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视角金融危机

2024-08-05

就业视角金融危机(通用12篇)

就业视角金融危机 篇1

一、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1. 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近几年,我国率一直保持10%左右的经济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快速升级带动了对大学毕业生这一庞大的人力资本存量的需求。目前的问题在于,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远高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据统计,2007年全国大学毕业生495万,2008年在2007年的基础上增长了近20%,大学毕业生达到559万,2009年又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长了近10%,达到6ll万(其中还不包括往届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的数据)。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这就缩小了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增加了他们的就业难度,减少了他们的就业机会,从而导致处于“毕业未就业”状态的人数增多,大学毕业生的人才就业市场上出现了“一元钱月薪就业”甚至“零工资就业”等现象,这些都凸显了大学毕业生的供需矛盾,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2. 生活压力加大

毕业生延缓就业.甚至出现就业重心下移受阻现象。在大学毕业生大幅增多的情况下,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工作岗位相对减少.并且薪酬水平降低.这就出现了两个结果,一是毕业生延缓就业,即很多原本打算找工作的大学生通过考研和出国等方式进行继续深造.从而暂缓就业;二是毕业生就业薪金和就业岗位要求下移,即很多大学毕业生宁愿降低预期的岗位目标和降低原有的薪金标准要求,通过选择中低端企业来实现就业。这两个结果都导致大学生毕业后面临较重的财务负担,生活压力因此变大,尤其是对于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大学生来说,也会在今后引发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3. 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增加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动机源于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二是政府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向大学生提供了很多相应的自主创业政策,这就促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通过选择自主创业来解决毕业后的生活状况.同时也可由此在社会上衍生出很多新的工作岗位。

资料表明,对于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而言,尽管同样面临就业压力大和就业岗位少等问题,但是金融危机这两类人群的就业影响程度却不尽相同,例如从数量上看,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农民工在数量上远大于大学毕业生人数,但基于我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一前提,农村可以成为城镇就业农民工的缓冲区域,也就是说,城镇的失业农民工可以在短期内返乡务农或从事农村地区的其他工作,但大学毕业生则不同,因为他们不具备农民工这样的缓冲条件,尤其是对于一部分家庭经济状况窘迫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毕业后就必须要找到工作来维持生活。并且,随着今后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回升,很多企业对农民工的需求会使他们的就业状况较快扭转,而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就困难得多,因为他们普遍并不具备农民工的“快速适应、快速反应”优势,因此,即使经济形势好转.大学毕业生的供需矛盾也同样严峻。

二、从金融危机中寻找就业契机

1.密切关注金融危机下企业的发展趋势

尽管在企业受到金融危机冲击最大,对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尤其如此,但是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金融危机能够通过加快中小企业的优胜劣汰,使这些企业由原来的资源型、粗放型向环保型、节约型和技术型转变,从而提高了它们实现产业加速升级的内在冲动。要完成上述升级和转变,企业会大大提升对技术型、研究型人才的需求。例如,温州科技局在调研中就发现,对于那些强化科研、重视技术创新的企业来说,它们在金融危机的寒冬中对人才的需求量依然保持增长,这就意味着大学毕业生生要转“危”为“机”,准确把握产业转移以及企业发展的方向,并从中寻找到新的就业机会。

2.客观面对现实,冷静就业

大学毕业生要树立这样一个信念:尽管金融危机会为就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更可怕的是学生们自己打垮自己。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当外在的客观困难被放大之后,人们往往容易陷入一种思维定势:即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客观原因,从而忽略了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事实上,近期有些企业的经营失败并非真的来源于金融危机的冲击.而更多地来源于企业主在恐慌心态下做出的错误决策。这一调查结果对于大学毕业生同样如此,一味盲目的恐慌除了能够为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提供一个借口之外毫无用处,长期下去,只会让学生们更加迷茫。

3.利用缓冲期,增强自身就业能力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很多企业会因此放慢发展的速度,这一暂时的时滞正好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提升自我综合能力(包括职场竞争能力)的缓冲期。对一些基础性行业来说,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不大,甚至有些行业还能因此“发热”,例如,国家出台经济刺激计划后,我国银行业就非常缺乏有经验的金融投资人才,因此,那些能够向广大投资者提供专业理财指导的理财师们会变得非常抢手。此外,一些目光长远的企业往往会借行业低迷之际进行人才储备,为今后的反弹暗中积蓄力量,这就需要大学毕业生能够准确把握时机,对自身就业不能急于求成,而是应该顺应企业用人需求的节奏,并在缓冲期内不断积蓄自己的各种能力。

三、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对策

1. 响应国家促进就业政策

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困境.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尤其对于《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更多鼓励大学生踊跃下基层就业等指导性文件的出台,这些文件在就业方面给予大学生一定的政策倾斜,因此,大学毕业生应该认真阅读和理解这些文件的精神,从而通过这些文件找出新的岗位机遇。

2. 树立动态全面的就业观

在择业过程中过于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毕业生目前的就业形势增加了难度,这说明很多大学毕业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还比较缺乏,责任感还不够强烈、因此,大学生需要转变原有的就业观,树立起“弹性就业观”,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从大学毕业生层面的内在而言,要求大学生从自身发展的愿望和所处的客观实际出发,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确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不断建立良好的心态;从客观环境的外在层面而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社会就业形势也会出现相应变化,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将打破人们原来持有的“铁饭碗”观念,人才流动、竞争上岗以及再就业已越来越成为普遍现象。结合这一背景,大学生需要形成动态化的就业观,即克服原有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在就业方式上不再追求追求“一次选择订终身”的传统观念,而是要形成“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并且,还应该从循规蹈矩转变为勇于开拓创新。除了自主择业之外,更可以通过自我创业的形式实现自我就业,并能动地创造出新的职业,从而为自己开拓出新的天地。

3. 提供就业激励措施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普遍存在严重的“有业无人就”和“有人无业就”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对于此,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有效的政策刺激来促进大学生就业市场逐渐达到均衡状态。例如,我国目前启动的“招收大学生到基层当村官”和“西部志愿者计划”等大学生就业政策都很值得进一步推广,政府可以在今后进一步出台倾斜性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我国中西部或广大农村等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工作,并对响应号召的大学生提供合理的经济补偿。

4.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资料表明,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每年的的创业率一般保持在20%-30%之间,而我国仅为l%-2%。勇于创业不仅是大学毕业生实现自我就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式,而且还能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同时也是大学毕业生实现人生理想的一条捷径。随着我围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经济领域都孕育着巨大的创新空间,这就为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结合国外的经验,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反映了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在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创业教育固化为一门大学课程。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学校要注重对学生新就业观念的培养,例如,可鼓励学牛多参加社会实践,将自己的专业技能、特长和兴趣爱好有机结合,将创业作为自己谋职的一条选择途径。

5. 大学生就业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是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这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群策群力,联合行动;二是要推进“无障碍就业”。要遵循就业市场的内在规律,通过逐渐淡化和打破大学生户籍制度、干部身份以及用人指标的限制来推进大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在学生档案管理、户口以及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支持,目的在于通过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自主流动来实现大学生就业的完全市场化;三是要建立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例如,要加强建立和完善全国各高校、各专业的毕业生总量、就业率、毕业后收入等相关指标的数据库,并对这些信息实行定期发布制度;再如,还应该尽快建立大学生就业支持系统以及信息预警机制;又如,政府可专门设置大学毕业生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并开设专门窗口,对于那些没有及时就业的大学生进行失业登记后,再为其免费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并建立起相应的信息追踪和信息反馈机制,把搜集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录入数据库中加以整理,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把这些经验和教训固化为行之有效的制度,从而能够在今后更好地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有效指导。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并分析了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产生的契机,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刚.我国非全日制就业问题研究[M].上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王传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就业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石美遐.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4]刘婧.新形势下改进大学生择业观的思考[J].湘潮(理论),2008(9).

