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入世后我国金融法律体系的发展与金融体制改革(通用6篇)
浅谈入世后我国金融法律体系的发展与金融体制改革 篇1
金融法律体系是指在金融法的基本原则指导下,调整金融关系不同侧面的金融法律、法规、规章等金融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金融法律制度,共同实现金融法的任务,而形成的相互连结、和谐统一、层次分明的统一整体。金融法律体系内容相当庞杂,各国金融立法也因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和管理重点各异,内容也不尽相同,体系也各有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金融法律体系大致可以划分为六个部分:金融主体法(组织法)、金融调控法、间接融资法、直接融资法、期货期权与外汇法(特殊融资法)、金融中介业务法。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签署了《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标志着我国入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随着我国与美国、欧盟等国家与地区关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的达成,我国离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越来越近。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通过成员方之间的谈判,大幅度减少国际贸易的关税壁垒和形形色色的非关税壁垒,推动商品、技术、资金和服务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为了实践这个宗旨,乌拉圭回合的各项协议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制定了一系列基本原则,包括无歧视原则,关税减让原则,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交易原则,多边解决争端原则,对发展中国家的特别优惠原则等。并且要求成员方政府必须将对国际贸易的干预、限制和妨碍减少到合理和最低的程度,目的是在世界贸易组织内部建立一个能够发挥市场机制的国际贸易秩序,建立公平,公开和以经济效益为基础的竞争秩序。毫无疑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我国的一些法律产生很大影响。
世界贸易组织是以互利互惠的多边和诸边贸易协定与协议为基础,为建设消除贸易歧视、促进成员方贸易经济发展的多边贸易体制提供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世贸协定为21世纪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奠定了法律基础。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当今世界规范国际经贸最大的多边经济组织,制定和实施的一整套多边贸易规则涵盖内容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当今世界经济贸易的各个方面,这些规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就必须遵循这些规则,必须承担一系列义务。封闭和狭隘的保护主义不可能发展中国的产业,加入世贸是“以开放促进改革”,加大对国内行政垄断和纵向一体化的冲击。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魏杰认为:wto(世贸组织)不仅仅是一个产业概念。wto是国际经济组织,参加wto的各方成员就必须要遵守国际规则,享有应有的权利,履行承诺的义务。我国加入世纪贸易组织谈判的首席代表龙永图表示:根据协议,中国将按照国际规则办事。遵循规则是每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应尽义务。这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中和入世后都很重要并且需高度注意的问题。wto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wto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贸易政策审议、争端解决、服务贸易自由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众多的规则涉及大量复杂的规律问题,专业性也很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如果中国不能有效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必将阻碍自身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入世”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生机,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利用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并迎接挑战,就必须了解掌握wto的宗旨、原则、规则、程序和实际运作。
恩格斯说:“法发展的进程大部分只在于首先设法消除那些由于将经济关系直接翻译为法律原则而产生的矛盾,建立和谐的法体系,然后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和强制力又经常摧毁这个体系,并使他陷入新的矛盾”。即法律体系建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所依存的经济关系发生变化,就必然要求它自身要改变以适应变化了的经济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期不远。一旦加入世贸,我国将享有wto成员国的权利,同时应承担wto成员国的义务。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某些法律法规和国际通行的规范有一定差距,尤其突出的表现在金融法领域,同时一国的金融制度关系到本国的金融安全等重大国家利益,所以必须进一步完善金融法律制度,保证国家在世界金融交往中的经济安全,确保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
一、中国加入wto的紧迫性
中国怎样变革自身的法律体系以适应wto规则?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一柄双刃剑。如何努力改变由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控制和支配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尽量消除和努力避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负面影响,使世界各国都受惠于经济全球化,等等,都包含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战略问题。加入wto后,不仅我们的经济战线面临新的挑战,我们的政治、法律、思想文化同样面临着诸多严重挑战。法学界应当全面介入,参与这些重大问题的解决。
中国如何实行法制改革,中国法律如何与wto规则对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个焦点中,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当然首当其冲。因此,中国金融法律体系如何适应世贸规则,适应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形势更是重中之重。
金融体系是一国经济构造中最敏感、最复杂的的部分,在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中,都有一个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其中有执行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中央银行,有功能齐全并作为金融体系主体的商业银行,有形形色色各尽其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还有高度发达的国内和国际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面对入世,中国必须向发达国家学习,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是指通过规定从事金融活动的各当事人之间的协作及各自的职权和职责,从而确立各当事人在金融领域中的地位,进而进行管理和监督所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体系。
中国政府近两年在建立和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方面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已经为加入世贸组织作了必要准备。从1998年1月1日起,正式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限制,实行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1998年5月,中央成立金融工作委员会;11月,成立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对保险业实行专门监督;1999年,中央银行加大对信托业整顿力度,撤并一些经营管理不善、亏损严重的信托投资公司,促使其实现高效、规模化经营。
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事务,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促进亚洲和世界金融稳定。先后为东南亚危机国家提供40多亿美元援助,督促日美两国政府共同干预日元汇率,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中国国内金融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使得中国金融服务业与《服务贸易总协定》和《金融服务协议》的要求越来越近。
wto规范国际金融市场开放的的文件是《金融服务协议》。该协议规定协议各成员国在维护国内现有金融服务管理现状的前提下承担市场准入、国民待遇、透明度、最惠国待遇以及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等方面的义务。加入wto,意味着中国从此融入国际金融主流,意味着中国从此参与现代化国际金融体系的大循环,中国金融体系将发生诸多重大变化,其目标就是建立并逐步完善国际金融与国际金融主流协调一致的现代金融体系。
二、我国金融领域对加入wto的应对
1997年,在wto主持下,达成了关于金融服务贸易的协议,从而使得各国历来保护性最强的服务贸易领域受到巨大冲击。新的金融服务协议涉及全球95%的金融服务贸易领域,有102个成员作出开放金融服务市场的承诺。《金融服务贸易协议》也是金融自由化的转折点,参加协定的70个签字国包揽了全球95%的金融服务业。中国金融机构面临巨大挑战。
