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共9篇)
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篇1
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各个领域,发展至中后期,已经不仅仅只是金融危机,而是一场历史罕见的、冲击强劲的世界经济危机,即便时至今日,此次危机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世界经济。对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来说,也收到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对于调整国有经济产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以及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忽视中小企业个体弱小,抗风险能力弱的缺点。此次危机使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陷入生存危机,如不对此高度关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的话,必然会引起国民经济的衰退,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1、金融危机下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经营困难
以2009年无锡、苏州等地的一些中小企业为例,在抽样调查中,有56.25%的企业目前经营很困难或者比较困难;47.58%的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处于51%-80%之间;41.47%的企业用电量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以上。从被调查企业中来看,规模较大或者所处行业属于重点行业的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生产经营状况也都相对平稳;而有色金属、化工、防止、木材加工能规模小且总体产能过剩的企业都遭受到金融危机很大的冲击,很多都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一时难以恢复元气。据统计数据现实,09年1月份到4月份江苏省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亏损企业同比增长17.4%,企业亏损面为19.2%,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32.1%。
而引起以上状况的原因,大多可以归结为三个大方面的原因:
(1)市场需求不足,中小企业销售渠道受到影响。
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经济形势动荡,尤其是欧美这样的进口大国地区,居民消费方式,需求结构都出现了很大的转变,对我国的出口总额影响很大。
次贷危机造成世界经济衰退,国际需求下降,我国中小企业产品出口受阻,出口贸易减少,这使得对国外消费市场依赖度较高的外向型中小企业处于生产萎缩、利润下降的状态,而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产品中,大多产品都是利润较低的廉价产品,在此状况下,势必会导致这类企业的减产、裁员甚至关门,迫使自身半停产或停产,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
以上是属于一种极致的状态,多数企业在对外销售渠道受阻的情况下,都会思考转型,由外向型企业向内向型企业转变,即将原有的出口产品转向对国内市场销售。但是,一方面在国际市场因为金融危机造成的需求下降存在的情况下,作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的中国市场的需求,基于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影响,股市
低迷,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居民收入减少,购买欲望降低以及消费者对经济前景信心的缺失,导致的预期性存款的增加,消费的减少,都造成国内市场的需求也在减少,而与国外相比只是程度略有差异而已;另一方面,危机之前,经济活跃度较高,居民消费热情也很高,根据需求导向型经济理论来说,这就促使本身应对国内消费的企业生产的扩大,而经济一旦降温,这部分生产也只是适度或略微过剩。然而,外向企业转向内销型企业,势必会使原来就已经相对饱和的国内市场产品更多,最终无法被消费需求所消耗,造成产能过剩。而此时也势必会造成产品价格下降,利润空间缩小,企业的经营困难进一步加深,而对国内整个市场来说,整体状况愈发不乐观。
(2)成本上升,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首先,危机之前,由于整体经济形势大好,造成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全面上涨,农副产品也由于消费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导向大幅提升,导致中小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
其次,新的《劳动合同法》要求企业完善员工的各项福利制度,以及加班费用,规范用工制度,这对整个市场来说,合理规范了企业用人制度,维护了工人的基本权益,也增加了工人的收入,虽然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和经营困难,但这些都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制度完善的推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本身抗风险能力就不强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是也只是勉强承担,但之后的金融危机无疑为此时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
再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人们对保护自然环境的认识加深,本身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的中小型企业势必会在各级政府的综测要求下,加大废水处理,废气回收净化等项目的支出,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中小型企业的成本。
而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虽然一直在改进,但是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一直都处于一个比较混乱的状况下,面对当前各种困难早就的困境,财务状况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合理的改善,成本上升却无法合理的压缩,利润缺失,却无法找到新的利润点,经营性困难不言而喻。
(3)中小型企业融资难。
由于我国推行市场经济制度时间尚不算很长,所以很多制度都不完善。即便现如今,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抵押担保机构少,信息不透明甚至信用缺失等现象,这都造成了中小型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的增加。融资渠道少、融资难度大、资金不足,这都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银行为应对金融危机,势必会在中前期收缩银根,同时银行为降低自身风险,也会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门槛,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这使得中小企业的经营性困难愈发的加深。
纵使,在金融危机的后半阶段,乃至现如今,虽然国家以政策导向,加大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但是由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都会使得银行放贷执行力度有限。而对于国家新增贷款却主要投向政府主导的城建、交通灯基础设施项目,用来贷给中小企业的资金却很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09年一季度金融机构新增信贷多大4.58万亿元,但其中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速却大大低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已经成为当前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最大问题,而这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合理运行。
2、中小型企业对未来发展缺乏信心。
很多企业家认为,虽然当前世界经济逐步恢复,但是中小型企业生产经营走出低谷仍然困难重重,后续发展不容乐观。
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只有53.85%的企业选择了乐观;有68.75%企业选择了持平;18.75%的企业选择了更好,其余12.5%选择了变坏程度加深。在调查的多项选择中,认为国际市场萎缩的企业站41.17%;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加剧、原材料价格大波动的企业占35.29%。
二、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告诉增长中得益于中小企业的巨大贡献。仅以国有级规模以上飞过用工业企业为例,06年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书的99.1%,占工业总产值的64.5%和主营业务收入的62.9%,占总资产比例的60.9%,占利润总额的55.9%。中小企业是外贸出口的主要力量,仅来料加工类贸易出口就占全部出口总额的52.7%。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对于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都属于劳动密集型,如此高的比例,也为我国劳动人口就业分担了很大的压力。
因为以上种种,地方政府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虽然无法与大型或国有企业相比,但力度也颇大。而这种扶持,在很大程度上也容易出现扭曲,及对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致使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模式落后,且漏洞百出。
至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小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除部分韩资和港台企业撤离外,在华投资的1600家德国企业也有1/5有计划撤离,而更多的外资或港台企业也在准备有计划的撤离。而对于我国内陆地区自有的中小型企业就没有很多的选择余地,仅08年上半年就有6.7万个中小型企业破产倒闭,其中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
从整个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来说,管理模式十分简陋,甚至落后,财务状况十分混乱,而从整个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来说,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来料加工以及制造业等,结构性失调已经成为现实。缺乏良好的循环模式,管理理念落后,这都是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相比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只能说,金融危机只是加深这一困境的导火索。
而事实上,老的企业死亡,也会给新的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带来空间。以金融危机为诱因,所造成的中小企业目前的困境,也会使得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主动自身管理和技术的建设及储备。这也是经济调整、转型和升级的毕竟之路。
三、中小企业摆脱困境的策略
