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经典文言文

2024-07-27

屈原的经典文言文(精选10篇)

屈原的经典文言文 篇1

屈原的经典文言文大全

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

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

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归来兮!不可久淫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

菉蘯齐叶兮,白芷生。路贯庐江兮,左长薄。

倚沼畦瀛兮,遥望博。青骊结驷兮,齐千乘。

悬火延起兮,玄颜焌。步及骤处兮,诱骋先。与王趋梦兮,课后先。抑骛若通兮,引车右还

君王亲发兮,惮青兕。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

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

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凄而增悲。 励志名言

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

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

信谗谀之浑浊兮,盛气志而过之。

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

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名言警句

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

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乘泛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名人名言大全

路慢慢其修远兮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的经典文言文 篇2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一文,司马迁用了浓墨重彩来刻画蔺相如这位传奇式的人物。在史学家的渲染下,蔺相如这位出身微贱的小人物一举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但同时也有人对此质疑。明代文史家王世贞曾作《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一文,从“失于智、失于信、失于利”三个方面对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外交行为进行了全面驳斥,认为“完璧归赵”完全是上天保佑的结果,而蔺相如实则是一个“冒险主义者”。王世贞看似严密的论证中,其实也存在着一些疏漏和问题。能否在这些不同的名家论调中,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形成独立的判断,发表独立的意见,是很可以考验和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我讲授这节课时,将文章用三个问题串联:完璧归赵是否是蔺相如一次成功的外交行为?王世贞的质疑是否有道理?司马迁为什么偏爱蔺相如?(本文主要讨论后两个问题。)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一、初步设疑

问题1:“如果你们是秦王,此事到这里就算完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认为秦王太弱,被蔺相如牵着鼻子走,甚至因此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问题2:哪些具体的行为是你最不能接受的?学生根据问题挖掘文章细节。

生1:“持璧睨柱”——以死相胁算什么!作为秦王,应该宁为玉碎,也绝不会被威胁才对啊!

生2:“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这里真的合理吗?蔺相如区区一文臣,他的眼神就能斥退杀气腾腾的侍卫?他难道当自己是长坂坡的张飞?

问题3:那如果你是秦王,你打算怎么办?

学生表示应该“杀蔺相如”。此时,教师展示战国末期的军事地图,指出当时秦国的主要军事力量在楚国,不便与实力比楚国还强的赵国交恶。学生反驳:“那我们联合楚国把秦国灭了吧。”教师先肯定这种积极主动的思考,而后反问:“赵国不想吗?”学生沉思。教师顺势展示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战争局势:没有永远的敌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赵国未必不希望楚国被灭。

二、问题激疑

文章结束之后,教师展示了明代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和学生共同研读。

问题1:王世贞的质疑是否有道理?

学生指出“完璧者,天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蔺相如太过冒险,若不是这个秦王实在有隐忍之能,能够把持得当,和氏璧绝不能得以保存。也有学生指出,蔺相如出使秦国献璧,未必就是要“挑起怒”。他的真正目的应该在试探秦国对赵国的态度。而秦王对他“持璧睨柱”的反应,让蔺相如得到了答案——秦王无意偿城,也无意与赵交恶。所以他才将和氏璧送回赵国,自己全身而退。所以说王世贞认为的“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更多的应该是蔺相如对时局和秦王内心的揣测之功。

教师追问:这一段分析有没有文字依据?

学生指出,在蔺相如从秦王手里拿回和氏璧之前,文中有句话:“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这句话里的“视”反映了蔺相如的心理活动,“视”可以理解为“看出来”。在“看出来”以后,就做出了取回璧的动作,那证明蔺相如作为一个使者,他在见秦王之前一定是做了两手准备:秦王有意偿赵城,则如何;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如何。那么见秦王就是一个验证。之后“持璧睨柱”的行为,蔺相如应该是存了必亡的心,但是秦王“固止之”,所以蔺相如又有了一颗定心丸,即秦王不愿此时与赵国交恶。所以,整个完璧归赵,就像鸿门宴一样,是人心揣测之斗智斗勇。

问题2:司马迁为什么偏爱蔺相如?

