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经济影响

2024-06-21

金融危机经济影响(精选12篇)

金融危机经济影响 篇1

2008年9月15日, 拥有158年历史的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庭提交破产保护申请。伴随着雷曼兄弟申请破产, 美林被美国银行的收购, AIG依靠政府的救援勉力维持, 曾经不可一世的华尔街金融巨头纷纷倒下, 美国股市也不断创下近来新低。全球股市迎来仅次于“9·11”的黑色星期一。这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 但由于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却不仅仅局限于美国。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系统性的金融危机。为什么说这次危机是金融危机, 而不说是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甚至经济衰退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 (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 的急剧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 而且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目前发生在欧美大规模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倒闭就是明显的金融危机。

而经济危机主要是指经济基本面发生极端恶化, 大量企业倒闭, 社会经济陷入极端萧条中。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而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 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

经济衰退指经济出现停滞或负增长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对衰退有不同的定义, 但美国以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为衰退的定义被人们广泛使用。经济衰退可能会导致多项经济指标同时出现下滑, 比如就业、投资和公司盈利, 其他伴随现象还包括下跌的物价 (通货紧缩) 。当然, 如果经济处于滞胀的状态下, 物价也可能快速上涨。经济衰退表现为普遍性的经济活力下降, 和随之产生的大量工人失业。严重的经济衰退会被定义为经济萧条。毁灭性的经济衰退则被称为经济崩溃。经济衰退与过量商品存货、消费量的下降 (可能由于对未来失去信心) 、技术创新和新资本积累的缺乏, 以及股市的随机性有关。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历史上最糟糕的经济衰退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 当时的失业率大约是25%, 也就是说4个人中就有1个人失业。

由于目前发生的金融风暴只是集中于金融企业的倒闭, 并没有引发经济基本面的极端恶化, 因此目前的危机只是金融危机。但金融危机可以发展为经济危机, 如1929年出现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就是最初由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引发的。而经济危机的爆发又会造成长时期的经济衰退。

金融危机经济影响 篇2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实体经济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一、引言

自2008年9月以来,美国金融市场突然之间风起云涌。很多大的投资机构陷入危机甚至破产,给美国的金融市场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并迅速波及到世界各地,从而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危机迅速转化成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很长时间里,美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美国人大多存在超前消费的行为,这种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的储蓄模式决定的。因为近年来,美国储蓄业一直在零储蓄率上徘徊,民众如果想进一步的消费,只能通过向金融机构贷款,而这种贷款引起的还款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随着这种不确定性的逐渐深入,终于导致了今天的危机的爆发。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货币汇率不稳定变动,企业资金流通困难,通货膨胀压力不减,对全球经济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未能逃脱金融危机的侵袭,遭受了很严重的打击。为应对金融危机,2008年10月24日,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就当前的经济形势发表了题为《亚欧携手 合作共赢》的讲话,他呼吁世界各国“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此次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的共同联合有助于更深入的了解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防止全球经济的进一步衰退,提高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对发展问题的关注,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此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它是指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人违约增加,进而影响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危机。其中,次级抵押贷款通俗的讲就是指金融机构向那些收入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或组织提供的贷款。

引起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的失误,直接原因则是利率的上涨和住房市场的持续升温。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很多用户都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购买新房,此时政府却出台了“零首付”的住房政策,购房热随之在美国兴起。于是贷款的人多了,利率也上升了。很多金融机构考虑到用户虽然可能没有足够的能力还贷,但由于房价一直高涨,即使贷款人将来还不起贷款还可以用房屋作抵押,拍卖或出售后仍然可以收回贷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房价突然走低,贷款者发现即使只归还高涨的利率也是很困难的,所以决定放弃住房。而金融机构也发现把房屋出售后,得到的资金不仅无法弥补当时的贷款和利息,甚至连本金也难以收回,这样银行在贷款上就会出现亏损。如果出现大量的无法还贷的贷款者,银行就会出现大面积的亏损。于是出现像雷曼兄弟这样的金融机构破产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由于世界金融体系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家金融机构往往与其他金融组织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因此如果没有及时采取可行的措施,一家或几家金融机构出现危机会迅速波及到其他金融机构,最后导致整个金融业的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迅速在全世界蔓延的。

三、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还是如今的美国次贷危机,都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表1总结了自大萧条以来历次主要的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表1 五次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统计

时间金额(亿美元)占GDp的百分比

大萧条20世纪30年代1.12.0%

美国储贷银行危机1986-1995年1753.0%

瑞典银行危机1992-1993年9.23.6%

日本银行危机1990-1999年60013%

美国次贷危机2007年至今6054.4%

据有关专家称,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时间及范围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精确的估计,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次金融危机将是历次金融危机中最严重的一次,造成的损失也将是最大的一次。随着中国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了,因此中国的经济不可避免的遭受到了这次金融危机的侵袭。此次金融危机引起的中国GDp的损失主要是通过影响实体经济发生的。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实体经济不但包括为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贸物流、建筑业、服务业等提供物质产品的生产活动,也包括教育、文艺、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

中国实体经济的衰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就业人数减少,剩余劳动力增多

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加剧,国内外大量投资者投资信心受挫。已经存在的大批中小企业也因为原来的资金供应链被打破,而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于是企业倒闭、裁员、减薪等现象随处可见。由于大批企业的停工、倒闭,很多未就业者就业困难,已就业者收入减少甚至失业,因此出现了大批的剩余劳动力。同时,由于之前商品的价格较高,现在突然回落,使得企业出现了大量的产品积压,利润幅度下滑严重甚至亏损,这又造成了更深一轮的企业裁员和倒闭。

2、居民的消费支出减少

经济危机以来,由于居民收入的减少,居民购买力严重下降。人们即使拥有货币,因为对风险的厌恶,也大多处在观望的状态,除生活必需品外,应用在其他物品上的消费支出已经明显减少了。图1用消费者价格指数反映了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居民的支出情况,从而更为直观地表现出了居民消费热情的下降,国内消费需求的萎缩。

3、中国出口企业的出口量下降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很多企业的偿债能力严重下降,银行的风险意识也随之高涨,因此不再愿意将资金贷给那些将产品主要用于出口的中小企业。资金的流通困难导致中国出口企业的出口量迅速减少。例如,烟台雷彩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是中国扳手的最大生产家之一,其产品主要是外销到德国、美国等欧美市场,但是金融危机以来,由于一直接不到订单,该厂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进行生产了。为了刺激出口,政府曾一度加大对出口的财政补贴,这种做法短期内可能挽回了一部分企业的热情。但是在国际经济一片萧条的大环境下,这无异于将国家财政投入到了一个无底的深渊中,是得不偿失的。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子先表示,中国进出口贸易将进入一个低速增长期,如果明年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很可能对一些产业产生毁灭性的打击,而且明年的出口压力可能更大。

四、我国政府为促进实体经济正常运行采取的措施

为挽救这一局面,中国政府曾出台了很多措施来促进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但由于最初干预手段的不成熟,使得一些基础薄弱的企业仍然无法走出困境。于是,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在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主持部署了进一步促使实体经济正常运行的措施。

第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大中城市的重大设施的建设,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第二,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第三,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第四,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第五,截至2010年约投资4万亿元,以保证各项措施的贯彻实施。

在这种危机时刻,政府这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将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政府通过自身的外汇储备和财政盈余,利用“杠杆原理”带动整个民间资本的发展,促进整个民间经济的增长,以“抵销”的方式来挽救金融危机下的经济下滑问题,从而实现我国经济平稳地渡过这次危机。现在正值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时刻,也是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再次转型的关键时刻,赢取对抗金融危机这场战役的胜利也很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因此,如何切实落实这一系列措施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五、挽救金融危机下实体经济的对策

为切实落实国务院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遏制整个实体经济下滑的颓废局势,一定要注意剔除现有做法中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的部分,继续发挥原有的优势,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基础做起。

1、采取各种手段加大国内需求

在对政府调拨的4万亿资金的运用过程中,优先发展那些百姓热切希望得以解决的项目,优先发展那些关系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项目。以积极的策略营造适合自己发展的大环境,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尽力拓展整个国内市场。本着为民众服务的精神,在重树投资者投资信心的基础上,提高投资回报率,为经济的长足发展做好准备,使“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同时发挥作用。为此,应当做好以下工作以扩大国内需求:

第一,要加快农村的基础建设,促进农村医疗保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居民生活问题的解决,不仅会影响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在现阶段,对国家经济的复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见图2),只有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居民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进行更高层次的消费。因此,加大对农村住房的改造力度,帮助农民拥有自己的住房;加大对农业的财政补贴,保证低收入人群的基本需要;改造农村的街道建设,变“水泥路”为柏油路;对农村的供电线路进行改造,保证农村的用电需求;加大财政对农村医保的投入,使农民能更广泛、更大程度地享受这项服务性政策;另外,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消费观念。中国有将近8亿的农民,扩大农民的消费量,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个国内的消费量。这种扩大内需的方法对解决当前的危机是很重要的。

生理

需求安全

需要社会交

往需要尊重

需要自我实

现需要

低层次 高层次

图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第二,要加快铁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持生态环境的安全。加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交通设施的建设,尽可能多地开发如京津城际铁路这样的大项目,在促进城际之间民众频繁流动的同时进一步带动消费。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走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对保持经济的稳定性也是有利的。

第三,注意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为挽救整个市场经济,国家可以考虑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范围、贷款对象、最低贷款额的限制,放宽对中小企业贷款条件的限制,拓宽其融资渠道,以给这些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给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收入增长点,提高金融机构的整体收入,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四,在整个行业内进行税制改革,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在目前这种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税负的降低可以给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企业自身也要注意进行自我创新和结构调整,找好行业发展的方向,对市场细分化,加大转型的步伐。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尽管美国的金融危机阻碍了中国产业向上升级的可能性,但我们仍要坚定信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实体经济的迅速发展。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优势,趋利避害,做自己最擅长的行业,打造自己的品牌,拓宽自己产品的销售范围。降低对外贸的过分依赖性,提高自主性。企业的存续也为民众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反过来也有利于扩大消费。

2、协调好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

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

通过研究美国此次的金融危机,我们发现,美国政府在金融监管上是完全放开的。也就是说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并不到位,而是完全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调节。它盲目地相信市场,等到问题真正出现时,才采取措施对其加以干预。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必然的。

