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金融危机

2024-06-21

中印金融危机(精选4篇)

中印金融危机 篇1

一、中国和印度经济模式

所谓经济发展模式,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 它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发展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两大发展中国家, 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国家, 也是亚洲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自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分别开始改革以来, 中印两国在经济改革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经济发展的不同的模式与特点。

第一, 两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不同。中国以制造业为主, 制造业振兴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产物。印度则以服务业, 尤其是软件业为发展重点。经过发展, 印度的软件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第二, 中国对外开放程度大, 利用外国的直接投资比较多, 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外资和出口。印度则自我发展, 依靠内资和内需。第三, 中国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印度发展了比较健全的市场经济法律系统, 能比较有效地分配资源。第四, 中国没有几家可引以为自豪的成功的本地私营公司。印度的私营企业比中国发达, 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据统计, 世界最好的200家小公司中, 印度有13家, 中国只有4家。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和印度影响

1、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大幅度萎缩, 作为全球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也受较大影响。从时间上看, 据商务部统计, 自2008年10月份以来, 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已连续八个月下降。从结构上看, 外商投资的下降也是全面的, 不论是在制造业还是在服务业的投资, 不论是在中国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都下降了。从对华投资的主要来源看, 包括日本、美国、欧盟对华投资均大幅下降, 全球经济整体上依旧低迷, 中国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外部环境更不容乐观。

金融危机发生, 中国一部分外资的表现也会如在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那样纷纷出逃, 对于中国的国际收支会产生一定的冲击, 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的通货紧缩的压力, 但这一资金倒流的情况也会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所缓解。同时, 中国经济增长率会在相当程度上下降。并且由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率的下滑, 也会间接通过对中国产品需求的下降, 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

金融危机使中国外汇储备、金融机构、企业在投资的美国债券收益市场风险极大。在危机因素的作用之下, 美国国债的收益率节节下降, 目前已趋近于零。还有一些以公司债形式存在的外汇资产,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收益也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 甚至出现了风险。另外, 中国股市也在金融危机中出现了大幅下降。

美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降低美元利率, 导致美元大幅度贬值, 这直接导致我国境外资产的损失。另外, 次级债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也出现了影响。中国银行集团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7, 562万美元;工商银行对雷曼公司贷款5000万美元;招商银行对雷曼贷款8000万美元。

国际金融危机, 也波及到中国实体经济, 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 沿海地区不少中小企业一夜倒闭, 很多工人失业, 大批农民工返乡等等。

2、金融危机对印度的影响

印度对外开放程度有限, 受危机影响并不太大, 主要集中在金融资本方面和对于部分出口的影响。首先, 由于近年来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 包括印度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部门不断增资购买美国政府债券。印度政府初步估计, 本次金融危机中除印度国家银行外, 各家银行财产损失约为1.2亿美元。其次, 受美国金融危机拖累, 外资热钱纷纷撤离印度股市, 导致股市大跌, 孟买股票市场敏感指数下降到8千点左右。股市大跌, 造成印度民众金融资产大幅度缩水。房地产价格走低, 经济开始呈现减速迹象, 反过来抑制国内消费增长。而印度经济主要靠国内消费, 因此难免会遭受危机影响。另外, 金融危机导致印度外汇储备降低, 引起印度卢比对外大幅度贬值。

印度部分优势行业出口受到影响。首先, 影响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印度IT产业近一半收入来自华尔街。华尔街大规模金融动荡后, 影响印度软件出口。其次是商品出口。美国和欧洲是印度纺织品重要出口市场。最后, 影响旅游运输业。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 到印度旅游的外国游客减少, 直接影响到印度的运输业。

最后, 金融危机还影响了印度一向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 使印度基础设施建设雪上加霜。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大于印度。

三、中国和印度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的措施

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上所采取的政策上有两大特点。第一, 与民生密切;第二, 综合性、系统性。首先, 实施4万亿元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方案;鼓励企业技术改造, 优化投资结构, 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另外, 在货币政策上, 中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并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最后, 中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和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

然而, 印度的主要措施有:增加银行资金流动性, 加强银行金融监管。为解决资金短缺, 向银行体系注资, 降低基准贷款利率, 降低现金储备率, 降低法定流动性比例并开辟特别融资窗口。允许各邦通过信贷市场筹资3000亿卢比。

同时, 印度政府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管和控制, 尽量减少风险资产。印度高层金融市场协调委员会决定, 将由央行和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联手, 收集和分析主权财富基金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和机构投资形式, 在印投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加强资本流动监控, 印度加强对来自毛里求斯、塞浦路斯等地FDI的控制, 并延后或否决部分来自上述地区的投资申请;增加市场美元供应。印度央行通过代理银行向市场卖出美元外汇, 维护卢比币值稳定;加强对海外借款的管理。印度政府不主张对金融体系实行过分管制, 而主张多极化监管措施。

