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

2024-10-05

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精选13篇)

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 篇1

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一位伟大的诗人,其爱国主义精神万古传颂。

他洞悉列国形势,对楚国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诗人为挽救楚国于危难之中,实现“存君兴国”的夙愿,在思想保守的楚国倡导并推行了一系以“美政”为核心的政治改革。由于改革触犯了旧贵族既得利益,遭到了贵族群小的极力诋毁。尽管诗人“忠而见疑,信面被谤”,但诗人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与权奸的斗争中显示了高标节操,爱国赤诚。诗人一生坎坷,在痛苦中孕育的诗篇显示了诗人拳拳报国心,殷殷故国情。其爱国主义精神名传千古,垂范后人。

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感有一定的复杂性。屈原早在《惜涌》的首句就说“惜涌以致愍兮,发奋以抒情。”他的“愍”就是对祖国命运的“忧”。这样一种“情”,是诗人伟大的爱国情感的表现。屈原有坚定不渝的政治理想,他在作品中总结华夏荣昌衰败的经验教训,希望由大楚来完成“大统一”的历史任务。屈原又有忠而怨上的忠君思想,他由忠生怨,由怨而谏。他的“忠”不是一种愚忠,而是一种在今天看来都有其积极意义的忠。他认为于忠臣,既要歌功颂德,也要反对、揭露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就此而言,其“忠君”忠得正直、坦荡。屈原十分重视人民的思想,他不仅了解“民生各有乐”,“民好恶其不同”,而且还深情地“哀民生之多艰”。站在历史的高度,认识到人民的苦难,体会到人心向背的意义,并为此大声疾呼,希望君王也认识到这一点。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一代诗魂陨落了,其形骸早已化着尘土,荣归大地怀抱了。但其用生命演绎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青山同在,与日月同辉,惠及万代。它早已成了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珍品,激励着千秋子民爱我中华,并为之富强而奋斗不息。

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 篇2

他爱憎分明, 决不随波逐流, 以至于受到小人排挤, 遭到楚王的两次放逐。第一次放逐是在楚怀王二十四年 (前294年) , 由于屈原极力反对楚怀王亲秦抗齐的外交政策, 屡次犯上进言, 被放逐到汉水上游。第二次放逐是在楚顷襄王时, 因责备令尹子兰不该劝怀王入秦会盟以至怀王被秦扣留而死, 得罪了子兰, 子兰在顷襄王面前进谗, 使屈原再被流放, 放逐于江南。

即便是被放逐, 屈原的爱国热忱也丝毫没有减弱, 在异地漂泊多年, 他从未考虑过要离开楚国。公元前278年, 秦军攻占楚国都城, 在绝望中, 屈原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浪漫主义大诗人, 他开创了楚辞文体, 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中最早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和《诗经》一起构成了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 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无穷的影响。屈原在第一次流放时所做的《离骚》, 是楚辞中最重要的作品, 因此楚辞又被称为骚体。

屈原的作品现存25篇, 最著名的除了《离骚》之外, 还有《九歌》、《天问》等。屈原的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大胆使用浪漫主义手法, 运用神话传说, 展开丰富的想像, 抒发了自己奔放的情感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以及对腐败的统治者的不满和对人民的痛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关怀。在反映现实矛盾, 抒发内心感情时, 作者继承并发扬了《诗经》的传统, 巧妙地使用比兴手法, 委婉而且深入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屈原在诗歌的语言和表现形式上也做了变革, 不仅加长了句子, 还加大了篇幅, 相对《诗经》来说, 更有利于增加内涵, 深入地表达思想。

透过屈原的作品可以感受到屈原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他以国家兴亡为己任, 追求“举贤荐能、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在《离骚》中, 屈原对贵族统治集团争权夺利、贪婪嫉妒、仗势欺人、蔑视法度等腐朽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屈原耿直的性格和他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思想在《离骚》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当国君的做法不利于国家时, 他也同样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 篇3

一、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考察屈原的爱国思想

列宁说过,所谓“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毛泽东则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地位》里说过:“爱国主义内容要看在什么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要谈屈原的爱国思想自然不能离开屈原生活的历史时代来探讨。

楚原是商的属国,商亡后,被迫向南迁移,后被周成王封于楚地。常被周人斥为南蛮加以剪伐,始终局促于汉水之南。周东迁后,国力衰弱,楚趁机发展势力,纵横于汉水、长江一带,并向北发展,打败了隋国、徐国,灭掉了申、息、邓、弦、黄等国,屈服了陈国、蔡国,插手郑国事务,与齐国争霸。尤其是打败了宋国之后,楚成了中原的霸主,控制了黄河流域的许多中小国家。公元前606年,竟陈兵于周的边境,问鼎于周室,意在取而代之。公元前597年,楚征服郑国,饮马黄河,雄视北方,与晋国对峙。楚昭王时败给吴国后,国力虽然大减,但直到春秋后期,它的疆域在诸候国中仍是最大的。战国中后期的楚怀王时代,楚国“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山东诸国合众抗秦,推怀王为纵约长,所以汉朝刘向概括当时的形势说:“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源出于撷顶部落,在上古民族结构中曾长期处于特殊地位的楚民族素有爱国传统。由于南迁,使它介于华夏、蛮夷之间,为求生存与发展,它必须利用夷夏双方的力量,吸收相邻各族的积极的文化因素,经600余年的艰苦奋斗,推行“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的路线,务使夷夏“阁不率服”,因而竟壮大发展成为战国时期两强国之一。到春秋后期,楚国已兼并了四五十国,疆域扩展非常迅速。到战国中期前,楚已成为战国时代疆域最大的国家。

楚民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光荣历史,使楚人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从而更形成了热爱楚国、报效楚国的传统精神,君臣上下,普遍如此。屈原作为这样民族中的一员,作为一个出身没落贵族家庭、深谙历史、具有伟大政治抱负的刚烈之士,继承了楚民族的爱国精神传统,是自然而然的。可以说是当时的客观现实造就了屈原的爱国思想,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爱国政治家兼诗人。

