急雨骤, 雷电交加, 一人正拦住马头向大王模样的人进谏, 这是再现“武王伐纣”。传说武王率军行至黄河边, 天气骤变, 周公认为他并未大得人心, 劝其回师, 而姜太公力主进军, 结果武王采纳了太公的建议。屈原想到武王得天下后, 各种对周公不利的流言及武王死后他与管叔、蔡叔的斗争, 不禁长叹:裂衅由来已久, 没有周公和武王的矛盾, 何来“管蔡叛乱”啊?
此外还有“酒池”“肉林”的千古暴君商纣王。他的身边是:敢于直谏, 却被武士剁为肉酱的梅伯;披发袒胸, 忠于商朝却不得已佯狂的箕子;忠言直谏, 反被割腹挖心的比干……屈原感慨:贤良忠正之士总是被黜、被贬、惨遭杀害, 而佞臣嬖人、奸邪之辈又总是受宠得势、趾高气扬, 是何道理?天理何在?良心何在?
如此种种, 屈原当即挥笔疾书起来:
曰:遂古之初 (请问:那远古最初的情形) ,
谁传道之 (由谁传说下来) ?
上下未形 (据说混混沌沌, 天地还未成形) ,
何由考之 (又如何来考查) ?
……
一部千古奇章, 一首伟大的古代诗歌由此诞生了!
天象天道——梳理《天问》
《天问》全篇374句, 1553字, 为屈原作品中第二首长诗。全篇气势磅礴、云谲波诡, 被称作古今罕见奇文。屈原诸作中, 以《天问》最为难读。在此, 不妨就从“问”入手, 来梳理一下《天问》。《天问》所问的170多个问题, 可大致分为两部分。从篇首至“羿焉弹日?鸟焉解羽”共112句, 是问自然方面的现象, 简言之即问“天象”。从“禹之力献功, 降省下土四方”至篇末“何试上自予, 忠名弥彰”共262句, 是问人事的, 即关于人世兴衰的种种历史传说, 古人认为人世的运动是上天安排的, 故这部分可称为问“天道”。
(一) “天象”之问
首问“天时”。从篇首到“角宿未旦, 曜灵安藏”侧重于天空之事, 杂有一些和天事相关的神话。本部分将宗庙天棚上的壁画作了归纳。屈原主张“大宇宙说”、“混沌说”、“浑天说”, 这里把他长期思考的疑问公开提出来。如:日月由什么悬托?大地由八根天柱支撑, 天柱安置在哪里?日月使地面产生昼夜更替, 是否像人世开门则明, 闭户则暗?……诸如此类的问题, 在当时是不好回答的。屈原对种种猜测和传说大胆提出质疑, 实际是以诗参加了先秦的那场宇宙本体大讨论。
次问“地理”。从“不任汩鸿, 师何以尚之”到“羿焉弹日?乌焉解羽”为第二小部分。这部分主要是问地理。地不同于天, 人们可实地勘察、测量, 因此这部分主要是问人对地理的影响, 重点放在鲧和禹的传说以及神龙怪兽上。如:鲧为何不听帝命, 却接受鸱、龟的启发筑堤堵水?鲧沉冤压在羽山, 尸体为何三年不腐?禹为鲧所生, 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哪里有独角龙, 背着黄熊在漫游?灵蛇能够把象吞掉, 它巨大到何种程度?……当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能力十分有限, 便幻想塑造出一些英雄人物和神禽灵兽来掌握自然、驾驭自然。屈原对这些神话传说提出问题, 并没有否定它们的意思, 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说, 屈原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给它们作了补充。
(二) “天道”之问
夏朝之问。从“禹之力献功, 降省下土四方”到“何条放致罚, 而黎服大说”, 这部分主要问夏朝的历史兴亡。如:为什么夏启陷入困境, 却能转危为安?天帝派下后羿, 是为去除夏民忧困, 为什么他却去射河伯, 夺取洛水女神为妻?女岐借口为浇缝补衣裳, 和他同床共宿, 少康袭击浇, 怎么反把女岐的头砍下来了?妹嬉何以肆无忌惮?商汤为什么要杀掉她?……诸如此类的疑问, 说明屈原对那种“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的天道观从根本上产生怀疑。
商周之问。从“简狄在台, 喾何宜”, 到“兄有噬犬, 弟何欲?易之以百两, 卒无禄”, 这部分集中问商、周的历史故事。这里有贤君、暴君, 贤臣、奸臣。贤君有善终者, 也有不善终者。如文王、武王, 最后终于推翻商纣王的残暴统治, 建立周朝大业;齐桓公为春秋王霸之首, 九合诸侯, 死后却六十天不能安葬, 尸体生蛆。贤臣也同样, 善终的有伊尹、吕望、管仲, 下场悲惨的有被剁成肉酱的梅伯、被剖腹挖心的比干、装疯的箕子。这里的问题, 有的是屈原明知故问, 如武王伐纣、幽王丧西周等, 其意仍在警戒世人, 吸取教训;有的则是抒发愤恨、责怪上苍, 表明对天道的怀疑。
楚国之问。从“薄暮雷电, 归何忧”到篇末, 据载, 屈原写完《天问》后已近黄昏, 雷雨将作。他由此想到楚国的危机, 于是引用楚国曾武力强盛、怀王曾为纵约长, 以及历史上伍子胥引吴伐楚, 攻破郢都的正反两面的事例, 希冀怀王醒悟。最后的结尾意味深长, 表面看是问楚成王篡位后, 忠名反而更为彰著的道理, 内在的寓意仍在提醒怀王:不要以为恶人做了坏事, 上天会惩罚他们, 说不定还反而给他们一个千秋名呢!虎狼之秦和那些奸佞之臣, 他们干那些违道义、悖人伦的坏事时, 才不管什么天理良心!全诗这最后一问, 画龙点睛, 昭示人们:不信天道, 宁信人力!