司马迁从来都不是以成败论英雄的。

理由一:蔺相如为国家利益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视死如归的精神,恰如司马迁面对君臣上下都认为李陵叛国时,仍站出来为其说话,捍卫人臣忠义的重节义轻生死。

理由二:蔺相如隐忍廉颇的百般羞辱,正如司马迁坦然接受宫刑,为《史记》而保存生命。

理由三:司马迁以蔺相如为士阶层的代表,以赞赏蔺相如表达对士这一阶层的赞赏。

理由四:司马迁想通过蔺相如形象表明“深沉的爱国情怀能激起无限潜能”的观点。

三、教学反思

描写屈原的经典句子 篇3

●王都望断几多愁,博带峨冠立水洲。

耿耿从来依北斗,营营总是赴东流。

余生报国双行泪,孤掌回天两鬓秋。

只把微躯殉国难,渔人休竞木兰舟。 ----屈原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其实独清的他也是醉的,所以才会不辨忠姦好恶的为昏君效劳,甚至自杀。

●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屈原《离骚》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 ----屈原《九章·怀沙》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兮既降,獒远举兮云中 ----屈原《云中君》

●◎ 春天万物苏醒了,醒了岂不是很忙呢?

◎ 春雨的脾气有时是这样:早上还是笑笑的,忽然天的脸就黑了,云层像倾斜的河床,向着人间倒水,猝不及防的小城,转眼成了一只正宗的落汤鸡。

◎ 春天里,万物一批一批地苏醒了,我在哪一批呢?

◎ 古人云过了: 宁可缺钱,缺爱,缺睡,不可缺德,当然,尤其不可缺流量。

◎ 金子,总会花光。

◎ 才貌好,还是财茂好呢?

◎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愚人节我以为是纪念愚公的。

◎ “无愧于心”如果写成了错别字“无鬼于心”,好像也可以。

●《闻一多》一书记载,他的遗物中有一枚没有完成的石质印章,印面写着“其愚不可及”!无论怎么诠释,说是他在生死关头,“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留下这枚“自励章”表白心志,决心以“追屈原、拜伦踪迹的庄严表示”作最后的遗言,正常的读者很难不联想到懊悔与自谴;到底他曾经写了许多情深意明的.好诗,深研过文字的精髓,正要刻上石章的五个字,应是先在内心琢磨过它的意义的。虽然,在那狂热的两年中,他未必预见到自己的死亡,并未能给他深爱的国和家换来幸福。 ----齐邦媛《巨流河》

●白纱轻挽三月梦,

羊酒入肚斗志胜。

勇夺花田芳草席,

气吞五海屈原犁。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离骚》

●三千年以来,华夏各族之烈烈志士,皆求以文字固化记忆,此乃为天地存心也。司马迁曰――“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而这一切,其根本价值原在“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郑世平《身边的江湖》

●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

皋兰被径兮,斯路渐。 ----屈原《招魂》

●咏棕叶

心忧天下祭国殇,

屈原投身汨罗江。

你若不识人间情,

哪来满街粽子香?

●○九青

红对紫,白对青,渔火对禅灯。唐诗对汉史,释典对仙经。龟曳尾,鹤梳翎,月榭对风亭。一轮秋夜月,几点晓天星。晋士只知山简醉,楚人谁识屈原醒。绣倦佳人,慵把鸳鸯文作枕;吮毫画者,思将孔雀写为屏,

行时坐,醉对醒,佩紫对纡青。棋枰对笔架,雨雪对雷霆。狂蛱蝶,小晴蜒,水岸对沙汀。天台孙绰赋剑阁孟阳铭。传信子卿千里雁,照书车胤一囊萤。冉冉白云,夜半高遮千里月;澄澄碧水,宵中寒映一天星。

书对史,传对经,鹦鹉对鹡鸰。黄茅对白荻,绿草对青萍。风绕铎,雨淋铃,水阁对山亭。渚莲千朵白,岸柳两行青。汉代宫中生秀柞,尧时阶畔长祥蓂。一枰决胜,棋子分黑白;半幅能灵,画色间丹青。 ----李渔《笠翁对韵》