朱镕基总理在2000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步伐加快的趋势,“抓紧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使修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成为我国立法机关及法学界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如2001年10月6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发布《国务院关于废止2000年底以前发布的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提出:“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形势的需要,国务院对截至2000年底现行行政法规共756件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其中包括了国务院决定废止的行政法规71件、国务院决定宣布失效的行政法规80件、1994年至2000年底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中已明令废止的行政法规70件,这是对我国行政法规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动作。而且我国正在全面准备加入世贸组织,并对有关对外贸易和投资的法律法规进行系统修改,以使法律框架符合新的要求。
1998年底颁布《证券法》,标志着中国初步形成一个以《中国人民银行法》等为代表的金融法律体系。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发育过程相比,中国金融法律体系尚不全面、不完善、不成熟,金融法律法规过于笼统,操作性不强。有些法律条文过于原则,抽象而缺乏可操作性,没有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金融执法部门遇到问题界定不清。比如中国对外国投资银行准入和监管的法律制度、租赁、票据、证券、期货等相关法律制度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总的来看,加入wto,中国金融立法任务更加艰巨、繁重。由于国际金融是一个急剧变化的市场,连传统国家权力对之都无能为力,因而中国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不断加强金融立法,建立和完善现代金融法律体系更是一项重大课题,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三、我国金融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金融体制是指一国划分金融管理机构和金融业务机构的法律地位、职责权限、业务范围,协调彼此之间的活动及其相互关系而形成的制度系统,包括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制度体系四方面的的内容。
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演变,西方工业化国家基本上都已形成了在法治基础上以国家金融主管部门为监管中心,以商业银行和证券机构为主体,与信托、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并存,以货币、证券和保险等市场为枢纽的金融体制。
1993年底,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相比之下,我国的金融体制仍存在不少弊端。主要表现为中国人民银行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中央银行,缺乏有效的间接调控手段,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灵活;商业银行政企不分,缺乏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自我约束和风险的约束机制;同时各商业银行条块管理,由总行垂直领导,加剧了部门分割,形成“大一统”变“小二统”的国家垄断局面;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因此,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对我国的银行金融体制必须进一步改革。
1994年全面开始的我国银行金融体制的深入改革,目的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制度。1993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包括了关于建立现代金融制度的决定和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规定了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展示了我国现代金融制度的基本框架。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同意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如何建立健全上述三个体系,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把中国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首要的任务是把中国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保持货币的稳定;对金融机构实行严格监管,保证金融体系安全、有效地运行。因此,改革首先应加强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地位,摆脱各级政府的干预;其二,中国人民银行应建立和完善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基准利率、汇率、贷款限额等调控手段,实现从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的过渡。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要建立监管标准体系,加强对各金融机构的监管,维持金融秩序。
第二、实行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建立政策性银行,把商业银行真正办成商业运作主体,正确引导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的健康发展。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是各国金融业发展的惯例,也是解决我国商业银行身兼二任的的关键。1994年,我国已先后组建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三家政策性银行,专门承担政策性金融业务。政策性业务分离后,除人行以外的其他银行需逐步改造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按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运作。贯彻执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原则。同时要积极稳妥地发展合作银行体系,主要包括城市合作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其任务是为中小企业、农业和发展地区经济服务。要明确规定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本数额、管理人员素质标准及业务范围,并严格审批,加强管理,正确引导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稳健发展。
第三、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
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首先要完善货币市场,严格界定和规范进入市场的主体及其行为,切断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直接联系,防止资金从货币市场直接流向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同时中央银行应逐步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使货币市场成为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的工具,成为监控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场所。其次,要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加强对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监督管理。最后,要加强外汇市场建设,形成统一的外汇市场。
第四、加强金融业的基础建设,建立现代化的金融管理体系。
金融机构要按照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加快会计、结算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化支付系统,实现结算工具票据化。加快人民银行卫星通信网络的建设,推广计算机的运用和开发,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要更新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加速培养现代化金融人才,加强金融队伍建设。
事实上,从1993年我国开始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就借鉴了西方国家金融体制的相关模式,并发生了巨大变化,体现在:一,扩大银行信贷领域,发挥了金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资金融通主渠道的作用。二,建立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三,确立中央银行体制,逐步建立了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加强了金融对国民经济的调控作用。四,改革单一的银行信用,发展多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实现多功能的、多形式的资金融通。
具体说来,我国的银行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初步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及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并存的金融体系。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筹集融通资金、发展和活跃金融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中央银行体制逐步完善,人民银行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3、政策性银行正式成立并开始运行。
4、向商业银行的转轨迈开步伐,并且一批新兴的商业银行陆续建立起来,形成了商业银行体系。
5、我国外汇体制改革进展顺利,1994年成功实现了汇率并轨和银行结算外汇制度。
6、我国境外的中资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境内的合资、外资银行金融机构有了重要发展,并且其业务也已进入规范。值得注意的是,至1998年12月20日止,中央银行管理体制新框架基本形成、九家跨省区分行组建完成。这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体制改革取得实质进展,新组建的中国人民银行九家分行于1999年1月起正式运行,新机构按中央银行新体制运作。
中国法学应当为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服务。中国法学应当也完全可以为加入wto的诸多法律问题找出答案。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法学更应为建立现代金融体系,为实现金融法治化,为有效实行金融监管、为金融的不断创新、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中国金融融入国际金融主流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书目:
1、朱大旗《金融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2、卢炯星《宏观经济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93、马洪《经济法概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24、钱弘道《中国金融法律体系如何适应wto规则》(重庆《现代法学》2000.6)
5、周忠海《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思考》(郑州《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3)
6、王晓晔《加入wto对经济法产生影响》(北京《中国纺织报》2000.6.3)
浅谈入世后我国金融法律体系的发展与金融体制改革 篇2
1 金融创新的类型
根据目的性进行分类, 可以将金融创新分为竞争性金融创新和合作性金融创新两大类。前者是指个别金融机构为了商业利益而进行的业务创新。一般情况下, 金融产品创新率先发生于个别的企业和部门, 由于创新所带来的高效益和超额利润在行业内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 从而引起同行业的创新和技术进步, 这种金融创新多偏重于金融技术创新层面。合作性创新是指金融机构之间或金融行业间所开展的合作, 目的在于减少行业成本或消除经营障碍, 以提高金融行业的整体运行效率。相较于竞争性创新, 合作性金融创新更偏重于制度创新, 正由于制度因素, 合作性金融创新更多地体现在金融机构的合作层面。
按照内容划分, 可将金融创新分为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3大类。其中, 金融市场创新是指创新主体在市场扩展和开放、市场结构深化改革以及提高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方面的创新, 其有助于促进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结构的延伸与深化, 激发市场交易双方的热情, 提高市场活跃程度。金融制度创新是指引入新的金融制度因素, 或者对原来的金融制度进行重新构建。金融业务创新是指对银行所从事的业务进行创新, 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包括金融业务创新、金融服务创新、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技术创新等。其中, 金融业务创新是所有金融创新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也是其他所有创新的动因所在, 贯穿于金融发展的全过程, 主体是各类金融机构, 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创新是指创新主体为了扩大市场份额, 满足客户的需要而推出的各类新的服务方式和手段。
按照金融中介的功能又可将金融创新分为风险转移创新、流动性增进创新、信用创造创新和股本创造创新4类。其中, 风险转移创新是指能够时个经济单位之间转移价格和信用风险的新工具和技术。流动性增进创新是指能够增加现有的金融工具的可交易性或者可转让性的新技术或制度。信用创造创新则是指更容易获得债务供给的金融工具。
此外, 按照创新动力来源的不同可将金融创新分为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需求拉动型金融创新、技术推动型金融创新、管制规避型金融创新、竞争激励型金融创新5种。按照创新主体可分为政府主导的金融创新和市场主导的金融创新。其中, 市场主导的金融创新包括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创新、投资银行主导的金融创新以及其他金融企业主导的金融创新。
2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正如上文所说, 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即是对利润的追逐和对管制的规避, 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绕开监管, 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利润。而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为了维持整个金融业的正常运行, 最大限度降低经营风险, 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害, 促进金融体系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时间角度来看, 金融监管要先于金融创新出现, 但是从两者的关系上来看, 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是相互限制和促进, 共同发展的。在严密的监管体制下, 为了追求超额利润, 部分机构或部门会寻求金融创新以绕开管制, 一旦这种创新性经济活动付诸实施并给企业带来客观收益之后就会在整个行业内扩散开来, 企业纷纷效仿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创新活动, 寻求更大的利润空间, 一旦不规范经营行为出现并危及金融体系安全运行时, 金融监管当局便会采取新的监管措施对其加以管制, 维护金融秩序。
3 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发展趋势
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 纵观20余年的发展历程, 我国金融业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 伴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也逐渐成熟。总的说来, 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朝着“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发展方向迈进。
在混业经营模式下, 商业银行涉足于投资银行的业务, 因此, 必须坚持分业监管才能促使业务有序开展。分业监管模式有利于明晰监管当局的权责, 对所管辖范围内的机构展开严格的监控, 但是, 随着金融体系内部混业经营范围和程度的进一步扩大, 分业监管制度体系需要不断进行调整, 难免会在某个或某段时点出现监管的空白地带, 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因此, 为了防范扰乱金融秩序的现象发生, 制定一套完善的金融监管方案, 维护金融监管秩序至关重要。
其次, 要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向投资者披露财务报表等经营数据和信息, 减少信息不对称, 加强风险的防御能力。
第三, 要加快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 尤其要建立一套全方位的信用评级体系, 提高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管理能力, 有利于其采取高效的风险预警措施, 防范金融风险, 推动金融体系的稳定持续、快速地发展。
最后, 还要建立一套健全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 为金融监管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建华.中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2]史树中.金融经济学十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浅谈入世后我国金融法律体系的发展与金融体制改革 篇3
金融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在国际上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金融制度的完善性,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金融工作必须围绕着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这三项任务。只有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逐渐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立起健全的金融法制,才能保障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为我国未来的金融市场体系打下夯实的基础,使得我国金融良性循环。
最近几年,金融业蓬勃发展。但是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尽管金融服务的能力一直在有条不絮的上升,但是由于过快的扩张规模,导致金融业并没有想象中一样服务于实体经济,而是有所“脱实向虚”。这是由于最近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原本应该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机构蠢蠢欲动。这样既不利益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对金融业自身有所危害。实体经济无法得到资金支持,无法顺利转型,导致国家金融实力受损。
纵观金融的历史长河,全球发生过多起金融危机事件。一旦发生金融危机,不仅对波及全球金融市场,而且对发生金融危机的经济体是毁灭性的打击。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区和国家,他们的金融体系存在缺陷:这些国家在他们长期以来的发展中,严重脱离的实体经济,即没有服务好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与金融业本就是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的。脱离实体经济的根基,那金融业将自食恶果;失去金融业的支撑,实体经济也将缺乏活力。金融与实体经济两者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服务好实体经济,使实体经济产业链进行转型升级,形成良性循环,这样才不会脱实向虚,畸形发展。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其经济发展的根基必定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谓重中之重,一个国家要是缺少实体经济的发展,其产业链会出现空心化问题,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会受到严重的障碍。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一片萧条,爆发源头美国,采用了实体经济增长的模式,逐步化解,慢慢恢复经济。前后共用了6年时间,才使得原本崩溃的经济逐渐回到正常运行的轨道中。由此可见,服务实体经济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而实体经济中的产业发展以及以后的产业形态高级化将会促进金融资源的再分配,进而影响金融业发展。
习近平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但是我国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缺乏互动
