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人格教育

2024-07-18

理想人格教育(通用11篇)

理想人格教育 篇1

长期以来, 对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的研究, 多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 导致了对其他学派教育思想研究的忽视。在典范教育的时代, 儒家的君子人格一度成为普遍的范式, 而道家庄子所提倡的理想人格, 由于严重脱离现实而长期不被重视, 甚至被认为是虚无主义者, 是逃跑主义者, 没有任何教育思想可言。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说:“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 也深深影响了当代中国。现代中国强调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 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 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1] (P8) 认真研读《庄子》一书, 发现在庄子的理想人格教育中, 虽具有形而上的缺点, 但又具有“以人为本”、重视生命、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 对于现代教育功能的阐释具有重要启示。

庄子的理想人格

“理想人格是一种人生哲学中体现人生价值、完成人生目标的人物形象, 是一种人生哲学理论宗旨的标志。”[2] (P149) 《庄子》中描写的理想人格称谓不一, 有“真人”、“至人”、“神人”、“德人”、等, 但名虽异而实相同, 都是指得“道”之人。

什么是“道”?“道”是庄子一切思想理论的基石。庄子的“道”包含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一是宇宙本体论的“道”。庄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 是创造宇宙万物的动力, 它孕育天地万物, 并决定着天地万物的生存与发展, 是天地变化运动的内在规律及法则。二是认识论意义上的“道”。庄子认为“道”生成天地万物之后内在于宇宙万物之中, 蕴含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制约着事物的发展变化, 人认识了这种道, 就是实现了“对真理的认识”。[3] (P 114) 三是作为人生最高境界的“道”, 是对“道”的第二层含义的实践, 是达到“道”的认识境界之后的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庄子的这三种“道”, 圆融无碍, 混为一体, 是从本体论到认识论, 最终落脚于人生境界, 庄子的理想人格就是这种得道之人。用现代话语来讲庄子的理想人格, 是指实现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体验, 并能将这种理性认识用于社会生活, 指导人生的人。

庄子理想人格教育的原则、内容、过程及方法

庄子的教育思想与老子一脉相承, 老子的教育思想源于他的宇宙本体论, 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 提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4] (P163) , 庄子承袭了老子的这一思想, 在教育问题上以顺天应人、随顺自然为教育原则。

一个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不光有教育原则, 还有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庄子的教育内容没有具体的规定性, 但在庄子确定其“真人”的理想人格时, 已向我们昭示了其独特的教育内容, 那就是以“道”为教育内容。而他的教育过程和方法几乎融为一体, 分为两个阶段, 那就是知“道”、体“道”与得“道”的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以期实现教育的返本归真, 使人学会生存的方法, 又引导人明白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是知“道”。是先要认识字, 识字之后要反复吟诵;熟读之后要思考, 要把别人的思想融入自己的思想, 形成自己的思想后要待时行使, 反复实践;在实践中要不断修正完善思想, 拓宽视野。[5] (P252-256) 概括起来, 在这个阶段, 庄子主张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反复的思考、领会、探索, 去认识、发现道的玄冥与奥秘, 学会生存的智慧, 属于理论认识阶段。

其次是学“道”、体“道”——“心斋”与“坐忘”。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既是过程又是方法。什么是“心斋”?“若一志,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气也者, 虚而待物者也。……虚者, 心斋也。”[5] (P147) “心斋”就是使整个心灵内敛而达到虚静状态, 是排除外在世界对心灵的干扰, 去感悟生命意义的真知, 从而提高自我修养和认识。

庄子学“道”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自我精神提升的过程, 除此之外, 庄子提出还要在现实生活中涵养个性, 以“缮性”来完善人格。

所谓“缮性”, 就是修治本性。春秋战国时期关于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围绕着关于人性的问题展开, 在儒家内部就存在着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的分歧, 形成了不同的教育理论。而庄子则站在更高的角度, 从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历程来讲人性, 认为人类之初的本性应是随顺自然并与自然界万物具有同样的本性, 人类应该通过对“道”的把握, 使人性合乎“道”, 通过道的修养使人性返本归真。

庄子理想人格教育的现代启示

庄子“真人”理想人格的培育目标和教育理想, 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对人生价值问题的探索。这种探索在当时虽被儒家正统教育理念所淹没, 甚至被那个时代所不齿, 但其对于人类个体自我修为的提高, 对于当代生命价值教育大有裨益。

教育的发展, 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程凯先生认为“人们的教育价值取向基本可以归纳为两个基本点, 一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 一是以个体发展需要为出发点。由此在教育史上就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和理想主义的教育价值观”。[6] (P463) 自从儒家的思想成为正统以来, 封建时代的思想家往往以国家利益至上, 以孔孟之道义价值论为基础, 提倡国家本位, 主张教育应培养服从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他们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为满足国家利益不惜牺牲自我。与此相反, 道家庄子的教育思想则主张教育应当合乎人自身的发展, 应尊重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的精神自由, 重视生命本真的存在, 寻求生命精神的自由与永恒, 这是一种具有理想主义的教育观。

在封建时代, 教育常常被当作统治阶级的工具, 大多采用了儒家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 使个人在人格追求上以“达则兼善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这种教育观在当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价值, 但同时我们从庄子的理想人格教育中发现教育的功能应不仅如此。在科学发展、科学教育的旗帜下, 当代的教育肩负着培养经济社会所需要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重任, 但我们也应注意在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同时, 还应关注受教育者本身的生存状况、性格养成, 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既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又具有豁达、进取、珍爱生命、热爱自然、品格高尚、素质优良的全面发展的人, 而不是不顾人的生命存在和道德规范, 片面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正如2006年3月26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讲到:“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 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1] (P29) 今天,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 要求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这既有对国家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要求, 又包括对个人现实生存能力的提高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深化。这就是说, 在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上, 教育必须不仅使人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精神生活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不仅要培养人的积极进取之精神, 也要注重对人类真性的呵护和对生命价值的珍重;既要有大义凛然的、见义勇为的勇士风度, 又不能僵化、教条, 置生命于不顾, 徒作枉然的牺牲。

摘要: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庄子理想人格教育的目的是对战国时期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修正, 是通过效法自然和对“道”的学习, 使人性返本归真, 珍爱生命, 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具有重要的现代启示。

关键词:庄子,理想人格,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8.

[2]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

[3]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4]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 1984.

理想人格教育 篇2

荀子的理想人格--圣人观探析

一、人是“性伪合”.荀子所设计的理想人格是理想的道德人格,其基本特征是“性伪合”,也就是说圣人既具有常人所具备的生理本能,又有超常的.道德品质.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多欲的,凡是人都“饥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非相>)在荀子看来,人人都有本能的生理欲望追求,这是生之所以然,人们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就决定了人本性恶.

