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24-10-23

六步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共10篇)

六步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篇1

六步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得胜学校初中部

赵林

六步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读生物教材,把握教材实质,抓好课前预习

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注意把握教材内容实质,提炼教材的重点和 难点,?如教材呈现了哪些内容?这样呈现?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等等,要学会走出自我,学会换位思考。

二、精讲点拨、完善提升

我们习惯上认为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就学得就越快、越好。事实上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学生成了被动的“哑巴”。在六步教学法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让学生自学。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点拨。教师

讨论、答疑当好“参谋”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建构,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复习解惑

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求得解决,这样才能进步。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由讨论、各抒已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这一过程就是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过程。

四、重视布置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的作业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好每一个实验的基础,加倍重视指导学生进行新颖独特的实验设 计,鼓励学生探讨实验测定、观察和条件控制等的新方法,是提高学 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基本保证。

五、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纠错能力

在学习生物之前准备好两个笔记本,一个“错题本”专记自己在练习、作业、考试中的错题,分析出错的原因,记下正确和好的解法。另一个“妙题集锦”对于一些好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解题规律记 下来,在考前看一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让每个孩子学会总结

这个过程,达、收集资料等多方面的能力,还提高了自主总结的能力。

六步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只有 积极参与,才能让他们的智慧得到启迪,能力得到发展,最终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六步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篇2

一、“二阶六步”教学法的介绍

该教学法是本文作者之一徐丹青, 研究学习了多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结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 及高中化学课堂现状提出的, 旨在充分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质疑能力的一种“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其一般的教学流程如图1。

第一阶:自学并生成初级问题, 小组讨论解决同时生成较高级的问题;教师的组织下组间生生交流共同解决;学生板书展示, 学习目标部分达成。

第二阶: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反馈, 结合学习目标引导提问;师生交流共同解决;引导学习后的综合应用发展提高, 学习目标达成。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二阶六步的顺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微调, 两阶用时分配1∶1~3∶1不等, 应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二、“二阶六步”教学法在《实验化学》模块中的教学实践

“二阶六步”教学法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主阅读教材提出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从会问向善问即善于提出高质量问题发展。同时“以学定教”的教学现场第一阶生成性较复杂, 学生阅读教材后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偏离学习目标效度低, 对教师的课前预设与现场应变要求高。因此一有不慎就会异化为“传统课”———学生不能自主有效提问, 质疑能力得不到较好发展, 或简化为“答疑课”———低效问答占用了大量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达成度低。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 采取如下措施取得一定成效。在学生问卷调查中, 学生普遍接受这种模式进行学习, 表示“喜欢花时间解决来源于自己的问题”, 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质疑能力得到了发展。

1. 以“实验预习报告撰写”促进学生自学会问

《实验化学》模块是以实验课题的完成来驱动学习任务的完成[2]。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实验背景素材, 创设一个真实情境下的驱动性任务, 以调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兴趣和积极性[3]。如, 以“碘与人体健康”“植物色素的应用”“牙膏的三十六计”“阿司匹林的发现史”等为情境, 导出实验任务。在目标的驱动下完成实验预习报告的撰写, 发挥出教材文本的“学材”作用, 在撰写的过程中生成问题。

实验预习报告一般包括以下栏目:目的、原理、药品与仪器、方案、步骤与操作、记录与分析、结论与反思。除实验目的外均由学生自主完成, 且部分栏目皆对应一列“问题研讨”, 以记录自主学习时发现的问题、合作学习中同伴或教师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或实验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不同类型的实验课题在栏目上还会适当增加, 如,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增设“拓展研究”, 引导学生研究氧化剂用量或溶液酸碱性对氧化碘离子的影响;“乙醇与苯酚的性质”则增设“实验方案再设计”;“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则增设“定量误差分析”等。同一栏目在不同实验中根据需要也会略有变动, 如,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在“步骤与操作”栏目下另设三个子栏目: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的操作要点。实验预习报告示例如下: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

【实验目的】

(1) 了解转化法制备硝酸钾的原理, 能书写制备硝酸钾的反应方程式。

(2) 能绘制实验流程图, 知道各实验步骤所需仪器、试剂及操作要点, 并能作出合理解释。

(3) 能走进实验室制备出硝酸钾晶体, 并对晶体纯度进行检验、计算产率。能及时观察实验现象与记录, 解释得出结论。

(4) 能进行实验后的反思小结, 归纳对比两种结晶方法、三种过滤操作。

【实验原理】

【实验方案】请绘制实验流程图

【步骤与操作】

【记录与分析】

2. 用“科学理答、归纳板书”激励学生有效提问

根据“书中学”发现的疑难问题首先进行组内讨论。当教室里此起彼伏的讨论声逐渐平息后, 就进入第二步组间提问合作解答环节。此时教师要能及时准确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科学理答, 以激励学生大胆质疑, 并对学生的思考质疑方向导航。针对不同的组间提问一般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及时评价:关于实验的原理、方案、操作;自学时的阅读仔细、思考深入、善于联想;合作学习中的易漏点、易错点等。组间提问合作解答既是自学后的反馈, 也是生生之间的交流, 更是学生“教”学生的学习活动。这是教学思路的一种更新。此时, 教师角色一定要定位准确, 学生能解答的绝不“抢答”, 学生一时解答不完整、不到位或无法解答时教师应选择追问、转问、点拨或再整理等手段以帮助学生自己解答。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合作学习而不是流于形式。组间提问合作解答示例如下: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第一阶第二步片段)

生1:为什么要在丙酮中加入盐酸?

师 (评价) :问题提的好, 会思考

生2:丙酮能溶于水吗?

师 (转问) :有没有同学知道?

生3:应该可以, 书上说“混合均匀”推理丙酮能溶于水

生2 (质疑) :书上第7页“通常把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 这不是矛盾吗?

