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危机

2024-05-29

货币金融危机(精选12篇)

货币金融危机 篇1

摘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使世界经济失去了被清楚界定的政府干预规则, 造成国际经济失衡。要深刻认识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 吸取历史教训。对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各种方案, 应该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基础上, 从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高度, 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共同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目标的实现, 促进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平衡有序发展。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美元,多元化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遭遇挑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09年2月9日在马来西亚出席央行会议时表示, 应继续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在长期内稳步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向多元化发展。

一、国际货币体系历史发展的坎坷之路

1. 一战前后金本位制的自发国际货币体系。

从19世纪70年代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英国处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支配地位, 率先通过法令规定英镑的黄金含量, 正式采用金本位制度。德国、美国、法国、荷兰、俄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国际贸易和国际信贷的发展, 先后确立金本位制, 以法令规定本国货币的含金量。在这种背景下, 各国的金本位制在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对比的基础上逐步国际化, 自发形成了金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

但是黄金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其稀缺性也已经阻碍了世界经济和贸易快速增长的需要。此时的金本位制的运行缺乏国际监督和保障机制, 仅仅依靠各国自发承认国内经济服从对外平衡的运行规则。这些局限性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 1931年和1933年英国、美国先后被迫废除金本位制, 最终宣告这一货币体系的结束。

2. 二战后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美国凭借综合政治经济实力取得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权, 1944年7月, 同盟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建立起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 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并建立固定比价关系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转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 美国国际收支必须顺差, 美元对外价值才能稳定; (2) 美国的黄金储备充足; (3) 黄金必须维持在官价水平。这三个条件实际上不可能同时具备。这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不可解脱的内在矛盾——“特里芬难题”: (1) 如果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 则国际储备资产不敷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 形成“美元荒”;如美国国际收支逆差, 则易引起美元贬值, 发生美元危机, 形成“美元灾”。事实上, 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停止兑换黄金, 导致美元不再有含金量, 它与任何国家内部的信用纸币一样, 被彻底虚拟化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伴随着美国经济相对衰落暴露出来, 美元危机频频爆发, 货币体系运行的前提和规则遭到破坏, 在采取各种挽救措施无效后, 最终于1971年停止了运行。

3.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步入漫漫长途。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通过《牙买加协定》, 确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 继续维持全球多边自由支付原则。国际货币体系的五个基本内容所决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准则与规范却支离破碎。因此, 导致现存国际货币体系规则弱化、矛盾重重。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引发金融市场全球化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加强时, 该体系所固有的诸多矛盾日益凸现。

纵观国际货币体系100多年来的演变历史, 实质上是国际货币形态和汇率制度的变化过程。国际货币形态更替反映了经济霸权力量转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汇率制度变化两次从固定走向浮动甚至无序, 既反映出世界各国对于稳定货币秩序的渴求, 也反映出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利益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这样的矛盾还将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中持续下去。

二、金融危机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矛盾之路

本次金融危机是美元资产出问题引起的, 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需要用美元现金支付到期的美元债务, 用美元现金来充填美元资产贬值和违约引起的亏空, 因此金融危机必然表现为美元现金支付的危机。

这次金融风暴显示了国际金融体系的弱点, 即:以美元为中心的牙买加体系下, 美联储为世界提供基本的国际货币美元, 却只对美国负责。一旦出现美国利益与世界利益相悖的情况, 美联储会毫不犹豫地以世界利益为代价来维护美国利益。

但是目前看来, 美国经济虽然受到了新兴经济体的挑战, 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尚未改变。在这次金融危机中, 一些发达国家能够保证资本流动的正常, 而一些新兴国家却无法保证, 结果出现了资本大量从新兴国家撤回发达国家市场的情形, 加剧了境外美元现金的短缺, 导致美元汇率走强。

一个强大的货币背后需要有强大的和高效率的经济做后盾。尽管美国经济衰退不可避免, 但欧洲和日本的经济也同样面临下行的困境, 新兴国家市场经济也会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的波动而震荡。

所以由欧元、日元承担起成为国际主要货币的责任。而伊朗、阿拉伯、委内瑞拉、甚至澳元这些货币都是比较小的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货币, 且都在对美元大幅贬值, 因此也不太可能成为国际性主导货币。

特别提款权也不可能代替美元的地位。由于特别提款权在本质上是IMF创造的一种信用资产, 并未成为实际流通的国际货币, 即使是特别提款权能够作为储备资产, 也并不能限制美元外流, 除非它真正转变成世界货币。

由于现阶段各国的利益不一致, 各国政府之间在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决策上的政策协调在短期内注定是无法实现的, 所以短期内彻底重建国际货币体系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 只要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现有体系的弊病, 各国政府可以逐渐调整外汇储备结构, 国际货币体系的渐进改革是十分可行的。

三、全球合作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光明之路

1. 从单极走向多元。

目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单极国际货币体系存在诸多弊端, 但在国际货币体系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 要打破这种延续美元国际化强势的惯性因素, 各国要支付高昂的成本。但毋庸置疑,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弊端将不断扩大, 维护现有货币体系所要支付的成本会越来越大。当打破现有货币体系的收益大于成本成为一种持续的预期, 美元将无法再维持最主要国际货币地位。虽然本次金融危机短期内尚不能改变单极的货币体系, 但从单极到多元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必须的发展趋势, 并且这种转变从当前的发展态势已经可见端倪。

虽然短期内, 美元将继续作为唯一核心货币支撑起单极体系, 但欧元等主流货币将日益分担世界货币的责任。伴随着各个货币区建设的长远进步和国际性机构的强化, 具有内在约束力和外部协调性的多层次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将逐渐建立起来。

2.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如果资本账户可以自由开放, 实现资本项下自由兑换, 人民币就可以国际化。我国金融体制还不够稳健, 一旦放开资本流动, 投资者就有可能离开A股市场, 选择H股或其他市场。受到影响更大的会是银行体系, 由于目前一年期的存款利息与实际的通货膨胀倒挂, 人们很可能把人民币存款转移到其他地方。正是因为我国金融体系不健全, 所以现在还不是放开资本流动的最好时机, 人民币的国际化在短期内也不可能实现。

人民币的国际化, 需要有一个有一定规模和较高效率的金融市场, 为持有人民币的外国投资者创造投资机会。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 外国投资者不可能全部买股票, 也不能完全持有国债。因此, 还要为投资者提供其他投资机会。笔者认为公司债市场的发展也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债券市场的发展是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发展的基础。很难想像没有一个公司债市场, 这个国家的货币能够国际化。

目前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双向的波动, 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改革创造了一些机会, 如果就此加快人民币自由化的步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有可能不断提高。但是如果政策不往前推, 那么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就很难确立。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关乎世界所有国家的利益,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 应该本着积极务实的态度, 参加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各项工作。

3. 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

IMF作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载体, 应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理顺其被弱化和异化的功能, 以使其担当起国际货币体系的领导者、监督者之职。在2008年11月出席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时胡锦涛主席就提出: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 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希望和鼓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其他多边开发银行在应对危机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在基础设施和贸易融资领域引入新的贷款机制。

(1) 增加IMF的基金份额, 扩大其资金实力以及援助范围。目前IMF可用资金规模约2500亿美元, 但在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 几乎所有经济体都在等待救援, 而每一个国家能够获得的贷款不足500亿美元。IMF所能调动的资金量与巨额国际游资相比显得十分微小, 因此可以考虑增加成员国的交纳份额, 或者由IMF牵头建立若干区域性的货币互换和储备调拨机制, 以便在发生危机时增强IMF可动用资金实力。

(2) 重新分配IMF的基金份额, 扩大基础投票权, 增加发展中国家投票权比重。IMF投票权和份额的分配不尽合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一方面, 基础投票权的作用名存实亡, 让位于金钱决定的投票权。IMF成立至今, 投票权的总量增加了37倍, 而基础投票权在总投票权中的比重却从当年的11.3%下降到2002年的2.1%, 基础投票权已经失去了其原来的职能。另一方面, 作为投票权分配基础的基金“份额”也已经不能反映当前国际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 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在决策机制中占主导地位, 而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却未能在基金份额中得到应有的体现。美国在IMF中占有16.83%的投票权, 中国现在增加后只占3.72%。IMF重大议题都需要85%的通过率, 因此美国享有实际否决权。

(3) 增强IMF的监管和信息发布功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金融危机无一不与信息传递的不充分和扭曲密切相关。当成员国国际收支不断恶化、外债不断增加、外汇储备名不符实、国内经济增长出现泡沫时, IMF有义务对成员国及公众提出忠告, 对其国内经济政策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并协助巴塞尔委员会加强跨境监督。尽管目前IMF的第4条款磋商涵盖了主要发达国家, 但对这些国家的政策方向却很难具有现实的影响力和约束力。

(4) 调节IMF对成员国国际收支逆差进行干预和援助的职能。虽然IMF不再维持固定汇率制, 但不少成员国实际上实行的是变相固定汇率制, 汇率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存在缺陷, 这就要求IMF进行监测, 对长期处于严重逆差状态的国家进行政策规劝并对其政策实施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张云, 刘骏民.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规律和重建原则.上海金融, 2009 (1)

[2].周小川.应继续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人民网-经济频道, 2009.2.10

[3].李扬.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中国的机遇.中国金融, 2008 (13)

货币金融危机 篇2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信息部王刚

宋鸿兵的《货币战争》几年前就已炒得非常火热,之后他又借势相继出版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和《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货币战争4》正在创作过程中。《货币战争》给了国内读者全新的体验,内容足以令每位拿起此书的读者震惊。不论读者褒贬与否,《货币战争》算是给大家一次“另类”的金融知识的普及吧。

《货币战争》以激烈的言词气势磅礴地讲述了英格兰银行成立300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乃至世界经济惊心动魄的历史沿革。书中尤其吸引人的,也是最富有争议的当数对国际银行家的描述。作为“超级特殊利益集团”的成员,国际银行家们不仅不忠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反而控制国家和政府。他们获取暴利的惯用手法有两种。第一种手段是制造经济衰退,他们利用超级通货膨胀之后资产泡沫破灭的方式,在货币的狂跌和暴涨过程中聚敛了大量的财富,这一过程被称为“剪羊毛”。他们策划并制造了300年来几乎所有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从1837年大恐慌到1929年大萧条,从上世纪80年代金融核弹袭击日本到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第二种手段是策划战争,战争使各国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地向银行家融资,让他们大发战争财。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甚至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都可归结于国际银行家,林肯、肯尼迪和里根等多位美国总统遇刺,最后全都归结于国际银行家。书中描叙、推理十分精彩,悬念叠出。这种立论被认为是 1

一种“阴谋论”,就是把一些公众难以解释的事件归咎于某些神秘的人物或社团。无需质疑国际银行家在世界经济中的确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标尺,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离开了货币都无法运行。但是国际银行家对世界经济的掌控力是否到了书中所描述的那种程度,其结论需要慎之又慎。

其后出的两本书也同样包含有“阴谋论”的观点,强调着银行家们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凸显着货币的巨大力量。笔者不详细评论其内容,也不评论“阴谋论”的是与非。笔者认为,既然整个世界充满矛盾和斗争,人类社会各领域也饱含竞争和角逐,那么经济领域、金融领域存在“货币战争”应该是不容怀疑的,虽然历史的真实面目没人可以完全复原。基于这种基本的判断,笔者认为这几本书也应该能给我们一些启示,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复杂难测的背景下,确实要树立危机意识,防范金融风险,打好“货币战争”。