作 者:孙建英 陈锦雯  作者单位: 刊 名:教育艺术 英文刊名:EDUCATION ART 年,卷(期): “”(10) 分类号:B84 关键词: 

理想人格教育 篇3

关键词:中国梦 人文素质教育 人格理想 路径

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这种整体性的人文素养缺失必将阻滞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挺进步伐,不利于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在当下追寻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高职院校将人文素养作为提升学生软实力的要素势在必行,对学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演进分析

从教育发展历史形态看,教育是人类不断追求人格理想实现的过程,无论是哪个阶段,其实质仍然是对“人是什么”、“如何培养人”等问题回答,教育活动也是围绕人格理想的培养来展开的,对智慧和对道德的追求,實质上表现为对一种人的理想的追求,符合教育的内在规律。人文主义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为自由教育、通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演进。自由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自由人的理性,以实现“至善”的人格;通识教育是对自由教育的革新,是自由教育的传统延伸;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本土化创新[1],是针对单纯科技教育和过分狭隘的专业教育提出的。

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恢复阶段(1980-1990年)、发展阶段(1991-1997年)、扩张阶段和内涵发展阶段(2007—2010年)。也正因为历史社会背景不同,使得高职院校在理解和解释将人格理想付诸实践中的推动力量或遇到问题,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出现由排斥到结合的演进,很多高职院校忽视了人文素养的训练,教育质量出现下滑。事实上,人文素质教育在现实中面临困境,也是科学主义占主导社会的必然现象。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分析

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长,高职人文文化的沉淀薄弱。来自麦可思近几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就业质量折射高职毕业生职业吻合度较低、离职率较高、工作换岗率较高,高职学生存在知识领域和个性心理品质方面的片面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

(一)能力本位的主导实用性功能化使高职文化教育忽略了人格品味

高职院校在教育操作层面普遍存在重视技术技能而轻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倾向,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势必忽视重要的学习心理进程、学习迁移,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就业弹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校单纯成为了技能培养场所,学生成了单独的技能学徒,学生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培养层次欠缺使高职文化教育载体出现了“短板”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只有高中阶段的中职教育,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学生理性追求不足。虽然,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进程的深化,从办学过程、条件规范了教育资源的配置标准,对高职院校规范化建设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和重要参考价值。但是,长期以来高职教育片面追求以就业率为主要衡量标准的传统考核指标体系已不再适合内涵发展需要。

(三)平台不明确,体系不明晰,缺乏开展高职文化教育的规划与指导

办教育就是办文化。虽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搭建文化融合的平台和桥梁,提高学生产业文化素养等软实力方面,容易被忽略内在的精神文化创建。一方面学校希望利用企业资源降低办学成本,增强职教特色;另一方面企业希望通过合作获得素质较高,又相对稳定的企业员工,减少企业人员培训支出,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实践表明,高职文化教育也仅仅是停留在合作上和形态上的功利状态,有热热闹闹的场面与形式,却无法将华丽的办学理念、表面文化内化于高职院校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成为师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人文素质教育普遍流于形式。

三、人文素质教育的人格理想及其实现路径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人格理想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塑造人和造就社会有用的人。受人文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人文精神指导下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其人格理想是 “全面发展的人”。这种变化既是人文思想本身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断适应。在科学人文主义的思想影响下,高职院校开始致力于人文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结合,开始重视实施全人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实现路径

面对困境,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有必要的坚守,要充分体现对“全面发展的人”的人格理想追求,要重视专业教育的人文价值,由“专业”达至“人文”。在实践中,人文素质教育既是高职教学的组成部分,又具有弥散性,体现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可通过以下路径探索实践。

1、创新文化内核,让人文教育与校园文化相融通,提升顶层设计

“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教育梦想,高职院校必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实现教育梦的过程中,校园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一所大学的灵魂,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理念、目标、功能定位及走向,对于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促进大学生人格理想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3]。

高职院校以“中国梦”为引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思想文化,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创新文化内核。在顶层设计方面,把校园文化建设、人文素质教育工程、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办学基础条件建设一并作为建设高职强校的“四驾马车”,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的相融通,引导形成有利于良好校风、教风、学风,有利于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核心价值观,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人格理想[4]。

2、创新培养体系,让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相融通,强化培养载体

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认识到高职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由于过于强调技术素质的提高,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工具化倾向,改变和纠正培养“工具人”,就必须让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相融通[5]。高职院校要从时间、空间方面不断贴近区域、贴近网络、贴近专业,拓宽和提升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途径,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形成为实现中国梦团结奋进的正能量。

(1)建构人文素质教育的“五化”模式,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质。“五化模式”是指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化”、“特色化”、“职业化”、“开放化”和“经典化”

第一,促进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化”发展。“课程”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有效载体,一是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全面启动通识教育、文理通融、协同创新等方面对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提升;二是构建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公共选修课)体系,组成“五大模块”的立体网络,实行人文素质学分制。“五大模块”是指哲学与思维、语言与文化、艺术与审美、心理与健康、职业定位与生涯拓展,再辅以开设文化讲座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如人文社科部组织的“交院大讲堂”、二级学院组织的“企业文化讲座”等,融入文学、历史、艺术、社会分析、道德推理、科学、外国文化、数学推理、生存技能等,以此奠定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脉络。

第二,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特色化”发展。各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行业背景,凝练校园文化地域特色、历史特色,着力彰显人文素质教育“特色化”发展。如,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采取“三路并进”思路打造人文素质教育“特色化”,如,公路的“汽车文化”,水路的“航海文化”,轨道的“轨道交通文化”。

第三,促进人文素质教育“职业化”发展。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

实现办学目标的根本途径,由于企业文化理念、价值取向、发展愿景、经营模式、品牌效应的差异性,因此,在人文素质教育的“职业化”发展也不尽相同。比如,在开展具有交院精神又体现人文素质教育“职业化”发展实践中,在水路打造“航海文化”,强化以下培养载体,①“青春梦”、航海职业道德精神进“两课”课堂;②开展职业技能大比武活动(海员技能大比武);③开展船体航模创新制作;④开办航海文化专题讲座;⑤开展各类企业型社团活动,培育模拟公司;⑥开展志愿服务,形成“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人文精神。

第四,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开放化”发展。从封闭走向开放,纠正高职教育过分狭窄的职业技能培养和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启学生的智慧,以“青春梦”托起“中国梦”,需打破传统校园文化的静止模式和封闭状态,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扩大对外交流,拓展文化建设平台,着力建构动态、开放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交流。一是发挥社会合力,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共建实践基地。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扶贫帮困、科技下乡等活动,与企事业单位共建社会实践基地;邀请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走进校园,引导青年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二是组织開展创业大赛、创业实践等活动,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

第五,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品牌化”发展。高职院校应抓住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要节庆日等契机和暑假、寒假时期,紧密围绕一个主题、集中一个时段,广泛开展“红色经典”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努力打造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品牌化”发展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平台[6]。一是加强对学生社团文化活动的管理与指导,提高社团活动水平。积极落实每个社团“有一位指导教师,有一个挂靠单位,有一项特色活动,有一定经费保障”的“四个一”社团建设要求,为学生彰显个性、互相交流,增长知识和才干提供广阔舞台。二是加强第二课堂教学品牌化建设,学术内容与组织设计要有创意,不断提高知名度。

(2)建构人文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形成教育合力的繁荣

建立人文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主要是想解决学校内部素质教育机制的脱节问题,以及学校内部素质教育只有热热闹闹的形式,轻效果的问题。事实上,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离不开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大教育资源平台,如何形成教育合力的繁荣正是教育学者发出的新呼吁。一是抓实教育合力,通过社会活动、媒体导向、网络空间、社区环境、教育基地、用人机制等,形成繁荣的社会教育氛围。二是抓实载体,通过“课程载体”、“网络载体”、“展馆载体”、“媒介载体”、“实践载体”,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人格理想作用。三是落实“四项”工程,通过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物质文化提升工程、行为文化塑造工程、文化活动繁荣工程等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大繁荣。

参考文献:

[1]马建华,王琪.自由教育、通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演进——基于人格理想和社会背景的考察.高等理科教育,2012.2.

[2]王茂莉.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协同创新的探索及实践.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12.

[3]史洁,龚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中国高教研究,2005.5.

[4]时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职文化建设.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9月.

[5]颜楚华.高职院校的文化个性及其养成培养.教育发展研究,2013.13-14.

[6]李桂英.构建和谐大学校园视野下的高校第二课堂.教育探索,2008.7.