由于楚怀王昏庸无能,目光短浅,楚国内部贵族腐朽势力把持政权,山东六国彼此争夺,导致秦国趁机采取远交威胁利诱等手段,完全瓦解了合纵联盟阵线,使得楚国由盛转衰,逐渐走向灭亡。屈原正是处在这样历史年代,在楚由盛转衰的关键时刻,被楚怀王任用为左徒的,“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在内政外交方面都居重要位置。在《惜往日》中,屈原自己回忆说:“惜往日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娱。”这表明他在左徒任上时怀王非常相信他,命他明法审令,起草新的法制条文,而且他也曾在一段时间内,把国家治理得逐渐富强起来,新法也制定完毕且实行。从屈原遭到腐朽贵族们的诬陷,导致昏庸的怀王“怒而疏屈原”的史实来看,屈原的新法一定严重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从而也证明屈原的新法有重要的改革内容。

屈原的外交路线非常明确—主张联齐抗秦。《新序·节士》篇记载“秦欲吞灭诸侯,并兼天下,屈原为楚东使于齐,以结强党。”可见屈原在外交上的作用及他对当时形势的正确认识。山东六国中,齐最富,楚最大,只有齐楚联合,才足以对抗强秦。然而昏庸的怀王因受张仪之骗,贪得商于之地而绝了齐交。在兵挫地削后,怀王“悔不用屈原之策”,再令屈原使齐,又结联盟。由于昏庸的怀王反复无常,听信了郑袖等人的奸计,再次与齐绝交,与秦约为婚姻,致使一向主张联齐抗秦的屈原遭受到更大的排斥,为理想的无法实现承受巨大的痛苦。《离骚》中“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表明了屈原为国为君而忧虑的心情。正如屈原所虑,怀王被骗,客死他乡,顷襄王则完全屈服于秦国的压力。

然而,屈原在黑暗的现实中,却绝不与腐朽的贵族集团同流合污。为了拯救国家,他不怕打击陷害,做着坚决的斗争。在《离骚》中愤怒地写道:“众皆竟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在《惜往日》中写道:“信谄谈之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他不仅痛斥腐朽的贵族,而且愤怒地“责数怀王”,他的悲愤的歌唱,一字一句都倾泻了深沉的爱国思想情怀。

二、“思九州”体现了屈原的伟大爱国思想

屈原不仅爱自己的宗主国—楚国,而且爱整个中国。战国之前,先后存在过夏、商、周三个大一统的朝代。周王朝在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名义下,诸侯林立,还有四夷之国与周王朝或诸候国发生某些联系。各诸侯虽然不相统属,但又能相互依存,共同创造着华夏文明,所以《离骚》才有“思九州之博大兮”的诗句。随政治经济的发展和个人地位的变化,时人所居之国也在变化,因此在时人的思想中“国”有三层含义:一是原籍之国,亦称乡国;二是居住或仕奉之国,亦称君国;三是超越于乡国、君国之上的,共同使用华夏文明的、传统思想中所认为的构成神话谱系的大一统之国,即有着共同祖先的“祖国”或称“天下”。正由于这样,人们的爱国便有范围的不同,一般臣民所爱之国,大抵是乡国与君国。伍员弃楚奔吴,为吴伐楚,绝情于乡国,所爱的只是君国。孔子周游列国,偏于诸侯,所爱的是祖国。屈原热爱楚国,但是他心目中的国家并不仅仅局限于地处江南的楚国,他是要以楚国为基础来统一天下,以结束“九州”分裂的局面,使中国成为传说中尧舜、夏禹、商汤王、周文王、周武王所统治下的一统天下。

屈原在《离骚》中选用大量古代帝王兴衰的经验、教训去劝说怀王,他所用的例证几乎都是大一统天下时的君主,正如刘安所说:“上称帝誉,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他多次赞颂尧舜、夏禹、商汤等大一统君主及皋陶、傅说、吕望、宁戚等华夏诸国共同认为的理想宰辅。《天问》中大部分是关于整个中国历史的叙述,而涉及到楚史的只有四五句而已。这正如郭沫若在《屈原研究》中所言:“为统一中国起见,极力主张消弥各个氏族集团的个别传统,特别是个别的氏族传统,而倡导出中国民族的大公祖以为统一的基点。”屈原极力称颂尧舜、夏禹、商汤,正是这个用意。《离骚》一开头,他就说明自己为高阳氏的后代,捧出这位整个华夏的始祖来,说明在他的思想中认为楚民族有着同秦齐等国一样光荣的历史,是有资格统一全国的。他要为怀王导先路,劝怀王举贤授能,使楚国富强,为楚东使于齐以结强党,反复劝戒怀王,“皇天无私阿兮,揽民德焉错辅。夫唯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这正是希望楚怀王如尧舜,自评为皋陶,而用楚国力量统一天下。他迫切希望怀王“抚壮而弃秽”,“及前王之踵武”追踪尧舜,“遵道而得路”,振兴国家。他以夏启、太康、夏架、奔、后辛等整个华夏诸国所公认的历史上的昏君为鉴,用来劝导、指责怀王,这表明屈原的思想中是把楚国与整个中国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楚国只是大一统的中国的一部分,楚又有数百年向北发展的历史,拥有带甲百万、地广人众的条件,只要怀王能遵道得路,举贤授能,修明法度,楚国一定能够统一整个中国。他要使楚富足强大,并以此为基础去统一全中国。他不仅仅爱楚国,而且爱祖国,他把爱楚国与爱整个中国紧密结合起来,这就是他热爱祖国的思想核心。