1、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自救措施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际市场经济的低迷,大多中小企业都主动的采取了自救措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某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中小企业中,有82.35%都采取了调整产品结构的措施;64.71%采取了削减成本的措施,如减少投入、裁员、降薪、减产限产等。
而对于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很多经营者都认为应当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提高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以及企业内部的资金和经营管理的能力,以此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这对于国内整个中小企业大环境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一旦形成行业自律的措施,那么中小企业将摆脱落后民族加工业的商标,向现代企业方向迈出坚实的一部。而同时,这些企业也提出希望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2、政府完善政策帮助中小企业解困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市场混乱,政府需要加强各项政策的完善以帮助市场恢复秩序。同时,应对我国经济中占相当比例的中小企业,也不乏优惠政策。
08年央行对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而09年又对中小金融机构施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而央行和银监会也在08年5月8日联合发布《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允许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机构投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江浙等地区纷纷推出试点。9月,央行又推出《放贷人条例》以确定民间借贷的合法地位。这些金融改革措施是国家金融市场开放的必然结果,但是也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而发展贷款担保机构也是解决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方面。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状况都相对混乱,自身担保不足,信息不透明,导致银行贷款难;而国内的担保机构管理也相对混乱,资质不足,即便部分担保机构管理结构相对合理,但数量相对较少,且能力较弱,难以承担大量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09年,央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文,要求完善小额贷款担保政策,扩大利率上浮区间和贷款人范围,提高小额贷款的担保贷款额度。与此同时,财政部安排5.1亿元,专门由于中小企业的专项资金。此外中小企业的“再担保融资”也是未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一种方法。
除以上政府已经执行的政策外,中小企业还希望政府能过多关注与其他方面支持:
在这一多想现则的调查中,有64.7%的企业选择了“科技开发资金项目支持”与技术创新支持;41.18%的企业选择了“贷款贴息”;29.41%的企业选择了“品牌培育支持”、“开拓市场支持”。在这一调查中,有58.82%的企业选择了“出台优惠的产业政策”;35.29%的企业选择了“减税”;11.76%的企业选择了“降息”。还有的企业选择“改善企业生存环境”、“减少地方的各种收费”、“实行行业统一税负”等项目希望能得到政府的支持。
3、全方位开拓国内外商品市场,增加消费途径
金融危机引发全球市场萎缩,只是中小企业产品原本的销售渠道受到阻塞。从国内市场来说,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增加了中小企业的成本,致使低价格产品的竞争优势降低甚至消失。对于大多以低廉价格产品为主的中小企业的产品失去原有的市场。而只有少数中小企业品牌产品受到的影响不大。调整市场结构、拓展企业销售渠道,对自身产品的品牌建设以及革新升级是中小企业摆脱当前困境的根本措施。
(1)全面开放市场,尤其是一些非战略性垄断行业的准入。打破国有企业垄断财政投入资金的状况,在国有大型企业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将一定的资金分流给具有一定实力和有自由品牌产品的中小企业,以帮助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的困境。同时,在如大型商场等消费市场,安排一定的优惠措施,引导商场采购和居民消费中小型企业产品,提高中小企业的销路转变。
(2)大减企业销售平台,宣传和推广中小企业产品。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很少具有自身的销售渠道。危机之前,大都依赖于国外经销商的销售,将产品直接提供给经销商在国际市场上销售,而对于大多以外向型企业为主的状况,国内市场的销售网络更不用说。当前国际市场需求惨淡的同时,国内市场虽然经济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总体消费需求却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以及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而大幅提升,因此还有很大空间来吸收和消化部分中小企业的转型。但是对
于国内较少的销售网络来说,为中小企业产品的销售铺垫一个完善的销售网络是十分必要的。而中小企业也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立灵敏的市场信息分析与预测机制,把握市场动态促进各类产品的营销活动,以促进自身产品的销售。
(3)推动有产品或品牌优势的中小企业走出去,到海外开办加工厂。目前随着我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完善,在人力成本上,仅一个熟练工人的月薪便接近200美元,且不算社会福利、保险等方面,整体人力成本上升,和国外多数地区人力成本差距在逐步缩减。同时,在国内加工生产的产品销售海外,考虑到中小企业产品和品牌的优势并没有多少,所以大多数都是自身承担运输费用,进一步增加了成本。因此,在海外地区直接投资建厂是一个很好的降低成本的方法,而在国外地区投资,一般还可以享受到当地的优惠政策。当然,单独的中小企业实力有限,对外投资风险也比较大,因此可以采用组团的方式,由一家或几家有实力的企业带头,形成团体,以在国外投资设立工业园区、贸易城等方式带动中小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和建设。
4、建设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共享平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念目前已经深深植入在国人的心里。对于中小企业也不例外。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实力较弱,缺乏自身独立开发产品技术和对产品进行产业技术升级的的能力。建设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共享平台,不仅有利于以中小企业为媒介推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变。
(1)加强对外合作,组建技术联盟。在企业成长中后期或成熟期,企业在技术、资金等方面已经积累的相当的实力,尽管在整个经济体中来说,中小企业仍然相对处于弱势,但是对企业自身来说,这一阶段是相对成熟的。要是企业自身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并利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从模仿性的经营过度转变到以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为主的战略经营上来,创造品牌,以品牌自身的技术优势来保持在同业中的竞争优势。技术联盟是当前技术创新合作的一种主要形式,包括同业间的横向以及上下游企业间纵向的联盟,运用专职研究机构以及高校联盟等方式开发新技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一般在成长期或成熟期前半段都会积累相对丰厚的资本,但个体优势仍然十分薄弱,对于高投入的技术开发来说仍然捉襟见肘,谈年归国技术联盟的合作方式,促使行业内本国企业以团体方式分摊成本开发市场需要的产品,可以再很大程度上降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
(2)建立公共技术共享平台,构建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这一点需要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在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域建立一批公共技术支持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设计、信息、研发、实验、监测、技术推广、后期培训等全方位服务,可以再很大程度上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自身技术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形成良好的产业循环,在国际市场上保持本国中小企业的产品优势。同时,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也可以通过自身的研发中心向中小企业有选择的开放一些技术,在加强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行业进步。技术的推广需要多点开花,一个企业即便是国际大型财团,在新技术的推广上也需要调动整个市场的主动性。
5、减轻中小企业负担,降低运营成本。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对一个问题很不理解,在负担的程度上,国内企业反而不如国外独资或合资企业的负担轻,政策优惠程度上也是如此。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多数生产或销售的都是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从宏观调控政策上来看,也很难享受到优惠政策。在这一方面,国家应当考虑在政策倾斜度上,适度的向中小企业靠拢,如果在政策或法规上短期内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对中小企业的直接投资给予优惠。在取消不合理的行政收费项目,加强对中小企业用水、用电等日常成本价格的监控等多个方面上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当然,对积极主动通过自身或联合技术共享平台研究行业新技术,有偿或无偿为行业发展开放技术的企业给予税乃至补贴等方面的优惠,一方面可以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乃至营运成本,可以较为明确的调动中小企业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优化中小企业的自身产业结构外还带动了行业的发展。考虑到中小企业的个体数量,我们很容易可以想象到,一旦这一部分的研发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那么在整个经济体中,即使以较低的比率来计算,单位时间周期内研发成功的新技术的数量将是一个客观的数字。这对于规模以上乃至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很有帮助,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6、加快金融市场建设