追本溯源——解读《天问》
考寻史实。《天问》的文字为何这样古奥难懂?但若认为当年屈原写作时故意求深求奥, 那就大错特错了。《天问》今天古奥难读, 正由于当时通俗易懂。《天问》所问及的上古神话、历史故事, 是当时士人所熟悉的, 甚至某些没有文化的百姓也了解。由于年代久远, 这些历史事件或故事失传, 今天便茫然不知头绪。如《天问》中有两句“该秉季德, 厥父是臧”, 这简直像天书。千百年来, 人们对它作了各种猜测, 都嫌不妥。后来晚清学者王国维通过对殷商卜辞的考证, 发现“该”即王亥, 为殷人的远祖, 而季是王亥的父亲, 于是这两句焕然冰释。它们的意思是:“王亥秉承了父亲的道德, 以其父作为榜样。”
理解情境。《天问》难懂还有一个原因。请看下面的一段:
白蜺婴茀 (嫦娥披白色霓裳, 珠宝盛装) ,
胡为此堂 (她在堂屋里干什么) ?
安得夫良药 (后羿怎样得到长生不死的良药) ,
不能固臧 (却为何不把它好好地收藏) ?
由于诗中间的有些问题缘于壁画, 屈原在写作时考虑形式的整齐, 往往把主语省略。这在当时, 人们是明白的, 而在今天就容易引起歧义。
超越时代——“狂人”精神
《天问》确是一篇千古奇文。屈原以他渊博的学识、超人的睿智、切身的痛苦体会, 提出一系列问题, 向天问难。如大河奔涌, 似狂飙掠空, 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
《天问》给予我们民族最宝贵的是一种精神, 是一种蔑视权威、不苟世俗、敢于思索的精神。简言之, 是一种“狂人”精神。实际上“狂人”精神根源于屈原对常人价值世界的超离, 而这种超离又根源于他对常人生存状态和本质的发现和思考。精神的先觉者, 首先要突破陈规, 打破传统的束缚。“狂人”, 就是精神先觉者的象征。
楚国是一个出“狂人”的国家。春秋时期, 有曾嘲笑过孔子, 对当时整个主流思想挑战的楚狂接舆;与屈原同时代的, 有与前来访楚的惠施以宇宙问题相辩难的奇人黄缭;比屈原早生20多年, 始终不与统治者合作的庄子……正是在这种“狂人”思想的影响下, 楚国出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从这个意义上看, 今天有人把屈原称作“楚狂”, 不无道理。《天问》可算是“楚狂”精神的集大成者。
这种“狂人”精神, 为后来历代先进的知识分子所继承。比屈原出生稍晚的后来做楚国兰陵令的荀子有《天论》, 汉代王充有《谈天》, 一向放浪形骸的李白有“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 柳宗元有《天说》, 刘禹锡也有《天论》, 明末的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 都对屈原的精神有所继承和发展, 直到“五四”时期, 在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中, 更可看到这种精神的影响。
摘要:《天问》是屈原作品中第二首长诗。全篇气势磅礴、云谲波诡, 被称作古今罕见奇文, 也是屈原诸作中最难读懂的篇章。本文从《天问》的产生开始, 梳理其内容, 探寻其解读方法, 审视其影响后世的“狂人”精神。
关键词:屈原,楚辞,创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孙作云:《楚文化研究论文集》, 中州书社, 1983年版。
由屈原诗词解析屈原的抗争精神 篇3
关键词:屈原 抗争精神 《楚辞》 《离骚》
“诗赋词曲最怕读《离骚》,读之泪眼潸然;悲痛忧愤皆缘吊屈原,吊之心潮涌焉。”这是我曾经写的一副对联。每逢提到屈原,总是千思万绪,涌堵心头,不得要领。中华五千年史,不乏仁人志士,惟有屈原,最为难读。
唐诗宋词,不乏名篇,更多佳句,后人不吝赞誉,但均失于文体短小,一篇之中不能承载太多的精神内涵,故而读之,或生慷慨,或感悲怆,但总不及《离骚》震撼人心。《离骚》两千四百字,字字菁华,句句瑰丽,通篇称为“空前绝后”的伟大史诗,不为过也。陆游其人,是南宋时最似屈原的诗人,读陆词《卜算子·咏梅》时,每到“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和“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时,便心生共鸣,有扼腕之慨。但是读《离骚》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与“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处,那种心灵共鸣的强烈程度已然难以承受,不忍卒读。每一次,读过“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时,则掩卷而泪盈双眶。正是“诗赋词曲最怕读《离骚》,读之泪眼潸然”。
