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改革谈发展心得体会

2024-05-27

谈改革谈发展心得体会(共8篇)

谈改革谈发展心得体会 篇1

在“南平发展我知道,服务发展当先锋”的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就是做为一个普通的员工,应当如何为发展服务,做一名优秀的员工。有一位学者,经常要穿梭于各个城市之间,给那些来自不同企业的管理者授课。他有个怪毛病——喜欢睡高枕头,并自我解嘲说是“高枕无忧”。在外地授课期间,他通常都是一个人住,并且将另一张床上的枕头放在自己床上。而往往在第二天,客房的服务员都会把他移动过的枕头放回原处。一来二去,他都觉得不好意思了。于是养成了一个习惯,在第二天总要将自己移动过的枕头放回原位。有一次外出授课,由于实在劳累,第二天起床后就将换回枕头的事给忘了,晚上回到房间,却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变化。他的床上更换了一个散发着淡淡药香的保健枕头,而且比普通的枕头要高出一些。此外,床头柜上多了一盒“金嗓子喉宝”并附有一张便条。便条的大意是本酒店欢迎您的入住,并感谢您能来本地授课,请注意保护好您的嗓子,最后是酒店经理的签名。从此以后,这位学者对这家酒店的印象特别深,一旦有机会到这个城市,不仅自己入住,还介绍朋友入住,而且,在他的授课中多了这样一个案例:枕头与服务意识。发掘并满足客人的一些个性化需求,是这家酒店成功获得回头客的秘诀之一,尽管这些可能只是小事,甚至如此的需求连顾客本人都没有意识到但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洞悉这样的需求并及时提供满足,则可以给顾客带来更多的满意和更大的惊喜,企业对赢利的期望,员工对发展的期望,都将得以顺利实现。细微处见精神。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做好本职工作,合乎制度的要求,只能是合格的员工,而能够真正站在服务对象的立场,为服务对象着想,才是真正优秀的员工。因而,我们要十分注重服务意识的培养。先有了这样的意识,才能具备相应的能力,再加上必要的条件,才能实现优质的服务,服务闽北经济社会发展,公务员应当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谈改革谈发展心得体会 篇2

一、大部制的内涵及背景

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 即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 将那些职能相近的部门、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 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 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 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大部门体制改革始于2008年, 中央及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大部制改革。2012年11月,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提及大部制。2013年2月, 新一轮“大部制”改革方案起草已基本完成, 将在即将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上提交讨论。

十七大报告提出“大部制”改革的思路, 是对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举措;它可以化解政府部门中存在的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矛盾以及权限冲突, 有助于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简化公务手续和环节, 提高政策执行效能;也是国外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

大部门体制是大部门体系和机制的有机统一, 缺一不可。大部门体系是一种由核心化的行政决策中枢及其办事机构、综合化的政府组成部门、专门化的执行机构三个要素形成的政府组织架构。大部门体系应采取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大部门体制的实质是一种政府治理模式。大部门体制改革应该是政府组织架构调整与政府运行机制再造的统一。

美国联邦政府在2003年前, 内阁长期保持14个组成部门。英国是发达国家中较早实行大部门体制的国家。部门数量维持在18个左右。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如俄罗斯、阿根廷、印度、印尼、埃及、巴西和南非等国家, 中央政府组成部门的机构数量相对较多。实行大部门体制的有俄罗斯和阿根廷, 其他几个国家中央政府组成部门都在20个以上, 印度最多, 超过40个。

二、大部制改革的由来分析

大部制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它的由来应追溯到改革开放,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 政府对市场的管理职能也发生重大调整, 从微观控制转变为宏观调控, 在这个调整中, 政府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部门设置从多到少, 从少到多, 经历过反复的尝试期, 国务院部门最多时达到100个。权力过分细分, 部门职能出现交叉重叠, 为部门之间推脱责任提供了借口。

从1982年政府机构改革提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实现干部年轻化”到2008年第一轮大部制的正式实施, 部门在合并, 人员在年轻化、知识化, 可是人员编制一直处于冗余状态。那是什么因素正阻碍着行政改革。威尔逊认为重要的是人民主权。无法否认, 在任何地方当尊重舆论被当作政府的最高原则时, 其实际改革必然是缓慢的, 并且一切改革都必然是充满妥协的。在美国一个提倡自由和民主权利的国家, 或许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在达成一项协议或制定一条律法的过程中充斥个太多利益体的自身利益, 问题到最后不外乎妥协和流产两种可能性。在我国呢?一个完全不同制度的社会形体, 行政改革一直都是高调呼吁的课题, 而实际效果并未如我们所期待般的发生。这其中的原因必然是多方面, 如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改革的力度不到位、执行的决心不足等等, 但在我国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应该是人民主权的不到位, 平民阶层很少关注政治或者说没有能力与资格参与到政治领域, 如果可以获得安身立命的可能, 那么政治几乎与他们无关。渐渐地就出现这样一些群体事件——城管打伤老人引发围观群众暴动、江苏“7.28”事件以及近日的四川泸州市的“10.17”事件。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大型暴动事件, 是因为我们的行政执法者触动了普通民众的心理底线, 他们危害了老百姓的生命权甚至可以说是生存权利。此时, 人民的主权意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 呼吁开展行之有效的行政改革, 但并未达到质变的要求。普通大众依然只是三分钟热度, 随着事件热度的下降也慢慢回复前一阶段的状态。

