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共12篇)
数学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篇1
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 要求教师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 数学教育也不例外, 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以外, 教师还应该承担起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任务, 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 应使数学教育与人格教育达到和谐统一, 为学生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年的实践让我愈发感觉到, 人格教育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无处不在, 积极而又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同样存在于数学教育中。在数学学习中, 对学生进行人格品质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 它的教育意义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在教学中融入人格教育要比简单而又空洞说教更有实效性。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车尔尼罗夫斯基说过, 要想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 必须具备三种品质:渊博的知识, 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在数学知识中蕴藏着纯粹的理性, 并且包含着具有完满严谨形式的真善美事物。数学不仅可以使人优化, 而且可以促使人类美德的形成。科学文化的范畴包含着文化、技术和人格。实践证明, 只有把这三种形式统一结合起来, 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把数学文化素质教育功能和数学教育的技术性和功能有机结合并得以充分发挥。我们素质教育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所以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数学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统一, 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注重情感激发, 培养意志型人格
情感是外部事物对人产生刺激, 而产生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映。现实中事物和现象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而由此产生的心理活动。
首先,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情感和数学学习情感的方法。其次, 帮助学生努力学习数学, 并树立自信心。自信心的树立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数学学习情感, 是数学学习情感形成的主要途径之一。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人的内在因素———自信心, 它对一个人的影响远远大于外在力量对人产生的影响, 对数学的学习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 并帮其树立自信心。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帮助学生形成意志型人格: (1) 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一个人没有目标, 便会没有动力, 生活便会失去兴趣, 目标越高, 产生的动力便会越大, 意志力便会更加坚强, 也奠定了学生数学学习意志的思想基础。学生拥有了自信心, 便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2) 教育学生要有不屈不挠的坚定意志力。对待困难, 要敢于迎面而上, 不畏艰险, 不怕吃苦, 在奋斗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促进学生意志品质的养成。 (3) 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培养学生追求严谨的科学态度。避免学生在数学认识活动中产生盲从、轻率, 甚至消极的思想态度。 (4) 在自信心和意志力形成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二、勇于自我展示, 培养主动性人格
具有主动型人格的人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敢于自我表现, 常常主动、独立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在困难面前不低头, 不被困难所吓倒。敢于提出疑问, 独立思考问题, 个性张扬等。这种人格非常可贵。所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尽可能创设情境, 让学生开动脑筋, 主动思考, 勇于发言, 敢于动口, 让学生都有机会进行自我展示。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自始至终地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养成主动型人格。
(一)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中展示自我
在教学过程中, 该让学生做的一定要让学生动手操作, 不该让学生做的, 教师也尽量创设条件, 让学生去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 教师要求学生一定要按操作程序去做。在操作过程中, 通过观察感知, 最后形成志象, 找出规律。
(二) 激励学生展开讨论, 在讨论中展示自我
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来说, 单凭教师讲解学生往往是越听越糊涂, 这时教师就要让学生把心中疑问提出来, 展开讨论, 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的讨论往往效果最佳, 它不仅能集思广益, 还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 形成一个双向或多向交流的平台。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 也就是都有自己的个性。对待同一个事物来说,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在数学课上, 对待同一个问题, 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见解, 独特的解题思路, 如果让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解法说出了, 就会形成一题多解的局面, 这样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帮助。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三) 展示自我培养思考型人格
具有思考型人格的人往往主动独立地去分析、思考、判断问题。对待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敢于标新立异。积极主动地探索未知领域, 敢于用创新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对事情特征的把握程度往往高于其他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创设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 通过猜测、验证和推理等活动来培养学生自主探讨的能力, 让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事物的特征和内涵。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主动去“悟”, 去“做”, 去“体验”, 去“探讨”, 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以形成思考型人格品质。
(四) 善于合作, 培养容纳型人才
培养学生容纳型品格是小组学习的必要前提。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它表现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观念是素质教育课堂模式的一种。在这种学习方式中, 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 作为组织者, 首先, 教师必须对课堂秩序进行有条不紊的组织安排, 防止出现无序状态, 其次, 作为参与者又是合作者,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怎样发表自己的意见, 怎样去倾听其他学生的看法, 怎样纠正别人的错误, 怎样归纳其他学生的意见等不断地提高小组学习的学习效率,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宽容品格和容纳型人格的和谐统一。
总之, 教师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让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数学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篇2
试论教师人格在语文教学中的潜教育意义
陈军
语文教学是在生活的大背景下的多边多向活动,在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只能感觉而难以言传但是又不可或缺的知识,这就是缄默知识。缄默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显性知识是指能够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的、能够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显性知识,而且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大至生活的大背景,小至教学情景均是语文教学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知识,它们对学习者来说具有潜移默化的浸润性功能。这种浸润性功能在教学过程中的发挥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在我们的实践教学中,我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那些看的见、说得出的显性知识,忽视了默默存在并且默默起着作用的缄默知识。我们的语文教育总有一种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的尴尬应该与此有关。从历史上看,很早人们就认识到在书本知识或能够用语言清晰表达的知识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但是后一种知识在人类知识的历史上长期处于不被重视的缄默状态,在当代知识理论中,这种知识被称为缄默知识,又叫隐性知识,它是与显性知识相对而言的。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第一次对两种知识做出系统的区分和理论阐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区别在于能否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能否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能否加以批判性的反思。波兰尼认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缄默语言不仅是大量存在(20)的,“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而且它是显性知识的“向导”和“主