●长沙千里平,胜地犹在险。况当江阔处,斗起势匪渐。

深林高玲珑,青山上琬琰。路穷台殿辟,佛事焕且俨。

剖竹走泉源,开廊架崖广。是时秋之残,暑气尚未敛。

群行忘后先,朋息弃拘检。客堂喜空凉,华榻有清簟。

涧蔬煮蒿芹,水果剥菱芡。伊余夙所慕,陪赏亦云忝。

幸逢车马归,独宿门不掩。山楼黑无月,渔火灿星点。

夜风一何喧,杉桧屡磨飐。犹疑在波涛,憷惕梦成魇。

静思屈原沈,远忆贾谊贬。椒兰争妒忌,绛灌共谗谄。

谁令悲生肠,坐使泪盈脸。翻飞乏羽翼,指摘困瑕玷。

珥貂藩维重,政化类分陕。礼贤道何优,奉己事苦俭。

大厦栋方隆,巨川楫行剡。经营诚少暇,游宴固已歉。

旅 ----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

屈原经典励志名言 篇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离骚》第97句。原意是说:路迷糊又窄小兮,我要仔细分辨清。结合上下文则表达了屈原“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积极求进心态。现在一般引申为:不失时机地去寻求正确方法以解决面临问题。

出处

【原文】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字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河南淅川)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出处】屈原《离骚》97句

【引义】到达目的的路虽然模糊不清,但我要不失时机探索而行。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赏析解读

【四库全书】版本“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原意解读

弈之

对于在屈原《离骚》中的这第97句诗,已经成为很多人用以自励的千古名句了。之前流行的解释为:“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愚却以为,这已经不是此句在原诗中的本来意思了,它只是一些不识古文、没有诗词修养的后人在未看懂全诗时仅对这一句的一种望词生义、自行发挥的理解而已。虽然很豪气,很给力,很能启发人的上进之心,但却失去了原有的艺术魅力,显得苍白、单调、教条。而且听来会令人感觉到有一股“但求目的,不择手段”的冰冷邪气暗暗袭来。若把本句放回到原诗中,与前后文一起贯通理解,不作断章取义、语录式的随意发挥,便可接触到屈原要向后人表达的完美的艺术内涵,见到一个丰满生动、合情合理的艺术形象。其得益将远远大于仅把它当做一句标语口号来叫喊,也可除去先前解释上的暴戾、固执之气。

97.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原诗)【四库全书】版本

从句子的文言文结构可知:曼曼:不清楚,模糊;其:代指前面提到的“路”;修远:修长,狭窄。

97.路迷糊又窄小兮,我要仔细分辨清。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

(可参考原文第178、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是否应该译为:路狭窄险阻多兮,人先过车后行。)

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是:黄昏已临,想到神殿过夜,但天色昏暗,要慢慢走,以便找到那条到达神殿的窄小山路。屈原在这里要上下求索出来的是那条路,那条在昏暗中显得模糊不清的能到达神殿的窄小山路,而不是有人虚构出来的什么“真理”!下面是本句所在诗段的译文及其文表解读。

五律·屈原叩天(六)

驾凤迎风上,捧兰献阙前。

孤身追落日,深夜叫开天。

宫卫倚门望,哲王恋枕眠。

乌云忽聚散,暴雨下涟涟。

第三章《再试》92至129。 经过反思,更觉得唯有推行美政,皇朝才有出路,于是再求进。

(8)叩天门。92至107。16行。

分为“白天行状”、“入夜休息”、“将雨赶路” 等三小节。第三小节最后一行总结。

92.和衣跪下发誓兮,我坚持推行美政。 决心坚定。<白天行状>6行

93.驾凤凰骑白龙兮,我乘风飞天行。 交代交通工具和行进方式“飞”。比喻:急迫。

94.朝从苍梧启程兮,夕到昆仑仙境。 苍梧、昆仑山。强调高远艰难;

95.想找灵殿投宿兮,日速落夜将临。 灵殿、黄昏。点出投宿地,强调天时已晚;