师 (评价与解释) :推理准确, 丙酮确能与水混溶。因丙酮是极性分子, 相似相溶, 而且还可以和水分子形成氢键。XX同学很不错, 敢于质疑权威, 值得学习。书上这句话确实不准确, 应改为“流动相通常是与水能混合的有机溶剂”。

(为什么要加盐酸?一时仍无人解答)

师 (点拨) :配制Fe3+、Cu2+的浓溶液时可能会出现浑浊, 是为什么?

生 (多人) :水解生成沉淀。

生5:对, 加盐酸是为了抑制水解。

师 (追问) :水解生成氢氧化物颜色深, 不是更好吗?这样就不用最后一步氨熏显色了。

生6:纸层析的原理是利用Fe3+、Cu2+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 如果水解了, 其产物的溶解性发生变化, 可能会影响分离效果。

生7:“纸层析的原理是利用在两相的分配差异分离物质”, 那丙酮和水混溶, 又如何形成两相?

……

最后教师请学生将习得的实验原理、方案、操作要点等归纳小结、板书展示。角色的转换更能促进学生在合作中搞清楚每一个疑点、难点。

3. 从“原理、方法、步骤”引导学生乐学善问

根据第一阶学生合作问答呈现的自主学习成效或暴露出的“相异构想”, 选择适合的角度和适当的深广度进行导问。好的导问不仅能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而且能促进学生从会问向善问转化, 从而达到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发展、升华的目的。笔者主要从深化实验原理的理解、梳理实验步骤、提炼实验方法、构建实验基本观等角度引导提问, 以实现从问题、问题解答向知识归纳、方法提炼、观念建构转化。如,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从归纳亚硝酸钠的性质设问以深化鉴别原理;“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则引导学生提炼比较反应速率大小的常见实验方法及控制变量的实验对比法;“阿司匹林的合成”则引导学生绘制分离提纯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图以深入理解除杂原理, 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其略为繁杂的分离提纯步骤等。第二阶教师导问示例如下: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导问节选)

问题研讨

本实验中干扰繁多, 主要有三类 (见下表) 。请问本实验中消除干扰的方法分别有哪些?请完成下表的填写:

导问说明:引导学生提炼出消除干扰的几种实验方法[原料除杂、隔离或排除环境空气干扰、控制反应条件 (浓度、温度、酸碱度) 避免副反应干扰等], 既是发展学生的化学实验素养, 突破实验方案设计中的一个难点, 同时也是学习方法的一个示例。学会从具体实验中归纳提炼出可推而广之、更具普遍意义的实验方法和思想, 这样从一个实验→一类实验, 从个别→一般的逻辑推理对自主学习具有极重要的价值。

《实验化学》模块在整体发展学生化学实验素养方面还具有不同于单一实验的重要功能与价值[3]。在第二阶教师导问时需要有这样的整体意识。如, 笔者在三个制备 (硝酸钾、摩尔盐、阿司匹林) 实验课题中, 将部分导问密切联系, 即从深化硝酸钾晶体制备原理, 到归纳摩尔盐制备消除干扰的方法, 最后梳理阿司匹林制备中分离提纯步骤, 环环推进促进学生形成这样一个整体认识:运用物理、化学原理制备物质→在制备中要运用控制反应条件等手段尽可能消除实验中的各种干扰→当实验干扰无法完全消除导致产品不纯, 则还需要对产品进行分离提纯, 这在有机合成制备中至关重要。

三、结语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二阶六步”教学法能发挥出教材文本的“学材”作用, 促进学生利用教材自学会问, 合作研讨乐学善问, 激活了学生的实验思维, 避免了学生走进实验室后完全按照实验手册机械被动的实验现状[4]。也减少了部分学生实验目标模糊、步骤混乱、操作无要点、实验成功率低的情况。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保障。同时“二阶六步”教学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一定的作用。执教教师不仅要琢磨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导下自主阅读、有效提问, 而且还要从贴近学习目标的角度预设各种问题提出后的转问、追问、点拨或再整理等。不过最有助成长的还是学习目标的设计与二阶教师导问设计。

参考文献

[1]魏锐, 王磊.基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研究——化学实验素养视角下的《实验化学》教材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0 (3) :3~7.教学月刊·中学版

[2]包朝龙.“实验化学”模块教育价值分析与教学尝试——以苏教版《实验化学》为例[J].化学教育, 2009 (8) :18~21.

[3]吴俊明.化学教学设计的发展与问题[J].化学教育, 2012 (4) :4~9.

六步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六步;分组;导向;环节;前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六步分组教学法”是由盘锦市辽滨实验学校副校长、辽宁省特级语文教师吴献新所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在语文教学改革派创立的“课堂六步教学”的基础上,加以传承并创新,与“分组教学”巧妙结合,实现完美统一。近年来,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有效地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

一、“六步分组教学法”的内涵

所谓“六步”源于著名教育管理派改革家魏书生所提倡的“课堂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所谓“分组教学”是在实施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恰当指导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学习模式,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吴献新老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视角深度挖掘出两种成功模式存在的统一理念,即转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提倡自主探究性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突破创新,使得课堂融入了教师的有效性掌控,在原有高度上实现又一次重大飞跃。

二、“六步分组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正确的分组是关键。在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对全班同学进行正确、认真的测评和研究。

(一)科学分组、精细分工

教师深入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征、组织能力、学习能力、爱好特长等,本着“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对每个小组实施好、中、差三个综合评定等级的合理配置,同时要考虑性别、人数等均衡分配,每小组4-6人为效果最佳,明确每名同学都在本组的排名顺序并附加标号。为了使小组更有凝聚力,更能激发组内每名成员的斗志,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组名、口号和目标,例如:“鸢飞鱼跃”组,他们的口号是“鸢飞鱼跃,海阔天空”,他们的目标是“To be NO.1”……

组内要求分工精细明确,组内投票选举产生组长一职。组长是一个组的核心人物,他要负责组织每一次小组合作,承担每项任务中的成员分工,并做好总结,及时调整或反馈给老师。所以他的选举至关重要,不仅要有聪慧的才智、出色的组织能力,还要认真负责,有一定的威信。