就业视角金融危机 篇2

自2008年发生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就业难问题、尤其是妇女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我们进行了一次浅层次、小范围的调研,共发放了调查问卷120份,收回113份。问卷中,我们就金融危机以来妇女就业过程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展开了调查,对妇女较为关心和关注的自身发展问题给予她们较大的空间畅所欲言。虽然调查过程是简单、初步的,但结果却是复杂、深刻的,使我们深刻感受到妇女就业的困苦和辛酸、无奈与不安。我们应呼吁社会、呼吁妇联组织、呼吁企业单位,让我们携手撑好“半边天”!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1、性别歧视普遍存在,加剧妇女就业受限制。妇女就业过程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性别歧视。一是妇女在寻找就业岗位时,因性别原因而被拒绝的现象严重;二是一部分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时只制“男性”,致使女性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

2、对家庭影响较大,带来妇女就业负面效应。在经济危机影响下,企业更注重的是投入与产出的成本核算,裁员是企业的“必经之路”,由于女性自身的生理特征,怀孕、生育等特点,自然给企业增添了一些费用、占用了一些时间,因此妇女就成了裁员的重点,这就不利于家庭收入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同时也加重了男性的压力,这对社会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状态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调查显示,75.6%的妇女对此表示愤怒。

13、年龄问题差异,导致妇女就业收入不均,质量滑坡。调查结果中显示,20-30岁的大学毕业、未婚的女性容易找到工作,但与所学专业几乎没有关系,工资在800-1000元;30-40岁的女性是就业人员的中心,因为经验丰富,家庭负担相对较小,工作时间、精力比较充沛,收入较高;40-50岁的中老年妇女是就业难的重点,由于这部分人下岗失业的比较多,再就业又比较困难,就业面较窄,只能从事一些打扫卫生、做饭等较简单、工资较低的工作,收入在600-800元。

二、提出的几点建议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增加妇女的就业岗位。从根本上说,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影响着女性就业。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政府应出台一些应急措施,改善女性就业的经济环境、发展环境,使女性获得更多的就业岗位。

2、健全法律政策体系,保护妇女的劳动权益。政府应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妇女就业的干预机制,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指定和强制执行来切实保障妇女的就业权利。在制度方面,我们建议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准则,对现有的法律法规做进一步的修改和细化,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男女平等就业政策,并定期进行严格的执法检查,进一步消除妇女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政策性障碍。除此之外,政府还应通过设立专门机构,用行政手段来保障平等就业,在特定的劳动市场设置必要的监控窗口,及时处理各种性别歧视的投诉,保护女性的劳动权益,帮助她们获

得合理的就业待遇。

3、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女性就业竞争力。首先,要充分考虑女性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因材施教。其次,要关注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关注社会发展的智能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使女性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成果。

就业视角金融危机 篇3

关键词:职业指导金融危机大学生

0引言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可能给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很难预测,但这不能成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难以提供更充分、更客观信息的理由。在危机影响下,众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一个关键问题,是看教育部门能不能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有了充分的就业信息服务,才能有效缓解学生们的焦虑。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计划地开设就业指导和增加社会的实践活动

学校应该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中,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各个年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进行系统地规划,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提升就业指导的教育职能,并且贯穿于大学生活全过程。就业指导,就是帮助择业者根据个人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大学生就业指导就是根据大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以期达到职业适应性而进行的自觉、自主、有科学根据的计划职业发展,合理选择职业的过程。在刚入学时就着意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明确所学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了解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了解所学专业以及相应的适应范围。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加强职业选择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地职业意识。大学二年级着重成才观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的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性格特征及与之相对应的职业适应范围,初步定位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指导他们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三年级树立就业、择业、创业并举的职业观。指导大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专业特长,努力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增强就业的自主性和对自己将来做出决策的能力。四年级着重进行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择业指导、及就业服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就业指导的重要一环,在整个大学阶段,就业指导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述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知识,还要针对不同年级就业指导内容,帮助大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因为实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检验场所、提供了系统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我们应为学生联系和提供实习、假期工、社团活动等实践机会,让学生对专业有所了解,亲身体验专业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指导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认识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通过在社会的“行”和“悟”感知社会,找到方向,全面反省自己的职业取向、职业素质、就业观念、综合素质等,合理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只有充分接触和了解社会,才可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就业观。

2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金融危机迫使现代企业更讲究用人求“实”不求“高”。“学历并非越高越好,企业看重的是个人的实战能力,宁可选择大专甚至更低学历有工作技能的人,也不需要没有工作技能的研究生。因为对于企业来讲,既掌握专业技术理论,又有专业技术经验,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者就是人才,不管他学历如何。在综合素质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开拓思路。人文科学教育可以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真理等。其次为创新教育。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六大报告中也指出了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了,经济水平才会提高,而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突出创新教育,高校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唤起学生的创新冲动,鼓励学生的创造尝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想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生把握就业主动权,增强就业中的竞争力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确实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需要塑造自己,用宝贵的大学时光,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较强的整体实力和突出的优势为自己打造一个精彩的人生。

3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就业思想和观念有误,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突出表现有业不就,导致很多宝贵的就业机会擦肩而过。针对这种不良的思想和观念,学校要采取对策。长期以来,“十年攻读寒窗苦,一朝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读书功利化思想在大学生的脑海里根深蒂固。面对严酷的就业形势,他们依旧热衷于金饭碗、高收入,甚至“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西部一间房”。事实上,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也从过去的天之骄子回归到普通劳动者。教育学生理性地面对现实和自我,转变择业观念,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就业成才观,鼓励他们抓住西部大开发、小城镇和城市社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契机,到西部就业,到中小城市和社区就业,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在当代大学生中进一步唱响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大学生应充分认识自己,认清形势,合理定位,正确择业,主动推销自己。教育指导学生自主择业。大学毕业生应理性地认识就业形势并做出切实的职业选择。大学生不仅是就业者,而且可以成为职业领域拓展和新职业创造的缔造者,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新的职业领域。只要广大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主动择业,在社会的大天地里一定能找到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

4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应与择业观的教育结合起来

就业视角金融危机 篇4

伴随着高校教育大众化的改革方针, 各高校规模不断扩大, 而随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涌向劳动力市场, 据统计, 从2001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突破1 15万, 2010年将高达630万, 中国大学毕业生近年来“井喷式”增长对需求量一定的就业市场形成的巨大冲击, 很多大学生不得不面对“毕业即失业”这一残酷现实。在这庞大的大学生求职人潮中, 女大学生成为一支主力队伍, 而由于中国社会千百年来的性别歧视和女性生理的缺陷, 使得这一支主力军陷入巨大的就业困境。结合近几年部分高校的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来看, 女大学生主要陷入了没有相同的就业机会, 工作待遇偏低的就业困境。2008年—2009年间, 金融危机使得女大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也就说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女大学生本来严峻的就业问题更加困难。据统计, 在未就业的大学生中, 女大学生占60%—70%。

二、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 目前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绝非是单方面的, 可以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一)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客观原因

1、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需严重失衡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罪魁祸首。

近十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长, 其中女毕业生所占的比例也呈现递增趋势, 至2008年全国女大学毕业生已占毕业生总数的半数以上。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至630余万, 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急剧恶化。目前, 全球金融海啸已经对我国实体经济形成冲击, 金融危机预示着经济发展进入衰退期。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力市场监测情况看, 企业用人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一些地区新增就业人数增速减缓, 更使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骤增。

2、社会传统文化的性别歧视和用人单位的趋利性是女大学生就业的壁垒。

尽管今天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与男性具备同等的竞争能力, 但千百年来男子主导的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 这种性别偏见与歧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力市场。长期以来女性被冠以“贤妻良母”“家庭主妇”的称号, 那些精明能干, 事业有成的女性则被嘲笑为“男人婆”, 这种现象加剧了女性在就业竞争中的不利处境。用人单位认为不管女性的工作能力有多强, 她最终的归宿仍是家庭, 而且女性既要生孩子又要休产假, 退休还早。这样, 一方面影响单位的生产和效益, 另一方面增加单位的劳动成本, 不符合企业追逐最大化利润的原则, 因此, 用人单位往往不愿招用女大学生。

3、女大学生专业素质与市场期望的矛盾是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首先, 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相对

滞后, 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调整, 而且各高校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严重, 造成学校无特色, 教育无特点, 学生无特长;其次, 高校为了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和办学的综合性, 盲目扩大招生规模, 致使高校的软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在校生的需求, 从而大大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 导致现在很多女大学生存在着知识结构单一、专业知识宽度和深度不够等问题, 不能与市场期望相匹配, 在就业过程中缺少足够的竞争力。

