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合作

2024-10-14

中印合作(精选12篇)

中印合作 篇1

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迫使中印进行能源合作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 国际经济合作日益广泛, 能源合作也被纳入经济合作的体系之中。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各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会相互影响。而能源合作也正成为双边、多边以及区域经济合作一个关键点。能源合作组织不断增多, 除了像石油输出国组织这样的能源合作联盟, 欧盟、独联体、以及正在形成的东北亚等区域组织都在加强和推动能源合作。中印作为相邻的能源消费大国, 彼此之间影响会更大。如果双方加强合作, 就可以避免很多消极和不利的因素, 形成双赢局面。因此, 中印开展能源合作是世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一种必然趋势。

二、石油能源的特殊性和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趋势迫使两国进行能源合作

石油和天然气作为矿物质能源, 其分布具有地缘属性, 使得其成为各国争夺的对象。加上它本身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能源的绝对数量在不断减少, 某些大国又意欲操控国际能源生产国, 以满足私利, 这同时导致了国际油价动荡。并且, 由于石油和天然气分布的地缘属性, 导致运输安全的地缘政治特性凸现, 给能源的运输带来困难。加上美国等大国对海洋运输线的部分控制, 加强能源合作变的愈加重要。而中印同为地缘上的亚洲国家, 为石油管道以及海洋运输都提供了条件, 加强中印能源合作就变得更有必要性。

三、中印两国能源领域面临的共同问题迫使两国进行能源合作

(一) 中印面临相似的国内能源紧缺问题

中印都是世界上的石油消费大国。中国石油消费量占全球石油消费量的7.6%, 仅次于美国, 每年有40%的石油需要进口。据国际能源署预计, 到2030年, 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将占需求量的74%。而中国对外石油依赖的程度, 在2004年达到35%左右, 且总体呈上升趋势, 预计2020年将达到60%。比起中国, 印度更是贫油国, 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只占全球石油储量的0.4%, 但每年的消费量却达到1.2亿吨, 居世界第六位。且印度石油日均消费量的70%需要进口, 预计到2030年, 进口石油将占其石油需求量的91%。中印国内面临相似的能源问题, 消费量大大超过其产量, 能源对外依存度很高。

(二) 中印面临共同的海上运输风险和中东局势动荡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 中印在能源的求购上各有优势。中国对俄罗斯、中亚的油气采购和开发有较大的地理优势, 而印度在中东、非洲、伊朗的油气采购方面有地利之便。在东南亚、拉美、里海油气资源的求购则优势相当。从目前情况看, 中国从前面提到的六个高风险国家进口石油份额达60%以上, 印度油气67%来自高风险国家。虽然, 印度的石油运输安全在马六甲海峡上占有相当优势。但近年来恐怖活动时常在世界范围内发生, 海盗活动也十分猖獗, 这都增加了印度从海上运输能源的风险。同时, 两国对中东石油的依存度都相当高, 中国进口石油的60%来自于中东, 而印度更以其地利之便绝大部分进口原油来自于中东。由于中东的局势一直不稳定, 也带来了诸多不安全因素。

四、中印双方石油博弈的不良后果迫使两国进行能源合作

由于中印国内面临相似的能源短期问题, 这使得中印两国在注重购买海外石油的同时, 都在积极寻求能源进口来源的多元化。例如, 两国国有石油公司都在留意投资购买海外油气田股份或者开采权, 这导致缺乏协调与沟通的中印石油企业屡屡发生恶性竞争。2005年9月, 印度ONGC的子公司与中国公司就收购北美石油生产商Encana所拥有的厄瓜多尔油田展开竞争, 最后印度公司因无法保证油田不受厄瓜多尔政府干涉及掌控而撤回收购计划, 中国公司以14亿美元的价格完成收购。像这种收购战, 虽有一方获胜, 但双方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印度石油公司铩羽而归, 中国公司却不得不支付大笔的美金来兑现被竞争抬高的价格。如果中印实现联合收购海外油田, 就可避免抬高要价, 对中印参与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定价、遏抑“亚洲溢价”, 也有重大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中印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 面临着许多共同的能源安全问题, 双方存在能源合作的必要性。若双方都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能源合作步伐, 将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 更好地建设自身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摘要:中印同作为亚洲的大国, 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下、面临共同的能源紧缺、共同的海上运输风险、竞争博弈的不良后果等问题, 这都使中印能源合作变得很有必要性。

关键词:中印,能源合作,必要性分析

参考文献

[1]何一鸣、刘广慧:《加强中印能源合作的可行性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6 (6) [1]何一鸣、刘广慧:《加强中印能源合作的可行性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6 (6)

[2]陈利君:《加快中印能源合作的战略思路》[J]。云南社会科学, 2005 (6) [2]陈利君:《加快中印能源合作的战略思路》[J]。云南社会科学, 2005 (6)

[3]李德木:《中印能源战略合作的可行性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1) [3]李德木:《中印能源战略合作的可行性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1)

[4]赵诣:《中印能源:从竞争走向合作》[J]。中国社会导刊, 2006 (4) [4]赵诣:《中印能源:从竞争走向合作》[J]。中国社会导刊, 2006 (4)

中印合作 篇2

提中印关系四点建议

习近平表示,当前,中印关系保持全面快速发展势头,中方始终视印度为战略合作伙伴,真心希望同印度一道,抓住机遇,排除干扰,携手合作,推动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就发展中印关系提出四点建议:一要推动中印增进战略互信。二要推动中印深化务实合作。三要推动中印妥善管控分歧。中印都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双方要处理好边界、跨境河流问题,加强在防务、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合作。四要扩大中印交流对话。

辛格总理表示,进一步发展与中国关系是印度外交首要任务之一,印方愿与中方进一步加强战略沟通和人文交流,增进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提高务实合作水平,加强防务合作,通过友好协商妥善处理分歧。

法律形式规范边防合作

此次访问是自1954年以来两国总理首次实现年内互访,具有重要意义。李克强在与辛格会谈后双方签署了交通、能源、文化、教育、地方交往等9项双边合作文件,其中之一就是中印两国政府边防合作协议。

23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此次中印签署边防合作协议,是以法律的形式把好的做法和经验肯定下来,确定为双方今后处理类似情况的要求和规范。

■ 中印联合声明摘要

●两国边界问题特别代表正受命探讨中印边界问题的解决框架。两国领导人鼓励特别代表朝这一方向努力。双方认为,中印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是双边关系发展重要保障。中印1993年、1996年和2005年协定均承认相互同等安全原则。双方在上述协定基础上签署边防合作协议,这将有助于维护边境地区稳定。

●防务交流和军事训练对增进两国信任和信心十分重要。今年11月,双方将举行反恐联合训练,这凸显两国政府增进相互理解的共同愿望。今年7月,两国防长一致同意加强防务交流和互访,相关活动将逐步落实。综合新华社电

■ 解读

“中印边防协议强调双方合作”

中印互为邻国,有20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两国1962年曾在边境地区兵戎相见。边界争端一直是影响中印关系发展的一大因素。

在此之前,中印双方就边界问题有3份协定,分别是:1993年时任印度总理拉奥访华,双方签订《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1996年江泽民主席访印,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在中印边境实控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2005年温家宝总理访印,双方签署《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

中国南亚学会会长孙士海注意到,此次中印双方签署的协议有“合作”二字,这是此前的协定所没有的,应该是强调两国边防人员进行合作,肯定了以前的有效措施。他对新京报 记者表示,时隔8年中印又签署一份边界协议,本身就有积极的意义。中印双方都不想把边界问题闹得太大,影响两国整体的关系。

在边界问题上,中印有定期的沟通机制。1981年以来,两国政府为解决边界问题,几乎从未间断谈判进程。2003年,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举行第1次会晤。今年6月,双方已进行16次会晤。在第5次会晤期间,双方就解决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达成一致。

在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15次会晤时,双方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建立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的协定》。

该机制将由两国外交部门司局级官员牵头,双方外交和军事官员组成,主要任务是处理涉及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的事务。机制将研究开展和加强中印边境地区军事人员和机构交流与合作,处理可能出现的影响中印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的问题和情势。

该机制不承担探讨边界问题解决方案的任务,不影响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机制。新京报记者 储信艳

■ 中印军演

在中断近5年之后,中印将迎来首次联合军演,在此之前,中印两军曾举行过多次联合军事演习。

●2003年11月14日中印海军在上海附近的东海海域进行代号为“海豚0311”的联合搜救演习,这是中国海军首次与印度海军进行非传统安全领域联合演习。

●2004年8月28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印度军队边防部队在西藏自治区普兰县境内举行联合登山训练,这是中印边防部队首次在边境地区举行联合登山训练。

●2005年12月1日 中印海军在印度洋北部海域举行代号为“中印友谊-2005”的搜救演习。

●2007年12月19日至25日 中印陆军在昆明举行“携手-2007”中印陆军联合反恐训练。这是中印军队首次举行反恐联合训练。

●2008年12月6日至13日 中印军队在印度贝尔高姆地区举行代号为“携手-2008”的联合反恐训练。(储信艳)■ 梅德韦杰夫访华花絮 时间:23日早晨 地点:钓鱼台 中俄总理相约散步

23日一早,李克强总理和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钓鱼台国宾馆相约散步。两位老朋友既商国是,也叙友谊,都对这次总理会晤的成果感到满意,共同展望了两国合作的美好前景。

散步后两位总理话别。李克强赶往人民大会堂为印度总理辛格举行欢迎仪式。梅德韦杰夫则前往李克强的家乡安徽,继续他对中国的访问。据人民网报道

时间:23日下午 地点:中科大 梅教授“开课” 萌翻师生

23日,梅德韦杰夫在结束北京行程后来到安徽,他在中国科技大学发表演讲,并被中科大授予了荣誉教授。接过证书后他说,“既然你们授予我荣誉教授头衔,那么我现在就给大家上课,请给我一个半小时左右时间!”

当天,梅德韦杰夫在参观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后于下午来到中国科技大学,与师生交流。由于演讲现场较小,一票难求,中科大特地在教室安排了直播,网络上也可同步收看。

曾担任过多年大学讲师的梅德韦杰夫对于讲台一点也不陌生。爱好摄影的他还向观众们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在展示自己拍摄的莫斯科照片时,梅德韦杰夫说,莫斯科是一座人口稠密的城市。

他还透露自己坐直升机上班的原因。“根据不同统计数据,有1200万-1500万人生活在莫斯科,为避免(给道路交通)制造问题,我被迫上班不乘车而是坐直升机。”

从竞争到合作:中印能源关系析论 篇3

摘 要: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新兴大国,又都是能源进口大国,在国际能源领域形成竞争关系在所难免。在中东、中亚—里海、俄罗斯及世界其他地区,中印展开能源竞争导致双方利益缺失。随着中印双边关系的改善,双方领导人做出了及时的政治判断,中印企业联手参与国际能源合作,正在实现由竞争对手向合作伙伴的身份转变。

关键词:中印;能源博弈;“亚洲溢价”;双赢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1-0069-05

From competition to corporation:analysis of Sino-Indian energy relations

WANG Chang-ming,FU Ju-hui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ic Culture,Xiangtan University,Hunan Xiangtan 411105,China)

Abstract:China and India,as two rising countries and two big energy-import countries,are unavoidable to compete in international energy field. In Middle East,Middle Asia-the Caspain Sea,Russia and other areas of the world,energy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results in mutual interests defe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India,the leaders of both countries made political judgment in time,the enterprises of both countries are cooperated in international energy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 from rivals to partners.