当社会发展中出现种种不和谐的声音, 行政改革的步调必然要求加速, 改革的力度也有必要加重。在向服务型政府的发展中, 实现大服务, 小政府的转变。借鉴国外诸多国家的改革经验, 大部制改革应该是实现小政府的职权集中、职能调整的有效路径。

三、行政改革的应然道路

行政改革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很多为实现国富民强梦想的改革。有的国家成功了, 使他们的国家走上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也有的国家失败了, 导致他们的国家走上分裂亡国的路程, 国家因为改革反倒后退很多年, 进而与改革成功的国家的差距越发拉大。20世纪80年代, 世界上出现了两场引人注目的改革:一是邓小平同志领导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高速发展的30年, 中国经济从世界末端走进前三, 人民物质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一个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民主化, 人民高唱民主让整个国家走向分裂。

改革必然有成有败,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改革是一场比革命更加艰巨的进程。革命目标明确、政治问题简单, 敌我双方阵线很明了。相较之下, 革命是一种比较简单明了的行为方式, 但是, 暴力革命并不符合现实的环境。和平年代的中国, 自下而上的变革是一种非常缓慢的变革过程。因为在一个社会中, 一方面, 来自下层的非主导意识形态的变革会遭到主导意识形态的压制和破坏, 另一方面, 变革的效应渗透到主导意识形态之中会遭到层层的阻碍, 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推翻旧有制度需要一个适当的契合点, 这个契合点换一种说法应该就是“质变”的时机。尽管缓慢, 但一旦变革的时机来临, 其速度和频率的加快将是十分显著的。社会形态的固态化受到不断发生的突发事件所影响, 必然导致形态发生结构性的调整。

就目前的国情而言, 我们更多只能采用自上而下的自我更新方式。它通常由控制统治权的团体成员通过对官方意识形态的改革, 使改革影响扩展到民间的意识形态, 从而实现整个团体中意识形态的全面转变。这种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存在外来的强大威胁, 在我国能够引发自上而下改革的外在因素频频显现, 诸如社会公平、贫富两极化、地区差异、房地产泡沫等等。贫民大众的仇富心理得到极大的膨胀甚至社会大众普遍出现心理扭曲的情况, 种种事件的发生加剧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从公共危机视角来看待已然发生的事件, 这明显是在触动预警行为的前兆。换一个视角来看这些问题, 我们希望当局能看到群众人民心中的恐慌, 然后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来过渡社会发展的阵痛期。

推进政府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 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难以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作为老百姓虽也深知改革需要过程, 但是作为人民大众期望在每阶段的改革中都能切实感受到变化中的受益。因为任何变革, 如果仅仅是上层结构进行调整, 仅仅是上层利益团体的利益重新分配, 那这样的改革, 人民是不会接受的。只有在明确改革目标后, 重在创造条件, 积极稳妥地推进, 成熟一项推进一项, 由此真正释放出强劲的改革红利。

摘要:大部制改革在十七大召开后走进大众的视野, 一度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推行大部制, 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成熟先行, 把职能转变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纵观行政改革发展路程, 由注重管理向注重服务转变、由注重意识形态向注重发展效果转变过程中, 其转变有诸多原因组成, 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原因, 也有人民主观诉求的原因。不论何种理由, 这些都指引着我国行政改革的逐步实施。

关键词:大部制,行政改革,行政效率,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睿, 沙蓉.大部制:缘起、挑战与前瞻[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8 (04) .

[2]吴永, 刘飞.关于我国大部制改革的理论探讨[J].理论导刊, 2008 (05) .

[3]蔡曦亮.中国大部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3) .

[4]朱向东, 朱峻.日本的大部制改革[J].党政论坛, 2008 (03) .

浅谈京剧改革与发展 篇3

[关键词]京剧;艺术;改革;发展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到现在,京剧已有200多年历史,享誉海内外,有“国剧”之称。在京剧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的改革与创新,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都极大地推动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一、京剧艺术的改革之路

京剧的诞生以1790年乾隆皇帝诏令四大徽班进京为契机,是徽汉两调长期同台共艺,以皮黄腔为主而又吸收熔铸诸调众艺于一体的产物。翻阅史料,京剧艺术主要经历了以下改革:

(一)晚清至民国初期。该时期,四大名旦、四大老生等名家辈出,可谓争芳斗艳、各领风骚。这些名家名角,都是在师承前辈声腔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的嗓音条件,多方拜师、广纳意见,甚至是“票友”、知音、乐师的建议与指点,从而创立独具风格而又深受欢迎的艺术流派,将京剧艺术推向第一个高峰并传播广远。