众所周知,实体经济大力发展必定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但是融资困难一直是目前无法得到改善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一方面融资成本高,在我国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还是以银行贷款为主,虽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加快发展,但是间接融资的成本依然较高,这会使得企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严重阻碍。另一方面是因为金融资源的配置不均衡,因银行等金融机构主要以规避风险为目标,故而融资便利的目标以大型企业为主,小微企业难以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造成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
2.金融业金融创新不足,金融结构中多层次资本市场未形成。
从国际经验表明来看,直接融资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比间接融资的银行体系更富有效率。成熟的市场体制中,应该是以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为辅。但在我国金融结构中,间接融资占绝大部分比重,远高于直接融资。而且,我国金融业政府行政调控多,政府直接插手金融市场的情况也会出现,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实际上是国有资产绝对控股,一股独大,这样的治理结构及产权结构使银行间竞争不足,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并且,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依靠规模扩张和存贷款利差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并没有发生改变,创新业务的品种、渠道及内容都不够完善。
3.金融业发展态势不均衡
从各行业发展态势来看,银行业发展稳中趋升。虽然存在降息周期利润受挤压、非银行机构竞争更为激烈等不利影响,但是积极因素更占上风:实体经济资金需求增强对信贷规模要求加快增长、银行非信贷业务不断创新发展将带动银行业保持较快发展;同时,银行也在降息周期中延长定价周期,减缓利率降低的不利影响。证券行业发展有较大改善。一是在流动性持续改善、实体经济企稳的状况下,资本市场相对有一定回暖,交易量上升带动营业收入、利润回升,从而带动行业较快增长;二是随着监管层加大对证券公司创新的支持力度,证券行业很多创新业务试点启动(约定回购证券交易、保证金管理等业务),证券公司创新业务种类逐步增加,行业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带动行业较快发展;三是新三板扩容,一方面丰富了资本市场体系,为中小企业疏解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带动相关收入较快增长,保险业发展相对平稳。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设计金融体系的顶层方针,改革金融管理体制,提高金融系统效率
在金融领域中,金融危机的实体经济的破坏影响深远。众所周知的08年金融危机,美国就是通过将生产效率提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仅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并且从金融危机的低谷中走了出来。因此,要全面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体系顶层方针,规划好改革路线图,将改革同步推进。并且要加强金融体制建设,建立一个与我国国情发展相适应的金融管理体制。一要加快社会资金的配置格局,形成产融有效融合,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性金融的导向作用。对落后产能及过剩产能行业,要限制金融企业对其支持,并在适当时机退出,倒逼传统行业进行转型升级。对高新技术企业,新兴工业等则需要更多的金融扶持;二要加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要以改革的方式着力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多措并举引导实际利率下行,加快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三要加快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服务方式。
2.优化金融结构,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水平
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数量与种类还比较少,要健全以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不断优化金融结构。首先,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使更多资金进行股权投资,减少企业对借贷杠杆的依赖。引导更多资金投入实体经济,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积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其次,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仍有较大空间,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等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银行业,引导民间资本规范发展,构建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再次,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构建主流业态与新兴行业协调发展的金融体系,推进各类金融机构大数据平台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稳妥开展综合经营。
3.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要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要特别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和金融运行的市场化,金融监管日显重要,目前已经建成了“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金融监管格局。然而,“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存在诸多缺陷,例如,监管部门在金融监管方面过度集中权力,忽视了地方政府、行业自律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一行三会”缺少有效协调机制,监管过度和监管不足同时并存。对此,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法律制度,形成协调有序的监管机制。二是要严格执行产业法规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经济转型升级,防范各种金融风险。三是要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金融创新加剧了金融活动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增大了金融风险。但正是由于金融创新的出现,金融监管也在不断寻求更为有效的体制和运行方式,从而推动金融监管体系的不断变革。因此,需要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加强对金融创新过程的监管,促进监管手段的丰富与创新,另一方面则需要赋予金融机构足够的金融自主权,鼓励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事实上,金融领域混业经营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可以把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合并成一个金融监管机构,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金融产品的特点,实行不同的监管政策;对于不同的行业,也可以实行不同的监管幅度;金融创新产生大量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产品,如果监管存在空白、监管标准不统一,极易滋生新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的发展,自律性的内部监管表现得很有效,但也要加强宏观金融监管,金融监管与深化金融改革是相辅相成的,是要通过强化金融监管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还要特别注意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按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来定,任何情况下实体经济的规律都是第一性的,要根据实体经济发展规律改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机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要切实改变金融业的服务理念、原则、员工结构。我国的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信贷原则、风险评价标准等,多是基于发达市场为基础的抽象金融理论,这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及实体经济发展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别。我国的金融从业人员特别是银行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学经济、金融、会计的出身,对产业、行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不甚了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从根本上解决能力不强、效率不高的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服务理念、服务原则、员工结构。金融从业者尤其是银行机构中要充实、配备具有与产业、行业相关专业背景的技术人才,这样才能知道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的需求、风险点,服务才具有针对性,才能真正做到服务实体经济。
健全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进一步明确机构的功能定位。当前社会上常说传统金融服务门槛高,很多实体经济尤其是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如“三农”、小微企业、学生还有一些创业的群体无法覆盖,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范围及深度。理论和实践研究已经表明,我国并不缺少大银行,而缺少为社区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因此要通过市场准入等方面措施为商业银行从“跑马圈地”向“精耕细作”转变提供条件。一方面须合理限制城市商业银行跨区经营,对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跨区经营更要从严把握,防止中小金融机构通过规模扩张做大做强的冲动,从政策上创造条件,培养中小银行服务本地实体经济的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征信服务机构、担保机构等金融服务机构,强化配套体系建设,使金融机构能够有意愿、有能力、有保障服务实体经济。