一方面,在思想上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全球经济领域不仅有互利合作,也有互相倾轧,存在着激烈的斗争。基于利益原则,任何国家、集团都是以各自的利益为出发点来制定策略、采取行动的。而世界资源、能源等物质的紧张,现实中利益的不平衡,就可能使各个利益体在达到自己的目的的同时牺牲了他人的利益,甚至以牺牲他人利益作为自己赢利的手段。这种情形,在当今的世界没有消失,而且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愈演愈烈,可能会表现的更为明显。

所以,我们一定要清醒,切忌骄傲自大。否则,等问题发生或严重时,可能为时已晚。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一些美国右翼人士

就主张:危机之所以爆发,国际经济失衡是主因,而中国的贸易盈余、高储蓄率以及对美国的大量借债,则加剧了美国的问题。在此次美债纠纷中,一些美国政客更叫嚣:既然是中国的钱,那就没必要还。美国究竟想不想还,想还的话将来能不能还得起,都是我们现在就要好好考虑的,但愿不要让美元绑架世界、绑架中国。万一被绑住,如何松绑与逃脱,这些都不是轻易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一定要看到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一般的困难,其关乎生死存亡,关乎强弱和盛衰的命运。

如何做到清醒认识?那就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增强判断辨别能力。比如,要学会分析各国、各金融机构采取的货币政策、金融措施的背后的真实目的。《货币战争》提到世界银行和IMF等布雷顿森林机构对其资助的所有国家都准备了四服药:私有化、资本市场自由化、市场定价和自由贸易,即出让国有资产、资本自由流出与流入、完全市场化和降低贸易壁垒,这样的事实的确是存在的。所以,不能仅仅看到国际援助的好处和“善意”,还要留一份清醒,多一份小心。

再如,笔者前一段读过的《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书中描述了“经济杀手们”通过伪造财政报告、操纵选举、贿赂、敲诈、色诱乃至谋杀等手段,拉拢、腐蚀和控制他国的政治与经济精英,向他们蓄意提出错误的宏观经济分析和产业投资建议,诱骗发展中国家落入预设的经济陷阱,从而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和自然资源,并通过欺骗手段让成千亿的美金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为巩固、扩大美国在全球的经济、政治和军事霸权服务。善良的人们读后不仅仅感到真相大

白,更对这个世界增添了些许悲观,“正义”、“爱心”、“援助”难道都是幌子吗?笔者认为,这些书中提到的故事,也许无法考证,也许纯属杜撰,我们姑且不去争论和调查,而且还应对这个世界保持乐观态度。但是当我们中国面临这些问题时,我们真要多些心眼,提高警惕,冷静思考,力争能看到背后的故事、实质的东西。

另一方面,在行动上要做好充分准备,采取有力措施,提高防范和应对能力。“保持清醒、认清本质”是前提,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对经济斗争、贸易摩擦、货币战争等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并在战争打响时积极应对,争取赢得胜利。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谓的“绑架”,就是让你骑虎难下。例如,前几天标准普尔下调了美国信用评级,但中国估计还要继续买入美国国债,主要是因为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可选择的投资渠道有限。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已经被束缚住了手脚,抛售美国债券甚至仅仅暗示要抛售美国债券就导致中国遭受巨额亏损及美元资产的缩水。

我们的对手很强大,我们自身要更有力量才行。美国真不是好对付的,它曾熟练地运用“货币战”的手段,打压拉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并取得成功。现在那些国家和地区都还没缓过来。美国甚至还用隐性手段打击欧元,以维持美元的霸权地位,并且欧元已经落入美国的圈套,已经使欧洲发生经济危机。如今美国狂印美元,让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大量损失,中国已经被美国逼到了墙角,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过去几周在美国评级和赤字问题上发生的各种事件,将促使中国继续对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进行多元化,但过程将是缓慢和渐进的。时间不等人,我们要有紧迫感。事后再去改变就会慢人一招,就会被动挨打。美国人幽默地说:中国人卖给我们有毒的玩具,但我们卖给他们有毒的债券!我们听之是否有些无奈!

所以,我们要争取主动,珍惜时间,在防范风险的同时,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继续对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进行多元化;继续主动地、渐进地、可控地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过去以追求出口导向模式转向以内需为主,通过国内需求拉动经济,保持出口、投资、消费的协调发展。

以上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简单分析了如何树立危机意识,主要从外部环境,从对手方面分析的。最后笔者还想强调,树立危机意识,更要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坚不可摧,别人当然也对你动摇不得。笔者认为,我国的经济也不会长期高速的增长下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永远走上坡路。如果再加上全球经济的低迷甚至衰退,中国在今后就会遇到增速放缓、生产过剩、人口老龄化、社会矛盾突显等种种难题。所以,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要及时果断的把自身的问题解决好。树立危机意识,既要看到对手的强悍,又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如果强大的对手缓过劲来,而我们自身病患丛生、手无缚鸡之力,那只能任人宰割了。中国的近代史、日本最近二十多年的历史就是明证!为了打好“货币战争”,开始行动吧!让我们的祖国变的更大更强更有力量吧!

货币金融危机 篇3

一、解释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观点评论

(一)主流观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孤立性解释。此类观点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由某些相对孤立现象和事件引起,比如,美国低利率政策与房地产泡沫、次级债券、评级制度、会计准则、金融监管、金融高管的贪婪等观点。

2联系性解释。此类观点认为,国际金融危机是国际经济形势演变的必然结果,比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全球经济失衡等观点。

以上观点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对认识金融危机发挥不可或缺作用,但要找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却力不从心。

(二)当前主流观点不能揭示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1美国宏观货币政策并非主观性失误。也就是说,美国IT泡沫破灭后采取的低利率的政策并没有根本性错误。因为,现代货币政策的核心是稳定物价,现代国家的货币政策通过盯住物价和就业来调控经济,这也是现代货币经济学研究的最重要结果。美国的物价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保持了较低水平,失业率情况稳定。基于上述宏观经济现实和最先进经济研究结果的货币政策的推出,出现问题,不是某个机构和某个美联储主席的失误,而是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运行已经发生重大改变,以前的理论框架和政策框架已经难以适应全球化条件下现实经济的发展。

2金融监管不足与过度监管都会妨碍经济发展。美国和法德等国在国际监管方面的差异源于英美国家和欧陆国家深刻的思想传统差异。欧洲的所谓加强监管的政策根源于欧洲大陆相信精英主义、相信唯理理性的思想基础。英美自由主义的思想根深蒂固,它根源于这些国家深层文化中对政府的不信任,对民众力量的认同,它的思想基础是经验理性。两种思想基础的差异从欧洲大陆成文法和英美普通法的法系区别可以看见端倪。以后者为基础的经济思想相信市场、坚持自由市场观念;以前者为基础的经济思想相信制度构建的作用,看重实施监管手段。两种思想源流都是对世界的某种程度的认知,到底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一次金融危机不能说明哪种思想流派的胜利与失败,金融监管不严导致金融危机的判断并不全面。

3全球经济失衡不是危机的充分条件。全球经济失衡的观点,看到了巨额储蓄和巨额消费的差异,没有考虑经济全球化体系中,国际商品贸易体系的成功。而否定了国际商品贸易体系的有效性,也就否定了近年来全球化的积极成果。全球经济失衡的观点认为存在过度消费和过度储蓄,该观点忽视国际贸易体系所处的实体经济的发展,根源于真实的供给和需求。发展中国家积累财富进行再投资以实现经济上的赶超;发达国家发展平稳用消费来兑现全球化的红利。如果发展中国家以相对较低的收入大举消费、不进行积累,则难以在全球化阶段实现经济阶段的跨越。现代世界,确实存在消费与储蓄的不平衡,但是它是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参与全球贸易体系的结果,发展中国家储蓄与发达国家消费的失衡不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4国际会计准则、评级制度和衍生工具只是起了推波助澜作用。会计准则是更加现代化的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也有可取之处,不能因危机而否定其价值,评级公司如果严格按照现代经济规则行事,则不应苛责。至于金融衍生交易的问题,全世界最好的数学家、金融工程专家和最好大学的经济学、金融学的博士,在从事相关的工作。衍生品交易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产品或者套利模式的失败。金融杠杆的高低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

5评点:我们认为,国际金融危机是旧国际金融货币制度框架难以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危机是成长的代价。全球化在近代出现阶段性加速的特征,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科技革命和冷战格局的打破,使全球化出现全力加速,国际商品贸易在WTO框架下快速发展,旧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全球化条件。尤其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发展已经落后于国际商品贸易体系的进展。全球化快速发展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滞后构成结构性矛盾,导致小的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和本次重大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危机是人们认识全球化,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形势变化所付出的代价。

全球化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全面和快速流动的背景下,国际商品贸易体系拥有几百年的实践积累、深厚的研究理论的支撑和运转有效的国际贸易磋商体系,而旧的货币金融体系在实践和理论方面全面落后,已经成为一个破旧的河堤,虽经不断修补已成悬河或堰塞湖,加之监管、评级等方面的漏洞,由次贷危机引发而终于导致溃坝效应——国际金融危机的广泛全面爆发。

事实证明,一个均衡的经济全球化体系是一个国际商品贸易和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同时有效运转和均衡发展的体系,一方的问题必然导致全面的冲击。

二、国际商品贸易体系运转有效

我们认为,国际商品贸易体系的运转与全球化的进程相得益彰,国际商品贸易体系有效运转形成世界经济低通胀、低失业的稳健型快速增长。就像水流在完整顺畅的河道流动,并不断加深水槽的良性运转模式,不妨称之为“水渠效应”。

(一)国际商品贸易带动产生全球分工体系

历史上,经济的全球化大体可以分为这三个阶段,一是要素流通本国化,商品贸易国际化阶段,大概以20世纪中叶之前为主,因交通手段发展所限,尚没出现能源原料等的大规模国际流动:二是要素流通国际化,生产商品满足同类型国家需求阶段,体现为产业内贸易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大概以20世纪80年代之前为主;三是要素流通全球化和商品流通全球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参与到全球分工体系当中,一直持续到现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交通手段、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前发展。

全球化以比较优势、要素优势为分工原则,以信息科技为技术手段,以资本全球流动为推动力,实现全球的资源配置与全球的生产分工体系。目前来看,这种分工体系的运转是有效的。它得以在全球配置资源,中国印度的人力资源、巴西澳大利亚俄罗斯的原燃料供应、美欧的资本与技术、美国的消费市场,形成庞大有效的循环体系。2000-2007年,世界商品出口平均年增长率达到5.5%,而同期的世界商品生产的增长率是3%,同期的世界GDP平

均增长率是3%。2005-2007年世界商品出口的增长率分别达到,6.5%、8.5%、6.0%。

(二)国际商品贸易体系的有效运转带来世界整体福利的增进

1过去八年来的经济呈现高增长、低通胀和低失业的特征。全球增长——2001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这八年间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接近3%;2003-2007年这五年的世界平均经济增长超过3.5%。低通胀——2001-2007年的全球经济的平均通胀水平维持在4%以下。世界重要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都较低:德国,的平均通胀率1.72%,美国的平均通胀率2.69%,英国的平均通胀率1.69%,中国的平均通胀率1.86%,只有俄国的通胀率因为体制性因素达到14%。低失业率水平——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日本为4.67%,美国为5.19%,德国达到8.76%(因为保障制度问题,已属较低)。

2国家间收入差距缩小,大量人口脱贫。经济全球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体现在国家之间和异国内部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对于国家内部的收入分配产生的影响存在争议,但是参与全球化的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是缩小了的,大量的新兴市场国家通过参与全球化生产,迅速积累经济实力,国内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大量的人口通过垒球生产体系,也获得从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转化的机会,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了工业化的比率,增加了国民收入。即使在国家之内,收入差距的大小不足以说明全球化的贡献,因为人们的绝对收入水平因为经济全球化而得到提升。因此,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的总体福利。全球化参与程度低的是非洲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持续落后。

