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精选11篇)
浅谈“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篇1
浅谈“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李 响 林
三环六步教学模式是依据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教学模式,下面谈谈自己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学习应用“六环三步”教学模式的几点体会: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思维-----提出问题
真正的“课堂气氛活跃”是指学生思维活动活跃,而不是表面热闹。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恰当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创新意识就会孕育而生。创设情境要注重把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二、指导自学-----解决问题
1、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提纲,引导自学。
学习目标的制定要紧紧结合教学目标,布置的任务要由浅入深,抓住关键,突出重、难点,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能力。学生对学习目标的重视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强化。对于这一过程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不够,表现对学生重视目标的习惯培养不够,甚至认为目标展示不过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表演”。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教育经历再怎样的改革,学习总是存在一个终极目标的,而这个目标又是由许许多多分目标组成。正如布鲁姆说的:“有效的教育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所以,做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有效学习也必须始于他们明确自己将要达到怎样的活动目标。只要学习活动存在,目标指点就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保证。学生带着问题在限定时间阅读教材自学。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个人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
个人独立学习是基础、前提和关键。无论是课前、课上、课后,都要把个人独立学习放在首位。其一,要坚持通过个人独立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第一要务;其二,凡是学生能学懂的、想明白的,都要坚持让学生自己学;其三,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之上,小组合作学习是个人独立学习的深化、延伸、表现、展示、提高。
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关系。
自学指导环节有利于优秀生脱颖而出,学困生及其转化就成了先学后教模式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一定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自主学习过程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舞台,让他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智慧,使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学得更多,表现和展示得更出色,所以更容易脱颖而出。
第三,小组交流中小组成员的关系:
学生在自学后对知识有了初步理解,这时要通过学生自由交流,让学生的自学成果能充分的展现出来。在分组交流过程中应努力构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信息能够多向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敢于参与、主动参与,调动学生的个人兴趣,激发主动探究的精神,真正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情去做。小组交流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他们会把预习与自学中自己发现的困难和自己的想法拿出来相互讨论,共同解决。分组坚持好、中、差均衡的原则,这样便于学生主动参与,相互讨论,解决问题。并要安排组长负责组内的讨论,把组内形成的共识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充分利用小组讨论的过程让学生融入学习活动之中,为所有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和自我改变的机会,同时让不同的思维方式相互沟通,这样会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在讨论中主动去探索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形成一种主动质疑的能力。
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解决问题。
教师逐步做到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教师多注重数学规律归纳,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
三、生谈收获,形成体系-----归纳概括
四、检测效果,提高能力-----拓展应用。
把课上学习的知识升华为实际应用能力,必须进行巩固训练。这一环节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制定出有层次、有梯度的训练题目,既要有巩固知识的训练题,又要有培养能力的训练题,不苛求学生全部都能完成。其实,所有的学生都有全部完成的欲望,这样便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欲达到的教学目的便体现出来。全面反馈是这一环节的关键。
五、变式训练,提高能力,为下节做好铺垫---------生成创新 引出下节相关联的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环六步”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内化知识,提高能力。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体现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思想。
浅谈“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篇2
三环六步教学法符合信息技术课程新课标的要求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强、创造性强,具有鲜明的时代发展特征的课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和技能是教学的关键。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整理、加工传递并表达信息,最终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终极目标。
我校的三环六步教学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凡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尽可能让学生自学;其次是提倡学生之间互助学习,共同提高。这一理念与信息技术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因此,三环六步教学法既是基于我校学情的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也是适合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和信息技术课程新理念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环六步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我以黑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六课《Windows7的磁盘维护》为例,谈谈这种方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1.课前环节(预习)
在课前我仔细研读、分析教材,设计好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并根据本课内容要求和学生学习情况设计A、B两个思考题,同时要求学生登录教学网站、阅读资料、回答思考题,使他们认识到磁盘维护和清理的重要性。
2.课中环节(学习)
(1)导入新课,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利用Windows7自带的系统工具中的磁盘清理程序对磁盘分区进行清理。2利用系统工具中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磁盘分区进行磁盘碎片清理。
(2)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遇到疑难问题与同组同学研讨共同解决。教师巡视,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3)练测拓展、合作探究。要求学生先完成两个任务“利用磁盘清理工具对其他分区进行磁盘清理”以及“利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各个分区进行磁盘碎片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磁盘碎片整理。最终明确“磁盘清理”和“磁盘碎片整理”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最好先进行“磁盘清理”。
(4)展示评价,达成目标。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对各自的思考进行总结,明确收获与问题。
3.课后环节(跟踪记录)
1)填写好上机记录。
(2)完成导学案。
三环六步教学法的成效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最初使用三环六步教学法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些不适应。以前上课时总是教师先用大屏幕讲解和示范,对重点和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反复强调和演示,然后学生依葫芦画瓢进行操作。虽然课堂进行得很顺利,学生少走了很多“弯路”,但是学生始终处于简单的模仿和识记这样低层次的阶段,这样的课堂,教师只注重了怎样教,却没注重怎样启发学生思考和自主探索,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培养。
用三环六步教学法改革课堂教学后,最开始我坚持A、B级任务和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C、D级任务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能自己解决的就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就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解决。到后来,学生再遇到难题甚至不再找老师,直接去请教班级里的“电脑大虾”,这种“大虾”帮“小虾”的风气已获得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被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开发、激活学生的潜能等更深层的问题。
