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的人格塑造

2024-10-24

生物教学中的人格塑造(共12篇)

生物教学中的人格塑造 篇1

21世纪中后期的世界危机, 将不再是物质危机, 而是精神危机, 这种危机关系到人类的存亡。教育现代化要求, 教育要致力于塑造健全的人格。但是近年来, 高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追求升学率, 重智育, 轻道德;重尖子生培养, 轻学生人格塑造。

在此, 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在语文教学中, 摸索加强道德教育, 健全学生人格的对策, 并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利用教材和美文, 无声潜入道德教育, 使学生的人格趋向完美。

中学语文教材, 无不凝聚着作家浓郁的情感和殷殷心血, 无不闪烁着熠熠生辉的思想光芒。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一面思想的旗帜, 就是一座人格的丰碑。在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道德教育资源, 从中寻找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结合点。比如学习苏东坡的诗词, 我们可以引领学生走进苏轼, 让学生学习苏轼面对生活的失意、艰难、痛苦时采用的不同态度、不同处理方式:被贬黄州, 作“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谪居惠州, 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做岭南人”;远贬海南, 他说“九死南方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透过这些诗词, 学生会被那种达观的生活态度, 超然的性情意趣所感染。学习《勾践灭吴》, 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勾践在逆境中卧薪尝胆, 励精图治的精神, 劝勉学生要勇敢地面对人生, 跌倒了, 爬起来, 用行动去证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闪光的句子——跌倒的是躯体, 不倒的是信念……。

不仅中学教材蕴含作者对生活, 对人生的感悟, 许多课外文学作品在人物中也注入作者理想的性格和完美的人格, 语文老师可通过自己的大量阅读, 摄取符合学生阅读的诗文,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如美国作家莫亨特的《走一步, 再走一步》 (选自《中学生文化系列月刊》) 可培养学生克服胆小的弱点, 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提升自信心。选读赵丽宏的《炊烟》 (摘自羊城晚报) 可完成学生待人宽厚、助人为乐的人格塑造。

二.利用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他们孤独、寂寞, 渴望得到同学的友谊, 希望得到同学的尊重, 但是, 他们不清楚交友原则, 更不懂得赢得友谊的技巧, 出现了不敢正视自己, 控制力差, 以自我为中心, 不顾及别人利益, 心胸狭窄, 嫉妒, 虚荣, 攀比等等不和谐的人际关系现象;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过多的呵护, 缺少“风吹雨打”的历练, 尽管他们渴望成功, 但他们个性脆弱, 缺少承受失败, 正视挫折的人格素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各学科相互渗透, 高度综合。一个人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 必须与人交流和合作, 依靠集体的力量促进自身发展, 磨练自己的意志, 提高自己抗挫折的能力, 以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为此, 可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各种活动。如, 针对某同学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耿耿于怀的心态, 让学生办一期“退一步海阔天空”“小事见风度”的墙报, 培养学生待人宽厚, 不斤斤计较, 肯吃亏, 心胸开阔, 冷静做事的豁达性格。针对学生不能正确看待教师所谓的“偏心”情况, 发动学生查找资料, 举办一次“假若我是一位老师”的语文演讲活动, 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针对学生爱慕虚荣的道德, 可发动文学社的社员们开设文学专栏——“虚荣与自尊”, 让学生投稿, 或开展辩论赛, 让学生明辨是非, 从而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针对学生个性脆弱, 面对挫折能力差, 可举办读“名人自传”会, 要求学生阅读一部国内外著名学者、科学家、文学家的自传, 这些书讲述了他们努力创业的经历, 期间所遇到的挫折, 奋斗的过程。学者、科学家、文学家们身上显示出来的遇事冷静, 遭受打击仍不低头, 继续前进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会深深地震撼和激励学生, 使他们学会坦然面对现实, 承认失败, 找出原因, 重头再来。

面对入世后竞争更为激烈的社会, 语文老师要结合学科知识, 渗透道德教育, 提高道德素质, 完善人格。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从容面对入世的挑战。

摘要:近年来, 高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追求升学率, 重智育, 轻道德;重课内教育, 轻课外教育等问题。为此, 我在语文教学中, 渗透道德教育, 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

关键词:语文教学,道德教育,人格塑造

生物教学中的人格塑造 篇2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而二者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这主要根源于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

守卫本土是动物的本能,这成了有思想的人类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渊源。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还我河山”的呐喊;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僵卧孤村”“尚思卫国成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人泪下;《冯宛贞》率众痛击英法联军,激起民族万丈豪情;《最后一课》像一只警钟唤醒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

教材中礼赞对党、对革命事业、对共产主义忠贞不渝的内容也不少。“无名战士”不惜牺牲宝贵生命珍藏七根火柴,因为红军大部队正遭遇着恶劣环境的挑战,党更需要保存火种(《七根火柴》)。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党的利益、人民利益、集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是何等的微不足道。《生命的意义》则更激发青少年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青春,去探求生命的永恒实在意义。

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教师授课时不要只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而是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比如,讲朱自清时,势必要讲朱自清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仿效的楷模。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主要是“动之以情”。审美陶冶作用于除语文认识能力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即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心理因素。

《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教材中相当一

教师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塑造 篇3

【关键词】教师 人格品质 人格魅力 师德形象 激励 陶冶 示范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人格力量的作用。”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深远,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运用又是多么至关重要。

那么,什么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它是如何影响学生的?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又是怎样发挥其巨大作用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谈谈不成熟的一些认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对学生学业发展的激励作用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一种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这话说得多好。教师的人格特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及时见效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的过程,还包括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等心理活动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情感,教师的作风和意志等心理都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效果。教师积极热忱的态度能够使师生间建立融洽的关系,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提高教学效果。同样教师的敬业精神以及为达到教育目标展现出的强烈的求知欲,都是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无声召唤。它能有效的激发学生身上潜在的积极因素,使其树立远大、正确的学习目标。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更有利的推进教学进程,成功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表达能力,灵活的教学方法,而且能借助自己积极的情感,善于以情激情,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在愉悦中高效率学习。这就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魅力!我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对教学工作不懈追求、忘我工作的教师,而正因为如此,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班上的学生。哪怕学习再差的学生在他的课上都不捣乱,因为我们深深体会到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术研究的精益求精。可见,教师的人格好比一部好书,足以影响一个集体或某个人的一生。

二、对学生良好情感的陶冶作用

教育是心灵的沟通,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的无私关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美好纯净的心境。陶行知先生提倡“爱满天下”,鲁迅先生强调“教育植根于爱”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有一颗博爱的心。不分智愚、不分贵贱、不分亲疏、不分恩怨,都一概热心教诲。其次,教师对学生要以诚相待,以自己的真情去感动学生。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美好情感的流露,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三、对学生道德升华的示范作用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大,模仿力强。同样这个时期,也是难以抵制不良诱惑,走偏人生道路,迷失生活目标的时期。作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由于和学生接触最多,其良好的人格魅力能为学生提供行为规范的模式,最容易成为学生模仿的典范。从而使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促使学生进行灵魂的自我审视,更会以活生生的道德模范来衡量自己的德行,做出自我调节,汲取教师的人格魅力,追随教师的人格轨迹。从而使自己的道德水准不断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毋庸置疑。那么,作为教师又应该如何塑造人格魅力呢?