而中国政府在金融市场上则一定程度的存在监管过严的问题,“看得见的手”发挥的作用过大。因此,为保证金融监管真正地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中国政府一定要从美国那里吸取教训,注意优势互补,让“看不见的手”也发挥作用。为此,政府可以考虑适当程度的降低一些商业金融机构的税负,或者是加大对金融机构的财政补贴,还可以考虑让一些经营效益比较好的小的金融机构联合发行债券等,提高各金融机构的自主性。使各金融机构拥有足够广泛的融资渠道,在监管的同时帮助它们充分利用各方面的闲置资本,创造更多的财富,增强其稳定性。

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还要注意进行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指会引起金融领域结构性变化的新工具,新服务方式,新市场以及新体制。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创新往往伴随着大量风险,但是没有创新就谈不上发展。金融创新可以提高金融机构自身的竞争能力,在市场上形成一种竞争氛围,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整个金融业的稳定性。金融创新还可以促使金融机构采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例如期货等,从而吸引更多的金融资产。只有各金融主体和金融工具共同发展,才能促进整个金融市场的成熟。

但是,我们还应认识到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是相互影响的。金融创新打破了原来旧的体制和格局,原来存在的诸多风险随机组合形成更为复杂的风险,这无形中又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因此金融监管往往滞后于金融创新。但是金融创新却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巨额的利润,这与其产生的负面影响相比也是主要的。为了完善金融监管,金融机构一定要严格控制创新产品的风险性,以使金融创新的益处发挥到最大,弊端减少到最小。

3、采取稳健的经济政策

美国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存在对市场过度依赖的问题,它在货币政策上采取浮动汇率,坚持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的原则,企图用货币来刺激经济的增长。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做法可能也会带动经济的增长,但这并不是保持经济长远增长最有效的手段。对于目前的中国金融市场,最好的方法是要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要着眼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要解决“看不见的手”解决不了的问题,重新解决市场中的资源配置失效,经济异常波动等问题,发挥“看得见的手”的特殊功效,以促进人与市场、社会、资源、环境等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我们还要适度宽松的调整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总的变化趋势,在现阶段,适时地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加强人民币在银行体系之间的流动性的管理,进一步健全整个国内金融体系。为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一定要将各种经济政策综合起来考虑,以使其发挥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金融危机倒逼生态经济 篇3

二季度数据似乎表明,中国不过是被危机“撞了一下腰”,中国经济率先复苏论的支持者队伍日益庞大,政、学两界普遍蔓延着乐观情绪。从2008年10月中国经济遭受冲击到如今实现V型反弹、出现“强劲复苏”势头。历时短短9个月,这场“百年一遇”的海啸原来也“不过如此”,危机就此“挥之而去”?

本轮危机

是一种发展方式革命

与历次危机相比,本轮危机的最大差异度在于,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十年一轮回的周期性平仓,而是对人类交换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总清算。

作为这三大方式的始作俑者,美国已遭遇因果报应,失业率屡创新高、房地产深不见底、州财政打白条也被拒,上台时雄心勃勃的总统开始力不从心,因为终于认识到美国经济已陷入一场旷日的持久战。试图力挽狂澜的“大拯救”,透露出美国本能地想要回到常态,只是已经没有常态可以回。

美国的悲哀在于,回不到危机之前持续近两个年代的繁荣,无论是高科技还是金融业的繁荣都难以重现。这是危机对美国的惩罚,罚在今天、罚在明处。作为维系全球经济“恐怖”平衡的另一支柱,中国遭受的“洗礼”似乎不像美国那么伤筋动骨,但正所谓“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对中国将是罚在明天、罚在暗处。

以美国为坐标的这三种方式是工业经济、工业文明的表达式,危机对这三种方式的清算也是对工业经济的解构。这场危机最深刻的颠覆性意义在于,这是一种发展方式的革命。这种革命,如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一样,将带来持久的、真正的变革,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思考方式,都将进行彻底解构与重构。

这场新革命的征兆是一连串急速恶化的环境和社会危机,带给人们的思索是:全球最富裕的200人的财富,超过最贫穷的25亿人的全年收入总和。在冰冷的现实面前,以增长化解贫困的命题被证明不过是个“美丽的谎言”。工业时代极大地改进了公共教育、人权以及物质生活,但也摧毁了生态系统,吞噬了繁荣数世纪的传统文化,创造了一种难以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低碳会不会是“大忽悠”?

中国恰好赶上经济文明转型的拐点,或许就因为“金砖四国”的崛起,进而打破了经济文明的平衡,加速经济革命的到来。

“已经沉溺在石油之中”的美国,以5%的人口占比,消耗了全球25%的石化燃料,如此粗放的生活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尚未被工业文明“启蒙”之前,尚且可以维系微弱的平衡,而一旦人口高度过剩的发展中国家觉醒,并进而以“后发优势”将美国生产生活模式格式化自身时,就无可避免地演变成自然与人类的灾难。2007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只增长了0.5%,但同期中国增长了13%,越南增长了17%,印度增长了10%。

这种高速增长的背后是高耗能、高排放,并伴随着以美国生产生活方式为标杆的中产阶级队伍的急速扩张,驱使如中印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正走向空前增长的石化燃料消费。全世界汽车保有量从1950年的5000万辆左右,增加到2008年的约8亿辆。现在全球汽车生产的年均增长率逾6%,至少是人口增长率的四倍。文明转型的临界态由此提前到来。

眼下,发达国家集体游说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甚至公开施压要向中国开征碳关税。发达国家这一“逼宫”,反而让事情复杂化:低碳会不会是“大忽悠”?西方国家是不是集体“卖拐”?诚然,碳关税可以被欧美用作商业壁垒以确保企业竞争力;何况以历史逻辑推导,大气中现存的二氧化碳排放中约70%到80%由发达国家产生,英美人均历史排放量约达到1100吨,而中印人均水平分别为66吨和23吨。诚如《印度时报》所谴责的,G8“要求那些刚走上发展之路、人均排放量远远低于他们的国家承担确切的减排量,非常不公平”。于是,中印不约而同加入反对碳关税队伍。

但问题的关键是,中国有无必要和发达国家计较减排的历史?早在2007年,“三高”模式就已被各种生态危机送上道德“审判台”,“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引发了严重社会问题,能耗问题成为干扰中国经济大系统的“奇怪的吸引子”。如今倘若一再无视旧模式引发的深刻矛盾,而是执拗于与发达国家较劲,将反低碳当成反贸易保护的棋子,难免舍本逐末,其后果将再次与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相悖。

在低碳问题上保持客观、冷静,显然极有必要。

生态经济时代提前到来

从美国伊拉克撤军、放弃对中东油库的军事控制,到其重启后京都时代的气候谈判,这些事件正在为中国躲在美国背后坐享气候红利的时代划上句号。凡此种种,都预示着中国在生产、交换、生活三种方式上,几乎无法完整地走完工业化国家的经典之路,生态经济时代提前到来。

生态经济的本质是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求和谐界面。对此,不仅在儒家的“天人合一”、庄子哲学的“道法自然”等传统文化中能找到生态元素,而且当下的政治生活中也不缺和谐理念。如今,无论是危机的清算、经济方式的革命,还是国内经济的压力,都迫使中国不得不直面从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的急速“换挡”。这既是无奈的,又是无法回避的。

金融危机经济影响 篇4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 经济危机指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其表现为生产减少、工人大量失业、购买力和需求下降、通货膨胀等。但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其内涵要比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宽泛得多。从形成经济危机的根源来说, 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主要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发的结果, 而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其根源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经济、金融和贸易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 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具体表现在金融萎缩, 股价下跌, 资金供给不足, 流动性低, 并引发企业大量倒闭, 失业率提高, 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 甚至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动荡。

现代社会金融危机之所以频繁发生并迅速蔓延, 与发达的现代金融市场密切相关。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影响 篇5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大潮及国内经济发展放缓影响,税收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对此,该局主动采取五项措施强化税源管理,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当前税收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一是强化户籍管理。依托国地税及工商、海关等信息共享平台,对漏管、漏征户进行清理检查,摸清税源底数。同时加强注销登记管理,建立注销登记内部巡查、注销前检查等制度,强化注销事后跟踪管理,防止纳税人以“假注销”转移管理归属,造成税源流失。二是强化纳税申报监控。建立日常监控分析制度,重点加强对零申报、异常申报的监控,通过CTAIS系统和数据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纳税人申报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零申报及重点税源户纳税人由税管员进行实地核查,重点通过“看、问、查”方法,准确及时掌握纳税人实际经营状况及税款实现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三是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强化税源分析预测,通过对重点税源税收增减变动分析,查找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四是强化纳税评估管理。完善评估机制,利用税收分析的成果以及税源监控信息加强评估对象的管理工作,重点对长期税负偏低、久亏不倒的纳税人开展纳税评估,深入剖析对纳税异常问题的成因、特点,促进税源监控水平的提高。五是强化纳税服务工作。从纳税服务工作入手,通过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加大税收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纳税能力,营造依法纳税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提高纳税申报质量,为税源监控工作提供保障。

金融危机与全球经济衰退 篇6

当前金融海啸,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在实体经济领域掀起强烈冲击波,正在造成更为严重的实质性危害,导致众多国家的就业、生产、消费、外贸出现同步大幅度下降。今年二月,日本的外贸萎缩幅度创下历史纪录,出口额大幅度下降49.4%,进口额则下降43.9%。第一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5.4%,创下有史以来最大跌幅,成为工业发达国家中整体经济跌幅最大的国家。今年三月欧盟工业生产同比下降20.2%,也创下有史以来最大跌幅纪录。俄罗斯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萎缩了9.5%,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15%。

美联储前主席沃克尔称当前危机的扩散速度,已经超过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萧条,这一看法现已得到了定量实证分析的证实。美国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进行的一项研究,比较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一九二九年大萧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国际贸易的下滑速度远远超过了一九二九年大萧条,从二○○八年四月到今年二月的十个月间国际贸易下降的幅度,超过了从一九二九年六月以后二十五个月份的国际贸易下降幅度。

第一轮金融海啸造成的华尔街大投行纷纷倒闭不会直接影响人们生活。但是,实体经济陷入衰退则会造成实质性危害。尽管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尚不及大萧条,但是,人们必须正视其扩散速度已经超过大萧条,倘若这一趋势无法扭转将出现比大萧条更严重的后果。人们早已习惯“雷曼”倒闭带来的心理震撼,对美欧大银行仍然险象环生见怪不怪,更为严重的第二轮金融海啸即使发生,也未必产生像以前一样的心理冲击。但真正令人担忧的是,实体经济正已超过大萧条的速度恶化,这恰恰发生在美欧注入巨资救市的同时,这表明美欧救市方式无力挽救实体经济衰退。