为增加利用外资, 放宽境外商业借款限制;其次将企业用于国内基础实施项目建设的海外贷款额度上限由每年1亿美元调为5亿美元, 超过1亿美元的贷款还款期不少于7年。再次引进外资, 支持出口。为消除美国金融危机对出口的不利影响, 一是设立出口生产管理机构。在商工部内设出口生产部, 负责经济作物种植和特别经济区, 以促进印度出口。扩大传统产品出口。纺织品和工程产品等出口占总出口50%以上, 政府还采取措施促进传统产品生产和出口。

最后, 印度政府先后推出三套刺激经济增长方案, 扩大税收减免, 对消费产品和服务行业减税, 鼓励消费, 提高工资水平。增加财政支出, 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

四、结语

中国和印度有着不同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 全球金融危机对两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面对危机, 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挽救本国经济。

但这些措施也只是应对金融危机“病痛”的一剂药, 只能帮助两国暂时应对危机, 但国家的经济依然需要不断发展。因此, 中印两大新兴经济体应该从自身经济发展的模式中, 寻求改变。同时, 两国在金融危机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也是值得相互借鉴与学习的。

摘要:中国和印度都分别于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的初开始了改革进程, 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 全球金融危机对两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印两国积极抗击金融危机。这些经验都是值得两国相互借鉴与学习的。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模式,影响,措施

中印金融危机 篇2

一、中印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

1.贸易摩擦形式单一, 以反倾销为主, 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相比欧美之间的贸易摩擦, 中印之间的贸易摩擦形式较为单一, 反倾销一直是印度对华采取的唯一的贸易救济手段, 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是世界上继欧盟、美国之后对华反倾销立案数排在第三位的国家。不过自2009年以来, 印度开始增加使用其他调查方式, 对中国开始启动使用反补贴调查, 并重新使用保障措施手段限制中国产品对印度出口。

2.贸易摩擦集中于微观领域, 但产品范围扩大

中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 已由产品、企业等微观层面转变到政策、体制、行业等宏观层面, 但中印发生贸易摩擦仍集中在微观范围, 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目前印度对我国反倾销产品的范围涉及化学工业、医药工业、纺织工业等。1994年至2008年, 印度对华共发起188起反倾销调查, 其中82起涉及化工产品, 涉案产品主要集中于化学品、贱金属和汽车零部件。[1]

3. 频繁采用贸易歧视措施, 保护形式多样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 除频繁发起贸易救济下的各类调查以外, 印度还不断针对中国出口产品展开多种形式的贸易歧视措施, 主要包括不合理的重征进口税、配额、禁止进口等制度。例如, 印度对冷、鲜、冻肉类征收30%的进口关税, 但对肉、使用杂碎或动物血制成的香肠及类似产品征收100%的关税。

4.贸易摩擦案件数量、涉案金额逐渐增加

自20世纪90年代首次对华启动反倾销调查后, 印度开始频繁运用贸易救济调查来限制中国产品。据统计, 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立案数量占同期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反倾销案件的1/5, 并且一直呈上升趋势。世贸组织成员中, 印度是金融危机以来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案件最多的国家。另外, 印度对中国使用的贸易救济措施不仅数量众多, 而且涉案金额逐渐增加。

二、中印贸易摩擦加剧的成因分析

1.中印两国产品同质性强, 竞争性凸显

高相似度的产业结构导致两国的贸易结构既有互补性, 又有竞争性, 且竞争性趋势更加显著。一方面, 中国和印度都属于劳动力丰富的国家, 即两国的比较优势有一定的相似性。另一方面, 在两国现阶段的商品贸易领域, 由于现阶段中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和制造业竞争力明显强于印度, 所以市场向中国一方倾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了缓冲或抵消这一系列的冲击和影响, 印度必然会被迫施行相关的干预措施, 从而激化了贸易摩擦。

2.中印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由于对中国产品需求旺盛, 2008 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印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2008~2009 财年前11 个月, 中印贸易额约为360 亿美元, 其中印度自中国进口281亿美元, 与中国的贸易逆差为203 亿美元, 约占同期印逆差总额的18%, 是所有贸易伙伴中最多的。我国较大的贸易顺差, 成为贸易摩擦的主要导火索。

3.影响两国贸易发展的政治干扰因素较多

世界发展不平衡, “中国经济威胁论”的关联影响作用明显。中国经济的崛起与迅速发展正改变着中国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在力量此消彼长的过程中,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碰撞, 贸易摩擦在所难免。在国家和民族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 印度不断通过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 力图从经济上遏制中国, 降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