那种震撼人心的感受是什么?是无比之悲,为剜心之痛,有淹没之忧,兼喷血之愤。靳尚之徒当道,三闾大夫却被放逐,正是“艾萧太盛椒兰少”(毛泽东七绝《屈原》)。屈原“博文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但遇菹醢之世,竟不为容,而至于怀沙沉江,岂不让人既悲且痛?悲痛忧愤,糅合于胸,正是“悲痛忧愤皆缘吊屈原,吊之心潮涌焉”。
除此“悲痛忧愤”之外,还有一种感慨郁积于胸。屈原自沉之前,曾自叹“国无人莫我知兮”,死后虽被民间奉为神灵,每逢农历五月五日,南方诸省有龙舟“竞渡”的风俗,但看到划龙舟的人们嬉闹欢笑的场面,却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屈原以一死之悲壮,使其文章千古,使其人格不朽,虽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褒扬,其文采刘勰称之为“惊采绝艳,难于并能”(《文心雕龙》),其人格司马迁赞之为“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但透过那些赞词褒语的表面,在两千三百年之后,又有几人真正理解屈原精神中最为菁华的东西却是“反抗”二字?
最近重读《渔父》时,忽然有所感焉。渔父之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已是广为人知,其中固然有孟子引用“孺子歌”的缘故,但不也从其中可以窥察世人的“渔父”心态吗?而屈原真正的心声,“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却不为普通人所知,岂不可叹?岂止普通人,历代的大家巨匠,乃至后世的屈原研究者们,也很少见有赞屈原的“反抗”精神者。
班固在其《离骚序》中曰:“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洁狂狷景行之士。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在班固的眼里,屈原的绝世文采及高峻人格,竟成了“露才扬己”,屈原的忧国忧民之言,竟成了“责数怀王”的罪状。班固,封建卫道士者而已,怎能期望他会理解屈原的“反抗”精神?
班固之论不足道哉。再看司马迁,一方面称赞屈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另一方面“又怪屈原以彼之才,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想来司马迁并不理解屈原写“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时的心情(《楚辞·橘颂》)。纵观太史公其人,虽受腐刑大辱,而其能发愤著书的精神实为可嘉,但与屈原以死抗争的精神还是有所差异,也难怪乎其有如是之言。
此刻,不禁让人想到“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这是后世之儒赞“息夫人”的一句名言。“息夫人”,即息妫,容貌丽绝,初为息国君主的妻子。后楚国灭息,楚王遂将息妫据为己有,息夫人虽为楚王生儿育女,但不与楚王交言,《左传》载息妫“未言”,王维的《息夫人》诗云:“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息夫人“不共楚王言”式的忍辱负重,深获后世之儒的同情与赞誉,因为息夫人的行为与儒家的处世思想不谋而合。不过,以笔者观点,息夫人的忍辱负重远不及徐君宝妻的以死抗争来得壮烈与有意义。徐君宝妻,“被掠至杭,其主者数欲犯之,辄以计脱,主者强焉,告曰:‘俟祭先夫,然后为君妇。主者许诺,乃焚香再拜,题词壁上,投池中死。”(见《词宗》卷二十五)笔者写到此处,默咏徐君宝妻《满庭芳·题壁》中的“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魂断千里,夜夜岳阳楼”句,犹感慨万千。息夫人的“未言”或许让楚王有一种“欠债”的感觉,但“欠债”之后,未必不可以再次“借债”。惟有君宝妻那举身赴池的动作才会给掠人之妻者的内心以重重一击。在笔者眼里,屈原的自沉汨罗,好比徐妻的壮烈,司马迁的忍辱负重,犹如息妫的“未言”。
扬雄在其《太玄赋》中说:“屈子慕清,葬鱼腹兮……,我异于此,执太玄兮。”这是老子“和其尘,同其光”式的逃避抗争的处世态度,以此态度处世,岂能求之抗争不平,又岂能理解屈子的一片衷肠?