(二)20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八部“样板戏”以其全新的面貌与精湛的技艺当之无愧地成为京剧艺术的时代“样板”。传统京剧“一桌两椅”的舞台布景,被生动逼真的舞美设计所取代;一人演唱、其它舞台人物近似“活道具”的表演方式,也被偶尔的齐唱、对唱所打破,凡此总总,对传统的突破以及多种艺术形式的有机融合,打造出一个时代的艺术标杆,一个凸显“革命”与“现代”主题的全新京剧。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京剧的每次辉煌,无不是在时代精神的推动下,经由自身的改革与创新使然。国家的政策扶持以及媒体的大力宣传,会对京剧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根本上看,振兴京剧还要靠京剧艺术自身的努力。京剧的兴衰史已给今人提供了启示。

二、京剧艺术的发展策略

针对当前京剧艺术的发展困境,我们认为充分发扬京剧艺术传统优势,广泛吸收其它艺术养分,繁荣创作,增强时代感,加强理论研究,才是振兴与发展京剧的必由之路。

(一)积极树立三种意识。首先是精品意识。传统京剧剧目繁多,而只有经典剧目才能代表各个流派的特征与水平,也才称得上是传统京剧的精华。因此,保护传统京剧不能丢掉任何一个精品。其次是传承意识。京剧的保护不比文物的保护,它需要二度创作也就是表演,不断培养高水平的演员是保护传统京剧的关键。最后是观众意识。任何艺术都有它的受众主体;任何一门艺术也都有其相对的顶峰或低谷期。对传统京剧而言,无论是曾经的兴盛还是今日的萧条,其实都处在其生存发展的自然规律之中。所以,以中小学生步调一致地学京剧、唱京剧,虽然是政府主管部门自认为的“创新之举”,但用行政手段来拯救京剧却是违背了艺术审美的自觉性与主体性规律。传统京剧如同文物,有些文物虽然没了使用价值,但总有收藏的人存在,哪怕真正懂得鉴赏的人廖若晨星。

(二)积极培养京剧观众。观众是戏剧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剧场则是吸引青年观众的最好形式。这是因为小剧场京剧的魅力体现在从编剧、表演和舞台美术方面,既保持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又有所创新,剧中的立场、倾向、价值、观念、审美及叙事态度、节奏,更具有现代意识,也更适合年轻人的口味。对此,我们可以组织以年轻演员担纲的剧目到大学院校进行“进校送戏”活动,让他们充分领略京剧的文化内涵、精神实质,用精美的舞台演出给他们的心灵产生强力的震撼。此外,我们应进一步开掘传统剧目和原创新剧目等小剧场剧目,使京剧艺术本质回归,更贴近生活、贴近观众。

(三)鼓励名演员“单飞”。名演员“单飞”,从深层次讲是关系着京剧发展的体制改革问题,此事的意义有四。其一,“让艺术家自己搞艺术”,让名演员根据自身的条件实现从剧本选创到唱腔设计等量体裁衣,让名演员在舞台上重振“角”的雄风,在继承基础上,经不断创新和千锤百炼让名角造就自己的表演风格,产生自己的特色剧目,形成自己的戏迷观众群体,最终产生新的流派和“名家”;其二,名演员组团后,因形成以“角”为中心的演出运作机制,必将冲破束缚京剧走上市场经济的障碍,一定会跳出许多剧团那种“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也赔”坐以待毙的被动状态。京剧团只有盈利,才有能力创新和发展,只有创新和发展了,才带来更大的效益,这时京剧将步入良性循环,京剧的振兴就有了希望;其三,名演员组团,因新的演出运作机制的形成,就必然产生相应的促进京剧发展的管理新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应是“责、权、利”相统一,兵精政简高效率,改革创新出成果,团结竞争出精品。他们定会用新的观念去建设剧团,用新思维去开拓工作,定会把京剧推向一个繁荣的新阶段。其四,名演员组团,是对人才的解放,是给他(她)们营造了施展才能的新天地,必将极大地激励他们的拼搏、奋进、攀登的壮怀和以振兴京剧为己任的豪情,只要有了这样一种精神,什么人间奇迹都会创造出来。

(四)创建京剧剧团股份制。我们可以参照目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在现行国有院团的基础上改制成股份制,采用国家、个人、社会、企业公司、国外公司等参股的形式成立新的演出团体。这种股份制演出团体,除了第一种模式所有的积极意义外,还争取了经济支持的后盾,因其经济实力的增强,相应增强了演出的竞争力,更有做大做强的潜力。

三、结语

京剧是民族艺术的瑰宝,重情重义的华夏子孙当然想要爱它、呵护它。但那些即便拂去尘土却依然老旧的唱段,难以激发今人听赏的热情与冲动。京剧唯有与时俱进,重新焕发生命光彩,才能让人不得不爱,也才能让人随性随隋地自由哼唱。

参考文献:

[1]陈应时,陈聆群.中国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吴小维.浅谈京剧改革与发展[J].剧作家,2008(4).

[3]李莉.我所知道的京剧改革[J].党史博览,2007(9).

[4]孔德礼.简论京剧创新[J].剧作家,2006(4).