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之基础的风险分散、价格发现、激励约束等功能。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大众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个性化的,但以银行机构为核心的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很难对这方面金融需求提供有效的支持。这就需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畅通金融服务供求之间的信息渠道,为生产要素的重组提供便利,为创业、创新提供试错的金融机制。一方面要发展有效的股票市场,建立主板、创业板、三板市场有效支撑的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权益资金;发展有效的债券市场,为企业提供长期和短期的债务性资金;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金融租赁市场,要促进产业和金融业进一步的深度融合。
浅谈入世后我国金融法律体系的发展与金融体制改革 篇4
(一) 金融监管的定义。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金融监督是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的检查和督促, 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上的金融监管在狭义的基础上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督、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等内容。
(二) 金融监管的目的及原则。
金融监管的目的是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 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 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 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金融监管可以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 从而提高社会福利;金融监管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传导机制;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账户, 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所谓金融监管原则, 即在政府金融监管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内部监管机构的金融监管活动中, 始终应当遵循的价值追求和最低行为准则。金融监管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依法监管原则;公开、公正原则;效率原则;独立性原则;协调性原则。
二、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 相关金融法规规则不清、供给滞后。
1990年后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票据法》、《证券法》、《保险法》、《信托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金融法律,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监管无法可依的状态。但这些法律却存在原则性和包容性太强, 部分概念界定不清或相互抵触, 部分内容与实际不符等问题。此外,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 总有一定的滞后性。往往是某种社会现象累计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启动立法程序。我国金融监管中的很多现实问题目前还处于立法空白, 比如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问题, 私募基金、产业基金的法律地位问题,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等, 亟待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二) 金融监管理念落后。
1993年底, 国务院出台《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 从那时开始, 金融业逐渐进入分业经营的时代。然而, 随着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进入全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随着银行与券商之间的合作不断展开, 随着保险公司资金进入证券市场, 这种分业经营的界限早已被悄然逾越。在传统的行业监管理念指导下, 出现了大量监管竞争和监管空白的问题。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现实情况, 要求一种全新的金融监管理念。
(三) 金融监管机构不协调。
我国处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下,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宏观方面的调控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三会”则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监督管理。一方面这种分业监管的模式有利于各自发挥其专业优势;另一方面“三会”之间属于平级关系, 互不隶属造成信息的分割和不对称, 一旦监管理念出现差异, 就陷入“谁也不听谁”的僵局, 会议不具备决策职能, 也无法使各方统一意见, 往往各自以部门利益为导向, 进而导致监管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现象。此外, 各个监管机构之间信息不畅通、分工协作效率低下。这些状况已无法满足金融业混业经营、混业监管的需要。
三、我国金融监管建设的法律思考
(一) 加强金融监管的立法工作。
在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金融监管的目标和方向, 统筹规划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建设。当前我们的工作是:第一, 加快金融立法的步伐, 把金融业务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上。要尽快填补法律监管的空白领域, 比如金融机构市场的退出机制;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第二, 对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进行系统性清理, 修订不够完善的法律, 废止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法律, 同时协调新旧法律间的矛盾之处。
(二) 引入新型的金融监管理念。
功能性金融监管的概念最先是由哈佛商学院罗伯特·默顿提出来的, 它是一种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 并能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协调的监管。相对于行业监管理念, 功能监管理念的优势表现在:功能性金融监管体制更适应混业经营对监管体制的要求:功能性金融监管以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为依据确定相应的监管机构和监管规则, 从而能有效地解决混业经营条件下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 避免监管“真空”和多重监管现象的出现;功能性金融监管体制能够更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功能性金融监管针对混业经营下金融业务交叉现象频出的趋势, 强调要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监管, 主张设立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来对金融业实施整体监管, 可使监管机构不局限于各自行业的金融风险, 以达到维护金融业安全的目标;功能性金融监管体制更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创新。
(三) 加强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
1、设立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
在“一行三会”的基础上, 根据2008年国务院下达相关文件精神, 我国已经建立了金融监管的部级联席会议制度。但由于实施细则尚未颁布, 详细的监管协调机制的运作与职责分工并不明确, 因此该方案只是确立了我国金融监管协调工作的基本方向。
在目前的框架下, 笔者认为, 可以在中国人民银行下设金融管理协调委员会, 以应对金融监管机构间分工不清、责任不明的现实困境。主要做法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由金融管理协调委员会, 协调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之间关系, 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2、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力度。
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是金融监管中的重要问题。2004年国务院通过了《中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 针对金融控股公司给出如下规定:“对金融控股机构实行主监管制度, 即对集团层面按其主业性质归属相应的监管部门监管;对于子公司按业务性质实行分业监管”。由于金融控股公司业务难以界定, 跨行业的产品和交易频繁且复杂, 风险难以察觉, 监管难度较大,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监管经验, 将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划为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监管, 对于交叉性金融业务及创新产品纳入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的监管范围, 将子公司按其业务性质划归相应的行业监管, 实现金融监管的全方位覆盖。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德曼.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国际经济学[M].国际经济学译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康书生.货币经济学[M].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3.8.