(二)明确导向、指点迷津

“六步分组教学”的课堂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任凭学生驾驶自己的思维列车漫无目的奔驰,势必会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甚至南辕北辙,所以教师的目标导向不容忽视。教师课前必须出示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即“学习目标”,它会像航标一样,为学生指明方向,以便有的放矢。例如,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一课时讲解中,教师首先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与闻一多;2.掌握重点词语的字音、字义;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需要,适当出示自学指导题。例如:为了完成上述“学习目标3”,教师出示自学指导习题如下: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说和做各有什么特征?3.围绕说和做各举了哪些事例?4.从文中找出高度评价闻一多先生的语句……这样降低了完成目标的难度,循序渐进,学生思维轨迹的运转也更符合规范,大大提升了课堂的效率。学生在充分独立思考后,可以小组共同探讨,得出一致结论,如有争议,可以启动异组互助程序。当然,小组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加入讨论,适当点拨,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巧设环节、关注积分

“六步分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问一答”的简单对话,有的问题可以在组内讨论中自行消解。教师在知识检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度不等的习题,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同类变形题。同时可以灵活变换考查形式,例如“同号PK”、“…号必答题”、“…号选做题”“…号抢答”“…号提问接龙”等,尽可能地营造激烈而紧张的竞争氛围,却不失学生的学习兴致。与此同时,将他们的回答以“对2错1”的原则量化积分,最终评出本节课积分最多的若干小组为优胜小组。教师要在提问环节时刻关注积分,尽量保持各组之间积分的均衡,彼此不相上下,你追我赶为最佳,这样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

三、实施“六步分组教学法”的前景

(一)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对人才的培养

六步分组教学形成了良好的互助氛围,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有利于普遍提升国民的素质。同时,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学会沟通与合作,学会谦虚听取他人意见,学会取长补短;增长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六步分组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宰者,而是课堂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对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精准的把握,然后进行科学有效的自学指导,力求清晰、简练、透彻。由于课堂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所以要有充足的储备来应对学生们所提出的任何问题,并且要适当追问。学生讨论偏题时,要及时引导回归目标。诸如此类,“六步分组教学法”有太多不确定性,教师在接受挑战的同时自身素质也就自然“水涨船高”了。

参考文献

[1]李建阁,王海军,于守魁.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晓霞,隋国成.魏书生教育思想概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刘英,1990年生,辽宁盘锦人,沈阳师范大学2013级课程与教学论(语文)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辽宁省语文教学流派的传承与创新,编号:2014lslktzijyx-40。

六步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篇4

【摘 要】为了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我校提出了“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中,“三段”就是将课堂教学结构分为自学阶段、导学阶段、测评阶段,即先“学”后“导”再“测”,“三段”主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后的“结果怎么样”等问题;“六步”是指具体操作程序,即包括定向示标、自学指导、自学督查、导学释疑、合作探究、自主测评六个步骤,它是“三段”的细化。

【关键词】三段六步 地理教学 运用

近几年来,在全国出现了很多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等等,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很多学校派出一线老师到先进教育地市考察,回来后不顾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要求老师必须套用执行,自以为得法,结果却是东施效颦,弄巧成拙。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只套用一种模式怎么可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呢?许多地理教师一味地套搬模式,模式也由此变性,已经违背了该模式的初衷。

为了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2011年起,我校提出了“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并逐步在各学科中应用。该模式着眼于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通过师生交流、积极互动,使学生能在思维、能力等各方面得以发展,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在该模式中,“三段”就是将课堂教学结构分为自学阶段、导学阶段、测评阶段,即先“学”后“导”再“测”,“三段”主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后的“结果怎么样”等问题;“六步”是指具体操作程序,即包括定向示标、自学指导、自学督查、导学释疑、合作探究、自主测评六个步骤,它是“三段”的细化。三年多来,在研究、应用这一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又结合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加强了“自学指导”这一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够主动探求知识,真正实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事实证明,对这一环节的重视和运用,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等各方面的能力。

一、以课本文字和图表为主,自主梳理教材知识(自学阶段)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因此,地理课堂培养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实现“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根本性转变。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样,课本就成为学生最佳的自学材料。先出示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认真阅读课本思考、回答,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知识能够进行限时分析、归纳,不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应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展示针对性强的自学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自学,依次找到提纲要求的基本内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宏观上形成对教材知识的综合把握。学生目的明确,积极性高,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学环节完成之后,还要进一步让学生相互交流、比较,从中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学氛围。接着,教师展示答案,让学生进行校正,同时也完成了自学督查的环节,为导学释疑这一步骤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展示材料和讨论主题,自主运用教材知识(讨论阶段)

材料的设置对完成教学任务至关重要。要让学生掌握、理解课堂重点知识,突破难点,就必须对材料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这可以达到从理解知识到运用知识的升华,同时,又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一个落实教材知识点的过程,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这一环节,我是这样操作的:出示与教材紧密结合的材料,设置突破重点知识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围绕所设置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第一步,学生按课前的分组,迅速调整好座位,为完成讨论做好准备。第二步,学生分组讨论,由组长主持展开。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认真聆听他人的意见,并由组长做好记录。第三步,教师巡回走动,并也作为小组一员参与到小组的讨论活动当中,针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肯定与否定。第四步,每个小组成员派出代表,进行回答。此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讨论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来,结合教材知识、原理、规律,进行讲解和校正,并总结出分析问题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地开展课堂讨论,甚至是不同观点的争论,教师的作用在于适当地引导、点拨、评价、调控、释疑,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对课堂进行科学调控,不至于课堂失控。但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也有一些弊端,就是课堂时间常常不够用,后面的内容可能没时间完成,这就要求老师要在课前针对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

三、以考纲为依据,解惑释疑促能力(释疑阶段)

教师根据考纲,紧扣本节课考点,以突破重点知识为目的进行精讲。将学生自学、讨论过程中收集到的疑惑、问题贯穿于课本知识、能力提升之中,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并深入分析本课的重点知识,形成易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的知识主线。然后,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分析当前生产和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结合教材知识特征,也可以精选一些精典习题,做到精讲精练。这样,学生的自学、研读、讨论、练习与教师的引导、点拨、释疑紧密结合,既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又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并提高了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教师有针对性地精讲,还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展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基础知识和能力两方面都得到提升。