有人认为美欧注资救市的措施已显现成效,全球经济已出现触底反弹的迹象,因此不会再发生第二轮金融海啸。其实,美欧救市资金主要流入了虚拟金融部门,奥巴马提出的八千亿美元公共投资计划,仅占截至二月份各种救市计划总金额的8%。正当经济衰退以超过大萧条的速度扩散时,美欧政府却如此重视虚拟经济而忽视实体经济,这将带来更多的不是“希望”而是“失望”,难怪巨资救市丝毫没有减缓实体经济衰退速度,偶尔显露的经济复苏迹象如此脆弱且易夭折,如美国新房开工量二月份曾一度反弹,四月份又大幅下挫,甚至创下52%的有史以来最大跌幅。倘若实体经济的众多领域继续恶化,不断刷新超过大萧条的跌幅纪录,这种险象必然反过来冲击银行金融体系,导致更大金融衍生品泡沫,不断为引爆第二轮金融海啸积蓄能量。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不赞成全球经济危机已经触底的说法,他认为全球经济正在进入第二轮金融危机,第一轮危机引发了波及全球的经济衰退,然后向实体经济的各个领域呈现纵深发展,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还贷款能力急剧下降,反过来进一步冲击银行金融体系和资产泡沫,从而导致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呈现交替恶化状况。伦敦G20峰会回避了美欧银行体系的巨额有毒资产问题,这一问题的源头是规模庞大的金融衍生品泡沫,因而经济刺激计划难以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金融衍生品泡沫不断爆破的危险

美国次贷危机给美欧金融体系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关键要归功于美欧流行的金融创新的巨大作用。美国的各种金融机构对三四千亿美元规模的次级贷款进行重新包装,在此基础上又创造了高出数十倍的次贷债券和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美国金融学教科书称金融衍生品有避免风险的作用,但事实证明金融衍生品是金融投机而非避险工具,根本没有起到分散和防止经济风险的作用,反而具有强烈的放大、扩散经济风险的潜在危害。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承认资本贪婪是酿成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但是,他竭力推行新自由主义的取消政府监管的金融自由化政策,放纵资本贪欲已造成了各种金融投机泡沫的无限制膨胀,美国的金融衍生品规模高达六百多万亿美元,比较美国十四万亿的国内生产总值高出五十倍,比较世界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还高出十多倍,因而,这种金融衍生品一旦引爆将具有摧毁全球经济的巨大能量。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龙·斯科莱曾因发明金融衍生品定价模型获诺贝尔奖,他在经历其创办的长期资本公司破产后终于有所悔悟,他现在认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唯一途径是彻底冻结、清除、销毁全部金融衍生产品,包括声称旨在规避风险的信用违约掉期衍生产品(CDS)。斯科莱认为倘若伦敦G20峰会不采取这样的坚决措施,就会重演一九三二年洛桑国际会议丧失挽救大萧条机遇的悲剧。美欧大财团控制的主流媒体有意回避解决银行有毒资产问题的关键,在于冻结高达天文数字的金融衍生品坏债,以有利于金融资本绑架政府通过注资救市兑现这些投机赌债,这些本质与拉斯维加斯赌债相同的废纸,就仿佛变成了金融资本取之不尽的摇钱树。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各大银行的股价普遍大幅度下挫,自有资本的大幅度缩小进一步削弱了其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今年一月二十二日,据美国《货币与市场》刊登马丁·威斯博士文章提供的数据,花旗银行持有各种金融衍生品金额高达三十九万亿美元,相当于其拥有的两万亿美元资产的十九倍,相当于其拥有的二百亿美元总资本额的近两千倍。由于美国法律不要求银行企业披露持有金融衍生品数据,人们无法判断花旗银行持有的各种金融衍生品中,有多少属于与次贷有关的高风险金融衍生品,有多少是同雷曼、贝尔斯登等濒危公司的交易,有多少同日趋恶化的企业债券和消费信贷联系在一起,但是,由于几乎所有美国金融机构都持有巨额的金融衍生品,它们通过复杂的相互连锁交易被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人们可以肯定花旗银行正处于高度风险之中,其拥有金融衍生品出现千分之一损失就足以导致彻底破产,并且通过连锁交易迅速传染给众多其他金融机构。美国摩根大通银行持有的金融衍生品数量更大,相当于花旗银行持有数量的233%,相当于其拥有总资产的四十多倍,倘若摩根大通银行的财务状况出现恶化,影响其履行同交易对手的金融衍生品合同,或相反其交易对手出现财务困难或濒临破产,导致摩根大通银行蒙受轻微的金融衍生品损失,顷刻之间就能使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成倍恶化。

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和升级的冲击之下,美欧的金融机构和工业企业纷纷陷入经营困境,它们发行的金融和企业债券违约率出现迅速攀升。美国企业债券的规模高达二十二万亿美元,预计有高达数万亿企业债券可能出现违约的风险。由于次贷危机导致美国零售商业大幅度衰退,房地产贷款违约已从住宅蔓延到商业房地产,众多大百货商场、连锁店、超市正成为新的房贷违约者。美国曾准确预测次贷危机的鲁比尼教授认为,二○○九年美国房地产贷款的违约率可能上升到40%,即全部十二万亿美元的房地产贷款中有四点八万亿出现违约。美国现在已有三十个州的政府出现了财政资金困境,它们发行的公用事业市政债券的违约率也会大幅度增长。由于居民收入下降和失业状况日趋严重的影响,美国消费贷款、信用卡、汽车贷款的质量也严重恶化。美国企业债券、市政债券和消费信贷的违约率的不断上升,可能引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更大规模的金融衍生产品,造成比较次贷危机还要猛烈许多倍的冲击。

重视金融危机预警有助于避免重大损失

当前,大多数西方金融专家尚未察觉到全球金融危机可能骤然升级的危险,正像以前他们也未能察觉到美国爆发严重金融危机的危险。美国政府高官称无人能预见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其实是他们对这样的预测有意采取置若罔闻的态度。笔者十年前撰写的专著《威胁中国的隐蔽战争》就指出美国面临着发生严重金融危机的危险,可能导致货币金融体系崩溃并引发全球大萧条。“美国所有大银行从事金融衍生品投机的规模,均超过了自有资本的一两百倍,一旦整个泡沫中止了不断膨胀的过程,就会以‘核爆炸’般的‘逆转的金融杠杆’机制,导致沉溺于投机的众多金融机构坏账累累,大批企业和银行濒临全面破产的边缘。”笔者的专著还指出,“美国的泡沫经济显示了超常的持久性,原因之一是美元拥有特殊国际地位,国内储蓄率为负并存在着巨额贸易逆差,也能吸纳全世界的物质财富来维持泡沫,尽管泡沫维持和破灭的趋势同时存在,很难准确地预测泡沫膨胀何时发生逆转,但是,这种不正常状况最终是难以持续的,我国必须做好防范最坏情况的准备”。(《威胁中国的隐蔽战争》,杨斌著,经济管理出版社二○○○年版,152页)

西方主流媒体正强调微弱的经济复苏迹象,指责关于金融危机升级的预警是扰乱人心。但是,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以来,人们发现轻信主流媒体乐观论调的大多数人和企业,到头来为自己的盲目乐观付出了惨痛代价,而因听取危机预警未雨绸缪的少数人和企业,却能幸运地避免蒙受重大损失甚至破产厄运。不少人仅将《货币战争》看做茶余饭后消遣的畅销书,其实,该书中包含着关于美国将会爆发次贷危机的准确预警,倘若参透该书价值可帮助人们避免巨大经济损失。当前该书作者宋鸿宾又发出了二○○九年很可能爆发第二轮全球金融海啸,其强度将三倍于二○○八年的第一轮金融海啸的预警。

国际上也有少数研究机构数年前曾成功预见到美国金融危机,当前这些机构也都发出了美元严重贬值和全球性通货膨胀的预警。欧洲有一家得到荷兰基金会支持的全球趋势预测研究机构(GEAB),数年前曾准确预见到美国将会爆发次贷危机。特别可贵的是,这家研究机构对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事件顺序、时间和强度也有准确预测,该机构对国际重要财经趋势预测的准确率高达80%。但该研究机构关于美国将会爆发次贷危机的预测,遭到了美欧大财团控制的主流媒体的激烈批评和攻击。欧洲有少数银行和投资基金由于重视该机构的预测,成功避免了像众多欧洲银行那样蒙受巨大的冲击和损失。欧洲也有不少民众听取了该机构的经济预测和建议,调整投资策略成功避免了在股市、楼市上遭受重大损失。这家欧洲全球趋势预测机构认为二○○九年全球金融危机将会出现急剧升级,令世界各国感受到美欧政府继续沿用现行的巨资救市政策是无效的,银行系统面临的危机不是流动性短缺而是丧失偿付能力的全面破产危机。

大多数中外经济学家之所以未能预见到美国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过于信赖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和分析判断,而这些国际权威机构往往有意筛选、隐瞒和扭曲向公众发布的重要经济信息。二○○六年欧洲全球趋势预测研究机构发布分析,认为美国的M3广义货币发行数据暴露出美元资产存在着严重风险,美联储为防止国际投资者担忧美元风险,三个月之后在其统计报告中取消了公布M3数据。二○○八年九月美国次贷危机明显恶化之后,有些中国经济学家仍然坚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轻微,理由是美国二○○八年前两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良好,但后来不久美国统计局就修改了以前的数据,称早在二○○七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就已步入衰退。国际权威机构往往深受为其提供幕后资助的大财团的影响和控制,这些机构公布的数据和分析判断也往往服从于大财团的利益和意志。倘若国际投机者了解到了美国M3广义货币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或许就能及时准确判断出美国次贷危机的严重程度,这样就会妨碍掌握内情的美国华尔街金融财团提前抛售有毒资产,

尽管国际权威机构往往隐瞒和扭曲重要的经济数据信息,但是只要不盲目轻信还是能从中看出不少破绽,从而对其舆论误导提出置疑并发现早期预警迹象。宋鸿宾根据房地产价格上涨高于收入上涨必然出现拐点,从而推断次贷债券大范围违约将引发次贷危机,二○○七年他根据次贷合同利率重设的集中时段,正确推断二○○八年七、八、九月将出现大规模次贷违约,并且通过高杠杆次贷金融衍生品引发第一轮金融海啸。宋鸿宾置疑为何国际权威机构比他掌握更为详尽的数据,却无人能够预见次贷危机并向公众及时发出预警。他根据房利美在次贷繁盛期就开始布置裁员应对财务危机,推断美联储和华尔街大财团高层人物早就知道次贷危机迫近,房利美蓄意做亏的奇怪交易也表明上层高管在悄悄转移财富,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盲目轻信权威致使他们未能发现疑点。