人”
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或是知识移植过程,它是学习主体和教育主体交互作用的过程。无论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还是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他在参与教学活动时都携带着大量的信息(包括缄默知识),在交互沟通的过程中又会产生许多缄默知识。“从类型上说,既存在着教师的缄默知识,也存在着学生的缄默知识;既存在着有关具体的教学内容的缄默知识,又存在着有关教授和学习行为的缄默知
识;还存在着有关师生交往和学生之间交往的缄默知识;既存在着与语言知识学习有关的缄默知识,又存在着与社会知识学习、自然知识学习有关的缄默知识;既存
(21)在着与教学过程有关的缄默知识,又存在着与教学空间有关的缄默知识”可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缄默知识无所不在,并且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后现代课程论的代表多尔引用了“混沌理论”,认为“一个小的、似乎并不重要的局
(22)部性的改变会引起相当深远的影响”。而这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健康个性的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离不开教育者。因而,在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学中,作为教育人的人,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学习者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传授知识是语文教育的任务,而建构精神更是语文教育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把知识的教育与精神的培育结合起来,“教育才指向精神的充分发展和人的完整性。”①多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在知识的传授方面做的很不错,但在人文精神的建构、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却不尽如人意。这一问题已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注意和重视。“任何人都是在社会交往关系中获得发展的,人的精神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中才能产生和发展”②,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在师生的相互交往中完成的,因而,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立人”,必先立己,只有把教师自身人格的塑造作为“立教”的前提,才能顺利地完成给学生打好精神底子的任务。
教师人格与教学效果
一般的看法是,教师的智力、知识水平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
作用。但国外的许多研究资料表明,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智力及知识水平无显著相关,也就是说,当一个教师的智力和知识水平超过某一关键水平后,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作用的是其他一些因素,人格特征就是其中之一。“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一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③98年,在天津开展关于"古丽红现象”大讨论,古丽红是某小学的语文教师,她的业务水平并不突出,一开始有许多学生家长不满意,可后来发现,她所带的班级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自觉性很强.对此,有些人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只要听听古老师的学生是怎么说的,我们就不难明白其中的道理.在古老师所任教的班级中,每个学生都认为古老师最关心自己.“古老师对我最好”是他们的共同回答.教育家夏沔尊曾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人本主义者罗杰斯认为,要发挥促进者(教师)的作用,关键不在课程设置,不在教师知识水平及视听教具,而在“促进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可以说,正是古老师的人格力量,她对每一位学生的平等、热情的态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古老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教师人格与教养效果
台湾一位学者针对教学效果提出了“教养效果”这个新名词.相比较而言,“教学效果”是短期的,而“教养效果”则是长期的;“教学效果”是显性的,而“教养效果”则是隐性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以建构人文精神为重任的语文学科更应重视“教养效果”.因而,教师的个性特征,教师的能力气质等人格因素不仅影响着教学效果,更直接影响着教养效果.大教育家孔子就有着不一般的人格魅力.孔子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弟子门人众多自不待言,值得一提的是,弟子中象子路、冉有那样数十年如一日地追随孔子的大有人在。孔子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他对弟子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他的无私、无隐,他的平易近人使他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不一般的地位,正如他的弟子颜回所说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能让学生达到“欲罢不能”的境界,这是单凭渊博的知识所无法做到的,很显然,这离不开孔子的崇高的人格形象。孔子死后,子贡自觉自愿地为其守墓六年之久,这“自觉自愿”不能不说是孔子的人格魅力所带来的教养效果。
我国最年轻的文科博士生导师袁振国教授认为,文科教育的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跳动,感受到生命价值的升华,这才是文科教育的真正任务”④。而这个任务
不是单靠言传所能够完成的,身教更为重要。“要学生有感受,首先教师要有感受,要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学生动情,教师首先要动情。”⑤很难想象,一个毫无激情的人,会在教学过程中热情洋溢;一个不尊重他人、没有合作精神、没有创新意识的教师会教育出一批文质彬彬、富于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学生;一个遇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教师会培养出一批有果敢坚决品质的学生。因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格有着不可忽视的潜教育意义。
现代化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它要求我们教师不仅拥有正确的教育思想、优秀的职业品质、坚实的职业基础。更应拥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注释:
①②④⑤ 《理解文科教育》袁振国《教育参考》1999年第3期
论作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篇3
摘要:本文是针对当下作文教学中学生习作里体现出的真性情的缺失而写的,文章深入浅出的论述了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进人格教育,进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人格缺失;树立人格;是与非;美与丑;人格升华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句话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建构,也就是健全人格的培养。这一点,正是当下急需探讨和研究的语文教学工作,笔者就这个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
作文不是一种伴随语文学科衍生出来的简单的写作应用工具,它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启迪学生的人生成长上。我们是在“作文中学做人”的,于是,“真话”作文在素质教育的呼声中应声而至。诚然,从道德层面上看,讲真话是一种品格;从写作层面上看,立足于写真话、抒真情,才能感人以诚、动人以情。
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一些学生的作文中体现出来的人格缺失常使我苦恼不已。有的学生为了博得老师的同情,不惜以父母的双亡为代价为自己设计一个“真实”、苦难的处境;有的学生为了标新立异,试写自己的“尝试”时,竟然写自己第一次偷自行车、初恋甚至是首尝禁果;有的学生为了追求语言表达的幽默风趣,在文章中不惜大打出“口”、损言贬语不断;有的学生为了追求内容的惊险,甚至自己导演了一幕幕血光淋漓、阴森恐怖的故事——更让人疑惑的是,即使是学生们推荐出的部分优秀作文,其中也不乏有消极、悲苦的意味儿。为何学生在新社会新气息下成长的他们会有这些落漠的心理?为何在他们的精神境界里总是觉得少了点儿宽容、理解、乐观、自信?如果说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书育人,那么身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针对这些无意识的“心声”,帮助学生树立人格,使学生在作文中敢于说“真话”,从而绽放出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这里可以看出,作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竭力教育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树立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好学风。
首先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体味生活。鼓励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其中观察是手段,思考是归宿,通过作文(特别是有生活气息题目的设计),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生活与语文的关系、生活与作文的关系,从而使大家更自觉地关注现实,关注丰富多彩,复杂严峻的社会,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人格。
如一次讲过《雷雨》后,我便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人与事,留自命题作文,有一名学生写出了取名《知道》的作文,其中一段是:
……倦怠的接受灌输,却还自以为热衷于知道、勇于知道、乐于知道。也许,我们从来就不知道自己应该知道什么。也许知道,确实也没有应不应该、想不想之分。
所以,我愿意,泡一杯香茗。闲逸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怕只是短期内的渴望。知道自己想要知道的,和别人想要我知道的,哪怕只是短期内的信息。于是我学习,并且培养了自己的兴趣。我会为了好朋友,尽力地知道最近在她身上发生的一些琐碎小事;我会为了爷爷,去了解京剧,知道如何在陪他看戏的时候找到共同语言;我会为了自己的生活乐趣,主动填充兴趣爱好;我会为了一些不知什么原因的原因,知道一些,理解一些,感悟一些……
我在这名同学作文中的点评:中学阶段的作文,最宝贵的东西不是技巧,而是自己对生活的思考。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在自己特别有表达欲望的时候,文笔也显得更流畅,架构也显得更自然。文章本天成,从自己的心里流淌出来的声音,总是能够打动人的。你写的不错,很真实的文章。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是一篇佳作。