三、应对中印贸易摩擦的对策建议

对于两个发展中国家而言, 应该用积极稳妥的方式来处理双边贸易摩擦问题, 用一种合作的方式来推动双边贸易发展。

1.积极推动双边合作, 充分挖掘市场潜力

中印两国经济互补性较小, 但是两国拥有的市场潜力尚未充分挖掘, 中印在双边经贸交往中更应强调互补性而非竞争性。在信息产业的软硬件合作方面, 印度的软件技术举世公认, 人才优势强, 但是硬件设施不足。相比之下, 中国市场对软件需求量大, 而软件业的规模及水平均落后于印度;然而,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硬件生产已经转向了高附加值的生产领域, 并且迅速成为全球信息硬件产品的生产基地, 产值仅次于美国, 称为“世界工厂”。[2]

2.健全贸易救济制度, 加强产业预警机制建设

我国应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 进一步完善应对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技术性壁垒的法规, 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对内则要建立信息披露及政策协调机制, 将市场信息、贸易国政策及政府在国际上的谈判结果充分及时地披露给企业。可考虑加快与贸易摩擦相关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建设, 健全应对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 扩容产业安全数据库, 及时应对来自国外的冲击与影响。[3]

3.鼓励企业积极应诉, 运用贸易救济手段减轻损害

在贸易摩擦案件中, 企业应诉与否对终裁的结果大为不同。企业都不应诉会使印度对华贸易限制变本加厉, 未来应该加强中印贸易摩擦危害性的宣传, 鼓励中国企业积极应诉。面对日益增加的贸易摩擦, 要建立多层次的应对机制。从微观层面上, 中小企业应该努力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不断提高出口产品预警信息的敏感度。其次, 发挥政府作用, 制定有效政策鼓励国内企业更多地对印度倾销进行应诉。

4.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我们要采取多样化的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 特别是农村的消费需求, 借此消除印度等国家的恐惧心理。同时企业要避免盲目竞争, 我国出口企业要理性对待印度市场, 尽快转换现有的竞争模式, 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企业应加快产业升级, 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中走出来, 优化商品结构, 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过程治理”并行的思路转变, 力争从源头上减少贸易摩擦。

摘要: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影响程度的继续深化, 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中外贸易战的主体从传统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转移:印度、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逐步取代欧美日发达国家, 成为发起贸易救济案件主要力量。随着中印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对印度的巨额贸易顺差问题也在日益凸显, 并已成为印度频繁对华制造贸易摩擦的导火索, 针对这种情况, 本文结合最新的统计数据, 分析研究中印近些年来贸易摩擦的特点及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印,贸易摩擦,贸易救济,产品同质性

参考文献

[1]中国化工市场七日讯.中印贸易摩擦.http://www.qrx.cn/d.aspxid=101070.

[2]李盾.中印贸易摩擦[J].国际贸易, 2006, (2) .

中印金融危机 篇3

一、中印金融合作的动因

(一) 中印两国战略互信, 发展双方合作

2013年5月19日李克强总理首访印度。虽然两国的历史遗留问题未解决, 但是中印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 中印面临着欧美出口市场的冲击, 亚洲内部贸易的提升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中印没有理由不在目前困难重重的全球经济环境下, 加大经贸联系的步伐, 此次出访进一步推进中印双方互相了解和信任。

印度政府也在不同场合多次表态“中印并非对手, 两国应该重新安排关系”, 中印应从“对抗竞争”过渡到“合作竞争”, 认为中印“合作中的竞争”是双赢的选择。

中印两国在政治战略上, 相互信任, 为发展双边贸易合作和金融合作奠定良好的内部环境, 如果亚洲两端的两个国家在各自崛起的过程中互相支持, 从“龙象之争”到“龙象共舞”也将指日可待。

(二) 经济持续增长, 贸易增长势头强劲

同属新兴经济体的中国和印度, 不仅在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 还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近十年保持着10%以上的平均经济增长率, 印度也超过7.5%。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的预测, 2013年中国、印度经济产值同比增长率分别将达到8.2%和6.0%, 均高于美国1.5%及欧元区0.2%的增长率水平。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态势, 为中印开展金融合作提供所需的基本经济能力, 为金融合作的深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表1来看, 虽然印度占中国进出口份额比较小, 贸易总额处于增长的状态, 除了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双重影响, 中印贸易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但在2010年中印双边贸易实现了强劲的反弹。从在最近六年贸易总额的增长率可以看出, 中印两国贸易保持较高的增长, 更是在2007年贸易总额增长率达到54.5%, 其中中国对印度的出口增长率更是达到64.8%。中国与印度之间的经贸合作日益紧密, 两国间的贸易地位在不断提升, 照此发展势头, 2015年双方有望实现两国领导人设定的1000亿美元贸易目标。金融合作成为两国迫切的现实需要。

(单位:%)