理想的基础教育是全人格教育 篇4

全人格教育是对教育的一种认识和理解, 也是一种指导教育行为的系统理念。全人格教育, 顾名思义是完全的人格教育。人格, 狭义地理解, 指人的品格。在全人格教育理念中, 人格的含义更广, 既包括道德人格, 也包括心理人格、法律人格, 特别强调它是做人的资格。全人格教育起源于健全人格教育, 它以“人格”培养为核心, 以“完全”或“健全”的人格为培养目标, 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为手段, 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早在100年前, 蔡元培先生就倡导健全人格教育, 他指出:“教育者, 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林砺儒先生不仅对“全人格教育”的名称予以确认, 而且对全人格教育理论做了自己的发展。他提出:“教育是人格的成长”, “一个完整的人格, 定必包含动物的、人类的、公民的、职业的四种资格。”他不仅肯定了人格是做人的资格, 并且指出完整人格必定是由四种不同的资格构成。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全人格, 如何进行全人格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人格教育使教育回到原点。自人类诞生以来, 教育就发挥着促进人类延续, 助人适应环境, 推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人格培养自始至终都是人类教育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不同, 它不是侧重专业培养, 而是为学生的人生奠基。基础教育作为学生成年前的教育, 对象从0岁到18岁, 这正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一般都是18岁高中毕业, 这不仅意味着他们高中学业的完成, 更标志着新的成年人步入社会。因此, 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使高中毕业生具备完整的人格、健全的人格。

袁贵仁教授在《试论人格》一文中指出:“在哲学看来, 真正的人是在生理因素基础上由心理因素、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构成的完整的人, 是在历史中行动的人, 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在哲学意义上, 人的规格, 就是具备基本素质、能够从事现实的活动。人格, 也就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资格。”

人格作为“人的资格”有着双重作用。就社会来说, 对每个人的人格都应当予以尊重;就每个个体的人来说, 应当以自己良好的人格回应社会。

因此, 可以把基础教育的整个过程都作为全人格教育的过程, 把基础教育所有教育内容都与人格培养结合起来。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还是社会教育, 在这个阶段, 都要为儿童和青少年人格的成长努力, 都要为培养他们健全而高尚的人格做贡献。

全人格教育从人格健全的角度倡导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四育的培养, 将促进人格的完善, 也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虽然各自占用课时数量大不相同, 但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说明德育在全人格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只要为学生健全人格发展所必需, 无论中高考是否考查, 我们都要积极发展。例如, 开展《伦理学》教学、志愿者服务等。全人格教育是强化了人格教育的素质教育。全人格教育强调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 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它与应试教育划清了界限。

全人格教育对杰出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林崇德教授在研究创造性人才特征时提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 着重强调培养创造性人才不仅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 而且要关注创造性人格的训练。”

林砺儒先生1922年至1930年担任北京师大附中校长, 钱学森1923至1929年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 他接受的中学教育完全是林砺儒先生倡导的全人格教育。钱学森说, 在师大附中学习是他人生的一个高潮。很多与钱学森同时在师大附中读书的同学, 后来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仅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就有十几位。在短短的几年内, 在只有几十亩的校园里, 有这样一大批杰出人才涌现, 历史地证明了全人格教育的成功。如今, 在我们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期盼杰出人才出现的时候, 全人格教育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全人格教育在当今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会直接带来社会的文明, 不讲道德的利益竞争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和灾难。有的人为了追求眼前利益, 不惜破坏自然生态, 祸及子孙后代;有的人为了追求暴利, 不管他人死活, 在食品中搞假冒伪劣;有的人因为恩恩怨怨, 杀死身边的同学, 甚至亲人;有的人身为公职人员, 贪赃枉法,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经济发展了, 科技进步了, 但是人的道德不会自动跟上世界快速发展的步伐。社会上出现的种种病态现象, 归根结底是由人造成的, 而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丧失了起码的人格。人格教育必须从小抓起, 人守住了做人的底线, 就不会迷失做事的方向。在我们大力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时候, 全人格教育能够起到基石的作用。

庄子的理想人格及其魅力 篇5

西方基督教的《圣经》认为,由于亚当和夏娃偷吃了伊甸园里知识树上的智慧果,才懂得善恶与羞耻而告别了懵懂与愚昧;人类从此也便失去了原初的纯朴本性和快乐生活,开始了苦难的历程。因此,伊甸园是基督徒一直向往回归的精神家园。在中国,老、庄的道家学派的精神家园就是道—天—自然,它的具体的社会模式就是老子的“小国寡民”(东晋陶渊明则在《桃花源记》里予以了形象化);而相当于文明未开时的亚当、夏娃似的人物就是庄子笔下的“古之真人”之类。那是不为世俗所累的纯粹自然的人。

庄子在《大宗师》(《庄子》篇名,下同)里用一种充满憧憬的笔调描绘出他心目中的“古之真人”形象:

他尊重少数人的意志,不因为成功而自得,没有心计;错过时机不后悔,得到时机不忘形;爬上高处他不会怕,掉进水里不会打湿,落下火坑不觉得热;睡了不做梦,醒来不忧愁,吃东西随便,呼吸来得很深——是用脚后跟呼吸;不贪生,也不怕死,活也无所谓,死也无所谓,随随便便地来,随随便便地去,对于任何事情都适宜,谁也不知道他的底蕴……总之,庄子笔下的这位“真人”既忘怀于物,又淡情寡欲,还不计生死、随物而变、应时而行,更是与天合而为一(“天与人不相胜”)。庄子之所以设计这位“真人”,意在昭示这样一个“道”:客观世界是被自然规律主宰的,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存在着矛盾;可是,无情的自然规律是不会迁就人的。人应当抛弃所有的为仁为义为善为美为名为利的外在“物役”,去依照自然规律而顺其自然。即是说,只有“吾丧我”,才能达到或取得真吾(我)。这种“真我”,就是与自然合为一体,把自己看作如同自然界的一草一木。诚如李泽厚先生所识,庄子的“这种‘真我’才是如宇宙那样自自然然地让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融为一体,主观即客观,规律即目的,人即自然。这也就是‘道’。所以庄子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并不是某种人格神;它所描述和追求的只是具有这种心理—精神的理想人格”。

庄子在《山木》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大树,枝叶繁茂,伐木人歇息树旁而不去砍伐,问他缘故,他说:“没有用处。”庄子叹道:“这树因为‘不材’而可以享尽天年啊!”

庄子从山里出来住朋友家,朋友很高兴,让童仆杀鹅招待他。童仆问:“一只鹅会叫,一只不会叫,杀哪只?”朋友答:“杀不会叫的。”

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天山里的树因为‘不材’而能够享尽天年。可是今天主人的鹅,却由于‘不材’而丢掉性命。请问先生;在‘材’与‘不材’之间,您会如何处身?”