中国媒体往往责怪曾正确发出危机预警的少数学者,为何未能提供更为详尽的数据支持其分析预测,但却很少置疑美国政府、权威评级机构和银行金融机构,为何不将其详尽掌握的重要数据信息公之于众,特别是关系到中小投资者和海外投资者的利益,能够揭示美元金融资产潜在风险的重要统计数据和信息。花旗银行、贝尔斯登、雷曼公司、美国国际集团等都是美国上市公司,它们有义务向公众和海外投资者提供反映经营状况的数据,特别是涉及重大投资风险的金融衍生品数据。格林斯潘深知金融衍生品具有巨大的风险性,他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曾多次组织巨资救市,以阻止整个金融市场因金融衍生品坏账发生崩溃。一九九九年美国老虎基金濒临破产几乎引发金融市场崩溃,格林斯潘动用了三百多亿美元巨资用于挽救金融市场。格林斯潘肩负着监管金融机构和维护公众利益的职责,却将维护华尔街投机自由置于公众利益之上。他不仅不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持有金融衍生品的数据,还积极推动国会通过立法永久废除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格林斯潘认为最少的政府监管就是最好的政府监管,金融衍生品创新能够帮助金融业自发规避风险。如果金融衍生品真是为了避免风险而不是高杠杆投机套利,就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向国内外投资者、债权人和公众披露,因为高杠杆金融衍生品比较一般资产负债表数据更值得投资者关心。倘若公众了解雷曼、贝尔斯登持有各种金融衍生品的详细数据,就能准确判断出这些公司发生亏空的时间和严重程度,将会产生多大范围的扩散影响并波及那些具体金融机构。美联储、各种权威评级机构无疑掌握上述详细数据,他们清楚地知晓次贷危机迫近却没有向公众发出任何预警,相反他们在明知雷曼等公司陷入困境时还隐瞒其真实财务状况,积极将其有毒资产包装成3A债券推销到全世界。

国内外成功预见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少数学者和研究机构,他们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抛弃了西方经济学的狭隘抽象研究方法,特别是西方经济学脱离现实的种种假设,运用了一种从现实出发的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将现实经济问题与国际政治、国际战略密切联系起来,与不同利益集团为追求经济利益进行的博弈、斗争联系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研究方法继承了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统。运用这种研究方法就不会盲目迷信新自由主义,不会迷信美国推荐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就不会轻信美国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和分析判断,就能够洞察西方主流媒体舆论误导存在的破绽和漏洞,从中发现可能诱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和早期预警迹象。在美国政府和金融财团出于战略目的和谋利动机,有意隐瞒有关金融风险的重要统计数据的情况下,运用上述研究方法才能客观地发现重大现实矛盾,对于维护中国的经济金融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金融危机经济影响 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创新,金融发展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 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维持在9%左右, 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前提下, 我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处于不断创新的关键时期。本文拟就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影响进行粗浅分析。

一、金融创新的概念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创造或引进新事物的活动。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微观金融主体的金融创新, 一般指金融机构在金融活动中为了适应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和逃避管制而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推出新的金融业务、采用新的技术以及运用新的信用工具。广义的金融创新还包括金融市场创新、金融制度创新等。本文所讨论的金融创新指的是广义的金融创新。

二、金融危机与金融创新

金融危机, 是指起源于一国或一地区及至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或金融系统的动荡, 超出金融监管部门的控制能力, 造成金融混乱的现象 (刘园、王达学, 1999) 。金融危机往往与持续不断的金融创新和经济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

综观金融发展史, 从货币的产生到金融衍生品的出现, 每一次金融创新都推动了金融乃至整个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是, 金融创新本身也孕育着风险, 因为所有金融危机的背后, 都有金融创新的影子。

美国学者金德尔伯格在其《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一书中指出, 美国历史上的金融危机无不是由投机过热导致的, 而投机过热一般都是在货币和信贷扩张的推动下加速发展的, 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创新扮演了重要角色。

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线就是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巨额的房地产抵押贷款经过金融机构的创新, 通过资产证券化即发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 (MBS) , 在资本市场出售, 并且进一步与衍生交易 (期货、期权交易) 相结合形成各种结构化金融产品, 在杠杆效应的作用下交易风险被不断放大。联邦利率的上升和经济滑坡, 导致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上升, 进而导致次贷支持证券价格的急剧下滑, 在高杠杆的作用下, 证券持有者的损失被急剧放大, 出现恶性循环, 从而导致全面的金融危机。

三、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

金融创新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引入我国, 而实践中的金融创新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 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其表现出以下特点:

1. 金融创新发展快。

在经济体制发生变化的同时, 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活力不断得以释放。《2008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指出:2008年我国金融市场仍然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 金融市场总成交量继续增长, 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金融风险加大, 金融市场规避风险的功能充分发挥;市场参与主体规模扩大, 投资者更趋多元化;市场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确保了市场的规范有序运行;交易产品和工具日益丰富, 市场创新取得重要进展。

2. 吸纳性创新多, 原创性创新少。

我国的金融创新, 主要以借鉴、吸收国外的金融创新为主, 而真正与我国金融市场相结合的原创性金融创新较少。

3. 金融创新产品开始多样化, 交易品种日益丰富。

无论是货币市场工具还是资本市场工具, 都进行了大量创新。例如短期融资债券、回购协议、股指期货的推出等, 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大的选择余地, 充分发挥了市场的融资功能和风险规避作用。

4. 金融创新主要来自于外部力量的推动。

我国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创新的主体, 在国家长期的保护体制下, 缺少独立性。无论是资产负债管理制度的推出还是贷款风险的五级分类等制度的实施, 都主要是由政策和体制转换的外部因素推动的。金融创新的动力不足, 导致金融市场需求无法完全释放, 金融体系运作效率低下, 难以满足国内投资者多层次的投资需求。

四、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影响

1. 金融危机为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金融危机使得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金融创新的步伐放慢, 从而为我国在金融地位和实力上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契机。我国应积极发展衍生金融产品市场, 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进一步缩小与美国、英国、日本等金融强国之间的差距, 尽快步入世界金融强国之列。

2. 金融危机促使我们正确认识金融创新。

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衍生金融产品市场不够发达, 金融机构对外投资较少, 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 因此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有限。但是我国的金融机构要想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就必须正确认识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动力在于规避风险、分散风险, 因此不断地实现风险的转嫁和对冲是其鲜明特点。

以衍生金融工具为例, 它的虚拟性 (指其以股票、债券、贷款等为依附来实现未来预期收益) 和杠杆性 (保证金交易制度) 使其价格的确定变得困难, 往往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进一步放大了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往往对基础产品进行不断的组合, 因此最终出现在市场上的金融产品和投资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导致投资者无法正确评价衍生金融产品的投资收益, 从而面临比较大的风险。因此我国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 应注重对创新金融工具的风险认识和披露, 防止过度衍生化。

3. 金融危机促使我国加大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力度。

许多学者将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归咎于美国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力, 因此加强对相关创新主体的监管是我们从这一次金融危机中得到的重要启示。

金融监管涉及金融市场监管、金融机构监管和金融产品监管三个方面。我国建立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 在国际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今天, 我们的监管模式也面临挑战。目前, 建立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联席会议制度是一个好的开始。金融市场监管主要对市场准入和兼并进行监管, 在国际金融机构不断进入我国的情况下, 可以有效地保护国内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因为银行是金融创新的主要机构, 因此金融机构监管的重心在于商业银行, 重点监管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准确、充分, 防止内幕交易的出现。在我国, 监管部门已经加强对企业投资衍生金融产品的监督和管理, 以控制盲目投资衍生金融产品可能导致的风险。

4. 金融危机促使我国加强金融创新的制度建设。

对于金融创新制度的确立, 我国只有和国际社会缩短距离, 才能保证金融工具的创新并且实现创新收益。首先, 允许混业经营制度和全能银行制度的建立, 扩大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 为金融产品的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其次, 要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通过评级制度建设将金融工具的风险和收益予以披露, 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同时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做市商制度, 完善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增强市场流动性。

参考文献

[1].陈佳洁.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启示.中国经贸, 2009;24

[2].程景东, 陈思.从次贷危机看市场繁荣与金融创新.中国金融, 2007;19

金融危机经济影响 篇8

从广义上看, 经济危机较金融危机涉及的范围更广, 金融危机只是广义经济危机的一种表现方式。考虑到所讨论的主题, 本文考察的经济危机为狭义经济危机, 与金融危机相对独立。

一、文献综述

随着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经济学家对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 每一次危机的出现都为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动因和素材。归纳起来, 国内外学者对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定义,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成因及二者关系, “次贷”危机产生原因等课题进行了如下研究:

(一)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定义

严明认为实体经济是一种以现实的可感知的物质为存在形式和活动内容的经济活动形式, 是传统经济社会的主要经济行为方式。类似地, 沈良指出:实体经济是“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 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

成思危对虚拟经济的定义是“与虚拟资本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 也即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在现代经济中, 它是一个涵盖整个金融业的概念, 不仅包括资本市场, 也包括货币市场;不仅包括国内金融市场, 也包括国际金融市场;不仅包括原生金融市场, 也包括衍生金融市场。债券、股票、期货、外汇、期权等金融产品都是虚拟经济的产物。

(二)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定义

马克思认为, 经济危机指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 (负的经济增长率) , 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关于金融危机, 马克思指出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危机是只伴随经济危机爆发而爆发的一般意义上的金融危机;狭义的金融危机则是指单纯的货币危机。马克思认为, 正是由于商品和货币在价值形态上的对立和必须相互转换, 才使资本运动过程本身潜伏着经济危机和货币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三)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成因

关于经济危机,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资料被资本家占有, 导致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群众购买力不足又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出现生产的相对过剩, 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爆发。

凯恩斯也认为经济危机是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 但他同时指出有效需求不足取决于三条基本心理规律, 即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对货币的灵活偏好规律。经济危机的产生并非缘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安排, 而是缘于人们的主观心理, 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因此, 从长期看来, 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远远落后于整个社会财富的增长水平。

关于金融危机的成因, 成思危在考察虚拟经济系统的结构与演化规律后将其归结为:实体经济系统运行失常;政府宏观管理失误;金融系统幼嫩脆弱;投资人群信心动摇;国际投机资本冲击。

(四) “次贷”危机的原因

孙时联、刘骏民和张云认为, “次贷”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美国低收入者住宅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出现问题, 而其本质原因是金融杠杆的泛化导致市场风险不断放大。陈雨露、庞红和蒲延杰则认为, “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货币紧缩政策的时滞和全球流动性过剩, 而金融市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又使得金融体系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便会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引发危机。