浅谈美术教学改革的点滴体会 篇4

美术课是素质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从小培养孩子对美的追求,使之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不仅有利于人的一长远发展,同时也是功在千秋的教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以形象的可塑性、动手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和形象表达感情性,对儿童的观察力、形象感受力、记忆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和提气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美术课程标准》就较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这一宗旨。其原则是借助客观形象,强调主观感受。《美术课程课标》摆脱了单纯传授造型技能的教学模式和强调写实性的写生教学,它在教学中提倡发挥儿童的艺术直觉,在写生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仅仅要观察事物外在形象而且能联想到与观察对象相关的其他事物,以及自己与观察对象之间的某种联系,并把它表现在画面上。它鼓励学生在观察与表现中不拘泥一于客观事物本身,学生可不受客观限制视点扩展,进行超现实的表现,学生在创作式的写生中学习基本造型技能。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了学生的艺术冲动,培养的是学生的审美素质、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最基本的造型能力。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育创新,国家进行课程改革,对《美术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积累和总结。

一、转变旧观念,发展新模式。

美术是视觉艺术,美术教育就是重视视觉形象的运用。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能引起人们心灵情感的共鸣,陶冶情操,塑造美的灵魂。从重视视觉形象教学原理入手,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获取知识的质量,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对象,认识对象。儿童的生活、活动的空间是有限的,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是创作不出优秀作品的。比如在上小学苏教版美术课第十一册《我栽种的植物》一课中,我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亲手做的,或者是亲眼看_见别人栽种植物的过程,运用自己的话把当时的场面描述出来,让大家一起发挥想像的空间。把学生带到劳动课上让学生自己进行现场观察,还可以亲自参加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快乐,也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画速写,然后到教室里进行创作。或者在教学中应用电化教学,放映实况录像,让学生进行直观欣赏,然后在进行创作。教学中不光应用一些现代化媒体,也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游览、增长见识,在生活中感受美,使形象感知和美感培养联系起来。儿童的成长过程都经历过一些造型游戏活动,其演变是循序渐进的,发展过中具有典型的意义变化,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身心、智力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把游戏活动带入课堂中,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自然。由于长期传统的美育教学的影响,认为画画只要画得像就是好的。其实这种教学往往是错误的,这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强加压力只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束缚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让学生在课中做些有益提高审美、创造美的活动,不仅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游戏过程中,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目标,锻炼动手、动脑能力,提高思维创造力,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性格。

二、巧妙设制课堂教学形式,轻松教与学。

传统的美术除了画画以外,似乎没有别的内容了,沉闷而又乏味。学生根据 书上的图案“复制”作品,学生想象力、创造力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学习的过程应当是小鸟学习飞翔一样轻松愉快的过程,新的美育教学应当更积极地一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上动从“要你学”转变成“我想学,我要学”。根据不同的教材,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教学。首先,我把讲与练的时间作了调整,做到“精讲多练”。为了更形象直观,贴近学生,我请班上两名学生做模特,一边讲,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写生要领。然后,在让学生看一段运动比赛录像,观察运动中的各种状态。接下来再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一些典型的动作姿势,并提出“你能不能上讲台来表演这个动作?”而对下面的同学则说:“你能把他画下来吗?”画完这个动态就另请他人表演,并且对作业进行讲评。如此一来,每个同学都会有表演的机会,亲身参与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的气氛活跃了,调整教与学的关系,还让学生在愉快中不知不觉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极大提高教学效果。

本节课是小学高年级的一节设计课,目的是通过设计实践,帮助学生提高审美创造和动手设计制作能力。《我设计的书》实际是给书设计一张封面,所以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设计演示教学,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索学习、互动学习,打开学生的设计创作思路。本节课在作业设计方面有更大的创新,平时学生用画笔在作业纸上画,现在利用电脑WINDOWS中的“画图”程序进行作业设计,这样可以打消学生“形象画不准,色彩涂不匀”的顾虑,学生能为自己理想的设计一方案而努力设计。本节课我把学生带到电脑教室,让学生在电脑网络中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事先设计好网络教学的课件,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提示和指引进行学习,同时就是可以利用“网络夕,的监视系统进行学生个别或集体进行指导。在作业评价方面也比较有特色,学生把作业上传到教师机上,就可以向同学进行展示每位学生的作品,学生可以为每幅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三、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美育是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与其他学科相互迁移。

1、与文学相结合

美术通过造型视觉艺术去传播文化思想,文学则利用文字,两者目的相同,只是表现手法不相符而己。在美术课中,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故事、诗歌、散文等)优美的语言与画结合,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仿佛身临其境,带着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再联想,在遐想,由此培养想象力、创新意识。

2、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谈改革谈发展心得体会 篇5

杨恒均的《用实践检验“真理”,用什么来检验“实践”?》一文在总结“过去三十取得巨大成绩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答案都离不开经济改革”。中国之所以会有经济改革,那是因为“三十年前的那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就是“以邓小平、叶剑英老一辈否定“两个凡是”,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政治运动为开始。”