3国际商品贸易体系的相对成功得益于实践与理论的深厚积累。国际商品贸易体系的相对有效运转得益于数百年的现代国际贸易的实践和国际贸易理论的深厚积累和不断发展,经济学的鼻祖们像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们对国际贸易已经做出全面阐述,之后的学者像赫柯歇尔、俄林,最近的克鲁格曼等因为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成果已经获取诺贝尔经济学奖。

三、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滞后于全球化的整体进程

国际金融的流动性因为受到制度性障碍和客观现实的约束,会在某些领域堆积泡沫形成悬河又类似孤岛,威胁实体经济的安全,不妨称之为孤岛效应。

(一)成因

1虚拟经济本身的滞后性。人类的贸易,从物物交易开始,后来有了货币中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诞生是有先后顺序。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贸易的产物,人类对二者之间的认识也是有时间先后和程度上的差异。二战之后,1972年布雷斯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前,各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国际货币体系的研究重点在于,国际收支平衡。1973年开始实施浮动汇率机制之后,人们开始关注汇率的形成机制。现代国际金融体系和现代国际货币体系尚处于发展中,认识与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人们对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粗浅认识导致国际金融货币制度的粗糙与不健全,最终国际金融货币体系难以适应由技术突破和制度变革带来的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2制度安排的不完备。第一,各国金融货币制度的不同一性。各国存在不同的汇率制度(管理浮动、自由浮动,订住浮动、单一浮动、联合浮动)、不同的资本项目开放、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和不同的财政健康状况。导致国际金融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巨大难度;第二,浮动汇率制的问题。汇率作为一种国际比价,它的波动太大涉及全球范围和跨国界的资源调整,给实体经济带来的成本太高。政府对汇率的干预一方面是稳定汇率市场,调整过度波动,另一方面也可能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获取贸易利益。第三,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机构的问题,国际贸易体系的运转良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的成功。而国际金融货币领域缺乏这样的多边组织。IMF作为全球货币政策协调机构,其资金来源于成员的认缴份额,在金融稳定已经成为全球公共物品的情况下,IMF却采取了类似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第四,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问题。美元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存在特里芬难题,储备货币为主权货币,在提供流动性和保持货币价值方面存在不同一性。欧元的问题是,作为超主权货币,在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情况下,欧元难以发挥关键作用。第五,国际金融监管的缺失。金融领域通常被看作私人部门,然而金融部门的影响却是全世界的,理念上的差异导致监管的缺失。

3世界经济的不平等。全球化对缩小国家之间收入差距有贡献,但是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社会发展差距,经济实力极其不对等,资金实力的不对等、人才经验的不对等、科技实力的不对等、信息手段的不对等。同贸易体系可以充分利用禀赋差异来促进福利增进的逻辑不同,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的运转需要更平等的世界,包括人才、经验、制度、财富之间的更大平等,而不平等会形成国际间流动性的流转不畅,好比水流在高低不平的河床,很容易导致国际流动性的淤积、溢出或不足。从这个角度讲,现代国际经济的深层次问题是国家间收入不平等,这只能依靠全球化的发展来解决。

4其他技术层面的因素也会导致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累积。如,国际投资组合中的“家乡偏好”问题。很多研究表明,“家乡偏好”会导致资产配置组合中,本国的资产会占据更高的比例,从而导致国内金融泡沫。非贸易品的问题,非贸易品的存在会使国内的利率政策与国际汇率变动产生复杂的关系,等等。

(二)滞后性的表现

国际金融货币制度体系的不完备极易形成国际流动性的悬河、堰塞湖,国际流动性很容易在某个领域,形成淤积,堆积泡沫。因为国际资金的流动缺乏有效的渠道和监管。

1国际金融危机频频爆发。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人们还记忆犹新。之前的危机也频频,1987年美国发生黑色星期一事件,股票市场罕见暴跌,跌幅超过22%;1989年的美国储贷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2资产价格虚高。国内的资本资产价格虚涨。美国的房地产价格从2000年以后,出现全面快速上涨。到2005年初的四年累计涨幅已经高达50%以上,此前50多年,美国的平均房价涨幅却仅为6%左右。2007年以来,国际石油和其他大宗物品出现价格泡沫。泡沫的破灭带来了溃坝效应,严重冲击世界实体经济,最严重的这次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二战以来的发达国家最大规模的经济衰退。

3大宗物品的暴涨暴跌。国际原油的价格从2007年初开始,由55美金左右一直涨到2008年

7月份的150美金左右,涨幅高达254%。继而又从最高峰直线跳水,到2009年初已经跌到40美金以下。国际市场的大宗物品的价格同样经历暴涨暴跌的经历,大批的套保资金损失惨重。

(三)为什么本次危机从美国爆发

美国的GDP占世界的20%左右,国际贸易总量稳居世界之首,强大的经济、科技、军事能力都具有全球影响力。2007年,美国的进口量达到2020.4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出口量1162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美国主导了全球化的进程,互联网科技,大规模的制造业、服务业外包。自由贸易、比较成本的经济理念。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美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大股东。也就说,美国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地位,参与程度最深,受全球化影响的程度最深,全球化的制度与进程产生结构性矛盾时,受影响最大的是美国。金融海啸的策源地是主导全球化的美国,正说明了国际金融危机是全球化发展的危机,是全球化成长过程的危机。

四、对策

(一)发展全球化、加强全球化研究

1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全球化来解凑。国际危机要通过遏制全球化发展来解决,是本末倒置。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就是这样一种开历史倒车的举动。目前的交通通讯条件、信息科技水平已不可能使人们回到闭关锁国的小国寡民时代。贸易保护主义以短暂的国内利益,损害本国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国际社会的福利而得不偿失。因此,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成为当前和今后促进世界经济体系良性运转的必要条件。当然,全球化也有负面影响,危机传播的范围和速度的加快也是全球化的作用,因此更需强调发展健康的全球化。

2加强对全球化及其影响的全面研究。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化对各国经济与政策制定产生深刻变化。随着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前发展,以前的理论基础已经发生动摇。研究的进展不能适应全球化的发展。现代经济学研究还停留在国内经济和开放经济的研究阶段,而没有一个全球生产的研究视角。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经对经济学研究中的技术、偏好、政府政策规则和各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产生深刻影响,而这些设定在理论研究中已经数十年没有变化。一个最方便可行也是最必要的开始是,研究全球化给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预算约束带来的变化。

(二)加强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建设

1正确认识金融活动的公共性。金融部门是私人部门,但是各国对金融系统的大规模注资表明,金融活动具有强大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鲜明特征,往往会导致市场失灵。因而金融稳定是政府需要提供的公共物品,全球金融稳定,是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的挑战,就像气候一样的全球公共物品,需要世界各国合力提供。

2完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对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对冲基金、衍生工具实行全面地监管,对国际大宗物品的价格波动予以重要关注。但是不要夸大监管的威力、低估市场的修正作用。

3促进国际储备体系的多元化。根据贸易规模,来确定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等贸易大国和其他世界重要经济体的货币。甚至可以先期研究探讨成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可能性。

4建立稳定的国际货币政策磋商机制。国际贸易和WTO的经验表明,一个稳定的协商机制在主导世界经济秩序方面会发挥突出作用。G20峰会临时扮演了国际货币金融政策的协商会议。但是国际金融货币领域依然缺乏一个稳定的政策措施机制、机构和固定场所。

5加强双边、地区多边、国际多边的货币政策协调。首先,要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根据经济实力和贸易份额提升发展中国家决策权,甚至借鉴联合国其他经济组织的经验,使之能够更多发挥提供全球公共物品的作用。其次,加强双边的货币政策协调,最大贸易伙伴之间,相互影响较大的经济体之间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货币政策协调机制。再次,发挥地区金融货币政策协调机构的作用,可以在当前的区域经济组织的基础上,增设货币政策协调机购,如东盟、拉美经济联盟等重要区域性发展中国家机构。发挥各地区发展银行的作用。

(三)促进世界平衡发展

一个平衡的国内经济是中等收入居民占大多数的经济,同样一个平衡的世界经济是中等收入国家占大多数的世界。然而长期以来,世界格局是少数富国和大多数穷国并存的世界,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成功,以及中、印、俄、巴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使拥有庞大人口的国家正朝着中等收入国家的方向迈进,这是全球化带来的一个积极变化。

援助不发达国家。欧美发达国家在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交往时,往往患得患失,进退失据。常常在贸易与投资中附加政治条件,要求落后国家先要政治进步,后而发展经济。实际上各国发展的经验表明,并不是所谓西方式政治体制就会导致经济发展,西方式的援助会导致这些国家匆忙的改革不能适应当地的社会经济现实状况,经济得不到发展,政治更加腐败,社会冲突加剧,社会动荡进一步把经济拖入泥潭,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圈。而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中国式的经验会证明,首先从经济发展取得突破口,经济发展带动民智开化,促进政治进步,密切国际联系,社会结构趋于稳定,又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圈。因此讲,经济发展会促进政治文明的进步,二者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单纯附加政治条件的援助是基于发达国家的傲慢与偏见,漠视这种关系,一意孤行的结果。

(四)加快我国参与金融全球化体系建设的步伐

平衡的全球化是商品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双重全球化,我国的国际贸易规模已经跃居世界前三位,然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却只有4%,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与我国的国际贸易与吸引外资规模不相匹配。中国是世界的重要成员,像金融稳定这样的全球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国的责任与权利都应该有与国际地位、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承担与接受。

论货币政策的失误与美国金融危机 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政策,启示

1 2000年至今美国货币政策的背景及回顾

1.1 2000年前后美国经济背景

2000年前后影响美国经济最重要的事件是新经济泡沫的破灭以及发生在2001年的“9·11”事件。

(1) 新经济泡沫的破灭。

1999年圣诞节前美国纳斯克股指曾一举跨过了4000点大关并一路走高, 2000年3月10日上升到有史以来的最高位5048点。但随后股指一蹶不振, 不断走低, 2000年一年中的跌幅达到39.3%, 市值损失约3万亿美元, 有近150家美国网络公司倒闭。2001年, 纳斯达克指数继续快速下滑, 3月12日跌破了2000点关口, 这是纳斯达克指数自1998年7月中旬以来第一次最糟糕的表现。纳斯达克指数的大幅度下跌, 也对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以及东京等世界主要股票市场股价产生影响, 导致世界股市产生连锁性反应。纳斯达克指数的下跌导致大批高科技及新兴电子商务企业倒闭, 传统高科技企业如思科、微软等纷纷调低盈利预期。新经济泡沫的破灭使得美国破产企业数创20年新高, 美国经济面临衰退。

(2) “9·11”事件。

“9·11”事件无疑为美国经济走势增添了新的消极因素。首先, 恐怖袭击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据纽约市政府估计, 这一事件导致直接经济损失至少900亿美元, 包括建筑等财产损失340亿美元, 人员伤亡造成的损失110亿美元, 灾区现场清理和抢救费140亿美元, 其他后继工作的费用至少340亿美元。其次, 导致股市再次暴跌, 股市重开的第一周, 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准普尔指数分别下降14.3%、16.1%和11.6%, 股票市值缩水1.4万亿美元。第三, 直接冲击了航空、保险和旅游等产业, 并间接波及飞机制造、零售、汽车、娱乐等产业, 造成重大生产损失。第四, 这一事件导致美国在国内和边境强化安全措施, 不利于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 将导致经营成本增加和生产率下降, 等于向企业征收“安全附加税”。第五, 使美元贬值压力增大。