加快金融市场建设,促进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扩充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这对缓解甚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还停留在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等方式上。银行借贷之前有提到,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种种因素,贷款难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而民间借贷,一方面利息高,对中小企业目前的自身负担来说,是雪上加霜,而且由于民间借贷的不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甚至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这对解决当前困难,稳定自身经营的中小企业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加速金融市场建设,也成为当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中小企业大多资金并不雄厚,大多属于低成本加工生产企业,因此对机械设备等的依赖性也比较大,虽然可以从银行以所购买的机械设备作抵押贷款,施行负债经营,但是稳定性不足,不利于银行的经营。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自身信用、财务等诸多因素,这一方式可行性不足。因此,我们多考虑一下租赁业务的发展。早前我国商业银行就有开展此项业务,但因为很多因素,最终沉默在历史之中。虽然现在民间经营此类业务的公司也有很多,但是对于整个国家的企业来说,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些不足。一方面这些公司财务优势也并不是很大,很难承担一定数量以上的业务,一方面信用等都很难得到保证。大力发展租赁业务,在降低中小企业起步门卡的同时,也降低了中小企业设备更换升级的资金困难。
四、总结
金融危机虽然已经度过,但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还在,国际市场经济状况依然动荡,在接下来的2010年,经济形势的不可预测性更大,我国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也会愈加明显。但是,这对于处于体制改革当中的我国中小企业也是一次机遇,运用此次危机,顺应市场潮流,强制性转型,减少生产,增加技术积累和储备,这都会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在未来一个经济周期焕发出新的光彩。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需要时刻牢记,虽然会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但是更多的仍然在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中小企业自身必须坚定信心、抓住机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合适的网络营销模式、企业间横向纵向联合,只有采取这些措施,才能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获得生存和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实现危机后的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鄢来雄.2009年一季度经济述评: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N ].中国信息报, 200928.[2]袁莉.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发展刍议[ J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3): 1043.[4] Cordero R.Managing for speed to obsolesce: a survey oftechnique
[ 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1(8): 294.[5]周莉莉.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J ].安徽科技, 2007(11): 35-36.[6]吴群:《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反战环境探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6):43
[7]张凤英:《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营销策略研究》[J];《学术论丛》2009(13):15
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篇2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1、中小企业筹资更加困难。
中小企业由于先天不足, 受到资金、技术和规模的限制, 可抵押的资产少, 信用一般较差, 本来融资就差, 现在作为中小企业主要筹资大户的银行,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都采取紧缩银根, 使得融资成本急剧上升, 同时提高融资标准和减少放款额度。另外, 金融危机使大多数企业萎靡不振, 经营陷入困境, 周转资金难以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这样使得银行放款更加谨慎, 致使企业的资金链断裂, 筹资更加困难。
2、企业生产成本上升。
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 以及银行融资成本增加等一系列成本因素叠加, 造成大部分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显著增加。虽然原材料价格自2008年10月份开始又大幅下降, 但是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消化高价位的原材料库存, 而产成品的出厂价格也存在较大下降压力, 此消彼长, 故而影响企业的销售利润。
3、市场需求量减少, 企业订单减少。
由于中小企业的先天条件不足, 大都没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伴随着世界经济显著放缓, 企业对短期内经济形势普遍不持乐观态度, 进而影响到对外出口贸易额, 使之大幅减少, 国内市场需求拉动效果不明显以及国内很多导致应收账款回笼的困难, 使得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敢贸然与经销商签订合同, 使自己宁可闲着规避风险也不正常经营, 造成订单大量减少。
4、裁员严重。
裁员虽然暂时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但也降低了留任企业员工的士气, 也会因裁员不当导致人才的流失, 也可能因为企业短期大量“失血”而引发更大的危机。当危机过后, 岗位缺失, 自然又大量招募员工, 这一裁一招便产生了很多的人力成本浪费。由此我们说, 裁员是一把双刃剑。
5、出口难度增大。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规模较小, 主要集中在纺织、钢铁初级品、服装、玩具、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出口产品结构层次低, 抗风险能力较弱。海关总署发布的数字显示, 2009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9, 461.2亿美元, 同比下降23.5%。其中, 出口5, 215.3亿美元, 下降21.8%;进口4, 245.9亿美元, 下降25.4%。上半年累计贸易顺差为969.4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下降1.3%, 净减少13亿美元。另据有关测算, 美国GDP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点, 中国出口增速将下降4.75个百分点;欧盟经济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点, 中国出口欧盟的电子产品将下降千分之十五, 纺织服装业将下降千分之五。由于欧盟、美国两大重要经济实体需求疲软, 我国产品出口压力大, 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难度增大。
二、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1、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助中小企业解决筹资难。
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分别调增5%、10%, 又对中小商业银行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这是政策利好的重要信息。另外, 引导、促进民间资本向中小企业投资, 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 完善担保体系, 建立担保风险补偿机制, 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从目前情况看, 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如果运行规范, 就很容易发展为区域性的、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民营中小银行。释放民间资本的市场活力, 最终形成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以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发展品牌经济。
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源泉, 如果没有创新企业就会走向灭亡, 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来临之际, 更是经受不住风暴的冲击。2008年珠三角一带倒闭破产的中小企业, 大都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 没有能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的优势产品,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中小企业精心培育自己的核心产品,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发展品牌经济。调查资料显示, 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市场寿命是7年, 只有极少数的中小企业能发展为大中型企业。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普遍较弱, 有的中小企业甚至还认为做品牌是大企业的事, 自己只是小企业, 只要有市场就行了, 做不做品牌无所谓。实际上, 品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力的保障, 只要企业存在就需要做品牌。
3、减少消耗, 提高生产效率。
面对不景气的国际经济形势, 中小企业应该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 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以改善财务管理流程;减少负债, 优化资产负债的结构与利用率;控制营销投入, 解决各种浪费与消耗问题;对于应收账款采取加速收账的策略;增加资金流动性, 减少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库存量;取消战略性扩张与储备等计划以外的不必要的扩张计划;不进行大规模、高投入、风险性大的营销投入;选择风险小, 竞争相对较小的经营方式, 注重提高周转率。
4、把好人心, 同甘共苦, 营造共同价值观。
亏损不可怕, 金融危机也不可怕, 员工的信心危机才真正可怕。要把压力传递给职工, 建立同甘共苦、团结拼搏的企业文化。关心并重视解决职工的困难, 让他们享受企业的温暖。在职工培训上要舍得下功夫、多投资, 提高职工的技能和整体素质。重视人才的培养, 这样在危机过后他们就是企业迅速恢复实力、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
5、实行战略调整, 加强企业间合作。
通过合资、联营等方式建立企业横向、纵向联盟, 以壮大企业自身实力。横向联合就是企业同与自身规模大致相当、产品相似的其他企业联合, 与对方在管理、技术、品牌或销售网络方面优势互补。纵向联合则是企业与上游或下游企业联合, 形成产业价值链, 以求最大限度的获取成本优势, 减少企业的市场风险。在贸易需求量大幅减少的状况下, 中小企业应相互合作, 相互帮助, 共度难关。中小企业不应盲目展开价格战, 降低价格虽然可获得暂时的订单, 但是这会带来剧烈的恶性价格竞争, 使中小企业“两败俱伤”。中小企业应加强行业合作意识, 达成企业共识, 共同开辟市场, 努力实现中小企业共存、共赢。
参考文献
[1]潘娜伶, 潘佳麟.浅析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经济师, 2009.6.