4、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不完善。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缺位, 大学就业服务工作比较薄弱。目前各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大多是作为公共选修课程管理, 由于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工作职责简单、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了就业指导课流于形式而落不到实处。

(二)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观原因

1、女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理。

很多女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没有树立好正确的人生世界观, 她们大多倾向于追求家庭的美满和幸福, 在就业观上倾向于比较稳定、轻松的工作, 致使许多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偏低, 自我感觉就业难, 有一些在求职过程中屡次遭受过性别歧视的女大学生在职场中开始变得没有自信, 妄自菲薄, 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女大学生自身素质

相对于男生, 女大学生不仅显示出身体素质不高, 意志比较薄弱, 心理比较脆弱等劣势, 女大学生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较差, 而且女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创新能力也不如男生。因而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因能力不足而缺乏竞争力。在求职过程女大学生极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这样就造成了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极其被动的局面。

三、破除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一) 国家政策扶持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1、政府应切实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当前, 一方面政府及立法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 完善就业平等政策, 加快发展、完善劳动力市场, 开拓国内外劳务市场, 发掘就业潜力。比如劳动部门可以立法规定用人单位中男女职工比例, 加大男女平等的宣传力度, 提高女性权益保障水平和社会地位以缓解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立法部门以及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各种促进女性就业的法规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保障这些法规政策真正落实到实处, 同时还要严厉打击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出现的性别歧视现象, 依法惩处相关责任单位,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以保障女性能够获得平等的就业和发展机会。总之, 政府要要通过种种切实可行的措施, 为女大学生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 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政府需要制定优惠政策, 以扶持女大学生自主创业。

目前金融危机形势下, 稳定现有就业人员已经十分困难, 还要为数量庞大的女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政府应鼓励女大学生“自救”即鼓励女大学生自主创业。一是在政策、资金、信息、场地等方面提供优惠和倾斜, 如各级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台鼓励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和办法, 设立女大学生自主创业基金, 对自主创业的女大学生在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二是进一步优化女大学生的创业环境, 在工商登记、税收、人事和劳动保障等方面提供更好的创业服务。三是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女大学生创业培训, 满足更多女大学生的创业需求。

3、政府划拨财政资金为女性员工

生育问题埋单。

女性承担着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使命, 女性生育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责任, 因此生育问题随带来的风险应由社会和女性共同承担。建议政府划拨财政资金设立女性职工生育基金, 女性休产假时期的工资以及生育费用由社会统筹生育基金、生育保险发放。如此既能平衡企业招收男、女职工成本, 也可有效杜绝用人单位过多考虑性别造成的用人成本问题。政府如果可以担负解决生育成本的问题, 也就是解决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问题。

(二) 高校逐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女大学生就业披荆斩棘。

1、高校应为女大学生提供实践基地, 拓宽就业渠道。

一方面, 高校应积极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为女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实习空间, 并把社会实践环节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来, 以便提高女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另一方面, 高校还应在“请进来”的基础上积极“走出去”, 广泛收集就业岗位信息, 了解市场, 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在金融危机时期, 就业信息的认真收集、科学评估分析和及时传播是帮助学生做出正确决策、调整就业预期的重要依据。通过市场调研, 高校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 主动和市场需求相适应, 为女大学生架起与用人单位的互动桥梁, 为她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高校适时改革教育模式, 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

一方面, 各高校应该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 确保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相衔接。应加大与企业的交流, 在对就业市场进行科学的人才预测和在规划的基础上适时对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进行调整, 促使供需协调。另一方面, 高校应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建立就业指导中心, 配备专业职业指导人员为女大学生开展长期的、连贯的、个性化的职业指导, 鼓励女大学生在入学伊始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并帮助女大学生克服就业时的心理障碍, 使她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和就业观。

(三) 女大学生独善其身以更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1、女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正确就业心理。

首先, 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应克服“娇气”、“骄傲”、自卑与依赖、从众和攀比的心理障碍, 树立市场经济下的新的自主择业、竞争就业的就业观念。其次,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女大学生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 对自己女大学生要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基层从基础岗位做起, 以中小型企业为平台先就业再创业。同时, 还要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力, 要大胆创新, 勇于创业。做到客观认识自己, 正视现实, 不怕挫折, 积极参与社会竞争, 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

2、女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为了能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突显自己的实力, 女大学生就一定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首先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 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同时要多涉猎所学专业的前沿知识, 拓宽知识面。其次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女大学生在校时应当积极参加实习和实践动手环节, 同时还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3、女大学生需发挥自身优势, 把握机遇, 实现就业突围。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 女大学生应该尽可能地展示自己作为新一代女性的良好风范, 扬长避短, 为自己成功就业增加砝码。众所周知, 相比男生, 女生语言表达能力更出色, 考虑问题更周全细致, 形象打扮更加得体, 礼仪方面更周全, 忍耐力更强, 形象思维更出色, 性格温和更加善解人意。随着非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女性的这些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为女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下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仅关系到女大学生的人生去向, 更是关乎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和谐社会的发展。只有政府、社会以及女大学生共同努力才能使把女大学生从就业难的梦魇中解救出来, 才能促进社会的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福林:《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探析》, 《科技博览》, 2009年第8期。

[2]刘博敏:《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改革与开放》, 2009年第5期。

金融危机下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 篇5

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何处?金融危机下如何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呢?愿呈鄙文与诸位同仁交流探讨。

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原因:

1.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不对口。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供求错位”。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工作的核心。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很多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时发觉企业需要的人往往是“用非所学”。自己辛辛苦苦四年所学的知识常常派不上用场,而想要竞聘的职位却不和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口。最终只能遗憾地和该岗位擦肩而过。如何解决好“供求错位”问题,对促进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2.大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下降。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一些高校由于盲目拓宽生源而导致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下降。一些大学生认为大学就是天堂,只要跨进大学门就等于拿到了工作证。思想放松、行为懒散、学风涣散、无工作经验、知识技能单

一、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低下等因素都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找工作时面对优秀职位而“心有余力不足”这一尴尬境况。

3.准备不足,生涯模糊。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要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不要成天忘了学习,更不要忙于应付考试,要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和市场需求动态很好的结合起来学习。

4.大学生就业心态“高居不下”。依赖性强,眼高手低是当前许多大学毕业生的真实写照。这一部分学生总是认为自己是知识分子,不是农民工,不是普通工人。于是求职时总爱和企业讲条件,稍有累点脏点的工作不愿弯腰去做。结果机会就是被这样白白浪费。殊不知,在很多时候,从不起眼的工作干起、从基层干起往往是事业通向成功的不错选择。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大学生就业

1.政府部门要积极迅速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努力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平等、充分的就业信息与指导服务,以帮助毕业生进行职业决策,让他们能够将职业规划战略融入其终身规划之中。

2.教育部门,人事机关和高校就业中心要继续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导向与保护。

3.学校应优化整合专业课程设置,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水平设置课程,提高课程的质量和竞争力,发展自己的优势科目。使学生在校教育的知识结构能够和社会需求尽量匹配,从而缓解就业压力。

4.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生和准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培养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树立“先就业,再择业”意识,学生应积极转变就业心态,给自己正确的职业定位,切勿好高务远。

国际金融危机视角下区域共同发展 篇6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珠三角;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席卷全球,“蝴蝶效应”进一步显现。珠江三角洲(即珠三角)地区因为受到国际金融危机“蝴蝶效应”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如何摆脱金融危机对珠三角经济的影响,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一、珠三角共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1.珠三角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

(1)珠三角、环珠三角、泛珠三角的概念界定。“珠三角”概念首次正式提出是1994年10月8日,广东省委在七届三次全会上提出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本文中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13个市、县(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区、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 高要市、四会市;而泛珠三角即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2009年1月8,国务院发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纲要提出:到2012年,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组成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0元;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00元。

(2)珠三角的自然地理条件。珠江三角洲是热带性三角洲,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北回归线以南(小三角洲计),地貌发育上也有此特色,植被景观更受其影响,发育为热带季风雨林植被。并且由于三角洲北面为粤北山区,对北来寒流起屏障作用,使热带植被能沿谷地侵入北回归线以北山区。

全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3.4%,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1.4%(1994年),近年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

2.珠三角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

(1)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珠三角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415.45亿元,比2006年同比增长了16.2%。