1、确立以德立身、锻造高尚人格的道德观

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总书记告诫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为了使受教育者的人格健康发展,教师必须以德立身,致力于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要照亮别人,自己心里要有阳光和火种。首先,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要不断提高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要将自己的生命融于人类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不断磨练意志。其次,要以德立身就须具有修身意识,正人者必先正己。为人师者须处处严于律己,须有言行一致的人格风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以求真、至善、达美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事事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以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豁达乐观的胸怀,高尚的理想情操,崇高的敬业精神,坚强的意志品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学生、教化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心灵的震撼,其人格才能产生影响学生的巨大魅力。

2、确立增强教书育人本领的专业观

教师不能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还需是“终身学习”的“学者”。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是教师适应职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换代异常迅速。这都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成为合格教育工作者,就必须重视专业成长,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要牢记总书记的要求,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相关知识,还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业务能力。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使学生被老师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艺,风趣的语言所深深吸引,从而从内心佩服老师,进而产生对老师的敬重,自觉自愿的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引导。

因此,教师要增强理论深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要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吸收和利用新知识拓宽教学内容,将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人生品位。

《文化生活》教学中的人格塑造 篇4

一、发现文化中的美

在讲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章节, 可以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展示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历程。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厚重到敦煌莫高窟雕塑的轻灵, 从百家争鸣的璀璨到都江堰工程的壮美, 中华文化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就展现在学生面前。其中, 我以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为代表, 把曹植文学作品《洛神赋》与顾恺之的画作并列在一起进行赏析。《洛神赋》为曹植辞赋中的杰出作品。曹子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 通过梦幻的境界, 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 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曹植此赋言辞美丽, 描写动情, 缠绵凄婉, 动人心魄。而顾恺之的画作设色浓艳, 画法古拙, 系魏晋画风。人物安排疏密得宜, 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 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 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这样, 文学的美和艺术的美和谐融合,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擦亮寻找美的眼睛, 共同感受文化之美带给我们的精神盛宴。当我们能够发现和感知美, 那么我们就迈出了塑造健全人格的第一步。

二、感受文化中的力量

优秀文化不仅可以丰富精神世界, 更可以增强精神力量。尤其是文化其独有的感召力和生命力, 可以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在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来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的章节, 强调文化活动对人格塑造的意义。我以学生们喜爱的足球运动为例节选了一段视频, 这段视频节选自《天下足球》中《永不消逝的皮波》。当音乐响起, 猫头鹰之城的那首经典英文原版曲目———《侧影》的钢琴旋律一出, 浮躁的心瞬间就融化了。主唱Adam的嗓音依旧动人心扉, 让人似乎进入了碧蓝澄澈的大海中央, 沐浴着斑斓的阳光, 享受着或动感或柔情的惬意。画面中皮波的奔跑和跳跃伴随着成功和泪水, 话外音响起:“什么时候, 风在发端的少年, 变成了雕塑。什么时候, 纯如白纸的婴儿, 停止了啼哭。在圣火纷飞的硝烟中, 你仍然在你的远方为梦想执着。”这段视频把音乐、体育和诗歌完美地统一。对音乐和文学的欣赏体现了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在足球运动中培养的坚韧顽强、团结合作更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当我讲到三十五岁的皮波还在绿茵场上与小将们一同奔跑时, 这种追逐梦想的勇气和执着几乎令所有的孩子们动容, 甚至有的孩子潸然泪下。因为在这里, 我们学会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 为梦想努力奋斗是一种人生的骄傲, 不论成败。我们在追逐梦想时所展现出的生命力和激情最美, 这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在此强调成功道路上的曲折和失败可能是一种常态, 我们往往要经过长长的黑夜才能抵达黎明, 所以, 一部优秀的电影或者一首振奋人心的歌, 一段传诵千古的名言或者一种百折不挠的信念, 都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塑造健全人格的文化积淀。

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上每个民族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和韵味。就像我们的世界有不同肤色的人种和千奇百怪的风土人情一样。德国民歌纯朴严谨, 就象他们的坚定稳重的性格;俄罗斯国土的辽阔高远, 赋予了这个民族豪爽乐观的性格。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 把中西方文化用多媒体展示出不同地域在饮食、服饰、建筑、文学等方面的特色。建筑特色以故宫、泰姬陵、巴特农神庙为例, 讲述故宫建筑群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 泰姬陵的高肃穆雅, 简洁明丽, 而被美术史家们称为“人类文化的最高表征”的巴特农神庙所带给我们的视觉校正技术的纯熟和山花雕刻的丰富华美, 更是令人感叹人类文化遗产的惊人价值。我们深深地认识到, 承认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才能促进人类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用学生熟知的那首beyond的那首《光辉岁月》中的歌词:“可否不分肤色的界线, 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 缤纷色彩显出的美丽, 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引导学生, 正是因为这个世界不止一种颜色, 所以这个世界才显得美丽。同样的道理, 我们尊重学生个性的多样性, 尊重学生作出正确而不同的选择, 尊重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和职业道路。正如费孝通所言:“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所以人与人的相处也是如此, 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和睦相处, 共同繁荣。教会学生“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这也是当前中学生人格培养的一个重要挑战。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生长的环境使得他们过于重视自己个性的培养而忽视了群体的多样性, 从而产生与周围人群的格格不入和矛盾冲突。因此, 通过展现和对比世界文化、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理解并接受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是和谐共融的, 并养成兼容并蓄、刚柔并济的性格。让学生在纷呈文化的薰陶中, 在春风化雨的氛围中, 培养健全的、有魅力的人格。

总之, 中学生的人格塑造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漫漫长路。而在这条长路中,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然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专业素质, 厚积薄发, 为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和优雅的环境。所谓“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让文化在学生的人格塑造中成为最美的支撑。

摘要:通过对新课程《文化生活》的教学, 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融合文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多种文化因素, 为学生的文化学习和人格塑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从而达到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目的。

生物教学中的人格塑造 篇5

【摘 要】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格,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语文教学是中小学生人格塑造的前提和基础,语文学科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学生人格塑造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文中会介绍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格塑造的优势以及人格塑造的主要内容,最后会重点指出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来塑造中小学生正确的人格。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小学生;人格塑造;措施

一、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小学生人格塑造的优势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未来接班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小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以及各方面的素养,这就形成了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是整个学生学习其他的学科的基础,语文是工具性和知识性高度统一的一门学科。在中小学生人格塑造中,语文老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学知识的启发加上老师的人格魅力为学生的人格塑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语文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多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为今后的生活以及学习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格塑造的主要内容

1.使命感和责任感

树立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人格塑造中很重要的内容,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老师可以让学生多了解教材中的正面人物,将个人的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在一起,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树立了崇高的使命感与历史责任感。例如《邓稼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文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祖国的发展历史以及先进人物为了国家的利益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老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些文章的精髓,对这些事件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挫折,要想真正战胜这些困难就需要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例如《凿壁偷光》《热爱生命》等小故事,都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勇敢地面对。坚强的意志是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必备的人格。

3.自由人格

中小学生是未来的希望,不仅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实现学生的自由发展。自由发展并不是放任学生,主要是指在教学中不禁锢学生的思想,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自由人格的塑造是真正实现中小学生发展的关键。