[2]李慧娟.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探讨.电子商务, 2009.5.
[3]史光起.中小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9.2.
[4]张霞.中小企业生存危机的环境分析.管理研究, 2008.9.
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 出口需求; 人民币汇率; 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033-01
1 我国中小企业背景
中小企业,顾名思义就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据统计,到2007年底,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到4200多万户。2006年,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缴税收,分别占全国的58.5%、68.3%和50.2%,已形成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中小企业的发明专利占全国的66%,研发新产品占全国的82%,已成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中小企业提供了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的就业机会并吸纳了75%以上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已成为我国解决城乡就业问题的主渠道,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冲击最为深重的也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司统计显示,全国上半年6. 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仅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就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将导致超过2000万工人解聘。订单减少,资金紧张、成本压力大使中国不少中小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受严重困难。民营中小企业汇聚的温州对18775家中小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停工、半停工企业为1461家,占7.8%,另有304家倒闭。号称“世界工厂”的广东东莞也未能幸免,今年1至10月共有714家企业关停外迁,占企业总数的4.8%。
2 中小企业困境的原因探索
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1 出口增速下降,面临更多的贸易保护壁垒
金融危机导致西方国家的经济开始出现衰退,不仅降低中国的出口增速,而且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规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消费市场出现萎缩,直接导致我国的中小企业订单减少,开工不足甚至倒闭。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有不少是以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来赢取国外市场的,尽管在过往许多年里,我国大量中小企业的产品外销引发了多起贸易摩擦,但国外的普通民众对中国制造的产品还是比较欢迎的。然而,经济危机的出现使国外的消费市场严重受挫,贸易成交量下降,这对我国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2.2 人民币的升值
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最近几年一直不断,但人民币迟迟没有升值,而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了我国人民币比值上升,相伴而行的是美元的不断贬值。这种局面对以出口为主的一部分中小企业来说,同样是不利的。不少接了订单的工厂,忽然发现自己按照当时汇率计算出的利润,竟然被人民币升值蒸发得一干二净。与此同时,国内原材料价格和人力成本非但没有下降,反呈陡涨之势,使得中小企业的利润锐减。
2.3 原材料涨价
原材料涨价对中国中小企业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前几年,在西方世界资本寡头的操纵下,石油等前端产品的价格出现了暴涨,导致整个产品链条的价格都出现了上涨,工业品价格指数(PPI)长时间保持高位纪录,这对我国小本经营的中小企业构成巨大的威胁。成本因素挤干了中小企业本来就很微薄的利润。一份统计资料显示,4月份,我国钢材、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2%,而工业品出厂价格仅上升5.3%,涨幅倒差从去年底的2.9个百分点扩大到 6.7个百分点。
除了国际环境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变化,劳动力成本提高和政府宏观调控方面的政策也对中小企业的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随着我国劳动法规的健全,长期依赖低廉劳动力价格维持经营的中小企业也感到了困难,企业产品也只能以涨价来作为应对,但这又反过来减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对我国中小企业造成致命打击的最重要因素,则是最近一年来紧缩货币政策的作用。由于前一时期物价不断上涨,推动CPI指数不断走高,局部性的通货膨胀有向全面通货膨胀发展的危险。为了扼止这一股势头,中央政府采取了严格的从紧经济政策,央行通过多次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来收紧银根。在当时来看,这一措施有其必要性,但它的直接后果是使依赖银行放贷生存的中小企业面临极大的困难。我国的资本市场尽管已经很发展,但中小企业通常与此无缘,中小企业由于经营上的特点,一般都依靠银行贷款来解决流动资金的周转,对银行的依赖性非常强,融资需求几乎只有银行贷款这一种方式。商业银行收紧银根,中小企业承受的压力最重,导致许多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无法开工。除此之外,一些中小企业自身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比如资金储备相对较少、技术积累相对薄弱、劳动力素质相对低等等也是不可忽视重要原因。
3 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
危机,乃危险与机遇共存。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促使企业寻求更适合时代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及时调整战略决策。当前国家正加大资金投入,扭转危机之势,借着国家拉动内需政策,企业可以积极提升新的市场份额。中国内需市场的空间非常大,企业可以将出口的商品转内销,转变经营方针,针对国内市场的需求,规划产品结构,树立品牌意识。一些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的企业不得不“自动”退出市场,使得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开始考虑产业结构调整甚至转型,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中小企业在危机的压力下不断创新生产研发,提升管理模式,增加人才儲备,积蓄竞争优势,等待经济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李志元《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战略转型思考》 《管理纵横》.
也谈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篇4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通过信用体系的`连锁反应演变为一场金融危机,严重损害了美国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稳定性.本文重点从金融市场和出口贸易方面分析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而提出为应对此次金融危机,中国所采取相应措施.