在这种背景下, 美国经济面临严重的衰退危险。为了帮助美国经济摆脱困境, 美联储的救市行动成为关键, 而降息是美联储的必然选择。

1.2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分析

(1) 货币政策的工具。

一国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对经济产生影响的工具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方面, 上世纪80年代以前, 控制通货膨胀一直是美联储的首要目标, 美联储主要通过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频频调整来实施货币政策操作。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 随着通货膨胀压力的减轻, 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推进以及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市场, 美联储实际已经放弃了对存款准备金的控制。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 资本流动性增加, 利率和汇率对货币政策预期的敏感性越来越高, 因而利率成为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1994年7月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做出重大调整, 放弃以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做法, 并以调控实际利率作为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此举标志着, 美联储将主要通过提高或降低实际利率来影响个人和企业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并最终影响到支出、就业和通货膨胀。

(2) 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特殊性。

美国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货币政策对实际利率产生影响, 进而改变企业和个人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最终影响支出、就业和通货膨胀。

但由于美元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 美国货币政策不论是传导途径还是时滞效应都有其特殊性, 不能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小国货币政策效果来分析美国的货币政策。首先, 由于美元的强势地位, 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对于美元的需求存在刚性。就小经济体而言, 过量的货币发行一定会引起商品和资产价格的上涨, 也就是通货膨胀。但是, 过量发行的美元却能被其它国家吸收, 成为外国储备, 而不会迅速引发通胀。其次, 外国的通货膨胀能够通过贸易和投资等途径向美国传递。当外国商品价格较为低廉时, 美国能以美元支付, 从外国购买低价的商品和劳务。一旦外国商品和资产价格上涨, 尤其是以美元计价的原油、矿石和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通胀将由外国向美国自身传递。

注释:核心CPI表示不考虑食品和燃料价格影响的CPI统计; CPI表示考虑食品和燃料价格的CPI统计。资料来源:www.bea.gov。

由此可以总结出美国货币政策一条特殊的传导途径:过量的美元发行导致对外国商品和劳务需求的增长, 进而引发外国商品、劳务以及以美元计价资产价格的上涨, 外国的通胀通过贸易和投资途径传递回美国引起美国自身的通货膨胀。因而, 美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同于其它国家, 其传导时滞也更长。

以2000年至2006年美国核心CPI和总体CPI的比较为例。2002年尽管核心CPI为2.6%, 但由于原油价格的下降, 其CPI只有1.6%。在随后的几年中, 尽管美联储一直在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不断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 美国的核心CPI却保持了相对稳定, 与此同时, 其总体CPI却在原油价格的推动下不断走高 (表1) 。

2 美国2000年至2006年货币政策的失误

2.1 美联储的降息未能有效拉动和正确引导私人投资

美国的经济增长属于消费拉动型, 虽然私人投资在美国GDP中只占大约20%的比重, 但是投资对于国家资本的积累、技术水平以及生产率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证明, 单纯依靠消费, 甚至是借贷消费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的。从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的施政纲领来看, 美国在今后一段时期将对基础设施、教育及新能源的发展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因此, 有必要对美国2000年以来货币政策对于美国国内私人投资的影响进行分析。

新经济泡沫的破灭及2001年的9·11事件使得市场信心受到打击, 私人投资出现了较大的下滑。2001年美国私人投资净额下降了27.6%, 美国经济面临加速衰退的危险。为了防止经济出现衰退, 美联储放弃了联邦基金利率3-6%的长期浮动区间,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将联邦基金利率由3%下调至1%, 并从2003年6月起, 将1%的利率维持了一年的时间。美联储以罕见的力度放松银根对于缺乏信心的市场起到了很好的刺激作用。如下表所示, 美国的CEO信心指数随着利率的不断下调而提高。2003年一季度以后的CEO信心指数一直维持在50以上的景气区间, 明显高于2003年之前的水平 (表2) 。

资料来源:www.investopidia.com及美国商务部网站。

美联储的连续降息政策显著提高了市场的信心, 伴随着市场信心的恢复, 私人投资下滑的趋势得到了遏制, 并且在联储维持1%低利率的一年中, 美国的私人投资净额增长了25%。到2006年, 美国国内私人投资净额即超过了2000年的水平。单纯从总量上看, 联储的降息政策的确收到很好的效果;然而从私人投资的构成上看, 尽管2000年到2006年美国私人投资出现了波动, 但私人投资净额中住房类投资则保持了不断上升的势头, 即使是在2001年私人投资出现了大幅下降的情况下, 住房类投资净额仍然保持了3.88%的增长。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企业对于非住房类投资支出的大幅度下滑。尤其是对新设备和软件的投资, 一直没有回到2000年的水平。软件和设备的投资能够反映企业对于增加设备和扩大生产的信心。然而软件和设备投资却持续低下 (表3) 。

从2000年到2006年私人投资的变动可以看出, 尽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提升了市场信心, 扭转了私人投资不断下滑的趋势, 但是, 美国企业对实体经济前景预期依旧悲观, 并不愿意扩大投资与生产。相反, 大量的投资进入房地产行业。一方面, 本应用于技术创新和生产率提高的资源被大量浪费在地产投资上;另一方面, 过度的地产投资也成为此次危机的爆发的原因之一。

(单位: 10亿美元)

资料来源:www.bea.gov。

2.2 美联储的降息政策未能阻止美国私人商品生产部门的萎缩

制造业在20世纪50年代曾是美国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产业。然而, 半个世纪以来, 制造业占美国经济的比重在不断下降。如表4示, 从1990年至2005年, 尽管美国制造业所创造的实际GDP保持增长, 但增长速度远低于GDP总量的增长。同时, 其制造业在名义GDP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这一趋势在2000年至2005年表现得更加明显, 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仅为0.58%, 占GDP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到12%。更为严重的是, 不仅是制造业, 整个私人商品生产部门占GDP的比重相比1990年至2000年都在加速萎缩。

(单位:10亿美元;%)

资料来源:庄宗明 孔瑞.《制造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波动:美国的实例》。

由此可以看出, 美联储的降息政策未能刺激美国国内私人商品生产部门和制造业企业扩大其产出。其原因首先在于美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丧失。过高的劳动力成本, 使得制造业不得不进行全球化产业调整, 将处于低端的生产部门转移到国外, 仅仅在国内保留制造业的高端部分。因而美国市场上最终产品中很大一部分需要在国外生产, 然后通过贸易途径进入美国。由此带来的后果是, 尽管货币政策相当宽松, 企业对扩大美国国内生产依然持谨慎态度。大量的美元通过贸易途径成为外国储备。其次是美国技术创新的停滞。近十年来, 美国未能在高技术领域找到新的突破点, 如新能源和环保技术方面。与此同时, 在传统高技术领域, 其它国家的科技水平在逐渐接近美国, 美国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有所下降。国际竞争的压力也使得美国制造业企业对于新的投资和产出的扩大信心不足。

2.3 美联储放松了对货币存量的关注, 从而忽略了投机资本对美国的潜在影响

私人商品生产部门和制造业的萎缩使得美国不得不依靠巨额的贸易逆差维持国内消费和经济增长。由于美元占据着储备货币的重要地位, 美国可以依靠过量发行货币维持其贸易逆差。过量发行的美元会引起各个层次货币存量的变化。

美联储度量对狭义货币M1的定义为, 流通现钞、 活期存款 (无利息的支票账户存款) 以及旅行支票。美联储的M2货币总量是在M1的基础上再加上包括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非机构) 及其他流动性较强的资产, 如小额定期存款 (10万美元以下) 、储蓄存款、隔夜回购协议和隔夜欧洲美元存款等。美联储的M3货币总量是在M2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流动性不强的资产, 如大额定期存款 (10万美元或以上)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机构) 、中长期回购协议及中长期欧洲美元存款等。与M1相比, M2和M3补充了金融机构的美元资产以及外国所持有的美元资产, 是对境内外美元及一切美元近似物存量较为全面的统计指标。由于美国制造业的萎缩, 这些美元资产的特殊背景决定其主要投资方向不可能为回收期长, 风险高的实体经济部门, 而是投机性较高的虚拟经济部门。因而需要对其投机行为进行监控。

资料来源: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网站并经整理和计算。

然而1994年美联储调整其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 不再盯住货币供应量。从2006年3月开始, 美联储更是宣布停止公布M3数据, 完全放弃了对M3的关注。这一政策调整意味着美联储放松了对金融机构及外国在美国大额存款的监管。尽管美联储不再提供2006年3月后的M3数据, 我们仍可以从之前的数据中 (表5) 发现, 2000年至2005年底, 美国广义货币M2和M3在迅速增长, 1999年12月至2005年12月, M1的增长幅度为21.8%, 而同期M2和M3的增长幅度分别为43.8% (年均6.2%) 和57.2% (年均7.8%) 。另有学者综合各方面的数据计算并得出结论, 2006年以后的M3年平均增长率在9%以上, 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广义货币M2和M3的高速增长, 说明金融机构以及外国的美元存款大幅增加。由于无法从美国国内制造业投资中获得满意的收益, 这些美元资产毫无疑问的进入了收益率相对较高的金融服务业和当时正在高涨的房地产行业。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3 结论

3.1 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必须配合相应的财政政策

单纯的货币政策仅仅能影响企业获得货币资本的成本和难度, 而企业的成本以及收益不仅仅取决于获得货币资本的成本, 还包括劳动力成本、原材料及设备成本等各方面因素。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还有更多的因素需要考虑。因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必须配合相应的财政政策。

尽管布什政府在这一时期出台了多项经济振兴政策, 但是其主要目标是减税和刺激消费, 并没有对实体经济和私人商品生产部门做出长期的和有力的减税, 导致实体企业对于投资和扩大生产保持相当谨慎的态度, 国内实体经济不断萎缩。与此同时, 对房产的购买和继承做出了相当大的税费减免, 进一步吹大了房地产行业的泡沫。使得美国货币政策的效果适得其反。

3.2 对于国际储备货币而言, 其货币政策有着特殊的传导机制

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 美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不能单纯盯住国内的通货膨胀。如前文所述, 在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货币存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 美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率仍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然而在国际市场上, 以美元定价的资产和大宗商品价格则在不断攀升, 随后通过贸易和投资途径影响到美国自身, 最终导致了美国资产的泡沫和危机的爆发。单纯盯住短期国内通货膨胀率会对货币政策的方向产生误导。

美元特殊的地位为美国带来特殊的权利。同时, 美国也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义务。其货币政策的考虑范围不仅仅包括本国经济, 还应该考虑到所有以美元结算外国经济部门。美国货币政策会影响到全球资产价格和资源配置, 并最终影响到美国。

参考文献

[1]张颖.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历史发展与理论演进[J].海外经济掠影, 2001, (9) :32-34.

[2]叶振勇.论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进[J].财经科学, 2000, (6) :30-33.

[3]金俐.从美国次贷危机看资产证券化的利弊[J].中国市场, 2008, (22) :32-33.

[4]徐亚平.次贷危机产生原因简述[J].现代商业, 2008, (17) :41-42.

[5]赵庆明.美国新经济降温后的思考[J].新经济导刊, 2001, (1) :42-43.