Key words:China and India;energy game;Asian premium;win-win

世界已经进入石油经济时代。石油不仅是一种商品,受供求关系的调整,更是一种战略物资,是各国争夺与控制的目标,因而也受到政治因素的制约。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黑色的金子”,是保障国民经济的重要能源。

所谓“能源问题”,确切地说就是“石油问题”。历史上,对石油的占有与需求一直被当作衡量强国与弱国、大国与小国的重要标志,石油因此被称作战略产品。近年来,石油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国之间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石油争夺战。

关于“石油的威力”,汉斯·摩根索非常精辟地指出,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取代的原料的出现,引起了主要政治大国间相对权力的变化。因为谁要是能够将它加到自己原有的原材料的资源上,谁就大大增加了自己的资源,并以相应比例剥夺了对手的资源[1]

一、中印石油对外依存度对比分析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新兴的能源消费和进口大国,迅速上升的能源需求与本土供应能力下降的反差逐渐加大,决定了两国海外能源依存度日益上升,能源已成为制约两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此,两国都把石油战略与能源安全作为实现崛起的战略课题,进而引发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博弈。

(一)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演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石油与天然气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中国已在1993年成为石油产品的净进口国,而在1996年以后又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03年中国净进口石油9 700万吨,与2000年相比,增长39.35%,平均年增长11.69%,对外依存度达33.27%,形成进口高度依赖的格局,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04年,据海关统计,中国3.14亿吨的原油消费量中,有1.22亿吨从国外进口,对外依存度为42.1%。据《世界能源展望》的估计,到2030年,中国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将达到82%。而在1994年,这一数字仅为1.94%。与此同时,中国能源需求的弹性系数也明显上升,从2000年到2003年分别为0.02、0.47、1.21和1.45。2003年,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速度比GDP的增长速度快了4.1个百分点,但仍然满足不了需要。目前中国油气储量居世界中游,约占世界能源总量的十分之一,但相对量严重不足。我国人均可采石油资源量、人均石油产量和人均石油消费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8%、24%和22%[2],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印度石油依存度的现状

印度是世界石油与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供需矛盾突出。从独立至今,印度能源战略经历了从基本依靠进口到最大限度实现自力更生的变化历程,但受制于资源条件,目前油气仍以进口为主。印度国内的石油资源十分有限,属于贫油国。印度目前所探明的石油储量只有16.6亿吨,只占到全球石油储量的0.5%。其能源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3%以上,其中石油占33%,天然气占7%。印度也是全球能源消费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其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印度能源总体需求将呈加速递增趋势。但印度本土石油产量已呈下降之势。2005年,印度本土的石油开采量和汽油生产量同前一年相比,分别下降了5%,且原油生产下降趋势难以扭转[3]。目前,印度每天石油消耗为200多万桶,居世界第六,其中70%需要进口,预计未来25年印度经济发展所消耗的石油中将有90%需要依赖进口。根据美国能源部《2004年度国际能源展望》报告,2025年,印度能源需求中石油为日均530万桶,天然气每年为2 500亿立方英尺;与目前相比,各种能源需求都将大幅提高,其中石油将增加1.5倍,天然气2.1倍。消费结构也有所变化,其中石油占34%,天然气占16%。

(三)中印石油多元化战略的相似性

中印同属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迅速,油气消费量大,对外能源依赖度高,两国在能源领域具有一定的共性。首先,两国国内生产量均相对不足,供需缺口不断增大。为改变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状况,都在积极拓展国外市场,走多元化进口战略。得到长期稳定的油气供应以保证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已和边境安全一起并列为印度国家安全的最重要的两大任务,为此,这些年来印度以四面出击的姿态,大力争取海外油气资源,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和国际能源合作[4]。而中国从1992年起政府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方针起,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就开始踏上了“走出去”的战略征程,主要是换取海外份额油和扩大进口石油渠道,这势必导致中印两国在国际能源市场展开竞争。其次,在石油来源和运输通道上,中印又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资料显示,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供给分别占到中印两国石油总进口量的60%和70%以上,且均经由波斯湾、印度洋航线。

中印能源对外依存度的相向性、主要进口来源地的同源性,地缘政治、经济的相关性等因素的作用,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中印两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既密切相关又相互竞争。在两国政府大力支持下,两国国有石油公司都在留意投资购买海外油气田股份或者开采权。

二、中印能源博弈

(一)中印在中东石油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中东地区是世界石油储量最丰富,也是目前石油产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地区。中东地区拥有世界原油和天然气液剩余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同时还拥有未发现资源量的近40%[5]。截至2003年底,中东已探明石油储量为990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3.3%;产量为10.93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9.6%。同时,在过去20多年的勘探发现中,中东地区石油储量占全球的比重不降反升,从1980年的55%增加到2002年的65%,而且随着勘探的发展,预计这一比重可能增加到70%到75%[6]。因此,中东在未来世界石油格局中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中东作为世界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几十年来一直是大国传统的战略争夺目标。

由于中东是中国和印度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区,中国和印度分享中东石油资源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印度为满足自身发展对能源的需要,正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争夺中东石油资源,解决国内日益紧张的能源供应问题。继2000年通过副部长级联合委员会建立伊朗石油出口印度的机制后,2003年5月印度与伊朗又达成协议,伊朗承诺未来25年内每年向印度提供500万吨液化天然气,未来一年内每天为印度提供10万桶石油。伊拉克战争后,印度又与伊拉克临时政府谈判,以求每年从伊拉克获取300万吨原油。2001年印度还与卡塔尔签署1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销售合同,由此25年内每年可从卡进口750万吨液化天然气[7]。印度还在沙特、阿联酋、也门、阿曼等国“以工程换石油”[4]

中国在中东的石油开拓工作也只是近几年才刚刚起步。2004年3月7日,中石化在沙特首都利雅德和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一道与沙特王国石油部签署了开发鲁卜哈利盆地B区块上游协议。这块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的气田,位于沙特的东北部,是沙特25年来第一次对海外投资者开放的三块气田中的一块,也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10年来第一次正式登陆世界最大的油气富集区。2003年12月31日,中石化国际勘探工程公司在伊朗卡山区块风险勘探中成功打出高产油气井,同时,中石化还参与了世界第二大油田阿扎德干德油田北部区块的竞标。在中东,中国的石油战略已初见成效。

由于中国公司具有较强的实力,在中印中东石油博弈中,中国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并且进军势头较猛,只要充分利用好我国在各方面的资源,是可以在中东有所作为的。

(二)中印在中亚——里海石油地缘政治中的博弈

石油已成为当代国际政治、军事和外交关系的重要筹码,各国为了获取石油围绕着世界特定区域而进行的激烈争夺和冲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就是所谓的石油地缘政治[8]。中亚——里海地区是另一个石油资源竞争激烈的地区,里海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美国能源部估计里海石油可开采储量为2 000亿桶,人称“21世纪的波斯湾”。作为中东以外新的能源供应地,中亚石油资源使其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在“石油心脏地带”的连接作用进一步强化了中亚在能源格局中的地位。中印在地缘上都与中亚紧密相连,围绕中亚展开的石油地缘政治博弈方兴未艾。

借助于与中亚国家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良好的政治关系和优越的地缘优势,中国石油公司纷纷登陆中亚能源市场,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2005年8月初,中国天然气集团(CNPC)以41.8亿美元力压印度国有天然气公司(ONGC)与米塔尔钢铁集团的联合叫价,并购了哈萨克斯坦第三大石油生产商PK公司。中印两家国有集团对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的争夺充分显示印度和中国对能源日益强烈的需求(注:http://zhaoligen.bokee.com/4867686.html)。(2)2005年12月31日,在中哈两国通力合作下,中哈石油管线开通,2006年5月开始向中国输油,这条管线投入使用后将部分缓解中国石油进口过多依赖中东和由于日本的介入而使“安大线”受阻的压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哈管道有可能与哈伊(朗)管道以及中亚地区管道实现连接,可以将中东——中亚——俄罗斯的原油运往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

印度目前正在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和开发油气资源,并取得成效。印度与俄罗斯、缅甸、伊朗、委内瑞拉及中亚各国领导人互访频繁,同这些国家签订了有关能源的贸易与合作协议,购买和参与开发它们的油气资源[9]。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已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作为重点合作国家,力争在西伯利亚、里海和东萨哈林地区获得相当规模的勘探开发区块和油气储量。印度已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附近建立了其第一个海外军事基地,这是印度加入中亚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印度还全面展开建设泛亚天然气管道(TPI、IPI、MBI),其中北线是土库曼——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管线(TPI),是土库曼——阿富汗——巴基斯坦天然气管道(TAP)的延长线。印度已与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就该问题进行过几次会晤与磋商。这两国已经接受印度成为TAP观察员。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长参加了2005年10月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举行的有关TAP第九次会议。印积极介入中亚,其着眼点在于中亚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油气资源,并显示印在其周边有所作为,与中国争夺地区影响力的战略意图。

在中亚石油地缘政治博弈中,中国获得了更多的主动权,但也面临“三股势力”和世界政治、经济、外交等复杂关系的考验。另外,中亚石油向东输入中国,并通过中国进入东亚与东北亚市场,始终是美国的一个战略遏制方向。2006年5月初,美国副总统切尼访问哈萨克斯坦的主要目的是“敦促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对输油管道的走向做出‘正确选择。切尼所谓的‘正确选择,无非就是为实现美国的地缘战略,压制哈将输向中国的石油转向西方国际市场”[10]。 中印在中亚的石油地缘政治博弈还会受到日本、俄罗斯等大国互动关系等因素的干扰。

(三)中印俄石油博弈

俄罗斯的石油总储量和天然气蕴藏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石油年产量占世界总量的9%,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出口国。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石油储量,严重依赖石油进口的中国和印度都把俄罗斯当成是最佳供油国。与俄罗斯地理上相邻的中国和政治上接近的印度都在为争夺俄罗斯的石油资源明争暗斗。俄罗斯则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丰富能源,大搞能源外交,以获取经济利益,提高政治地位。