数据来源:亚洲开发银行。

(三) 中国坚持“走出去”, 投资空间大

由于中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加强对境外投资, 从表2看出, 除2009年和2012年外, 中国对印度对外直接投资 (FDI) 呈现上升的趋势, 2012年中国在印度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为1.54亿美元, 是2007年的7倍。2012年12月底, 印度对中国实际投资4.86亿美元,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06万美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5%。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 印度对外直接投资 (FDI) 呈现小幅下降趋势, 印度对中国的投资量也不是很大, 2006~2011年印度对中国的投资额在3000万美元到5500万美元之间徘徊, 虽然印度吸收中国FDI比例不高, 但是呈现增长的趋势。中印双边投资的增长明显落后于两国的贸易的增长, 中印两国在投资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印度在信息技术、制药领域具有比较优势, 而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方面具备比较优势, 通过优势互补, 不仅可以提高双方的投资水平, 还可以促进本国资源优化配置。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印度储备银行 (RBI) , 《2012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四)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中印金融合作提供新平台

中国与印度作为金砖五国中的成员,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推动并深化中印两国之间的金融合作。在金融机构合作上, 金砖国家共同签署《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框架协议》, 各方以本币形式相互提供信贷额度, 包括资本市场, 以增进金砖国家银行机构的合作, 为金融机构和企业进入各国资本市场提供支持, 促进各国经贸关系发展和扩大贸易规模, 有助于金砖国家间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2012年3月, 金砖国家共同签署《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多边本币授信总协议》和《多边信用证保兑服务协议》, 制度上推进金砖国家间本币结算与贷款业务, 为建立健全的贸易结算支付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设立, 这将有利于调动资源、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 并补充现有的多边和区域金融机构不足。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的推出, 减少对美国国债的依赖, 改变外汇储备投资方向, 提高投资收益率, 这也有利于提高金砖国家的汇率和资本的稳定性。

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机制, 为中国与印度之间的金融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 推动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 促进资金流通和贸易往来促进本币结算和贷款业务规模, 提高了两国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 增加了中印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经济、国际金融新秩序。

(五) 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加快中印金融合作

2013年5月, 中印共同倡议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并将成立联合工作组, 加强该地区互联互通, 推动中印两个大市场紧密连接。2孟0中14印年缅经第济1走期廊中的建旬设刊, 离不开四国金融开放合作, 通过时金融改代革 (、总扩大第金5融40开期放) 、推动金融创新、开展金融合作, 制定适T合i次m区e域s发展的金融模式。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这一次区域国际金融合作也推动中印两国之间金融合作, 有利于加快双边协调机制的建立, 促进跨境贸易本币结算市场、外汇交易市场、资本市场的完善。

二、中印金融合作的制约因素

中国与印度金融合作是区域经济发展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发展阶段, 两国金融合作起步较晚, 要进一步深化区域贸易结算、投融资以及金融合作的规范化, 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一) 中印经贸以竞争性为主, 贸易结构不平衡

在资源要素上, 印度和中国的要素禀赋主要体现在低成本劳动力方面。通过对比中印两国修正后的专业化系数 (CS) 和一致系数 (CC) , 得出双边政治关系影响着双边经贸关系, 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中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中印两国存在较大竞争的领域集中在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和利用外资等, 但在技术和能源领域合作前景广泛。

从表3来看, 2012年印度出口中国占其贸易总额的5.1%, 而印度从中国进口占其贸易总额的11.1%, 比出口中国一倍还多。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 2012年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到390.9亿美元, 远大于印度对中国的进口额149亿美元, 这将成为两国贸易的最大障碍, 如何解决贸易逆差, 以及贸易逆差进入中国的货币如何回流到印度, 这将成为金融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数据来源:WTO Statistics Database。

(二) 金融开放程度和金融体系存在差异

中印两国金融开放程度的不一致会导致在金融合作措施上、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及能力上、金融合作步伐上有着不同的要求。一国经济开放度包括贸易开放度和资本开放度。中国货物贸易开放度高于印度, 而服务贸易开放度远低于印度, 综合来看, 中国贸易开放度低于印度。从投资开放度来看, 印度与中国均是资本流入开放度大于资本流出开放度, 但是印度资本开放度大于中国。印度在1997年全面推进资本账户的开放, 而中国目前正开始启动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步伐。总体来看, 印度经济开放度高于中国。

由于印度拥有一套完善的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金融制度, 印度在资本市场的数量, 结构层次、运行机制以及融资规模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目前已基本发展建立了成熟、多样、有弹性的金融市场和比较完善的市场机制, 印度资本市场运转的效率和透明度都高于中国, 中国要向印度学习, 要健全金融体系, 完成金融合作的对接。