庄子笑道:“我会处于‘材’与‘不材’之间。这看起来该是最好的位置。不过难免会有祸患。假使能够顺应自然浮游于世,就不会有祸患。没有美誉,没有毁辱,或是龙,或是蛇,顺着时令的变化而不固执于一种状态,时进时退,顺任自然,神游于无为之境,主宰万物而不为外物役使,这样就不会有祸患了。这是神农和黄帝的处世之道啊!假使不是这样,而是按照万物之情及人们的习惯去处置,就是另外一番结局了。有合就会有离,有成功就会遭到打击;刚正会有挫折,崇高会被倾覆;有为会受到损害,贤能要受到妒害,而无能则会遇到欺侮。万不可偏执一端。总之要记住这个道妙:处世要顺应自然。”

不用说,学会了这个道妙的人,就是“有道之士”,就是可以“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真人”(真正的人)。庄子自己当然是位“有道之士”了,不然他不会写出那么飘逸超脱的《庄子》来。他被道教捧为“南华真人”,是够格的。而道教在拥有了老子及其《道德真经》以后,再加上庄子和他的《南华真经》(即《庄子》),其“道”体系才算真正完备而渐趋宏大精深,其“道”指归才算真正鲜明而渐入至高佳境。

庄子顺应自然、复归自然的观点,并不是说人在大自然面前就无能为力,不能有所作为,更不是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泯灭人的个体精神。恰恰相反,庄子理想人格的要旨,是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深切关怀,追求的是人类最大程度的精神解放、精神自由。

庄子在《逍遥游》里提出了他著名的“三无”原则,也就是人生价值的终极指向: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真正的人没有自己,神妙的人不求功利,圣贤的人不求名声。所谓“至人无己”,并不是至人没有自我,而是至人超越了偏执的自我。这里的“己”,是被功名利禄所羁绊的“己”,而“无己”的过程就是通向自然之我、回复真实之我的过程;所谓“神人无功”,不是神人在客观上无所作为,而是神人能摒弃通常的世俗价值观念,不着意于对功利的苦苦追求;所谓“圣人无名”,不是圣人不要名誉,而是圣人不在意别人的注意,因为他无需通过世俗的肯定来立足于人世。

在“三无”中,“无己”最为重要。庄子主张“无己”而不是“克己”,这正是儒、道两家思想境界的相异之处。孔子强调“克己”,是要自然之人受缚于他所规划的儒家道德而失去自由。庄子的“无己”,则试图使自然之人不仅从世俗功利欲念里挣脱出来,而且亦从儒家道德中解放出来,去向“太上忘情”的境界靠拢,形成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开放的心态,让人真正自由、自然,获得自我。

正是这种“无己”“无功”“无名”的精神状态,使作为自然的人的个体反倒把握住了属于社会的人的终极价值而超凡入圣。孜孜追求者失之,不追不求者得之,这正是道(自然法则)的公平抉择啊!

在庄子看来,这种对“三无”境界的接近过程乃是一种清除功利对人性的戕害过程,是一种“逍遥”之“游”;就其实质来说,则是对“道”的一种体认过程。“体道”是一种个人精神的扩张过程,它开始于个体对自我以外的宇宙的无限、天地的广袤、万物的奥妙的寻索与体味。

庄子在《大宗师》里关于南伯子葵与女偊(即得“道”的人)的一段对话,便道出了对这种上乘境界的感觉。南伯子葵问女偊:“你年寿很高了,而面容却像少女。这是什么原因呢?”女偊回答说:“我保持着‘道’,三天以后就忘记了天下;又保持七天以后,便忘记了身外万物;再保持七天以后,便能忘记生命;已经忘记生命了,而后便能像早晨的太阳那样清明;像早晨的太阳那样清明了,而后才能体现独特的‘大道’。”

nlc202309040634

由此可见,在不受名利困扰、脱离世俗纷争的得“道”者那里,个体渺小的生命之躯,已化作一种无比广大的精神之体,从而使他浑身散溢出一种旷远高缈之情,闪耀着人生终极价值的五彩光芒。这种对“道”的触摸、感受和体悟的结果,大致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庄子《大宗师》里所言“古之真人”的四大行状,即忘怀于物,淡情寡欲,不计生死、随物而变、应时而行,天人合一。这实际是一种摆脱外物束缚的清心寡欲,是一种“心底无私天地宽”的精神境界。

庄子在《逍遥游》里曾绘形绘色地描述过“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背负着青天而没有任何阻碍)的鲲鹏之“图”与蜩、学鸠以及斥鴳之“笑”。

这些寓言意在宣示:

一、所有事物,无论大小,都是自然赋予的,都自有其生长发展规律。只要它们顺应了自然,便获得了自由。

二、人的禀性亦乃天赋,属于自然而且也应当自由的个体生命;而生命的意义乃在于精神的自由。

三、人只要达到与自然和谐的境界(即如《在宥》里所说的“明于天”)就可以借助自然的力量(背负青天)而实现自己的目标。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人类可以超越自然,把握自然——像“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逍遥游》)一样,感受到无待无为后的自在自由,品味到个体生命存在的无以言状的美学价值。

显然,庄子并未满足于在“道”的原则里说理、行事(这是与老子不相同的),而是在肯定“道”,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主张挖掘人的最大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凸显出人的个性,人的自我精神、创造精神。庄子在《在宥》篇里说:“物者莫足为也,而不可不为。”(万事万物没有可以勉强作为的,但却不能不去作为。)“颂论形躯,合乎大同;大同而无己。无己,恶乎得有?”(容颜谈吐身形,都和大家没有两样;和大家一样便没有自我。没有自我,又怎么能够占有万物呢?)庄子在《在宥》篇里甚至还提出了与老子“不争之德”(六十八章)大相异趣的看法:

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联系到《在宥》的全篇之论,庄子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自由的人,应该是支配万物而不被万物所支配,这样才能无牵无挂,自由自在。”

由此可见,庄子所设计的理想人格,不像老子那样偏重于“形而上”之“道”,偏重于政治及伦理问题,且虚无缥缈,“玄之又玄”;而是着眼于人的个体存在,脚踏实地于“人间世”,试图消除在他看来是蹂躏人性、践踏生命的反自然、反人类的“人为物役”(人的个体身心被包括名、利、家、国在内的各种社会存在所役使)等社会乱象。其哲学归宿,乃指向人格独立、释放自我和精神自由。他笔下的那些个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鲲鹏形象,至人、神人、真人形象,则是这种人格独立、释放自我和精神自由的理想化与形象化标本。

从总体上讲,我们当然不能接受老、庄的这种非文化主义说辞(李泽厚先生称为“文明批判”)。因为其所主张返回远古的混沌蒙昧,毕竟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而且也断难成功。但是,老、庄的批判,特别是庄子的嬉笑怒骂,快人快语,其实是针对春秋战国之际在功利主义旗号下人们的虚伪与无耻、浮躁与争斗、自戕与相残以至现实的苦难、人间的不平而生发的,是对已过去的人类文明历程作负责任的深刻反省;因此不仅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即便在后工业化社会的今天来看,亦不乏警示意义。再说哲学发展的自身要求,并不欣赏平庸与折中,而往往需要一些怪杰奇才、异端狂士的独立不羁、剑走偏锋来刷新局面,引领潮流。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可以彪炳史册的文化现象或思想潮流,就是他们引发或推动的。而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深受老学、庄学的浸染或影响。这之中,当然也包括老、庄独立遗世、独立思想,不趋炎附势、不人云亦云的人格魅力。

庄子生活于战国中晚期,这是一个列国角逐,弱肉强食的时代。在他看来,其时“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胠箧》。大意是:那些盗窃腰钩的人遭到死刑,盗窃国家权力的人反倒成为诸侯,在诸侯那里存在着仁义啊!)因此,庄子对那个世道是彻底地绝望了,彻底地厌世了。因此,他把王权看成赃品,把仁义是非看成刑具(即“黥汝以仁义,劓汝以是非”),把圣哲看成“为大盗守”的家奴。他因此成为那个时代的批判现实主义者,对君王权贵抱着蔑视的态度,不合作的态度。楚国的国王要他出任宰相,他拒绝了。他的朋友惠施在梁国为相,他去拜访。有谣言说他是去代替惠施为相的,“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秋水》)可见庄子是有很多机会可以富贵起来的。可是他终究不肯富贵。

庄子因此成为臧否时事、砥砺名节的榜样,或者摈弃世务、独善其身的楷模。这也就是后世知识分子对封建统治、封建强权的压迫与钳制的批判与反抗(不论是积极的抑或消极的),都可追溯到庄子及其煌煌巨著——《庄子》那里的一个奥秘。