浅谈“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篇3
新课程教学模式是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形成的比较稳定、比较典型的课堂教学结构与程序。“六步三环”是指:情境导入、问题提示、感知探究演练、互助交流研讨欣赏、反馈释疑归纳、拓展练习辅导。
二、“六步三环”教学模式运用的必要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主要关注教师教的活动,学生学得思维活动显得枯燥無味,学习方式显得机械呆板,学习关系显得封闭无助,学习效果显得死记硬背;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为中心,“重教轻学”,忽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交流与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书本、对权威的迷信,缺乏发散思维和想象力。“六步三环”的教学方法,是把“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正好可以优势互补。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先学生后老师,对知识的探究采取小组合作探究,主动,互动,联动,这种教学方法既强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训练有利,对于学生的健康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大有好处的。
三、“六步三环”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精彩的导语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导语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首要条件,教师的语言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果,俗话说“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成功地引入精彩导语会为这堂英语课增添很多光彩,也可以让学生对这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大概了解,让学生产生一个悬念,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有求知欲望,觉得这堂课一定是一节很有意思的课,并且让学生对这堂课所学的知识产生一种向往,这样以后的教学环节展开就更加自然、顺利。
(二)准确适当的学习目标是“六步三环”模式顺利进行的方针。学习目标的确立是根据这堂课以及学生的情况来确定的,一节课的目标一般确立为三个,而且这三个目标是有梯度性,并且分层次性,一般而言,英语学习的第一个目标为单词,第二个目标为句子,那么最后一个目标便是熟练对话或学习英语文章,这样的目标确立由简到繁,逐层深入,既符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又容易让学生接受、消化,所以一节课目标的确立是这堂课的灵魂。
(三)“六步三环”模式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是一种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由师生共同完成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它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美国教育家杜威(J.Deway)就认为,“应该把学生变成教学的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的心得,通过习得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实,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教师在课堂上“独霸天下”的局面,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现代教育中所必须做到的一步。主体地位的确立也势必大大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形成。为了在英语教学中实现“主体”与“主导”有机的统一,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也尝试着采取了一些办法,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英语课堂“六步三环”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一)使每位学生都有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机会。在“六步三环”的教学模式中,针对每个学生程度不同,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也具有梯度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中来,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到学英语的乐趣。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不仅使他们的语言学习和应用得到提升,还使他们由原来的听讲者变成主动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参与者。“六步三环”教学模式在老师的合理安排下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空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六步三环”教学模式中,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六步三环”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使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六步三环”教学模式创设人人平等,我不比别人差的学习氛围。“六步三环”教学模式从设计上安排了各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并让每个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圆满地完成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变过程,学生从课前的认真预习,到课堂上的积极发言,遇到不会的单词主动查字典,遇到疑难问题查资料上网查询,一致与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都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三)有利于增加学生语言实践量。无论什么类型的英语课,都可以进行“六步三环”教学模式,都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和英语应用中去,通过学生主动、互动、联动,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先学生后老师,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做了一点尝试,意在探索中继续改进和发展“六步三环”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辽宁东港市菩萨庙中学)
浅谈“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篇4
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部:陈青
我们学校的管理核心是课堂,课改以来,我们一直追求的高效课堂是:以导学案为载体,通过预习、展示、反馈模块整合学习环节,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以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为特征;体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的内涵。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从学习、模仿先进的成功经验为前提。构建“三环·六度·五模”高效课堂教学范式的校本要求,整合学习三环节:课前自学、课堂展示、课后反馈;课堂展示的五模块:自学质疑、探究合作、展示提升、互动评价、达标测评。课堂达成的“六度”是要求教师导学设计及课堂操作过程中要重视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自学指导的明晰度、合作学习的有效度、展示提升的精彩度、拓展延伸的合适度、当堂反馈的有效度。下面我就“三环·六度·五模”在我们六年级数学课堂上是如何应用的具体说一下。
一、三个环节应用
1、课前自学:课前利用晚自习自学30分钟左右,完成基本任务。
2、课堂展示:课堂合作展示,由浅入深地研读文本,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开发智力,提升情感。
3、课后巩固:课后检测达标15分钟左右,紧扣学习内容,完成达标测试。
二、五大模块的应用
1、自学质疑:体现“自主”学习“内涵,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自学要求,自学课本内容,独立完成任务,达成自学目标。在初步达成预设目标的基础上,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发新的学习目标。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前30分钟和课堂前几分钟均为学生独立学习实践。
2、合作探究:学生现在对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提出自学发现的疑难问题互相研讨解决,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向其他组同学交流,接着大组内研讨导学案提供的展示方案,针对学习重难点深入研讨,思考感悟,形成能代表本组最高水平的展示。导学案必须提供合作学习的程序、内容、策略。
3、展示提升:开展生生、师生、组组互动合作,可以展示疑难问题,可以展示有创意的想法,可以调动其他组的积极性使其整体有能力和情感提升,教师应组织管理、点拨引导,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4、互动评价:师生互动,要补充,要质疑,要点评,师生评价要多角度,及客观公正,又注意以表扬激励为主。
5、达标测评:限定时间,书面完成目标检测题,既要发现上课学习内容的不足,确保当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又要抓住自身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的不足,及时自查自纠,不断超越。
三、六个度的应用
1、自学质疑到到位度
自学质疑到位度。根据看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学生必须在自学课上,根据导学案提出的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初步领会教材内容,完成导学案上的部分习题,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展示课上,小组交流、对学、群学阶段是否能把学懂的东西,讲给别人听,是否能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班级大展示的过程中,讲解是否清楚明白,其他小组是否能提出不同的意见看法或者更深层次的问题。完成学案题目、提出疑难问题、展示讲解清楚到位、能引发深层思考,这就是自学质疑到位。
2、交流展示有效度
交流展示环节是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径,是教师发现学生存在问题的窗口,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捷径。