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篇5
一、以美元为本位货币的顽疾依然存在
布雷顿森林体系曾对二战结束后的世界经济振兴发挥过重要作用, 但自1971年瓦解后一直没有新体系来替代。目前美元尽管已不是唯一的国际货币, 欧元、日元等强势货币也占了国际货币的一席之地, 但美元本位仍是当前美元霸权地位的一种描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2010年12月30日发布报告显示, 第三季度各国官方持有外汇中美元占比为61.3%, 欧元占比仅为26.9%, 可见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自从货币脱离了金本位, 货币价值没有客观的衡量标准, 货币的发行就依靠国家信用, 这使得美元的发行更无约束而听任于美联储的操纵。2010年11月美联储公布了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在2011年第二季度结束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长期美国国债, 希望以此来维持低利率以刺激贷款和支出, 从而拉动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美联储的做法无异于全力开动了“印钞机”, 意味着将大量流动性投入市场, 势必导致美元的大幅贬值, 并加大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的风险。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其货币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更为深远。美国推出量化宽松必然迫使许多国家“跟风”, 也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发达经济体持续实施近零利率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全球流动性过度充盈, 大量“热钱”的快速流动不仅放大了大宗商品波动的风险, 客观上也加大了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压力。目前这种恶果已经显现, 能源、粮食等多种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称, 全球食品价格在去年年末创历史记录高位, 并远超2008年埃及、喀麦隆与海地等国家爆发骚乱时的物价水平。与金融危机时的低点相比, 大豆、玉米、谷物、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涨幅均高达40%之上, 有的甚至高达100%。在此背景下, 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埃及、巴西等多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通胀压力快速攀升。
为应对美国“开闸放水”的局面, 世行行长佐利克曾说过, 应考虑重新实行经过改良的全球“金本位”制, 为汇率变动提供指引, 通过结合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以及人民币等众多货币, 恢复众多货币与黄金挂钩, 来取代目前的美元体制。而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则倡议, 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发展为超国家主权储备货币, 并逐步替换现有储备货币即美元。不过这些建议都遭到了一些发达国家的抵制, 因此货币体系改革并不乐观。货币制度改革是各种力量一个长期、缓慢而曲折的对抗、博弈并寻求理解、共识的过程, 让美元主动放弃通过与英镑角逐、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建立起的霸权地位更是难上加难。
二、汇率改革触及各方利益, 西方国家发难人民币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 国际社会为共克时艰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但随着刺激政策副作用逐步显现, 各国政策协调难度加大, 汇率摩擦有所增加。近期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断在汇率问题上制造紧张, 贬值本币, 施压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美众议院2010年10月通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 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其通过征收特别关税法案以实现本币贬值的目的表露无遗, 美元汇率持续走软, 推动欧元以及亚洲货币持续升值。日元是美元贬值中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尽管日本政府和央行已对汇市进行了干预, 但日元强势难挡。除了日元, 近期一系列亚洲货币也持续升值。泰铢和马来西亚林吉特触及13年来的新高, 韩元、新加坡元兑美元触及历史新高。为遏制本币涨势, 越南、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及新加坡多次对本币进行了干预。美元贬值带来的是其他采用浮动汇率机制的货币“被升值”, 引发多国采取行动干预汇市, 竞相让本币贬值, 以增强竞争力。
各国在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来推动本币贬值的同时, 也将目光聚焦在了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全球金融危机之后, 新兴经济体蓬勃发展, 中国一枝独秀, 成为经济复苏及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进口量不断攀升。发达国家只有借汇率问题想方设法增加对中国的出口, 才能尽快解决其面临的困境。当前, 人民币汇率显然成为欧美西方国家紧咬不放的焦点, 人民币升值的外在压力越来越大。虽然美国在2011年5月27日公布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中未将中国列为操纵汇率国,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减轻了施压人民币升值的力度。在西方国家针对人民币汇率的逼压下, 自2010年6月中国重启人民币汇改以来, 人民币升值加快, 截至2011年6月8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次创出新高, 已经升破6.48关口。而由于短期内人民币的快速升值, 顺差减少、资产价格攀升、通胀抬头、热钱流入等诸多问题也开始涌现。面对全球危机, 中国经济亦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目前稍有回暖, 但仍较为脆弱, 如果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忽略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迫使中国拉高人民币汇率, 一旦中国经济陷入低谷, 就会重蹈20世纪日本的覆辙, 西方国家乃至全球经济体势必遭受重大损失。那时受到打击的将不仅是中国经济, 更有可能由于中国内需萎缩阻碍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通过人民币大幅升值让中国为世界经济恢复而买单的企图, 将不仅严重扭曲中国经济发展轨迹, 更可能造成“多输”的局面。
三、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有所增强
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暴露出国际金融体制的弊端, 也暴露出国际金融多边机构, 特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和世界银行 (WB) 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 在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背景下, 国际金融多边机构的改革与调整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而作为国际金融多边机构最重要的WB和IMF的改革, 是提高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 体现IMF和WB投票权和份额分配的公平性。
2010年4月25日WB春季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 使发展中国家整体投票权从44.06%提高到47.19%;通过了国际金融公司提高基本投票权以及2亿美元规模的特别增资方案, 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公司整体的投票权从33.41%上升到39.48%;此次改革方案使中国在WB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 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 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与此同时, 10月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达成共识:欧洲方面将从24个IMF执行董事会中欧洲所占的9个席位中“让出”2个席位给新兴市场国家;在IMF配额改革问题方面, 会议商定在2012年之前向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6%以上的份额, 预计在份额改革完成后, 中国的份额将由目前的第6位上升至第3位, 持有份额将从现在不足4%升至6.19%, 超越德国、法国和英国, 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而印度将由第11位上升至第8位。巴西、俄罗斯等其他新兴经济体将有2-3个位次的提升。新兴经济体在世界主要经济组织中份额的提升与他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是相符合的, 话语权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
四、二十国集团作为世界金融体系改革的力量正在削弱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际社会认识到, 国际金融问题的解决除西方发达国家外, 还需要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参与, 因此1999年9月, 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华盛顿发表声明表示, 同意建立由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组成的二十国集团就改革国际金融问题进行磋商。目前已召开了五次峰会, 对国际金融秩序改革提出了具体方案和时间表。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参与和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与发展的需要, G20机制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显示出重要影响。