(2)外向型经济总体水平较高。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一半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不少企业的绝大部分产品供应国际市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途径是从境外引进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

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推动外向型经济高水平、快速度发展。2007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口贸易总额高达3540.85亿美元,比2006年同比增长了22%;实际利用外资151.88亿美元,对外依赖程度较高。

(3)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承接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占较大比重的机械电子项目中,约半数以上为劳动密集型。而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难以消化日益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和相关的生产要素成本,导致珠三角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日渐消弱。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珠三角经济的影响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广东省近日宣布,全省08年1-9月企业关闭总数为7148家,关闭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关闭企业数包括关闭、停业、歇业和搬迁。其中关闭数量较多的地市分别是东莞市1464家、中山市956家、珠海市709家、深圳市704家、汕尾市587家、佛山市526家以及潮州市432家。

金融危机对珠三角经济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出口增速明显回落并影响到珠三角整体经济的增长

金融危机恶化了全球经济,作为拉动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进出口方面增长明显放缓,2007年进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2.3%,2008年前三季度却只有1.2%。珠三角地区对出口的严重依赖使得出口下滑必将带动整体经济下滑,2008年上半年广东地区GDP增速只有10.70%,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基本持平,较2007年低约4个百分点,这是广东省多年来的最低增长,不再继续多年来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历史趋势。

2.大量企业倒闭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就业压力凸显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面临着破产倒闭的压力。一方面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大部分属于加工贸易型企业,靠贴牌生产赚取加工费来获取微薄利润,但缺乏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产品附加值较低。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这些加工贸易企业依靠规模经济降低成本的空间有限,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又在不断上升,再加上人民币的升值以及海外企业给予加工贸易企业的代工费用的降低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企业利润微薄难以为继。很多外向型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而破产倒闭,而这些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企业的破产无疑将伴随大量劳动力的失业。

受国内外严峻经济形势影响,关闭的企业绝大多数因规模不大、技术不高和经济实力不强,没办法适应形势的变化,导致企业停产关闭。此外,还有部分中小企业因提升产业档次的需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有意识地将原有企业进行转移升级。

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必要性

在珠三角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种资源匮乏和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已经严重制约了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在这个时期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中心—外围理论等出发分析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原因如下:

第一,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珠三角地区具有市场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其他省区拥有资源优势但工业化进程相对较低。那么优势互补的原理是以珠三角的市场优势再结合其他省区的资源优势,以珠三角的经济带动能力促进其他省区的发展,实现泛珠三角区域内部的资源合理配置,在促进珠三角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其他省区的工业化进程。

第二,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布局出发,泛珠三角区域要进行区域分工和合作。而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主线。目前珠三角地区要加强核心层的整合和提升,就必须进行产业梯度转移。因此要以产业发展较为成熟且合作水平较高的珠三角经济为基础,加大其他省区与珠三角产业的对接力度,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实现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目的。

第三,根据“中心—外围”理论,由于“珠三角”缺少天然的内陆腹地,建立中心区域与内陆腹地的经济联系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所谓固定的“中心-外围”的关系,就是以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澳门组成的大“珠三角”地区为中心地域,以广东其他地区和加入(9+2)合作的八个省区为外围地区,在社会发展、产业合作、环境治理、人员流动、能源供应等多个方面形成固定的联系,实现共赢,缩小差距,树立合作典范。

而根据国务院发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珠江三角洲地区九市要打破行政体制障碍,遵循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要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规划。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一体化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到2012年,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初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到2020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从以上的理论分析和政府的政策导向中,我们也看到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看到了政府在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发展中所给出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王苏生:金融危机对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影响[J].特区经济.2008(11).

[2]刘梅生:世界新一轮产业转移及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3).

[3]万哨凯、夏斌.珠三角经济区的形成因素及一体化发展方向研究[J].改革与发展战略.2007(12).

[4]尹 科 彭晓春:构建珠三角区域循环经济圈[J].循环经济.

[5]赵艳丽.解读珠三角区域一体化[J].大经贸.2009(2).

[6]彭春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研究述评[J].经济与经济管理.2008(5).

就业视角金融危机 篇7

金融危机和资本外逃相互影响的关系, 资本外逃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也会加剧资本外逃, 从而一个恶性循环, 对经济造成恶劣的影响。

首先外国资本外逃的走势, 主要取决于我国是否具有富有弹性的汇率安排、成功的贸易和金融自由化改革、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健康的宏观经济制度, 以及成功彻底的国内企业改革。在当今我国金融机制比较脆弱, 市场机制不成熟, 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的情况下, 由于趋利避险动机的驱动或突发事件, 大规模资本外流会动摇投资者的信心, 同时外资流入突然逆转, 大量外汇资源流失, 严重时还会引发诸如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国的金融危机。

从下表可以看出, 我国资本外逃的情况还是很严重的, 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数据来源IMF出版物《国际金融统计》, 《Direction of Trade Statistics Yearbook》各年,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编制《国际收支统计年报2005》, 《国际收支统计年报2008》。

其次, 金融危机会加剧我国资本外逃。金融危机加剧资本外逃的原因主要是,

(1) 虽然我国的金融改革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 但是整个金融业还处在比较压抑的阶段, 目前我国的金融资产的价格管制、市场准入等管理还比较严格, 这造成了人们对自己持有资产的保值, 增值的担心。

(2) 与此同时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主要特征是次贷危机所引起的, 从而造成了通货紧缩和失业加剧, 从而造成了企业出口的下降, 资本利润率的下降以及人们消费能力的下降。可见, 资本增值能力的下降, 必然会伴随资本大规模的转移出境。

从表格中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 2008年的资本外逃规模比2007略有上升, 这充分说明金融危机的发生导致了资本外逃现象的发生, 另外由于我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程度, 并不像美国来的那么严重, 因此资本外逃的规模上升的并不是很大。但还是间接证明了, 金融危机会加剧资本外逃这个基本论点。

2 金融危机下资本外逃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2.1 紧缩效应

国内储蓄和外汇的恶性输出, 是资本外逃的一个主要表现。资本外逃会造成国内储蓄和外汇的流失, 从而造成国内投资低迷, 资本短缺、经济建设受阻, 从而从长期来看, 将会影响经济和就业的增长。

2.2 收入分配效应

所谓收入分配效应, 就是在一个具有大量外债的国家, 资本的拥有者可以以本币价格购买到流入本国内的外汇资金, 从而实际上享受到了“隐性补贴”, 而在政府需要偿还外债的时候, 一般的政府会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来进行融资, 从而造成通货膨胀, 而通货膨胀所造成的损失, 则由国内持有本币的人群来承担。

由此可见, 在资本外逃过程中, 持有资本多的人 (即富人) 是受益者。而国内低收入者将会成为资本外逃的受害者, 从而造成富人越富, 穷人越穷的收入分配效应。

2.3 财政效应

首先, 政府通过对外借债来弥补资本外逃引起的融资不足。一旦无法继续获得外部融资 (借新债还旧债) , 外债偿还就会出现困难。其次, 资本外逃会侵蚀税收基础。很显然, 为了规避税收或其他动机的资本外逃, 直接减少了国内税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这意味着更大的财政赤字和更高的通货膨胀。第三, 为了偿还外债而引起的本币实际贬值将增大外债还本付息的实际价值。进而会扩大预算赤字和加重通货膨胀税。

2.4 金融冲击

卡丁顿指出, 大量国际游资流动会造成国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在货币可以自由兑换的情况下, 以国际短期资本突然大量抽逃会对国内金融市场, 特别是外汇市场, 造成强烈的冲击, 从而造成利率、汇率会变得不稳定, 利率上升压力增大, 汇率贬值压力也增大, 外汇储备面临大量流失的压力, 如果这种冲击力量十分强大, 而本国外汇储备又不是很充足, 外汇储备可能会在短期内被耗竭, 国际财政收支状况在短期内会恶化。在一定条件下 (如居民完全丧失对本币币值和国内金融体系稳定的信心, 并且货币可以自由兑换, 政府也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 如果这种冲击影响非常大, 超出了政府可以应付的范围, 就会爆发金融为。

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活生生的一个例子。资本突然大量抽逃冲跨了汇市和股市, 信心危机转化为金融危机, 而金融危机危机的形成又会导致大量资本外逃现象的发生。