货币金融学 篇5

金融学----------------------(PDF)-兹维•博迪、罗伯特•默顿(机械工业出版社)(主要讲的是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很实用,推荐!)人大黄达

经济学----------------------萨缪尔森、曼昆、斯蒂格雷茨(人大)、平犹克 投资学---------------------兹维•博迪、威廉•夏普(人民大学出版社,是上下两册)(清华大学出版社)(不过个人认为博迪的投资学理论性更强一些,而夏普的更加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而且案例编排和剖析非常经典。两相结合可能大有益处。个人观点)

公司理财--------------------史蒂芬•罗斯(第6版)

管理学----------------------斯蒂芬.P.罗宾斯(人大),哈罗德〃孔茨 韦里克

管理学----------------------周三多(高教)

管理经济学------------------James R.McGuigan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组织行为学------------------斯蒂芬.P.罗宾斯 人大第N版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张维迎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冯诺伊曼〃摩根斯顿

金融学----------------------黄达(人大)

财政学-----------------------哈维.S.罗森 人大出版社(2000)、人大陈共的 统计学-----------------------推荐用中国统计出版社的<统计学原理>(九五国家重点教材,统计学界的元勋黄良文主编).其它就不推荐了,因为国内应该没有比这更好的统计学基础教材了

漫步华尔街------------------伯顿•马尔基尔

华尔街45年-----------------威廉•戴尔伯特•江恩

投资艺术--------------------查尔斯•艾里斯

股票作手回忆录--------------爱德温•李费佛

Z理论----------------------威廉•大内

十年一梦-------------------青泽

2小时品牌素养------------------邓德隆

财务报表分析:理论 框架 方法与案例-----------黄世忠

金字塔原理:思考 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芭芭拉•明托

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定价(第2版)------------斯蒂芬佩斯曼 刘力、陆正飞译

账务报表分析--------------------张新民

谈判是什么----------------------肯尼迪

自慢: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何飞鹏

博弈论的诡计-------------------王春永

货币战争-----------------------宋鸿兵

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弗里德曼

虎口夺单: 狼性销售的实战秘籍------------------马克 著

销售心理学-----崔西 著,王有天,彭伟

国美商业帝国---赵建华,王澄明 著 105亿传奇——黄光裕和他的国美帝国------------吴阿仑 著

黄光裕如是说---马宁 著

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拉金

一语万金-------苏日力格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于雷

简单的逻辑学---麦克伦尼

你的误区-------戴尔

思维导图-------博赞

证券分析--------------------格雷厄姆

营销管理--------------------菲利普•科特勒 第N版

市场营销导论-----------------菲利普•科特勒

消费者行为-------------------迈克尔。R。所罗门

战略品牌管理-----------------莱恩。凯勒

管理:任务 责任 实践----------德鲁克

卓有绩效的管理者-------------德鲁克

管理的实践-------------------德鲁克

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

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长尾理论---------------------克理斯 安德森

专业主义---------------------大前研一

即战力-----------------------大前研一

全球新舞台∶无国界世界中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大前研一

思想者∶查尔斯•汉迪自传------------------------查尔斯•汉迪

经济增长----------------------刘易斯

公司财务----------------------刘力

公司并购与重组----------------朱宝宪(清华大学)案例好 法规过时 宏观经济学--------------------------曼昆

心理学与生活------------------第十六版

国际金融----------------------人大

人力资源管理------------------加里 德斯勒(第十版)

管理技能开发------------------大卫威坦

中国的新革命(1980~2006年,从中关村到中国社会)------凌志军 变化--------------------------凌志军

联想风云----------------------凌志军

激荡三十年(上下卷)----------吴晓波

大败局------------------------吴晓波

成败晋商----------------------周建波

麦肯锡方法--------------------埃森•拉塞尔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历史的经验---------------------南怀瑾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黄仁宇

潜规则--------------------------吴思

菜根谭--------------------------洪应明

唐洁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唐洁明(岳麓书社,上下册)冰鉴----------------------------曾国藩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

定位:头脑争夺战----------------里斯,特劳特

公关第一,广告第二--------------里斯,特劳特

  o o o      标签: 罗伯特 人大 北大 专业 出版社小大..赞赞取消赞

签名档 修改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浅析金融危机对信用货币的侵蚀 篇6

关键词:信用货币 金融危机 侵蚀

2008年的金融危机逐步演化为货币危机。当一个国家出现金融危机的时候,还可以印钞票来拯救金融机构,而当一个国家出现货币危机时,性质就严重得多了,印钞也没用了。本文结合我国货币投放情况,就本次金融危机对信用貨币造成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一、何为信用货币

美国在1971年宣布放弃35美元一盎司的官方比价,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布雷顿森林体系从此退出历史舞台。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牙买加协议”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黄金逐步退出国际货币。从此,全球进入信用货币时代。目前的金融危机是全球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之后,所积累的各种经济矛盾的总爆发。

现代社会信用货币已经成为各国主要的货币,其主要由国家发行,隐含的是国家的信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法律保障实力、创新能力等。因此,货币的发行、流通和管理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都是通过立法加以保护,货币的本质就是“信用”。

信用货币与金银货币的本质区别就是货币本身的实用价值几乎等于零,相比其票面价值完全可以忽略,这使得货币的增发更加容易,几乎不需要成本。各个国家都普遍使用货币投放量这个杠杆来调节经济的发展速度。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了其发行货币的价值,强国的货币被称为强势货币,而弱国的货币则被称为弱势货币。货币作为社会信用是由强有力的各国政府来担保的,当政府不稳定时,尤其是政府的接续发生问题时,货币自然会出现问题。

二、金融危机对信用货币体系造成的影响

信用货币被各国普遍采纳之后,在极大地刺激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因其存在的天然的不足又带来很多新的问题,甚至发展成为致命的温柔陷阱。金融危机与信用货币本位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信用货币过量投放为金融危机埋下伏笔,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的爆发会使货币失去信用。

第一,存贷款加速发展以及相应的国家连带担保问题。金融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将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发放贷款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贷款规模达到相当大的程度时会造成贷款银行无法偿还存款和其他债务将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稳定,进而影响货币信用系统。政府此时必须出面干涉并给予问题银行足够的支持,导致了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的现象。信用货币的过度投放,造成目前某些国家的债务危机。以我国的货币投放为例来看,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到2013年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96.33万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为69.28万亿元。直观看,贷款与存款之比也就刚达到71.92%,尚不足75%的监管上限,但仔细分析却可以看到,存、贷款差额只有27.05万亿元,如果把这部分净存款看成是社会真实的闲置财富的话(其他存款则属于贷款转化而来的虚化财富),贷款已达到其2.56倍以上。这反映整个社会的信用投放已经太多了!在所谓“高储蓄、低消费”的中国尚且如此,那么在世界上很多“高消费、低储蓄”的国家,这一比率岂不是更加可怕?

第二,造成国际储备货币流动性过剩。作为国际储备的货币,无论是通过进口还是对外投资,即使表面流出国境,转换了所有者,但由于并没有实物的真正转移,而只是通过记账以增减双方债权债务的方式进行清算,从持有者(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机构)角度,其持有的资金总量并没有减少(只是由内债转变成外债),但却由此增加了外汇储备国家(所有者)的流动性。因此,从全球整体结果看,就形成了“外汇储备自动创造流动性”的效应。全球外汇储备越多,全球流动性就越是以其倍数方式扩张,必然造成全球流动性,特别是储备货币发行国流动性过剩乃至泛滥,并由此进一步引发更多问题。

第三,货币总量难以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成为常态。货币的信用投放及其乘数效应、记账清算,再加上国际外汇储备的扩大,使得货币投放总量实际上难以事前确定和有效控制,种种因素都非常容易造成货币过度投放,造成社会信用泛滥,进而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为应对危机的冲击更容易引发各国政府更多的货币投放(扩大货币投放成为政府救市最容易最便宜的方式),结果使问题不断积累,越来越严重。

第四,金融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盲目发展、虚假繁荣。在货币的发放脱离社会实际财富的约束之后,金融就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并通过调节社会资源分配(资金流动)以及币值变动等,控制着社会财富的分配。随着流动性越来越大,以货币单位标示的社会财富也越来越大、越来越虚,容易掩盖货币贬值的真相,并推动人们增强消费,甚至奢侈浪费的冲动和习惯。同时,越来越多的金融交易已经脱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而成为纯粹在金融领域内部进行的炒作。金融对促进社会财富真实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弱,却通过金融交易赚取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进而吸引了更多社会资金和优秀人才脱离实体经济加入金融领域,反而可能削弱实体经济发展的实力。

三、总结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一个“从重生产,到重交换,再到重金融”的发展轨迹。金融的发展就越来越受到重视,以货币和货币的流动构成的虚拟经济越来越繁荣,但同时也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已经数倍甚至十数倍于实体经济),其虚假成分越来越浓重。种种迹象表明,金融的发展乃至由金融发展推动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陷入不断扩大货币信用投放(透支未来)的温柔陷阱难以自拔。货币信用投放的无节制,产能过剩、流动性过剩、债务过度,忽视生产而过度追求货币套利和金融炒作可能带来的好处,已经成为金融危机频发和不断加重的万恶之首。不能有效控制货币投放和信用泛滥,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和爆发金融危机问题。现在突出的问题是,在货币投放上,信用投放过度,社会负债过度,使得货币总量难以有科学合理的界定,并因此而难以实施简单有效的控制。综上,笔者认为在目前信用货币存在的前提下,充分借助稀缺的币财资源(比如黄金)将会有效抑制信用货币的创造。

参考文献:

[1]http://www.pbc.gov.cn/publish/diaochatongjisi/126/index.html.

[2]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金融学.

金融危机与中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 篇7

2008年下半年以来,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带来的破坏迟迟没有终止。对于欧美国家而言, 常规经济政策手段在危机期间严重失效。本文致力于回答这样的问题:金融危机是否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指宏观经济政策能否系统影响产出、就业等经济变量, 以及影响程度的大小。周英章和蒋振声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 如果货币政策变量与产出协整并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则认为该政策变量有效。货币政策有效性与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中性”非常相似, 刘斌利用SVAR模型分析出货币政策冲击在短期对实体经济有影响, 长期无影响, 该结论与主流文献短期非中性、长期中性的判断一致。杜亮总结了检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方法, 包括格兰杰因果检验, VAR、SVAR、VECM, 货币政策规则,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等。

本文的思路与闫力、刘克宫、张次兰相似, 构建包含货币变量和产出、价格的VAR模型。经验证据表明, 金融危机没有使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 反而有所上升。原因是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力度在金融危机前后发生变化, 深层原因是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缓慢, 金融部门受危机影响较小,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依然有效。

二、经验证据

本部分采用VAR模型对金融危机前后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评价。分别估计全样本金融危机前和金融危机后的VAR模型, 评价是否金融危机改变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干预能力, 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讨论提供现实依据。

1. 数据选取与来源

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 在经济分析实务中被广泛采用, 其频度高、数据发布早, 有一定先行性, 是业界非常重视的宏观经济指标, 但在学术研究中使用较少。作为产出的代理变量, PMI用来分析货币政策可以反映出预期在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现代货币政策制定具有前瞻性, 预期管理是央行必须考虑的问题。市场预期对政策的响应是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价的重要方面。PMI非常灵敏地反映了经济当前状况, 可以作为实体经济景气程度的评价指标。数据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区间为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

货币政策变量选取了货币供应量, 具体为M2月末数同比增长率。大量研究表明, 货币供应量是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2. 实证结果

估计包含PMI、CPI、M2的VAR模型, 利用其脉冲响应评估产出与价格对货币政策变量货币的响应, 如果产出与价格的脉冲响应较大, 则说明货币政策有效性较强, 反之则认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较弱。在研究过程中, 先进行全样本 (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 图中标记为“full”) 估计, 然后分别估计危机前 (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 图中标记为“before”) 与危机后 (2008年9月至2013年6月, 图中标记为“after”) 两个子样本, 进而评价金融危机前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变化。