(五)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全面深刻地论述过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关系。他们指出, 现实中的生产过剩危机 (即经济危机) 导致货币危机从而引发金融危机。因此, 金融危机的实质仍然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同时, 金融危机会影响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 从而影响消费和投资并导致经济危机。

本文以“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 从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联动角度剖析二者的联系和区别。

需要强调的是, 本文提到的经济危机指狭义经济危机, 即由于消费需求不足, 生产能力相对过剩, 经济结构不合理, 或者稀缺资源供给减少而政府未能进行有效调节, 使得实体经济系统失衡从而引发的危机。

而本文所考察的金融危机是指虚拟经济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偏离实体经济太远使得市场积累的经济泡沫破灭, 进而导致一国或地区经济严重失衡所引发的危机, 主要表现为危机国家或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 (如基准利率、汇率、股票债券等证券指数及房地产价格等) 的急剧恶化。

二、从“次贷”危机看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演化过程

本次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次贷”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房价下跌使得房地产次级贷款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与此同时, 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和经济全球化又使得“次贷”危机一步步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如图1) 。

(一) “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

2000年至2004年, 美联储连续15次降息, 住房贷款利率持续下降, 大大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但过度降息所带来的过剩流动性使房地产市场泡沫不断积聚, 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通胀压力骤增。为了抑制通货膨胀, 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逆转, 先后加息17次, 将利率从1%提高到5.25%。连续的加息在提高了房屋借贷成本的同时, 也促发了房价的迅速下跌, 以及抵押违约风险的急剧增加, 并最终成为本次“次贷”危机的导火索。

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 加大了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 使得大批国际金融机构遭受重创并相继破产或被国有化, 投资基金被迫关闭, 股市剧烈波动, 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

(二) 金融危机演化为经济危机

“次贷”危机使得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 股票市场深度调整, 信贷持续紧缩。金融资产价值的萎缩通过负向的财富效应 (1) 影响居民消费信心, 通过托宾Q值效应 (2) 和金融加速器效应 (3) 抑制企业投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危机又通过贸易和投资渠道从美国传导至全球, 造成世界经济疲软。2008年9月起,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入, 这场风暴开始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 多国经济放缓甚至出现衰退, 大量企业倒闭或者大规模裁员。金融危机开始演化为经济危机。

(三) 经济危机使得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

实体经济衰退使得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大批企业破产和失业人数上升, 导致银行坏账扩散至次级抵押债以外的商业贷款领域, 加剧了信用市场的紧缩态势, 形成恶性循环。

具体传导机制如下:当次级抵押贷款被证券化后, 与该抵押贷款债券相关的信用风险及其收益, 就从贷款者转移到持有这类证券的机构投资者中。一旦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大幅上升, 这些证券的信用评级就会调低, 市场价格大幅缩水, 持有这些证券的金融机构就会出现巨额的账面资金亏损。至此, 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 资产价格泡沫破灭。

在此期间, 经济社会整体的信用风险骤然上升, 金融机构主动降低杠杆比率进入去杠杆化阶段。去杠杆化的过程又加剧了资产价格的下跌, 资产价格的持续下跌又导致商业银行不得不降低风险资产 (包括贷款) 在资产组合中的比例, 从而引发“惜贷”行为。信贷市场出现萎缩, 导致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

另外, 危机使得大批资金从新兴市场国家撤离, 全球出现严重流动性短缺, 进一步恶化了金融危机态势。

三、 (实体) 经济危机与 (虚拟) 金融危机的区别及联系

从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发展历程和表现形式来看,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 归纳起来, 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三点

1. 危机爆发原因不同

(1) 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宏观经济失衡或者受外界供给冲击影响引发经济波动。国民收入理论认为:

其中Y、C、I、G和NX分别表示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政府采购和净出口。在这个公式中, 假定政府投资G为外生变量, Y主要取决于C和I。当有效需求不足使得居民消费水平下降、企业投资规模萎缩时, 国民收入就会下降。同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 进出口贸易也是影响国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

20世纪前几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主要都是由于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需求的不足或者外界能源供给冲击而直接导致经济下滑。以1973~1975年的石油危机为例, 阿拉伯国家削减石油产量造成油价暴涨, 欧美经济严重受挫, 西方国家的工业生产整体下降8.1%, 企业破产严重, 失业人数创战后世界最高纪录。

(2) 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在于虚拟经济发

一方面,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认为

M表示货币需求, L1表示交易性需求和预防性需求, L2表示投机性货币需求。当货币需求总量M一定时, L1和L2此消彼长。虚拟经济发展速度过快以至于偏离实体经济过远, 表现在货币需求上即是L1实体需求的萎缩和L2投机资本的膨胀, 泡沫积聚的结果必然是虚拟经济崩溃, 整个经济体系陷入困境。

另一方面, 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其1911年出版的《货币购买力》一书中, 对古典货币数量论观点进行了清晰的阐述, 并且得出现金交易方程式:

其中的M、V、P和Q分别表示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一般物价水平和全社会商品劳务供应量。需要指出的是, 公式中的M (货币供给量) 主要指进入实体商品经济的货币供给量, 未包含虚拟经济的货币。

随着虚拟经济的不断发展, 信用货币被频繁使用, 股票债券等虚拟资产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人们除了用货币购买商品或服务以外, 也投入大量货币购买虚拟资产进行投资或投机。我们用M′表示用于购买虚拟资产的货币交易量, 则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就转变为以下的货币交易方程式:

在货币供给量 (MV) 不变的前提下, 用于虚拟资产交易的货币量M′如果适中, 那么虚拟资产会通过投资渠道, 财富效应渠道, 流动性渠道等方式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 当M′过多时, 就会产生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 从而使得虚拟资产价格过高, 泡沫膨胀。同时, 用于虚拟资产交易的货币量M′越大, 用于实体经济的货币量就越少, 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就越少。二者交互作用, 经济逐步萎缩。

以本次“次贷”危机为例, 次级贷款债券及其衍生品占用大量的货币, 使得M′上升, 导致两个结果:

一方面, 用于实体经济的货币量下降, 降低了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导致消费和投资下降, 从而导致国民收入下降。

另一方面, 虚拟经济扩张导致经济泡沫膨胀。当泡沫膨胀到一定程度, 会使得市场预期发生微妙变化: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入量减少, 价格上升趋势减缓;投机者的心理预期下降, 开始大量抛售虚拟资产并撤离资金, 造成经济泡沫破灭;信用链条断裂, 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 甚至资不抵债导致破产;商业银行出现巨额坏账, 大幅亏损直至倒闭。

2. 危机发展的阶段性不同

实体经济危机传导链条简单, 危机爆发之后通过影响消费和投资使得经济迅速恶化。而“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 首先使得金融市场产生巨大震动, 之后传导到实体经济, 在实体经济发酵扩大后再次反作用于虚拟经济, 并阶段性爆发。本次危机始于美国并逐渐传导至欧元区和亚洲区且至今未有迹象表明有减缓趋势。

3. 危机规模不同

经济危机由于仅限于实体市场, 规模相对可控。在金融危机下, 衍生品的出现使得危机爆发的能量以几何级倍数放大并反射到实体经济, 其危害程度远远超过实体经济危机。本次“次贷”危机爆发于金融衍生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的21世纪, 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所代表的经济量远非一国或地区实体经济总量可比, 一旦泡沫破裂, 经济链条中断, 其传导性和破坏性都得以放大, 规模和危害远远超过单纯实体经济危机。

(二)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虽然有很多区别之

处, 但二者又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且最终都会对一国或地区甚至全球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危害

以“次贷”危机为例, 当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及其衍生品泡沫破灭引发第一轮金融海啸后, 其对实体经济直接造成很大的伤害:一方面, 金融投资产品价格暴跌, 长期靠信用和投资收益支撑消费的居民需求迅速萎缩;另一方面, 金融机构纷纷倒闭或陷入困境, 现金流收缩, 企业无法从资本市场或货币市场获得充裕的融资, 经营举步维艰, 投资大幅减少;同时, 国内经济的不景气必然促使各国实施从紧的贸易政策, 如此一来, 在全球化背景下, 一些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发展的外向型国家也会深受其害。

金融危机的影响反射到实体经济后, 又反过来会对金融市场的失衡恶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 各国经济联系空前紧密, 实体经济一旦发生危机, 紧跟现金流萎缩而来的往往就是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负有大量外债的国家由于现金链条断裂, 无法支付高额的利息, 面临国家倒闭风险;与此同时, 面临支付危机的国家信用评级下降, 本国货币被抛售, 汇率大幅波动, 货币迅速贬值, 从而引发货币危机。

四、“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目前呈现不断蔓延与加速扩散的趋势, 作为一个外向型的庞大经济体, 中国不可能在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中国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出口市场、外国直接投资、国际初级产品及原材料价格、人民币汇率及货币政策等渠道传递到中国。

全球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下降以及美元的疲软必然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长。2008年我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7.8%, 比2007年增长速度降低近5.7个百分点, 出口作为与消费、投资并驾齐驱的“三架马车”, 其规模的下降必然减缓中国宏观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 金融危机下“热钱”的大量撤离必然加大我国金融市场的震荡风险;随着美元弱势地位的不断强化以及美国金融机构的倒闭或经营不景气, 我国对美国金融市场的投资难免蒙受损失。

这次金融危机除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 也对我国以后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些重要启示。

一要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并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当虚拟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时, 虚拟经济发展会促进整个经济发展;当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时, 则会产生经济泡沫, 造成虚假繁荣, 导致经济大起大落。因此, 政府应防止虚拟资产泡沫的过度膨胀, 保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平衡平稳发展。

二要坚持适度稳健创新, 完善金融市场监管体制。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 在深化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防范过度创新所带来的风险。政府须建立健全金融市场监管体制, 加强金融监管, 保证金融安全。

参考文献

[1]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科学管理学报, 1999, 2 (1) .

[2]沈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两个盘——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EB/OL].http://money.zjol.com.cn/05money/system/2008/04/02/009373925.shtml, 2008-04-02.

[3][德]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编译局,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高鸿业,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5][美]斐雪.货币的购买力[M].金本基, 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2002.

[6]张明.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EB/OL].http://www.rcif.org.cn/ReadNews.asp?NewsID=536, 2008-05-19.

[7]严明.虚拟经济.经济新参考丛书[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

[8]孙时联, 刘骏民, 张云.美国金融危机深层次思考与对策[N].国际金融报, 2008-10-31.