3 我国资本外逃的监管对策

3.1 继续推进金融改革, 完善金融体制

从我国资本外逃的具体情况来看, 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前我国在金融管制, 尤其是在资本流动、汇率的管制。我们应采取的策略有:一方面, 政府今后应逐步放开在利率管理、市场准入、投资限制等方面的直接管制和行政干预, 减少金融压抑。在金融管制与干预当中, 使得经济生活中缺乏能够准确及时反映市场波动的信号。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往往无法对市场变化做出灵敏的反应。鉴于资本外逃在我国的隐性化和规模日益扩大, 政府的金融压抑的弊端日益明显。

另一方面, 进一步改善金融体系, 提高金融效率。在投融资方式上, 注重改变投融资渠道单一的局面, 大力发展直接融资, 拓展融资渠道;在深化外汇改革的同时, 建立人民币远期外汇市场, 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规避风险的工具;在转化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过程中, 有效地解决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 并通过产权改革和制度创新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转变国有企业的经营模式和体制, 从而真正做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3.2 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协调与配合

资本外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他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 因此消除这些因素, 需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汇率政策相互配合、协调与合作。其内容主要包括:在货币政策上, 根据实际经济状况, 采取相机抉择的措施, 抑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发生和蔓延;在财政政策上, 要坚持稳健的原则, 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保证财源, 逐步消灭财政赤字和预算外资金;在汇率政策上, 维持人民币稳定而合理的实际汇率, 减少风险预期, 增强企业和居民的投资信心。因此, 保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 对于维持居民信心, 防止资本外逃具有重要意义。

3.3 制定科学合理的外资政策

在外资的引入上, 我国政府应该对外资的规模保持谨慎合理的原则, 要根据本国的情况作出科学的决策和引入策略, 引入外资的追求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 应该将重点放在对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可以提高我国产业技术的项目上, 应该努力提高外资的引入质量。同时应该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 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投资效率, 从而减少资本外逃现象的发生。

3.4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与控制

一方面, 政府应该配合国有企业改革, 通过改善企业的产权结构、财务结构, 理顺委托—代理关系, 堵住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 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的现代企业制度;另一方面, 应该加大对侵吞国有资产行为的监督和控制和, 严格规范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买壳上市以及跨国并购中的资产评估和财产管理。本文认为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与控制, 对于控制资本外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资本流动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利用外资比较多的国家, 在目前金融危机背景下, 外资的流动状况势必对我国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基于此,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探讨资本外逃监管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金融危机,资本外逃,监管

参考文献

[1]贺力平, 张艳花.资本外逃损害经济增长吗?[J].经济研究, 2005, (12) :66-74.

[2]黄建康.资本账户开放、腐败与经济增长[J].南开经济研究, 2006, (2) :41-45.

从金融危机视角审视会计准则规范 篇8

一、金融危机下会计准则的作用

众所周知,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会计准则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准则中相关条款引起极大争议, 一些人强烈呼吁对准则的相关条款进行修改, 然而, 虽然金融危机对会计准则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其作用不可忽视。

(一) 会计准则对会计行为的约束作用。会计准则对会计上相关名词进行了界定, 对具体事项的确认、计量、技术方法和程序选择、披露等过程进行了规定, 要求会计主体按照准则来进行会计实务处理, 也就是说, 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各种行为的作用范围及相应的利益, 同时说明违规的后果及所须付出的代价。会计准则的约束, 使会计事项处理的随意性降到最低, 有效地控制了企业粉饰决算、弄虚作假等事项的发生, 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比性。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中依次对固定资产的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披露做了详细的规定, 对适用范围内的所有会计主体进行了约束, 使其信息具有相关性和可比性。

(二) 会计准则有激励作用。会计准则不仅界定了一个会计主体有权做什么, 还界定了其得到相应利益的条件或依据。会计准则确定和限制会计主体的选择范围, 同时为企业保证稳定的行为环境, 因此可以作为对会计主体行为的正向激励, 这就是会计准则的激励作用。而且, 在会计准则的制订中, 留给会计主体一定的会计准则的选择权和剩余准则的制订权, 激励经营者行使好自己的权力。值得一提的是, 在金融危机中对会计准则进行适时合理地调整, 可提振市场信心, 有助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行, 加快金融危机的解决。当然, 会计准则并不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金融危机也不可能靠会计准则得到解决。

(三) 会计准则下, 资源配置更加有效。不同的会计选择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 从而影响决策的制定, 产生不同的资源流向、资源格局。会计准则促使会计信息更加相关可靠, 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更加有利的决策, 从而影响资源配置, 优化资源配置。

二、金融危机下会计准则的缺陷

(一) 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存在的缺陷

2008年,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为此社会各界纷纷反思金融危机的根源, 围绕着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及相关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 在国际社会范围内进行了较大的争论。如今,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已趋于明朗, 公允价值并不是产生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 公允价值会计对于全球经济特别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重要内容的虚拟经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导致资产的泡沫化严重, 风险加大, 会计信息质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甚至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经分析公允价值计量的缺陷如下:

1. 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公允价值计量有3个层次, 一是现时市价;二是类似项目计价;三是应用估值技术计价。前两个还比较能反映公允的价格, 第三个由于估值技术的局限性, 使得会计信息可靠性降低。而且, 在经济波动较大时, 公允价值波动也较大, 计量确认起来相对困难, 容易使会计信息失真。一旦金融危机爆发, 波动频繁的市场运行状况会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加之公允价值确认中较大的主观操控空间使管理当局进行利润操纵成为可能, 这些非客观性无疑削弱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

2. 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不利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相比, 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但前提是在健康稳定的经济环境中。受金融危机这一大环境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中进行合理预测未来的基础情况发生了变化, 由此而进行的价值测试质量必然降低, 加之市场环境不稳定, 金融产品价格大起大落, 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大打折扣。

具体来说, 在经济形势不好时, 管理者往往会低估资产市场定价,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就需计提减值准备, 使盈利水平下降, 这就使投资商受其误导对金融环境的认知更为悲观, 不断抛售金融产品, 直至金融危机爆发。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抛售, 其公允价值大幅下跌, 金融机构必须依照会计准则确认这些巨额损失, 造成投资者的恐慌, 继续抛售股票, 从而使公允价值进一步下跌。公允价值会计的这种“反馈效应”造成极具破坏性的“恶性循环”, 加深了金融危机, 因此说公允价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 会计准则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缺陷

衍生金融工具具有杠杆性和复杂性, 会计准则要求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性质、持有目的、风险程度、交易条件信息等表面信息, 由于衍生金融交易品种层出不穷, 交易金额急剧增加, 金融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 参与主体增多, 资本市场流动性不断增强, 关系链越拉越长, 其操作风险极大且隐蔽得难以察觉。显然, 仅仅披露表面信息已经无法满足投资者或决策者正确评估风险的要求。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 监管机构对投资银行的监管不到位, 对次级债券等衍生品的监管不够重视, 从而引发次贷危机, 毋庸置疑, 与监管密切相关的是会计信息的披露, 会计主体本身未充分进行风险披露也应负一定责任, 投资银行等会计主体并没有将金融工具的风险在财务报告中进行详细披露, 使监管机构忽视了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 这无疑是由于会计准则的不完善造成的。随着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出新, 风险加大, 而会计准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没有及时补充要求会计主体对金融衍生工具做详细披露的相关规定。

三、针对金融危机, 会计准则的改进方向

此次金融危机百年不遇, 给会计行业带来挑战。会计准则应该从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 加快自身的改革。本文认为, 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在制定会计准则时, 应该降低本身的不确定性

会计准则本身的不确定性, 给予会计人以较大的利用空间, 降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降低会计准则不确定性的方法是明确价值确定标准, 统一计量估计数值的方法技术, 并加强计量方法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以金融危机中影响较大的公允价值为例, 应规范公允价值确定的标准, 对于没有相同或同类产品, 需用估值技术进行参考定价的, 应由相关部门指定研发机构, 制定标准的估值模型, 并及时修正, 同时简化系统使用者所能调控的要素, 以降低主观因素对估值的影响, 降低不确定性。