四、针对教材知识和考点进行巩固训练(检测阶段)

课课有检测,课课有收获,是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一堂课中,无论学生表现有多活跃,课堂气氛有多热闹,最终结果要落实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并学会了运用。所以,要求教师要精心设置检测习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更好地落实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对学生来说,通过进一步的练习,体验成功,知道不足,才能在以后在自学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学方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一环节,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的升华,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师心中有数,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模式积累经验。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

【参考文献】

六步教学法 篇5

主讲人: 张显俊

一、突出重点环节,聚焦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由于多种原因,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曾一度处于低谷,萎靡不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在新时代课改的环境下,抓住了机遇,考察、借鉴了“洋思中学”、“东辰学校”等多家名校的教学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和“引、学、交、导、练、结”深渡特色的“三环六步”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虽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教学过程中更有很多不完善,但是却不能掩盖它突出的优点:那就是符合了新时期对教育的要求,“以学生为本,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校的特色课堂教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现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还望积极配合,切实开展课堂教学。

(一)理念:

1、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做到精讲多练。

2、教学面向全体、兼顾两头、发展个性。

3、学生多要素主动参与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4、学生知识是在做中学到的,能力是培养的。

5、以学生学习的效果作为评价老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二)六步有效课堂教学法:“引、学、交、导、练、结”。

1、第一步:“引”。创设情境,出示课堂教学目标。要求:①、创设情境要自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教学目标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主; ③、时间要短,3分钟内完成。

2、第二步:“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看书或读书),完成主要知识学习。

要求:①、教师要明确学生学习的内容及学生要解决的问题;

②、教师组织学生看(读)书,学生要动眼、口、手(笔)、耳、脑; ③、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④、时间根据教学内容及难易程度而定,一般控制在10分钟内完成。

3、第三步:“交”。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师生互动解答问题,完成主要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学会迁移应用,进行拓展提升,训练思维。学生可以分组展示,也可以个人展示,可分为口答与板演,展示学习成果与心得,主要是四点四类,四点:重点、难点、易错点、联想点,四类:规律、方法、小窍门、跟踪练习。展示后应进行交流与评价。交流可分为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交流,评价可分为自评、互评、师评三种,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师评七总结、概括、规范、指导,达成共识的作用,评价强调中肯性、鼓励性、建设性。

要求:①、在教师的组织下,让学生解答问题(最好用学生自己的话说);

②、学生归纳知识及技能,交流展示,合作探究(也可在教师启发下); ③、时间控制在7到8分钟内。

4、第四步:“导”。教师的引导,精讲的同时,更注重加强组织学生的学习,及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学生自己能想得通,说得清的自然不必教;学生通过努力仍想不通、说不清,希望解决困难的愿望非常迫切时,就是老师一展身手扬眉吐气的时候,老师点拨要准确到位,突破重点、难点、疑点,总结规律,进行精讲,丹药把握时间。

要求:①、在老师组织下,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讲。

②、时间不少于5分钟。

5、第五步:“练”。当堂训练,测评提升。用“测”“与”“评”反思本节课的得与失,成与败。当堂检测至关重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深化。通过当堂检测检验学习效果,打分晋级,激发热情,把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都变成对学习小组打造的过程。

要求:①、训练内容的70%-80%是对本课的基本知识强化的基础题,20%-30%的是提高题(能力题);

②、必须学生先做; ③、提高题可以讨论;

④、试题形式要多样化(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 ⑤、答题形式:可以口答、笔答、上黑板、小组竞争等等;对当堂训练的测评结果,组内、组间或教师进行考核,师生给予评价。

⑥、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

6、第六步:“结”。总结提升,深化整合。要求:①、在教师的组织下,由学生对本节所学进行总结;

②、用小黑板将学生总结展示或黑板板书; ③、时间2-3分钟。

注:

1、时间分布应以当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上述时间只作参考。

3、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在教学中要灵活应用。例如我校将课堂教学类型分为以下三类,具体操作就会有所不同。

(1)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情景导入,布置任务→组织学习→知识反馈,生成问题→二次学习,教师引导→巩固训练,自我悟化→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2)习题课课堂教学模式:出示习题,分析题意→解答示范,教师精讲→平行习题训练→交流展示,反馈订正→巩固训练,自我悟化→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3)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目标导示,再现知识→问题引路,师生讨论→例题分析,精题训练→→学习反馈,巩固训练→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总之,各个环节及时间教师可根据学科与课型不同进行调整。其中展示与点拨环节可作独立环节,也可贯穿于其它环节之中。这样的灵活课堂模式,在实实在在的教学生活中,具体又得从以下几方面来探索:

首先是从学生教室位置的编排上,以4-6人为一组,划块而坐,每组人员的搭配是优、中、差三类学生,以便于更好的组织教学。发挥小组中优生的作用,在这一点上主要借鉴了“洋思”的“兵教兵”,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其次,“划块而治”是流动的。小组位置每月轮换一次,方便教师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第三,每组在教室后面的大黑板上设立一块展示区,在教学互动环节中,每组推选一名学生板演学习内容并予以讲解。从而来培养许多可以帮助老师教学的“小教师”。抱着美好的愿望,期待这些不断出来讲解的学生,从胆量、知识、能力上得到锻炼与提升,可以最大程度上帮助学困生。

总的说来,这种“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的教学模式比之“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更具体、详实,更具有可操作性。只有将管理的重点聚焦到课堂教学,结合自身实践形成自己特色的课堂模式,才能使教师适应新课程,才能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才能使学校教学质量走出困境,才能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四字六步”教学法 篇6

一、模式概论

生命课堂“四字六步”教学法,是由浚县教研室王海峰同志在多年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在鹤壁市开展生命课堂构建实验研究过程中创立的教学方法。