这样的评语,激励了该名学生,使他不断地练习作文,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真感觉,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就有了提高。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作文是写给人家看的,殊不知那些你看上去似乎很“碍眼”的题目,其实正是你时时面对,却从未站在自己的人生的角度去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能仔细地想想自己的生活并挖掘生活中的真实,我们笔下流淌出来的,绝不会是矫揉造作之文。
其次,要正确树立教师的角色观,帮助学生分清是与非、美与丑。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因而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人格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育者人格的作用。”身处一定的环境就决定了社会因素对学生身心的影响。现代社会上流行着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往往是导致学生人格残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如“金钱万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等。当学生受知识阅历的限制不能通过自身观察辨清美丑的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正确地引导。教师不妨组织学生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言行编排成小品,在全班公演,让学生们讨论,通过这种有意识的暴露帮助学生体察自身的缺陷,从而自觉改正不足。当学生们重塑了道德观、发扬了美、祛除了丑,就会在人性的篇章中释放魅力,他们的作文也就不会充满灰暗。
再次,教会学生看主流,把握事物主要矛盾。勿庸置疑,事物总有好的一面、坏的一面,总有正面作用、负面效应之分,让学生只看到积极的东西,对消极的成份视而不见是不切实际的。例如有个学生写“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竟畅想自己移入江洋大盗的记忆后,闯荡江湖大发横财。其中体现出来的不劳而获的思想怕是受了当今社会不良“支流”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一味地遮丑不如因势利导。其中体现出来的不劳而获的思想怕是受了当今社会不良“支流”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一味地遮丑不如因势利导。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透过主流看支流,在主流中体味生活、乐观地看待生活。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隐性”美德变为“显性”人格。其实,大多数的学生都有着良好的品德修养,他们有着对美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求、对弱者的同情、对他人的责任,只是这些因子还不够稳定,还不能促发成固定的人格。有个学生在作文中曾写到自己为保护正遭黄牛践踏的庄稼,用力抽打一头老黄牛的事。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学生有着一颗仗义热情的心,可是他懂得珍惜庄稼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动物的关爱。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在肯定其行为的前提下,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和他共同探讨怎样找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既能保全庄稼,又不伤害老黄牛。教师要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白己,帮助他们挖掘自己人格中的闪光点,从而实现人格的升华。
作文教学,不应该仅仅注重引导学生讲真话,更要关注真话背后的人格健康问题。因而,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声”,对他们做适当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了作文,更让他们学会了做人。
参考文献
[1]孙海侠.应重视对青少年的人格教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2]黄希庭.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3]安鹏宇.如何培养健全人格?[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 (3).
[4]李彩平.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教育,2006 (l).
略论小学写作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篇4
一、树立正确写作观,重 视学生的人格教育
写作是个人“精神”的创造,是人格内涵的体现,不同的生命意识有着不同个性的写作。社会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下多元化价值取向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儿童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相关抽样调查显示,有超过10%的少年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和行为障碍。当前, 不少地方的小学写作教学被视为单纯的技能训练,写作程式化倾向明显,淡化或者忽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表达,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写作教学应结合学科内容,树立新的写作观,改变传统模式, 指导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与自己对话, 让学生在写作中审视自己,关注生命质量,注重感情升华与人格的提炼,求真、 求善、求美,铸造健全完美的人格,走向健康美好的人生。
二、写作教学中人格培养 的若干途径
1.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渗透健康 人格理念
(1)观察周围世界,辨别真善美丑。身边生活丰富多彩,引导学生寻找、 发现真善美,对陶冶情操大有裨益。在教学过程中,可确定一个激发学生兴趣、 与健康人格相关的内容为题进行写作, 组织大家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寻找答案,通过自己的判断、 分析,得出结论,形成独立的人格认识。 如围绕遵章交通出行、喂养社区流浪动物、家人善款捐助等题材,让学生讲述所见所想,从中分辨是非、认识美丑。
(2)书写真情实感,实现道德升华。对真情流露的文章,不能苛求写作技巧,而要真诚欣赏、热情扶持、积极表扬,使学生在作文评价中发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感,培养自尊心,逐渐影响个体人格因素的形成。提倡用童言写童心,培养学生重诚信、说真话的思维意识和写作习惯,在真情实感的文章背后欣赏小作者对社会道德认识的不断提升。
(3)寻找写作亮点,激励学生进步。学生写作,有好有差,但每篇写作中都应尽量捕捉其闪光点,也许是片段, , 也许只是一句话或一个词,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教师要注意挖掘闪光点, , 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引发学生思想共鸣, , 激励学生进步成长。
(4)注重课外阅读,陶冶学生人格。阅读容易让学生感知生活,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调动积淀在学生心底的生活积累,引发学生表情达意的心理冲动,使他们产生写作上的冲动。如对生活条件优越的学生,可让他们多接触一些艰辛困苦的生活材料,使他们懂得积极面对挫折,主动关怀他人,树立对己、 、 对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2. 发挥班内集体动力,促进健康 人格形成
“集体学习”的方式有其特有的好处。学生的积极反应,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容易调动学生的思维,形成集体中的个人积极思维。一方面,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令人尊敬、值得学习的。如果师生共同选题,共同写作讨论,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集体的力量将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积极写作,使其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形成健康的人格。另一方面, , 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同龄学生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思想,在写作过程中自由讨论,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对形成健康人格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3. 提高学生认知水平,提升自我 塑造能力
学生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会自觉地选择、内化外来的健康人格信息,形成自身的健康人格。让学生做到有“自知之明”,就要努力提高其自我认识水平,教会学生认识自己、分析自己。如让学生写“成长日记”,进行自我对话, 自我剖析,可以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 进行“我很……”“我……”等类型的写作,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觉与其他人对比,找出自身缺点,积极进行克服。
三、写作教学中进行人格 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正确处理人格教育和语文课程 学习的关系
语文教育具有多重任务,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宗旨。 如果过分突出语文的人文性,过分强调人格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则会削弱培养语文能力的功能。因此,写作教学应以语言教育为基础,在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实施人格教育。
2. 遵循教育规律,避免方法简单化
人格教育应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 不能采用灌输的形式,不能游离于语言教育之外,而应在切实抓好语言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糖溶于水似的“渗透”。 同时,人格教育是一个长期渐进过程, 需要在语文学科中有一个长远的计划。
3.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言传身教 影响学生
数学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篇5
青少年反社会人格矫治中的教育干预
作为一种对社会有着相当危害的`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尤其是青少年反社会人格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学校教育在矫治反社会人格方面具有其他部门所不具有的优势,在学校学习阶段,对其进行认知与行为的适当干预有助于人格的转化.