纵观古今的读书人,若是怀才不遇,大概不出三种选择:一为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二为道家的“和其尘,同其光”;三则最为下,那便是孔子称为“德之贼”的“乡愿”,什么是“乡愿”呢?孟子解释说:“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以此观人,则司马迁落于儒,扬雄流于道,渔父则在二者之间矣,至于第三等的大大小小的“乡愿”们,更是恒河沙数,不知几多矣。上下五千年,能如屈原般“独立不迁,上下求索,好修为常”(袁行霈《论屈原的人格美》),且怀沙沉江,不惜葬身鱼腹而抗争者,古今有几?
同样的怀才不遇,同样的被馋遭贬,即便与屈原有着相似经历的贾谊,虽也在《吊屈原》中“造讬湘流,敬吊先生”,且感慨“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但最终流露出对屈原“斑(般字少一撇)纷纷其离此邮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的不解,是为司马迁之同类。而在《服赋》中又有“乘流则逝,得坎而止”之句,可见毕竟不想“跨过那道坎儿”了,则又与渔父为同一路了。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对屈原甚为仰慕,曾说:“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有一诗一赋(《屈原塔》和《屈原庙赋》)凭吊屈原,但终也没有看出屈原以死抗争的精神,他在《屈原庙赋》结尾处感慨:“呜呼!君子之道,岂必全兮。全身远害,亦或然兮。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
宋代大学者朱熹,在“疾病呻吟之暇”定《楚辞集注》八卷,迄今仍为研究《楚辞》的最为重要的参考书。1972年,毛泽东主席就曾将一部《楚辞集注》作为礼物,赠送给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笔者读《楚辞》,也是靠着这部《楚辞集注》才读懂的,从中不难看出朱熹的学问之大,以及朱熹对屈子的理解之深。在《楚辞集注》的《序》中,朱熹讲:“原之为人,其志行虽或过于中庸而不可法,然皆出于忠君爱国之诚心。”朱熹一方面肯定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已经比那些汉代文人高出了一大截,但另一方面仍然认为屈原过于偏激,不可以学习。由此可见,朱熹仍然没有读出屈子的伟大抗争精神。
时至近代,自从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赞誉屈子等人“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时,人们对屈原的注意力便聚焦在屈原的人格或性格上。屈原虽有“内美”之人格,但惟人格与性格是瞻,则无疑会低估屈原投江自杀的悲剧份量,也会淹没屈原伟大的“抗争”精神,仿佛屈原自杀的原因仅是由于有这样或那样的性格和人格造成的。梁启超说:“彼自杀实其个性最猛烈、最纯洁之全部表现,非有此奇特之个性,不能产此文学,亦惟此最后一死,能使其人格与文学永不朽也。”(《梁启超国学讲录》)可谓这种观点的典型。
以人格论看屈原的自沉之死,最高的只能将其视为“人格的一次升华”,或者把屈原视为一个高尚的殉道者,低者甚至去分析所谓屈原的“自恋人格”,而落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境地。
国学大师郭沫若及闻一多,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审视屈原,为屈原精神赋予了“人民性”的因素,自有一番道理,但对屈原自杀的理解依然没有走出“殉道”说的樊篱。郭沫若在其《屈原研究》中说:“他自杀的原因倒是因他的理想和楚国当时的现实相隔太远,不能不使他失望,因而他便只好演出一幕殉道者的悲剧了。”甚至可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都讲:“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见,感动后世,非力非强。”以致“孤伟自死,社会依然。”(语见鲁迅《摩罗诗力说》)
行文至此,笔者一路评说诸位先贤没有读出屈原以死“抗争精神”的缺憾,却并没有正面论述何以看出屈原的“抗争”精神来。正好借着评论鲁迅之言,谈及此话题。
翻开《楚辞》,果然“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见”吗?非也。笔者觉得不见屈原之“抗争”,是因为没有深究屈赋中的一个句式,一段话及一个字。
所谓一个句式,是指《渔父》中的一句:“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这一先“安”后“宁”的句式,包含着一种强烈的主动性的意味,正是“抗争”的前奏。
所谓一段话是为《惜往日》中的“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廱君之不识。”朱熹注曰:“不死,则恐邦其沦丧,而辱为臣仆,故曰祸殃有再,萁子之忧盖如此也。”笔者觉得朱熹对“祸殃有再”的注释未必正确,屈原虽然对楚国的政治失望之极,又岂知假如自己不投江而死,则楚国一定亡于自己的有生之年?退一步讲,即便楚国速亡,对于一个不为现任而是已被放逐的旧臣,何辱之有?萁子佯狂,为避纣辱,至于纣王丧邦之后,反而受到武王的尊敬与优待,难道屈原是害怕楚王再去侮辱自己吗?朱熹之注,显然回答不了如上问题。笔者认为,所谓“恐祸殃之有再”正是屈子以死抗争的目的,愿以自己之死,唤醒“众人皆醉”,换来“举世皆清”,恐如自己一样忠而被疑、贤而被逐的故事一再重演,这样的心情,“惜廱君之不识”。
所谓一个字,就是指《怀沙》一文中“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一句中的“让”字,此处的“让”字,正如“当仁不让”中的“让”字,表现了抗争者的无私、无畏与无悔。每当读到这句时,总会忆及“六君子”之首谭嗣同的一句话:“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其实,“一段话”中“不毕辞而赴渊兮”中的“辞”字,也含同样的意思。
屈原因性格而自杀之说不足道哉,为“殉道”而死的说法也很勉强。同为自杀,“殉道”与“抗争”不同,缘由在“殉”与“抗”的差别上,不妨简述笔者知道的两个故事以之说明。张女士与丈夫开了一片小店,有一个5岁的男孩,夫妻之间举案齐眉,感情和谐。但天有不测之风云,张女士的丈夫竟遇车祸而亡,张女士哀楚异常,先将儿子送回爷爷奶奶处,于“七七”之期在丈夫的坟头用剪子自刺心脏而亡,此为“殉”,“殉”者,爱之极而愿与之同归也。苏姑娘,遇到了一位很有地位的有妇之夫,有妇之夫答应离婚后再娶她,苏姑娘信以为真,不想九年之后有妇之夫仍未兑现诺言,而且想和苏女断绝关系,其言斩钉截铁,其行寒若坚冰,苏女失望之极,一日终于在负心人的家门前碰壁而死,此为“抗争”,抗争者,怨之深而愿惩其心也。
可见,“殉”与“抗”的区别在于,“殉”因“爱”之极,“抗”因“怨”之深,追随理想则能“殉”,失望之极则会“抗”。那么,屈原面对“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的“溷浊”之世,是“爱”呢,还“怨”呢?“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楚辞·离骚》),难道其中表现的不是屈原对楚怀王的极度失望吗?这些问题非常简单,屈原非为“殉道”而是“抗争”的事实也甚明了。
屈子怀沙,“孤伟自死”,屈子死后又果然“社会依然”吗?笔者认为不是,即便鲁迅先生自己也对此事游移不定,以致后在他的《汉文学史纲》中对屈原又有了新的评价,认为屈子之死激励着楚国人民在楚亡之后“誓言三户必亡秦,于是江湖激昂之士,遂以楚声为尚”。
还有一个故事,一位臣子得罪了皇上,皇上命人将此人的头摁入池水中,过了一会儿又提起来,皇上问:“你在水中看到什么了?”那位大臣禀到:“我头一入水,就看到屈原了。”皇上大惭,于是便放了那个大臣。这难道不也是屈原以死抗争而影响后世的一个例子吗?
正因为屈原的“抗争”精神,才会出现革命者爱屈原的现象。革命者就是有理想的抗争者,未有革命者不爱屈原的,因为什么呢?抗争者与抗争者惺惺相惜也。据说毛泽东就爱读《楚辞》,也爱屈原。他讲:“屈原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