该教学方法,从生命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有效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思想出发,提出并形成了“三维目标,四字贯穿,六步落实”生命课堂实践构想。这一构想,首先在省级课题“初中数学四字六步教学法实验研究”中取得成功,2012年获河南省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反映这一研究成果的文章---《“生命课堂”的实践构想》,在6月20日《教育时报》上发表,然后实施“通法”扩展实验研究,在全县22所生命课堂实验学校进行实验推广,涵盖内化到中小学各科教学,形成了完备的教学法体系。2013年8月,“生命课堂四字六步教学法推广研究”立项为省重点课题,在浚县中小学全面推广。

“四字”是指教学要围绕“趣、实、活、新”四字进行设计和策划,这是该教学法的灵魂;“六步”是指课堂教学应该遵循的六个基本程序:“督预示标—自学梳理—小组答疑—展示评价—联系拓展—总结导预”,这是该教学法对生命课堂运行规律的揭示。生命课堂“四字六步教学法”,理论通俗,内涵丰富,逻辑严谨,原创性好,实用性强,减负增效,深受广大教师欢迎。

二、理论依据

本教学法的主要理论依据有四个:

1、新课程理论。新课程理论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倡导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本教学法是有效落实“三维”目标和实现师生角色定位的有效载体。

2、生命课堂理论。本教学法立足“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以尊重生命为前提,最大限度的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潜能,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王朝庄),“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而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应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叶澜),“教师要做生命的牧者,不要做生命的纤夫”(郭思乐)等理念,积极构建课堂文化。

3、名师、名校高效课堂实践理论。邱学华老师积一辈子研究告诉我们:“学在教前”、“尝试在先”、“重在养成习惯”;魏书生老师以“民主、科学”为宗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课堂教学以“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为基本流程;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经验,杜郎口“让学生动起来”的课堂教学指向,形成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等,给本教学法的构建以深刻的启示。

4、教和学的辩证统一理论。教和学是辩证统一的。本教学法从教和学的本源出发,以课堂时空和师生需求变换为纵轴,以每一个教学基本环节为平台,寻找教和学的落实点和结合点,有效发挥教的作用和开发学的价值。

三、教学原则

本教学法的教学原则有以下六个:

一是“学在教前”原则。教学必须基于对学生自主学习(预习)的培养,这种学习应是出于对学科自然阅读式获取和主动探究。学才会产生疑问,这时教才会显现价值。

二是“因材施教”原则。教学必须基于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作为目标导引,实现“教标”和“学标”的完美对接。教的前提是学生有疑问、有需要、渴望有方向的交流、指导和帮助。

三是“适教适学”原则。教师是导演和主持人,学生是演员和主角。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时实施“主动撤离”和“适时登场”。

四是“以文化人”原则。引发主动学习的关键在于营造敢想敢说、天天向上的课堂文化,建立民主、平等、关爱、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五是“联系拓展”原则。教学要进行有益联系和适度拓展,没有联系就没有学习,没有拓展就不能形成迁移能力,联系和拓展使学生的学习走进更加广阔的天地。

六是“良性循环”原则。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成长是螺旋上升的。教学要使课堂教学走向良性循环,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持续提高。

四、教学设计

(一)基本思想

生命课堂“四字六步”教学法认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过程,正是教师立足“三维”目标,研读和开发教材的教育教学价值,以“趣、实、活、新”四字作为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根本要求,在每一步教学流程中,策划能促进学生生动活

泼发展和主动发展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不断实现教学创新和自我超越的过程。

所谓“趣”,就是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学就是让学生学得高兴。教师要准确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需求,通过真情投入,合理、巧妙地设置教学“趣点”,让课堂生活变得引人入胜。

所谓“实”,就是做博学的老师。教学就是实实在在地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教给学生生命成长中最有滋养价值、最能受益终身的知识和智慧,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所谓“活”,就是做智慧的老师。教学就是“活教”与“活学”。教学就是教会学习,教会变通,启迪智慧。

所谓“新”,就是做超越自我的老师。今日课堂要不断超越昨日课堂。教和学的本质在于创新,教师的自我超越过程就是教学的创新过程。

(二)基本操作(按40分钟课堂设计)第一步:督预示标(约4分钟)

首先是“督预”:上课后教师先督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小组长(轮流)把本小组的预习情况向全班作简单汇报,主要汇报和评价本组成员学习进度、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方法、疑难问题、学习愿景等情况。对于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师不搞“导学案”,不给自己和学生增加负担,让学生原汁原味、轻松自然地阅读课本(课本是最适合学生阅读和自学的),通过引导和强调学生对课本的标(标出重点、关键字、疑问)、注(注解新知)、批(批出见解)、画(画出知识树)、联(联系上下文意)、做(练习与实验),让学生学会读书,尝试完成本节练习和习题。教师课堂督导预习时,可以设计“说一说”、“查一查”、“比一比”、“测一测”等学习活动,达到督促和落实预习的目的。实验表明,1到3周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

其次是“示标”:教师从当前学生提出的疑问和希望达到的学习效果出发,师生共同定位本节学习目标,实现“教标”和“学标”的完美统一。坚决改变以往漠视学情,只让学生齐读教师开列出的“任务型”教学目标的机械做法。

督预示标的教学价值在于:养成读书习惯、交流学习方法、让学生人人有标,关注自我,学会表达。

第二步:自学梳理(约6分钟)

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学案),梳理自己的预习,与教师的指导主动对接,把学习条理化,找到教师对学习重点、关键的指向和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准备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自学提纲》,一般不应超过三到四个有层次的问题(这是教师是否吃透教材的体现),教师可以采取即时板书、多媒体课件、发放纸质印刷材料等方式呈现。如果学习内容较多,篇幅较长,材料结构明显,教师可以把《自学提纲》设计成(一)和

(二),把自学梳理安排成两段进行。教师在学生进行自学梳理时,巡视学生的自学状态,关怀和指导后进生开展自学梳理活动。

自学梳理的教学价值在于:发挥教师引导作用,让学生在与教师的指导对接中提升预习质量。

第三步:小组答疑(约6分钟)