(二) 完善会计计量模式

当然, 金融危机发生后, 会计准则已经有了一定的补充改进, 如美国FASB对公允价值的计量使用范围进行了调整, 对非金融资产和负债项目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生效日期予以递延。IASB也修订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IAS39) 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金融工具》, 以此来减少金融危机环境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 公允价值计量具有相关性, 历史成本计量具有可靠性, 金融危机暴露了公允价值计量在市场失灵时存在的弊端, 此时历史成本的优势就显现出来, 会计准则应吸收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的“精华”, 使两者有效结合, 同时消除两者的弊端, 向实施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计量基础并用的会计计量模式方向改进。

(三) 完善财务信息披露, 加强监管

完善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模式, 加强信息披露准确性和完整性, 帮助投资人进行决策, 同时帮助监管机构进行监管。例如, 在现有财务报表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增加报告金额的列数, 针对每一具体财务报表项目, 分别按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列示, 当然这只是披露了某一时点的会计信息, 最好在表外将一个区间内的公允价值变动数据都披露出来, 同时, 在表外披露更多细节, 如对金融衍生品的定价模型、假设前提和相关数据来源等因素加以披露, 并将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基础资产的信用状况、交易记录等信息进行详细披露, 以此来增加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给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 使投资者能通过报表的数据, 最大程度上了解金融工具的风险, 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使其逐渐成为金融管理层预测和研判风险的重要指标。

(四) 构建会计概念框架, 及时更新准则内容

需要构建更严密的会计概念框架, 使具体的准则间的内在逻辑保持一致性, 使会计准则更加科学, 具有权威性, 防止经济危机中的会计准则成为危机“替罪羊”的尴尬局面的出现。同时应当及时更新会计准则的内容, 及时发布新的会计准则, 避免会计准则的滞后性。在保持会计准则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随着各核算项目的不断创新, 完善会计准则, 规范会计核算, 从而降低会计处理的风险, 提高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降低企业、投资人的风险。

四、总结

会计准则下信息质量的好坏及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关系到国家财经法纪能否贯彻执行, 各方利益能否协调, 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准则随着环境的改变而逐步完善, 优化会计准则对于会计行业自身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 只对会计准则进行完善改进是不够的, 会计准则的正确运行与相关法规的有效实施密切相关, 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 才能保证会计准则的权威, 促进会计准则的顺利执行。

摘要:2008年,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为此社会各界纷纷反思金融危机的根源, 围绕着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及相关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 在国际社会范围内进行了较大的争论。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形成的会计原因的分析, 发现会计准则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及缺陷, 并思考会计准则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会计准则,作用,缺陷,改进方向

参考文献

[1]党红.会计准则的另类叙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2]汪祥耀, 邵毅平.美国会计准则研究———从经济大萧条到全球金融危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10.

[3]王开田.会计规范理论结构[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4]林钟高, 赵宏.信息不对称:会计准则规范的经济理由[J].运筹与管理, 2001 (10) .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保障探讨 篇9

1 金融危机背景下各类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保障问题

1.1 大学生应聘择业人群, 福利保障差异大限制择业范围

面临经济萧条、金融危机, 那些选择去用人单位应聘面试的大学生人群, 大多数更加偏重于选择经济条件好的地区的事业单位就业。事业和企业单位, 以及不同企业单位, 不同地区之间的福利保障差距, 严重限制了择业范围, “公务员考试热”这一现象的产生, 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问题。大多数人最看重公务员薪资的稳定, 且医疗、养老都有保障, 而在金融危机使得众多中小企业和私人企业经营不稳定、医疗费用节节攀升居高不下、社会保障覆盖面仍较低的现状下, 这对很多人而言都是一大诱惑。而2009年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草案) 》第九条第三款又规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金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这就是说公务员或机关不参加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 国务院将为他们单独制定另一套相关的“规定”, 更加明确了公务员社会保障水平将与普通职工社会保障水平不同, 更促使公务员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首选。同样, 不同企业之间福利保障水平程度也参差不齐, 对于经济力量雄厚的大型企业, 外资企业等, 员工福利水平相对较高, 自然更加吸引毕业生的眼球, 而对于农村毕业的大学生, 农村地区社会保障覆盖的缺失更让他们选择徘徊城市而不愿意返乡创业。

1.2 大学生自主创业人群, 养老医疗难保障后顾之忧重重

在金融危机形势下, 部分大学生人群在面临就业时选择自主创业之路。然而对于自主创业, 大学生们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主要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对于自主创业大学生的相关保障仍然缺失。目前,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是在单位职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补, 并没有独立完善的覆盖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绝大部分灵活就业人员仍然游离于社会保障之外。到2004年底, 仅有不到30%的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 不到10%的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这就使得许多大学生灵活就业的医疗和养老保障无法落实, 不能放心着手创业, 不能解决自主创业后顾之忧。

1.3 大学生短期待业人群, 各项保障不利

由于金融危机影响, 更多大学生将面临短期待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现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06年9月4日出台的八项促进就业措施中有一条规定:自2006年9月1日起没有找到工作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失业登记, 对进行失业登记的毕业生, 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将发放就业服务联系卡, 对登记失业毕业生中家庭困难、求职困难的将纳入重点帮扶范围。但之后在实施过程中这项措施对大学生帮助不大, 比如在哈尔滨市, 仅各大专院校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就达十几万, 找不着工作的大有人在, 但真正申请失业的却不到1%。许多人宁可等待家中也碍于面子不愿意进行失业登记。

2 对策建议

2.1 缩小福利差距, 扩大应聘人群择业范围

目前, 公务员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几大保障基本上是由国家包办, 公务员自己只负担极少的费用, 而企业则一般是通过为工人买“五险”只给职工基本的保障, 相比较而言公务员社会保障待遇确实高出许多。福利保障的差距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生就业趋向, 限制了其就业范围, 加大了就业竞争和难度。缩小企业事业单位福利制度差距, 加强对企业福利保障监督管理, 提高企业职工福利水平, 同时实现社会保障覆盖农村个体, 缩小地区差距, 是切实可行的扩大大学生就业选择、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所在。今年“两会”召开过程中热烈讨论的废除退休“双轨制”, 缩小企业和事业单位之间退休社会保障的差距, 及加强对企业福利保障的监督指导, 都是立足于缩小各地区各单位的福利差距, 力图实现社会保障平等覆盖每个人, 真正使得人们选择劳动就等于选择就业。总而言之, 面临金融危机动荡环境, 缩小福利差距不仅可以扩大大学生择业范围, 还可以稳定民心, 安定民生。

2.2 完善福利保障, 消除自主创业人群后顾之忧

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人群, 需要与我国日益扩大的灵活就业人群一起, 建立一套完整独立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体系。参照个体劳动者参保办法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人员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时间、参加社会统筹险种等方面做出原则性规定, 供需双方均可以随时缴费。简化缴费程序, 可以借鉴有些发达国家的经验, 实行弹性就业人员社会保险缴费个人账户制度。完善自主创业大学生的养老、医疗社会保障制度, 消除大学生自主就业后顾之忧, 更加灵活就业, 实现“劳动即就业”。

2.3 细化失业保障, 落实短期待业人群保障制度

对于大学生失业保障制度, 需要进一步细化。第一, 每个毕业生家庭和自身的条件不同, 希望就业方向不同, 政府能够提供的职业培训对于大学生而言相对简单, 相关部门的有限资金支持有限, 不能根据个体差异提供不同帮扶。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探索更加具体有效、可操作性更强的做法, 比如可以让在校大学生自愿交纳失业保险金, 毕业时再领取一定财政补贴和失业保险, 且交纳的失业保险可以根据个人不同情况设计不同险种和不同保险水平。另外, 大学生自身的“面子”问题也是导致许多毕业生放弃失业登记、丧失就业机会的重要因素, 要在学校和社会教育中, 对大学生就业进行现实、冷静、且客观的宣传和教育, 让大学生改变观念, 不因“面子”而放弃失业登记, 不让大学生白白丧失就业机会。

总上所述, 我们在解决大学生就业保障问题时要注意“分类保障”, 对大学生应聘择业人群、自主创业人群和短期待业人群分别落实具体保障制度, 让所有大学生都吃上“定心丸”, 让广大毕业生安心创业, 顺利就业, 以促进国家社会的安定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突出。如何帮助应聘择业大学生扩大择业范围, 如何完善自主创业大学生养老、医疗保障, 如何保障短期待业大学生基本生活并为其提供就业机会, 是目前大学生就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 通过社会保障工作的不断完善让应聘择业大学生拓宽择业范围, 让失业大学生获得必要保障, 让自主创业大学生免去后顾之忧, 以期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福利保障,失业保障

参考文献

[1]石美遐, 韩思文.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研究[J].中国社会保障网, 2007, (9) .