三、语文教学中塑造中小学生人格的有效措施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不管是小学教育还是初中教育都强调老师的绝对权威,教学活动以老师为中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会制约学生的发展,还会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想真正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老师还需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实现了个人的发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2.让学生在完善自我的同时塑造健康的人格

语文教材中包含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对不同年代了解和学习不同年代的人文精神。例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洒脱、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以及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尚情怀,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启示,激发学生内在的激情,更有动力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3.分析人物,塑造人格

语文教材中有各种类型的人物,学生可以通过分析不同人物角色来塑造自己的人格。首先从正面人物身上学习优点,感受人格之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学习这些正面人物上崇高的精神,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指明正确的道路;其次学生可以从反面人物中感受到人心的险恶,老师要让学生知道这些不良行为的危害性,启发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最后从有缺陷人格的人物中塑造健全的人格,《阿Q正传》中的阿Q正是因为自己不健全的人格导致自己一生的悲剧,让学生意识到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有意识地塑造健全的人格。

四、总结

语文教学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要想塑造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必须要将语文教学与人格塑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明确人格塑造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利用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不自觉地树立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对中小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老师应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正确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上的知识,真正发挥教材的作用,为人格的塑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娟娟.语文教学与中小学生人格塑造[J].学周刊,2013(25)

[2]董绘霞.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健康人格塑造[J].学周刊,2012(27)

[3]何跃莉.学生人格塑造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契合[J].文教资料,2012(7)

作者简介:

在作文教学中塑造人格 篇6

一、以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叶圣陶说得更直接:“教育工作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中国的教育家们是富有人格精神的。孔子周游列国,鼓吹仁爱主张,“惶惶乎若丧家之犬”,但痴心不改。韩愈以中唐文坛领袖名世,其实他还是一位教育大师。在28年的宦旅生涯中,他从事教育教学达20年之久,他上表谏佛骨反佛老的壮举,他在《师说》中强调从师的标准是“有道”。有道,就是一名教师的基本素质。语文教师特别要有独立的思想。现代的鲁迅、闻一多都曾做过教师,他们讲课做事都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所奉行的宗旨在于培养人类德行,他们为此贡献出了整个心灵甚或生命。现今的教师固然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但最重要的是要有人文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都是思想家。语文教师从我做起,不为利诱,不为名诱,不为官诱,不为邪气压服,一片冰心,两袖清风。通过对学生潜在的影响,使他们思想纯正,感情执着,形成健康人格。

二、在作文指导环节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作文指导包括审题、联想、阅读范文等环节。教师在指导审题时,多从正面教育入手。在指导联想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现实生活,客观分析社会阴暗面,正视成长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培养健康的情感,乐观向上的精神。有学生议论:今日社会,人们不再相信一切善良言语,人们不再拒绝所有邪恶行为。物欲充塞心灵,真情放逐流浪,谎言大行其道,真理遍体鳞伤。放眼当今文坛,英雄主义辟易退让,理想主义落荒而逃,骨气硬气大气备受冷落,闲适闲情闲聊红极一时。应该说这是极为片面的认识。教师要帮助他们明白,生活当中无偿献血,救助弱者,反对强权,崇尚真理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等优秀著作依然受到学生厚爱。在选读范文时,要选择那些好文章,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教育人、感化人。高尔基说过,文学就是人学。作文教学要把培养人的任务放在首位。

三、在作文批改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批改作文的过程实际上是和学生对话的过程,文字的表层下面,活跃着的是师生感情的沟通和心灵的交流。教师在遇到错别字、病句时不要打“×”之后就了事,最好能就手改过来,以显示出热情和认真。这也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即使不代为改正,也要督促学生自己改,不能不了了之。更不能画了红框之后,学生已经改正,教师却忘记收口。批语当多鼓励,少指责,特别是不能把某篇作文批得一无是处。否则既伤害学生自尊心,又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实在太差的作文,可以用“如果……,那么……”的方式,在恳切的希望中提出批语,或者采用面批,具体地提出修改意见,效果一定好得多。

将批改作文和培养人格结合起来。学生在写作中流露出的不良心理,特别是提出尖锐问题的时候,正是教师主动找其谈心、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契机。必要时还要和班主任及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全力消除学生心理问题。学生处于成长期,思想尚未定型,适时施教,事半功倍。

四、在作文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作文课外活动是指游览、访问、调查、出板报、出手抄报、建立社团、召开座谈会、举办夏令营等,目的是关注社会生活,了解现实人生,发掘写作素材,培养文学趣味等。组织得当,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譬如在出板报、办手抄报、组建文学社团、开展文学批评等活动中,可以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可以形成尊重个性和尊重他人并重的良好风气。

总之,在作文教学全程中,如果教师能制订好计划,设计好方案,不间断地施行并积极探索,那么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方面一定会发挥良好作用。

优化历史教学,塑造学生人格 篇7

一、好的导入是“优化历史教学, 塑造学生人格”的奠基石

好的开头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巧妙的导入, 可以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 吸引他们的注意;有创意的导入, 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促使他们很快地投入对问题的思考, 为培养他们健全人格、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精选有关史实导入。

这里我所精选的有关史实都与历史教材和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都与课本知识有着拓展和放大的关系。这些有关史实的恰当运用, 对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塑造学生人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的史实语言生动、有趣、形象, 甚至夸张, 但又符合历史的真实, 学生在期待、探究之中进入新课情境。

如在人教版《打开外交新局面》一节中, 可作如下设计:

今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 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她拥有对联合国重大国际问题决策的一票否决权。然而, 这一权利来之不易, 毛泽东说, 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弹指一挥间, 三十多年过去。要了解这段历史, 就要走进1971年, 走进26届联合国大会。

2. 精选现实史实导入。

新课标要求历史教学贴近现实、贴近社会、贴近时代, 精选具有很强的现实感“现在”历史来入手, 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入手, 使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 让学生关注历史、关注现实、关注时代, 培养他们现实人文主义的情感素养。这样, 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自然是水到渠成。

如在人教版必修 (2)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节中, 可作如下设计:

播放“现在”视频“胡景涛主席访问美国”片段, 指出当今中国外交的巨大成就和辉煌历程, 然后话锋一转, 设问:“可是有谁知道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的外交状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那段历史吧。

3. 精选历史情景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里我所精选的历史情景, 就是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 (导游、记者、历史人物等) 的形式, 激发自身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继而以历史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学习和体验历史。以这种方式导入新课达到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人格, 可谓效果明显。

如在人教版《亚洲经济的发展》一节中, 可作如下设计:

大家知道如今的东南亚国家的旅游业非常发达, 特别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一带, 现在我想去这些国家旅游, 哪位同学能自告奋勇担任我的导游, 和我一道去游览胜地?学生争先恐后回答……然后设问:“我们刚才游览的这些国家为什么会这么发达呢?它们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的画卷之中吧。

二、提供历史细节是“优化历史教学, 塑造学生人格”的催化剂

人们常说“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历史教学需要高屋建瓴, 需要理论指导, 同时也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基础知识做起, 从细节、小处入手。历史本来是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 但囿于篇幅的限制, 课本往往采用高度凝练、概括的语言。须知, 对学生而言, 几乎所有的历史都发生在遥不可及的年代, 轻描淡写的叙述是难以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特别是对一些结论性的语言, 教师必须进行拓展, 进行必要的讲解。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就必须为这些抽象的文字添加枝叶, 使干枯的树干变成郁郁葱葱的大树, 使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历史, 这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催化剂。

1. 提供生动、真实的历史细节, 引人入胜来塑造学生人格。

历史是具体的、动态的, 对历史的叙述也应该是具体而生动的。要想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在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 就需要提供真实、生动的历史细节, 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气氛, 还可以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塑造学生人格。黄一欧先生说“一堂好的历史课一定要有典型的例子”, 要把历史讲“活”, 让学生动“情”, 离不开具体、生动的细节。

[案例]在讲述《马关条约》签订时, 加入谈判时的一个细节:

伊藤博文提出一个月内交割台湾, 李鸿章说:贵国何必这么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伊藤博文回答说:尚未下咽, 饥甚!