中国与俄罗斯自建立睦邻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以来,双方已形成稳定、和平与友好的国家关系,这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背景。中国处在世界能源带的东端,开拓中国市场,是俄罗斯能源外交的重要对象。同时,中国视俄罗斯为能源多元化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中俄经贸关系发展势头强劲,双方在石油、天然气、电力方面的合作比较顺利。2003年11月初,中、俄、韩三国公司就酝酿多年的“俄罗斯科维克金——中国——韩国”天然气管线的建设项目达成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9月温家宝总理访俄,双方在能源合作问题上达成了四项共识(注:这四项共识是:(1)双方重申进行能源合作;(2)俄方同意通过铁路向中方供油,并修建输往中国的油气管道;(3)中国亦可参加对俄油气开发的投资;(4)俄还考虑通过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向中国供油的可能性。)[11]。自2006年开始,中国每年从俄尤科斯石油公司购买1 000万吨原油,合同期限为7年。2007年是俄罗斯的“中国年”,这一年中,除了俄罗斯要加紧修筑远东石油管道、推动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外,中俄政府间的合作也持续升温,2007年合作项目多达190项。能源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石之一,是巩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但中俄能源合作还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由于俄罗斯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心存疑虑,处处设防,试图利用“石油外交”和“军售外交”以达到牵制或者遏制中国的目的。政治现实主义认为,地理上相邻的两个大国总是倾向于把对方视作竞争对手和潜在威胁。“安大线”和“安纳线”之争,明白无误地告诉世人,石油问题是俄中关系的软肋[12]。与军售一样,俄罗斯在对华能源外交上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合作伙伴。

长期以来,俄罗斯一直视印度为其在亚洲地区的战略盟友。目前,印俄已经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政治上互相支持,军事上密切合作,经济上互通有无。俄罗斯在民用核能等领域的技术较为成熟,其石油产品出口能力也较强,可有效地满足印度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印度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无疑对俄罗斯有较大的吸引力[13]。印度为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利用印俄传统友好关系,在俄罗斯能源市场与中国展开竞争。2004年印俄在能源合作方面取得较大进展,能源合作已经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俄欢迎印收购尤甘斯克石油公司,印拟向俄萨哈林和里海油田投资30亿美元,以拓宽能源进口渠道。此外,俄承诺帮助印勘探油气资源,在印建核电站[14]。2005年2月21日,印度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备忘录,就萨哈林三期天然气项目、凡克尔等油田合作开发等11个项目达成了一揽子协议。2007年1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新德里与印度总理辛格签署了关于俄向印出售4座轻水反应堆的协议。印度石油部长迪欧拉24日已经宣布,印度方面将在普京此次访印期间提出参股俄“萨哈林—3号”油气项目的要求(注:http://www.sina.com.cn 2007-01-26.)。

俄罗斯是印度寻求海外能源资源的主要对象,但俄罗斯谋求海外能源合作多元化,难以让印度独家得利。尤其是俄罗斯谋求与中印构建战略协作关系,对中印能源合作将维持某种平衡。如在俄罗斯政府拍卖尤科斯最大子公司尤甘斯克的过程中,建议中国和印度的石油公司收购尤甘斯克的股权,这同印度的初衷大相径庭。

由于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不安,长期大量依赖中东石油进口存在很大的风险;俄罗斯推进能源外交增加了中印在俄能源市场竞争的不确定因素;中亚三股势力的存在以及其他大国的战略介入等都使中亚能源博弈变得更加微妙。近年来中印在非洲、南美等新兴能源市场的竞争也初露端倪(注:例如,2004年印度国营石油天然气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谈判谋求购买其在安哥拉油田的股权,而中国与安哥拉政府的谈判使安哥拉获得20亿美元的项目援助,从而促使安哥拉国营石油公司动用优先购股权,买下了壳牌公司手下的产油区块。一个月后,印度ONGC的子公司又与中国公司就收购北美石油生产商Encana所拥有的厄瓜多尔油田展开激烈角逐,最后印度公司因无法保证油田不受厄瓜多尔政府干涉及掌控而撤回收购计划,中国公司以14亿美元的价格完成收购。)。随着中印的崛起态势不断推进,中印推进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重要产油区局势动荡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印在国际能源市场的竞争导致双方付出了不必要的风险和代价。

三、规避风险博弈,实现合作“双赢”

中印都是崛起中的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和进口大国。在本国能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双方在国际能源市场形成竞争关系在所难免。激烈的竞争损害了双方的利益,势必导致两败俱伤,其他大国坐收渔人之利的局面。“和则双赢,斗则俱伤”,为了避免风险博弈,增进双方在国际能源竞争中的共同利益,于是中印能源合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1.政府间合作大幕拉开

2005年初,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亚洲石油部长圆桌会议,中国官员与印度官员都表露了合作的意向。中印能源合作的构想一提出,得到了中印双方的积极回应。为此,双方在政府层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时发表了联合声明,称“双方同意加强在能源安全领域的合作,鼓励两国相关部门在第三国进行石油天然气资源的调查和勘探。”2005年8月,中印决定共同收购两国选中的海外能源资产,从而降低两国在能源收购方面的激烈程度。2006年1月,艾亚尔访华,中印正式签订有关加强石油天然气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即关于海外收购的信息共享协议,并决定有选择地联手竞购石油类资产以避免发生竞购战。中印能源合作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2.双方企业共同参加海外油气开发

在中印双方政府的推动下,中印企业开始了合作的尝试,并取得成效。中印在苏丹项目的合作,是中印能源合作的典范(注:该项目为印度石油与天然气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合作开发苏丹马鲁特(Malut)油田项目,这有利于油田开发的成本降低、效益提高、技术交流;另外,双方在伊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也进行了一系列合作。)。中国和印度第一次实质性的能源合作发生在2006年底,双方联手拿出5.78亿美元,成功收购了加拿大石油公司在叙利亚38%的油气资产,此次来之不易的合作让双方真切地感受到,合作对两大能源消费大国有着巨大的益处,也标志着中印两国从近年来海外能源争夺的对手向深层次合作伙伴的转化。此后,中印还联合收购了南美石油公司,印度国有企业石油与天然气公司联合中国国有企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收购Omimex de Colombia 50%的股份。这是中国与印度在对能源资源的长期相互竞争过程中的第二次合作(注:http://money.163.com/07/0328/17/

3AMJ4R08002525CJ. Html)。

3.探索中印能源合作新形式

作为亚洲两个石油进口大国,中印双方还可以探索建立双边和以中印为主体的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包括组建类似于国际能源机构的“亚洲能源合作组织”,设立地区石油战略储备,着力协助各成员国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广节能技术以及开发新能源,应是两国深化能源合作的方向[4]

参考文献:

[1] 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M].徐欣,郝望,李保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何贤杰.从中亚局势看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战略的若干问题[J].资源·产业,2002(4):5.

[3] 张利军.试析印度能源战略[J].国际政治,2006(12):99.

[4] 左学金,潘光,王德华.龙象共舞:对中国和印度两个复兴大国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5] 汪长明.国际石油竞争与中国石油安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5):71.

[6] 杨光.防范石油危机的国际经验[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

[7] 陈凤英,赵宏图.全球能源大棋局[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267268.

[8] 蒋新卫.中亚石油地缘政治与我国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建设[J].东北亚论坛,2007(5).

[9] 张利军.试析印度能源战略[J].国际政治,2006(12).

[10] 苗苏.哈萨克斯坦为何顶着美国压力给中国送油[Z/OL].中国经济网,20060525.

[11] 李兴:论俄罗斯的能源外交与中俄关系中的油气因素[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2).

[12] 宋玉华,江振林,等.新兴大国——历史性崛起的博弈与前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25.

[13] 孙健.印俄关系评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3).

[14] 何兰.国际战略与国家安全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51.

中印合作 篇4

本文选取货物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原因是:其一, 货物贸易是区域合作最为初级的阶段和最直观的反应, 是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其二, 海关统计数据依据货物进出口进行分类汇总, 因此收录的商品分类都是货物贸易, 因而分析孟中印缅地区采用货物贸易比较方便也更能说明问题。

(一) 四国间货物贸易结构现状

表1.1为孟中印缅四国主要货物贸易种类汇总, 横向为出口实物类别, 纵向为进口实物类别。可以得出, 孟中印缅四国在货物贸易类别上存在较大差异。单从货物贸易数量上比较, 孟加拉国同中国及印度出口贸易关联度较高, 中国同孟印缅出口贸易均具有较高关联度, 印度同样与孟印缅出口贸易有较强关联度。缅甸除与中国外, 与孟印缅出口贸易关联度均不是很高。

横向比较来看, 从实物出口贸易类别比较, 孟加拉国主要依靠纺织品以及服装 (第62、63类) 贸易为主, 这类货物贸易均出现在孟中、孟印的出口贸易中。中国主要以机械设备以及电机设备 (第84、85类) 为主, 这类货物贸易在与孟印缅的出口贸易中均占据较大比重。印度在对三国的出口贸易中棉花 (第52类) 均占据较大优势, 在对孟加拉国以及缅甸出口贸易中机械设备以及电机设备 (第84、85类) 占据较大优势, 但是印度相对中国来讲并不具备显著优势。缅甸主要出口木材类产品 (第44类) , 木材类产品均出现在与孟印缅的货物贸易中, 但是除在中国具有较大的外贸市场外, 在孟加拉国以及印度外贸市场并不突出。纵向比较来看, 孟加拉国主要从中国和印度进口棉花以及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 结合其对外出口特征可以得出, 孟加拉国对外贸易重点依赖纺织业及服装业。中国则主要从三国进口矿砂以及钢铁、铜材、宝石、贵金属以及原油, 特别是从孟加拉国进口纺织及服装产品。

综上, 中国对外贸易主要着重于对资源的需求。印度则主要从孟加拉国进口食品、纺织品、钢铁以及铜制品, 主要从中国进口肥料、机械设备以及电机设备等产品。缅甸则依赖于中国和印度, 主要进口工业制成品, 结合其出口特征说明其国内工业化程度偏低。

(二) 四国间货物贸易特征

由分析得出四国间货物贸易存在较高关联度, 孟加拉国主要依靠纺织业及服装业支撑货物贸易, 支撑其纺织业与服装业发展的原料棉花则通过印度和中国输入。中国强势的制造业在孟中印缅货物贸易中具有不可动摇的优势, 但是对孟印缅的工业原材料有着巨大的需求。印度依靠特殊的地缘优势对孟加拉国以及缅甸有着一定的影响, 印度工业制造业与中国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但中印同样拥有巨大的市场, 这一方面吸引中方工业产品的涌入, 另一方面印度丰富的工业原材料资源对中国同样具有巨大的市场。从四国货物贸易数据得出, 缅甸自然资源丰富但开发难度较大, 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市场, 其国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木材、宝石、贵金属等在中国有较大的市场, 中国工业成品在缅甸同样具有巨大的市场。经济理论认为, 经济空间中参与合作的各个行为主体之间贸易结构的互补是影响经济合作绩效的决定因素。因此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合作机制提升的分析是有必要的。