交流展示:分为小组校展示,全班分为三大组。
小组小展示。小组交流展示的目的是交流自学成果以及存在的疑难问题,把个人学习成果经验提交小组分享,把个人不能解决的疑难
问题,提交给小组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难为由组长记录,提到全班解决。如何判断小组交流是否有效,一要看是否围绕问题交流,而要看交流的过程是否分享经验、解决问题,三要看交流的结果是否人人都有收获,或者提出疑难问题。
全班大展示。全班展示的主要目的,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落实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系统、方法系统,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大展示是否有效,一要看展示的内容是否紧扣教学重难点,二要看展示的目的是否帮助学生建构两个系统,三要看是否帮助小组解决疑难问题。
3、精讲点拨有高度。
本环节要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精讲点拨,要注重剖析知识要点,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教师要针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精讲点拨或调控。如:各组完成功能任务中的精彩表现,不足之处,教师要予以激励习惯评价和矫正性评价;有些知识与方法,学生难以在现有的认知水平上认识和体会的,学生难以在现有的认知水平上去认识和体会的,教师要予以精讲点拨、补充。
教师的点拨,不在于重复学生的讲解,不在于点评学生讲解的好差,而在于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引领学生解决重点疑难问题,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与方法的建构。
4、互动探究有深度。
互动探究有深度:一是选择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的问题进行探究,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经验进行预设;二是选择学生自学中发现的困惑和意见进行探究,注意这些困惑和意见应是本节课学习的核心内容或对核心内容的理解不可缺少的。对多个问题进行探究时可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使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探究任务,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把自己负责的主要问题探究透彻,在下一步交流互动中让全班共享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三是要注意互动探究的结果是否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目标的达成,促进了知识的
建构与方法的建构。
5、巩固拓展和适度。
巩固拓展的环节要完成导学案或者巩固案中的习题,及时巩固学习效果,拓展思维,形成相关技能。迁移应用的题型要多样,要有书面的操作性、实践类问题。习题的设置要少而精,一般要能够当堂完成。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迁移应用训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
6、达标测评的层次度。
“一案两单三环六步”教学反思 篇5
铁门二中
孙利亚 我是去年才到咱们铁门镇工作的,所以对我们这边的教学教法不是很了解,刚上班时同事们就给我讲了我们这边的教学方法,但是我是似懂非懂,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处于懵懂阶段,自己开始慢慢地、不断的探索前行,对“一案两单三环六步”理解也不是很透彻,只停留在表层阶段,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集中学习,让我对“一案两单三环六步”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记得刚开始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时候感觉不是很习惯,甚至有过很多的疑问,这种教学方法可行吗?在现实课堂中的效果如何?这样的课堂学生收获如何?能不能学到知识呀?一连串的问题让我不得不对这个教学方法进行了了解和研究,后来通过一些培训和研究发现我们的这种教学方法是目前来说教育教学上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是已经通过实践检验的,已经无需再质疑,那么接下来我就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所谓的“一案两单三环六步”一案指的是教案;两单指的是自主检测单和复习检测单;三环指的是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反馈提高;六步指的是复习检测、导入新课、自主学习、讲授新课、合作展示、巩固提高。新课改倡导一切以学生为主,课堂上我们要积极的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变以前的灌输式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这对我们老师们的要求无疑是提高了,那我们如何才能真正的做到这些呢?
首先,我们对这样的教学模式的理解坚决不能停留在表层,要不断进行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把它吃透,理解透彻,把这种教学模式和我们的教学实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我们的课堂效益最大化。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完全的接受它,并且要不断的学习新的优秀的教学模式,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更加的完善,更加的适合我们的学生。
其次,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死的教学模式,我们如何才能把这个教学模式灵活地运用到我们的课堂中呢?这就要求我们在上课前一定要充分的进行备课,抓住学生的特点,兴趣点,充分的运用一案两单三环六步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精心的设计,充分的准备,才能使自己的课堂真正的灵动起来,活起来,使课堂效益最大化,给学生呈现一个不一样的课堂,让学生对你的课堂恋恋不舍同时又充满了期盼。
再次,小学生的课堂应该更加的灵活多变,我们应该把握住小学生天性活泼的特点,在课堂上要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的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孩子们。
最后,我们在课堂上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的有创意的发言并给予他们鼓励。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平时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实时的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身上的优点,为祖国培养具有创造性的、综合素质较高的、能力较强的一代新人。下面我提两点个人建议:
一、我们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可以更加大胆一些,把我们的课堂完全的交给我们的学生。在这样一节课中老师和学生互换角色,有学生来担任教师,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培训关于我们上课的大致环节,由能力较强的学生课下进行预习、创新,加入学生自己的思想,然后学生和老师进行交流,通过后运用到我们的课堂。这样做的好处,首先学生在自己备课中为了达到熟练会自己进行钻研,还会和老师进行交流,这个过程实际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学生的能力也会得到空前的锻炼,而且班里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可以先从优秀的学生开始,给其它学生做榜样。老师在课堂上坐下来听学生的课,在下课前给学生的课做点评和总结,把学生没讲到位的知识或重点的知识再给学生强调一下。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同学之间也会形成一种竞争关系。
二、在巩固提升环节,教师对知识点做总结,可以变成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进行课堂总结并谈谈学生自己的课堂收获。
以上是个人对我们进行新课改的反思和建议,忘老师能多提宝贵建议,以方便我更好的学习,也为我更好的教学打下基础。
浅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6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微”的时代,诸如微博、微小说、微电影等诸多新的元素开始在生活中普及。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为了让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相结合,“微学习”理念走进了教育教学当中。所谓微学习,就是一点一点的学习,每次学一点。现代的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设施为微学习提供了便利,使得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从而也促进了新时代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将微课真正地融入课堂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直新的模式,也必将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微课辅助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针对数学学科的知识特点,设计情景化的教学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网络信息教学资源,创造一种立体式的探索求知环境,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当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好习惯。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思考,力争改进教学方法和技巧。结合这些年的教学经历、总结以及微课的教学特点,对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改善初中数学课堂枯燥乏味、抽象而又难以理解的教学现状,使初中数学课堂多一份活力和趣味。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难发现,那些积极学习、进步很快的学生大都是因为他们喜欢数学,积极钻研,在学习中获取乐趣。这也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发挥作用。兴趣是指人们在学习探究过程中的一种倾向,它是人们认知事物、探究事物的强有力的保障。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正确做法就是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依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接触新的知识,消除对新知识的胆怯心理,然学生自主去探索。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并不容易,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恰当地利用微课的特有功能,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满怀热情低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使数学课堂能够真正吸引学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根据自己的意趣去获取新的知识。例如,在吕维智老师的微课《无理数的诞生》中,他主要介绍了如何从有理数来探究勾股定理,进一步向学生解释无理数是如何诞生的。吕老师一直奉行“把教学当做高级游戏来做”的理念,以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直“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成功的、高效的。