(三) 金融合作的内外利益阻力

中国与印度都处在高速发展的上升阶段, 都报有大国复兴的心态, 在国际事务的利益分配上难以取得一致, 这很可能会影响到, 在国际货币金融问题上的协调合作。

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及历史文化等方面, 中国与印度存在极大的差异, 尤其是中国与印度的边界问题敏感, 各自从本国利益出发, 在重大金融合作决策上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共识。印度为了实现其大国目标, 一贯在东西方、美俄两个大国之间搞平衡, 印度的“左右逢源”让与其合作国家认为感到不可靠、不可信, 也会影响金融合作的进程。

中印与发达经济体的利益冲突也会阻碍未来的金融合作。随着中印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高, 金砖国家的金融合作机制的完善, 在金争取国融际规则的话语权和改造现有国际金融秩序上有N一O定.的1影, 2响0力14, Fi这n必an将c对e由西方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国 (际C秩u序m造ul成at冲iv击e。ty中N国O逐.步5扩40大) 人民币在国际社会中认可度, 不断推动亚洲区域货币合作, 必然会冲击欧美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既得利益和霸权地位, 欧美国家必然会阻碍中印金融合作进程, 干扰金融务实合作以及人民币国际化。

三、中印金融合作的策略

中印金融合作乃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两国的金融合作制度还在建立中, 主要涉及的业务也只是边境贸易计价、结算、货币兑换、贷款等几个方面。两国的金融合作也必将融入到亚洲区域经济和金融一体化之中, 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 建立双边货币互换机制, 健全贸易结算支付体系

中印从实际出发, 逐步推动本币可兑换进程, 共同完善有效的双边货币互换机制, 通过货币互换, 将得到的对方货币注入本国金融体系, 使得本国商业机构可以借到对方货币, 用于支付从对方进口的商品, 增强中印区域内货币的流动性。首先, 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 深入开展金融服务贸易合作。其次, 借助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签署多边统一货币互换协议, 将双边货币互换扩大到区域多边货币互换, 保障在本币结算模式下的资金流动性及金融安全。最后, 增设双边跨境资金监管机构, 负责两国金融市场、货币互换安排的完善与监督, 它对于防范金融危机、推动进一步的区域货币合作具有深远的意义。当两国货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监督机制的健全, 这将促进两国本币直接结算, 扩大本币结算规模。

(二) 促进两国金融领域的交流对话, 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体系

中印两国的风险防范和监管体系不完善, 监管能力有待提高。跨区域金融合作对于提升两国金融监管水平与风险防范能力有重大作用。当前中印之间已有的合作机制和平台中, 唯有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对各金融机构和合作机制方面的有具体阐述。中印两国应借鉴中国与“东盟10+3”合作对话机制, 加快“东盟10+6” (在“东盟10+3”的基础上, 再加上印度、新加坡和澳大利亚) 建立贸易、经济、财政部长级和工作层的会议机制, 以经济合作为重点、金融合作为先导, 推动着中印合作的全面展开。

中印应继续推进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推动“东盟10+6”机制, 在共同区域范围内建立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监测机制, 加强全球资本流动监测力度, 构建国际金融安全网, 形成并完善对主要储备货币发行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的监督机制, 为中印金融合作提供安全的金融环境。

(三) 积极开展金融市场合作

采用本币结算后, 建立健全通畅的人民币回流机制, 允许货币资金跨境流动进行投资, 允许回流的本币资金在国内开设账户进行投资。建立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监控预警体系, 稳步实现资本账户开放, 改善本国货币结构, 实现货币多元化, 分散风险。推动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共同发展, 支持私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 创新金融服务产品, 拓宽融资渠道。

积极开展债券市场的合作。在本国债券市场上引进合作国的投资者, 发行双边本币债券从而培育双边本币债券市场, 降低金融系统风险。借助亚洲债券市场, 以本国货币发行债券, 扩大融资途径, 减少国际资本的易变性的影响。条件成熟时, 可以考虑建立国家债券基金。

摘要:在后金融危机时期, 发达国家市场相对低迷, 中国与印度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通过在新兴市场内部寻求和挖掘新的增长点, 中印两国经贸合作增长迅猛, 中印金融合作迫在眉睫。在机遇与挑战面前, 本文探讨了促进中印金融合作的动因, 以及制约两国合作的因素进行分析, 并对未来的进一步合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金融合作,动因,制约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林跃勤.探索深化金砖国家经贸投资合作新途径[J].外资经贸.2013 (4) .

[2]隆国强, 邱薇.中国经济开放度研究[J].国际贸易.2010 (5) .

[3]胡其伟, 张汉林.金砖国家金融合作路径探析[J].国际贸易.2013 (6) .

[4]蔡春林.中俄、中印、中巴经贸合作-基于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8 (3) .