(选自《文史杂志》2013年第5期)

理想人格教育 篇6

一、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理想人格方面的重要作用

1. 影响和促进作用。

语文教学能直接培养学生理想健康的人格。通过语文教学情境, 可以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和净化;可以促进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觉性、知识性等心理品质, 使学生追求真善美。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情境中能很好地运用语言感召力、榜样的示范力、文学的感染力, 那么, 语文教育对塑造学生理想人格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会更加的明显。

2. 培养和形成作用。

语文教学能间接培养学生理想健康的人格。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学科教育与实践活动的沟通、合作、交流, 重视通过发展性的研究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自学和补充, 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并且在这多渠道的平等、民主的实践合作中, 要求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谦让、竞争, 这必然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形成。语文学科由于其外围的广阔性, 开展活动有其独特的条件, 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中, 学生的认识能力、方式、结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理解力、判断力和自我教育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教师良好的指导和学生积极的参与程度会让语文学科的培养和形成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理想人格方面的路径

1. 融课程于社会, 使学生成为社会之人。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 学生个体最终还是要进入社会, 因此语文教育要教给学生的就不仅是语言符号, 而是如何运用这些符号进行表情达意的能力, 这种表情达意一方面是为了宣泄个体内心的需要, 更多的时候是为了适应社会交往的需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应将生活中蕴藏的无穷无尽的语文教育资源与语文教材内容融通起来, 使生活中鲜活的语文问题情境及时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时机, 引领学生走进纷繁的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和生活化意识, 成为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生活观的社会化的人。

2. 融民主于课堂, 使学生成为个性之人。

语文教育的过程既是一个语文能力的训练和发展的过程, 又是一个丰富人文精神、形成个性生命的过程。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反对把课文解析从外部强加给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知识经验, 情感世界和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占优势的学习方式, 对同一篇文章有他独特的个性化的理解和体验。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理解替代学生的理解, 不能以“答案的唯一性”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语文教学需要充满激情、推崇创造、珍视活力、呼唤个性化的生命。语文教学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 自主学习, 充分发展, 这些都离不开高度民主的课堂氛围。

3. 融真善美于追求, 使学生成为情趣之人。

语文教育的内容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 为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提供了生动而典型的教材。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内容便是人格的发展, 追求理想健康的人格。理想人格的形成既来自于生活实践和理性的启悟, 也来自于审美趣味的陶冶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使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受到美的感染和情的熏陶, 实现人格的完美和心灵的和谐, 是语文学科和语文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使学生追求真善美, 成为富有情趣的人。

当然, 人格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和长期的熏陶、教育、训练过程, 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协作, 我们要利用语文学科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让学生通过语文这一载体来认识社会生活, 感受人文文明, 从而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 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 形成健康、理想的人格, 成为“新型的完整的人”。

参与文献: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生出版社,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8) .

[3]徐光兴.学校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 2000. (5) .

摘要:语文课程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和人文内涵,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对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理想人格的塑造, 语文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也承担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责任。语文教学对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 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 使之担负起培养学生理想人格的重任。

关键词:语文教育,情境,塑造,理想人格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生出版社, 2003 (.10) .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8) .

理想人格教育 篇7

一、概述美术教育在高校实施的现状

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目前高校美术教育通常涵盖以下三方面的内容2:对美术知识的传授、对作品创造能力以及欣赏能力的培养与锻炼。美术教育在高校中有专门的院系,也有非专门的院系,对于非专门的美术院系,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大体上有两种形式:一是开设美术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教学课程,使学生在集中式的教学课堂环境中领悟美术这一传统艺术文化的内涵与精髓,二是借助学生社团以及校园文化生活的渠道实施美术教育。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教委就颁发了《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这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高效对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也做出了将艺术类选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以及学分体系中。

二、探究美术教育培养大学生理想人格的策略

(一)合理的应用民族传统文化创造大学生理想人格精神

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始终被视为艺术的珍宝,其彰显的是民族精神,同时也将民族情感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在提高学生生命品味,健全理想人格精神方面发挥关键性的作用。高校美术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作品赏析的过程,那么高校要想借助美术教育这把“利刃”去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塑造理想型的道德品质,此时教师就应该全力的颂扬真、善、美的艺术价值,有针对性的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结合信息化时代运转的特征,有效的将民族优质文化精神渗入其中,使高校大学生的民族性审美特点与时代性的审美特点有机的整合,协助当代大学生构建爱国主义情怀以及现代化的艺术审美理念。总之,中国画和书法艺术这类民族传统文化在美育中的渗透,陶冶、完善、升华了大学生的人格品质3。

(二)落实美术教育机制创新改革的目标,协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术价值观念

美术教育专业机制创新改革一般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入学考试项目、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规格等。而改革创新具体的体现形式是将中国画、书法等内容添置在入学考试体系中,重点考察学生对艺术作品内涵感悟能力、审美方向以及趣味领悟的程度等,采用多重性评价的形式,具体是指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爱情与道德素质有机整合。

在美术教育进程中合理的添加对古代名画与古诗词鉴赏等教学环节;重视美术学科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应该树立严谨治学的工作理念,坚持以德施教、寓教于乐、以学定教等教学原则,使学生的身心始终处于轻松而愉悦的模式中,从而使大学生在美育环境中萌生思想上的共鸣与反应,享受艺术内涵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调与能力。也就是说美术教育专业机制创新改革目标的落实,使高校学生对审美的理念、美学的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领会,这对其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优雅品行的发展起到了正向引导的作用4,为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建立健全奠定基础。

(三)在多彩校园文化资源的协助下创办第二课堂美术教育环境

当今时代,各大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大型“工程”赋予了很高的重视程度,主要体现在硬件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力度逐年的增加,这就为美术教育创设第二课堂这一教学环境铺路垫石。优质的美术教育环境一是物质环境体现出美感,具体是指建筑设备布置规范合理、校园环境清洁;二是精神环境体现美感,比如优良的校园风气以及融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在优质的第二课堂美育环境中,教师应该彻底的打破单纯性技能传授的教学模式,拓展美育范畴,实现强化大学生审美理念以及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开展由美术、音乐、文学、历史、道德等学科内容组合的美术综合性实践教育工作,使学生的审美素质实现升华的目标,此时大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与表现能力势必会同步的提升。

此外,在第二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创设“角色参与式”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正确的审视自身的内在品质,继而深刻的反思,从而有效的调整自己对艺术审美的价值理念,最后重新定位自身的审美观念,在体验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意识实现整体的提升,对美的内涵有全面的认识与理解,也就是说第二课堂的创设与启用,在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方面发挥出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归纳美术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培养发挥的作用

有古人云:“品格不高,落墨无章法”“画品即是人品”,也就是说学会做人是落实美育教学目标的根本,而高校美术教育最主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生品格,使他们提高对学术理论与素养学习的重视程度,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集体主义合作精神,协助现代大学新生塑造正确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观念、领悟人生的意义以及生命的价值、培养与强化他们坚强的韧性、自信且谦虚的心理环境,树立敬业与奉献的时代精神以及对真善美追求的信念;此外高校美术教育也是辅助大学生完善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渠道,使当代大学生在复杂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拥有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道德失范行为出现的几率。

总之,在现代化社会中,高校应该紧紧的抓住美术教育这一素质教育的良机,为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借助美术教育环节强化大学生的人格与品质,可以采用的方式是多样化,本文作者只是浅浅而谈,高校艺术教育者应该树立创新意识,不断的对现行的教学手段与形式进行改革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策略,从而产生巨大的合力作用,是美术教育真正成为培养高校大学生理想人格的重要渠道。

摘要:美术教育凭借其自身特有的情感和德育功能能够有效的培养高校大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艺术素养与道德节操等。在高校美术教育进程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积极的对现存的美术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创新以及开拓校园文化资源均能够协助高校落实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培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大学生,理想人格,培养

注释

11.范宝龙.论高校美术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J].教育导刊,2009(3):43-45.