96.我叫羲和缓鞭兮,向日落处慢进。 缓鞭、慢进。强调小心翼翼。

97.路迷糊又窄小兮,我要仔细分辨清。 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

98.放马咸池饮水兮,拴马扶桑树旁。 日落前到达灵殿后饮马歇马。<入夜休息>4行

99.折桑枝赶日去兮,且放松躺一躺。 太阳完全落山后安然睡下。

100.月神在前开路兮,风神随后跟班。 夜深后突然刮起大风。

101.鸾鸟凤凰惊叫兮,雷神提醒带雨伞。 雷声隆隆,鸾凤不安,就要下暴雨了。

102.我令凤鸟飞腾兮,夜行趁天开。急忙起身赶路,希望下雨前到达天宫。<将雨赶路>6行

103.大风呼呼旋转兮,卷乌云漫涌来。 此时天上乌云随大风聚集。

104.云团忽聚忽散兮,翻滚变幻色彩。 乌云翻滚,暴雨将至。

105.呼守卫开天门兮,他倚门不理睬。 终于赶到天门前,但叫门不开。

106.雨茫茫天尽蔽兮,抱幽兰直发呆。 立时大雨滂沱,天路尽闭。屈原怀抱着那束要献给天帝的兰花呆立雨中。用一束兰花比喻“美政”,与第92句的“中正”遥相呼应。

107.慨叹世间混浊兮,美丽被妒掩盖。 (总结)因见不到天帝而深深感叹。

屈原 (战国末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屈原的毕业诗 篇5

屈原颂橘要满足什么愿望呢?这首诗分两部分。上部咏橘, 橘中有我;下部述怀, 我中见橘。“嗟尔幼志, 有以异兮”, “年岁虽少, 可师长兮”。原来全诗是以橘树为象征, 而以自我为中心。橘树的形象无处不有我的身影, 颂橘是为了展示自我, 写我又以橘树为映衬。“独立不迁”, “苏世独立”, 表现了屈原从少年时代起就崇尚独立的人格。用精神分析读《橘颂》, 诗人的自我形象, 自恋人格, 活龙活现, 锋芒毕露。弗洛伊德说, “自恋者自我欣赏, 自我抚摸, 自我玩弄, 直至获得彻底的满足” (《论自恋》) 。屈原之颂橘, 正是这样。诗人的自恋性人格在《橘颂》里全都裸露出来。唯其如此, 更证明是屈原不谙世事时的青春年少之作。《橘颂》是一首青春颂。

可是, 前人却把《橘颂》当成屈原放逐南蛮后的作品, 以致王逸把它放在《九章》中。这是历史的误会。姜亮夫先生说, “《九章》的顺序可能是刘向父子校书时, 将屈原《离骚》以外的零散作品九篇集中起来而成的。那么为什么一定要‘九’呢?而且还十分勉强地把《橘颂》也放到里面去了, 这是因为汉代人把‘九’当做最高、最大、最理想的数字” (《楚辞今绎讲录》) 。离开了作品的精神机理 (脉络) , 就会淆乱得没有道理。

有学者甚至在《橘颂》里读出了“近死之音” (清·蒋骥) 。到1980年代, 曹大中先生连续写出两篇大作, 力辩《橘颂》还为屈原的“绝笔” (见《求索》1986年第2期) 。他认为“《橘颂》是屈原一生主要精神矛盾——去留矛盾的最终总结”。他抓住“受命不迁”, “深固难徙”等句, 读出了屈原最终不离楚国的决心。而且, 他认为如果《橘颂》表现青年时代的精神风貌, 诗人的脑袋里怎么会想到“迁”、“徙”呢?因而必是遭“迁”、“徙”之后才写出。他还针对许多人以《橘颂》的四言诗形式认为是早期所写的看法, 曹先生则以为《怀沙》的“乱曰”也是四言, 且也说到“离愍而不迁, 愿志之有像”, 与《橘颂》末尾的“置以为像兮”多么一致!可见《橘颂》的“受命不迁”和“置以为像”肯定就是对《怀沙》的呼应与发展。其实, 不论是《怀沙》还是《橘颂》都不是指的身体之“迁”, 而是说的精神和人格。用精神分析读《橘颂》, 读出的乃是精神亢奋, 一往无前, 一派“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味道, 自恋人格及其形象如在目前, 哪有一点晚年的暮气沉沉, 和“近死之音”!