各小组围绕《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由小组长组织进行小组内答疑活动,通过相互启发、帮助和合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行必要的训练和准备,选择和安排好本组要在全班展示的议题、发言人、补充人、书记员等。教师引导和激发每一个小组积极开展答疑活动,及时给予部分小组鼓励性评价或必要的指导语。教师要注意加强小组内合作机制的建立,把小组建设成“学队”,必要时,可以让其他小组参观优秀小组的活动开展情况,从而启发小组内每一个成员,开口说话、发表见解、寻求帮助或帮助他人,实现主动学习。

小组答疑的教学价值在于:给学生与同伴进行交流、答问、帮助的机会,让问题在“学队”中基本得到解决,通过“兵教兵”,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第四步:展示评价(约12分钟)

各小组围绕《自学提纲》中的问题,或自主选择本节课后的思考题,例题、练习题、习题,或学生自己独立发现提出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班级展示活动,接受来自其他小组或教师的质疑、评价和挑战。展示评价是实现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重要步骤,也是学生内心的真正渴求。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发声,质疑论辩,人人关注,印象深刻;小组展示可以采取站起来即席回答问题、上黑板板书解题过程并进行讲解、到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并作解释说明、自编自导课本情景剧、问题的图解等方式,合理利用课堂时空,进行展示活动;评价时要求做到:一是评出正误,及时纠错,二是评出亮点和特色,三是给出评价分数或等级,提出建议。

展示评价的教学价值在于:让学生以团体的身份去展示、评价、交往,使学生在表达、倾听、实践、思辨中进行智慧交锋,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生成,提高学习能力。

第五步:联系拓展(约8分钟)

教师从联系的角度出发,提供适宜的拓展内容,让学生在新问题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灵活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综合素质。联系和拓展的方向在于:一是与已经学习的知识联系,弄清知识之间的关系,真正发挥温故知新的价值;二是与生活实际问题情景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三是与变式问题和综合问题联系,拓展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思维,提高综合能力。

联系拓展的教学价值在于:树立联系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达到活学活用,让学生形成迁移能力。

第六步:总结导预(约4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师生共同提出的学习目标(或学生开始提出的学习愿景)总结本节学习,让学生感悟学科思想方法,完善知识结构,引导和鼓励学生进入下一节预习,养成习惯,形成学力。

总结:由教师主导的总结,要突出巧妙概括和精当板书的价值,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以学生为主的总结,一是让学生谈本节的学习收获,二是评价本节的自我表现,三是画出本节的“知识树”。

导预:一是布置适量独立完成的书面作业,二是按照标、注、批、画、联、做的读书要求,进行对下一节预习。

总结导预的教学价值在于:养成反思总结习惯,提高学习悟性,建构思想方法,让学习走上良性循环,螺旋式上升。

五、实验情况

2011年8月,该教学法研究立项为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在全县22所生命课堂实验学校开展实验,2012年8月,获河南省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反映该成果的

文章《“生命课堂”的实践构想》在2012年6月20日《教育时报》上发表。2012年3月,浚县教体局出台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构建生命课堂实验方案》(浚教体【2012】4号),将“四字六步教学法”涵盖到中小学各科教学;2013年3月,出台了《推广“四字六步教学法”成果经验,积极推进生命课堂建设的实施意见》(浚教体【2013】11号),在全县中小学实验班进行推广。2013年8月,“生命课堂四字六步教学法推广研究”立项为省重点课题,在浚县中小学全面推广。

六步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篇7

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年第四版) 这部教材是以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一体化的模式来编写的。因此, 这部教材可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理念“做中学, 学中做”得到较好的体现或实现, 同时, 也易于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特色。在使用该教材进行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时, 通常可使用基于任务驱动的六步教学法来进行。所谓基于任务驱动的六步教学法是指, 通过任务驱动—教师演示—学生讲解—学生练习—练习巩固—项目评价等六个步骤来完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学实践证明, 基于任务驱动的六步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值得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实训课程以及其他实训课程的教学中推广使用, 尤其, 对于现今的中职教学来讲, 更是如此。这里, 以基于任务驱动的六步教学法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应用来具体阐述其使用过程。

1 基于任务驱动的六步教学法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应用

一般来讲, 在教学中使用基于任务驱动的六步教学法时, 必须重点搞好课程教学设计以及六步法方面的教学内容的实现等基本工作。

1.1 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任务

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中应用基于任务驱动六步法进行教学时, 首先要做的工作是进行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任务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在不降低标准的情况下, 对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的组织与优化, 给出适当或恰当的教学任务, 这一教学任务能让六步法得以实施和实现, 最好是那些能使学生有积极性或情趣性的任务。

1.2 六步教学法

一般来讲,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在许多情况下可用六步教学法 (简称:六步法) 来完成。六步法的六步是指:任务驱动—教师演示—学生讲解—学生练习—练习巩固—项目评价。这里, 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为例来阐述六步法的具体实施或实现过程。

(1) 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是指对实训教学项目进行的目的、目标、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的说明与回顾。在对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实施基于任务驱动的六步教学法时, 首先要进行的就是项目任务说明。例如, 在实训教学项目“正反转控制线路”开始之前, 用一段工业生产视频和前节课内容相结合引出学生对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思考, 演示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的方法, 使学生明确本次实训进行的目的,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了解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工作过程。

(2) 教师演示。教师演示是指教师亲自演示并解答或解决相关知识或问题的思维与操作的过程。任务驱动之后需要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办、如何做,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演示。常见的演示方式有实物法和视频法等。由于这两种演示方式具有直观性, 因此被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这里, 以“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实训教学为例来简要地说明一下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两种演示方式。一般来讲, 在使用这两种演示方式之前,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关的知识与原有的技能的思考和复习。然后, 教师在进行实训教学任务和内容的系统性的演示活动, 与此同时, 教师要对演示的每一个动作进行说明, 其中, 还包括对诸如“正反转控制线路”工作过程, 工作原理, 选取电器, 固定电器, 接线等方面的任务和知识内容的解释。最后, 就是进行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的解释工作。