二、孟中印缅合作机制提升分析

(一) 合作机制潜力分析

1. 数据处理及指标选择

为便于分析计算, 本文将海关收录的98大类 (章) 产品, 按照产品特征, 进一步汇总整理为三大类产业:将1—24大类涉及农林渔牧等汇总命名为农贸食品类产业;将25-83大类涉及工业初加工产品以及工业原材料的产品汇总命名为工业原材料类产业;将84-98大类涉及工业制成品以及深加工工业制品汇总命名为工业成品类产业。由上文对孟中印缅四国主要货物贸易种类汇总的分析, 孟印缅在中国的货物贸易均具有较大的市场, 对中国贸易关联度均是较高的, 这是三国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具备的。因此下文对孟中印缅合作机制潜力的分析以中国市场为中心分析四国间合作机制进一步提升的着重点。文章采用引力模型将经济变量指标归类为以下六个方面:

产业内贸易指数 (GL) , 又称劳埃德—格鲁贝尔指数, 反映一国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同类产品的程度, 计算公式如公式1所示:

其中Xi为该产业的出口值, Mi为该产业的进口值。GL值越大表明贸易双方在该产业相互贸易能力越强, 即贸易潜力越大;GL值越小表明贸易双方在该产业只是单项贸易, 相互贸易能力越弱即贸易潜力较小。

贸易自由度 (TF) , 反映不同国家间贸易流动难易程度的指标, 范围为0-100, 数据采用美国传统基金会整理的各国贸易自由度指数表示。产业规模 (IS) 指某种产业在该国的重要程度指标, 这里用该国该产业产值占当年GDP产值的比重表示。产业内贸易不平衡度 (ITG) 是反映该国该产业对外贸易平衡与否的指标, 范围在0-1之间, 用进出口差额的绝对值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市场规模 (MS) 是反映产业内贸易双方市场需求能力强弱的指标, 用贸易双方GDP的均值表示。产业结构差异 (ISD) 即贸易双方相同产业规模的比较, 这里用贸易双方产业规模差的绝对值表示。

2. 模型说明

引力模型方程如公式2所示:

其中GLλij指第i国对第j国的第λ种产业内贸易参数;c为常数项;βλij指第i国对第j国的第λ种产业内贸易的常数项即各个合作对象之间的固定效应, TFλij指第i国对第j国的第λ种产业内贸易, 第λ国的产业自由度 (一国的贸易自由度在短时间内是不变的) ;ISλij指第i国对第j国的第λ种产业在第j国的产业规模;ITGλij指第i国对第j国的第λ种产业的贸易不平衡度;MSij指第i国和第j国的市场规模;ISDλij指第i国对j第国的第λ种产业的结构差异。

3. 实证分析

将数据引入贸易引力模型建模, 对方程分别进行HUASMAN检验, 结果表明三种实物产业大类均不适合建立随机效应以及混合效应模型, 应建立包含个体固定影响的固定效应模型。表2-1是三种实物产业固定效应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表2-2是三种实物产业个体固定影响结果。

注:“***”指在0.001水平上显著, “**”指在0.01水平上显著, “*”指在0.05水平上显著

表2-1中, 中国与孟印缅在农贸食品类上的产业内贸易合作与该国贸易自由度、农贸食品类规模、农贸食品类内贸易不平衡度、市场规模以及合作双方农贸食品类结构差异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合作双方贸易自由度、产业规模、市场规模与产业内贸易存在正的影响。产业内贸易不平衡度以及产业结构差异对货物贸易存在负的影响。一方面从历史数据角度来看, 贸易自由度以及市场规模在逐渐扩大, 这对产业内贸易指数具有正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产业内贸易不平衡度的降低以及产业结构差异的降低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调整的趋势, 同样对产业内贸易指数具有正的推动作用。因此未来中国与孟印缅在农贸食品类合作方面存在较大的贸易潜力。

中国与孟印缅在工业原材料类上的产业内贸易合作与两国间的工业原材料类内贸易不平衡度存在显著影响关系。从三个产业分类依据可以分析, 工业原材料类涉及制造、冶金等重工业, 与该国自然环境以及工业结构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工业体系的构建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 尤其是对实力有限的中小发展中国家而言, 构建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够对工业原材料产生巨大的需求, 然而这在短时间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因此工业原材料类合作在短时期内只能出现单向合作。对中国来讲, 凭借自身工业体系远远领先的优势, 在未来对孟印缅的工业原材料贸易需求是巨大的, 与此同时孟中印缅四国间工业原材料类贸易潜力与贸易优势都是巨大的。

中国与孟印缅在工业成品类上的产业内贸易合作与该国贸易自由度影响不显著, 与该国工业成品类规模、工业成品类内贸易不平衡度、市场规模以及合作双方工业成品类结构差异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该国工业成品类规模以及工业成品类内贸易不平衡度与产业内贸易参数存在负的影响, 市场规模以及工业成品类结构差异与产业内贸易参数存在正的影响。孟印缅对中国工业成品的需求均是巨大的, 这与其国内缺乏完整的工业体系不无关系。

三、建议

由分析得出四国货物贸易存在较高关联度, 并且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跨境经济走廊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不仅需要找到各参与方共同的利益需求, 更需要建立起实现这些利益需求的互补产业。只有依托本地区的地缘经济优势, 密切产业合作, 才能充分实现走廊沿线的经济发展潜力。

第一, 孟中印缅国家间贸易结构方面的差异性与互补性要求四国应充分发挥各自相对比较优势。中印应当利用自身资金与技术优势支持孟缅两国实现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孟缅在引入资金与技术的同时也要积极拓展中印的市场。在合作共赢的目标下共同构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第二,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联结中印两个巨大的经济体, 作为纽带的孟缅影响着经济走廊的贯通。中印两个拥有经济实力的大国, 在建设经济走廊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孟缅两国也应当意识到构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是四国共同利益所在。可建立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基金, 建立经常性会晤机制, 为经济走廊良好运行奠定经济与合作基础。

第三,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涵盖近四亿人口, 拥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因此建立便捷的贸易渠道、深化孟中印缅经济一体化、提升贸易自由度、降低贸易流动成本将极大地拓宽孟中印缅四国贸易市场, 有利于四国合作机制的进一步提升。

第四, 鉴于现阶段孟中印缅之间政治互信度较低, 尤其中印两国因历史原因使合作机制提升更不易。因此在进行经贸合作的同时也要关注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摘要: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提出给孟中印缅区域合作注入了新鲜血液, 分析孟中印缅四国货物贸易现状, 四国货物贸易存在差异性的同时存在互补性。这种贸易的差异性与互补性正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深化合作的基础, 通过对孟中印缅四国货物贸易的实证分析得出贸易自由度、市场规模、产业差异等因素对孟中印缅合作机制提升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陈伟光.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机制的联动[J].国际经济探索, 2015 (3) .

[2]刘云.共生理论视角下“孟中印缅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学术探索, 2013 (6) .

中印或签边界协议 篇5

新京报讯 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和蒙古国总理诺罗布·阿勒坦呼亚格同一天开始访华,时间确定为10月22日。

为何三国总理同时访华?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因为中国领导人刚出访回国,此次三国总理同时访华,应该是日程调整的原因,是技术性的时间安排问题。

印度总理辛格将在中央党校演讲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10月22日至24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2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高度重视辛格总理访华。这是继李克强总理今年5月成功访问印度后,中印间又一次重要高层访问,也是自1954年以来两国总理首次实现年内互访,对深化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据其介绍,李克强总理和辛格总理将共同出席有关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共同会见记者和两国企业家代表。李克强总理还将为其举行欢迎午宴。习近平主席和张德江委员长也将分别会见辛格总理。辛格总理还将到中央党校演讲。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总理辛格启程前表示,此次访华“将带着向前看和解决问题的态度”。辛格在访华之前,访问了俄罗斯。他说:“我相信,此次访问将加强和最重要的两个伙伴的关系,为印度在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增长、繁荣和发展,创造新的战略合作机会。”

中国南亚学会会长孙士海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印度非常希望和中国发展互利合作的关系。尚不清楚俄中是否签署能源协议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将于10月22日至23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梅德韦杰夫此访,是李克强总理履新后中俄总理的首次会晤。据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0月21日介绍,在访问期间,李克强总理将与梅德韦杰夫总理在北京举行中俄总理第十八次定期会晤。习近平主席等中方领导人将会见梅德韦杰夫总理。除北京外,梅德韦杰夫还将赴安徽省访问。

华春莹介绍说,当前,中俄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两国各领域合作势头更加积极。中方希望通过此次总理会晤,进一步挖掘两国合作的巨大潜力,重点推动双方在经贸、投资、能源、高科技、航空航天、人文等领域的合作取得更多新成果。

华春莹进一步表示,至于此访期间是否将签署新的能源合作协议,目前没有信息可以发布。焦点之印中经贸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受关注

专家称中国有基础设施建设优势,印度在软件等领域有优势

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印度期间,中印双方倡议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加强在相互投资、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加强产业园区和铁路合作,探讨启动区域贸易安排谈判等,推动中印两大市场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中国南亚学会会长孙士海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辛格总理此访,可能会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方面签署相关协议。

在其看来,相对印度而言,中国有两大优势: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有资金、能力和人员。近年来,中国在印度承建了很多基础设施工程。这将是两国今后合作的重要方面。二是中国制造业更有优势。不过,印度在软件、技术咨询等领域比中国有优势。双方在这两方面可以互补。印度的制药业也急于进入中国市场。

焦点之中印安全

中印有望进一步达成边界安全协议 专家称新协议将有针对性地规避冲突

除经贸问题,媒体将目光聚焦在中印边界问题上。中国南亚学会会长孙士海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辛格访华期间,中印双方可能会进一步达成保证边界安全稳定的协议。

中印之间有两个关于边界的协议,一是1993年,时任印度总理拉奥访华,双方签订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另一个是1996年江泽民主席访问印度期间,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控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

孙士海认为,随着局势的发展,中印边界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需要新的协议做出补充,有针对性地更为具体地规避双方在边境地区产生冲突。辛格访华期间,中印双方可能会进一步达成保证边界安全稳定的协议。

焦点之中俄经贸

俄总理访华讨论落实俄中合作协议 俄专家坦言俄方目前投资环境不是很优越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东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梅德韦杰夫访华,重点在于讨论如何落实习近平主席3月份访俄时与普京总统签订的务实合作协议。

在梅德韦杰夫访华前,9月份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经贸合作分委会召开了第十六次会议,以便为此次中俄总理会晤做好准备。

“在中俄整个经济合作中,相互投资是一个弱项。”李东指出,“近些年来,中俄两国投资势头猛,但是投资规模总量并不大。”

据其介绍,目前,中国对俄投资每年在3亿至6亿美元之间浮动,投资规模占中国对外投资规模不到1%,占俄罗斯吸引外资总量的1.5%至3%。俄罗斯对华投资每年在3000万美元左右,占我国吸引外资的千分之一不到。