接着,杨桓均又说,“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当初对‘两个凡是’的批判,如果不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如果没有确立判断真理的新标准,三十年改革开放不是能否取得如此大成绩的问题,而是根本就不会有这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我觉得这个问题似是而非。如果当初邓小平没有当政,中国的执政党领袖不否定“两个凡是”。中国的那个时候会是怎样,现在又会怎样?其实我们并没有答案。我们只是相当然的想,今天的中国比昨天的中国,富裕了一百倍一千倍,我们把这功劳都推在了邓小平一个人身上。可是,我们又怎么能知道,如果邓小平不执政,另一个中国人掌领中国的政权,它带给中国人的,就一定是比现在更坏的局面而不是更阳光灿烂的光景呢?所以,我们的思维是很成问题的,中国只有了这么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经济成绩,而经济腐败和官场腐败,已经在世界上最黑暗国家排行榜中“名列前矛”。可是,大多数的中国人,总是陶醉于自己国家当前的欣欣向荣,而忌讳于自己的国家曾经的污点和现在的混乱。

在“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规模的总结成绩展望未来的活动相继登场”中,种种歌功颂德的声音占尽了主流;很少有人愿意反省,中国的福利制度,卫生环境,人口问题,贫富悬殊。他们就看到了经济成绩。更没有人去研究,去探寻,在中国成为妇孺皆知的“改革开放”这个名词,为什么叫做“改革开放”;大清被般坚炮厉的洋人强行打开,不是一直在“拥抱世界”吗?当初是谁闭关锁国的呢?如果在新中国建立之际,中国就与“国际接轨”那也没有现在每一个中国人都感激涕零的“改革开放”行为了。假如在那时,中国人就与世界融为一体,中国人现在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比“后改革开放时代”的现在是好几十倍还是一百倍呢?这都是“有迹可寻”的。可是,在我们的媒体和网络上,却鲜有这样追究的声音。中国的经济和文明,已经“人为地”倒退了几十年。难道这也有值得大唱赞歌的地方吗?

为什么,我们只看到自己的成绩,却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呢?为什么我们只看到我们的光,却看不到我们的暗呢?虽然当初是邓小平否定了“两个凡是”。那也是他应该做的,因为他否定的只是他们党内曾经共同拥戴的一个错误决定。他们党内做错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后来某个人“纠正”过来。我觉得,这不能算是功劳,依然应该作为错误,编成问责的经典案例。

当然,如果没有邓小平,中国的政治局面也许是更坏,而中国人依然在贫穷和暴政中度日如年。也许会走向黑暗的另一面,更好。因为当制度坏到一定的时候,它就会腐朽,就会分崩离析。一个新的有秩序的世界就会在罪恶的制度废墟上重新建立。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点体会 篇6

为了加快推进素质教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去年5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6月,教育部下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8月,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接着,《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实验区开始使用。因此,准确把握《课标》精神,并以此为依据改革教学,便成为课程实施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个人学习、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同道们。

关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语文教育专家们在各种媒体上已经发表了多篇论文,论述深刻,阐释清晰。因而,本文主要是结合本地的小学语文教学教研实践,第一,谈谈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认识,第二,就实现课程目标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我们知道,课程目标对于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改革语文教学,首先要对语文课程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而当我们把《课标》精神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结合起来思考时,就会对语文课程目标有一个准确的认识──那就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我们知道,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而整个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不同学科的具体目标来完成,所以,语文课程目标是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相一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要求。并将课程功能的转变列为六个具体目标之首: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承倾向,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纲要》还强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由此,我们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再来看看语文课程目标。既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那么语文教育就应该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课标》在前言的“课程性质与地位”部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对语文素养进行了具体阐述。“课程目标”部分,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出了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实施建议”部分,又围绕如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出了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建议。可以这样说: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贯穿于《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我们领会、执行《课标》精神的核心。

第三,怎样理解“语文素养”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对其进行了具体阐述:“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另外,在课程总目标中,又对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提出了十项具体要求。我们从中体会到,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个性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使学生有较强的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使学生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健康的个性等。

课程目标,既是教材编写的目标,也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因此对语文课程目标有了清楚的认识之后,如何采取措施,改进教学,实现课程目标,便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在此结合我们学习、实践《课程标准》的实际感受,提出三条教学建议。

第一,整合教学过程,体现三个维度。

如前所述,语文课程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也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围绕这一总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又从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以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譬如,总目标中的“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而“学会汉语拼音,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等属于“知识、能力”方面的教学目标;像“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等则是侧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全面理解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教学过程也应体现出目标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对此,《课标》的“教学建议”部分指出:教学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哪一个年段、哪一项内容的教学,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都必须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努力体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具体地说,对于一堂课的教学,既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制定明确的语文知识、能力目标,又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应该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获得怎样的学习方法,形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这样,使语文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实现。