这一问一答, 活现了二人的嘴脸, 也典型地表现出谈判的气氛, 增强了学生对当时谈判情境的理解和对侵略者丑恶嘴脸的憎恨。

2. 提供历史难点的细节, 深挖教材来塑造学生人格。

从信息的性质上讲, 细节有一种活的属性, 这在信息传递时最容易被接受, 又不容易被遗忘。要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这时恰当地运用历史细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教学的抽象、枯燥和乏味, 还可以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 使教学得到升华和深化, 学生的人格得到进一步培养和塑造。

[案例]在讲述人教版《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一课“米棉之战”时, 其主要内容学生难以理解, 觉得干巴巴的。于是我在讲到物资调集后何时出手这一关键之处时, 补充了细节:

一些同志认为应该立即抛售, 但陈云却说“不急, 再等等”, 采取了按兵不动的策略。投机商错估形势, 不惜借高利贷囤积物资, 使劲哄抬物价。11月25日, 在中央财委的统一部署下, 全国几个主要的大城市同时按国营牌价集中抛售, 使投机商措手不及, 纷纷破产, 物价迅速回落。

这一细节的运用, 不仅解决了教材的难点,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为什么米棉之战中共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 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3. 提供历史细节启发思维, 塑造学生人格。

细节是形象的、典型的、有特色的, 可以以小见大, 于细微处见精神, 使学生更真切地了解和认识所学到的史事。细节还往往具有启发性, 通过提供启发性的历史细节, 可以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 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 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从而达到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案例]在讲述人教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胜利》一课“德黑兰会议”时, 我作了如下细节的拓展:

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 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 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 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 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 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

通过这段话, 可以发现:在调侃之余, 三国的争霸企图已隐隐显现了。这从一个侧面告诉学生, 三国在打败共同敌人———法西斯之后, 分道扬镳势在必然。这时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三位领导人为什么会这样说?二战后全球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至此, 师生的互动、交流就水到渠成了。

三、有效的课堂互动是“优化历史教学, 塑造学生人格”的关键所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应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有效的课堂互动, 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是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和塑造学生人格的关键所在。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 怎样体现课堂互动 (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 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呢?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是营造情景、师生互动、学生主体。课堂的互动与否, 不在于形式上有多热闹, 而在于学生思维上的参与程度。一堂优质、高效的历史课应当是学生思想上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踊跃参与, 应当是内容丰富、充满思辩的课, 更应当是学生学有所获的课。我认为实现课堂教学互动来塑造学生人格, 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有效的提问———实现教学互动, 塑造学生人格。

问题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 牢牢抓住他们的兴奋点, 是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的关键。我认为教师的提问, 要面向全体学生, 抓住他们的兴奋点, 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开动思维。教师和学生一起营造出宽松、民主、活跃的气氛, 在师生的积极回答中加强互动、互信、互爱, 优化历史课堂教学。一堂好的历史课, 一堂好的塑造学生人格的历史课, 一定有充实的教学内容和活跃的教学气氛, 也一定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思想上、情感上和话语上的亲密交流 (以提问为主要形式) 。

(1) 神入性的提问。

简单地问个为什么、怎么样, 往往很难收到吸引学生的效果。若是合理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从历史人物的角度思考当时的情况, 渲染烘托气氛, 学生的兴趣和人文情感会更浓, 思维会更主动、更积极, 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和实现师生互动。

[案例]讲述“一国两制”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史实, 若只设问原因如何、过程怎样, 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 可以设计以下提问: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和“钢铁公司”邓小平碰撞会发生什么呢?形象的比喻马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人文情感, 调动了思考的积极性。然后出示撒切尔夫人会谈时“铁”一般的言论, 设问:“假如你是邓小平, 你会怎样反驳她?”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了邓小平“钢”的气质。接着再设问:“你认为邓小平为什么会有钢铁般的外交风格?”导入分析回归的原因。这一系列再现历史场景、形象、有趣的神入性提问, 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和解答问题的积极性, 圆满完成了教学目标,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

(2) 激趣性的提问。

这种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注意力、求知欲和主动性, 促进学生进行探究, 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和实现师生互动。

[案例]在讲述人教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节时, 我设计的问题如下:

“将军大使”的由来如何?新中国之初为什么要实行“一边倒”的方针?何为“一边倒”?通过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兴趣和情感思维。

(3) 一定难度的提问。

提问的设计必须有悬念、有曲折、有思维含量, 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这种问题要有一定的疑难性, 能够调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同时又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学生经过努力是可以回答、解决问题的, 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实现师生互动。

[案例]对殖民扩张的认识和理解, 我设计以下问题:

(1) 殖民扩张的必然性是什么? (2)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扩张与工场手工业时期比较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3) 对英国在印度完成的双重使命如何理解? (4)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形成, 其含义是什么? (5)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 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认识水平。

(4) 评价性的提问。

让学生对史事提出看法和作出结论, 这类问题要求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历史现象、人物、制度等进行价值判断, 并做出决定, 这是对学生历史认知水平的最高要求。这种提问的显著特征是让学生尽可能面对真实的问题, 也就是说尽可能与现实相联系,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思维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实现师生互动。

[案例]在讲述完“文化大革命”这一内容时, 为了加深学生对毛泽东的全面了解和认识, 我设计了“对于毛泽东的功过是非, 你该如何评价?”这一问题。学生在回答中, 培养了自己运用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 模拟、角色的扮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塑造学生人格。

新课程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 创设历史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导他们自主探究, 最终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获得心智的发展, 把学习变成一种活动、一种需要和乐趣, 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方法:

(1) 小先生的扮演———更换教学角色, 让学生充当历史学科的主人。

采用角色置换的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扮演教师 (小先生) , 变学为“教”, 从“教”中学, 让学生充当教师角色, 品尝传道、授业、解惑的滋味。这种让学生充当教师的“小先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人文、科学素养, 唤醒了他们的主体意识, 发掘了他们自身的潜能。

[案例]在“祖国统一大业”教学中, 我设计了“教学升华”环节:讨论“台湾为什么可以回归祖国?”, 让学生们分成两个小组 (正方和反方) , 进行形式多样的交流, 并展开辩论, 让学生“扮演教师 (小先生) ”,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积极性、合作性与参与性, 让他们在亲身感受历史的过程中, 学习历史、理解历史、掌握历史。从而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塑造学生全面的人文素养。