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影响 篇9

1 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 就是指国家通过关税以及非关税的各种壁垒对进口贸易进行限制, 从而使国内市场避免受到外国商品竞争影响的外贸政策或理论。而其中的关税壁垒是指由政府设置的针对进口商的一种税收;非关税壁垒, 即政府对影响利益分配和贸易格局而采取的各种法规性措施或行政性手段, 从而对贸易活动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主要的贸易保护手段有关税、外汇管制、进口配额、各种繁琐的进出口手续以及政府采购政策。

虽然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双方都能获得各种好处, 但从另一方面讲, 自由贸易会使各国之间的福利总额增加, 这就意味着国内利益需要重新进行分配, 而这样就会对各国生产者的利益造成损害, 因此, 现阶段还是有很多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 为本国的商品及服务提供种种优惠, 而对进口商则制造贸易壁垒来限制。在进口限制方面, 主要采取关税及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 关税壁垒是靠高额进口关税来阻止外国商品的进入, 非关税壁垒一般是采取进口配额及进口许可证制来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

2 贸易保护的危害及其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影响

2.1 贸易保护的危害

从短时间来看, 贸易保护主义对国内的失业率降低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维护国内公民的利益, 但从长期发展来看, 贸易保护主义会对世界经济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贸易保护主义对资源配置有着不利的影响。国家对本国企业的扶持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 而被扶持的企业并不能做到完全是优势产业, 这样就不能保证资源的最佳利用, 从而不能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 (2) 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国家容易引起出口国的贸易报复。当一个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措施时, 其伙伴国的产品需求会减少, 从而影响其经济发展。因此, 当该国想把自己的优势产品出口到伙伴国时, 往往会受到贸易报复, 长此以往, 会阻碍各国之间的贸易。 (3) 贸易保护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该国公民福利造成损害。由于实施贸易保护措施, 而国际分工并不能完善, 势必会造成该国的劣势企业生产成本较高, 因此会增加该国公民的生活成本, 福利也会降低。 (4) 贸易保护会造成出口国的贸易经济下降。 (5) 贸易保护主义会造成世界经济水平的降低。

2.2 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影响

(1) 贸易壁垒的增加, 使我国产品的出口结构受到严重的影响。 (2) 各国贸易保护措施的实行, 是我国的出口市场受到严重的阻碍。 (3) 各国之间贸易报复的加剧, 导致双边或多边贸易遭到更多的摩擦和纠纷。

2.3 金融危机下我国应对贸易保护的策略

由于金融危机的波及, 发达国家纷纷设置了贸易壁垒, 对我国的外贸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认为,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我国针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应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2.3.1 政府部门宏观策略

首先,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针对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保护建立起完善的预警及快速反应体系, 并建立针对贸易壁垒的服务平台, 通过多种渠道对国外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信息进行收集, 以加强对国际市场竞争力及贸易保护的监测;其次, 要加强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法规、政策及贸易壁垒的研究, 及时对企业做到信息咨询服务及培训的工作。此外, 要加强双多边协商, 通过WTOTBT/SPS委员会以及各相关平台与贸易国进行交涉, 如有不合理的贸易保护措施及违背世贸组织原则的内容应及时提出异议, 为我国对外贸易争取主动的便利条件。

2.3.2 具体措施及注意事项

(1)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从而提高产品价格, 避免发达国家反倾销的策略。 (2) 建立我国外贸经济标准体系, 这样有利于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还能够对发达国家的标准壁垒破除起到积极的作用, 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3) 根据当前的经济增长理论, 技术进步能够推动产出的增长, 这也可以直接表现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因此, 要提高产品技术的创新能力, 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促进我国产品需求, 从而加快我国经济增长。 (4) 加强我国的民族企业技术创新, 这样能够对我国产品需求的增长带来正面效应。根据市场学的原理, 如果产出没有相等的需求, 产品没有销路, 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产品的价格也会随之下降, 与产品需求量相对等, 也就是说产出如果没有相对等的需求时是不能长久的。因此, 保证我国产品的产出与需求量的相适应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起着关键的作用。 (5) 全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品牌创新及营销能力。企业应该坚持贯彻创新为本的战略, 引进发达国家爱的先进管理方法进行产品质量的管理, 推广国际质量认证标准安排产品的生产, 以质量更好的产品来攻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此同时, 企业也应该充分重视产品品牌, 对品牌的保护、营销、培育方面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 对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培育要舍得投资, 大力支持, 以提高商品出口的附加值。 (6) 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遏制中, 要遵循WTO的规则, 将其作为重要手段来实施。尽管WTO规则及其实施机制还处于灰色地带, 没有彻底完善, 短期内不能很好的对保护主义形成遏制, 但其体制作为各国默认的贸易保护主义底线, 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形成的国际贸易规则, 至今仍被世界进行自由贸易的国家遵循。正是由于WTO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法性、巧妙性, 因此至今仍未失效。最好的例证是美国府院最终达成的明确经济刺激方案指出, 对贸易保护的遏制应与美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相符合的前提下进行。总之, WTO规则的行之有效是建立在经济全球化下各国互相依赖的复杂背景上,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有国家实施过度的保护主义会在一定程度上取得相反的效果。 (7) 对于出口市场要尽量分散。在以往的外贸交易中, 商品的出口量越大, 地区越集中, 对方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就越激励。因此, 在对外贸易中, 我国应该尽量避免向某一个国家的同一地区在段时间内出口大量的同类商品。与此同时, 我们要积极的拓展大量海外市场, 改变我国传统的对外贸易方式, 避免出口集中的状况。此外, 现阶段发达国家大都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 针对这种情况, 对海外市场的开拓要将注意力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上来。 (8) 为我国优势企业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为其绕开贸易壁垒, 走到国际市场提供大力支持, 并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全球营销体系及生产体系, 以在全球范围内开辟新的市场。政府应实行鼓励的政策和措施, 鼓励国内企业到贸易保护主义严重的国家投资设厂, 在当地生产并销售。这样既能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技术和生产水平, 还有利于一些国内市场趋近饱和的产业, 比如说机电、机械加工等产业开辟新的市场, 将其企业转向海外市场, 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3 倡导全球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随着金融危机的波及, 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越来越激烈, 各国的对外贸易阻碍加剧, 现阶段, 各国的对外贸易都会受到国内外的政治压力及经济形势影响, 全球经济随之衰退。尽管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贸易保护主义是不合理的, 但各国都处于政治现实与自由贸易承诺之间, 贸易保护主义符合其政治需要, 而且由于国内民众的支持以及获得经济稳定的需要, 只能继续下去, 这样会使贸易保护主义之风愈演愈烈。

目前, 稳定全球的金融形势, 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是首要任务。因此, 要对贸易保护主义形成遏制各国之间必须达成共识, 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合作, 倡导全球应对贸易保护主义。一方面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以全力刺激本国经济, 另一方面对金融机构进行强化, 增强市场信心。

4 结语

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虽然已经过去, 但对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仍然起着消极的作用。现阶段, 各国针对国际贸易中的各种贸易壁垒还在不断复杂化, 其中涉及到技术的贸易壁垒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而且, 技术性贸易壁垒还会不断升级并在将来持续较长的一段时期。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 我国外贸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应该共同努力, 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以积极应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 只有这样才能对金融危机形势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形成遏制, 从而为我国外贸经济保持健康良好的发展势头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林.论金融危机下技术壁垒廷我国外贸经济的影响[J].现代商业, 2010.

[2]方彦富, 刘义.全球性金融危机与福建外贸经济策论——福建外贸经济形势及前瞻分析[M].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华广敏.后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和我国的应对策略[J].商业时代, 2011.

[4]窦强.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1.

虚拟经济与美国金融危机 篇10

笔者认为这次危机实质上是实体经济的危机, 但是根本原因来自于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与发展。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 那就是虚拟经济的发展如何影响实体经济。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以前总是从正面来看待, 认为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对于实体经济有促进作用, 但是这次危机使我们不得不再从另一面来重新审视虚拟经济。

第一、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一种财富转换的过程

我们知道,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最大的区别在于实体经济的计价方式是以成本计价, 而虚拟经济的计价方式是以未来的收益折现值计价。那么我们就可以下一个结论那就是货币和银行存款本身是实体经济的财富, 而股票和房地产是虚拟经济的财富。当股市和房市迅速发展的时候, 大量的居民把他们的银行存款和现金拿出来去购买股票和房地产, 那么他们所持有的财富就开始由实体经济的财富转化为虚拟经济的财富。我们常常把这两种财富视为无差别的, 因为股票和房产也可以转化为现金和银行存款。实际上差别却是很大, 因为虽然个人可以将股票和房产兑现, 但是从全社会整体来讲这种转化之后的财富是无法兑现的, 总要有人去支付用股票和房产兑现的货币和银行存款。当整个社会的购买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转化为虚拟的价值符号的时候, 这部分购买力就脱离了实体经济的范畴而开始独立运转。

第二、虚拟经济发展是从实体经济抽取血液的过程

当实体经济停滞甚至衰退的时候, 随着这种转换的迅速进行, 整个社会居民的财富的一部分迅速转变成为虚拟经济的价值符号, 而这种价值符号对于实体经济而言是没有购买能力的。我们常常认为虚拟经济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 但实际上这种资金的来源不是凭空产生的, 是来自于实体经济的, 当实体经济开始血液不足的时候, 金融系统不得不增加货币的发行量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但是由于增发的货币多数不会转化为最终的消费购买能力, 因此它所带来的繁荣是虚假的繁荣, 是与投资和虚拟经济相关的服务业的繁荣。

第三、虚拟经济发展是实体经济财富 (购买力) 迅速集中的过程

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 当居民用货币购买股票的时候, 货币集中到股票发行者手中, 当人们去购买房产的时候, 货币集中到房地产商手中。这些公司可以用获取的资金投资实业, 资金会逐步进入实体经济的循环之中, 增加实体经济的活力。但是有两个原因使得这种集中的财富最终多数又流向虚拟经济的领域。第一, 公司经营的目的是要获取利润, 当虚拟经济迅速发展的时候, 大量的资金正好使得他们可以在虚拟经济中大显身手, 获得实体经济中无法获得的高额利润, 而这种高额利润的获得是以大量社会购买力的丧失为代价的;第二, 伴随着实体经济购买能力的萎缩, 实体经济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并不能相对扩大。因此, 如果他们将资金用于扩大生产, 可能并不能得到预期经济收益。因此不得不将资金投向股市和房市, 因为这才是最赚钱的领域。而这就进一步更加促进了虚拟经济的虚假繁荣。