但是三年后, 经济形势稍有好转, 伙伴国间又开始争执不休。2010年11月在韩国首尔召开了第五次峰会。峰会前, 与会各方都希望在会上达到各自不同的目的, 美国希望在峰会上联合其他国家, 尤其是欧洲那些同样受困于经济复苏不明显的发达国家, 共同攻击中国的汇率政策, 进一步逼迫人民币升值。美国在与会之前, 提出了一个避免“竞争性货币低估”的表述方法, 其所指向的必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新兴经济体。同时, 美国还打算在会上提出“经常项目设限”设置量化上限, 解决全球贸易失衡。欧洲在本次峰会上的诉求则和美国完全不同, 例如德国的出口已经复苏, 所以德国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所谓的经常项目设限。他们希望美国的定量宽松能够适可而止, 同时希望以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为要挟, 通过政治手段, 和更多的新兴经济体达成贸易协定。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 都是持有美国国债的大户, 因此他们参会的一大诉求是声讨美国不负责任地印钞票, 同时抵制发达国家对自己汇率的指责, 防止因本币升值而导致热钱进一步泛滥。由于各方分歧较大, 因此会议开起来像一锅粥。最后会议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结果, 发布的《首尔宣言》没有一条可以立刻执行的内容。
G20峰会是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刻诞生的应急机制, 在其内部存在盈余国与赤字国、汇率操纵国与被操纵国、财政紧缩国与扩张国等诸多矛盾与冲突, 甚至其本身发展的可持续性也成为关注焦点, 更不用说其在纠正世界经济失衡的作用与未来了。因此, 随着国际经济走出危机谷底和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平衡, 各成员国间凝聚力有所减弱, 矛盾逐步凸显, 作为非正式的对话机制, 其约束力也有限。
参考文献
[1]王凯, 倪建军.从匹兹堡峰会看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推进[J].当代世界, 2009, (11)
[2]韩玉军, 赵鹏飞.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J].国际贸易, 2009, (12)
浅谈入世后我国金融法律体系的发展与金融体制改革 篇6
关键词:经济发展转型,金融体制,体制改革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与升级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促进科学发展, 是“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并且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因而, 下一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就是要大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来说, 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措施主要有:
(一) 通过产业创新, 改造传统产业。
所谓产业创新是指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 能掌握核心技术, 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产业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我国传统产业大多都是技术设备相对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市场竞争力不强。时至今日, 这些传统产业的劣势日益明显, 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等方面, 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现实发展的需要。因而, 为了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发展目标, 完成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就必须通过体制改革促进我国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
(二) 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实质就是我们“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是实现较高发展质量的关键所在。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 要十分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一是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 降低产品的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以及水资源消耗。生产一批能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中降低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的产品。二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 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能够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产品。三是大力开拓第三产业。目前, 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吸收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无论是常规第三产业还是新兴的第三产业, 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今后一个长时期, 我国吸收新成长的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力的主要领域。因此, 大力开拓第三产业, 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三) 通过技术创新, 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我们知道,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因此, 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 才能保证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一方面, 技术创新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 技术创新还能够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我国现有金融体系对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阻碍作用
(一) 现有利率制度, 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与升级。
众所周知, 我国目前的利率还不是市场利率, 使得金融资源的价格扭曲而不能真实反映资金供求状况, 也不能真正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导致整个金融体系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因而, 这种非市场化的利率所导致的金融低效率, 不利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也会严重影响着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导致经济发展中效率损失严重。另外, 长期的低利率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落后, 导致我国经济持续处于粗放型低效率状态。低利率使得借款企业没有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的压力, 使企业无心关注如何加速资金周转, 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严重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与经营效率的提高。低利率对于传统产业的国有企业来说, 则意味着融资成本偏低, 从而鼓励这些企业在经营中采取粗放式的扩张战略, 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服务创新的动力不足。
(二) 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 不利于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的孕育与发展。
如前所述, 经济发展转型与升级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鼓励新兴产业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由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而现有的以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 却不利于新兴产业以及高新技术的孕育与发展。2011年我国各类金融机构的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高达75%左右, 同期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占比只有14%,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比例失衡的问题十分明显。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 在考虑资金的发放过程中, 更多考虑的是资金使用中的风险因素, 而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则要面对更多的市场不确定性, 在高收益的同时则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很难获得银行资金的青睐。因而, 这种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 对于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的孕育发展十分不利;而传统产业与成熟产业却会由于银行的青睐, 更容易获得信贷资金的支持而不断扩大规模, 导致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加大。