二、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微课能够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数学的教学中,一些知识是抽象的,由于接受能力和想象能力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对新事物的认知存在一定的障碍。将微课引入到数学课堂,很大程度上将数学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图文结合,将一些数学原理借助微课中的变化过程度的演示、模型的模拟等形式展现给学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同时使初中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例如,在教学生认识各种几何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中提供的空间图形的各种组合、剪裁、拆分等方式,以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和组合过程,让学生对这些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探索。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就会逐步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内在联系,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这样,微课就能够将凭空想象的数学变得更加具体生动,发挥学生的主观性,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微课能够延展教学空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查阅很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资料,如果从一本一本的书中去找,是很繁琐、费时的。而当今的信息网络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师能够借助信息资源查询无限的教学资源,通过微课找寻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料,能够节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一些练习软件和测验软件随之产生,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情况与微课进行对比,发现问题,不断缩小差距,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学?方法和学习内容,解决那些在课堂上存有疑问的知识点。学生在多次的练习和测验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以总结,充分发挥了微课的辅助教学作用。
总之,微课作为现如今的一直新生事物,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它为教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就教学选择和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的教学辅助作用,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进一步优化教学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注意力集中了,课堂就会变得更加充满活力,教学效率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我们广大的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微课在教学中的各种应用方式,不断加以总结,从而使微课能够在初中数学课堂优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浅谈“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篇7
“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环节和五个教学步骤,三个环节是指 :在课堂教学中导——思——练,教师善导,学生乐思,巩固勤练 ;五个教学步骤是指:一设疑激励,二带疑探讨,三破疑归纳,四拓疑引申,五化疑提升 ;也就是要明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三个教学环节,突出“预习→提问→梳理→探究→练习”的五步教学流程。
一、精心设计好“导学案”,指导自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做到“先学后教”
“先学后教”——变“被动”为“主动”。 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自学、看书、 预习、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能力, 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其问题的设计要富于趣味性,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 ; 要难易适度,易于学生接受。
例如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确定位置(一)》一课时,就在“导学案”中设计了一些自学环节。
(1)认真观察课本第80页的情境图,并照样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
小青在第(3)组第(2)个位置。小青的位置也可以表示为(3,2)。
1小兵在第()组第()个位置,也可以表示为(,)。
2(2,4)表示的位置是第()组第()个,是()。
3小楠在第()组第()个位置,也可以表示为(,)。
4(5,5)表示的位置是第()组第()个,是()。
(2)边自学边思考 :1位置既可以用第几组、第几个来表示,还可以用( )的方法来表示。例如小青(3,2)、小兵(5, 1)……,这就是( )的表示方法。2括号中的前一个数字是表示什么?3括号中的后一个数字是表示什么?4写“数对”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二、引导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质疑存难,小组中合作交流
学生以高效“导学案”为路线图,按图索骥,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研究学习,提出自己的质疑,并带着问题在小组中交流, 在交流中解决问题,同时生成小组问题。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交流、观察、比较、探究不同形状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大小及这些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的特点,并帮助各小组学生梳理、生成了几个关键问题 (小组问题):1“探究这些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方法,你想到了哪些?”2“你能用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几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3“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吗?怎样验证这个结论呢?……”,然后继续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思考这几个关键问题(小组问题)。
三、探究、解决疑难问题时,以学生的“学”为本,做到“以学定教”
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质疑存难结束后,就进入了“以学定教”这个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高潮。这一环节主要是要教师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学生自主合作、集体交流、探究关键问题(小组问题)、解决疑难问题的 ;要以学生的“学”为本,这就决定了教师教的内容要少而精。教师只须教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只教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中没有探讨出、解决掉的疑难问题。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 先引导学生小组中合作探究、生成了3个关键问题(小组问题);然后再一次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尝试、小组内讨论、实验、交流、探究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三内角和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多种方法、多个角度地探究出这3个关键问题(小组问题)的结果。事实证明学生在教师这个“参谋”的引导下,能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运用“量一量、撕一撕、拼一拼……”等方法顺利地开展探究活动,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度 ;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四、当堂训练,练习巩固、加深理解所学的重点、难点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是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一般不少于15分钟。当堂训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通过训练,化知识为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堂训练的习题要精心选择,可设计为一点多题以强化巩固,或一题多点以系统巩固,习题内容要结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难度要合适, 既不拔高,又不过于简单,还可以布置不同层次的习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通过训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内容有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
例如 :在教学《确定位置(一)》一课时,就在课堂的练习中这样设计习题的 :
(一)必做题:
(1)剪下教材第109页附页1,根据81页第2题摆出游乐场的平面图。
(2)数学游戏 :见教材82页第1题、第2题。
(二)选做题:
(1)我在教室的位置是第()组第() 个,数对表示为( , )
(2)用数对表示出班上其他同学的位置。 (每人自由选择2个学生来写,可以选择你的好朋友的位置) ( )的位置是( , ); ( )的位置是( , )。
(三)思考题:
(1)你还发现生活中(或者身边)的什么地方用到了“数对”知识?
(2)你还知道关于“数对”的哪些知识?
(3)学习了“数对”的知识,对你有哪些好处(帮助)呢?