中印合作 篇6

5月14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印度驻华大使馆主办、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中印电影合作交流新闻通气会”在京召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电影局局长张宏森,以及中國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喇培康、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成龙、唐季礼、黄晓明、王宝强及阿米尔·汗等中印电影界代表出席了当天会议。

通气会就中印两国相互引进影视节目的情况进行了通报。据悉,《天将雄师》《一代宗师》《狼图腾》《夜莺》等中国电影已经或即将在印度发行。我国自2014年以来,已引进4部印度电影在影院发行、14部影片在电影频道播放。此外,2012年至今,全国地方电视台共引进印度电视剧15部、230集,题材以家庭伦理剧为主,其中《长女的婚事》《一生的承诺》《娘家情深》《发际红》等电视剧播出后获得较好反响。

会议现场,将于近期公映的印度电影《我的个神啊》举行了上映启动仪式。三部中印电影合拍项目《大唐玄奘》《功夫瑜伽》和《大闹天竺》(暂名)也正式宣布启动。其中《功夫瑜伽》由唐季礼导演、成龙主演;《大闹天竺》(暂名)则由束焕担任编剧,王宝强身兼导演与主演。两片均计划今年年中开拍。《大唐玄奘》由王家卫监制、邹静之编剧、霍建起执导、黄晓明主演,也在通气会上宣布开机,即将进入拍摄阶段。(郭小婷)

中印合作 篇7

一、中印贸易发展历史和现状

自两国建交以来, 中印两国的经贸关系一度出现政治与经济始终成反相关状态。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 中国与印度关系才有所缓和, 慢慢地中印两国关系逐渐走上正常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中国与印度共同努力下, 两国经贸关系开始稳步快速发展, 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增加。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引擎, 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印双边贸易额快速持续增长, 从2001年的35.9亿美元到2005年的187亿美元, 再到2010年的617亿美元, 到2014年前三个季度双边贸易额已经超过500亿美元。

虽然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 2011年中印贸易额有所下降,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 中印贸易额在不断地上升, 中印贸易合作潜力巨大, 中国已经成为印度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二、中印经贸的模型分析

本文通过建立模型来具体的说明中印之间贸易的紧密联系程度, 然后进一步建立模型来说明中印之间的快速发展是由市场扩张效应引起的还是竞争效应引起的。

(一) 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

根据2013年中国与印度进出口主要产品的差异程度和产品交易的增长率大小可以看出中国与印度产业结构上存在互补性, 即使对于像机电这样的产品, 虽然都排在进出口主要产品之列, 但是由于消费者兴趣爱好、差别化产品而形成的垄断竞争、单类产品的规模经济、偶然分工等因素, 仍然可以在单类商品或行业层次上形成各自的优势, 形成产业内互补, 双方仍会发生大量的产业内贸易。所以这就说明中国与印度有很好的贸易结合度。

贸易结合度指数 (TI) 是由经济学家布朗 (A.J.Brown, 1947) 提出, 后经过小岛清 (1958) 等人的研究得到了完善, 并明确了其统计学和经济学上的意义。贸易结合度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指标, 用来衡量两国在贸易方面的相互依存度。贸易结合度是指一国对某一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 与该贸易伙伴国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之比。其数值越大, 表明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越紧密。计算公式为:

其中Xab表示a国对b国的出口额, Mb表示b国进口总额, Xa表示a国的出口总额, Mw表示世界进口总额。如果TCDab>1, 则说明a国与b国在贸易上紧密联系;如果TCDab<1, 则说明a国与b国在贸易上联系松散。贸易结合度指数越大, 说明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越紧密, 反之则越松散。

通过对中国和印度贸易指数结合度指数的分析可以看出, 中国对印度的贸易结合度与印度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存在比较相似的变动趋势。中国对印度的贸易结合度总体大于1, 说明印度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比较紧密。随着中印贸易关系的不断加深, 再加上中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 印度逐渐成为中国主要原材料和资源的来源国。近几年来, 虽然中国对印度的贸易结合度指数高于印度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指数, 但是中印之间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却低于1, 中印之间贸易的关系有点疏远。这反映出中印贸易之间虽然整体上来说发展紧密, 但是中印之间的贸易发展问题不容小觑。

(二)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

中国与印度产品之间的互补性使中印贸易合作更加紧密。但是中印之间的快速发展是因为经济因素, 即双方的需求引起的, 还是由于政治因素所导致, 对此作一下分析。为了研究中印双边贸易的增长, 本文将使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法来研究, 此方法最先是由泰森斯基于1951年建立的, 后来广泛应用于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研究。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 将一国对另一国出口的增长分解为两个因素:第一, 贸易伙伴国进口需求的扩大, 即市场扩大效应;第二, 本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即竞争提升效应。市场扩大效应, 一般是由出口国所不能控制的种种外生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包括目标市场的收入增长情况、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以及互补品和替代品价格的相对变化等等。竞争提升效应主要是由出口国能够控制的内生因素所决定的, 其中包括生产技术水平、国内需求情况、出口鼓励措施等方面的变化。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的推导过程如下:

前提:假设中国对印度的出口量与印度对中国的进口量相等

Xi:在时间i内, 本国对目标国出口额

Si:在时间i内, 本国对目标国的出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

Mi:在时间i内, 目标国的进口总额

从而得出

把上式分别用x, m, s来代替, 则可得出恒定市场份额模型:

上式中, x表示本国对另一国家的增长率, m表示另一国家的进口增长率, 即市场扩大效应, s (1+m) 表示竞争力提升效应。利用上述模型定量分析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增长。

通过2014年金砖国家联合统计手册数据分布, 分别计算2007年—2013年出口增长率, 市场扩大效应以及竞争力提升效应。计算结果如下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2007年—2013年中国对印度出口的总增长率x为81.83%, 竞争提升效应s (1+m) 为1.79%, 市场扩大效应m为80.04%, 由此可见, 出口增加的动力更多是市场扩大效应而不是竞争提升效应。再看下表2所示结果, 从2007年到2013年印度对中国的总年增长量为42.68%, 中国的市场年增长量为85.95%, 因此印度出口增加的动力也是市场扩大效应。但从每一年的数据资料来看, 出口增加的动力主要是市场扩大效应和竞争提升效应两者共同起作用。 (表2)

从两国的竞争效应来看, 两国的竞争效应都有降低。由于中印两国近年来制造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中印两国都把目标放在了市场扩张方面, 这与两国的发展是相一致的。由于中国对印度的出口增长以及印度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中, 都是由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因此, 中国与印度双边贸易的增长就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可持续性。但是这也反应出来两国之间发展的一些譬如竞争效应低不利于产品的创新等问题。

三、制约中印经贸合作的主要问题

虽然通过近几年的中印双边贸易额来看, 中印贸易之间的贸易前景看似很光明, 但是中印贸易之间存在的问题必将会制约中印贸易的持续发展。主要有印度对中国存在较大的偏见、印度的自我保护过于强烈, 对中国的产品有一定的抵制性等问题。在印度与中国的合作领域, 由于中印两国产业结构类似, 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 所以也出现竞争性强, 缺乏技术的创新等问题。

(一) 印度频繁反倾销

印度近年来的非均衡发展影响到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印度对中国出口产品多年来不见质的改善, 再加上印度对中国制成品, 石油等的需求非常巨大, 印度对中国贸易形成逆差, 因此他们对今后的趋势感到忧虑, 所以在国家和民族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 印度不断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 力图从经济上遏制中国的发展, 降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

(二) 印度对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存在偏见, 市场准入政策较保守

印度的反倾销从法律框架到操作规格比较完善, 然而, 印度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案件中印度给予了中国应诉企业市场经济地位, 但没有承认中国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 却专横地以替代国价格作为计算基础。印度已经推行了很多年经济改革, 但其内向型经济特质十分明显, 印度的贸易保护水平很高, 除了近30%的制成品平均关税之外, 印度还对进口维持着一系列的额外收费, 各种非关税措施纷繁复杂, 贸易争端立法不规范, 解决程序也缺乏透明性。

(三) 两国产业结构相似, 水平接近导致竞争性较大

由于印度与我国国情和产业结构相似, 在某些同类的出口品中形成竞争, 诸如纺织品和轻工业品等。同时在技术和工程项目方面, 两国虽然都不及发达国家, 但又是发展中国家的佼佼者。他们的许多适用技术和一些交钥匙工程项目很受发展中国家的青睐, 随着两国大力向外拓展业务, 在这类市场上双方的竞争会增加。

(四) 信息技术合作缺乏创新

信息技术产业是中印两国最具潜力的合作领域, 印度的软件优势和中国的硬件优势, 客观上为两国提供了难得的合作基础, 但是由于技术合作模式落后, 目前中印信息技术合作仍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中国的硬件优势和印度的软件优势各自为战, 很难实现“”的效果, 使得中印经贸合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中国应对印度问题的对策

对于中印贸易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为了中印贸易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 中国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首先中国应该提高产品质量, 优化贸易产品结构, 减少与印度相似产品的出口, 增加互补产品的出口, 尽可能降低印度的反倾销率, 同时, 中国也应该加强与印度的交流, 减少两国的隔阂, 努力推进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一) 提高产品质量, 开拓国际新市场

由于印度对华反倾销主要是针对中国低价产品, 所以中国企业应努力走出低质低价, 同时还应该自觉抵制低价出口行为, 减少印度反倾销的诱因, 防止印度抓到中国的把柄。而抑制低价出口的措施就是提高产品质量, 增强品牌意识, 摒弃以廉取胜的战略,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从而提高产品的价格。另外, 还应开拓、巩固和扩大外销基地和市场的出口战略, 尽可能降低我国出口产品遭到印度反倾销指控的可能性。

(二) 增强中印双方政治互信

加强双方政府部门的对话和交流[6]。要保持两国高层间的经常往来和不断完善双边经贸交往的制度框架, 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贸易政策, 再以合作宣言的方式公之于众。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双方商业团体间的互动与交流, 加强两国商会之间的互动与沟通。通过访问和交流, 促使中印双方找到两国关系的准确定位, 增加政治互信, 就如何发展中印关系达成一些新的具体共识, 找到经贸合作的新方式和新方法。

(三) 调整对印度出口商品结构

从中印两国贸易的商品种类上看, 主要还是集中在初级产品、中间产品等领域, 两国拥有的市场潜力尚未充分挖掘, 中印在双边经贸交往中更应强调互补性而非竞争性。例如, 在信息产业的软硬件合作方面, 印度虽然在软件行业发展迅速, 但在计算机硬件等领域发展较慢, 而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硬件生产已经迅速成为全球信息硬件产品的生产基地, 所以我国电脑硬件对印度出口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 中国市场对软件需求量大, 而软件业的规模及水平均落后于印度。这使得中印两国的在计算机硬、软件上可以实现贸易互补。

近年来, 中印首脑、政府部门、军队领导等多次交流, 随着中印贸易之间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中印两大市场的成功对接必将产生“1+1>2”的叠加效应, 一旦中印深化经贸合作, 也能为本区域其他国家带来新的贸易和投资机会, 让亚洲恢复成为拉动全球经济的火车头, 也必定会给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摘要:近年来, 随着中印政治外交关系的不断调整, 中印两国领导人及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逐渐频繁, 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合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印度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本文首先用折线图直观反映当前中印贸易现状, 接着通过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 建立恒定市场份额模型来最大地挖掘中印在贸易方面的合作潜力, 进一步说明了中国与印度的持续发展美好前景, 同时对于中印经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限制经济贸易发展的因素做了相关分析, 并对当前中印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国,印度,贸易结合度,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策

参考文献

[1]何莎.中印商品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28) .