《橘颂》还是屈原的毕业之歌。屈原是楚之同姓, 他的家庭却在秭归, 这怎么理解?实际上正好说明他的父辈与楚王已不很亲了, 才分封到穷乡僻壤的巴楚杂居之地去食俸禄。屈原从小在巫山脚下长大, 他后来的确取得了楚国最高学府的学历, 我估计可能是在16岁时才因聪明好学被召到兰台宫去读书的。那时楚国的贵族子弟学校设在兰台宫, 相当于孔子在鲁国的“杏坛”, 齐国的“稷下”, 都是盛极一时的名牌学府。据近人考察, 楚国的兰台宫建在郢中, 即今湖北省钟祥市城内, 距楚郢都很近 (均属今荆州市) , 楚文化遗迹尚存甚多, 至今还有一所兰台中学。姜亮夫先生说, “稷下是当时的学术中心, 是稷下先生们谈天论地最热闹的地方”。而楚国的兰台, 也未始不是南方的学术文化教育中心。屈原得到了在贵族子弟学堂接受教育的幸遇, 他怎能不勤奋苦读!于是, 4年以后他以优异的成绩结束学业, 20岁行弱冠之礼, 就是现代的毕业典礼。那时楚国有盛会赋诗的风气。就在满堂俊彦的毕业典礼上, 屈原踌躇满志, 诗兴大发。他戴着簇新高耸的“学士帽” (“吾幼好此奇服兮, 冠切云之崔嵬”) 阔步登高, 赋诗一首, 就是《橘颂》。当他朗诵到“嗟尔幼志, 有以异兮”, 全场也为之惊异;一起毕业的同学也都个个欢欣鼓舞。《橘颂》就这样以不凡的气势一鸣惊人。“年岁虽少, 可师长兮”, 果然, 毕业后他就留校——留在兰台宫了。从此, 他开始在母校讲习, 只是开初仍是三闾 (分封之地) 大夫的身份。《文心雕龙》说:“唯齐楚两国, 颇有文学。齐开庄衢之第, 楚广兰台之宫……屈平联藻于日月, 宋玉交彩于风云。”可见屈原登台赋诗是常有的事, 接触喜好风雅的楚怀王也更多了, 以致“王甚任之”。

《橘颂》单纯, 单一, 甚至还有点单薄, 它远不如屈原的其他作品丰富充实, 艺术成熟。但是, 青春年少, 作品稚嫩, 还有点可爱。故凡读屈原作品, 都从《橘颂》读起, 尤其是青少年入门。《橘颂》毫无掩饰地“露才扬己”, 裸露了他的人格优点和弱点, 成了自恋人格的自画像。而大凡毕业之歌, 可贵的不都是一股“参天地兮”的冲天之气!

我在18岁初登讲台, 正值上世纪50年代中期, 向科学进军, 社会一片向上。我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 在学生毕业时, 我为他们写了一首《毕业歌》:

我们是一群展翅的小鸟,

要飞上蓝色的云霄。

让我们再喊一声“老师好!”

再见吧, 亲爱的母校!

在毕业典礼上齐唱的时候, 同学们都滚出了热泪, 哽咽着, 唱不下去。这是怎样难分难舍, 而又带着奋飞的豪情!

我更想起上世纪30年代的电影《桃李劫》里的《毕业歌》。那时国难当头, 词作家田汉和作曲家聂耳从心底发出血性的呐喊:

同学们, 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我们几代人就是唱着这样的毕业歌成长。每次唱起, 谁不精神奋发!

毕业, 是人生的黄金时候, 是最美好的记忆。只要上过学, 谁没有毕业的体验?当我从记忆里哼唱: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耳边似乎忽然幻化成屈原当年的声音:

我们今天是绿叶素荣,

明天是行比伯夷的师长……

文言文经典句子 篇6

2、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3、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4、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5、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6、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7、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

8、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9、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1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1、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1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3、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4、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15、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1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文言文经典爱情句子 篇7

2) 那首情歌有关风月却无关你我。

3) 戏子入画一生天涯。

4) 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

5) 路过的风景有没有人为你好好收藏。

6) 辗转在谁的年华谁的天涯。

7) 那一场盛世流年我们守着寂寞伤得面目全非。

8) 谁把谁的明媚尽收眼底谁把谁的难过感同身受。

9) 我伫立于繁华三千间,等待你归来的承诺

10)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

11) 换你心,为我心,始知相忆深

12) 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13) 曾经绚烂过,就别说一切是枉费

14)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孤独患者:《国殇》中的屈原 篇8

《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 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 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 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 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 魂魄毅兮为鬼雄。 ”