浅谈“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篇8
摘要:本文从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巧借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以及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应用中的误区四个方面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 兴趣 创新 误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获取信息的过程。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通过听觉获得,视觉方面获取仅限于书本和黑板等静态的内容,因此,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根据本人十几年的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结合学生实际,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尝试作法。
一、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1、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
课堂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点几位学生(或自愿)到黑板上演板,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另一片天地。用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只至出现正确结果,万一三次尝试失败,则显示解题步骤。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若在网络教室上课,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老师也能从服务器上迅速查出答题的正误率,借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2、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宰,学生是配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入这个过程。而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前置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二、巧借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视觉),听得着(听觉),还能用手操作(触觉),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解强得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入性大大强化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1、化无形为有形。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于是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了。比如,初三几何“点的轨迹”,学生最终会知识“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学生对“轨迹”是毫无想象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地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它远远超出老师“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
2、化抽象为直观。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初三代数“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象,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相,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不仅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对函数概念理解非常透彻。
3、化静止为运动。运动的几何图形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印象。初中几何《圆》这一章,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熟悉《几何画板》的教师,无一例外会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圆幂定理”,即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鼠标一动,结论立现,效果相当好。其实象“垂经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等,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证明的定理,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些题目,不经意用鼠标移动一个点,图形变化了,结论仍然成立,比如:图形中移动C点或E点始终有CE∥DF
4、化繁琐为简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三代数“频率分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若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三、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比如九年级数学“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特别一提的是,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应用中的误区
计算机速度快、容量大,有独特的动画效果,能清晰地展示知识的产生、变化、发展过程,以及问题的解决过程。但是学习的主体依旧是学生,是人,机器的演示过程不能取代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过程。它对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确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不能代替传统教学模式,只能作为辅助教学,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教师一味的借助课件,而忽略了统教学,因而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着教学效果。
1、只重“高效”,忽视教师的教学
部分教师针对“多媒体技术改变了教师板书费时、课堂节奏缓慢的历史,增加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片面追求多媒体技术的快节奏、高效率,把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板书都存储在电脑中,教学只动动鼠标、敲敲键盘,多媒体成了“电子黑板”,教师成了“机器操作者”,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效的“机灌”。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初衷何在?这样的教学效果是“高效”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知识基础,有针对性地选择多媒体技术,较多关注学生感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及口头提示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只重“展示”,忽视学生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为追求多媒体的快节奏、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忽略学生的认知规律,课件过多展示的是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像、音乐、动画,使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精彩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上,忽视这些画面、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快节奏的教学频率,使学生的学习节奏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课堂得益的是少数学生,荒废的却是绝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做到为全部的学生学习而使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调查、质疑、探究,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这才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目的。
3、只重“形式”,忽视教学效益
现在的“多媒体风”,使教师在教学中过重的追求使用多媒体技术,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课”的局面。而其所用的多媒体,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是用投影片、小黑板完全能够实现的。这种“杀鸡用牛刀”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笔者认为教无定法,只要是教师的教学贯彻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新意,教学效果良好,就应当提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必须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浅谈“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篇9
澄迈思源实验学校 罗海文
前言: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减负增效”工作的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单一化、程式化势必成为学生智力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绊脚石。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积极有效地采用先进的手段和技术, 必然会推动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理论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数学这门课程,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学生学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在思想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要发生深刻的变革,多媒体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其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内容的丰富性,特别是在许多无法用实物教学的课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便于多方位地提高学习效果;在数学教学中能克服许多常规教学中无法解决的困难;便于增加课堂的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摘要:当我们从数学的本质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运用“几何画板”这种工具,通过数学实验这种教与学的方式,去影响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意义建构,帮助学生本质地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发现与创新能力时,我们就把握住了数学教育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关键字:几何画板 数形结合 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规律 兴趣
面向新标准新教材的课件设计与制作首当其冲是课件设计理念的转变,几何画板具有很强大的动态教学演示功能,是我们数学教师制作课件的首选工具,它不仅是一个教学工具,更是一个学生用来学习数学(特别是几何)的有用的学习工具。应用几何画板可以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它可以让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我们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的引导者。下面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就数学软件中的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几个方面的应用谈谈我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实现数形结合
华罗庚说:“数缺形少直观,形缺数难入微。”函数的两种表达方式解析式和图象之间常常需要对照。为了解决数形结合的问题,在有关函数的传统教学中多以教师手工绘图,但手工绘图有不精确、速度慢的弊端;应用几何画板快速直观的显示及变化功能则可以克服上述弊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进而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例如,我们在讲述二次函数的应用时,就涉及到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从而实现函数与方程这两种数学模式之间的互相转换。二次函数yx2x1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x1,x2就是一元二次方程x2x10的两个根。在其探究活动中,本人采用如下教学设计进行探究:
问题1:x2x10的解可以看做抛物线yx2x1和直线y=0交点的横坐标,如果方程变形成x2x1,那么方程的解也可以看成怎样的两个函数的交点的横坐标?
教师演示:利用几何画板快速作出二次函数yx2和一次函数yx1的图象,找出它们的两个交点A、B,再利用菜单栏中的度量工具,计算出两点的横坐标,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几何画板的方便、快捷。问题2:如果方程变形成x2x1,那么方程的又可以看成哪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
教师演示:利用几何画板快速作出抛物线yx2x和直线y=1的图象,找出它们的两个交点A、B,再利用菜单栏中的度量工具,计算出两点的横坐标。
教学实践表明:利用几何画板画二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函数和方程两种模式之间的转换,传统教学是不能做到这一点的。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虽然画出了有关函数的图象及交点,但对于求交点的横坐标,它的本质还是在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揭示几何规律
作为教材的课本一般都是直截了当的给出了发现的结果。圆周角的定理也不例外,隐去了数学家们曲折的探索、分析、归纳、猜想等发现过程。作为教师、如何通过自己的教学设计,再现这一过程,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讨与发现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研究问题。因为具体的数学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遗忘,而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将会终身受益,本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圆周角定理的教学设计如下:
引导1:在圆心角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一条弧确定一个圆心角,即“一弧对一角”,对于圆周角,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有多少个呢?
教师演示:演示弧AB 所对的圆周角有多少个,先同时选定边AC和BC,在显示菜单中设为“追踪对象”,拖动顶点C在弧ACB上运动,瞬间即形成了无数个圆周角,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同时可看到,不论C 运动到什么位置,始终构成AB所对的一个圆周角。
引导2:上面的演示说明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有无数个,由于它们顶点的变化,这些角的形状与位置也随着变化,它们的大小是怎样的关系呢?