(3) 学生讲解。学生讲解是指学生亲自表述或回答相关知识或技术技能方面问题的过程。经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自学, 学生基本上理解了教学内容后, 此时, 可请几位学生亲自表述或回答相关知识或技术技能方面问题。例如, 可请几位学生对照具体的控制线路, 给其他学生再讲解一遍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其他学生则倾听他们的讲解;与此同时, 对其讲解不对的地方给予指出并提出改正意见。

(4) 学生练习。学生练习是指学生通过对教师演示过程进行模仿或效仿, 以学生自我练习的方式实现对相关知识与技术技能进行自我内化的思维或操作的过程。在学生练习时, 应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自己来完成练习任务, 但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练习过中的思维过程和外部动作进行点评, 并与学生共同讨论出现的问题, 探索改进方法。

(5) 练习巩固。练习巩固是指学生通过大量反复的再实践、在认识使其对知识的思维过程、技术动作过程加以巩固, 逐渐内化的过程。在进行这种练习进行时, 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关注和指导, 督促学生进行扎实的练习, 教师应不断地纠错, 学生应不断练习, 让技能逐渐地内化并巩固, 并将那些感性体验较为彻底地内化为可靠的技术技能。

(6) 项目评价。项目评价是指进行教学效果的检验, 进行教学信息的反馈。项目评价由教师进行, 在项目评价中要明确给出知识与技术技能的评价标准。教师要充分利用考核结果的信息,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查缺补漏, 及时解决问题。一般来讲, 在进行项目评价时要有具体的考核项目, 同时, 教师对考核项目的点评以及学生自己的讨论与评价往往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 在对学生安装与维修电气线路准确性进行考核时, 教师对考核项目的点评往往是很重要的, 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教师对考核项目的点评以及学生自己的讨论与评价往往是学生对安装与维修电气线路的准确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所应有的必要性举措。

2 结束语

众所周知,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实训课程是电气专业的一门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一体的核心专业技能课程, 是以研究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生产机械上的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其基本任务是培养能从事电气控制设备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与维护技术人员。基于任务驱动的“六步教学法”的提出为高效地完成这一任务提供了一种较为可靠的教学方法, 是十分值得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应用与推广的。事实上, 由于基于任务驱动的六步法在其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考虑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参与教学, 能及时利用反馈效应, 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 使学生在操作中懂理论, 使学生在练习中长技术、技能, 充分实现了实训课程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实践证明, 通过基于任务驱动的六步教学法可以比较好地完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 对于现今的中职教学来讲, 基于任务驱动的六步法确实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 值得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实训课程的教学中使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宋亚明.项目教学法在实习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 2006 (3) .

[2]陈均.项目教学法的设计、组织和实例[J].交通职业教育, 2005 (2) .

[3]罗娟丽.实训教学五步法的探素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5) .

[4]徐炳文, 杨育标.目标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8) .

[5]蓝瑜.浅谈目标教学法[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 .

六步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六步教学法 汽车空调构造与维修 职业能力

一、汽车空调构造与维修课程简介

汽车空调构造与维修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类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课程内容包括汽车空调制冷的基本原理与结构、汽车空调的检修两大部分。通过对汽车空调的制冷和制热原理、结构、典型汽车空调和维修技术的讲述,使学生掌握汽车空调的制冷、制热与除湿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掌握汽车空调的特点及有关维修保养技术。

二、六步教学法的基本操作程序及在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1.设疑定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

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通过有意识地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进入学习过程。

笔者以汽车空调不制冷这一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为例说明。首先,在上课前要布置一个模拟对空调进行维修的场地,一位老师扮演需要维修汽车空调的车主,一个实习小组的学生扮演维修站的接待和维修人员。然后,老师进行汽车空调不制冷故障车维修的一系列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引出问题和难点,提出本次教学任务及目的——针对汽车空调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汽车空调不制冷的问题,请问你将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样,老师把问题抛给学生,进而确定学习的目标,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打下了基础。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首先,老师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通过亲自动手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网络资源、视频及仿真软件等,找到解决问题应收集的资料。然后,让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和发现,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针对第一步展现工作情景演示中提到的汽车空调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汽车空调不制冷的故障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带着问题进行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相关资料及学习任务信息的收集与原因分析。首先学生必须亲自通过动手查阅汽车维修类的工具书和课本资料、网络资源、故障视频及汽车仿真教学软件等找到解决问题必须要收集的相关资料,然后分析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填写工作页。

3.合作交流,创造一个开放、合作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合作,互相交流,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实现共同进步这一目标。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凝聚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良好职业习惯。

针对第二步学生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教师引导学生以各个实习小组为单位各自制定详尽的维修方案,并填写汽车空调不制冷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工作页。在这一步中最重要的是各个小组要分享各自小组制定的维修思路及作业方案。各实习小组推举代表陈述自己针对空调不制冷的检测检查方法、维修作业思路及维修作业方案,其他各实习小组要对所提的维修方案进行评审论证,提出完善建议,且进行各实习小组间的互相评价,并记录在工作页内。

4.创新引导,发散思维,举一反三

在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思维形式等方面进行归纳、整合与总结,对达成的阶段性学习目标进行适度的质疑、挖掘和引申,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进行迁移性训练,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学生根据各自的维修方案进行实际实施与验证。教师指导各个实习小组按各自的实施方案进行空调系统不制冷故障的检测诊断与排除,并在整个的诊断过程中不断地验证和调整各自的维修方案,最后查出不制冷的故障点并排除故障,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能否转换排除故障的思路,寻找更多的排除方法。

5.多元评价,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达到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的情况,学生在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后,必须马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笔者在教学中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和师生评价,并且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笔者在授课时对学生下发一个职业能力评价表,评价表中包括纪律考勤情况、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安全组织管理、团队合作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等评价项目,以此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6.课外延伸,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为使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巩固效果,让学生的知识能够延伸,认识能够升华,我们还需设计课外延伸这一环节。 笔者在汽车空调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把一些在课堂上来不及实施的职业任务,安排布置成拓展任务,让学生在课下完成。