屈原所处的时代, 正是楚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由于楚怀王、顷襄王父子的昏庸, 楚国接连大败于强秦, 丧城失地, 牺牲惨重。 楚国人民是富有光荣爱国主义传统的人民。 “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的口号之所以会产生, 就有这样一个重要因素。 惨重的牺牲并没有把他们吓倒, 反而激起了他们报仇雪恨的决心。 这就是《国荡》这一悲壮祭歌得以产生的土壤和条件。 屈原是一个从不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 一心只想到国家的利益、前途的人, 因此《国殇》对那些牺牲了的将士才会是充满了敬意的颂扬, 而不是凄凄惨惨的哀悼和悲悲切切的同情。 与号称“燕许大手笔”的唐燕国公张说所写的《吊国疡文》相较“见马血兮夜然, 闻殇魂兮雨哭。 君王按金鼓而气愤, 抚珠铃而泪滋。 横万里兮抽恨, 吊群山而写悲…殪原野兮奈何?违君亲兮不见。 于戏, 何天命之奄忽, 俾仁义之礼兵, 为蛮夷之俘骨。 ”“国殇”是年轻一一殉亡的身体, 《九歌》从《东皇太一》到《山鬼》, 九篇所祭奠的都是自然界中的神灵, 表达了古代部族对大自然的敬畏。 独最后一篇《国殇》是在战场上死去的无主的魂魄, 年轻的身体, “首身离兮心不惩”是头手分离的肉身, 头找不到身体, 身体找不到头, “出不入兮往不返”那是在荒野上飘飞找不到回家的路的魂魄, 他们就是那远离故土、永远回不去的孤独患者———屈原, 《国殇》是召唤魂魄的歌声。

太史公在《屈原列传》里这样说道:“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方正不容, 斜曲当道, 屈原孤立无援, 这一拨又一拨的艰难与险阻阻挡了屈原的去路, 遭受流放的他肯定是孤独寂寞的, 从一个“入则与王商议国事, 出则接遇宾客”的三闾大夫落到一个形容枯槁, 披发行吟泽畔的普通民众, 又岂止是地位上的降落? 流放的屈原在重重矛盾中做着最后的垂死挣扎, 他毕竟不能像伍子胥那样投奔别的君王, “屈原, 名平, 楚之同姓也”。 这一血脉上的牵连就决定了他只能“冀幸君之一悟, 俗之一改也”, 只能从心底呼唤执迷不悟的怀王, 可当怀王死于秦时, 屈原心中的那一盏希望之灯被摔得粉碎, 此时的寂寞应该是无奈、痛苦和绝望的一种糅合, 那种抱石沉江前的凄凉又是何等的让人心寒。 “世既莫吾知兮, 人心不可谓兮。 怀情抱质兮, 独无匹兮。 伯乐既殁兮, 骥将焉程兮? ”伯乐已死, 我这匹孤独的千里马又何苦要在康庄大道上作一些无谓的奔跑呢? “知死不可让兮, 愿勿爱兮”。

一代哲人冯友兰这样说过, 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 这就是当一个人拯救不了他的国家时, 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 便选择赴死。 作为一个爱国诗人, 屈原对楚国已经仁至义尽, 楚国的灭亡完全是国君的咎由自取, 他不必承担任何责任。 他完全可以选择醉生梦死:苟活在汨罗江畔, 闲云野鹤, 以此消解一名知识分子面对国家灭亡的无力、无奈和痛苦。 然而, 屈原就是屈原, 他是不屈的化身, 他是中华文化精神的真正传承者, 他怎会甘心看着敌国的铁骑踏平自己深爱的祖国呢? 无力、无奈、痛苦的他只能选择一种最简单、最直接却也是最壮烈的报国方式———殉国。