作 者:刘东煌 作者单位:福建宁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352100 刊 名:现代商业 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 年,卷(期): “”(4) 分类号:F8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 影响
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篇5
金融危机是指发生在金融领域的危机即在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中出现的一些不正常的、严重的动荡或混乱,反应为全部或者一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内急剧、快速且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一般包括货币危机、信用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和股市危机等。另外,由于金融资产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因此金融具有非常强的国际性。导致金融危机产生的可以是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产品、市场和机构等。而国际金融危机则是指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后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从而造成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
近两百年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而伴随而来的是不断发生的金融危机,仅仅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金融危机就有几十次之多,包括欧洲债务事件、占领华尔街事件等,这些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无一不对国际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些金融危机虽然在各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但在某些方面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以及相似性,通过对这些相似性的探究使我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了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对我国的巨大影响。
2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
2.1急剧下跌的股市
2.2严重外逃的资本
2.3银行的正常信用关系被破坏,并伴随着银行挤兑、银根奇缺和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等现象
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篇6
[内容摘要]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受到影响,中国也不例外。本文分析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成因与经过、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影响 对策
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成因与经过
全球性金融危机人称金融风暴,广义上是形容因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狭义上是指本次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次级贷款是指那些放贷给信用级别较低和收入证明缺失的借款人的贷款,因而存在较高违约风险。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主要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由于风险较大,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较高,金融机构为获取更多利润,把“次级贷款”门槛降得很低。在追逐利益的动机下,美国次级贷款规模迅速攀升。美国是一个低储蓄、高消费的国家,不但国民大手大脚借债消费,而且国家也鼓励大规模负债和超前消费,同时银行监管能力与银行金融创新程度的不匹配监管制度和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加之中介机构的作梗,推动了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是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导致的与次级债相关的损失,金融机构纷纷出现严重亏损,就是所谓的次贷危机阶段;紧接着次贷危机升级为债务危机,产生了“骨牌效应”,引发了衍生证券跌价,优质债、信用卡债、企业债等全面债务偿还危机,经济出现恶性循环,进入了债务危机阶段;由于心理恐慌和信用缺失的传导,次贷危机向着全面信贷危机演变并恶化,经整个金融链条的不断扩散和升级,促成了美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危机,这是信贷危机阶段;此后美国金融机构把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捆包成金融衍生产品推销给全球投资者,使本应的一个区域内发生的房贷危机,快速地经多渠道向国际市场输出,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剧和蔓延,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另外多国与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盘根错节,欧洲、亚洲等诸多国家金融机构受到巨大冲击,使美国的金融危机向全球金融危机发展,进入了全球性金融风暴阶段。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尽管次贷危机的影响主要集中于欧美,但它可能通过其广泛的投资者、衍生品及影响市场预期和实体经济等多渠道向其他地区乃至全球蔓延,美国及世界经济未来增长的风险也增大,因而应该更加清醒地看待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境外投资市场风险增大。
(1)经营不景气而蒙受损失;
(2)在次贷危机背景下,为寻求资金安全,会有更多的资金涌向美国国债,美元资产组合和资产定价势必重新调整,这给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投资和中资银行外汇资产运用带来巨大风险;
(3)一些走出去的企业与美国本土企业合资或合作因危机影响将导致一定的利润缩减;
(4)华尔街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美国经济衰退,抑制美国市场的消费需求,从而影响到中国的出口业增长。
(二)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股市和金融市场中的流动性会产生影响,其一,这几年通过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股市,金融危机引发的国外资产组合调整和对中国新兴市场的重估,欧美投机性资金会调整风险高收益大的投资取向,撤资回国以缓解流动性和融资危机;其二,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向好、投资回报率高、美元降息、人民币加息及持续升值等因素,我国及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成为国际游资的安全避风港,加速热钱流入,阻碍央行抑制流动性过剩,将进一步推高股市和房市价格,促使资产泡沫化和通货膨胀加剧,潜伏了金融危机隐患。上述因素均加大了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
(三)我国的汇率制度受到挑战。
美国经济下滑对就需要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目前人民币与美元息差缩小、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热钱流入加快、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使我国处于加息与否、急速升值与稳步小幅升值之间的两难抉择,这使我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受到严峻的挑战。
(四)我国房地产市场风险加大。
(1)随着美国次贷危机蔓延,美国投行有撤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计划,出现了抛售在华房地产资产的现象,呈现了潜在的流动性危机,这让低迷的我国房市雪上加霜。
(2)金融危机使人们的心理预警增强,打击购房者的购房信心,市场的观望气氛更加浓郁。
(3)我国房地产信贷没有信用分级和风险定价,假按揭和假资产收入证明时有出现,风险相对集中在银行体系内,随着央行近年多次加息,按揭贷款步入违约的高风险期。
(4)银行给房地产的贷款在减少,上市融资的方式也随着股市下跌而破灭,房地产融资的两个主要渠道均受到阻碍,加之二次购房受限、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提高等等政策,房地产资金供应紧张。
(5)此次金融危机会挤压掉中国房地产自身的泡沫,同时也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所面临的风险。
(五)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通过外贸渠道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1)对出口的影响。中国是高储蓄低消费的国家,经济主要依赖国外需求,对出口的依赖程度较高,尤其是美国占我国出口贸易中的50%,美国国内需求下降极大地抑制了中国的出口,在国内消费乏力的情况下,出现产能过剩和供给过度的问题,而政府必将采取宏观
调控措施来限制产能,容易导致通货紧缩,另一方面,出口受抑也增加了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连环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2)对进口影响。国际大宗商品均使用美元标价,美元贬值造成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如石油、农产品、能源等价格持续上涨,降低企业利润空间,引发通货膨胀,对以进出口加工为特点的我国企业盈利构成极大压力。
三、应对之策略
根据上述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笔者认为应对之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加强金融监管,规避境外投资的风险
要增强金融发展的独立自主和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评级和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风险管理;调整投资结构,发展综合经营,提高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把对外开放与金融自主结合起来,坚持自主是基础,要在自主的基础上利用对外开放的机遇,趋利避害,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应与国内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政府的监管能力相匹配,稳妥推进海外扩张,通过资产的在各区域的合理分布实现风险的配置,有效规避或降低总体风险;稳步推进衍生产品市场发展,为各行业创造应对利率、汇率风险的避险工具。
美国的金融危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能源和资源价格在经济低迷和衰退的影响下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我国可以利用世界能源和资源价格走低,这一有利时机促进经济发展。
(二)调整外汇储备战略
调整与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和江率制度,完善对外汇储备资产的多元化策略,改美元资产为主为多种货币资产共存,同时优化美元资产的投资结构;购买海外石油及其他稀缺资源,参股收购相应海外企业;尽可能购买有助于培育国内自主创新的海外次核心技术、先进设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支持国内居民对外金融理财与投资,以鼓励“藏汇于民”。
(三)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监管
我国的监管部门应设立房地产等行业风险预警机制、危机升级后的处理措施,以避免危机发生或有效应对危机。金融机构应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实行严格的贷款审核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推进资产证券化,增加融资渠道,实现信用风险的分散和转移,同时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
(四)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
(1)扩大就业,提高人民可支配的工资收入。我国人力资源总量比较大,既决定了我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优势,也决定了我国比较大的就业压力。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符合我国的资源和要素供给特点,有利于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发展劳动密集产业并不排斥技术密集的产业,许多高技术产业,如计算机软件、技术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也是劳动密集产业,我们应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就业率,进而提高人民可支配的工资收入,扩大内需,用国内的消费来消化“过剩”的产能。
(2)由国家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例如医保、教育、养老保障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快落后地区校舍改造,增加城市和农村的低保补助,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促使公众减少“预防性”储蓄,增加内需。
(3)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将带来投资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基础
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将带动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产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我国劳动密集产品的国际市场空间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国际市场要求我们必须提升产业结构和技术等级,生产和出口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力求避免贸易摩擦和争端,因此,政府应当出台相应政策促进出口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出口企业要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市场,鼓励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落实市场多元化战略。
四、积极应对,共度难关。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首要关注的大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中央政府约需投资4万亿元。
上述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体现了中央应对经济危机的决心和采取的有力措施,从中也传递出了新信息:
(1)发出了保增长的强有力信号。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超重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就是要以提振内需弥补外需的不足,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其中约4万亿新安排的投资对经济的接到至关重要。