作 者:黄成松 作者单位:皖西学院,政法系,安徽,六安,237012 刊 名:皖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ST ANHUI UNIVERSITY 年,卷(期):2002 18(6) 分类号:B84 关键词:青少年 反社会人格 干预要注重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篇6
一、引导学生“神入”历史
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和人格的养成是无法从单纯的知识传递中习得的,必须借助形象生动的材料,在历史问题情境中亲身体验,才能理解、感悟,然后内化为个性品质。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使学生在强烈的历史氛围中,借助多媒体再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境,扮演角色体验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形成相应的历史感。
二、重视国格,培养骨气
国家与个人,国格与人格,就像树的根与枝、河水的源与流之间的关系。没有了国格,国人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邓小平说:“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的民族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有完善的国格才会产生理想的人格,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注重对学生国格的培养。
例如,在现代史的教学中,当笔者上《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这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真相,有血有肉地感触历史,笔者找来一些纪录南京大屠杀现场的视频和图片,通过视频让学生亲眼目睹无辜的中国人被活生生地屠杀、活埋、强暴、焚烧的情景,以感受日军的残暴和灭绝人性。其目的是使学生明白“落后必将挨打,国破必会家亡,亡国就会灭种”。接着向学生指出,对这场侵略战争日本不仅没有向中国人道歉,当今日本右翼分子还篡改历史,宣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伪造出来的最大的谎言,日本政府还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等,这些事实都说明日本军国主义有死灰复燃、重新抬头的危险,提醒学生要时刻警惕并预防悲剧重演,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国耻,振兴中华。再结合现实向学生指出:我们害怕的不是日本歪曲历史,而是中国人自己遗忘自己的国耻!比如北京某餐厅出怪招让服务员穿日本军服,让学生谈谈对这类行为的看法,并告诉学生做人应该有骨气,“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再展示一位爱国作家针对一些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表现出缺乏爱国良知的人所说的话:“我不是要求你们悲伤地进去、哭着走出来。但起码不是在里面随便聊天、吃东西、追逐打闹、讲笑、打电话,这样对不起自己的国家,对不起自己的民族,对不起在战争中死去的中国人。中国人不应该忘记自己曾经遭受的耻辱。”要求学生反思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行为。这时,学生反应强烈,有的站起来指着另一名同学说:他曾经在扫烈士墓时嬉戏玩耍。我马上表扬这名学生有正义感,接着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由衷地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不妥。
三、倡导仁爱,开阔心胸
以法治国是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重要保证,以德治国是和谐社会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教之道,德为先”,纵观古今中外,历代教育家都把道德教育放在所有教育内容的首位。然而中国由于十年“文革”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对长辈的孝、对师长的敬、对同学的爱在今天几乎已成为奢侈品。这说明在现实教育中道德教育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学校教育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仁爱人格。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提供的丰富的素材,通过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去教育感化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
例如,针对现在的青少年普遍存在自私、心胸狭窄、待人无礼、不遵纪守法等现象,在教学中笔者利用儒家思想中的“仁”和“礼”,教学生如何学会去“爱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待人有礼,尊敬长辈,团结同学。用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方法教育学生,让他们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并让学生把这些思想贯彻于现实生活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懂得了仁爱的道理,而且还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了正气。
针对部分学生常以争球场或看谁不顺眼为由打架斗殴,复仇心理强烈,笔者在上《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课时,让学生对“萨拉热窝事件”中塞尔维亚青年的行为进行评价,让他们谈谈这种行为是否理智。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暗杀行动不是解决国家和民族矛盾的正确途径,我们应该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反对任何暗杀等恐怖行为,因为此类突发事件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威胁世界和平。同时以学校里发生过的篮球冲突事件为例,使学生明白“冲动是魔鬼”,暴力并非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一时的冲动并不能解决矛盾,只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教育学生冷静对待突发事件,理智处事。
理想人格的塑造、国民素质的提高,能促使国格完善、国家进步,而人格的塑造离不开教育。如果我们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能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格,使他们慢慢成长为有才有德的合格公民,那么,我们所追求的那种和谐社会将不难实现,我们的祖国也将更为强大。
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篇7
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 浅谈一些这方面的认识和做法。
一、文本解读突出人文性
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最好课堂, 让学生处于语文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中,从而可达到语言立人的目的。
在文本解读中, 笔者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词语的深刻含义,直到学生思考人生。如学习《生命,生命》一课,笔者引导学生品析文章结尾作者发表议论的句子:“一切全在我的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 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都在于我们自己掌握”,“勇敢的活下去”,思考下列问题:我为什么应该对自己负责?我该怎样对自己负责? 怎样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怎样使自己的生命更有光彩?在学生与作者的感情交融中,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并且明白人的价值在于奉献,做人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并且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祖国、人民及亲人所给予的深挚的爱。
健全的人格需要学生慎思明辨,知是非,明荣辱。虽然人生道路上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 但是明辨是非, 关系到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和正确的世界观的建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学会评价与判断。如学习《孤独之旅》,笔者引导学生对杜雍和的教子方式进行评价。有学生认为,杜雍和的教子方式不好, 他没有让孩子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不尊重孩子的选择, 也有学生认为杜雍和让自己的孩子在磨难中成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可取的。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都有不尽如人意的一面, 在比较中教师引导学生: 一个人要健康成长既要接受生活磨难, 同时也必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二、注意调动学生自身体验
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可以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设置相似情境,在共鸣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比如张岱的代表作《湖心亭看雪》选择的是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鸟俱绝, 空阔的雪景来表现他此时特殊的心态和与众不同的情趣。教学本文,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背诵柳宗元的《江雪》,然后让学生欣赏冬天漫天大雪的图景,设置两个话题, 让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体验:“当我人生得意的时候,漫步雪中,我想……”,“当我人生失意的时候, 我又会怎样……”通过如此情境, 使学生在俗的生活方式,放飞自己的思绪。