他就是《国殇》中的战士, 手里拿着戈矛武器, 身上披着坚硬犀皮铠甲。 战车轮轴交错, 双方短兵相接。 军旗遮蔽了太阳, 敌人如云涌来, 箭矢纷纷坠落, 他争先向前。 他如同那些战士, 那些没有头的身体, 或者没有身体的头, 丢弃在黄沙漫漫的原野上的战士。 魂魄飘飞着, 头寻找着身体, 身体寻找着头, 他们最大的怨恨好像就是再也回不去了。 我不清楚, 这些没有头的身体要回去哪里? 我也不清楚, 这些没有身体的头要回哪里去? 他们只能孤独地飘荡, 荒原上的无主的魂魄, 许多断裂的身体的残块, 互相寻找着彼此, 然而再也无法完整了。 在那样的年代里, 屈原永远没有同伴, 他就是那个年代的孤独患者, 孤独地行走, 孤独地吟唱。

《鲜花到哪里去了 》: “ 鲜花都到哪里去了/鲜花都被姑娘们采去了/姑娘们都到哪里去了/姑娘们都嫁给小伙子了/小伙子们都到哪里去了/小伙子们都当士兵去了/士兵们都到哪里去了/士兵们都进坟墓里去了/坟墓都到哪里去了/坟墓都被鲜花覆盖了”屈原的坟墓已被鲜花掩埋, 但他孤独的倔强的洁净的灵魂永远感动着我们, 让我们能真正感受这位孤独患者的孤独之美。

摘要:屈原, 这位伟大而坚定的孤独者, 以独特的人格孤军奋战。当他徘徊于汨罗江边的时候, 只能孤独地与天地对话, 对这个世界发出最后的质问。他就是《国殇》中那些头手分离的肉身, 那些在荒野上飘飞找不到回家的路的魂魄。但正是因为这份“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境界, 这份“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著坚持, 让诗仙李白大声吟出“屈平词赋悬日月”。

关键词:屈原,《国殇》,孤独

参考文献

[1]蒋勋.孤独六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经典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篇9

《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

作品原文

石钟山1记

《水经》云:“彭蠡2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3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4浪,水石相搏5,声如洪钟6。是说7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8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9始访其遗踪10,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11,北音清越12,桴止响腾13,余韵徐歇14。自以为得之15矣。然是说也,余尤16疑之。石之铿然17有声者,所在皆是18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19七年六月丁丑20,余自齐安21舟行适临汝22,而长子迈将赴23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24,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25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26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27欲搏人28;而山上栖鹘29,闻人声亦惊起,磔磔30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31也。余方心动32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33如钟鼓不绝。舟人34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35,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36而为此37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38,可坐百人,空中39而多窍40,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41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42?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43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44也。古之人不余欺也45!”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46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47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48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49虽知而不能言50。此世所以不传也51。而陋者52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53,自以为得其实54。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字词注释

1、石钟山,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即郦道元,《水经注》的作者。

4、鼓:振动。

5、搏:击,拍。

6、洪钟:大钟。

7、是说:这个说法。

8、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11、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通“含糊”。

12、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13、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14、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韵,这里指声音。徐,慢。

15、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16、尤:更加。

17、铿(kēng)然: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8、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19、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2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21、齐安:在今湖北黄州。

22、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23、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24、湖口:今江西湖口。

25、硿(kōng)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

26、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27、森然:形容繁密直立。

28、搏人:捉人,打人。

29、栖鹘(hú):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30、磔(zhé)磔:鸟鸣声。

31、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32、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33、噌吰(chēng 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34、舟人:船夫。

35、罅(xià):裂缝。

36、涵澹澎湃:波浪激荡。涵澹,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37、为此:形成这种声音。

38、中流:水流的中心。

39、空中:中间是空的。

40、窍:窟窿。

41、窾(kuǎn)坎镗(tá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42、汝识(zhì)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吗?识,知道。

43、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44、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4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6、臆断: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臆,胸。

47、殆:大概。

48、终:终究。

49、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50、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51、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52、陋者:浅陋的人。