(2)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民生工程位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之首,通过对民生工程的投入,改善居民生活、增强消费能力,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意图十分明显。
(3)扩大投资规模与优化结构并重。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但着眼于拉动经济增长,更强调夯实基础、保障民生,体现了扩大投资与优化结构并举,此举为应对危机的应急之策,更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4)以投资带动消费,以消费促进增长。眼前靠投资,长远靠消费,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为消费创造条件,提高国民收入更是直接拉动消费的举措。
(5)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它既能发挥投资对经济直接拉动的作用,又能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目前,我国的经济状况正朝着企稳向好的方向发展,开始出现复苏的迹象,这得益于政
府的政策调控和财政投资的拉动,但应对危机不能单靠政府,经济主体应当用好政策,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不断创新。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把二者内在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应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进行科学的政府宏观调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经济将平衡回升,度过难关,走向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梅新育:国际金融传染机制的新特点 中国金融 2007(18)
[2]张明: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国际经济评论 2007(5)
[3]杨迤: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相关分析 世界经济 2000(2)
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篇7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解决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力量。目前, 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分别占总量的60%和57%, 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出口总额中, 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主体。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由于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变化, 中小企业出口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如何发挥优势、克服弱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获得进一步发展, 是出口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出口贸易状况
2002年以来, 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大幅度增长主要得益于加入WTO, 到2009年底我国已经把平均关税降到8.9%, 加入WTO时的承诺已全部兑现。与此同时, 加入WTO后由于贸易条件的变化促进我国出口井喷式增长的时代也已经结束。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大幅放缓, 许多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受金融危机影响, 我国出口贸易同比自2008年11月开始出现负增长 (-2.2%) , 在2009年中期达到极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统计资料, 截至2009年9月我国出口贸易总额达到8 466.5亿美元, 同比减少-21.3%。2009年1月~9月当月出口贸易总额同比下降幅度位于 (-15.2%, -26.5%) 区间, 其中4月至8月同比下降幅度均超过21%。随着经济复苏预期的提前, 全球国际贸易状况相应好转。2009年9月份当月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同比增长-15.2%, 为本年度同比下降幅度最小的月份。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二 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影响
1.出口中小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
(1) 金融危机导致外部需求下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在2009 年7 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称, 全球经济正在开始走出二战后前所未有的衰退, 但经济的稳定是不平衡的, 复苏将是疲弱的。预计2009 年世界经济将下降1.4% , 2010 年可能恢复到2.5%;2009 年世界贸易量将下降12.2%, 2010 年可能恢复到1%。从目前来看, 虽然全球经济出现好转迹象, 但美、欧等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信贷危机、高额债务等问题, 至少还需要3~5年时间, 失业率居高不下, 通货膨胀风险增大, 全球经济将经历较长时间的调整, 外部需求难以迅速恢复。
(2) 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消费习惯改变
2009年金融危机使西方国家逐步改变超前和过度消费模式, 提高储蓄率, 调整产业结构, 从而影响国际贸易的结构和方式。特别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处于衰退之中, 而我国经济保持了相对较快增长, 使得西方国家“战略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焦虑”增加, 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明显增加。这些因素都将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外部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调整过度消费模式, 居民储蓄率明显上升, 并且受失业率上升、收入下降、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制约, 消费能力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3) 贸易保护主义引发我国对外贸易摩擦明显上升
金融危机爆发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加剧。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爆发后, 为了救助国内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企业以及平衡内外收支平衡, 伴随着汇率的下降, 未发生金融危机贸易伙伴国相对汇率将上升, 从而导致这些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
(4) 我国的国际贸易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
资源密集型行业受到原料涨价的压力, 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我国低成本的发展优势逐步减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总量的扩大, 我国已成为世界资源消耗大国, 土地、水等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 重要战略资源的外贸依存度显著提高, 劳动力成本也逐步上升, 生产要素和资源约束对外贸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以纺织行业为例,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已经远高于越南、柬埔寨和孟加拉国等国家。
(5)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加快推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跟踪监测重要商品进出口形势变化, 引导企业加快调整产品结构, 加快市场多元化。继续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加大对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研发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 做好自主品牌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工作, 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争端。
2.出口型中小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出口型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一直靠低劳工、低技术、低价格取胜, 虽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但缺乏竞争优势, 缺乏核心竞争力。
具体表现在:
(1) 产品研发水平低, 更新换代慢, 产品附加值低;
(2) 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低价恶性竞争, 易遭遇贸易壁垒;
(3) 不注重品牌推广;
(4) 资金短缺, 融资困难, 发展受限;
(5) 不能够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
(6) 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改制和转换经营机制到目前还普遍没有建立或完成。
三、出口型中小企业应对策略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调整产品结构
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表明, 中小企业由于经营机制最为灵活、富有创新精神, 成为一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生力军。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研发的专利和新产品已分别占到全国的66%和82%。因此, 中小企业的发展不能局限于当前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需要从产业结构升级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进行制度设计和规划。具体措施上, 企业可以更新机器设备, 改进工艺, 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以开发新产品的方式实现产品升级, 提高产品附加值, 部分吸收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根据自身实力有选择地增加在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 不断提升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位置。只有加强研发, 不断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走品牌化和产业化道路, 才能应对挑战, 获得持续发展。
2.拓宽销售渠道, 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中小企业应该利用电子商务, 上网开拓海外销售市场。在巩固发达国家出口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的前提下, 重视在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出口的分销、营销渠道, 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3.实施标准化战略, 提高核心竞争力, 消除贸易壁垒
实施标准化战略是企业转危为机的路径选择。企业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修订, 并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进行设计、生产, 用标准占据产业链高端, 缩短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 将有利于消除国外贸易壁垒。企业应当认真分析研究国外产品标准的差别, 进行合理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和创新, 制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 生产自己的产品, 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市场机会。
4.充分利用良好的信贷环境
为应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冲击, 我国在2008年年底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以刺激经济的发展。2008 年9 月开始, 我国进入降息周期。2008 年9月16 日,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 个百分点, 其他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按照短期多调、长期少调的原则作相应调整。此后,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被四次调低。同时, 2008 年9 月至2009 年3 月信贷投放量出现爆发式增长, 2009 年3 月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额度达到1.89 万亿元。
5.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
在抵抗此次金融危机的承受力方面, 高新技术企业要远远高于那些纯粹的能源消耗和加工制造企业。由此可见, 科技创新的经营理念是确保经济持续增长和渡过难关的根本途径。新技术催生新产品, 新产品催生新市场。面对全球金融危机, 要跟上市场变化的节奏, 自主创新是关键。其次, 要依托制造业优势,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拓展延伸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这两个环节, 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
摘要:出口型中小企业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主体。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由于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变化, 中小企业出口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如何发挥优势、克服弱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生存并进一步发展, 是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从出口型中小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出发, 针对其自身缺陷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出口对策
参考文献
[1]简永军, 等.国际金融风暴对我国出口贸易与就业影响分析[J].中国货币市场, 2009, (7) :32-35.