三、屈原的悲剧性结局

“研究屈原,应该拿他的自杀做出发点。”屈原的悲剧性结局,其根本原因是时代的缺陷所造成的。屈原生活在君主专制日趋强化的时代。君主是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心态体现着最高统治者的意志,其“唯我独尊”的权威是丝毫不容侵犯的。而屈原却偏要打着先王的旗号,不厌其烦地去开导楚王、说服楚王,甚至颂古而非今,不仅没有收到正面效果,反而触怒了楚王,乃至被逐出朝廷,过着悲惨的流放生活。虽然,他用诗歌“发愤以抒情”,揭露和批判了昏君佞臣中的种种丑恶行径,这或许会对统治者的信誉产生一些冲击作用,却不能触动君主专制的既存意志,更不用说会触动君主专制实体了。正是这种时代的缺陷,造成屈原在政治上的失败,也是产生屈原悲剧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屈原的悲剧还在于他为楚国所构想的“美政”社会,其中有一条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为政者必须以古代的明君贤臣为榜样,始终保持高尚的人格,否则就没有资格当政。这种要求,从理论上说固然无可厚非,但在君主专制日趋强化的时代是无法实现的。究其原因,这与屈原自我认定的理想化的人格标准有关,他将从政者的人格标准定得很高,且作为第一要素,要求为政者时时保持人格的高尚和尊严,不做任何有损人格的事,在政治上不做任何妥协或让步。这在屈原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人人都应该遵循的“绳墨”(准则);但在善良的人们看来,这不过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美好愿望而已,只是作为一种“精神”上的东西来表示崇敬;而在昏君佞臣的眼中,不是痴人说梦,就是迂腐怪异,遂嗤之以鼻。说到底,屈原为楚国所构想的“美政”社会,是一种自我认定的理想化了的图景,当他为此而付诸实践时,必然与社会现实发生剧烈冲突,使自己遭到接二连三的挫折,承受了种种痛苦和打击。令人敬佩的是,他宁折不弯,“九死”不悔,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立起来,义无反顾地为其既定理想而奋斗,直到献出宝贵的生命。

另外,屈原在政治上的失败,与他在政治上不够成熟有关。历代政治家从政情况表明,大凡精明、成功的政治家,均具有这样一些特点:胸怀全局,深谋远虑,审时度势,讲究策略……由于某种政治目的需要,因而有时不免要受点委屈(或曰以退为进),做适度妥协或让步。而性格刚烈、士人气节极强的人往往做不到这一点,难免会冲动任性,感情用事,固守己见,不愿做任何妥协或让步。这种士人气节和诗人气质,“尚带有人类早期青少年时代狂热、激进、纯洁、气盛、探索、无所顾忌等等不够老练圆滑的种种特点”。正是这种个性化的刚烈性格和“以道自任”的士人气节以及重感情、易冲动的诗人气质,使屈原追求人格的完美更加执着,更加专注,无形中也就加快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进程。

不过,从历史的客观效果来看,屈原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有得也有失。正是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在文学创作上获得了巨大成就,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这些不朽的作品,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学,而且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影响,从后世的各种“屈原文化现象”中可以看出,爱国情操、人格精神的政治道德意义似乎要比文学本身的影响还要深刻广泛些。因为屈原的爱国情操和人格精神,是建立在深厚的人格修养和忧国忧民的思想基础之上的。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吾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涉江》)……这些千古绝唱的诗句,如同穿越时空隧道的一道道声波,在天地回荡,让人“惊起却回头”,肃然起敬!

屈原的爱国名言 篇4

2、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九章・涉江》

3、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4、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屈原《国殇》

5、沧浪之水清兮,能够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能够濯我足。――屈原《渔父》

6、薄暮雷电,归何忧?――屈原《天问》

7、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8、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9、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篇5

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人们都敬仰他,热爱他。当时很强大的秦国正攻打屈原的楚国,屈原建议国王抵抗秦国。可是国王只管享乐,不但不管国家大事,反而听了坏人的话,把屈原赶到很远的地方,不许他回京城。后来屈原的国家被秦国打败了。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敌人侵占,老百姓遭到凌辱,非常伤心,觉得自己无力救国,在农历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尽,以表示他对国家的忠贞。

人们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划着船从四面八方赶来,这就是后来端午节划龙舟比赛的习俗由来。人们又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给江里的鱼儿吃,好让鱼儿不去咬屈原,表示对屈原的同情和怀念,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屈原死后,人们十分怀念他,每年阴历五月初五这一天都要纪念他,这就是端午节。

战国末期爱国诗人屈原的经典名句 篇6

2.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3.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4.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5.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6.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渔父)

8.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9.魂兮归来!(招魂)

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 篇7

但那时, 在楚国内部存在着复杂而尖锐的斗争。表现为内政上贵族残余势力保守派和新兴地主阶级革新派的斗争, 外交上亲秦派与亲齐派的斗争。前者以怀王稚子子兰等人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为代表, 后者以屈原为代表。屈原不久即被保守派的上官大夫以恃才矜功之辞所谗, 怀王不察, 怒而疏之, 迁之于汉北。

屈原既疏, 群小得势, 楚国政治日趋腐败。秦惠王本以齐楚和亲为患, 此时见有隙可乘, 使张仪南见楚王, 以六百里商於之地诈楚。怀王昏庸贪婪、刚愎自用, 受张仪之欺。“怀王怒, 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 大破楚师于丹、淅,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 战于蓝田。魏闻之, 袭楚至邓。楚兵惧, 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 楚大困。” (《史记·楚世家》) 大概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 怀王不得已, 乃召回屈原, 让其出使齐国, 以恢复邦交, 局势得以暂时稳定下来。

齐楚邦交的恢复, 又为秦所虑。“ (怀王) 十八年, 秦使使约复与楚亲, 分汉中之半以和楚。” (《史记·楚世家》) 旨在拆散齐楚联盟, 怀王竟愿得张仪而不要地。后怀王又听信宠姬郑袖之言, 释去张仪, 放虎归山。当屈原使齐返楚, 劝怀王诛杀张仪时, 怀王已追悔莫及。怀王三十年, 秦昭王藉口与楚约为婚姻, 相约以会武关, 屈原劝阻, 子兰劝行, 结果怀王入秦后被要挟以割地。楚立顷襄王以应秦。顷襄王三年, 怀王客死于秦而归葬。其后, 令尹子兰使上官大夫谮毁屈原于顷襄王, 襄王怒而放逐屈原于江南。

是时, 楚国政治更加黑暗。《战国策·中山策》中, 秦武安君说:“楚王恃其国大, 不恤其政, 而群臣相妒以为功, 诌谀用事, 良臣斥疏, 百姓心离, 城池不修, 既无良臣, 又无守备。”可见, 顷襄王时, 楚已是内外交困, 国运危殆, 日薄西山了。