第二种方式是设置对比氛围, 使学生在强大的反差中受到心灵的震撼。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思想偏激,没有受过生活的磨难,在教学《孤独之旅》一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体会主人公杜小康在磨砺中逐渐变得坚强,并且在“孤独”之中变得成熟起来的内心世界,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出文章中表明“孤独”的语句,并由学生自主欣赏,体味杜小康由不敢正视现实到逐步变得坚强起来的成长过程,让学生以“假如我是杜小康,在杜小康的生活环境下,我会怎么办”为话题,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学生认识到: 做人要不畏困难, 不怕磨砺, 对待生活中的挫折要坚强勇敢, 使学生锻炼自己的决心逐步坚定起来。
三、鼓励学生质疑求异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就应该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求异,不满足于课文或老师现成的结论,而要敢于大胆突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 从新的视角去思考和想象, 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观点、看法和结论。
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篇8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分析,挖掘出其蕴涵的丰富的健全人格的文学营养,并就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语文学科优势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进行探讨,以期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作品。通过审美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熏陶,从而塑造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
一、以情感激发为切入点,注重情感的投入与体验
教师在古典诗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以情感人和以情怡人,让学生在知情并茂的教育中去感受、去体验。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展示教材中的显性情感因素,例如在对文字、美术、音乐的欣赏中,使学生获得对美的积极情绪,培养审美感;在文人轶事介绍中,让学生体会他们锲而不舍、刻苦钻研、不怕挫折的情感品质,……这些无疑对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发展是强有力的鼓励。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隐性情感因素,让学生在问题的发现、规律的探讨、现象的钻研中,品尝学习的百味,体验到每一次成功都需要不断钻研,需要执着追求,需要有挑战权威的勇气,需要有面对挫折毫不气馁的韧性,……使学生的人格得到陶冶。
例如《琵琶行》的教学,除了欣赏出色的音乐描写、精妙的结构艺术外,教师应将目光指向最能代表作者主旨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发挥想象,细细品味,指向审美人生。教学时,便抓住该诗句因势利导:琵琶女年轻时色艺双绝,后来年长色衰,正值社会动荡,“门前冷落鞍马稀”,生活多么凄清!而诗人从一个京官,到如今“谪居卧病”,与琵琶女如此相似,感情和她相通了,觉得她是与自己同命运的人;尽管他俩过去并不认识,但这无关紧要,现在他们应当成为知心的朋友。诗句概括了被压迫受欺凌的人之间真挚的友谊,使他们在冷漠的现实中得到一点温情。我们便可因势利导,动情地教导学生: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不会那么平坦、顺利,我们也会时时遭受挫折与坎坷。人生需要承受。承受是一种精神,一种力度与气度,它是人生苦涩而美丽的一番心境,是一种美。生命有幸福也有苦难,烦恼痛苦常会相伴人生,我们每个人应学会在苦难的胁迫下,走出困境。
比如在《归园田居》诗中,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诗人,置身于静谧温馨的田园之中:隐隐绰绰的村落间炊烟袅袅,一间草房静静地立在榆树、桃树和杨柳丛中。这时我们可能会简单地认为,在如此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里,这样的弃官归隐必然是十分惬意舒适的。但是,我们再进一步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入诗人所处的那个社会之时,我们就会深深地体验到,在一个官本位浓重、士大夫耻涉农务的社会,要弃官归耕,“我”得顶住多大的舆论压力!需要“我”付出多大的勇气!我们再设想一下当时农业的落后,农民耕作的辛苦,归耕意味着主动放弃优裕的官俸,投入到艰辛的农民生活中去,意味着饥肠不饱的困顿生活!经过这样的思考,诗人高洁的人格就屹立在读者的面前。
同时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合理增设一点音乐或图画,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像来显示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在努力把握诗歌内容精髓的基础上,可以选择最能为内容服务的背景音乐来调动情感,如用清新明快的音乐来讲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用激越昂扬的音乐讲授李白的《将进酒》,以古朴忧伤的古筝曲引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同情调、不同风格的优美音乐会使他们时而惊喜,时而忧伤,他们会因陶醉而感动,他们会随着音乐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诗人一起来感受那份情感。
二、注重古诗文中人文精神传统的解读,给予古诗文教学更多的文化气息
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如此表述:“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神、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加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文化氛围的重建,能够积极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挖掘作品更深沉的意蕴,使其不仅从旁观者的角度,同时也以参与者的身份观照作品,从而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并能有创造性的发现。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的教学,经过引导学生体会诗句传达出的诗人痛苦感情,我们可从审美角度继续作如下引导:
天上的浓云是越积越多,大雨即将来临了,只可惜茅屋已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这是怎样的一种境地?——让学生从诗歌语言中更深切地感受诗人的痛苦:诗人子女较多,“娇儿”并非指一人,子女在困苦中生活已非一日,这同时反映了诗人“所愧为人父”的沉重心情。“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回忆了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遭遇,把眼前的处境跟时代的苦难联系在了一起,个人的苦与国家的苦比较,孰重孰轻?个人盼望雨止天明,却也并没忘记其他苦难的众生,“何由彻”更是对结束战争、恢复太平的希望。这正是杜甫的伟大处,他不停留在个人的艰难处境上,总是更多地想到时代的苦难、国家的安危。这首诗尽管大半篇幅写的是个人的痛苦遭遇,但诗人的写作目的却在自己的济世之志上,所以结尾一段才是全诗的核心。这一段写诗人的济世之志,用了形象的描绘,千万间广厦拔地而起,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住进其中,人人喜笑颜开,即使刮大风下大雨,屋子也安然无恙。就是在今天,读到这样的诗句,人们也会激动不已。
三、通过诗文作者形象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展示,引导学生领悟人生要义,培养健康人格
在那些优秀的古典诗歌的字里行间,人们常常能感受到一个文人——也许可以说是一个灵魂站了出来,向世界呈现他个人的整体——他的人格、气质、风骨,这就是所谓的文人形象。文如其人,诗如其人,一篇好文、一首好诗自然有一股强大的人格之力贯穿其中。如果在古诗学习中能引领学生穿越历史的时空与中华民族的先哲对话,引领学生感悟文人形象与人格风采,将有利于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教学中,教师在讲解课文前可以适时拓展,介绍一些体现文人人格方面的事例,给学生树立一个可以仿效的榜样。如《国殇》作者屈原的“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故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具有广阔胸怀的事例;《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具有豁达人生观的范例,等等。
教材中所选的诗歌都是优秀的作品,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都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例如,通过分析《登高》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两首诗,学生就会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诗人虽处国破家亡、贫病交加的困境中,但炽烈的爱国热情仍不减当年,仍然想着他人,希望有广厦千万间来大庇天下的寒士,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处在新的时代,处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难道还不如古人吗?我们更应该关心社会的发展,更应该热爱祖国,更应该关心他人。通过分析《行路难》;我们就会了解到诗人李白所表达的历经艰难挫折之后的沉思和抑郁愤激,表现出诗人奋然前行的信心和勇气,以此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懂得有理想并不一定能实现,希望并不等于现实。所以,我们要像诗人李白那样,在人生路上遭受到挫折时,依然壮志不消,豪情不减,用豁达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材中很多作者的故事中都闪耀着坚强、高尚的人格光芒。通过这些作者故事介绍,让学生体味关于爱、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品味人生、升华人格。
四、联系比较,以诗讲诗,拓展学生视野