22.吴鸿昌.试论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24):112-114.

33.伍云秀.浅论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影响[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2):60-62.

理想人格教育 篇8

一、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2]同时:大学生的总体道德认知水平较高,但仍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行为水准,符合社会对这一群体的要求,但其道德价值取向的层次性与多维性比较明显,呈现不稳定性和矛盾性的特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有待加强。[3]鉴于以上情况,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对其进行理想人格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运用“感动中国”人物素材的适切性

(一)真切感人的榜样是极佳的教育载体

感动中国人物“在他们身上,国人又一次体会着什么叫精神力量,什么叫理想信念,什么叫道德操守”[4], 他们“都是善的集大成者,他们高尚的品质,表现了坚韧的道德意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道德震撼力”[5]。以这些人物为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的载体,带给学生的是深刻地心灵洗礼。

(二)“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与理想人格教育内容相匹配

理想人格是人们追求的人格典范。“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所体现出的崇高人格,能够引起学生强烈关注。对“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进行挖掘、整理,与理想人格教育接轨,教育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

三、运用“感动中国”人物素材开展理想人格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组织开展“感动中国”主题活动,丰富理想人格教育内容

我们“让他们在参与中获益,在娱乐中感受,在生活中实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品质和能力”[3]。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品德认识,开展主题活动给学生一种正确认识,认识越全面、深刻、正确,越助于转化为信念及行为。组织主题活动认识感动中国人物人格魅力,是我们从这个角度来探索进行理想人格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二)建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评价体系构建,对加强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评价是一种对评价对象的量化。建构适应当前形势的新的大学生人格评价体系,引导大学生克服、抵制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促使他们在思想意识、行为合理化的同时,形成更高层次的信念、价值观,提升他们的人格境界,形成高尚、完善的人格。运用“感动中国”人物素材进行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这是理想人格形成的基础,只有培养他们自主评价、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能力”,[1]使他们的主体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努力实现“慎独”,塑造理想人格。

注释

1[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1页, 第181页, 第182页

2[2]李婷婷.全球化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教育[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第32页

3[3]金鑫,张耀灿.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及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第14页, 第16页

4[4]鲁宁.沉甸甸的“感动中国”感动你了吗[N].东方早报,2008-2-18﹙B06﹚

理想人格教育 篇9

一、理想人格的内涵

从心理学角度看,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 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1];从伦理学角度讲, 人格通常理解为道德人格, 即指人的道德品质。理想人格所指的人格则涵盖了以上两者, 因此, “理想人格是指人的理想化的个性特征与精神品格, 是人格发展最佳状态的主体性范畴, 其基本内涵是指被一个社会中的人们所普遍推崇和肯定, 反映民族文化精神和理想, 并且由国家所提倡和推广的人格样板和楷模。”[2]所以, 具有理想人格特征的人, 除拥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高尚的品德和遵纪守法的观念, 还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具有创新能力, 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六盘水师范学院作为全国为数众多的高等院校之一, 在实施理想人格教育过程中, 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 诸如思想道德、心理品格、创新素质等, 也存在某些个性问题, 主要表现如下:

(一) 道德判断迷茫。

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 大学生在道德判断与选择上面临困惑, 思想矛盾斗争激烈, 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抉择面前, 取向功利化、短期化, “义以为上”、“见利思义”的传统美德受到冲击, 近年来出现的受助大学生知恩不报、就业过程中随便毁约、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不良现象就是这种困惑的直接表现。

(二) 德育知行分离。

德育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相统一的过程, 目前, 高校德育的内容还是以以知知识识传传授授为为中中心心, , 德德育育过过程程的情感体验、意志锻炼和道德践践履履为为辅辅助助, , 造造成成学学生生道道德德认认知与道德践行的分离, 导致许多学生厌倦单纯的道德说教、“言行不一”、“说得多, 做得少”, 刘海洋、范跑跑事件就是典型案例。

(三) 创新意识欠缺、创新能力不强。

由于教育体制改革与科技进步的不同步,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造成对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的忽视;同时大学生接受书本知识的灌输有余, 获取实践经验和探索创新不足的事实, 导致其创新意识不强, 实践锻炼不够, 因此, 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这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是很不利的。

(四) 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长期以来, 由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与疏导的忽视, 加之日益严重的学业、就业、情感等的压力, 以及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 引发了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和心因性疾病, 已成为大学生厌学、退学、自残、自杀的主因。近年来, 高校大学生自杀悲剧频频发生, 引起了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和对教育方式的深入反思。

在六盘水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身上, 除了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之外, 也表现出某些个性问题, 比如文化课理论基础薄弱, 应试教育体制导致的高考挫折等带来的自卑感、低效能感, 自信心不足等现象尤为突出, 都是学院实施理想人格教育所面临的消极因素。

三、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的途径

在实施理想人格教育过程中, 学院积极探索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形成了一套具有学院特色的教育培养模式, 主要有如下四种途径:锻炼身心、道德教化、创新人格、制度规范。

(一) 锻炼身心。

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是理想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院在重视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基础上, 同时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1. 重视新生军训。

六盘水师范学院的新生军训是大一新生步入象牙塔之前的“成人式”, 为保证军训效果, 学院每年都聘请高素质军训教官, 在军训的同时加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教育,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增强其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意识, 加强其组织性、纪律性、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2.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保障体育活动开展。

学院兴建了高标准塑胶操场, 修建了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网球场;为正处于青春活跃期的大学生提供了充足的锻炼场所。同时学院通过举行篮球、足球、排球等联赛, 健美操大赛, 越野赛、运动会等体育活动, 不但促进了学院大学生体育的发展, 增强了大学生体质, 还促进了体育与德育教育, 增强了学生应对困难的勇气, 发展了运动技能。

3. 以学生为本, 服务学生, 加大对贫困生的扶持力度。

一是学院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摒弃“委屈肚子, 要足面子”不切实际的铺张浪费和超前消费的做法, 引导学生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关键的地方。二是学院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 努力控制伙食成本, 把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暖费用降到最低;三是不断加大对优秀学生和贫困生的奖励和扶持力度, 解决了贫困生的后顾之忧, 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4.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六盘水师范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配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面向全院师生和社会开放;成立了群众性心理健康协会, 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还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辅导活动课、开展小组和个别心理辅导, 把自我认知教育和生命教育渗入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教育大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学会感恩。学院继续健全心理健康保健网络, 完善大学生的心理支持系统, 使大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得帮助。

(二) 道德教化。

六盘水师范学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 不断优化学校德育环境, 开展六盘水师范学院校风校训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活动, 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和正确的道德观念, 形成正确的道德实践, 促进其理想人格的形成。

1. 优化德育环境。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对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无疑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是充分利用学校优雅的校园环境, 对学生进行显性德育教育。二是积极挖掘和充分利用学院文化等隐性教育资源, 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道德教化。三是学院另辟蹊径, 把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为道德主体提供宽松的道德选择和富有新意的道德元素。

2. 充分运用信息网络。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给认知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劲的生机和活力, 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社会文化结构和文化心理的平衡, 成为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群众情绪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3]因此, 互联网对人们心理情绪的疏导和思想道德的影响也日益明显。学院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统一管理学校的网络资源, 在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基础上, 提高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自律能力。