(2) 新闻记者的扮演。

让学生充当密切联系历史与当今社会的“新闻记者”角色, 使他们认识到历史课堂与现实生活之间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健全的人格。

[案例]在讲述高三历史隋唐文化, 介绍著名唐朝大诗人李白时, 我设计了“李太白与马鞍山、当涂”的活动课。让学生扮演社会生活中的“新闻记者”角色, 自己去参观采石矶和青山太白墓风景区, 同时让他们自己去收集一些与李白有关的资料, 在此基础上, 我进一步设计问题:“李白诗人的遗迹对马鞍山、当涂现今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我们现今该如何进一步开发我市的旅游资源?”学生在整个“新闻调查”活动中热情高涨, 他们分小组讨论, 并写出许多合理的改进方案, 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甚至画出了精美的设计图, 为未来马鞍山的旅游发展提出了很多具有可行性的方案。通过这种扮演社会生活“新闻记者”角色的活动, 学生身临其境, 把课堂延伸到了社会, 培养了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在关心社会的同时, 宽阔了胸怀, 健全了人格。

(3) 历史人物的扮演。

让学生充当教材中的历史人物角色, 体验历史情境, 形成历史表象, 掌握历史知识, 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 激起积极的情感, 进而培养历史思维和科学创新能力, 从而达到塑造自身健全人格的目的。

[案例]在讲述《文成公主入藏》一课时, 我把整堂课的教学分成三幕:第一幕———吐蕃使者求婚;第二幕———文成公主西行入吐蕃;第三幕———文成公主在吐蕃。学生分别扮演唐太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使者等历史人物角色。全新的教学方式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整个教学令人如沐春风, 耳目一新, 达到了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3.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益于学生的成长与终身发展, 健全学生人格。

历史课改要“使学生学会学习, 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 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1]。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渐渐深入人心, 学生通过掌握基本史实和基本技能, 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自主化”的研究 (探究) 实践活动, 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 进而获取更多的新知, 为自身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一堂高效、优质的历史不只是要教会学生知识, 训练他们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丰富心灵、完善人格。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

(1) 编演历史课本短剧。

现代心理学认为“体验是指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2], 体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宗旨。让学生编演历史课本剧, 不但可以加深他们对历史人物的体验和历史事件的理解, 而且有助于他们学会搜集、归纳、整理资料等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 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正是在“编”与“演”的过程中, 学生们反复求真、探究、反思与沟通, 触摸历史事件, 把握人物心理, 感受历史情境, 体会合作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 完善自我的人格。

[案例]在讲述人教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胜利》内容时, 我让学生自己准备、编演历史课本剧, 学生讨论后, 提出了设想:剧本分为“苏德战争爆发前世界各大国的战略”、“苏德战争爆发后各大国的反应”、“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各大国的反应”和“团结一致、打倒法西斯”四幕。在课堂教学中, 四幕剧有机地穿插在各个教学环节之间, 使得整个教学安排课堂生动、紧凑, 浑然一体,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从而实现了优化课堂教学和完善学生人文素养。

(2) 开展历史课堂辩论会 (或讨论会等) 。

古时的墨家认为:“夫辩者, 将以明是非之分, 审治乱之纪, 明同异之处, 察名实之理, 出利害, 决嫌疑。”[3]可见辩论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辩论这种活动, 可以使学生对辩题所涉及的内容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在双向、对撞的思维中辩明事理。开展历史课堂辩论会, 既要有教师的活动, 又要有学生的活动, 师生互动、师生互补, 才能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充满和谐的氛围。“这种方法使学生始终有一种新鲜感, 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有利于同学之间的互相协作精神的培养”[4]。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 积极思考, 自由交流, 主动探究, 大胆质疑, 学得轻松, 学有所获, 学有长进, 人格素养得到升华。

[案例]对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同学们提出疑问:假如没有联合国, 有没有其它的组织同样去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职责?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在当今世界能否起到维护和平的真正作用?联合国的发展前途怎样?这些问题反映出学生们在动脑筋思考。我抓住这个机会, 以“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能否起主要作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讨论联合国的背景、历程与现状, 要求他们依据历史条件和史料, 全面、客观地展开辩论, 并评述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从而养成正确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习惯, 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 撰写历史小论文 (或调查报告、读书报告、历史人物小传、社论和报道等) 。

研究性学习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注重把握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经历与体验。通过亲身体验 (去社区、企业、街道、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 查找、收集、整理资料, 经过修改、加工、核对后撰写历史小论文等方式, 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锻炼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丰富了他们收集、分析、总结资料的方法, 加强了他们彼此间的合作精神和友谊, 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案例]为了加强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的全面了解和认识, 我把学生分成八个小组分别查找、收集、整理资料。第一小组学生观点“评价郑和下西洋———见义忘利”;第二小组学生观点“评价郑和下西洋———利弊参半”;第三小组学生观点“评价郑和下西洋———‘杨白劳’”;第四小组学生观点“评价郑和下西洋———光辉的里程碑”;第五小组学生观点“评价郑和下西洋———失败的航行”;第六小组学生观点“评价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壮举”;第七小组学生观点“评价郑和下西洋———和平的使者”;第八小组学生观点“评价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意义深远”。在活动课《评价郑和下西洋》中, 我要求八个小组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并撰写一篇《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的历史小论文, 这样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 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美妙的结尾是“优化历史教学, 塑造学生人格”的回味剂

最后几分钟, 是教师最容易忽略的, 以为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课的内容, 也就真正地把时间交给学生了。殊不知, 这最后几分钟是重新唤起学生对本课内容兴趣的好机会, 也是使本课知识得以升华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佳良机。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那么, 良好的课末设计, 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 如美妙的音乐一般耐人寻味。因此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结尾, 使它如同一台文艺节目的压轴戏, 能够紧紧地吸引学生。课堂结尾要帮助学生认知;要对学生进行启发鼓励;要使学生愉快, 以消除疲劳而精神饱满;要让本节课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也给学生留下永久的回味。美妙的结尾是“优化历史教学, 塑造学生人格”的回味剂。

[案例]在“祖国统一大业”教学结尾中, 我精心设计了“余音绕梁”环节:首先动画演示“余光中的《乡愁》”一诗, 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希望台湾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如今台湾的回归与祖国的统一指日可待……接着师生共同演唱一曲《我的中国心》, 结束本节课堂教学。这时全班师生的爱国热情和拳拳赤子之心达到高潮, 久久不能忘怀。

五、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优化历史教学, 塑造学生人格”的桥梁

当今的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也是信息化社会, 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读、写、算的学习方式已经融合在一起, 从而构成了一种新式教学的平台, 信息技术也“从技术上升为文化”[5], 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手段, 以清晰的图像、图文并茂的实例, 多角度、多方位提供信息, 可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还能够为学生营造而提供教学情境和自主学习的媒介, 使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协作、讨论, 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理解知识, 并使之上升为情感, 转化为个体的素质。“年青人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 一旦学生掌握了网络信息技术并运用于历史学习, 其收获将远远超过传统方法”[6]。

多媒体技术中声、光、形、色多种信息的运用, 强化了学生思维的力度, 提高了记忆效果, 把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使学生耳目一新, 加深了他们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 提高了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的质量, 从而也就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培养了他们的健全人格。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优化历史教学, 塑造学生人格的桥梁。

六、教师的个人素质是“优化历史教学, 塑造学生人格”的源头

历史教师不仅应具备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 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了解史学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还应具有一定的学科科研能力。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 成长的引导者, 教学的参与者, 又是课程的开发者。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饱览群书、博学多才的, 应该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发挥教师的自身优势和特长, 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因素, 是优化历史教学、塑造学生人格的源头所在。

人们常说:教师要交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师的这一杯水, 是经过日积月累形成的, 又要经常更新和补充, 不断进行精心的提炼, 这样才能使提供给学生的那杯水充满知识和智慧。历史教师应成为社会, 尤其是学生的榜样[7]。

总之,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只要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 把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 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 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寓教于乐, 不断转化并采取高效优质的教学方法、途径与策略, 优化历史教学, 塑造学生人格就一定能够不断深化下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也一定会在不断创新的课堂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2002.