金融危机下毕业生就业对策分析 篇10

2008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创历史纪录的559万, 比2007年增加64万人, 而2009年将突破600万人。与此同时, 2008年我国GDP同比增长9%, 这是中国经济增速自2006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 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必然会影响就业的增长空间。尽管如此, 由于我国仍然保持着GDP的高增长水平, 就业需求增长的基本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关键问题在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对就业需求的结构有很大影响。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 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原本风光无比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等金融机构, 几乎都大幅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 而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外资银行也放缓了发展步伐, 地产、汽车、广告等实体经济受到波及, 石油石化、能源、矿产、出口贸易、物流类也前景不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显示, 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 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与经济增速的放缓相反, 逐年增加的大学生人数, 给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增加了许多就业压力。

2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前景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 其潜在的经济需求是极大的。社会转型、工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最为关键的经济发展平台。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这都将是吸引就业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特别重要的是, 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会更大。全球竞争以及中国总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中国不能永远享受劳动力成本的优势, 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 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应该有比较大的空间。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国家创新战略, 这将使得我国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赖于基于长期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高端劳动力群体。可以说, 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初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这为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增长准备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 政府就业政策的持续优化将会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教育部门积极出台七大举措全力促进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是教育系统迅速行动, 逐级落实责任, 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就业。二是千方百计为毕业生, 特别是为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专业的毕业生收集岗位信息。三是举办系列招聘活动, 全面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四是全面加大创业支持力度, 大力推动毕业生自主创业。五是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 重点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六是广泛组织实习实践, 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七是要求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积极应对形势变化, 加强对毕业生的国际国内形势教育, 引导学生理性、辩证地认识就业形势, 帮助学生坚定信心, 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积极主动地就业;同时, 大力倡导“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 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此外, 国家就业激励政策的实施也将会更有效地支持国家整体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支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 最终实现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三赢”结果。

3金融危机下毕业生的应对之策

逐年增加的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与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不言而喻。然而面对已成事实的严峻就业形势, 大学生们更要学会冷静思考, 积极行动, 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3.1调整心态、理性分析

首先, 大学毕业生要相信市场是公平的。职业化程度高、学习能力强、团队合作好的大学生, 永远会被市场需要;要自信通过努力, 是可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 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就应该多了解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势和就业形势, 并提早规划自己的职业, 不要把自己关在学术的象牙塔里。最后, 大学生要清醒客观地认识到现在的就业形势很严峻, 应该变压力为动力, 适当降低期望值, 还要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 也就是要放低姿态, 要懂得从基层做起, 吃苦耐劳, 这样的态度更能获得就业机会。

3.2积极行动、调整策略

俗话说, 求人不如求己。要想比别人多点机会, 就必须要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 尽早到单位进行实习, 以此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 应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积极主动地就业。要多尝试, 不气馁, 善于总结, 能客观评价自己, 避免高不就低不成, 应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 作出个性化的职业选择, 不要把求职的目光盯在传统的“集中”的区域、行业、单位。尽管金融危机会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但我国政府出台的大力度拉动内需政策, 将带来不少新增就业机会和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同时, 农村基层岗位和中西部地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依然给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 只要毕业生能正确认识自己, 找到能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并不困难。

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中, 一些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并不特别明朗, 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应有长远打算, 寄希望在短期中就能找到合适工作是不现实的。

3.3掌握方法、轻松面试

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制作一份清晰的简历, 所以求职的第一步是要学会制作个人简历。简单明晰的简历更容易让招聘方抓住重点。因此简历一般用A4纸打印一页即可, 最多不要超过2页。简历内容应该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知识结构 (所学专业及核心课程的列表) 、实践经历、获奖情况、技能证书以及与工作有关的兴趣爱好。在“应聘职位”一栏, 不要为了增加录取可能而填写过多的职位, 一般填写一个职位, 最多不超过两个职位。一般, 招聘方接到求职简历后最关注的内容依次是:社会实践和兼职经历、所学专业、毕业院校、英语和计算机水平、性格及爱好特长、外在形象等。在面试中, 企业最看重的首先是个人潜质, 也就是应聘者与岗位的匹配度;其次是专业知识、谈吐、个性特征和形象气质。而在人的素养方面, 最不能让企业负责人接受的是“不诚实”。所以在面试中要尽量放松, 恰如其分地展现自己的风采, 切忌夸夸其谈、虚假捏造。

遭遇金融风暴就业形势可能较严峻, 大学生对此要足够重视, 但也不必焦虑, 目前受影响较大的往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而且并非所有专业都“过冬”。调查显示, 不同的专业区别很大, 外贸、房产、金融、物流等专业受冲击最大, 而受国家拉动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 基础建设、能源电力等行业反而有些企业大幅吸纳人才。

就业视角金融危机 篇11

作为毕业生来说,除了应有的紧张之外,更要有成功就业的信心。信心来自哪里?

第一,政府、社会高度关注,势必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好的制度、政策环境。比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七条措施、一项要求,从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等七个方面做出了部署,并明确了各部门、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可以期待,各项能够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实政策”会越来越多,而随着国家经济振兴计划的实施,将从从根本上帮助广大毕业生实现成功就业。

第二,国家经济振兴计划的陆续实施,将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经济社会发展是就业的根本,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保障。随着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刺激政策以及产业振兴规划的陆续出台,立足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就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就业等方面将产生重要作用。比如“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了电子信息产业的三大重点任务,对于集成电路、网络、软件、通信等诸多企业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必将进一步带动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促进毕业生就业。

第三,高校毕业生仍处于人才结构中的高端位置。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劳动力队伍,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劳动者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受过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仅有5%,在一个正在快速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高校毕业生仍处于人才结构中的高端位置。大学期间的学习,为毕业生积累了职业发展的基本素质,积蓄了事业成功的潜能,只要调整心态、转变观念,经过努力还是可以找到一份合适工作的。而且,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也希望聘用高校毕业生。

就业视角金融危机 篇12

“充分就业”的概念最早出自萨伊提出的“充分就业论”。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述》 (1803年) 中提出了“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论断, 被后人概括为“萨伊定律”。该定律认为一种商品的生产、销售必然为其他商品的生产、销售创造条件, 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总是趋于均衡, 不会出现生产过剩。而且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是理性的, 都会尽力扩大生产、销售, 这样社会的生产、销售就能达到最高水平, 就能实现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一个有多重含义的经济学术语。历史上曾被用于描述不存在 (或仅存在最少量) 非自愿失业情况下的就业水平。今天, 经济学家用最低可持续失业率 (LSUR) 概念来描述可以长期持续的最高的就业水平。充分就业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如果“非自愿失业”业已消除, 失业仅限于摩擦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 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一般认为充分就业不是百分之百就业, 充分就业并不排除像摩擦失业这样的失业情况存在。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 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 此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就业问题长期以来是人民关心的一大热点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目的就是让人民安居乐业。从一定意义上说, 国民的充分就业, 不仅极大地推动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对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形势分析

(一) 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 失业率上升。

在2008年以前的若干年中, 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和劳动力供给速度减缓的双重影响, 我国就业形势良好,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减少, 甚至许多地方遭遇到劳动力短缺。但是, 当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并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以后, 就业的这种局面就发生了变化, 即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减少。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88个城市收集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 我们看到, 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 (岗位供给数与岗位需求数之比) 从2001年的0.75大幅度逐年回升, 并持续到2007年的0.98。但是, 到2008年的第四季度, 求人倍率急剧下降到0.85, 系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可见, 我国实体经济增长显著减缓的后果, 主要表现为就业增长的减速, 以及失业率的上升。

如果失业率上升得到证实, 很显然, 其性质属于直接受经济增长波动影响的周期性失业率。我们可以利用有关分析机构提供的采购经理指数 (简称PMI) 的情况来理解这个性质。PMI是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先行指标。它主要通过企业调查, 将以下五类指标合成为一个综合指数, 即企业的新订单情况、存货水平、生产情况、供应情况以及就业环境等。一般认为, PMI在50以上表明经济处于上升的区域, 而低于50则表明经济处于收缩。考虑到PMI的先行性, 因此, 它是预测其他宏观经济指标走向的一个有用指标。从PMI中的产出指数与就业指数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来看, 它们从相对景气的水平上同时下跌到50以下, 从而证明了当前失业率的周期性质。 (图1)