顷襄王二十一年, 即公元前278年, 秦将白起攻拔郢都, 烧毁楚先王墓。顷襄王兵散后不复迎战, 逃往东北的陈城。面对祖国沦亡, 人民遭难, 诗人回想楚国那一段显赫的历史, 心中万分悲愤, 绝望已极, 于是怀石自沉汨罗而死, 其时传说为旧历五月五日。

诗人在长期的流放中, 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 以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通过众多诗篇“发愤以抒情” (《惜诵》) , 一再反复地抒写自己心灵深处的苦闷和彷徨、追求和斗争, 表达了深广而强烈的爱国情怀。

具有卓越才识和宏大抱负的屈原, 为了实现振兴楚国的理想, 并不满足于众多的天赋优势, “又重之以修能”, 时刻准备报效祖国, 但常“恐年岁之不吾与”, 而每“惟 (想到) 草木之零落”, 则更“恐美人之迟暮”, 担心时不我待。所以, 诗人决心作怀王骑乘的千里马, 为其“道夫先路”, (前引见《离骚》) 希望他能趁楚国还未衰落时, 扬弃秽政, 改革不合理的法令制度。

在诗人参政过程中, 当他发觉楚国前途已经被苟安享乐的党人搞得“幽昧以险隘” (《离骚》) 时, 诗人不会不明白, 在“弋机而在上兮, 罗张而在下。设张辟以娱君兮, 愿侧身而无所”的情势下, 自己“忘儇媚以背众”, “壹心而不豫”地“竭忠诚而事君” (前引见《惜诵》) , 必然没有什么好果子可吃。然而诗人并不因此而惧怕招灾引祸, 而唯“恐皇舆之败绩” (《离骚》) 。想到这些, 诗人“事君而不贰” (《惜诵》) , “忽奔走以先后兮”, 希望怀王能尽早“及前王之踵武” (前引见《离骚》) , 以振兴楚国。

可是, 诗人“竭忠诚而事君”的结果却是“反离群而赘肬”, 对此, 诗人大概还有所预料。然而, 一向以为“相臣莫若君”的屈原 (前引见《惜诵》) , 怎会想到“荃不察余之情兮, 反信谗而齌怒” (《离骚》) , 不单如此, 还“骄吾以其美好兮, 览余以其修姱。与余言而不信兮, 盖为余而造怒” (《抽思》) 。因此, 诗人沉痛悲呼:“忠何罪以遇罚兮, 亦非余之所志也” (《惜诵》) 。

在遇罚受惩的情况下, 诗人“固知蹇蹇之为患兮”, 然为了国家的富强, 却“忍而不能舍也” (前引见《离骚》) , 而随时“愿承閒而自察”, 向君王表白自己的忠心, 当总算有了机会“兹历情以陈辞”时, 可是“荪详聋而不闻” (前引见《抽思》) 。此时的窘况, 大概正如诗人所言, “行不群以巅越兮, 又众兆之所咍也。”在这种“退静默而莫余知兮, 进号呼又莫吾闻”的窘境中 (前引见《惜诵》) , 诗人感到时光飞逝, 事业无成, “老冉冉其将至兮”, 心中更“恐修名之不立” (前引见《离骚》) 。

面对“变白以为黑兮, 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 鸡鹜翔舞” (《怀沙》) 这一黑暗现实, 诗人明确表示,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 (《涉江》) , 随波以逐流。诗人认为,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 长顑颔亦何伤”, 自己“虽九死其犹未悔”。而对于媚俗取巧, 诗人说:“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诗人自信自己与群小志向、道路不同, 不能彼此相安, 正如方和圆不能彼此相互配合一样。所以, 诗人甘愿“屈心而抑志兮, 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 而绝不“背绳墨以追曲”, 因为, 他坚信这是为“前圣之所厚” (前引见《离骚》) 的。

在长期的流放中, 诗人想到群小的谗毁, 楚王的昏聩, 也感到过彷徨、孤独, 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曾经“悔相道之不察”, 打算“及行迷之未远”, “退将复修吾初服”, 准备独善其身;也曾“反顾以游目”, 准备“往观乎四荒”, 逃避这一切。但诗人始终坚信, 自己“好修以为常”是没有错的, 因此, 诗人说:“虽体解吾犹未悔, 岂余心之可惩” (前引见《离骚》) 。

然而女媭的关心和劝戒, 再次让屈原感到苦闷、彷徨, 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追求, 而是“就重华而陈辞”, “诗人瞻前而顾后”, 得出“孰非义而可用兮, 孰非善而可服”的结论, 诗人再一次申明, “阽余身而危死兮, 览余初其犹未悔”, 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爱国信念 (前引见《离骚》) 。

“既得此中正”, 有了主心骨, 诗人不畏“路漫漫其修远兮”, 决心上下求索, 以期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 然而诗人上叩天阍, 下求佚女, 只感到“闺中既以邃远兮, 哲王又不寤”。求贤已不可得, 事君又不见容。诗人再次感到迟疑彷徨, 因而决定求神问卜。首先, 灵氛劝他“勉远逝而无狐疑”, 说:“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 尔何怀乎故宇?”应远游他邦, 求合于诸侯。听了这番话, 诗人“心犹豫而狐疑”起来, 巫咸又告诉他, “勉升降以上下兮, 求矩镬之所同”, 应当相信, “苟中情其好修兮, 又何必用夫行媒”, 应“及年岁之未晏兮, 时亦犹未央”, 留楚与众周旋。深知楚之黑暗的屈原当然会感到“时缤纷其变易兮, 又何可以淹留”, 以酬自己救国之志。至此, 诗人决心“远逝以自疏”, 往观“四荒”, 认为正好“及余饰之方壮兮, 周流观乎上下” (前引见《离骚》) 。