[2]陈毕凡.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关系——现状和发展趋势[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179.

[3]赵干城.中印关系现状·趋势·应对[M].时事出版社, 2013:109-118.

[4]李盾.中印贸易摩擦[J].国际贸易, 2006 (2) .

中印合作 篇8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时期,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引发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资源禀赋有别,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强,彼此合作的空间较大,主要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四个方面与沿线各国加强合作,其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包括欧亚大陆在内的世界各国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同时也打开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它如何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其预防、揭示与抵御功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又是如何推动中国与沿线各国审计合作机制构建的呢?这些都是急需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二、中印审计比较与合作文献综述

印度是“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沿线大国,它和中国同属于“金砖五国”,且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相近。一直以来,学者们对于这两个国家的国家审计以及它们的对比也都有研究。张继勋(2000)对印度绩效审计内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指出了其对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启示。罗小林(2005)从审计报告、审计职责、审计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印度主计审计长审计制度的特点以及对我国开展政府审计的启示。李维维(2011)对中国与印度的政府审计公告制度的实施环境、公告程序及法律依据等进行了系统的比较,认为两国政治与审计体制设置的独立性的不同带来了两国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程序以及效力的差异。鲁心逸(2015)从印度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的覆盖范围、介入方式、绩效评估以及重大风险控制等方面分析其实践,并提出了对我国如何积极有效地推进PPP跟踪审计的借鉴与启示。

但是对于两国审计在加强合作方面鲜有文献研究,这为“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印国家审计比较与合作机制研究提供了更广泛的研究空间,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

三、基于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落实的中印国家审计比较

“一带一路”属于国家战略,在战略落实过程中离不开作为国家“免疫系统”的国家审计,对国家战略进行审计应深入战略管理的每个环节,对战略选择的合理性以及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是对“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审计的关键。因此,本文基于战略落实过程,从战略制定、战略执行和战略评价三个方面对中印两国国家审计进行比较。国家审计主要是财务、合规性和绩效三个方面进行审计,并且合规性审计一般包含在财务审计中。因此,对于“一带一路”国家级战略而言,由于财务审计涉及沿线国家的国家秘密数据,不易进行协作,本文主要对绩效审计进行对比。

(一)制定“一带一路”战略时中印两国审计比较

制定战略是通过对战略环境的分析、评价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而做出一系列战略目标、决策等。对该过程进行的审计是对国家战略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的审计,审计机关同样自身也需要制定一个审计计划,该计划包含审计范围的确定、对战略合规性与可行性的评估、对战略风险的评估等。两国对该过程的审计都体现了对国家战略制定的事前审计,预防国家战略的风险。

所不同的是,印度国家审计属于立法型,审计工作由主计审计长公署完成,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它代表议会对政府公共开支进行审核,并监督其运作,最终向议会报告;而我国一直采用的是基于我国国情的行政型政府审计模式,国家经济方面的战略布局由国务院审核批准,国务院下属审计机构负责监督,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如印度高。在审计计划上,印度有成文的绩效审计指南,详细而具体的列示了审计计划的各个步骤,包括战略目标、目的、方法、五年的长期规划、对数据风险参数、重要性、意义性、透明度和覆盖率等指标的分析;而中国既没有绩效审计指南也没有规范的标杆工程,只是参考审计准则从实际出发,进行可行性研究,围绕工作中心考虑工作发展规划,进行滚动项目计划,对审计目标、范围、重点等进行细化等。

(二)执行“一带一路”战略时中印两国审计比较

战略执行是战略管理的关键环节,主要是针对已经制定的战略所采取的行为,在该过程中存在多种会导致战略执行目标偏差和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内部与外部风险因素,它们直接影响战略目标的实现。对该过程进行的审计属于事中审计,主要是为了监督实施过程的合规性,充分发挥各国政府审计揭示和抵御风险的职能。这里主要从审计范围、审计方法以及审计报告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1. 审计范围。

印度的绩效审计由主计审计长决定,从印度每年公布的审计报告来看,其绩效审计几乎涉及面多,不仅有公营领域还包括私人经济领域,是当今绩效审计范围较广、落实较彻底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审计范围也比较广泛,大部分审计项目都包含绩效审计的内容,全国各地审计机关的全部审计工作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涉及绩效审计。但从审计署公布的审计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的绩效审计不是完全意义上和印度、巴西一样的绩效审计,目前我国的绩效审计主要还是对是专项资金的审计,这与从事完全意义上的绩效审计的印度还是有区别的,这也说明我国绩效审计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2. 审计方法。

印度和中国国家审计在审计方法上基本差不多,都是以传统的审计方法为主,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灵活地附加一些非传统的方法以实现预期审计目的。

3. 审计报告。

在审计报告方面,印度较中国处于领先地位,它认为绩效审计报告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编制时要考虑整体的战略规划、以前实施过的审计报告期和将要实施的后续审计程序等,并且强调重点报告,在不同阶段出具的报告的着重点不同,以提高审计质量;而中国在编制审计报告时就是一句一段的编制准则,没有像印度那么详细与严格。

(三)评价“一带一路”战略时中印两国审计比较

战略评价是战略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它主要是重新审查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对业绩进行衡量与评价,必要时采取一定的纠正举措。对该阶段的战略审计属于事后审计,主要是对国家战略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确定战略实施是否达到预期设定的目标。

在审计的后续结果评价上,中国和印度都有相应的质量控制和结果评价系统。印度比较有特色的是它的增加价值的影响评价,它在年度终了时会把实际的绩效审计情况和战略计划中的预期目标及个别项目的一般审计进行比较,形成绩效审计的价值增值,并且会形成定性或定量的指标,便于改进和实施控制;中国则实行结果跟踪检查机制,相关部门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提出检查报告,同时还建立了质量控制制度,发挥审计的揭示、纠偏和追责功能。

四、基于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落实的中印合作机制构建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主导的以互动与互利共赢相结合的共同发展理念引领国际经济合作,以“四通”的方式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点线面相结合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中印两国的合作机制主要从以下方面建立。

(一)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国内审计资源的整合与协作

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是各个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各国协同审计的同时也需要将各国国内的审计资源整合以提高审计效率。当前中印两国政府审计资源的供需矛盾都比较突出,审计资源整合可以成为合理高效利用审计资源的有效途径,通过将政府审计服务部分或全部外包,或者在政府审计中引进专业的注册会计师等方式,以实现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将审计资源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发挥各项资源的优势,提高政府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实现审计全覆盖,进而也能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

(二)服务于“五通”的中印审计协同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顺应了沿线各国要素流动的新趋势,沿线各国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实现了发展成果的共享。因此,中印两国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也需要在这五个方面加强协作。

1. 政策沟通与落实的审计协同。

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保障,中印两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与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并就合作中的问题达成合作共识,为项目合作与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在对政策沟通与落实进行审计时,两国应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情况进行协同审计,识别政策制定是否可行、审批程序是否合法以及政策执行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2. 基础设施联通与建设中的审计协同。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领先领域,主要包括机场、公路、水利水电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在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审计时,需要对建设过程实施跟踪审计,包含了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财务预算、资金的使用状况以及相关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履行状况等。由于该项基础设施建设属于跨国合作项目,被审计单位以及审计各方之间的博弈使得中印两国之间的审计协作更加有利于基础设施联通建设的顺利和成功开展。

3. 贸易畅通与投资的审计协同。

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贸易的畅通可以消除投资与贸易壁垒,解决各国之间投资与贸易合作中的诸多问题,为沿线国家与区域之间的投资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虽然投资的方式是多样的,但中印两国在对投资贸易进行审计时需要加强对投资贸易合作的风险评估,了解贸易往来企业的内部控制并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发挥审计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加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4. 货币流通与资金融通的审计协同。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离不开资金融通的支持,沿线各国需要在本币结算方面深化金融合作,增强其抵御货币资金风险的能力。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需要加大对开放的债券市场以及各国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预防违法违规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揭示货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抵御金融贸易中的外币风险和交易风险。通过中印两国审计机构的协同,使国家审计真正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货币流通与资金融通,实现沿线各国的贸易畅通,从而推动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中印两国需加强对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高端审计人员的培养与合作交流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各方面人员的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审计人员也是如此。截至2014年2月印度审计会计部在全国范围内共47270名职员,约有3.5万员工和68个单位从事审计工作,每年需要审计5万多家单位,审计工作量较大。而我国政府审计人员在数量与工作量上也是不匹配的,且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还比较单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中印两国均需要结合战略特点探索出新的通用与专用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加强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在理论框架与应用实践中成为涉外高端复合型人才。同时,由于“一带一路”战略于属国家型战略,在战略审计方面需要中印两国不断地沟通与协作,因此,在国家制度背景与法律规定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对中印两国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必须提出加强审计交流学习与合作的要求,以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信息化建设,加快中印两国信息沟通与合作速度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不论是国家内部还是国家之间的众多信息交流沟通都是通过网络实现的,因而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审计实现信息化也是不可避免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审计业务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持,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出现为国家间的审计合作业务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与空间。因此,中印两国审计需要建立信息化的审计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加强两国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合作,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2012(6).

[2]张继勋.国外政府绩效审计及其启示[J].审计研究,2000(1).

[3]罗小林.印度国家审计的特点及启示[J].工业审计,2005(2).

[4]李维维.“金砖四国”审计公告制度的比较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1.

[5]鲁心逸.印度PPP基建项目审计及借鉴[J].审计研究,2015(4).

[6]黄慧丽.“金砖四国”绩效审计比较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1.

[7]张淑莲.基于合作博弈的京津冀区域经济协作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8]郝玉贵,郝铮,赵晨.国家审计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理论分析与实现路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2).