优秀的古典诗文字字珠玑,饱含艺术的魅力。在古典诗文教学中,以诗讲诗,以诗学诗,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菩萨蛮》相比较,体会早期作品以闺情为主而后期多写家园不幸的悲哀。如苏轼的作品,既有满腹豪情、奔放不羁、慷慨豪迈的句子,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有细腻柔婉、感伤缠绵的诗作,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在学习《鸿门宴》时,引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为证,使学生不会简单地对项羽下“匹夫之勇”“竖子不足与谋”的断语,而会发出“他不是在突围,而是在与命运对话。他不愿以丧家之犬的逃跑来换取宝贵的生命,他要用以一当百的勇气来证明高贵的血液里没有‘低头’二字,证明在刘邦面前他永远是胜利者,即便以生命作为代价也在所不惜”的感叹!当学生读到心胸坦荡而胸无城府的项羽唱出《该下歌》,发出气冲霄汉的长叹时,结合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会对这一悲剧人物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文如其人,人格与文格有着密切的关系。高中语文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健全人格内容,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阅读古代诗文典籍,和学生一起与作者对话,不懈怠地为培养学业有精、人格有成、内外兼美的人才而勉力,努力实现“语文——生活——人格的和谐统一”的最佳教育境界。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篇9
一、人格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格取向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章, 并根据教师的讲解感受其中的真善美, 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和审美能力。当学生有了基本的区分能力之后, 自然会有自己的向往和期望, 会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做出选择。高中学生的可塑性极强, 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正确的引导, 帮助学生向着正确健康、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形成健康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
2.优化学生人格中的认知结构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不仅帮助学生学习语文专业知识, 而且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格学习氛围。学生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中, 通过阅读语文教材中得天独厚的育人内容来陶冶情操, 深化认识和理解, 这有助于优化学生人格中的认知结构,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格教育的优势
1.语文教材内容丰富, 为学生人格教育提供资源
语文教材的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 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浓缩, 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 这些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着人格教育。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 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和能力目标, 陶冶学生的情操, 加强人文修养的培养, 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情感认知和能力水平。例如教学《劝学》这篇文章, 荀子认为人的聪明才智、道德品行不是先天的, 而是后天习得的, 因此, 他强调后天学习, 这一观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精神;此外, 荀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意识, 端正学习态度, 正确对待学习, 形成正确人格。通过对先人文章的阅读, 学生不断体会和感悟,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语文教育是终身教育, 是学生人格教育的有力保证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 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也就是要“授之以渔”, 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当学生掌握了方法之后, 语文就会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 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自觉地感受民族文化, 积淀民族文化之优秀品格, 达到“道德人生”和“审美人生”的境界, 从而提高人格素养。学好语文既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未来承担社会责任, 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提高人格素养, 这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简言之, 语文人格教育追求的是“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格为目标”的教育。
3.语文教育可以修养身心, 提高学生的人格教育认识
学习语文可以起到修养身心的作用。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中掌握其中的奥秘, 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精神得到澄明, 灵魂得到升华。语文学习成为审美人生的一种状态和“诗意栖居”的一种方式, 富含人格教育的深层含义。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让学生在优秀的文章中自由畅游, 使身心得到放松, 修养得到提高, 人格得以健全。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具体策略
1.小组合作学习, 提高学生人格教育的认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很多语文教师都认识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使整个课堂充满生命力。通过小组合作, 学生之间展开交流, 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时深入探讨一些人格素养的问题, 通过相互启发促进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 促使自己不断提高和改进。例如在学习《苏武传》时, 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文章内容详略分布的用意。通过小组讨论, 学生分析出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之所以详写, 是因为它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 面对威逼利诱和死亡的威胁, 苏武坚定自己的信念, 宁死不屈, 忠贞不渝。通过这样的学习, 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涵的认识, 这也正是语文带给学生的人格教育。开展合作, 学生的认识会更快、更深、更全面。
2.自主探究阅读, 加深学生人格教育的感悟
学生人格素养的提升应更多地依靠自主学习, 通过自主学习帮助他们在思想上提高认识。语文中的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大量的阅读会加深体会和感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挑选一些适合自己的书籍, 鼓励学生在阅读之后以写读后感的方式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加深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战地黄花、如血残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跟随伟人的足迹感受领袖的宽阔胸怀, 走进诗人的崇高心灵, 领略政治家的豪迈气概, 这些都是人格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感悟, 从而在自觉感悟中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
3.教师引导启发,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格取向
高中语文的很多文章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佳作, 然而, 由于认知水平有限, 学生不能站在一定高度上去看问题, 这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提高认识。教师的启发就像是一剂“催化剂”, 引导学生思考,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格取向。例如在学习《动物游戏之谜》时,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通过动物们的游戏来感受动物的可爱、调皮、灵巧。接下来引导学生针对作者的写作目的进行探究,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动物研究中去, 一起来寻找动物世界的奥秘。通过研究, 学生逐渐明白了作者的用意, 作者希望通过文章来扩大读者的视野, 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的道理。更深一层的理解使学生懂得了地球不是人类独有的, 动物同样是地球的主人。这篇文章带给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善待动物的警醒有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人格取向。
数学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人格教育,价值观念,创新发展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也从另一个方面论证了语文教育对被教育对象的重要作用。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语文教育决定着他们的学习基础和发展方向,对他们学习其他学科、增进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还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内容,增进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思想内容、价值管理、审美水平的提升,这也要求广大工作者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行,充分发挥语文教育在促进学生人格修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价值内涵