于是, 诗人备粮就驾, 扬鞭起程, 转道昆仑, 在漫长的道路上周游, 由天津到西极, 涉流沙, 遵赤水, 经不周, 直指目的地西海。这一路游来, 声势是何等的浩大;场面是何等的壮观;态度是何等的坚决;内心是何等的欢快与自得;感觉前途是何等的光明。然而, 就在太阳东升照得大地一片光明之时, 忽然看到地上生他养他的故乡时, 诗人感慨“仆夫悲余马怀兮, 蜷局顾而不行” (前引见《离骚》) 了, 此时, 诗人内心别楚的痛苦就不言而喻了。最终, 充溢于诗人灵魂深处执著而强烈的爱国情怀, 使诗人毅然决定留在自己的祖国, 依照彭咸一生的行止来安排自己的人生道路。郢亡之后, 诗人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综观屈原一生及其在去留问题上苦闷、彷徨、矛盾、痛苦、追求、斗争的心路历程, 我们看到, 诗人以一颗赤子之心, 深深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是进亦忧, 退亦忧。在朝之时, 则竭忠尽智, 力辅怀王, 以图振兴楚国;既疏之后, 仍“思君念国, 忧心罔极” (王逸《〈九章〉序》) , 不弃“存君兴国”之志 (《屈原列传》) 。诗人“进不隐其谋, 退不顾其命” (《〈楚辞章句〉序》) , 早已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而唯独把祖国的命运、前途系在心上。

另一方面, 应该看到, 在求贤不得, 事君又不见容, “国人莫我知”的情况下 (《离骚》) , 诗人“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楚人《卜居》) , 内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愿摇起而横奔”, 又“览民尤以自镇” (《抽思》) ;“欲高儃佪以干傺”, 又“恐重患而离尤”;“欲高飞而远集”, 又怕“君罔谓汝何之”;“欲横奔而失路”, 又“盖志坚而不忍” (《惜诵》) ;“欲变节以从俗”, 又“愧易初而屈志” (《思美人》) ……这里, 诗人放言无忌, 毫无掩饰, 赤裸裸地反复抒写自己心灵深处斗争的痛苦, 是如此的真切动容, 感人至深!最后, 执著的爱国情怀战胜了私欲和怯懦, 诗人明确宣称:“余将董道而不豫兮, 固将重昏而终身” (《涉江》) , “知死不可让, 愿勿爱兮。明告君子, 吾将以为类兮” (《怀沙》) 。

由此可见, 正是这种经过心灵深处复杂而激烈斗争后所作出的人生抉择, 愈见其爱国情怀的深沉执著。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以其不朽的诗篇, 表现了光耀千古的爱国情怀, 对后世文人志士的思想, 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唐代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是屈原精神真正的继承者, 宋末文天祥、陆秀夫的民族气节, 明末史可法的爱国豪情, 无不同屈原的爱国精神有着渊源关系……

千百年来, 在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维护祖国的尊严与统一的斗争中, 人们常把屈原作为一面旗帜, 从中吸取精神和力量。抗战中的1942年, 郭沫若的话剧《屈原》在重庆上演, 轰动战时的陪都, 是最有力的证明!

摘要:两度临朝, 欲除旧布新、振兴楚国的屈原, 两度受谗被逐, 在长期的流放中, 诗人通过诗篇“发愤以抒情”, 饱含血泪地倾述了自己的追求和遭遇, 抒发了理想破灭后, 自己痛苦、绝望、无所适从的真切感受, 反复且毫不掩饰地吟诵自己在去留问题上矛盾、彷徨、苦闷、追求、斗争的心路历程, 最终义无反顾地做出留楚殉国的人生抉择。这曲悲歌惟其真实、执著而深沉, 千百年来, 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关键词:屈原,放逐,诗歌,心路历程,爱国

参考文献

[1]黄寿祺, 梅桐生.楚辞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4.

[2]郭绍虞, 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3]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先秦卷.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2.

[4]史记.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4.

浅谈屈原的哲学思想 篇8

关键词 宇宙观 伦理观 政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理想的政治没有人可以协商。战争频繁,社会动荡;诸子兴学,学派林立;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改革之风的盛行,生产关系的改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急剧变革和突飞猛进,作为当时的社会存在,必然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必然从四面八方一齐涌进屈原的脑海,使屈原的大脑成为一个多元化的载体。

1 屈原的宇宙观

屈原在《天问》中提出了189个疑问,包括了屈原的宇宙观、社会观和人生观。这是身处战国时代的屈原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历程中谋求与宇宙天地共消息,判世间社会盛衰兴亡内在规律的玄思冥想。

虽然屈原在《天问》中差不多都是对于“怪力乱神”的疑问,但他也在另一方面仍然保留着对天的信奉,例如“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便是良好的例证。透过《天问》,我们不难感受到一个忧国忧民的文化人对兴衰盛亡的人类历史和社会现实厚重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可以说,《天问》是屈原对宇宙自然、人类社会总体认识的总结与升华的一种艺术再现,在那个时代,已不啻构建了一座精神和思想的巨峰。他以惝恍迷离的文句,用疑问的语气说出来以成此钜制,这就是屈子所以为诗人而不是“诸子”的缘由。“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他似乎是要求得一个解答,找出一个因果。这些问题也都是春秋、战国以来的许多学人所探究的问题,在诸子百家的文章里,几乎都已讨论到。

而“天”字的意思,战国时代含义已颇广泛。大体说来,凡一切远于人、高于人、古于人,人所不能了解,不能施为的事与物,都可用“天”来统摄之。对物质界说,又有本始、本质、本原的意思。天宇渺渺茫茫、层层叠叠高达九重,犹如穹庐悬空,碧落四垂,莽莽苍苍,难以名状,不知何处不关联,何处又关联?其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而在层层叠叠之间,参差错落的拐角有谁能知多少呢?屈原面对混沌初开,阴阳如何变化,天宇如何形成,提出了诘问。意在探索宇宙世界的未知和未解。若非出于壮怀天地的大胸襟,试问有谁能如庄子、屈原这样的古圣前贤,任凭智慧的玄思冥想行走在浩渺无际的天宇中,提出探天问地的大思索!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开天辟地之初的太古往事谁来传说?既然天地未分之际又从何来考之它呢?“遂古”,遂者,深邃古远。

可以说《天问》一篇,是屈原对宇宙自然、人类社会总体认识的总结和一种表现形式,许多学者也从其中涉猎广泛的170余个问题上印证了《天问》是屈原在掌握了楚国巫史文献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一部文学作品。