从这个角度我们再来看美国的次贷危机。当美国居民把房地产价格上涨视为投机工具的时候, 他们过分的透支购买力贷款买入房产, 把未来的收益寄托在房地产价格上涨上面;这同样关系到银行和投资公司的收益, 社会新增资金过多地集中到虚拟经济的发展和膨胀当中, 而这种膨胀基本上是以房地产以及与其连带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增长为主要依托的。当房地产价格过高的时候, 人们无法用出租的办法换回付出的资金, 那就意味着以前多年集聚的购买力和未来多年的即将获得的购买能力纯粹的减少了。所以, 以房地产市场过度增长带来的繁荣实际上是透支未来发展而实现的繁荣。当房地产价格因为某些原因开始下降的时候, 危机出现了, 并导致虚拟经济出现崩溃。最终为这种虚假繁荣买单的是实体经济持续若干年的衰退。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这次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其根本是实体经济的危机, 而其根源是伴随实体经济衰退的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与1929年的大萧条相比, 1929年的危机起始于股市的暴跌, 危机蔓延到金融行业, 造成银行倒闭, 金融崩溃, 最终导致实体经济出现大萧条。而本次危机起源于房地产行业的次贷危机, 然后导致金融行业出现问题, 最终也导致实体经济出现严重衰退。无论从过程还是原因几乎都是一样的。

虚拟经济的发展曾经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添了动力, 有了股票市场, 实体经济的发展一日千里, 经济发展就像插上了翅膀。但是任何有效的工具在它能够为人类社会带来利益的同时如果使用不当也同样可以为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害。虚拟经济应该附属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应该从属于实体经济的资金运转和循环规则, 否则的话, 它就会成为一支无法驾驭的巨兽, 成为经济发展的破坏者。

总而言之, 当实体经济迅速发展的时候, 虚拟经济的发展会起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当实体经济衰退的时候, 虚拟经济的过度繁荣会使得实体经济更加恶化。在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 中国应该吸取经验教训,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注意把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恰当关系, 使得这两种经济形势无论在结构还是运行机制方面都能够做到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冀勋、肖金成:“虚拟经济”对美国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金融2009年第五期

[2]、陈继勇、盛杨怿、周琪:解读美国金融危机, 经济评论, 2009年第二期

金融危机挑战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篇11

美国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和重灾区,自去年次贷危机爆发后,负面影响不断扩大,正在向多个国家蔓延。继美国多家金融机构破产或改制后,英国、德国、冰岛等国的一些大银行也陷入财务困境,匈牙利和乌克兰等中东欧国家银行体系由于高度依赖外部资金供应也出现危机征兆,并向国际金融机构寻求支持。被列入高危名单的国家还有巴基斯坦、韩国、印度、印尼、菲律宾、俄罗斯、巴西、阿根廷和南非。外债过高是这些国家濒危的主要原因。

各国采取反危机措施并

加强国际合作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国相继做出了稳定市场、挽救金融机构的快速反应。

1、制定财政援助计划向银行注资,并为银行贷款提供担保。美国总统、财长和央行行长步调一致,齐心协力说服美国众议院,使得政府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在10月4日众院第二次投票时获得通过。该方案包括购买银行呆坏账,向银行注资和为银行新债提供担保,这是自大萧条以来美国政府在金融领域规模最大的一次干预。11月12日,美国又对救市方案进行了修改,救市资金的用途由原来的用来购买银行的问题资产转为其他方式的救援,此举包括向教育、住房、汽车等非银行的消费金融领域倾斜,这反应出危机已经向实体经济蔓延。此外,英国、德国、韩国也都展开了积极的救市行动。

2、降低利率,实施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10月8日,西方主要央行采取联合行动,同时降低利率。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准利率调低0.5个百分点,欧洲央行(含15个国家)、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典央行和瑞士央行同时宣布降息0.5个百分点。同日,中国央行宣布,存贷款基准利率降低0.27个百分点;暂停征收利息税;存款准备金率下降0.5个百分点 (10月15日起)。这次协同降息,看上去是全球七家央行,但实际上囊括了21个国家。

3、寻求国际合作,增强反危机力量。由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组成的20国集团于10月11日举行了财长和央行行长特别会议,强调各国“将采取一切可能的经济和金融手段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和正常运行”,成员间将保持密切沟通联系,确保各国行动不会损害他方和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在11月15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上,各方达成共识,要对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实行改革,虽然在如何加强监管问题上,一些国家还存在分歧。

金融危机再次

挑战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危机的双重标准受到挑战。目前负有监督各国财政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金融风险的全球性机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当成员国遭受金融市场冲击,短期流动性短缺时,可以向基金组织申请资金融通。然而,基金组织提供贷款是有条件的,通常会要求成员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和保持财政预算平衡,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基金组织多年来基本按照美国建议的标准行事,对处于金融危机中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安排横加指责,引起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不满。在十年前的东亚金融危机中,基金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财政金融政策调整要求苛刻、实施援助方案迟缓,错过了救援的最好时机。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在发达国家,基金组织并未对美国的赤字财政和长期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异议,没有及时发现美国肆意放松金融监管、金融机构杠杆率过高和衍生金融产品评级偏高等问题并加以劝阻。这说明基金组织的政策监管与危机救援标准缺乏统一性和公平性,应该加以纠正,发展中国家在标准制定方面应该有更多发言权。

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对金融危机的预警能力亟待加强。危机爆发后的救援安排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危机预警系统更为重要。如果在一个国家具有发生金融危机的潜在因素不断上升和累积之时,能够预先发出警告,并列出政策选择菜单,就能够有效地避免危机发生,大大降低危机最终爆发的概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危机预警能力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时,曾令人失望,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也未表现出明显的进展,他们对去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的后续影响估计不足,没有及时给以警示并提出有效的危机预防政策建议。

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和救援需更加多样化和更高协调性。严重国际金融危机救援的成功不能单靠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或者是某一个国际经济组织。目前,对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救援,缺乏由各国政府、次区域货币安排、区域货币安排(区域金融组织)和全球性金融机构组成的多层次复合型危机救助体系;此外,救助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在应对严重金融危机时财政力量不足。各地区区域性货币合作进展缓慢,东亚在2000年建立清迈货币互换安排机制后,直至今日,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目标尚未实现。美洲、欧洲和非洲也同样缺乏有效的地区金融救援机制。

急需建立针对贫弱国家的危机防范救援机制。金融危机发生时,发达国家受到严重影响和打击的首先是金融部门,而发展中穷国的实体部门可能遭受同样甚至是更严重的打击。而贫弱国家政府的自我救援能力很低,无法与发达国家政府相比,他们几乎完全依靠国际救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穷国经济可能会倒退许多年,而现有的国际机制缺乏针对他们的预先安排机制。

大国对国际金融体系主导权的激烈争夺可能影响金融危机救援的效率和效果。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盟对主导未来国际金融体系的兴趣有所显露,以萨科齐为代表的欧盟则希望通过G20金融峰会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系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新的全球金融体系。对于欧盟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美国并不感兴趣。布什强调,资本主义的三大原则必须得到尊重,即自由市场、自由贸易与自由企业。美国对此次峰会的希望是,各国携手共同参与解决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帮助美国早日摆脱金融困境。

应对金融危机责任的

现实思考

从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来看,美国是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其国内金融监管存在严重不足与漏洞,应该改变近些年金融监管日趋松散、金融衍生工具创新泛滥的趋势。在克服危机所应承担的责任方面来看,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和金融最发达、财政实力最雄厚的国家,理应为克服危机做出最大的财政贡献和技术贡献,为其他国家做出表率。美国应避免向其他国家转嫁危机。

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与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有错综复杂的密切联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这些国家也是首先被传染的,目前信贷链条面临断裂风险,经济危机一触即发。因此,他们最应该与美国协调政策,共同缓解金融危机。客观上这些发达国家也有实力干预市场,帮助本国金融机构度过难关。

发展中国家虽然处于这场金融风暴的末端,所受影响在时间上显现滞后,然而,如果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尽快阻止危机蔓延和加重,那么最终受害最深的可能还是这些抗冲击能力差、经济和金融更加脆弱的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参与应对这次危机的全球性合作,保护本国利益。

对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的再认识 篇12

一、危机的共同症象:资产价格投机泡沫的破裂

纵观20世纪以来的历次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 我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发现, 资产价格泡沫的大规模破裂成了触发危机的导火线。由于楼市和股市高回报的特性, 资产价格泡沫最容易在这两个领域形成。资产价格泡沫是由投机形成的。著名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投机泡沫作了如下定义:

“‘泡沫状态’这个名词, 随便一点说, 就是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开始的价格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 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 而对这些资产本身的使用和产生的盈利的能力是不感兴趣的。随着涨价常常是预期的逆转, 接着是价格暴跌, 最后以金融危机告终。”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J·希勒在《非理性繁荣》一书中, 将投机性泡沫定义为:

“价格上涨的信息刺激了投资者的热情, 并且这种热情通过心理的相互影响在人与人之间逐步扩散, 在此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到推动价格上涨的投机行列, 完全不考虑资产的实际价值, 而一味地沉浸在对其他投资者发迹的羡慕与赌徒般的兴奋中。”

上世纪20年代, 因为预期有许多新移民将有住房需求, 美国国内住房投资曾一度高涨。不过, 相对于股市, 当时楼市的投机泡沫要小得多。1927年, 纽约股市掀起了第一轮狂潮, 股价不断上涨助长了投机行为, 当年度股票交易额达到破天荒的5.75亿股。1928年3月初, 因实力最强的一批投机商大批买进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无线电公司的股票, 新一轮投机行为迅速扩散, 股票价格再次疯狂暴涨, 与实体经济完全脱节, 并在1929年9月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1929年10月23日纽约股市开始崩盘。由于银行资金大规模进入股市, 并放大信用, 股市大崩盘导致银行系统崩溃, 美国银行倒闭一半以上。危机并没有在虚拟经济体内止步, 而是迅速传导到实体经济, 导致严重的经济大萧条。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同样的一幕也先后在日本、泰国上演, 只不过唱主角的是楼市, 而股市出现连动效应。其时, 日本不动产价格飞涨, 从1986年到1989年, 日本的房价整整涨了两倍, 东京帝国广场下面一平方英里的土地价格居然比整个加利福尼亚的土地价值还高。与此同时, 股价飙升了60倍, 股票市场总市值竟然超过了美国。当投机泡沫破裂后, 日本迎来了历史上最为漫长的经济萧条, 至今仍一蹶不振。由于经济高速增长, 上世纪90年代泰国的房地产价格也直线上升, 同时带动股票市场进入繁荣时期, 楼市和股市成为人们赚取高额利润的主要投资场所, 泰国信用大规模扩张, 投资浪潮高涨。据统计, 截止金融危机爆发前, 泰国各类金融机构对房地产市场的放贷占其放贷总额的50%左右, 金融类股票已占到泰国股票市场的1/3。大量资金投资于房地产业, 势必造成楼市的虚假繁荣, 房地产供给严重过剩, 结果, 楼市泡沫破灭, 房地产商无力偿还贷款, 金融机构呆坏账激增, 受其不景气的影响, 股市也由繁荣步入萧条。1997年, 当泰国政府被迫宣布放弃盯住汇率制度时, 泰铢贬值, 并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触发了亚洲的金融风暴。