从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语文教育的发展主体是对学生脑力、体力、思想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全面结合。高中语文能够使学生学会文学知识、体验生活中的各项情感。而反过来,作为一名拥有健全人格的学生,要深刻体会语文中蕴含的发展道理,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学生在成长成人的过程中面临着外因和内因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学生对周边环境产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在动摇。教师要深刻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思想精华,利用语文教育,用丰富的文学艺术去浸润高中生的内心世界,使他们对“人格”这一词汇的含义产生更加全面的分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心理能力和塑造健全人格的根本目的。
二、当前形势下高中语文人格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对人格教育产生忽视
众所重视,教育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综合过程,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决定人格教育是否成功的主导因素。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将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考试分值”“拿分重点”看得比较重,对语文教材中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的挖掘程度还不够,有的教师甚至认为“人格教育”只不过是教学理论,导致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出现了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格教育”名存实亡的局面。
(二)缺乏教育情感的融入
这项问题突出表现在一些有经验、有教龄的高中教师队伍中。一方面,由于他们从事教师职业的时间较长,所以部分教师对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发展尚不了解。单纯地将语文教育建立在机械灌输上,虽然使学生在考试答题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却使学生缺乏必要的情感融入和实践积累。同时,这样毫无情感、缺乏思想的语文教学也严重制约着高中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人格教育的创新性不足
素质教育背景下,“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多方面的。突出表现为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和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创新。只有懂得“怎么教”,才能让学生学会“怎么学”。但是很多教师对于人格教育的实施还是停留在单纯的“我讲你听”这一阶段,没有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情景,所以使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人性教育”出现了一定的失衡。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形式居于表面。
三、强化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格教育的若干策略
(一)加大对人格教育的渗透力度
正所谓“为人师表”,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想要塑造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其首要方式就是培养教师的性格魅力。首先,教师要用乐观开朗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影响学生,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开发交流”的教育态度,树立独特的语文专业素养,使教师具备过硬的教学水准。从而塑造一个积极、专业、幽默、阳光的教师形象。同时,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公平工作的教育环境,分别采用合作教学和小组教学的发展形式,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格魅力的塑造和培养,促使学生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积极实现团队的发展和协调能力,通过这项新颖、高效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语文教育的课堂教学环境。
(二)提升学生对人格教育的认同
为了使学生能够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人格教育的发展深意,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中的教材、语言、朗诵等基础,提升学生对人格教育的认同。把促进学生人格培养蕴含在“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课程中,使学生能够在文学的世界中汲取优秀的文化知识,并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使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课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文章的表面穿透下去,由表及里、深入解读,从而增加学生对文中思想的深刻感悟,使学生的思想更加深刻,能够适应学习发展、日常交际的各项要求,以积极健康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三)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技能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较为全面的文学知识,所以为了提高人格教育的发展形态,教师要促使学生从单纯的理论发展中脱离开来,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公益性、文化性的教育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来到当地敬老院、体验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文化美德。带领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基地,从中汲取全面的情感力量,并将其转换为学生内心的发展思想,使学生更多的感受到这些生活实践中蕴含的积极能量,将学生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从感性层次发展到理性层面,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健全人格的认识和感悟,并利用丰富的文学资源和优秀的教育任务,培养学生健全的价值取向,为青少年的发展积蓄正能量。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利用丰富的语文资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始终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中,充分利用语文教育教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为学生的人格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使他们在未来都能够成为一个有价值、有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篇11
教育的永恒主题是不断完善人格,这既是教育的理想和追求,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曾有报告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
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在思想上,会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文化上,会有较初的智力水平;在人际交往上,会具有豁达开阔的胸襟,能够与人愉快相处。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就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发现问题,并善于客观地分析问题,从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人格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从社会的发展来看,需要提出人格教育。目前,随着社会的剧烈变革,学生容易受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逐渐被教育工作者重视起来。由教育部颁布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普通初中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要对学生“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一切都说明,语文课程改革重点定位在怎样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不仅是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质功能,更是实现语文教育“元”的价值。
2.从初中语文教学功能的角度出发,它的全面性、深入性以及发展性,需要人格教育来体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过多地向学生传授统一的理论和经验,很少因材施教,虽然也一直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但在很多方面绩效不初。同时,还存在着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问题,使得学生的人格心理特征与现代教育理论相悖,不能够成为社会上需要的人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挖掘和发展语文教育的功能,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