2 屈原的伦理观

中国文化认为天地万物是为一体。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孟子也说:“夫道,一而己矣。”由此发展为推己及人;已立立人;己达达人;成已成人。这种精神锲人文化中,形成的文化心理就是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内而外,由近及远,最终把天下国家归为某一宗族的领属,或者看作是君王个人生命的扩延。

屈原的伦理观正是如此,他为了能治国平天下,努力修身。《离骚》中,他再三陈述自己这一观点:“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揽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为求得内心真正芳洁,他说:“长咸页颔亦何伤!”他的养主主张与孔子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吾日三省吾身”及孟子的“养浩然之气”的修身方法等同。

中国知识分子的最高典范是修养极高的圣人。中国传统文化轻视科技,对于安邦治国、社稷民生关联不紧的纯理论知识缺乏接受意识。古代思想家们狭隘的实用观点认为,技艺为君所不齿,《礼记·王制》说,“凡执技艺以事上者”,“不与士齿”,“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前一观念,妨碍了天文历算、农学、医学等各种实用科学的发展,后一观念不利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一直是偏向发展,(一)重理想而轻效用;(二)重协同而轻竞争;(三)重继承而轻创新;(四)重直觉而轻知解。”

3 屈原的政治思想

屈原的思想不仅融入了儒、法两家的思想,也兼收并蓄了诸子中其他一些思想。所以他的思想是博大的,涉及面相当广泛的。楚人“信巫鬼,重淫祀(不该祭祀的也在祭祀,滥祀),崇尚巫术几乎成了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屈原也是楚人,他同样不可能排除巫术对他的影响,在《离骚》、《招魂》和《卜居》中,都曾有过屈原找灵氛、巫阳、太卜占卜问卦和迎接巫咸下凡的情节,他的《九歌》则是以民间祭祀歌曲为素材而创作的。

一般认为屈原思想里有四种观念,即:宇宙观念、神仙观念、神怪观念和历史观念,而这种观念都受阴阳家和道家的影响。游先生从屈原的出身,特别是屈原作品中有关天文地理、神仙鬼怪的描述中,证明屈原的神仙观念是一种出世(超凡脱俗)思想,这种思想毫无疑问是从阴阳家邹衍和道家老子那里得来的。游先生肯定地说:“屈原的思想既与邹衍同,而道家的鼻祖老子又是他的同乡;所以我说屈子的出世观念一方面与道家有关,一方面又与阴阳家有关。”郭沫若先生认为:“屈原思想对于奴隶制时的神权束缚本来是怀疑的,但他却不惜费力量来描写天堂、地狱,而仍然承认着上帝与土伯的存在。他反对‘怪力乱神’,但也汇歌‘怪力乱神’,像他的《九歌》里面所讴歌的一些神鬼,差不多都是一些怪力乱神的标本。”

4 屈原政治思想的个性特征

单从屈原思想和诸子思想的同与不同,还不足以说明屈原思想的本质。屈原是个有独立见解的人,正像他在《橘颂》中写的那样,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固步自封。屈原的思想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

屈原不仅是个热爱楚国的爱国者,而且是个热爱中国的爱国者。西周初年,“中国”一词便出现在史籍中,但与现代中国的含义不同,较多的指中原,即华夏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夏、商、周三代建国的中心地带,中原之外的少数民族被称为蛮夷或异族。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建立统一的封建政权的呼声愈来愈高,中国逐步发展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共有的祖国。屈原热爱大中国,前提就是希望实现中国的大统一,说得具体些,就是希望由楚国来统一中国。为达此目的,他希望楚怀王成为一个好的君主,因而把他的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倾注在楚怀王身上。

参与文献

[1] 张岱年.文化与哲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两点看法.光明日报,1987—1—19.

[2] 屈原.天问.

[3] 论语·宪问.

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 篇9

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端午节国旗下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今年的端午节是6月9日。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喝雄黄酒等形式来来纪念我国著名的诗人、爱国主义者——屈原。

屈原是距今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所在的时代是一个战乱频繁、弱肉强食的时代。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对当前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在国内倡导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旧贵族遭到了诋毁攻击。

面对压力,屈原秉持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最后头汨罗江自尽。在与保守势力的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高尚节操,赤诚的爱国之心。

两千年之后的今天,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知道自己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学会珍惜我们看似应得的宽敞明亮的教室,我们的学习的机会,甚至我们的衣食。

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 篇10

教学目标:

态度:通过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我国古代思想家不畏艰辛、追求真理的故事,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品质和刻苦钻研、勇于创造的精神。

能力:通过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畅谈体会和感想,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知识:知道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了解他熊熊的爱国之志,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及其在国内外享有的声誉。

养成教育训练点:

1.培养学生积极发言、认真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屈原不屈的意志,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强烈的爱憎和战斗的革命风格。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

2.学生课前预习:

课前搜集有关屈原的相关图片以及文字资料;整理屈原的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谈话引入课题

1.你能说一句你印象较深的孔子的名言吗?

2.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有些地方还要举行划龙舟比赛。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二、揭题并板书

爱国诗人——屈原

三、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自读课本第55页,并将自己感受较深的地方勾画出来。

(二)全班交流

这个环节要让学生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代表作品。

1.指名交流自学结果。

2.补充交流课前搜集屈原相关资料。

3.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情况作相应的补充。

他创作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作品,以抒发自己的崇高理想和他对楚国和人民的热爱,表达对腐朽的旧贵族的愤怒。

屈原不仅是一位很有抱负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吸收民间的文学形式,采用方言音韵,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造了一种新诗歌体裁,即楚辞体,代表作《离骚》。

其中,可以讲解有关屈原的故事,也可以利用《离骚》中的部分诗句,突出说明屈原对楚国人民的深沉热爱和对真理的执著追求。

(三)讨论:

1.屈原具有哪些品质?

2.说说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全班讨论,各抒己见,教师点拨,总结。

(四)写碑文,表真情

假如班上要举行一次屈原纪念碑碑文征集活动,你怎样写?