[3]墨子.小取.

[4]李树棠, 朱玉平.诱思探究理论与讨论教学法.历史教学, 2002, (1) .

[5]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教育研究, 1997, (5) .

[6]杨文新.信息技术与史学研究.历史教学, 2002, (2) .

立足课堂教学, 塑造和谐人格 篇8

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 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 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 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 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思想政治课的这些特殊教育功能, 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产生直接的正面影响, 成为塑造青少年和谐人格的主要教育渠道。

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平台, 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场”, 是师生交往和互动、智慧生成的地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通过有效地创设教育情境从事教育活动, 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提升和科学发展。要想达到学生人格的和谐, 政治教师必须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课堂教学为重点, 实现传统教育向新课程素质教育理念、策略、方法的转变。

一、从教师独语走向师生对话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大多通过教师讲解、讲演、讲述等方式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这种一支粉笔一张嘴式的“独语”是一种宗教式宣讲, 凭借军事化纪律管理作支撑, 要求学生洗耳恭听做好笔记掌握知识而不注重学生内心的感受;没有对话, 听不到不同的声音。这种“独语”仅仅把政治课堂看成了应试的工具, 只教书不育人, 漠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课堂教学应变单向教育为双向交流。新课程视野下的师生对话则是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 通过言谈、倾听、争论等方式, 使学生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对话中, 体验到知识、自由、尊重、宽容与关爱, 同时得到激励、召唤、指导与建议,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情感体验;丰富多彩的交往不仅可以扩充认知领域, 优化认知结构, 增进相互理解, 而且可以开阔胸怀、淡化冲突、净化不良情绪。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强调的:“我们最重视师生接近, 最重视以人教人。”“一校之中, 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 才算真正的精神交流, 才算真正的人格教育。”所以, 高中政治课堂必须从教师“独语”走向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面向社会、面向新生活和丰富多彩的个性生命。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说理疏导、情感陶冶、品德实践、榜样示范、论文交流等多种课堂教学方法, 多一点人生点拨、多一点平等交流、多一点情感共鸣, 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和谐人格的独特发展。

二、从文本理论走向新鲜生活

对未成年学生来说, 高中政治课教材高头讲章多、喜闻乐见的话题相对少。高中生在政治课堂上, 常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 从事学习着高头讲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 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所以, 学生的人格被分裂为两个不相关的世界。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建构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政治课的课堂不是远离尘世的空中楼阁, 一旦出现了与现实脱节, 这块领地就必然是“理论的沙砾堆砌的沙漠”。生活世界是鲜活的人文世界, 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未分化的整体世界, 而不是理论的、逻辑的、分割的碎片。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政治课堂教学充分吸收生活世界的直观性、本真性和体验性, 要求教师密切联系生活实践, 恰当举例、分析问题和解说, 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建构人格。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 具有时代特征, 反映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 符合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拿哲学教学来说, 哲学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向导, 哲学教学决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充实和扩展与鲜活的生活、生命有关的哲学内容, 可以是兴旺的哲学家族、纷争的哲学前沿、捣鬼的哲学悖论、风趣的哲学大师等。这就是创新地使用教材。教师在明确基本价值取向引导的基础上, 可以精选与生活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案例、典故、观点, 使学生不仅仅获得知识, 还让学生直面生活中的道德冲突。通过课堂预设的情景, 呼唤学生的良知, 鼓舞学生的斗志、矫正不良的言行。

三、从灌输说教走向自主建构

在《词源》中灌输被解释为“灌注输送”, 灌输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 是在久远的教育历史中形成的, 在科技理性横行之下, 教育的塑造人格价值逐渐失落, 工具意识逐渐增强, 教育时而成为社会政治工具, 时而成为社会经济工具, 使学校成为社会人才和劳动力的生产机器, 灌输成为教育中固化人的心灵的一种高效率的手段。强制性的灌输与素质教育的真谛是背道而驰的, 是一种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多样性、无视人的自由与尊严的教育。杜威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虽然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 却不能迫使它饮水。”同时他的结论是:“任何主张将 (道德) 知识灌注在一无所有的心灵上的各种教育方法, 都应该被扬弃。”人格是个人身心发展的体现和需要。马克思说:“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冲动。”个人习得和谐人格, 实质是个人向善的自然追求, 也是社会所期望的个人的一种理想状态。人格建构是强化和内化的统一, 是个体心理结构“自组织”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注重创新, 寓教于乐、寓教于境, 引导学生自我完善。

四、从道德认知走向人格和谐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了“本课程具有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 新课程是在反思传统思想政治课程 (德育课程) 基础上重新建构一种新的德育课程观。从课程目标上来看, 它强调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但作为一门德育课程, 笔者以为, 其目标的重点应是诱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 进而让学生有效地实践自己的道德生活。关于道德的知识普遍地见诸教材、试卷和课堂上。在日常的课堂上, 教师一厢情愿、居高临下地让学生背诵道德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权利义务知识, 缺乏对心灵的爱戴与触摸, 使得道德的知识训练与精神之间的分割, 知识与性格之间的分离, 教育所追求的完善人格目标在“知识中心主义”的支配下与个体发生了脱节。这种急功近利地把政治课看成智力训练而漠视德性的情感、意志和行为, 使未成年人出现了道德认知高、道德行为低的人格分裂、畸形。这样的高中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问题青年”。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道德教育的成效不在于掌握了多少道德知识, 而在于支撑其道德观念的真挚情感, 在于如何让学生道德的知情意行和谐统一。政治教师应引导和教育青少年遵守道德底线和法纪, 坚决不做坏人;同时不满足于做凡人或庸人, 做一个道德情操和信仰之上的人, 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 自我实现的人。

历史教学要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 篇9

一、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的必要性

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人格的塑造,是当前历史教学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要解决此问题,我们的历史教学就必须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并把它作为历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点。不容置疑,我们要培养跨世纪的接班人,真正达到“科教兴国”的目的,就必须注重塑造学生人格。正如马斯洛所说:“自我实现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因为这些都是人格放射出来的副现象。因为对人格来说,成就是第二位。”(注:马斯洛———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教师要让学生正确地把握人格完善对人的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必须用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与阅历经验等人文科学的成果来培养学生,武装学生,以使学生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进而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这必须引起我们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 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不断增强学生的人格意识,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众所周知,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而人格的完善又不是自然形成的,是塑造的结果。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谈到培养目标时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老先生这里说的“真人”是指说真话,求真知,办真事,为真理而奋斗的人,是指人格完善的人。