[2]田苗.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 009, (9) :105-108.
[3]余红娟.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思考及应对措施[J].特区经济, 2007, (6) :62-67.
[4]李洪宾.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 2009, (7) :44-48.
[5]翟志印.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探讨[J].特区经济2009, (5) :77-80.
[6]聂晖.浅析金融危机中我国国际贸易应对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 009, (6) :114-117.
[7]陈亚荣, 等.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新困境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 2009, (9) :65-69.
论金融危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影响 篇8
摘要:从金融危机的成因、危机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中国政府改革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对政府行为以及政府改革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金融危机;政府改革;影响关系
1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1.1危机影响表现
这种影响的第一个层面是显性的。首先是不少投资机构,尤其是我国金融企业对美国投行的投资,随着投行的倒闭或经营不景气而蒙受损失;其次,华尔街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美国经济衰退,抑制美国市场的消费需求,从而影响到中国的出口业增长。在我国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地区广东和浙江等地,由于外需的萎缩,很多企业已经十分艰难,甚至有一些企业面临倒闭的困境。
1.2应对危机的策略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危机中采取了积极负责的态度。我们把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扩大国内需求的十项措施,陆续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是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和实施结构性减税;二是大频度降息和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三是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四是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五是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2金融危机对未来我国政府改革的影响
2.1经济危机与政府改革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也是政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反映,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方面,政治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经济生活的状况。另一方面,政治对于经济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它极大地影响经济的发展。
2.2金融危机对我国未来政府改革的影响
(1)从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
现代西方国家政府职能变迁的历程表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的政府管理普遍陷入信任危机,引起了国际性的公共管理改革,要求对政府的职能重新定位。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西方各国最终选择了服务职能,实现了由过去重管理轻服务,到开始注重公共服务的转变。我国的政府行政在全球化的时代,离不开国际公共行政发展的宏观背景和时代特殊性,更何况我国政府本身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所以最终实现政府职能的方向性选择就成为一种必然。市场经济在呼唤政府改变干预经济方式的同时,也预示着一种职能结构的中心发生转移,由行政管制的职能逐步向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从而达到“小政府,大服务”的理想状态。
(2)从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转变。
金融危机使中国这个长期实行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的国家将政府职能的转变视作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政府的职能就是政府的职责与功能。在我国,长期以来得计划经济体制,使得政府取代了社会自治,政府通过计划手段和操纵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这种方式,不仅在理论上缺乏科学性,而且在实践上也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结果极大地抑制了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导致行政效率的低下。
(3)从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转变。
金融危机对政府行政提出遵循透明度原则的强制性要求。政府要不断地扩大信息的公开度,减少暗箱操作,加快网上政府的建设,使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政府能够及时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听取公民的意见,以便公民能够及时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行政过程实施有效地监督。因此,对各项行政法规应当逐步实现公开、透明,特别是政府部门做出影响管理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为标准、工作程序等等,都应当依法公布,确保社会组织利个人的信息获取权。目前,政府通过加快网上建设,通过网上公布各自的联系方式和办事程序,广泛听取广大公众的意见、建议,便于社会公众监督政府施政,起到透明和公开的作用。实践证明,由暗箱行政转向透明行政对于促进政府建设有着重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实现政府行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除了上述列举的几方面以外,还必须适时地实现从过去依政策行政向依法行政转变,从免责行政向责任行政转变,实现政府改革的治理行政、规则行政的理念和趋势,使我国经济尽快融入全球化经济进程中,真正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的腾飞。
参考文献
[1]@黄晓龙.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视角[J].金融研究,2007,(8).
[2]@徐明祺.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1999.