1.学生准备。

2.交流碑文。

3.评选最佳碑文。

四、谈感受,说体会

说说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感受和体会?可从各个方面说。

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 篇11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爱国主义教育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教育中,尤其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哪个阶段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但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却没有提出应有的重视。从现阶段的很多社会现象来看,都充分说明了在学生的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和人文气息的不足,提示应该对文化教育和人文教育提出更高的重视。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去强调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可以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同时还能够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思想品德教育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虽然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了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不断强调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阶段的教师依然对思想品德的教育不够重视,安排的课程非常少,往往一个教师要同时教几个班的思想品德课程。在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下,教育部门越来越强调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思想品德是德育教育的主体,在思想品德的教育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的建设是非常有利的,从而让教师和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提出更高的重视。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让学生真正的爱上自己的祖国,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对身边的人和事业更加热爱。

二、思想品德教育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1.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各种思潮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很多国外的文化和现象渐渐走进我国,国外的很多文化都在影响着我国的人民。初中生面对多元化的文化,由于多我国的传统文化缺乏了解,爱国主义意识不够强烈,因此更加倾向于接受国外的一些腐朽的文化,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失去兴趣,甚至很多学生都认为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都是古板。这些都是由于初中生爱国主义情怀缺失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初中生是社会的人才资源,在我国未来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引导学生正确应对社会的多元文化和思潮,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应该注重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信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爱国主义教育,这样学生才能从内心坚定爱国主义,从而正确应对各种不良的思潮和文化抨击。

2.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近年来,由于受到多种文化的抨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受到了社会多元化的影响,尤其是受到西方国家的文化影响,过于强调个人的利益,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都看重个人的利益都社会的利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思想品德的教材内容,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初中思想品德的课程内容非常全面和丰富,包括了三个主要的层面,分别为品质道德的教育、法律法规的教育和基本国情的教育。在基本国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都贯穿爱国主义的教育,在品质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中,教师同样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在品质道德的教育过程中强调爱国是美好的品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我国解放前、解放之后、改革开放之前和改革开放之后的各种不同场景进行对比,让学生认清我国不断发展的进程,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采用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由于初中生比较好动,对于有趣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在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中,要想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育形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将我国的历史和国情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例如在“保护家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大量的我国的壮丽山河和美丽风景,然后讲述清朝的衰弱,然后将中华民国的成立到新中国的成立中间发生的事件进行简单讲述,重点讲解前后的对比,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介绍我国的英雄事迹和爱国典型人物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例如朱自清、邱少云等的爱国故事。教师只有采用多元化的教育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结语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已经成为了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关键的学科吗,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各种思潮,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同时采用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培养出爱祖国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建忠.浅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3,18(10):96-97.

屈原的作品及其文艺思想探究 篇12

【摘要】:屈原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虽然没有留下理论著作,但是提出了“发愤抒情”说,而其作品中更蕴含着丰富的文艺美学思想。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屈原的相关作品,探析屈原的文艺思想。

1.屈原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屈原是一个具有高度鉴赏力并按照自然法则和美的规律进行创作的著名诗人,他对情感与诗歌的关系、真善美的统一、对前人文献的利用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发愤以抒情。

发愤以抒情的思想贯穿于屈原后半生的大部分作品之中,屈原的一生,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志得意满,衣食无忧,其作品也大多以歌舞、颂圣为主,绝少悲愤之作。

后阶段随着政治上失意、流放汉北,诗风变得悲放: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楚辞·惜诵》)

愁叹苦神,灵遥思兮。

路远处幽,又无行媒兮。

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

忧心不遂,斯言谁告兮!

(《楚辞·抽思》)

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

(《楚辞·离骚》)

在以上诗歌中,屈原提出了“发愤以抒情”的文艺理论,开辟了我国抒情诗的新天地。

他明确的肯定了“情”在作者作文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申明了诗歌创作是诗人将客观世界见之于主观世界的过程。

而“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则道出了诗歌宣泄个人情感的作用,从侧面反映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主体地位。

在屈原眼中,诗歌是传达个人思想、进行讽谏的工具。

他以此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反抗君臣昏庸的政治,我国文学界也自此形成了以诗存史、以诗存真的优良传统。

1.2诗言志。

鸟兽鸣以号群兮,草苴比而不芳。

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

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茞幽而独芳。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而自贶。

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相羊。

介眇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

(《楚辞·悲回风》)

“诗言志”最早见于《今文尚书·尧典》,书中所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但写作《尧典》的具体年代,今人仍有很大的分歧。

屈原在《悲回风》诗中,不但表露了自己赋诗以明志的.思想,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使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更加突出。

移情于景,情景交融,动情以赋诗,赋诗以言志,屈原的诗作又为后人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

1.3重视先人文献。

屈原认为,一个人在政治上可以被排斥、被禁声,但只要他有良好的品行,得以写下反映自己思想情绪的文章,则是永远不会被抹杀的。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思美人》一诗中:

吾且儃佪以娱忧兮,观南人之变态。

窃快在其中心兮,扬厥凭而不俟。

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纷郁郁其远蒸兮,满内而外扬。

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

(《楚辞·思美人》)

该诗中“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

”一句,就鲜明的表达了诗言志以存万世的观点。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屈原提出了如何能使个人的创作长期处于十分旺盛的状态的方法,即“纷郁郁其远蒸兮,满内而外扬。

意思就是说要对前代贤人的优秀思想、品质和创作经验进行继承,藉此方能达到自然“外扬”的境界。

我们从屈原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他对《诗经》尤其是大雅、小雅和楚歌的继承,这表明他创作是深谙这一思想的。

1.4美冒众流,德泽章只。

屈原曾供职于兰台,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在此期间,屈原形成了自己兼收并蓄、德泽于民的文艺思想。

具体主张则在其早期作品《大招》及后期作品《招魂》中得以体现:

代、秦、郑、卫,鸣竿张只。

伏戏《驾辩》,《楚劳》商只。

讴和扬阿,赵箫倡只。

美冒众流,德泽章只。

先威后文,善美明只。

(《楚辞·大招》)

肴羞未通,女乐罗些。

敶钟按鼓,造新歌些。

《涉江》、《采菱》,发《扬荷》些。

衽若交竿,抚案下些。

竽瑟狂会,搷鸣鼓些。

宫庭震惊,发《激楚》些。

吴歈蔡讴,奏大吕些。

士女杂坐,乱而不分些。

放敶组缨,班其相纷些。

郑、卫妖玩,来杂陈些。

《激楚》之结,独秀先些。

结撰至思,兰芳假些。

人有所极,同心赋些。

(《楚辞·招魂》)