教师演示:在几何画板中依次选定A、C、B,在度量菜单中选择“角度”,然后拖动点C,可以发现∠ACB的角度始终没有变化。通过以上演示观察,启发学生得出猜想: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尤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更为重要。“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在数学几何教学中,运用几何画板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原三环六步解读 篇10
“预习、自学、讨论、讲解、练习、检测”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为主,让学生通过自学,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互动来完成学习任务。
1.“预习”是指课前学生的自我学习行为,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内容不可过多、过难;预习题是教师“导”的体现,预习题的设计要依据学习目标和教材,应体现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体现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要简洁明白,抓住关键,揭示知识间的练习,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具体操作:这是一个学生自主预习的环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确定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提前把精心准备的预习提纲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课前一段时间独立完成预习提纲中的内容,所以第一步主要是在老师的预设中完成对将要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这是一个让学生提前热身的一步。
2.“自学”即学生为完成一定的学习目标自行学习有关的教学内容,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充分重视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可以通过预览、提问、演练等方式了解教学内容,发现问题,并能主动深入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这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的具体表现。具体操作:这个环节的学习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查询各种资料,如阅读教材时,引导学生边读边圈点、勾画、标记、批注,或摘录、编写提纲、写小结、绘制图表等,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等待小组合作研讨时再解决。又如教会学生从限制性词句里找疑问,从类同中找特殊,从现象中找本质等学习思维方法,使学生尽快地抓住教材的脉络和要点。
3.“讨论”是指学生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或疑难问题进行切磋,各抒己见,使真理越辩越明,问题越辩越清。讨论时要注重问题的提炼,可采取多种形式,但教师要注意调控,保证讨论的有效性;这是一个共享学习成果的过程,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具体操作:经过预习和自学两个环节,对于仍未解决的问题,需要合作交流,实行组内同伴互助的方式,即实施兵教兵、兵帮兵的合作探究样式,要发挥好组长的作用,当好小老师。组内可以两人研讨,也可前后左右研讨,组内研讨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以请外援实行组与组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时可以下位到认为能帮助解决问题的同学那里寻求帮助,此时课堂不怕乱,但要追求一种乱中有序的效果。学生在自学中,不但有了潜心思考,而且借助了参考书和工具书,不少问题已解决,余下的问题再经过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纠错立正,既增加了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学之间在争论问题时,与其他同学的见解相一致,便产生学习的快感;与其他同学意见相矛盾时,为了证明自己的意见正确,和同学、教师争论得面红耳赤,不肯轻易让步;也有的学生在问题的思索中产生困惑,在教师的引导下顺着问题的线索去寻求解决的思路。(大家观察这三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讲解”即是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发生困难,难以解决时,及时启发引导,教师的核心是点拨、引导,而不是包办,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根据组内同学的共同探讨,争取用各种形式展现学生在自学、讨论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成果,如好思路、好方法、好结论等,以及在自学过程中所遇到困惑的问题,教师要发挥好“导”的作用,适时的进行引导、调控和激励。既要让课堂富有激情、气氛活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要秩序井然,完成教学任务。
具体操作:这是一个展示学习成果,出彩出色的关键一环,同时也是一个暴露问题的一环,其目的就是通过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教师的点拨进一步明确答案,梳理知识,强化重点,规范做题,训练技能。这个环节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说、写、表演等。这个环节老师要讲,要精讲,适时评价,可以对个人,也可以对小组。教师要把握好两点:一是做好提示点拨,二是讨论要做到“有序”与“适度”。所谓点拨,即“一言而解惑”,使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点”就是点破要害,给学生开辟思维的空间;“拨”,就是拨疑疏惑,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点拨中,或作提示,使其自悟自醒;或作反诘,促其猛醒。
5.“练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练习,它包括口答、板演、笔练等多种形式,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寻找规律,形成综合能力。练习要注意梯度和层次,设计一些体现能力、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在利用所学知识,在思考、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时,达到迁移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把学得的理论知识初步转化为能力(或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勤动笔、好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和坚强意志。
具体操作:这个环节是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环节。学生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使学生熟练运用,提高目标达成度。
三环六步课堂管理研究结题报告 篇11
宁阳第四中学 张丽霞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管理实施的有效性,是学校和教师都十 分关注的问题。本课题采用教学实验法、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对学校各学科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调查分 析,在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评价等六方面进行 了有效的实践探讨,探索出一条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推广性的策略 和方法。
【关键词】 有效 课堂教学管理 优化策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背景
目前,我们的教育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的高耗低效,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苦,领导管得苦,而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和终身发展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从教育内部来讲,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教学效率与课业负担是一对孪生兄弟,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课业负担相对较轻,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课业负担则必然加重。新课程强调“建设轻负高效课堂”,其实质就是减少直到消除无效的教学时间,最大程度发挥课堂教学功能与作用,减轻学生学习的强度,提高课堂教学单位时间内的效率,达成育人目标。但是,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是传统课堂的革新与发展,由于受长期以来陈旧观念与思维定势影响,教师们观念更新需要一个过程,各种教学方法及技术运用也有一个实验过程,因此,新课堂上会现出传统课堂的积弊,也会有追求新意的浮躁,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有的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高耗低效”的问题,教师越教越苦,学生越学越累。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自己平时的教学中还有一段距离,“轻负、高质、和谐”的教育理念还没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并变成持续的教学行为,表现在教学上还抱着“熟能生巧”的信条,靠“磨”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不高。目前我们学校正以高昂的斗志,开拓进取的精神,向“轻负、高质、和谐”的“知名教育现代化学校”新目标迈进。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为深化“轻负高质”教学管理策略的研究提供实践基础和可资借鉴的经验,能丰富和发展有效教学理论。