当今时代则要求我们培养出有高尚人格、有渊博知识和有高超能力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显然,在面向21世纪的历史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不断增强学生的人格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2. 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也是十分迫切的。

由于如今社会某些不健康风气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市侩精神正在侵蚀校园文化的氛围,《中国妇女报》刊登江苏省泗阳县仓集镇人民政府王荣林的一封题为“班长‘受礼’开绿灯”的来信。信中说:“学生的小头头们每天都有人送‘礼’。礼品小至铅笔、橡皮,大到手枪、飞机之类的各种玩具,甚至隔三差四还能到小卖部‘吃请’。……班长‘受贿’以后,当然会在检查作业、布置劳动任务时大开‘绿灯’,甚至在考试时都要大家‘互相帮助’。……这类风气不但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而且在中学生中间也很盛行。”诸如一些学生在统考时采用现代通讯设备作弊,提示家长向老师进行“情感投资”,“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悄悄走开”等,无不令人震惊!这些无不表明学生人格的缺损。对此,作为教师,尤其是历史教师,应该感到自身责任之重大,因此,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已刻不容缓!

3. 也是新课程实施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历史教育有价值偏颇现象,伴随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断升温,往往忽视历史教材的人文性而力图进行“客观”的理性“分析”,致使许多教师和学生投入相当的精力去进行猜谜似的“标准化教师”的“模拟训练”,从而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塑造。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我们的某些历史教师在自己的脑海中还存在着封建文化专制的残余。有些教师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损害着学生的尊严和情感;有些教师未能以自己热诚的人文情怀和博大民主的胸襟去熏陶学生,忘记了塑造学生人格本来就是我们教师应有的职责,因而影响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当前开展的新课程改革正是针对这一系列弊端进行的全面而系统的改革,为了适应这一改革,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因为,师生之间的人格是平等的。真正做到注重塑造学生的人格,以一颗赤诚的心把每一位学生引向美好而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应是我们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使命。

二、塑造学生人格的几点要求

1. 历史教师的人格完善尤为重要。

因为历史教师的人格是完成历史教学的基石。“在教学与教养过程中涉及到儿童的整个人格,所以教师自己也是以整个人格来与学生接触。”(注:彼得洛夫:论人民教师的威信,北京:作家书屋1951年版,第142页)因此,历史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使自身人格日臻完善。正如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要力求使自己成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高尚灵魂的塑造者。

2. 教师在塑造学生人格时,必须围绕人格的内涵来进行。

“人格,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这是《辞海》对人格的解释。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维护每个学生的尊严,不能因学生偶有过失,便不分场合,没有分寸地随意批评、挖苦,使学生觉得个人尊严尽失而产生逆反心理,以致教育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教师应不失时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勤奋朴实、宽宏大度、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清正廉明等道德品质为内容的人格塑造。诚然,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又不是老师强加到日常教学过程中,而是老师切合学生实际和根据教材内容自然而然地把人格的塑造渗透于日常的历史教学过程当中。

3. 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

语文教学与中职生人格塑造 篇10

一、完善教师的品德修养, 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语文教师要有健全良好的人格, 这是塑造学生人格的前提。教师的人格直接影响着“行为”的优劣和教育的成效。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 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的心灵烛照是深刻久远的, 它不仅对学生的心灵健康有耳染目濡的直接作用, 而且将影响学生的整个人生。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会让他的学生铭记一生, 何以如此呢?其关键就是教师的人格高尚。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就在于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 荣辱不惊, 淡泊名利, 全身心的朝着理想目标奋进;甘为人梯, 奉献教学无怨无悔;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 高雅的言谈举止, 循循善诱, 关爱学生、热情有礼、作风严谨, 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乐观向上的上进心、宽以待人的包容心、勇于担当的责任心。

此外, 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还在于有扎实的语文功底, 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教师一向被学生视为知识的化身, 丰富渊博的语文知识, 会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向往, 会使他们心悦诚服接受教诲。语文教师还要具有灵动鲜活的讲课艺术, 激情飞扬的情绪特征、不畏权威的批判精神, 这样才能激活语文课堂, 使学生领略赏心悦目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 提升学生的审美人格和精神境界。

二、挖掘教材背后闪光的人文精神, 让学生感知优秀人物的人格魅力

语文课作为职校的一门重要工具课, 具有传递知识、培养能力, 提高觉悟的功能。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教材蕴含的闪光的人文精神、丰富的教育因素, 使学生感知哲人先贤们智慧与人格魅力, 从而潜移默化受到教育。

1. 通过语文学习,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

中职校园不是世外桃源, 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风气, 不同程度地侵蚀着部分学生的心灵;“金钱决定价值”的错误认识影响着一些学生的思想观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利用教材中优秀人物的伟大人格、崇高品质、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影响教育学生, 使他们找到人格修养的方向。比如学习《邓稼先》一文时, 笔者启发学生思考作者将邓稼先为我国核武器事业执着追求置于悲壮、深沉的背景中, 其目的是什么?让学生明白这样写的目的就是突显了人物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邓稼先身上体现出的人生追求、奉献事业的伟大情怀, 不能不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此基础上, 通过类比联想, 学生举出了华罗庚、钱学森、李四光等优秀科学家放弃优越条件, 服务祖国的事迹, 使学生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有具体的认识。

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人物在思想、人格方面缺失的例子, 让学生吸取教训。比如教《项链》时, 学生明确了造成玛蒂尔德悲剧命运的根源是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告诉学生爱美之心是“人之常情”, 那么为什么玛蒂尔德会成为悲剧人物呢?显然是她的“爱美之心”超出了“常情”, 达到痴迷、发狂的程度。同时恰当地联系实际, 指出学生中也有人追求吃、穿、享乐, 追求虚荣。让学生真正懂得人生不能建立在虚荣、享乐上, 不能只是索取, 应有自己的奋斗目标、理想和信念。

2. 通过语文学习, 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每个人都承担着自己的那份责任和使命。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心, 就会失去立身之本。许多中职学生学习不认真、行为散漫、得过且过、怨天尤人, 其实就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这是人格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责任感的基本特征就是热爱事业、尊老爱幼、关心他人、助人为乐、认真细致。教材中有许多表现出社会责任感的篇目, 如《好雪片片》、《我的母亲》、《边城》等课文的人物形象都闪耀着尽职尽责、谦逊诚实的人格光辉。如果教师诱导得法, 就能使学生形成对事业的忠诚感、对社会的责任感。《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是美国作家阿历克斯·哈利写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好学上进的哈利面临失学的危机之后, 应聘到列车上当临时服务员, 与素不相识的博西先生相遇, 哈利认真、不马虎的工作态度和规范服务获得了博西先生的好感, 得到他的帮助, 从而改变了人生。这个故事包含了许多内涵, 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敬业爱岗、忠于职守的责任意识。每次教这篇课文, 笔者都把它当做一次进行人格教育的素教材引领学生充分挖掘哈利得到偶然帮助中的必然因素。比如, 哈利为什么能在上百名竞聘者中被选中?为什么能得到“神秘夫妇的资助?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 使学生懂得了无论何时何地, 对工作都必须执着、认真、不马虎, 即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这对职校学生将来求职就业尤其重要。