数学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篇12
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 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 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 而在这百分之八十五中口语交际能力占很大比重。因此, 今天的学生为了在未来社会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必须具备很好的口语交际能力。那如何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选交际话题进行人格教育
现行人教版课标教材关于口语交际分两个系统编排, 一是与阅读结合在一起, 在部分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 安排近二次的口语交际练习;二是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 每册教材安排大小综合活动共六次, 且都与本单元的主题和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 一个优秀的话题既可巩固并提高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效果, 又可拓展学生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因为选取的材料为学生所熟悉, 使学生有共同的知识背景, 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产生沟通愿望和“一吐为快”的冲动,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人格得以发展和提升。以人教版教材中《陈毅市长》一文为例, 整篇课文展现了陈毅高超口语交际艺术。他洞悉化学家的内心世界, 讲究口语交际策略, 说话入情入理, 最终使那位化学家能敞开心扉。此时化学家以“酸性”一词委婉道出了自己的弱点, 陈毅回答异常巧妙:“我的身上倒有不少碱性, 你我碰到一起, 不就中和了?”应答既闭而不谈对方弱点, 充分顾及化学家的面子, 包含了对对方的充分理解和尊重, 又进一步表达了自己赤诚的感情和真诚合作的愿望。像如此既巧妙得体又风趣幽默的书面口语交际语言在语文阅读课文中还有不少。课本中在类似阅读课文之后穿插了相关的口语交际话题, 如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等。这时, 教师一方面可引导学生注意范文中口语交际的技巧, 另一方面可根据阅读课文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引导, 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其中爱的教育、相处之道的教育和分享合作的教育, 从而使学生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 自身人格也得以健全发展。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材中口语交际的设计, 只是提供一个具有开放性、选择性的范例。因课堂中有很多不固定的因素, 加之每个学生家庭背景、知识储备、生活感悟不同, 在活动中必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差异。因此话题也可从家庭学校生活、社会热点问题中选取。这些话题能够满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需要, 使学生有话可说, 愿意交流, 在交流中接收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从而为自己人格的健全发展提供有利的机会。例如“我爱我家”、“北京2008奥运会”、“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等, 都是不可多得的好话题。
二、创设交际情境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课堂上话题式的口语交际, 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原生态的自然的言语交际活动, 它缺少激发学生思维的环境和动力。因此, 要让学生无拘无束自然而然地进行口头交流, 弄清他人说话时的情感和意图, 注意自己说话的言语和非言语表达的情感意义, 识别和运用不同的言语风格, 培养交际的积极主动的态度等等类似口语交际的能力和技巧, 需要教师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生动、逼真的极富感染力的情境, 很容易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 激发起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 从而既达到了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 又可以在充满真情实感的交流碰撞中使人格得以升华。情境的创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经验世界, 也可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调动, 还可以综合运用环境营造、角色表演、音乐渲染、图片展示、录像或多媒体呈现、道具或实物陈设等方式来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如苏教版七年级 (下册) 中设计的一次口语交际是“劝告”。人际交往中, 劝告是一种常见的口语交际形式, 它是一种由心理置换到心理相容的说服过程。劝告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方能达到明辨是非, 告之以理, 导之以行的目的。课后练习三是这样设置的:“针对某些同学或亲友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作劝告, 力争奏效。注意运用正面劝导, 巧用譬喻、直话曲说、借例言理等方法”。题目中所讲的是一个社会公德问题, 现实中就可能有相似的问题情景发生, 学生容易对它产生共鸣的情感反应。教师可安排两人一组共同分析和体验各自角色的情感, 然后各自提供谈话效果反馈, 直至实现预定目标。这样, 练习过程就成了学生投入角色来体验人物情感, 从而陶冶自身情感的教学过程。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技巧能力的认识, 更加深了学生对类似问题的情感上的认识, 而且有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这对学生的人格健全大有裨益。
三、拓宽口语交际教学的途径和形式进行人格教育
1. 走出课堂, 重视日常生活实践。
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组织有价值的活动, 让学生走出学校, 深入社会, 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在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事物接触、交流中提高口语交际技能, 促进自我人格的发展。比如, 利用“小记者站”这个平台开展有关活动, 采访校内的好人好事, 走向社区开展调查, 向家长介绍学校新貌, 了解成功人士的创业艰辛等等。通过这样的体验活动, 深入生活, 接触社会, 为学生口语交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及展现交际才华的舞台。又因为这些活动经过老师的悉心准备, 有意义有价值, 学生在实践的同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得到一定的洗礼, 从而得到一定的人格教育。
2. 开展其他丰富多彩的形式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1) 自我演讲。自我演讲从另一方面也是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 可以介绍自己的简历、兴趣、爱好、特长、家庭、理想追求、人生态度……。这种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在自省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从而人格、能力双丰收。 (2) 利用辩论赛训练口才。针对普遍关注的话题, 通过辩论的训练, 既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深邃的思想和自信的表达, 又可以使学生对自我、世界、身边的事物有更全面的思考和认识, 从而促进自己人格的升华。 (3) 学作主持人。让学生做主持人是口语交际较好的训练方式。它与我们的语文中的人格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如异性交往问题、代沟问题、环保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学生在充当主持人过程中, 在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概括能力都会得到集中的训练的同时得到一定的启发, 促使自己的人格健全发展。
教育需以人文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适当的注意人格教育的渗透, 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 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从而培养出适合当今社会的健康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教育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9.
[2]倪文锦, 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冯仁艳.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成才之路, 2008, (06) .
【数学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推荐阅读:
数学教学中的赏识教育05-28
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07-28
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11-14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08-27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08-17
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09-12
语文教学中的人格塑造05-30
生物教学中的人格塑造10-24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06-14
历史教学和人格教育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