四层六步教学法 篇9

高二历史

王琳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只有大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结合学习其他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学校校情的教学模式----四层六步教学法。改革创新各科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实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实践证明,四层六步教学法是有利于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指导思想,与成才教育理论一起构成扎鲁特一中特色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动指南。

一、理解四层六步教学法的内涵

四层是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体验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

第一个层面,即“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人人都需要被认可、肯定和表扬,学生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只是指望学生凭着自己原有的基础,坚持学好每一节课、克服每一个困难,那后果可想而知。因为我们都清楚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怎样产生和保持的。学生最初的学习兴趣只是我们教学的起点、一个基础,如何用好这个基础,并将其保持下去、不断增强才是我们的任务和责任。而及时的反馈、展示和鼓励才是让学生继续走下去的最好方法!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尊重学生的表现欲、成就感,把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当作课堂教学的追求。

第二个层面,即“尝试成功,体验快乐”: 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教了一些3-5岁的幼儿识字,第一天,有几个幼儿学得特别快,很快就把老师教的字记住了,第二天,心理学家发现,这些头一天就取得成功的孩子,非常愿意学习,而头一天失败的幼儿则不那么用心,再过几天,这些屡次失败的孩子开始讨厌学习活动了。由此可见,成功的体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在快乐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让学生尽早体验成功,首先应从简单事例中帮助学生获取“自己是有能力”的体验,从浅入深、由易到难。在学生稍有进步时及时肯定,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其次,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获得“我一定行”的体验,因为学生对他感兴趣的事物会倾注其全部的注意力和聪明才智,这样成功的概率就会扩大。

第三个层面,即“激活思维,释放潜能”:传统课堂一味地讲授灌输,一言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雷同着,学生成了局外人,听天书。学生不入门,跟不上,昏昏欲睡,其根源就是不关注学生的体验、参与、探究、感知、情绪,视学生为被动接受的容器。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本课知识内容结合预习提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主要由学生来完成,也可以由学习小组共同探讨来完成,学生处理不了的问题由老师引导,启发学生来完成。这样能够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四个层面,即“自主学习,个性发展”:自主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确保学生心理的适应度,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六步是备讲辅批考思六环节。

“备”包括备课标、备考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情、备学法、备练习、备流程、备情感、备心理。讲要“围绕学生,创设情境,师生合作,变讲为导”。辅要“有的放矢,讲求实效”。批要“提炼问题,落实整改”。考要“找准问题,改进提高”。思要“瞻前顾后,不断完善”。

二、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四层六步教学法

有人说“三分决策,七分执行”,执行力直接考量着教师的素质、态度、行为和能力。再好的理论,在工作中没有落实一切等于零;再好的教学模式,如果停留在喊口号,走形式,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肯定“只开花,不结果”。所以在理解四层六步教学法内涵、认识四层六步教学法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之后,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着眼于“责”,增强责任意识,责任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要着眼于“实”,脚踏实地,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要着眼于“快”,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要着眼于“新”,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

第二要持之以恒。学校制定规章制度、学校提出的先进的理念,都需要长期坚持、落实,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按照四层六步教学法的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

魏书生六步教学法 篇10

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国特级劳动模范魏书生老师在教改实践中,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重观科学与民主,创造出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六点。

一、定向。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例如讲《桃花源记》一课,生字有哪几个;词,虚词“焉”的用法,“妻子”“阡陌交通”古今词意的不同;句,这一课的省略句式比较突出,列为重点;译,哪一段是重点。还要理解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表达的政治理想以及这种思想的局限性。

二、自学。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逐段翻译。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

三、讨论。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题去解决。

四、答题。也是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五、自测。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六、日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再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六步教学法以知、情、行、恒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知,就是使学生认识求知的重要,唤起求知的欲望。

情,就是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欢乐和幸福。行,是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活动的方向和规则,提高效率。

魏书生同志总结出的“四遍八步读书法”包括:第一遍,跳读。第一步记梗概,第二步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500字。第二遍,速读。第三步复述内容,第四步理清结构。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000字。第三遍,细读。要完成理解和掌握字词句,圈点摘要,归纳中心这样三步任务。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200字左右。第四遍,精读。完成第八步分析写作特点的任务,速度不限。四遍八步读书法,旨在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魏书生教学方法

魏书生的课下“五个一分钟”与课上“十条”

辽宁省盘锦市教委主任魏书生老师兼有40多个领导职务,他除了市教委的事务外,还担任着高中班的语文课,还要在国内外讲学、作学术报告,作为市教委主任,他向盘锦市的全体中小学学生提出了每天做到“五个一分钟”和教师课上“十条”的要求。

学生每天做到的“五个一分钟”是:

一、每天在家至少做一分钟的家务。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首先从爱父母和爱周围的人做起的习惯。

二、每天至少写一分钟的日记。要求学生时常劝戒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每天至少唱一分钟的歌曲,鼓舞学生奋发向上的斗志,活跃文化生活,焕发学校勃勃生机。

四、每天至少练一分钟的踏步走。使学生步调一致,自我约束,增强凝聚力。

五、每天至少一分钟的记忆力比赛。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这些做法具体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某个层面。教师课上“十条”:

一、每堂课的教案要有备课组长审查签字方可使用。培养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认真备课、精心钻研教材的习惯。

二、每堂课至少设计三类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目标,使好、中、差学生都运作起来。

三、每堂课至少有10名学生的发言活动。抑制教师上课一言堂。

四、每堂课教师至少给学生10分钟的自己活动时间。让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不能超过20秒。教师要学会对问题的冷处理。六、一堂课,教师纯讲授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七、一堂课讲完,提倡学生做课堂总结,教师应虚心听学生听课的感受和对教师授课的评价。八、一堂课要留有三种不同类型的作业题,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完成。九、一堂课完成后,不要马上离开教室,要利用课间和他们聊聊天,谈谈心,获取一些反馈信息,交流一下师生感情,拉近师生关系。

上一篇:签证登记中英文对照下一篇:新标准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