3. 通过语文学习, 使学生克服自卑感, 树立自信心

中职学校中“问题学生”比较多, 他们往往表现出自卑、怯懦、脆弱、缺乏自信心。语文教师就应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 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 树立自信心。教材中表现仁人志士积极进取、自信坚强的精神品格, 应该让它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中。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乐观精神;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豁达人生态度;毛泽东的“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的豪迈气概;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无畏品格, 哪一个不洋溢着昂扬向上、自信自强的精神之美呢?在教学中通过感情激发,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让学生充分体验, 引起强烈的共鸣, 长久内化在学生的心灵间。

教材中有许多作品能激励人心、启人心智, 给人以力量和鼓舞。如《泥哨》把一个普通的童年故事写得多姿多彩、意蕴丰厚, 奏出了一曲富有特色的生命之歌。“泥哨终会吹响的”, “自己纵然是一团黄泥, 也要把生命在烈火中完成, 最终向天地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通过对文中语句的点拨, 教育学生不能妄自菲薄, 而应自信自强, 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的现代人。教学中, 应让学生不止停留在对人物性格的简单理解上, 而应挖掘出人物形象的内在美, 体会其面临困难, 不害怕、不回避, 依靠自己的力量勇敢地迎接困难的积极心态, 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 激发学生刻苦学习、自强不息。

三、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 使学生自觉接受人格塑造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信息沟通的过程, 是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的特殊人际交往活动。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发展学生的个性的沃土, 失去了这个条件, 学生的个性发展就会受到束缚。只有在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中,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使他们真正进入角色, 畅所欲言, 展示个性, 培养其积极向上的情感, 达到提升人格的目的。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 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 和他们一起学习、探讨、领悟, 做学习者、实践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只有体验到民主、平等、自由、信任、理解、宽容, 同时受到激励、指导、忠告和建议, 他们才会以极大的热情, 无所畏惧地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去, 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获得人格的陶冶和自我发展。

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人格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主渠道。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 打开视野, 感受百味生活, 有利于发展思维, 砥砺个性和丰富情感。职业学校有大量的课外活动时间, 这是普通中学不可比拟的得天独厚优势, 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 使学生在广阔天地里, 锻炼才干、丰富精神生活, 正确认识自我, 健全人格。这对他们走向社会、从事职业、人际交往和个人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开展语文知识竞赛、征文、朗诵、演讲、书法比赛;排演课本剧;模拟招聘会、职业设计策划会;结合实际写应用文。如过教师节时写慰问信;师生获了奖写祝贺信;校办工厂出了新产品写说明书、广告词;各种纪念日、开学、毕业典礼写讲话稿;根据招聘广告写应聘信、求职信等等, 都能写出符合交际情境的应用文章。通过这些语文实践活动, 不仅增强了学生提高认识自我、合作交流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使人格向真、向善、向美。

参考文献

[1]王传旭.培养健全人格, 让学生全面发展[J].教育研究, 2003, (4) .

[2]许慧英.人格教育论[M].学苑出版社, 2000.

[3]廉吉贵.对教育是否已唤醒学生心灵的反思[J].教育艺术, 2009, (9) .

音乐教学与学生健全人格塑造 篇11

关键词 音乐教育 人格教育 广泛渗透 言传身教

“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应当是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材中含有丰富的情感素材,它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团结互助,乐观向上等。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这些情感因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赋人格教育于教学中。

一、增强意识,挖掘教材

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教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侧重点。

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咱们从小讲礼貌》等。还有一些教材,如:《到小熊家里去》、《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看龙船》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学唱时,除了让学生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外,还应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得胡子翘”的深刻含义。

二、寓人格教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品质。

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放学歌》是一首以教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为题,尽情抒发了学生对教师热爱之情的歌曲,在教唱时,应注意到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感情,动情地歌唱。“教师辛苦了,教师再见了……”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教师满腔的爱。在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渐进人格的塑造。

三、寓人格教育于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要灵活掌握,见缝插针。

要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四、广泛渗透,创新探索

(一)寓人格教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教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让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

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二)寓人格教育于各种教学手段

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有助于培养学生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

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这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通过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理解,如把各民族音乐用这个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而集体舞表演更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把握“身教”,耳濡目染

假如教师不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缺乏亲情,对追求真善美没有热忱,他就不可能从教材中挖掘深刻的内涵,也不可能按《大纲》的要求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篇12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二者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这主要根源于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

守卫领土是动物的本能,是人类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渊源。岳飞发出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还我河山”的呐喊;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僵卧孤村”“尚思卫国成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人泪下;冯宛贞率众痛击英法联军,激起民族万丈豪情;《最后一课》像一只警钟唤醒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

教材中礼赞对党、对革命事业、对共产主义忠贞不渝的内容也不少。“无名战士”不惜牺牲宝贵生命珍藏七根火柴,因为红军大部队正遭遇着恶劣环境的挑战,党更需要保存火种(《七根火柴》)。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党的利益、人民利益、集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是何等的微不足道。《生命的意义》则更激发青少年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青春,去探求生命的永恒实在意义。

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教师授课时不应仅仅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而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比如,讲朱自清时,势必要讲朱自清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仿效的楷模。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主要是“动之以情”。审美陶冶作用于除语文认识能力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即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心理因素。

《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

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给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宜通过表情范读或指导朗读、生动描述或指导创造性复述、指导课本剧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乐爱恨等丰富而深刻的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披文入情”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有位教师上《背影》一课,首先动情地讲起了自己的父亲,学生听得入神感动,然后纷纷讲起父亲如何关怀、培育自己成长,全班沉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教师看时机成熟,水到渠成地进入了新课教学。我在讲《背影》一课时,怀着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去动情地讲授,学生的情绪激昂,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深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对美是追求的,教师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人性美。大量的写人记事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一件小事》里车夫勇于负责,正直无私;《窗》中临窗病友忍痛给他人带来快慰和享受;《散步》中“我”作为中年人扶老携幼,表现出承前启后的庄严的使命感;《魂》中小姑娘牺牲自己的利益制止了一场野蛮的冲突,让人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可使学生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

此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美进行再创造,也有益于塑造健康人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客体融而为一,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学习《晋祠》,学生深深陶醉于祖国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我出了一道训练题:由对周柏唐槐的描写展开想象,写成抒情散文片断。学生思路大开,有的想到古老的中华民族虽经沧桑却生机勃发,有的想到老年人饱经风霜又焕发青春,都很精彩。学了《窗》后,学生无不认为不临窗病友冷漠、自私、忘恩负义、见死不救的性格可鄙,于是在续文中让他转化,醒悟过来后继续给其他病友带来欢乐;还有的学生颇有心计地让他饱受精神折磨,从中体现了豁达、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审美取向。

三、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大纲》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教师要恰当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以往的教师节,学校都要要求学生向教师献一点爱心,亲自制作个小礼品什么的。2009年,我校组织了教师节演讲会。学生为了写好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文章,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采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增进了对教师的感情和理解,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思维能力,这对弘扬尊师重教精神不能不说是一种实际的作法。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我在每个学期都要带学生游玩一两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学生饱览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了情操,了解了风土人情,锻炼了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生课外有饲养小动物的爱好,我也支持。因为在这过程中他们必然要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这能提高语文能力,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

上一篇:海砂混凝土下一篇:就业教育全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