单位根检验表明, 所有变量均平稳。根据Schwarz准则, 选择VAR的滞后阶数为2。

图1和图2描述了包含PMI、CPI和M2的VAR模型的脉冲响应。产出对1单位货币供应量冲击的响应不为0, 长期恢复到0附近, 这说明我国货币供应量具有对实际变量的影响能力, 短期非中性, 长期呈中性。各样本脉冲响应基本都在第3期达到最大, 体现出货币政策效果的滞后性。在第10期转为负值, 可能由于货币政策在中长期发生转向, 或者产出步入经济周期的下一个阶段。金融危机之后的产出响应增强, 说明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有效性没有下降。

图2描述了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脉冲响应。危机之前的价格响应在第8期达到最大, 危机后的价格响应在10期达到最大, 但峰值小于危机前, 货币供应量对价格的影响具有一定持续性。积极的货币政策虽然在短期具有明显的刺激效果, 但是产出在中长期表现出中性反应, 而价格滞后于产出响应, 因而容易出现通胀风险。比对危机前后样本, 危机之后的价格响应幅度降低, 滞后性增强, 这说明危机后的货币供应量对价格影响更弱, 政策实施的通胀成本有所下降。

价格对货币供应量冲击的响应滞后要强于产出滞后, 在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注意此方面因素, 避免由货币政策带来的通胀风险。

三、中国的货币政策具有危机免疫力的原因

以上经验证据表明, 金融危机之后, 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并没有下降。货币供应量有所增强, 对价格的影响有所减弱。危机前后政策有效性的变化为未来政策调节提供了有利条件。本部分将讨论为何金融危机没有弱化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反而呈现出有效性上升的现象。

1. 货币政策有效性与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力度有紧密联系

本文选取了2005年1月至2008年9月的数据, 这期间我国的经济稳步上升, 货币政策一直比较稳健, 尤其是2007年年底到2008年上半年, 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央行执行了从紧的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增速保持平稳下降。在危机前子样本的VAR模型中, 作为政策目标的产出和作为政策工具的货币供应量都没有大幅变动;危机后产出受到重创, 货币供应量调整力度增强, 因此图1中的脉冲响应表现为危机后强于危机前。在经济形势较平稳的阶段, 宏观调控力度较弱, 对产出的关注不多, 货币政策刺激产出的有效性表现较差;在经济形势较为严峻的阶段, 决策层宏观调控力度加大, 更看重“保增长”目标, 货币政策频繁操作, 政策有效性也随之增强。

由于危机前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货币供应量增速在危机来临之前一直处于缓慢下行的区间, 通胀治理成果显著, 因而价格响应在危机前的样本中较强。危机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从控制通胀转变为“保增长”, 价格调控居于次要位置。2008年9月以后, 央行执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确保经济增长, 稳定市场信心。与此同时, 价格下降较为明显, 控制通胀不再是首要任务。这就解释了为何图2中危机后比危机前价格响应减弱。

2. 中国金融业发展缓慢,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危机中没有遭到破坏

黄志刚等将货币政策效应作为经济危机的判决依据, 研究表明, 危机前兆期 (2004年至2007年) 美国的货币政策效应严重衰减, 危机期间甚至失效。中国在危机最严重的阶段货币政策效应不但没有衰减, 反而增加, 说明该判断对中国不适用。这种巨大差别来自于中美两国经济的深层差异。与货币政策效应最为紧密的经济因素是金融市场。

美国的金融危机源于次贷危机, 最先爆发在金融系统。随着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和衍生品复杂度的增加, 房价泡沫破灭, 金融系统风险失控。风险随着金融系统传递, 最为突出的表现是经济体流动性不足。我国受危机影响源于出口部门, 美国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外需不足, 大量出口企业难以维系。我国实体经济而非金融部门受到冲击, 消费与投资下滑导致交易性货币需求下降, 经济体内流动性充裕。我国的金融部门始终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得益于金融体系发展缓慢。依赖于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未受到影响, 使得危机之后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刺激经济复苏。

四、结论

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的经验证据表明, 金融危机不仅没有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反而增强了有效性。

货币政策有效性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力度关系紧密。不同经济周期区间有不同的宏观调控方针, 货币政策对产出和价格的作用也会有很大差异。一方面说明宏观调控目标和力度在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中的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表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中应当尝试分离宏观调控因素, 考察经济体本身对货币政策的响应情况。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 具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宏观调控逐渐弱化, 市场本身对货币政策的响应才是未来政策制定关注的重点。

虽然得益于金融体系落后, 货币政策有效性对金融危机有较好的免疫能力, 但是金融体系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依然至关重要。改善金融调控、完善组织体系、建设金融市场、深化金融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维护金融稳定、加强基础设施等, 是“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重点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斌.货币政策冲击的识别及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 2001 (07) .

[2]李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 2001 (07) .

[3]周英章, 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 2002 (09) .

[4]苏剑, 林卫斌, 叶淏尹.金融危机下中美经济形势的差异与货币政策选择[J].经济学动态, 2009 (09) .

[5]闫力, 刘克宫, 张次兰.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基于1998~2009年月度数据的分析[J].金融研究, 2009 (12) .

[6]黄志刚, 颜晖, 黄叶苨.基于货币政策效应的经济走势判据的有效性检验——以次贷危机中的美国经济为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11) .

[7]王立勇, 张良贵.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验分析——基于目标实现与工具选择角度的评价[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08) .

货币金融危机 篇8

1.1 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我们主要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的影响。首先, 从出口的方面来看,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贸易, 而对美国的出口占我国出口贸易的50%, 美国由于受次贷危机的影响, 国内需求极大下降, 从而抑制了我国的出口增长, 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

1.2 对金融行业和汇率的影响

从金融业来看, 我国金融业较为封闭, 受到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从证券市场方面来看, 我国股市一年来跌幅较大,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几年境外热钱通过不同渠道大量涌入我国股市, 金融危机引发大量热钱撤离我国股市, 从而造成股票市场价格暴跌。从汇率方面来看, 我国目前拥有超过2万亿的美元外汇储备, 其中很大比例是美元资产, 随着美元贬值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大幅缩水。

2 我国采用了一系列货币政策组合来应对金融危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1) 2008年11月17日,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认为, 2008年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多方面严峻考验, 克服了国内重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不利因素,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前三个季度,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GDP) 20.2万亿元, 同比增长9.9%,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同比上涨7.0%;其中, 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0%, CPI同比上涨5.3%。7月份以来,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统一决策部署,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新情况, 统筹兼顾, 进一步加强对经济金融运行的监测分析, 及时调整金融宏观调控措施。调减了公开市场对冲力度, 连续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 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

(2) 据人民网2008年11月17日报道,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下一阶段, 央行将采取六项举措, 积极支持扩大内需, 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六项举措是:①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启动保障经济金融稳健运行的各项应对预案;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 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②促进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 加大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③加强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 着力优化信贷结构。④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融资功能,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⑤加强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和资本流动的监测分析。⑥加强对外投资的风险提示和监管。

(3) 近两个月来,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重,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适应复杂多变的形势, 进入11月份, 国务院先后多次召开常务会议和省部级领导会议, 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 决定当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采用更加强有力的扩大内需措施。

(4)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8年11月27日起, 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 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 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

3 我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效果

第一, 从银行信贷渠道来看。

银行信贷渠道中可获取的中介变量是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而我国多数企业的资金都是靠银行贷款, 这说明银行贷款渠道是畅通的, 银行信贷的扩张可以明显影响到我国的总产出。

第二, 从存款准备金率的渠道来看。

存款准备金率的降低导致商业银行借款成本缩减, 有利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 从而有利于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的扩大。而实际上由于在经济下滑阶段, 商业银行可能不愿意借用更多的款项, 所以该渠道在我国是受到一定阻碍的, 并不是十分有效。而且该措施被认为是货币政策中给经济带来的震荡最大的, 其他国家较少采用。

摘要:当前, 国际金融危机正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 全球陷入衰退边缘, 企业融资难成为全球问题。为解决流动性问题, 国家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以促进货币信贷的稳定增长, 央行更是在3个月时间内四次下调利率, 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同时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总量的控制。

货币金融危机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复苏,货币政策

关于货币政策, 目前西方经济学者的主流观点认为, 一国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 其运用工具主要有三种: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变动法定准备率。作为调节国民收入以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经济稳定增长目标的两大手段之一,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着不同之处。后者能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 而前者要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 间接地发挥作用。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一般演变

自1984年以来, 中国的宏观调控在总体上可界定为以抑制总需求和以扩大总需求为特征的两大阶段, 它们决定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及特点。具体说来, 以1997年作为分界线, 之前主要是以反通货膨胀为目标, 表现出抑制需求的特征;之后是以反通货紧缩及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 表现出扩大需求的特征。与此相联系,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也发生了演变。本文具体从以下两个阶段加以回顾。

第一阶段为1984—1997年。1984年, 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并建立起正式的中央银行体制, 标志着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开始实践。这一阶段中存在着由热到冷、由扩张到收缩的分阶段, 但就整体的连续分布而言, 这一阶段的波动均属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范畴, 因此, 这一阶段的总体目标为反通货膨胀。由于经济过热主要是信贷失控和货币投放过度造成的, 故此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手段为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第二阶段为1997—2006年。借助于1993年开始实施的以货币政策为主的“适度从紧”政策, 中国经济成功地于1996年实现“软着陆”。1997年之后, 经济呈现出总供给过剩、总需求不足的局面, 因而, 货币政策以反通货紧缩及促进经济增长为总体目标, 政府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取消了以往最重要的贷款规模限额, 尽管仍然以货币供应量为目标, 但更加重视M1和M2指标, 货币政策工具开始演变为以公开市场业务和利率为主的多元化工具。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和信贷政策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当作操作工具被利用。

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货币政策

(一) 货币政策选择

2008年, 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给世界经济带来沉重打击, 中国经济形势也显得极为复杂。从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 经济显现出的是一系列过热的问题:银行货币信贷快速扩张、流动性偏多, 大量资金流入房市股市, 物价指数居高不下。而到了2008年下半年, 受金融危机的严重打击, 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外部需求明显收缩,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城镇失业人员增多。

因此, 从年初的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到年中金融危机急剧恶化严重冲击经济体, 2008年政府的货币政策经历了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的转变。具体工具包括: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 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 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 保证流动性供应;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释放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明确取消对金融机构信贷规划的硬约束, 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 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 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二) 政策效果分析

在一系列积极政策的干预和引导下, 此次“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效果是明显的。无论是金融领域还是实体经济, 复苏的苗头已初露端倪。

从金融领域来看, 至2009年8月末, 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为57.67万亿元, 同比增长28.53%, 增幅比上年末高10.71个百分点, 比上月末高0.0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余额为20.04万亿元, 同比增长27.72%, 比上月末高1.34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 (M0) 余额为3.44万亿元, 同比增长11.52%。1—8月净投放现金188亿元, 同比少投放543亿元。此外, 存贷款数量持续增长, 市场利率有所下降。

从实体经济来看, 经济复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生产继续加快增长。2009年8月,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 比上年同月回落0.5个百分点, 比7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 为连续四个月同比增速加快;1—8月份, 同比增长8.1%, 比上年同期回落7.6个百分点, 比1—7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略有加快。2009年1—8月份,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2 985亿元, 同比增长33.0%, 比上年同期加快5.6个百分点, 比1—7月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 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8 729亿元, 增长39.9%;房地产开发投资21 147亿元, 增长14.7%。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稳步增长。2009年8月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 116亿元, 同比增长15.4%, 比上年同月回落7.8个百分点, 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1-8月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 763亿元, 同比增长15.1%, 比上年同期回落6.8个百分点, 比1—7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