行文至此,“赴身清流”的屈原的形象又一次浮现于笔者的眼前,不觉喊出:“不朽的屈原,因其抗争精神而更加伟大!”
参考文献:
[1]安敏.“路”与屈原的精神世界[J].中国文化研究,2007,(03).
[2]殷光熹.屈原的爱国思想、人格精神和悲剧结局[J].中国文化研究,2007,(03).
[3]霍雅娟.试论《史记》强烈的抒情性[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端午节学习屈原爱国精神心得体会 篇4
要有破除形式主义的实干精神。赛龙舟紧张而刺激,赛出队员风采的同时,总让人觉得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便已定胜负。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跬步,对于参赛选手来说,一桨一桨成就他们的赛途。党员干部更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面对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问题,要坚决摒弃“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心态,牢固树立“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精神追求。基层党员干部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扎扎实实做好为群众帮难解困工作。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要立足“两不愁三保障”,解决人民群众之所需,苦干实干补齐发展短板确保真脱贫。
要有敢于担当、勇往直前的精神。赛龙舟时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景象甚是壮观,也展现了参赛者你追我赶、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现在有些党员干部随着参加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作环境的变化,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劲头有所减弱,工作缺乏闯劲、拼劲精神,这是必须要坚决舍弃的思想。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面对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必须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要时刻保持昂扬的战斗力和精神气儿,奋勇当先、不甘平庸,不断挑战自我、砥砺前行,为打赢“三大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
传承红色精神的感悟心得 篇5
7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x省考察时强调:“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红色资源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留下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还有革命人物的精神等珍贵资源,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
红色资源作为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记录,承载着红色基因、红色传统、红色使命,无论岁月如何更替,世事如何变幻,始终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巨大精神动力。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就能够传承好红色传统、红色精神、红色基因,让我们党永葆生机与活力。
用好红色资源,要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红色的故事源远流长。红色资源是我们珍贵的历史遗产,保护红色资源,就是在保护我们国家的历史,就是在传承我们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数革命先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对于红色文化资源,我们既要注重有形遗产的保护,又要注重无形遗产的传承,大力弘扬红色传统。”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首先要在保护开发上下功夫,通过建好红色阵地,坚决扛起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让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彰显新的时代价值。有效保护、开发、运用好红色资源,应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在保持原样原貌原色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呈现真实,以此唤醒人们的内心世界、思想灵魂,穿越烽火连天的岁月,感悟革命先辈、仁人志士为国家命运、民族大义牺牲奉献的可贵精神。
用好红色资源,要做到体制与机制并行。红色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综合性的功能与价值。各级党委要把红色教育纳入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机制,把红色教育贯穿到党员教育管理、意识形态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教育全过程,形成红色文化教育人、熏陶人、激励人的良好局面。要建立红色资源协同开发机制,统筹政策、信息、技术、实物等各种有效资源,形成组织、宣传、文化、教育、网络、媒体、学校等联合研究开发的工作体制机制,提升红色资源的历史性、文化性、实效性。要建立红色资源保护机制,完善和实施红色资源保护规划,做到应保尽保、应修即修,严防损毁和人为破坏,着力解决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题。要加强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让红色资源得到永久保存。要规范红色资源开发行为,既保护好不可再生的原生性红色资源,又能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赋予其新的内涵,研发和创造出新的教育资源成果。
用好红色资源,要做到党员与学生并举。红色资源是最生动的教材,需要我们常翻阅、常倾听、常思考、常感悟。各级党组织要把深入开展红色教育作为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以及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使红色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要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重要活动、主题党日等时机,到红色馆场、革命圣地开展红色教育。同时将参观红色资源教育与学习红色经典著作、举办红色文化报告会等结合起来,形成系列化、系统化的教育活动,切实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党员干部的精神血脉中。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开创伟大未来的生力军。要注重利用红色资源加强对青少年的红色教育,推动红色文化进学堂,促进红色资源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强勤奋学习、报效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传承红色精神的感悟心得范文五篇【二】