(三) 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与创造性有关的人格特征, 是理想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六盘水师范学院特别重视学生的创新人格的培养, 其主要做法如下:

1. 创设培养创新人格的环境。

一是通过培养大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活动, 为其创设心理环境, 为培养创新人格、挖掘创新潜力提供更多的可能;二是推行学分制, 改革考试考评制度, 把知识记忆、理解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三是通过“名书”工程, 鼓励师生改革课程教材, 删减过时和不必要的理论内容, 增设创新性课程和实践环节, 加强对实训课的管理, 取得显著效果。

2.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学院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中, 注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好奇心;提供创新性榜样, 一年一度“六盘水师范学院实践之星”的评选, 为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榜样;积极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 如全国范围的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 不但锻炼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 制度规范。

制度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 围绕一定目标而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4]多年的发展, 使六盘水师范学院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制度规范, 如《学生手册》、《学生违纪处罚条例》等学生管理制度;并运用各种手段, 把引导与约束、提倡与反对结合起来, 培养文明习惯, 抵制消极现象, 促进理想人格的形成。

四、结语

作为一所大学“内涵发展的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一代一代人的质量。”[5]所以, 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 不仅是六盘水师范学院, 也是其他高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又因为理想人格的塑造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 还需要社会、学校、社区、家庭等各方面的密切配合, 需要受教育者本身不断反思、正心诚意、胸怀家国, 需要道德、法律和规范的有机结合, 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具有理想人格特征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426

[2] .刘建明, 张国胜.理想人格的制度环境及其社会塑造[J].科学社会主义, 2008, 6:87

[3] .孔燕.构建和谐社会对思想道德建设的诉求[J].道德与文明, 2006, 2:50

[4] .宣兆凯.道德社会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171

理想人格教育 篇10

【关键词】教师 理想人格 德育

1 前言

教师的理想人格是教师高尚师德的直接体现,塑造符合时代精神的理想人格是教师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教育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及由这种人格魅力辐射、积累而成的学校传统与文化是任何教科书,任何规章制度,任何道德说教,任何奖励和惩罚手段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因此,深刻理解、掌握教师想人格塑造的积极意义和方向有助于教师做好德育工作。

2 基本概念

对于人格,不同学科从不同视野,以不同的方式就其某一维度或侧面下了不同的定义。人格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格的,它所下的定义涵盖了人格的全部本质、内涵和外延:“人格是现实的有特色的个人,是人经由社会化获得的,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个人特质结构,是人思想和行动的综合。”此定义涵盖了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人格是全面整体的人,它既包含人的内在品质,又包含人的外在行为实践;第二,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它具有持续性和一致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稳定是相对的稳定,整体是变化的整体,所以人格具有可塑性;第三,人格是有特色的个人;第四,人格是一种内在动力组织,是人们行为实践的推动力量;第五,人格是社会化的产物,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吸收社会思想和行为规范的结果。

理想人格是指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及行为方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能反映民族文化精神和理想,并为人们所普遍推崇和肯定的人格模式。理想人格的设定、宣传和推广事关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事关社会发展的导向和目标,意义重大,因此每一社会群体都应重视理想人格的设计和推广。教师被称为社会的良心,其理想人格的塑造就显得更为重要。

3 教师人格与德育的关系

教师崇高的人格修养是实施道德教育的前提,在德育工作中,没有教师个人人格魅力的渲染,一切道德行为规范、空洞说教都只能流于形式和空疏。对于教育工作和教师人格的关系,各国教育都有精辟的论述: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德国著名教育家第多斯慧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洛克认为:教师的重大作用在于养成学生的风度,形成学生的心灵,养成良好的习惯,怀抱德行与智慧的原则,使学生喜爱并模仿优良行为。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进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教育思想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儒家教育思想长期居于核心和统治地位,它为中华民族集体主义文化及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儒家理想人格是典型的道德型人格,它的要义是“内圣外王”,要求人们首先要修身养性,在进行道德自我完善的基础上再将自己的修养成果推广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实践上去。

4 德育过程对教师理想人格之要求

德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从其表现形式上看,有显形教育和隐形教育之分,显形教育指各种学生道德规范,学生行为手册,规章制度及教师的说教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隐形教育指教师理想人格及学校整体育人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在德育工作中,显形教育是“形”,不可或缺,但单靠它总是显得过于刻板、生硬、不尽人情;隐形教育是“神”,是润物细无声之春雨,是德育教育以人为本之体现,它对于自我意识,自主精神越来越强的年轻人来说,更富有成效。孔子“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是对隐形教育功效之精辟概括。

对于教师个体来说,隐形教育体现在教师理想人格在德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感化与影响。教育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行导人的过程,教师理想的人格品质应反映在教育的全过程中,体现在教育的各个方面。

4.1以理服人对教师理想人格之要求

德育工作是以理服人的过程。现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独立性强,这就需要教师在育人的各个环节中做到以理服人。教师要做到以理服人必须具有以下理想人格:

4.1.1刻苦钻研的精神品质。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学生到学校主要目的是寻求真理,真理是对客观规律的高度抽象概括,只有具备较高理论思维能力,才能全面、准确、本质地理解和掌握。真理教育要收到好的效果就需要教师在宣讲时将其具体化、形象化,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钻研的精神,不断学习的精神品质,深入学习。理解科学理论,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以丰富的专业知识结合现实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真理。教师渊博的知识、高超的学术水平可使学生产生一种敬佩、信服感,这种敬佩与信服是一种心理磁石,一种人格力量,它在吸引学生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会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师包括道德观在内的意识形态范畴的东西。

4.1.2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创新意识与思想应体现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体现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在当前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新思想、新观念、新产品层出不穷,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研究,创新德育手段,以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适时地引导、教育,促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4.1.3耐心细致的精神品质。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高度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大学生思维活跃,思想独立,自我意识和自主精神比较强,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道德观等需在多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中不断完善。诚如英国道德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所言,学生必须面临一定程度思想冲突以发展他们的道德潜能。因此,教师应以宽容、珍视的心情看待学生的价值探索,在尊重、爱护学生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学识、言行和无比耐心的精神品质去启发、引导他们。即使教育效果出现反复,遇到挫折也绝不因灰心而放弃。

4.2以情动人对教师理想人格之要求

教育工作是以情动人的工作。学生只有以感情认同为基础,才可能接受教育者传播的道德思想与道德观念,执行教育者规范的道德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室应通过以下理想人格品质来实现育人目的。

4.2.1积极饱满的情绪体验。教师积极饱满的情绪能时时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甚至价值观念。因为有了积极乐观的情绪,教师便会热爱工作。热爱学生,这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学生会因教师无时无刻不流露出的发自内心的关爱而对教师产生亲近、信赖感。在这种亲近与信赖感作基础,教师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影响便水到渠成;因为有了积极乐观的心态,教师便会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发展,并以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社会情感感染人,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道德情感;因为有了积极乐观的心态,教师才会正确看待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并以主人翁的精神,针对这些矛盾,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积极向政府提出建设性意见,而不是消极徒劳地发牢骚、报怨。

4.2.2仁爱善良的品质。鲁迅先生有句话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因为爱学生,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并欣赏学生的闪光点;因为爱学生,教师才会宽容地对待学生在进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道德观探索过程中表现出的不稳定性,并以无比的耐心进行引导;因为爱学生,教师才会产生出强烈的责任心,并在这种责任心的鞭策下不断更新知识,拼搏创新。学生一旦体会到教师这种神圣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不知不觉地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4.2.3良好的性格特征。良好的性格特征是理想人格的核心因素。据心理学研究:教师态度温和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呈正相关。教师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征学生更容易在感情上接受、认同教师,从而乐于接受其教导。在一个态度温和、善于倾听、作风民主的教师面前学生更容易敞开心扉,展现真我,这是教师引导与教育的基础。