中印金融危机 篇4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服务外包,竞争力,竞争格局

在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中,中国和印度是两个具有竞争关系的承接大国。发展服务外包对调整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对外贸易增长、加速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日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印度较早地认识到这一点,早在20世纪末就开始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务,目前是世界最大的服务外包承接国。面对印度的领先优势,中国如何抓住当前时机提高竞争力、改善中国在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上的竞争格局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金融服务外包的现状与竞争格局

金融服务外包,是指金融机构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利用外包服务提供商(为集团内的附属实体或集团以外的实体)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的业务活动。金融机构的一些操作性的、非核心的、成本高的甚至部分核心业务,如资产评估、报表审计、软件开发等业务,由于金融机构自身缺乏足够的精力和专业水平而难以兼顾,通过外包给专门机构可有效降低成本、转移风险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外包内容主要存在于两大领域,即业务流程外包(BPO)和IT外包(ITO),具体来说有产品研发设计、发卡与收单服务、数据处理与灾难备份、呼叫服务等。金融服务外包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90年代高速发展,当前在所有外包行业中,金融业的外包规模仅排在制造业之后位居第二。Tower Group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服务业的外包趋势正不断加强,全球最大的15家金融服务企业将扩大信息技术项目的外包业务,金额将从2005年的16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38.9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34%。德勤公司2004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未来5年内美国将有3560亿美元的金融服务要外包给海外机构,占现有金融服务成本支出的15%。另一份报告预测,全球外包市场容量将达1万亿美元左右。

外包通常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把耗费大量人力的服务及操作中间环节外包到人工成本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Gartner集团认为目前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外包出的IT职位比例不足5%,到2015年该比例将增至30%,未来5年内服务外包迅速增长的势头将导致大量资金从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流向发展中国家。在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的全球市场中,我国和印度是最受关注的两个国家。毕博管理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彼得·郝勒维茨认为:到2015年中国和印度将成为全球金融服务外包业的中心,因为中、印两国拥有大量受过良好培训的外包业务人才、劳动力成本优势、能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等因素,更重要的是,跨国金融机构从全球化的长远发展战略考虑,已经把中国和印度市场作为其战略部署的一部分。因此,在全球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中,印度是我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而且目前居于优势地位[1]。IDG的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已达1 000亿美元。而印度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外包承接国,并垄断了美国市场。根据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4年外包业务为印度公司带来了172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占全球同类市场的44%。预计到2008年印度在全球软件和后端办公服务外包市场所占份额将达到51% ,年销售收入将达到480亿美元。另一份研究表明,印度外包商在全球离岸外包市场上占有80%的份额。美国情报文献中心的统计显示,2003年印度服务外包业赚取了170亿美元,而我国的服务外包仅有6 000万美元的收益,远远落后于印度。在利用科技手段保障和促进金融服务方面,我国也与之存在差距,因为我国的高端通信产品和大型计算机系统软、硬件严重依赖国外。

二、印度金融服务外包的现状与竞争优势

1999年,为解决“千年虫”问题,许多国际金融机构将数据修改工作外包给印度,这促成了印度金融外包业的崛起。印度金融外包业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高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达56%, 2005年营业总额达280亿美元,直接从业人员25万人。目前,印度金融服务外包的提供范围扩展到信息类业务、人力资源管理等更具战略性的领域,越来越多的金融集团将业务流程整体外包给印度企业。这使印度企业不仅提供优质的互动式客户服务,也承担了欧美本土企业相应的责任与义务。花旗、渣打、汇丰等大型金融集团已在印度设立了10多个处理中心,这些处理中心规模增长迅速。如渣打银行全球共享服务中心为渣打银行在全球56个国家的分支机构提供统一的、标准化的后台业务支持,可以对全球各个分支机构业务运营情况进行比较和评价。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将各种数据管理、呼叫中心、客户服务等迁移到印度,带来大量相对高收入、高技能的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印度的产业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在银行业中,金融服务外包已经涉及到批发银行、金融市场分析与交易等多种高端业务。在印度开展外包业务的花旗银行、VISA信用卡、通用金融公司、渣打银行等国际金融巨头创造岗位超过20万个。此外,一半以上全球最大的保险机构都在印度开展了金融服务外包[2]。

2005年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发布了《离岸业务的行业反馈》报告,总结了印度金融服务外包迅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和竞争优势,主要有:第一,充足的人才资源。服务外包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印度具有大量说英语的专业人才,调查、分析等高端业务员工基本上都具备硕士以上学位。有关外包服务的教育和培训机构也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政府与大学、培训机构建立密切联系,牵头策划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学校教育向职业教育延伸。第二,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在印度外包企业较集中的城市,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交通、通讯、电力、生活等配套设施齐全、可靠而且成本低廉,使金融外包企业能全天候运营。钦奈、班加罗尔、德里等外包企业较集中的城市还是航空枢纽。第三,政策支持。外包业务得到了印度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明确信息产业是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让外包业务享受到税收减免、财政补贴、进口设备免税等优惠措施,在批准用地方面提供便利。印度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专利、知识产权的法规,并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监督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在这些措施鼓励下,有充足的合格服务供应商和新进入市场的中小企业可供选择。第四,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印度企业重视外包管理,都有由董事会负责的专门机构和外包业务发展战略。企业都备有处理突发故的紧急预案,大规模的业务被分散到不同的子公司来减小意外风险。企业都通过了英国信息安全标准的认证,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客户资料和数据的安全。印度政府也全力构建金融服务法律构架,要求企业全面接受相应的国际认证。印度企业还严格遵守合同,树立自己的品牌和声誉。