(二) 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最为严峻。

从目前看,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经济不同程度的衰退和波动。虽然我国受到的冲击没有其他相对开放的发达国家大, 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不断加深, 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需求的大幅度减少, 使得我国长期以来的低端出口型经济陷入了困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08年前三季度GDP为201, 631亿元, 同比增长9.9%, 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 而四季度GDP同比增长率已跌至6.8%。就年度来看, 2008年度全年GDP同比增长为9%, 自2003年以来首次跌至个位数, 创6年来新低, 经济出现明显下滑。

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 就业也迎来了“冬天”。其中, 尤以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最为严峻。据有关部门统计,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 113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比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上升趋势。而这一失业率只是官方统计数字, 并不包括失业的农民工和尚未实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最新统计,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 比2007年增加82万, 同比增幅达19.9%。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数约为710万人, 其中包括2008年尚未找到工作的100万毕业生。就农民工来讲, 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约为2.2亿人, 其中离乡外出务工农民工约1.3亿人。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开始大量倒闭, 农民工失业, 出现了“返乡潮”。另外,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日前公布的数据, 中国城镇失业率实际已经攀升到9.4%, 2009年710万名大学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的比例可能占到l/4。在农民工和大学生这两个庞大的就业群体之外, 还有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地震灾区劳动者、残疾人等各类就业困难人员, 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 他们的就业尤其需要重点帮扶。“就业难”, 难在三大群体就业呈现叠加现象。

三、金融危机下解决就业问题的探讨

(一) 扩大内需增加就业。

针对失业率的增加,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做好就业工作的四号文件。这一文件的出台体现政府对解决失业问题的策略加强了关注。目前, 我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长期依靠外向经济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所引发的就业困境。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内需, 2008年底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拉动经济增长,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根据奥肯法则, 经济每增长1%, 通常会带来2%~3%的就业增长。从扩大内需的4万亿元投资来看, 用于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就占了4万亿元投资的45%, 用于教育和社会医疗保障等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 提高居民创业能力的投资占1%。总体上, 4万亿元的投资基本上着重于城乡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可否认, 从短期上我国的就业形势势必可以通过这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同时一些提供生产性商品如钢材、水泥等大型企业可以从中获益, 对就业也有暂时性拉动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 经济增长应是保障充分就业的一种手段, 而保障长期充分就业, 需要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从投资型向消费保障型转变;从能源消耗型向绿色环保型转变。但是, 这些基础设施建成后, 我国又将陷入下一轮的就业严峻的泥潭中。因为真正能够增加就业岗位的、有利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小企业很难从中直接得益。因此, 在整个调整和转变过程中, 切不可因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率而放慢转变的步伐, 为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埋下隐患。

(二) 就业和创业扶助的瞄准点是青年劳动者。

在整体就业压力加大的同时, 青年就业难问题更加凸显。除了农民工就业面临困难之外, 大学毕业生等新进入劳动者群体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正常的经济增长情况下, 青年就业遇到的难度就比其他群体要大, 失业率也更高。例如, 2005年按照城镇调查失业率口径计算, 16~24岁年龄组失业率与平均水平相比高83.7%。在经济增长减速, 就业机会减少的情况下, 即使一些企业努力不解雇现有员工, 也会大幅度减少对新人的雇用。目前, 在每年需要解决的就业人群中, 各类毕业生大约占一半, 他们在经济危机中面临着最严峻的就业困难, 各种扶助就业和创业的措施应该更加瞄准青年人。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使创业与产业结构升级、转移和承接相互促进。把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和就业扶持等政策扩大到城乡所有需要就业的对象, 消除对农村劳动力的政策歧视。这包括将农村劳动者纳入小额担保贷款、就业援助、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等就业扶助政策范围;探讨适当的方式, 将税收减免、信贷担保和岗位补贴等政策覆盖到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培训是教育的补充, 在经济危机中加强培训, 不仅有助于改善求职者的就业能力, 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从而促使整体经济的更快恢复。此外, 提供对路的职业培训, 不仅可以帮助农民工尽快回到劳动力市场, 在达到这个目的之前, 还可以延缓青年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

多种渠道缓解就业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许多大学生扎堆考研、考公务员, 对于这样的现象, 学生要结合自身实际, 切勿盲目随大流, 如果是为了做专业型人才或希望到大中专院校任教, 目标明确, 考研肯定是必经之路;但如果单纯为了逃避就业而考研就是不对的, 毕竟几年后还是要面临就业, 到时候竞争肯定更激烈。报考公务员可以作为一条就业途径, 但不能视作唯一的就业道路, 眼下一个公务员的岗位往往是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在竞争, 被录取的几率太低了。大学生应拓宽眼界, 可以到中小城市就业, 也可以到农村基层去锻炼, 这些地方的竞争小一些, 国家还有一些政策倾斜。同时, 高校还应加强对毕业生实习、实践和培训环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被社会的认同需一个过程, 这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难点。政府和高校应指导毕业生在实习实践中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动手能力, 并鼓励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三) 保持劳动力市场规范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劳动合同法》的严肃性决定了不应该因为经济形势变化而在其执行力度上有所减弱, 更不应暂缓执行。因为经济波动周期是永远都有的, 因为经济周期波动就对一部法的执行力度有所差别, 显然是非常不严肃的态度;另一方面企业遇到困难, 职工自然会受到影响, 依法守法, 保持良好的劳动关系对保持社会稳定尤为重要。在规范的同时, 制定更多的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措施, 应该说是解决当前劳动关系的正确思路。在困难的时候, 灵活的就业渠道对保持就业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劳动合同法的目标不是伤害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而是规范后者, 因此我们要在执法中格外重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等。

观察过去不同时期的GDP增长速度和就业的关系 (图2) , 我们发现1991~1996年GDP平均增长率 (历年增长率的算术平均值, 下同) 是11.9%, 1997~2002年是增长率较低的时期, 平均增长8.4%, 2003年之后又达到了11%。但是, 在上述三个时期就业的增长是同样的, 增速都很快, 差别在于凡是GDP增长率下降的时候, 非正规就业, 也就是说灵活就业就加速增长, 而正规就业有所减少。特别是在1997年以后一段时间里, 正规就业增长是负数, 但是通过灵活的就业渠道, 这个损失是可以补回来的。在困难的时候, 灵活的就业渠道对保持就业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四) 发挥政府职能, 降低自然失业率。

在中国的失业现象构成中,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结构性和摩擦性因素。根据我们的估算, 2007年5.34%的总体调查失业率中, 周期失业率大约只占1个百分点, 其余超过4个百分点是自然失业率。虽然在经济危机时, 周期性失业即由于GDP增长率下降导致的失业成为主要的因素, 自然失业率仍然保持较大的比重。充分利用缩小自然失业率的办法弥补可能产生的就业损失, 是一个有效的政策选择。由于自然失业率可以通过改善劳动力市场功能得到降低, 因此加强政府劳动力市场服务职能, 即通过提供就业和再就业的中介服务和培训, 完善劳动力市场功能, 可以用自然失业率的降低来抵偿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可能导致的周期性失业率上升。对于此次就业冲击中的主体青年就业群体来说, 这点特别重要, 由于他们在劳动力市场常态下, 通常就是自然失业率的主要承受者, 因此以帮助这个群体就业为政策重点, 加上政府在降低自然失业率方面的努力, 可以

摘要:长期以来, 就业问题是人民关心的一大热点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充分就业。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严重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给全世界各经济体也带来了严峻的就业问题。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把促进增长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千方百计促进就业, 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金融危机下就业形势的分析, 探寻如何扩大就业, 实现充分就业。

关键词:充分就业,金融危机,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8.国家统计局[M].2008.

[2]尚栩.金融危机导致失业人数大增[N].中国证券报, 2008.

[3]孙启明等.充分就业的核心地位及当前难点的解析[J].经济学动态, 2009.2.

上一篇:政德教育下一篇:仿真实验教学