实践意义:与教师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真正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本课题从研究的范围上看,着重从我校教学实际出发探讨有效教学问题,具有校本特色;从研究内容上看,本课题侧重于“教”的行为,着重探讨的是教师教学行为问题,从转变教师行为方面提出“什么是有效教学行为”,并解决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在研究的类别上,本课题属微观、应用研究,主要是借鉴相关理论指导行动研究,在行动中印证、丰富理论。有关小学生有效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在国内外并不多见。华东师范大学的崔允郭教授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中,从宏观角度阐述了有效教学的理念和教学三阶段的实施策略,对本课题具有直接的理论指导意义。就国外研究来看,有效教学理念源于 20 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它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即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我们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指标。在实施高质轻负的今天,讨论和研究如何促进教学管理的有效性问题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二、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12 年 12 月—2013 年 1月)前期准备阶段: 我们健全了研究组织,学习了关于有效教学等理论。制定研究方案,并积极地向提出申报。
第二阶段(2013 年1 月—2013 年1月)具体分工阶段: 明确分工,制定计划。课题组成员根据分工明确职责,制订具体行动计划。
第三阶段(2013 年 2 月—2013 年 5 月)具体实施阶段: 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研究计划,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1、2013 年 2月-4月(1)定期学习实验理论;(2)根据具体行动计划,有步骤、有主题扎实开展实践研究活动,切实营造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每个内容都有阶段性(3)创设课题运行机制,保证课题研究有效有序进行。进行形式多样的实小结;践研 2 究,收集案例。2、2013 年 5 月上旬,进行小结、分析实施情况;对照研究目标,调整研究方案。3、2013 年 5 月中旬、下旬,根据调整后的方案进行又一轮的深化实践,收集实践研究的典型案例。
第四阶段(2010 年 6 月—6 月)总结阶段。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研究报告、论文、案例集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并写出本课题的结题报告,邀请专家进行课题鉴定。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与结果
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六个策略对有效课堂教学管理策略进行具体实践:
(一)剖析导致课堂教学管理活动无效或低效的原因
课题组就学校的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开展了大量的听课摸查,从中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2013年初开始,我们每个课题组员至少把本学科教师的课堂听了两个轮回。其中选择20节课例作调查研究。这 20 节课,每一节课后,上课教师、课题组老师都进行分析和反思,总结教师在课堂组织、课堂管理、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有效方法,同时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通过大量的课例观摩和研讨,我们对各科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做了低效课堂教学理性反思与追因分析的总结梳理工作。我们整理出主要的课堂教学管理无效或低效的主要原因:
1、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不到位;
2、课堂教学氛围管理把握不够恰当;
3、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不够科学;
4、课堂中的突发问题处理不当;
5、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注意力调控不足;
6、课堂评价浮于表面,缺乏评价的策略研究。
(二)研究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内容与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多种多样,组织方法灵活多变,本课题研究主要针对调查阶段发现的问题,集中研究五方面内容:
策略一: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策略优化 ①减少时间浪费:要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益,就必须建立合理的教学制度并增强教师的时间观念,将教师、学生可能造成分配时间的人为因素减少至最低限度,保障规定的有限时间落到实处,提高时间利用率。主要措施:教师前 3 分钟候课制、学生课前准备落实、课后不拖堂。②掌握最佳时域:据心理学研究,一节课学生的思维最佳时间是上课后 5-20分钟,这一时间段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最佳时域。要提高课堂时间 3 效益,就必须保证在最佳时域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当此时碰到课堂上的破坏情况,教师要尽快处理,切忌完全终止课程而去处理问题,那就会浪费你的宝贵时间。③信息量适中:课堂信息量过少,环节松散,会导致时间的浪费;信息量过多,密度过大,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效益低下,也是浪费时间。因此,教师要做深入细致的分析,保持单位时间内适度的信息量。④提高学生专注率:提高学生的专注率,一是要抓住可教时机及时施教,二是选择恰当时机处理学生行为,防止出现破坏课堂规则和形成冲突的情境。⑤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多种媒体(黑板、投影、音像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讲述、交流、训练、合作等),不停地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让大脑不同部位的细胞交替兴奋,使大脑在 40 分钟之内始终保持兴奋状态,从而提高课堂单位时间的效率。
策略二:有效的课堂氛围管理策略优化 课堂氛围是一种心理背景,是教学的软环境。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但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而且还会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功能,直接影响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气氛,进而影响教学效果。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理解、关心、尊重学生,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教师,乐于听取教师所提出的指导性意见。其次,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同伴关系。学生群体中同伴间的交往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从而制约了课堂管理效果。良好的学生关系能使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②有序:有效的课堂管理,也是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一方面,教师要适时地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让学生明确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另一方面,还要在让学生了解其规范的同时,使学生逐步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将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③教师主导: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能够有效地组织课堂。可以轻轻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就能使乱哄哄的课堂瞬间安静下来,能够用自己的良好威信影响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
策略三: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策略优化 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并使之相互有机衔接,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质量很有意义。一般说来,一堂课的课堂段落大致可分为候课、导入、课中、结束几个部分。①候课:候课是教师课堂活动的预备状态,指教师课前几分钟在教室门口或教室内等候上课。研究表明,候课具有积极的意义。在领导巡视的表格中,教导处专门设置了检查时否候课这一项,通过检查发现,教师及时候课的,学生进处状态就快。②导入: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它主要起着集中注意、酝酿情绪和带入情境的作用。导入的类型很多,研究中倡导简洁、高效的导入方式,杜绝在导处部分绕来绕去,浪费时间。③课中:课中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段落,课堂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主要在这一阶段完成。因此,管理好这一段落,对于提高课堂管理效益,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这一阶段的管理尝试把握好以下两点:一是要认真讲清楚教学的每个环节。二是要善于处理偶发事件。
策略四:有效的课堂教学问题管理策略优化 在课堂出现问题行为应该是一种正常的课堂态势,不可回避,且应合理、科学地处理好,尝试研究运用以下几种方式及观察其有效性: ①冷处理:在课堂上遇到突发问题,教师应冷静分析,泰然处之,予以“冷处理”。如上课铃响后,老师走进教室,却发现教室里十分混乱,可采取“以静制动”的办法,用一种平静的目光扫视学生一周,或者在黑板上板书醒目的课题,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学生转瞬就会各归原位,安静下来,恢复教学秩序。②奖惩分明:就是形成一套长效的奖优罚劣的措施,树立正气,激励积极力量或行为,抵制消极因素,并长期坚持,形成制度。这要以奖优为主,罚劣为辅。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如口头表扬,增加操行分等。③动作提醒:课堂上学生出现做小动作、接话茬、喧闹、等违纪现象,教师理应当机立断处理。不过,教师应当慎重地考虑学生的情感和自尊心,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使对方知道他的行为已被老师注视应立即纠正。如盯他一眼,朝他点点头,轻轻敲击一下他面前的书桌,或站在他身旁略作停留,摸摸头等动作。通过微妙的方式把信息传递过去,这样,师生情感容易沟通,见效快。④间接提问:当学生不专心听讲时,教师可尝试可通过提问该生的同桌或近邻的同学来提醒和警告他,这样可以避免因突然直接提问该生可能引起的小麻烦,如因毫无准备而显得惊慌失措,答非所问,进而引起其他同学的哄笑,等等。