中印联手开发海外能源 篇9

印度国营的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6月18日就联合开发海外石油与天然气达成初步协议。这项举措是两国试图把在能源领域长期敌对状态搁置一旁, 并更好地利用双方联手的经济影响力以及专长, 来确保其快速成长的经济有足够的能源供应。

印度石油部官员表示, 尽管中、印是竞争对手, 但是在碳氢化合物方面, 两国联手合作符合双方利益。中印这两家公司正在叙利亚和苏丹进行项目合作, 希望寻求海外能源储备, 以供应这两大经济体的需要。

中印科技政策发展对比 篇10

1958年印度国会通过了《科学政策决议案》。该议案规定了印度科技工作的总原则和总方针, 重点是完善科研体系, 科研基本能力的建设, 构建了印度未来科技发展的整体, 为印度科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项政策指引印度进入了全面建设科技体系时期。经过二十年的发展, 印度政府形成了这样一种信念, 即科技能力已经达到了可以为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1、改善生活质量, 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进入21世纪, 面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印度政府多次强调要充分利用科研, 在科技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鼓励创新,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增加政府的投入等, 进一步加强印度的科技能力建设, 实现科技强目标。纵观印度科技政策的发展, 不难看出印度科技政策发展脉络清晰:《科学政策决议案》构建了印度未来科技发展体框架;《技术政策声明》为科技与经济和社会的结合了一个有效的路径;《新技术政策声明》明确了印度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科学技术政策》突出了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2、自主创新与国际科技合作相结合

在坚持通过国内知识积累基础上自主创新的同时, 印度政府高度重视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在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中, 印度强调要符合国家利益和突出本国的优势。印度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的合作, 通过合作为印度技术寻找市场;注重与中国在新兴高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重视与中国的优势互补;在与大国如俄罗斯和美国的合作中, 印度偏重于高科技领域的合作。

3、科技政策的服务性日益增强

由于历史的原因, 印度一直偏重把国防科技放在首位, 把国防科技作为整个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核心, 把科技当成了实现“大国梦”的工具, 使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受到了影响。冷战结束后, 世界各国的科研体制开始向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转轨。20世纪80年代印度政府在《技术政策声明》中首次明确了以科技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此以后, 推动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是印度制定科技政策的一贯原则。2003年制定的科技政策充分体现了科技要为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解决社会问题服务的原则, 如改善民生, 服务社会等。

4、注重对科技的投入

科技政策作为国家的宏观政策是国家公共管理的一部分。由于科技已经成为各国增强国家竞争力和发展经济的动力源泉, 因此需要政府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促进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同时印度政府也认识到, 当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使科学研究成为了一项昂贵的活动, 为了跟踪世界科技发展潮流, 保持领先地位, 需要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印度的科技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没有超过1%, 到2007年印度第十个五年计划结束时, 科技投入占GDP的2%, 要比现在的0.86%高出2倍多, 这也预示了印度在向创新型国家迈进。

二、中国科技政策的发展历程

大体上可以把中国科技政策60年的变迁分为三个时期。

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技政策

这一时期从1949至1978年, 科技政策立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由于以计划体制为基本制度安排, 相应的组织结构按照功能和行政隶属关系严格分工, 政府是科技资源的投入主体, 这一时期科技政策的基本特点便表现为运用行政的力量来推进科学技术体系的建立, 推动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运用计划的方式来部署科技活动, 配置科技资源。

2、体制改革和转型时期的科技政策

这一时期从1978到1992年, 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再次明确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思想。此后, 改革开放成为这一时期突出的时代主题, 科技政策也随着体制改革和转型不断变化。一方面通过科技与教育领域中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和科技工作者的地位, 另一方面通过体制改革来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重点解决科学技术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明确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努力攀登科学技术新高峰”的科技工作方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这一时期的体制改革仍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体制框架下展开的。尽管科技体制的改革在多层次展开, 科技政策也随之进行, 但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旧体制下形成的科技系统结构不合理、机构重复设置、力量分散的状况依然存在。

3、走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科技政策

这一时期是从1992年至今。1992年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但不论在观念和认识上, 还是在制度与政策上,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都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因此, 一方面要注意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本身为这一时期科技政策的调整和变革提供了新的空间, 另一方面也要充分注意到这一时期与第二阶段之间仍然具有较强的历史连续性。在这期间科技政策的一个突出变化是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出发, 从国际竞争的现实需要出发, 把科技工作与提高国家和企业创新能力, 把科技政策与创新政策结合在一起。

三、中印科技政策之比较

1、发展科学技术的指导思想

印度建国以来的科学技术政策一直强调科学技术在发展经济、实现国家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1958年《印度科学政策决议》明确指出了科学技术在实现印度现代化和加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将继续支持科技的全面发展, 承认科技在创造福利、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障国家安全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起着中心作用。可见印度一直以来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并作为科技政策的一条重要原则坚持下来。

中国在对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建国之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表明了新中国对发展科学技术, 对科学技术促进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高瞻远瞩。但1958年“大跃进”和随后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科技及科技工作者遭到严重摧残和迫害。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上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把科学技术的作用提高到战略高度。党的十五大报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强调了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因此政府对科技作用认识的转变直接影响了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2、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比较

从R&D投入占GDP的比例上看, 中国的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要低于印度。与发达国家的平均2.8%的比例相差更大, 经费投入不足也是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经费来源角度来说, 印度研究与开发经费主要来源于中央政府。在印度的R&D投入经费中, 中央政府始终占60%以上。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主要靠中央政府, 改革开放后, 中国加快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特别是经费管理形式, 鼓励企业开展科研活动和增加资金投入, 促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中国2000年的R&D经费投入来源结构中国家独立核算的科研院所占28.8%;高等院校占8.6%;企业占60.3%;其他占2.3%。对比来看, 印度政府在研究与开发投入中占了绝对主导地位, 政府决定了科技发展的方向。中印两国的R&D经费都程度不同的依赖于政府, 但企业没有成为科技研究与开发的主体。

3、科技人才培养

印度独立后, 大力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到1996年印度的科技人员就达631万人, 科技人员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居世界第三位。印度科技人才的培养得益于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尤其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 不仅直接促进了印度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且为印度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但印度的基础教育相对比较薄弱。中国改革开放后大力发展各层次教育事业, 特别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并初步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齐全的体系, 为我国的科研与开发工作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印度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但基础教育薄弱, 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普及, 制约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4、科技管理体制

印度科技管理实行在总理集中统一领导下, 科学技术部具体管理, 其它有关部门间接管理, 把统一领导与分散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体制。科学技术部负责制定并执行科学技术政策。建立综合研究中心, 保证集中资金, 发挥联合攻关作用。中国建国之初, 采用高度计划管理的科研管理体制。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科研机构, 并统一下达科研计划和分配科研经费。改革开放后中国加大了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将应用型科研机构转变成科技型企业, 促进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联合协作开发。高度集中的科技管理体制, 对于集中国家技术力量、资金进行科技攻关, 开展尖端研究, 在某些领域追赶发达国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后, 科学技术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 科研管理体制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 加强技术开发与转化。面对这种新变化, 中国及时调整了相应政策,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印度的科技管理体制近年来也在发生变化, 但是政府主导科学研究与开发的局面仍未得到有效的改观, 这势必会影响到印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四、对我国制定科技政策的建议

1、加强科普宣传和科教兴国意识教育, 充分认识科技在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方面的作用, 提高人民的科学素养, 为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供保障。

2、加大对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投入, 增加R&D投入在GDP中的比重, 在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鼓励企业投入。政府重点投入基础性、公益性研究, 而应用型、能快速转化的开发研究鼓励由企业主持开展。鼓励企业增加研究与开发投入, 以法规的形式规定企业按其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科研基金, 税前列支。改变增值税模式, 改变目前越是高新技术企业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增值税负越重的局面,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3、加快科技人才培养, 教育为本。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保持合理的投入比例, 不能顾此失彼。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 遏制目前农村学生辍学不断上升的局面。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渠道, 为更多的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科技人才队伍输送更多的后备人才。同时, 要进一步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科研机构改制, 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 面向市场开展研究,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摘要:中印两国在历史和地域上有着相同的经历,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国都走上了高速发展的经济腾飞之路,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中印两国之间的科技政策, 就能发现两国之间在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上的差异, 求同存异, 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较为适合的发展经验。

关键词:中国,印度,科技政策

参考文献

[1]段建平.中印科技政策比较研究[J].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报, 2006.

[2]黄一坤, 刘钊.印度的科技政策特点与启示[M].科技管理研究, 2007.

假如中印联手 篇11

如果你是一个公司CEO,想在劳资便宜的发展中国家开拓市场,那么,中国和印度你会选择哪里?不管你最后情定何方,在你百般思索的同时,这两个国家也卯足全力较劲,争取你的青睐。因为,它们不但是目前发展最红火的市场,也不断向世界展现强烈的企图心。

两大古国 各有所长

同作为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在历史上都有着傲人的文明发展历程,近代也都有社会主义发展经验。另外,两大市场也一样吸引人,都有着超过10亿的消费大军。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有名的、仅次于日本的最大品牌精品市场,而印度的中产阶级人数更是比美国多,在孟买和新德里等大都市,外商电话服务与后勤中心工作的近20万年轻人被称为“被解放的孩子”,都有着满腹的物质欲望。

不过,在现代化进程中,两国所擅长的领域却不一样,不同产业竞争力也各不相同,这使得两国的发展各有千秋。因为两国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截然不同,在中国,政府管制严格、对资金的干预较多,因此其硬件基础建设产业发展较为突出,比如制造业,中国每年能够生产价值超过600亿美元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但在印度,通常情况下企业采取自由竞争,并依市场条件分配资源,所以,它虽然在科技制造业上难以和中国匹敌,但其无形资产产业发展较好,比如软件、生产技术研发与服务,或者是需要较多创意的广告产业。2003年,印度光是软件、企业后勤和科技服务出口,就增长超过25%,而英特尔、微软等公司也很乐于在印度设立研发中心。

已经冲击全球经济

两大经济新强各有擅长领域,这给全球经济秩序带来了强烈冲击。

首先是各地企业都面临了更激烈的工业竞争。中国在过去几年的出口产品席卷了全球,从中南美洲的成衣厂、美国加州的蒜农到东南亚的塑胶业,无一不受其影响,甚至有人说:“如果我们不够快,就会被中国打败!”而印度的软件发展也没让世界先进地区坐享其利,软件公司Infosys的业绩在2000~2002年间成长了3倍,使得北美,甚至远至欧洲的爱尔兰等科技服务业流失了不少生意和工作。另外,同在亚洲的临近国家,更是感觉到了发展的压力,自2000年起,美国从日本、韩国、新加坡的进口开始减少,其中的差额全流到了中国。就有一份报告指出,如果过去20年的成长经验具有指标作用,那么,未来10年内,中国可望超越美国,印度在考虑到物价较低的因素下经济实力也会比日本强。

未来最完美的发展方式

面对两大经济新强各有实力、在竞争中求发展的状况,未来,亚洲地区的国家或是企业想要生存,该如何做呢?最完美的情节就是区域分工合作。例如,印度擅长软件设计,中国与临近的东南亚国家擅长制造,那么,这将可能发展成全新的全球科技进步中心。而在韩国从事塑胶模具与零件的Solinc公司还以此发展出“创造性的外包”模式,在中国的低价竞争下,他们分出部分工作给中国厂商,探知市场行情,并借此了解公司在各个制造过程中的成本状况,以便及时调整发展策略、拓展别的市场。