三、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现状与竞争优势

我国的金融服务外包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IT外包。1992年中国银行成立的博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1996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的软件开发中心,都专门为本行提供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维护。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软件开发、技术研究、支持推广业务均外包给了隶属于总行的软件开发中心,其他中小商业银行则多采用将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给专业公司的做法。金融外包业务也在IT以外的其他领域快速推进,其中以信用卡和保险后援中心最引人瞩目。2003年之后,我国信用卡发卡数量节节攀升,国内银行在不同程度上将信用卡业务外包。目前,我国的外包服务提供商可以提供银行卡业务的全套服务,从申办筹建、设计产品、市场营销到交易处理和客户服务,甚至包括客户数据分析和市场定位。预计到2010年,在超过3000亿美元的离岸外移投资中10%有希望投向中国,其中与金融相关的业务流程外包 (BPO)约50亿美元以上;在岸外包方面,我国BPO市场预期将超过500亿美元[3]。随着我国金融外包业务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发包主体范围的逐渐扩展,其规模会越来越大。

我国在制造业方面的领先优势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金融服务外包承接国。与印度相比,我国在承接外包业务方面具有以下竞争优势:一是我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投资环境良好,是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近450家已在华投资,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的超过30家,投资设立的研发机构超过700家。目前,我国已经聚集了各路金融外包业巨头,既有埃森哲、IBM等世界著名的BPO公司,也有如Infosys、塔塔等来自印度的公司。欧洲流程外包研究机构Morgan Chamber分析称,中国银行业的变革以及外资银行的发展计划,将给中国的BPO提供商带来战略性的机遇。我国将有机会同全球领先的银行合作,分享银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这种合作未来会成为我国BPO走向世界的桥梁。二是我国拥有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人才储量大。三是我国的综合成本优势,在人力资源、能源、基础设施方面我国都享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四是我国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在电信、交通领域。五是我国拥有庞大的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为了在我国市场占有立足之地,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建立起客户群。尤其是香港和上海正在成为整个亚洲的金融中心,以市场带动的服务外包趋势势不可挡。印度金融服务外包以软件业外包为主,很少为国内信息化服务,而我国金融信息业以满足内需为主,信息化与软件业互相带动。六是我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亚洲的中心,经济发达的日本和韩国都靠近我国,文化传统相似,日韩两国企业要发放金融外包业务,我国都是首选[4]。

目前,商务部已将发展服务外包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启动了“千百十工程”,即在5年内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资金,建设10个服务外包基地,吸引100家跨国公司将部分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养1000家承接服务外包的企业。目前,上海、深圳、北京等金融发达的城市纷纷建立金融服务中心。首先是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2005年7月上海银行卡产业园被确定为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签约和预约项目的总投资超过人民币100亿元。国家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陆续出台了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着手将其打造成为国内首家金融外包业务示范基地。这有利于将跨国金融机构的后台业务部门吸引到上海,把上海建成国际跨国金融机构的亚太总部所在地和服务全球的后台基地。上海银监局的一份研究显示,近两年外资银行亚太区外包中心正在逐步向上海转移。在沪外资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和专业性较强的银行,已经在境内投资的关联公司开展外包业务,业务种类和业务量都在逐步增加。这些分行或者公司,将来都将被打造成外资银行亚太区服务外包的操作中心。其次,深圳罗湖金融配套服务中心。金融业是深圳市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罗湖区“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强化金融中心的定位,并切实建设“产业金融中心”、“金融创新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配套服务中心”,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建设金融中心区。第三,北京金盏金融后台服务区。北京市通过了《加快首都金融产业后台服务支持体系建设的有关建议》,规划出包括海淀区稻香湖金融后台服务区、朝阳区金盏产业园、通州区新城商务园等3处金融后台服务园区。北京综合考虑了金融服务区对交通、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以及北京CBD、朝阳区以金融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在朝阳区金盏金融服务园区建设的总体工作设想和全面论证[4]。

四、我国发展金融服务外包的竞争策略

考虑我国发展金融服务外包的优势与劣势,对比到我国的实情和印度优势与经验,我国在增强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的竞争力方面可参考以下策略。