策略五:有效的学生注意力调控策略优化 学生的课堂注意状态直接影响着课堂活动效率和课堂纪律状况,调控学生注意的方法多种多样,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比较适用的有: ①声音控制:声音控制指教师通过变化讲话的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来引起和控制学生的注意。例如,教师从一种讲话速度变到另一种速度时,已分散的注意会重新集中起来。在讲解中适当加大音量,放慢速度,则可以起到加强注意和突出重点的作用。②停顿:在讲述一个事实或概念之前作一个短暂的停顿,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讲解中间插入停顿,也可起到同样的作用。适当的停顿,可以产生明显的“刺激对比效应”,喧闹中突然出现的寂静,就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可以紧紧抓住人的注意。③变换教学媒体:单一的信息传递容易引起疲劳和分散注意,教学效率也容易受到影响。因此,教师根据需要适当变换教学媒体,通过图表、实物、幻灯、影视、电脑等多种媒体的交插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获取信息,实现信息传递的多渠道化,不仅可以有效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度,而且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促进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④变换活动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变换一下课堂活动方式,例如,由教师讲变为学生讲,由静止的学变为在动手过程中的学,由集体听课变为小组讨论,等等。这些变化都会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强化学生的注意,激发参与的兴趣,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策略六: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优化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德国教育家斯多克说过:鼓舞。”因此,教师的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催化剂,教师应不断丰富评价形式,发挥评价实效。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多样,本课题主要研究教师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表现进行评价。①即时性评价:教师如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即时的评点,能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即时评价。②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安排一点时间让学生尝试评价自我,使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表现做出判断,逐步由概括性评价向具体、客观的评价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意识,促进自主发展。③生生互评:学生之间开展评价是进行沟通交流的良好方式。正所谓当局者迷,旁 6 观者清,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让学生参与同学互评,通过评价互相促进。④师生互评:师生互动评价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这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推进教学进程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师的评价引导学生关注课堂学习的过程,关注同伴的学习行为,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参与评价的意识,逐步学会评价,提高认识,受到启发。二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平等是增进情感、融洽关系的润滑剂,小学生渴望同学之间的平等 更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 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评价学生在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快乐,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 好好地表现一番,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实效性。
(三)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实践活动反思
为推进在效性的课堂教学管理,课题组先在实践层面进行策略研究,再对开展活动的实效性进行反思。课题组成员坚持每月一次的研讨活动,为验证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的有效性,经常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相互借鉴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
1、在理论学习中反思 课题组成员依托学校每周学科大组的教研活动集中,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或理、论学习的教研活动,学校订阅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如《人民教育》《中小学教学与研究》,教师们在一起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等,共同探索教学规律,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自觉地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
2、在教学实践中反思 ①反思成功可行之处:任何一个实践活动都有精彩之处,教师把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供以后参考和使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完善,推陈出新。②反思失误不足之处:无论教学活动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难免有疏漏之处。我们经过冷静思考、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使之成为以后的经验教训。③反思学生见解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及时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有针对性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内外活动中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我们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3、在相互借鉴中反思 学校教导处分学科每周组织一次研讨性的教研活动,课题组教师借机互相听课、说课、评课,研讨各自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困 7 惑之处和成功之处。每次做到有发言有记录。每位教师对每次的教研活动都要进行研究、思考、探讨,用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并根据自己学生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一步精心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做到设计的活动具有关联性、可操作性、多样性、开放性等。
四、研究成效分析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研究,证明我们提出的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研究是可行的,同时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一)教师方面的收获
首先,课题组教师教科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围绕本课题的研究,老师阅读了大量相关的理论著作,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素养。自课题申报以来,参与研究的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撰写了教研论文、案例和课题,第二,教师的课堂观念有改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有提高。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实施,许多教师不仅在心目中有了自己的好课观,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课堂教学中的低效因子,明确了自身努力的方向。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变得驾轻就熟,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如本人参加了胶南一中送课活动中,采用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和管理思路执教的《有机物结构的测定》胶南一中获众教师的好评。
(二)学生方面的收获
首先,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上课注意到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保证。该课题的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课堂学习效果的提高,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二,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师观念的转变,带来的是课堂完成作业时间增多,课堂作业时间得到有效保证,学生课外的作业时间相应减少。学生上课认真了,学习的有效性提高,也就减轻了课后重复学习的时间,学生的课业负担自然减轻。
五、今后努力方向
虽然课题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如:有效课堂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何大面积提高各学科课堂教 8 学的有效性?如何利用我们的研究成果,让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效益,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接下去要努力探究的内容。
六、参考文献 《走进新课堂》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中教师的发展》 田慧生 远方出版社 3《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傅道春 世界知识出版社 4《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5《新课程教学设计概论》张学斌编著,辽师大出版社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于向东、苑德庆、董馨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浅谈“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推荐阅读:
谈担当谈奉献谈团结07-04
谈改革谈发展心得体会05-27
群文阅读谈一谈梦想10-22
谈梦想演讲 以谈梦想为题的演讲稿07-16
《谈读书》10-15
《谈礼貌》10-13
谈经验05-28
谈坚持06-03
谈比喻06-27
谈读书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