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出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上千万的青年积极响应号召,奔赴农村广阔的天地,以他们血与火的青春践行着革命理想。对于知青历史,多年前通过阅读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和老鬼的《血色黄昏》了解了北大荒和x知青的经历和故事,今天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对作为陕北知青习近平的经历有了全面深刻的感悟。《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不仅是记录习近平总书记知青往事的纪实著作,也是一部极具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史料经典,更是一部叫人感念历史、催人奋进的生动教材。
艰难曲折中实现精神升华。逆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和追求。习近平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插队时习近平还不满16岁,独自一人到的车站,桥桥大姐来送行,姐弟俩隔窗相望,百感交集。因为当时他们的父亲习仲勋因政治问题被迫害,母亲也过着受审查、挨的生活,近平和兄弟姐妹们还带着“黑帮子弟”的帽子,当时是怎样的一种离别心情可想而知。习近平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初期,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尤其是思想关,这四关过得很艰难。后来一起来的插队知青一两年之内都陆续走了,要寻找一条从梁家河走出去的路,对近平来说实在是太艰难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精神折磨远超体力和生活上的苦。与习近平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知青王燕生说:“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习近平能够在困境中崛起,关键在于他有追求,志存高远。自然环境、劳动环境、生活环境乃至政治环境风霜刀剑严相逼下,他毫不气馁,不怨天尤人,而是砥砺前行。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写到,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7年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为习近平担当党和国家大任,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
融入群众中确立理想信念。青年习近平扎根黄土高原,在山沟沟里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鱼水交融。从把好点的粮食分给老乡吃,到对贫下中农、老人、儿童、残疾孩子无不真诚相待;从把“娘的心”针线包送给村民张卫庞,把蓝色大衣送给上师范的武晖,到把粮票和钱悄悄压在房东碗底下;从“解衣推食”倾其所有把一切有用的东西送给讨吃老汉,到离开梁家河多年后还给吕侯生治病慷慨助人;从在赵家河村“整队”果断治理神车沟,到在梁家河村打淤地坝办沼气,无不是习近平真挚的人性表现,对人民群众的赤子情怀和大仁大爱。他把自己完全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曾自述:“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7年融入群众的知青岁月,习近平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国家的现实状况和最底层农民的生存状况,真切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冷暖甘苦,养成了他胸怀为民谋福利的信念和抱负。
勤学实干中为人民谋福祉。习近平在梁家河“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读书”,渴求知识,崇学尚读,留下了许多好读书善读书的佳话轶事,如煤油灯下熏面看书,走三十多里山路借书。他的博学多识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在梁家河的几年里,他一直苦干实干,同他一起劳动过的王宪平说“很卖力气,肯吃苦,一点儿都不惜力”,因而被誉为“好后生”。梁家河村民梁玉明说:“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当上村支书后,他大刀阔斧地抓生产,组织农民打坝打井,改革创新生产组织方式,设立铁业社、缝纫社、代销点、磨坊,在全省率先引进沼气新技术,实干苦干创新干,让全村较短时间内就焕发勃勃生机,也让自己的青春在梁家河格外熠熠发光。多年后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忆:“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说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7年实干担当的知青岁月,习近平从梁家河读懂了中国梦,读懂了民心,铸就了他的大抱负、大气魄、大本事、大勇气。习近平总书记必将带领全党和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传承红色精神的感悟心得范文五篇【三】
带孩子参观革命旧址,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走进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重温红色故事;献上一束花,向为共和国献身的英雄致敬……忆峥嵘岁月,聚奋进力量。“十一”期间,全国多地红色景区人气高涨,人们在互动体验中感悟红色文化,在致敬英雄中激发吾辈当自强的奋斗热情。(人民日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铭记历史,方能致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尤其需要我们汲取红色精神的力量,用奋斗传承好、弘扬好红色精神,才能够让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变成每一个人前行的力量。当前,正值百年不遇之大变局,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需要我们铭记历史,不忘英雄,学习革命先烈的奋斗故事,感悟他们的奋斗精神,才能把吾辈当自强的热情变成脚踏实地的行动。
重温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历程。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享受着幸福安逸的生活。饮水思源,我们不能忘记,这样的幸福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负重前行”的方式换来的,是他们用血肉之躯在枪林弹雨中“争”来的。走进革命纪念馆、参观革命遗址,重温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历程,这是一次初心之旅,这也是一次红色教育,让红色的基因,与我们的血液融入一体,让我们不忘昨天,倍加珍惜今天。