作者简介:
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篇9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企业已产生较大影响
我市虽属内陆欠
发达地区,但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发展外向型经济战略的有力推动下,出口企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1-10月,全市135家出口企业实现创汇2.13亿美元,同比增加0.55亿元,增长34.81%。但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国际贸易市场整体下行,未来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对出口企业的生产经营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一)销售市场萎缩。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出口企业等主要销往地——美国和欧洲等市场的消费需求下降,突出表现为出口订单大幅减少。调查显示,我市有60家出口企业因订单流失预计减少出口金额6900万美元。其中以竹木制品、纺织服装、烟花鞭炮等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影响尤甚,如产竹大县——靖安县的竹木制品出口订单同比减少25.6%;罗莎制衣、顺誉服装等辖内较大型服装出口企业的订单同比减少达70%以上,另有部分企业因无订单已停止出口。
(二)生产成本上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原材料价格一路攀升,使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激增。如今年1-10月,我市传统出口产品——竹木制品所需木材的价格累计上涨30%;烟花爆竹所需的黑火药、高锰酸钾的价格涨幅达200%。与此同时,企业用煤、用电、用油、运费及劳动用工成本不断上升,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出口成本。在此境况下,不少企业被迫停产、限产或裁减劳动用工。据调查,全市出口企业中生产线全部停运的有7家,部分停运的达30家;有44家出口企业裁员,19家出口企业即将裁员,预计裁员总人数将达到4000人。
(三)利润空间缩小。我市出口企业出口主要以美元、欧元结算为主。受金融危机影响,一方面,美元、欧元对人民币持续贬值,出口企业直接遭受汇兑损失风险,进而影响其利润水平。以江西雅星纺织实业有限公司为例,今年1-10月出口产品外汇收入633.44万美元,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6.9312,同比降幅达11.64%,导致企业收汇业务直接损失578万元。另一方面,企业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利润空间日渐收缩。如江西冠京香料有限公司的新型产品——复盆子酮的销售价格最高时可达32万元/吨,而目前已跌至13万元/吨左右,跌幅达59%。
(四)资金压力增大。一方面,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出口企业不仅进资到位困难,而且销售货款回笼率也在逐渐下降,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明显放慢;另一方面,受前期国家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出口企业向银行融资的困难加剧,企业在流动资金周转困难时难以得到银行的及时补给,企业资金普遍叫紧。据调查了解,截至10月末,全市外贸出口项目暂缓进资额达8700万美元;部分企业如江西大华玻纤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雅星纺织实业有限公司的资金缺口分别达1亿元和1500万元。
二、当前出口企业金融服务中存在诸多难题
近年来,我市银行业为策应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不断加大了对出口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10月末,全市出口企业贷款户数26户,主要涉及竹木制品、食品加工、机电产品、纺织服装、生物化工等行业,贷款余额合计2.57亿元,占全市银行业各项贷款总额的1.1%,不良贷款余额反映为零。调查表明,××市银行业在支持出口企业发展中存在着覆盖面窄、总量较小、力度有限等问题,且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加深,已暴露出诸多困难。
(一)从授信管理情况看,政策执行偏紧且过于刚性,出口企业的资金供求矛盾较为突出。去年以来,国家为加强宏观调控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银行业机构由此受到严格的信贷规模控制,“慎贷”现象比较普遍,今年10月末我市出口企业贷款余额同比仅增加445万元,多数企业未能向银行新增贷款。特别是一些银行在对外向型出口企业授信过程中,没有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科学把握,而是“一刀切”全面压缩规模。如江西樟树冠京香料公司是一家老牌出口创汇企业,近年来市场前景广阔,经营业绩稳定,资信状况良好,目前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货款回笼期限延长,资金链趋紧,而贷款行仍以全行统一标准刚性压缩其10%的贷款,这种做法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资金吃紧的局面。
(二)从贷款担保情况看,担保品种拘于传统和单一,出口企业贷款担保难现象仍然存在。我市出口企业多为工业园区小企业,除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外无更多可用于贷款
抵押的资产。但目前银行业机构能够接受的抵押担保物仍局限于房屋和土地等传统抵押品,且抵押的比例较低,企业以此获取的贷款额度相对有限。以建行开办的“速贷通”业务为例,该业务的推出虽然增加了基层行的贷款审批权,提高了贷款审批效率,但贷款抵押担保规定仍相当严格,如机品设备不能用作抵押,省级工业园标准厂房仅可折半抵押。某化工出口企业以房屋和
土地作抵押已在该行贷款600万元,目前因季节性收购原材料需要资金5000万元,但无有效资产作抵押,银行无法向其新增贷款。
(三)从贷款运作情况看,贷款期限错配问题较为严重,出口企业的还贷压力普遍较大。银行业机构对出口企业的贷款一般为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其贷款运作模式具有明显的“春贷冬收”特点,即今年年初放,次年年初收回,且一般是一次性投放,一次性收回,没能根据企业资金周转的特点,适时适量地给予信贷资金支持,既保证不了企业实时资金需求,又增加了企业还贷时调度资金的难度。如某银行向江西恒昌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一次性放贷5000万元,2009年3月到期,而该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目前处于“保市场、保现金流、微利润”的境况,贷款到期时将难以通过现金流一次性归还贷款,这将给企业造成严重的资金压力,银行贷款的质量同样可能受到影响。
(四)从银行服务情况看,产品和手段均明显滞后,出口企业的服务需求难以满足。据调查,我市银行业机构对出口企业的服务主要以传统的贷款支持为主,而信用证、国际保理、福费廷等新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较少,难以在资金方面满足出口企业的需求。同时,一些基层银行业机构目前尚未开办外汇结算业务,其出口企业客户近则需到市分行、远则到省分行,甚至跨行才能办理结汇业务,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结汇成本,也影响到企业资金周转的速度。此外,出口企业对当前面临的汇率波动风险叫苦连迭,而银行业机构却不能为其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和避险服务。
三、金融进一步支持出口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鉴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出口企业金融服务面临的困境,银行业机构应着力从科学授信、创新担保、优化管理和改进服务上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帮助其尽早渡过难关,并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优化银行授信策略,增强对出口企业授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当前,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已将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取消了贷款规模限制,鼓励银行业机构加大对出口企业的信贷投入。基层银行业机构应积极顺应这一政策的变化,积极调整授信策略,既要按照“有退有进”的原则,进一步降低初级产品与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企业的授信,严格控制“两高一资”等国家限制性出口企业的授信;又要向上级行反映辖内出口企业的实际,争取更多的授信额度,有针对性地放宽对地方拳头出口企业的授信限制,特别是加大对那些有市场、有技术、有信用的出口企业的授信力度。
(二)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推出有利于出口企业融资的抵质押担保品种。除办理传统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抵押贷款外,银行业机构应根据出口企业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新型抵质押担保业务,如尝试机器设备等动产抵押、存货抵押以及仓单、保单质押,进一步拓宽企业抵质押品范围。与此同时,银行业机构还可在外向型出口企业中创新联保贷款方式,并积极推动地方加强担保体系建设,以多方缓解出口企业缺乏实物担保而难贷款问题。
(三)加强贷款运作管理,防控出口企业资金断链并引致贷款质量向下迁徙风险。银行业机构应加强对出口企业贷款的全过程管理,贷前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出口企业的资金需求,认真分析还款来源的可得性,并在准确评级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授信安排;贷中要根据企业的生产周期和资金运营情况,在授信范围内确定适当的贷款金额,特别在当前复杂形势下应避免贷款“一蹴而就”却不切企业需求实际,为企业到期还款埋下隐患;贷后要严密监测贷款资金使用情况,积极帮助企业测算和调度资金,维系好充足的现金流,避免到期贷款因资金链断裂而不能按时归还,以致产生新的不良贷款。
【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推荐阅读:
金融危机对国税收入的影响09-11
金融危机对非公经济影响调研报告08-15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不会太大09-22
对金融危机的认识浅谈06-15
全球金融危机出口影响07-20
金融危机经济影响06-21
金融危机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向08-31
制盐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思考07-06
金融危机下的企业管理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