比如,一位教师执教《爬山虎的脚》一课,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爬山虎的叶子与脚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2)在阅读过程中,能对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并主动探究解决;(3)继续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体会和再现课文所描绘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了解作者是运用哪些生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的,学习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又注意了对教学过程的整合,使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在同一过程中实现。比如,检查预习时,当学生说出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问题时,老师就这样提示学生:下面我们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一看对于预习中你已读懂的内容,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对于读不懂的问题能不能自己读书解决。这一方面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又是在引导学生学会经历学习过程:对于已经读懂的内容不要满足,对于没读懂的内容要力求通过自己读书探究解决。再如,在学生通过读书想象,了解到爬山虎叶子的美丽与可爱后,老师就进一步总结鼓励:我们就应该这样一边读一边想,不但读懂了课文,而且还获得了美的体验。这既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读书,就应该边读边想;而情感的熏陶,需要潜移默化地体验和感悟,等等。

这样,学生在主动的阅读实践过程中,不仅认识到了爬山虎的叶子与脚的特点,而且喜欢上了爬山虎这种植物,同时也学到了一些阅读的方法,有利于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抱着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做教学的有心人,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第二,改变学习过程,加强语文实践。

以前的语文教学,教师关注的多半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对学生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往往有所忽略。课程改革之后,为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必须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因为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语文教育,应该使学生经历一个怎样的学习过程,才能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目标呢?回答是:加强语文实践,别无他途。这也是由语文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

我们知道,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而语文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又决定了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来实现。正如《课标》所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语文素养,还包括良好的品德、健康的情趣、正确的价值观等人文素养,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必须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来完成。《课标》“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来实现。综上所述,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同时,学生道德品质、健康个性、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又必须靠语文实践过程中的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来实现。

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首先是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还是《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教学,在认识爬山虎叶子的美丽与可爱时,教师就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可以把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展开丰富的想象,试一试能看到怎样的画面?而认识爬山虎脚的特点时,学生仍旧像刚才那样一边读一边想象,并把想象到的爬山虎脚的样子画了出来,有的学生还边读书边对照实物来认识。这样,学生在大量的读书、想象、思考、感悟、观察、表达的语文学习实践中,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形成了阅读能力,还获得了审美的体验,学会了学习。正如《课标》“教学建议”部分所指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可以这样说,加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尽力促使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感悟,自行探索,自求了解……这样,通过一项项内容的学习,学生所得到的不仅是一个个结论,而且通过自己能动地听说读写、思考、体验等实践活动,悟出了怎样去读,怎样去想,怎样去说,怎样去写,从而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表达方法等,真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其次是拓宽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领域,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育体系。《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然后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道理讲得非常明确,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已经有不少实证。如,昌邑市奎聚街办中心小学针对传统语文教学封闭、单一的弊端,主张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密切结合,构建了名曰“一体两翼”的大语文教育体系。他们以学科课程教学为突破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地位,不论是阅读教学的“六段主动式教学结构”,还是作文教学的“学导式教学模式”,都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在活动课程教学中,他们重点抓“大阅读”课,设计了“五种课型”,让学生经历大量的读写实践;在课外、校外活动中,他们组织了学生自愿参与、自主进行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母语大环境里历练语文学习的本领。实践证明,“大语文”教育体系不仅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学生其他学科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更加广阔的时空领域里学语文用语文,不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而且在学习实践中真切地认识到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更加热爱祖国的语文,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加浓烈,使语文学习形成良性循环。这是对语文教育体系的整合,也是对语文教育体系的创新,应该是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第三,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课程教材改革之后,实施的关键就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这是关系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要害问题,也是语文课程目标将其列为三个维度之一的原因所在。因此,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必须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实践中,形成语文能力,受到情感熏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合力攻关、深入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精神,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建议”中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已成为今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心任务。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就是自主学习,因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是提倡创造性的学习,这是和过去的维持性学习、接受性学习相异的。而创造性学习的基础就是自主学习,所以高质量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

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认真阅读《课标》的这两部分内容,便可概括出以下几个要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允许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专题性、探究性、综合性学习是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当然,对于不同内容的学习,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措施也会有所不同。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例子。

浅谈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篇7

音乐教育从它的培养目标看, 是肩负着中华民族音乐素质水平的普及与提高的重任, 也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毕业合格的学校音乐教师, 应该是能讲, 能唱, 能奏, 能写, 能跳的全能型人才。这“五能”可以说是音乐教育的总目标。围绕总目标的实现, 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是重头戏, 从培养跨世纪全面发展的音乐教育人才角度看, 声乐教学的任务就不仅仅是局限于教会学生能唱的单一技能。“能唱”是具有一定科学发声方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范唱;“能教”是掌握科学声乐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施教;“能讲”是掌握一定的声乐基础理论、声乐文献在声乐教学中的讲解表达能力;“能编”是对一般的声乐作品表演形式、艺术处理、声部平衡的创编能力;“能导”是对课外音乐活动能组织、能排练、导演的能力。这“五能”的培养应是跨世纪声乐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能力。