中印合作 篇12

1“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合作利益分析

1.1 有利于促进两国经济发展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可以利用印度在能源、矿产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缓解能源消耗对自身经济发展的约束;可以将钢铁、水泥等领域庞大的过剩产能与印度严重供给不足的基础设施实现供需对接,部分解决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中国可借助印度广大的消费市场和上升的消费能力扩大中国出口工业品的市场空间,缓解“两反一保”措施造成的中国出口下降;“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合作能够与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接,有助于西藏地区开展边境贸易,部分改善中国内部发展的地区二元现象。

从印度的角度来看,其GDP在2012年之后一直稳步增长,世行预测其GDP增长率在2017年将达到8%。但是,印度经济发展仍存在很多短板。

首先,中印基础设施投资合作空间巨大。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落后,铁路建设虽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但亟须更新和改造,其他方面更是与中国有较大差距。印度公路总里程达469万公里,是世界第二大公路网[1]。但是单条公路里程有限,缺乏公路链接。印度可以借助中国在兴建机场、路桥、电站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和庞大的外汇储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进入印度。

其次,中印投资合作处于起步阶段。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2,311,986万美元,对亚洲直接投资流量为8,498,803万美元。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流量仅为31718万美元,占中国对外投资的0.258%,占中国对亚洲投资比重为0.907%。相比于印度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地缘优势,这一现象显得尤为奇特。印度可以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契机,鼓励中国企业来印投资建厂,带动本国第二产业的发展,有效缓解印度就业压力。

最后,中国对印度的贸易逆差自2006年以来不断扩大。2006年顺差额为43亿美元,2014年扩大至378.5亿美元。印度应抓住中国推行“一带一路”战略的契机,在软件、信息、制药和生物制药等优势领域扩大对华出口,扭转当前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趋势。

1.2 有利于促进两国和其他南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作为整体经济实力占南亚地区80%以上的头号大国,印度踞于整个区域中心,且与其接壤的其他邻国相互之间都不接壤。这些因素决定了其在南亚的影响力是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而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许多南亚国家的政府都是亲印派,以及莫迪总理采取的邻国优先的政策都影响着其他南亚国家的政策走向。

印度可以借助“一带一路”战略这个多边框架下,寻求双方利益契合点,开展经贸合作,缓和印巴关系。印度可以通过“中巴经济走廊”陆路交通线及能源管道运输线,建设打通通往中亚、俄罗斯及西亚的陆上交通线,促进本国经贸的发展,改善自身的能源安全状况[2]。

“一带一路”的倡议,有利于促进中国和其他南亚国家开展合作关系。同时,印度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其在南亚的影响力,为其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1.3 有利于建设海洋强国

印度洋对中印两国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将近60%的石油、50%的天然气进口和近半的货物贸易都经过马六甲海峡——印度洋通道。而印度也在着力打造印度主导的“印度洋海上防务链条”,力图执印度洋之牛耳。

在“一路”上,海盗问题尤为严峻。印度洋航道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双方加强合作共同面对。旨在打造中国和沿线国家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促进中印双方在维护海洋通道安全方面的合作,实现两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

2 印度未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政治经济因素分析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及印度三个南亚国家过程中,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对“一带一路”积极响应,而印度显得较为保守。印度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

2.1 印度不甘为“二等角色”,追求战略自主

大半个世纪以来,印度一直坚持不结盟外交,追求战略自主。不甘为“二等角色”的大国梦想使其不会轻易地选择完全依从别国和被任何国家所左右。在2011年~2012年,美国对伊朗实行能源制裁期间,印度并没有配合美国在石油领域制裁伊朗。印度对强大的美国尚且如此,那么如今,印度对中国的态度就不足为奇了。

2.2 经济安全担忧导致“战略犹豫”

在中印贸易方面,双边贸易增长迅速,到2014年,贸易额已增至705.9亿美元。贸易差额自2006年以来也在不断扩大。以双边贸易差额和双边贸易总额的比值来计算双边贸易失衡程度,2014年贸易失衡程度高达0.54,较2006年的0.17上升了两倍还多。

印度对中印贸易不平衡的态度体现在处理中印自贸区的发展问题上。2003年,时任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提出建立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的建议。2007年,中印自由贸易区完成联合研究。但时至今日,中印自由贸易区一直未见结果。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将会加深区域经济合作,印度惧怕会对自身的经济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2.3 地缘政治的担忧

1983年英迪拉·甘地提出了“印度版门罗主义”的“英迪拉主义”,表明印度不允许域外大国任意干涉南亚内部事务。中国与巴基斯坦修建喀喇昆仑公路,建设瓜达尔港,在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缅甸修建港口,并且中尼协商将拉日铁路延伸至尼泊尔,印度对中国此类行为充满忧虑。“一带一路”的建设无疑有助于加强中国与其他南亚国家的合作,这对印度在南亚的主导地位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这是印度所不愿看到的。

2.4 对印度洋安全的担忧

独立后的印度非常重视印度洋的作用,潘尼迦指出印度的生命线集中在印度洋,印度的发展依赖于印度洋享有的长期自由。但是,印度洋对于中国的海上贸易也十分重要。中国与非洲,欧洲和中东的贸易多大都要经过印度洋。着眼于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有必要加强与印度洋国家的海上合作。“印度洋是印度的后院”,这种思想使其本能地排斥中国和印度洋国家的合作,印度也曾试图阻挠中国与斯里兰卡、孟加拉和马尔代夫的港口建设。

2.5 历史遗留的“信任赤字”问题

边界问题一直是影响中印关系的不稳定因素。一方面,1962年边界战争失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印度对中国的威胁认知,印度国内对中国的仇视情绪从未消失;另一方面,对于西藏和新疆地区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印度对此深感忧虑。在西藏问题上,印度政府一面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同时又支持西藏民族分裂势力,容留达赖流亡政府在印从事分裂活动。

3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中印合作对策分析

3.1 实现“一带一路”与印度发展计划的对接

印度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中国为争夺地区影响力而发起的。大国梦想和追求“战略自主”的外交政策使得印度另起炉灶。推出了“跨印度洋海上航路与文化景观”计划、“季风计划”、“香料之路”等计划,对此,中国可以积极寻求“一带一路”与印度发展计划的对接。

首先,印度政府于2014年6月形成了“跨印度洋海上航路与文化景观”计划[3]。该计划主要涉及安全和文化方面,中印之间的历史文化交流具有重大潜力。中国可以主动与印度探讨一些历史文化方面的合作项目。

其次,“季风工程”以印度为主力,推进环印度洋地区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海洋资源,促进经贸往来等。与“季风工程”同时推出的还有“香料之路”。虽然这些计划的内容和构想并不完善,但是中印双方可以充分沟通,在交通和基础设施方面寻求利益契合点,进行合作。

最后,《愿景与行动》指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印度表示愿意同中国就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开展合作。该走廊的建设可以改善边境口岸的出入便利化设施,简化车辆、物资和人员的过境手续,促进货物和人员的贸易往来。该走廊能够通过四国延伸带动南亚、东南亚、东亚三大经济板块联合发展。

3.2 与南亚国家建立多边主义的非正式磋商机制

印度对“一带一路”不太积极的原因主要来自对印度洋战略安全方面的担忧。“印度来日的伟大,在于海洋”的信念已经深深植根于印度安全战略中,对中国“试图染指”印度洋的行为十分敏感。虽然印度洋对于中国的经济安全固然重要,但西太平洋才是中国在战略上的主要关注点。中国在坚决维护自己在印度洋上的经济安全利益的前提下,没有必要挑战印度在印度洋的优越感。

二战结束后,多边磋商机制起到的释疑效果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可。在考虑到印度对印度洋和南亚的情有独钟,以及中国目前尚未加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情况下,中国可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南亚国家开展多边的对话,加强与印度的对话沟通。而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中国和其他南亚国家的合作,通过多边对话给予印度一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3.3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谨慎的外交行为的“外溢效应”,发展政治与战略互信

战略互信严重不足已经成为中印合作的主要障碍。一方面是因为中印边界冲突和西藏问题等历史遗留的“信任赤字”;另一方面则是面对中国崛起,印度对中国戒备和防范的心里在作祟。另外,“981事件”使得“中国威胁论”在亚太更有市场。中国在维护自身安全利益的同时,也要谨言慎行,防止负面的“外溢效应”。中国应该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和印度政策沟通,倡导共同安全观念,发展政治与战略互信。

3.4 淡化“一带一路”的政治色彩,强化其经济内涵

“一带一路”被许多海外媒体称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此种类比称呼会使得包括印度在内的沿途沿岸国家对“一带一路”产生更多的戒心和排斥。中国应该充分挖掘“一带一路”的经济内涵,淡化“一带一路”的政治性。

首先,目前中印之间贸易结构失衡。2014年,中印货物贸易突破700亿美元,但是印度对华贸易赤字扩大到378.5亿美元[4]。印度可吸引投资以弥补对华贸易失衡。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阻碍了外国资本在印投资。印度准备在“十二五”和“十三五”两个五年计划里投资1万亿美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而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计划的重要内容,可以和印度的两个五年计划实现对接。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丰富的对外承包工程的经验和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都可以帮助印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实现贸易投资动态平衡。

其次,印度可以抓住“一带一路”契机,发挥其优势,在信息技术、保险、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加大对中国的投资,提高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印度的软件行业具有研发优势,但缺乏制造业支撑;而中国相对于印度,第二产业具有优势,二者产业可以进行融合,实现要素的最佳配置。

3.5 积极推行公共外交,发挥非国家行为主体的作用

中印之间存在的历史恩怨纠葛,边界问题、西藏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彻底解决的。而且亚太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使得问题愈加复杂。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根基,可以利用其开启中印关系治理的新模式。

首先,推进中印公共外交,尤其要发挥媒体外交的作用。中国媒体可以向印度媒体解释中国的一些内政外交政策,增加印度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的客观性,有效减少印度公众对中国的负面评价。

其次,加强中印文化交流,双方应加强和扩展双边教育、科技、文化、医疗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如加强双方将在电影、广播和电视领域加强交流合作等。继续推进“中国—印度文化交流计划”,加强双方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对外投资合作指南-印度(2014版)[EB/OL].http://fec.mofcom.gov.cn/gbzn/upload/yindu.pdf,2015-11-21.

[2]刘祖明,冯怀信.“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两国“认同”利益的建构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04).

[3]Parth Shastri,Paul John.Mausam to link 10 Gujarat sites to Indian Ocean World[EB/OL].Http://www.unesco.org/new/fileadmin/MULTIMEDLA/FIELD/New_Delhi/images/timesofindia_35.pdf,2014-07-24.

上一篇:立体多元切入教学法下一篇:海陆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