4.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2%, 环比出现上涨。2009年8月,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2% (上年同月为上涨4.9%) , 比上月降幅缩小0.6个百分点。其中, 城市同比下降1.3%, 农村下降1.0%;食品价格上涨0.5%, 非食品价格下降2.0%;消费品价格下降1.1%, 服务项目价格下降1.5%。1—8月份,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2% (上年同期为上涨7.3%) , 与1—7月降幅持平。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5.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降幅缩小, 环比继续上涨。2009年8月份, 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7.9% (上年同月为上涨10.1%) , 降幅比上月缩小0.3个百分点;1—8月份, 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6.4% (上年同期为上涨8.2%) , 降幅比1—7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

三、复苏背景下对我国经济的思考

目前金融危机的脚步已渐行渐远, 中国在全球率先绽放了经济复苏的“绿芽”, 然而, 一派生机的背后依然存在着难以掩饰的“硬伤”。

1.经济结构仍然脆弱。投资、消费、出口历来被并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依靠信贷和“四万亿”的强力刺激, 虽然GDP在2009年上半年复苏态势明显, 但其中, 投资对GDP增长贡献率高达88%, 是过去十年平均值的两倍。相比之下, 消费增长15%, 但未有进一步提升。而出口连续8个月同比下滑。在投资方面, 政府部门占据了主导地位, 私营经济的投资并未见起色。2009年上半年的投资热潮中, 民营经济更多地扮演了看客的角色。只有私营部门的投资启动, 才会形成良性循环, 也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 中国必须对投资结构进行调整, 才能持续依赖投资拉动、稳固增长。

2.通货膨胀隐忧日益加剧。2009年2月份, 居民消费价格出现自2003年1月以来的首次下降, 在8月之前, 中国CPI已连续6个月为负值。2009年7月份,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环比维持6月份水平。其中, 食品价格对CPI的下拉作用尤为明显, 7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下降1.2%, 环比下降0.2%。而从8月的数据来看, 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5%, 环比上涨了1.3%。食品类商品在CPI中所占比重达1/3, 2004年、2007年两次物价明显上涨都是由于食品价格引起的, 因此, 应对食品价格上涨予以警惕, 食品价格由下降到上行, 可能引起CPI走势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3.资产价格上涨过快。复苏阶段的中国经济, GDP的快速增长更多地表现在了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上。由于注入了大量流动性, 某些行业的资产价格泡沫正在迅速膨胀, 首当其冲的则是股市和房地产。而最令人担忧的是, 目前在全球层面, 似乎没有一套从经济中抽走这些流动性的退出策略。矛盾在于:如果收紧货币政策, 则刚刚复苏的经济就有可能发生“二次下滑”;如果继续执行宽松政策, 则新一轮资产泡沫也许并不遥远。

4.政府在经济复苏后的角色回归。金融危机中的临时刺激计划不应当演变为政府对经济的永久控制。中国政府应继续放松管制。金融危机后, 中国应加快市场化进程, 价格进一步放开, 汇率自由化, 中国需要更自由的市场。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提醒说, 中国最近的增长代价高昂, 中国决策者在制定宏观战略时选择了数量胜过质量的战略。高投资增幅必定会带来结构性问题, 表现为某些行业的泡沫和产能过剩。加剧令人担忧的失衡状况的宏观战略最终会导致失败。从很多方面来说, 这正是2008—2009年全球危机和衰退的原因所在。“中国不会从这种后危机时期的最关键教训中获得特赦。”

现阶段, 政府仍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而经济复苏背后的“硬伤”则应引起决策者的警惕。未来货币政策的选择可能陷入矛盾:一方面, 经济复苏却并未夯实, 投资者信心仍然脆弱, 如果盲目收紧货币政策, 则刚刚复苏的经济极有可能发生“二次下滑”;另一方面, 通货膨胀隐忧和资产价格快速上涨的威胁正日益加剧, 如果货币环境过于宽松, 则会滋生新一轮资产泡沫。因此, 未来的货币政策选择应保留一定余地, 并根据经济状况变动进行灵活调整。

参考文献

[1]秦晓.中国应转向中性货币政策[J].金融时报, 2009, (10) .

[2]孙明春.2008:中国货币政策的困境[J].国际经济评论, 2008, (1, 2) .

[3]吴超林.1984年以来中国宏观调控中的货币政策演变[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4, (5) .

[4]易宪容.“从紧的货币政策”应该“紧”多少[J].卓越管理, 2007, (12) .

货币金融危机 篇10

为了挽救经济和金融市场, 从2008年开始, 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 (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 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央行先后推出了多层次的货币政策, 其中既有传统的联邦基金利率 (Federal Fund Rate) , 也包括非常规的量化宽松 (Quantitative Easing) 和扭转操作 (Twisted Operation) 。考虑到这些政策各自存在的争议性、实验性和创新性, 它们相当值得探讨与研究。

一、联邦基金利率

联邦基金利率是美国各银行间的同业拆息利率 (Parkin, 2009) 。它正是2007年危机爆发后, 美联储所瞄准的第一个目标。美联储当时希望通过降低银行间融资成本, 增加可贷款资金数量、实现长期实际利率的下跌并最终带动总需求和GDP增长。

与20世纪初期大萧条 (Great Recession) 时代的反应迟缓不同, 美联储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初始阶段即宣告下调联邦基金利率, 并将这一比率从2007年的逾5%水平一路降低到近零水准。这多半要归功为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对1930年代经济危机的研究。

Lloyd B.Thomas在《金融危机和美联储政策》一书中曾经讲道:“尽管部分事后诸葛亮认为, 在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之前的数月, 美联储应该采取更为强势的措施...... (然而) 在大危机开始前的两个月, 美联储就开始降息......美联储确实采取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行动来试图阻止金融体系的崩溃和比20世纪30年代更严重的经济衰退。” (Thomas, 2010)

然而, 凯恩斯认为, 在一定时期内, 当利率水平降到最低时, 市场参与者对于利率的变化将不再敏感;人们愿意选择将货币留在手中, 因此仅靠增加货币供应量无法达到政策调控效果, 货币政策也就会失效。这即是学术上的凯恩斯流动性陷阱。毫无疑问, 美联储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作为回应, 美联储采取了一套非传统的办法, 也就是下面即将提到的量化宽松。

二、量化宽松政策

量化宽松并不是一种常规化的货币政策。然而它的出现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美联储也并非是第一家采取量化宽松举措的央行。1991年前后, 日本经济泡沫现象日趋严重, 通胀率则长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利率水平也曾在1991-1995年期间陆续下调, 这些都为日本央行首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创造了条件。

上文曾提到凯恩斯流动性陷阱, 日本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假说。从1999年开始, 日本央行实行了包括零利率和通过购买公债来增加银行准备金的宽松政策。2001年, 日本央行正式迈入量化宽松时代。不过, 需要指出的是, 日本政府的长期宽松政策虽然偶尔奏效, 但仍然没有坚实理论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量化宽松真的有助于日本经济摆脱了通货紧缩和“失去的十年”的阴影。

与日本央行有所不同,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主要放眼在增加信贷和购买债券, 例如政府公债和MBS (抵押贷款支持债券) 等。因此准确来说, 伯南克治下的美联储政策可以称为“信贷宽松” (Bernanke, 2009) 。美联储将目标锁定在购买MBS债券身上, 希望能够在压低长期利率的同时, 扶持房地产市场的复苏, 这也表明了这一市场对于美国经济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 量化宽松政策还能起到压低本币、刺激出口的作用。美元指数在2013年初保持在80上下, 2008至2010年曾经一度保持在88以上。因此, 美元的走低对于美国经济元气的恢复, 也是一项利好。

总体来看, 美联储在2008年11月至次年3月、2010年11月到2011年第二季度先后启动了两轮量化宽松 (QE1和QE2) , 通过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国债等方式扩充资产负债表, 向市场分别注入了1.59万亿美元和近6, 000亿美元。在2012年9月13日, 美联储宣布将每月至少购买400亿抵押贷款债券, 直到就业市场有明确改善, 也就是QE3。值得注意的是, 与前两次QE决策不同, 这是一项开放式的操作, 并没有设定具体日期。美联储在当天的会议声明中表示, 近几个月经济持续慢速恢复, 但失业率仍然高企。为加快经济增长和让通胀率保持在目标水平,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FOMC) 做出了QE3的决定。不难看出, 美联储还是希望为经济再注入一颗强心剂。之后, 在2012年12月, 美联储又承诺每月购买450亿美元公债, 借以替代即将到期的扭转操作, 是为第四轮量化宽松。

三、扭转操作

扭转操作也称卖短买长, 即卖出短期公债的同时, 买入长期债券, 借以压低长债收益率, 让收益率曲线的远端下降。它可以看做是“常规”量化宽松政策的补充, 亦可当成一种变相的量化宽松措施。美联储曾经在上世纪60年代采用过这种做法。2011年9月, 美联储在面临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的情形下重新启用这一措施, 试图实现在不扩大资产负债表的同时降低长期公债的收益率, 也就是说, 力图达到和量化宽松政策相似的效果。不过, 美联储官员费希尔去年曾经表示, 扭转操作的实际成效并不大。

四、政策效果简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 美国经济在经历2008-2009年的低迷之后, 在2009-2010年大幅回暖。这段时间正好是QE1和QE2的间歇期。其后GDP数据一直处于波动, 并在2013年初有走弱势头, 因此伯南克在今年2月中旬表示, 美国经济正处于复苏, 但距离稳健尚有距离。QE1与之后的数轮QE相比, 似乎效果更明显一些。鉴于美联储在2012年12月决定用QE4替代到期的扭转操作, 其后续政策效果有待进一步检验与观察。

图2和图3是2008至2013年间道琼工业指数与标普500指数的走势, 不难看出二者有着很相像的模式, 例如都在2008年第四季到2009年第一季时触底, 随后一路攀升, 并分别在2010年第二季度和2011年第三季度前后有两次比较大的回调和反弹;之后双双在2013年初触及08年以来的高位。毫无疑问, 这就是量化宽松为市场提供的流动性, 借助制造通货膨胀来实现经济扩张的结果。

截止2013年1月, 美国失业率报7.9%, 略高于2012年12月修正值7.8%。从图4中可以看出, 虽然外界一再批评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没有让失业现象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但是, 需注意的是, 自从失业率在2010年触及10%左右的高位后, 一直呈缓慢下滑的态势, 且基本没有反弹现象。这可以证明经济在逐步回升, 也印证了伯南克近期坚称的“缓慢复苏”。

总而言之, 金融危机迄今已有约五年之久, 尽管期间不断面临批评人士的指责, 但毋庸置疑的是美联储在危难时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止金融系统崩溃;并且到目前为止, 美联储在大量增加货币供给的同时, 仍能相对稳定地控制了通胀率 (2009年迄今未曾超过2.5%) 。不过, 由于政策传导存在滞后效应, 加之联储第四轮量化宽松在2012年12月底刚刚推出暂时很难判断后期量化宽松政策的中长期效果。同时, 经济学者们所关注的政策退出、银行超额准备金与高通货膨胀等问题将会是未来几年的热点。

摘要:2007年次贷危机在美国开始蔓延, 2008年逐步恶化成为金融危机。为了挽救经济, 美联储史无前例地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 其中主要包括下调联邦基金利率、量化宽松和扭转操作等。从2008年底直至2012年底, 美联储总共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和一次扭转操作。外界对这些政策的效果褒贬不一。本文试图通过经济数据和图表等方式, 从GDP、股市、失业率等几个重要方面简要分析联储的政策效力。

关键词:美联储,货币政策,量化宽松,道琼斯工业指数

参考文献

[1]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1

[2]戴金平, 张华宁.全球货币量化宽松:何时退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2.10

[3]劳埃德.B.托马斯 (Lloyd B.Thomas) , 危勇、贾茜、胡颖译.金融危机和美联储政策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Federal Reserve Policy)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2.5