声乐教学的目的简单地讲是培养是什么人的问题, 培养的学生是上“讲台”还是上“舞台”来设计教学计划的, “讲台”是指学校上课的讲台。“舞台”则是专业技术表演人才演出的剧场舞台。十几年来声乐教学基本上是模仿音乐艺术院校, 无论是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择、考核方式等都是象音乐艺术院校的学生一样能上“舞台”为标准。因此, 只有在明确了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的总体思路下, 才能更好地设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才能培养出面向21世纪全面发展的音乐教育人才。

二、充实教学内容, 丰富教学形式

教学目的明确后, 关键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统一, 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声乐教学内容较为广泛、复杂, 必需采取多样性的教学形式与之相统一, 才能充实丰富教学内容, 取得圆满的教学效果。声乐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由技能课、理论课、艺术实践课三部分组成。技能课十几年来都是模仿音乐艺术院校以个别课的形式教授, 这种一对一的教学几年下来精雕细刻那么几首“舞台”演唱的曲目, 教学形式单一, 课时安排多, 占教师的

绪感的。这两种技能又是互相渗透、彼此补充、不可分割的。不过无论是动作技能还是心智技能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 并不是先天赐予的”。 (1)

练习时在做动作的过程中, 由身体运动和各种姿势作用于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从而产生神经兴奋, 这种兴奋传入大脑皮层引起运动感觉。这种感觉是人体运动中的必然产物, 也是指导动作重要因素, 它能帮助体验到身体各部分用力的大小、幅度、方向和速度等, 正确的运动感觉是孩子们学习舞蹈动作的正确信号刺激。

综上所述, 在舞蹈教学中, 教师通过舞蹈示范、舞蹈情景启发、角色转换、游戏教学、舞蹈欣赏、舞蹈练习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调动幼儿全身的多种器官, 在提高兴趣、注意力的同时, 更强调了大脑高度的集中去支配身躯, 以表达各种动作和情感。我们要注重研究幼年儿童的个性心理特点, 了解幼年儿童的工作量大, 学生花费练习的时间长, 个别课的教学形式对于音乐艺术院校精益求精培养上“舞台”的学生是适合的, 但对培养上“讲台”的学校音乐教师却是不宜的。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形式违背了师范性, 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 干扰了学生从教思想的稳定。所以, 声乐教学的改革首先应是从教学形式入首, 改革以前那种模仿音乐艺术院校师生一对一的个别授课形式, 普及推广“大、中、小”课相结合多样性的教学形式, 这也是近几年来多少学校在试行改革的方式之一。

“大、中、小”三种课型的开设, 以个别课单一的纵向深入教学发展为三种不同课型的横向、纵向并重的教学形式。从大课来讲, 重视了基础理论的教学, 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丰富了基础理论知识, 又加强了艺术修养。作为重要的中课, 通过学生自身的练习和观听其他同学的联系及教师的示范, 培养学生技巧课的基础教学能力、听辩分析能力、音乐思维能力和音乐表达创造能力, 以及对歌曲的分析处理表现能力的培养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提倡“自然唱法”教学, 建立综合考核制度

多年来声乐教学都是以“美声唱法”为训练手段, 但要注意学习国外先进科学的发声方法是为了综合我国本民族的声乐艺术, 让其更好地充实和发展我国本民族的声乐艺术。目前时尚把声乐分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作为声乐教学应该都有所兼顾了解, 也就是说吸收三种唱法中的科学因素, 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 提倡用“自然唱法”教学的优点就是抓住各种唱法中“共性”的东西, 这个“共性”就是我们要探讨的师范性声乐教学的基本技术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按教学规律“因材施教”的原则, 使大多数学生能得到基础歌唱技能的训练, 达到一定的范唱能力, 建立一个适合声乐教学的技术方法, 也就是提倡“自然唱法”才是声乐教学的最佳选择。

声乐教学每学期的考核方法, 长期以来和音乐艺术院校一样, 都是学生上台演唱一两首歌, 由教师集体评分作为学生成绩的依据。这种考核方法对音乐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是合理的, 他们培养的是上“舞台”的演员, 那么成绩优良就得在舞台上见, 在舞台上分高低。声乐教学的内涵, 应该是把学生的技能训练、理论知识、教学法的掌握, 课外声乐表演活动的组织、排练、编导、创编等能力纳入考核的范畴, 才能全面地体现声乐教学的成果。

面对21世纪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只要突出师范特点, 坚持与培养上“讲台”的学校音乐师资为目标, 领导重视, 师生努力, 加上当前我国教育界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 一定会结硕出丰硕的成果。

个性差异, 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幼年儿童进行教学。舞蹈能启迪智慧、陶冶幼儿性格和品德, 我们要让孩子喜欢它, 对它感兴趣, 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要继续探索出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使每一位幼儿对舞蹈都感兴趣。

注释

(1) 《舞蹈教育学》, 上海音乐出版社, 吕艺生著参考文献:

[1]《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吕艺生著

[2]《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上海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尹爱青著

[3]《浅谈幼儿舞蹈教学》学科探索刘晓梅

[4]《论少儿舞蹈训练中的教学语言》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许岩

摘要:当今和未来世界是竞争十分激烈的世界。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 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发展、经济振兴乃至社会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与接班人的素质。而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育界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先后都明确地提出了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我就跨世纪声乐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思考谈几点想法。