4.4以行导人对教师理想人格之要求

育人工作是以行导人的工作,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要使受教育者心悦诚服,教师不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导之以行。教师只有具备以下理想人格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引导、示范作用。

4.4.1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育人的过程是曲折的,为使学生接受某一观念,往往需要反复多次做工作;育人效果具有滞后性,教育工作往往是育人在学校,成效在社会(5),这影响到教育效果的评价,教师只有以对学生终生负责的态度,以执着坚定的信念,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为支撑才可能尽职尽责地做好育人工作。而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这些高尚的精神品质将成为一种无声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持久地、深层次地影响学生。

4.2.2仁爱善良的品质。鲁迅先生有句话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因为爱学生,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并欣赏学生的闪光点;因为爱学生,教师才会宽容地对待学生在进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道德观探索过程中表现出的不稳定性,并以无比的耐心进行引导;因为爱学生,教师才会产生出强烈的责任心,并在这种责任心的鞭策下不断更新知识,拼搏创新。学生一旦体会到教师这种神圣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不知不觉地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4.2.3良好的性格特征。良好的性格特征是理想人格的核心因素。据心理学研究:教师态度温和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呈正相关。教师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征学生更容易在感情上接受、认同教师,从而乐于接受其教导。在一个态度温和、善于倾听、作风民主的教师面前学生更容易敞开心扉,展现真我,这是教师引导与教育的基础。

4.4以行导人对教师理想人格之要求

育人工作是以行导人的工作,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要使受教育者心悦诚服,教师不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导之以行。教师只有具备以下理想人格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引导、示范作用。

4.4.1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育人的过程是曲折的,为使学生接受某一观念,往往需要反复多次做工作;育人效果具有滞后性,教育工作往往是育人在学校,成效在社会(5),这影响到教育效果的评价,教师只有以对学生终生负责的态度,以执着坚定的信念,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为支撑才可能尽职尽责地做好育人工作。而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这些高尚的精神品质将成为一种无声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持久地、深层次地影响学生。

4.4.2高尚的品德操行。品行是影响理想人格的稳定因素,它反映在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它体现在随手关掉教室里的灯上;体现在不经意间拾起操场中一张纸屑,扔进垃圾桶;体现在下课后主动擦净黑板上每一处痕迹……。教师良好的品行修养使学生产生敬意,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美德是对学生无声的命令。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以身作则,胜过苦口婆心的千言万语,令学生敬仰,促学生模仿。

4.4.3锐意进取的精神品质。进取精神是人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动力因素。教师在追求更高目标时所表现出的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是一种强烈的震撼和教育力量,它将激励学生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如北大已故教授孟二东,即使面对病痛的非人折磨也没有停止奋斗,而是以只争朝夕的态度继续进行专业研究,他的这种进取精神感染,影响了许多学生。

学校德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关键在于师德,教师崇高的人格修养是师德建设的根本。尼采说:“要提高别人,自己必须是崇高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以每个教师的理想人格以及和教师群体完美人格形成的良好氛围去感染、引导、教育学生。

【参考文献】

[1]陈秉公,《大学生人格学》,长春出版社,1989年10月

[2]周之良,《德育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

[3]任顺元,《师德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0页

论孔子的理想人格设计 篇11

在孔子看来, 礼治非单纯地靠外在的约束, 其首先表现为人们的自愿选择。孔子认为礼的规范不是人们被迫接受的负担, 而是人之为人的内在尺度。他说:“鹦鹉能言, 不离飞鸟;猩猩能言, 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 虽能言, 不亦禽兽之心乎?” (《礼记·曲记上》) 由此礼成为人别于禽兽的标志。且人无礼, “无以立”, 礼进一步成为“立人”的标准, 成为人的一种内心准则, 这种准则从天子到庶民皆然。礼的内在性的突出表现为“内省”, 即对自我本质的考察。其次, 孔子对礼的言说以“仁”为轴心展开。《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可以看作对仁的内涵的最一般规定。以爱人界定仁, 体现了孔子确证了人在天地万物中的重要地位, 将人视为目的。“仁”从内在层面突出人是目的, 其外化于制度层面即为礼治, 可以说礼治是从外在层面肯定了人。

二、关于理想人格

孔子认识到人格往往影响着主体的行为, “苟至于仁矣, 无恶也。” (《里仁篇》) 即若确立完美的人格, 其具体行为便可“不逾矩”, 朝着仁道的方向发展。孔子的理想人格主要有两方面:道德因素和才智因素。道德方面首先体现其约束性, 就其指导个人行为来说, 就是要劝善、戒恶, 激励与约束。道德的第二属性便是体现自由, 这与其约束性并不相矛盾。这种自由有较强的自律性特点, 它发挥作用的着眼点就是内心信念, 也就是说道德自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意志的自由选择。孔子对人的意志选择充满信任:“仁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述而篇》亦即不仅为仁为善由己, 为恶也是由己的。仁的基本要求是爱人, 这一要求决定理想人格必须具备仁爱的精神。为实现仁道, 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孔子将“仁”作为理想人格的最根本属性, 同时还强调“智”, 所谓“智者不惑”人们若能遇事不惑, 自然能对所遇有解决方案, 能使所言所行合乎道理。且“未知, 焉得仁”。即人并非懵懂行事, 是以知性为出发点, 有其自觉心。这种行动在孔子那里主要表现为对文化知识的态度, 孔子一再说自己“信而好古”, “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篇》)

三、对孔子理想人格思想的评价

孔子对理想人格的设计超越了人类的动物性, 更多的关注到人的社会性。若说孔子的理想人格设计是对礼治的内在确证, 不如说, 礼治之道是孔子基于理想人格, 超越自然对人文世界建构的产物。孔子的理想人格设计树立起了真正的人, 是孔子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思考的产物。首先, 他指出了人作为一个类的存在物所具有的人贵于物、人贵于天的价值。这种人格设计包含着对人自身的存在、自身的本质的自觉, 是对人之“类”的自觉。从而人们就能有更高的追求和为之行动的动力, 这一系列的过程进而升华为人们对人类存在的庄严意义的一种信仰。其次, 提出了人的自我实现问题。对儒家而言, 个人价值感至关重要, 因为他们发自内在的改善世界的信念促使他们将现状作为他们精神追求的出发点。他们认同学习基本上是为了自我完善这一命题, 作为修身之结果的自我转化, 便不仅仅寻求自身内在的资源, 它还要借助外在的资源。在儒家看来, 真正的自我转化包含从累积的文化传统、社会的认同、天道的原则中去发掘精神的资源。由此从内外两方面使“人”充实起来。

总之, 孔子的理想人格设计将个人不可侵犯的尊严与人生价值联系起来, 它包含两层超越:理想之我对现实之我的超越和理想社会对现实社会的超越。孔子礼治思想中的理想人格设计对我们当今社会仍然有重要的启发, 当今时期处于大分化的时代, 各种思想文化体系混杂, 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正在建立中, 社会价值取向有很多摇摆性, 社会对人文精神的缺失需要人们有某种可以借鉴的模式, 孔子理想人格的设计, 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孔子重视“周礼”原因之一, 在于其中蕴含着他对理想人格的设想, 其理想人格将道德、知性和毅力相结合, 从而完成了“为己”与“安人”的衔接, 这种人格设计对个人的尊严和人生的价值的关注, 体现了孔子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以及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这些超越性的追求对促进我们当今转型期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上一篇:小儿心肌炎临床分析下一篇:成人胫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