53、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考,敲击。

54、实:指事情的真相。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文作译文

石钟山记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作品鉴赏

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

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艺术特点

结构独特。《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行文曲折。行文富于曲折变化,是此文的一个突出特色。例如引述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本来是枯燥的内容,作者加上两个辨驳,即顿见精彩。文中写对旧说之疑共有三次,不仅每次写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笔也有曲折。对郦道元,是以人之疑引出己之疑,而己之疑又是以比喻来表达;李渤本来是在纠正郦道元的说法,作者引述时,特别加一句“自以为得之矣”,紧接着陡然一转——“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着一“‘尤”字,说它较郦道元的说法更不可信;对寺僧使小童持斧敲击所谓“石钟”,仅以“余固笑而不信也”一句表示不屑一驳,矛头直指到三百年前得双石“扣而聆之”的李渤,驳李渤全用议论,一针见血,也不同于对郦道元的说法用比喻。而且,此节插在游山之前,也使文章平添波澜。总之,此文所记之事、所讨论的问题虽平常,但通篇几句一折,有些地方一句一转,极起伏变化之致,使议论内容富有可读性。

修饰巧妙。文章以生动的比喻(明喻如“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钟鼓不绝”“如乐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形象的拟人(“森然欲搏人”),贴切的拟声词(“铿然”“焉”“磔磔”“噌”“窾坎镗”),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创造出独特的意境。此文的景物描写也因其巧妙的修饰而形象生动见胜。

语言灵活。文章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写栖鹘是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是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前者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两处水声的描写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声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是“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是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钟鼓不绝”是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如乐作焉”是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是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嘉祐年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屈原的经典文言文 篇10

疯狂的石头石磊 发布于2014年12月8日 00:55

2014年1月1日 来源:人民日报

汉代王符说:“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就是说,大鹏冲天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盈;骏马急速奔跑,不是靠一只脚的力量。

2014年1月9日 来源:中央政法工作会议讲话

公生明,廉生威。(公正则使人显得光明磊落,廉洁则使人显得不怒自威)

2014年1月14日 来源: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看见善良的东西,努力追求,好像赶不上似的;遇见邪恶的东西,使劲避开,好像将手伸到沸腾的水里一样。)

2014年1月21日 来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节俭变得奢侈是容易的,从奢侈变得节俭却困难了。)

2014年1月23日 来源: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蹄疾而步稳”(原指马跑得很快同时很平稳,引申为速度快并且稳定)。2014年2月18日 来源:人民日报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同心协力的两个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2014年2月28日 来源: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千千万万的士兵很容易得到,但是将帅之才很难寻求,指将才难得。形容对人才的重视。),2014年3月25日习近平在荷兰《新鹿特丹商业报》发表署名文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014年3月27日 来源: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万物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这是物质的实际情况)

2014年3月27日 来源: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不畏浮云遮望眼(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穷困不得志时,就独自把个人的德才修养好;得志做了大官,就同时也把天下治理好——《孟子·尽心上》)。

法国有一句谚语:“一点又一点,小鸟筑成巢。”中国也有一句古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粗大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的,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比喻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摘自《老子·道德经》)

2014年3月28日 来源: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

国虽大,好战必亡(国家虽然大,好战必然灭亡。——摘自《司马法》)” “以和为贵”(摘自《论语》“礼之用,和为贵”)

“和而不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摘自《论语·子路》)“化干戈为玉帛”(使战争转为和平。摘自《《淮南子·原道训》》)“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出自吴自牧《梦梁录·山川神》》)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要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摘自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一》)

2014年3月29日习近平在比利时《晚报》发表题为《中欧友谊和合作:让生活越来越好》的署名文章

“智者求同,愚者求异。”(凡智慧的人去求同频共振的人、地方、理念,凡笨拙的人专门收捡不同频共振的人、地方、理念。就是说聪明的人晓得去找寻适合的伴侣、朋友,协同办事,事半功倍,生活幸福快乐;而笨拙的人则不晓得寻觅适合的伴侣、朋友,矛盾冲突到处都是,自然烦恼缠身,事也做不好。——《黄帝内经》中“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的化用。)

2014年5月4日 来源: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于彰显光明的德行,在于亲爱人民,在于使人们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摘自《大学》)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四维:旧时称礼、义、廉、耻为四维;张:展开,推行。四维不能伸张。比喻纲纪废弛,政令不行。——出自《管子·牧民》)

民惟邦本”(人民是立国之本。摘自《尚书·五子之歌》)

“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摘自《论语·子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摘自《周易·乾》)

上一篇:最新茶叶店创业计划书下一篇:幼儿园财务会计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