(三) 企业融资中的不公平待遇, 使得市场竞争受到破坏, 进而导致我国市场的经济效率偏低。
一项研究表明, 2000~2007年间,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融资利息率为1.6%, 而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的利率为4.68%。虽然后者比前者高出了两倍以上, 但是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的信贷额累计不足20%, 这意味着80%以上信贷资源流向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国有企业单位员工资本占有量大幅增加, 目前几乎是民营企业的4倍以上。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不公平的融资待遇使得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 融资的成本高、难度大, 导致金融资源更多地流入国有企业。这一方面促进了国有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 加剧了市场的垄断;另一方面, 国有企业由于自身机制的原因, 内部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为了提高资金的收益率更容易把大量的闲置与半闲置资金投入到收益率相对较高的投机领域 (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各地地王都有国企背景) , 助长了投机而损害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四) 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 降低市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选择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 金融市场发展伊始, 就由政府和市场力量共同推动市场的发展, 其中政府管制的力度比较大。因此, 我国的资本市场一直发展得比较缓慢。而我国经济的转型和自主创新经济体系的构建需要资本市场提供有效的支持。这种发育滞后的金融市场, 由于政府等非市场因素往往代替市场力量成为金融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 严重阻断市场力量的资源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银行等金融企业效率的破坏 (金融业务易被少数国有金融机构垄断, 缺乏竞争, 金融效率低下) 。这种效率低下的金融市场很难支撑经济发展转型和自主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对于资源高效配置的需要。
(五) 金融创新能力不足, 很难动员社会资金向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的投资与流动。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源泉, 也是不断刺激投资者、动员社会资金流向投机领域的重要动力。而从我国的情况看, 在分业经营的制度框架下的金融创新严重不足, 创新还主要集中在金融制度、金融组织和金融技术等层面, 业务和产品层面的金融创新还停留在初始层次, 基本上还是传统银行业务和银行产品的重新包装, 与发达国家的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创新相距甚远。业务和产品的创新跟不上经济和产业的发展, 不能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金融需求, 也就很难动员资金及时流向高效率部门。同时, 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较高, 是大多数投资者不愿投资的领域, 因而更需要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以重新对风险和收益进行组合, 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动员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于这些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但是, 由于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能力不足, 缺乏吸引力, 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转型与升级。
三、基于经济发展转型与升级的金融改革深化思路
(一)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管制使资金价格扭曲, 不能真实反映资金供求状况, 低利率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落后, 必然妨碍市场效率的提高。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发挥价格的信号指示作用, 把风险和收益联系起来, 反映并调节资金供求。当前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应当在放开和规范同业拆借市场和国债市场利率的基础上, 放开货币市场利率, 在中央银行的贷款利率成为货币市场主导信号后, 应允许商业银行自行在一定范围内浮动贷款利率, 最后放开存款利率, 实现利率的完全市场化。
(二) 完善、规范金融市场。
通过规范金融市场运行机制, 健全金融市场制度, 完善与之相关的金融法规, 加强监管, 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金融市场的发展, 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解决了银行短借长贷风险、监督成本较高问题, 从而改善企业融资结构并发挥其管理风险、配置资源、控制公司等积极作用。金融市场的发展为创新性高风险项目提供风险资金支持, 有利于企业进行创新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三) 改变现有的融资结构与融资机制。
一是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经验表明, 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 更需要股权融资的支持以分散发起人的风险, 为企业成长获取稳定资金。因而,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特别是资本股权市场则有利于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转型与升级。二是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的融资环境, 提高市场经济的整体竞争水平,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效率。三是加大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力度。国有银行的垄断经营和低效率, 严重阻碍了我国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允许外资及民间资本参股国有银行, 以提高我国金融业竞争程度和促使我国金融业的经营机制转换和效率提高。
(四) 大力促进金融创新, 动员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金融监管当局应该积极支持金融机构根据经济运行、产业发展和客户的需要, 积极推进金融制度、金融业务、金融产品的创新;对风险与收益进行合理组合, 以创造出能满足不同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特别是要创造出能够满足新型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 通过不同风险偏好者的投资选择来满足新兴产业对于资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弗里德里克·米什金.下一轮伟大的全球化:金融体系与落后国家的发展[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7
[2] .王学龙, 王绍宏.论外汇储备体制多元化及其风险管理[J].现代财经, 2008, 1
[3] .郑磊.硅谷蝴蝶、妖女海伦、金融全球化[J].读书, 2008, 5
[4] .左林, 莫莉, 王晓璐.备战养老金[J].财经, 2012, 1
[5] .陈晓州.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迈出重要步伐[J].金融时报, 2011, 8, 8
[6] .朱庆, 唐友伟.发达国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海南金融, 2011, 3
[7] .孙工声.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J].中国金融, 2011, 6
[8] .于雪.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新变化与国际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 2011, 6
[9] .尹芳, 刘薇.欧美债务危机后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走向[J].上海金融, 2011, 11
[10] .柳红星.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J].生产力研究, 2010, 1
【浅谈入世后我国金融法律体系的发展与金融体制改革】推荐阅读:
入世后我国税收政策取向研究10-18
金融危机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向08-31
完善、稳定与发展我国的金融税收制度07-26
我国的金融法律制度05-28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06-09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10-27
我国体育金融市场发展08-21
出世与入世07-12
从金融宏观调控看我国经济发展论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