[4]欧文.B.塔克 (I瑞纳B.Tucker) , 邹薇、张芬、刘兰、周浩、白小滢、刘勇、蒋泽敏译.经济学概论 (Survey of Economics, 5th Edition)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7

货币金融危机 篇11

我们看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货币,但经济增长速度却仍然很低,货币和金融指标增长率远快于真实经济指标的增长率。在世界的主要经济体,包括中国在内,到处都是金融系统,到处都是银行,但是真正的增长点在哪里?更糟糕的现象是,在金融机构快速增多的同时,真实经济在持续恶化。

有几个指标可以用来描述扩张的货币和金融部门。首先是全球外汇储备,这是全球基础货币的主要部分,但不是全部。现在全球外汇储备(包括中国)已经达到了13万亿美元。这出于何种原因?为何要打造如此多的货币?我们是否用得到?如此多的货币,对实体经济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其他的指标主要来自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全球对冲基金的规模和数量以及主要国家基金债务占全球GDP的比重,此外还有全球债权市场汇率波动、股票价格商品价格和数量等。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如此巨大的货币量和外汇储量,目前实际的贸易量是低于这个水平的。

可以用几个指标来描述现在显著放缓的实体经济:实际GDP增长率、失业率、财政收入增长、企业的利润增长、实际的个人可支配收入指标。这其中最重要和最有趣的现象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所有发达国家实际GDP增长都明显减速,无一例外。

以美国和日本为例。日本经济增长最快的阶段是在1950年~1973年,从1973年开始就大幅放缓。这个现象,包括伯南克在内的很多经济学家都没有预测到。此外更重要的指标就是实际个人可支配收入,事实证明,美国的量化宽松,并没有提高实际收入的增长,从而也没能有效地刺激消费的增长。

当然,导致经济放缓的原因还有失业率等很多其他的因素,如果一一进行相关分析,都将得到类似的结论:欧洲陷入二次衰落,美国和德国的复苏也非常缓慢。

如何来解释这些现象?我们看到的央行的业务模式是什么?

从国际货币的角度来了解和理解全球失衡和金融危机,要从两方面入手,其中央行的业务模式充满玄机。

国际货币历史的关键问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开始无锚货币。从此以后,无锚货币的国际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各国中央银行的业务模式。

这种中央银行的基本业务模式是什么?通胀目标、汇率目标、利率货币、货币供应量等,且所有的模式都在不断地变化,而且都会受到无锚货币的影响。有这样两种方式可以让无锚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发生改变:一是扩大国际基础货币,二是浮动汇率。客观地说,所有国家的央行都没有办法影响根本的危机或者是经济基本面,我认为央行应该发挥的作用就是参与到市场中去,运用市场手段来进行利率和汇率的调整,而不是靠行政命令来影响和决定汇率和利率。

同时,无锚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极低的利率水平,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盟国家以及其他国家都出现了负利率的难题或者是困境,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超低利率以及通胀这样的问题。

超低的利率破坏基本的资源和信贷的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从而损害了真实经济中的资本投入。过去30年,整个金融资产的增长率是5.5%,但实际经济增长却是平均2.5%。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过剩的流动性和超低利率阻止了对有毒资产和不良公司的淘汰。过去是说大而不倒,而现在的概念可以说是小而不倒。

问题的出路在哪里?第一个出路,创建多体系的国际储备货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以及各国中央银行被动累计的外汇储备货币。生活在多元、竞争的时代,在今后10年间我们很难达成共识。我们需要一个稳定和强劲的欧元来促进区域货币和金融合作,这些是我们需要做的,或者是一个出路。当然还有区域层面的货币和金融方面的合作,以及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货币金融危机 篇12

一、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仍然是以美元为本位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1973年瓦解后,国际金融秩序又复动荡。为稳定金融和货币关系,1976年IMF通过《牙买加协议》,确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浮动汇率的合法性;废除黄金条款,推行黄金非货币化;储备货币多元化,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推进全球多边自由支付。实际上,《牙买加协议》签订后,国际货币体系并未完全按照其规定的方向发展,特别提款权并未取代美元成为新的国际货币,美元继续保持着其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它既是全球范围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也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实际上仍然是“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其主要特点是,区别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或金本位制下,用黄金支付贸易伙伴;美国把美元负债输送给贸易伙伴,为经常账户赤字融资。

《牙买加协议》下,美元取代了黄金的地位,成为全世界最核心的储备货币,所涵盖的范围包括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典型金本位制下的全世界储备资产。美元本位制的地位体现在:一是美国拥有“铸币税”特权,简单地讲就是发行货币的收益。一张100美元的钞票印刷成本也许只有一美元,但是却能购买100美元的商品,其中的99美元差价就是铸币税。美国可以通过印刷大量的钞票来购买外国商品和偿还债务。二是在欧洲以外的地方,美元是货物和劳务的主要报价币(记账单位),所有的初级产品———工业原料、石油、谷物等等都是用美元报价的;即使有几个成熟的工业国用本国货币报价,所有的交易也都是用美元进行的。美元本位下,美元的外围国家积累的贸易顺差都是美元计价的资产,对外的贷款也都是美元贷款,美元币值直接影响了其他国家的资产,“绑架”了美元外围国家继续努力的成为美国的“受困”债权国;三是几乎每个东亚国家,基于保持国内物价稳定和维持贸易两个紧密相关的理由,汇率都正式或者非正式的盯住美元。

二、美元本位的困境与金融危机

在美元本位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位于体系的中心,以东亚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以中东国家为代表的资源输出国位于体系的外围。东亚国家输出实体商品,中东国家输出资源,作为其交易对手,美国用美元购买商品与资源。东亚国家和中东国家获得了贸易顺差、积累了外汇储备、实现了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东亚国家还通过出口行业发展解决了就业问题。与此同时,东亚国家和中东国家的大部分外汇储备又以投资于美国金融资产的形式回流美国,压低了美国金融市场利率,使得美国消费者能够以较低价格消费实体商品与资源,甚至借债消费,美国不用担心遭受债务以外币定值的其他国家一般会遭受的汇率风险,并且美国可以通过“通货膨胀税”和“铸币税”减轻或者偿还债务,也就是说美国借款软约束。美元本位制必然导致并加剧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美国出项大量的经常账户盈余,美元外围国家出现大量的经常账户赤字和巨额的外汇储备。美元本位制下美国借款软约束使得美国可以在较低水平的储蓄率上,通过经常账户赤字提供国内消费。美元本位制的这种便利导致美国超低水平的储蓄率和超前消费型经济以及国内的低利率,这种不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演越烈。

(一)美元本位加剧了国际收支失衡

美元本位制下,美国的借款软约束导致美国出现持续的经常账户赤字,而东亚国家和中东国家则出现持续的经常账户盈余,由于美国与外围国家均从该体系的资源流动中获得了好处,交易不断扩大,全球的国际收支失衡愈演愈烈。用各国经常账户余额占该国GDP比重的指标来衡量的全球国际收支失衡,该指标显示自1997年以来全球收支失衡不断恶化(见图1),中东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常账户盈余逐年扩大,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也逐年增加。2006年次债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的规模有所缩减,相应的盈余和赤字也有所体现。2008年年底,主要国家或经济体按国际收支失衡严重程度由高至低排序依次为:中东国家(18.833%)、美国(-4.72%)、新兴市场国家(3.843%)、与日本(3.19%)、欧洲(-0.7%)。国际收支失衡的另一具体表现是全球范围内外汇储备的累积,美元本位使得美元外围国家不断的积累外汇储备,从1998年到2007年这10年时间内,全球外汇储备由1.6万亿美元上升至6.4万亿美元,增长了300%,10年来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增长了406%,而发达国家仅增长了122%,截止2007年底,发展中国家持有全球外汇储备的77%,国际收支严重失衡。

数据来源: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April 2009

(二)美元本位导致了美国低水平的储蓄率和利率

美元本位制下美国的国际借款软约束,美国即使贫乏的家庭储蓄和联邦政府庞大的财政赤字也可以因为无限制的从世界上其他国家借入美元而得以维持其消费。自牙买加体系运行以来,美国家庭和联邦政府接受了大量的外国银行向其经济提供的廉价和巨额的信贷,使得居民可以不储蓄无节制的超前消费,联邦政府可以不顾后果的实行减税降息的积极凯恩斯政策,这种鲁莽的行为在美国可以持续这么长时间,完全得益于美元本位。正是由于美元本位的特权使得美国人民及政府不注重储蓄、认识不到储蓄的重要性,造成了现今美国如此低的储蓄率。从2001年起,美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逐年扩大(如图2),也就是说美国政府不得不靠借款来维持。

只要美国的储蓄不足,中东和其他亚洲国家的贸易顺差就会持续下去,产生大量的外汇储备。当外围国家的外汇储备远远超过谨慎原因所需的储备之后,一方面外围货币对主导货币美元的急剧上升会导致外围国家出口商品竞争力丧失,经济增长放慢和通货紧缩;另一方面,外围国家缺乏足够的私人金融机构为经常账户顺差提供服务,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往往在外汇市场上持续的干预,买进美元来防止他们所不希望的上涨,这些美元很大一部分又再次回流到美国,购买美国国库券或者美元定值的金融工具。外围国家或者出于出口商品竞争力的影响考虑,或者出于缺乏成熟完善金融市场的考虑,大部分外汇储备又以购买美国金融资产的方式回流美国,从而压低了美国金融市场的长期利率。美国的长期实际利率由2002年初的3%以上下降至2006年的2%左右。长期实际利率的下降美国的房地产泡沫起到了的作用。

数据来源: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ld Economic O utlook Database, April 2009

(三)美元本位与次债危机

美元本位扭曲了世界经济,导致了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美元本位制导致的美元借款软约束,使得美联储长期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美元本位制下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资金的流入营造了美国金融市场的持续低利率环境,导致房价上涨并形成房价将会持续上涨的预期,在监管缺位这一有利因素的作用下,金融机构将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通过证券化包装为低风险高收益的债券产品(MBS、CDO、ABS、CLO),并在全球范围内对机构投资者公开销售。由于伊拉克战争饱受诟病,美元在国际市场上持续贬值,为了挽救美元跌势也为了抑制国内通胀发生,美国政府又不得不被迫逐步提高利率,到2006年3月美联储基准利率提高到4.75%(见下图3)。当美联储货币政策逆转导致房价上升空间受到抑甚至开始下跌后,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造成相关证券化产品的市场价值下降,导致机构投资者出现初始账面亏损。机构投资者抛售优良资产、获得流动性偿还负债、降低财务杠杆比率。当所有机构投资者在同一时间抛售资产时,这又会产生新的亏损,驱动机构投资者展开新的一轮去杠杆化。这种持续进行的恶性循环不但使得机构投资者濒临破产,而且导致美国金融资产的价格一落千丈。次贷危机与19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1990年代东亚金融危机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爆发于国际货币体系中心国家的金融危机,而后两者是爆发于国际货币体系外围国家的金融危机。如果外围国家的的危机没有触及中心国家的金融市场,那么只会在外围国家发生区域性危机,不会造成波及全球的系统性危机;而一旦中心国家出现金融危机以后就很容易通过溢出效应影响到外围国家,从而形成全球系统性危机。

参考文献

[1]沈晓晖.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基于国际货币体系不对成性的视角[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03

[2]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EB/OL].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http://www.pbc.gov.cn/detail.asp-col=4200&id=279, 访问时间:2009-6-19

[3]Dominick Salvatore.The euro, the dollar and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M. (2007) ,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Volume27, Issue4, June2005

[4]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April2009

[5]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ld Economic Outlook (WEO) ;Crisis and Recovery, April2009

上一篇:财务内控体系建立实施下一篇:灰土挤密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