(一)政府制定支持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印度的经验表明,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这一方面需要成立金融服务外包的行业管理机构和专项发展基金,以行业协调和互助的方式推动外包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应鼓励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研究制定保护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安全的国家法规和行业规范。对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取得的重大社会或经济效益的知识产权项目,通过专项资金的形式给予奖励。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大力倡导企业诚实守信,保护客户商业秘密,遵守国际上的信息保护规则,在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内设立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机构,加强软件盗版等各类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其次,拓宽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投融资渠道,改善投融资环境。建立服务外包企业贷款平台,优先为外包企业提供贷款等融资支持。此前商务部已经宣布每年拿出1亿元服务外包产业专项资金,国开行也将提供50亿元贷款,用于各地外包基地和企业的基础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担保机制,允许其用软件产品等无形资产进行抵押贷款。推动政策性担保公司积极为中小服务外包企业提供短期贷款的担保。鼓励风险投资、社会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服务外包产业。支持有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收购兼并和海内外上市。三是对服务外包企业采取减税、免税及减免房租等优惠措施。目前,在印度、捷克等外包发展迅速的国家,政府都给予服务外包企业极大的税收优惠,增强了该国外包的竞争力。商务部正会同信息产业部、科技部等20多个部委制定关于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四是加强市场推广和营销力度。政府要逐步认识到服务外包的重要性和商机,进行统一规划和宣传推广。

(二)制定总体性外包承接战略

我国承包企业首先要在战略上从暂时性、战术性向长期性、战略性转变,根据新的形势制定具有全局性、主动性特点的发展战略。我国企业应改变自身的定位,从过去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加工厂”变为各大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伙伴,全面融入到各金融机构的业务中去。其次,服务承包企业应建立业务动态监管制度,制订科学合理的外包承接流程,严格履行服务外包提供商的责任和义务,并采用接受发包单位的全面评估,以期最大限度降低承接服务外包的风险。第三,建立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我国的承包企业应遵循合法、风险控制、保护客户合法权益、有效监管等原则,识别外包活动潜在的风险,借鉴国外金融服务外包监管的经验,确立自己的符合金融服务外包监管原则的规范和制度。

(三)发挥比较优势和集群优势,扩大业务承接范围

我国首先应该根据本国国情,分行业有计划地选择重点行业拓展外包领域。国内企业应分析和发掘自己的比较优势,结合我国的劳动力和成本优势,要增强自主创新和研发的能力,打造自己的竞争优势,争取全球服务外包的核心业务的承接。国内企业承接的外包业务通常是特定金融功能的业务,如客户服务、金融分析、客户系统软件开发等,而业务流程外包等较复杂的业务则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这要求我国企业应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外包市场,包括信用等级评估、市场调研、后勤保障、计算机业务及系统的维护维修、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形象建设等通常业务,还包括一些新兴业务及复杂程度较高的业务流程外包。其次,要发挥文化、地理上的优势,从向韩国和日本金融机构提供IT服务外包开始逐渐扩展服务领域。随着我国外包人才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英文水平的提高,为扩大金融外包项目流入我国提供了有利的基础,金融机构应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提供专精式服务外包。第三,加快金融服务产业集群基地建设,发挥产业集群优势。目前上海、深圳、北京等金融发达城市都规划了专门的金融产业基地,以改变地域分散、个体规模小、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水平偏低的服务外包状况。应加快改善产业基地基础软硬件环境建设,借鉴印度、爱尔兰等国际先进服务外包基地发展经验,从建设高水准、前瞻性的服务外包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要求出发,建设配套功能齐全的国际化服务外包园区。完善通信基础设施,筹建直达欧美、日本的高速互联网络出口。对入驻基地的国内外著名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的购地建设、购买或租赁自用办公用房,实行土地房租优惠政策。

(四)加大对外包业务的专门人才培养及引入力度

一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各类培训机构对社会急需金融服务外包人才进行培训,来缓解人才矛盾,尤其是把英语及软件人才的培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2006年10月,首家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张江创新学院”在上海成立,开始进行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对于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要经常和承接外包业务的企业联系,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和课程设置,培养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专门人才。此外,行业主管机构或承包企业可以联合高校进行职业资格认证和培训,使大量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通用人才通过针对性的职业资格认证,成为可以迅速进入工作岗位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大量招揽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加大对高级人才的引进力度,设立专门人才引进基金,引进人才在简化出入境手续、落户以及提供住房等方面实行优惠,给予便利。这种多渠道的培训将为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徐海慧.中印将成金融服务外包全球中心[N].国际金融报,2006-07-03.

[2]李文茂.印度金融外包服务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J].华北金融,2006(11).

[3]戴丽昕.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中国成为仅次于印度的外包供应商[N].上海科技报,2007-07-04.

上一篇:布局4G下一篇:话务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