以上诗歌中极其详尽的描写了楚国音乐、舞蹈、诗赋等活动场面,并反映了代、秦、郑、卫等国音乐在楚国的流行。

客观上揭示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在艺术上的交流,也反映了屈原重视其他国家的音乐作品并注意从各国的优秀音乐中汲取经验,也即“美冒众流”的文艺思想。

与此同时,屈原还主张从楚国当地的民歌中汲取营养,以求创新。

《招魂》中所提到的《涉江》、《采菱》、《扬荷》都是楚地的民歌,这显示了屈原民间文艺作品的重视。

当然,屈原对于民间的文艺作品并非主张毫无鉴别的兼收并蓄而是强调依旧曲而造“造新歌”,这反映了其注重创新的文艺思想。

创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屈原认为只有在“结撰至思”即深思熟虑的状态下才能进行创作,在重视构思的同时,屈原还认为,诗人在思想相近的情况下,可以互相激发,一唱一和,也即“人有所极,同心赋些”。

这应该是有关文人创作中关于和诗的最早论述。

当然,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非屈原的最终目的,他明确指出,创新的目的在于“德泽章只”,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显示了其民本思想。

大概也正是基于此,屈原的高大形象才得以在民众中流传千年而不衰吧。

2.屈原的作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屈原作为我国最早出名的诗人,为后世留下了25篇诗文著作[1],其内容与风格,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如《离骚》,

此类作品也是屈原全部创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二类是屈原根据楚国当地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如《天问》;第三类是楚国原有的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如《九歌》。

屈原作品往往存在许多虚幻的内容,和神话有密切关系,开创了我国文学的浪漫主义一派。

但这并不表示屈原不关注现实社会,实际上,他的作品中反映出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和卑鄙小人最为深刻。

屈原作品的风貌活泼生动、华丽自然。

或抒写男女情思或书写志士爱国言语直切而取材丰富,游走于神鬼之间。

表现出与北方文学截然不同的特色。

此外,屈原作品在诗的体制、语言、表现手法方面也给后世带来深刻的影响:

从体制上看,屈原打破了《诗经》的短篇传统,仅《离骚》一篇就有2400多字,在屈原以前的诗歌创作中是绝无仅有的。

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等手法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诗歌创作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

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 篇13

关键词:新课程;爱国主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GA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1-0112-02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遵循“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笔者在《经济生活》的授课过程中,选取与学生实际密切相关的案例。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灿烂的经济历史,增强学生自豪感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截至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我国古代人民所创造的发明就占世界其他所有国家所有发明的60%以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而且这些发明又直接促进了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以致把我国古代经济推向了辉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教材内容,如“财政”、“税收”、“第三产业”、“发展对外关系”等,不失时机地穿插一些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史,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们祖国辉煌的经济成就,使其从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课堂上,教师还应时常地列举一些我国古代有深刻经济思想的名人志士,来激发学生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十分注重理财,并善于根据地方优势,发展经济,使蜀锦盛极一时;贾思勰、顾炎武等亦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大力地兴修水利、建设城市,并善于根据不同的情况发展不同的行业,如农业、牧业、商业、造船业等。以上这些材料都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爱劳动、重视经济发展的民族,并对世界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作用。通过这些史料的介绍,使学生既丰富了知识,又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二、通过与旧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相比较,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

在教学中,可结合教材内容,有目的的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情况,使学生更加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如建国后。党和政府极大地调动了各行各业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充分地发挥他们的干劲和工作热情,使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的时间里,国民生产总值年年增长,国民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以上,大大地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整个国家富强、繁荣、秩序井然,人民亦皆大欢喜、安居乐业。而在旧社会,国家的经济几乎陷入了崩溃的边缘,人们吃不饱、穿不暖,生活极端困苦。

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不仅使学生们了解了我们现行的经济状况,增强了学习经济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即让他们认识到祖国生机勃勃的今天和充满希望的未来,始终都要靠经济的发展。从而引导他们更加努力学习《经济生活》,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并不断地提高实际的操作能力,以为将来祖国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同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对比。增强学生学习的迫切感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改革实践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地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地在提高,整个国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好势头。这些在授课过程中都是教师应该介绍的。

但我们不能把眼光只局限在与过去的对比上,如果我们横向看一下,就会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相距甚远。在整个世界的划分上,我们仍属于第三世界,属于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能一味地再沾沾自喜吗?很显然不能。我们必须努力地发展经济,以使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早日赶上发达国家,真正地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而要达到这一点,做到这一切。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增强学生的紧切感,教育学生要刻苦学习,胸怀大志,掌握各个方面的本领,准备为祖国早日的腾飞,发一丝光,放一份热。

四、从我国能够正确处理各种经济问题的能力方面。增强学生的信心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一段很不平凡的路。毋庸置疑的是,我国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不断发展,离不开党的英名决断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勤奋工作、努力奋斗。也正因为这样,在处理各种重大的国内外经济大事的时候,我们显示出了充足的把握和必胜的信心。

199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及百年不遇的大洪水,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影响,2008年南方百年不遇的低温寒潮天气以及建国以来最大的地震——四川汶川大地震,这些灾难使我国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但由于我们国家及时地采取了一些相应的货币金融政策及相关的社会保障措施,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精神,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当然更主要的是源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力,使得我们赢得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普遍关注和支持,使得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在世界人民面前证明了中国的强大。所有这些经济的发展状况,都说明我们国家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有能力处理并处理好各项国内外重大经济问题,保证我们国家经济不断地、更好地向前发展。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因此。在新课程《经济生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有关内容,从多个角度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四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然,爱国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更主要地是要付诸行动,化爱国激情为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产科学实践结合起来,如进行参观、访问和实际操作等,使他们感觉到学习《经济生活》是有用的,它就在我们身边,并认识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经济,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同样离不开经济,启迪学生满怀爱国之情,树立爱国之志,刻苦学习,奋发国强,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上一篇:荆门中考作文题目及:原来春天就在我身边下一篇:三件小事培养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