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 主要根源于楼市。2000年的股市泡沫破裂之后, 加上“9·11事件”的影响, 美国国内投资者对股市失去信心, 转而把目光盯在房地产上。由于美联储推行低利率政策, 2003年联邦基金利率已下降到1%, 达到46年来的最低水平, 市场流动性充裕, 美国楼市进入有史以来最为兴旺的时期。低利率给美国老百姓的信号是“借钱利息可以忽略不计”, “不借白不借”。低利率政策极大刺激了美国老百姓的借贷冲动, 个人购房大量增加, 在巨大需求的拉动下, 资产价格不断上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波士顿地区等大城市豪华公寓近几年的房价上涨幅度都在100%以上, 纽约曼哈顿上涨幅度则达到153%, 其中一些新开发区域的公寓价格更是暴涨了318%。2003~2006年4年间, 美国房价涨幅超过50%, 其实际收益比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房地产热期间高出了3倍, 资产价格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泡沫。

与日本、泰国情况不同的是, 美国房地产市场被证券化了, 原先属于实体经济的楼市完全渗透到虚拟经济中, 二者的界限十分模糊, 因此, 资产价格泡沫破裂的风险也有了共轭的特征。在投资者眼中, 次级贷支持的MBS和CDO也变成了“低风险+高收益”的代名词, 一时间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棒, 出现了“供销两旺”的火暴局面。然而, 从2004年开始, 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 很多购房者望而却步, 大量炒房资金撤出市场, 房价开始下跌, 这成为次贷危机的导火线。

二、危机背后的金融创新与风险“漏洞”

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 金融创新也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之一。的确, 透过这次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 我们不难看到金融衍生工具所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们知道, 抵押贷款证券是20世纪80年代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创新的产物。抵押贷款证券的运作机理是将若干种类的抵押贷款打包 (本金加利息收入) 作为一个集合体, 以此作为发行证券的基础。每一张抵押贷款证券都代表着该抵押贷款打包组合总收益的一部分, 证券发行商在扣除一定的担保费用和服务费之后, 将本息收入全部出售给抵押贷款证券的投资者。为了解决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问题, 并提高其流动性, 华尔街创造出资产证券化 (MBS) 、抵押债务凭证 (CDO) 、信用违约掉期 (CDS) 等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金融创新工具开拓了新的疆土, 次级住房贷款市场也被视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于是, 次级债被从银行系统剥离出来, 并被包装成各种证券, 出售给形形色色的投资者。在追逐巨大风险回报的驱动下, 金融衍生工具不断推动次贷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据有关资料, 美国次级贷款约为1.3万亿美元, 而CDS是它的48倍, 高达62万亿美元之巨。

也许, 最让资产证券化设计者意想不到的是, 在金融衍生产品频繁交易过程中, 风险不仅没有被分散 (如转移给资本市场) , 反而在债券链的内部节节聚积起来。对整个债券链而言, 现在所有的收益预期悬于一念之间, 那就是房价始终上涨。若房地产市场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上涨势头, 也许投资者的“信心游戏”不会结束, 然而, 当美联储把基准利率由原来的1%提高到5.25%时, 房地产市场风云突变, 房价开始出现下跌。于是, “信心游戏”终结了, 次级债累积的内部风险喷薄而出。

其实, 不止是次贷危机, 历次危机背后都有金融创新的影子。例如, 早在上世纪20年代, 金融创新工具就已粉墨登场。那时, 美国金融市场已出现了新的金融衍生工具:第一是顾客可以采用缴纳定金的方式购买股票;第二是按照普通股比例出售大量的固定利息债券。这两方面都增加了金融杠杆, 使一单位的资金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发挥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乘数效应。在股票市场, 股票购买者定金购买, 剩余的资金主要是向股票经纪人借, 而股票经纪人的资金主要来自银行的贷款, 于是, 投资者、经纪人与银行之间形成复杂的债券链, 随着信用放大, 风险也被放大了。再如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 竟催生了令人匪夷所思的金融衍生工具:日本公司在资本市场向投资者借贷, 双方约定, 如果贷款到期日经指数下跌, 企业将支付给投资者更多的利息, 以换取借款时的利息。这等于把日经指数的看跌期权推销给了债券投资者, 而这些投资者留下债权, 转手把看跌期权卖给了对此感兴趣的国际投资者。这样的融资方式之所以能够盛行, 是因为日本的企业与投资者都预期日经指数不会下跌。当时, 金融衍生产品在资本市场如野草般狂长, 国际投资者伺机而动,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高盛推出的“丹麦王国日经指数认沽权证”, 该“认沽权证”推出不足一个月, 日本股市便一触即溃。

当然, 把危机完全归咎于金融创新可能有失公允, 问题是, 金融创新的确存在风险“漏洞”, 因为工具理性往往把复杂的现实世界简单化, 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前提假设错误。次贷的数学建模, 就犯了这一致命的错误。更何况, 监管制度常常滞后于金融创新。美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框架主要是在上世纪30年“大萧条”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坦言, 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已不能有效地处理当前的金融问题。事实上, 当金融衍生品呈野草蔓延之势, 极易游离于原有的监管之外, 使创新风险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失去监管的金融创新工具, 无异于吹大风险泡沫的“打气筒”。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到90年代日本的经济危机再到本轮次贷危机, 情况莫不如此。人们总是在金融创新暴露出巨大的风险之后, 才发现监管缺失, 才强调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然而为时已晚, 因为危机已经爆发了。

三、危机的内生性及其本质

从历史上看,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没有一个经济体能够避免过度投资或不当投资带来的经济泡沫破裂, 美国、日本如是, 阿根廷、墨西哥、巴西如是, 东南亚诸国亦然。究其所以然, 危机是内生性的, 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的结果。

实体经济需要“输血”, 虚拟经济便应运而生。当资金源源不断地从虚拟经济流向实体经济, 经济引擎就获得了取之不尽的动力之源。如果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能够维持良性的循环, 也许危机不会轻易发生。但情况并非如此, 原因在于, 在资源配置过程中, 资金流向很容易受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影响而发生改变。凯恩斯指出, 在现实生活中, 许多真正的决定因素来自我们的头脑, 这就是他所说的“浮躁情绪” (animal spirits) 。正是“浮躁情绪”, 成为市场的重要心理驱动力, 导致投机性泡沫的大量形成。所以, 从更深的层次看, 投资者或投机者的心理机制成了金融危机的“发条”。投资者常常依据过去及当前的经验高估了某些行业——特别是那些短期内就能带来高回报的行业——的收益, 并形成错误预期。在利好消息的持续作用下, 资产价格有可能飞速上涨, 于是狂热的投资迅速转化为投机行为。然而, 当大量资金注入某些行业后, 就会出现过度投资, 使生产严重偏离实际需求。以这次次贷危机为例, 据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的调查, 有1/4左右的美国住房是用于投资而不是实际居住。投资者已经准备好购买住房然后赔本出租, 原因在于他们预期房价会不断上涨, 为了赚大钱, 炒家甚至在房子建成之前就开始买进卖出, 许多房屋在真正有人入住之前要转手两三次。例如在迈阿密, 多达一半的初始买家会以这种方式转售新住房, 以赚取房价上涨的价差。狂热的投机行为制造虚假需求, 推动资产价格暴涨, 但资产价格的上涨是有限度的, 当它大大偏离其真实价值时, 供给与实际需求的链条就断裂了, 市场交易难以为继。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 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是引发经济危机的内在因素, 其表现为生产的相对过剩与消费的需求不足。凯恩斯也把1929-1933年大萧条的原因归咎为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 更确切地说, 就是消费能力不足。大萧条期间, 一方面, 普通居民没钱消费, 缺衣少食, 生活陷入贫困;另一方面, 生产过剩, 商品大量积压, 农业资本家竟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 把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 使之成为一条“银河”。晚近的例子, 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 由于房价大大超出了普通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其时仅东京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总地价, 以此可见一斑) , 一般工薪阶层即使花费毕生储蓄也无力在大城市买下一套住宅, 能买得起住宅的只有亿万富翁和极少数大公司的高管。这次次贷危机, 同样也是因为数百万个低收入家庭无力支付住房抵押贷款而出现严重违约引起的。如果消费者购买力不足, 投资却源源不断地跟进, 实体经济必然畸形发展, 出现产能过剩、产品积压, 最终导致生产和资本的“双重过剩”。这时, 实体经济吸附资本的能力已大大超出其极限, 大量逐利的资金无法投入再生产, 只得回流到虚拟经济。克鲁格曼认为, 投机行为是“自我强化的”, 也就是所谓的“信则灵”。在心理预期的作用下, 投机者总以为证券投资领域的回报要高得多, 当逐利资金只在虚拟经济体内“循环”且被不断强化时, 泡沫就吹大了, 风险也放大了。一旦“自我强化”出现危机, 市场经济的心理支柱就会发生动摇。当市场信心崩溃时, 经济危机就难以幸免, 不管实体经济是否健康。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危机发生的基本原理:心理预期导致投资过热, 投资过热推动资产价格上涨, 资产价格上涨进一步诱导投机, 一环扣一环, 然而, 当虚拟经济的资产价格远远偏离实体经济的基础价值时, 就会形成大量泡沫, 泡沫越吹越大, 危机就必然爆发。不论是20世纪之前, 还是20世纪之后, 所有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本质上都是一样, 虽然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摘要:由于楼市和股市高回报的特性, 资产价格投机泡沫最容易在这两个领域形成, 并成为触发危机的导火线, 金融衍生工具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历史上看,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没有一个经济体能够避免过度投资或不当投资带来的经济泡沫破裂, 因为危机是内生性的, 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的结果。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资产价格泡沫

参考文献

[1]李延喜.次贷危机与房地产泡沫[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

[2][美]保罗.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3][日]奥村洋彦.日本“泡沫经济”与金融改革[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

[4]世界房地产市场掀起泡沫狂潮[N].2005-08-03, 参见http://sse.gov.cn/node6/node22/200508/con39613.shtml.

[5]张伟.1929-1933美国大萧条[J].招商周刊, 2003, (32) .

上一篇:心理伤害下一篇:稳定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