弘扬革命先烈自强不息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也没有轻轻松松的胜利。要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只有自强不息,只有不断地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只有坚持民族团结奋斗,才能够让中国成为始终屹立在东方的明珠。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必然会遇上很多的难题、考验和挑战,尤其需要弘扬革命先烈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能够在苦干实干之中,激荡我们的精气神,能够主动地迎接时代挑战。
把红色文化转为前行精神力量。感悟红色文化,重温那些烽火连天、艰苦卓绝的历史,让我们在波浪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去见证那些艰苦卓绝的功绩,去学习那些拼搏奋斗的故事,去激发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前行的精神动力,才能够在风雨中笃定前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前行的阻力更大,尤其需要把红色文化转化为前行精神力量,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推动“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
传承红色精神的感悟心得范文五篇【四】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x考察,就是对党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情况进行调研。考察的第一站就是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他用行动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接着,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总书记再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
开展主题教育,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红色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革命取胜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利器。红色教育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重要工作,红色精神代代传,才能让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蓬勃发展,才能使我们党永葆革命性、先进性、纯洁性,我们必须加强红色教育,传承好红色精神。
人民幸福和民族的振兴是靠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而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经过不懈努力,浴血奋战,克服万难,发扬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担当精神,带领中国人民共同奋斗出来的。这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认清历史的规律,珍视历史,从历史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财富和法宝,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知晓未来该走向何处。新时代,要有新的使命担当。我们党员干部,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不忘初心 自觉行动,认真履职尽责,加深对党的历史认识,多读党史和中国史,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在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加强红色教育学习,努力传承红色精神,发扬吃苦耐劳,真抓实干,创业奉献,忠诚于党的伟大事业。
在新的征程上,勇于攻坚克难,主动担当作为。在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要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需要的就是革命精神、斗争精神。我们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求广大的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不忘初心和使命。红色精神和红色教育是革命胜利的法宝,是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继承革命传统,干事创业,勇于作为,敢担当的苦干实干精神。做好用好红色精神的宣传教育,是增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感染力的重要途径。用红色文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接受“思想上的洗礼”,方能对守初心担使命有更生动鲜活的感悟,用红色的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前进,不断在实践行动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红色精神是我们党永不落伍的坚定信仰,是要我们不断学习和继承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传承好,发扬好。红色精神是千千万万个先烈用热血染红的,凝聚的是对共产主义坚定,是为人民生活幸福和民族复兴的的执着,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执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把红色的精神发扬,增强使命感,自觉学习和继承革命传统和精神,用优秀的事迹和先进的行动指引人,感召人,认真落实党的决策和精神,把先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传承红色精神的感悟心得范文五篇【五】
9月16日下午,正在x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x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走进四年级教室,同正在上思政课的同学们亲切交流。同学们纷纷向总书记分享自己熟悉的长征故事,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连夸“讲得好”。他说,作为“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地,红色基因要在你们身上得到体现。革命事业要一代一代传下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在今天的青少年一代手中实现。他把同学们比作“小树苗”,将来会长成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地,红色基因要在你们身上得到体现”,充分展现了总书记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心和关切。传承红色基因,既是青少年要扣好的人生第一粒扣子和要上好的思政课,也是我们要“成长”的必修课。
红色基因是最厚重的历史,告诉我们从何而来。历史是一个民族得以安身立命的基础。红色基因是用鲜血和生命锻造的,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中最厚重的积淀。有红色基因的地方就是我们要用心敬仰、用心感悟的地方,更是今天我们心灵的归宿。它告诉我们信仰不能忘,信念不能丢。历史是民族发展的刻度,它记录着一个民族的“前世今生”。用红色血染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最深的刻度,它力挽狂澜地修复、抚平了近代中华民族最深的伤痕,使中华民族得以再存,使亿万万人民得以重生。它清晰地告诉我们近代中华民族生命延续的艰难和发展轨迹,让我们更加清醒:走得再远,都不能忘我们从何而来。让我们更加义无反顾、坚定地走在革命先烈探索的伟大道路上。