谈幼儿教育改革的发展理念 篇8

关键词:幼儿教育;改革;发展

幼儿园学前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第一环节。抓好学前教育,既是为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是保证每个孩子在人生的起跑线上都能接受到高质量的启蒙教育,为其终身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较快发展,基本形成了“广覆盖、保基本、有質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一、更新观念使幼儿学前教育持续稳定发展

当今世界关于婴幼儿身心发展和保健、教育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异常丰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用以指导我们的实践,而不需要从头做起。然而,学习和借鉴是为了提高,这就必须通过实践,在实践中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意识。这就是说要走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之路。实际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经历的正是这样一个过程。20世70年代末,我们开始从幼教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借鉴有关理论来解决实践问题,促进改革向前发展。然而,每前进一步都会出现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又促使我们去寻找相应的理论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运用理论的能力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运用理论的能力越来越高,改革的效果也越来越好。今天,我国幼教领域出现了异常丰富的前所未有的创新成果就是现实的明证。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观念更新"不是一般地从理论上提出一个新观点,而是从我们的幼教改革实践中升华而形成新观念,这种观念应该成为我们自己思想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向前发展而持续深化更新。

二、增加教学内容以满足当前形式的需求

目前,幼教实践中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面向全体幼儿教育任务落实到每个幼儿身上,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把做到教师制定的教学期、周、人、日计划的内容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幼儿的生理特点,精简实用。首先(教育纲要)规定的幼儿时期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要教德充分,让幼儿学得扎实,保证学会。例如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劳动习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等。要有系统,有步骤地、有重点地来用各种方法教、练、实践,做到学一点、会一点、懂一点,培养成习惯和能力,打好基础。其次,就是要组织各种活动,解放幼儿,鼓励幼儿善于表达自己,让幼儿通过动作和身体的活动来表达思想与感受。例如,通过画画,做手工的活动,使每个幼儿能画、能做、能操作,加强幼儿手指的小肌内发展;通过唱歌表演,听音乐做运作,让幼儿领会不同的声音、音调、音色、节拍等表意,创造声音形象。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应在入学前加强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模仿中学会的,但不能满足于幼儿机械地众多的成人的语言,而要在幼儿模范的基础上,鼓励是发幼儿独立创造性,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角色正是无拘无束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交友的良好会。加强口语训练,使每个幼儿做到能听、能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能为以后识字造句,作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单纯的追求提前认字,忽视基础教育,反而造得其反,造成以后学习的困难。再次,在现实生活中,本是相互联系结合起来教的东西,也不必过分强调分析教学,而硬性分割教学。但是也要防止单纯地从式上勉强“综合”忽视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搞大杂烩。综合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幼儿学习,有利于幼儿对信息的吸收,加工、输出、反馈,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各方面的发展。

三、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是资源全球共享的信息时代,各种新兴的事物、产品层出不穷,而处于幼儿期的孩子们却对任何事物都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新出现的一些事物、现象越来越显现出强烈求知欲望。孩子们获取知识和接受教育的渠道也不再是只通过老师或家长这样单一的形式,这就对幼儿教师提出了适应新时代的更高标准。因此幼儿教育者必须加强学习转变自己的观念,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和提高服务意识,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除了把言传身教作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比如:借助多媒体等多渠道地开展教学;引导家长和各行各业的人参与幼儿园教育;努力去争取社会上的人力物力等投入到幼儿教育事业中来;定期组织孩子们到社区参加一些公益事业活动等等。时代在进步,幼儿园要想立足于时代发展之列,就必须要融入到这个社会中,与社会双向互动,充分挖掘社会上的资源,使幼儿教育顺应社会需要。

教育者——作为幼儿教育的操作者实践者,必须对幼儿园教育有最为熟练的把握,有最为出色的创造性,具备深刻的洞悉和观察能力,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要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只有当教育者具备真正的素养时,幼儿教育才能有真正的质的飞跃。所以幼儿园教师可以在平时日常生活中多关注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事儿,不时地培养自己的耐心、交流沟通能力和创造力。多动手、多动脑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育者自身的要求。

现在这个社会,独生子女逐渐受到家人的重视,家长的过度溺爱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幼儿园教育者的功利心理。这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在教育者的指导工作中必须抵制功利心理,随时提醒教育者摒弃不良思想,真正为幼儿的教育着想,实现教育真正的目的。而家长们则要改变观念,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幼儿园实施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家长在家中配合。教师与家长都是教育者,共同负担着保护幼儿生命安全和幼儿健康成长的责任,两者只有加强联系,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彼此尊重,通过双向沟通,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教育才能同步,才能形成家园教育合力,幼儿的健康成长才能得到保障。

发展幼儿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积极的态度、广泛的兴趣,积极开发儿童的脑功能,发现和发展儿童的潜能,将为人一生的充分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幸军.幼儿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朱家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双福汇2018.9.22日会议总结下一篇:”五四青年节朗诵“比赛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