红色基因是最强大的力量,支撑我们巍然屹立。历史的接力棒已交到我们这代人手中。要接好,根本在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从中汲取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精神和力量,让红色基因在我们的肌体里沸腾地流淌。实践证明:正因为流淌着红色基因,在岁月的长河里,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用生命捍卫初心,终生践行使命。要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就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在奋进的道路上永远巍然屹立。就要全力以赴继承和肩负党的为民事业,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锤炼,以实干与担当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夯实党的执政之基。
延安精神心得感悟 篇6
一、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延安是神秘而又令我向往的地方。我们这一代是伴随着“东方红,太阳升”的旋律成长,在红色新中国接受的启蒙教育,知道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知道黄土地上孕育了红色政权。然而,这仅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次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我倍感珍惜。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十三年,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开展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整风运动,开办了闻名世界的抗日军政大学,培养造就了大批干部,创造了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奇迹,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充分准备。
在革命伟人曾生活工作的一孔孔窑洞前,在七大会址的中央大礼堂里,在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前,在一个个斑驳无语的文物前,在聆听解说员凝重的解说时,我们仿佛回到70年前:那是人民领袖的风采,打补丁的破军服,黝黑消瘦的面孔,坚毅的目光,煤油灯下书写光辉 篇章的身影。那是革命热血青年的献身精神,为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一批批地从全国的四面八方涌入延安,又一批批地奔赴各地抗日的前线。那是延安可敬可爱的父老乡亲,他们用小米哺育了党中央,哺育了中国革命。那是边区良好的干群关系和廉洁的社会风气,团结一心,上下同欲,无坚不摧。“延安作风最终打败了西安作风!”。
二、学习了解了“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不仅仅包括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四个方面的精髓,还有随处可见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忘我工作精神以及白求恩的国际友爱精神等等。我被这些精神所感动,更为这些精神所焕发出来的力量而所折服。这些先驱们正是用这样的精神力量与敌人抗衡,尽管他们手中有的只是近乎可怜的小米加步枪,但他们的精神力量无比强大,让敌人胆寒,让敌人退却!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是我党精神力量的大胜利。
三、近距离接触到了老一辈革命家、新中国的先驱们
以前所学习、了解到的老一辈革命家是伟大而崇高的,更多的是知道他们的光辉业绩,但通过此次的培训学习和现场参观,使我近距离的接触到了他们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细节。点点滴滴的平凡,逐渐在我的头脑中汇集起来让他们的形象更加伟大!他们生活在阴冷、潮湿的窑洞中,却胸怀天下安危、民族兴亡;他们面临着国民党、日寇的重重包围、打击,多少次被逼几乎走到绝境,但是他们从未丧失理想、信心,以超人的胆识和谋略,发挥集体的智慧,硬是在重重艰难危险中,在黄土高原上杀出了一条血路,并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这是一个奇迹!可以说包括长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的抗日战略等决策,哪一个决策失误都可能导致革命失败,但每到决断关头,他们总能准确掌控大势,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这又是何等的智慧!我为我党拥有这样的智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也使我坚信:我们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不断继承和丰富先辈们的精神和智慧,领导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取得更大胜利,让中华文明闪耀在世界之巅!
四、较为系统的了解了延安十三年历史知识
通过延安干部学院老师生动的讲解、革命旧址实地参观、那些珍贵的鲜活的历史照片、图片,我对1935年-1948年中国的历史和我党的历史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一是了解到了这一时期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细节与事件背后的原因,比如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七大”,我知道了这些历史事件都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都解决了什么问题,产生了怎样的后果。二是了解到了当时的事件参与者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尤其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袖们在不同的历史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让我了解了很多。同时对于张闻天、王稼祥、张国焘、_、张学良、杨虎城、白求恩、杨步浩曾经做出的贡献,也让我感慨良多。三是对当时中国的大时代背景有了更多侧面的了解。共产国际的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国民党的围剿、日本的侵略、人民的疾苦,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也可谓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
【屈原精神的心得感悟】推荐阅读:
屈原的故事的读书心得600字06-20
写屈原的作文05-09
教师学习工匠精神心得感悟05-28
屈原的哲学思想07-10
论屈原的人格美07-03
弘扬劳模精神个人心得与感悟10-12
《屈原列传》的读后感07-03
屈原的经典文言文07-27
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10-05
屈原的的名人名言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